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古代史课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梦回唐朝 发表于 06-4-20 11:2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古代史(下)
第一章、隋朝:第二次大一统的开端
第一节  隋朝的建立和大一统局面的实现
隋朝的建立者杨坚之父曾任西魏府兵的十二大将军之一,晋爵隋国公。杨坚不仅娶北周大贵族独孤信之女为妻,历任北周要职,而且还把女儿嫁给了周宣帝为皇后,故在朝廷形成了一个有力的政治集团。宣帝死后,年仅八岁的周静帝即位,杨坚遂在其党羽的支持下入宫辅政。
平定三总管之乱 杨坚辅政后,北周政权岌岌可危。于是相州总管尉迟迥、益州总管王谦和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相继起兵叛乱。但均被杨坚迅速平定。大定元年(581年),杨坚逼周静帝禅让帝位,建国号隋,改元开皇,杨坚是为隋文帝。
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以其次子杨广和大臣杨素为统帅,率兵50余万,大举伐陈。次年,隋兵攻入建康,俘获了陈后主陈叔宝和宠妃张丽华,陈亡。于是从东晋十六国以来长达近三百年分裂割据的局面至此结束,为中国封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唐朝的昌盛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节  隋朝的统治体制与社会经济
一、统治体制
1、改革官制
隋文帝即位之初,即在中央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即内史省,长官内史令,负责起草政令,为决策机构;门下省,长官纳言,负责审议政令,为审议机关;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和左右仆射,负责执行政令,为执行有机关。尚书省下又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尚书,分别执行各项行政事物。三省长官皆为宰相,且相互牵制,遂使皇权大为加强。另外,又把自东汉以来地方机构实行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并规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一律由中央吏部任免,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2创立科举制度
隋朝建立之初,隋文帝即下诏废除九品中正制。开皇十八年(598年),又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即位"始建进士科",科举制至此确立。这就扩大了国家选拔人才的范围,促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加强。
3改订律令
隋文帝在位期间曾制订了一部新的刑律,名曰《开皇律》,律文500条,具有删繁就简和化重为轻的特点,实是法制史上的一大进步,亦对后世发生了深刻影响。
4整顿府兵制度
开皇十年(590年),隋文帝诏令“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计账,一与民同”(《隋书·高祖纪》)。从此,府兵制与均田制紧密结合,更具有兵农合一和寓兵于农的性质。又设立了府兵的最高机构十二卫和基层组织骠骑府,炀帝时又改为鹰扬府,使府兵制的组织机构更加完善。
5继续实行均田制
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即颁布了继续均田的诏令:即丁男一人受露田80亩,桑麻田20亩,妇人受露田40亩,一夫一妇受田共140亩。奴婢受田依良人,但官吏之家最多限300人,平民之家最多限60人。丁牛一头受田60亩,仅限4牛。官吏按品级高低可受永业田,多者百顷,少者30顷,可世代相传;又可受1-5顷职分田,其地租可作为俸禄补充;还可获得数量不等的公廨田,其地租可作办公费用。
6颁定租庸调制
隋初的租调制规定,丁男一床每年纳租粟三石,调绢一匹、绵三两或调布一端、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役30天。开皇三年(853年),又把成丁年龄由18岁延至21岁,调绢一匹(4丈)减为2丈,股役由30天减为20天。并允许"民年五十,可输庸代役"。即年满50岁以上的丁男,如不愿服役,每天可折绢3尺、折布3.75尺缴纳,是为"庸"。
7“大索貌阅”与“输籍定样”
鉴于南北朝以来,广大农民为了逃避赋役,或诈老诈小,或依托豪强,或潜逃流亡,脱离户籍。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下令"大索貌阅":即根据年龄和体貌特征,检查户籍,发现隐瞒不实者,地方官就要判罪。另外,又颁布"输籍之法":即国家按财产的多少,划分户等,作为定样,颁布全国,然后再规定各等民户所应负担的赋役数量,并从轻定额,旨在同豪强地主争夺剥削对象和劳动人手。

第三节  隋朝的短命及其原因
一、隋文帝评价
有人认为隋文帝代周建隋,灭亡陈朝,统一全国,又大力改革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迅速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专制集权的封建帝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后来唐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历史功绩应予充分肯定。但有人却认为隋文帝在灭陈以后,由于由俭变奢,恣意享乐;听信谗言,重用奸佞;又严刑峻法,淫刑滥杀,制造冤狱,诛除功臣,废立太子,终于加剧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和阶级矛盾,导致了隋朝的短命而亡,其严重过失也是不能抹煞的。
二、隋炀帝其人及其评价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次子。仁寿四年(604年),因在其母独孤皇后和大臣杨素的支持下,被立为太子。隋文帝死后,即帝位,改元大业,是为隋炀帝。
隋炀帝在位共14年,大致共作了以下几件事情,即在大业元年(605年)曾役使200多万民夫,营建了一座规模宏大而又富丽堂皇的东都洛阳。与此同时,又从大业元年到大业六年期间,先后修建了一条包括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永济渠组成的南北大运河。又三次北巡,先后到达了东突厥牙帐,与启民可汗握手言欢。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又巡行河西,到达了河西重镇张掖,并在西域设立了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从大业元年开始,他又沿通济渠和邗沟,乘龙舟三游江都。大业三年和六年,炀帝又两次派人到达流求(今台湾),“求访异俗”;从大业八年(612年)开始,隋炀帝又先后三伐高丽。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隋炀帝生性残酷,弑父杀兄,滥用民力,大兴土木,又穷兵黩武,三征高丽,迅速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导致了隋朝的短促而亡。因此,隋炀帝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
近年来有人却认为对隋炀帝应具体分析,不应一概否定。他的营建东都,从政治上加强了隋王朝对中原和关东地区的控制,稳定了社会秩序;他的修建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遗惠后代,其功可纪;他巡行突厥和河右,加强了隋朝和突厥及西域地区的友好关系。他的三伐高丽,事出有因,不可一概斥之为侵略战争,而是带有收复失地的正义性质。总之,无论从主观动机或客观效果上进行考察,隋炀帝都应是一个想有所作为的帝王,决不能因隋朝的短促而亡而否定他的历史功绩。

