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参考材料

[复制链接]
11#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47:44 | 只看该作者
产业集群概念辨析
(一)产业集群

  集群或簇群(cluster)本意为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在某地集中出现,早在20世纪70年代或更早的时间,就有国外学者(Czamanski S 1974)将集群引入到经济学,提出了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概念,1990年美国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重新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并用产业集群的方法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从此,产业集群的概念得到学者的普遍接受并风靡一时。按照波特教授的理解,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至少应包括如下几个因素:首先,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一般来说,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它机构往往都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这是产业集群形成基础。其次,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其它机构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联系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第三,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内部不仅包括企业,而且还包括相关的商会、协会、银行、中介机构等,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这是产业集群的实体构成。

  (二)产业集中与产业集群

  产业集中(industrial concentration)是指某一产业内规模最大的几个企业在整个产业内的份额,是产业组织研究的一个重点。产业集中可以通过绝对集中指标和相对集中指标来反映,绝对集中指标通常用位于某一产业内规模最大的几个企业的某项指标(如市场占有率等)在整个行业中的占比来反映,从中可以看出规模最大的几个企业对整个行业的垄断程度,而相对集中指标主要以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及以洛伦茨曲线为基础的吉尼系数来衡量,可以反映整个产业内所有企业的集中程度。一般来讲,如没有特别说明,产业集中主要反映产业内企业垄断程度的高低,而与产业的空间分布没有直接关系,同时也没有对产业内企业间联系进行特别关注。因此,产业集中与产业集群的概念相差比较远,两者没有直接联系。

  (三)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

  集聚(agglomeration)是指事物的空间集中过程,早在一个世纪前韦伯在《工业区位论》中就开始使用聚集(agglomeration)的概念,主要是讲产业的空间集聚。产业集聚(industrial agglomeration)是指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现象,是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产业集聚主要是研究产业的空间分布形态,特别注重产业从分散到集中的空间转变过程。产业集聚在某一共同空间发展,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带来规模经济受益。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关系密切,但是两者又有区别。产业的空间集群可以形成产业集群,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集聚都可以形成产业集群。虽然有的产业集聚在一起,但是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就不能形成产业集群。因此产业集聚只是产业集群形成的一个必须条件,而非全部条件。

  (四)产业链与产业集群

  产业链(industrial chain)是一个十分传统的概念,是指某种产品从原料、加工、生产到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关联,早在1958年赫希曼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就从产业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角度论述了产业链的概念,目前,与产业链相关的还有价值链、生产链、供应链、商品链等不同概念。尽管说法发生了变化,但其内容的实质没变,只不过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产业的联系进行阐述。与产业集群相比,产业链也强调产业之间的联系,但产业链主要侧重于产业间联系,对于产业以外的机构如商会、协会、中介机构等关注较少,此外,产业链没有空间集聚的概念。产业集群的概念则要比产业链的概念丰富得多,它既包括产业间的联系,还包括产业及其他相关机构间的联系,而且还强调空间的集聚。

  (五)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

  我国的工业园区建设是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密切相关的,1984年中央开始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当时国家对开发区的基本要求是“三为主、一致力”,即以工业为主、以出口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随着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开发区在我国全面展开,各种类型的工业园区也相应建设起来。工业园区建设的初衷是以利用外资为主,因此,园区内的工业主要以区外企业为主。因此,工业园区是典型的外力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正因为如此,就使得很多工业园区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考虑自己的区域背景,致使园区的产业定位与周边地区相脱节,缺少与当地企业的联系,不能实现园区与所在区域产业的联动发展。与工业园区不同,产业集群强调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是依靠内力发展的理论。但是,在有的工业园区内,企业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形成了产业集群。因此,工业园区为产业集群形成提供了空间,能否形成产业集聚则要看企业之间的联系状况

  二、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产业集群依靠内部联系网络,有力推动了当地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通过培育地方产业集群,使本地生产系统的内力和国际资源的外力有效结合,提高了区域竞争力,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近几年,我国部分沿海地区开始形成了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通过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是推动地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

  首先,发展产业集群,可以提高区域生产效率。大量的中小企业集聚于一定区域,可以进一步加深区内生产的分工和协作。在这种集群内发展,除了可以分享因分工细化而带来的高效率外,而且还由于空间的临近性,大大降低因企业间频繁交易而产生的交通运输成本。此外,在现代产业集聚体内,经济活动主体的合作交易往往能够在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上达成共识,这种基于社会网络信任基础的合作分工,可以减少企业之间的相互欺诈,对于维持集群稳定和提高生产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发展产业集群,可以产生滚雪球式的集聚效应,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到此集聚。扩大和加强集聚效应。集聚本身产生的外部经济就是外部企业进入的动力,产业集群的雏形一旦形成,便进入了内部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过程,即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与单位向该集群聚集,而新增的企业与单位又增大了集群效应,如此产生滚雪球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第三,发展产业集群,可以促进集群内新企业的快速衍生与成长。在集群内部,不仅有很多的相关企业在此集聚,而且还有很多相应的研发服务机构及专业人才,新企业在此发展,可以面临更多的市场机遇,获得更丰富的市场信息及人才支持,从而降低市场风险。而且由于集群内部分工的不断细化,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新生企业,从而进一步增强集聚体自身的竞争能力。

  (二)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创新是区域发展最根本的内在动力,但是由于创新活动的复杂性,企业很难单独开展创新活动,往往需要多个相关企业及科研部门的共同参与,创新才可能获得成功,这一要求恰好为产业集群的网络特性所体现。首先,在产业集群内部,容易产生专业知识、生产技能、市场信息等方面的累积效应。在产业集群内部,集聚着数量众多的相关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商会、协会、中介机构等,在产生较强的知识与信息累积效应的同时,大量生产企业也时刻面临同行竞争的压力,这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实现创新的重要来源以及所需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使集群内的企业时刻保持创新的动力。其次,企业之间紧密的网络关系,使得生产企业和相关机构之间更容易形成一个相互学习的整体,推动了集体学习的进程,降低了学习成本,促进更多有创新价值的活动发生。

  (三)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产业柔性集聚体与区域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的获得来源于产业在其内部集聚过程中的所获得的优势。以柔性专业化为特征的大量中小企业集聚群体,它们彼此之间通过分工与合作而结成稠密的区域网络组织,共同面对快速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和技术条件,这些专业化的产业集聚体内部的生产率不断提高,创新活动不断涌现,从而呈现很强的区域竞争力,如意大利东北部与中部地区、美国的硅谷地区、德国的南部地区等。回顾区域和企业发展演变的历史,可以发现在工业时代,区域经济相对独立,除了资源争夺外,相互之间的联系较少,企业追求的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在信息时代,现代交通通讯技术极大的削弱了地理空间对区域经济联系的影响,资源、技术、信息的全球性流动增强,区域成为全球生产网络下的一个个节点,相互联系密切。在区域经济联系网络化的推动下,企业不仅仅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在合作中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然后从整体利益中分成,企业之间的合作也不断加强,形成了联系密切的产业集群,并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主要方式。所以,通过产业的柔性集聚而快速发展起来的区域,往往具有更强的创新功能和竞争力。
12#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47:5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
由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两个板块和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一个中轴组成,形成形似英文字母“M”的一轴两翼大格局。从内容上看,有海上经济合作、陆上经济合作、湄公河流域合作,其英文表述的第一个字母也都是“M”。由此,称为中国-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


战略实施,将会形成一个太平洋西岸的新兴经济增长带,必将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内涵,促进东亚整体合作的深入发展。这将有利于区域内资源共享,促进产业转移与合理分工;有利于扩大区域市场和经济发展的空间,创造新的、更多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共同吸纳与更合理地运用国际资本和外部资源,促进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的国际经贸合作。
  一是深入系统研究,科学合理规划。这一构想的丰富完善和付诸实施,迫切需要有关国家的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加强研究,特别是对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的总体方向、优先领域、合作重点和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引导和促进区域合作健康发展。

  二是建立有效机制,提升合作层次。争取区域内有关国家政府就此进行多边和双边磋商,及时开展有效的对话与合作,研究和确定该次区域合作的重大问题,为有关合作提供政策指导与支持。

  三是优选合作项目,推动务实合作。在特定领域优先开展合作,取得成果,逐步展开。

  四是采取便利措施,促进要素流动。相互简化出入境手续,推进检验检疫相互认可,推进一站式通关,建立健全区域内银行间跨国结算机制等,促进区域内人员、货物、资本等快速便捷流动。

