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惠岩高教二版政治学基础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我爱云南 发表于 08-11-29 16:5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章知识点   

政治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政治现象的基本内容,是围绕着争夺和掌握国家政权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政治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政治学就是研究人类政治活动规律性的一门科学。但是,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原则,因此,各种政治学说都是各个阶级特定阶级利益和意志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学注定不同于一般的实证科学,而是一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色彩的学科。本章主要介绍学习政治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首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对于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各种关于政治的观点的比较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政治学作了系统的解释和说明,同时,对于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程等内容也作了概括性的介绍。

第一节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第一节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本节概述:

政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科学,因此,要了解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首先应当明确什么是政治。本节回答了什么是政治、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以及政治学与哲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相互关系。

知识点1:中西历史上关于“政治”的基本观点

我们现在所说的“政治”这个概念是从希腊语的“polis”一词演化而来的,其最初含义是指古希腊时代的“城邦”,即当时的“城市国家”。在中西历史上,不同的思想家因其所处的阶级地位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对于“什么是政治”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在古代,政治学和伦理学是混在一起的。各个思想家都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认为政治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和社会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政治的主要现象——国家是法律的产物,因为国家是为了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而设置的。

(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提出了政治是君主夺取国家政权和维护其统治的权术活动的观点。中国古代的法家,也把政治理解为对权力的追逐和运用。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就认为:“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这种观点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美国政治学界,戴维·伊斯顿的政治是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活动的观点影响尤其巨大。

知识点2: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从根本上阐明了政治活动的实质,对于政治的含义作出了科学的解释。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解包含以下一些要点:

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这说明政治不是脱离经济而孤立存在的,政治的性质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但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政治和经济的相互作用过程,反映着阶级关系及阶级利益的复杂关系。强调经济对政治的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这里的阶级关系不仅包括了敌对阶级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了其他类型的阶级关系。具体地说,主要有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领导阶级与同盟者的关系,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等。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任何阶级要实现自己的目的,都必须掌握对国家或社会的最高统治权。无论是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还是人民掌握政权的社会,政治关系的存在与解决,都是通过政治权力实现的。政治权力的中心问题是国家。它是关系全部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通过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研究它,就能从错综复杂的政治现象中找到其规律性,从而在政治实践中通过运用政治规律实现自己的阶级意志,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

知识点3: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定义

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知识点4: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政治现象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因此,国家政权居于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地位。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应当牢牢树立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学的根本问题的坚定意识。同时,随着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政治现象的表现形式日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仅将政治学理解为“国家学”,就容易使其研究对象失之狭窄,从而减损政治学的现实解释能力。我们认为,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这种概括既在逻辑上重视了传统的政治学研究的根本,又兼顾了政治学研究对象的广泛性和具体性。

知识点5: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通过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即可对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进行推导和概括。我们首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理论逻辑,同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现实特点,认为将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归纳为六个方面比较适宜。

(1)政治学基础理论(包括政治思想史)。

(2)中国政治。

(3)比较政治。

(4)公共政策。

(5)行政管理。

(6)国际政治。

知识点6:政治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

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哲学为政治学提供理论基础、思维视角和认识方法。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几乎每一种新的和具有影响的哲学流派出现之后,都会引起政治学基本理论或政治学研究方法论的某些变化,并导致了新的政治学流派的出现,以及现有政治学流派的分化或消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就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自由等问题的基本看法,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哲学基础,是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价值理念的根基。

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是研究如何通过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效益的学问,因此经济学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效率问题。政治学是研究如何通过权力配置和制度的设计,处理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学问,因此政治学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公平问题。经济是决定政治的重要因素,经济利益是人们利益体系的核心,政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经济问题。同时,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发展水平的推进,也提升了人们理解政治问题的视野和层次。

政治学和法学的关系。在历史上,政治学和法学曾经长期处于彼此不分的状态。现代政治文明已经进入宪政与法治的时代,因此现代政治学研究与法学研究很多内容是交叉的。但是,法学与政治学的研究角度有所不同。法学是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研究社会生活,法在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制度理性”,即人类运用规则处理社会关系的智慧;政治学则是从公共权力归属和运行的角度研究社会生活,政治在本质上体现的是人类社会的权力关系,也就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

第二节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本节概述: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中西古代社会的人们关于人类自身生存及其社会关系的最初思考大都带有政治学的性质和特征。中国的先秦时期是思想家集中涌现、政治思想比较繁荣的时期,诸子百家虽然观点分殊,但是大都涉及了“治国平天下”这一基本的政治学问题。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及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对于中国政治生活的影响最为深远。通常认为,现代政治学的正宗源头来自古希腊,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人的思想和作品较为系统地探讨了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问题,创造了一直影响至今的概念、原理和思维体系。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始于19世纪40年代,它对于人类政治生活本质的揭示以及对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预言,超越了人类先前存在的任何一种政治观点和政治思维,标志着人类政治学发展一个崭新时代的来临。

知识点1:中国古代政治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社会只有“君主专制”一种政体形式,自秦汉以来,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成为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基本国家制度。中国古代政治思想萌芽于奴隶社会瓦解、封建制度确立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等诸子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他们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学的基本思路和主题,内容除少量论证“君权神授”以作为君主权力合理性基础的观点以外,多为探求和教授“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自秦以降,各种学说经历淘汰和整合,最终形成了“儒表法里”、道家为辅的长达2000多年的思想格局。

