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汇编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CK25 发表于 08-10-25 19:0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嘉庆帝


  嘉庆帝(1760—1820),即爱新觉罗·琰(yóngyǎn)。乾隆帝第15子。年号嘉庆。庙号仁宗。刚即位时,大政均由其父太上皇帝(即乾隆帝)决定。1799年亲政后五天即宣布权臣和20大罪状,责令其自杀,抄没家产。在位期间,政治腐败,贪污成风,土地高度集中,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1796年爆发了川楚一带的白莲教起义。1813年爆发了鲁豫一带的天理教起义。京附近的天理教起义军在林清等人领导下向清朝皇宫发动了进攻。起义军和清军曾在隆宗门一带展开激烈战斗。上述这些起义虽然失败了,但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统治,说明清朝国势开始衰落。

 马戛尔尼


  马戛尔尼(1737—1806)是英国外交官。1793年,他奉英国政府之命,以庆贺乾隆帝80寿辰为名,来到中国,要求清政府增开通商口岸,减低税率,给予租界,允许英国派遣公使长驻北京,听任英人传教。乾隆帝以其不识天朝体制,妄行乞请,而严加拒绝。在赐马戛尔尼筵宴,优加赏赉后,让其回国。


  福康安


  福康安(?—1796),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字瑶林,大学士傅恒之子。乾隆时,他因勋戚关系,入选三等侍卫,不到十年就擢升为将军。他历任云南、贵州、四川、闽浙、两广总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晋封贝子。


  道光帝


  道光帝(1782—1850),即爱新觉罗·(mín)宁,嘉庆帝的次子(1820—1850年在位)。年号道光,庙号宣宗。在位时政治腐败,经济凋蔽,人民不断起义反抗。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向中国走私鸦片。由于鸦片大量输入和白银不断外流引起统治危机,他于1838年接受了林则徐等的禁烟主张,并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1840年6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8月,英船到达白河口,道光帝惊惶失措,将林则徐等革职,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同英军谈判。1842年,道光帝接受英国侵略者提出的条件,批准耆英等人在中英《南京条约》上签字。1844年又批准耆英先后在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上签字。从此,中国开始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0年病死。

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一字少穆,晚号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1811年考取进士,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江宁布政使、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职。1831年任河东河道总督时曾修治黄河。1832年任江苏巡抚,疏陈连年钱漕之累、小民之苦,坚请缓征,并修白茆、浏河等水利。1838年,林则徐在湖广总督任上,颁布了六条禁烟章程,实行禁烟,取得一定效果。他从烟毒泛滥中预见到“贫民”、“弱种”的深远后患和“兵弱银涸”的政治危机,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之害,主张严禁鸦片。12月,道光帝召林则徐到北京,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到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他与两广总督邓廷桢等采取措施,坚决惩办鸦片贩子,迫使外国鸦片商交出鸦片二万零二百余箱,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与此同时,他积极筹备海防,修建炮台,于海口设置木排铁链,添置大炮,整顿水陆军,组织水勇,并发出告示:“英夷兵船一进内河,许以人人持刀痛杀”,因而多次打败英军的武装挑衅。他还积极了解外国情况,“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又购其新闻纸”,以便“知其虚实”,“定控制之方”,并亲自主持编译《四洲志》。1840年1月,林则徐任两广总督。6月,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由于林则徐战备认真,防守严密,英军在广东未能得逞,于是北上占定海,犯大沽。清政府把英军的侵略,归罪于林则徐。10月,林则徐被革职。1841年,林则徐被派赴浙江筹划海防。不久被发配新疆,在新疆垦辟屯田。1845年,署理陕甘总督。1846年,任陕西巡抚。1847年授云贵总督,奏请准许招商集股,开发矿产。1849年,因病返籍。1850年,清政府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广西巡抚,前往广西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他在赴任途中,病死于广东潮州,终年66岁。著作辑为《林文忠公政书》、《信及录》等。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积极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他不愧是一位民族英雄。