[ 本帖最后由 leonhl 于 2006-10-27 12:33 PM 编辑 ]
沙发
 楼主| 梦回唐朝 发表于 06-4-20 11:22:4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唐朝:封建社会的繁荣及其向后期封建社会的转变(上)
第一节        唐前期的政治和经济
一、唐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改革官制
唐代的中央机构承袭隋制,继续实行三省六部制。除内史省改名中书省,内史令改名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纳言改名侍中外,其余名称、长官、职能和性质均同隋制。另外,在宰相设置方面,武德年间仍以三省长官充任宰相。李世民即位以后,因其曾任尚书令一职,故以后此官遂虚设不授。但皇帝却往往给一些官职较低的官吏加上\"参预朝政\"、\"参知政事\"和\"同中书门上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使其成为宰相,而尚书省长官左右仆射则被罢相职,如未加上述头衔,就只能负责省内事务。唐初还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之处。始设于门下省,后又迁中书省。开元年间,又改名中书门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之印\"。
唐初在地主上仍实行州县或郡县两级制。唐太宗曾于贞观十年(636年)按山河形便,把全国划分为十道,开元年间,唐玄宗又增至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或观察使等,不定期对所属州县进行巡察,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完善科举制
唐朝的科举制度更为完善。主要有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每年十月开始,至次年三月结束。其科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童子、道举等。礼部侍郎为主考官,亦称知贡举。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考试方法有帖经、诗赋、时务策等。由于唯有进士科加试诗赋,且其录取人数较明经为少,及第入仕后升迁较快,故被时人视为\"士林华选\",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科目极多,不定期举行,及第者可直接做官。唐朝科举及第后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要想正式步入仕途,尚须经吏部主持的铨选,故亦称\"释褐试\"。
3、修订刑律
唐初统治者曾在隋朝《开皇律》的基础上修成了一部《唐律》。至高宗时又命长孙无忌等人对律文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义》一书,共30卷。此书今存,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封建法典。该书记载《唐律》共有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等12篇,笞、杖、徒、流、死5种20等刑名,共502条律文。唐律从各个方面维持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具有显明的阶级性。但也有很多稳定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规定,其社会性也是不容否定的。因此,它被誉为中华法系的代表。
4、改进府兵制
唐朝府兵制的组织机构大体沿袭隋朝,十二卫仍为最高领导机关。而基层组织则由隋时鹰扬府改为折冲府。全国共有折冲府640多个,关中地区就有261个,形成了内重外轻的军事布局。折冲府下又有团、旅、队、火等。府兵由均田农民中的丁壮充任,定期宿卫京师或戍守边防。不服役时则从事农耕,农闲则进行军事训练。府兵的征调要由中央兵部下发兵符,经与地方军政长官对勘相合以后,才能成行。遇有战事,则命将以出,战事结束,则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免除了将帅专兵之弊。
5、继续推行均田制
唐代均田制规定:16至20岁的中男和20至59岁的丁男每人受口分田80亩,永业田20亩,60岁以上的老男和残废者受口分田40亩,寡妻妾受30亩。工商业者和官户的受田减百姓之半。僧人、道士受田30亩,尼姑、女冠20亩。妇女、部曲和奴婢均不受田。有爵位的贵族、任职的官僚和勋官亦可按爵位、官品和勋级的高低受不同数量的永业田、职分田和公廨田。官僚贵族的永业田和赐田可自由买卖,百姓的永业田在家人死亡而无力丧葬或由狭乡迁往宽乡者,亦可出卖。
6、颁定租庸调制
唐代租庸调规定;丁男每年缴租粟2石,户调帛2丈、绵3两或布2.5丈、麻3斤。每丁每年服役20天,如不服役,每天折绢3尺或布3.75尺,是为庸,亦称\"输庸代役\"。
由于以上措施的相继施行,使唐初的中央集权大为加强。
二、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李渊次子李世民在宫城北面的玄武门埋伏兵力,杀了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夺取了太子地位,史称玄武门之变。
过去人们大多认为玄武门之变是唐初统治集团内部以李世民为首的进步势力和以唐高祖和李建成、李元吉代表的保守势力之间进行的一场政治斗争。但近年来却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上述观点提出异议,认为玄门之变与封建历史上屡见不鲜的争夺皇位的宫廷政变没有什么性质上的不同,看不出什么民主、进步倾向战胜专制和腐巧倾向的必然性的历史趋势。
三、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玄武门之变以后不几天,唐高祖李渊即把李世民册为太子。同年八月,高祖又主动让帝位给太子,自己则当了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后,是为唐太宗。第二年,改元贞观,在位共二十三年。在此期间,唐太宗以隋亡为鉴戒,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治国措施,遂使社会秩序清平安定,社会经济恢复发展,思想文化繁荣昌盛,国防力量日益强大,民族关系融洽和睦,人们遂将贞观时期誉为\"贞观之治\"。唐太宗在贞观年间采取的治国措施大致有以下几点:即虚心纳谏,任人唯贤,重用学士、盛奖科举,重视立法、执法分允,轻徭薄赋、崇尚节俭,继续均田、大兴义仓。而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则采取\"爱之如一\"、和亲友好以及恩威并重和保卫边防等政策。遂使贞观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因此,可以说贞观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不可多得的太平盛世。
贞观之治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决不是由哪个杰出人物的个人意志决定的。首先,这是唐太宗正确地总结了我国历史上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的结果;是隋末农民起义斗争成果的曲折反应;唐高祖武德年间建立的各项制度也为\"贞观之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因此,不能把贞观之治完全归结为唐太宗一人的功劳。另外,唐太宗虽为一代名君,但也有鲜明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正如他在临死前所说:\"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通鉴》卷198,贞观二十二年正月)。这说明他在贞观年间的所作所为,并非均为善政,仍带有封建帝王的劣根性。因此,决不能对他一概肯定。
四、武则天与\"武周革命\"
唐太宗死后,他的第九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高宗即位之初,继续执行高祖、太宗时期的各项方针政策,政治、经济都得到了不断发展。但由于后来武则天的入宫,遂使政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武则天名曌,并州文水人。其父在唐初曾任工部尚书等职。贞观年间曾被纳入宫中,立为才人,赐号\"武媚娘\"。太宗死后,入居感业寺为尼。高宗永徽五年(654年)再次入宫,被立为昭仪。第二年又被立为皇后,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死,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次年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立其第四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武则天临朝称制。
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后不久,坐事贬官的徐敬业等人在扬州召募十多万人,以匡复唐室、拥立唐中宗为号召,讨伐武则天。由于仓促起兵,准备不周,很快便被平定。四年以后,唐宗室李贞父子又起兵叛乱,但很快亦被平定。与此同时,武则天又开告密之门,并重用酷吏,大杀反对派,造成了严重的恐怖气氛。天授元年(690年),她在认为时机成熟之时,遂改唐建周,正式登上皇帝宝座,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的政绩:第一,大开科举,创设了科举制度中的殿试、武举和南选,故选拔了一大批如李昭德、魏元忠、狄仁杰、姚崇、娄师德、郭元振等著名的文臣武将。第二,派兵深入西域地区,驱逐了吐藩势力,收复了龟兹、于阗、疏勒和碎叶等安西四镇,进一步加强并巩固了唐在西域的统治。第三,重视农业生产。她曾\"劝农桑,薄赋徭\",组织人力编写《兆人本业记》,指导农业生产,并把\"田畴垦辟,家有余粮\"作为对地方官陟黜的重要标准,因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第四,武则天曾通过修订《姓氏录》和大开科举制度等措施,提高了庶族官员地位,抑制了门阀士族,符合了历史潮流的发展。
但武则天生活较为奢侈,酷刑滥杀,肆意佞佛,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给政治生活带来了某些不良影响,是其不足。长安四年(704年),武则天病重弥留,宠臣张易之、张昌宗阴谋作乱,宰臣张柬之联合桓彦范、敬晖、崔玄日韦和袁恕己等五人率羽林军入宫,杀死\"二张\",拥立中宗即位,逼迫武则天还政于唐,是为\"五王政变\"。次年,武则天崩。
五、唐玄宗与开元之治
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在复位后的第六年即被韦皇后和其女安乐公主毒死,温王李重茂被立以为帝,韦后临朝称制。不久,睿宗第三子李隆基联合其姑太平公主,杀韦后和安乐公主等,扶睿宗即位。这时,太平公主又野心膨胀,企图以羽林军作乱,诛杀太子李隆基,攀登女皇之位。景云元年(712年),唐睿宗让帝位于太子李隆基,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玄宗先发制人,一举歼灭了太平公主集团。次年,改元开元。在开元29年期间,唐玄宗励精图治,遂使唐朝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被人们誉为开元之治。
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采取的治国措施大致有以下几点:1、裁汰冗官,整顿吏治。即把唐中宗和唐睿宗时由于韦后和安乐、太平公主等人的卖官鬻爵和结党营私而形成的冗官冗员,大力削减,\"十去其九\";又严厉制裁了一批贪官污吏,不仅澄清了吏治,而且也提高了行政效率。2、选贤任能,虚心纳谏。唐玄宗即位后,相继把富有政治才干的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韩休等任为宰相,又特别注意官吏的选任,虚心纳谏,故刷新了政治,改革了不少弊政。3、固定地税户税,整顿赋税制度。开元初年,唐玄宗把贞观初年设立的义仓改为地税,又把唐初时征时停的户税固定下来,遂使国家的赋税收入,大为增加。4、整顿户籍,搜刮隐户。开元九年(721年),唐玄宗任命宇文融为括户劝农使,检刮逃户和籍外占田,括获客户80余万,得客户钱数百万贯。5、变府兵为募兵,改革军制。唐高宗以后,由于土地兼并的迅速发展,均田制逐渐破坏,均田农民大量逃亡,府兵兵源日益枯竭。为了适应巩固边防和大开边功的需要,唐玄宗遂改用召募的办法,组建宿卫京师的\"彍骑\"和戍守边防的兵防健儿,极大地提高了唐朝的军事力量,收到了\"人赖其利,中外获安\"的效果。在此期间,唐玄宗还相继在北、东、西南和西北地区设置了十个节度使和经略使,使唐的武功达到鼎盛时期,疆域也比前大为扩大。
但开元年间唐玄宗是用加重对农民的剥削来增加国家收入的,故”府库虽丰,闾阎困矣。”加之开元后期唐玄宗懒于政事,重用奸佞,对改变军制以后所形成的\"内轻外重\"的军事布局未能进行适时调整,因而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都正在加剧,在经济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极大的政治危机。

