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总结的当代几位重要作家及其重要作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沐一ng 发表于 10-1-4 11:4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总结的当代几位重要作家及其重要作品
帮一位几年考研的学姐总结的几位重要的当代作家一些资料多与其代表作或者最关注度最高的作品相结合而总结,适合复习时简单看看,以备不时之需。

1贾平凹,废都

作品主要以独特准确视觉深刻表现了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在三十年现代化进程中痛苦而悲壮的社会转型,完整地复原和再现了现实生活中芸芸众生的生存本相,而且在一种原生态叙事中深入当代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凸显中华民族在现代化的全球语境中所遭遇的空前尴尬,以传统中国美的表现手法,真实的表达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情绪,为中国文化的民族化和世界化作出贡献,  贾平凹的文学作品极富想象力,通俗中有真情,平淡中见悲悯,寄托深远,笔力丰富,特别是在文学语言的民族化方面,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开创了新的传统,在新汉语写作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秦腔》授奖辞

贾平凹的写作,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拙、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他的《秦腔》,以精微的叙事,绵密的细节,成功地仿写了一种日常生活的本真状态,并对变化中的乡土中国所面临的矛盾、迷茫,做了充满赤子情怀的记述和解读。他笔下的喧嚣,藏着哀伤,热闹的背后,是一片寂寥,或许,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之后,我们所面对的只能是巨大的沉默。《秦腔》这声喂叹,是当代小说写作的一记重音,也是这个大时代的生动写照。

废都:作者贾平凹写出了一部80年代的中国社会风俗史。采用了中国古典的草灰蛇线手法,而融入了西方的意识流和精神气质,中西合璧。《废都》也创造了一种新的语言,这在文学史上是不可多得的。 作者以主人公庄之蝶为中心巧妙地组织人物关系。围绕着庄之蝶的四位女性——牛月清、唐宛儿、柳月、阿灿是小说中着墨最多的。她们分别是不同经历、不同层次的女性,每个人的际遇、心理都展示着社会文化的一个侧面。  悲凉意境:灵魂的泣血

  《废都》中大胆而尖锐的性描写,直袭《金瓶梅》,**内涵上挖掘深刻,强调灵与肉的高度统一,使全文披上了一层古典艳情的彩衣。

  《废都》写四大名人尤写庄之蝶,为读者展现了一副恢弘的人物命运画卷,都是从琐碎的日常生活着手,从纷繁复杂的人群中雕塑,演绎一出时代与命运的悲剧。

  (三)性描写:灵与肉的高度统一

  性描写在当代文学作品中已不少见,但能将之写到透骨彻底的作品却属稀罕,《废都》正是这为数不多的作品之一,它酣畅淋漓地披露了**本质,高扬灵与肉的统一。

  庄之蝶与牛月清**不和,是灵肉不合。庄之蝶虽是著名作家,但处处为声名所累,周围的朋友尽可利用他捞取利益,还使他陷于一场非己所愿的官司中。他甚至感到连自己都找不到,精神上陷入极度苦闷与盲目之中。为了寻求解脱,他便借助于几乎疯狂变态的**,这便是他的灵,苦闷之下追求**解脱的灵。且不管这灵正当与否,但它绝对真实,是庄之蝶实实在在的心理追求。而牛月清偏于保守,于**一事半推半就,固执地认定传统**姿势,是典型的传统女性之灵。两者灵异,彼此的索求无法从对方身上获得。

  唐宛儿一直都在追求更好的生活,寻找能给她幸福的男人,她的灵就体现在这种追求上。她的丈夫性格粗鲁,生活邋遢,显然非她所求。当她遇到周敏这个小城镇的名人时,认为他能给她带来幸福的生活,便冒着危险与周敏私奔到西京。但到了西京后,周敏也只是个卑微的小人物,为了一份糊口的工作处处求人,生活依然相当贫困。直到遇到庄之蝶这个西京的大人物,就认定他会让自己过上好的生活,便不顾一切她的灵就是欲望的灵,这灵与庄之蝶寻求解脱的灵恰好合二为一,彼此得到心理的满足,于是就有了书中两人反反复复的房事。这并非渲染性以媚俗,以图利,而是重复强调灵与肉的统一,是为着一种更深刻内涵的揭示。与庄之蝶好上后,唐宛儿的灵与周敏便不统一了,她虽**强烈,曾不顾廉耻地蹭地自慰,但面对与己灵异的周敏也就十次九避,这可见她并非一个乱泄**的荡女子,而是有自己的**原则的。柳月的灵与唐宛儿相似,都是为了依靠名人,提高自己的卑微地位,追求富裕的生活。而阿灿的灵在于追求生存的尊严,庄之蝶的倚重能使她走出自卑。三个女人的灵与庄的灵都是高度统一的,所以就有了庄与三个女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纠葛.

  (四)岳母、老牛、孟云房:神秘面纱背后的哲思

  庄之蝶的老岳母死而复生,便通了阴阳两界,能见人识鬼,连睡觉也要睡在棺材里,似乎那就是阴阳两界的夹缝。她一双老眼能看见满街满街的鬼,满门满门的鬼影儿重叠。看似疯癫的话语却往往能应验现实。这似真似幻的言行举止让人半信半疑,扑朔迷离。这神秘虽属迷信,但连庄这样的知识分子也信服三分,可见其背后的三世轮回的因果报应也有一定的道德哲思,切不可因迷信而一概否定!

  老牛来自道家仙山终南山,通晓三世,有人的思考,俨然一个得道高人,又仿佛一个睿智的哲学家。他思索人类与兽物的生存状态,反刍社会交际中错综复杂的联系,处处鞭挞人类的丑陋和社会的黑暗,试图揭示生存的本质。借老牛之口,这番有关废都及废都芸芸众生的哲语娓娓到来,理智而富有正义之气!

