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花非花 发表于 06-3-29 10:1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本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伴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在心理学上出现了一种与传统心理学相对立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它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机械决定论,也反对精神分析性本能决定论,主张把现实社会的人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强调研究人类的现实经验、价值和意义,关心人的本性、创造性潜能、人的自由与选择。这些主张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许多方面不谋而合。他们的研究倾向和对人性的看法反映了西方现代社会中人们心灵的困惑,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的思想动态。因此,探讨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关系,对于弄清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哲学起源和社会文化背景,开拓心理学研究的视野,探索学科渗透与交叉的思路,促进心理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共同的思想特点
    后现代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很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评价的,一方面它们的组织结构十分松散,另一方面每个人的思想观点又颇有分歧。但对某些主要问题的看法它们又确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两者虽然没有因果上的渊源关系,但共同的思想倾向却把它们联为一体。这些共同特点是:
    (一)反对唯科学主义
    西方社会是靠发展科学技术而兴盛起来的,在重视科学技术的同时,一种盲目推崇科技的作用,甚至把人当作机械或动物来研究的“唯科学主义”思潮也在泛滥。从而造成现代西方社会许多人深感人生的价值、意义丧失,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有增无减。面对这种现实,后现代主义者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强烈反对这种极端的、唯科学主义的倾向,而主张把“理解”作为研究人的基本标准。被称为“解释学之父”的狄尔泰认为,研究人的科学光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是不够的。对人性的思考只能用人文科学特有的方法,这就是“理解”。因为理解是把对象看成和你一样有价值、有意义的主体。当代著名的德国解释学家伽达@①(不清)尔把理解问题确立为解释学的核心。在他看来,理解是理解者在解释自我,在理解他人中来理解自我。这就需要有一种“视界的融合”,即消除各种文化、历史条件等造成的隔阂,达到人际沟通。显然,这是自然科学的方法所难以解决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心理治疗,帮助病人恢复健康。他们发现,治疗人的心理疾病,需要心理学家对病人有所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出某些哲学上的预先假设。例如,关于心理疾病的理论要对心身关系做出某种预先假设;对幻觉现象的诊断则包含着关于知觉的某些认识论上的假设;对心理治疗的目标和技术手段的看法也包含着关于人性的哲学假设。心理治疗学家面对着的不是严格科学意义上的生理疾病,而是各种关于价值选择的道德问题,关于幸福与人性善恶的定义等。正如罗洛?梅所说:“如果心理学不能研究人类的全部经验和困境,那么,作为一种科学的心理学的概念或许就是一个很大的错误。”[1]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这种观点与后现代主义不谋而合。
    (二)坚持人文与社会科学方法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理论家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把科学研究方法分为三类:(1)经验分析方法──适用于自然科学;(2)解释学方法──适用于人文科学;(3)经验批判方法──适用于社会科学与精神分析。按照哈贝马斯的看法,心理治疗关心的是人类有机体的生物学和人类的符号世界。其中有许多关于人生的目标、价值和潜在的道德问题,是人的理性行为所特有的。因此应把心理学看作经验──批判的科学。[2]
    实际上,作为生物进化和人类社会的产物,人既有自然性的一面,也有社会性的一面。心理治疗学家有时也需要采用药物或其它医疗来医治病人的身体疾患,在这种情况下心理治疗就要考虑脑生理学等自然因素,应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需要使用哈贝马斯所谓经验分析法,因为它处理的是那些较少包含人生价值的自然事实。另一方面,心理治疗又具有解释学的特点。法国新精神分析学家拉康(J.Lacan)曾经说过,精神病学关注对个人生活的意义加以解释,其目的在于按照当前的意义来重建病人的过去经验。再者,人是有意识的、社会的人,他需要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中使人性得到不断的升华和改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象哈贝马斯所说的那样,进行理性的人际交往,应采用经验批判方法。上述方法的多样性是由人的特殊性决定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对人性的理解上也反对把人机械化和生物学化,主张运用多种方法。马斯洛批评行为主义者把人的心理当作一件客体看待,尽管它有严格的方法论意义,却阻碍了新技术、新观点和新问题的发展。就是说,行为主义把心理学变成了抽象的、形式的和非人化的,从而限制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正是由于行为主义难以用严格的科学数据来解释人的现实需要、意向、动机、价值和自由选择等问题,导致人本主义心理学企图在实证科学的限度之外另僻蹊径。而这种探索又恰好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形成共识。
    (三)主张人际沟通与关系重建