儒家思想  由孔丘所创立,孟轲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学派,长期占据着思想统治地位。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是,注重对人的道德教化,反对单靠政令、刑罚来维持社会统治;注重用“宽厚”的办法来进行统治,并要求统治者应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法家思想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法家反对孟子的“仁政”和“王道”,主张“法”、“术”、“势”兼用,以“霸道”治国。法家思想在逻辑上是与儒家思想对立的主要流派,两千多年来,其地位虽不如儒家思想彰显,甚至长期处于被贬低的状态,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却一直是统治阶级暗中使用的重要策略。

道家思想  老子和庄子创立的道家思想,与儒家和法家积极入世的态度不同,主张“清心寡欲”、“无为而治”,即国家尽可能不去干扰人们的生活,实现天下自“治”。道家思想一直被历代统治者作为缓和阶级矛盾的一种补充性手段加以使用,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与儒法思想形成了重要的互补。

知识点2:西方政治学的发展

西方的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被认为是西方政治思想的最初萌芽。亚里士多德则在《政治学》一书中奠定了西方政治学两千多年发展的概念系统和思维方式的基础,被一致公认为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亚里士多德本人也因此捍卫了西方政治学“开山鼻祖”的历史地位。

西欧中世纪绵延1200余年,基督教神学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君临一切,政治学沦为神学统治的思想工具。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作为基督教神学政治思想在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从上帝的意旨来解释一切,极力鼓吹人的原罪学说、神创等级理论和君权神授理论,主张神权高于王权,教会权力高于世俗权力。

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时期。新时代的思想家们开始以理性和经验的眼光观察和解释政治现象,逐步摆脱了宗教神学和伦理观念对于政治学的束缚。自此以后,西方政治学说的发展呈现出两条基本线索:一条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条是近代无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15世纪至16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形成时期。马基雅维里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的第一个政治思想家”,他的《君主论》一书完成了政治与伦理的彻底分离,成为现代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之作。同一时期,以莫尔和康帕内拉为代表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政治思想,也在猛烈地抨击私有制的基础上开始发端。他们猛烈抨击了当时私有制度的罪恶与腐朽,而且精心描绘了一个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一切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权利的理想社会蓝图。

17世纪至18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时期。在这个时期涌现诸如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和卢梭等西方近代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大批思想家。他们提出的“自然法理论”、“自然权利思想”、“天赋人权学说”、“社会契约论”以及“分权制衡思想念”,以及贯穿于其间的自由、平等、博爱等的价值理念,构成了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础。同时,以温斯坦莱、摩莱里和巴贝夫等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主张也在人类政治思想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

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家的批判精神逐渐衰落,以功利主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观点和实证主义开始流行。边沁、密尔、孔德和斯宾塞等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与此同时,无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思想达到了人类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顶峰,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重要思想来源。

自19世纪后期开始,西方政治学彻底完成了与哲学和伦理学的分离,成为一个拥有稳定的研究群体,经历着不断的发展和变革的一门“新兴”社会学科门类。由此开始直到目前,西方政治学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末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这个时期的西方政治学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

第二个阶段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政治学从以国家制度为研究主题,转变为以“权力”为主要研究方向。

第三个阶段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时代,这个时期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向从权力转向政策过程,特别是以计量方法和价值中立为根本特征的行为主义政治学开始流行并逐渐占据优势,其间尽管也有一些政治哲学方面的力作不断问世,但西方政治学在总体上已经进入“政治科学”的时代

知识点3: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是人类政治学说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科学地揭示了人类政治生活的本质、规律和最终命运,从而奠定了以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理论基础。

《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的系统阐述:

第一,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的。

第二,提出了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人类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的观点。

第三,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核心问题和最终结论。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实现彻底解放的第一步,是人类从有政治社会到无政治社会的过渡,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

第四,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是用共和制来代替君主制,不是简单地要求国家形式的改变,而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的观点。

第五,提出了系统的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阶级的组织,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领导工人阶级夺取和掌握国家政权。

上述论断,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则,真正地实现了政治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革命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共产党宣言》之后,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列宁的《国家与革命》、斯大林的《论列宁主义基础》,以及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等著作,都在不同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如何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与时俱进”地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政治学必须面对的历史课题。

第三节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本节概述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在此基础上,政治学研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具体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政治学研究的意义的理解,不仅决定了政治学者的研究态度和研究的可能水平,而且关涉到社会公众对于政治的体认和情感,因而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知识点1: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要求辩证地、客观地认识和分析政治现象,从一定的历史条件出发考察政治现象,从社会经济生活中去探究政治发展的动因,指出政治活动与社会物质存在之间的矛盾和内在联系。具体包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具体到一般、理论联系实际、阶级分析、经济分析等方法。此外,政治学研究还涉及其他一些具体方法:如历史研究法、制度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结构—功能研究法等。

知识点2: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对于过去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重要意义。首先,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治文化水平。其次,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借鉴和吸取外国政治的合理因素,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再次,学习政治学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的管理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民主化。

本章练习(不定项选择)