  孟云房是研究古典文学的研究员,理应翻旧成新,挖掘新的文学观点,为新文化的活跃服务。但恰恰相反,他却沉溺于气功与卜卦的虚无道学之中,全然一副迂腐封建的老夫子形象。但他的卜卦却往往能使其他人相信,使周围人陷入一种歪谬的宿命论中。这不正是对封建主义的批判,对腐朽文化的反思吗?

  (五)主题意蕴:讽刺丑陋社会,刻画废都之废

  小说的题目是废都,重在废,挖掘主题还得从“废”上下手。文字之上溢满着迷信之气,算是文化之废,但废的关键内涵还在于社会之“废”,整个作品都是为了揭示废都这个社会圈的丑陋与黑暗!

  庄之蝶名声虽大,但被周敏、洪波、药厂厂长等追名逐利之徒利用,终使他陷入一场与初恋情人的官司之中痛苦挣扎。从另一方面讲,他也是为着名声默认周敏的写作,算是自酿苦果,也是逐名之心惹的祸,怨不得别人。而且他还为了名利,不敢与牛月清离婚,只想玩弄唐宛儿、柳月和阿灿,全然一副不负责任的名人嘴脸,终害得三个女性纷纷以悲剧结场。他还购买龚靖元的书画害死朋友、为赢官司出卖柳月、违背作家良心写虚假广告,无不显示他追名逐利的肮脏一面。简直就一整个充满铜臭的名利场。

  这鲜明地反映了拜金主义和唯利是图的观念对西京的精神腐蚀之深,这是一“废”。龚靖元书法了得,但成名富裕后将金钱挥霍于赌场,终因赌博而命丧黄泉。其子龚乙沉迷于吸毒,崇尚虚无飘渺的幻想,人生观极度消极。阮知非渔食男女之色,纵情于花天酒地之中,终以狗眼视人。汪希眠倒卖假画,被公安局逮捕,更是典型的违法分子。这一系列吃喝嫖赌、吸毒倒卖的不良社会风气搅得西京乌烟瘴气,是为二“废”。围绕着一场官司所展现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就是一场行贿受贿的权钱交易,贪污贿赂之风疯狂扫荡着西京的政治场,是为三“废”。

收破烂的口中唱出的民谣更是对废都之“废”的尖锐抨击,更直接也更酣畅!作品结尾处那“呜呜”的鼓声,是老牛对这座城市绝望的叹息,对废都悲剧的挽歌。这“呜呜”的凄调伴着醒目的“热烈祝贺古都文化节的到来”的横幅,更是从侧面衬托出废都之“废”。但是这本书遭到了毁誉两极的争议,誉之者称为奇书,毁之者视为坏书。

  作为一部长达近五十万字长篇小说的《废都》在文本上是不分章节的,不空行或空两行,另起一段,话锋自动跳到另一个画面里,故事繁复多端婉转逶迤后,用“文人那点儿破事儿”也足以概括。《废都》也几乎不分段,有时,它的自然段可长达数千字。这种文本计划本身就制造出一种逼仄、压抑、琐碎、兀秃的接受氛围。从文学语言的视角去看,《废都》,乃至贾师的诸多长篇小说,在语言的质地上,系统性上,表达与呈现深谋远虑孤注一掷上,贾师远比其同龄同代作家更多资源,也更多天赋。




王安忆及其长恨歌
王安忆,1954年生,江苏南京人。中国当代文学女作家,被视为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後,自1980年代中期起盛行於中国文坛的「知青文学」、「寻根文学」等文学创作类型的代表性作家。曾长时间居住於上海,於文化大革命期间,曾至安徽插队落户。

  台湾出身的旅美文学评论家王德威 (David Der-wei Wang) 於其小论文《**学,又见传人——王安忆的小说》中,谓王安忆是继张爱玲后,又一**学传人(见王德威著《如何现代,怎样文学?——十九、二十世纪中文小说新论》),高度评价王安忆在现代中文文坛的地位。
王安忆的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注重从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挖掘生活,在艺术表现上,早期多感情抒发,近期则趋于冷静和细致。作品可以感受到一种宽厚的爱,她赋予故事中人物"英雄性",表现人物美和善良的方面。她以敏感和高超的领悟力来控制故事微妙的气氛发展以及人物的心理变化,细腻精准。讲的是平常故事,柴米生计,可探讨的是故事背后强大而仁慈的自然规律,这是她对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及本体世界的关怀,这使她的作品具有了超乎寻常的意义。同时作品中时刻有女性的温柔体现,连同谨慎内省多思的品格,使她作为文坛一个特立独行的异数存在. 有论者认为,总体上讲,《长恨歌》的思想内涵和叙事结构都不如《启蒙时代》具有挑战性——写《启蒙时代》这样的作品,作家不拿出浑身解数,把自己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的积累都拿出来,是支撑不下来的,因为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它都是个无所依托的东西,所以一定是观念和内心动力的产物。(“启蒙”的精神现象学——谈谈王安忆《启蒙时代》里的虚无与实在)
长恨歌故事简介:简介:

  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跌宕起伏。四十年代,还是中学生的王琦瑶被选为“上海小姐”,从此开始命运多舛的一生。做了某大员的“金丝雀”从少女变成了真正的女人。上海解放,大员遇难,王琦瑶成了普通百姓。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与几个男人的复杂关系,想来都是命里注定。八十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瑶难逃劫数,与女儿的男同学发生畸形恋,最终被失手杀死,命丧黄泉。《长恨歌》,以浮雕与工笔交错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一个“上海小姐”坎坷的人生沉浮,在短暂而虚幻的浮华之后,是无尽的失落、劫难和追悔……
这些观察可以成为这部美妙小说的题词,在诸多主题中,小说考虑的是什么能够持久,什么能够保持不变——什么能够抵挡住时间的流逝,又是什么会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中屈服.当王琦瑶终于理解,(并在某种程度上)回应了自己激发的男人对她的热情之后,却为时晚矣,她已伤害他们太深,以至于身边的男人没有选择,只能离开她。但尽管有种种不是,她却从未无情过。作为一个异常美丽却平凡的女人,她太容易在时尚、财富和欢愉面前盲目,而认识忠诚和仁慈的价值却太过缓慢。当《长恨歌》归于暴力、忧郁、悲伤的恰当结尾时,读者或许可以感到对小说中逝去时光普鲁斯特式的怀念,萦绕于王琦瑶心头的忧伤,弥漫在迷人的、几乎消失殆尽的上海弄堂的悲伤。



