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案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网上转贴

[复制链接]
31#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6 18:01:01 | 只看该作者
一、列强在华政治经济势力的扩大
在上一章中我们讲到,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进一步驯服了清政府,又通过辛酉政变,中外反动派进而勾结起来。它们共同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局,在这种情况下列强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攫取的政治、经济权益较前明显扩大,其侵略也呈现出某种新的特点,我们主要从以下几点分别看一下:
1、外国公使驻京后严重干涉中国的内政外交。
《北京条约》最后确认了外国公使驻北京的特权。主要的几个列强国家,象英法、俄、美等国争先恐后地在北京建立起公使馆,他们通过驻在清廷身边的外交官直接对清政府进行外交上的讹诈和政治上的控制,干涉中国政务。而清政府为了办理外交事务及其他“洋务”专设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这是恭亲王奕訢等人提议于1861年初(时尚未发生辛酉政变)设立,由奕訢负责(这里顺便说一下,这一机构存在了四十年,总头目以奕訢担任时间最长。前后凡28年,即1861-1884,1894-1898)。清廷办理外交事务的方针是所谓“守定和议”,就是要严格履行不平等条约的规定,屈从迎合侵略者。这样一硬一软,外国通过其驻京公使进行干涉控制清朝的内政外交那就自不待言了。1863年6月,总理衙门大臣薛焕在奏折中曾说:各国公使驻京,“中国虚实,无不毕悉,始不过侵我利权,近复预我军事。凡举用人行政,渐形干涉”(《筹夷务始未》同治朝,卷16页4)。外国公使驻京后,中国内政外交受到干涉、控制的典型事例,我们不妨试举两个,例一:1865年和1866年,英国人赫德(窃取清朝海关税务司)和驻华侵馆参赞威妥玛,先后,向清政府提出了《局外旁观论》和《新议略论》,其宗旨是要求清政府“内改政治。外笃友谊”,听命于外国。
例二:“蒲安臣使团”事件,事情发生在1868年,当时刚卸任的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演出了一幕直接代表清政府出使外洋的丑剧,他诱胁清政府给以“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的头衔,组成了一个出使外国的所谓“中国代表团”。成员英国人柏卓安(英使馆中文秘书)、法国人德善(海关法籍职员)外加几名中国的一般官员(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等),走访欧美各国。 这个代表团首先到美国,蒲安臣擅自与美国国务卿西华德缔结了《中美续增条约》,通常也叫“蒲安臣条约”。为什么说“擅自”呢?因为清政府在聘请蒲安臣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时,明确规定,“一切请令而行,经总理衙门覆准方能照行”,蒲与西华德签约前,未经请示总理衙门。关于条约内容,值得特别说明。这个条约表面言辞上有些条款似乎是对等互惠的,例如规定:“两国人民在对方国内部都不得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受到歧视;两国人民前往对方游历,居住均照最惠待遇办理;双方都可以在对方设立学堂等。但是在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只能惠及美国单方面的,而中国不可能受惠。事实上,这个条约扩大了外国掠夺买卖华工,加强宗教和文化侵略等方面的权益。由外国人组成并率领外交使团,这是国际外交史上罕有的奇闻怪事,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的奇耻大辱。
2、外国控制中国海关
外国人插手中国海关并非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早在1854年,外国侵略者利用小刀会起义的机会, 窃取了上海海关管理权。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他们把上海海关所实行的办法推广到其他各通商口岸,在中国建立了一套半殖民地海关制度,也就是使外国全面控制中国海关,并形成制度化,这是在60年代以后。当时侵略势力数英国最强,所以主要是英国控制中国海关的行政,请政府的总税务司先由英国人李泰国担任,到1863年改由英人赫德继往,他到1909年才去职,在华任总税务司达四十五六年之久,此人在帝国主义侵华史上是个重要角色,由外国侵略者支配中国海关的一套制度主要就是由他主持制定并推行的。按照这一制度,总税务司掌握海关的一切行政和人事大权,各口税务司对总税务司负责,各口税务司及高级职员全由英、法、美、德等国人但任,中国人只能是充当一般职员,1865年总税务司公署在北京成立。由于清政府的收入越来越依靠海关税,海关权对于财政经济等方面来说显得的更加重要。同时,海关总署机关又直接设在北京,这样,赫德就不仅在经济上控制了清政府,而且在政治上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赫德在事实上成了清政府的顾问,清政府的许多重大外交活动,赫德几乎都参加。“总理衙门”有关外交上的一些事务,也要听赫德的意见。尽管按规定,总税务司署是隶属于总理衙门的,但事实上,赫德却凌驾于其之上,多方面干涉中国政务,甚至清政府高级官吏的任免,赫德也加以干涉(例如,1867年,赫德的提议任命张凯嵩为云贵总督,吴棠为四川总督,清政府果真照办)。
3、列强对华利权攫夺的加强
①商品输入的激增。
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通商口岸大量增加,外国经济攫取了更多的商务特权。外国资本家向中国倾销的商品激增。
②通航权的扩大,外国资本家为了倾销商品和输出原料的便利,扩大在中国经营轮船航运。1862年,美国在中国设立旗昌轮船公司,这是外国资本家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家专业轮船公司,它垄断我国长江中下游轮船航运将近10年之久,这是由美国旗昌洋行设立的,该洋行以经营鸦片走私而著称。到七八十年代,英国太古、怡和两家轮船公司又先后成立,它们实力雄厚(在经营航运前这两家洋行早就存在),逐渐侵占了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及沿海航运的大部分权益。外国轮船公司垄断中国沿海和内河航运的结果。一方面是严重地打击了中国的旧式帆船运输业,另一方面,又阻碍了中国新式航运企业的发展,攫取了中国的利权。
③对中国金融权的控制。在对华经济侵略的过程中,列强在中国陆续设立了一些银行。外国在中国设银行不是从60年代后才开始的,早在1845年,英国的东方银行就在广州设立分行,叫丽如银行,这是中国出现的第一家外国银行,到六十年代以前,已有数家外国银行在中国开设。60年代以后,外国银行在中国明显增多,规模明显扩大。其中以英国汇丰银行为最典型。它于1865年在香港和上海两地同时开业,实力不断扩充,到1890年时资本已增到港洋一千万元。同时,相继又在汉口、天津和北京设立分行。成为外国在华货本最雄厚的金融机构。外国银行在中国经营国际汇兑,发行纸币,对清政府进行贷款。开始操纵中国的金融市场,成为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重要工具。
4、列强的所谓“合作政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之后,列强侵华的一个醒目的特点,是实行了所谓的“合作政策”,下面我们就较详一点地阐释一下这个问题。何谓“合作政策”?列强为了巩固和扩大与中国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所攫取的侵略权益,削减因它们之间猜忌、竞争造成的不利因素,在有关侵华的重大问题上彼此进行所谓“协商与合作”,以达到共同加强对华侵略的目的。这一政策是由美英两国特别是美国倡导,而得到俄法等国支持、认同的。关于这个政策,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有过样的的解释,“在中国,对于一切重大问题要协商合作,在维护我们的条约权利所必需的范围内保卫条约口岸,在纯粹的行政方面,并在世界性的基础上,支持在外国管理下的那个海关;赞助中国政府在维持秩序方面的努力。”由此可见,这个政策的要点是:第一,各列强在一切有关侵华的重大问题上彼此进行协商合作,不用单独的军事手段,而用联合的外交手段来实现共同侵略的目的。第二,列强赞助清朝政府镇压人民革命,维护统治秩序,而清朝政府则必须忠实履行不平等条约所规定的义务。至于蒲安臣所谈到的什么“在条约口岸内,既不要求,也不占用租界,不用任何方式干涉中国政府对于自己人民的管辖。也永不威胁中华帝国领土的完整”云云,那完全是虚伪的,无异于睁着眼睛说瞎话,说空话。因为租界它已经占了,以后不但照样占着而且不断扩充,外国对中国领土的侵占也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至于不干涉中国内政,那更是无稽之谈。 这种政策为什么由美国提出,特别是美国提出来后,而其他列强国家也都同意呢?因为对列强都有利,当时列强都想加强各自在中国的地位,但又无力排斥其他各国而独占中国,通过合作侵华,既可攫取较大的权益,又不致于损害自己的地位,他们根据对中国多年侵略的经验,深知中国人民实有反抗精神,而清政府却是容易制服的,所以也同意联合对清政府进行控制,将清政府作为它们共同的工具。通过共同控制清政府来达到进而控制中国的目的。所以,合作政策的实行,使得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分歧暂时的和相对的缓和,中国所面临的列强侵略的危机。也就更加重了。从“合作政策”的提出,再联系到后来两次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也可以看来,在侵华的列强当中,美国从自己的列益出发,往往出一些“鬼点子”,大大地狡滑。
二、清王朝所谓“同治中兴”的时局
太平天国革命被镇压下去以后,清朝统治阶级极力标榜所谓“同治中兴”,这成为当时清朝政治背景的一个重要特点。本章当中所要讲到诸多事情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所以我们这里增补作为天平天国革命失败后形势的一大项内容来讲。所谓“同治中兴”应该说是清朝地主阶级制造的为清王朝功颂德的舆论和对时局的估计。镇压了太平天国,清王朝在苦苦挣扎中勉强地暂时度过了难关。而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很大程度上被列强训服了,它向列强献媚妥协,列强则采取支持清政府以维护和扩大自己在中国侵略权益的政策,(这是“合作政策”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清王朝对内对外似乎都可以舒一口气了,不象前十来年间那样应付不暇,手忙脚乱,岌岌可危了。于是乎,清室君臣在上谕诏旨奏章书牍中充满中兴之类的颂辞,歌颂“大难削平”的成功,吹嘘“中外相安”的局面,得意于清王朝气运的复兴。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被颂为“圣主”,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在1861年死去,不然的话,他的地位也会很高)李鸿章等湘准军帅则被吹捧为所谓“中兴名臣”。一时间,朝野上下一片鼓噪,似乎清王朝真正政清人和、天下晏然了。实际上果真是这样吗?不是的,何以言之,稍等我们要具体分析一下。其实当时连统治阶级内部有的人士也不同意这种所谓“中兴”的谀颂,并揭露了它的虚伪。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中兴”的舆论呢?这一则是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渡过难关后急欲复兴的愿望,再就是意在稳固统治集团内部,鼓励沮丧的士气,振作离散的人心;三则以“中兴”来激励臣工,好让他们继续为清廷卖力效劳,而下级则利用“中兴”为最高统治者歌功颂德。所谓“中兴”的舆论持续了好多年,到后来光绪帝继位,又有所谓“同光中兴”的论调,我们这里看重说一下“同治中兴”的时局问题,这是当时政治背景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分几点来看:
1、人民反清斗争一度落入低潮
太平天国革命被镇压下去以后,就标志着持继数年的人民反清革命运动开始暂时性的落潮,我们说过,太平天国反清起义不是孤立的,同时还有许多反清起义与之配合,共同合成该时期反清斗争的高潮,但以太平天国的斗争为中心,如果说“众星拱月”的话,它是“月”其他则是“星”。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虽然捻军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某些反清斗争还在继续,但清朝可以集中力量,腾出手脚来对付他们了。当时捻军斗争属声势最大的,到了1868年夏间,以西捻军张宗禹等在鲁北的最后失败为标志。捻军斗争也被镇压下去。此后若干年里,人民反清斗争,特别是某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反清斗争虽然仍然时有发生。但规模和影响较小,总的来说,人民反清斗争一度落潮。而清朝统治者总结经验教训,一方面,加强对人民的防范控制,实行所谓“霸术治民”,在太平天国占领区进行疯狂的反攻倒算。另一方面,在政策上也作出某些让步性调整,如“招垦减赋”等,以利于尽快恢复和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如果就此着眼,清统治者标榜的所谓“中兴”还多少有那么点意思,但是这只是暂时的、表面的现象。这好象是暴风雨前的沉寂。人民人正在孕育和积聚更大的更高层次反抗力量。
2、“中外相安”带来不安
清朝统治者是以妥协投降来换取所谓“中外相安”的局面的(这种情况在具有相当实力洋务派大员身上表现得最典型,我们拟放在洋务运动内容中。在讲洋务运动纲领时再具体讲)。换取这种“中外相安”的血本、代价是很大的,这样事实上也决不能真正“中外相安”。因为列强对华的侵略是无止境的,对清政府的压迫控制是得寸进尺,所以说只能造成中国半殖地化的加深,这在我们上面讲到的“列强在华政治,经济势力的扩大”的内容中已可以得到证明。此外,在后面要专节讲的“边疆危机”和中法、中日战争的内容中更可得到典型印证,这不但是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同时也是清政府的愈发失去独立性,它的统治也愈加发生危机。从这方面看,何谈“中兴”?
