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详解之政经部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carol浅浅 发表于 09-2-25 13:43: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是考察经济生活运行的重要指标,假设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4万亿元,流通需要量为3亿元,若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

  A.4.2亿元   B.3.5亿元   C.3.3亿元   D.2.4亿元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流通的商品数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流通速度,用公式可以表示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根据此公式就可以计算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首先,根据已知的条件:商品价格总额(24万亿元)和流通需要的货币量(3亿元),可以得知货币的流通速度是:24万亿元/3亿元=8万次。今年的商品价格总额增长了10%,则总额为:24×(1+10%)=26.4万亿元。据此,就可以求出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即26.4万亿元/8万次=3.3亿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故排除其他选项。

  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  )

  A.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B.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

  C.消除或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

  D.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和垄断两个阶段。垄断又可以分为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从根本上说,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和深化的结果。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维护其垄断统治并保证获取稳定的高额垄断利润。因此,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从客观上讲,确实维持了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和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其本质仍然是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所以,选项A正确,故排除选项 B、D。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在客观上能够延长经济危机的爆发周期以及减轻经济危机带来的危害,但是它不可能消除经济危机。因为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只要资本主义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故选项C错误。

  7. 某钢铁厂因铁矿石价格上涨,增加了该厂的预付资本数量,这使得该厂的资本构成发生了变化,所变化的资本构成是(   )

  A.资本技术构成

  B.资本价值构成

  C.资本物质构成

  D.资本有机构成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有机构成。从物质形式上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两者的比例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

  从以上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资本的价值构成都是资本的有机构成。只有在资本的价值构成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又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情况下,资本的价值构成才是资本的有机构成。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增加了不变资本的开支,加大了生产资料的比重,改变了资本的价值构成。但是这种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并不是由技术水平变化引起的,也就不会影响到资本的技术构成,所以它只是资本的价值构成发生变化。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排除选项D。资本的技术构成是实物数量之间的比例,所以排除A。选项C是干扰项,并没有这种说法,故排除。

二、多项选择题

  21.“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的解体的各种因素。”马克思的这一论述表明,资本主义信用制度(   )

  A.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

  B.促进了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的形成

  C.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发展和解体要素的形成

  D.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加深了商品经济运行中的矛盾

  【答案】BC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信用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它产生以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促成利润率的平均化;二是流通费用的减少;三是股份公司的成立;四是把股份制度——它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基础上把资本主义和私有产业实行扬弃。从以上的作用可以看出,信用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所以选项B正确。信用制度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这又加剧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以,信用制度的固有的二重性质是:一方面,它把资本主义发条——用剥削别人劳动的办法来发财致富——发展成为最纯粹最巨大的赌博欺骗制度,并愈益把剥削社会财富的少数人的人数限制;另一方面,它又是向一个新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所以,选项CD正确。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以排除选项A。

  22.劳动力是任何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的构成包括(  )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命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在必要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C. 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 培养和训练劳动者所需要的费用

  【答案】AC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由于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是维持人的生存的生活过程,是要消耗必要的生活资料才能实现的。所以,劳动力价值就可以还原为劳动者维持自己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于生产其劳动力;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于延续劳动力的供给;三是劳动者为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而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于提供适合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劳动者在必要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就是劳动力的价值,它和一个国家的社会生产率成反比。所以选项B和题干无关,故排除。

  23.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上述决定有利于(  )

  A.调整农村土地所有制结构

  B.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

  C. 进一步完善生产要素市场

  D. 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答案】BC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是一个综合性的试题。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使用权属于农民个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种做法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的结构,土地仍然是集体所有。所以,选项A错误。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这就扩大和完善了农民对土地使用权,从而完善了农民对土地的经营权权能。所以,选项B正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属于一种生产要素。因此,土地市场就属于生产要素市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无疑会完善土地市场,因而也就会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以及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的效率。所以,选项C、D正确。

  24.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表明处理效率公平的关系,就要(  )   

  A.把效率和公平相互之间的矛盾协调统一起来

  B.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C. 改革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D. 合理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答案】ABC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效率和公平关系的知识点。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表现为: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和保证;效率是实现公平的条件和基础,二者可以相互促进。所以,要把效率和公平统一起来,不能只顾效率或者只注重公平。所以,选项A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市场的原则处理个人收入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种生产要素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也就要求有相应的收入回报。因此,就必须发挥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所以,选项B正确。促进收入分配制度的公平,就需要对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改革,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所以,选项C、D正确。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材料一
  上涨,2006年突破11%,并于2007达到11.9%。然而经济偏快增长也带来一系列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经济增长有可能由偏快转为过热。2007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宏观调控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2008年随着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国内许多外向型出口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出口持续出现下滑势头。上半年经济增长开始放缓,GDP同比增长10.4%,比去年同期回落1.8%,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7.9%,这表明“防过热”已见效,但物价涨幅较高 仍未得到有效控制。2008年7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任务: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放在突出的位置,即“一保一控”。财政部等部门宣布自2008年8月1日起提高部分出口商品的退税率,央行8月初调整了商业银行信贷规模,9月16日起又下调了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以及流动资金短缺等问题。

  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同比回落了2.3个百分点,经济增长五年多首次低于10%,随着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日益显现,国内经济的下行风险逐步加大,中国已经从持续升温转入降温状态。11月9日国务院宣布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特别是拉动内需十项新举措的公布。释放出“保增长”的强烈信号,四万亿的投资将对经济产生最直接的拉动。十二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指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资料来源:财政部网站、新浪财经等

  问题:

  (1)CPI走势和变化反映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什么问题?结合材料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2)结合材料分许我国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施宏观调控。(6分)

  答案:

  (1)5月份CPI较4月份涨幅明显回落,5月份食品价格上涨19.9%,较上月回落2.2个百分点。本轮CPI同比涨幅的高点在2月份出现,未来应该进入逐步回落的过程。具体到6月份CPI涨幅,综合权衡CPI上涨和下跌因素,我们判断6月CPI环比上涨0.2个百分点,但考虑到6月份翘尾因素下跌0.4个百分点,6月份CPI同比涨幅大概为7.5%。

  食品价格环比下降以及翘尾因素的回落是CPI回落的主要原因。食品价格同比涨幅明显回落一方面和去年5月的高基数有关。另一方面,从环比数据看,食品价格下降1.3个百分点,这主要来自于猪肉价格的稳步下降以及蔬菜等干鲜食品季节性下跌。
(2)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货币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给来调整总需求。由信贷政策、利率等政策组成。如利率,银行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稳定币值和发展经济。根据材料,目前我国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①积极的财政政策:

  一是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大力促进消费需求。二是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三是增加财政补助规模,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四是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五是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②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其中心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当前我国英才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降低中央银行再贴现率(指商业银行用票据向中央银行办理贴现的贴现率);降低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而影响货币供应的扩张;推行中央银行买进债券放出货币,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总需求。同时,我们还要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降低房贷门槛,为国家大量的投资项目提供贷款。

  答案思路:

  (1)通过分析CPI走势和变化,可以得出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两个方面问题。一方面是经济发展过快,面临着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另一方面是经济发展放缓,经济发展面临的压力较大。

  原因要从两个大的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国内因素;另一方面是国外因素。

  (2)首先,要指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种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而且是最重要、最常用的两种政策;其次,指出什么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最后,联系材料指出我国政府面临着两种问题,所运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8 18:48 , Processed in 0.125288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