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争图解(一)---先秦至三国时期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努尔哈赤 发表于 06-4-9 09:59:41 | 只看该作者
马陵之战

发生时间: 公元前342年
所属年代: 春秋战国时代
发生地点: 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
事件介绍
马陵之战


战国时期,齐军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歼灭魏军的著名伏击战。

  周显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43),魏发兵攻韩,韩向齐求救。齐应允救援,以促韩竭力抗魏。但鉴于战事初起,魏﹑韩双方实力未损,过早出兵对齐不利,直到韩军五战俱败,情况危急,魏军也十分疲惫,才发兵相救。

  二十七年,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见桂陵之战),率军直趋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围。魏军果然撤回大梁,并以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率兵10万东出外黄(今河南兰考东南),迎击齐军。孙膑认为,魏军悍勇,不可贸然决战,只可利用魏军向来轻视齐军和庞涓求胜心切的弱点,“因其势而利导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乃避战示弱,退兵减灶,引诱魏军追击。太子申本有退军之意,庞涓不听,率军紧追。见齐军逐日减灶,以为齐军士气低落,逃亡严重,即丢下步兵,以轻车锐骑兼程追击。齐军退至树木茂密﹑道狭地险的马陵。孙膑计算行程,判断魏军将于日落后追至,即引军埋伏。经长途追击而疲惫不堪的魏军,于孙膑预计时间进入设伏地域。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败,庞涓愤愧自杀。齐军乘胜进攻,俘太子申,全歼魏军。

  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始终居于主动地位。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2#
 楼主| 努尔哈赤 发表于 06-4-9 10:00:07 | 只看该作者
燕攻齐济西、即墨之战