第二节 唐后期的政治和经济
一、安史之乱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身兼范阳、平卢和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伙同部将史思明起兵反唐,先后攻陷东西两京,战事持续了8年之久。直到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才被平定,史称\"安史之乱\"。从此,唐王朝由盛变衰,一蹶不振。
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第一,均田制的破坏是这次叛乱发生的经济原因。自高宗以后,由于大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不仅使国家失去了大量征税的土地,也失掉了大量可供役使的农民。这样,大土地占有者就必然会和中央政府发生尖锐矛盾。于是,这部分势力自然也就成了安史叛乱的社会基础。安史之乱正是在大土地私有者的积极支持下发生的。
第二,府兵制的破坏和节度使的设立是安史之乱发生的军事原因。如上所述,由于募兵制的兴起和节度使的设立,形成了内轻外重的军事布局,这就为安史之乱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天宝年间,以唐玄宗为首的统治集团的骄奢淫佚,为安史之乱提供了可乘之机。唐玄宗在天宝年间懒于政事,贪图享乐,宠信宦官高力士和奸相李林甫及杨国忠等,致使吏治大坏,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也日趋激烈,安史之乱由此发生。
第四,安禄山的奸诈狡猾和阴险毒辣,则是安史之乱发生的直接原因。
安史之乱的经过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亲率蕃汉兵15万从范阳南下,并顺利攻占东都洛阳。不久,又派兵攻克潼关,直趋长安。唐玄宗仓慌西逃,行至马嵬驿,禁军哗变,杀宰相杨国忠,又逼玄宗缢死了杨贵妃,是为马嵬驿之变。接着,太子李享率部分禁军北上,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肃宗召回西北驻军,又引来回纥骑兵,开创了平叛战争的新局面。这时,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肃宗乘机收复长安、洛阳,将安庆绪包围在邺城之中。由于不信任率军将领,故以宦官鱼朝恩任官军统帅,致使军令不一,兵心涣散,师久无功。当史思明率叛军赴援之时,官军遂一朝溃散。史思明入邺城后,杀了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但在攻占洛阳和西进关中途中,又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唐代宗李豫即位以后,派兵收复了洛阳,史朝义穷促自杀,叛军将帅相继投降。安史之乱至此平息。
安史之乱的影响 第一,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而南方的战事较少,故使唐朝的经济重心南移到了江淮地区。第二,吐蕃乘安史之乱和西北边防空虚之机,相继占领河西、陇右和西域地区,给唐朝带来了严重的西北边患。第三,酿成了藩镇割据之祸。安史乱后,唐王朝将安史降将李宝臣、李怀仙和田承嗣分别封为成德、幽州和魏博节度使,是为\"河北三镇\"。后来,为了以方镇制方镇,又在内地遍设方镇,终于酿成了兵连祸接的藩镇割据。
二、藩镇割据与反割据的斗争
1、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
第一,由于节度使数量的急剧增加。如上所述,唐王朝为了苟且偷安和以方镇制方镇,不但设立了为祸最烈的\"河北三镇\",并于内地遍设方镇,致使藩镇的数量增至数十个之多。
第二,由于节度使权力的恶性膨胀。安史乱后,割据藩镇在王权衰弱之际,“据险要,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俨然成了地方上最高的军政长官。这是藩镇割据赖以存在的基础。
第三,节度使拥有的牙兵牙将是导致藩镇割据最直接的因素。安史乱后,魏博镇的\"外宅男\",徐州镇的\"银刀\"、\"雕旗\",淮西镇的\"骒子军\"等牙兵牙将,有时可操纵局势,变易主帅,助纣为虐,遂使藩镇割据愈演愈烈。
藩镇割据的经过
从唐德宗开始,藩镇割据大致经历了传子制之争、泾原兵变和淮西之役等三个阶段。建中二年(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请为留后,实行藩镇传子。德宗不允,战事遂起。李惟岳虽兵败被杀,但因在瓜分成德领地时,诸将不服,幽州朱滔又联合魏博田悦、淄青李纳和淮西李希烈等再次举兵叛乱。建中四年,李希烈围襄城,唐德宗急忙抽调泾原兵五千人赴援。由于没有赏赐出界钱粮及犒师饭菜粗粝,泾原兵士哗变,并推原泾原节度使朱泚为帅,将德宗包围在奉天(今陕西乾县)城中达一月之久,后被入关赴援的神策军将李晟率部平定。朱滔等人亦相继表示归顺朝廷,由传子制之争引起的藩镇叛乱至此平息。
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称留后,并派兵四出抢掠。唐宪宗在宰相武元衡和大臣裴度的支持下,发兵进讨。由于统兵将帅拥兵自重,军令不一,加之淮西和河北同时用兵,战线过长,故战事拖延了三年,毫无进展。后来,名将李晟之子李愬被任为西线统帅,宰相裴度又亲临北线督战,战事才出现转机。元和十四年,李愬于雪夜攻入蔡州,一举俘获了吴元济,遂取得了淮西之役的全面胜利。
三、两税法
两税法是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由宰相杨炎创立的一个新的赋税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赋税制度史上的一大变革,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两税法产生的原因 第一,是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破坏的结果。第二,是唐后期农民起义斗争成果的曲折反映。第三,唐前期实行过的户税和地税为两税法的产生提供了借鉴。
两税法的内容
据《旧唐书·杨炎传》载,两税法的内容大致如下:“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必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夏秋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数为准,而均征之。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
其中\"量出以制入\"(即财政预算)、\"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即户税)、\"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即地税)和\"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即两税征收的方法和时间)当为两税法的主要内容。
两税法和意义 第一,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即按田亩和资产征税,它比按丁口征税的租庸调制较为合理,减轻了无地和少地农民的赋税负担。
第二,两税法扩大了税源和纳税面,使拥有资产和田地的贵族官僚和商客贾人等都须缴纳两税,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第三,两税法简化了征税名目,制止了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四、社会经济的发展
1、经济重心的南移
安史乱后,江淮地区逐渐成了唐王朝的经济重心。其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首先,南方的户口比前大为增加。其次,水利建设共有40多处,居全国之首。复次,粮食产量和手工业的发展都有了极大提高,以致三吴地区有\"机杼耕稼衣食半天下\"之说。五代以后,遂有\"苏常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这就使唐代的社会生产力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2、商业发展的新阶段
唐后期出现的柜坊和飞钱是商业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柜坊亦称钱柜,为收存钱物之处,凭信物可随时支付,存钱物者要给柜坊主人交付一定的柜租。飞钱亦称便换,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汇兑制度,可避免长途携带钱币的不便和途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既是唐后期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也对商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宦官与朝官之争
唐后期由于宦官掌握了中央禁军的权力,权势日盛,以致形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甚至可以废立皇帝。于是,皇帝利用朝官,朝官依靠皇帝,向宦官展开夺权斗争,由于宦官掌握的神策军官署在宫城北面,朝廷在宫城南面,这场斗争又被称为“南衙北司之争”。这种宦官与朝官之间的斗争大致有以下几次:
永贞革新
贞元二十年(804年),唐德宗死,顺宗即位。唐顺宗因病不能理事,时任起居舍人和翰林学士的王叔文和王伾遂专制朝政。他们先后引进柳宗元、刘禹锡、韦执宜、韩泰、韩晔、陈谏、凌准、程异等,发布了废\"宫市\"和五坊小儿,禁止节度使向皇室进奉财物的\"月进\"、\"日进\"等一系列革新措施。后又派大将范希朝接管宦官的神策军兵权。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当即发动宫廷政变,逼迫顺宗禅让帝位,立太子李纯为帝,是为唐宪宗,并改元永贞。王叔文、王伾被贬杀。
甘露之变
唐文宗即位后,鉴于他的祖父宪宗李纯、父亲穆宗李恒、长兄敬宗李湛等都是被宦官废杀或扶立的,故对宦官专权深恶痛绝,决心依靠和利用朝官李训和郑注铲除宦官势力。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李训谎称金吾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企图在宦官前往观看时,将其全部诛杀。不料事泄,宦官遂派禁军大杀朝官,史称\"甘露之变\"。
六、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唐后期朝官内部历时最久、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次朋党之争。这次党争源于唐代科举和门荫取仕的两种不同途径。其中牛党首领李宗闵和牛僧孺是科举派的代表,李党的首领李德裕和郑覃则是门荫派的代表。两党斗争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制举考试发端,直到唐宣宗大中初年结束,历时近40年。在这次党争中,对立双方围绕选官制度、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等关系国家大政方针的问题,各持己见,互争高下,各有是非曲直。但从李党首领李德裕在作相武宗时的裁抑宦官、打击藩镇和禁断佛教等为政举措来看,不失为一个颇有才干的政治家。只是由于他的朋党积习太深,使他的政治才能受到限制,是其一失。
板凳
 楼主| 梦回唐朝 发表于 06-4-20 11:23:14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唐朝:封建社会的繁荣及其向后期封建社会的转变 (下)
第一节          唐代民族关系
一、唐与突厥的关系
突厥是匈奴的别支,姓阿史那氏,兴起于北魏末年。六世纪中叶,突厥在其首领土门的率领下,大破柔然,正式建立政权,势力从今阿尔泰山之阳扩大到今蒙古草原一带。至六世纪末期,即隋朝建立之初,突厥政权分裂为东、西二部。
开皇十九年(599年),东突厥都蓝可汗与其弟突利可汗相互攻战,突利兵败降隋,隋文帝将其封为启民可汗。都蓝死后,启民尽有东突厥故地,与隋和好。大业五年(609年),启民可汗死,其子始毕可汗继立,始对隋取敌对态度。
唐朝建立之初,由于国力不足,故向其称臣,又岁送金帛子女,讨其欢心。但东突厥可汗却\"求诸无厌\"(《通典》卷197《边防·突厥上》),且连年发兵进扰。武德九年(626年)八月,颉利可汗率兵进至渭水便桥之北,在刚刚继位的唐太宗的沉着应对下,才被迫退兵。贞观三年(629年),经过一段休养生息和积极准备后,唐太宗命李靖和李勣等将率众分道大举出击。次年,颉利兵败被俘,东突厥亡。
西突厥建立后,历代可汗亦大肆用兵,开拓疆宇,东至今阿尔泰山,西至今咸海,均为其占据,并称霸西域,严重阻碍了中西交通。显庆二年(657年),唐高宗派大将苏定方、任雅相等出兵西域,在伊丽水(今伊犁河)和碎叶水(今中亚楚河)一带,将其击败,西突厥亡。
二、唐与西域各族的关系
西域即今我国的新疆一带,从西汉开始,就同中原王朝有着密切的友好交往。隋末唐初,西域地区主要有高昌、焉耆、龟兹、于阗、疏勒等五个王国,但均受西突厥控制。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太宗派大将侯君集率兵进驻西域。次年,高昌降,唐以其地为西州,置安西都护府于此。此后,又相继占领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等地,并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统辖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都督府,故称\"安西四镇\"。从此,西域同中原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频繁。咸亨元年(670年),吐蕃攻陷龟兹,唐一度废安西四镇。武后长寿元年(692年),唐又收复安西四镇。安史乱后,吐蕃又控制了西域广大地区,直至唐亡。
三、唐与吐蕃的关系
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兴起于六世纪时期。唐初,居住在雅陇河谷(今西藏穷结境内)的雅陇部落首领松赞干布(亦称弃宗弄赞、弃农赞)统一了吐蕃各部,定都逻些(今西藏拉萨),开创了吐蕃发展的新阶段。贞观十四年(641年),在松赞干布的多次请求下,唐太宗将宗女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促进了汉藏两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又将养女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使唐与吐蕃的关系日益亲密。但在此期间,唐蕃统治者之间也为争夺西域和小勃律、石堡城等地发生过多次战争,互有胜负。
安史乱后,吐蕃乘唐边防空虚之机,相继占领河西、陇石和西域地区,并曾一度攻陷了唐都长安。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吐蕃遣使请和,于是双方在逻些建\"唐蕃会盟碑\"(亦称\"长庆会盟碑\"),今存拉萨大招提寺,体现了汉藏之间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九世纪以后,吐蕃内乱迭兴,势力衰弱。大中五年(851年),沙州人张义潮率河西走廊十一州民众,起义归唐。吐蕃境内的奴隶亦纷纷起义,吐蕃政权终于瓦解,西藏地区出现了封建割据的局面。西域地区亦渐被回鹘所占领。
四、唐与南诏的关系
南诏是乌蛮族在今云南地区建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唐初,在洱海地区存有六诏(即六个部落王)。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位于最南端的蒙舍诏统一了其余五诏,唐玄宗册封南诏王皮逻阁为\"云南王\",南诏政权正式建立,并与唐保持友好关系。天宝年间,由于唐朝边将贪暴苛求,双方关系破裂,唐对南诏的两次用兵,均遭失败。南诏亦归附吐蕃,以求发展。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南诏由于不堪吐蕃的奴役剥削,又向唐遣使求和,于是双方订立盟约,复归于好。
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以后,南诏统治者为了掠夺财富,曾向唐发动过多次战争,曾一度攻陷成都,掠夺了大量人力、财物。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却从未中断,南诏社会的发展,无不受到汉族地区的深刻影响。
五、唐与渤海的关系
渤海国是居住于我国东北地区的粟末部建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早在武周时期,粟末就与唐建立了友好关系。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封粟末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渤海国至此建立,并统属于唐。渤海与唐始终保持着友好关系,因此,渤海国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也最为巨大,时有\"疆理号重海,车书本一家\"(《全唐诗》卷583载温庭筠《送渤海王子》)之称。