  坦言广西参与“M”战略的优势

  刘奇葆:广西作为连通中国与东盟的重要基点,可以从三方面推动和参与这一新格局的建立与发展。

  一是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将环北部湾经济合作延伸到隔海相邻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和文莱。海洋是中国与这些国家联系的重要通道,中国与这些东盟国家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具备进一步深化合作与开发的良好基础。

  二是构建南(南宁)-新(新加坡)经济走廊。中国与中南半岛山水相连,东盟有7个国家在中南半岛。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已通过《泛亚铁路政府间协议》和《亚洲公路网政府间协议》。其中,南宁到新加坡的铁路和公路,是联结中国泛珠地区与中南半岛最为便捷、综合效益最好的干线通道。南宁至新加坡的铁路,无论是东线还是中线连通,也仅有300到500公里需新建;南宁至新加坡公路距离为3900公里,目前高速公路已建成南宁-中越边境友谊关路段。今后,要加快建设和完善南宁-河内-金边-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的铁路和高等级公路,逐步形成贯通中南半岛的南宁至新加坡经济走廊。

  三是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为这一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充分利用现有机制,深化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合作,特别是要形成横贯中南半岛,联结孟加拉湾和中国的大陆桥。通过大陆桥的联结,使中国与湄公河流域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更加紧密和广泛。

  记者:广西参与“M”型区域经济合作有哪些优势?

  刘奇葆: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多区域合作的重要交汇点。经过多年的培育,广西已经初步形成以制糖、有色、冶金、电力、汽车、机械、建材、食品、医药等一批优势产业,具备与东盟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良好基础。

  为推进泛北部湾合作与开发,广西已启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规划与建设。成立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以港口建设为龙头,以发展沿海工业为重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城市群为依托,将该区域打造成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13#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48:11 | 只看该作者
都市圈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我国目前已形成若干都市经济圈,包括内地的长株潭都市圈、大武汉都市圈、成渝都市圈和中原都市圈,以及沿海的山东半岛都市圈、辽东半岛都市圈等,但发育比较成熟的还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三大都市圈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人口占12%,但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占全国的40%左右。

  ■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全球化是我国都市经济圈发展的主要动因

  一是我国工业化加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推动钢铁、建材、汽车、电子等资本密集型工业部门加快发展。这些部门具有大规模资源需求、大运量物流特征和近距离配套要求,需要依托大城市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本供给,直接或间接地推动都市圈发展。二是工业化加速发展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吸纳农村众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特别是向都市经济圈转移,加速了都市经济圈的扩张。三是市场配置资源机制不断加强,促进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要素收益率高的城市和都市圈集中。四是民营经济完成资本积累,大量进入城市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五是外商投资向都市圈地区大规模集聚,并推动都市圈参与全球化生产和供应体系。

  ■三大都市经济圈发展的新特点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经济圈,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优势地位日趋突出,在参与全球分工和竞争中,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结构功能特征。

  ●经济增速加快,在我国发展格局中的优势地位日趋突出

  近年来,我国三大都市圈的经济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占全国经济的份额越来越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强。以长三角为例,2004年16个城市中,江苏8个城市的GDP增速均值达到15.9%,浙江7个城市15.5%,上海居16城市末位,也达到13.6%。16个城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约28775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由2003年的20.4%上升到21.1%,成为我国最具竞争力的经济板块之一。

  ●劳动力需求增长,成为我国最大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吸纳地

  目前我国流动人口规模约有1.2亿人左右,三大都市圈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主要吸纳地。例如,深圳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其中外来人口约800万左右。同样,上海、北京、广州、苏州、无锡等城市吸纳的外来人口数量也都有300-400万人。

  ●产业加快集聚,成为我国吸纳外商投资最为密集的地区

  我国三大都市圈外商直接投资和外贸出口约占全国的80%左右,以长三角为例,2004年16个城市实际利用外资约254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41.9%,外贸出口2082.9亿美元,出口总额占全国35.1%。外资的大规模集聚和跨国公司及其研发机构的集聚,明显增强了三大都市圈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制造基地。

  ●技术多元组合,有利于技术创新

  我国三大都市圈对外开放起步早,大规模引进外资,不仅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制造能力,而且形成了各种先进技术的多元组合,为整合各种技术资源基础上集成创新创造了条件。跨国公司投资形成的溢出效应,形成产品链和产业链的延伸,有利于提高技术开发的集成能力。同时,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使企业得以分摊高额研发投资,提高了商业上成功的可能性,为培育技术创新能力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使三大都市圈有条件成为我国创新技术供给的重要源地。

  ●物流总量攀升,物流集散和资源整合功能迅速增强

  我国三大都市圈产业快速发展和聚集度迅速提高,使得道路、港口和物流中心的建设形成高潮,增强了货物集散和物流资源整合能力。以长三角为例,正在建设中的大小洋山,为形成以上海为中心、苏浙为两翼的国际航运中心创造了有利条件。2004年,上海港货物总吞吐量达到3.82亿吨,首次超过多年一直排名世界首位的荷兰鹿特丹港,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455万箱,稳居世界第三位。

  ●交通网络化水平提高,城市间经济联系进一步增强

  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大运量快速通道的建设,形成纵横交错的现代化快速交通网,提升了交通网络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各城市的通达程度,促进了都市圈空间结构发育。例如,长三角正在兴建横跨长江口的苏通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和宁杭高速公路兴建,规划建设3小时经济圈。城市间经济联系进一步增强,促使以上海为核心的都市圈和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都市圈,向具有世界意义的大都市圈方向发展。

  ■都市圈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受发展阶段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约束,我国都市经济圈在快速发展进程中也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

  ●区域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基础设施重复建设问题依然存在

  缺乏统一规划,基础设施领域的重复建设依然存在。譬如,珠三角在很小的地域范围内建设了5个机场,最近的仅相距27公里,最远的也仅有110多公里;长三角港口建设也缺乏统筹考虑;环渤海地区的机场、港口资源利用也不协调。基础设施领域的重复建设不仅会带来资源浪费,而且也影响到都市经济圈空间结构的发育和完善。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竞争力不强

  都市圈经济快速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还依赖高投入,技术和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急功近利,资源过多用于城市建设,而对提升产业竞争力重视不够。制造业规模持续扩大,但产业发展集中于低附加价值、低盈利率的加工组装环节,经济效益不高
●城市建设投资增长过快,超前建设问题比较突出

  一些地方超出本地财力,盲目兴建开发区和扩大城市规模。不少城市的城建投资规模是以往年份投资规模的数倍,城市建设投资增长过快,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过度投资问题。一些城市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扩大城市辖区面积,但产业结构并未转型,产业支撑力明显不足。

  ●城市就业和公共服务跟不上需要,进城农民工问题凸显

  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都市圈地区,城市人口快速膨胀,但城市就业岗位供给难以满足需求;城市公共资源及公共服务设施跟不上需要,比较突出的如教育资源不足,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突出。受到收入水平限制,农民工聚居在最廉价的社区,居住条件较差,如不采取措施加以改善,也会形成像一些发展中国家那样的“贫民窟”现象。

  ●土地、能源、交通供需矛盾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加剧

  制造业的迅速扩张,出现“地荒”、“电荒”;生产中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特别是水资源污染严重,形成“水荒”。此外,将大量农用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土地可持续开发利用特别是耕地问题日趋严重。大量占用耕地造成大量失地农民,他们的长远生计受到影响,一些地方推出“土地换社保”、“土地入股”等办法,但从总体而言,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完全解决。

  ■关于都市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国际上有学者认为,21世纪是都市圈主导经济发展的世纪。我国都市经济圈的地位都日趋突出。其发展已不仅仅是一个区域性问题,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考虑发展对策。

  ●加强区域规划工作,发挥规划的指导、协调和约束作用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启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工作,这是规划工作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变化的重要创新。通过规划明确区域发展目标,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分工,都市圈的空间结构和开发方向,规划公路、快速轨道、港口、机场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对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进行统筹安排。同时要强化区域规划的约束力,划定区域内各类功能区的“红线”,特别是要把绿地和保留地区等落实到具体空间上。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转型,培育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进入新时期,我国都市经济圈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必须加快推进新一轮经济转型,核心是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转型,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传统的产品价格和规模的竞争优势基础上,重塑以技术、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竞争优势。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

