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言学纲要思考题-6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taotwobirds 发表于 09-5-16 21:5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
1. 怎样认识文字的性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一般具有形、音、义三个方面。
文字从本质上来看也是一种符号,是人们为了记录语言而发明的一种书写符号系统。任何一种符号都包括形式(能记)和内容(所记)两个方面,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音,内容是意义,而文字记录语言则是通过一定的形体来记录语言的音和义的,无论意音文字还是拼音文字都是如此。语言中的语素或词是一种音义结合体,文字的形体便成了语素或词的替代性符号。由此可见,任何一种文字都包括字形、字音、字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在任何一种文字体系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三者是统一于一体的,不存在一种文字只记录声音不记录意义的情况,也不存在一种文字只记录意义不记录声音的情况。
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通常是以字形为标志,用“形”通过“音”来表达“义”的,即用不同的形体来标记语言中的词或语素。
2. 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1) 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使一发即逝的语言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2) 文字通过书面语能更好地记录人类的文化活动。
3) 文字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3. 文字和语言的关系如何认识?
文字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符号,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语言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有形、音、义三个部分。文字是用“形”通过“音”来表达“义”的,或者说文字是用“形”通过“音”来和语言中的语素或词发生关系的,这是文字的关键。文字和语言既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之间又有着质的区别。
1) 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字。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而文字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文字是记录符号的符号。
2) 语言和文字虽然都是交际工具,但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语言是社会必需的交际工具,没有语言,社会就不会存在。而文字对一个社会来讲,则不是不需的,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而照样存在。文字只是辅助语言的交际工具,它只是扩大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语言没有文字,当然,没有文字的社会不会是发达的社会。
3) 文字和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不同。文字和语言都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但文字的发展变化要比语言慢得多,语言的变化不能马上在文字中表现出来。因此常常发生文字与语言脱节,文字落后于语言发展的现象。这样就形成了文字的书写形式与语言的实际发音的矛盾。文字作为辅助交际工具的长处是它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4) 文字可以改革、借用,而语言一般则不能。当文字脱离语言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即影响到交际功能时,文字就得改革,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还可以创造新的文字。文字还可以借用。一个民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可以借用其它民族的文字,如日本、越南、朝鲜等都曾借用过汉字,这些国家直到现在还部分使用汉字。而语言一般是不能借用的,语言往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从整个民族来讲不能没有自己的民族语言。
5) 文字对语言具有促进作用。文字把语言记录下来从而形成书面语,人们可以对语言进行加工锤炼,使语言越来越精密细致,甚至有些词汇就是在文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4. 汉字和汉语的关系。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但文字和语言的发展又是不同步的,当文字与所记录的语言的发展发生矛盾时就要求改进或改革文字。世界上几种古老的意音文字,目前只有汉字还在使用,这是因为汉字较好地适应了汉语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汉语的语素基本上是单音节的,而汉字的语素—音节文字体系基本上符合汉语的结构特点。汉字在书面上代表一个音节,记录一个汉语语素,正好适应了汉语语素单音节的特点。
2) 汉语音节结构较简单,语言中同音语素和同音词很多,而书面上用形体各异的汉字来表示,起到了区分同音语素和词的作用。
3) 汉字具有跨越方言、沟通古今的作用。汉语方言分歧很大,不同方言区的人们在语音上虽差别很大,但由于汉字在意义上代表语素,而各个方言区语素又大同小异,因此汉字就成了各个方言区交际的最好的工具。由于汉字的字形不直接与语音挂钩,因此汉字具有更强的超时间性,可以起到沟通古今的作用,现代的人可以利用汉字直接读懂古代的文献。
尽管汉字和汉语的关系比一般拼音文字的关系特殊,但并不违背文字和语言的根本关系: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工具。
5. 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创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语言学家专门为某一语言制定的文字,这种文字一般是拼音文字。文字的另一种创造过程是在人类还没有语言学知识的前提下自发地形成的,文字的起源指的是文字的后一种创造过程。
口语记事以外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实物记事和图画记事。
实物记事最常见的办法是结绳和刻木。
图画记事是通过图画来记录各种事件,表达各种思想。图画记事不仅可以记录事物,还可以较方便地记录事件的过程。这种性质更接近自然语言记事的性质,在自然语言中不仅要有记录事物的词,也要有描述事件的句子,图画记事正是文字产生的前身。
6. 文字的发展。
文字的发展,从造字法考察,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意、表音、表音兼表音(意音)三个阶段。从文字体系看,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三个阶段。
1) 文字造字方式的过程可以概括为:记事图画à表意字à纯表音字à意音字。
2) 文字体系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记事图画à意音文字体系à纯表音文字体系(音节文字体系、音位文字体系)。
7. 和原始文字比较,独立的文字体系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1) 把整幅的画简化或拆散成单个的图形,一个图形跟语言里的一个语素或词相当。
2) 这种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所表达的意义不变。
3) 把这些图形作线性的排列,依照它们的顺序念出来,也就是语言里的词的顺序,顺序不同,意思也就不同。从原始文字进化到文字体系,用借音的办法扩大文字所能记录的语词的范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8. 造字的方法是哪两种?
