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代汉语笔记 (对历史文选很有用噢)

[复制链接]
11#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02:58 | 只看该作者
2、否定性的無定代詞        莫
第一章    古汉语知识
古今詞義異同
一、古今詞義(辭彙)的傳承與存廢
1、古用今廢詞
指在漢語歷史上被淘汰、已經失去了交際作用、隨舊事物的消亡而消失的詞。如:
區分牲畜種類的詞:羜,五月生羔;羳,黃肚羊;犙,三歲牛;牭,四歲牛。
古代官職等級:君、臣、仆、吏、奴、婢、大夫、尚書、丞相。
古祭祀名:祠,春祭;礿,夏祭;禪,祭天;社,祭地。
2、古今義同詞
多爲基本詞彙,古今意義和用法基本相同,個別詞義所指仍有細微差別。如:
坐,古今坐的方法不同,詞義所指的禮儀有了變化。
雷,古今對同一現象的認識發生了變化。
3、古今異義詞
(1)完全不同 在閱讀文獻時一定要注意。
綢:古義指纏繞,《爾雅·釋天》:“素錦\綢杠。”郭璞注:“以白地錦\韜(纏繞、套住)旗之杆。”《九歌·湘君》:“薜荔柏兮蕙綢。”王逸注:“綢,縛束也。”今義爲絲織品的名稱。
該:古代常用義爲完備。《楚辭·招魂》:“招具該備,永嘯呼些。”王逸注:“該。亦備也。言撰設甘美招魂之具,靡不畢備,故長嘯大呼以招君也。”《方言》卷十二:“備、該,咸也。”現常用意義爲“應當”。成語“言簡意賅”一詞中,“賅”與“該”義同而形異。
搶:《戰國策·秦策》:“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莊子·逍遙遊》:“我決起而飛,搶榆枋。”兩處的“搶”皆“碰、撞”之義。
行李:古指外交使節,指人不指物。《左傳·僖公三十年》:“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今指出行時攜帶的東西,指物不指人。
(2)同中有異 古今意義之間存在細微差別。
給:古常用義爲供給。《戰國策·齊策》:“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今常用義爲給。
勤:古常用義爲辛勞、辛苦,與“逸”相對。《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今常用義爲勤勞、勤快。
勸:古常用義爲鼓勵、勸勉,《國語·越語》:“果行,國人皆勸。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婦勉其夫。”今義爲勸说。
訪:古義爲詢問、諮詢。《左傳·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訪諸蹇叔。”今義爲探訪、訪問。
二、古今詞義的差異
古今詞義在各方面都表現著差異,主要分爲以下幾個方面:詞義範圍、詞義感情色彩、詞義程度輕重等。下面分別予以說明:
(一)詞義範圍不同
詞義範圍主要指詞義的外延而言,我們以圓圈表示詞的古義和今義,可以形成以下幾種幾何關係:
在古今詞義的關係上,A圖代表古今意義完全相同,B圖代表古義與今義之間的交叉關係,詞義在發展過中,古義的部分意義消失,今義又産生出來新的意義。這是多數詞義變化的情況。C圖今義包含古義,表示今義擴大。D圖古義包含今義,表示今義縮小。E圖古今意義不在同一個意義範圍,表示詞義轉移。
1、詞義範圍擴大(簡稱詞義擴大)
詞義從古義過渡到今義,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範圍隨之擴大,即由部分到整體,由個別到一般,由狹窄到寬泛,採取了全面擴張的方式,使古義成爲今義外延的一個組成部分,這種演變稱爲詞義範圍擴大。(今義大於古義,古義包含在今義之中,成爲今義外延的一個組成部分。)例:
①菜:古義專指蔬菜,《說文·艸部》:“菜草之可食者。”《禮記·學記》:“大學始教,皮弁祭菜。”注:“菜,謂芹藻之屬。”到了宋代,菜仍不含肉、蛋等副食。羅大經在《鶴林玉露》記載:仇泰然對一幕僚說:“某爲太守,居常不敢食肉,只是吃菜;公爲小官,乃敢食肉,定非廉士。”這裏“菜”與“肉”分別畫然。到了吳敬梓《儒林外史》時,菜已經由專指蔬菜而兼指肉、蛋等副食了。如該書第四十二回:“都是些燕窩、鴨子、雞、魚……那菜一碗一碗的端上來。”這裏的“菜”顯然指前面的“鴨子、雞、魚”等。“菜”的意義演變可以用下圖表示:
        古義        今義
義素一        蔬菜        蔬菜
義素二                肉蛋奶等副食
②睡:古義指打盹。《說文·目部》:“坐寐也。”《史記·商君列傳》:“孝公既見衛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史記·蘇秦列傳》:“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蘇軾《秋聲賦》:“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以上幾例中“睡”均爲“坐寐”義。後來“睡”由“坐寐”發展到各種方式的睡覺。蘇軾《海棠詩》:“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古義        今義
義素一        打盹        打盹
義素二                其他睡覺方式
③糧:古義指外出時隨身攜帶的(供旅行者吃的)乾糧。《莊子·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唐陸德明《經典釋文》注:“居家爲食,行道曰糧。”後來泛指各種糧食。《晉書·吳隱之傳》:“每月初得祿,裁留身糧,其餘悉分授親族。”《後漢書·和帝紀》:“詔貸被災諸郡民種糧。”這兩處的“糧”均泛指所有糧食,尤其是後面一句,能做種糧的“糧”顯然不是指“乾糧”。現在所說的“糧”也是幹濕生熟均可。
        古義        今義
義素一        (供旅行者吃的)乾糧        (供旅行者吃的)乾糧
義素二                其他各種糧食
④江:古專指長江。《水經注·江水》:“江水又東,逕巫峽。”今泛指多條河流。陸雲《答兄平原》:“南津有絕濟,北渚無河梁。”
⑤河:古專指黃河。《山海經·海外北經》:“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今泛指多條河流。杜甫《秋興八首》其七:“關塞極天唯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
⑥皮:古專指獸皮。今泛指多種事物的表面部分以及皮一樣的東西。成語“皮之不存,毛將焉傅”中的“皮”即爲古義。《左傳·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左傳·襄公二十一年》:“譬於禽獸,臣食其肉而寢處其皮矣。”《禮記·坊記》鄭玄注:“古者殺牲,食其肉,坐其皮。”
⑦響:古專指回聲。《水經注·江水》:“空穀傳響,哀轉久絕。”今泛指聲音。洛賓王《在獄鳴蟬》:“露重飛難進,風多響宜沈。”
⑧唱:古義指領唱。《詩經·鄭風·蘀兮》:“叔兮伯兮,唱予和女。”今泛指唱歌。王勃《騰王閣序》:“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
此外,“雄、雌、牙、齒”等詞也表現出詞義範圍的擴大。
2、詞義範圍縮小(簡稱詞義縮小)
詞義從古義過渡到今義,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範圍隨之縮小,即由整體到部分,由一般到個別,由寬泛到狹窄,採取了全面收斂的方式,使今義成爲古義外延的一個組成部分,這種演變稱爲詞義範圍縮小。(今義小於古義,今義包含在古義之中,成爲古義外延的一個組成部分。)例:
①臭:古義泛指各種氣味。既有好聞的,也有難聞的;既有香氣,也有臭氣。《周易·系辭》:“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氣味象蘭草一樣芳香)。”在表示穢氣時在“臭”之前加“惡”,如《禮記·大學》:“如惡惡臭。”“惡臭”指難聞的氣味。後來又泛指各種氣味而專指穢氣,如大家熟悉的一句話:“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也。”這裏“臭”和“香”相對,顯然指穢氣。
②宮:古代所有人居住的房子都稱“宮”。《說文·宀部》:“宮,室也。”《周易·困卦》:“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凶。”《墨子·節用中》:“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宮室之時,因陵丘掘穴而處焉。”《經典釋文·爾雅音義》:“宮,古者貴賤同稱宮,秦漢以來,惟王者所居爲宮也。”先秦無論貴賤所住的地方皆稱宮,自秦始皇始專指皇帝所住的地方。隨著封建社會的滅亡,“宮”的意義範圍又進一步縮小,現在指一些群衆\集會的地方,如“文化宮”、“少年宮”、“科技宮”等。
③禽:古義爲飛禽走獸的總稱。《白虎通》:“禽者何?鳥獸之總名。”《周禮·天官·庖人》:“有六禽。”鄭玄注:“宜爲羔、豚、犢、麛、雉、雁。”《三國志·魏書·方技傳》:“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後來詞義範圍縮小專指鳥類,如《爾雅·釋鳥》:“二足而羽者謂之禽,四足而毛者謂之獸。”
④蟲:古代對動物的總稱。《爾雅·釋蟲》:“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大戴禮記·易本命》:“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凰爲之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爲之長;有甲之蟲三百六十,而神龜爲之長;有鱗之蟲三百六十,而蛟龍爲之長;倮之蟲三百六十,而聖人爲之長。”後指人以外的其他動物,《西遊記》第一回:“如今人蟲之內,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閻王老子所管。”再後來專指昆蟲。今方言中,鳥稱蟲蟻,麻雀稱小蟲,蛇稱長蟲,虎稱大蟲,仍可見端倪。
⑤瓦:古義指陶器的總名。《說文·瓦部》:“土器已燒之總名。”今專指一種建築材料。《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軍鼓噪勒兵,武安屋瓦盡震。”
⑥穀:古義泛指各種糧食作物。《詩經·豳風·七月》:“其始播百穀。”《孟子·滕文公上》:“樹藝五穀。”今專指一種農業作物——穀子。賈思勰《齊民要術·種穀》:“凡穀,成熟有早晚。”
⑦子:古義爲子女的總稱。《論語·公冶長》:“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後專指兒子。《戰國策·趙策》:“父母之愛其子,則爲之計深遠。”
⑧墳:古義指大土堆。《九歌·哀郢》:“登大墳以遠望兮,聊以舒吾憂心。”後指墳墓。《禮記·檀弓上》:“古者墓而不墳。”
⑨金:古義指金屬的總稱。《說文·金部》:“五色金也。”《周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後專指黃金。《世說新語·德行》:“管甯、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
此外,人們的稱謂“朕、丈夫、丈人”等也屬於詞義範圍縮小的例子。
3、詞義範圍轉移(詞義轉移)
詞義在發展演變過程中,今義古義之間不存在類屬關係,只是具有一定的聯繫。詞義範圍由某一事類轉移到另一事類,由甲範圍變爲了乙範圍。如:
①羹:古義指帶汁的肉。《左傳·隱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史記·項羽本紀》:“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亦指帶湯煮熟的蔬菜,《韓非子·五蠹》:“糲粢之食,藜藿之羹。”古詩《十五從軍行》:“舂穀持作飯,采葵持作羹。”後來指湯類的食品,王建《新嫁娘》:“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羹”“湯”同義連文。如今之牛肉羹、粟米羹、蓮子羹等。
古義        今義
帶汁的肉        湯類的食品
②涕:古義指眼淚。《莊子·大宗師》:“孟孫才其母死,哭泣無涕,中心不戚。”《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臧孫入哭,甚哀,多涕。”上古鼻涕用“泗、洟”來表示。《詩經·陳風·澤陂》:“涕泗滂沱。”毛亨傳:“自目曰涕,自鼻曰泗。”後來由眼淚變爲鼻涕。上古漢語中一般不用“淚”,漢代才有“淚”。王褒《僮約》:“目淚下落,鼻涕長一尺。”於是淚、涕分工,涕主要表示鼻涕。但漢以後仍有用“涕”表示眼淚者,如《出師表》:“臨表涕零。”
古義        今義
眼淚(自目)        鼻涕(自鼻)
③寺:古義指官署。今義指寺院。《後漢書·劉般傳》:“官顯職閑,而府寺寬敞。”漢代有鴻臚寺,專門接待外賓的地方。東漢明帝年間,印度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應邀來洛陽,起先就住在鴻臚寺。不久,在洛陽西門外另建精舍,供其居住與安置經傳,並以馱運\經卷的白馬命名,又襲用當時官署之稱,名曰“白馬寺”。隨著弘法運\動的展開,寺院逐漸成爲僧衆\供佛和聚居修行場所的專稱,而其官署之義反而隱沒不見了。
④暫:古義指突然、一下子。《說文·穴部》:“突,犬從穴中暫出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武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暫騰而上胡兒馬。”後意義變爲短暫的、短時的,庾信《鏡賦》:“不肯片時入匣裏,暫出園中也自隨。”再後來變爲暫時的意思。
⑤葷:古義指蔥蒜等有辛辣刺激氣味的蔬菜。《說文·艸部》:“葷,辛菜也。”《管子·立政》:“瓜瓠葷菜,百果具備。”後指魚肉等肉類食品,《舊唐書·王維傳》:“居常蔬食,不茹葷血。”范成大《離堆行》:“款門得得酬清樽,椒漿桂酒刪膻葷。”舒夢蘭《遊山日記》:“公已絕葷久矣,亦尚思肉味否?”
⑥湯:古義指熱水。《列子·湯問》:“日中如探湯。”今義指湯類食品或煮飯的汁。
此外,“官、兵”等詞也表現爲詞義的轉移。
(二)詞義感情色彩不同
詞的感情色彩可分爲褒義、貶義、中性三類。詞以發展的過程中,大多數詞的感情色彩沒有變化。但有少數詞的感情色彩發生了變化,變化的情形可以如右圖所示:
下面我們簡單予以說明。
1、由褒義變爲貶義
①復辟:古義指恢復君位。《明史·王驥傳》:“石亨、徐有貞等奉英宗復辟。”感情色彩爲褒義。今義指反動勢力捲土重來。用作貶義。
②爪牙:古義指勇猛的幹將、得力的助手。《國語·越語》:“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韓愈《與鳳翔邢尚書書》:“今閣下爲王爪牙,爲國藩垣。”《左傳·成公十二年》:“及其亂也,諸侯貪冒,侵欲不忌,爭尋常以盡其民,略其武夫,以爲己腹心、股肱、爪牙。故《詩》曰:‘赳赳武夫,公侯腹心。’”後來指壞人的幫兇。
另外,“心腹(也作腹心)”以及“走狗”在古義中也多用爲褒義。
2、由貶義變爲褒義
①鍛煉:古義有玩弄法律誣陷人的意思。《漢書·路溫舒傳》:“則鍛煉而周納之。”《後漢書·韋彪傳》:“鍛煉之吏,持心近薄。”注:“鍛煉猶成熟也。言深文之吏,入人之罪,猶工冶鑄陶,鍛煉使之成熟也。”用爲貶義。今義則用爲褒義。
3、由中性變爲褒義
①祥:古義指吉凶的徵兆、預兆。《左傳·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安在?”表示預兆時爲中性詞。後指吉祥,《韓非子·內儲說上》:“主欲治而不聽之,不祥。”爲褒義。
4、由中性變爲貶義
①謗:古義指背後議論人。《左傳·襄公十四年》:“士傳言,庶人謗。”杜預注:“庶人不與政,聞君過則誹謗。”《史記·夏本紀》:“女無面諛,退而謗予。”賈山《至言》:“商人庶人誹謗己而改之,從善無不聽也。”《戰國策·齊策》:“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今義則指誹謗、誣陷人。《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②侵:古義指不宣而戰,無正義非正義之分。《左傳·僖公四年》:“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左傳·莊公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鐘鼓曰侵,輕曰襲。”後指非正義的侵略、侵犯。《韓非子·內儲說上》:“愛多者則法不立,威寡者則下侵上。”
(三)詞義程度輕重不同
有些詞意義所表示的程度古今也存在差異。表現是古義輕今義重或者古義重今義輕。
1、詞義由輕變重,即古義輕今義重
①誅:古義爲責備。從誅的字形可以分析出來。《說文·言部》:“誅,責也。”今成語有“口誅筆伐”。《論語·公冶長》:“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後來詞義變重,成爲“殺”的意思,《史記·項羽本紀》:“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成語有“天誅地滅”。
②恨:古義指遺憾。《史記·淮陰侯列傳》:“大王失職入漢中,秦民無不恨者。”《洛陽伽藍記》:“不恨我不見石崇,恨石崇不見我。”今義指痛恨,詞義程度明顯加重。李賀《老夫采玉歌》:“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2、詞義由重變輕,即古義重今義輕
①怨:古義指痛恨。《史記·淮陰侯列傳》:“秦父兄怨此三人,入於骨髓。”《史記·袁盎列傳》:“梁王由是怨盎,曾使人刺盎。”《史記·秦本紀》:“繆公怨此三人,痛入骨髓。”後指埋怨,《陌上桑》:“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②購:古義指重金購求、懸賞。《說文·貝部》:“購,以財有所求也。”《史記·項羽本紀》:“吾聞漢購吾頭千金,邑萬戶。”今義指一般的購買。《清史稿·兵志》:“請令兩廣督臣續購大小洋炮。”
另外“感激”一詞意義也是由重變輕。
古今詞義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上幾個方面,每一個方面又不是孤立的,一個詞意義的變化往往貫穿著幾個方面。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所謂的古今爲一對相對的意義或時間概念。
12#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03:07 | 只看该作者
继续