第二节        唐代中外关系
一、与朝鲜半岛三国的关系
高丽是朝鲜半岛领土最大的一个国家,都城平壤(亦称长安城)。由于高丽统治者从魏晋南北朝占据辽东以后,时时还在窥视辽西地区,经常引起边界争端,故在隋文帝开皇末年,\"朝野皆以辽东为意\"(《隋书》卷75《刘炫传》)。隋炀帝曾于大业八年(612年)、大业九年和大业十年接连三次兴起辽东之役,都是为了收复辽东失地,但均遭失败。贞观十六年(642年),高丽大臣泉盖苏文弑杀其王高武,又联合百济进攻新罗,新罗遣使向唐求救。唐太宗遂于贞观十八年亲率大军,征讨高丽。亦因粮草不济,无功而还。总章元年(668年),唐高宗乘高丽内乱之机,派兵对高丽实施南北夹击,终于攻占平壤,高丽亡。
百济位于朝鲜半岛西南部,都城泗(今韩国扶余),在三国中势力最小,但却经常依附高丽,侵掠新罗。显庆五年(660年),唐高宗以百济阻挠新罗使者入唐为由,派大将苏定方率大军十万,攻入泗城,灭亡百济。
新罗位于朝鲜半岛东南部,都城金城(今韩国庆州)。新罗曾与唐朝保持友好关系。唐高祖曾册其王金真平为乐浪郡王新罗王。高丽亡后,新罗王金法敏逐渐统一了朝鲜半岛,唐仍封其为鸡林州都督新罗王,且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如新罗的都城平壤就是模仿长安城修建的,官制亦仿照唐朝。新罗派遣入唐的留学生也络绎不绝,不少人考中了“宾贡进士”。崔致远不但考中进士,而且长期在唐朝做官,著有《桂苑笔耕集》,保存了很多唐代史料。
二、唐与日本的关系
日本古称倭国,同唐朝经常保持友好交往。其友好交往主要是通过遣唐使和民间宗教组织的相互访问进行的。据统计,有唐一代,日本的遣唐使先后有十三次之多,每次来华的均在百人以上,最多可达650多人。随同遣唐使来华的既有\"大使\"、\"副使\"等政府代表,也有留学生和学问僧。他们通过友好访问或留学长安,把唐代的大量文化带回日本,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发生了重大影响。如日本文武天皇时所修建的平安京(京都)、颁行的班田制、租庸调和《大宝律令》等,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其中留学生晁衡(即阿陪仲麻吕)就是在中日文化交流中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代表人物之一。另外,日本先后来华的僧人亦有八人,被称\"入唐八家\",他们是最橙、空海、常晓、圆仁、圆行、圆珍、惠运、宗睿等。他们在日本佛教史和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唐朝的鉴真和尚也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几经曲折,始达日本,并在奈良东大寺建坛授法,又建招提寺,传布律宗,并将唐的建筑、医药学等介绍到日本。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三、唐与东南亚诸国的关系
唐与天竺的关系
唐时天竺即今印度,贞观时即与唐遣使通好。唐太宗亦派使者王玄策三次使印,给天竺人留下深刻印象。唐朝的名僧玄奘、义净相继西行取经,先后到达天竺,取回了大量佛经,对中国佛教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天竺的建筑、医学、音乐(天竺乐)、舞蹈等也都对唐发生了重大影响。唐朝的纸张和造纸术也在这时传入天竺,促进了天竺文化的发展。
四、唐与中亚西亚和欧洲诸国的关系
唐与波斯的关系
唐时波斯即今伊朗,唐太宗贞观末年遣使入唐。唐高宗龙朔年间,波斯因受大食侵扰,波斯王卑路斯又遣使入唐求救,唐高宗遂于其地置波斯都督府,以卑路斯为都督。后卑路斯及其子泥涅斯相继入唐,均客死中土,其东部亦被大食占领。开元、天宝年间,波斯西部部众犹与唐往来,其国医药也大量传入唐朝。许多波斯商人亦来华经商,足迹遍及长安、扬州、广州等地。中国的丝绸也通过丝绸之路大量输入波斯,并经此远销西方。
唐与大食的关系
唐时大食即阿拉伯帝国,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遣使入唐。后来,使者又相继入朝。唐玄宗开元年间,唐将高仙芝曾在怛罗斯与大食作战失败,被俘兵士曾将中国的丝织、造纸术等传入大食,由此又传入西亚、欧洲。后双方又言归于好。安史乱后,唐曾借大食兵收复两京。在此期间,大食所辖阿拉伯一带商人入唐经商者络绎不绝,不少人久居不归,促进了唐与大食的经济交流。
唐与拂菻的关系
唐时拂菻古称大秦,即今罗马,唐以前即通过丝绸之路同中国进行商品贸易,中国的丝绸尤其受到罗马皇帝和贵族的喜爱。入唐以后,两国的商品贸易更加频繁,以致中国的丝绸被拂菻商人运至海中,常与安息诸蕃\"交市\"(《通典》卷193《边防·大秦》)。拂菻的杂技、医术等亦相继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

第三节 唐代的文化与社会生活
隋唐时代由于民族之间的融合,中外交流的加深,社会生活较之前朝各代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兼容并蓄,多姿多彩,较为开放。
女性服饰,流行袒胸窄袖,发型则云鬓高耸,一派大家风范。不过近年流行的“唐装”却并非唐代服装,而是“中式服装”的代称。
饮食多样化,学会了酿造和饮用葡萄酒,“葡萄美酒夜光杯”,颇多异域风情与豪放。
家具的变化,基本上形成了后世中式家具的雏形。
丰富的文娱活动:马球、秋千、灯节。
地板
 楼主| 梦回唐朝 发表于 06-4-20 11:23:45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  五代宋辽夏金时期(上)
第一节        晚唐五代的分裂割据局面
一、五代更替
后梁(907-923年)
朱全忠建,都开封。朱全忠原名朱温,早年曾参加黄巢起义。降唐后改名全忠,建梁后又名朱晃,是为梁太祖。由于荒淫残暴,被其子所杀。后被后唐所灭。
后唐(923-936年)
李存勗建,都洛阳。李存勗原为沙陀族人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之子,后袭父之职。灭梁后在洛阳即帝位,是为唐庄宗。其养子唐明宗李嗣源在位期间,吏治较好。但明宗死后,诸子争权,发生内乱,被石敬瑭所灭。
后晋(936-947年)
石敬瑭建,都开封。石敬瑭原为唐明宗时太原节度使。936年,曾乘后唐内乱之际,以甘当儿皇帝和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换得契丹援助,灭唐建晋,是为晋高祖。其侄石重贵继位后,被契丹主耶律德光所灭。契丹从开封北撤后,刘知远乘机建汉。
后汉(947-951年) 刘知远建,都开封。知远原为后晋河东节度使,后入主开封,是为汉高祖。后被天雄节度使郭威所灭。
后周(951-959年)
郭威建,都开封。954年,郭威死,其养子郭荣即位,复姓柴氏,是为周世宗柴荣。柴荣曾选贤任能,整饬吏治,招民垦荒,均定田租,禁灭佛教,严明军纪,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改革,增强了国力。另外,又率兵攻蜀,取得秦、凤、成、阶四州之地;亲征南唐,取得江北淮南大片之地;又大举伐辽,收复了瀛、莫、易三州和瓦桥关、益津关和淤口关三关之地,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960年,被宋太祖赵匡胤所灭。
二、十国兴亡

杨行密所建,都扬州。行密曾任唐淮南节度使,后被昭宗封为吴王。908年,其子杨隆演建吴国。937年,权臣徐温养子徐知诰废吴帝自立,吴国亡。
南唐
徐知诰建,都金陵。南唐建立后,知诰改名李 。此后的南唐二主李璟、李煜均工书画,并好填词。975年被北宋所灭。
吴越
唐镇海节度使钱镠建,都杭州。唐亡后,钱镠称帝,建吴越国,978年被北宋所灭。

唐潭州刺史马殷建,都长沙。后梁建国后,曾封马殷为楚王。马殷死后,诸子争权。951年,被南唐所灭。
前蜀
王建建,都成都。王建于唐末割据成都。唐亡,建立蜀国,史称前蜀。925年,被后唐所灭。
后蜀
孟知祥建,都成都。知祥原为后唐大臣。925年率兵灭前蜀,被任西川节度使。932年,知祥杀后唐东川节度使董璋,称帝建蜀,史称后蜀。965年,被北宋所灭。
南汉
唐岭南节度使刘隐建,都广州。刘隐及以后的南汉诸帝均荒淫残暴,故政局混乱,吏治腐败。971年,被北宋所灭。
荆南
后梁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建,都江陵。仅有荆州一地,是十国中最弱小的一国。963年,被北宋所灭。

唐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建,都福州。审知死后,继位诸君均荒淫残暴,内政不休。945年,被南唐所灭。
北汉
后汉刘知远之弟刘崇建,都太原。郭威灭汉后,刘崇割据河东,建国号汉,史称北汉。979年,被北宋所灭。

第二节  北宋君主官僚政体的确立和社会变革
一、北宋建国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        北宋建国与统一
显德七年(960年)初,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陈桥驿(今河南开封北)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北宋建立后,开始了\"先南后北\"的统一事业,其战略部署是先征服相对弱小而又富庶的南方割据政权,然后北上消灭强悍的北汉并收复幽云地区。从乾德元年(963年)开始用兵,到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消灭北汉为止,北宋基本上完成了统一事业,结束了长期分立割据的局面。
2、        强化中央(君主)集权的主要措施
其一,收兵权。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措施,解除了一批功臣将帅掌握的禁军大权。同时将殿前司和侍卫马步军司分为\"三衙\",即殿前司与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衙的将领一方面用资历较浅者担任,另一方面军队的调遣又必须听命于枢密院。此外,还收缴节度使的军队;又实行\"更戍法\",以造成\"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结果。
其二,分相权。设立枢密院,主掌军政大权,其地位与宰相办公机构相等,两者合称\"二府\"。还在宰相之下添设\"参知政事\"作为副贰,又以三司使掌管全国财政大权。
其三,削弱地方官的权力。规定州郡长官由中央派出文臣担任,又另设通判一职,以牵制长吏。州下为县,设知县掌管。以后,陆续将全国划分为十五路(元丰时增至二十三路),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及安抚司等司,称监司,设使分管职事,互不统辖。
其四,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北宋时期,严格考试制度,增加录取名额,提高被录取者的待遇,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加政权。
其五,在朝野上下逐渐营造\"崇文抑武\"的风尚,以压制武将群体,根除武夫跋扈的习气。
其六,在宋太宗北伐辽朝失败后,北宋统治者转而采取\"守内虚外\"的屯兵原则。禁军有一半驻防在京师及其附近,其余分戍全国各要冲地区,以加强对国内的军事控制。
通过实施以上措施,北宋消除了中唐、五代以来藩镇跋扈的局面,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客观上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过,这些措施虽然强化了专制君主集权,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却产生了政府机构重叠、效率降低以及国防能力减弱等消极影响。
二、北宋内外矛盾的发展
1、        边防危机与议和政策
宋太宗灭北汉后,曾先后两次对辽用兵,但都以失败告终。从此,北宋对辽采取被动防御的方针。以后,北宋对党项势力的战争也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于是边防不断出现危机。
景德元年(1004年),辽军大举南攻,兵临黄河北岸的澶州(治所在今河南濮阳)城下。北宋虽取得反击的胜利,但却倾向以议和的手段结束交战,遂与辽订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规定:北宋每年给契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北宋与辽朝确立为叔侄关系;双方开放边境贸易等。
宋仁宗时期,北宋又与西夏不断发生战争,长期的交战给双方都带来很大损失,于是在庆历四年(1044年),双方订立庆历和议。和议规定:元昊取消帝号,接受宋朝册封;宋方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三千匹,茶三万斤;开放双方边境贸易等。契丹乘机要挟,北宋又增加岁币银绢各十万,先后合计五十万两匹。以后,宋、夏之间战争不断,给双方百姓的生产和生活都造成很大的影响。
2、        北宋的土地政策与阶级矛盾的激化
北宋在土地政策上,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态度,即采取\"不抑兼并\"和\"田制不立\"的政策,这一政策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减少了封建政府对土地的政治干预,客观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同时,这一政策也表明封建政府纵容地主兼并土地。
北宋时期,官僚机构日益臃肿,而军队的数量更加庞大。据统计,宋仁宗时每年军费支出约占财政收入的十分之六、七。此外,北宋统治者在郊礼上耗费的钱财也异常惊人。为了维持各项开支的需要,宋政府不断增加赋税。北宋在征收农业税(两税法)时,沿用了前代的\"支移\"和\"折变\"等苛法,极大地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两税之外,还有丁口之赋、杂变之赋、和买绢帛以及和籴粮米等等名目的苛剥之法。北宋时期,农民还要到各级政府去服差役和杂徭。其中杂徭几乎全部落在贫苦农民身上,而原来主要由上三等户负担的差役,也常常落在下户、甚至客户身上。宋代的户籍,分主户和客户。其中主户列入\"五等版籍\",即按照财产多少,分为五等。没有田产者被称为客户,他们主要是佃户。在宋朝沉重的赋役压迫下,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各地不断爆发农民起义和反抗斗争。
3、王安石变法
变法的内容:熙宁元年(1068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主持变法。其变法内容主要分为两方面,即\"富国\"和\"强兵\"。
富国方面:(1)青苗法。各地方政府每年分两次向民户借贷,借贷期半年,出息二分。(2)募役法。把原来按照主户户等轮充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出钱募人应役。募役的费用,由主户按户等高下分担。原享有免役特权的官户、寺观户等,按户等出\"助役钱\"。(3)市易法。在开封等城市设市易机构,由政府出资,平价收购暂时滞销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商贩可赊购政府掌握的货物销售,半年出息一分。(4)方田均税法。在各地清丈土地,将田地的亩数、主人姓名、土地肥瘠等级登记上册,并按照土地好坏分为五等,均定税额高低。以此解决土地税负担不均的问题。(5)农田水利法。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其工料由当地居民照户等高下分派。凡单靠民力不能兴修的,其不足部分可向政府贷款。(6)均输法。由东南发运使根据中央的需要,灵活调配东南六路漕运京师的各种物资,以减少重复、浪费。
强兵方面:(1)置将(将兵)法。针对更戍法存在的消极问题,将禁军固定在一定辖区,由专职将领就地加以训练。(2)保甲法。将农村民户按保甲组织加以编制,平时夜间轮派保丁值班巡查,农闲时练习武艺,以防止农民进行反抗活动。
另外,王安石还编篡了《三经新义》,颁布天下。通过对儒家《诗》、《书》、《周礼》的重新注释,为变法创造理论依据。
变法的影响和失败 王安石变法,在富国、强兵及发展生产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也扭转了宋王朝衰败的局面。但是,由于变法触动了官僚地主集团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加上改革派内部出现了分歧,王安石不得不两次辞去相职。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死去。宋哲宗即位初,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为宰相,新法几乎全被废掉。史称\"元祐更化\"。宋哲宗亲政后,重新起用变法派,但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更加激烈,新法成为各派系倾轧的工具。于是,变法运动完全失败。