3、社会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凋敞
社会经济状况如何,这是国势强弱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当时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农村经济状如何更是为关键。而当时农村经济是一个严重的凋蔽状况,关于这方面情况,我们教材中列专目作了介绍,大家课下自己看了一下,这里不具体讲了。
4、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朝廷荒淫腐朽
统治阶级标榜所谓“中兴”,极力粉饰统治集团的内部的融洽。事实上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当然,基于共同镇压人民革命的需要,满汉地主阶级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各政治派别之间,在一定程度摒弃前嫌合作这是事实。但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一直很激烈、很复杂。特别是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之后。这种斗争不但没有缓和,而具更加激化复杂,是一种多边关系的矛盾的斗争。譬如满汉地主阶级之间,中央与地方实力派之间,各政治派别之间,各派别、集团的内部等,有些内容譬如说象洋务派顽固派的矛盾和斗争,帝后两党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我们后边在适当的地方再具体讲,这里拟就清廷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作一简单介绍,因为这是清朝统治的中枢,其状况如何那是攸关紧要。而这里我们着重讲一下慈禧与奕訢间的勾心斗角,这应该说最为重要和典型。
32#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6 18:01:1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知道,辛酉政变是慈禧联合奕訢一道合谋成的。奕訢对慈禧的上台可以说是出了大力的,同时通过辛酉政变奕訢自身的权势得以加强,他被封为“议政王”掌管机处和总理衙门,位高权重。慈禧是个权力欲极强的人。奕訢从性格上说也比较骄纵。据说道光帝病重要死的时候特遗命封他为恭亲王,这个“恭”字就是针对他骄纵,给以警诫的。在辛酉政变前后两人关系似乎比较融洽,实际上在互相利用。经过政变,慈禧揽到了最高权利,经过一段时间,经验已熟,人望渐孚之后,就将权高位重的奕訢视危险人物,找机会要抑制他。他借有些亲附于她的臣工屡屡弹劾奕訢发难。1865年一个叫蔡寿祺的大臣(编修)上疏弹劾恭亲王揽权、纳贿、徇私、骄盈,恰巧当天恭亲王进见慈禧,慈禧就将此折出示,正告奕訢说:“有人弹劾你!”奕訢也不看折,一点也不惊惧,只是追问慈禧是谁上的奏折,慈禧说是蔡寿祺,奕訢一听大声说:“他蔡寿祺不是好人!”并且要擅自将其逮捕问罪。慈禧见状大怒,立即召见一些大臣计议,大臣们知道这事非同小可,都不敢明确表示态度,只是说“此惟两宫乾断,非臣等所敢知!”慈禧说:“若然,何用汝曹为?”就是说“要是这样的话,用你们这帮人干什么”。大臣们应付说:“此事须有实据,容臣等退后详察以闻。并请与大学士倭仁共治之。”慈禧始命退。诸臣均流汗沾衣。隔了一天,倭仁出面与一班大臣会于内阁,并召见蔡寿祺一块对质。对纳贿这一条,蔡没有提出多确凿的证据,说根据传闻。但大臣们也得迎合一下慈禧,说这事虽然不能指出实据,恐未事出无因,况且这事儿本属暖味,非外人所能得见。至于骄盈揽权,这个在召对办事时必露端倪,难逃圣明洞查(你看着办吧),拟奏“黜陟大权,操之于上,应如何将恭亲王裁减事权以示保全懿亲之处,恭候宸断!”仍是耍了个滑头。第二天覆奏,想不到慈禧早已拟好一纸诏书等待了,诏书严词指斥恭亲王“妄自尊大,诸多狂傲,倚爵高权重,目无君上”,宣布革去他一切职务,不准干预公事。这纸诏书言词激烈,杀机毕露,但文书上错别字连篇,语句也多有不通,这就是所谓慈禧的“别字连篇的手诏”,她个人也毫不掩饰,告诉大臣们说:“诏书中多有别字及词句不通者,汝等为润饰之”。有关大臣为之着实润饰了一番。这是奕訢被罢,时在1865年的4月3日(同治四年三月八日)。
但是,没有几天,事局就又发生改变,慈禧又诏奕訢复入军机,为什么会这样呢?第一,奕訢在朝中也有相当的亲近势力。他的权位也不是这时的慈禧所能一言为定的,奕訢及其同党当然不会服服帖帖,慈禧罢黜奕訢的诏令一下,有些王公大臣上疏劝止,请求复用奕訢,给慈禧施加压力。第二,尽管奕訢和慈禧在个人权位问题上倾压争夺,很有矛盾。但是从朝政大局这方面说, 奕訢确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失为一根台柱子,慈禧要维护统治权,总得要借一班这类人物,不然的话纵然他有三头六臂也不行。其他臣工也不能不从朝政大局考虑,这是维护他们共同利益的需要。所以即使慈禧的亲近派也有不少人劝告慈禧,让她收回成命,不能这么干。醇亲王奕譞,这是慈禧的妹夫,他当时有事在东陵,听了以后赶回北京,劝慈禧说,奕訢“纵然有失检点,乃小节之事,似非敢有心骄傲。若以此遽而黜,不免骇人听闻,于行政用人,殊有关系。”慈禧对此等告诫当然不能置若罔闻。据记载说诏罢奕訢之后。枢廷突失重臣,一切政务均现脱节。她权衡得失轻重,于是又改变成命。当然,她是很巧妙地给自己树了下台阶的梯子的了,譬如召集廷议,并且她在背后,根据情况对不同的臣工作不同的表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真不愧是一代权奸,这个细节我们就不能说了。总之,最后在5月8日(四月十四)慈禧颁布谕旨。说是:恭亲王深自引咎,召见时伏地痛哭,无以自容。日前之所以严厉责备处分他,是“特因位高速谤,稍不自检,即蹈愆尤,所期望于该王者甚厚。斯责备该王者不得不严。今恭亲王既能领悟此意。改过自新,朝廷于内外臣工用舍进退,本皆廓然大公,毫无成见”,所以,让恭亲王复入军机,但是不再授议政王衔位。所以奕訢虽然复入军机,但名位上较前还是有所降低。据说,经此挫之后。奕訢表面上气焰有所收敛,对慈禧较前恭敬些了,说是以盈满为惧,但这只不过是装模作样而已,内里,他与慈禧间的勾心斗角不可能消弭,日后又有几度激化,影响朝政出现较大变局。
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着重讲一下慈禧奕訢间的斗争呢?因为这两个人是清廷的核心人物,攸关朝政大局自不待言。奕訢不独在朝中影响很大,并且他作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与我们下面要讲到的洋务运动关系很密切。后来他与慈禧间的角逐,又牵联到军机处总理衙门换班易人,对政局影响很大,跟我们这一章所要讲的内容关系很密切。
当然朝廷内部斗争不只局限于慈禧与奕訢之间了,甚至在慈禧的家庭内部,别说是慈禧与慈安太后之间,就是在慈禧与她的亲生儿子同治帝之间,都扯下了家人间温情脉脉的伦理面纱。表现出阴险残忍的权力之争。
我们知道慈禧太后当初本远不如慈安太后的地位,但她很会演戏,装出对慈安太后很恭敬的样子,千方百计迎得她的好感,当然最终是赢得皇帝的好感。垂帘听政后慈禧专权,慈安的地位就远不能及。,慈安这个人没有慈禧那般权术本领,没有那般心计,但两人之间明争暗斗,也不消停。譬如,1869年(同治八年)发生的太监安得海被诛杀事件,这中间就体现了两宫间的争斗。安得海是慈禧的心腹之人,他仗势飞扬跋扈,为所欲为。按照皇室规定,太监不得出都门,擅出者诛杀无赦。1869年中,安得海奉慈禧太后命往南方采办宫中用物,出都南游,一路祸害无穷,对安得海恨之入骨的山东巡抚丁宝桢截之于辖区境内,安得海有恃无恐,丁宝桢本欲先斩后奏,下属力劝不可,他才奏请廷旨,慈安太后乘机下诏,令丁宝桢不用审讯即行就地正法,借机除掉了慈禧的一个爪牙(也有材料说恭亲王奕訢密嘱丁宝桢乘机嘱之)。当然,除掉安得海的关键人物是丁宝桢。但从这一事件当中也反应出两宫之间的角逐,后来也被喧染的很有戏剧性,传说要收安得海正法前,安得海开始还很强硬,以为丁宝桢不能奈何他。当听说正接到东宫慈安太后谕旨时,安得海一时吓软了,正在苦苦哀求的当儿,忽然听到西太后旨到,安得海一听知道有救了,又硬了起来,丁宝桢知道这道圣旨是要救安得海的,于是在命令行刑之后再接旨。果然,西太后的谕旨令把安得海押回北京(当然,押回北京就一定杀不成了),但这时安得海的脑袋已经落地了,再也接不上了。慈安太后1881年病死宫中,时人或疑其死于慈禧进药。
慈禧与同治帝的关系也颇微妙。
同治帝是慈禧太后的儿子,但是母子关系很不协调。他即位时年仅五六岁,1873年这年他已经虚岁十八,名义上亲政,但实际上慈禧并不归政,权柄连亲生儿子也不愿交给,不但不交权柄,而且变着法的让同治帝不痛快。据说同治帝皇后阿鲁特氏端庄贞静,同治也跟他合得来,但慈禧不但不感高兴,却限制他们的婚姻生活,强迫同治帝转爱慧妃,慧妃轻佻,同治帝不喜欢,因此就与小太监们嬉戏游宴,养成放荡之习,最后死得很不干净,成为千古丑闻。并且他对学习也不感兴趣,譬如,据翁同龢同治十年(1871年,亲政前两年)的日记就有这样的的纪录;说某日(正月二十五)看折时精神极散漫,虽竭力鼓舞,终倦于思索,讲习仍嬉笑。某日(二月二十日)晨读极涩,总振作不起来,不过对付时刻而已,多嘻笑,直是无可如何。某日(七月二十日)精神不聚,读不顺,兰孙(李鸿藻,时为同治帝的师傅)颇有声色(很生气)。如此这般,这位同治帝也真有点不争气。同治帝的荒唐我们固然不能完全归咎于慈禧对他的不尽情理的限制,但是也与此不无关系,权欲确实导致了她们家庭关系方面的变态,对于他们来说,权大于“礼”。即使换个角度,同治作为一个长大成人的皇帝,他那个状态跟所谓“中兴”也的确大不匹配。我们在上面的小标题不是列有朝廷的荒淫腐朽嘛,可以同治的例子为证。时间关系不能再多讲。如果说多少真正给当时的清王朝带来一点生气的话,那主要还是曾、左、李这帮人,他们多数是洋务派官僚,这在下次我们要讲的洋务运动的内容中可以得到印证。

第二节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史事之一,也是近年来学术争议热烈的问题之一,也是我们讲的这第三章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我们专列一节来讲。
先就“洋务运动”这个概念简单说两句,如果抛开“运动”,单就“洋务”二字而言,似由“夷务”二字转化而来,而把“洋务”和“运动”连在一块,合成一个概念,现在一般说来是约定俗成的这么用了。如果追根寻源的话,大概是由1938年出版的何千之的《启蒙运动史》先使用,以后逐步为人们广泛沿用。但是时至近年也有的学者仍然不取用这个概念,例如我们在布置参考书目中介绍过的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的《中国近代史稿》,就是“洋务活动”而不用“洋务运动”,似乎觉得说不上一场运动。“活动”也好,“运动”也罢,所指的内容,基本是对应于所谓的“同光新政”、“自强新政”。我们使用某一概念固然要赋于和明确中它的特定涵义,在交流或争议的时候,要遵循形式逻辑中的同一律,这是必要的,但没有必要胶着某一字眼作无谓的穿凿。通常所谓“洋务运动”,就是指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派官僚所进行的与资本帝国主义有密切联系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外交等方面的一系列活动,而其中以“自强”为标傍的“练兵制器”活动和以“求富”为标榜的经济活动为中心。我们首先要明确概念的基本涵义,在此基础上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对洋务运动进行考察。
一、洋务派与顽固派
洋务运动是由洋务派搞起来的,也就是说洋务派是洋务运动的主体(注意:这里的“主体”不是惯常我们指事物的重要部分意义上的那个“主体”,而是哲学范畴的与“客体”相对应的那个“主体”,就是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而客体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洋务派是当时统治阶级中一个具有特定群体特征的政治派别,而其群体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所谓“顽固派”相比较而显示出来的。顽固派也是当时统治阶级中具有特定群体特征的政治派别,而其群体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又是赖以与洋务派的比较而显示出来的。所以,我们把洋务派与顽固派对比来讲。
1、洋务派的构成及其思想特征
洋务派是对清朝统治阶级中,具有洋务思想和洋务实践活动的一派人物的群体性称谓。这一群体并不具有自身的组织规范性,举例说,它并不象后来的兴中会,同盟会那样,本来就建立起了那么个组织,你加入了这种组织就是这个群体当中的一员,没有加入就不是。洋务派并不是这样,这是后人赋于的规定性称谓,它没有自身固有的确定性,例如在有些人物来说,算不算洋务派人物,就似是而非,带有很大的模糊性,甚至有的人提出就不应人为地划分出一个洋务派,当然这是极个别的看法。我们认为根据共有的群体性特征,划分出一个洋务派,并且,就总体而言,就其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来说,其派别归属也是明确和醒目的。根据上边我们对洋务派的定义认定这个群体,并且可以进而将其划分成两个类别的人物,一个类别就是奕訢等人为代表的满族中央权贵派,另一个类别就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的汉族地方实力派。这两个类别的人物尽管在许多方面包括洋务的思想和实践方面,不无矛盾和分歧,但总的说来,在洋务方面是志同道合,上下串通,内外配合的,共同构成洋务派群体。如果就它们在洋务运动中的地位和实力判定强弱主次的话,那么是以汉族地方实力派实力较强和更居主要,因为从人员阵容上说,汉族地方实力派人多势众,从洋务运动的中心内容所属的主要事业上看,绝大多数是由汉族地方实力派人物搞起来的(待后而是所讲)。而在洋务派的汉族地方实力派中,又以李鸿章最为主要,故堪称是洋务运动的首脑和旗帜,这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得到说明:
第一、李鸿章位高权重,并与洋务运动相始终;
第二,李鸿章提出了一套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洋务主张;
第三,李鸿章举办的洋务事业最多,掌握的军事经济实力最大;
所以讲洋务运动,特别要注意李鸿章这个人物。
上面,我们简单讲了洋务派的构成问题,下面看一下它的基本思想特征,因为这是显示它与顽固派区别的最重要的方面。
洋务派用以指导其洋务活动的思想固然也是很复杂的,但最基本的、最核心的东西可以归结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为“中体西用”),这也可以说是整个洋务运动的思想纲领。
“中体西用”这一命题,如果从文化史的角度考察,它的覆盖面和涵容量很大,不是我们这里能讲了的,这方面也有不少文章,大家有兴趣课下可以探讨。这里我们只就它体现的洋务思想本身来讲。