第一章    文选
九方臯相馬      《列子·說符》
【《列子》介紹】《漢書·藝文志》載《列子》八篇,作者爲列禦寇,但早已失傳。現存的八篇,是魏晉時期人搜集有關列禦寇的資料編成的,其中有些篇目可能是原書的佚文。書中表現的是魏晉時期門閥士族地主階級的世界觀和生活態度,有些地方還反映了佛教思想的影響。但其中保存了不少古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對後人有一定的啓發教育作用。
《列子》有晉人張湛的注本八卷,今人楊伯峻的《列子集釋》可供參考。
【題解】本篇選自《列子·說符》。這則寓言通過九方臯求取千里馬的故事,告訴人們凡事有所大成,必有所小棄。因此,善於使用人才的人,應求其大節,不必苛責小事。故事還教育人們,看問題要看事實,不能只看表面現象。
秦穆公謂伯樂曰:“子之年長矣,子姓有可使求馬者乎①?”伯樂對曰:“良馬可形容筋骨相也②;天下之馬,若滅若明,若亡若失,若此者絕塵弭(m‹)轍③。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馬,不可告以天下之馬也④。臣有所與共擔纆(m)薪菜者,有九方臯,此其于馬非臣之下也,請見之⑤。”
【注釋】①秦穆公:秦國國君,嬴姓,名任好。春秋五霸之一。  伯樂:姓孫,名陽。古代有名的相馬專家。  年:年歲。  長:年歲高,年老。  子姓:子孫。  者:和“求馬”組成名詞性的結構,表示“求馬的人”。
②良馬:一般的好馬。與“天下之馬(千里馬)”相對。  形容筋骨:指馬的形體筋骨長相等外在的特點,這些特點一般人就可以看出。這裏名詞作狀語,從“形容筋骨”等方面。  形容:指行貌。與今義不同。
③天下之馬:指天下特出的好馬,即千里馬。  若滅若明,若亡若失:指千里馬的形態特徵,若明若暗,若有若無,恍惚迷離,很不容易識別。意思是千里馬是不能夠通過形態特徵來相的。
若此者:象這樣的馬。  絕塵弭轍:形容馬跑得非常快。奔跑是不會揚起塵土也不會留下足迹。  弭:消失。  轍:車轍,這裏指蹄迹。
④下才:指才能一般。  “可告”兩句:能夠教會他們相一般的好馬而不能教會他們相天下特出的千里馬。
⑤所與:“所”加“與”,相當於“與之”,在一起幹事的人。  共:一起。  擔纆:用繩索擔負東西。  纆:繩索。  薪菜:打柴草。  菜:通“采”。  九方臯:人名,複姓九方,《淮南子》及《呂氏春秋》作“九方堙”,《莊子》作“九方歅”。  此:這個人。  於:介詞,對於。  非臣之下:不在臣之下。  見:謁見。  使動用法,使……謁見。
穆公見之,使行求馬①。三月而反報曰:“已得之矣,在沙丘②。”穆公曰:“何馬也③?”對曰:“牝(pŒn)而黃④。”使人往取之,牡而驪(lŒ)⑤。穆公不說,召伯樂而謂之曰:“敗矣,子所使求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⑥?”伯樂喟然太息曰:“一至於此乎!是乃其所以千萬臣而無數者也⑦!若臯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c‘),在其內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⑧。若臯之相者,乃有貴乎馬者也⑨!”馬至,果天下之馬也⑩。
【注釋】①見:召見。  行:出行,外出,往。  求:尋求。②反:“返”的古字。  報:回報、報告。  沙丘:地名。
③何馬:什麽樣的馬。④牝而黃:黃色的母馬。  牝:雌性的動物。⑤取:牽來、取來。  牡而驪:黑色的公馬。  牡:雄性的動物。
⑥敗:糟糕,壞,失敗。  色物:毛色。  牝牡:公母。  尚:尚且。  弗:不。何馬之能知:能知何馬。賓語“何馬”用代詞“之”複指而前置。⑦喟然:歎息的樣子。  太息:長聲歎息。  一:專心,專一。也可理解爲副詞,加強語氣,相當於“竟”。  是:代詞,這。  乃:情態副詞,起強調語氣的作用,意思如“正是、就是”。  其:指九方臯相馬的方法。  千萬臣而無數者:意思是比我強千萬倍甚至無數倍。⑧天機:天地間的玄機,指事物的精微。  忘:忽視,遺忘。  麤:同“粗”。  在:省察,注重。 “麤”與“外”指“色物牝牡”等外在特點,“精”與“內”指“天機”,事物的內在特點、本質。  所見:所應當看見(關注)的地方。  不見:不必看見(關注)的地方。  視:考察,觀察。  遺:抛棄,丟開。 “所見”、“所視”指必須注意必須觀察之處,即“精”與“內”、“天機”。“所不見”、“所不視”指不必注意不必觀察之處,即“麤”與“外”、“色物牝牡”。⑨“若臯”句:象九方臯這樣善於相馬的人,實在是有比千里馬更可貴的地方啊。  乃:情態副詞,表強調語氣。  乎:介詞,相當於“於”,表比較。⑩至:到來。果:副詞,果然。
景公射出質     《說苑·君道》
【《說苑》介紹】《說苑》共二十卷,爲東漢劉向撰。所錄多爲可以爲人取法的逸聞佚事。按其性質內容分類編纂爲君道、臣術等二十卷。其故事多短小精煉哲理精深宏富。該書對校勘古籍整理文獻有一定參考的作用。
《說苑》歷史上無人註疏,今人趙善詒《說苑疏證》及臺灣盧元駿《說苑今注今譯》可參考。
【題解】本文選自《說苑》卷一《君道》,通過齊景公射箭出質而群臣唱善弦章進諫的故事,說明了齊景公的善於納諫、弦章的善於進諫和廉潔,爲作君臣者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東西。
晏子沒十有七年,景公飲諸大夫酒,公射出質,堂上唱善,若出一口①。公作色太息,播弓矢②。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於今十有七年,未嘗聞吾過不善。今射出質,而唱善者若出一口③。”弦章對曰:“此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顔色。然而有一焉,臣聞之,君好之,則臣服之;君嗜之,則臣食之。夫尺蠖食黃則其身黃,食蒼則其身蒼。君其猶有諂人之言乎④?”公曰:“善。今日之言,章爲君,我爲臣⑤。”是時海人入魚,公以五十乘賜弦章歸,魚乘塞塗⑥。撫其御之手,曰:“曩者之唱善者,皆欲若魚者也。昔者晏子辭賞以正君,故過失不掩。今諸臣諂諛以干利,故出質而唱善如出一口。今所輔於君未見於衆\,而受若魚,是反晏子之義,而順諂諛之欲也⑦。”固辭魚不受⑧。君子曰:“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遺行也⑨。”
【注釋】①晏子:晏嬰,齊人,春秋時期有名的賢臣。其事《史記》有傳。  沒:同“歿”。  有:通“又”。  景公:齊景公,名杵臼,西元前547年至西元前490年在位。  飲:使動用法。射:射箭。  出質:沒射中靶子。  質:箭靶。  唱善:叫好。
②作色:變色。  太息:歎息。  播:通“簸”,搖動。③弦章:春秋齊人,名賓胥無,字弦章,桓公時爲大司理(主管獄訟)。  於今:至今。  過:有人認爲此字是衍文。④不肖:不賢,不像樣。  知:同“智”。  犯:冒犯。  顔色:臉色。  服:順從。
嗜:嗜好。  食:使動用法。  尺蠖:一種昆蟲,行走時先屈後伸。傳說食黃則黃、食青則青。  蒼:草青色。  其:表推測語氣。  猶:尚且。  諂人:諂邪小人。⑤章爲君,我爲臣:弦章是國君,我是臣子。⑥海人:漁人。  入:進獻。  魚乘:載魚的車子。  塞途:堵滿了道路。⑦禦:禦者。  曩者:先前,以前。  欲:想要。  若:代詞,這些。  辭:推辭,拒絕。  掩:掩蓋,掩飾。  幹利:求取利益。  輔:輔助。  見於衆\:爲衆\人所見。順:順應。  欲:欲望。⑧固:堅決。⑨廉:廉潔。
附《晏子春秋·外篇》文:
晏子沒十有七年,景公飲諸大夫酒,公射出質,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矢。弦章入,公曰:“章!自晏子沒後,不復聞不善之事。”弦章對曰:“君好之,則臣服之;君嗜之;則臣食之。尺蠖食黃則黃,食蒼則蒼是也。?”公曰:“善。吾不食諂人以言也。”以魚五十乘賜弦章,章歸,魚車塞塗,撫其御之手,曰:“昔者晏子辭賞以正君,故過失不掩之。今諸臣諛以干利,吾若受魚,是反晏子之義,而順諂諛之欲。”固辭魚不受。君子曰:“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遺行也。”
扁鵲之衛     《新語·資質》
【《新語》介紹】
《新語》共十二篇,依次是道基、術事、輔政、無爲、辨惑、慎微、資質、至德、懷慮、本行、明誠\、思務,漢陸賈撰。陸賈,楚人,西漢初任漢高祖時太中大夫,深得漢高祖信任。陸賈隨漢高祖初定天下,因善辯聞名。陸賈在漢高祖前常稱詩書,後應漢高祖之命,撰文敍述古今成敗得失天下的道理,爲高祖稱善,時人稱其書爲《新語》。
【題解】
本文選自《新語》第七章《資質》,通過“扁鵲在衛不受重用”的故事說明“求遠而失近,廣藏而狹棄”的道理,故事雖短小卻寓意深刻。
昔扁鵲居宋,得罪于宋君,出亡之衛①。衛人有病將死者,扁鵲至其家,欲爲治之②。病者之父謂扁鵲曰:“吾子病甚篤,將爲迎良醫治,非子所能治也③。”退而不用④。乃使靈巫求福請命,對扁鵲而呪(zhu)⑤。病者卒死,靈巫不能治也⑥。夫扁鵲,天下之良醫,而不能與靈巫爭用者,知與不知也⑦。故事求遠而失近,廣藏而狹棄,斯之謂也⑧。
【注釋】①昔:往昔,以前。多用於追敍往事。  扁鵲:春秋時名醫,姓秦,名越人,因醫術高明人稱扁鵲。扁鵲是傳說中黃帝時的名醫。《史記》有《扁鵲倉公列傳》。  居宋:住在宋國。  宋:春秋諸侯國,商代後裔,子姓,都城在今河南商丘。  得罪:獲罪。  出亡:逃亡。  之:到……去。  衛:春秋諸侯國,姬姓,周武王封其弟康叔于殷,故城在朝歌(今河南淇縣),轄地在今河北南部與河南北部一帶。②至:到。  其:指患者。③甚:很。  篤:深,嚴重。  良醫:醫術高明的好醫生。④退:推辭。⑤乃:於是,竟。  靈巫:巫師。  求福請命:請求上天賜福保命。  呪:禱\告,後指方士等自稱可以驅鬼求神的口訣。⑥卒:最終。⑦爭:競爭。  用:聘用。  知:同“智”。
⑧故:所一。  廣藏而狹棄:廣泛收藏而較小的捨棄。  斯:代詞,此。
13#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03:15 | 只看该作者
继续

