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紧张可能导致“心理疲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yiheng21dengdai 发表于 08-12-19 00:2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所谓心理疲劳,通俗地说是“心累”,它与因连续工作而致使肌体能量消耗的生理疲劳不同,它是指人长期从事一些单调、机械的工作活动,伴随着肌体生化方面的变化,中枢局部神经细胞由于持续紧张而出现抑制,致使人对工作对生活的热情和兴趣明显降低,直至产生厌倦情绪。心理疲劳常常带有主观体验的性质,并不完全是客观生理指标变化的反映。

  对于产生心理疲劳的人,轻者出现厌恶、逃避工作、学习、生活的症状,重者还可出 现抑郁症、神经衰弱、强迫行为以及诸如开始吸烟、酗酒等生活习惯改变的现象。 产生心理疲劳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精神紧张和学习、工作过量。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及高度的竞争性,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人害怕在竞争中失败,由此导致了心理的紧张与疲劳,此外,繁杂的信息轰击、住房拥挤、噪音、工作条件恶劣、疾病、家庭不和、人际关系紧张、事业遭到挫折等等,也都是诱发心理疲劳的重要因素。

  要解除心理疲劳,人对自我要有一个客观正确的估计和要求,不能对自己要求过高过急,凡事要讲求一个适度,根本办不到的事不要硬拚蛮干,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若心理疲劳是由于工作过于单调机械所致,这说明所从事的工作并示把自己的价值和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得自己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法是改变工作的性质,或者去另谋生路。

  对于心理上的疲劳,个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和爱好,通过各种富于强烈情绪 体验的活动来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内容,例如可去散散步,看电影,聊天,读书等, 从而避免因从事的活动过于单一而产生单调、消极的心境。 此外,人一旦陷入紧张的心理疲劳,可通过按压劳宫穴来解除。劳宫穴在手掌正中的凹陷处。心包经是由植物神经系统所控制。当人心理疲劳时,心包经的功能就会 紊乱,进而会引起全身的植物神经失调。所以用对侧的拇指按压劳宫穴,可有消除心 理上的疲劳之效。


心理疲劳的现状
  近半个世纪以来,高血压、冠心病及肿瘤等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这些疾病的病因、病理较为复杂,但一般与精神心理、社会环境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不久前,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报告中称:"工作紧张是威胁许多在职人员健康的因素"。这一结论明确指出了过度劳累对人体的危害。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太累、太疲劳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流行词"了。心理疲劳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现代人的"隐形杀手"。
  英国心理学家海德费说:
  “绝大多数疲劳,都是由于心理的影响,纯粹由生理引起的疲劳是很少的。”情绪上的不稳定和冲突,特别是抑郁和焦虑,往往是精神疲惫最为常见的原因。这种消极的情绪使人萎靡不振,不想活动,并且导致心理疲劳的发生。
  一般来说,心理疲劳比生理疲劳更为复杂,也更难以恢复。心理疲劳同生理疲劳一样,本身是一种阻遏性机制,迫使机体进入休息状态,从而避免受到继续伤害,对机体起着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如果此时人们未能正视这一点,不及时采取措施恢复疲劳,而任其一再发展下去,过度的心理疲劳便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成为心脏病、高血压、肠胃病乃至癌症等疾病的致病因素。因此,对心理疲劳不可忽视,一旦由于心理压力大而自我感到疲劳不堪时,必须 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和治疗。
  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疲劳是由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反复的心理刺激及复杂的恶劣情绪逐渐影响形成,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化解,长年累月,在心理上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在精神上会造成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引发多种心身疾患,如紧张不安、动作失调、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工作效率下降等,以及引起诸如偏头痛、荨麻疹、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月经失调、性欲减退等疾病。
  心理疲劳是不知不觉潜伏在人们身边的,它不会一朝一夕就致人于死地,而是到了一定的时间,达到一定的"疲劳量",才会引发疾病,所以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
  心理疲劳不仅降低学习与工作效率,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长期的心理疲劳,使人心境抑郁,百无聊赖,心烦意乱,精疲力竭,进而引起心因性疾病。例如神经衰弱,表现为头痛、头晕、记忆力不好、失眠、怕光、怕声音等。因此,脑力工作者防止心理疲劳是一个重要的心理保健问题,不可掉以轻心。


导致心理疲劳的原因
  导致心理疲劳的原因,比较多见的有家庭不和、人际关系紧张、工作不顺利、身处逆境等,针对这些原因去探求合理的解决方法,放下思想包袱,减轻心理压力;如果一 时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也应尽量采取一些回避措施,尽可能先将那些恼人的事情丢开,待心理平衡之后再作考虑。其次,要学会自我调节,无论是谁,生活中总会遇到许多不顺心的事情,产生一些心理上的压力。每逢此时,重要的是要善于自我调节而使心理压力减少。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平时养成开朗乐观的性格,遇事要有信心、有主见,同时处事待人要随和,避免钻牛角尖、生闷气、无端发怒而引起心理疲劳。三要不免不必要的精力浪费。许多人因拒绝承认现实而不断地消耗自己的心理能量。其实,在生活中不尽人意的事情很多,当你认识到某些让人烦心的事难以改变时,最好还是要认真面对它。这并不意味着懦弱,反而说明你有勇气和信心。避免无休止的让人精疲力尽的苦思冥想和不合实际的幻想,这是节省心理能量、减少心理疲劳的最佳选择。最后,当你意识到已经产生心理疲劳时,除应该注意休息、营养和自我调节以外,必要时应去求助心理医生,帮你重新获得旺盛的精力,维护自 己的身心健康。