1.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是:( )。

A 《理想国》  B 《政治学》  
C 《君主论》  D 《乌托邦》

2.在西方思想史上,真正实现政治与伦理彻底分离,从而奠定现代政治学的基础的思想家是:( )。

A 亚里士多德   B 霍布斯
C 洛克  D 马基雅维里
3.将“政治”理解为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活动的学者是:( )。

A 马基雅维里  B 孙中山  
C 伊斯顿  D 凯尔森
4.政治学的核心问题是:( )。

A 国家政权问题  B 政体问题
C 权力分配问题  D 阶级斗争问题
5.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

A 政体的选择   B 君主权力的合法性
C 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D 道德教化的方法
6.中国历史上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是 ( )。

A 儒家思想  B 法家思想  
C 道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7.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是:( )。

A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 《国家与革命》
C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D 《共产党宣言》
8.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 )

A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制度研究法  D 比较研究法
  


本章练习(不定项选择)

1.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是:( )。

A 《理想国》  B 《政治学》  
C 《君主论》  D 《乌托邦》

2.在西方思想史上,真正实现政治与伦理彻底分离,从而奠定现代政治学的基础的思想家是:( )。

A 亚里士多德   B 霍布斯
C 洛克  D 马基雅维里
3.将“政治”理解为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活动的学者是:( )。

A 马基雅维里  B 孙中山  
C 伊斯顿  D 凯尔森
4.政治学的核心问题是:( )。

A 国家政权问题  B 政体问题
C 权力分配问题  D 阶级斗争问题
5.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

A 政体的选择   B 君主权力的合法性
C 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D 道德教化的方法
6.中国历史上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是 ( )。

A 儒家思想  B 法家思想  
C 道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7.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是:( )。

A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 《国家与革命》
C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D 《共产党宣言》
8.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 )

A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制度研究法  D 比较研究法

本章总结

政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政治学无论具体观点的合理性如何,都只是对于政治现象某个侧面的解释,而没有真正深入政治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通过经济根源和阶级视角分析人类政治生活的本质、规律及其前景,认为: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任何政治问题最终都要通过国家政权才能根本解决,因此,国家政权是政治学研究的主题。随着人类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政治学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对于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的适当表述是: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的发展史,特别是政治思想史是学习政治学的基础,也是政治学原理体系得以建立的思想土壤,因此,本章系统介绍了西方政治学、中国古代政治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各个阶段的表现形式和具体特征。中国古代政治学的特点是主题明确而单一,由于历史上只存在过“君主政体”,确切地说是“君主专制政体”一种治理模式,因此,中国古代政治学没有关于政体优劣问题的讨论,很少有关于君主权力合法性的争论,通常都诉诸“君权神授”的方式加以解释。而政治学的核心议题,就是探究和教授“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的政治学并不是完整和独立的学问,但是其很早就具有政治的因素和性质则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也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西方古代政治学是现代政治学的直接来源,其源头来自于古希腊智者学派和人文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这一源头的标志性开创者。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几乎奠定了包括现代在内的西方政治学的全部概念系统和思维方式的基础。此后西方的政治学经历了中世纪的式微、文艺复兴之后的重新确立,以及进入20世纪之后的政治科学化转向,直到今天发展成为一门相当繁荣的社会科学门类。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为基础,探讨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它的思想来源于西方传统的政治哲学,建基于对于西方资产阶级抽象人性论的批判基础之上,并在《共产党宣言》当中得到系统的阐发,此后的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和邓小平等人的著作亦在不同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直到今天“与时俱进”依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最应坚持的品质。

本章常见问题

1. 什么是“伦理政治观”? 

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认为政治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和社会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我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是道德政治的典型代表。西方古代的思想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也把政治与伦理混在一起。这些观点都把政治视为一种最高的道德活动,认为只有通过有道德、有学问的贤人哲学家来治理国家,才能实现理想的政治目的。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定义及其本质?



查看答案   
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解包含以下一些要点: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3.如何理解行为主义政治学?


查看答案
行为主义政治学认为,传统政治学所使用的制度研究方法和法律研究方法,只能研究政治现象的表面,而无法研究实际政治现象中的各种心理和文化因素,只有通过研究政治行为,才可能触及影响和导致产生政治现象的真正原因。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研究影响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和政治行为的规律性。如进行民意测验、研究影响集团的政治行为的心理因素、研究决定政府决策的各种人为因素、研究国家执行政策的全部行为过程等等。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最大缺陷,就是单纯用现象调查的方法和计量方法,不能认识政治现象的实质。同时,行为主义政治学所标榜的价值中立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本章知识点

国家是人类社会最根本的政治现象,研究国家,最重要的是要说明国家的起源、国家的本质和国家的消亡等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任何有关国家的学说,至少是成体系的国家学说,都必须予以回答的问题。它们构成了关于国家的一般理论,或者说是国家的基本原理。科学地说明这些原理,是我们正确理解和回答其他政治问题和政治现象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一切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分歧,正是从对于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开始的。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国家自始至终都离不开阶级,因此,只有将国家与阶级联系在一起研究,才能准确、科学地说明国家的起源、本质和消亡问题。

第一节 国家的起源

第二节 国家的本质与职能

第三节 国家的消亡
 


第一节  国家的起源

本节概述:

国家起源问题是各类国家学说分歧的焦点所在,更是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对立的根本点。对于国家起源问题的解释,决定了对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命运等一系列问题的判断。马克思主义在国家起源问题上有两个基本论断:第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是说明国家产生的时间问题;第二,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它是生产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形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是说明国家产生的原因问题。

知识点1:两种生产决定社会制度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序言中指出:“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越不发展,……社会制度就越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

根据恩格斯的论断,在劳动并不发展的史前时代,人类的社会制度(交往模式)主要受血缘关系的支配,而决定血缘关系的走向的是人类的婚姻形式。

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庭形式是群婚。群婚的第一个阶段的家庭形式是血缘家庭。这里群婚集团是按辈份划分的。这是一种禁止父母与子女间通婚的婚姻形式。群婚的第二个阶段的家庭形式是普那路亚家庭。这是兄弟姐妹间禁止通婚的一种家庭形式。氏族就是由普那路亚家庭直接引起的。

知识点2:氏族的定义与特征

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人们的集团。它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看法,氏族制度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氏族内部禁止通婚。这是氏族的根本规则。这里的重点是要说明,维系氏族成员关系的是血缘纽带而不是经济纽带,相应地,划分氏族组织也是以血缘为基础而不是以地域为基础。

第二,氏族以议事会作为自己的管理机构,它是氏族内部一切成年男女表达意见的民主集会。这里的重点是要说明,氏族的管理机关是纯粹“公共”性质的,参与管理的成员之间以及与管理机构与氏族母体之间没有对抗性的关系。

第三,氏族成员之间负有互相帮助和保护的义务。无论氏族中的哪个成员受到侮辱或侵害,其他成员都有义务为其复仇。这里的重点是要说明,氏族成员之间的根本利益一致,氏族则是一个以共同利益为根本决定因素的共同体。

知识点3:原始民主制

氏族内部存在氏族成员平等表达意见的民主集会,马克思称之为“原始民主制”。这是一种与原始共产主义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氏族制度和氏族组织的管理模式。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看法,原始民主制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原始民主制是原始社会氏族内部的共同事务的管理体制,而不是一种国家形式。

第二,原始民主制是氏族全体成员享有的民主制度,而不是国家产生后的阶级民主制。

第三、原始民主制中的权力是处于社会之中的,“自然发生的共同体的权力”,而不是像国家权力那样成为独立的、站在社会之上的支配主体。

知识点4:国家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问题的基本论断是:氏族制度的解体是社会内部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都是人类社会内部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国家起源于社会内部基本矛盾的运动。

在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生产能力的发展,促进了分工和交换的出现。在经历三次社会大分工之后,特别是商业的独立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分工和交换已经达到相当普遍的程度,经济活动一跃而成为人类生活的主要内容,经济利益也上升为决定人际关系的根本因素。

分工、交换、利益分化这些因素的出现,使经济因素逐渐取代血缘因素成为决定人类社会制度的主要因素。随着群婚制度向“一夫一妻制”的被迫过渡,个体家庭逐渐取代氏族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生产分工日益细化,商品交换日益频繁,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原始的氏族组织和道德力量已经无力应付这一变化,于是就需要有一个第三种力量,它似乎站在相互斗争的各阶级之上,压制它们的公开冲突,至多允许阶级斗争在经济领域内以合法的形式进行。于是,氏族制度被分工及其后果即社会分裂为阶级所炸毁,被新的机关——国家所代替了。

知识点5:恩格斯关于国家起源的论断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同社会日益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恩格斯关于国家的论断,表明了三点:

第一,国家是个历史范畴,这表明了国家产生的时间。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出现私有制和阶级的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社会组织。

第二,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存在表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因此国家绝非公正地代表社会的每一个阶级,而是特定阶级的统治。

第三,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统治阶级允许的“秩序”的范围之内。这种秩序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和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的。

知识点6: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

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可以概括为三种:神权论、暴力论和契约论。

神权论认为,国家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神(天、上帝)。

暴力论认为,国家起源于掠夺和征服,强调暴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政治上的奴役先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产生不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而是暴力征服的结果。

契约论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最有影响的国家起源学说,它把国家的产生说成是人们让渡权利、缔结契约并共同守约的结果。契约论对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资产阶级国家的建立产生过重要影响,是现在西方政治文化关于国家和政府起源的通行的解释。

第二节  国家的本质与职能

本节概述:

国家的本质是政治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政治学中的其他问题,如统治形式、统治机构、统治方法、民主、专政、政党、集团、政治人物、国际关系等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都取决于对国家本质问题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国家的起源来分析国家的本质,即通过与“前政治社会”的氏族组织的特征对比来界定国家的本质。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和一切剥削阶级政治学的根本区别。

知识点1:国家的定义

列宁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断,对国家的含义作了界定:“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

列宁的定义包括三层含义:

首先,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这就是说,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它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形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同样,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这就是国家产生、发展、消亡的必然规律。

其次,国家是阶级统治。这表明了国家的本质。所谓国家的本质,就是指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或称哪个阶级的专政。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国家都是阶级的国家,国家的实质是阶级专政。