第二章    古汉语知识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一、何为词的本义
本义顾名思义应为词本来的意义,他是从字形方面分析出来的、有古代文献做参证的、最早的意义,是引申义的源头。
二、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1、必须依据字形分析;例:
A象形字,水:甲文字形为  ,江水又东,迳巫峡。古指河流,本义。
B指事字,本:甲文字形为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树根,本义。
C会意字,粪:甲文字形为  ,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芸。扫除,本义。
D形声字,诛:从言,朱声。于予与何诛?责备,本义。
在探求词的本义时必须依据古文字形,如莫  、朝  、射  等字,只有依据古文形体,才能准确地把握本义,否则容易产生混淆。
2、从多个义项中归纳。
在探求词的本义时还必须依据古文献,脱离了文献,探求出的意义不一定是准确的。不能无中生有,不能前后倒置。如:
访,有两个常用义,一为询问,一为访问,文献中询问义在前,应为本义。
愤:有两个常用义,一为愤懑,一为愤怒,文献中愤懑义在前,应为本义。
三、引申义
由本义推演而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根据与本义关系的亲疏远近可将引申义分为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直接引申义是直接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义则由本义辗转再引申(即由引申义再引申)而来的意义。例:
朝:①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江水》)        早上
②盛服将朝。(《左传·宣公二年》)        朝见、上朝
③使妇人载以过朝。(《左传·宣公二年》)        朝堂、朝廷
④汉朝陵墓对南山。(杜甫《诸将》)/一朝天子一朝臣。        朝代
朝,甲文作   ,本义为早上,古代早上儿女省视父母、臣下晋见君王,引申为上朝、朝见,君主接见臣子的地方为朝廷、朝堂,有朝廷引申为朝代。这几个意义相互关联,可用下图表示:
朝:①早上        ②上朝、朝见        ③朝廷、朝堂         ④朝代
本义         直接引申义              间接引申义
四、本义与引申义的联系方式
1、相似(有某种相似处,可以类比,因以为引申。)
形貌形状  斗,本指酒斗,因形状相似,引申为星斗。
功能作用  关,本指门闩,后引申为关卡,均有控制出入的作用。
方式情态  奋,本指鸟奋飞,后指马、牛奋蹄。(《诗经·邶风·柏舟》:“静言思之,不能奋飞。”俗语:“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
2、相关(有关联,可以以此代彼)
标志作用  齿,本指门牙,后表示年龄。
动作代表主客体  歌,本指歌唱,后指歌曲。
以性状代人  姝,本指女子貌美,后指美貌女子。
以方位处所指人  官,本指官署,后指官员。
3、相因(有因果条件关系)如:危,本指高,后指危险。
五、词义引申举例
(一)连锁式引申:
1、要:金文作  、 ,《说文》:“要,身中也。”
①昔楚灵王好细要。(《墨子·经说》)        腰
②是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绝天下也。(《战国策·秦策》)        中间
③吴人要而击之,获邓廖。(《左传·襄公三年》)        拦截
④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论语·宪问》)        要挟
⑤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孟子·公孙丑》)        求得
⑥地不知寒人要暖,莫把人衣做地衣。(白居易《红线毯》)        需要

“要”的意义可以用下表描述:
①腰(人体的中间部分)    ②中间(事物的中间部分)    ③拦截(迫使他人中途停止前进)    ④要挟(迫使他人改变意向,满足自己的欲望)    ⑤求得(请求他人满足自己的欲望)    ⑥需要(期待某种欲望得到满足)
2、防:《说文》:“防,隄(堤)也。”
①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吕氏春秋·慎小》)        堤坝
以防止水。(《周礼·地官·稻人》)
②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堵水、防止水患
③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杜渐防萌。(《后汉书·丁鸿传》)        禁止、防备、防止
④义礼义防民。(盐铁论·本议)
祖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后汉书·桓谭传》)        约束
⑤君子行有防表。        规范、标准

“防”的意义线索可以用下图表示:
①堤坝(堵水所用的建筑)    ②堵水、防止水患(堤坝的作用是堵水)    ③禁止、防备、防止(由堵水泛指堵塞禁阻等意思)    ④约束(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
    ⑤规范、标准(有约束而形成的行为规范)
以上两例和“朝”的词义引申脉络一样,由本义过渡到直接引申义,再过渡到间接引申义,中间是一环扣一环的关系,就像链条一样。我们把这种引申脉络称作连锁式引申(也叫做链条式引申)。
(二)辐射式引申:
1、节:《说文》:“节,竹约也。”
①竹则笋苞抽节。(左思《吴都赋》)        竹节
②其于木也,为坚多节。(《周易·说卦》)
风断蒲草节,霜埋翠竹根。(杜甫《建都十二郎》)        木节、草节
③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养生主》)        关节
④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        季节、节气
⑤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起舞。(蒲松龄《促织》)        节奏、节拍
⑥时穷节乃见。(文天祥《正气歌》)        气节、节操
⑦长幼之节,不可废也。(《论语·微子》)        礼节
⑧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节约
⑨(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毛尽落。(《汉书·苏建传》) 旌节、节杖
14#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03:25 | 只看该作者
继续

“节”的引申线索可以图示如下:
②木节、草节(用于草木)
③关节(用于动物)
④季节、节气(用于时日)
①竹节    ⑤节奏、节拍(用于音乐)
⑥气节、节操(用于道德)
⑦礼节(用于社会)
⑧节约(用于用度)
⑨旌节、节杖(用于外交)
“节”的引申是根据“竹节”的特点而来的,可以表示为:
连接(引申为事物的连接处):②③
①  分段(引申为事物的分段处):④⑤
制约(引申为约束等意思):⑥⑦⑧⑨
2、问:《说文》:“讯也。”
①既克,公问其故。(左传·庄公十年)        询问
②伯牛有疾,子问之。(论语·庸也)        问候、慰问
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战国策·燕策)
③淑问如皋陶。(《诗经·鲁颂·泮水》)        审问
④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责问、追究
⑤既而羁寄京师,久无家问。(晋书·陆机传)        音讯
⑥恣所为不问。(柳宗元《童区寄传》)        过问、干预

“问”的引申脉络可图示如下:
②问候、慰问
③审问
①询问   ④责问、追究
⑤音讯
⑥过问、干预
3、贱:《说文》:“贾少也。”
①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价钱低
②朝廷不敢辞贱,军旅不敢辞难。(《韩非子·有度》)        地位低下
③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        轻视
④老臣贱息舒祺,年少,不肖。(《战国策·赵策》)        自谦词

“贱”的引申线索如下:
②地位低下、卑贱
①价钱低   ③轻视、认为卑贱
④自谦词
从以上几例可以看出,所有的引申以之间是并列的关系,都是直接从本义引申而来的直接引申义,就象是以本义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出来的一样,这种情况叫作辐射式(或放射式)引申。
(三)综合式引申:
1、信:《说文》:“诚也。”
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言语真实
②与朋友交,能不信乎?(《论语·学而》)        诚信
③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相信
④舜其信仁乎?(《韩非子·难一》)        的确
⑤用为符信,上书自陈。(《史记·外戚世家》)        信物
⑥诗好几时见?书成无信将。(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 信使
⑦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        音信
⑧不忍拈将等闲用,半封京信半题诗。(元稹《书乐天纸》)        书信

“信”的义项可以分析如下:
①言语真实:言语+真实;
②诚信:对人的态度+真实;
③相信:确认+某种情况+真实;
④的确:某种状态+真实;
⑤信物:用来证明情况真实+物品;
⑥信使:携带信物传递消息或命令+人;
⑦音信:信使所传递的+消息;
⑧书信:传递消息的+文字材料。

“信”的引申线索如下:
②诚信
①言语真实  ③相信
④的确
⑤信物  ⑥信使   ⑦音信   ⑧书信

从“信”的引申线索可以看出,第二、三、四、五几个义项都是直接引申义,由本义到这几个义项的关系是辐射式的;第五、六、七、八等几个义项则是一环扣一环的连锁式引申。整个引申脉络综合了辐射式和连锁式两种,这种情况称为综合式引申(也叫复合式引申)。
2、任:
①是任是负。(《诗经·大雅·生民》)        抱
②此任重道远而无牛马,济大川而无舡楫也。(《商君书·弱民》)        担子
③以为能胜其任也。(《孟子·梁惠王下》)        责任、任务
④秦任商君国以富强。(《盐铁论·非鞅》)        任用
⑤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白居易《题山石榴花》)        任凭
⑥众怒难任。(《左传·僖公十五年》)        承担、担当
⑦罪非殊死,考未竟者,一切任出,以须立秋。(《后汉书·章帝纪》)        担保
⑧王甚任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信任