  ●有序推进城市建设,完善都市圈空间结构

  在都市圈不同层次的城市发展中,注重增强大城市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发挥中小城市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特色,引导小城镇集约化发展。城市建设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有序推进,合理布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体现特色。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统筹城乡发展,合理把握城镇化进度,注重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快速通道等交通体系的规划和建设,加快建设功能完善、高效畅通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促进中心城市的一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扩散到周边城市,发挥周边城市的集聚功能,并以此作为推动发展的持续动力。

  ●清除阻碍经济整合的市场障碍,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发育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深化城市间产业分工关系,促进各城市扬长避短,根据比较优势形成产业分工关系,发展各城市间的产业配套关系。在各城市间产业分工形态不断发展,特别是内部分工和水平分工加强的情况下,重视培育产业集群,促进生产某种产品的关联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形成若干产业优势地区。

  ●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

  强化资源节约,注意保护和节约土地,实行土地资源有限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开发。增加对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投入,加强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合作。通过市场准入、技术标准、排放标准和生态环境补偿等措施限制高污染企业进入,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绿色经济。
14#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48:21 | 只看该作者
京津冀北城市群
10月21日,由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主持的“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二期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提出了京津冀地区为“首都地区”和新畿辅的概念

“大北京经济圈”主要是由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等城市所辖的京津唐和京津保两个三角地区,云集了华北诸多大中城市。它以北京、天津“双核”为主轴,以唐山、保定为两翼,疏解大城市的功能,调整产业布局,发展中等城市,增加城市密度,构建大北京地区组合城市,也可称为包括保定在内的京津冀北城市群地区。

根据京津冀都市圈的情况,利用山西、内蒙古丰富的煤炭资源建造坑口电厂,满足京津冀都市圈电力需求,并在内蒙古包头一带建立重工业基地,为京津冀都市圈提供工业原材料,解决京津冀都市圈能源和原材料、环境等问题。

    根据京津冀产业发展的现状、资源禀赋以及产业发展的未来走势,产业协调发展可以考虑采取产业转移式、行业协调式、产品协作式、联合开发式和组建集团式等途径。并具体提出全面制定并落实京津冀地区产业协调发展规划;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构建京津冀产业链;加速构建京津冀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体系;加强京津冀地区人才、信息、技术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注重发挥政府在区域产业发展中的协调作用。
环渤海区域由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三个部分组成,到目前为止,环渤海更多地是地理区域概念,还不能构成环渤海经济圈,主要由于这三个地区之间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关联度较低,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首先要发展京津冀都市圈,同时加强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经济往来,从而形成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中心、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形成全面参与经济一体化和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开发、开放格局。
   对京津冀都市带空间结构规划的建议,提出淡化行政区划的关系,加强合作,强化经济关系,根据发展需要尽可能超越行政区划限制,对城镇空间布局提出战略性的规划方案。建立起由国务院领导、国家发改委牵头、各行政区行政长官参加的京津冀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区域合作项目实施保障机制和制定相应制度,明确实施主体、实施办法和实施条件,形成对参与区域合作各方的有效激励和约束力。

京津冀合作先行
   北京市与河北省双方将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能源开发、旅游、农业等九个方面展开合作,以期促进两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在此之前,首钢200万吨钢铁项目落户河北迁安,北京一机床铸造车间迁到河北保定市高碑店,北京内燃机总厂铸造车间迁至河北沧州市泊头,北京白菊公司洗衣机生产基地也迁至河北霸州。在曹妃甸,唐钢和首钢将联合建设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京津冀走向融合步伐加快,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发展方向逐渐明朗。
15#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48:48 | 只看该作者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1. 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强化经济区域功能。健全市场机制,打破原有的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按照市场机制的原则,像东部地区要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推进一般性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比如资源型产品的定价要合理化,劳动工资的水平通过建立所谓最低工资制度,适度提高劳动工资水平,促使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让市场信号充分发挥作用,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是整个经济发展和经济调节中的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打破部门、地域界限,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的原则联合起来,推动城市间、地区间的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交通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通过整合区域资源,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壮大跨区域的龙头产业,以较低的成本促进产业优势的形成。加强行政区划调整研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我国现行行政区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因素越来越明显,改革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通过行政区划制度的变迁使各地方利益集团之间重新签约,对资源和利益进行重新分配,是一种体制创新思路,有利于改善中国的社会利益结构,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思路
2.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个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的合作。真正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核心思想就是要互利共赢,在此基础上,加强地区的合作,而是通过这种合作互惠共赢
健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要加强对口支援,发达的省市支持落后的省,形成互助的机制,通过发达地区带动、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3.做好大区域发展规划。2003年以来,特别是在长三角和珠三角,有关区域经济整合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正在或将要出台和实施。应及早考虑跨行政条块的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大都市圈怎样才能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调控好的问题,考虑三大都市圈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大区域中的交通系统、信息网络、金融监管、司法体系和环境保护等等,如何配置得更为合理
4. 理顺资源价格体系。现在我国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商品交换的主要阻力有两个:一是自然资源产品相对低价、工业制成品相对高价的不等价交换,二是地区分割和地区封锁。因此,协调区域市场需要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的关键是理顺资源价格体系,提高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程度。
5.对不发达地区给予政策支持, 加强不发达地区的智力培育也是国家必须做的,健全扶持机制。中央政府要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扶持,特别是要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像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通过健全规范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国家要在各地区发展的着重点上集中投入资金、引入技术,培植主导产业部门,使之真正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
6.寻求“点”突破。国家在各地区发展的点上集中投入资金、引入技术,培植主导产业部门,使之真正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极。
7.传统产业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不发达地区大多不具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人才和资金等条件。一个区域的经济优势往往根植于经济特色上,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使不发达地区尽快形成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集群,造就其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8.进行传统产业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不发达地区大多不具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人才和资金等条件。一个区域的经济优势往往根植于经济特色上,切勿盲目攀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了实现这一发展目标,需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使不发达地区尽快形成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集群,造就其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16#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49:00 | 只看该作者
长三角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并不断提高竞争力 
 
调整产业结构解决人才瓶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认为,长三角地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中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对未来的发展,必须要有个整体谋划,一个大的布局。发展要突出特色,整合区域竞争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优化产业结构的层次,选择高、大、强的产业。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副司长陈宣庆指出,未来一个时期,长三角地区要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产业,重点在石化钢铁和电子信息产业;提升一批具有传统优势的产业,重点是纺织轻工和旅游业;加快发展一批具有先导作用的信息产业,重点是现代生产型服务业和生物医药信息材料。

  长三角地区过去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和低廉的出口价格取得迅速发展,目前这种优势依然存在。美国陶氏化学公司亚太区及大中华总裁吉米•迈可伊万尼说,随着在产业价值链上位置的提升,长三角地区必须培养出更多能够在国际公司承担领导力的人才,特别是培养能够适应全球各种科技环境的高层次科技人才,这对长三角地区未来的持续高速发展将非常重要。

  对于长三角地区人才短缺的现状,万宝盛华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副总裁戴维•阿克莱斯并不认同。他说,人才并不是短缺,而是不适合。现在很多中国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那是因为他们的能力不适合实际岗位的要求。现在上海市政府已经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大城市人才协同中心模式,在网上对16岁到20岁的年轻人进行调查,通过调查选择一些重点人群进行投资援助,并开展长期合作。他认为,应当把这种模式推广到长三角地区的其他地方,建立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业和物流业成为新亮点

  长三角地区聚集了全国22%的制造业,引领全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并奠定了在加工制造领域的龙头地位。那么,未来长三角经济还会出现哪些新亮点呢?