大家可以看出,这一命题里包括两对概念:一是“中学”与“西学”;一是“体”与“用”。就其特定涵义来说,所谓“中学”,即不是指狭义的中国学术,也不是泛指中国一切事物,而主要是特指所谓的“中国的文武制度”,也就是封建制度;“西学”也既不是指狭义的西方“学术”,也不是泛指西方一切事物,而主要是特指西方的船坚炮利和其他先进科学技术,充其量,再加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某些具体办法,但主要的是所谓“长技”。所谓“体”、“用”,我们也不从哲学的范畴和角度去探讨,只指明其实际应用的意义。所谓“体”,就是“根本”,所谓“用”,我琢磨来琢磨去觉得用我们通常说的“服务”二字来解释就很合适,将它们串通起来,“中体西用”便可得到这么一个简要的解释:以中国封建制度作为根本,利用西方“长技”,为维护和巩固这一制度服务,用时人的一句话来话,就是“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在洋务派人物看来,中国的封建制度是尽善尽美的,西方国家的制度比之不及,不能改变这个根本。例如,李鸿章就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 “中国文物制度迥异外洋獉狉之俗,所以郅治保国邦、固丕基于勿坏者,固自有在”。要学习利用的是什么呢?是西方的“火器”,是西方先进的军事装备和机器生产。还是那个李鸿章,就曾明确说,中国之于西方,“独火器万不能及”,把所谓“求强”的希望寄托在仿造外洋船炮、创办军事工业上。后来,又从“求富”着眼扩大到仿行西方举办铁路、电报、制造、开矿、纺织等事业上。但搞这些,其本意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改造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企图借用西学资本主义的甲胄以保护清朝封建主义的躯体。
洋务派的这种思想,是由其阶级属性和在社会实际中的特殊体察所决定的。洋务派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组成部分,它们阶级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对封建制度进行否定,但是,他们一般接触西方的人物、事情比较多,在接触过程中认识到西方国家强大、厉害,中国抵不过,为什么?他们不可能从封建制度和统治集团腐朽,而西方资本主义先进一个时代这实际上的根本方面去找原因,而只能看到和承认一些皮毛的东西。譬如,李鸿章在上海,以淮军与外国军队联合镇压太平天国,就极为艳羡外国军队和火器。他亲眼看到洋兵使用西式武器 剿杀太平军的威力,在给曾国藩的信中绘声绘色地这样描述:“洋兵数千,枪炮并发,所当辄靡,其落地开花炸弹,真神技也!”惊慕之情,溢
33#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6 18:01:30 | 只看该作者
于言表。
洋务派要向西方学习时,要用的主要就是所谓的“长技”,这就自然会使人想起,早在林则徐、魏源那时不就明确提出学习西方长技吗?他们的一句名言就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那么,洋务派思想与林、魏他们是否有着渊源上的联系呢?有的人认为有,还很密切,一脉相承,甚至说“中体西用”的思想可以近溯到林、魏,林、魏的“师夷之长以制夷”就包含中体西用的意思。我们说,在师夷长技这一点上,从林、魏到洋务派可以说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但是在“师夷长技”的目的上,两者截然不同。林、魏主要是落在“制夷”上,而洋务派的师夷长技虽说也不无一点自强御外的用意,但主要是基于制内的需要而提出的,对外则采取的是“和戎”方针(这在后边讲洋务运动的政治纲领时再具体分析),这与林、魏迥然不同。所以,从总体上,从根本上说,洋务派的思想与林魏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大旨相悖,不能说一脉相承。林、魏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也不能说体现中体西用的思想,因为命题本身只讲了“西学”的作用,并没涉“中体”的问题,也没有讲体用关系。当然,林、魏也不可能自觉否定封建制度,但他们是在面临和抵御外国入侵的特定条件下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而洋务派的产生和洋务运动的发端是在六十年代初,正值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清统治集团被外国进一步驯服。它与外国反动势力勾结,集中镇压国内人民革命的关头,皆系大不一样。总之,我们不认为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与林、魏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2、顽固派的主要思想特征
当时,在清朝统治阶级中与洋务派相对立的一股政治势力,我们称之为“顽固派”,大学士倭仁、徐桐是这派人物的代表。这伙人的思想特征是,唯祖宗之法是尊,唯古圣先贤是尚,闭目塞听,因循守旧,盲目排斥一切西方事物,对西方的“长技”也不能容忍,视为洪水猛兽,深恶痛绝,还幻想依靠盲目排外,闭关锁国来维护封建统治。他们仍囿于“夷夏之辨”的樊篱内埋头作茧自缚,攻击洋务派是“用夷变夏”,对洋务派搞洋务的行径深恶痛绝。
这里我们可以举个“马拉火车”的事例,这就是发生在我们河北省境内的一个真实的故事。1881年,由李鸿章经营的开平煤矿运煤,修起了一条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长约十四公里。谁知铁路修好后,却出现了天大的怪事,铁道上拉着车辆跑的不是火车头,而是骡马。这便是顽固派干扰的结果。顽固派认定,铁路会“失我险阻,害我田庐,防碍我风水”,而清朝皇帝、后妃和皇帝的陵墓东陵,不是在唐山西北遵化县的马兰峪吗?虽说离那铁路上百里,可火车头那般庞然大物,喷烟吐雾,叫声震天,拉起来风驰电掣,皇陵的风水岂不要受到威胁?哪有用马车拉着平平稳稳,慢慢乎乎,悠哉悠哉地保险,真是千古奇闻。无独有偶,其实,早此好几年,在1876年,还发生过这么一件事儿,那时在中国土地上已经出现过一条营业铁路线,这就是夷商怡和洋行背着清朝政府,偷偷地修建的由上海至吴淞口的淞沪铁路,全长也只有十四公里。通过不到一年,就由清政府花28万5千两银子买了回来。买回来好啊,要是买回来由自己营运那当然不但无可非议,而且可嘉可奖,但花巨款买下来的东西,三下五除二,铁轨扒掉了,火车拆毁这还不算,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零部件特地运到千里之外的台湾,扔进打狗湖里,真是企有此理!顽固派不只对洋物厌恶如此,对洋人那也是不愿看一眼的,譬如,就是上面谈到的作为顽固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大学士徐桐,见了洋人就“以扇蔽面”。我们说,仇恨外国侵略者是一个有起码的民族良知的中国人所应有的感情,如看在特定的外交场合,针对对方倨骄采取某种方式、做法,以显示对敌方的鄙视,表现民族气节,那不但无可非议,而且可嘉可奖。而徐桐的态度则不属此类,他们是基于“夷夏之辨”的思想,妄自尊大。靠这么作是挡不住外国侵略的。就是那个徐桐,在庚子年间八月联军侵略中国的时候,他不是想办法积极抵抗,而是焚香叩请骊山老母下凡来“杀尽洋人”,结果骊山老母没有下凡,自己的老命却送掉了(当时他80多岁了,北京失陷后他自缢身死)。
上面简单说了一下顽固派的情况。如果比较一下,顽固与洋务派异同的话,简单地说,相同的地方在于两者都属于封建统治集团,在领导人民革命维护封建统治方面是一致的。而不同在于,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用什么态度手段和方法来维护封建统治,更直接具体地说,就是要不要学西方“长技”。二者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下面要讲的一个事件中可以得到典型的反映。这个事件就是--
3、同文馆之争
所谓“同文馆”是隶属于清政府总理衙门的一个学堂性质的机构。它是经奕訢等奏准,于1862年(同治元年)设立的,最初是招收十三、四岁以下的八旗子弟入馆学习外国语言文字,目的在于为适应办夷务的需要,培养外语人才。到了1866年(同治五年),奕訢基于这么个认识,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无一不自天文算学中来”,于是又奏请在同文馆内增设天文算学馆,聘请洋人为教习,招收三十岁以下“科甲正途”人员,具体说就是三十岁以下的满汉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和科举出身的五品以下官员入馆学习。此议一出,立即遭到顽固派的反对,监察御史张盛藻首先发难,说是“朝廷命官必用科甲正途者,为其读孔孟之书,习尧舜之道,明体达用,规模宏远也,何必令其习为机巧,专明制造轮船,洋枪之理乎?”持论让科甲正途人员学习天文算学,是重名利而轻气节,无气节安望其有事功哉?(他们所谓“气节”,只是徐桐见洋人“以扇蔽面”之类的表现而已!)这个意见被朝廷否定后,大学士倭仁亲自出面力争,谈是“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科甲正途人员学天文算学,“上亏国体,下失人心”,必然导致“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驱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的后果。他步步设防、持论,既使退一步说,要学点天文算学。那中国这么大,何必“奉夷为师”,“以夷变夏”呢?他把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和科学技术指为“汉奸”。有的顽固派人物甚至把同文馆视为这般“不详之物”,认定是它累及“久旱不雨”、“阴露散天”、“大风昼晦”、“疾疫流行”等。
洋务派则纠集势力进行反击。他们一方面表示,他们也承认,“御夷”是“要以修明礼义作忠义之令为根本”,一方面强调,仅靠这个还不够,还要实力,“讲求战术,蕲得制伏之法”。要学习夷人的炮坚炮利、科学技术。陈说开办天文算学馆正是为此张本,此事求强之实务。至于招收科甲正途人员,正是因为国家要依靠这些人而不能求之“愚贱”。
一时间,双方笔刀舌剑,各不相当。由于当时洋务派阵容较强,朝中有亦訢等人,而地方上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大员密切配合,在辩论中占据优势。到第二年阻历的三月,上谕最后肯定洋务派方面的意见。奕訢等人的建议得以实行。但是由于顽固派的影响。报考者并不多。
这里还要注意这么个问题:这时慈禧支持了奕訢一派的意见,但不能因此说慈禧也属于洋务派人物,事实上,她长时间是在顽固派与洋务派之间采取“骑墙”的态度和策略手段,就是既不公开站在这派方面,也不公开站在那派方面,在一些具体事情上,根据自己的需要或支持这边,或支持那边。既不能不依靠洋务派,但又防范着洋务派势力过分膨胀。对顽图派也是时而压制,时又放纵,这样尽量使双方之间保持平衡,使其互相牵制,而她从中操纵利用,表面上维持清政府的统一,这可以说是当时清朝政局的特点之一。
二、洋务运动的政治纲领
洋务运动历时数十年,有着较大规模的一场运动,不能不在实际上有其政纳。学术是一般认定,“外须和戎,内须变法”是其政治纲领。
“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提出者是洋务派首领李鸿章,同治初年,他在给曾国藩的一封信中就提出过“外致和好,内要自强”的主张。到了同治六年,也就是1867年的时候他明确提出:“处今时 ,外须和戎,内须变法。”
所谓“外须和戎”,“戎”是指外国,“外须和戎”就是在对外关系方面一定要与列强和好,为什么一定要这样?这来源于对中外力量的对比和对列强本性的看法,李鸿章辈认为,西方国家对中国来说是“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它们只论“势”,
34#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6 18:01:40 | 只看该作者
而不论“理”,中国势不能敌。军事力量“靖内患或有余,御外侮则不足”,一旦打起仗来,必不能致胜,“即胜也必终败”,与其那样,还不如干脆不打。诚心与外国讲和修睦,以所谓“羁縻”之策求“中外相安”之局。譬如李鸿章曾对曾国藩说:“驭外之法,征战者后必不继,羁縻者事必久长”。曾国藩对此大为赞赏,说是“驭议之法,以羁縻为上,诚为至理名言。”对于“羁縻”之策,我们已不陌生,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道光不就实行“羁縻政策”吗?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依然如此,可见,这是清政府的对外的一贯政策(其所谓羁縻也就是笼络外国,其本质上就是妥协投降政策),并不是洋务派的发明,它不能获专利权。但是在洋务派大员手里,这种妥协投降政策被修饰的更有理论根据,更能惑人耳目了。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把处理封建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的儒家道德规范进一步扩展到处理与西方列强关系上。虽然列强论势不论理,但我们要论“理”。曾国藩曾这样教导李鸿章:“夷务本难措置,然根本不外孔子忠信笃敬四字。”李鸿章表示凛遵师训,说:“与洋人交际,以吾师忠信笃敬四字为把握”,“委曲周全,但求外敦和好”。如果这是“四字要诀”的话,那么,他们特别注重的是其中的“笃”字,即忠实,“诚”,将此作为一字锦囊,这也是曾、李之间的师承和 得意之举。对此,李鸿章还讲过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呢:说是在他接替曾国藩为直隶总督的时候(时在1870年,曾移督两江),去拜望乃师曾国藩,曾国藩见面之后,不待李开口,就开门见山地说道:“唉,我说少荃(李字少荃)啊,你现在到了此地,是外交第一冲要的关键,我今国势消弱,外人云协以诛我,小有错误即贻害大局,你与洋人交涉,打算用什么办法呢?”李说:“门生正是为此,才来求教”。曾说:“你既来此,当然必有主意,且先说与我听。”李便说:“门生也没有打什么主意,我想,与洋人交涉,不管什么,我只同他打痞子腔(痞子腔盖皖中土语,即油腔滑调之意)。”曾国藩听了,乃以五指捋须,良久不语,过了好半天才慢慢开口说:“呵,痞子腔,痞子腔,我不懂得如何打法,你试打与我听听?”李鸿章察言观色,一看不对一定是曾国藩不以为然,急忙改口说:“门生信口胡说,错了还求老师指教。”曾国藩仍自顾捋须不已,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始抬眼看李鸿间章,说:“依我看来,还是用一个‘诚’字,诚能动物,我想洋人亦同此人情。尽人言忠可以行于蛮貊,这断不会有错的,我现在既没有实在力量,他是看得明明白白。都是不中用的,不如老老实实,推诚相见与他平情说理,虽不能占到便宜,或也不至过于吃亏。无论如何,我的信用身分,总是站得住的,脚踏实地,蹉跌亦不至过远,想来比痞子脸总靠得住一点。”李鸿章说他碰了这个钉子,受了这一番教训,开始觉得脸面上着实过不去,但回心细想,觉得老师的话实在有理,是颠扑不破的,心中顿然有把握,急忙应声说:“是,是,门生准遵奉老师训示办理。”李鸿章说,后来办交涉,他只捧着这个锦囊,用一个“诚”字,与他相对,果然没差错,且有很收大效的时候。这个“诚”字锦囊在他们手里的妙用,还竟说没有差错,且有很收大效的时候,究竟是怎样一样大效,这个事实俱立,不必多言,真是少廉寡耻!