铁凝 及其棉花垛
铁凝高中毕业即到农村插队落户,1979年调保定文联《花山》杂志任小说编辑,后到河北省作家协会专事创作。在中学时代开始创作,1980年出版短篇小说集《夜路》,遂为文坛瞩目。从1982年起,以《哦,香雪》、《六月的话题》、《没有钮扣的红衬衫》等,作品多由日常生活揭示人物的心灵世界,语言清丽,意境悠远。从1986年发表《麦秸垛》起始,转向对传统文化心里的掘示,艺术风格也走向浑厚和冷峻。进入90年代后,铁凝以《对面》、《永远有多远》等中、短篇小说,多方面地素描人生,演练才情;另一方面,她连续创作出《玫瑰门》、《天雨之城》、《大浴女》等长篇力作,以对女性命运、城市人生颇具人性深度的独特发见和精到表现.

  《棉花垛》讲的是三个女人:米子、乔和米子的女儿小臭子的故事:米子美丽性感,生长在紫花遍地的乡村,却并不稀罕下地种棉花。每年九月,她都收拾干净,抹亮头油,到棉花地找一些年轻的花主,过夜要棉花。 她的女儿小臭子,虽只活了二十几岁,但母亲的浪漫经历,她在十岁时就已经在半是游戏,半为认真的“过家家”中,和乔一起完成了。她比起母亲,可说是生不逢时,第一次结扎好里外三新的棉衣袄裤,就赶上日本人把炮弹扔到了保定;她没能和母亲一样钻成花地,却在比母亲更危险的游戏中把自己年轻骚动的生命,交给了那些爱自己,或利用自己的人们。她实在没见过更大的世面,她只是从乔那里,学会了观察鸡“配对”,又从瑞典传教士班得森那儿,第一次知道了“淫乱”,并很神秘的了解到,那是一个女人,和一个本不属于自己的男人之间发生的事情。她到夜校去凑热闹,当老有爹说:“妇女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看见男人就脸红就低头,整天围着锅台转,讲三从四德,这都是封建,封建就是主张把妇女先封住”时,她竟忽有所悟,以为自己的“配对”游戏才从来都是反封建的。她对自己的死不明不白,尽管在死的瞬息之前,她还处于男女交欢的极度兴奋之中。
   其实,这正是铁凝小说的一个特点——写的是年轻女性中并不“安分”的那部分。米子年轻的时候,或年幼时的乔也确乎都具有这种特点。顺便提一句,那位过早死去的已经是妇救会主任、青联抗干部的乔,成年后对生活做了超出寻常百姓的选择,把自己融汇在舍生抗日的大潮之中,但铁凝笔下有光彩的人物,其与众不同,往往表现在她们个人生活的天地十分狭小。
  二
  在中国,女性与众不同的程度,常可以从她性开放的程度得到反映:铁凝在小说中对女性有关内容的揭示,近年来始终处于逐渐开放的过程之中。1983年发表《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女性的开放还只在穿衣打扮的物质层面。一件红衬衫穿在中学生身上,就引起了当时还习惯于青是蓝天,绿是大地的既质朴,又简单、闭塞的小乡镇人的轩然大波。1986年,当中篇小说《麦秸垛》开始把笔触伸向农村的年轻妇女,写她们忍不住生命激情的诱惑,在种种犯罪心理的怂恿之下,品尝生命最原始也最新鲜的果实时,评论界和读者群立即对这个敏感带表示了共同的关注。事实上,近年来人们对各种新奇事物的适应能力极大,到1989年初,人们对小说中表现性意识、性行为的情况,已不再视为JQ,而铁凝的《棉花垛》也一改往日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开始在小说中把性当作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写姑娘们程度不同,实质却完全一样的既要表现自己,又要满足各自内心和现实愿望的生活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个写身份不同,生活要求却基本一致的故事,为我们在广阔的社会层面,认识不同人各自的复杂心态和日常行为,提供了新的途径。
  这里有个涉及铁凝小说观念调整的事件需要提及。
  1986年夏天,铁凝作为一个作家代表团的成员在奥斯陆民俗博物馆的绿色庄园里吃午饭,对异国的人和物仍感陌生的铁凝,突然听到身后一个婴儿的哭声:“这哭声使我感到那样亲切,因为它实在就是我在华北平原的土坑上听见的那种”,她感叹,“原来全世界的小人儿都是一样的哭法”(铁凝:《我尽我心》,《中篇小说选刊》1986年第6期)。这使她动情,也使她深思,并引导她在更大的文化背景下发现人类的共性,并进一督明确,不论你我他今天的具体情形如何两样,人类最基本的生命形式却完全相同。这种认识是作者对客观生活的又一次抽象,抽象的结果表现在她的小说里时,小说的故事叙述起来就更加冷静,叙述的内容也就更向普通人贫乏单调的生命中最有色彩的部分靠拢。无论对于怎样生活水准的人,这部分生活都同样具有震憾人心的神秘作用。在这里,作家对世界的诸多哲理性思考,也就随着故事中不断跃动着的生命的最基本节奏,展开了它应有的情节和内容。铁凝的小说发展到此,有三个现象应引起注意:一是她的故事始终发生在以平易市为中心的中国华北平原的乡镇村落,而作家一人的生活经历、视野所及却早已遍布现代都市的各个角落,以及常人不太容易企及的世界各地;二是限于小说故事所规定的生活环境,书中的人物实际是生活在大多读者并不熟悉的某一地区所特有的风土,习俗和沿袭了不知多少代人的特定节奏之中,与之相对,小说中关于这些人物的故事,却基本发生在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历史风云突变的短短的几十年里;三是在作者迄今为止的诸如《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麦秸垛》、《棉花垛》等几篇引人注目的小说中,令人过目不忘的都是在这个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卓然不群的年轻女性形象。