坚守防御,实施“火牛阵”
    战国中期,齐、秦两强东西对峙,较弱的燕国与齐是近邻。燕王哙于公元前318年
让位于燕相子之,以致太子平与子之因争夺王位而发生内乱。齐宣王于公元前314年乘
机攻燕,在50天之内攻下燕都蓟(今北京),杀燕王哙和子之。但由于齐军在燕大肆烧
杀抢掠,燕国民众纷纷起来反抗,各诸侯国也准备出兵救燕,迫使齐军撤退,太子平即
位为王,即燕昭王。燕昭王即位后,广招贤士,改革内政,发展生产,积极准备报齐破
国之仇。公元前301年齐宣王死后,湣王即位,南攻宋、楚,西击三晋,连年征战,国
力日耗。燕昭王想乘机攻齐,但从燕国的土地、人口和经济条件看,燕远不如齐国,单
凭燕国本身的力量,不可能战胜齐国。在此形势下,燕将乐毅和燕相苏秦提出争取与国,
孤立齐国;并怂恿齐国灭宋,以加剧它与各国的矛盾,尔后联合各国,大举攻齐。燕昭
王采纳了这一计策。
    为此,燕表面上臣服于齐,并派苏秦入齐进行离间活动,取得了齐湣王的信任。齐
国被燕表面的屈服所迷惑,放松警惕,对燕不加戒备,甚至连防备燕国的兵力也全部从
北面撤回。公元弟288年10月,秦约齐王同时称帝,结成联盟。燕再次派苏秦至齐进行
离间活动,劝说齐湣王撕毁齐、秦盟约,废除帝号,而后伺机灭宋。齐湣王果然被打动,
于12月废除帝号,转而与各国合纵攻秦,迫使秦国“废帝请服”。齐湣王取得攻秦胜利
后,又经过三次战争,灭掉了宋国。邻近齐国的宋国,土地肥沃,生产发达,其大商业
城市定陶的巨大税收,尤为齐、秦、赵三国所垂涎。宋为齐所灭,不仅加剧齐同秦、赵
的矛盾,也对韩、魏、楚形成严重威胁,因此导致齐与各国矛盾异常尖锐。燕利用这种
形势,积极活动,终于和各国结成攻齐联盟。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统率燕、秦、楚、韩、赵、魏六国军队
攻齐。齐湣王骄傲自恃、忘乎所以,开始并未料到燕国会联合诸国攻齐。及至发现燕军
已攻入齐国时,才匆忙任命触子为将,率领全国军队主力渡过济水,西进拒敌。双方兵
力各约20余万在济水之西(今山东高唐、聊城一带)展开决战。齐军由于连年征战,士
气低落。齐湣王为迫使将士死战,以挖祖坟、行杀戮相威胁,更使将士离心,斗志消沉。
结果,当联军进攻时,齐军一触即溃,遭到惨败。
    触子逃亡不知下落,副将达子收拾残兵,退保都城临淄。齐军主力被消灭后,秦、
韩两军撤走,乐毅派魏军南攻宋地,赵军北取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自率燕军向临
淄实施战略追击,继续聚歼齐国败退的残军,攻占了齐国的国都。齐湣王被迫出逃至莒
(今山东莒县)。此时楚顷襄王为分占齐地,便以救齐为名,派淖齿率兵入齐。齐湣王
幻想借楚军力量抵抗燕军,便委任淖齿为相。淖齿在莒地杀掉了齐湣王,并夺回了以前
被齐占去的淮北之地。
    乐毅攻克临淄后,采取布施德政、收取民心的政策,申明军纪,严禁掳掠,废除残
暴法令和苛捐杂税。然后分兵五路,以彻底消灭齐军,占领齐国全境。左军攻取胶东、
东莱(今山东半岛),右军沿济水南进阿、鄄(今山东西南部)以接应魏军,前军沿泰
山东进攻取琅玡(今山东沂南至日照一带),后军沿北海(今山东临淄东北沿海一带)
出击攻占千乘(今山东高青东北),中军占领临淄以镇齐都。燕军仅在6个月的时间,
就攻取了齐国70余城,只剩下莒和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两城未被攻克。
    公元前283年,齐臣王孙贾等杀掉淖齿,立齐湣王之子法章为齐襄王,守莒抗燕,
并号召民众起来抵抗。乐毅又重新调整部署,集中右军和前军攻莒,左军和后军攻即墨。
即墨军民在守将战死之后,共推齐宗室田单为将,坚守抗燕,形成当时两个抗燕的坚强
堡垒。燕军围攻莒和即墨一年未下。乐毅改用攻心战,命燕军撤至距两城9里的地方设
营筑垒。并下令凡城中居民有出来的不加拘捕,有困难的予以赈济,以争取齐民。如此
相持3年之久,两城依然未被攻下。
    即墨为齐国较大的都邑,地处富庶的胶东,靠山近海,土地肥沃,财物丰富,有坚
固的城池和一定的人力用于防守。田单被推举为将后,为挽救危局,除大力开展争取人
心的工作外,还将所带的族兵及收容的残兵7000余人,及时加以整顿和扩充;又亲自带
头构筑城防工事,加固城墙,浚深壕池;将族人、妻妾编入军营参加守城。由于田单与
将士同甘共苦,致使即墨军民群情振奋,斗志昂扬,决心为保卫自己的生命财产,奋起
抵抗燕军。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惠王继位,惠王早在做太子时便对乐毅不满,且
对3年攻齐不下又有怀疑,田单乘机派人入燕进行间谍活动,宣扬说,乐毅借攻齐为名,
想控制军队在齐国为王,所以故意缓攻即墨。如果燕国另派主将,即墨指日可下。燕惠
王果然中计,派骑劫代替乐毅。乐毅被撤换,不仅使田单少了一个难以对付的敌手,且
使燕军将士愤慨不平、军心涣散。
    骑劫到任后,即一反乐毅的做法,改用强攻。由于齐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仍未能奏
效,田单为了进一步激励士气,诱使燕军行暴,便散布谣言说,齐军最怕割鼻子、挖祖
坟。骑劫果然中计。即墨军民看到燕军的暴行,个个恨之入骨,愤怒异常,纷纷要求同
燕军决一死战。与此同时,田单积极进行反攻的准备工作。他先命精壮甲士全部隐伏起
来,以老弱、妇女登城守望,使燕军误以为齐军少壮已伤亡殆尽,失去继续作战的能力,
然后派人向燕军诈降,燕军信以为真,一心坐待受降,更加麻痹松懈。
    田单觉得反攻时机已经成熟,便收集了千余头牛,在牛角扎上锋利的尖刀,身被五
彩龙纹的外衣,牛尾绑上渗透油脂的芦苇,并在城脚挖好几十个洞,直通城外;又挑选
了5000名精壮勇士,扮成神怪模样,令全城军民备好锣鼓以便出击时呐喊助威。一切准
备就绪之后,在一天夜间,点燃牛尾上的芦苇,驱赶1000多头火牛从城墙洞中向燕营猛
冲狂奔,5000勇士随之杀出,全城军民擂鼓击器以壮声势。一时间火光通明,杀声震夭。
燕军将士从梦中惊醒,仓惶失措,四出逃命,死伤无数,骑劫在混乱中被杀。围攻即墨
的燕军主力彻底溃败。田单奇袭获胜后,立即大举反攻。齐国民众痛恨燕军的暴行,纷
纷响应,帮助齐军打击燕军,很快将燕军逐出国境,收复沦陷的70余城。
    此战,乐毅采用诱齐攻宋策略,形成了天下攻齐的有利形势。在作战中又抓住强弱
已经发生变化的有利时机,乘胜追击,直捣齐都,因而取得了重大胜利。而齐湣王自恃
强大,穷兵黩武,四处树敌,落入燕国圈套而不自知。当五国联军攻齐时,仓促应战,
过早集中主力与强大的联军交锋,因而惨败,几致亡国。至于齐军后来在即墨保卫战中
能先坚守后反攻,最终一举击败燕军,一是由于即墨有一定的防御条件;
    二是燕军分兵多路攻齐,发展过快,攻城克坚的准备和力量不充分;三是田单面对
优势之敌,采取有效措施,取得即墨军民的支持,为挽救危局、实施反攻创造了条件。
接着巧施反间计,借敌之手除去最难对付的乐毅,又针对骑劫警惕性不高,燕军士气不
振的弱点,以诈降手段造成敌人错觉,使之麻痹松懈。然后实施夜间奇袭,出其不意地
击破围攻即墨的燕军主力,打好了反攻初期的关键性一仗,取得战场的主动权。接着不
给敌人喘息之机,乘胜追击,在齐国民众的支持下,终于取得了复国的胜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3#
 楼主| 努尔哈赤 发表于 06-4-9 10:00:38 | 只看该作者
长平之战
发生时间: 公元前260年
所属年代: 春秋战国时代
发生地点: 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
事件介绍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60年,是秦、赵之间的一次战略决战。在战争中,秦军贯彻正确的战略指导,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