下面,我们说一下看待洋务派“外须和戎”应注意的几点:
第一,它的外须和戎,如前已提及的是来源于对中外力量的对比态势和对列强本性的看法。这种看法本身,有其一定合理之处,譬如将列强看作数千年来有之强敌,而中国比较落后,列强论势不论理等等,这起码比顽固派的昧于形势,迂腐自大显得明智。但是理此推导出外须和戎,也就是一定要向列强屈从退让、妥协的结论,那就大错了。既知列强论势不论理,却坚持要以“诚”来感化之,那也就自相矛盾,自欺欺人。当然,用李鸿章所谓的“痞子腔”也不会折冲樽俎,致胜敌人。但在外交上坚持原则,与敌方进行策略的敷衍和周旋,这都是外交上的必要,而洋务派的“诚”字锦囊则是排斥这些的。第二“外须和戎”是洋务上在外交上的主导趋向。这并不排除在某些时候,某些事情上他们对外也有一定的抗争性,不要把事情绝对化(洋务派 中也有一些御侮制夷之类的话)。第三,我们讲洋务派的外须和戎是以其总体而言的,并不排除其中有的人在对外方面比较坚持原则,有较强的抗争性。譬如,左宗棠做为洋务派的主要人物,却能垂老挂帅,收复新疆,为民设立了不朽功勋;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就与他的父亲大为不同,在对外交涉中比较勇于坚持正义。不但在民族气节方面表现较好,有时也真能争取得少丢一些权益,这在后边也要具体讲到。
以上讲的是“外须和戎”,有人(胡思敬在其《驴背集》卷四)说李鸿章“一生功过在和戎”。对于整个洋务运动来说,其功过在很大程度上也在“和戎”。故不能一概而论。下面,再讲一下“内须变法”。
“内须变法”字面很好理解,无须解释。其内容,我们这里不准备多讲,因为它从我们后面要讲的求强求富的内容中得到了具体反映,那都是他们变法的实际。这里只想强调说明,“变法”是涵盖面很宽泛,伸缩性很强的概念。洋务派讲变法,其后维新派也讲变法,再后慈禧也打出所谓新政变法的旗帜……各自的变法有各自不同的内容,不能一概而论,关键是把握其各自变法的特定性质和内容。洋务派的所谓“变法”,主要是限于上边讲到的“中体西用”范围和意义上的变法。它之所以讲这种变法,一方面是基于对时势的认识,认为当时中国处于“数千年来有之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若不审时度势,“弱必拘成法,恐日即危弱而终无以自强”;一方面也是基于所谓“穷则变,变则通”这一古朴的原理。他们的这种变法固然不可避免地有限大的局限性,但是,比起顽固派的死板守旧来,那是显出明智和进步的。
是“外须和戎”、“内须变法”有机地结合,构成洋务派的政治纲领,“和戎”和“变法”互为表里。“和戎”也属于变法的内容之一,外交政策问题嘛。而变法呢,又必然受着“和戎”的制约,因为在当时形势下,一切施政方针无不与外国方面有着密切联系,我们要注意这个关系。
今天就讲这些,至于洋务派在其它方面的思想,在其政治纲领的支配下是怎样搞洋务活动的,这些活动的客观社会效果如何,以及对洋务运动应作出怎样的总体评价,我们下次讲完。
三、洋务活动的主要内容
上已提及,洋务派以“求强”为标榜的“练兵制器”的军事军工方面的活动,为以“求富”的标榜的经济方面的活动,是洋务运动的中心内容。而这两方面的活动,在洋务运动的全过程中,又有着阶段性特点。随着形势的变化和洋务派对西方国家认识的逐步深入,洋务运动的重心前后有所不同。可以据此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六、七十年代,主要是搞“练兵制器”,即军事方面,企图建立一套新的防务体系。以后七十到九十年代,除了继续进行“求强”的军事内容的活动以外,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甚至更以此为重点。下面就先讲军事方面的主要活动内容(注意,因为洋务运动的两阶段并非可截然而分,再者,后期仍然继续搞军事方面的内容,所以,我们这里所讲的一些内容,从时限上要超出七十年代)。
(一)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和新式海陆军的建立
1、军事工业
一开始,洋务派对中国和西方的差距的认识,主要是集中在所谓“火器”上。我们曾提到过李鸿章说过一段很典型的话:“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这在洋务派大员中是颇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许多人都这样认为。)一个曾经浙江巡抚的内阁学士梅启熙在光绪六年(1880)时还持论:“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惟武备则极力讲求,武备亦无足取法,唯‘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奕訢在同治年间更明确地说:“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就是基于这种思想认识,洋务派以“制器”,筹办军事工业敲响了洋务运动开场的锣鼓。至于直接动机,那就是要学习外国的船坚炮利,下面我们按照时间先后列举几家军火工业。
①曾国藩于1861年创办安庆军械所。(特点:最早,洋务派的军火工业开端,但未雇佣洋匠,手工生产 ,非严格意义上的近代军火工业)。
②李鸿章于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局(因在上海,故简称“沪局”,全称“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它在当时洋务派的军工业中规模最大,很典型。它生产枪支、大炮、弹药,另外还制造钢铁和船只,在甲午战争以前,经费最高年份达90多万两白银。甲午战争战败,洋务运动破产以后,该局还继续存在下去,几经变革,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机器厂房设备才最终被日军折毁,告结。
③李鸿章于1865年创办的金陵制造局(地点在南宁简称“宁局”,全称是“金陵机器制造局”)。该局从规模上不及江南制造局大,主要生产枪、炮、子弹和其他一些军用物资,后来设火药局。该局开始由英国人马格里掌握,由于产品低劣,在1875年大沽炮台使用该局制造的两门大炮时,发生爆炸事故,李鸿章把马格里召到天津,让他亲自试放,同样发生事故。以后,该局就不再雇用洋匠(当然机器设备皆进口自外国的)。该局一直到1928年被国民党政府并入上海兵工厂。
④左宗棠于1866年创办的福州船政局(简称“闽局”因设在福州马尾,故称“马尾船政局”)。这是当时规模最大的船舶修造厂,开始由法国人日意格和德克碑两人一手经办,到后来主要中国人自己经办,该局由铁厂、船厂和学堂三部分组成。在中法战争中,该局受到严重破坏。战后虽经恢复,但生产大不如前。甲午战后生产更趋下降,辛亥革命后改称海军造船所,抗日战争时遭到严重破坏,生产停顿,然后由国民党政府接管,解放后为人民政府接管。
⑤崇厚于1867年创办的天津机器局,崇厚当时是三口通商大臣。这个局就军火生产来说,仅次于江南制造局。李鸿章在1870年就任直隶总督后接办该局,1895年该局改称“北洋机器制造局”,1900年,遭八国联军焚毁。
⑥张之洞建造的湖北枪炮厂。厂址在汉阳,特点:比其他各局设备新,规模也比较可观。但建厂速度很慢,几经周折在1891年购地建厂,1893年厂房落成,机器运到,但1894年一场火灾,厂房被毁。又经重修投产,这是甲已午战后之事了,到1908年改称“汉阳兵工厂”,抗日战争时内迁。
另外,还有其他一些洋务派力的军事工业,不再列举,典型 如上述。
以上几大厂家,教材上写得较详,所以我们上面只着重从历史 革的角度作一补充,未对每个厂家作具体分析,下面,从这些军事工业中抽取共性的东西,总结一下它的性质:
洋务派所办的军事工业,已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但同时又有着浓厚的封建性。
先说为什么说它已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这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除了个别的厂家(如早期的安庆军械所,以及丁日昌、韩殿甲分别主持的两所炮局)以外,洋务派的军工业一般都采用了机器生产,引进西方的设备、工艺和生产技术,这显然不同于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旧式官办手工业。
第二,较普遍地采用了雇佣劳动,存在着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洋务派军工厂家的工人,主体上是自由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对他们实行工资待遇,其工资也大体上是按照其技术高低出卖劳动力的多少计量发给的。尽管总的说来工人工资是微薄的,他们受剥削很重,但这种剥削已不尽同于封建手工工厂中的那种剥削,而是资本主义的剥削。
第三,到后来,产品由原先的不计价的调拔改变为部分地计价,用户所属的地方当局以“协款”等名义交付一定的款额,并且许多厂家的生产也在一家程度上受到国际军火市场的影响。这说明价值规律对洋务派军工厂家也已起着一定作用。
那么,为什么又说洋务派的军工业又有着浓厚的封建性呢?
第一,就组织体制而言,属官办官营,厂家不是独立的企业单位,而是政府的一个分支部门,领导权和管理权都由官府控制,衙门习气严重,经营管理混乱,腐败。
第二,经费主要是由封建官方拨付而非商人投资;
第三,产品主要还不是做为商品投放市场,而是无偿调拨,特别是前期尤其如此;
第四,有些厂家中,超经济的封建性剥削压迫比较严重,工人不完全是自由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
35#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6 18:01:5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洋务派军事工业的性质问题,学术界是有较大争议的。我们上述观点属于对其资本主义因素估价较充分一派的观点。与此不同,有的认为它以封建性为主导,兼有一定的资本主义因素。并且,在强调它的封建性的同时,还强调它具有垄断性(实际也是其封建性表现的一个方面,因为是说它具有封建官僚垄断)和买办性(根据是它对外国的严重依赖),总之,对它的落后性估价比较重。主要就在于对我们上面列举的说明其具有封建性的那几方面的情况看得程度上更严重,地位上更重要,而对我们列举说明其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那几方面情况,看得程度上较浅,地位上较次要,并且,特别看重生产关系方面,由于对其性质上的比较先进和落后的估价不同,相应也就对其社会作用的比较的积极和消极估价上也有所差别,这是不言而喻的。
2、陆军的改制和新式海军的建立
洋务派的军事活动包括“制器”和练兵两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方面,同是在六十年代 ,即洋务派着手创办军事工业的同时,也开始探讨新式军队。
先说陆军的改进和训练。
我们已讲到,清朝军队的主体是八旗兵和绿营兵,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产生了湘军和军。湘军的特点,一是兵制上和八旗兵、绿营兵不同,内部关系上具有私属性;再就是武器上,重视使用洋枪洋炮(特别是淮军,因为李鸿章比曾国藩对西洋武器感兴趣得多)。大势所趋,清朝除了继续容纳湘、淮军以外,对原有军队也以湘淮军为样板进行改造,例如从武器装备上和训练方式上,奕訢等人于1861年就奏请训练八旗兵丁使用洋枪洋炮,不久,就在天津、广州、福州等地先后成立洋炮队,聘用外国教练,更显著有是,出现了“防军”和“练军”。
介绍“防军”,是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军事告竣后,留防的湘、淮军。湘淮军本属非国家正规军之外的“勇营”,按旧例应是临时性的,军事完结后即要解散,但从镇压太平军当中显示出湘淮军的战斗力远要比绿营重要,同时,由湘、淮军起家的湘、淮军势力也要保留其军事资本。这样,在镇压太平军之后只裁撤了一部分,相当兵力保留下来,即防军。
所谓“练军”,是指从绿营中挑选,仿照湘军编练的军队。它始于同治二年(1863年,时太平天国尚未灭亡),由直隶总督刘长仇创始,以后延续下来。
防军、练军与旧省的绿营比较有所不同,是所谓“新”军,不过,应该注意,此时期的防军,练兵还算不上近代化的新式军队。近代化的新式陆军是从甲午战后的“小站练兵”开始的。
洋务派的所谓“练兵”更主要的是体现在新式海军的建立方面。这是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的,也就是 是在洋务运动的第二阶段进行的。
这时筹建海军的直接动因是1874年日本派兵侵略台湾,东南海防吃紧(后边要具体讲到),海防之议于是兴起,前江苏巡抚丁日昌这时提出《海洋水师章程》六条,对海军的筹建的建议很具体。随继又有一些人就此问题发表意见,经过讨论,几经筹划,清政府在1875年5月任命沈宝桢和李鸿章分别督办南、北洋海军 ,经过大约二十年的时间,到北洋海军最后灭亡前夕1894年的甲午战争时候,清政府已拥有船舰六七十艘,分福建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就实力说北洋水师最强,南洋水师第二,福建水师第三。北洋水师是清政府最主要的一支新式海军。它从始至终,一直由李鸿章一手操办和控制。它从七十年代即开始筹划,到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其时其有大小舰只二十余艘(不包括鱼雷艇及辅助船在内)。建成旅顺和威海卫两个主要的基地。从1888年正式成军以后,北洋舰队未再添设舰船,而1891年以后又停止购买枪炮弹药,因为海防经费被慈禧挪用修筑颐和园去了。
那洋务派建设新式海陆军的目的何在呢?从总体上说,他们要以练军作为自强的手段之一,自强又是从何而言的呢?不外乎两大方面,一是能有效地镇压国内的人民革命,再就是也企图能和外国势力作一定的抗衡。对此,又不能仅止于这样笼统言之,还需要作具体分析。从当时他们改造陆军看来。主要是基本防范和镇压国内人民斗争的需要,而筹建海军,恐怕对内镇压的因素就不是主要方面,而主要是为了御外,这样说的理由:第一,当时以太平天国革命为中心的国内人民起义斗争的高潮已被镇压下去,而筹议海防的直接起因就是因为外国侵略造成的海防吃紧;第二,如果主要为政府国内,那么没有必要在海防上下这么大功夫,因为在当时条件下国内起义没有能力利用舰队在海上角逐,至多不过是在内地江湖,经营他们原“水师”类型的武器就可以了;第三,从实践上看,海军的使用主要也是和外国 侵略者对阵,尽管以覆灭的命运告结。我们说洋务运动的政纲对外是“和戎”,(但也不排除在某些时候,某些事情上有御外因素,在海军方面是为重要表现。)
(二)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
1、“求富”口号的提出。
到了七十年代,洋务派在继续 以“自强”为目的的军事内容的同时,又提出“求富”的口号,以此为目的开始经营民用企业,为什么又会有这种情况的出现呢?