再次,国家是个机器。顾名思义,国家是一个工具,而且是一个复杂的工具。它是由许多部件所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家机构。但国家是一个特殊的机器,具有公共权力是国家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区别。

知识点2:国家权力

国家权力(亦称政治权力[指狭义的]、公共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代表的,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与其他权力相比,国家权力具有如下特性:

第一,强制力的垄断性。国家权力具有特殊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一种“有组织的暴力”。自从国家产生以后,国家权力就垄断了有组织地、系统地使用强制力的合法性,不再允许任何其他形式的暴力组织的合法存在。

第二,普遍的约束力。国家权力作为一种公共权力,对全社会成员都具有约束力,即不仅对被统治阶级成员具有约束力,而且统治阶级内部成员也要在国家权力的约束之下。

第三,主权性。主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属性,也是一个独立国家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在国家内部,主权是指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国际关系中,主权是指一个国家的权力的独立性。

知识点3:国家的职能

国家职能:由国家本质所决定的国家活动的总目的和总方向,是全部国家机器活动的总和与整体功能。任何国家的活动都表现为两种基本职能:内部的职能和外部的职能。内部职能的主要任务是实行社会控制,以求得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外部职能的主要任务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在具体的国家活动中,国家的内部职能与外部职能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根据国家活动的性质和方式,国家的内部职能可以相对地分为“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运用暴力、法制等特殊的强制力,控制被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及一切破坏现存的政治法律秩序、社会秩序的分子的反抗的政治管理职能。

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执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职能。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本质的一个方面的体现,它执行国家意志即统治阶级的意志,受根本政治、法律制度的制约,同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国家的社会职能也具有政治性质。

从理论上说,社会管理职能存在的前提是社会的存在,而政治统治职能存在的前提则是国家的存在。这意味着,社会管理职能对人类社会而言,具有共生性,与人类社会相始终。而政治统治职能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只是历史的产物,并非永恒存在,它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随国家消亡而消亡。

第三节  国家的消亡

本节概述:

剥削阶级的国家学说一般都认为国家是一个永恒现象,因此,除了无政府主义从总体上否定国家之外,马克思主义是唯一预言国家将会消亡并且提出系统的国家消亡理论的学说。这是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人类社会的必然结论,也是对剥削阶级国家学说构成致命一击的理论环节。

知识点1:国家消亡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起源是社会内部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同样,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也推动着国家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和更替,最终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将使国家完成一种复归——超越阶级社会,走向没有阶级压迫和阶级差别的社会。因此,国家的消亡和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知识点3:国家消亡的条件与途径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消亡是有条件的,那就是阶级的消灭。所谓“阶级的消灭”,就是不仅要消灭剥削阶级,而且要消灭一切阶级,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彻底铲除阶级产生和存在的一切根源。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论断,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生产力高度发展了,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了,阶级差别才能最终消失,国家也才能真正消亡。

国家的消亡不仅需要一定的条件,而且,国家消亡的途径也有一定规律性。根据列宁的论断,国家的消亡不是什么人发布命令的结果,而是国家这个事物自身发生作用的结果,是国家在充分发挥了自己职能之后的必然归宿。也就是说,国家不是被废除的,而是自行消亡的。


本章练习(不定项选择)

1.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序言中指出:“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 )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A 家庭  B 人际关系  
C 人类进化   D 物质资料  

2.根据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论述,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庭形式是群婚。群婚的第一个阶段的家庭形式是:( )。

A 普那路亚家庭   B 对偶家庭  
C 血缘家庭   D 家长制家庭  

     3.根据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论述,氏族就是由( )家庭直接引起的。

A 普那路亚   B 一夫一妻制  
C 血缘   D 家长制  
4.( )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最有影响的国家起源学说。

A 神权论   B 契约论  
C 暴力论   D 冲突论  
5.与其他权力相比,下列那项不是国家权力的特征:( )。

A 强制力的垄断性  B 普遍的约束力  
C 主权性   D 中立性  
6.下列关于国家职能的表述中,可能伴随人类社会始终的是:( )。

A 内部职能   B 外部职能  
C 社会管理职能   D 政治统治职能  


本章总结

国家是一个基本的政治现象,也是人类共同体发展的最高形式,但是国家的式样不尽相同。国家学说,是关于国家现象基本问题的理论体系。一般包括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类型、形式、结构以及国家的发展规律等问题。回顾政治学的发展史,国家学说始终是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的中心问题。自从国家现象产生之后,就逐渐出现了关于国家的各色理论。各种学说都在着力说明国家的本质、国家的职能、国家的命运等等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导致学说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观察者自身的阶级局限,从而把人们的思想问题归结为阶级问题、经济问题。因为,在马克思看来,人们的思维不过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人的意识从根本上是由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人们的阶级地位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试图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去审视国家现象,通过对于历史规律的把握以超越可能的阶级偏见,进而断言,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作为无产阶级政权的无产阶级专政将消灭剥削和社会差别,使人类社会就此告别阶级的时代。因此,在马克思的体系中,无产阶级是一个关键性的视点和环节。无产阶级迟早将以整体的形式登上历史舞台,它的功能既是创造、又是终结。无产阶级的政治将是人类社会最后的政治,无产阶级的国家将是人类社会最后的国家,无产阶级的自由将是人类最具超越意义的自由。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宏大而严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亦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逻辑最为严整的政治学说。马克思试图通过历史经验与逻辑力量的完美结合找到一条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明晰线索,其最终目标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对于这一目标,马克思主义旨在通过其鲜明的批判性、革命性和战斗精神加以实现,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过与其他理论的论战。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是真正战斗着的政治学,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进行自我解放的斗争哲学

本章常见问题

1. 什么是“氏族”?氏族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人们的集团。它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氏族制度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氏族内部禁止通婚。这是氏族的根本规则。第二,氏族以议事会作为自己的管理机构,它是氏族内部一切成年男女表达意见的民主集会。第三,氏族成员之间负有互相帮助和保护的义务。

2.如何理解恩格斯关于国家起源的论断?