第二节        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和客户地位的提高
1、        农业生产的发展
北宋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及推广有很大的发展。如龙骨翻车、筒车等灌溉工具广泛使用。宋政府还在耕牛缺乏的地区推广先进的\"踏犁\"。北宋农民精耕细作,也很注意施肥。当时,水利事业得到极大的发展。其中如兴修江北捍海堰、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堤及福建莆田县(今属福建)的木兰陂,疏浚西湖等工程,规模都很大。北宋时期,很重视推广优良农作物品种。如宋真宗时从福建取优良的占城稻三万斛,在江淮、两浙种植,后来又推广到北方。北宋时,农民因地制宜,开垦了大量的圩田、淤田、沙田、架田、山田,使垦田面积大为增加。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当时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有很大提高,明显超过唐代水平。茶树、桑、麻、棉花以及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在北宋也有突出的发展,并且出现了集中的种植区域和专门的种植户。
2、        客户地位的变化
北宋的租佃制有两种形式:分成和定额制。在分成制下,地主为了榨取更多的产量,往往监督客户(即佃客)劳动。在定额制下,地主对客户的生产干预较少。北宋时期,客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虽在各地有所差别,但总的趋势是逐渐向减弱的方向发展。客户通常可以离开原地主而佃种别的地主的土地。客户购买少量土地之后,也可自立户名,成为国家的税户。
二、手工业的进步和工匠地位的变化
北宋时期,手工业生产有突出的进步,不仅作坊的规模和分工的程度超过了前代,而且生产技术明显提高,产品的质量、种类及数量都获得改进和提高。在北宋,手工业的成就突出表现在以下部门:
制瓷业:北宋的瓷器,无论在产量还是技术上,都极大地超越前代。当时以官窑、钧窑、汝窑、定窑和哥窑的产品最为著名,号称五大名窑。宋真宗景德年间,在饶州新平(今江西景德镇)设官窑,这就是后来著名的瓷都景德镇。北宋时期,瓷器大量运销国外,享誉四海。
矿冶业:北宋矿冶业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开采冶炼规模的扩大以及产量的增加上。如徐州(今属江苏)的利国监,有36冶,矿工约四千余人。信州(治所在今江西上饶)一带盛产铜、铅,生产者人数更多。宋神宗时年产铜达七千多万斤,银一百多万两,产量超过唐朝数倍。另外,采矿冶炼技术也有很大进步。
造船业:北宋时,造船水平很高。如宋徽宗时造的出使高丽的\"神舟\",据估计载重量约为1100吨。北宋海船具有吃水深、抗风浪强的特点。隔舱防水设计,是宋代造船业的首创。当时,指南针已应用于航海,这是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
纺织业:北宋丝织技术很高。如河北定州的缂丝,可以织出异常美丽的图案。而当时的薄缣,每匹不过四两重,望之如雾。另外,淮南、江南、荆湖、福建、广南等路,盛产麻布,并有许多畅销产品。
雕板印刷和造纸业:雕板印刷术在北宋时有迅猛发展。开封和浙江杭州、福建建阳(今属福建)、四川眉山(今属四川)都是印刷业的中心。国子监刻印的书籍,后人称为\"监本\";民间书坊刻印的书,后人称为坊本。北宋造纸的工艺水平很高,当时有四川的布头笺、冷金笺,歙州(治所在今安徽歙县)的凝霜、澄心及浙江的藤纸等名品。
工匠地位的变化
北宋时期,在官私手工业作坊中,工匠的身份、地位有了变化。私营作坊中的工匠多为雇佣工匠,以钱米作为雇值。官营作坊役使的工匠,有属于军队的军匠,也有雇募性的和雇匠。此外,还有一种当行差充的工匠,称\"当行\",他们不再是无偿服役。
三、商业的繁荣
1、城市和市镇的兴旺
北宋以前的城市,一般是坊、市分区。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彻底打破了坊、市的界线。同时,北宋城市中商业店铺的营业时间也大大延长,突破了以往\"暮鼓晨钟\"的限制。
北宋都城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商店、旅舍、货摊林立。营业时间大大延长,还出现了夜市和晓市。城内另有如大相国寺等固定市场和定期集市。市内还有酒肆和茶楼以及\"勾栏\"等娱乐场所。《清明上河图》对此有形象的反映。
北宋时,城市外围的草市更加发展,而农村中定期开放的集市也相当普遍。有些草市或集市在交换发达的基础上,还逐渐发展成固定的市镇。
2、商税与专卖
北宋政府在全国各地设置场、务等机构,负责征收商税。宋朝商税分为过税和住税。正税之外,还有杂税。随着商业的繁荣,商税日益成为政府重要财源之一。北宋王朝对盐、茶、酒、矾等实行禁榷制度,即专卖制度,由官府控制这些物品的生产并垄断销售。这种制度影响了私营工商业的正常发展。
3、白银和交子
随着北宋商品交换的发达,货币流通量也明显增加。熙宁六年(1073年),铸币达六百余万贯,远远超过唐朝的最高数。除铜、铁钱外,金银也作为半流通性货币使用。公元十世纪末叶,成都出现交子铺,发行纸币\"交子\",这也是中国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仁宗时,政府正式创立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宋徽宗时,改交子为\"钱引\",扩大流通区域。但因大量印发,遂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第三节        西夏及周边各族与北宋的关系
一、辽
1、        契丹的兴起及建国
契丹族是鲜卑族的分支,在四世纪前期已见于记载。唐前期,在其地设松漠都督府。以后,契丹族逐渐强大。907年,耶律阿保机被推为可汗。916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称帝建国,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巴林左旗南)。耶律阿保机创建了以御帐亲军和宫卫骑军为骨干的契丹军队,同时,还创制了成文法律和契丹文字。
耶律德光时期,契丹统治区域扩大至大漠南北和长城以内。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在中央设置南、北面官的统治体制。南面官依据\"汉制\"统治汉人及渤海人;北面官以\"国制\"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辽朝在草原地区实行部族管理,在其他地区则逐渐实行州县管理。还有一种\"头(或作\"投\")下军州\",是由辽的宗室、大臣和立功的首领,以其掌握的人口设置的。头下军州的户口,一面依附本主,一面依附辽政府。以后,随着辽中央集权体制日益加强,以往的头下军州,逐渐被收归中央管辖。
2、辽宋和战
979年(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灭北汉后,乘胜北伐幽州(今北京市)。由于宋军连续作战疲乏,最后在高梁河一带大败而归。此后,辽兵时常南下骚扰。986年(雍熙三年),宋军再度分兵三路北伐。最初,宋中、西两路进军顺利,收复了不少地方。但随后宋东路军在岐沟关(今河北涿州市西南)被契丹主力打败。宋太宗急令宋军撤退,并命潘美、杨业统率的西路军护送百姓内迁。杨业孤军奋战,最后负伤被俘,绝食三日,壮烈牺牲。通过高梁河与岐沟关两次决战,契丹在军事上掌握了极大的优势。1004年(景德元年),辽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从此,辽、宋之间基本上消除了战争。
二、西夏
1、党项的崛起
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唐末,党项平夏部酋长拓跋思恭因参加镇压黄巢起义军有功,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夏国公,赐李姓,据有今陕北一带五州之地。宋太祖时,党项曾经入贡。以后,党项酋长李继迁时叛时降。李继迁死后,子德明与宋议和。德明在位期间,积极发展力量,先后向西攻占了回纥的甘州(今甘肃张掖)和凉州(今甘肃武威)。德明死,子元昊即位,其领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在今甘肃敦煌西),南接萧关(在今宁夏固原西南),北控大漠。
2、西夏建国
元昊即位后,注意吸取汉族的统治经验,仿照宋朝制度,建立了中央、地方组织。又设学校培养人材,并仿照汉字创造西夏文字。1038年(宝元元年),元昊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建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
3、西夏与宋的和战
从1040年(康定元年)开始,西夏与宋不断发生战争,多数战役都以宋军的失败而告终。宋中央采取范仲淹的建议,对西夏实行清野固守政策,并争取边境各族人民,共同对付西夏。西夏虽不断取得胜利,但长期的战争严重地影响了内部的生产和生活,而且失去了宋朝每年给予的岁币;加上灾荒不断,物资缺乏,人民厌恶战争。西夏统治者终于又向北宋妥协,订立\"庆历和议\"。
5#
 楼主| 梦回唐朝 发表于 06-4-20 11:24:17 | 只看该作者
福州(今属福建)、温州(今属浙江)及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等,都是重要的外贸港口。
2、专卖制度
元代沿袭前代的专卖制度,从盐、茶、酒、醋到农具、竹木,无不列入专卖范围。其中最重要的则是盐。元政府也设立市舶提举司,严密控制海外贸易。
3、钞币的流通
元世祖时,先后发行了中统元宝钞和至元钞。以后,几代元政府曾变更钞法,并铸造过铜钱,但都行之不久。元末,滥发纸币,结果纸币贬值,激化了社会矛盾。斡脱钱原是由中亚贵族出资交商人们经营的商业组织,称\"斡脱\",即商队、伙伴的意思。斡脱们放出的高利贷称斡脱钱。元朝时期,斡脱钱横行,元政府也先后设置斡脱所、斡脱总管府,以牟取暴利。
四、海运的利用和大运河的疏浚
元朝时期,为了满足大都的粮食、物资需要,除了利用陆路和运河交通外,又开辟海运航线。海运成本低廉,终元之世,深受重视。元朝修治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南北大运河。其中主要有从山东的济宁(今属山东)到东平(今属山东)段的济州河,从山东东平到临清(今属山东)段的会通河,自大都至通州(今属北京)段的通惠河等。
6#
 楼主| 梦回唐朝 发表于 06-4-20 11:24:49 | 只看该作者
第七章  明清: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和封建社会的衰落(上)
第一节        明前期的政治与经济
一、明初皇权的高度膨胀
1、中央机构的变化
明初,中央设中书省。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废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明太祖废丞相后,挑选文臣担任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及东阁等殿阁大学士,协助他批阅奏章。明成祖以后,阁臣权力渐重,形成了内阁制度,事实上担负了宰相的职权。明朝中央机构的变化还有: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专职弹劾百司;设立六科给事中,负责稽查各部。还设立锦衣卫,进一步加强对官吏和百姓的控制。
2、地方组织
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废行省,在全国设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主管一省民政和财政;另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刑法,都指挥使司管军队。布政司之下则为府、县。
3、军制
洪武初年,由大都督府节制诸军。后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都督府仅管兵籍和军政,不直接统军。兵部掌握军官的选授权,而军队最高指挥权则由皇帝掌握。在军队编制方面,则实行卫所制度。府县各卫归各省都指挥使司管辖,各都司又归统于五军都督府。京都的卫军则为四十八卫军(后增到七十二卫)、三千营和神机营,合称\"京军三大营\"。
3、        刑法
明政府编定《大明律》,加强了维护君主集权的内容。但《大明律》对保护社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明太祖又亲自编撰了《大诰》三篇,汇集大量严惩官民贪污索贿、逃税抗租等案例。明代还实行廷杖制度,以震慑官员,维护皇权。
4、科举与学校
明朝科举考试,三年一科。分乡试、会试和廷试三级。答题必须以朱熹注解的四书五经为依据,文章格式则定为八股文。明代学校包括中央国子监、府县学和民间社学。学习内容主要有四书、五经及《大诰》、《大明律》等。
5、文字狱
明朝建国后,还大行文字狱,以血腥手段摧残知识分子,维护专制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6、打击豪强、贪官的措施
明太祖多次下令将地主豪富从本乡迁徙到外地,使他们失去原有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实力。明太祖非常重视吏治,严禁官吏蠹政害民。他对贪官的惩治尤重,甚至剥皮枭首示众。
7、杀戮功臣
为了防止功臣对皇权造成威胁,朱元璋采取了无情杀戮的手段。一时狱案迭起,其中最大的狱案是\"胡蓝之狱\"。
8、靖难之役
明太祖时,实行分封制,企图\"慎固边防,翼卫王室\"。但却造成藩王势力膨胀的后果。建文帝即位后,采取了削藩的措施。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反抗。经过史称\"靖难之役\"的战争,朱棣夺取帝位,是为明成祖。明成祖继续实行削藩的政策,铲除了威胁中央的藩王势力,加强了君主集权。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加强对边防和北方广大地区的控制。
二、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明初恢复生产的措施
朱元璋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采取了积极鼓励、保护生产的政策。明初,政府多次下令释放奴隶,禁止庶民之家存养奴婢。明政府还颁布法令,提高佃户的地位。明政府除了鼓励垦荒之外,还大力推行屯田政策。明代的屯田主要有民屯和军屯两种。以后,又出现了商屯。明初,封建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多次组织农民大规模兴修水利。明太祖还采取了鼓励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等措施,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明初虽保留匠户制度,但工匠比元朝有较多的自由。明代工匠基本上分成住坐和轮班两种,轮班和住坐匠在服役之外,都可以\"自由趁作\"。
2、明前期的赋役制度
明朝建国后,编造了鱼鳞图册(因图册上所绘土地方位若鱼鳞,故名鱼鳞图册)。鱼鳞图册上载明田亩位置、土地等级及户主姓名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明太祖还采取了\"以良民治良民\"的办法,在南方地区创立了粮长制。即挑选地主充当粮长,负责征收本地税粮。明初,以110户为一里,其中丁粮多者10人为里长,余百户分为10甲,设甲首一人。明政府同时编造了《黄册》。即经过里、县、府和布政使司几级组织,对本辖区民户情况层层登记造册,最后上报户部的户口总册封面用黄纸,故称黄册。它是政府征收赋役的依据。
明初,农民所负担的徭役有三类,即均工夫役、里甲正役和杂役。均工夫役是明中央政府向各地摊派的徭役;以里甲为单位所服的徭役,为里甲正役;杂役则指地方各级衙门的差役。
3、明初经济的恢复、发展
明初,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无论是耕地数量,还是粮食、经济作物的产量,都明显提高。其中棉花的种植比宋元时更加普遍,已成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手工业以棉纺织业、制瓷业、矿冶业和造船业等的发展最为突出。纺纱织布已成为农村的重要家庭副业。与此同时,制瓷业也进入鼎盛时期。如当时的江西景德镇,瓷器生产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在制瓷工艺方面取得许多新的成就。其中尤以宣德时的青花瓷、祭红最著名。明前期,官营矿冶发展迟缓,而民营矿冶却稳步发展,反映了社会的进步。明初的造船业曾居世界前列,制造了如郑和下西洋所用的各种巨大、先进的海船。
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明前期的商业和城市经济很快繁荣起来。当时的南京,人烟稠密,店铺、住宅连廓栉比。其余如苏州、杭州、成都等等城市也相当繁荣。明政府在京师和各地设立宣课司、税课司及税课局等机构,征收商税;并于济宁、淮安(今属江苏)、扬州等运河七个口岸,按船收税。明初,铸\"洪武通宝钱\",又发行\"大明宝钞\"。但大明宝钞很快贬值。