  黄爵滋


  黄爵滋(1793—1853)清末江西宜黄人。字德成,号树斋。他是道光年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鸿胪寺卿、礼部侍郎、刑部侍郎,以敢于直谏而负时望。道光十八年(1838)上《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力陈鸦片之害,创议严禁。1840年,他奉命赴闽、浙查办禁烟,筹划海防,奏报厦门抗英战况,力主抗英。黄爵滋有《黄少司寇奏疏》、《仙屏书屋诗录》和《仙屏书屋文录》传世。  
义律


  义律(1801—1875),出身于英国贵族。1815年,他参加海军,在印度和牙麦加服役。1834年随英国首任驻华商务监督来中国,任秘书。1836年,他接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1839年,他极力抗拒和破坏中国禁烟运动,并主张武力侵华。1840年2月,英国政府任命他为侵华副全权代表。1841年1月,他强迫琦善割让香港;5月,又迫使奕山订立《广州和约》。1841年夏,英国政府改派璞鼎查接替其职务。
 琦善


  琦善(1790?—1854),字静安,满洲正黄旗人,姓博尔济吉特,袭一等侯爵。他早年任河南按察使时,镇压过白莲教起义。1836年任直隶总督。1840年8月,英军北犯大沽口,道光帝派琦善为代表与英国侵略者谈判。琦善向敌人献媚求和,并保证要重治林则徐,“代伸冤抑”,后受命为钦差大臣到广州议和。11月到达广州后,一反林则徐所为,压制广东人民对侵略者的抵抗,裁撤军备。1841年1月6日,英军向虎门口的沙角、大角两炮台发动进攻。琦善惊慌失措,表示英国可以在九龙尖沙嘴和香港岛的西南隅两处“择一地方寄寓泊船”,但要奏明道光帝批准。英国侵略者未等道光帝批准,就擅自派兵强行占领了香港岛。琦善的阵前妥协,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不久,广东巡抚怡良、两江总督裕谦揭发了琦善的妥协行径。2月,道光帝下令将琦善革职拿办。但时隔不久,琦善就得到赦免。1843年,他任驻藏大臣,后任四川总督。1853年被派为钦差大臣,率军镇压太平军,建立江北大营,在扬州屡战屡败。1854年秋病死于军中。


  陈连升


  陈连升(?—1841)湖北鹤峰人。他出身于行伍,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累擢曾山营参将。1839年在回击英国侵略军制造的官涌武装挑衅中,因功擢三江口副将,调守沙角炮台。1841年1月7日,英军猛攻沙角炮台。他镇定自若,指挥守军多次击退敌人进攻。英军闯入炮台后,他身先士卒,奋勇抵抗,不幸中弹扑地,英勇捐躯。


  关天培


  关天培(1780—1841),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人。行伍出身。平时勇于任事,治学练兵注重实效,被称作“干济之才”。1833年署江南提督,1834年任广东水师提督。1839年坚决支持林则徐的禁烟措施,训练水师,修筑炮台,加强战备,曾多次击退英军的进犯。1841年2月25日,英舰18艘向虎门发动进攻,关天培与游击麦廷章在靖远炮台率将士奋勇抵抗。26日下午英军再度发动猛攻,琦善拒发援兵,关天培孤军奋战,受伤数十处,仍亲燃大炮杀敌。最后与守炮台将士四百多人壮烈牺牲。著有《筹海初集》。
裕谦


  裕谦(约1795—1841),字鲁山,号舒亭,蒙古镶黄旗人。1817年,他考中进士,1826年任湖北荆州知府。1841年2月,清政府命他为钦差大臣,赴浙江,筹划海防。他支持林则徐抗英,反对伊里布、琦善的投降卖国活动。他揭发伊里布私受英军礼品的劣迹。清政府将伊里布调京审讯,命裕谦为两江总督,仍为钦差大臣,督办江浙军务。10月10日,英军进攻镇江。他率兵英勇抵抗,力战不支,投水自尽,遗著有《裕靖节公遗书》。