  高盛高华证券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朱伟认为,现代服务业应该是长三角地区下一轮经济高潮的一个新引擎。因为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辅相成,持续发展的加工制造业,给现代服务业提供了稳固的基础。现在长三角地区已逐渐形成了庞大的规模集群效应,在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科技、金融、人才等各种力量的注入,这也给服务业发展带来了契机。

  奥美大中华区董事长宋佚铭认为,长三角地区要优先发展创意服务业,如设计业、广告业等。这些产业看起来可能产值不大,但对制造业的带动力很大。目前国内大型制造业企业要想“走出去”,最需要做的不仅仅是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还有如何提高产品的外观设计水平,进行品牌推广,这些都只有发展创意服务业才能够满足。

  长三角地区发展的新目标之一是完善公路运输体系,实现长三角地区任意两个城市间三小时公路直通。新建成的洋山港和新命名的“宁波——舟山港”重塑了长三角地区港口物流业的发展格局。此外,长三角地区各省市政府也正在积极申请开辟新的国际国内航线。伴随长三角地区更加自由通畅的海、陆、空货物流动,现代物流业势必成为长三角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助推器。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赢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长三角地区在环境问题上也付出了一定代价。因此,可持续发展将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法规司杨朝飞说,要转变发展观念,从过去的只要经济发展不要环境保护的这种发展观念转变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重;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节约资源,治理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这方面应该带个头。

  杭州市市长孙忠焕认为,实现环境与发展的和谐,本质是维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系统。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结构转换时期。特别是当经济利益的受益者与环境经济的承担者不对称时,政府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正确地衡量经济发展和各类发展的指标,从政策导向上鼓励全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无锡市常务副市长贡培兴则表示,环境的利用和保护需要长三角地区各大城市的共同努力,要抛弃传统的发展思路,以科技创新促进长三角地区发展,实现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率的统一,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
17#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49:1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21世纪城镇化发展战略
2006年2月17日-19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瑞安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康瑞做了题为“21世纪的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典范”的演讲

I) 导言

近年,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步伐加快,为中国在世界上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成为世界上“城镇化发展”的一个新典范。根据联合国的资料,中国城市人口在2030年将会增加3亿4千2百万人,到了2040年将会增加4亿3千万人,届时,全国总人口估计将达十五亿,而住在城市的总人口将增加到9亿8千万人。预计到了本世纪中期,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将会基本完成;到那时候,中国城市的可塑性将会大大减少,所以,现在我们对中国城市的形态、环境、能源效率和美学各方面的决定,将会对中国城市在21世纪的发展,构成重大和深远的影响。中国应该在传统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启用先进的经验、创新的做法,成为全球城镇化的先驱和典范。

但是,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将会在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下进行,其中最让我们关注的是能源问题。目前,全球石油资源已经耗用一半,我们很快将进入燃料价格高企的后石油时代。让我们担心的是,在开发像氢能这些廉价、非传统能源的进程,能否配合市场的需求。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裁傅成玉先生最近表示:「中国很难长期维持目前能源耗用的模式」。据世界银行2002年报告分析,中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西方7个发达国家的5.9倍、是美国的4.3倍、法国的7.7倍和日本的11.5倍。中国的能源利用率仅为美国的26.9%和日本的11.5%。由于大部份能源都是用在城市方面,建设节能型的城镇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

中国有很多大城市都位于沿海地区,我们不能漠视全球暖化以及气候转变,导致海洋水面高升的问题。另外,「热岛」效应令一些中国城市的温度较周边的郊区高出摄氏7至10度。这些「火炉城市」是让人担忧的。另外,如果爆发全球疫情,城市的传播速度会比农村快,而这些疫症的发源地,通常是人和动物经常有密切接触的市镇或其周边地区,所以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减少这些风险。在21世纪,有竞争力的城市将会是那些经济发展蓬勃和能提供宜人居住环境的城市。

外界人士想象中的中国城市都大同小异,现实却是每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竞争位置都不一样。正如国内有一些城市,尤其是东北和部份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正受到重工业衰落的影响。这些地区将会像一些西方城市,如格拉斯哥、底特律以及德国的鲁尔地区一样,面临出现「铁锈地带」的风险。而中国一些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如宁波、重庆和武汉,也都需要引进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吸引高速发展和优秀管理的公司,打造有竞争力的工业集群。同时,一些以提供专业及高端商业服务为主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等,也需要有新的城市空间和设施以配合支持这些高增值的工作和活动。另外,国内具有优美环境条件的城市,如杭州,昆明,厦门和青岛等,需要面对的挑战是如何适当地管理好,或应该说平衡好,它们自然美丽的风光和建设出来的环境,以提高其吸引力和竞争力。

II) 中国城镇化的一个愿景

在廿一世纪,要成功推动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我们需要考虑以下五个关键因素。

首先,由于中国以至全球经济转变的速度不断加快,中国未来的城市是否能够迅速地适应这些快速转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我们需要放弃传统的规划模式,考虑采用前瞻性的综合评估和城市规划,全面评估发展方案可能带来的影响,这包括工作、交通、建筑形态和周边环境的协调性、污染排放和城市居住条件等。

第二,能源价格影响产品及服务的价格,因此也影响了城市的竞争力,所以中国城镇的竞争力必须有节约能源及保护资源的特点,包括在建筑工程和楼宇管理方面。根据估计,目前中国在能源消耗上,有65%是用在楼宇内,而美国是40%。不过,由于中国大部份的城镇还在建设阶段,这些城市若能够灵活采用先进技术,应可大大改善能源效益。随着矿石燃料价格上涨,绿色建筑将更加经济可行。在改善能源效益方面,荷兰已经取得良好成绩,一些建筑物的净能源消耗量已下降至零。中国城市采用先进节能技术是必须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第三,环境质量也会影响中国城镇的竞争力。据世界银行估计,环境污染可以造成巨大的损失。一些空气和水源污染严重的城市,很难吸引投资者和从事高增值产业的人才。举例说,重庆市要成为西南地区制造业服务之都的目标,但因为空气污染和恶劣气候而受到严重阻碍。根据估计,如果中国在未来10年间内投放国民生产总值5%的资源去改善环境,应该可以把城市的环保指标,提升到较高的国际水平。对在內地要朝着知识和服务业转型的城市有很大帮助,这些投资是必须的。

第四,提高创新和生产力,会是推动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目前的城市经济增长,仍然依靠劳动力及资本的大量投入。但是,今后中国城市的经济结构,将会跟欧洲、美国和日本拉近,因此激烈竞争是在所难免。要继续维持高速的经济发展,将会更加困难。所以,中国城市应该尽量深化现有、并创造新的产业集群;在这方面,近年的一些成功例子包括武汉的光纤集群、西安的软件集群,还有厦门的分销和制造业集群。更重要的是,中国应从海外的城市发展中汲取经验。在美国,创意工业是推动都市繁荣的重要因素。要发展城镇经济,我们要提供有利于创意活动的环境。只是为城市提供甲级写字楼是不足够的,我们需要发展创意企业所需的综合大楼,提供优质的校园式办公环境,和相关的配套餐饮娱乐设施,吸引企业与相关的智囊机构。

第五,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也是中国发展良好城镇所需的特征之一。很多城市都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包括舒泰的城市环境,温和的气候,和优美的城市轮廓,一些具有独特人文历史价值的建筑和社区更具吸引力。在美国拉斯韦加斯和凤凰城,优质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人士在这里购买房子、度假、退休、投资,和进行高附加值的经济活动。随着中产阶层的迅速成长,一些高品质、服务种类多元化、设计新颖、并且与本地文化衔接的发展项目更具有市场潜力。这些项目需要较大的土地面积,而且需要由私人机构牵头开发,所以吸引有相关经验的开发商参与,让他们把世界一流的城市设计,应用于项目的总体规划建设中。
中国可以参照其它发达国家的城镇发展轨迹,尤其是一些国际成功典范,例如领导科技创新的美国硅谷、伦敦的财务金融中心、法国的时装和设计中心以及班加罗尔的软件制造业中心等。这些城市能够这么成功,有什么特别原因呢?其构建的环境是否担当了重要的角色?对设计中国未来的城市形态来说,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参考,也是一个中国城镇发展需要探索的问题。但是,中国不同城市的城市形态,应要针对个别功能特色作出具体分析,而不能采用 “一刀切”的模式。举例说,哈尔滨所需要的设施和社区,跟厦门、成都会是有很大区别的。

III)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中国一些城市总体规划的形态,在功能上的划分,如工作、创意和休闲等,还是很模糊。当然,如何妥善地规划中国城市,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例如在二十世纪初,普遍采用的中央商务区模式已经不是一个没有争议的标准。

一直以来,中国城市有它独特的都市形态。在80年代前期,中国还未有开放土地及住房市场,土地价格差距接近零,使不同地段房地产的真正价值难以体现,因此政府机构及商办设施,都随意地分散在市中心的各个地段。

从90年代开始,很多中国主要城市都有中央商务区的规划,但它的成效大都是差强人意。一般来说,中国目前的中央商务区规模庞大,但这些中心区通常是缺乏活力,不能发挥城市服务枢纽的角色,跟国际标准有很大的差距。在一些城市,像成都和武汉,由于不同行政区之间的竞争,使中央商务区的规划显得不合理。