“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同社会日益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恩格斯关于国家的论断,表明了三点:第一,国家是个历史范畴,这表明了国家产生的时间。第二,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存在表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第三,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统治阶级允许的“秩序”的范围之内。

3.如何理解国家消亡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起源是社会内部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同样,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也推动着国家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和更替,最终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将使国家完成一种复归——超越阶级社会,走向没有阶级压迫和阶级差别的社会。因此,国家的消亡和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本章知识点

研究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的客观规律,是政治学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不同时期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家和法学家曾经从不同的角度对国家进行了分类,其共同特征是离开国家的阶级实质,仅从国家的外部特征上来界定国家的类型。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的理论,从分析国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以及代表这一经济基础的统治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入手,对国家的阶级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从而科学地阐明了国家的分类问题和国家的历史发展规律。本章主要介绍国家历史类型的含义、基本划分标准,以及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规律和方式,并对作为国家历史类型之一的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的本质和特征进行了梳理。

第一节 国家的历史类型

第二节 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

第三节 古代国家的历史类型概述



第一节  国家的历史类型

本节概述:

国家的历史类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对于国家分类问题的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是对各式各样国家的具体形态的共性进行的分析和概括,从而也指明了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

知识点1: 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对国家进行的分类

系统地对国家进行分类,最早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他以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和是否谋求人类幸福为目的这两个标准,把国家划分为三类——君主国(一人掌权)、贵族国(少数人掌权)、民主国(多数人掌权);以上三种国家如果以谋求私利为目的,则会蜕变为相应的变态国家——专制国家、寡头国家、暴民国家。亚里士多德关于国家的分类对以后的西方学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外,有的学者按照本国政府对于国家主权的掌握程度对国家进行分类,有的学者把地理环境作为划分国家类型的标准等。这些分类的共同特点是,从国家的外部特征上对国家进行分类,都没有揭示国家的本质和目的。

知识点2: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国家历史类型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在本质上是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阶级用以实现和维护自己的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历史类型,就是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实质上是对建立在同一类型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的、具有共同阶级本质的一切国家的共性的概括。马克思主义对国家进行历史分类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人类历史上各个国家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知识点3: 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提出了划分国家的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即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实质,它说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保护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即表明国家是哪一个阶级的统治。国家的历史类型是由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知识点4: 具体的国家历史类型

由于经济基础和统治阶级的不同,国家的历史类型相应地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前三种历史类型的国家,由于它们都是以私有制为经济基础,都是少数剥削者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因此,统称为剥削者类型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镇压少数剥削者的反抗的工具,是建设社会主义,进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的工具。

第二节  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

本节概述: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由一种历史类型发展变革为另一种崭新的历史类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政治革命。

知识点1: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

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一般规律,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当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同现存社会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从而要求对这种生产关系进行变更。经济基础的这种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在这一变革过程中,国家政权从旧有阶级转移到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兴阶级手中,旧的国家类型也就被新的国家类型所代替。国家历史类型更替一般规律的具体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知识点2: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方式

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政治革命。旧的国家的统治阶级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只有通过政治革命,推翻旧的政治统治,才能完成一种国家类型转向另一种国家类型的社会政治发展的质变。

政治改良是社会政治发展的另一种方式,但不是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方式。一般地说,革命与改良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革命表示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转移到另一个阶级手中,以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代替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而改良是统治阶级在不改变现行的根本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情况下,通过局部的、个别的某些现状的改善来缓和社会矛盾。第二,革命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现象,其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性质;而改良则是在被统治阶级的压力下,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让步的政策。第三,革命必须用暴力手段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是一种激烈的社会变动;而改良是渐进的、和平的、局部的改造过程。

政治改良是被统治阶级通过斗争获得的,在某种程度上对被统治阶级是有利的;同时,改良也有利于被统治阶级积蓄革命力量,从而为社会和政治的彻底变革创造条件。

知识点3:国家退出历史舞台的方式

代替最后一种剥削者国家——资产阶级国家而出现的新的国家类型,是无产阶级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国家,在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之后,国家存在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逐渐消失,社会主义国家就逐步自行消亡。

第三节  古代国家的历史类型概述

本节概述

本节对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阶级结构、国家实质及对内对外职能作了概括性介绍,并阐述了封建制国家生产关系的核心——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不同形式和共同本质,以及封建制国家的阶级实质,论证了西方和中国封建生产关系形式的不同,决定了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