  陈化成


  陈化成(1776—1842),字莲峰,福建同安人。行伍出身,历任水师把总、参将、副将、总兵等职。1830年任福建水师提督。1840年6月,英国侵犯福建,陈化成和闽浙总督邓廷桢一起进行抵抗,击退英军。不久,调任江南提督。他在两江总督裕谦支持下,积极备战。他对部下诸将说:“武臣死于疆场,幸也。汝曹勉之!”1842年6月,英舰驶近吴淞口,两江总督牛鉴欲向英军求和,陈化成坚决反对。16日拂晓,英舰逼近,攻打吴淞口,陈化成坚守西炮台,指挥守军发炮还击,激战两个多小时,击毁击伤敌舰数艘,击毙击伤侵略军多人,使英军不敢正面登陆。这时,守在宝山的两江总督牛鉴,听说陈化成击毁了英舰,以为取胜的机会来了,竟然大摆其总督仪仗,大摇大摆地出来督战。敌人发现后,发炮轰击。牛鉴一听到炮声,吓得面无人色,赶快从轿子里钻出来,丢帽弃靴,混在士兵中乱窜逃命,致使全军溃败。东炮台守将余步云丢弃炮台逃走。敌人乘机集中兵力围攻西炮台,从正面登陆。陈化成腹背受敌,参将周世荣劝陈化成退却。陈化成怒斥周世荣说:“曩谓尔诚,荐拔至是,今尔负我,以致负国”,后周世荣贪生逃跑。时英军蜂拥登岸,弹如雨下,陈化成负伤多处,仍英勇抵抗,最后和八十多名兵士一起,壮烈牺牲。


  海龄


  海龄(?—1842),满洲镶白旗人。1841年他任京口副都统。1842年7月,英军7000人在海军配合下,进攻镇江。参赞大臣齐慎和湖北提督刘允孝率军守卫城外各山高地。海龄率旗兵1000人和青州兵600人守城垣。镇江守军不畏强敌,奋勇抗英。21日,英军登陆,攻占城外高地,炸破西口入城。他督率部众与侵略军展开巷战,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城陷后,海龄自缢殉国。

        英国东印度公司
   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领有英王颁发的“皇家特许状”,取得了从好望角到东方的贸易垄断、置备武器以及在印度宣战、媾和、设立法庭等特权。英国在印度建立统治地位后,东印度公司由过去的商业机构转变为拥有军队和领土的殖民机构。它以武力强占印度大片土地,征收巨额土地税。它还经营种植场、强迫孟加拉农民种植罂粟,提炼鸦片,并垄断鸦片贸易,从中攫取巨额利润。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中英贸易,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掠夺白银。英国也依靠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和财力,对缅甸、阿富汗及其他亚洲国家进行殖民掠夺战争

耆英


  耆英(1790—1858),满族,爱新觉罗氏,字介春,满洲正蓝旗人,以荫生授宗人府主事。1838年,他任盛京将军。1842年3月奕经在浙江战败,清政府命耆英署理杭州将军。4月,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同伊里布一起赴浙江向英军求和。8月,英军闯入南京下关长江江面,耆英同伊里布赶奔南京,跟英国代表璞鼎查谈判,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不久,耆英又在璞鼎查要挟下,诬陷在台湾抗英的台湾道姚莹、总兵达洪阿“冒功欺罔”,致使姚、达二人被革职逮问。1843年,耆英再任钦差大臣,与英国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1844年,他任两广总督兼办通商事务,与美国签订了《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了《黄埔条约》。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他被派赴天津与英法联军交涉,因擅自回京,咸丰帝令其自尽。  


  伊里布


  伊里布(1772—1843),满族,爱新觉罗氏,字莘农,满洲镶黄旗人。1801年他考中进士,1821年参加镇压云南永北人民起义,1833年任云贵总督。1840年1月,他调任两江总督,8月授钦差大臣,赴浙江办理抗英军务。他惧怕敌人的“船坚炮利”,主张妥协,攻击林则徐“断绝贸易,烧烟起衅”,于11月擅自与英军达成停战协定,承认英军继续占领舟山及附近小岛。1841年,裕谦揭发此事,清政府将伊里布革职逮问。1842年4月,受英军压力,清政府又起用伊里布,让他随耆英向英国侵略者求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任命伊里布为广州将军、钦差大臣,办理善后事宜。1843年3月,伊里布病死于广州。  