“任”的引申线索可图示如下:
②担子   ③责任、任务   ④任用   ⑤任凭
①抱
⑥承担、担当   ⑦担保   ⑧信任
从“任”的引申线索可以看出,第二第六两项意义均为直接引申义,后面的义项又分别以这两个义项作为依据辗转再引申,整个引申脉络也体现为复合式的引申。
六、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
(一)由具体到一般。如:
道:本义指道路,例: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诗经·小雅·大东》)
引申为(达到某一目的的)抽象的途径、方法,例:
交邻国,有道乎?(《孟子·梁惠王上》)
再引申为抽象的规律、道理,例: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二)由个别到一般。如:
雄、雌:本义指雄鸟和雌鸟,专指鸟类而言。《说文》:“雄,鸟父也。雌,鸟母也。”例:
谁知鸟之雌雄。(《诗经·小雅·正月》)
引申为泛指所有动物,例: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辞》)
(三)由实词到虚词。如:
以:本义为任用、使用,是动词。例: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
后引申虚化为介词,意思为凭、用等。例:
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左传·昭公三年)
15#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03:3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文选
鄭伯克段於鄢     《左傳·隱公元年》文章略
【《左传》介绍】《左传》,《史记》始称《左氏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记事详明的编年体史书。作者据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今人则多认为出自战国初期人之手。西汉后期古文经学家认为它是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故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左传》以春秋时期鲁国十二位国君的世次及在位时间为纲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实际上记事到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3年)。记载了两百多年间列国在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礼俗等方面的重要活动,是研究古代社会特别是春秋时期社会变革的重要历史文献。
《左传》在文学语言等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作者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记述复杂纷繁的历史事件(特别是大规模的战争),也善于用写实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言语行动,鲜明地表现历史人物的面貌和性格。对外交辞令的描写更是写得委婉动听、刚柔得宜。这对后代文学、史学和语言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汉以后,为《左传》作注的很多,晋杜预将《左传》分年编附于《春秋》之后用它来解释《春秋》,同时加进自己的注解,称作《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唐代孔颖达对《左传》和杜预的注又作了新的注解,合称为《春秋左传注疏》,后收入《十三经注疏》。今人的注本主要有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
【题解】本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题目借用《春秋经·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一语。春秋时期,周王室逐渐衰微,各诸侯国之间开始了互相兼并的战争,各国内部贵族之间争夺权势的战争也同时加剧起来。本文叙述了春秋初期发生在郑国的一个历史事件。它描写了郑庄公的阴险狡诈,其母姜氏的偏心狠毒和其弟共叔段的贪婪愚蠢,表现了郑国统治者母子、兄弟之间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的激烈斗争。全文结构严密,层次井然,情节曲折,语言简练,形象生动,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
齊晉鞌之戰   《左傳·成公二年》
【题解】本篇选自《左传·成公二年》,题目是后加的。鞌之战是春秋时期一次著名的战役。公元前589年,齐国出兵攻打鲁国和卫国,鲁、卫向晋国求援,于是在齐晋之间发生了这次战争。《左传》记述鞌之战的文字较长,这里选的是其中的一部分。
本篇通过对几个主要人物的细节描写,展示了鞌之战的整个过程,揭示了这次战争胜负的原因是由于齐军骄傲轻敌,晋军同仇敌忾。当然,由于作者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可能从各国政治、经济的背景上来揭示战争的实质。至于那些占卜或做梦灵验之类的描写,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癸酉,師陳於鞌(n)①。邴(b‹ng)夏御齊侯,逢(p‚ng)丑父為右②。晉解張御郤(xŒ)克,鄭丘緩為右③。齊侯曰:“余姑翦滅此而朝食!”不介馬而馳之④。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屨(j”),未絕鼓音。曰:“余病矣⑤。”張侯曰:“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輪朱殷。豈敢言病?吾子忍之⑥。”緩曰:“自始合,苟有險,余必下推車。子豈識之?然子病矣⑦!”張侯曰:“師之耳目,在吾旗鼓,進退從之。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擐(hu„n)甲執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⑧!”左并轡\,右援枹(f’)而鼓。馬逸不能止,師從之⑨。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⑩。
【註釋】①癸酉: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六月十七日。  陳:“陣”的古字。  鞌:齊地名,在今山東省濟南市附近。
②邴夏:人名。  御齊侯:為齊侯駕車。  逢丑父:人名。  右:車右,又稱驂乘。多由勇猛之人擔任,戰鬥中負責保護尊者。
③解張:人名。  郤克:今大夫,本此戰鬥晉軍的主帥。  鄭丘緩:人名。④姑:姑且。  翦滅:消滅。  此:晉軍。  朝食:吃早飯。  介馬:給馬披上鎧甲。  馳之:指驅馬進軍。⑤屨:鞋子。  病:傷勢嚴重。⑥張侯:解張。  合:兩軍交戰。  貫:穿。  朱殷:染成黑紅色。  吾子:對對方的尊稱。⑦識:知道,了解。  然:表轉折,然而。⑧殿:鎮守。  集事:成事。  擐甲:穿上鎧甲。⑨并轡\:把兩手中的繮繩交到一隻手中。  枹:鼓棰。⑩周:圍繞。
韓厥夢子輿謂己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從齊侯①。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②。”公曰:“謂之君子而射之,非禮也③。”射其左,越於車下;射其右,斃於車中④。綦(qŠ)毋張喪車,從韓厥曰:“請寓乘⑤。”從左右,皆肘之,使立於後⑥。韓厥俛(f“)定其右⑦。
【註釋】①韓厥:晉大夫,鞌之戰中任晉軍司馬。  子輿:韓厥的父親。  旦辟左右:次日早上作戰時避開左右位置。  中御:在中間駕車。按制度,韓厥在車中應處在車左的位置。  從:追趕。②君子:貴族。③非禮:不合禮制。④左:車左。  越:墜落。  斃:倒下。先秦漢語中的“斃”一般沒有死去的意思。⑤綦毋張:晉大夫。  喪車:作戰中戰車損壞。  寓乘:搭車。⑥從左右:站在左右兩邊。  肘:名詞作動詞。用肘撞。⑦俛:同“俯”。
逢丑父與公易位。將及華泉,驂絓\(gu„)於木而止①。丑父寢於轏(zh„n)中,蛇出於其下,以肱擊之,傷而匿之,故不能推車而及②。韓厥執縶(zhŠ)馬前,再拜稽首,奉觴加璧以進,曰:“寡君使群臣為魯衛請,曰:‘無令輿師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屬當戎行,無所逃隱,且懼奔辟而忝兩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攝官承乏③。”丑父使公下,如華泉取飲。鄭周父御佐車,宛茷為右,載齊侯以免④。韓厥獻丑父,郤獻子將戮之⑤。呼曰:“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於此,將為戮乎⑥?”郤子曰:“人不難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勸事君者⑦。”乃免之。
【註釋】①易位:交換位置。按制度,齊侯處於車中間的位置,丑父在車右的位置。古代作戰中,甲士從服飾上不容易看出身份,只能從車中的位置上分析。  及:到達。  驂:兩邊駕車的馬。  絓\:絆住。②轏:輕便的戰車。  匿:隱瞞。及:追上。③縶:絆馬索。  輿師:軍隊。  屬當戎行:真巧碰上國君的軍隊。  奔辟:躲開。  忝:使……受辱。  戎士:戰士。  敏:聰明。  攝官承乏:在人才缺乏的時候臨時承擔一定的官職。④如:到……去。  鄭周父:人名。  佐車:副車。  宛茷:人名。⑤郤獻子:郤克。⑥任:承擔。  為戮:被殺。“為”字式的被動句。⑦難:意動用法,以……爲難。  免:使動用法,使……免。  祥:吉利。  勸:勸勉。
祁奚救叔向    《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題解】本文選自《左傳·襄公二十一年》,題目爲後來所加。晉國的欒桓子娶了范宣子的女兒做妻子,生下懷子。范鞅因曾受欒氏之逼而出逃,後回國,因而怨恨欒氏。桓子死後,其妻欒祁同其室老州賓私通,州賓幾乎侵佔了欒氏的全部家產。懷子很擔心,欒祁害怕懷子討伐,就向范宣子誣告懷子欲作亂。范宣子就趁機驅逐了懷子,殺了懷子手下十幾人,並因連坐罪囚禁了叔向。
樂王鮒自願見叔向,要求替叔向說情。但叔向不答應,認爲能解救自己的人只能是大夫祁奚。晉侯向樂王鮒詢問叔向的罪過,樂王鮒就說了叔向的壞話。祁奚聽說後火速去見范宣子,說服范宣子及晉侯釋放了叔向。文章通過不同人的表現反映了樂王鮒落井下石的品質及祁奚施德不求回報的品德。語言生動,形象鮮明。
欒桓子娶於范宣子,生懷子①。范鞅以其亡也,怨欒氏,故與欒盈為公族大夫而不相能②。桓子卒,欒祁與其老州賓通,幾亡室矣③。懷子患之,祁懼其討也,愬諸宣子曰:“盈將為亂,以范氏為死桓主而專政矣④,曰:‘吾父逐鞅也,不怒而以寵報之,又與吾同官而專之。吾父死而益富。死吾父而專於國,有死而已,吾蔑從之矣⑤。’其謀\如是,懼害於主,吾不敢不言⑥。”范鞅為之徵⑦。懷子好施,士多歸之。宣子為其多士也,信之⑧。懷子為下卿,宣子使城著而遂逐之⑨。秋,欒盈出奔楚。宣子殺箕遺、黃淵、嘉父、司空靖、邴豫、董叔、邴師、申書、羊舌虎、叔羆,囚伯華、叔向、籍偃⑩。
【注釋】(本文摘用楊伯峻《春秋左傳注》)①桓子:欒黶(音雁)。  宣子:士匄。  懷子:欒盈。欒桓子娶士匄(音概)之女。
②范鞅:士鞅,士匄之子,因欒黶所迫奔秦。見《襄公十四年傳》。  “故與”句:二人同為公族大夫。見《十六年傳》。  不相能:猶言不相得,不能共處。③欒祁:欒黶之妻,士匄之女,欒盈之母。 范氏傳為堯之後代,本姓祁,周時婦女舉姓不氏,故曰欒祁。  老:即室老,大夫家臣之長。  幾亡室:欒氏之財貨幾乎全為其宰州賓所佔。④愬:訴。  “以范”句:此時范宣子將中軍,欒黶已死,故祁誣欒盈,謂盈以欒黶之死係出范氏毒手。⑤吾父:指欒黶。  不怒:謂士鞅返國而宣子不怒。  寵報之:謂為公族大夫。  “又與”句:同為公族大夫而專任其事。  益富:范氏益富。⑥“死吾父”句:祁誣盈寧死而將作難。  主:欒祁謂士匄爲主,此女稱父爲主。⑦徵:證也。⑧施:施捨,與人以惠。⑨城:築城。  著:高士奇《地名考略》疑著即著庸,晉地名。⑩“箕遺”等:杜注:“十子皆晉大夫,欒盈之黨也。”  羊舌虎:叔向之弟。  “囚伯華”句:古人連坐罪。
人謂叔向曰:“子離於罪,其為不知乎①?”叔向曰:“與其死亡若何?《詩》曰:‘優哉遊哉,聊以卒歲。’知也②。”樂王鮒見叔向曰:“吾為子請。”叔向弗應。出,不拜。其人皆咎叔向③。叔向曰:“必祁大夫④。”室老聞之,曰:“樂王鮒言於君,無不行,求赦吾子,吾子不許。祁大夫所不能也,而必曰由之,何也⑤?”叔向曰:“樂王鮒,從君者也,何能行⑥?祁大夫外舉不棄讎,内舉不失親,其獨遺我乎⑦?《詩》曰:‘有覺德行,四國順之。’夫子覺者也⑧。”
【注釋】①離,同罹。  知,同智。②“與其”句:比之於死亡如何?言雖受囚而勝於死。  詩:為逸詩。今《詩小雅采菽》卒章有云:“優哉遊哉,亦是戾矣。”不但末句不同,詩義亦異。人以叔向不附范氏為不智,叔向以悠游卒歲,於各大家族之爭不介入為智。叔向之被囚,僅因爲虎之兄耳。③出:樂王鮒出。  不拜:叔向不拜。  “其人”句:叔向的手下人都責備他。④“必祁”句:杜注:“祁大夫,祁奚也。食邑於祁,因以為氏。”句謂能救我者必祁大夫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⑤室老:羊舌氏家臣之長。⑥“從君”句:於君無不聽從。⑦“祁大夫”句:見《襄公三年傳》。  其,用法同豈。⑧詩為《詩大雅抑》,毛傳:“覺,直也。”其實“有覺”為一詞,正直之貌,形容德行之正直。  夫子:對第三人之敬稱,此指祁奚,謂祁奚為正直之人。
晉侯問叔向之罪於樂王鮒。對曰:“不棄其親,其有焉①。”於是祁奚老矣,聞之,乘馹而見宣子②,曰:“《詩》曰:‘惠我無疆,子孫保之③。’《書》曰:‘聖有謩勳,明徵定保④。’夫謀\而鮮過、惠訓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猶將十世宥之,以勸能者⑤。今壹不免其身,以棄社稷,不亦惑乎?鯀殛而禹興;伊尹放大甲而相之,卒無怨色;管蔡為戮,周公右王⑥。若之何其以虎也棄社稷?子為善,誰敢不勉?多殺何為?”宣子說,與之乘,以言諸公而免之⑦。不見叔向而歸,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⑧。
注釋】①其親:指羊舌虎。謂叔向不棄兄弟。  “其有”句:可能同謀\。此因叔向不應反而落井下石。②祁奚請老在三年,十六年又出為公族大夫,至此又六年,復告老家居。  馹:音日,傳車。當此時祁奚所居或距離晉都新絳遠,故稱傳取其快速。③《詩周頌烈文》④逸《書》文,偽古文篹入《胤征》。  謩:同謨(音摩),謀\略。  勳:借為訓,偽《胤征》即改作訓。句言有謀\略、有訓誨者,當明信而安保之。⑤社稷之固:猶言國家之柱石。  十世宥之:宥之十代。⑥“鯀殛”句:鯀治水無功,舜流放之,又用其子禹,卒成功。  “伊尹”句:伊尹本為商湯之相。大甲,湯之孫,即位荒淫。伊尹逐之居於桐宮三年,俟大甲改過而使之復位,己為相。大甲終無怨色。  “管蔡”句:管叔、蔡叔、周公並為兄弟,管、蔡叛周,助殷之謀\復國者,周公終殺管、蔡,平定叛亂,贊助成王。 數句先言父子不相及,次言君臣不相怨,再言兄弟不相同。⑦“與之乘”句:祁奚乘傳車,不可以朝,故士匄與之乘。向晉平公進言而赦免叔向。⑧“不見”句:祁奚已救叔向,不見之而歸,與樂王鮒未救叔向先市惠者相反。  “叔向”句:叔向亦不向祁奚告己已被赦免而趨朝。
附:《祁奚薦賢》(《左传·襄公三年》)
祁奚請老,晉侯問嗣焉。稱解狐,其讎也,將立之而卒。又問焉。對曰:“午也可。”於是羊舌虎死矣,晉侯曰:“孰可以代之?”對曰:“赤也可。”於是使祁午爲中軍尉,羊舌赤佐之。
君子謂祁奚“於是能舉善矣。稱其讎,不爲諂;立其子,不爲比;舉其偏,不爲黨。《商書》曰:‘無偏無党,王道蕩蕩。’其祁奚之謂矣。解狐得舉,祁午得位,建一官而三官成,能舉善也。夫唯善,故能舉其類。《詩》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
晉侯使張骼、輔躒致楚師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題解】
本文選自《左傳·襄公二十三年》,題目爲後來所加。魯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50年)秋天,齊國出兵攻打晉國。出兵後齊莊公又害怕,派人到楚國請求救兵。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夏,晉平公、魯襄公、宋平公、衛獻公、曹武公等人會盟,商討攻打齊國。二十四年冬,楚康王出兵攻打鄭國來救援齊國,諸侯回軍救援鄭國。晉平公派張骼、輔躒到楚軍挑戰,向鄭國求取禦者。本文反映的就是鄭國的禦者宛射犬受到委屈後和張骼、輔躒二人到楚軍營作戰時的情形。文章通過細節的描寫,形象地表現了宛射犬不受委屈的鮮明個性。
冬,楚子伐鄭以救齊,門於東門,次於棘澤①。諸侯還救鄭。晉侯使張骼、輔躒致楚師,求御於鄭②。鄭人卜宛射犬,吉③。子大叔戒之曰:“大國之人,不可與也④。”對曰:“無有衆\寡,其上一也⑤。”大叔曰:“不然。部婁無松柏⑥。”二子在幄,坐射犬於外⑦;既食,而後食之⑧。
【注釋】(本文摘用楊伯峻《春秋左傳注》)①冬:襄公二十四年冬。  救齊:應齊之請。  門於東門:攻打城門於鄭東門。  次於棘澤:臨時駐扎於棘澤(今河南省新鄭縣東南,近長葛)。②還救鄭:還師救鄭。  致楚師:挑戰楚師。  求御於鄭:杜注:欲得鄭人自御知其地利故也。③“鄭人卜”句:宛射犬,鄭公孫,食邑於宛,故曰宛射犬,宛在今許昌市北。  卜,通過占卜挑選駕車之人。④“子大叔”句:子大叔告誡宛射犬。  與:敵、當。大國之人不可與之平行抗禮。⑤“無有”句:國家不論大小及兵力多少,我作爲御者,地位在於車左、車右之上,是各國相同的。⑥“部婁”句:部婁,又作附婁、培婁,小土山。小土山不生大樹,言小國不可與大國平行。⑦“二子”句:吃飯時,張骼、輔躒二人坐於帳中,使宛射犬坐在帳外。⑧“既食”句:二子先食,食畢,而後使宛射犬食。
使御廣車而行,己皆乘乘車①。將及楚師,而後從之乘,皆踞轉而鼓琴②。近,不告而馳之③。皆取胄於櫜而胄,入壘,皆下,搏人以投,收禽挾囚④。弗待而出,皆超乘,抽弓而射⑤。既免,復踞轉而鼓琴,曰:“公孫!同乘,兄弟也,胡再不謀\⑥?”對曰:“曩者志入而已,今則怯也⑦。”皆笑,曰:“公孫之亟也⑧!”
【注釋】①廣車,攻敵之車。  乘車:平日所乘之戰車,非單車挑戰之廣車。②“將及”句:將近楚軍營,而後捨己車,從宛射犬所駕之廣車登之。  “皆踞轉”句:二人皆蹲於轉上彈琴。  轉,軫,車後橫木。③近:已近楚軍營。  不告而馳之:宛射犬不告二人而馳車以入④胄:音宙,頭盔。  櫜,音高,指盛放甲胄的囊。  入壘:進入楚軍營壘。  搏人以投:與楚兵搏鬥,捕之以向其他楚營之兵投擲。  收禽挾囚:禽同擒,所擒獲之楚兵。此與囚異詞同義。或收之,或挾於腋下。⑤弗待而出:射犬又不待二人,獨自馳車出敵營。  皆超乘:二人皆跳上車。  抽弓而射:弓本插於兵車兩旁,二人既上車,為抗擊追兵,故抽弓以射。⑥既免:已脫離險境。  公孫:宛射犬。  “同乘”句:同車而戰,即為兄弟,何故入馳、出壘兩次都不打招呼?⑦曩者:先前,指“不告而馳”。  志入:心意專於入敵人營壘,無暇及謀\。  今:指“弗待而出”。  怯:心怯敵衆\我寡迫不及待。⑧皆笑:二人知其為托詞。亟:杜注:“亟,急也。言其性急不能受屈。”
16#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07:28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古汉语知识
汉字学与汉字的结构