这个现象可说是提供了莫大的机会和挑战。中国很多大城市的旧城区需要改造,需要在近郊建设新型的高密度社区。可是,目前缺乏适合安置动迁户的土地,令旧区改造愈来愈困难。另外,动迁成本过高,把一些旧区改造项目变得不可行。例如,在西安古城,位于古城墙内的市中心急需改造环境质量,但经济因素阻碍了旧城改造的进程。在这些情况下,需要通过调整土地政策,赔偿标准或推行其它具创意的机制,使政府及企业连手合作,才能实现旧区改造的目标。

令人振奋的是,保护建筑遗产在目前已经取得政府较积极的支持,其中成功的例子包括在地震后的丽江重建项目,和上海新天地石库门建筑保护项目。在北京,古建筑的整修也为保护建筑遗产作出贡献。

从中国人口趋势的层面考虑,城镇化发展的一个目标是在市区范围内建设高密度的中心枢纽。一般来说,这是可以在已建成的市区,或者是城市近郊地区建设。这些中心枢纽应该靠近快速交通网络,或者在高速公路的进出口附近,而且由于邻近快速交通网络,人口密度应该可以比较高。设计标准方面,也应该符合较高水平,提供全面的配套功能设施,令中心枢纽在办公时间内外都能集聚人气。另外,这些中心枢纽需要在城市设计和节能方面成为创新典范。

IV) 总结
中国城镇化发展正处于关键时刻,把握和善用这个机遇,对城市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中国需要了解全球趋势,并结合城市本身的实际条件,探索有特色的城镇化途径,这包括创造节能、环保、创新和合适环境的条件。一个城市的效率,跟它的规划设计模式关系密切,城市的中央商务区要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城区内需有四通八达的运输系统,才能达到节省能源和时间的经济效益。
我们在这个有利时刻,需要突出中国作为21世纪城镇化主导者的角色,积极推动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战略,采纳灵活的城市建设科技,缔造城镇化发展的新典范。 (罗康瑞:瑞安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18#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49:20 | 只看该作者
加速区域融合 推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竞争不再是区域范围内城市之间的封闭竞争,而是作为一个更大的经济实体,在更广阔的开放式空间范围内参与全球竞争。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经济圈为主导的区域经济发展形式和竞争格局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

  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圈位于我国东北、华北和华东三大区的结合部,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区、工业区、港口区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其发展态势不仅事关区域内部,而且直接关联全国的发展战略,更是影响我国与东北亚的经济合作乃至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向。因此,抓住国际间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滨海新区被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大好契机,加速区域融合,推动环渤海经济圈快速发展是一种必然的战略选择。

  一、创新观念,增强区域意识

  区域经济合则共赢,分则俱损的观念已经日益成为共识,并代表着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观念,树立协调发展、服务周边的区域意识是加快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先决条件。

  首先,要强化“共赢”、“协作”意识。置身区域发展的大背景,摒弃以地方利益为中心的传统思维,树立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共赢”意识。这是在市场经济利益多元化条件下,实现集体利益最优的基本前提。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已不再仅仅是你死我活的单一结果,而是更多的寻找协作共存的契合点,实现合作协同的开放式融合。这就必然要求各地区在基于区域长远和整体利益的基础上,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形成整体协调的发展格局。

  其次,要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市场是经济运行的主体,政府服务于市场,为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但是,由于政府作用往往是先导的、显性的,因而往往容易被高估。与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相比较,环渤海经济圈地处中国的政治中心,国有经济比重最高,政府对资源控制较多,对企业干预较大。由此导致市场经济意识、竞争意识、亲商意识不强,正是这种长期的文化积淀,使得个人通过市场竞争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实现自我价值的观念还不够强。

  最后,要树立服务意识。区域联合协作的实质就是相互提供有价值的增值服务,区域产业融合就是要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从而共享价值增值;区域协调的目的就是要消除市场壁垒,加快要素自由流通,以利于资源在更大空间内实现优化配置;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就是服务市场,以利于节约市场及企业之间的联系成本和交易成本,这就必然要求全面肃清阻碍市场一体化的制度障碍。

  二、统筹规划,指导区域发展

  实施区域总体规划是加强经济圈空间管理的重要手段,西方国家的区域规划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初期,西方学者就将目光不仅着眼于城市内部的规划改造,而是将目光投射到城市之外,探求整个功能区域的协调发展和优化。最早可以追溯到1898年英国学者E. 霍华德(E. Howard, 1989)提出了著名的“田园城市模式”,以实现高度密集的城市生活与恬静的乡村生活的有机结合;1922年R. 恩温(R. Unwin, 1922)提出“卫星城”理论并将之实施于大城市调整的实践;芒福德对城镇密集区倡导“区域整体论”,主张大中小城市相结合,通过整体化、清晰、高速的区域交通体系的联系,最终形成网络似的空间结构体系。由此可见,以经济圈为基础的区域规划取代行政区域经济,在更大的功能范围内进行空间规划和布局已经成为城市共识。

  由于环渤海经济圈由京津冀经济区、辽东半岛经济区和山东半岛等多个不同等级规模的经济区域嵌套而成,内在联系不如长三角、珠三角紧密,协调区域发展难度很大。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启动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环渤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应提上日程统筹安排,强化 “环渤海经济圈”的理念,明确区域发展目标、各城市的分工和定位;统筹区域发展的城镇体系和交通建设,整合区域产业布局;协同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无疑将有效协调区际利益,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对发展进程中遇到的新困难、新问题及时加以协调沟通,但关键在于不断探求合作共赢的契合点。

  三、破除行政壁垒,加强区域协调

  以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地区经济利益格局是我国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为使行政区域(现有的地方政府结构)适应功能区域(经济圈结构)协调发展的需要,避免地方政府从地方本位主义出发,形成管理碎块,损害整体利益,有必要实行经济圈内区域管治。为加强区域协调,西方发达国家先后出现了大都市区政府、都市议会、协调委员会等,日本则出现了圈域协作经济等形式。借鉴这些实践经验,在市场的基础上,建立起有效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和一定形态的协调机构,是经济圈空间整体联动的必然要求。

  区域协调的主要途径是建立起各地区高层领导及部门间常效性的会晤机制和协调机制,通过区域协定、区域公约或局部协商、多方协议等形式打破地方保护性政策,构建区域大市场。在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方面加强协调,构建统一的制度框架和实施细则,实现区域框架内的融合;协调区域内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形成区域统一市场建设、区域共同服务体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投资便利化等方面的多边协议。以跨区域旅游开发为例,从国内外发展区域旅游的经验来看,政府的作用关键在于各省市主动拆除限制制约旅游一体化发展的藩篱和障碍,创造良好的旅游大环境。如取消公路收费的关卡;取消旅游企业设立的属地限制;导游人员的自由流动

四、共建基础设施,降低区域联系成本

  在特定的区域空间形成过程中,交通运输对经济圈等地域结构基本单元具有制约、引导作用,即存在交通制导作用。交通体系及供电、供水、公共交通、环境治理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将有效降低城市群空间联系成本和交易成本,大大地加强经济圈内部的紧密联系,引导区域融合的趋势和方向。

  本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联合投资、共同受益”的原则,共建区域交通网络体系应当成为推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先导和突破口,当前要在能源、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规划的衔接力度,整合现有港口、机场、公路等资源,逐步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和一体化的现代化大交通网络。从经济圈同外界联系来看,需加强环渤海经济圈同长三角区域的交通联系,构筑中国东部沿海的南北大通道。从经济圈的内在联系来看,需加强经济圈内各经济区的环状交通体系,形成东北、华北和西北的放射性交通网络;构筑以通勤铁路、公路为轴线的交通通道,加强区域内联系;加强京津的紧密联系,实现京津联动;加强滨海新区在强化区域联系的纽带作用,充分利用好这一战略资源。

  五、基于市场,构建区域城市网络

  区域城市应当是一个基于紧密联系的网络化结构,不断完善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网络体系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关系到环渤海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首先是核心城市国际化。核心城市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经济圈在全球范围内所能获取的分享空间,必须加速北京、天津、大连、青岛、沈阳、呼和浩特、太原、石家庄、济南等区域大城市产业和人口的有序化过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由过去以生产型工业为主导的单一模式,转变为以现代第三产业经营服务型现代新城市方向发展,使得城市功能走向外向化和国际化。其次是城市周边城镇整合与中心城镇建设。由于存在“棘轮效应”,城市的产业聚集特征和城市的功能特征具有密切的联系,只有城市的规模高于一定的临界规模时,才能引起产业的空间聚集。因此,改变以往中小城市及城镇盲目扩张的发展模式,通过城镇整合,优化城市结构和功能特征,提高产业聚集的效率,将有利于经济圈的发展。区域城镇整合的目标就是培育中心城镇,以中心城镇建设为重点,带动一般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互补、联系紧密、协调发展的巨型城市集群,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聚集、辐射和带动功能。