  上述情况,为铁凝提供了如下便利,即在读者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中,作家能更自如的在坚实、平缓的故事叙述中,加入虚构的成份,使她有机会,不动声色的把自己在其它环境中的思考,通过故事冷静、客观地表现出来。具体地说,铁凝的小说开始更执著于她的以平易市为中心的中国华北平原的乡镇村落,在人们已渐渐厌倦了的田园牧歌之后,通过她小说中的女性,去追寻。虽然属于某一特殊地区,却能表现人类共同命运的生命主题。
  如果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还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那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去写小城春秋、死水微澜的话,发展到1986年的《麦秸垛》,作者就已经开始了她认识调整后的新创作。她开始对乡村中各种虽属于正常,却不无病态的乡民生活,特别是其中的性意识、性行为,做更为大胆细致而又饱含热力的表现。如同1988、1989年前后文艺界的许多现象,她开始在更明显的故事虚构中,真正创造出了一个既生动可感又超然不群的活人世界。
  小说中的人物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在《棉花垛》的故事中,小臭子不再如她的母亲般美丽,她更像是一个在黄泥的跌打挤压中浑然天成的女性,在时代的大潮,乡间的旧俗和个人再也无法控制的生命热流的共同冲击中,混合了连她自己也预想不到的抗日献身行为和同样意识不到的愚昧堕落。在小臭子的故事发展过程中,作者以纯粹现实主义的调子,从容抒发她淡淡的却也无法掩饰的忧伤。小臭子是个虽有叛逆行为,却不明叛逆含义的糊涂人物,她的许多故事发人深思。她本不理解革命,却因为“八路”在村里时髦,她就学着样披了“八路”们常披的紫花大袄,好让孩子们喊她“女八路”。这使人自然就联想起了要当革命党的阿Q。毫无疑问,这两位作家同样是通过百姓的日常琐事,看中国人不能自己的命运。这同样代表了中国和西方小说,在观念上截然不同的一个方面。在中国的小说中,妇女并不代表《浮士德》式的“引导人们上进”的超脱世俗的精神力量,她们局限于自己的温饱型文化和以男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不存在更大的精神追求,而把自己的生命融汇在既满足自己的需要,又满足男人们的**并充当传宗接代的工具的单一、繁琐的生活之中。这就不能不令人为之感到悲哀。拿小臭子来说,当她出卖了乔,并知道乔在死前被蹂躏的惨状后,所选择的,也无非是尽快逃到一个更偏僻的角落,和随便一个什么男人一起,过上她娘米子的“不到五十就弯了腰,身上干枯得像柴禾”的日子。
  三
  铁凝是因为写女性引人注目的,对读者来说,由一个女作家来揭开纯粹女性的生活世界,其意义倒不仅在细腻和真实,因为自己看自己,总难免片面。问题是站在这篇由芝麻自己叫开的大门面前,无意中窥视到洞内如此丰富的眩目异彩,并发现,这里竟包罗了整个世界,那惊喜便可想而知了。
  其实,这也是一个很简单的命题:人们总以为自己生活的世界太复杂,常变幻,无从了解,可人们却恰好忘记,所谓芸芸众生,也不过是从最早的某一个女人和男人那里开始,而了解其中的一方,解谜也就有了希望。
  当然铁凝有她自己的看法。在她的小说里,女人也是互不相同的。我看,这里有个较明显的界线。即已婚妇女常常琐碎、保守,如同她们那纷乱、嘈杂的生活世界,十分古老,但并不引人注目;而年轻的姑娘,却自由开放,把人们以为只在另一个世界才有可能发生的事故,真实的在她们的小天地里,展现开来。
  需要说明的是,作者在小说中营造的,毕竟是不完全相同于现实或历史的另一世界,作家与这个世界之间,有她自己也无法完全消除的朦胧感。作为一个载体,小说中所表现的,更多的是作者对人生的感触。
  四
  实际上,现在写小说的,读故事的都离棉花,或者麦秸垛很远。棉花,麦秸以及和它们生长在一起的故事都已成为过去。但正如小说《棉花垛》的尾声所表现的,在世界性的文化大循环中,有些极简单的内容,如棉花(cotton),在筒单的变形中,又有了新的函义。这种文化的传播过程,具有双重意义:它开扩了人们的视野,同时,又使人们有机会,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审视着棉花这一类毫不新奇,却也难以一下子说清楚的旧故事中的新意义。