主要原因可以从这三方面看,第一,洋务派在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遇到了严重的经营困难,为“穷”所迫;第二,新的军事防务体系不是单独“练兵制器”就能大功告成的,还需有煤铁供应以及运输电 力事业的配合(用现在的观点看要有“系统性”的保证);第三,洋务派在其活动实践中,对向西方学习的认识也有所深入,他们感觉到,西方国家之长,除了船坚炮利之外,还在于它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也是要借鉴和取法的。
2、洋务派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和典型厂家。
洋务派办工业有三种方式:一是官办,二是官督商办,三是官商合办。官办就是完全由官府创办和经营的,这是上面我们说到的洋务派办军事工业的主要方式。官督商办,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官府的“监督”下由“商”来细办,事实上,在这个官与商结合体中,是“由官总其大纲”(李鸿章),掌握领导权的,由官府委派人员经营管理。商人出资认股,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当然挂钩,但入股商人处于无权地位。官商合办,是由官、商双方签订合同规定各自的权利、义务及盈余分配办法,各按认股比例出资,各举代表参加经营,这种方式始于洋务运动后期,是洋务派官僚鉴于官督商办企业名誉扫地的情况而变换的一种新方式,虽说在这种方式下官方还是千方百计地进行控制,但商人的地位毕竟比官督商办提高,因而官商合办要比官督商办具有更多的资本主义因素。对于洋务派的民用企业来说,第一、三种均不是主要方式,而是以第二种即“官督商办”为最主要和典型的。我们的教材上列举了其中最典型的四大厂家,即①轮船招商局②开平矿务局③电报总局④上海机器织布局
并且写得比较详细请大家自己看一下(教材P165-173),就不多讲了,大家务必记得这几个厂家的名称,知道这四大厂家都是李鸿章创办的。这里边又涉及到几个很典型很重要的人物,大家一定记住,系唐廷枢、盛宣怀、郑观应等人,他们都是近代资产阶级中很典型的人物。
3、洋务派民用企业的性质和作用
洋务民用企业的特质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它是带有一定封建色彩的资本主义企业,也就是说,它同样具有资本主义和封建的两重性,但资本主义因素更占地位,比洋务派的军事工业的资本主性质更强。
它的资本主义性质表现在那些方面呢?
第一,它的产品主要是向市场销售,经营目的是为了谋取利润(有的企业不生产商品,如电报、运输),和其军事工业的情况相比,有了根本性改变。
第二,采用雇佣劳动,建立了劳资关系,这比其军事工业更典型。
第三,其中的商股以资本家的资格投资,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他们,就是说,企业的经济命脉是系在商的身上。这和洋务派军事工业完全由官府投资也大不相同。
为什么又说它存在一定封建性呢?
这主要表现在,它们仍然没有脱离封建官府的控制,且不说多数企业仍然官办,即是官督商办企业仍然是官与商的结合体,由官把持着企业的领导权,产品要优先满足官府的需要,实行先官后商的原则。有些官督商办企业,还必须为清政府的特殊目的或需要服务,例如电报局须把有关洋务军务的电报优先拍发,且不收费(以后规定半费)。因为有官方的把持,所以在管理上,也存在着比较浓重的封建官府的恶习,腐败现象还比较严重。
洋务派的民用企业作用如何呢?
因为它的资本主义因素比军事工业有很在增长,因而它的进步作用就更大些。它为中国的近代化大型企业的肇端奠定了基础。在当时封建顽固势力比较强大,他们着力反对引进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情况下,一些据有实权的洋务派官僚“督办”民用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企业起了保护作用(再者在当时外国资本对民族资本压迫的情况下,要抗争,要发展民族工业,洋务派的民用工厂应该说起了相当的作用。洋务派官僚虽然有对外依赖、妥协的一面,但他们办民用企业也有与洋人争利的一面)。但另一方面,由于封建官府的参与和控制,使其民用企业带有一定的封建垄断性和腐朽性,又因为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联系比较密切,有相当的依赖性和妥协性,这也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所以又有压抑和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弊端。
(三)其他洋务活动
36#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6 18:01:58 | 只看该作者
以上“练兵制器”和 办民用企业是洋务活动的中心内容,但不是全面内容,还有其他一些有关内容。
主要是派遣留学生和兴办洋务学堂。
派遣留学生这是洋务运动中的一个比较著名和有影响的事件。我们知道中国最早的留学生并不是在洋务运动时期才出现。早有容闳 被教会学校的洋先生带到美国留学,毕业后于1855年回国,我们说的派遣留学生事情就与容闳有直接关系,是他出的主意,关于此事他多次提议,酝酿策划历时几年的时间,最后由曾国藩,当时率领洋务派大员,出面向清政府奏请获准。从1872年开始,每年送 30名,四年共计120名,赴美留学,由刑部户陈兰彬为正监督,容闳为副监督。这些学生是按预定计划如期如数派出,不过从他们在美学习的情况看,多有波折。他们一去的时候都是身穿长袍马褂,头上梳着辫子,戴个瓜皮帽。在美国人看来样子很怪,甚至把他们当作“Chinese girl”(中国的女孩子),一出门总群人围观,闹得小家伙们很不好意思,最后被批准改穿美式服装,小孩们很习惯于入乡随俗,很快就适应了,有的干脆违禁把辫子也剪掉,留起洋式头型。从学习科目内容上看,学工科的大约占2/3,其他修法律,不管学什么吧,按规定都要学中国经史、圣训之类的东西,但事实上有些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由衷喜欢西学。这种情况就引起思想顽固人士的忧虑,认为他们要离经叛道了,陈兰彬就持这种态度。容闳思想比较开通,两人之间就很有矛盾。在顽固派舆论的煽动下,清廷于1881年下令成批撤回留学生。当时美国方面有些友好人士也不同意,认为半途而废很可惜,也建议改变成命,其中就有写《竞选州长》的著名大文学马克吐温,但清政府不听。还是把留学生撤回了。从结果上看,事情并不圆满,但毕竟开了政府派遣留学生的先例。留学生们回国后大多当有所用,发挥了积极作用,像詹天佑就是首批留学生。
在国内教育方面,也开办了一些新种类的学堂。像我们前边讲到的京师同文馆就是,另外像福州船政局附设的船政学堂,是中国最早的海军学校,陆军方面有天津武备学堂等,这也是洋务成果吧。(教材P160页,提到了几所陆海军学校)
第三节 新的阶级力量的出现


我们这里所说的新的阶级力量,就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两个基本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因为这是在过去的封建社会中所没有出现过,是在近代特有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的。不过,中国的情况与欧美国家的情况有所不同。那就是中国的资产阶级,并不是同中国的无产阶级相孪生 ,因为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社会,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率先在中国开办近代工业,雇佣中国工人,这样,中国无产阶级的分子 ,即产业工人,其出现比中国资产阶级要早,而中国资产阶级的出现,是到了我们正讲的洋务运动时期。但是,出现的早晚跟力量发展状况及成熟程度并不成正比。一直到五四运动以前,出现较早的中国无产阶级一直未能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一支独立的阶级力量,而领导时代潮流的主角,是出现比较晚的资产阶级。所以,我们首先是要看资产阶级产生的问题 。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关于几个基本概念
要讲民族资产阶级产生,要碰到几个比较基本的概念,这不但牵涉到我们要讲的这一段,而是要牵涉到与以后甚至“中国现代史”内容照应的问题。从理论上说,这是一个必须解决但目前争议较大,又很难一下子取得统一认识的问题。这几个概念是:








“中国资产阶级”,我们通常说它包括两部分,就是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是毛泽东曾多次明确提出过和予以特别强调的,这种观点是我们党的文件当中也明确肯定,作为毛泽东思想当中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见中央《关于建国以来 千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既然有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不同阶层的划分,那么相应,在其物化表现上就有“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区别,应该说,这种划分是科学的,之所以说它科学,就是因为它反映了实际。特别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这种情况很醒目。你说 蒋宋孔陈四大家不是官僚资产阶级?他的资本不是官僚资本?他们的确是。他们就是和社会地位不同的其他资产阶级力量不一样。
上述情况在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阶段很有典型性,但在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特别是晚清时期就显得相对隐晦,产生的认识方面的歧义就比较大。关键就涉及对洋务运动的相关事物的认识上。更具体地说,就是对洋务派人物的阶级属性的认识,特别是对其资本属性的认识。传统的观点认为,洋务派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派别,而它所办的企业,属于早期官僚资本。而纯商办企业,才属于民族资本。近些年,有些研究者对这种看法提出异议。认为固然不能把洋务派视为官僚资产阶级,而对洋务派企业也不都能归于早期官僚资本。并且认为以“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来划分其时的资本类型概念本身也不适当,认为“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是相对应的一对概念,而“官营资本”则应和“民营(间)资本”(或“私营私本”)相对应,就是说排除所谓“官僚资本”,把一切中国人所经营的企业都算在民族资本之内,只是民族资本里边又分官营和民营两种成分。并且有迹象表明,他们不仅仅是把这种划分法限定在洋务运动时期,而是对整个中国近代的资本主义问题都如是观。
对这个问题如何看?我们说对洋务派及其所办企业性质问题完全可以有新看法,并不是一定要和官僚资本挂起钩来,这个要从历史实际来考察,不要简单地贴标签。问题是从概念的涵义上一定要保持形式逻辑上的统一律。关键是对“民族资本”如何界定,不管什么人,只要是中国人所属的资本就是民族资本,这样界定我们认为不妥当。因为在中国近代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确实有那么一些中国人,他们与外国侵略势力联系密切,他们的政治经济实力,是与民族的利益不相吻合的。具体到“民族资本”来说,这不但是一个经济范畴的概念,而且也应该是一个具有特定政治涵义的概念。它不应包容进所谓“官僚资本”,以“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这样三个大的类型来概括整个中国近代的资本构成是科学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在特定条件下,拥有官僚资本者确不一定就是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本的出现,也并不就意味着民族资产阶级的正式形成。这从下边讲的内容中就可以得到具体说明。
2、洋务派所办企业的类别属性
对洋务派所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我们在上面的分析中已经给予了成度不同的肯定。这里我们要进一步分析的是它属于哪种资本类型。我们的基本观点是,不能一概而论,其军事工业,因为完全是官营的,且带着浓重的封建落后性,视之为早期官僚资本是合理的。我们教材上也没有把它归入民族资本(从P181页分析资产阶级两个来源中可体味出来)。而且民用企业,因为有了商股的参与,并且成为主要的经济因素其资本主义性质也相当鲜明,进步作用比较大,一般应该将其列入民族资本之列。但是并不能因此说,主持这些企业的洋务派大员(李鸿章之流)就成为早期官僚资产阶级或民族资产阶级,他们还到不了这个份上。他们仍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物。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阶级属性不能只是片面地看其与某种经济因素直接联系,更主要是看他是哪个集团,哪个阶级的政治利益的代表。洋务派大员们尽管办了一些这样那样的企业,但从他们的全面情况看,他们显然没有脱离封建的基地。从另一方面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也未必自己就经营企业,就是资本家。如孙中山、黄兴以及革命时期的大部分著名革命人士都是这样。
3、商办企业
商办企业的出现是在19世纪60年代末。现在一般是把1869年发昌机器厂的出现作为开端的标志。该厂前身是一家打铁的作坊,作坊主方举赞 。到了1869年开始使用车麻,机器,实现了由场而厂的转变。这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一家私营近代企业。顺便说明,前些年里,是把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县设立的继昌隆缫丝厂作为第一家,相比差大约三年的时间。当然继昌隆缫丝厂是当时比较著名的厂家,我们教材上也列举到了。
从1869年发昌机器厂出现,到甲午战争之时的1894年,这是中国商办企业产生和最初发展的一个阶段,这20多年间,民营企业大约有百十来家,而资本在一万元以上的约有50多家,也就是说所有半数资本还不到一万元,可见规模有限。总资本额500余万元。比较著各的厂家见教材P176-178)就这个大致规模。尽管规模有限,但意义重大,这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特别是其中下层(民族资产阶级又分上层和中下层,下面要讲到)的摇篮。我们把商办企业和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发端时间(以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1872年为标志)相比较,大致差不多,差两三年的时间。也就是说不论从商办企业看,还是洋务派的民用工业看,可说从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的民族资本才开始出现并缓慢发展。
4、民族资本特别是私营资本初期的经济特征:
第一,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 机器制造业少得可怜。造成这种特征的原因是轻工业投资可以较少,企业建设时间短,资本周转快, 获得较高的利润。 小规模的采矿业,也可投资少,获得也较快,对民族资本底子簿,基础脆弱的情况相宜,而机器制造业是近代工业发展的基础,一方面由于民族资本力不能及,再则外国资本也故意阻碍中国自己发展资本主义,比如它们控制机器制造业设备的出口。第二,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第三,分布比较集中,以上海、广州、天津等地为最多,其他零星各厂也都建立在通商口岸或靠近通商口岸的地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首先是便利出口,其次是为了运输方便,原料获得便利,另外与技术上依赖外国侵略者也有关系,这说明中国在民族资本其产生时期从布局上便带有半殖民地的特点。
