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快救救我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walm3 发表于 06-3-31 19:2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各位好!
   我今年很可怜的被调剂了,复试科目是《计算机网络》,可怜我是电子专业毕业的,以前没学过这个东东,复试也以咄咄而来,我比热锅上的蚂蚁还急,万望那位宅心仁厚的兄弟姐妹帮帮我大概划一下重点,你的一个小东就可以为让我就我的命啊,祝各位都心想事成,考到理想学校
沙发
 楼主| walm3 发表于 06-3-31 19:40:27 | 只看该作者
希望您能帮助我啊!!!!!!!!!!
板凳
dianzi 发表于 06-3-31 19:51:35 | 只看该作者
《计算机网络基础》学习计划与重点章节学习要求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了解)
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功能 (了解)
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理解)
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掌握)
1.5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了解)
1.6 标准化组织 (了解)
第2章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1 基本概念 (掌握)
2.2 数据的传输 (理解)
2.3 数据传输的同步技术 (了解)
2.4 数据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理解)
2.5 数据交换技术 (了解)
2.6 信道复用技术 (了解)
2.7 传输媒体的类型与特点 (了解)
2.8 通信接口及设备 (掌握)
2.9 差错控制技术 (理解)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1 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的概念 (理解)
3.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 (掌握)
3.3 TCP/IP的体系结构 (掌握)
3.4 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理解)
第4章 计算机局域网络
4.1 局域网概述 (了解)
4.2 决定局域网特征的主要技术 (理解)
4.3 传统以太网 (理解)
4.4 高速局域网 (理解)
4.5 虚拟局域网VLAN (掌握)
4.6 无线局域网 (掌握)
4.7 局域网连接设备与应用 (掌握)
第5章 结构化布线系统
5.1 结构化布线系统概述 (理解)
5.2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组成 (掌握)
5.3 典型的水平布线系统 (理解)
5.4 结构化布线系统应注意的事项 (理解)
第6章 网络操作系统与网络结构
6.1 网络操作系统及其特点 (理解)
6.2 网络系统的结构及相关概念 (了解)
6.3 网络服务器的种类 (掌握)
6.4 服务器技术 (理解)
6.5 典型的网络操作系统 (理解)
第7章 网络的计算模式
7.1 网络计算模式的发展 (理解)
7.2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掌握)
7.3 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 (掌握)
第8章 网络的互连
8.1 互连网络的基本概念 (了解)
8.2 网络互连设备 (了解)
8.3 广域网的相关技术 (掌握)
第9章 Internet及其相关内容
9.1 Internet概述 (了解)
9.2 IP地址与域名 (掌握)
9.3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理解)
9.4 WWW服务 (掌握)
9.5 电子邮件服务 (掌握)
9.6 文件传输服务 (掌握)
9.7 远程登录服务 (掌握)
9.8 网络新闻与BBS (掌握)
9.9 Internet的用户接入技术 (理解)
9.10 企业内联网Intranet (理解)
第10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
10.1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了解)
10.2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要求 (掌握)
10.3 访问控制与设备安全 (了解)
10.4 防火墙技术 (掌握)
10.5 网络安全的攻击与防卫 (掌握)
《计算机网络基础》学习笔记提纲要求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学习重点:
3.1 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的概念
3.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
3.2.1 ISO/OSI参考模型
3.2.2 物理层
3.2.3 数据链路层
3.2.4 网络层
3.2.5 其他各层的简介
3.3 TCP/IP的体系结构
3.3.1 TCP/IP的概述
3.3.2 TCP/IP的层次结构
3.3.3 TCP/IP协议集
3.4 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要求:围绕以下7个方面来写学习笔记
1. 物理层
2.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计算机局域网络
学习重点:
4.1 局域网概述
4.1.1 局域网的特点
4.1.2 局域网层次结构及标准化模型
4.2 决定局域网特征的主要技术
4.2.1 拓扑结构
4.2.2 传输介质与传输形式
4.2.3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4.3 传统以太网
4.3.1 以太网的产生和发展
4.3.2 粗缆Ethernet(10Base-5)
4.3.3 细缆Ethernet(10Base-2)
4.3.4 双绞线Ethernet(10Base-T)
4.4 高速局域网
4.4.1 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
4.4.2 千兆位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
4.4.3 交换式以太网(Switching Ethernet)
4.4.4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4.5 虚拟局域网VLAN
4.5.1 VLAN概述
4.5.2 VLAN的实现
4.5.3 VLAN的划分方法
4.5.4 VLAN的优点
4.6 无线局域网
4.6.1 无线局域网的标准
4.6.2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领域
4.6.3 无线局域网的特点
4.6.4 无线局域网的组建
4.7 局域网连接设备与应用
4.7.1 网络适配器
4.7.2 中继器
4.7.3 集线器
4.7.4 以太网交换机
要求:围绕以下4个方面来写学习笔记
1.千兆以太网
2.无线局域网
3.交换局域网
4.虚拟网络
第7章 网络的计算模式
学习重点:
7.1 网络计算模式的发展
7.1.1 以大型机为中心的计算模式
7.1.2 以服务器为中心的计算模式
7.1.3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的出现
7.1.4 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的应用
7.2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7.2.1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的特点
7.2.2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优点