张洁及其沉重的翅膀
《沉重的翅膀》作者张洁,1978年因发表《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而引起文坛瞩目。张洁小说始终以追随生活、逼近生活,注重对社会政治经济、道德伦理问题的探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现实主义风貌著称。短篇多采用微言大义的形式,且富有诗情副意,风格细腻柔和,常透露出“温柔的伤感”;长篇则从大处落笔,肆意挥洒,显得深沉雄浑,哲理性和思辨色彩更为强烈。
  《沉重的翅膀》以七、八十年代之交,我国高层领导——重工业部正部部长间围绕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展开的一场“鏖战”为主线,自上而下地表现该部、部属曙光汽车制造厂及其基层班组的整顿、改革,笔触所及,从人物的世界观到方法论,人物间的政治关系至婚姻家庭关系,从政治、经济领域至哲学、伦理学、民俗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内的种种问题,同时,还顾及到方兴未艾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形势。在如此纵横挥洒的艺术描写中,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力主改革的重工业部副部长郑子云、曙光汽车制造厂厂长陈咏明及其对立面,重工业部部长田守诚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揭示了“蝉蜕时的痛苦”这一富有哲理意味的题旨。
  基于对生活现实、改革进程的感受和认识,作者重彩浓墨地描绘郑子云、陈咏明等人为整顿、改革而进行的悲壮斗争,着力表现他们的进攻与招架、迈越与受挫、欢欣与忧愤,揭示他们不仅不向直接的对立面妥协,而且还敢于在旧习惯、旧观念的包围中高高举起标新立异的旗帜,义无返顾、一往无前的精神。尤其是郑子云,这是新时期文学中较早出现的具有丰满性格的改革家、政治家形象,当代中国脊梁式的人物。作为优秀的高层领导干部,郑子云既有高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又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虽然年老多病,但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忧患意识又驱使他勇敢地投入改革的洪流,力图从政治思想工作的改革入手,为企业管理探索新路。小说将他放在与对立面人物——田守诚的激烈较量中,放在新旧意识猛烈的碰撞中,揭示他“不安分”的性格和时感疲惫、寂寞的内心,叙说他那悲壮的斗争历程。
  田守诚和郑子云的对立,具有强烈的政治斗争色彩。他长期混迹官场,老谋深算,善弄权术,惯于见风使舵。对郑子云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努力,不仅冷眼旁观,而且处心积虑地找岔子、钻孔子,无孔而不入;他悉心保养身体而静候多病的郑子云不战自垮;他不择手段地要将郑子云十二大代表资格“弄下来”,因为凭他的政治嗅觉,郑子云会成为“改革派”中的“亡命徒”。这场发生在党的十二大之前的两个政府部长间的“鏖战”,实际上,是我国当时阻遏改革与力主改革两种社会势力较量的缩影。
  与此同时,小说还着力表现郑子云、陈咏明们始终须面对的传统意识、“左”倾思想、庸人哲学、惰性心理,世俗观念等“惯性势力”的严重挑战,在一张“无形的网”中左冲右突的情状。副部长孔祥、局长宋克、郑子云秘书纪恒全等人跟郑子云、陈咏明的矛盾对立,典型地显示了这类新旧观念的冲突。孔祥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左”的观念,宋克的偏狭和嫉护,纪恒全的世俗眼光和奴态心理,势必要驱使他们走向改革者的对立面。
  跟《爱,是不能忘记的》等作品相比,《沉重的翅膀》不再以洋溢着诗情画意的生活细节反映具有深刻意义的社会主题,而是用一种犀利泼辣的笔调直接描绘重大的政治事件,在社会、家庭、现实、历史的交错描写中,展现社会大变革时期的独特风貌。在人物塑造上,作者坚持以性格、观念、意识、习惯的尖锐冲突和剧烈碰撞,从对立和对比中凸现人物的个性,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操守。作者依旧重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致刻写,但由于人物的心理已注入了更为深广的社会、人生内容,因而这类内心揭示比以往更能折射出时代的光谱。这种创作风格的嬗变,说明了作者为适应内容的需要所进行的可贵探索和所取得的新成就。
附,故事梗概——————
沉重的翅膀(梗概)