造字的方法不外表意和表音两种。
造表意字的主要方法是象形;造表音字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假借,二是创造专门的表音字,而这专门的表音字又分表音节和表音位两类。意音文字则是同时兼采表意、表音两种方法。
9. 什么是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
从根本上说,造字方式只有表意和表音两种,意音文字只不过是这两种方式的结合。从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来看,世界上的文字体系大致可以分为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两大类,它们在记录语言的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拼音文字只通过字母记录一个语言的音位或音节,即构字部件与语音联系紧密,不同的语素和词,只要读音相同,字形都相同。意音文字虽然也记录语言的语音,但意音文字除了记录语音,还要通过象形和会意等表意方式把不同的语素或词区别开来,也就是说,即使两个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一样,只要是不同的语素或词,通常都必须通过形体区别开来,如“一、衣、医”等不同的语素或词,尽管语音形式相同,但通常不把它们写成相同的字,而要保留它们在字形上的区别,以便说明它们是不同的语素或词。
1) 意音文字:用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所创造的文字体系,汉字是比较典型的意音文字。意音文字根据造字方法不同又可分为纯表意字(象形、会意字)、纯表音字(假借字)、表意兼表音字(形声字)三种。
Ø 象形字:即用描画事物的形状来代表与该事物相关的语素或词的方式造出来的字。如“耳、牛、水、鱼、羊、燕”等。
Ø 会意字:即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图画或指示符号方式构造出来的字,如“上、本、休、众、从”等。
Ø 假借字:即借用一个同音的表意字来记录语言中的另一个同音词。如借表动词“去”意的“之”表代词“之”,借表“簸箕”意的“其”表代词“其”就是这种情况。
Ø 形声字:即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造出来的字。字体结构中既有表意的成分,又有表音的成分,如左边表音、右边表意或者左边表意、右边表音。
2) 拼音文字:拼音文字放弃了表意的造字方法,改为直接记录语言单位的读音,即用字母记录语言中的音素或与音节挂上钩,一个字的拼写反映出语言中的一个符号的读音。这是一种比较简明的文字体系,可分音位文字和音节文字两大类。
Ø 音位文字:表音文字的一种,即用字母记录语言中的音位,字母与音素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英文、法文等就是。这是文字体系中最简明、方便的文字,如英文就只用26个拉丁字母来记录语言。音位文字一般也叫音素文字。
Ø 音节文字:即用字母记录语言中的音节的文字,字母和音节之间的联系是固定的。这类文字适合记录音节结构简单、音节数量不多的语言,如日语的音节结构非常简单,使用表音节的假名记录。但需注意的是,汉字在语音上基本上与音节是对应的,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但汉字不是音节文字。这是因为,从汉字角度看,一个汉字不限于和一个音节挂钩,例如“的、着、角、和”都是多音字,表示好几个读音;从音节角度看,一个音节也不是固定和某个汉字相联系,例如汉语普通话中“yi、shi、zhi”这些音节,都有数十个汉字。所以我们单独看一个汉字,的确是代表了一个音节,和音节是对应的,但从总体联系看,汉字和音节之间不象日文假名那样完全是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假名あ、い、う、え、お,大体上相当于普通话的a、i、u、e、o,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固定不变的,あ只念a,a也只用あ记录。
10. 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的根本区别:
从根本上说,造字方式只有表意和表音两种,意音文字不过是这两种方式的结合。同样,从根本上说,完整记录语音的文字体系只有两种,就是意音文字和纯表音文字(又叫拼音文字)。
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的本质区别在于记录语言的方式有差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0 06:30 , Processed in 0.10902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