  六、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区域产业整合

  在区域空间内部,各城市的经济规模、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都存在显著差异,为各城市间互补性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产业由核心城市向外围次级城市梯度转移,实现不同等级层次城市之间的配套性垂直分工,在不同等级城市之间的垂直分工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产业链是在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中,能增加价值的一系列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基本活动的集合,包括原材料采集、运输、逐次加工、组装、制造品的销售及服务等各种功能。不同等级城市之间产业链的形成是福特主义发展模式的必然产物。随着新经济的发展,福特主义生产方式遇到危机,产业发展经历了由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发展模式的转变,柔性生产系统得以发展并逐步成为区域空间经济的主要特征。在该体系下,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最终企业通过外部交易关系相互紧密联系成为一个大规模的生产集合体,即产业集群。由此,区域空间的产业形态表现出产业链经济和产业集群经济并行不悖、交错发展的新趋向。从而,经济圈内部产业整合的方向不仅在于形成垂直分工的产业链,水平分工的产业集群将日益成为城市间分工的主要模式。由于长期条块分割,环渤海经济圈内工业门类齐全,但产业同构严重,关联度不强。调整产业布局,进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发展具有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类型,形成具有横向联系和纵向紧密联系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将是提高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发展水平的必然要
19#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49:46 | 只看该作者
美国的区域政策及其对我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第9卷第2期                           世界地理研究                             Vol.9.No.2
2000年6月                     WORLD REGIONAL STUDIES                                                   Jun., 2000
美国的区域政策及其对我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田扬戈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上海200062)
   
美国国土面积与我国大体相当,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差异较大,同样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研究美国联邦政府的区域政策对于解决我国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

1美国区域政策的概况

    直到本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东北部地区仍然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的工商业,而南部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区。在1929-1993年的经济大危机中,南部落后地区遭受的打击更为沉重,失业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罗斯福总统开始把扶持落后地区发展作为其“新政”的一个重要内容,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通过增加联邦政府的转移支付,将高收入地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低收入地区。这一政策被以后的历届美国政府延续下来,成为美国政府刺激落后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差距的主要手段之一。从1927年到1994年,转移支付资金占联邦政府的支出比重迅速由3.6%提高到19.7%。虽然二战期间,联邦转移支付比重有所下降,但战争一结束,又迅速增加,并于1978年达到顶峰,占联邦财政支出的20.8%。80年代以来,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占联邦财政支出的10%以上。从30年代起,美国还开始了综合开发治理落后地区的尝试,根据国会通过的《麻校浅滩与田纳西流域开发法》,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VA),负责领导、组织和管理田纳西流域的综合开发,以推动这一地区、工农业的发展。通过50年的综合开发治理,到 1980年田纳西河流域的人均收入已经从不足全美平均水平的一半发展到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成为美国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的一个成功范例。

6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危机等因素的影响,美国落后地区的境况进一步恶化,其中不少地区的失业率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甚至一倍,严重影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为了在全国范围内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美国政府在急剧增加联邦转移支付的同时,于1996年颁发了《地区再开发法》,并依法成立了地区再开发管理局。1965年,美国政府又颁布了《公共工程和经济开发法》、《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等一系列法规,成立了阿巴拉契亚区域委员会以及一些其他的州际开发委员会,并在地区再开发管理局的基础上成立了经济开发署,进一步加强了对困难地区的经济援助。经济开发署援助落后地区最主要的方式是兴建公共工程。从1966年到1991年,经济开发署通过公共工程和设施建设计划,共对困难地区的8111个公共设施项目提供财政援助,援助金额达43.28亿美元。此外,经济开发署还提供各种技术和社会信息服务,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帮助困难地区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这些援助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以阿巴拉契亚为例,1965年该区人均收入仅相于美国平均水平的78%,到1991年这一比例已提高到83%。

    由于国内政治压力和全球经济竞争的需要,克林顿总统于1993年8月签《联邦受援区和受援社区法案》,并经国会通过,这是美国第一个比较系统解决欠发达地区发展问题的法案。《法案》规定,拨款25亿美元,无偿用于税收优惠;10亿美元无偿用于城中和农村社区内各项援助。到1994年底,分别由联邦政府住房和城市发展署批准6个城市受援地区和65个城市受援社区,农业部批准3个农村受援地区和30个城市受援社区。援助项目包括创造就业机会、兴建公共设施、人力资源培训、住房、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等方面。援助计划采取综合措施,目标在于为受援地区创造经济机会,培育自我发展能力,从而使受援地区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而不是依赖联邦和州政府援助。

    半个多世纪以来,应该说美国的区域政策取得了很大成就。原来经济比较落后的西部和南部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原来经济实力雄厚的东北部;田纳西和阿巴拉契亚等贫困地区面貌迅速改观,人均收入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联邦受援区和受援社区法案》的实施时间虽然不长,但也取得了初步成效。比如密西西比州受援地区的失业率就从1995年8月的10.3%下降到1996年8月的6.7%。应该说其中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2  美国区域政策的主要特点

2.1区域政策的核心是提高受援地区的社会福利

美国政府的区域政策从一开始就是指向“公平”,而非“效率”,因此,它对于地区福利发展水平尤为关注。在判断一个地区是否应当给予援助和应当给予多少援助时,依据的标准主要是该地区的社会福利水平,特别是人均收入水平和失业率高低,而不是生产发展水平。例如经济开发署就规定只有那些失业率在6%以上,或者家庭平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0%以上的地区才有资格接受援助。援助计划的主要内容也是提高受援地区的社会福利水平。例如联邦对州和地方的财政补助用于医疗卫生、收入保障(包括食品补贴计划、家庭抚养费用津贴和住房补贴计划)、交通以及教育培训、就业和社会服务等四方面合计占到联部补助的90%以上。在评价区域政策效果时,也主要是看是否提高了当地人均收入水平和创造了多少就业机会,而不是增加了多少产值。当然,降低失业率和增加当地的人均收入的同时,也必然是发展了当地经济。

2.2  致力于改善落后地区的投资环境

美国联邦政府长期以来,很少直接投资生产性项目,而是通过改善落后地区的投资环境,引导和刺激民间投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政府十分重视基础设施特别是公路网络的建设。如《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明确规定联邦财政拨款的绝大部分都必须用于公路建设。从 1965年到 1992年,美国各级政府共为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计划投入资金140亿美元,其中公路建设就占了80亿美元。同时,政府对于教育、医疗、文化、旅游以及工商业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也给予了高度重视。近年来,美国政府又大力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投入巨资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以改善落后地区在信息资源利用方面的不利境地。同时,为了增强落后地区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政府还制定了种种优惠政策。联邦法律明文规定,对于在欠发达地区创造就业机会的企业,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在欠发达地区购置资产和投资的企业,政府给予折扣以及税收、贷款和发行股票债券等方面的优惠。通过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落后地区的不利条件,改善了当地的投资环境,从而刺激了私人资本投资,增加了就业,带动了经济发展。

2.3突出重点,实施增长中心战略

    由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众多的不利条件,改造起来困难很多,投资巨大,即使是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在扶持落后地区发展时,也只能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美国政府的扶持重点是田纳西河流域、阿巴拉契亚地区这样问题最为严重的连片贫困地区。为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在受援助地区往往要选一些发展水平较高并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地区作为增长中心,在资金和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通过增长中心的发展带动周围腹地的经济增长,并增加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如在阿巴拉契亚地区就确定了125个增长中心,这对于增加就业、带动当地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4注重培育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联邦政府对落后地区的态度是“不是给他们多少钱,而是教他们怎么花”,把培养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作为扶贫的首要工作,因而对教育培训事业十分重视。90年代以来,联邦财政补助的17%以上都是用于教育事业。除了兴建教育基础设施、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还投入大量资金培训失业人员,帮助他们提高文化技术水平,掌握行的技能,增强重新就业能力;为落后地区进行区域规划、提供技术援助和信息服务,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高度化。其目的,都是要培养受援区域在没有外部追加援助条件下的自我发展能力。