7.2.3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中间件
7.3 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
7.3.1 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的确定与特点
7.3.2 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的发展
7.3.3 基于新一代Web技术的B/S计算模式特征
7.3.4 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应用系统平台的特点
要求:围绕以下2个方面来写学习笔记
1.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2.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
第9章 Internet及其相关内容
9.2 IP地址与域名
9.2.1 IP编址
9.2.2 子网技术
9.2.3 域名系统
9.2.4 主机配置协议
9.4 WWW服务
9.4.1 WWW的发展
9.4.2 WWW的相关概念
9.4.3 WWW的工作方式
9.4.4 WWW浏览器
9.4.5 WWW的语言
9.5 电子邮件服务
9.5.1 电子邮件的特点
9.5.2 电子邮件的传送过程
9.5.3 电子邮件的相关协议
9.5.4 电子邮件的地址与信息格式
9.6 文件传输服务
9.6.1 文件传输的概念
9.6.2 文件传输协议FTP
9.6.3 FTP的主要功能
9.6.4 匿名FTP服务
9.7 远程登录服务
9.7.1 远程登录的概念与意义
9.7.2 Telnet协议与工作原理
9.7.3 Telnet的使用
9.8 网络新闻与BBS
9.8.1 网络新闻Usenet
9.8.2 电子公告牌BBS
要求:围绕以下6个方面来写学习笔记
IP地址与域名
WWW服务
电子邮件服务
文件传输服务
远程登录服务
网络新闻与BBS
第10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
10.2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要求 252
10.2.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要求 252
10.2.2 计算机网络的保护策略 253
10.2.3 网络安全的脆弱点 254
10.2.4 安全计划与管理 254
10.2.5 常用的安全工具 255
10.4 防火墙技术 262
10.4.1 防火墙的优缺点 263
10.4.2 防火墙的设计 264
10.4.3 防火墙的组成 265
10.5 网络安全的攻击与防卫 268
10.5.1 常见的网络攻击及解决方法 268
10.5.2 网络安全的防卫模式 271
10.5.3 常用的安全措施原则 272
地板
dianzi 发表于 06-3-31 19:51:54 | 只看该作者
《计算机网络》学习重点及难点
概述
重点: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及作用
2,协议与体系结构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难点:2,协议与体系结构
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② 划分层次的重要性
③ 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体系结构
④ OSI的体系结构
物理层
重点:1,信道的极限容量
2,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3,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
难点:1,信道的极限容量
① 信道上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
② 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2,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
模拟传输系统
调制解调器
数字传输系统
数据链路层
重点:1,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2,停止等待协议
3,连续ARQ协议
4,面向比特的链路控制规程HDLC
难点:1,停止等待协议
实用的停止等待协议
停止等待协议的算法
停止等待协议的定量分析
2,面向比特的链路控制规程HDLC
① HDLC的帧结构
信道共享技术
重点:1,随机接入:ALOHA
2,随机接入:CSMA和CSMA/CD
3,信道复用
难点:信道复用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
波分复用
码分复用
局域网
重点:1,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2,IEEE802.3标准:CSMA/CD
3,非主流的局域网及局域网的扩展
4,高速局域网及无线局域网
难点:1,非主流的局域网
IEEE802.5标准:令牌环
IEEE802.4标准:令牌总线局域网
2,高速局域网
100BASE-T技术
100VG-AnyLAN技术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3,无线局域网
802.11标准中的物理层
802.11标准中的MAC子层
广域网
重点:1,广域网中的路由选择机制
2,路由选择的一般原理
3,拥塞控制
4,帧中继
难点:1,路由选择的一般原理
理想的路由算法
自适应与非自适应路由选择
2,拥塞控制
拥塞控制的意义
拥塞控制的一般原理
3,帧中继
帧中继的体系结构
帧中继的帧格式
帧中继的拥塞控制与应用
网络互连
重点:1,因特网的网际协议IP
2,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3,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
难点:1,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
内部与外部网关协议
2,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
运输层
重点:1,TCP/IP体系中的运输层
2,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3,传输控制协议TCP
难点:1,传输控制协议TCP
TCP的流量控制
TCP的重传机制
TCP报文段的格式
TCP的有限状态机
应用层协议
重点:1,域名系统DNS
2,文件传送协议(FTP和NFS)
3,电子邮件
4,万维网WWW
5,网络管理
难点:1,文件传送协议(FTP和NFS)
FTP的工作原理
网络文件系统NFS
2,网络管理
管理信息库MIB
SNMP的协议数据单元
ATM技术
重点:1,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2,ATM的基本概念
3,ATM通信量管理
难点:1,ATM的基本概念
ATM的逻辑连接机制
ATM信元的结构
2,ATM通信量管理
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传送
重点:1,IP电话
2,因特网的多媒体体系结构
3,居民接入网RAN
难点:1,因特网的多媒体体系结构
2,居民接入网RAN
xDSL技术
FTTx技术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重点:1,网络安全
2,常规密钥密码体制
3,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4,报文鉴别与密钥分配
5,因特网商务中的加密
6,防火墙
难点:1,常规密钥密码体制
替代密码与置换密码
分组密码算法
2,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的特点
RSA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3,报文鉴别与密钥分配
5#
dianzi 发表于 06-3-31 19:52:39 | 只看该作者
计算机网络管理重点- -
                                       