    汉字学是传统小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内容涉及到汉字的起源、形体、结构和沿革等方面。本课程拟对这些内容作较全面的介绍,侧重点是汉字的结构及《说文》部首。
第一节  汉字的结构
汉字的结构可以从形体演变的角度研究它的结构特点,如图画性、符号性,笔画的块面形、线条形,圆转形,方折形,连笔、断笔,曲笔、直笔,等等。也可以从书法的角度研究它的结构特点,如上紧下松,内圆外方,画长撇短(如右),画短直长,撇捺宜伸(如本),上下呼应(如皇),左右避让(如妙),等等。也可以从造字的角度研究它的结构方式,如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等。这里所谈的汉字结构是指汉字造字的结构。
汉字的形体和词的本义有密切的联系,分析汉字的结构,目的在于探求词的本义,以便根据本义以简驭繁地掌握词的引申义。
我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研究汉字结构的“六书”理论。所谓“六书”,就是古人研究大量汉字后得出的制造汉字的六种方法。尽管六书理论有缺点,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汉字,但它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为至,它仍然是最具权威的理论,近代和现在有人曾提出三书说(如唐兰在《古文字学导论》一书中提出的“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形声文字”三书说),却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普遍接受。
一、六书名称的由来
“六书”的说法最初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后来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和郑众的《周礼注》都曾列出了六书的细目。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后叙》中不但列出了六书的名称,并且下了定义,举了例字。这三家使用的名称和排列顺序各有所不用,兹对比如下:
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后人经过研究,认为班固的排列顺序比较合理,而许慎的名称比较合理,于是便采用了班固的顺序,采用了许慎的名称和定义。这三家之中,许慎对六书的研究是最全面最深入的,他在《说文解字》中根据六书的理论对九千多个篆文进行了分析归类,使六书成为我国古代文字学的一种理论体系。
二、六书的内容
1.象形  许慎对象形的解释是:“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意思是:随着物体的轮廓弯转曲折,画出它的形象。例如日月二字的写法:
       甲文:         金:         小篆:日 月
象形是通过描摹事物的形状构成字形的造字方法。因为所描画的是“物”,所以记录的词一般都是表示具体实物的名词;又因为象形字不是图画而是文字符号,所以对事物的描摹不需要很细致,只要画出轮廓或某个突出的特征能与其他字形区别开来即可。又如:
斤:  甲   金斤篆 《说文》:“斫木也。”《庄子·徐无鬼》:“运斤成见。”
行:  甲 行小篆  《说文》:“人之步趋也。”按:据甲文字形,“行”象四通八达的道路。《诗经·周南·卷耳》:“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其:  甲    金   篆
文:文篆  《说文》:“错画也,象交文。”
豆:豆篆  《说文》:“古食肉器也。从口,象形。”
而:而篆  《说文》:“颊毛也,象毛之形。”
干:  甲 干篆 《说文》:“犯也。从反入,从一。” 按:据甲文字形,干象盾牌。
皿:皿篆  《说文》:“饭食之用器也。象形。”
弓:弓篆  《说文》:“以近穷远。象形。”
羽:  甲 羽篆  《说文》:“鸟长毛也。象形。”
自:  甲 自篆  《说文》:“鼻也。象鼻形。”
心:心篆  《说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
止:  甲   金 止篆  《说文》:“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按:《说文》误,据甲文“止”象人脚形,本义是脚。《汉书·刑法志》:“当斩左右止者,笞五百。”
大:   甲 大篆 《说文》:“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
雨:   甲   金 雨篆  《说文》:“水从云下也。一象天,    象云,水    其间也。”
人:   甲 人篆  《说文》:“天地之性最贵者也。……象臂、胫之形。”
子:   甲    金 子篆  《说文》:“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象形。”
禾: 禾篆  《说文》:“嘉榖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
来:  甲 来篆   《说文》:“周所受瑞麦。”
贝:  甲 贝篆   《说文》:“海介虫也。……象形。”
网:  甲   金 网篆  (同部字:罩、罟、罪、罗)
豕:  甲   金 豕篆  《说文》:“彘也,竭其尾,故谓之豕,象毛足而后有尾。”
牛:  甲   金 牛篆  《说文》:“大牲也。……象角头三、封、尾之形。”
木:  甲 木篆   《说文》:“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  ,下象其根。”
舟:  甲 舟篆  《说文》:“船也。……象形。”
云:  甲 云篆  《说文》:“山川气也。从雨、云。象雲回转形。”
电:  甲 电篆  《说文》:“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按:据甲文电象闪电之形。
水:  甲 水篆  《说文》:“准也。……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
山:  金 山篆  《说文》:“宣也。……象形。”
鸟:  甲 鸟篆  《说文》:“长尾禽总名也。象形。”
羊:  甲   金 羊篆  《说文》:“祥也。从  ,象头、角、足、尾之形。”
马:  甲   金 马篆  《说文》:“怒也,武也。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
龟:  甲 龟篆  《说文》:“旧也。外骨内肉者也。从它,龟头与它头同。……象足、甲、尾之形。”按:据甲文,龟象独体象形字。
鹿:  甲 鹿篆  《说文》:“兽也。象头、角、四足之形。”
田:田篆  《说文》:“陈也,树谷曰田,象四口十,阡陌之制也。”
鱼:  甲   金 鱼篆  《说文》:“水虫也。象形。”
永:永篆  《说文》:“长也。象水坙理之长。”
虎:虎篆  《说文》:“山兽之君。从虍,虎足,象人足。象形。”
角:角篆  《说文》:“兽角也。象形。”
象:象篆   《说文》:“长鼻牙,南越大兽。……        象耳、牙、四足之形。”
虫(huì):虫篆   《说文》:“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指。象其卧形。”
女:  甲 女篆  《说文》:“妇人也。象形。”
犬:  甲 犬篆  《说文》:“狗之有县蹏tí者也。象形。”
少数象形字有辅助性符号,例如:
葉:  甲 叶篆   甲文不但画出树叶,还画出树的枝干作为辅助性符号。
眉:  甲 眉篆   甲文突出眉,“目”作为辅助性符号。
瓜:  甲  甲文突出  (瓜形),爪象瓜藤,为辅助性符号。
齿    甲    甲文突出齿,口象口,辅助性符号。
知道了象形字的本义,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以象形字作为义符的形声字的意义范畴,例如:
欠:欠篆  《说文》:“张口气悟也。象气从人上出之形。”据此可知,凡是以欠作为意符的形声字都和呵气有关,例如:
吹  歇   欢   欣   歌  歎  欷
隹:  甲 隹篆 《说文》:“鸟之短尾总名也。象形。”以隹作为意符的形声字如:
雞  雉   雕  雀  雅  離  雄
阜:  甲 阜篆   《说文》:“大陆山无石者。象形。”阜作为形声字的义符写作“阝”,在字的左方,这类形声字的字义都和山、土或高有关,例如:
     陵  陆  隅  阿  階  阼  陽  陰  陂  险  阻  陜
厂hàn    金 厂篆  《说文》:“山石之厓岩,人可居。”本义是山厓边。以“厂”作为意符的字如:
           厓(山边)  厝(厉石也)  厲(旱石也)  氐zhǐ(柔石也)    仄(侧倾也。从人,在厂下)
广yǎn :   甲 广篆  《说文》:“因广为屋,象对剌高屋之形。”象依山而建的高屋。以广为意符的字如:
           府  庭  庖  库  廚  底(山居也)  廢(屋顿也)  廟  廊  廂  廁(清也)  序(东西墙也)  廣(殿之大屋也)  廄(马舍也)  庠(礼官,养老。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廉(仄也。堂室的侧边。从广,兼声)
页:  甲页篆   《说文》:“头也。从  (  shǒu ,头也,象形),从几,古文  首如此。以首为意符的字如:
          頭  颜  颅  题  额  颡  颠  颊  项  领  願(大头)
尸:  甲   金尸篆  《说文》:“陈也,象卧之形。”象人横卧之形,与人义同。以尸为意符的字如:
           居(蹲也)   展(转也)   届(行不便也)  尼(从后近之。从尸,匕声)  屋(居也。从尸,尸所主也。一曰尸象屋形。从至,至所至止。室、屋皆从至)
象形字的特点:
    (1)是独体的,或在独体字上添加辅助性符号,从中不能分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字形。
    (2)体现的是具体的物象。
    (3)无表音成分。
    总之,它是单纯的、具体的表意符号。
2、指事  许慎对指事的解释是:“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看了就能认识,仔细体察就能领会其中的含义,例如上下二字。上下二字甲骨文作     。弧线表示标准线,“—”表示在上方或下方。篆文将弧线变成了直线,将弧线上下的“—”变成了竖线“|”。许慎的解释是从认字的角度着眼的,且对指事字的界线概括得不够明确,与象形、会意字容易混淆。王筠在《文字蒙求》中指出:“视而可识近于象形,察而见意近于会意。”如果从造字的角度看,所谓指事,就是用指事性的符号表示一些不易用象形字直接描画的比较抽象、概括的事物。
指事字可以认为是象形字的进一步的发展,它的符号作用更加突出。指事字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1)纯粹符号性质的指事字,例如:
一:  甲   金一篆  《说文》:“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凡一之属皆从一。”
二:  甲   金二篆  《说文》:“地之数也。从偶一。”
三:  甲   金三篆  《说文》:“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四:  甲四篆       《说文》:“阴数也。象四分之形。”
上:  甲   金上篆  《说文》:“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
下:  甲   金下篆  《说文》:“底也。指事。”
(2)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指示符号的指示字,例如:
刃:刃篆    《说文》:“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
本:  金本篆 《说文》:“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
末:  金末篆 《说文》:“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
亦:  甲  金亦篆   “亦”是“腋”的古字。
寸:寸篆  《说文》:“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从又、从一。” 又象手,“一”指寸口,即中医试脉之处。
朱:   甲   金朱篆  《说文》:“赤心木,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
牟:牟篆  《说文》:“牛鸣也。象其声气从口出。”厶指所出之气。
血:  甲血篆 《说文》:“祭所荐牲血也。从皿,一象血形。”
甘:  甲甘篆  《说文》:“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甘的本义是美味,“一”指口中的美味。
曰:  甲  金曰篆  《说文》:“词也。从口,乙声。亦象口气出也。”按:甲文中的“一”象指口中发出的言语。
尺:尺篆  《说文》:“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从尸,从乙,乙所识也。”篆文“  ”象指寸口至肘的部分。
中:  甲中篆   《说文》:“内也。从口、一,上下通。  ,古文中。 籀文中。按:甲骨文“中”象一竖线的中央用圆圈指明中部所在。
17#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07:37 | 只看该作者
指示字和象形字一样都具有较明显的直观性,可以从它们的古文字形体中体察出它们的本义。象形字的造字法是“画成其物”,但是有许多实物并不好描摹,一些抽象的概念更无法描画出来,指事造字法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产生的。需要指出的是,真正的指事字是为数很少的,因为抽象的概念可以通过会意字去表示,如武、信、尖、林等;更可以用形声字去表示,如思、念、问、稍等。指事字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是独体的,或在独体字上添加指示性符号。从中不能分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形来。
(2)没有表音成分。
3、会意   许慎对会意的解释是:“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挥),武信是也。”比,组合;类,指某一类属的字;谊,义的古字。许慎的意思是:将几个字组合在一起,从中体现出一个新的意义。例如:
武:  甲   金武篆  甲文上为戈,下为足,象拿上武器进行军事行动。《说文》:“楚庄王曰:‘夫武,安功戢兵。’故止戈为武。”《说文》是用战国人希望制止战争的观念解释武字,故将“武”中的“止”解释成停止的止,这种解释与甲文字形不符。
信:  金信篆  《说文》:“诚也。从人、从言,会意。”信的本义是语言真实。
会意字和象形字一样,是一种形象化的符号。所不同的是:象形字是独体的,会意字是复体的,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符号组成的复合符号。最初的会意字其各构件所体现的是本义,用图形表示;后起的会意字,其各构件所体现的则不一定是本义,可能是引申义。汉字隶化之后,会意字各构件不是通过图形而是通过符号体现其意义了。例如:
步:  甲步篆  《说文》:“行也。从止、 ,相背。”
逐:  甲逐篆   《说文》:“追也。从辵,从豚省。”
涉:  甲  金涉篆 《说文》:“徒行厉水也。从  ,从步。
即:   甲即篆   《说文》:“即食也。从皀,卩(jié)声。”从甲文看,“皀”象盛食品的簋(guǐ)、“卩”(jié)象跪坐的人,合起来表示去就食。
祝:  甲祝篆  《说文》:“祭主赞词者。从示,从人、口。一曰从兑省。”
牢:  甲  金 《说文》:“闲,养牛马圈也。从牛,冬省。取其四周帀也。”
    臽:臽篆   象人掉入井内。《说文》:“小阱也。从人,在臼上。”
既:  甲既篆  《说文》:“小食也。从皀,卩声。《论语》曰:‘不使胜食既。’”据甲文,既象人用餐毕转身离去。
飨:  甲  金飨篆   《说文》:“乡人饮酒也。从食,从乡,乡亦声。”“飨”是“饗“的古字,假借为向、乡。
莫:  甲莫篆 《说文》:“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
表:表篆  《说文》:“从衣从毛。上衣也。古者衣裘以毛为表。”表的本义为外衣,毛朝外。
取:  甲取篆  《说文》:“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礼》:‘获者取左耳。’司马法曰:‘载献聝。’聝者,耳也。”
休:休篆  《说文》:“息止也。从人,依木。”
鬥:  甲斗篆  《说文》:“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
臭:臭篆  《说文》:“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从犬,从自。”
得:  甲得篆  《说文》:“行有所得也。”
    正:  甲   金  甲文口象人居住之城邑,止表示征伐。“正”是征的古字。《说文》:“是也。从止、一以止。”
牧:  甲牧篆  《说文》:“养牛也。从攴,从牛。”
戒:戒篆  《说文》:“警也。从廾,持戈,以戒不虞。”
兵:兵篆  《说文》:“械也。从廾,持斤,并力之皃。”
折:  甲  金 折篆  《说文》:“断也。从斤、断艸。”
从:  甲  金从篆  《说文》:“相听也。从二人。”
比:比篆  《说文》:“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
北:北篆  《说文》:“乖也。从二人,相背。”
並:  甲  金  篆  《说文》:“併也。从二立。”
暴:暴篆  《说文》:“晞也。从日,从出,从廾,从米。”
寇:  金寇篆 《说文》:“暴也。从攴,从完。”按:据甲文寇字象盗入室以器击人形。
秉:秉篆  《说文》:“禾束也。从又,持禾。”
兼:兼篆  《说文》:“并也。从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
寒:寒篆  《说文》:“冻也。从人,在宀下,以茻薦覆之,下有仌。”
走:走篆  《说文》:“趋也。从夭、止。”
莽:莽篆  《说文》:“南昌谓犬善逐兔艸中为莽。从犬,从茻,茻亦声。”
孚:  、  甲孚篆  《说文》:“卵孚也。从爪,从子。一曰信也。”
弄:  甲   金弄篆  《说文》:“玩也。从廾,持玉。”
興:  甲   象从手拱一物,或说是抬盘。  金文伪作  ,字作  《说文》:“兴,起也。”
:  甲   篆   甲文从又、从卩, 象以手压抑跪伏之人,制服之意。《说文》:“治也。”为引申义。
闲:   金  《说文》:“闲,闌也。从门,中有木。”“闌”是门中遮木。
毳cuì:   金  《说文》:“兽细毛也。从三毛。”
县:  金县篆  《说文》:“系也。从系,持  。”臣铉等曰:“此本是悬挂之縣,借为州縣之縣。今俗加心,别作懸,义无所取。”按:金文字形象一人头倒挂在树上。
印:印篆   《说文》:“执政所持信也。从爪,从卪。”按:字形象一人用手按另一人。
辵:辵篆    《说文》:“乍行乍止也。从彳,从止。”按:据甲文“彳”实为“行”的半边。止即足,义为人走在路上。
及:及篆  《说文》:“逮也。从又,从人。”
集:集篆  《说文》:“群鸟在木上也。从隹,从木。”
冠:冠篆  《说文》:“  也。所以  发弁冕之总名也。从  ,从元,元亦声。冠有法制,从寸。”徐锴曰:“取其在首,故从元。”按:冖,帽子。冠字从冖、元、寸,本义是帽子或戴帽子。
役:  甲役篆  《说文》:“戍边也。从殳,从彳。”
杳:  甲杳篆   《说文》:“冥也。从日,在木下。”
刑:  甲  金  金文误为刀。《说文》:“刭也。从刀,幵声。”
左:  甲左篆   《说文》:“手相左助也。从  、工。”臣铉等曰:“今俗别作佐。”按:《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与巫同意。”
右:  甲右篆   《说文》:“手口相助也。从又、从口。”臣铉等曰:“今俗别作佑。”
监:  甲监篆   《说文》:“临下也。从卧, 省声。按:甲文象人在盆水中照面。许氏误。
林:林篆  《说文》:“平土有丛木曰林。从二木。”
引:引篆   《说文》:“开弓也。从弓、|。”徐铉等曰:“象引弓之形。”按:“|”为箭形。
旨:  甲旨篆   《说文》:“美也。从甘,匕声。”按:甲文象以匙入口,表示味美。
字:字篆   《说文》:“生子,从子在宀下。子亦声。”
受:  甲受篆  《说文》:“相付也。从  piào,舟省声。”甲文象一手将舟推给另一人。故此字有授、受两个义项。又来分化成两个字。