    后现代主义者反对孤立地看待人,主张对人进行哲学上的“解构”(deconstruct),反对虚无主义和非人化地研究人,主张研究人的交往问题。通过协调人际交往,达到人际沟通。特别是虔敬派哲学家马丁?布伯(M.Buber)强调重视“我-你关系”(Ithou-relationship)的主张,对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有积极的启示作用,这在罗杰斯(C.Rogers)的“交朋友小组”(encounrter group)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罗杰斯在50年代曾悉心研究过克尔凯廓尔和马丁?布伯的思想,他在60年代撰写的大量论文中认为,要使心理治疗获得成功,除了治疗者“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之外,治疗者与患者之间深刻的交往与一致感也是很关键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治疗就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交往的体验。其实,这正是马丁?布伯“我-你关系”思想在罗杰斯心理治疗观中的再现。布伯认为,与一个人真诚地交谈而不必扮演某种“角色”,即两个人在一种深刻而有意义的水平上相会,这种深刻的体验有一种治疗的效果。布伯把这一过程称为“通过会面而治愈”(healing through meeting)。罗杰斯承认这一过程正是在治疗关系最有效的时候体验到的。[3]
    在这一点上,马斯洛也表示赞同布伯的观点。他认为布伯对“我-你关系”的描述构成了心理治疗的一种新的范式。因此,在两个人深刻交往的体验中产生的“我-你知识”比客观的“我-它型的知识”更有效。这是因为后者属于医学的范式,医生把病人当作客体看待,而我-你范式则是以两个平等个体之间的亲密交往为基础的,更适合于心理治疗。
    (四)提倡人与自然的交融,反主客二分
    西方传统哲学(包括近代哲学)都把主体与客体相分离。一方面注重对自然物的科学研究,另一方面把人当作独立的主体看待。这种把主客体分离的研究传统给西方社会带来了近代科学的迅速发展和物质文明的繁荣,但也造成了西方人对物的依赖,以及物欲至上和唯科学主义的弊端,造成了人性的压抑。在号称民主、自由、科技高度发达的西方社会,许多人却深感心灵的不自由,一种受物欲驱使的压抑感。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人本主义心理学都与这一社会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德里达就是一个激进的反传统文化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他认为西方文化中一再强调的自我同一性实际上从未真正地达到。因为传统的观念总是“把主体看成与独立的客体世界相对立,从而把‘心’和‘身’对立起来”。[4]这样产生的主体和人的概念是不现实的。在这一方面,大多数后现代主义者都主张,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交融的,是“本质上具体化的并且实际上是与世界纠缠在一起的”。因此,主体不能与客体分离,人心必须融化在自然万物之中。后现代主义的这种反对主客体分离的观点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也有明显的表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者K.戈尔德斯坦在其首创的“自我实现”概念中认为,“在正常和健康的有机体中,自我实现的倾向是发自内部的,而且要克服与世界发生冲突所引起的障碍”[5]。就是说,人只有在与内在自我、与环境、与世界的和谐关系中,才能达到自我实现。马斯洛继承并发展了戈尔德斯坦的这种观点,在他对自我实现者的特征所做的描述中,其中有一条就是把人与自然视为浑然一体的存在。他说,“不仅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一部分,而且人必须与自然多少有那么一点同型(这就是说近似于自然),以便在自然中能够存活。”[6]他们的这些主张正是和后现代主义一样表现了对传统的客体分离观的一种反抗。
    (五)强调人的独特性和多元性,反对绝对普遍性
    后现代主义哲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个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反对绝对的普遍性,认为人是有其独特存在的个体。由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先天和后天的因素不同,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和多元性。严格的科学理性要求研究人的普遍性和一致性,而后现代主义是在反科学理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认为人性是独特的也是多元的,没有普遍适用的绝对真理,因而对科学原则的普遍性提出了质疑。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德里达从批判传统的“言语中心论”出发,提出了“书写语言学”。在他看来,人们对书本的阅读,现象的了解等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结构,而是一个不稳定的、开放性的、多义性的网络,总是以新的意义代替旧的。另一位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利奥塔德(J.F.Leotard)则大声疾呼,“让我们向同一整体开战,让我们成为不可表现之物的见证人,让我们持续开发各种差异并为维护‘差异性’的声誉而努力”。[7]
    显然,后现代主义者强烈反对西方传统哲学强调的绝对普遍性,认为这犹如医生把病情病因各不相同的患者用相同的医学模式来治疗一样,其结果只能使人类丧失个体性,成为无血无肉、缺乏情感和意志的抽象的人。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事物及其意义永远处于变化发展之中,因此,差异性多于普遍性。人们应该从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寻求新的意义。
    在对待人性的看法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后现代主义者一样,反对用生物决定论和刺激强化的机械论来说明人的本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把人视为“正在成长中的存在”,认为人类是一种有能力指引和改变生命历程的指导动机和计划的独特有机体。他们相信人的最佳状态应该是前摄的(受以前活动影响的)、自主的、有选择倾向的和易变的,因而是持续不断地成长的。在这一朝向自我实现的发展过程中,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功能完全发挥出来(罗杰斯),或在功能上完全自主(奥尔波特),他的自我必须是自动整合的和实现的(马斯洛),必须有一种自我觉知感、核心感(罗洛?梅),必须有一个真实的存在(布根塔尔)。因此,成长过程决不仅仅是一种受生物学、发生学决定的倾向,或受外部强化的列联。一个人如果否定了自己的心理成长和自我实现、也就意味着患上心理疾病了。[8]