网络管理的目标:1)减少停机时间,改进响应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2)减少运行费用,提高效率;3)减少/消灭网络瓶颈;4)适应新技术(多媒体、多种平台);5)使网络更容易使用;6)安全。P1
2、系统管理的功能域: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记帐管理和安全管理。
配置管理(视图管理、拓朴管理、软件管理、网络规划和资源管理)故障管理(故障警告功能、事件报告管理功能、运行日志控制功能、测试管理功能、确认和诊断测试的分类)性能管理(数据收集功能、工作负载监视功能、摘要功能)记帐管理(使用率度量过程、计费处理过程、帐单管理过程)安全管理(访问控制、安全警告、安全审计试验)p12
3、网管系统的四个系统:IBM(NetView)、SUN(SunNet Manager)、HP(OpenView)、基于Web的网络管理-JMAPI。P20
4.TCP和UDP的比较:TCP和UDP都是传输层协议,区别在于:1)TCP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TCP必须先建立连接,然后才能传送数据,最后释放连接,TCP可以保证可靠和顺序。TCP连接是以发起端的端口号为起点,终止于接受端的端口号,沿着连接的数据传送是双向的。TCP建立和释放连接的过程采用3次握手协议。这种协议实质连接两端都要声明自己的连接端点标识,并回答对方的连接端点标识,以确保不出现错误的连接。连接可以是主动或被动的。2)UDP提供无连接的服务,UDP不建立连接,不保证可靠和顺序,因而效率较高。UDP报文传输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网络层的ICMP报文纠正一些错误。
5、概念表和概念行:表和行对象是没有实例标识符的。因为它们不是叶子结点,SNMP不能访问,其访问特性为“not-accessible”。这类对象叫做概念表和概念行。
标量对象:由于标量对象只能取一个值,所以原则上说不必区分对象类型和对象实例。然而为了与列对象一致起见,SNMP规定在标量对象标识符后级联一个0,表示该对象的实例标识符。P48
6、团体的概念:团体是定义在代理上的一个本地概念,SNMP的团体是一个代理和多个管理站之间的认证和访问控制关系。被管系统为每组可选的认证、访问控制特性建立一个团体。每个团体被赋予一个在被管系统内部唯一的团体名,该团体名要提供给团体内的所有管理站,以便它们在get和set操作中应用。代理者可与多个管理站建立多个团体,同一个管理站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团体中。
7、一SNMP协议实体接收到报文时执行下面的过程:首先是按照BER编码恢复ASN.1报文,然后对报文进行语法分析、验证版本号和认证信息等。如果通过分析和验证,则分离出协议数据单元,并进行语法分析,必要时经过适当处理后返回应答报文。在认证检验失败时可生成一个陷入报文,向发送站报告通信异常情况。无论何种检验失败,都丢弃报文。
见p71图3.5