5、民族资产阶级的孕育
①形成的时限:
也就从上边讲到的时间,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了孕育形成。
37#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6 18:02:09 | 只看该作者
②形成来源、途径以及阶层构成
事实上这个问题我们在上面讲的事例中已经涉及到了,这里作一明确归纳:民族资产阶级形成的途径和来源有二:一是由那些投资于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及商办企业的官僚,地主和商人转化而来;一是由那些采用机器生产的手工场主上升而来。
从其阶层构成看,又可以分为上层和中下层,这个主要是从其经济实力和政治态度来看,上层拥有较大的企业,经济实力较雄厚,而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联系较多。而中下层企业规模较小,经济力量较弱,而与外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联系较松些。不过这种层次划分具有相当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从总体上我们做这样的划分是必要的,但具体到有些人,他们究竟属于哪层,就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的。另外,其可变性也比较明显,上层和中下层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并且不论是哪个层次,他们的两重性特征都是存在的,这是共性,下面,我们就将民族资产阶级和它的物化表现民族资本统一视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看一下它的两重性特点。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两重性特征: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这造就了它的两重性特点:一方面:它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本国封建势力的摧残。从外国资本主义压迫方面说,因为帝国主义通过种种手段,把中国变成了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这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无论是在产品销售或是原料收购方面都受到强力的排斥,在竞争中处于软弱无力的地位,从封建势力的摧残方面说,清朝官府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横征暴敛,敲诈勒索,使其大大加重负担,还运用行政手段多加限制,随意摆布,或不予承认,或动辄封闭,取缔。因而,中民族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势力有着矛盾、对立的一面。另一方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又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向其妥协,正是因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限制,压迫,它为了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避免破产的厄运,不得不左右依附,既乞求外资的庇护,又依靠本国封建势力的奥援,譬如在动力设备、原料、资金等方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对外资的依赖性都很大,而要取得合法地位,求取减轻厘税,申请专利保护等,在这些方面又不得不向封建官府折腰(下面一个事例可为中民族资本主义的左右依附提供一个生动的写照:上海华商,李松云设立的均昌船厂制造的一艘小艇上,船头悬英国旗,船尾悬清朝龙旗)。民族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势力,外国资本主义的这种既矛盾又依赖的关系,就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政治态度,既有反帝反封的一面,同时又软弱妥协,缺乏彻底反帝反封的勇气和力量。
二、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1、早期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特征
每当一个新的阶级和一个有影响的政治派别出现的时候, 往往伴随着体现其特征和利益思潮,例如龚、魏、林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出现,洋务派的出现是这样。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形成的过程也是这样。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随着资本主义近代企业的产生, 出现了反映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特征和利益的早期维新思想,其著名的代表人物有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陈炽、何启等人。
从这些人的经历可以看出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与西方资本主义有较多的接触,都热心“西学”。这是他们的早期维新思想形成的重要条件,不仅如此,这些人又具有爱国心,他们在外国侵略日益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要求摆帝国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侵略,要求以西方为榜样,进行政治、经济改革,使中国走回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这是封建统治集团所属的洋务派从总体上所不曾达到的。但是我们又要注意到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之间的联系。他们当中的有些人,就曾是洋务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就是所谓洋务理论家,他们与洋务派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从阶级、阶层属性上看有很大的模糊性,可以说他们是骑在洋务派与戊戌维新派之间的一个过渡状态的群体。
2、早期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①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思想。他们谴责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认为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无穷的祸害,同时又提出,列强不断的经济侵略,是中国日益贫弱的主要原因,因而他们主张中国不仅应当讲求武备,以与外国侵略者进行“兵战”,而且要通过发展民族工商业,同外国进行“商战”,也就是抗御外国的经济侵略。例如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这种思想反映的就很强烈。而对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和清政府的投降外交,他异常愤概,表示:“愤彼族之要求,惜中朝之失策!”他认为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手段分“有形之战”--兵战,和“无形之战”--“商战”两种,“故兵之并吞,祸人易觉;商之掊克,敝国无形”,所以要“练兵将,制船炮,备有形之战,以治其标;讲求泰西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图其本”。
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他们认为,要使中国强大,富强起来,就必须发展独立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强调重工商并阐释了工商之间的关系。(例如薛福成在1879年著的《筹洋刍议》中,有专论“商政”的一节,他认为发展民间工商业是中国独立富强之路:“昔商君之论富强也,以耕战为务,而两人之谋富强也,以工商为先……则为中国计号,既不能禁各国之通商,惟有自理其商务而已。”他进一步指出,要发展民族商业,必须发展民族工业,说“非工不足以开商之源,则工又为基,而商为其用”。 他还主张开矿修铁路,发展民间组织工业,废除阻碍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厘金等。
③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他们已经不把眼光局限于经济方面,而且已扩展政治方面,初步认识到,中国积贫积弱的根源,在于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必须改变这种状况,进行政治改革,他们已开始向往西方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甚至有人明确提出在中国建立议会制度的主张。(例如, 福成介绍了英国议会中的两党制,马建忠评西方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的政治学说。特别是郑观应(还有何启、胡礼垣)明确提出了在中国设立议会制度的政治主张,要求让新兴资产阶级参政。他认为“泰西各国咸设议院,……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以为不可者不必强,……制治国有本也”。他把美、法、英、德四国的议院制加以比较后,说:“美国议院则民权过重,固其本民主也。法国议院不免叫嚣之风,其人习气使然。斟酌损益,适中经久者,则如英、德两国议院之。”结合中国的情况,他认为中国以实行君主立宪制为好。)
④早期维新派在正面提出自己主张的同时,对顽固守旧思想做了较严厉的批判,批判他们的闭关自守,泥古不化,排斥一切新鲜事物和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思想。并且对洋务派及其洋务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批判。例如,说他们建立的海陆军不足以御外 ,他们办企业的方式和途径不能求得真正富强,只有真正商办企业,才是发展民族工业的唯一道路,而且政治上也要进行相应的变革。
如何评价早期维新派的思想呢?早期维新思想反映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作为一种新的政治思潮,在社会上发生了较大的影响,为后来的戊戌维新运动,起了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但也带有明显局限性,也体现了其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早期维新派反对外国资本主义 ,但对外国侵略者的认识是模糊的,幻想通过外交、谈判的途径,取消外国在华享有种种特权;他们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但不敢触及封建土地制度;他们对封建顽固思想进行批判,但是不深刻,没有击中要害;思想主张也还比较零散,未成体系,处于分散呼吁宣传阶段,并且从总体上说,尚基本未能突破“中体西用”的樊篱。
三、中国无产阶级的诞生
中国资本主义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都是资本主义相伴生物,但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特殊国情,造成了中国无产阶级诞生的一种特殊情况,就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发生和发展,不但是伴随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发生和发展而来,而且是伴随着帝国主义在中国直接地投资企业而来。所以,中国无产阶级的很大一部分较之中国资产阶级的年龄和资格更老些,因而它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基础也更广大些。”(《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毛选》第590页)
中国产业工人,最早是在通商口岸上做码头工人,在外国轮船上当海员,是外商在华企业中出现的。接着是在洋务派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中,以及私营资本企业里。可见,中国无产阶级诞生的时间比民族资产阶级要早二三十年,在四五十年代出现(而资产阶级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出现。)
从规模上看,到甲午战争前夕外资在华开设的工业、企业100余家,雇佣中国工人约三万四千人,洋务派军事、民用企业40多家,雇佣工人4万人,商办企业100余家,雇佣工人约二万七千人到三万人总共工人数约十万人。规模并不是很大,人数还是有限的。不过人数再少,也比资本家要多,这是自然的。
中国无产阶级除与其他国家无产阶级相同实有组织性纪律性等外,由于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延生的,因此还有他本身的特点:
①遭受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本国封建势力以及资本家阶级的三重压迫和剥削,受苦较深,因而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和坚定性。
②集中在几大城市(特别在沿海)和少数行业、工矿,便于组织起来。
③出身于破产农民的多,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组成反帝反封的浩浩荡荡的大军。
中国无产阶级从它诞生起,就向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 封建主义进行不断的斗争。
新的阶级力量--中国资产阶级(特别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面貌,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反帝反封的双重历史任务就不可避免地要落在无产阶级的肩上。
思考题:
1、洋务派民用企业的性质
2、 早期维新派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 边疆危机、中法战争、中日战争

第一节 边疆危机

大背景: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对外侵略扩张更加疯狂。如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底最高阶段》一文中提出:“它开始了夺取殖民地的大‘高潮’ ,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已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列宁全集,卷22,页248)。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列强对中国边疆和中国领国加紧侵略,中日出现边疆危机。
一、新疆问题(西北边疆)
1、阿古柏入侵新疆