长平之战中,秦军前后共歼赵军45万人,从根本上削弱了当时关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对手赵国,也给其他关东诸侯国以极大的震慑。从此以后,秦国统一六国的道路变得畅通无阻了。

长平之战秦胜赵败的结局并不是偶然的。除了总体力量上秦对赵占有相对的优势外,双方战略上的得失和具体作战艺术运用上的高低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秦军之所以取胜,在于:首先是分化瓦解了关东六国的战略同盟;其次是巧妙使用离间计,诱使赵王犯下置将不当的严重错误;其三是择人得当,起用富于谋略、骁勇善战的白起为主将;其四是白起善察战机,用兵如神,诱敌出击,然后用正合奇胜的战法分割包围赵军,痛加聚歼;其五是在战斗的关键时刻,秦国上下一体动员,及时增援,协调配合,断敌之援。为白起实施正确的作战指挥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赵军之所以惨败,在于:第一,不顾敌强我弱的态势,贸然开战,一味追求进攻;第二,临阵易将,让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替代执行正确防御战略的廉颇统帅赵军,中了秦人的离间之计;第三,在外交上不善于利用各国仇秦的心理,积极争取与国,引为己助;第四,赵括不知“奇正”变化、灵活用兵的要旨,既无正确的作战方针,又不知敌之虚实,更未能随机制宜摆脱困境,始终处于被动之中;第五,具体作战中,屡铸大错。决战伊始,即贸然出击,致使被围。被围之后,只知消极强行突围,未能进行内外配合,打通粮道。终于导致全军覆灭的悲惨下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4#
 楼主| 努尔哈赤 发表于 06-4-9 10:01:53 | 只看该作者
邯郸之战



