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
有很多同学希望了解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现有导师情况,为方便查阅,现开一专帖,介绍一下中药学院研究生导师的情况,在谈到导师之前少不了先罗唆地说一下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的学科情况,药大的中药学院现有国家重点学科生药学科主要由生药学教研室、生药研究室、中药分析研究室、中药复方研究室、中药资源学研究室等组成,学科负责人是李萍教授(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药的质量控制研究,学生有做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有做LC-MS分析的(该学科有LC-MS两台,其中一台是带TOF的即飞行时间质谱,可以测分子量达到小数点后四位)其他的仪器设备经过211工程建设仪器总额在千万元以上,可以说是中药学院的一个亮点,李教授对新方法在中药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的发展比较敏锐,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比如近期开展的细胞膜色谱的研究是其中的一个特色,其早期进行中药贝母的研究,是这方面国内的专家,现在每年仍有学生进行研究,近几年对中药金银花、地黄、丹参、玄参,以及一些小复方也有研究,其助手主要有毕志明副教授、李会军副教授、陈君博士等,形成了一个研究团队,近几年每年发表SCI论文在15篇以上,其研究经费充足,招生每年报考的人数较多。生药研究室室主任张勉教授主要从事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其特长除了进行一部分化学研究外,在进行中药显微鉴定方面继承了生药学老前辈徐国钧院士的传统,是这一方面国内目前年青一代为数不多的专家。生药学研究室王峥涛教授人虽然大部分时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但在药大仍然每年招生,其人思路敏捷,曾多次冲击工程院院士;生药研究室的张朝凤副教授主要进行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其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学日语专业,药大博士后出站留校,有参加校庆的同学,校庆上给日本岐阜药科大学校长讲话做翻译的就是张老师。中药分析教研室主任王强教授,我校徐国钧院士的大弟子,其专长是中药和中成药的分析,为人谦和,与事无争,遗憾的是再过5年就要退休了,因此研究生招的不多了,招生的分数较高;同研究室的刘丽芳副教授是中药分析领域后起之秀,徐国钧老先生的关门弟子之一,南大博士后,曾到香港和美国进修,主要进行动物药和种子类中药等方面研究。中药复方研究室的主任是余伯阳教授,研究生部副部长(正处级待遇)、中药学院副院长,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江苏省常委,江苏省政协委员,主要研究天然药物资源化学和中药生物技术,中药复方研究,其研究活跃,经常有些新的思路,该室已经形成很好的研究梯队,但大部分老师都在其他的学科,如朱丹妮教授在中药化学和中西医结合专业,其特长是中药复方化学,这个室像一个小的中药研究所,新药研发搞的不错,这得益于原药大的常务副校长严永清教授,他是我国中药复方机理研究的先行者之一,国内中药复方研究领域的权威,只可惜现已退休,但科研工作仍然进行,每年是中药学院的横向创收大户,其学生寇俊萍副教授,是一颗正在升起的新星,研究方向主要是中药复方药理,该室仪器设备较先进,每年SCI论文发表不少。中药资源研究室主任秦民坚教授,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负责人,主要特长是进行药用植物化学分类学和中药种质资源研究,其待人谦和,在中药射干和鸢尾科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目前除基础研究外,也在转向进行中药资源的开发研究。生药学科还有一个科研平台就是教育部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2006年已通过教育部专家正式验收。 c Oh:8K
tYO K x#sj
中药学院还有一个国家重点学科药物化学的一小部分-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同学们有时搞不懂这几个专业有什么差别:药物化学(中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和中药化学,其实研究的内容是差不多的,导师也就那些,相互交叉,但它们所属的学科是不一样的,也就是招生时的分数不同,当然它们三个说不准哪个招生的分数低一些,相对来讲,药物化学(中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的高分考生多一些,它们在理论体系上属于西药体系。