第二节        明中后期的政治与经济
一、明中叶社会矛盾的加剧
1、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
明朝自宣德以后,吏治渐趋腐败,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激烈的斗争。明英宗即位初,太后委政内阁,出现了明朝内阁的\"票拟\"制度。从此,为争夺大学士,特别是首辅之职,官僚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 明武宗死后,明世宗在尊生父兴献王为帝的问题上,与以首辅杨廷和为首的官员发生冲突。即所\"大礼议\"之争。结果,杨廷和罢官,大批官吏受到惩罚。以后,张璁、夏言和严嵩等先后为首辅,斗争更加激烈。严嵩当政时期,政治极为黑暗。隆庆以后,徐阶、高拱和张居正互相斗争,先后入为首辅。
明成祖时,开始对宦官委以出使、监军等大权,又由太监掌管东厂特务机构。明英宗以后,宦官逐渐控制了朝权。其中司礼监宦官掌奏章机要,代皇帝用红笔批写奏章,称\"批红\"。史称:\"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于是,先后出现了明英宗时的王振、明宪宗时的汪直以及明武宗时的刘瑾等诸多弄权太监,其中又以刘瑾气焰最为薰天。正德时,特务组织厂、卫合势,人民深受其害。宦官在专权的同时,还大肆贪污受贿,搜括民财。
2、土地兼并的剧烈
明代中期以后,土地日益集中。明代皇帝带头兼并地产,藩王、外戚、宦官以及官僚都凭借权势疯狂兼并田地。在此形势下,缙绅、地主也纷纷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大量土地。于是,出现了土地高度集中的严重后果。在土地兼并剧烈发展的情况之下,不仅大批农民失去土地,而且卫所屯田也逐渐破坏。从而影响到明朝的财政收入,并削弱了国防力量。
3、赋役和地租的加重
明代进入中叶后,农民的赋税负担日益加重。正统初,明政府将江南诸省田赋改征银,称\"金花银\"。以后,折银率改变,农民赋税负担增加了三倍。为了应付与北方俺答汗和东南倭寇战争的需要,明朝对田赋多次实行加派。明代中期,江南官田赋税过重的现象极为突出。农民佃种地主的土地,受到的剥削更为繁重。地租常占收成的一半以上。除了高额地租之外,地主还对农民进行额外榨取。伴随着土地兼并,官僚、地主又把赋税转嫁给穷苦农民,造成严重的赋役不均后果。
4、财政危机
明武宗以后,由于大地主隐匿赋税,明政府财政收入逐渐减少。与此同时,政府支出却与日俱增。明世宗时,已出现财政亏空。明穆宗即位后,更形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二、张居正的改革
万历初年,在统治危机日益加重之时,出现了张居正的改革。在政治上,张居正对腐朽的吏治进行了整顿,\"用人唯才\",同时,裁减了许多冗官。
在边防上,张居正加强了与蒙古的政治联系,开展中原与蒙古族之间的贸易往来。他还调戚继光、李成梁等镇守北疆,增修长城沿线防御工事。
在经济上,张居正实行了赋役制度的重大改革,即所谓\"一条鞭法\"。其一,赋役合并,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其二,农民出钱代役;其三,除政府需要征收的米麦以外,其余田赋一律征银;其四,赋役征收由地方官吏直接办理。一条鞭法的实行,简化了赋役征收的手续,改变了赋与役分开征收的办法,并出现\"摊丁入亩\"的趋势。它是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一条鞭法还松弛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张居正改革以后,明朝的政治、财政形势都有所好转。但是,这场改革因触动了大官僚地主的既得利益,因此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张居正死后,改革措施逐渐遭到破坏,明朝的统治遂日趋衰落。