粪:  甲 粪篆  《说文》:“糞,弃除也。从廾,推  粪采也。”按:甲文从廾,从  、从小。廾象左右两手,  jī是“箕”的古字,“小”代表垃圾。本义是扫除垃圾。
企:企篆  《说文》:“举踵也,从人,止声。”段注:“按:此下本无‘声’。有‘声’非也。今正。止部曰‘止为足’。”
隻:  甲隻篆  《说文》:“鸟一枚也。从又,持隹。持一隹曰隻,二隹曰双。”按:“隻”是获的古字,甲文象一手抓获飞鸟。
伐:  甲伐篆   《说文》:“击也。从人,持戈。一曰败也。”甲文象用戈击人头,表杀伐。
围:  甲围篆   《说文》:“守也。从口,韦声。”甲文从口,从两止,口代表城邑,两止象征有人围着城邑,合起来表示包围,是“围”的古字。
毓:  甲毓篆  《说文》:“养子,使作善也。从  ,肉声。《虞书》曰‘教育子’。”徐锴曰:“  ,不顺子也。不顺子亦教之,况顺者乎?”按:“毓”是“育”的古字。从女(或从母,讹作“每”),从  ,“  ”象倒子,其下的点滴象分娩时流出的血水,合起来表示生育。
冓(遘):  甲冓篆  《说文》:“交积材也。象对交之形。”按:“冓”是“遘”的古字。象两鱼相遇。许氏误。
朝:   甲朝篆  《说文》:“旦也。从倝gàn,舟声。”按:甲文从日,从月,从茻,合起来象日月处在草莽之中,表示太阳初升月亮未落之时。
有些会意字是后起字。如:
众  尘  籴  粜  忐  忑  尖  卡  明(篆文作  ),套 嬲(niǎo)
会意字的形体仔细观察可以分为异文会意、同文会意和对文会意,如:
异文会意:男:从田,从力。  见:从儿,从目。  半:从八,从牛。赤:南方色,从大,从火。鸣:从鸟、口。 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
同文会意:林  从  并  比   羴   鱻  犇   毳(cuì兽细毛)
对文会意:北  鬥
和指事字一样,会意也是补救象形字局限性的一种造字方法。它所记录的大都是一些代表抽象概念的词。仅管如此,却不能把象形、指事和会意截然分成前后不同的三个阶段,这是应当说明的。会意字的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体上是复合结构,即由两个以上的单字构成。
(2意字所表示的意义一般是几个单字组合在一起后所产生的新义。
(3)没有表音成分。
会意造字法扩大了单纯表意符号的使用率,它以其灵活多样的方式将象形、指事字组合成新字来记录语言中众多的词。因此,会意字大大多于象形字和指事字。不过会意字也有较大的缺陷,它同样不表音,不能适应有声语言发展的需要,于是便产生了形声字。
4、形声  许慎对形声字的解释是:“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事,指事物。名,即字,这里指形符(即意符)。譬,指与所要造的形声字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全句的意思是:根据词所要表示的事物立个义符,再取一个表示读音的字作为声符与义符相结合,就形成了形声字,例如“江”、“河”二字就属于这样的字。
形声字是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合而成的,意符表示形声字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声符表示形声字的读音。由于它既可以表意又可以表音,无论是表示具体实物还是抽象概念都可以用这种造字法去解决其书写问题,所以在六书中,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方式。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形声字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甲骨文中的形声字约占20%左右,《说文解字》中的形声字约占80%以上,在现存的汉字中形声字约占90%左右。下面试举一些形体或读音都有变化的形声字进行说明:
更:更篆   改变。从攴,丙声。
端:端篆   站得直。从立,耑声。
临(臨):  金临篆   俯视。从卧,品声。
岁(歲):岁篆  木星。从步,戌声。
题:题篆   头额。 从页,是声。
叔:叔篆   拾取。 从又,尗声。
脩:  篆   干肉。从肉,攸声。
造:造篆   前往。从辵,告声。
都:都篆   《说文》:“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从邑,者声。周礼距国五百里为都。”
道:道篆   所行道。从辵,从首。或从辵,首声。
发(發):發篆  发射。 从弓, 声。
復:复篆  往来,返回。从彳,复声。
廉:廉篆  仄也。堂屋的侧边。从广,兼声。
所:所篆  伐木声。从斤,户声。
斯:斯篆  析也。将木柴劈开。从斤,其声。
勝:勝篆   任也。胜任。从力,朕声。
術:术篆  邑中道。从行,术声。
里(裏)里篆 《说文》:“衣内也,从衣,里声。
身:  金身篆  象人之身,从人,  声。
物:  甲物篆  杂色牛。《说文》:“万牛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勿声。”
陜xiá   篆  《说文》:“隘也。从阜,夹声。”徐铉等曰:“今俗从山,非是。”
陝shǎn :陕篆  《说文》:“弘农陕也。古虢国王季之子所封也。从阜,声。”
陽:阳篆 《说文》:“高明也。从阜,昜声。”
18#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07:52 | 只看该作者
形声字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形体上是复合结构,即由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
(2)形符表示意义范畴。这种意义是模糊的,只能表示出形声字本义的范围,而不能准确表示出形声字的本义,更不能表示出形声字的引申义,例如“氿”、“轸”、“鞅”、“靷”等。
(3)声符表示形声字的读音。声符表示的读音有些和形声字的读音是一致的,有些是近似的。由于发生历史音变的原因,形声字的声符许多已不能起到准确标音的作用。例如“絻”、“坡”、“寐”、“恤”、“诒”等。
关于形声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省声字  省声字是指为了书写的方便或构形的美观,在造字时将形声字的声符省去了一部分,例如:
秋:秋篆   《说文》:“禾榖孰也。从禾,  省声。  籀文不省。”
家:家篆   《说文》:“居也。从宀,豭省声。”
恬:恬篆   《说文》:“安也,从心,甛\(甜)省声。”
疫:疫篆   《说文》:“民皆疾也,从疒,役省声。”
珊:珊篆   《说文》:“珊瑚色,宀色赤,生于海,或生于山,从玉,删省声。”
荣:荣篆    《说文》:“桐木也。从木,荧省声。一曰屋梠之两头起者为荣。”
夜:夜篆   《说文》:“舍也,天下休舍也。从夕,亦省声。”
纣:纣篆   《说文》:“马緧也。从系,肘省声。”
狄:狄篆    《说文》:“赤狄,本犬种,狄之为言淫,辟也。从犬,亦省声。”
(2)省形字  所谓省形字是指构形时将形符的一部分省去了。例如:
寐:寐篆  《说文》:“卧也。从  省,未声。”
弑:弑篆  《说文》:“臣弑君也。《易》曰:‘臣弑其君。’从殺省,式声。”
亭:亭篆  《说文》:“老也。从老省,丂声。”
屦:屦篆  《说文》:“履也。从履省,娄声。一曰鞮也。”
屐:屐篆  《说文》:“屩也。从履省,支声。
(3)亦声字  亦声字也叫会意兼形声字。这种字的特点是:构形的各个部件在意义上有联系,是会意字;但由于其中的一个部件同时充当声符,故又是形声字。例如:
授:授篆  《说文》:“予也。从手,从受,受亦声。”
娶:娶篆  《说文》:“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
婚:婚篆  《说文》:“妇家也。礼,取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从女,从昏,昏亦声。”
礼:礼篆  《说文》:“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
    琀:琀篆  《说文》:“送死口中玉也,从玉,从含,含亦声。”
忘:忘篆  《说文》:“不识也。从心,从亡,亡亦声。”
下面谈谈形声字的结构形式。形声字的结构形式即声符和意符的结合形式,其中多数都容易辨别,也有少数较难区别。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八类:
(1)左形右声:江 棋  詁  超  訪  任  飽  通  握  沱  除  松  賜  結  理  越
(2)右形左声:攻  期  胡  邵  頂  敵  雞  難 雛 甌  救  壯
(3)上形下声:空  箕  罟  苔  草  房  霧  簡  茅  耄
(4)下形上声:汞  基  辜  照  背  架  翁  更  裳  恐  姿
(5)内形外声:辯  哀  問  閩  鳳  讎  岡
(6)外形内声:閣  國  固  裹  術  匱  街  衷
(7)形占一角:勝  栽  聖  荊  穀  雜  賴  條  脩  穎  務  佞  疆
(8)声占一角:徒  寶  旗  從  寐
还有一些形声字的形符与声符的位置反常,例如:
齋:从 示,齊声。
游:《说文》:“旌旗之流也。从, 声。”
随:《说文》:“从也。从辵,  省声。”
戚:《说文》:“戉也。从戉,尗shū声。”
重:《说文》:“厚也。从壬(tǐn g),东声。”
5、转注  许慎给转注的解释是:“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这个解释过于简略,又加上《说文》中没有具体注明某字为转注,所以后来人们对转注的解释颇为分歧,例如清代比较重要的几种解释各不相同:
(1)江声认为“建类一首”是指《说文》的部首,《说文》每一部首下所说的“凡某之属皆从某”就是指“同意相受”。
(2)戴震、段玉裁认为转注就是互训(转相为注,互相为训),《说文》考字下说“老也”,老字下说“考也”,就是互训的例子。
(3)朱骏声在他的《说文通训定声》中说:“转注者,体不改造,引意相受,令长是也。”他不但修改了转注的定义,以词义引申为转注,而且更换了转注的例字。按照朱骏声的说法,某词由本义引申出另一意义时,不另造字,就是转注。他认为令(《说文》:“发号也。”朱氏认为国君之令、天子之令、县令之令为转注,即引申)、长(《说文》:“久远也。”朱氏认为长短之长、长久之长、长幼之长、君长之长为转注)二字不是假借,而是转注,即引申,所以举为转注的例字。
江声的说法不能成立,因为按照江声的说法,《说文》中的所有字都成转注字了。
戴震、段氏的说法也不能成立,因为互训和造字无关,同义之间就可以互训,不需要建类一首。
朱骏声的说法同样不能成立,朱氏把词义引申看作是转注,并明确说“体不改造”,即字形不改变,这就是说没有造成新字。既然没有造成新字,就和造字法无关了。
直到目前为至,对转注的解释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没有任何一家的解释为学术界普遍接受,也就是说转注究竟是怎样一种造字法,目前尚没有研究出结果。目前较为通行的说法是,无论转注是怎样的造字法,转注字的形体肯定没有超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四种字的结构范围,因此有些观点干脆认为转注不是造字之法而是用字之法。还有些观点认为转注是指词义分化所引起的文字孳生(同根词,例如老、考二字)现象。
6、假借  许慎给假借的解释是:“假借者,本无其字,以声托事,令长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某词本来没有字,而借用一个已有的同音字去表示,“令”“长”就是这样的字。不给新出现的词造字,借用已有的同音字作为新词的书写符号,没有造字而解决了词的书写问题,这是以不造字为造字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汉字造字法向表音方向发展的重要表现。
许慎认为县令的“令”和命令的“令”是不同的词,用命令的“令”去记录县令的“令”,则县令的“令”就是假借字。同理,长者的“长”和长短的“长”也不是相同的词,用长短的“长”去记录“长者”的“长”,长者的“长”就是假借字。许慎的定义没错,而他举的这两个例字却是有问题的。命令的“令”和县令的“令”实属一个词,属于词义的引申。同样,长短的“长”和长者的“长”也属于同一个词,属于词义引申现象。因此后人多对许慎的例字不够满意,在说明这个问题时重新举例。词义引申,字形并不改变,本义和引申义之间在意义上有联系。假借字和本字,只是读音相同,而意义上没有联系,例如:
东:  甲    象囊橐之形,借为东方之“东”。
易:  金    象有脚之蛇,即蜥蜴,借为难易之“易”。
離:《说文》:“黄仓庚也,鸣则蚕生。”借为分离之“离”。
其:  甲  篆   甲文象畚箕之形,即“箕”的古字,借为虚词。
何:  甲    本义是负荷,担,借为代词。
莫:  甲 莫篆  《说文》:“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借为虚词。
笑:本义不明,借为喜笑之笑。
然:本义为燃烧。《说文》:“烧也。从火,肰声。”借为虚词。
汝:本义水名。借为人称代词。
我:   甲《说文》:“施身自谓也。或说我,顷顿也。从戈,从  。或说古垂字。一曰古杀字。”甲文字形象兵器。借为人称代词。
以上介绍完了六书,由于转注和假借都没有造出新字,所以有些教材和文字书上将六书分为“四体二用”两类。所谓四体,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结构类型;所谓二用是指转注和假借,属用字的方法而不是造字的方法。
19#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08:0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说文解字》和汉字的部首
一、《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通过分析字形探求本义的文字学著作。作者许慎,成书于公元100年,二十一年后,许慎派他的儿子许冲将书献给皇帝。书中收字9353个,重文(包括古文、籀文、异体字)1163个,立部首540个。全书共分15卷,1-4卷是对文字的解说,最后一卷是叙目。
许慎字叔重,东汉汝南(今河南偃师县城东)人。他是汉代最有名的文字学家、词汇学家,是中国文字学的创始人。当时他的名气很大,人称“五经无双许叔重”。他辛勤地搜集了汉代所能见到的篆文、古文和籀文,用了整整二十年时间完成了这部巨著。后人一直把这部著作视作是文字学的经典著作,人们解释汉字时往往首先要引用《说文》,把《说文》的解释作为词的本义的依据。
这部书为什么称作《说文解字》呢?在古代文和字是有区别的。独体的不可分析的象形字、指事字叫做文,合体的可以分析的字如会意字、形声字叫做字。因此许慎将他的著作称作《说文解字》,后世简称《说文》。
在这部书中,许慎说明了每个字的意义和结构,使人们知道古代汉字的写法,字体结构和语义的密切联系。许氏的说解,有的采自《尔雅》、《方言》、《仓颉解诂》这类书,有的采自前人的经传注释,有的采自当时通人的说法,大体上都是可信的。可以说它是集东汉文字学的大成,是研究汉字和汉语的伟大著作。
这部书保存了我国古代汉字和古代的训诂,因此它对我们正确理解古代的典籍,认识商周的文字、了解汉字的发展、词汇的发展、词义的发展以及古音的系统,都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
今天我们学习《说文解字》一书首先要熟悉它的编排体例。《说文解字》的体例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谈:
1.编排方面  全书所收的字,按照形体结构分为540部,每部选用一个共同具有的构件作为部首来统领。在字书的编排史上这是一个重要的创造。部首的排列次序主要是据形系联,即将形体相近的字排在一起。如卷一的十四个部首是这样排列的:
一⊥示三  王玨气 士 |   艸蓐茻
卷二的十二个部首是这样排列的:
小  八  采  半  牛  犛  告  口凵  吅  哭  走
部中各字的排列,主要是根据意义,将意义相近的字排列在一起,其先后次序大致是“先实后虚”,如行部,先列道路的名称,如:術、街、衢、衝、衕等。然后排列有关行走的形容词和动词,如:衙、衎、 、衛等。
2. 说解方面  对每个字的说解,都是先解释意义,然后分析字形并指明读音。例如:
语:论也。从言,吾声。
气:云气也。象形。
逝:往也。从辵, 折声。读若誓。
解说字形时,凡象形字用“象形”或“象某某之形”来表示。指事字用“指事”或“象××之形”等来表示。会意字用“从某从某”或“从某某”等来表示。形声字则用“从某,某声”来表示。对会意兼形声字所用的术语是“从某,从某,某亦声”。例如:
目:人眼。象形。
幺:小也。象初生之形。
上:高出。此古文上。指事也。
亦:人之臂亦也。从大,象两亦之形。
苗:草生于田者。从艸,从田。
是:直也。从日、正。
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
诏:告也。从言,从召,召亦声。
《说文》对有些字形的分析是错误的,因为更早的甲文、金文许慎没有见到,对有些字义的解释反映了许慎的儒家观点及唯心主义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的思想。例如: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说文》传本,时代最早的是唐写本和宋刻本。唐写本只有木部残卷和口部残简,虽然比较接近许氏的原书,但可惜不能窥其全貌。今天能见到的全本是南唐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和北宋徐铉所校订的本子《说文解字》。徐锴是徐铉之弟,所以前者称为小徐本,后者称为大徐本。现在一般使用的是大徐本。
《说文》的注本以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最为重要,他阐明了《说文》的条例,许慎的说解,并以声音为关键说明训诂,阐明了字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段注是一部体大思精的著作。除《段注》外,清人研究《说文》的重要著作还有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桂馥的《说文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说文释例》,这些都是研究《说文》的重要材料。
二、汉字的部首
汉字的部首可以从文字学和检字法两个角度进行划分。从文字学的原则对汉字进行分析而得出的部首叫文字学部首。以检字法原则对汉字分析而得出的部首叫检字法部首。
1、文字学部首
文字学部首是指从意义的角度分析出来的部首,是同一部各字共有的意义部分,对于形声字来说即指其意符部分。例如:
木部:木  本  朱  林  休 根  材  柏  枯  杳  杲  析
刀部:刀  刃  初  切  刻  判  刖  刺  刵
部首不等于意符,一方面,部首是对一部字而言的,可以出现在象形、指事及会意字中,意符只是对形声字中的声符而言的,只出现在形字中。另一方面有些部首本身就不是形声字的意符,例如部首“冓”、“放”、“雔”等。在这类部首下没有一个形声字。当然对于形声字来说,部首也就是意符,其内容实为一体。
部首是许慎最早提出来的,他对《说文》中的小篆按六书的原则进行分析归纳,概括出540个偏旁作为部首,凡属同一偏旁的字都统属于其下。部首即标志着该部字所属的意义范畴。
2、检字法部首
汉字从篆书演变到隶书、楷书,字体有了很大的变化,明清以后的字典通用的214部是检字法原则的部首,与《说文》的部首有了很大的不同,将540个部首合并为214个部首,有些归并不影响结构的分析,如“木”与“林”部的合并,有的归并就打乱了字形结构的分析,如把“匕”(huà)部和“北”部合并于匕(bǐ)部之后,这一部所收的字就不属于一个意义范畴了。例如:
匕   huà 变也。从倒人。同部字:真(《说文》:“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从匕,从目,从乚(yǐn),八,所乘载也。”)、化(《说文》:“教行也。从匕,从人,匕亦声。”)
      bǐ相与比叙也。从反人。匕亦所以用比取饭。一名柶。从反人。同部字:匙(匕也。从匕,是声)、  (相次也)、顷(头不正)、卓(高也)
此外,后代的字典因从检字的方便出发,不少字的归部都与《说文》有异。例如:
所:从斤,户声。本义是伐树之声。《说文》归斤部,《辞海》旧户部。
發:从弓,  声。本义是发射。《说文》归弓部,《辞海》归  部。
旗:从  ,其声,本义是旗帜。《说文》归  部,《康熙字典》归方部。
解放后新编的字典,归部的差异更大一些,例如《汉语大字典》又进一步将214部归纳为200部。在检字上,后来的分部比540方便得多,例如“随”字,查《说文》往往不知属于何部,按照检字法部首查“阝”就可以将字检出。但是检字法部首对于分析字形结构,加深词义的理解,没有多大帮助,有时反而会使人误入歧途。
古今字、異體字、通假字、繁簡字