8、SNMP v1的局限性:1)由于轮询的性能限制,SNMP不适合管理很大的网络。轮询产生的大量管理信息传送可能引起网络响应时间的增加。2)SNMP不适合检索大量数据,例如检索整个表中的数据。3)SNMP的陷入报文是没有应答的,管理站是否收到陷入报文,代理不得而知。这样可能丢掉重要的管理信息。4)SNMP中提供简单的团体名认证,这样的安全措施是很不够的。5)SNMP并不直接支持向被管理设备发送命令。6)SNMP的管理信息库MIB-2支持的管理对象是很有限的,不足以完成复杂的管理功能。7)SNMP不支持管理站之间的通信,而这一点在分布式网络管理中是很需要的。
9、RMON远程网络监视的目标:就是监视子网范围内的通信,从而减少管理站和被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负担。具体如下:1)支持离线操作2)具有主动监视功能3)具有问题检测和报告功能4)提供增值数据5)支持多管理站操作。
10、增加行:管理站用set命令在RMON表在增加新行的规则:1)管理站用SetRequest生成一个新行,如果新行的索引值与表中其他行的索引值不冲突,则代理产生一个新行,其状态对象的值为createRequest(2)。2)新行产生后,由代理把状态对象的值置为underCteation(3)。对于管理站没有设置新值的列对象,代理可以置为默认值,或者让新行维持这种不完整、不一致致状态,这取决于具体的实现。3)新行的状态值保持为underCteation(3),直到管理站产生了所有要生成的新行。这时由管理站置每一新行状态对象的值为valid(1)。4)如果管理站要生成的新行已经存在,则返回一个错误。以上算法的效果就是,在多个管理站请求产生同一概念行时,仅最先到达的请求成功,其它请求失败。另外,管理站也可以把一个已存在的行的状态对象的值由invalid改写为valid,恢复旧行的作用,这等于产生了一个新行。删除行:只有行的所有者才能发出SetRequest PDU,把行状态对象的值置为invalid(4),这样删除了行。修改行:首先置行状态对象的值为invalid(4),然后用SetRequest PDU改变行中其他对象的值。
11、RMON(mib-2 16)的管理信息库MIB分为10组。分别为:1)统计组statistics。2)历史组history。3)警报组alarm。4)主机组host。5)最高N台主机组hostTopN。6)距阵组matrix。7)过滤组filter。8)包扑获组capture。9)事件组event。10)令牌环网组tokenRing。P88图4.5
实现时有下列联带关系:1)实现警报组时必须实现事件组。2)实现最高N台主机组时必须实现主机组。3)实现扑获组时必须实现过滤组。P88。图4.5
12、计算机网络需要的安全性有几个方面?(保密性、数据完整性、可利用性)。面临哪几个方面的安全威胁?(中断、窃取、篡改、假冒)。
13、安全机制的四个方面:保密、认证、非否认、数据完整性。1)数据加密—保密通信的基本手段。2)认证—防止主动攻击的方法。3)数字签名—防止否认的方法。4)消息摘要—验证消息的完整性。
14、网络管理中的安全问题:网络管理中的安全威胁:1)伪装的用户。2)假冒的管理程序。3)侵入管理站和代理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