第三节  明代经济文化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
1农业的发展:明中叶以后,农业生产除了在耕作技术上有所进步外,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显著的增加,如棉花、茶叶、甘蔗、花生、番薯、玉蜀黍、烟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都相当普遍。
2手工业水平的提高:明中叶以后,手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景德镇的民窑生产有很大的发展;冶、铸铁业形成了佛山(今属广东)、阳城(今属山西)、尤溪(今属福建)等中心;丝纺织业出现了构造复杂、先进的织机,可以织造各色花纹;棉纺织业技术进步,产量大为提高。其余如印刷、造船等业,也都有较大发展。明中叶,手工业工场内分工更加细密,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进了产品质量。
3商品经济的活跃
到明代中叶,由于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田赋、力役的折银,促使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于是,农业、手工业产品大量涌进市场,甚至远销海外。这时出现了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原料和手工业品生产的地域分工趋势。如江南湖州(今属浙江)普遍种桑养蚕,山东、河南广泛种植棉花;苏州、杭州等地成为丝织业生产中心,松江(今属上海)地区则是著名的棉纺业中心。这就促进了各地区间的商品交换。商业资本十分活跃。全国各地有许多商人和商业资本集团。最著名的有徽商、晋商、江右商、闽商、粤商、吴越商及关陕商等。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明中期以后城市经济日益繁荣。当时的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都市;广州、泉州、漳州(今属福建)、福州、宁波(今属浙江)等地是对外贸易港口;武昌(今属湖北)、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天津(今天津)、临清及淮安既是交通要津,又是贸易中心。当时还产生了五大手工业区域:松江的棉纺织业,苏杭的丝织业,芜湖(今属安徽)的浆染业,铅山(今江西铅山南)的造纸业和景德镇的制瓷业。在南方地区,市镇迅猛发展,特别是长江三角洲,除集中了苏、杭、湖、嘉、松等最繁荣的城市外,又涌现出大批新兴的工商业市镇,如苏州的盛泽镇、嘉兴(今属江苏)的濮院镇和松江的枫泾镇等。
明中叶以后白银的广泛使用,也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例证。
二、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
1、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到明代中期,除某些地区存在落后的佃仆制外,大部分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都有所松弛,可以自由迁徙。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永佃制”,即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明代中叶,江南农业生产中也出现了大量的雇工。其中的短工,通常计日受值,与凡人一样自由。
在工匠反抗官府奴役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刺激下,明朝逐渐改变了对工匠的剥削方式。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明政府宣布轮班匠不愿服役者,可出银代役。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又下令班匠一律以银代役,每名每年纳银四钱五分,称\"匠班银\"。于是,班匠对封建政府的人身隶属关系大为削弱。
2、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明中叶一些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中又以江南纺织业最为明显。隆庆、万历年间,苏州纺织业中出现了\"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的现象。作坊主与雇工之间形成\"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当时,在松江暑袜业中还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暑袜店商人向分散的家庭劳动者提供原料,生产者最后将成品交给商人,计件取酬。于是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劳动者成了暑袜店的厂外工人。但是,明代中叶以后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阶段,它不仅弱小,而且仅仅发生在少数地区和少数行业中,并带有明显的落后性。
三、万历时工商业者反矿税监的斗争
万历时,明神宗派遣大批太监充当税使、矿监,四出疯狂搜刮。一时\"天下萧然,生灵涂炭\",许多城镇的作坊和商家破产、倒闭,工商业发展受到严重的摧残。终于激起了许多城镇手工业工人和工商业者的暴动。其中苏州织工葛贤倡导的反对税监孙隆的斗争,又最为突出。
四、郑和七下西洋
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受命先后七次下西洋,对亚非各国进行贸易和访问。郑和率领船队,先后去过今天的越南、柬埔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孟加拉、马尔代夫、波斯湾、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的索马里、肯尼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船队的规模很大,人员众多,使用了当时最大、最先进的海船。郑和船队满载中国的瓷器、茶叶、铁器、农具及丝绸等各类商品,与各国交换如象牙、香料、宝石等珍宝。郑和的远航,对加强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郑和的七次远航,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比意大利人哥伦布和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新航路要早半个世纪以上。
五、华侨对南洋经济开发的贡献
在明代,由于江浙闽广等省土地兼并激烈,赋税繁重,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得不远涉重洋,到南洋地区谋生。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华侨的活动也促进了中国与南洋各地的贸易。
三、抗倭斗争
明朝初年,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有了发展。但是,明初以来,日本一些失意的封建诸侯为了掠夺财富,组织武士、浪人和走私商人,经常到中国沿海从事掠夺和骚扰活动,给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的破坏。史称\"倭寇\"。嘉靖时期,明朝对日益猖獗的倭寇展开了大规模的反击。民族英雄戚继光及俞大猷等将领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在扫除沿海倭寇的战争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五、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
从16世纪开始,西方的葡萄牙、西班牙及荷兰等国殖民者先后来到东方,抢占殖民地,与中国发生了联系和冲突。明武宗正德时期,葡萄牙殖民者开始在中国沿海进行骚扰。在明朝军民的反击下,葡萄牙殖民者企图在中国沿海建立据点的活动遭到失败。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通过行贿明朝官吏的手段,占领了澳门。天启六年(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侵占了台湾北部。以后,荷兰殖民者曾一度侵占了澎湖,但被福建军民所驱逐。崇祯十五年(1642年),荷兰打败西班牙,占据了台湾岛。在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扩张的同时,西方传教士也相继到明朝境内从事宗教活动。当时来华的著名耶稣会士有意大利人罗明坚和利玛窦等。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他们曾进京朝见明神宗。此后,传教士来华人数不断增加。他们除传播宗教外,还暗中从事于测绘地图、调查中国物产等活动。与此同时,他们也介绍了一些西方有关历算、水利、测量等方面的知识,增进了中国对西方科学技术的了解。
7#
 楼主| 梦回唐朝 发表于 06-4-20 11:25:15 | 只看该作者
第八章  明清: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和封建社会的衰落(下)
第一节        清初统一战争
清朝于1644年入关,定都北京,逐渐完成统一,建立全国统治。康乾时期,清朝出现了空前繁盛的局面。到1840年鸦片战争发生后,清王朝的统治遭到重大打击,遂步入日益衰败的后期。
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一日,福临入居北京,标志清朝定鼎中原的开始。但在清初,由于统治者的烧杀抢掠行为以及推行的\"圈地\"、\"薙发令\"等落后政策,激起了各地、各阶层人民的激烈反抗。
在清初各地的反抗斗争中,既有南明福王、鲁王、唐王及桂王政权的抗争,更有广大人民群众的不屈反抗,产生了如史可法、黄道周、瞿式耜、李定国等许多民族英雄。在抗清斗争中,大顺和大西农民起义军余部坚持多年,并曾取得了较大的战果。随着清朝不断的武力镇压和统治政策的调整,到康熙初年,各地起义基本消失。

第二节  清前期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控制
一、清代中央和地方的组织机构
1、        中央政权组织
清代的内阁,名义上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但实际权力不多。清代内阁设满汉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及学士。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权力中心所在,其成员由满族贵族组成,又称\"国议\"。它的存在不仅与皇权相抵触,而且也影响了争取汉族上层的支持。康熙时,遂设南书房,挑选文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以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雍正七年(1729年),设军机房。雍正十年,改称军机处。军机处设军机大臣,为首者称领班。军机大臣承旨办理机务,完全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清代军机处机构精简,行政效率高,有利于迅速处理军政大事。清朝皇帝通过军机处,集大权于一身,军机大臣则完全丧失了独立性。清代军机处的出现,标志着君主专制集权发展的新高峰。
清代的六部,长官俱满、汉各一人。理藩院是专门管理边疆民族地区事务的机构,其编制与六部相同,但官员全由满、蒙人担任。此外,还有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国子监等机构。
2、地方机构
清代地方行政机构分省、道、府、县四级。其中省级长官为总督和巡抚,号称\"封疆大吏\"。督抚之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清代在东三省、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设特别行政区,加以行政管理。其中在东北地区,清朝先后设置盛京内大臣、奉天将军、宁古塔昂邦章京、宁古塔将军及黑龙江将军等,对这一广大地区进行管理。在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同时在乌里雅苏台(今蒙古国乌里雅苏台)、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及西宁(今属青海)等地所设将军、参赞大臣等官员,作为特派大员,掌管本地区军政大权。有关蒙古重要事务,则由中央理藩院具体掌管。在维族地区,设总理回务札萨克郡王掌管。各地大小伯克等官员,归中央派驻的伊犁(驻今新疆霍城)将军、喀什噶尔(驻今新疆喀什)参赞大臣及领队大臣等统辖。在西藏,清中央设置的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具有同等权力和地位。噶布伦以下各级官员,皆归驻藏大臣管辖。在西南各省少数民族区,清初沿袭明代土司制度。雍正以后,陆续改土归流。
保甲制 清代在州县城乡实行了严密的保甲制度,对人民的言行进行严厉的控制。
3、军制和刑法
清军主要分为八旗和绿营二种。八旗又分为满洲、蒙古和汉军八旗。其中八旗军分为守卫京师的\"禁卫兵\"和驻防各地的\"驻防兵\"。绿营兵包括马兵、步兵和水师等兵种,其主要任务是镇守地方。
清朝编修的《大清律》,其基本内容承袭了《明律》。但清朝在司法操作中,常常具有重例轻律的特点。当时,有关皇帝谕旨、内外条奏,均可定为条例。
二、文字狱
在清朝前期,特别是雍、乾两朝,曾连续大兴文字狱。凡清统治者认为有碍于专制集权统治的著述、文字,必兴起大狱,肆意株连。其中比较突出的康熙二年的庄氏明史案、雍正六年的吕留良案等等。清朝大兴文字狱目的,是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树立君主专制和满族贵族统治的绝对权威。其后果极其严重,极大地摧残和钳制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第三节  清前、中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矛盾
一、恢复生产的措施和\"摊丁入亩\"
清初,由于长期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为了巩固封建统治,清政府采取了一些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其中康熙时下令停止圈地、实行\"更名田\"以及奖励垦荒等政策,有效地刺激了广大生产者的积极性。为了稳定税收额数,并进一步促进生产发展,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政府宣布以前一年全国丁银额为准,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多征,即所谓\"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康熙末年,部分省份开始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雍正时,清中央推行了\"摊丁入亩\"的办法,把康熙时固定下来的丁银摊入田赋银中,一并征收,称为\"地丁制\"。这一措施标志着盛行数千年的人头税基本上被废除,它有利于封建统治秩序和税收的稳定,使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削弱。
康熙以后,还陆续将匠银摊入田赋,最后废除了匠籍制度。这一措施使得匠户在法律上也摆脱了封建政府的人身控制,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
1、农业生产的发展
清代康熙以后,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耕地面积逐渐超过明代,人口更快速增长。乾隆六年(1741年),全国人口总数为1.43亿,道光中叶,更增长到4.12亿。清代在水利兴修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其中在修治黄河、淮河方面投入了巨大的力量。清代农业生产上注意精耕细作,使单位面积产量有了显著提高。当时,棉花、桑树、甘蔗、烟叶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也进一步扩大,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料。
2、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清代货币地租的发展,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当时在许多地方,出现了佃农与地主之间无主仆名分的情况。清代永佃权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使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更加松弛。清代农业生产中使用雇工的现象也日益增加。清中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雇工同雇主之间的关系也比较松弛。
3、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清朝康熙以后,手工业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丝织业生产相当发达,其中民间丝织业发展很快,规模颇大。清代的棉织业也日益发达,长江三角洲一带城乡棉织业产量巨大,如无锡(今属江苏)有布码头之称。在清代,全国著名陶瓷品产地多达四十余处,其产品色彩鲜艳,精美异常。其中又以江西景德镇为制瓷业中心。矿冶业也有进一步的发展。其中云贵铜、铅矿的开采规模很大,而广东、山西、河南及山东等地的铁矿产量也相当大。当时,广东佛山镇的铁器制造业极为发达,所铸铁锅行销海内外。其他如印染、印刷、造船及制糖等等行业,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4、商业的繁荣
鸦片战争之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城市也日益繁荣。如北京、南京、苏州、杭州、扬州、天津、临清及广州等著名都市都很繁华。同时,各地中小市镇的发展更为突出,如湖北汉口镇、广东佛山镇及河南朱仙镇等,人烟稠密,市场发达。而在农产品商品化相应发展的推动下,农村市场也相当活跃。其中又尤以苏、松、嘉、湖、杭等地特别发达。
在清代,以山西的票号、两淮的盐商、广东的行商等为代表的大商人势力,资财更为雄厚,但仍主要停留在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范围内。
清朝的对外贸易,比以前也有所发展。出口的货物以茶叶、陶瓷、生丝、绸缎、棉布及铁器等为大宗,嘉庆以前在国际贸易中长期保持着优势地位。但也是在清朝,由于统治者盲目自大,所以长期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限制中外贸易的发展。这不仅严重地阻碍了对外贸易的正常进行