张 洁


--------------------------------------------------------------------------------

  也许因为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叶知秋的心情就像窗外那片冬日少有的晴空,融着太阳的暖意。她在新闻战线已经工作了二十多年,虽然和她相依为命的孤儿莫征并不理解她的工作,但她总是为基层工业部门的同志实干而勤勉的精神所感动。这次采访的对象是重工业部副部长郑子云。她在一幢喧闹的楼房里找到了他,跟他谈社会,谈经济,谈体制改革,谈三中全会以后正在展开的远景。初次见面,她发现自己与郑子云在许多方面的见解不谋而合。从率雍容华贵而又无聊的夫人夏竹筠身上,叶知秋也看到了郑子云像常人一样被生活所困的烦恼。
  把郑子云介绍给叶知秋的是过去的同窗贺家彬——一个执着地坚持着自己信念的重工业部的人员。他因在组织生活中直言不讳地批评别人背地里讲人坏话,得罪了处长何婷,更因拒绝写空泛的“学大庆”规划而被扣上“反对大庆红旗”的帽子。而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他的入党问题。
  曙光汽车制造厂是重工业部下面一个连年亏损的烂摊子,陈咏明便是在这个时候在全心爱着他的妻子郁丽文的支持下走马上任。郑子云给他下了“把质量管理搞起来,搞均衡生产,每月生产要逐步上升”的军令状。上任不久,他便从故意拖延工作的保卫处着手,果断地改组领导班子,扣发了无故不上班的支部书记的工资,剔除了故意刁难的基建处长,大胆地起用有专业特长、工作认真负责的年轻人担任领导职务,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便大刀阔斧地调整了全厂的领导班子。杨小东便是其中之一。他把十四个被别人认为是“刺儿头”的年轻人集中在车工小组,铆足了劲,超额完成了任务,被评为先进生产小组。在一次聚餐中,他们与郑子云不期而遇。不知对方身份的青工们的一番发自内心的议论,给了郑子云莫大的启发:“怎样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靠的是关心人,相信人,鼓舞人。”他的画家朋友也认同道:“每一个正直的勤奋工作的人,他,和他的工作,都不只属于自己。”
  田守诚是重工业部的部长,拿郑子云和他相比,一个好比是打守球的,软磨硬泡;一个好比是打攻球的,一个劲儿地猛抽。今天,田守诚又把一封上级转来的贺家彬批评中央领导左倾思想的来信“请郑阅处”。贺家彬在信中严厉地指出当今体制存在着的弊端,指出仍有许多人对改革持抵制态度,紧紧抓住权力不放。面对着这封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和所谓“右倾”的信,郑子云只能采取保护式的办法——把信锁进了写字台最底层的抽屉。
  陈咏明的改革保进了工厂的发展,过年时各家各户争着请他吃饺子。郑子云则趁星期天来到了曙光汽车制造厂。只见食堂、托儿所整修一新,车间里充满着一种让人兴奋的、一环紧扣一环的节奏感,对奖励、管理制度的改革更使他看到了希望。面对着这一切,郑子云想到了原任厂长宋克写的那封信:“曙光汽车厂问题很大,干部不安心工作,工人有意见……”心区又在隐隐作痛。在部里召开的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郑子云再次肯定了陈咏明的工作,并从思想工作的历史讲到心理学、社会学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突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道理说来容易,可要在实际中变成现实可真难啊!郑子云感到些许沮丧。
  曾失足过的莫征默默地用双手改变着自己的生活。郑子云的女儿郑圆圆抛开世俗的偏见,在共同的学习和对命运的探讨中,与莫征深深相恋。
  介绍陈咏明的报告文学发表之后,不仅它的作者叶知秋、贺家彬有幸加入了众矢之的的行列,连郑子云也被卷了进去。因为他给诬陷陈咏明的宋克回过一封观点相反的信,对这篇文章表过那样的态:“发!出了问题我负责!”不久,田守诚就在宋克的撺掇下,派干部司司长带二十多人到厂里,借考察干部的名义了解文章“出笼”的经过。在部党组会议上,田守诚发表意见,说作品不尊重历史事件,陈咏明打击别人,抬高自己,把别人的功劳归于自己,政治品质有问题。孔详副部长也气势汹汹地说:“有了成绩和功劳。应该记在党委的帐上嘛!突出个人是不对的!”郑子云理直气壮地反驳:“这篇作品有什么应该追究的责任?从他们厂里的青工争购传颂作品可以看出文章的社会效果不错……”
  叶知秋和贺家彬被各种议论所困。对于贺家彬来说,议论不仅仅源于这篇文章,还有因为他常去照顾干校时结识的寡妇万群。当高文煊屈服于社会压力不敢大胆去爱万群后,万群与儿子的生活便日渐拮据。他与叶知秋作了一番心与心的交流后,买了许多东西直奔万群家。
  曙光汽车制造厂的原车间主任吴国栋因病住了院。这段时间,杨小东他们包下了他家的重活,还分批到医院照料他。陈咏明也帮助他解决了爱人工作单位远的实际问题。而这时,何婷正在为二女儿留京工作的事勇往直前地准备打第八个电话,经过一番老谋深算式的谈话,何婷对孔详以利益相诱,终于敲开了女儿留京的最后一道门。
  重工业部十二天代表选举第一年回合的结果出来了,郑子云以887:406当选。虽然田守诚的代表资格找归毫无干系的G省早已确定下来,但他还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把郑子云的代表资格弄下来。郑子云看完一份既无抬头,又无落款的文件:“重工业部的十二大代表已有部长一名在选,另外两个名额,不宜再安排部一级的干部……”,微微笑了笑。在他的字典里,没有“投降”这个字眼儿。为了战斗,十二大代表非当不可。经过又一番交锋,举行了第二个回合的选举。
  郑圆圆恋爱遭到夏竹筠的竭力反对。面对母亲的势利、虚伪和强硬干涉,父亲的无可奈何,郑圆圆的愤然离家,走向莫征的怀抱。
  深更半夜,田守诚被电话铃声惊醒。这是郑子云善观眼色的秘书纪恒全打来的。纪恒全用发紧的,似乎努力憋着嗓子眼里的笑的声音告诉他:郑子云因心肌梗塞住进了监护病房。田守诚放下电话,映入他脑中的,是十二大代表最后的投票结果:1006:287。想不到事情又发生了变化。此时的田守诚已衣冠楚楚,象去赴一个盛大的招待会,比往日更加庄重地坐进小汽车,向医院驰去。
沙发
 楼主| 沐一ng 发表于 10-1-4 11:50:05 | 只看该作者
史铁生及其遥远的清平湾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史铁生的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一篇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的小说,其中的叙述者“我”以回忆方式构建起一个叙述框架,并完成对自己插队故事及破老汉故事的讲述,进而实现了作者与清平湾的一次精神对话。

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把视角转向了他们曾经洒过汗水和泪水的那片土地上至今仍默默生存着的人们,而将知青作为媒介,从他们的眼中观察这片古老而贫瘠的土地,发掘出了整个民族生存的底蕴,从而将知青文学的触角探伸得更远;使这一部分的创作在经历了重复的危机之后又写出了新意,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史铁生跳出了以往的旧框子,经过十年的积淀,终于将这些不能忘却的记忆写出来。史铁生抛掉了个人的苦闷和感伤,从清平湾那些平凡的农民身上看到了美好、纯朴的情感,看到了他们从苦难中自寻其乐的精神寄托,看到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得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作品评读
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写的都是些贫瘠的黄土地的人们。在号称黄土高原的地方只有黄土却没有塬,因为都被雨水冲刷出了沟沟壑壑了,山上的树很少,少到村里人对于哪些山上有几棵什么树都了然于心。在看《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的时候是真的可以感受到作者,在里面所保有的那份他个人特有的对于那片土地,那里的人们,那里的动物生灵们的特殊的感情,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的亲切、窝心,就好象是对于亲人的感情还有一种特殊的对于也许是自己的青春岁月的温存的情素在里头。

“我的”这两个字已然向人们述说这是我的非别人的,也许很多人到过那留下了什么,可是这个清平湾和那些都没关系,因为这是“我的”。“遥远的”给人一种记忆的线索感,现在已经不是当时但那段日子那些人那土地都永远的保留在了作者的心间,虽然遥远却绝不会忘怀。文章以行家里手的口吻细说如何选牛,告诉我们这些就是作者曾经真实的生活。自然亲切的带人们走进他的遥远的却永住心里的清平湾,那段岁月是段苦难的岁月,但正是在苦难的中他结识了真挚淳朴的人们开启了人生的另一道门坎。综观全文,作者笔触下的生活是贫瘠的但却只有像白老汉的信天游里唱的,那种淡然而又绵长的对于生活的无奈和苦涩,而温情却永远贯注其间。清平湾的人是淳朴的可也尚勇气的,他们很重视牛,因为牛也许是他们唯一可以依赖的工具,可是牛是充满感情的。于是有了“我”和牛之间的亲密举动,牛群里的故事,有些跋扈却很慈爱的老黑牛,健壮的红健牛,解不清电视电影是怎么回事的留小、留小想要和“我”一起上北京的攒路费行动,破老汉的仁义心、满肚子的歌,等收后的清平湾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而耐人寻味。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影响        