中国战国后期,赵联合魏、楚军在赵都邯郸(今属 河北)大败秦军的一次防御战。长平之战赵国大败,秦 上将军白起欲乘胜直捣赵都邯郸,赵孝成王许割六城与 秦议和。赵国利用战争间隙,厉兵秣马,重整军备,结 好齐、楚、魏等国,决心抗秦。秦昭王得知赵国不予六 城,不顾白起关于赵已国内实、外交成而不宜出兵的劝 阻,于周赧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9)九月,遣五大夫王 陵率军从上党(今山西长治东南)进攻邯郸。赵国军民 怀长平之恨,坚城死守。秦军久攻不克,于次年改派王 □代王陵为将,仍屡攻不下。赵军久困于邯郸,形势日 趋危急。赵相平原君散家财与士卒,编妻妾入行伍,鼓励 军民共赴国难,并选3000精兵,不断出击,疲惫秦军。同 时,接连遣使赴魏求援,又亲自冲出重围,前往楚国,陈 说利害,终使楚王发兵相救。魏遣晋鄙率军10万救赵,因 受秦威胁,至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即屯兵不进。魏公 子无忌(信陵君)使人盗魏王兵符,击杀晋鄙,夺取军 权,选兵8万会楚军救赵。秦军久顿坚城,师老兵疲,受赵、 魏、楚军内外夹击,大败,秦将郑安平率2万人降赵,邯 郸围解。赵、魏乘胜夺回了部分失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5#
 楼主| 努尔哈赤 发表于 06-4-9 10:02:17 | 只看该作者
秦统一六国之战


中国封建社会最早的统一战争

  秦统一六国的战争,既是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 一场封建统一战争。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用了10年的时间,相继灭掉了 北方的燕、赵,中原的韩、魏,东方的齐和南方的楚六个国家,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 500余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统一国家。 战国时期,经过长期诸侯割据战争,诸侯各国盛衰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弱小 国家被消灭,中国境内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的诸侯国,史称战国 七雄。七雄局面的形成,既是春秋以来兼并战争的结果,又是中国统一的前奏。为增强 国力,统一全国,七雄相继展开了富国强兵的变法活动。魏国任用李悝变法,楚国使用 吴起变法,赵国有武灵王改革,但最有成效的是秦国商鞍变法。公元前359年,秦孝公 任用商鞅,变法改革,国力逐步强盛。从秦孝公到秦王政的100多年时间中,秦国国力 更加强盛,在军事制度方面实行按郡县征兵,完善了军队组织,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士 卒勇猛,车骑雄盛,远非其他六国可比。在军事策略上改变了劳师远征而经常失利的战 略,采用范睢远交近攻的策略,逐渐蚕食并巩固其占领地区,实行有效占领。秦国相继 灭掉西周、东周,攻占韩国的黄河以东和以南地区,设置太原、上党、三川三郡,领土 包括今陕西大部,山西中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和四川东北部的广大 地区。 史书记载秦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 东有崤函之固”,在地理位置上进可攻,退可守;“战车千乘,奋击百万”,军事力量 远胜于其他六国。

  秦国这种优越的战略优势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山东六国统治集团内 部相互倾轧,争权夺利,政局很不稳固。

  各国之间长期战争,实力消耗,国力被削弱。六国面对强秦的威胁,虽然屡次合纵 抗秦,但在秦国连衡策略下先后瓦解而失败。他们时而“合众弱以抗一强”,时而“恃 一强以攻众弱”,无法形成稳固统一的抗秦力量,给秦国各个击破以可乘之机。当时的 有识之士已经看出这种趋势,如子顺就曾经说过:“当今崤山以东的六国衰弱不振,韩 赵魏三国向秦国割地求安,二周已被秦灭亡,燕齐楚等大国也向秦国屈服,照此看来, 不出20年,天下必然是秦国的了。”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周密布署 统一六国的战争。李斯、尉缭等协助秦王制定了统一全国的战略策略。秦灭六国的战略 有两个内容,一是乘六国混战之际,秦国“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秦王政采 纳了尉缭破六国合纵的策略,“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从内部分化瓦解敌 国。二是继承历代远交近攻政策,确定了先弱后强,先近后远的具体战略步骤,李斯建 议秦王政先攻韩赵,“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荆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 韩、蠹魏、拔荆,东以弱齐燕”。这一战略步骤可以概括为三步,即笼络燕齐,稳住楚 魏,消灭韩赵,然后各个击破,统一全国。在这种战略方针指导下,一场统一战争开始 了。