15、表的定义:按照SNMP v2规范,表是行的序列,而行是列对象序列。SNMP v2对表的改进主要体现在行生成、删除和访问更方便了。SNMP v2定义了两类表:1)禁止删除和生成行的表:这种表的最高的访问级是read-write。在很多情况下这种表由代理控制,表中只包含read-only型的对象。2)允许删除和生成行的表。这种表开始时可能没行,由管理站生成和删除行。行数可由管理站或代理改变。两种表都提供了通过索引来访问表中的行内容机制。每个概念行的定义必须包括一个INDEX或AUGMENTS子句,但不能同时包含两者。INDEX子句定义了一个基本概念行。行定义的INDEX部分确定了哪个对象值可以唯一区分表中的一行。而INDEX子句中的索引对象确定了一个概念行的实例。AUGMENTS子句代替INDEX子句,表示概念行的扩展。其作用是给已有的表添加新栏,在无需重写表定义的情况下增加表列数。AUGMENTS子句在某些情况下非常有用。当核心信息存储在表在但是配置不同时,该表可能会有几种扩展,设备供应商可以很容易地对标准MIB表加以扩展,指定自定义的对象。
16、适合性声明有几种?适合性:是对具体实现的限制,是具体实现必须达到的的最小级别。说明适合性要用到4个宏定义:1)OBJECT-GROUP(对象组宏)。2)NOTIFICATION-GROUP(通知组宏)。3)MODULE-COMPLIANCE(模块依从性宏)。4)AGENT-CAPABILITIES(代理能力宏)。
17、SNMP在NT和win95的区别?NT的SNMP服务包含哪两个应用程序?其作用?在win95中有这两个程序吗?
1) NT支持SNMP v1管理站和代理功能,包括发送和接收陷入的能力。Win95只支持SNMP代理功能,不支持管理站功能。显然Microsoft把win95看作是被管理的系统,它不能管理别的系统。2)NT的SNMP服务包括两个应用程序。(1)一个是SNMP代理服务程序(SNMP.exe):它负责接收SNMP请求报文,根据要求发送响应报文并处理与winsockAPI的接口。(2)另一个是陷入服务程序(SNMPTRAP.exe):它负责监听发送给NT主机的陷入报文,然后将监听到的数据传送给SNMP管理API。Win95中包含SNMP.exe,而不包含SNMPTRAP.exe。
18、在win95中安装SNMP服务的简单过程:1)进入控制面板。2)选择网络图标。3)选择配置。4)选择添加。5)选择网络组件,服务。6)选择从磁盘安装,找到snmp.inf,进行安装。7)安装结束后重新启动计算机。
19、陷入事件可分为哪两类?有哪两种事件检测的方法?
陷入事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状态事件。另一类是多状态事件。
事件检测的方法:第一种事件检测的方法是主动轮询。第二种是被动等待。
代理的作用之一:是检测陷入事件,收集陷入数据,发送陷入消息等。
20、事件检测和数据收集有哪些模型?
1)扩展代理完成事件的检测和收集。2)外部进程完成事件的检测,扩展代理完成数据的收集。3)扩展代理完成事件检测,外部进程完成数据,然后通过进程间通信机制把数据传送给扩展代理。4)外部进程完成事件检测和数据收集,然后通过进程间通信机制把数据传送给扩展代理。
21、把事件检测分给外部进程完成,这种方法有几点好处:1)使总体设计更加模块化。2)方便了程序调试,监控进程停止运行不会影响SNMP服务。3)观测处理机用于执行事件检测代码的时间更容易。
22、设计网络管理应用程序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1)确定被管理节点的网络地址(IP/IPX地址、DNS主机名)。2)确定远程目标的端口号(UDP161,专用端口号大于1024)。3)确定接收陷入的端口号(UDP162,专用端口号大于1024)。4)确定团体名。5)确定响应定时器等待时间间隔。6)确定重复请求次数。7)确定轮询时间间隔。
6#
dianzi 发表于 06-3-31 19:54:21 | 只看该作者
计算机网络考试复习重点(不一定适合我们) 【复制本帖主题和地址】