    在心理治疗问题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坚持作为不同个体的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反对用一成不变的决定论原则来治疗人的不同病症。例如,罗杰斯的患者中心治疗基本上把自我概念视为一种解释结构,认为自我的功能是在人的持续变换的经验世界的组织中和在现实知觉中的一个格式塔或“内在参考框架”。通过对这个不断变化的自我的了解和解释,达到治疗的成功。正如人本主义心理学会第一任主席布根塔尔(J.Bugental)所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关心的是个体,是那些特殊的、不可预测的东西,而不是研究正规的、普遍的和遵从的东西”[9]。而这正是由人的特殊性决定的。
    罗洛?梅把人视为一个有意义的实体。这种意义表现为,人具有选择的自由,但并非总能意识到这种自由。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帮助病人真正认识自己的存在价值,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和未来进行自由选择。但是,由于人的存在的多样性,心理治疗不能采用单一的模式。他说“对人进行心理治疗的有效性依赖于我们对人究竟做什么样的理解”。[10]由于人的复杂多样性,导致我们对人的理解各有不同。据有关资料统计,迄今为止全世界各种大小不同的心理治疗流派共有200余种,它们各自依据对人的不同理解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这一点不恰好说明人类本身的复杂多样性吗?
      二、评价与借鉴
    后现代主义者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对待人性的看法有许多共同之处,这是与当今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的现实密切联系的。我国目前正处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明显加快,给人的心理和精神生活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清醒地认识这个现实,积极地扬弃西方各种思潮,对于帮助我们加深了解人类的精神世界,尽快揭开心理“黑箱”的奥秘是有积极意义的。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以下几点:
    1、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人本主义心理学都是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们反映的是西方社会人们的精神世界与心理现实。因此,研究和评价它们的理论观点,必须立足于西方文化的根基与现实,不能盲目类比和追随,也不能不加分析地一概否定。
    2、后现代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为我们研究现实的人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启示,但它们的观点中有许多错误的东西。它们是在同一文化土壤里产生出来的,是西方社会文化危机的产物。例如,他们重视人的本性和价值,是因为西方现代社会把人过分机械化和生物学化,从而造成人性压抑,它们的呼吁是对这种压抑的反抗。但它们所强调的价值,是以虚无主义的自我为基础的,并不能从根本上医治西方社会的“现代病”。
    3、后现代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对西方唯科学主义的反叛。它们反对把人的一切活动统统用实证的手段来研究。这对我们是有借鉴意义的。我们在向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立国之本的基本原则,又要注意防止重蹈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道德价值衰落”的覆辙,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而精神文明的建设决不是单靠实证科学的手段所能解决的。
    注释:
    [1][8]R. J. DeCarvalho:(1991),The founders of humanisticpsychology,Praeger Publishers,New York.p.129,p.82.
    [2]J. R. Royce和L. P. Mos:(1981),Humanistic Psychology:Concepts and criticisms,Plenum Press,New York.p.51
    [3]C.Rogers:(1973),My philosoph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how it grew .In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1973.13(2),p.12
    [4]K. Baynes:(1987),Afterphilosophy-End or transformation,London,p.5
    [5]R.T.Massey:(1981),Personality theories:Comparisons andsyntheses,D. Van Nostrand New York,p.304
    [6]林方:(1987),《人的潜能和价值》,华夏出版社,p227-228。
    [7]王岳川:(1992)《后现代主义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p124
    [9]J. F. T. Bugental:(1967),challenges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McGraw-Hill,New York.p.9
    [10]R. May:(1967),Psychology and the human dilemma,D.VanNostrand,New York.p.8(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社会心理学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1 16:29 , Processed in 0.08641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