知识点1:奴隶制国家概况

奴隶制国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

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奴隶主不仅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而且还占有生产者——奴隶本身。由于广泛地使用奴隶劳动,其结果使自由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变成了失掉生产资料的自由贫民。

奴隶社会必然地形成奴隶阶级同奴隶主阶级的尖锐矛盾,自由贫民与奴隶主之间也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和斗争反映在政治上,就是统治与反抗统治的斗争。

奴隶制国家所采取的统治形式虽然各不相同,有君主制、民主制、贵族制等,但在本质上都是奴隶主阶级用来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压迫和剥削奴隶的政治组织,都是奴隶主对奴隶进行的阶级专政。

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通过其职能反映和体现的。奴隶制国家的内部职能,是用暴力统治和宗教麻痹的方式控制奴隶和自由贫民等广大被压迫群众;外部职能是侵略他国领土或保卫本国领土以防别国侵略。

知识点2:封建制国家土地所有制的不同形式

封建制国家建立在封建制经济基础之上,决定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方式的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核心。

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四种:领主占有制、地主占有制、国家占有制和自耕农占有制。在封建领主制生产关系中,土地由国王赐封给大封建主,然后不规则逐级分封给各级领主。领主管领的领地可以世代相袭,但不能买卖。他们把田产分为份地和保有地,让农奴耕种份地维持生计,利用特权和暴力迫使农奴无偿为其耕种保有地。在地主占有制下,地主购买土地。他们把自己占有的土地出租给佃农种,并通过收缴地租的方式榨取农民的剩余劳动。封建土地国有制是以国家的名义占有土地。自耕农占有制就是农民自己占有所耕种的土地。

封建社会中真正占支配地位、并且对封建制国家起决定作用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在西方是领主占有制,在中国是地主占有制。这两种土地所有制虽然形式有别,但本质上都具有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即土地由享有一定特权的大土地所有者占有;劳动者耕种领主或地主的土地,并在超经济强制下以劳役或实物的形式将剩余劳动无偿交付给土地所有者。

知识点3:封建制国家的阶级结构和国家本质

封建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大土地占有者阶级之间的矛盾。封建制国家则是在生产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大土地占有者阶级从政治上对农民阶级实行专政、压迫以维护其阶级统治的工具。

知识点4: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及与各自经济基础的关系

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第一,从国家结构,即中央政权和地方的关系来看,西方采取的是分封割据制,而中国则采取了中央集权制。封建制国家政治权力的基本职能是对农民阶级实行超经济强制,即迫使农民人身依附于大土地占有者阶级,以便无偿占有农民的剩余劳动。在西方的领主制经济中,领主的土地由分封而来,领主个人作为土地占有者的身份是固定的,有保障的;领主主要以劳役形式占有农民的剩余劳动,这就要求农民对领主有较强的人身依附性。因此,土地所有权和实施超经济强制的政治权力都集中在领主个人手中,由此形成了封建割据状态。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地主制生产关系。由于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地主作为大土地占有者的身份是不固定的;另外,地主主要以实物或货币地租为手段占有农民的剩余劳动,因此,其个人不可能享有等同于西方领主的政治特权。在中国,实行超经济强制的政治力量由国家行政机构统一掌握。可见,中国的中央集权制是地主经济的产物。

西方封建社会后期的经济基础从领主制转向了地主制,这是封建制向资本主义过渡的经济形式。因此,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也与中国不同,实际上成为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先决条件,而不仅仅是维护封建生产关系的工具。

第二,从权力结构,即政治权力的排列组合形式来看,西方实行的是等级制,而中国则是官僚制。在西方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各等级之间有着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不同等级的土地占有者拥有不同等级的政治特权,没有土地的农奴则成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的被剥削、被压迫者。而中国封建社会的地主制生产关系决定了地主阶级在政治、法律上的等级划分很不严格,地主阶级建立了一整套国家机器行使对农民超经济强制的国家权力。这就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封建官僚制,它是由专职官吏组成,按等级划分官职,官僚按官阶高低享有特权的严密组织。

第三,从政治文化,即封建统治阶级控制人民思想的手段来看,西方是直接利用宗教,而中国则是把一种适应地主阶级需要的思想宗教化。西方封建制国家在政教合一制度下,封建领主们利用宗教教义毒害、麻痹人民,禁锢人们的思想;同时,他们还利用教会组织对抗、削弱王权,维护领主制经济和分封割据制度。中国封建社会是以地主制经济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国家,它既需要有一种以盲目信仰为基础的政治文化来控制人们的思想,又不允许有一个像西方的教会那样的组织独立于国家政权之外。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制国家采取了一种特殊方法来建立其思想统治的功能,即把儒家思想宗教化,并兼用宗法思想和制度。所谓宗法,是指以血缘亲属关系为基础的,规定宗族内部的尊卑、贵贱和上下等级的一种制度。


本章练习(不定项选择)

1. 最早系统对国家进行分类的人是:( )。

A 柏拉图   B 洛克  
C 亚里士多德   D 孟德斯鸠  

2. 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是:( )。

A 本国政府对于国家主权的掌握程度   B 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实质  
C 地理环境   D 掌权者人数的多少  

     3.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是:( )。

A 自然演进   B 政治改良  
C 宫廷政变   D 政治革命  
4.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是:( )。