  牛鉴


  牛鉴(?—1858)甘肃武威人。字镜堂,号雪樵。他是嘉庆年间的进士,历任布政使、巡抚、总督等职。1841年5月,英军进攻吴淞口。他领兵增援,途中遭到英舰炮击,仓皇逃命,致使吴淞口孤军无援,最后失陷。此后,牛鉴参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不久,他被革职拿问,到1844年获释。1854年,他参与镇压捻军起义。  




  璞鼎查


  璞鼎查(1789—1856),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军全权代表。他从1803年起,在印度从事殖民侵略近四十年。他在侵略阿富汗战争中,被封为男爵。1841年4月,英国政府任命他为侵华全权代表,代替查理·义律,来华扩大侵略战争。他按照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规定的侵略步骤、勒索条件以及扩大鸦片贸易的训令,一面抛出“议和纲要”,胁迫清政府无条件接受;一面指挥英军从香港北犯,相继攻占厦门、定海、镇海和宁波,扬言要把中国沿海省分“并入(英国)女王陛下的版图之内”。1842年8月,英国军舰到达南京城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1841年至1844年,璞鼎查为首任英国驻华公使兼香港总督。1843年,他被授予爵士衔,次年回国。后来,璞鼎查先后担任好望角总督、印度马德拉斯总督。1856年,他死于马耳他。  


  《南京条约》附件


  《南京条约》附件即指《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1843年10月8日,英国强迫清政府在虎门订立了《善后事宜清册附粘和约》,又称《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通常称为《虎门条约》或《虎门附约》。共16款,附有《小船定例》3款。主要内容为:1.“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这就是英国取得片面的最惠国待遇。2.英国可以在五口租地建屋。这项规定成为日后“租界”制度的开始。同一天,英国又强迫清政府在虎门订立了《议定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通商章程》,又称为《五口通商章程》,作为《虎门条约》的一部分。共15款,还附有一个《海关税则》。主要内容为:1.凡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人(即定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即领事馆)照办”,即承认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2.规定绝大部分货物的税率为值百抽五,遂开中国和外国协定关税的恶例。  


  顾盛


  顾盛(1800—1879),美国外交官,律师出身,众议院议员。1843年,他受美国总统泰禄委派,以专使身份来华。次年2月,他到达澳门后,立即同两广总督程采交涉,要求到北京向皇帝呈递国书,跟中国订立“永远和好条约”。他的要求被拒绝,就用炮舰相威胁。7月3日,他同清朝钦差大臣耆英在望厦村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此约成了中国和法国以及其他国家订立不平等条约的范本。  


  中美《望厦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又称《中美五口贸易章程》。美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4年7月3日,美国专使顾盛以战争相威胁,强迫清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共34款。附有《海关税则》。条约规定美国享受英国在《南京条约》和附件中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领事裁判权,并规定,美国人有权在五个通商口岸租地建楼、开设医院和教堂;美国兵船可以到中国沿海各港口“巡查贸易”;对在华的美国人,清政府必须“时加保护,令其身家安全”。12年后对五口贸易等条款可以“稍为变通”,为以后借口“修约”以索取更多侵略特权埋下伏笔。  


  剌萼尼


  剌萼尼(1800—1862),法国外交官。他曾任法国驻希腊公使。1843年,法国政府任命他为特使来中国。第二年,他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为外国传教士谋得在通商口岸传教的特权。1846年,他又强迫清政府废除1733年颁布的查禁天主教法令。  


  中法《黄埔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又称《中法五口贸易章程》。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4年10月24日,法国专使剌萼尼强迫清两广总督耆英在停泊于广州黄埔的法舰阿吉默特号上签订。共36款,附有《海关税则》。条约规定除取得英美两国在条约中规定的侵略权益外,还规定法国人得在通商口岸建造教堂,中国不能“触犯毁坏”。不久,法国又强迫清政府取消长达一百多年的对天主教的禁令。  


  旧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79年,即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8 02:26 , Processed in 0.090276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