一、填空需要掌握的内容

  1.了解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分成哪两个子网。

  2.了解计算机网络是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3.掌握TCP/IP标准模型的层次划分。

  4.了解在网络上的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需要按照协议进行通信的概念。

  5.了解计算机网络依据网络传输技术来分类,主要有哪两类。

  6.了解网络层间服务的基本概念。

  7.了解因特网上提供的主要信息服务有哪些。

  8.了解通常所用的物理传输媒体有哪些。

  9.了解 FTP是TCP/IP标准模型哪一层次上使用的协议。

  10.了解正向地址转换协议ARP的作用和反向地址协议RARP作用。

  11.掌握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的基本概念。

  12.掌握OSI参考模型层次的划分

  13.掌握时延和信道带宽的概念

  14.了解在通信中,TCP协议和UDP协议的区别

  15.了解什么是广域网、城域网 、局域网。

  16.从支持应用的角度看,运输层应该向高层提供什么服务。

  17.了解在信道传输中,波特率和比特率的概念。

  18.IP地址长度在IPV4和IPV6中各为多少比特。

  19.了解现行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接入技术有哪些。

二、名词解释(汉译英或反之)

  1.互连控制协议

  2.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3.传输控制协议

  4.企业内部网

  5.超文本传输协议

  6.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7.以太网

  8.局域网

  9.分布式光纤数据接口

  10.综合业务数字网

  11.异步传输模式

  12.点对点协议

三、选择需要掌握的内容

  1.了解Internet的核心协议是什么。

  2.了解无连接的服务是哪一层的服务。

  3.了解调相制的概念。

  4.了解网桥是应用于哪一层

  5.了解波分多路复用WDM的基本概念

  6.了解ATM技术的主要特点

  7.在计算机网络中,目前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是什么模型

  8.掌握因特网中的IP地址的组成。

  9.了解MODEM应用在什么地方

  10.了解HTTP协议是用于何处

  11.了解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的英文缩写

  12.掌握10/100Base-T以太网使用什么传输介质

  13.了解目前普通家庭连接因特网,哪种传输速率最高

  14.掌握计算机安全的主要内容

  15.了解IP电话主要有哪些方式

  16.了解光纤传输介质的特点

  17.RS-232C的电气特性规定的特点

  18.了解目前网络应用系统采用的主要模型是什么

  19.了解IP协议其信息传输方式是什么

  20.掌握域名各个部分的含义

四、简答需要掌握的内容

  1.掌握 TCP/IP参考模型中网络层的主要功能以及实现它的功能需要解决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2.掌握局域网基本技术中有几种拓朴结构以及传输媒体和媒体访问控制方法。

  A.拓朴结构:

  B.传输媒体:

  C.媒体访问控制方法:

  3.掌握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有关概念(定义、管理模型、基本功能)

  4.掌握 TCP/IP参考模型五个层次、各层的信息传输格式以及各层使用的设备

  5.掌握服务和协议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A.服务是指……,协议是指……

  B.对等层实体……,为上层实体提供相应的服务。)

  6.掌握面向连接的通信、无连接的通信的概念。了解在因特网技术中哪个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哪个协议是无连接的。

  A.面向连接是指……

  B.无连接是指……

  C.在因特网技术中TCP协议是……、IP协议是……
7#
 楼主| walm3 发表于 06-4-3 16:13:13 | 只看该作者
多些各位热心的朋友,在下感激不尽,虽然我看了这么多想吐血
8#
昭明文选 发表于 06-8-12 21:39:16 | 只看该作者
我就是电子工程的,要学计算机网络啊?

计算机考得计算机网络很简单的(难得就死人了),记住IP层以上就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6-1 20:36 , Processed in 0.08958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