心理疲劳的消除办法
  人们通常把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种.目前主要针对劳动而言,主要表现为肌肉酸痛.疲倦.无力等:后者主要指脑力劳动,疲劳的主要表现为心情烦躁,注意力涣散,思维不敏捷,反应迟钝等。
  心理疲劳的一个明显标志是学习工作效率降低,而长期的心理疲劳影响心理健康,使人心情压抑,百无聊赖,心烦意乱,筋疲力尽,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怕光等,还可能发生其他心因性疾病。
  医学家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疲劳是有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反复的心理刺激及恶劣的情绪逐渐形成的.它超越了个人心理的警戒线,这道防线一旦崩溃,各种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不断发生.在心理上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精神失常;在身体上则会引发多种心身疾患.当心理方面出现功能障碍时,会表现为紧张不安.动作失调.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工作效率下降等等。心身疾患则表现为一系列躯体疾病如偏头痛.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月经失调.性欲减退等等。
   消除心理疲劳的八种方法:
  (1)健康的开怀大笑是消除疲劳的最好方法,也是一种愉快的发泄方式。
  (2)高谈阔论会使血压升高,而沉默则有助于降压.在没必要说话时最好沉默,听别人说话同要是一种享受。
  (3)放慢节奏,把无所事事的时间也安排在日程表中.
  (4)沉着冷静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有助于舒缓压力.
  (5)做错了事不要总是自悔自则,要能够正常地工作.
  (6)不要害怕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对一些人说"不".
  (7)夜深人静时,悄悄地讲一些只给自己听的话,然后悍然入睡.
  (8)既然昨天及以往的日子都过得去,那么今天及以后的日子也一定会过去,多念念"车到山前必有路".



心理疲劳的调节技巧
  心理疲劳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长期的心理疲劳,使人情绪低落、心境抑郁、百无聊赖、精疲力竭,进而引起心因性疾病。这些疾病包括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以及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消化道溃疡、糖尿病、心血管病、癌症等。近年不断见诸报端的英年早逝现象,其主要原因就是心理疲劳。过度的心理疲劳,无异于对生命的透支。防止和解除心理疲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要注意劳逸结合。工作要合理安排时间和轻重缓急,生活要有规律,重视积极性休息,适时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打球和步行等,以提高肌体的活力、精力和人体在应付复杂枯燥工作时的适应能力。从而避免因从事的活动过于单一而产生单调、消极的心境。同时,每天尽可能保证7~8小时的睡眠,这对消除疲劳有明显的效果。
  第二、要培养对所从事的工作的兴趣。兴趣的产生与大脑皮层上的兴奋点相联系,对从事感兴趣的工作不易疲倦,而对从事没兴趣的工作易于疲劳。在工作中,如果发现自己对本职工作和一些科目不感兴趣,也不必紧张、忧虑而形成思想负担。应想办法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
  第三、要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要求。凡事要讲究一个适度,不能对自己要求过高,根本办不到的事情不要硬拼蛮干,对自己力不能及的,就应放松压力,给自己松松绑,随便一些。
  第四,要有明确目的。无论从事什么活动,一定要确立行动的目标,这样才能不断激励自己,以取得预期的成功。
  第五,要创造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应与人为善,和亲友、同事等处好关系。经验表明人只有生活在融洽、快乐的气氛中,才能有愉快的心境、开朗的性格、健康的心身,才不易产生疲劳,即使感到疲劳也容易很快消除。
  第六,要磨练意志。意志坚强的人不仅在生理疲劳时能继续顽强地生存下去,而且在心理疲劳时也能克服惰性,胜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达到确立的行动目标。因此,平时要从小事做起,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
 
 此外,近几年来,国内外一些医学专家针对快节奏生活给人们带来的躯体和心理疲劳,倡导多种自我保健法。美国耶鲁大学外科医生柏涅·赛戈乐提出沉思冥想法,他认为:“沉思冥想是松弛思想的一种特殊运动,这种运动能够防治多种疾病,包括被视为绝症的艾滋病和癌症。”哈佛大学医学家赫伯物·本林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说:“一个人身心过分紧张,会削弱体内免疫系统的机能,冥思遐想带来的完全松弛,会减缓身体的紧张,是防治许多疾病的有效方法。”
沙发
1224405103 发表于 08-12-20 20:33:14 | 只看该作者
好,谢谢了
板凳
myuu 发表于 08-12-23 17:38:00 | 只看该作者
嗯、很好。。
感觉很有用
地板
yanjiao 发表于 09-1-1 11:36:5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真好,谢谢楼主了~~~
5#
yanjiao 发表于 09-1-1 11:37:3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真好,谢谢楼主了~~~
6#
yanjiao 发表于 09-1-1 11:50:3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真好,谢谢了~~
7#
DOOR2018 发表于 09-2-10 10:54:20 | 只看该作者
有一段时间头痛得,看多了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4 15:28 , Processed in 0.22649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