阿古伯是中亚细亚浩罕(在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汗国的军官。1864年,新疆发生少数民族反清起事,这些反清斗争的领导权大多被军对和民族上层分子所掌握,他们建立了许多割据政权,并相互间攻伐争夺,造成新疆政局的混乱。这给侵略者以可乘之机。当时回族封建专主全相印等到浩罕请求把匿居在那里的大和卓之曾孙,张格尔之子布素鲁克等遣回新疆。1865年阿古柏以护送回布素鲁克回国为名,带兵入侵新疆,渐次占领南疆各城。到1867年,阿古柏把布素鲁克逐出新疆,自己宣布成立“哲德沙尔”(七城汗国)。1870年,阿古拍又进占乌鲁木齐等处,消灭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回族妥明政权,势力伸展到玛纳斯(在乌鲁木齐西北 200余里处石河子那里),至此占领南疆全部和北疆的部分地区。阿古柏在新疆进行野蛮的统治,他勾结沙俄和英国,指望依靠它们的支持,分裂中国国土。而俄 则利用阿古柏扩大自己的对华侵略。
2、沙俄侵占伊犁
38#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6 18:02:18 | 只看该作者
阿古柏出兵新疆以后,沙俄多次派遣军官同阿古柏接触,进行拉拢,在1866年,已同阿古柏成立协定,规定俄有权到阿古柏占领下的南国疆追捕逃犯。1872年,沙皇政府在与阿古柏订立的条约中,承认阿古柏是“独立国君主”,而阿古柏则承诺给予俄国某些在南疆的特权。但是在同阿古柏的关系上,沙俄遇到英国的争夺,而英国更比较成功地使阿古柏充当了自己的走狗。沙俄与英国争夺,一方面企业与阿古柏共享南疆的侵略权益,另一方面,更想直接占领阿古柏控制区以外的北疆伊犁地区(1866年,伊犁为阿布特拉地方政权占领)。于是在1871年沙俄悍然出兵侵占了伊犁,名义上是“代管”,虚伪地表示一旦清军平定新疆各处的叛乱,当即交还。实际上他们之所以这么说,完全是一种托词,他们是认为清军根本不能在新疆采取军事行动,收回失地。所以当时清政府派伊犁将军荣全与之交涉,毫无结果。
3、“海防”“塞防”之争
就在新疆面临严重危机的同时,东南沿海地警报也纷至沓来(下面还要专门讲到),于是在1874年底,1875年初,清政府内部开始了一场“海防”“塞防”之争,争论双方的代表人物是左宗棠和李鸿章。左宗堂当时是陕甘总督,李鸿章是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正在开始经营北洋海军,争论的焦点是收复新疆的问题。在李鸿章看来,新疆是一片荒废的旷地,劳师縻饷去收复不是值得的,与其那样,不如把力量花在东南海防上,将塞防之饷移作海防之饷,“备东南万里之海疆”,“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而左宗堂则认为,新疆面积广阔,有“腴疆”“瘠区”之分,但归根到底不是什么旷地。而究其形势来看,则是边防藩篱,国防要冲,不仅值得收复,而且必须收复,否则,等于“自撤藩篱,则退寸而寇进尺”,而收复新疆,加强塞防,“俄人不能逞志于西北,各国必不扬衅于东南”,提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的观点,不过他的主要侧重点还是在西北塞防上。关于这场争论的性质,传统观点定性为爱国、卖国之争。全面地来看,应该说客观上确实涉及到这种因素,因为放弃新疆,是对领土和民族权益的巨大损失。但也不能完全归结于此。只能说是对国家防务战略重点的不同认识,同时还有派别因素在里边。在这场争论中,清政府基本上支持和采纳了左宗棠的意见,一面任命由李鸿章和沈葆桢(时任两江总督、南洋大臣)主持加强东南海防,一面于1875年4月任命左宗堂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用兵新疆。
4、左宗棠收复新疆
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著名的人物,对他以前的情况,我们从前边学过的内容中应该有所了解。他的起家同曾国藩等人一样,也是由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随后又参与洋务运动。到这时力主用兵新疆,并实际主持战事,取得胜利,为中华民族立了一大功。
左宗棠其人履历比较复杂,性格也很有特点。他这个人不是谦谦君子型的人物,大有些恃才傲物,甚至玩世不恭的味道,常以“老员”自称,在官中他不太善于比较圆滑地处理人际关系,所以在这方面有时比较被动。
海防塞防之争,左宗堂受命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此时已经64岁,长期的戎马生活,使他疾病缠身,官场中受排挤倾轧,本已使他厌倦宦海生活,但面临新疆危机,此时他毅然担起收复新疆的重任,决心为收复新疆而“马革桐棺”,“老死西域”,一心扑到正义的西征大业上来。在当时军饷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左宗棠积极想办法,筹措军饷,制定方略。其西征总的战略方针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缓进急战,先北后南。
1876年3月,左宗棠设总指挥部于酒泉,亲自驻节此地,指挥西征军主力挺进新疆,以刘锦棠所部为先锋,首先向天山北麓进兵,同阿古柏的手下白彦虎(陕西邠州即今彬县人,回族,出身贫苦,1862年陕西回民起义时,为首领之一。起义被镇压后,他退到新疆与阿古伯侵略军勾结。阿古柏死后,他和阿古柏之子伯克胡里率领余部叛逃沙俄)等部进行了激战,在1876年的8月,就收复了乌鲁木齐,这是决有关键意义的胜利。从整个新疆的地理形势看,北高南低,从北纬进攻南疆易,而从南疆进攻北疆难。乌鲁木齐雄踞东西天山的结合部,地理位置很重要,占据了乌鲁木齐,西征军就有险要可扼,并取得居高临下的战略优势,不仅切断了阿古柏伸入北疆的触角,并且对控制了南疆有决定性意义。同时,这也是“缓进急战”的一个典型,为了收复新疆,左宗棠费了两年来(在海塞之争进行前就有准备)的时间做准备,进度表面缓慢,但一旦发起战争,就力争速决,收复乌鲁木齐等地先后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接着,左宗堂又兵不血刃地占领玛纳斯,盘踞在北疆的阿古柏主力及白彦虎势力被翦除,除伊犁地区被沙俄继续占领之外,北疆全部光复。因为冬季来临,大雪封山,无法南进。左宗棠就地整顿军队,到第二年开春后,挥师南进,迅速攻下阿古拍、白彦虎及其他部将据守的吐鲁番、托克逊、达坂等地。阿古柏向西南退到库尔勒,绝望自杀。阿古拍的儿子伯克胡里和白彦虎率残部负隅顽抗,正当左宗棠取得节节胜利的同时,英国的受英国人影响的郭嵩焘提出了让喀什噶尔独立成国的建议左宗棠对此尖锐地表示反对。他说:英国人既然要为安集延人(阿古柏来自浩军国的安集延)立国,“则割英地与之,即或割印度与之可也,何乃孛我腴地以市恩!”左宗棠军队坚定地继续扫荡阿古拍势力,最后在1878年初取得了战役的全胜,伯克胡里和白彦虎逃往俄境,阿古柏势力被削灭,新疆收复(伊犁地区除外)”。
新疆平定以后,左宗棠又建议新疆设省(1884年新疆设省,刘锦棠为第一任新疆巡抚,死于住所),并提出建城堡,做地亩,厘正赋税和分设义塾等项主张,对促进新疆北部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出了诸多建议和意见。
5、伊犁交涉和签约问题
左宗棠收复新疆,沙俄继续侵占伊犁的借口就站不住脚了,因为他开始是以所谓“代管”的名义侵占伊犁的,起先他没有料到清政府能够出兵,这样快地恢复在新疆的统治,所以许诺只要清朝在阿古柏手里收复新疆,它就交还伊犁。1878年末,清政府命总理衙门大臣,吏部左侍郎崇厚前往俄国交涉收复伊犁等问题。崇厚是个颟顸糊涂的人,甚至连伊犁地区形势也完全不了解,沙俄方面对他软硬兼施,连吓带懵,于1879年10月2日,强迫他签订了一个条约,因为签约地点是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里瓦几亚,所以史称《里瓦几亚条约》,又因为是崇厚擅自与沙俄签订的,故又称《崇厚条约》,该约的主要内容为:①中国收回伊犁城,但沙俄割占伊犁西面霍尔果斯河以西、伊犁南面特克斯河流域和塔尔巴哈台地区斋桑湖以东的土地;②沙俄可在蒙古及新疆全境进行免税贸易;③增辟两条由陆路到天津、汉口的通商路线,并开放松花江;④俄国可在嘉峪关、乌鲁木齐、哈密、吐鲁番、古城(今多台)、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等七处增设领事;⑤中国赔偿兵费500万卢布(折合白银280万两)。如果按着这个条约,中国收回伊犁所花费的代价是十分昂贵的, 失了大片领土,还给了沙俄更多的商务,经济权益。消息传来,清朝朝野为之大哗,许多官员愤慨地指斥崇厚,要求清政府拒绝这一条约,因为该约是崇未经请命,擅自非法签订的,清政府不予承认,并且把崇厚逮捕起来,定为斩监侯(死缓)。沙俄立即通过它的驻华公使提出抗议,并且实行武力恫吓,除在伊犁地区集结军队之外,又调动在太平洋舰队向黄海进发,中俄之间的关系骤然紧张起来,但这时沙俄并不真要对中国进行一场战争,俄国已经和正在逐步征服中亚细亚的几个汗国,而且刚取得对士耳其战争的胜利,它需要时间来消化它在欧洲和亚洲新攫取的赃物,对俄国来说,当时不进行战争而通过外交途径取得侵华权益是最有利的。清朝方面呢?虽然有些官兵叫喊不惜对俄一战,但主要掌权者是完全接受了英国方面的斡旋,采取了避免战争,委曲求全的一系列措施。清廷改派原驻英公使曾纪泽(曾国潘的儿子)出使俄国,同时也开释了对崇厚的惩处,并把在收复新疆之后驻节地移进哈密以对俄采取强硬志度的左宗棠召到北京(在伊犁交涉中,左宗堂力主否定崇约的),这明显的是一种不准备在西北边疆上战争的一种姿态。曾纪泽在俄圣彼得堡进行了历时一年的谈判,试图折冲樽俎,实际上也真的是虎口夺食争回了一些权益,但最终仍是不免对沙俄有所屈从,于1881年2月24日与沙俄签定了新的条约,即《中俄改订条约》,也叫《中俄伊犁条约》,与崇约相比争回了一些权益:①争回了前划失的伊犁南境特克斯河流域;②俄商增设领事的地地点由原七处减至两处(嘉峪关、吐鲁番);③免去俄商可沿松花江到都佰纳以及陆路到西安、汉口通商的规定,俄商在新疆各城贸易改“均不纳税”为“暂不纳税”,总之争回了一部分主权。但赔款由原来的500万卢布增加到900万卢布。此约除了仍然直接规定割占中国的一些领土外,又规定斋桑湖以东中俄边界有“不妥之处”,要进行“勘改”,根据这一规定和1882-1884年订立的五个议定书,又把七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并入俄国(前我们讲到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割占144万多平方公里,再加此7万,先已达151万多平方公里)。此后,俄国仍对中国领土进行蚕食,1892-1894年间,清朝连年派官员同俄国分段具体勘定边界,利用清朝官员的昏庸糊涂,俄国又越过条约中的规定而多占了不少地方,主要在帕米尔地区,中国又有2万多平方公里(注意,这二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沙俄违约强行侵占的,没有条约根据,而清政府和以后历代中国政府始终没有认可)的领土轻易地落到沙皇俄国手里。(教材P173-174沙俄侵时帕米尔问题)。
二、日、美侵略台湾
我国西北边疆危机的同时。日、美侵略者又在我国东南、东南海疆挑衅。
39#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6 18:02:34 | 只看该作者
1、“罗佛号事件”与美国侵略台湾(见教材P175)
美国侵略台湾蓄谋已久,从40年末以来先后几次窥测台湾。1867年更是利用“罗佛号事件”发起对台湾的武装进犯。罗佛号是一艘美日船的名号,1867年,该船在台湾南部的琅 峤(今恒春)附近触礁沉没,船上的十余人被当地高山族人所杀,这就是所谓“罗佛号事件”。事后,美国焊然派其海军军官贝尔率舰队进行武装进犯,舰长马肯基率陆战队180人在琅峤登陆,高山族人民奋起抵抗,打死了马肯基,打退了美军的进。因为当时美国还受海军力量及其他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他便与刚走上扩张道路的日本帝国主义势力勾结起来共同侵略台湾。
2、“琉球船民事件”与日美联合侵台,日本吞并琉球和控制朝鲜
1871年11月,我国邻邦琉球有渔船因遭大风飘流至台湾,五十多个船员被当地高山族人误杀,剩下来的12人由中国政府送回国,这就是所谓“琉球船民事件”,这一问题本来纯属中国和疏球之间的问题,与日本毫不相干,但是日本为了找侵华借口,就直接插手这一事件,大做文章。1873年,派副岛种臣、柳原前光来中国,进行外交讹诈,当时总理衙门大臣与之对话指出,这是中国和疏球之间的问题,我方“自有措置,何予贵国事而烦为过问?”日本这次讹诈未成,便加紧结集武装进犯台湾的准备。这时,美国驻厦门领事李仙得回国,路经日本,经美国驻华公使推荐,被日本聘为顾问,成为日本侵台的得力帮凶,在李仙得和其他美方人员的直接策划下,美国供给日本军火船只和大批军事人员,日美联合起来共同发动了对台湾的侵略,1874年5月8日,由西乡从道为头目的侵略军在大琅 (今恒春)登陆,分三路进犯,高山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奋起抗击。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当时在朝野抗战呼声的压力下,清廷派船政大臣沈葆桢率海军赴台。国际方面,英国为了争夺侵略利益,也发出“英国不能坐视日本占领台湾的警告”。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派出专使大久保利通来华进行谈判,在1874年10月31日,中日双方签订了《北京专条》(也叫《台事专约》三款)。条约中歪曲事实真相,说台湾高山族曾将“日本国居民”杀害,日本出兵台湾是“保民义举”、“中国不指以为不是,条约还规定,清朝赔偿日本白银五十万两”。
日本侵占了台湾后更是得寸进尺,1875年出兵琉球,并强迫琉球国断绝与中国的一切关系。1879年日本正式吞并琉球 ,改名为“冲绳县”。
日本为了把侵占朝鲜作为进一步侵略中国的桥梁,1875年派军舰闯入朝鲜江华岛等地,1876年强迫 签订了《江华条约》,夺取了日在朝鲜开商埠、免关税和领事裁判权等一系列的特权。1881年,日本扶植亲日分子控制朝鲜内政。1885年,日本又派伊藤博文强迫清政府在天津订立了《朝鲜撤兵条约》(也叫《中日天津条约》),规定①中日同时从朝鲜撤兵;②两国均勿派员帮朝鲜练兵;③朝鲜发生变乱,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知照。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一条约使得中国之于朝鲜的地位下降,而日本开始取得对朝鲜的控制权。琉球被日本吞并,朝鲜开始被日本控制,这就使得中日间的缓冲地带更减少了,便利了日本对中国侵略。
三、“马嘉理事件”和《中英烟台条约》的签订,英国侵略中国西南边疆
1、“马嘉理案”(滇案)和《中英烟台条约》
所谓“马嘉理案”是英国在我国云南制造的边境事件。英国为去云南扩张势力,阴谋修建从缅甸仰光到我国云南思茅地区的铁路。1874年,英国上校军官柏朗率领武装探路队“近二百人,企图由缅甸进入中国云南,英国驻北京使馆派职员马嘉理前往迎接。1875年2月,马嘉理一行由缅甸闯入云南,“不先行知会地方官,遂行入境”,并扬言要进攻腾越城(今腾冲),引起了腾越地区人民激奋,杀死了马嘉理,并把柏郎率领的探路军赶归回缅甸,英国利用这一事件,强迫清政府于1875年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
马嘉理案,很明显,本来是英国侵略者无视中国主权,悍然武装入侵中国内地造成的,马嘉理的死也是咎由自取。腾越地区各族人民保卫祖国领土主权,对猖狂的入侵者进行自卫反击,完全是正义行动。但英国侵略者乘机扩大事态,“兴风作浪,向清政府进行讹诈”。英国女王下令,要“不惜一切的力量来达到惩罚”中国人的目的。向清政府提出苛刻的要求,并且以战争相恫吓,双方进行谈判,英方代表是它的驻华公使威妥玛,清政府的代表是北洋大臣李鸿章。会谈历时一年半之久,几易地点,谈判当中威妥玛耍尽了流氓手段,他三次离京,多次声言绝交,并以用兵相威胁,甚至下旗走出上海,最后于1876年9月13日,双方在烟台签订《中英烟台条约》,也叫《滇案条约》。主要内容①英国可以派员到云南“调查”,拟订云南与缅甸间的界条和通商章程;②允许英国派员“游历”甘肃、青海一带,又可由四川等地入西藏前往印度;③增开湖北宜昌、安徽芜湖、 浙江温州、广东北海(今属广西)四处为通商口岸;④扩大领事裁叛权,英国在上海设立“承审公堂”,中日在租界设立“会审衙门”,不论内地或口岸涉及英人生命财产案件,英国可派员“观审”;⑤各租界内洋货(鸦片除外)免收里机厘金;⑥外国商品运往内地,不论中外商人都只纳子口税,全免各项内地税。此约扩大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很多特权。此外英日侵略者又获得哪些新的权益呢?第一,增开四口;第二,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第三,取得更大的商务特权;第四,得以侵入我国的云南、西藏地区。