這是漢字在發展演變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幾個問題。
(一)古今字 指在不同時期用不同的字形表示同一意義。古代使用的字形叫古字,後來新生的字形叫今字。形成古今字的原因有二:
1、同音假借 由“六書”中“本無其字,依聲托事”的假借引起的。
A、為本來意義造字:
北—背 士無反北之心。(《戰國策·齊策》)
孰—熟 宰夫胹熊蹯不孰。(《左傳·成公二年》)
莫—暮 不能辰夜,不夙則莫。(《詩經·齊風·東方未明》)
然—燃 以爲死灰有時而復然也。(陳亮《甲辰答朱元晦書》)
此外,“西—栖、其—箕、須—鬚、采—採”等字也屬於爲本來意義造字的古今字。
B、為假借義造字:
辟—避 姜氏欲之,焉辟害?(《左傳·隱公元年》)
辟—闢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國而撫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
辟—嬖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論語·季氏》)
辟—僻 晉之伯也,邇于諸夏,而楚辟陋,故弗與之爭。(《左傳·昭公十九年》)
辟—譬 辟如行遠必自邇。(《禮記·中庸》)
舍—捨 公賜之食,食舍肉。(《左傳·隱公元年》)
卒—猝 五萬兵難卒合。(《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此外,“采—彩、采—綵、云—雲”等字也屬於爲假借義造字的古今字。
2、同源分化 詞義引申過程中出現的新字。
A、為本義造字:
奉—捧 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史記·項羽本紀》)
賈—價 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孟子·滕文公上》)
益—溢 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吕氏春秋·察今》)
責—債 誰習計會,能爲文收責于薛乎?(《戰國策·齊策》)
此外,“要—腰、文—紋、止—趾、隊—墜”等字也屬於爲本義造字的古今字。
B、為引申義造字:
禽—擒 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屬—囑 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戰國策·齊策》)
取—娶 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詩經·齊風·南山》)
竟—境 子爲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非子而誰?(《左傳·成公二年》)
反—返 辭曰:“責畢收,以何市而反?”(《戰國策·齊策》)
景—影 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賈誼《過秦論》)
弟—悌 段不弟,故不言弟。(《左傳·隱公元年》)
知—智 《詩》曰:“優哉遊哉,聊以卒歲。”知也。(《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共—供 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左傳·僖公四年》)
唱—倡 扶蘇項燕爲天下唱。(《史記·陳涉世家》)
說—悅 孟嘗君不說,曰:“諾,先生休矣!”(《戰國策·齊策》)
此外,“張—脹、見—現、垂—陲、昏—婚、受—授”等字也屬於爲引申義造字的古今字。
值得注意的是,古今字中,今字多是形聲字,並且多以古字做聲旁。
20#
 楼主| aiyaya 发表于 06-4-7 16:08:24 | 只看该作者
继续