  公元前236年,秦王政乘赵攻燕、国内空虚之际,分兵两路大举攻赵,拉开了统一 战争的帷幕。秦国经过数年连续攻赵,极大地削弱了赵国实力,但一时无力灭亡赵国。 于是秦国转攻韩国,公元前231年,攻下韩国南阳,次年,秦内史滕率军北上,攻占韩 国都城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俘虏韩王安,在韩地设置颍川郡,韩国灭亡。

  公元前229年,秦大举攻赵,名将王翦率军由上党(今山西长治市)出井陉(今河 北井陉县),端和由河内进攻赵都邯郸。赵国派大将李牧迎战,双方屡有胜负,陷入僵 局,相持一年之久。后来赵王中了秦的反间计,撤换李牧,由于临阵易将,赵军士气受 挫,失去了相持能力。公元前228年,王翦向赵国发起总攻,秦军很快攻占了邯郸,俘 虏赵王迁,残部败逃,赵国灭亡。

  秦国在攻赵的同时,兵临燕境。燕国无力抵抗,太子丹企图以刺杀秦王的办法挽回 败局。公元前227年,燕丹派荆轲以进献燕国地图为名,谋刺秦王政,结果阴谋暴露, 被秦国处死。秦王政以此为借口,派王翦率兵攻打燕国,秦军在易水(今河北易县境内) 大败燕罕。次年10月,王翦攻陷燕国都蓟(今北京市),燕王喜与太子丹率残部逃到辽 东(今辽宁辽阳市),苟延残喘,燕国名存实亡。 秦国灭掉韩赵、重创燕国以后,北方大部分地区已为秦有,只有地处中原的魏国, 孤立无援。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率军出关中,东进攻魏,迅速包围魏都大梁(今河 南开封市)。秦军引黄河水灌城,攻陷大梁,魏王假投降,魏国灭亡。

  早在秦军攻取燕都时,秦国已把进攻目标转向楚国。公元前226年,秦王政问诸将 攻楚需要多少兵力,老将王翦认为楚国地广兵强,必须有60万军队才能伐楚,而李信则 说只用20万军队就能攻下楚国。秦王以为王翦因年老怯战,没有听取他的意见,派李信 和蒙恬率军20万攻打楚国。公元前225年秦军南下攻楚,楚将项燕率军抵抗。秦军开始 进军顺利,在平舆(今河南汝南县东南)和寝(今河南沈丘县东南)击败楚军,进兵到 城父(今河南宝丰县东)。项燕率军反击,在城父大败秦军,李信败逃回国。公元前 224年,秦王政亲自向王翦赔一礼,命他率60万大军再次伐楚,双方在陈(今河南淮阳 县)相遇,王翦按兵不动,以逸待劳,楚军屡次挑战,秦军不与交战,项燕只好率兵东 归。王翦乘楚军退兵之机,挥师追击,在蕲(今安徽宿州市)大败楚军,杀楚将项燕。 次年,秦军乘胜进兵,俘虏楚王负刍,攻占楚都郢(今湖北荆州市),设置郢郡,楚国 灭亡。

  五国灭亡后,只剩下东方的齐国和燕赵残余势力。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率军歼 灭了辽东燕军,俘虏燕王喜,回师途中又在代北(今山西代县)俘获赵国余部代王嘉, 然后由燕地乘虚直逼齐国。齐王建慌忙在西线集结军队,准备抵抗。公元前221年,秦 军避开西线齐军主力,从北面直插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在秦国大兵压境的 形势下,齐王建不战而降,齐国灭亡。

  秦统一六国战争的胜利,是由于秦国在战争中战略战术运用得当。秦王政在位时期, 国力富强,有足够的人力物力供应战争,在战略上处于进攻态势,势如破竹,摧枯拉朽, 相继灭掉诸国。在战术上,秦国执行了由近及远,先弱后强的方针,首先灭掉了毗邻的 弱国韩赵,然后中央突破,攻燕灭魏,解除了北方的后顾之忧。最后消灭两翼的强敌齐 楚,这种战术运用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在具体战役中,秦国运用策略正确,如在灭韩赵 的战争中,根据具体情况,而不是完全机械地按“先取韩以恐他国”的既定方针,而是 机动灵活,赵有机可乘则先攻赵,韩可攻则灭韩。灭楚战役是在检讨了攻楚失策后,根 据楚国实力集中优势兵力攻楚而取胜的。攻打齐国避实就虚,出奇制胜。相反,六国方 面势力弱小,在战略上又不能联合,各自为战,根本不能阻挡秦国的进攻,战争中消极 防御,被动挨打,以至一个个被秦国灭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6#
 楼主| 努尔哈赤 发表于 06-4-9 10:06:18 | 只看该作者
秦灭六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7#
 楼主| 努尔哈赤 发表于 06-4-9 10:06:47 | 只看该作者
秦末农民起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8#
 楼主| 努尔哈赤 发表于 06-4-9 10:07:07 | 只看该作者
项羽刘邦灭秦之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9#
 楼主| 努尔哈赤 发表于 06-4-9 10:07:30 | 只看该作者
项羽刘邦灭秦之战--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二月,项羽、刘邦灭秦之战中,项羽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之平乡镇)城下,歼灭秦军主力的一次战略决战。   
         