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在中药学院的历史上出学院的领导,比如已经退休的王明时教授(原中药学院主管副院长,现在中国药科药大学报编辑部副主编,药大学报稿件是否录用要先过他这一关)、楼凤昌教授(原中药学院主管副院长)、孔令义教授(中药学院院长)、梁敬钰教授(中药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冯峰(中药学院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该教研室的导师。孔令义教授除了前面介绍的在中药化学招生(他是中药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负责人)外,还在药物化学(中药学院)招生。梁敬钰教授本校药物化学专业硕士毕业,曾到美国学习过几年,主要做过红豆杉的化学方面的研究,现在针对一些常用中药和地方民间用草药的化学成分研究,重点在萜类成分,在药物化学(中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方面招生(他是这两个学科点中药学院的负责人)。叶文才教授,师从赵守训先生,曾是赵先生的助手,香港科技大学博士,现在也是国内天然药物研究方面的“小牛人”,但人主要在广州暨南大学,是那里的中医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所长是原沈阳药科大学校长姚新生院士)。在那里人家学校非常重视,目前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他的博士基本上在广州做实验,药大招的硕士有时也会去广州做实验,药大留守的学生主要由他留校的学生殷志奇副教授,汪豪副教授负责管理。其研究的主要方面过去是在皂苷类,曾开发出降血糖老二类新药,在药物化学(中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专业招生。冯峰副教授师从药大开发出中药一类新药“关附甲素”的刘静菡教授,哈,在本部有校长特批的实验室,冯老师横向开发搞得不错,配合药院的尤启东院长、郭青龙教授开发的“藤黄酸”抗癌新药转让给江苏康缘转让费达一千八百万(也许里面有作秀的成分,但郭教授和冯老师开的别克能说明点问题)。冯老师在天然药物化学和中药化学专业招生。谢宁副教授是天然药化早期毕业的博士,下海较早,现在好像是圣和制药的副老总,我校校友开的成长较快的公司,该公司在南京新街口黄金地段花4.5亿买了块地准备开发房地产,可见实力不一般。谢老师精力有限,药大招的学生都给别人带,他自己只不过是挂名,谢老师在天然药物化学和中药化学专业招生。蒋建勤副教授师从楼凤昌教授(我国开发银杏产品较早的教授之一),曾开发过仙人掌降血糖药物,在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专业招生。陈莉副教授师从药院的张弈华教授,主要从事非甾体抗炎药物和一氧化氮供体等方面研究,在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专业招生。 bP t Qo
下面介绍一下中药学科,这个是一级学科囊括了中药学院除生药研究室和教研室之外的全部教研室。学科带头人是中药学院的院长兼中药研究所所长孔令义教授,他是我校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之一(我校两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都在中药学院)、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孔教授博士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是我校的第一个博士后,目前在中药学院已作了十年院长,在国内业界和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其研究的方向主要是中药化学(天然药物化学),也作天然产物的修饰,在J Natural Products,Phytochemistry, Chromagraphy A 等国外植物化学类著名杂志发表SCI论文几十篇。以前他只做纵向研究(基础理论研究,从国家申请经费),现在也开始做横向课题了(企业应用课题),没得办法,现在纵向课题大多数让北京的研究单位拿去了,哈哈,皇城根下好办事吗!但孔教授纵向经费还是比较充足的,每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都有进项,其实验室的设备也不错,常用的,必须的天然药化的设备较齐,但他对学生比较严格,想混毕业的,就免了吧。
中药制剂专业的应用性较强,培养目标也比较明确,就业前景很不错,是个社会上教稀缺的专业,但它却是中药学院师资较弱的专业,教师没几个科班出身的。赵浩如教授原在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师从目前仍健在的药大六老之一的赵守训先生,曾到澳大利亚进修,据说待学生不错,有印象的是给上海静安制药厂做过垂盆草制剂,但好像再过一、两年就退休了。杨中林教授,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比较实干,校外人脉不错,原来研究中药炮制,现在主要做透皮给药制剂研究,横向课题较多。高缘副教授毕业于我校药学院,在香港取得博士学位,其性格开朗,做事风风火火。黄罗生副研究员虽然不是硕导,但经常帮赵浩如教授带一些学生,其专长做注射剂。 , EzTff 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