(二)異體字 音義皆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組字。緣由多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造字法不同:
主要是會意字和形聲字的差異,如:
埜—野,岳—嶽,岩—巖,災、灾—烖,泪—淚,羴—羶,馽—縶
以上各例中,橫線前的漢字屬於會意字,後面的是形聲字。
2、同是形聲字
A、形旁不同:
歌—謌,歡—讙,嘆—歎,雞—鷄,溪—谿,詠—詠,遍—徧,睹—覩,跡—迹,
侄—姪,暖—煖
B、聲旁不同:
啖—啗,煙—煙,蚓—螾,杯—桮,跡—蹟,線—綫,繡—綉,猿—猨,俯—俛,
褲—袴,掩—揜
C、形旁、聲旁均不同:
訴—愬,剩—賸,迹—蹟,襪—韤,村—邨,响—響
D、形旁、聲旁相同,而偏旁位置不同:
期—朞,慼—慽,裡—裏,和—咊,夠—夠,闊—濶,群—羣,峰—峯,雜—襍,
慚—慙,概—槩
有些漢字在意義上雖有相同部分但不符合異體字的條件,因而不能構成異體字的關係。如:“置、寘”,在放置意義上是相同的,但又各自有其他的意義,不能構成異體字;再如:“遊、遊”兩字,“沽、酤”兩字,意義都存在包含關係,也不能構成異體字。
(三)通假字 漢字使用過程中一種同音假借的情況。
指古代文獻中“本有其字”的假借,本來有表示某音一的字形,但書寫時由於各種原因寫成了別的同音字,這種情況我們稱爲通假字。通假字中本來的漢字叫本字,被借用的漢字叫借字。通假字的要求是本字和借字之間必須是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如:
1、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史記·項羽本紀)
2、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論語·陽貨》)
3、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例1中的“蚤”借用來表示“早”,二者讀音相同;例2中的“歸”借用來表示“饋”,二者讀音相近;例3中的“惠”借用來表示“慧”,二者讀音相同。在閲讀文獻時一定要注意辨別通假字。
(四)繁簡字 繁簡字是繁體字和簡體字的合稱。所謂繁體和簡體是就同一個字構形時所使用的筆畫多少相對而言。筆畫多者為繁體,筆畫少者為簡體。
我們現在所說簡體字主要指1956年《漢字簡化方案》規定的簡化字。漢字簡化過程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内容:一是簡化字形,二是削減常用字的字數。主要採取了以下幾種方法:
1、使用古體字,如:採—采,雲—云,捨—舍,氣—气,從—从,網—网
2、使用古代的異體字或俗體字,如:禮—礼,趕—赶,無—无,棄—弃,萬—万,
燈—灯,辭—辞,遷—迁
3、省簡一些部分,如:聲—声,廣—广,飛—飞,標—标,燭—烛,婦—妇,習—习,點—点
4、同音替代,如:醜—丑,幾—几,後—后,餘—余,徵—征,裏—里,製—制,
穀—谷,鬥、鬬—斗,幹、榦、乾—干
5、草書楷化,如:辦—办,書—书,學—学,東—东,門—门,為—为,樂—乐,
當—当,盡—尽,歸—归
6、符號替代,如:鷄—鸡,鳳—凤,歡—欢,嘆—叹,對—对,戲—戏,鄧—邓,
這—这,樹—树,聶—聂,轟—轰
7、新造字,如:遠—远,態—态,認—认,補—补,竊—窃,滅—灭,寶—宝
需要注意的是簡化字中一些用同音字替代的字,在閲讀古代文獻一定要注意分辨。如:“餘、余”兩字在古代漢語中各有不同意義,在簡化字中則合併成了一個形體,閲讀文獻是可能出現錯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9 02:29 , Processed in 0.10953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