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言学纲要思考题-9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taotwobirds 发表于 09-5-16 21:5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九章 语言系统的发展
1. 什么是尖音?什么是团音?什么叫做尖团合流?
尖音和团音是汉语音韵学和方言学中经常用到的两个术语。
1) 所谓团音,简单说就是指舌面前塞擦音(j、q)、擦音(x)与齐齿呼(i或以i开头的韵母)、撮口呼(ü或以ü开头的韵母)的韵母相拼,如ji、qu、xue等就是。这是由于中古汉语舌根音(ɡ、k、h)在i、ü前腭化的结果。
2) 所谓尖音,简单说就是舌尖前塞擦音(z、c)、擦音(s)与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普通话中只有团音没有尖音,尖团已经合流;而在有的方言中尖音和团音则分的很清楚,尖团没有合流。
3) 现代北京话和不少汉语其他方言这两类字都读 、 ‘、 声母,这使得中古一些不同音的字合流为同音字了。这种变化就叫做“尖团合流”。尖团合流是声母的发音部位与后接细音(i、y)的发音部位(舌面前)因同化而发生音变得结果:原来见组的舌面后k类向前移而精组的舌尖前ts类向后移,都向i、y的发音部位变化,最后导致合流。
2. 如何从尖团音的分合看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尖团音从中古到现代的合流可以看出语音演变规律有如下特点:
1) 条件性:受纯语音性条件的限制而发生整齐一致的变化:语音演变根据一定的语音条件而发生,所有语言符号中凡符合该语音条件的音要变一起变,语法语义条件不起作用。
2) 系统性:同一个语音变化往往涉及因某个区别特征相同而聚合的一组音。
3) 时间性和地域性:语音演变是一种可能的变化而不是必然的变化。它只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起作用。因此一种语音演变往往在有的方言中发生,在另一些方言中部发生,在有的方言中变得快,有的方言中变得慢。这一特点也就是语音演变在语言外时空中的不平衡性。
概括起来说,音变规律具有条件性(语音条件)、时间性(只在某一时期中演变)和地域性(只在某一地区演变)三大特点,规律性和系统性是由这些特点决定的音变的结果。
3. “浊音清化”的规律和发生这种演变规律的条件。
1) 浊音清化:汉语的声母由辅音充当,现代的汉语方言虽然多数没有清浊之分,但古代是有清浊对立的,传统的音韵学将这种对立分为全清(不送气)、次清(送气)、全浊(如b,d,g等)、次浊(鼻音、边音声母)。中古音系中的浊塞音、浊塞擦音、浊擦音声母统称为“全浊”音。中古的塞音、塞擦音声母在每个发音部位都有三项对立:清不送气(称作“全清”)、清送气(称作“次清”)、浊(称作“全浊”)。中古的全浊声母现在只在吴语和老湘语中保留。这种从中古的浊音到现代的清音的变化称为“浊音清化”。
2) 语音演变规律的三个特点也同样适用于全浊清化的演变:
a. 中古的全浊声母字都根据声调的不同分别派入北京话中的送气清音(平声)和不送气清音(仄声),根据语音条件要一起变,不考虑语法语义的区别。
b. 变化涉及塞音、塞擦音中带有“浊”特征聚合群的所有成员。
c. 演变有时间地域的限制。
4. 分别说明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的发展。
语法的发展包括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的演变。
1) 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词序的改变。
总的看来,汉语的词序从古以来变动不大。
2) 聚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形态的改变,语法范畴的消长和词类的发展。
聚合规则在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形态的改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语法范畴的变化。
语法中的聚合规则和组合规则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的变化往往引起另一方面的变化。5. 语法演变中的“类推”及特点。
1) 语法的演变往往是新格式类比推广的过程,所以称作“类推”。
2) 语法类推变化的特点是:
a. 语法类推是一种结构规则类比推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说话人是有意识地将新的规则类推到更多的语词或句子上去的。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人们有意识地将弱式的规则推广运用于强式动词,使强式动词按照弱式动词的变化规则变化。
b. 语法类推演变中符合该语法变化条件的词或句子是有的先变、有的后变、逐次推进的,而不是要变一起变。
c. 在语法类推演变中变化的语词大多经过一个新旧模式共存的阶段。
d. 语法类推演变往往留有推不平的山头。类推变化推不平的山头都是使用频率极高的常用词。
6. 词汇发展变化的情况有哪些?词义发展演变的结果有哪几种情况?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语言三要素中,以词汇的发展变化速度最快。词汇的发展变化是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紧密联系的,新事物的出现、旧事物的消亡和人们认识的深化,都必然会在词汇系统中打下自己的印记。词汇系统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
  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的事物、现象、观念的出现,就需要有相应的词语来指称,于是新词随之而生。同新词的产生一样社会中旧事物的消亡、认识的变化等也可以引起词语的消亡,现在语言中就很少使用直至逐渐消亡。
2] 词语的替换
  即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换一种说法。这也是词汇演变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引起词语替换的原因可能是社会方面的,如“邮差”改为“邮递员”、“戏子”改为“演员”等就是由于人们的社会意识的改变而替换的,而“目”改为“眼睛”则是由于现代汉语词汇双音化这一语言系统内部原因造成的。
3] 词义的演变
指词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引起词义变化的因素很多,如“布”,古代只指麻织物,而今天则是棉、麻、化纤织物及混纺织物的统称,这是由于现实现象的变化而引起的词义变化。再如“虹”,古人认为它是一种有生命的虫,能饮水,而今天人们则认识到“虹”是由于阳光照在水滴上,经折射、反射、衍射而形成在雨幕或雾幕上的彩色圆弧,是一种天气现象。这是由于人们对现实现象认识的发展而引起的词义的变化。
词义的演变,从其演变的结果来看,新义不外是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三种情况。
a. 词义的扩大:一个词的意义,如果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这就是词义的扩大。
b. 词义的缩小:一个词的意义,如果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小,这就是词义的缩小。
c. 词义的转移:即原来的词义表示某类现实现象,后来改变为表示另一类现实现象,这种现象就是词义的转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0 06:37 , Processed in 0.08481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