第二节        清代文化成就与社会生活
一、哲学思想
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激烈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具有早期民主思想的色彩。其主要著作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和《明夷待访录》等。
王夫之是17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主要著作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读四书大全说》、《黄书》、《读通鉴论》和《宋论》等。
顾炎武则不仅是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家,而且是著名的学者,他提倡的\"经世致用\"的主张,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主要著作有《日知录》和《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清朝时期,还出现了以颜元和戴震为代表的反对理学的进步思想家。颜元的主要著作有《四存编》、《四书正误》、《朱子语类评》及《习斋记余》等。戴震的著述很多,内容涵盖哲学、天文、地理、声韵及训诂等方面,后人编为《戴氏遗书》。
二、考据学
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反对空谈、提倡汉学,在知识分子中产生很大影响。同时,在清政府大兴文字狱和提倡整理古籍文献的影响下,遂出现了考据之风。乾隆、嘉庆时期,考据之风更为盛行,形成所谓\"乾嘉学派\"。
在清代,考据之学名家辈出,著述林立,如胡渭的《禹贡锥指》及《易图明辨》,阎若璩的《尚书古文疏证》,在辨别古籍真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乾嘉考据学派中以戴震为首的皖派和以惠栋为代表的吴派,都对中国古典文献的整理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其余如阮元、王先谦、段玉裁及王念孙等等学者,也都留下了独到的著作。
三、史学
清代的史学成就颇大。其中官修的《明史》,被视为正史中较为严谨的一部。谈迁所著《国榷》,是一部重要的明史编年体著作。其余如黄宗羲的《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及赵翼的《廿二史札记》,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清代私人修史者也很多。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是继刘知几之后的一部重要的史学评论专著。
四、清代官修大型图书
康熙、雍正时期官修的《古今图书集成》,共有一万卷,是继《永乐大典》之后的又一部大型类书。乾隆年间,清政府又组织编修了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共收录书籍三千四百五十七种,七万九千零七十卷。《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对保存珍贵的文献资料有很大的贡献。但清政府在修书的同时,大量销毁和删改旧书,又使文化遗产遭到了一次浩劫。
五、文学、艺术
小说 清代小说的盛行,是文学方面最有成就的一个部门。其中最著名的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曹雪芹的《红楼梦》。
清代的戏剧有很大的发展。当时除昆曲影响较大外,秦腔、弋阳腔、徽调、二簧调等地方戏也获得突出发展。这些地方戏以丰富的内容,质朴的表演,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影响日益扩大,并进入北京。此外,山西梆子、豫剧、赣剧、汉剧及湘剧等都逐渐成熟,成为独立的剧种。清代的优秀剧本颇多,其中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最为有名。
六、科技
8#
 楼主| 梦回唐朝 发表于 06-4-20 11:25:34 | 只看该作者
总结
一、小农经济与封建国家的关系
1、小农经济是否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
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形成有各种因素,但最根本的在于地主制经济的内在要求。
《中国农民负担史》第一卷《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制度与农民负担》序言:
我国封建社会农民赋役负担的规律:“每一封建王朝的农民负担基本上是直线上升的。农民负担的最低点总是在每一封建王朝的前期,特别是开国时期;而其高峰点总是在它的后期。从我国封建社会历史的总过程来看,农民负担则是曲线上升的。这条农民负担曲线越爬越高,反映了农民的赋役负担一代比一代加重,农民负担总额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农民赋役负担达到最高峰点的时候,接踵而至的便是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封建社会正常时期而言,实际赋税率一直维持在30%以上的高水平上。赋役制度的演变:由重役轻赋.到赋役并重,再到重赋轻役,最后徭役基本上归并到田赋中。这不但是赋役制度的化繁为简,而且反映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农民对封建国家依附关系的削弱。
2、封建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负担着保证农民再生产的经济职能。
重农政策:
(1)抑制兼并.均平赋役。
(2)保证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尤其是土地)的结合,安辑流亡,奖励垦荒,由国家分配部分农民以土地(如实行均田制),奖励和督课农民生产,推广先进农具和技术,修撰和颁行农书等;
(3)组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如治河患.修水利.兴屯垦等;
(4)在农民缺乏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再生产难以为继时,给予接济,如减免赋税,赋予或假予口粮种牛以至土地;
(5)利用国农掌握的粮食和物资,贵籴贱粜,平抑物价,稳定市场,使农民少受商人.高利贷者的中间盘剥。
3、小农经济是促进还是阻碍了中国农业发展?
傅筑夫:小农制经济基础薄弱.经营单位分散.生产条件恶劣,本身即具有排斥一切进步因素的作用,是经济发展的桎梏,它的长期存在,是中国社会经济长期陷于发展迟缓状态的总根源。
李桂海:小农经济比之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对农业生产发展并不完全起积极作用。它只能靠多劳集约提高产量,无力加强其它生产投资;当劳力投资效益达到极限时,生产力就会长期停滞在一个水平上徘徊,在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上也趋于保守。我国农业技术的总结提高,都与大土地所有制经济有关。几部重要农书,均出现在土地兼并盛行的时代。从生产力的长远展看,小农经济不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改善和进步,是一种阻力。
孙达人(浙江大学):我国自战国至唐宋封建文明高度发展,其原因在于小农经济而不在地主经济,美化西欧领主经济的观点毫无根据。明清的落后则与小农经济状况的恶化有关。
王家范、谢天佑(华东师大):中国封建社会存在大量自耕农,佃农亦以产品地租为主,有较多的支配劳动时间与经营方式的灵活性,生产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形成精耕细作的传统,农田产量远高于西欧。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生产单元缩小为最基本的人口自然单元,物质再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合二而一,使得这种生产结构系列简单,具有顽强的自生产.自组织的再生机制。超负荷的高额赋税和高额地租,统治阶级奢侈性高消费国家政权对所有制的强烈干预,使土地所有权不能获得纯粹形态,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只能在国家土地所有制和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缝隙中求生存。

2004年5月21日,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历史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农村问题的历史积淀与现代趋向”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召开。
参考书:《中国封建结构探要》,李桂海,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兴盛与危机》,金观涛、刘青峰,风云时代出版社(台湾)1987年版
二、地理环境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
地理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自然要素,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矿藏和生物等。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不同的地理环境及其变化,不仅影响着当地社会生产力的分布状况和发展水平,而且还影响着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方针政策,从而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书:《宁可史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历史上的中国〉、〈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地理环境〉、〈地理与中国文化〉
1、使我国古代历史发展具有早熟性而又有延续性。
2、使我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带有很大的独立性而又没有孤立性。
3、使我国各族文化具有多样性而又带有共同性。
4、几个具体影响
(1)全国地形可分为三级台阶。
居高临下,西北及北部少数民族对汉族政权的压力。修筑长城的决策。五代十国的更替。山西对河南的胜利;山区对平原的胜利。
(2)全国河流多是由西向东流,最后汇入太平洋。
沟通东西交通,有利于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阻隔南北,为偏安小朝廷提供庇护所。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带状分布。
(3)地理条件的复杂性和演变导致了经济和文化重心的变化。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 农牧关系与民族关系的变化。
战国时,苏秦描述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战国策·秦策》)。
东汉时,关中的天府之称已让位于既有亚热带气候、又兼有都江堰水利枢纽的成都平原。班固《两都赋》中赞扬关中时只说,“郊野之富,号为近蜀。”
晋朝时,江南地区经济开发,跃为全国之首。《晋书·诸葛恢传》称,“今之会稽,昔之关中。”《新唐书·权舆德传》:“天下之计,,仰于东南。”宋以后“苏湖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谚语。
(4)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断绝还因为在历史上一直只有一个核心区,而且这个核心区呈凝聚和发散扩大的趋势。

参考书:
《失衡的帝国:长期影响中国发展的历史问题》,童中心,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通史》第一卷“导论”,白寿彝,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朱士光,黄河水利出版社1994年版
《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蓝勇,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9#
张岚 发表于 06-4-21 10:48:1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如果可以的话,讲一下如何复习和把握时间好吗?我想07年考历史哦!
10#
wintershu 发表于 06-5-12 21:45:43 | 只看该作者
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9-20 12:35 , Processed in 0.13022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