2.5 依靠法制化管理,保障援助工作顺利进行

    美国政府把援助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置于严格的立法、执法和司法的过程中。联邦政府根据国会通过的有关法律,制定具体援助计划,审查批准援助项目的申请报告,拨付一定比例的款项给州政府,并定期审计资金的使用情况。州政府要制定如何使用援助资金法规和会计制度,具体指导和监督援助计划的实施。落后地区要想获得援助,必须详细提出申请;在援助项目被批准后,受援地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提供使用援助资金的详细指导和帮助,同时必须接受联邦政府按照法律程序进行的监督和审计;一旦被发现有违法行为,则随时会被停止援助,当事人还要承担法律后果。各级政府的权责都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从而保证了援助项目落到实处。

3  从美国区域政策中得到的启示

3.1缩小地区差距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

    从世界范围来看,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一个普遍的问题,缩小地区差距需要漫长的过程。即使是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经过了60多年的努力,才取得今天的成就,但也不能说它就完全解决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各地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相差很大,缩小地区差距更需要长期的努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的扩大,很大程度上是资本、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流向收益更高的沿海地区造成的,它反映了市场经济的要求,有利于我国国力的迅速增强和经济的迅速增长,因而不能简单的加以否定。我们不能低估区域差距过大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负作用,坐视区域差距的不断扩大;也不能违反市场经济规律,以行政手段硬性拉平差距。当今之计,是在加快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建立健全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逐步增加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力求把区域差距控制在社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对于有限的扶贫资金,使用时也要突出重点,重点扶持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和企业,而不能按人头平均。某些确实有优势和潜力的地区,还可以参照沿海开放地区,建立“扶贫特区”,给予政策优惠,使扶贫资金发挥最大效用。

3.2逐步加大对社会福利的关注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因而区域政策更为关心的是如何在各区域布局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国力,而对提高社会福利则关注较少。所以,我国的区域政策更多的是“效率”指向,而不是“公平”指向。同时,由于国力有限,政府也不可能承担很多发展社会福利的责任。但是考虑到下述因素,我国的区域政策理应加大对一社会福利的关注:(1)实证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际之间人均收入差异扩大化的趋势较之人均国民收入或国内生产总值差异扩大化的趋势更为明显,人们对区际差异扩大的感受更多的应是来自人均收入差异的扩大:(2)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础还很薄弱,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教育投入难以保证,严重制约了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3)我国存在1.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富余劳动力也有数千万,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和某些衰退的老工业基地,某些地区的就业问题以及因此而引出的各种社会问题十分尖锐;(4)我国还存在大面积集中成片的贫困地区,还有数千万农村贫困人口尚未脱贫。凡此种种,都要求我们逐步增大区域政策对社会福利问题的关注,并随着国力的增强,相应加大投入。

3.3改善落后地区的投资环境,引导民间资本投资

   直到现在,我国贫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仍然在相当程度上依赖国家投入。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财力极为紧张,虽然政府作出了极大努力,但能够投入的扶贫资金仍然十分有限,难以满足贫困地区的发展需要。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美国的做法,通过改善落后地区的投资环境,吸引民间投资,促进落后地区发展。为此,必须改善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通讯设施,为商品和资本流通创造良好条件;加大教育投入,根据我国的国情,重点抓好基础教育和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企业提供大量廉价优秀的劳动力;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特别要搞好水土流失地区和沙漠化严重地区等生态脆弱地区的绿化工作,改善人居环境;同时,还必须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优惠贷款等,以增强贫困地区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美国以及其它国家的经验表明,只要政策得当,有限的政府资金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引导广大的民间资本,实现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的历史使命。通过改善落后地区的投资环境,吸引广大的民间资本参与开发落后地区,变单纯的经济“输血”为培养落后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够增强落后地区的自我集聚、自我发展能力,减少对国家的依赖,我们才有可能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控制地区发展差距的目标。

3.4 把援助落后地区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美国政府以有限的投入使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大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运用法律手段规范援助工作的方方面面。我国的扶贫工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项目立项不合理、资金浪费等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法律的规范和监督。为此,我们应借鉴美国经验,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在区域发展中的责任,合理确定各自的负担比例,保证扶贫资金的投入。同时,应当加快建立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于扶贫项目的审批、扶贫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等关键环节,也应当通过加强立法和监督,增加公开性和透明度,减少项目决策失误和地区受益不均。依法建立健全扶贫项目的会计、审计制度,加强对项目的审计、监督,对贪污、挪用扶贫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严惩,保证扶贫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和有效使用。


参考文献
[1]  Ross J. Gittell Allen Kaufman., State Government Efforts in Industrial Modernization: Using Theory to Guide Practice[J]. Regional Studise,Vol.35.5.1995.
[2]  K.r.cox and A.Wood. Local Government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J]. Regional Studies, Vol.29.5,1994.
[3]  Eisinger P.The Rise of the Entrepreneurial State: State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M].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Madison,1988.
[4] Gillis M., Perkins D. H., Roemer M., Snodgrass D. R.. Economics of Development [M]., W. W. Norton and Company,1998.
[5] 魏后凯,刘楷,周民良,杨大利,胡武贤.中国地区发展——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地区差异[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20#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50: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布局变化
宏观经济环境
(一)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二) 工业增长分析 (三) 金融机构现金收支情况 (四) 进出口情况
(五) 宏观消费环境分析
1、 完善的消费信贷 2、 车险政策实施 3、 汽车税费政策 4、 交通设施建设及管理
第二节 行业政策分析 第三节 上下游行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其它影响因素
(一) 加入WTO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分析
(二) 其它方面的因素

影响2005 年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1、汽车外部经济环境总体继续趋好
在中央一系列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措施的作用下,2004年我国经济总体上继续保持了速度较快、效益较好、活力较强的格局,经济运行中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有效缓解,农业等薄弱环节得到大力加强,为2005年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12 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05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提出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

从中央精神看,宏观调控政策的趋向仍然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即要发展更要科学地发展,其实施将给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提供较好的政策环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005年投资增长有望实现“软着陆”,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左右。受投资增长将会继续放慢以及出口增长将显著降温影响,经济增长将继续有所降温,GDP增长回落到8%-8.5%;从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看,中国经济仍处在较快成长期,城镇化、新型工业化、重化工化、国际化特点明显,居民消费水平升级继续对经济增长提供强有力支持;从经济增长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仍处在比较温和的增长期,复苏势头良好。

我们认为,虽然2005年宏观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长期结构性矛盾和一些短期问题的约束,但国内外环境总体继续趋好。汽车行业的发展环境依然较好。
2、存在加息的可能,但压力明显减弱

在2004年10月28日央行提高0.27个百分点的存贷款利率之后,许多人认为中国进入了升息通道,更有甚者,认为中国的存贷款利率应该提高200到300个基点,才能抑制投资的快速增长和阻止物价水平的上涨。花旗银行的报告指出,2004年年内中国将会把利率维持在这一新的水平,以监控对经济的影响,但2005年加息将会更为积极,以使经济降温及缓和潜在的通胀压力。但发改委报告认为2004年的加息并不意味着加息周期已经到来,中国在2006年-2007年可能出现真正的全面性的周期性过热,加息周期将到来。对于央行而言,是否加息须观察经济走势特别是物价走势,而国家统计局最新的数据已经显示,加息的外在压力正在减轻。因为除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持续放缓以外,最关键的消费价格指数也出现“跳水”般的回落:11月的增长仅为2.8%,而9月和10月的增长高达5.2%和4.3%。


从汽车生产企业角度看,加息将影响与汽车生产企业融资贷款相应的财务费用水平。从汽车经销商角度看,加息将影响经销商的促销和流动资金;从消费者角度看,加息不会明显加大贷款人还款压力。如果中国就此进入加息周期,如此整个国民经济将放慢增长速度,汽车行业也将受到影响。因此,明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CPI等宏观经济数据需要密切关注。

3、人民币汇率存在上升压力,但年内基本保持稳定

近半年来,面对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及汇率自由浮动的压力,官方的态度一直很明确,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最近,央行有关负责人就我国汇率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表示央行将进一步推进改革,形成更加适应市场供求变化、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当然,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是一个涉及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要综合考虑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社会发展和国际收支状况,考虑银行系统改革和其它相关方面的改革进程,还要考虑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经济金融的因素。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放开人民币汇率为时过早,中国目前尚未达到汇率调整的具体操作阶段,但也不否认中国正在朝着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方向改革。在汇率区间最早放开的时间上,各预测机构之间的分歧较大,但是仍有60%以上的机构预期,2005年汇率区间就有可能会适度放开。可以肯定的是,2005年,央行将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逐步稳妥地推进这项改革。