A 奴隶制国家   B 封建制国家  
C 资本主义国家   D 社会主义国家  
5. 中国封建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 )。

A 地主占有制   B 领主占有制  
C 国家占有制   D 自耕农占有制  
6.从国家权力结构来看,西方封建制国家实行的是:( )

A 官僚制   B 分封割据制  
C 中央集权制   D 等级制  

本章总结

  

历史上不同的思想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国家分类问题有不同的解答。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该问题上卓越的洞见和贡献在于,超越国家外在的特征,抓住其阶级本质,以国家的经济基础和由哪个阶级掌握政权这两项基本标准对其进行历史分类。马克思主义认为,迄今为止,国家的历史类型先后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从而科学地说明了历史上各个具体国家所属的本质类型和具有的目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发展,这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了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国家历史类型更替和变革的直接方式和途径是暴力的政治革命,改良有利于被统治阶级积蓄革命力量,从而为社会和政治的彻底变革创造条件。

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种剥削者类型的国家是奴隶制国家。在生产关系上,奴隶是奴隶主的活的“财产”和“工具”,奴隶主赤裸裸地剥削和压榨奴隶除了维持最低的生活条件以外的几乎全部的劳动价值;在政治上,奴隶制国家只不过是奴隶主阶级用来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和统治地位,压迫和剥削奴隶的政治组织。封建制国家是继奴隶制国家后出现的第二种阶级专政的国家,它本质上是在生产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大土地占有者阶级对农民阶级实行专政、压迫以维护其阶级统治的工具。西方和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生产关系采取了不同的形式,西方封建制国家以领主制经济为基础,中国的封建王朝以地主制经济为基础。这种不同决定了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封建制国家的政治特征也不尽相同:第一,从国家结构来看,西方采取的是分封割据制,而中国采取的是中央集权制;第二,从权力结构来看,西方实行的是等级制,而中国则是官僚制;第三,从封建统治阶级控制人民思想的手段来看,西方是直接利用宗教,而中国则是把一种适应地主阶级需要的思想宗教化。上述的不同特征表明,经济基础不仅决定上层建筑的本质,而且决定上层建筑的形式,这种决定作用是一种具体的、现实的联系,而不是抽象的联系。

本章常见问题

1.国家历史类型的含义及马克思主义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标准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历史类型的理论指出:所谓国家的历史类型,是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实质上是对建立在同一类型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的、具有共同阶级本质的一切国家的共性的概括。

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是: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实质。国家的历史类型是由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在阶级社会中,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实行的阶级统治,就有什么类型的国家

2.分析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点。

封建制国家的特征是其本质的具体表现,因此,决定封建制国家本质的封建生产关系也就成为封建制国家特征的决定力量。由于西方和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关系采取了不同的形式,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封建制国家的特征也必然不同。表现为:

第一,从国家结构,即中央政权和地方的关系来看,西方采取的是分封割据制,而中国则采取的是中央集权制。这一区别的根本原因是二者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的不同。在西方的领主制经济中,土地所有权和实施超经济强制的政治权力都集中在领主个人手中,由此形成了封建割据状态;在中国的地主制经济中,政治力量游离于土地所有权之外,地主阶级为了在整体上维护自己的利益,必然要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国家政权。

第二,从权力结构,即政治权力的排列组合形式来看,西方实行的是等级制,而中国则是官僚制。西方的领主制经济使得政治的权力地位是按地产来排列的,逐级分封形成的严格等级必然成为权力结构的直接基础。中国封建社会的地主制生产关系决定了地主阶级在政治、法律上的等级划分很不严格,地主阶级建立了一整套国家机器,并由专职官吏行使权力,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权力结构——封建官僚制。

第三,从政治文化,即封建统治阶级控制人民思想的手段来看,西方是直接利用宗教,而中国则是把一种适应地主阶级需要的思想宗教化。这是由于二者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不同。在西方,封建领主们利用宗教教义毒害、麻痹人民,禁锢人们的思想;同时,他们还利用教会组织对抗、削弱王权,维护领主制经济和分封割据制度,政教合一是一种普遍现象。中国封建社会是以地主制经济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国家,它既需要有一种宗教化的、以盲目信仰为基础的政治文化来控制人们的思想,又不允许有一个像西方的教会那样的组织独立于国家政权之外。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制国家采取了一种特殊方法来建立其思想统治的功能,即把儒家思想宗教化,并兼用宗法思想和制度。

总之,西方和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从根本上说是由各自的经济基础决定的。但二者都是在生产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大地主占有阶级在政治上压迫农民阶级,维护其阶级统治的工具。
沙发
dyx8705 发表于 08-12-10 20:40:12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这么少捏?
板凳
lianaidaren 发表于 09-2-15 12:24:5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不全吧??
地板
916上善若水 发表于 09-10-2 11:14:3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了啊啊
5#
weifang2471 发表于 09-10-14 14:02:2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了啊
6#
丧家狗 发表于 09-10-15 09:10:30 | 只看该作者
这不是很全吧?不过还是谢谢楼主了,呵呵
7#
dream852 发表于 11-3-22 17:44:46 | 只看该作者
这不是很全吧?不过还是谢谢楼主了,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5 20:28 , Processed in 0.099673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