四、英国和沙俄侵略中国西藏地区
1、英国侵略中国西藏
《中英烟台条约》中的有关规定,给了英国侵略西藏的便利。英国迫使清政府,同意它派员入藏“探路”。1884年,英政政府官员马科雷率领一支约三百人的武装队伍从锡金越境,闯入西藏,被藏族人民所阻,随后,英国就蓄意对西藏地区发动武装侵略。中国为防备侵略,在隆吐山设防驻兵。这里是中国领土,中国这些设防完全是合理合法的,但英方诬为“越界 戍守”,强迫清政府撤防,遭到西藏官兵的抵制。1888年3月20日,由克拉哈码率领英军两千多人,突然袭击隆吐山防地,西藏地方军队奋起抵抗 ,歼敌100多名后退入春丕谷,两个月后,到5月14-20日,侵入纳荡一带的英军再次寻畔,藏军出其不意,猛力袭击,几乎生擒英印孟加拉代理省督,但终因力量悬殊,被迫退却。但暂时挫折并没有影响西藏军民反侵略的决心。他们宣誓:“凡我藏众男女,誓不与英人共天地,有渝此誓者,众先殛之!”西藏各地掀起反英浪潮,援兵源源而来,为数达一万数千人,奋勇抵御着英国侵略者,限制了它不断扩大侵略的企图。这就是著名的“隆吐山之战”。英国不断向清政府施加压力,终于在1890和1893年,先后订立《中英藏印条约》和《中英藏印条款》也叫《藏印条约》,主要内容:①规定哲孟雄(即锡金)归英国管辖;②开放亚东为商埠;③亚东自开放之日起,五年内藏印锡互不收税。从此英军不但侵占了哲孟雄(即锡金),也把侵略触角伸入了中国西藏。
2、沙俄对西藏的颠覆侵略活动
沙俄对我国西藏地区也早就怀有侵略野心,从1870年以后的十几年间,先后五次派“调查团”潜入我国西部地区活动,曾两次进入西藏境内(1879年和1884年),不仅刺探情报,还杀害藏民,制造流血事件。更阴险的手段,是培植间谍分子,打入西藏政权内部,离间西藏政权和清政府的关系,拉拢西藏政权向沙俄靠拢,伪装最巧,潜伏最久的是一个叫阿旺·德尔智的,他利用担任达赖十三世经师的身分,在达赖身边集结成一个特务集团,直接对达赖施加影响,甚至操纵控制,以致当时达赖十三世和沙俄打得火热。
这个题下的内容有这样的特点:理论性不强,没有多少理论分析,主要是介绍事件。

第二节 中法战争

一、法国侵略越南和黑旗军的抗法活动
中国南方的邻国之一--越南,早在18世纪末叶就遭到法国的侵略。到19世纪50年代,拿破仑第三的法国政府按照大银行家和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在远东加紧推行殖民政策,法国在会同英国对中国进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同时,也向越南进行多次武装侵略。1858-1862年法国进攻越南南部(南圻),在七十年代又开始把侵略魔爪伸向北圻。它的野心不仅是要侵占越南,而且企图把越南作为基地和跳板进而侵略中国南境,打开通向中国西南地区,首先是云南省和广西省的大门。法国侵略分子就曾如此明言。例如法国驻海防领事土尔克就曾直言不讳地说:“因为它(指北圻)是一个理想的军事基地,由于有了这个基地,一是欧洲各强国企图爪分中国时,我们是一些最先在中国腹地的人。”在越南的法国侵略者正是基于这种侵略目的,在1866-1868年就作了一次深入中国国境的探路尝试,到了云南境内的思茅、四川的宜宾,又由此经长江到上海,然后由海路回到西关。经过这次探路,他们发现湄公河的上游澜沧江不宜于通航,因此转而企图利用下游在越南北部的红河作为进入中国的通道。也就是说,从这时,它就为侵略中国南疆做实际准备,为了占领越南北部,控制红河航行权,法国侵略者在1873年出兵攻袭河内及其附近地。他们遇到了顽强有力地抗击,这一方面是,越南人民的抗击,另一方面是遭到当时驻扎在中越边境的中国人刘永福所率的黑旗军的抗击,下面简单介绍下一下刘永福及其黑旗军。
刘永福(1837-1917)广东钦州人(今属广西),小时随父母迁至广西上思,在海艇上做过佣工,从十五岁时习武,武艺绝伦,后来父母双亡,家里欠债累累,于1857年参加天地会起义。1864年带领200余人加入吴亚忠部(亦属天地会),其军在广西安德北帝庙前举行祭旗仪式,以七星黑旗为军旗,故名黑旗军,因受到清军的压迫,1865年转移到滇越边境的得胜一带,开辟山林,聚众耕种,逐渐扩充到12000多人。就在上边提到的1873年法国进攻河内之时,越南政府邀请黑旗军前往抗法,刘永福的黑旗军参战,打败了法国侵略军,击毙法军头目安邺,不久被越南政府任命为三宣副提督。1882年4月,法军再陷河内,企图打通红何,直窥我国云南。1883年5月,黑旗军又在河内城西的纸桥大败法军。杀死法国印度支那舰队司令李维业,论功升三宣正提督(越官职)。这是中法战争正式爆发以前的情况,就在这年(1883)的12月,以法军进攻山西(越南境内)的中国驻军为标志,中法战争正式爆发。黑旗军坚持在山西等地继续抗法,第二年,(1884年)接受了清政府给他的记名提督的头衔成为清政府的一名官员。清政府对刘永福的实际态度是怎样的呢?开始,因为刘永福是天地会起义军,清朝官方的文书中甚至称之为“匪”,后来看到刘永福可以利用一下,于是就给予一些枪械上的支持 ,但“前后刘永福”洋枪不过五百杆,皆天津解粤之笨枪,弹药多不着火,四川总督丁宝桢在一个奏折当中拆穿了清朝利用黑旗军是一个阴谋,他说
40#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6 18:02:4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该匪幸而获胜”,除可以使越南感激中国,而由于黑旗军又不是正规的清朝遣派的军队,又不至于使法国得到对中国寻衅的借口;如果黑旗军打不过法国人呢?则“亦隐为中国除一大患,驱狼斗虎,似属一举兼得”。(《光绪朝中法战争交涉史料》卷3,页12),清政府在中法战争中利用了刘永福,觉得他还可以效力,在中法战争结束前后把他调回国内,黑旗军裁减到一千来人,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帮办台湾防务,队伍仍是黑旗军。曾进行抗日斗争(最后刘永福弃军内渡),这到讲甲午战争时再具体讲。
二、中法战争前后统治集团内部状况
面对着法国侵略越南和我国西南边疆的严重局面,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主战派与主和派的分歧。主战派是顽固派官僚和清流派人物,一些则是地方疆吏了,如两江总督刘坤一,驻法公使曾纪泽,筹办福州海防大臣左宗棠,两广总督张之洞等,属抗战派。他们认为“越南为中国外藩,本应保护”、“中国与越南唇齿相依,法国侵占越南,“此唇亡齿寒之患也”,“法人通商红江(何),规取越南北境,命所在尤注滇南……”,“中国自固藩篱,断无坐视之理”。而主和派以李鸿章为代表。而总的来说,对抗战是不积极的,是妥协的,越南曾两次派使向清政府求援。1882年,法政府以“剿办土匪”为名,派广西军驻扎越南北宁,云南军驻扎越南的山西,还派人联络刘永福,也把黑旗军作为对法作战的力量。法国侵略者一面向北圻进犯,一面诱使清政府与他谈判,以便使清政府承认他在越南取得的权益。1882年,法国公使宝海提出谈判问题,清延派李鸿章与他谈判,于当年12月签订了一项备忘录,拟定越南事宜三条:①倘中国将云南、广西驻军撤出,法国则不得占土地和贬削越南国王的统治权;②开放保胜为商埠;③中法两国在云南广西之外与红江(红河)中间之地,应划定界限,北归中国巡查保护,南归法国巡查保护。这就是说,要中国以撤兵,通商作为交换条件,两国分割越南北圻。茹费理二次组阁后,推翻宝海三条,召他回国,并派援军大举进攻北越,使越南形势骤趋紧低。1883年4月末,清廷派李鸿章“前往广东督办越南事宜,所有广东、广西防军均归节制”。李鸿章作为主和派代表人物,他从保存淮军和北洋海军的实力出发,总是找借口为主和张本。在7月中旬,清廷把李鸿章调回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任。张树声回两广总督本任。张树声是主战的,他奏请清廷采取对策,以保护中越的宗藩关系,建议清政府令曾经泽与法国交涉,并遍告各国,同时建议备战。12月旬,清政府派员前往越南宣布“天朝威德”,一时清政府又倾向主战,通过外交途径通知法国,山西等地驻有中国军队,要求法国慎重从事。法国不予理睬,于当月,孤拔率军攻山西,清军将领,云南巡抚先期逃亡兴化,黑旗军血战三天,毙战300余人,最后山西失陷,这样,中法战争就以此时法国进攻山西的中国驻军为标志而正式爆发。
三、中法战争的经过
1、战争的第一阶段(1883.12-1884.5)
这一阶段,战场主要是在越南境内。这里,我们是按照传统的,也是一般的观点,把1883年12月法国军队进攻驻扎在越南山西的清军作为中法战争正式开始的标志的。如上面所讲到的,在此之前,中国军队黑旗军,就已经和法国交战,但如果追及于此,时间就长了。这一阶段从战事上说不如下一阶段典型:战事开始驻地清军与刘永福军作了抵抗后败退,一直到1884年3月,这期间清军在越南战场的山西和北宁两地 ,接连失败,法军完全控制了红河三角州地带。法国军事上的胜利,加深对清政府进行逼降和诱降活动。这时,清廷在人事上进行了一次较大改组。4月8日,慈禧乘越南战局危机之际,为推脱战败责任和打击他所忌之力量,罢免了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奕訢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务,令载湉的父亲顽固派首领醇亲王奕譞会商军机要政,以庆亲王奕劻管理总理衙门。同时把前方作战失利的云南巡抚唐炯和广西巡抚徐延旭革职,以淮军将领潘鼎新为广西巡抚,张凯嵩为云南巡抚。由此可以看出清廷对战争的态度上较前有所变化,有了对法作战的比较积极的倾向。但其作出的人事安排,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权逐的反映。奕訢曾直接参与密谋了北京政变,对慈禧的上台起了很大的支持作用,因而有“功”于朝,而得以显赫一时,随着他势力的增长,慈禧开始顾忌起他来,怕他权力过分膨胀,影响自己的最高领导权,所以借助于顽固势力来牵制他,这在上节中已讲到。奕訢的一切差事被开去,被令“家居养疾”,而任命李鸿章办理对法交涉。中法双方在天津进行谈判。驻法公使曾纪泽曾立中法战争中的抵抗派。他就中国在越南的主权问题多次与法国外交部辩论,招致法国对他的不满,因而,谈判开始,法国代表福禄诺就提出撤换中国驻法大使的问题,李鸿章劝总理衙门予以同意。于是总理衙门以在德国办理购买军舰的北京洋务集团人员李凤苞署理驻法大使。5月6日谈判正式开始,在5月11日,李鸿章与福禄诺签订了《中法天津简明条约》。主要内容:①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的“保护权”(1883年8月,法军攻占越南中部的顺化后,迫使越南订立了《顺化条约》,获得对越南的“保护权”),;②允许法国在中越边境上通商;③法国从北圻退兵,但未规定退兵的具体日期。此约的签订标志着中法战争第一阶段的结束。
2、战争的第二阶段(1884.6-188.5)
这一阶段是中法战争的典型阶段,战事在中国和越南两处同时进行(有的人把这一阶段作为中法战争的全过程,如胡书),步骤大致如下:
①北黎冲突(观音桥事件)
②基隆之战
法国在北黎本来是故意寻衅,结果被清军打败,结果恼羞成怒,反诬中国破坏《中法简明条约》,这时清政府仍幻想与法国共保所谓“和好大局”,说北黎冲突事出于误会。邀请新任法使巴德诺,到天津与李鸿章谈判,巴德诺根本不予理睬,清政府请求赫德出面调停。赫德向清政府施加压力,强迫清政府从越南撤兵,并要清方赔偿兵费二亿五千万法郎,清政府照会法使,清军可以自越南撤回,但不能赔款。赫德出面“调解”,促成中法两国在上海谈判。清政府任命两江总督曾国荃为全权大臣,法国代表是巴德诺。7月28日开始谈判,这时清军已经开始“从越南撤退,就无需再谈撤兵问题,法国公使坚持清方得赔偿兵费,双方讨价还价,法使表示可以减至八千法郎”,中国表示拒绝,但提出对在北黎冲突中死去的家属,可以给予抚恤金50万两,因双方坚持的数目相差太远,8月2日谈判遂告破裂,巴德诺就把谈判破裂的消息告诉远东舰队副司令利士比,并让他进攻台湾,占据基隆。8月4日,利士比率军舰4艘到达基隆口外,次日发动进攻。早在“北黎冲突”刚刚发生的时候,清政府为了加强台湾的防务 。调在籍养病的淮军将领刘铭传给以巡抚衔,令督办台湾军务。刘铭传带一部淮军至台湾,又整顿地方军队,筹办防务,同知法军平改,刘铭传立即前往基隆督战,中国军队奋勇杀敌,打死打伤敌人100多人,缴获洋枪数十杆,大炮四尊,账房十余架,取得反击的胜利。
③马尾之战
基隆保卫战的胜利推动了清政府的主战派,也使清廷胆气稍壮,8月14日,清廷向沿江沿海各省水军督抚发布命令:“清人肆意要挟,无理已甚,本宜即行声罪攻击,因美国仍拟调处,用意颇善,未可辜负,改失与国之好,是以迟迟未发。即经总署照会法使,并照会各国。倘若国竟收照会置之不复,亦不退出兵船,惟有即于决战,以免坐失事机。着治江沿海各将军,督抚大臣,迅速准备一切事宜,听侯谕旨……”但是福州船政大臣何如璋,会办海防大臣张佩纶等不做战争准备,而法国拒绝美国调停,8月21日,法国公使下旗出京。以示决裂,8月22日,孤拔接到法国政府进攻福州的命令,次日上午,法国驻福州总领事事,向闽浙总督何璟下了战书。何璟连忙通知了张佩纶、何如璋,三人惊慌失措,派出代表请求法国改期开仗,遭到拒绝,当天(8。23)下午一时三刻,法军开始向福建水师发炮,由于何如璋等人封锁消息,海军事事前没有任何准备,仓促应战。还未来得及起锚,法军第一排炮弹就击沉了军舰两艘,重伤四艘。在被动应战的情况下,广大官兵英勇抵抗。福建海军旗舰“扬武号”用尾炮击中法旗舰伏尔他号,这时法国的一艘鱼急雷艇从旁边窜出,发射鱼雷将杨武号击中,运输舰福星号开战后亦冲入敌阵与敌舰激战。他对准法旗舰“伏尔他”号猛击,其他法舰赶来救助,最后因火药仓中弹爆炸,全舰官兵壮烈牺牲,另外“振威号”、“飞云号”、“福胜号”等舰表现也很突出,顽强与敌奋战。这场海战,福建水师舰船被击沉七艘,官兵伤亡700多人, 马尾船厂亦被轰毁(后又修复)。马尾之战三日之后,即在 8月26日,清政府在舆论的督促下被迫正式对法宣战。这场战争的失败,主要是由清朝 ,特别是有关地方大员地昏庸腐败造成的(福建水师官兵总的表现是好的),如江苏船政大臣何如璋,不事战备,整日贪饮,且下令各舰不准擅自开仗;闽浙总督何璟极迷信,日惟蠖屈署中念经拜佛,以冀退敌,福建巡抚张朝栋 ,恐城被围,署中粮绝,多购柴米及咸鱼,存积署中。大臣张佩伦,战时更是仓徨逃跑。
④沪尾之战
马尾海战之后,法国侵略军器焰嚣张,派军舰驶至基隆口外,挂旗索战,整日不休,不久占领基隆,刘铭传退至沪尾(淡水),认真布防,沪尾当基隆后路,距台北仅三十里, 战略地位很重要,并且守军的军装粮饷都在此城,沪尾失陷,前军将不战自溃,台北战局势将瓦解。从14日部开始,清军拼死争夺,刘铭传督率守军分伏海滨 ,风餐露宿,严阵以待。10月8日,法军发炮猛攻炮台,炸弹如肉,复以小船载兵千人登岸,猛扑炮台。清军突起截击,敌军死伤惨重,在沪尾之战中,法军又获胜利。
⑤镇海之战(甬江之战)
马尾之战后,法军一方面进犯台湾,同时又窥祠浙江沿海,浙江提督欧阳利见和宁波台道薛福成积极备战,封锁江口,组织火力,铺设通讯电线,江海渔民也积极配合查拿奸细 。1885年3月初,法舰几次向镇海发动进攻,军民奋勇抵抗 ,惩罚侵略者,保卫了领土,镇海直到战争结束,尽管法舰“欲罚侵略间,以图一逞,卒不可得。
⑥镇南关大捷
清政府对法宣战后,下令驻扎在越南的军队主动出击,东路是广西潘鼎新等,此军越过谅山,谷松,屯扎船头、朗甲一带,西路是云南岑毓英部,它于10月抵进宣光,与黑旗军配合包围了宣光的清军。1885年2月,侵越法军得到增援,向东路清军进攻,潘鼎新战胜不追,战败则退,士气低落,法军尾追潘鼎新军,一直逼进镇南关(今友谊灭),甚至一度占领镇南关,把战火燃烧到中国边境。此时刘永福的黑旗军在越南人民义军的配和下,则在军事上取得胜利,大败法军于临洮,乘胜克复数十州县,向越南内地挺进。这时督办广西军务筑长 墙掘壕沟,率部独挡中路前敌,并分别与其他两路军队配合,在1885年3月24日,清军主力猛攻长墙,冯子材“以帕裹首,赤足草鞋”,大呼而出,亲自率领将士与法军拼搏 ,众士感奋力战度,法军大败而逃,清军乘胜追击,在28日又在谅山城北重伤法军头目尼格里。法军放弃谅山,向南逃溃 ,是役法军死伤近300人。这是中法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此役的胜利不但扭转越南战场的局面,而且使整个战局中国方面占据优势。
⑦订立《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中法新约》,《李巴条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6-27 01:32 , Processed in 0.10910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