如人民币汇率上升,将对汽车行业产生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整车和零部件进口价格下降,从而带动国内CKD 生产企业成本降低,为组装企业降价赢得空间,进而加大国内市场的降价压力。另一方面,以客车生产企业为代表的国内出口将面临成本上升,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优势削弱,不利于扩大出口。

4、关税进一步下调,配额取消
2005 年汽车进口政策将有大的变化,不仅关税将进一步下调到32%左右,配额也将最终取消。总体来看,关税下降将进一步带动国内汽车市场的价格的下降。

我们认为对市场影响更为重要的是配额的取消。在配额取消前,受许可数量限制,进口商通常比较单一的经营策略,即进口单价较高的越野车和轿车产品,以实现利润最大化。配额取消后,预计进口商除继续从事高档轿车和越野车的进口业务外,还将实现进口品种的多样化,以满足各层次消费需求,即实行高端产品的厚利经营和中档产品的薄利多销的双重经营思路。因此,进口产品的价格压力将由前期的以高档产品为主扩大到中、高档产品,以此形成对市场的全面影响。

虽然明年将取消进口车配额制度,但国家依然能对汽车进口有一定影响,如实施进口车的“落地完税”和“登记制”两项制度,可以缓冲进口产品对市场的冲击。此外,如人民币继续采取与美元挂钩的政策,预期美元下跌的可能较大,而国内以进口欧洲、日本产品为主,汇率的变化可能抵消关税下降的影响。

5、燃油价格仍在高位运行,变化取决于燃油税政策
我们认为石油价格对汽车行业影响如下:

首先,汽车燃油价格上涨,用车成本上升,汽车销量下降,汽车库存压力增加。其中轿车和SUV 产品对油价和使用费用比较敏感。而卡车和客车主要为企事业单位使用,对费用不敏感,且营运企业的部分费用可以转嫁。总体来看,环保型小排量经济型汽车将获得消费者青睐。

其次,高油价对汽车产业更为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是带来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调整。以大排量、高油耗为代表的美国汽车工业在石油危机中受到重创;与此同时低油耗的日本汽车工业则得到飞速发展。所以如果出现长期高油价,中国汽车业将迎来低谷,私车消费萎缩难以避免,而开征燃油税(取代目前的养路费)及推广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

6、 原材料价格走势将进一步上升

从总体上看,2004年中国国内钢材价格虽出现阶段性波动,但总体是在高位运行,与国际市场钢材价格差距拉大,国际市场钢材价格远远高于国内市场。

钢铁产品价格的大幅上调无疑对钢铁业的下游产业汽车行业造成较大压力,钢材价格上涨将增加汽车产品成本、削弱盈利空间。

其中,卡车类公司的压力要大于客车和轿车公司,对零部件企业的压力大于整车。从目前情况看,通过提高汽车产品价格,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的可能很小。日前,宝钢宣布调高2005年第一季度的产品价格,预计其他钢铁企业也将随之调整价格。

加入WTO的影响 308
一、政治要素: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314
二、经济要素:汽车行业腾飞的基础 317
三、技术因素:汽车行业繁荣的先决条件 320
四 、社会因素:创造汽车消费市场 322




汽车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带动工业和国民经济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最具增长潜力的支柱产业, 创造大量而广泛的就业机会,推动新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动社会进步

当前全球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 发展模式的全球化(二) 跨国重组加剧,寡头垄断格局增强(三) 全球汽车工业出现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四) 采用平台战略、全球采购、模块化供货等方式已成趋势(五) 亚洲成为众多汽车厂商争夺的主要地区


中国汽车的特点是什么?
从其弱势方面看,那就是品牌知名度不高,质量不太稳定,技术相对落后,大都是低档车型。而在高油价时代来临的时候,中国汽车有了小型车的生产经验和一定的技术储备
在高油价之下,中国自主品牌的出口尝试,会使自主品牌全面提升汽车质量、完善服务网络,从而增强自主品牌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汽车的自主研发能力正在增强,自主品牌意识已经落实在了实处,这是中国汽车抵御能源危机、同国际品牌同台竞争的核心所在。




我们汽车工业发展现状表现在以下九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产量高速增长,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基础。2005年现在是世界排名第四位。

第二个方面,就是汽车需求快速增长,消费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潜力巨大的汽车市场初步形成。私人消费已经成为我国汽车消费的主流。

第三个方面,就是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基本满足市场的需求。

第四个方面,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骨干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更加明显。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资本集中度迅速提高

第五个方面,就是产品的出口成效显著,产业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提高。

第六个方面,制造技术和管理水平稳步提升。适应市场能力明显增强,十五期间随着产业制造能力的逐步形成和车辆安全节能环保标准法规逐步颁布,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更加注重制造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汽车产品品种增加迅速,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价格逐年下降。
汽车产品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开始逐步提高目前在商用车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在轿车领域国内企业也已经具备初步的开发和改进能力。

第七个方面就是营销体系逐步确立,规模有序的汽车市场开始建立。

第八个方面,国际合作进一步扩大。和国际间的合作越来越成熟和完善了。

第九个方面,就是产业投资主体向多元化发展开始形成国有、民营和国外资本并存的多元化产业资本结构

十五期间汽车出口主要特点是,

第一个就是载货车、轿车、客车的出口占整车产品出口的总额比例不断的提高,品种由单一的货车出口,发展为商用车全面出口。

第二个特点汽车的产品出口由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开始转向发达国家。我们的汽车产品出口,尤其是零部件主要出口到美国、日本、德国。
第三个特点是零部件出口增长迅速,开始进入了OEM。从低附加值的产品向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变。自主品牌的产品开始进入了国际采购体系。

第四个特点就是由单一的产品出口向资本和技术出口转变。一些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开始到国外投资建厂,现在出口技术和资本。

  有这样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薄弱,缺乏自主品牌。
第二个方面,与先进的汽车国家相比,我们产品技术水平差距还比较明显
第三个方面,就是汽车零部件技术基础还是比较弱。
第四个方面,就是汽车产业后市场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表现在营销方式、服务、贸易理念以及汽车金融、消费信贷、二手车的流通、配件流通、报废回收拆解等等方面。

  第五个方面,就是车用能源、交通、环保和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

“十一五”发展的主要任务,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按照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要求,“十一五”期间中国汽车产业要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要基本形成完整的汽车工业制造体系,具备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实力,要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国,要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要在“十一五”期间,汽车产业的发展核心是要调整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具体来讲,大概有这样六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要提高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发展自主品牌,这是我们今后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重点就是要形成和提高产品的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要大力的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要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自主创新的道路。我国轿车产品主要是以合资合作技术引进的方式为主。

第二个方面就是要面向两个市场,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已经实现了出口大于进口的突破,但是要把目光放在通过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方面,来进入国际市场,以调整我们的产品结构,使产品结构不断的优化升级,这样来拓展国际市场。

  第三个方面,就是注重和加强新一代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当前的重点应该是通过对节能技术的开发,或者是加快对老产品的改造和新技术的采用。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是我们的战略重点,刚才说的是近期的,战略重点还是要放在新能源汽车开发上

  第四个方面,就是要建立强大的汽车零部件支撑体系。要提高零部件工业的综合水平,发展重点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要努力成为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中心。当前国际上正面临着新一轮的汽车产业的转移,实现由本土区域生产为全球生产,形成一批新的汽车产业集群,中国、东欧、东南亚等地区已经成为汽车产业集群特征明显的地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要利用已经形成的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形成一批有实力的零部件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加快零部件产业基地建设,满足国际OEM及售后服务市场的需求。
二就是要努力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形成自己的有特色的品牌,实现经营规模,多品种配套,两个市场发展
三就是要面对市场竞争,零部件行业要加快产业的兼并重组,零部件企业要顺应这种形势。要提高专业化、规模化的水平。
四就是要积极探索零部件企业和整车企业建立联盟的发展关系
  五是要加快产业重组,要尽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要形成国际化的大集团。
 六就是要重视农村市场开拓,要满足多层次汽车消费的需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9 14:37 , Processed in 0.12735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