经历过那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的人们中间,涌现出了一批善于反思、勤于思考的作家,形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值得记载,颇有建树的新文学流派——知青文学。

其中有以描写知青为主体的《今夜有暴风雪》、《蹉跎岁月》等,以其轰轰烈烈、悲悲怆怆的效果憾动人心。写出了这些动荡年代中的年轻人,在理想与现实、精神与肉体的冲撞中的迷惘、苦闷、执着等多种心态,对这场波及全国,使千千万万人投身其中的运动进行了艺术的阐释。

与此同时,另一些从这条路上走过的人们,把视角转向了他们曾经洒过汗水和泪水的那片土地上至今仍默默生存着的人们,将知青作为媒介,从他们的眼中观察这片古老而贫瘠的土地,发掘出了整个民族生存的底蕴。从而将知青文学的触角探伸得更远,使这一部分的创作在经历了重复的危机之后又写出了新意,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史铁生这篇《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就是跳出了以往的旧框子,经过十年的积淀,终于将这些不能忘却的记忆写出来。正如史铁生所说,刻意想写插队的生活,编排了一些情节,反到弄巧成拙,被人怀疑他是否插过队。“倒是每每说起那些散碎的往事,所有的人都听得入神、感动;说到最后,大家都默然,分明都在沉思”.或许这就是生活的真实中所蕴藏的艺术的美感吧?作者虽将小说取名为“遥远的清平湾”,但读罢令人感到,清平湾实在并不遥远,它就在作者的心里,在读者的眼前。那一道道的黄土高坡,那一群群慢慢行进的牛群,那一孔孔窑洞中住着的婆姨娃娃,那整天价唱个不停的破老汉,都让人觉得那么亲近,甚至嗅到了那里的黄土味儿。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人物形象
破老汉是个为新中国的建立出过力的人,他曾跟着队伍一直打到广州,若不是恋着家乡的窑洞,他就不是现在这个撅一根树枝赶着牛,走一路唱一路的破老汉了,也不会让他的留小儿吃不上白肉,穿不上条绒袄了。这些当年老革命根据地的乡亲们仍过着穷日子,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一股劲儿吃白馍馍了。老汉儿家、老婆儿家都睡一口好棺材。“留小儿羡慕城里人啥时想吃肉就吃,不明白为什么北京人不爱吃白肉。

难得热闹一回的事情就是两个瞎子来说书,虽然把李玉和、伍子胥、主席语录、姜太公都搅到一块儿,什么也听不清楚,可人们还是爱听那调调,喜欢那个气氛。陕北说书是弹着三弦、哀哀怨怨地唱,如泣如诉,人们就就这调调吸引了,似乎抒发了胸中那么一股子闷气。作者用充满感情的笔触写了陕北的古风。那里保留着2000 多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奉袭着勤劳质朴的品德,人们没有过多的奢望和要求,心里熬煎得受不住了,就放开嗓门唱一段。用他们的话说”人愁了才唱得好山歌“.陕北的民歌都有一种忧伤的调子,什么时候才唱得红红火火、快快活活的呢?这是让读者深思的问题。破老汉不是那种混混沌沌、只知干活吃饭困觉的老式农民,他怀念当年红军到陕北的日子,晓得现今上头的事”都是那号婆姨闹的!“他将所想所思,所烦所恼还有所爱所恋,都变成了一曲曲《信天游》,时不时的就哼上一两句,人也就变得快活一些儿。十年过去,留小儿--这黄土高原的新一代,能攒够了盘缠上北京,还给爷爷买了一把新二胡。日子好过了,破老汉还是成天价瞎唱,大概这调调要一直唱到老吧?它已变成了破老汉思想的代言者了。

读罢全篇,仍觉耳边回荡着破老汉唱出的民歌,那调儿是深沉的、厚重的,有一份悲哀也有一份雄浑。那里的土地和那里的人民,就像小说里写到的老黑牛一样,为了让卧在身下熟睡的小牛犊睡得更香甜,在劳累了一天之后,仍然挣扎着喘着粗气站立着。这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民族的脊梁。史铁生抛掉了个人的苦闷和感伤,从清平湾那些平凡的农民身上看到了美好、纯朴的情感,看到了他们从苦难中自寻其乐的精神寄托,看到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使那些还沉湎在个人创伤中,咀嚼着生活曾一度带给他们的苦果,将那场运动单纯地视为炼狱般的苦难的知青们,从旧日的伤口上面抬起头来,思考一下生活的锤炼毕竟还留给我们一些别人永远无法悟到的真谛,为那些祖祖辈辈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几亿农民想想,我们是否应该为此做些什么?即使有些遥远。这就是史铁生的清平湾带给我们的一些联想。


梁晓声及其雪城
梁晓声创作多以知青题材为主,有人称为“北大荒小说”,多描写北大荒的知青生活,真实、动人的展示了他们的痛苦与快乐、求索与理想,深情的礼赞了他们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美好心灵与情操,为一代知识青年树立起英勇悲壮的纪念碑。代表作有《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等,长篇小说《雪城》最为出色;后期作品开始探讨现实与人性,长篇《浮城》以社会幻想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对人类末世预测,十分深刻。其作大多被香港、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他的名字被收入到英、美、澳三国“世界名人录”。
雪城》梁晓声最好的长篇小说。写的是一代返城知青虽失落而没有幻灭的历程。既写写“伤痕”,又表现了知青们在为生计奔波的逆境中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雪城》作品凝重深沉地开掘了一代青年走出历史性的灾难之后,心灵中保留着的美好因素,着力于灵魂拯救、温暖、沟通和理解的描绘,并赋予人物以强烈的英雄气概和人格力量。他们相濡以沫互助精神,百折不挠、顽强进取的生活态度,为了维护自己纯洁的信念和纯真的爱情不惜付出巨大的牺牲,他们所特有的斗争方式,他们嘲弄邪恶的目光,这一切中,都蕴藏着热烈和真诚,令人心热、令人崇敬。