      二年闰九月,章邯击败赵军,攻占赵都邯郸(今属河北)。赵王歇、赵相张耳由信都(今河北邢台市)退守巨鹿城。章邯以王离部20万人包围巨鹿,自率20万人屯兵巨鹿南之棘原,修甬道(两侧有土墙的通道)补给王离军。赵将陈余、张敖、燕将臧荼、齐相田都等先后率军令巨鹿外围救赵,但畏惧秦军,不敢出战。巨鹿守军兵疲食少,危在旦夕。赵王歇遣使求救于楚军。为避免反秦武装力量被各个击破,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率5万楚军北上救赵。三年十月,楚军兵抵安阳(今河南安阳市),宋义驻兵46日不进,企图坐观秦赵相斗,待其两败俱伤,然后取之。项羽一再建议立即渡漳河救赵,内外夹击,以破秦;否则以秦之强,必灭新造之赵。宋义不听,下令军中,不从命者皆斩,每天饮酒高会;而军无见粮,士卒以芋菽为食。项羽出于义愤,于十一月,斩杀宋义。楚怀王改命项羽为上将军。十二月,项羽遣蒲将军率2万人,首先渡过漳河救赵击秦,小胜。随后,项羽亲率主力渡过漳水,下令烧毁军营,破釜沉舟,每人只带三日粮,以示誓死决战的决心。至巨鹿城外,将王离军围困。章邯率军迎救,被楚军击退。项羽身先士卒,率楚军连续攻击,九战九捷。诸侯军及城内赵军,亦乘楚军之威,进攻秦军,俘秦大将王离,杀副将苏角,涉间自焚。义军破王离,解巨鹿之围。诸侯共尊项羽为上将军
      点评:巨鹿之战,农民军以无比英勇顽强的气概,正确适宜的作战指导,一举歼灭秦军主力,扭转了整个农民战争的战局,对于灭亡秦王朝反动腐朽的统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项羽以劣势兵力成功地实施分割、围歼战术,发扬破釜沉舟的勇猛精神,大败秦军,是灭秦战争中决定性的一战。其优秀作战指导艺术和勇猛精神,永远值得后人的称颂和借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
 楼主| 努尔哈赤 发表于 06-4-9 10:08:10 | 只看该作者
楚汉战争
发生时间: 公元前206-204
所属年代: 秦代
相关成语: 四面楚歌 声东击西 师出无名 秋毫无犯 群策群力
事件介绍
楚汉战争
指秦亡后项羽、刘邦争夺政权的战争。自汉元年(前206)初至高祖五年(前202),历时共四年余。

秦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另又划地分封十多王,以刘邦为汉王。刘邦封王后,以汉中为基地,安定巴蜀,收复三秦;后乘项羽出击,攻占关中。双方在彭城展开决战,汉军大败。此后楚汉双方对峙,先后爆发了成皋之战、荥阳之战。由于项羽不善用人,政事军事又连连失策;由是刘邦军用谋略,一方面调兵遣将,包围项军,另一方面又派韩信攻齐、赵等地,令项羽腹背受敌,进退失据。

汉四年,项羽向刘邦提出建议,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西为汉、东属楚。后项羽率兵东归,刘邦却乘项羽撤兵,全力追击,背约攻楚。项羽被围于垓下,汉军四面唱起楚歌,使楚军失去作战斗志。及后项羽率少数军士突围至乌江,终不敌,自刎而死。楚汉战争结束,刘邦即帝位,建立西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7 21:38 , Processed in 0.09157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