余华及其活着
美国短篇小说作家艾米丽·卡特对中国著名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的评价,艾米丽对《活着》的语言、情节,娓娓道来的叙述方法,简朴优美,未曾雕饰的魅力及小说中关于生、死、命运的内涵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艾米丽写道:“如果现在要读一些东西,显然你应该读一些永恒的东西。《活着》就是这样一流的作品”。
余华在书中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
《活着》作者前言: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长期以来,我的作品都是源出于和现实的那一层紧张关系。我沉湎于想象之中,又被现实紧紧控制,我明确感受着自我的分裂,我无法使自己变得纯粹,我曾经希望自己成为一位童话作家,要不就是一位实实在在作品的拥有者,如果我能够成为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我想我内心的痛苦将会轻微得多,可是与此同时我的力量也会削弱很多。
   事实上我只能成为现在这样的作家,我始终为内心的需要而写作,理智代替不了我的写作,正因为此,我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一个愤怒和冷漠的作家。
   这不只是我个人面临的困难,几乎所有优秀的作家都处于和现实的紧张关系中,在他们笔下,只有当现实处于遥远状态时,他们作品中的现实才会闪闪发亮。应该看到,这过去的现实虽然充满魅力,可它已经蒙上了一层虚幻的色彩,那里面塞满了个人想象和个人理解。真正的现实,也就是作家生活中的现实,是令人费解和难以相处的。
   作家要表达与之朝夕相处的现实,他常常会感到难以承受,蜂拥而来的真实几乎都在诉说着丑恶和阴险,怪就怪在这里,为什么丑恶的事物总是在身边,而美好的事物却远在海角。换句话说,人的友爱和同情往往只是作为情绪来到,而相反的事实则是伸手便可触及。正像一位诗人所表达的: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也有这样的作家,一生都在解决自我和现实的紧张关系,福克纳是最为成功的例子,他找到了一条温和的途径,他描写中间状态的事物,同时包容了美好与丑恶,他将美国南方的现实放到了历史和人文精神之中,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现实,因为它连接着过去和将来。
  一些不成功的作家也在描写现实,可他们笔下的现实说穿了只是一个环境,是固定的,死去的现实,他们看不到人是怎样走过来的,也看不到怎样走去。当他们在描写斤斤计较的人物时,我们会感到作家本人也在斤斤计较,这样的作家是在写实在的作品,而不是现实的作品。
    前面已经说过,我和现实关系紧张,说得严重一些,我一直是以敌对的态度看待现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下,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故事简介及感想:《活着》这本书,主要描写主人翁福贵一生辛苦多劫的坎坷命运。
  福贵,他有象他名字那样大福大贵。年轻时,靠爷爷留下又被他爹挥霍剩下的那点家产,享受了一段短暂的骄奢糜烂的富足少爷生活。福贵承袭了他爹的秉性,赌。在一次赌博中,福贵不幸落进了别人设下的圈套,最后把所有家产和老主宗遗留下的房子全部给输掉了。一夜之间彻底变成了穷光蛋。他爹被他给气死了,老婆带着要出生的孩子回到了娘家。
  或许由此,福贵有了大恻大悟。告别了过去的奢淫生活,开始学着过贫苦人的生活了,为了生活也干起了粗活来。后来,老婆家珍也带着儿子有庆回来了,一家人过着清贫却和睦的日子。福贵坎坷多劫命运却由此开始。生活有多辛苦,那是每个人要遭遇的,而福贵在辛苦的生活中却是开始了他一生更为惨痛的亲人生离死别的慢慢长路。
  解放战争时期,女儿凤霞在一次高烧后变哑。大跃进时期,儿子有庆因炼钢太困,躺在墙根睡着了被汽车撞墙给砸死,这对于福贵一家真是青天霹雳。后来凤霞嫁了人,一个因工伤而跛了一条腿的工人二喜,但是生活和睦幸福。本以为一切苦难已结束,谁料,凤霞因生产大出血没有医生及时抢救,离开了人世,这可是给他们一家雪上加霜。老婆家珍因操劳一直带病不能干活,家里的所有大事小事全由福贵一个人顶着、担着,到最后家珍也离开了他。从此,孤与苦与他同行。
  这本书,与很多同类小说一样,是对苦难生活,生命脆弱的叙述。所不同的是,它不是在控诉生命的灰色,生活的不公平,而是在歌颂生命者的高尚态度,也就是生活者那种超然释然的态度。 
  看完《活着》,不是为福贵的苦难命运叹息不能自拔。而是使人久久沉思着,生活是什么?活着是为什么?为什么活着?它给了这些答案。它告诉我,生活本来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美好,人不只是因为美好才应该活着,其实,有时活着很简单,那就是为单纯的活着而活着;它让我知道,生活就是一个人对生活本身理解之后的一种态度,被苦难摧毁之后对苦难的承受力量。
  很多人在苦难打击下,想得最多的是过不去了,这时,有些人便会伸手去叩死亡之门,福贵最初也是如此。但是,一次次痛苦徘徊之后,他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眼前这一切摆着的现实,并不会因为他的一个选择就此改变过来,在每一次的痛苦中,他总是默默地去做着自己该做的事。默默地做,也削解着心中的痛苦,日子就那么一天一天过了,痛苦的日子也就那么离远了。
  读《活着》深为福贵这种对苦难的承受所震撼,为生命的伟大而感叹!福贵(确切的说是作者)用生命谱写出了一首生命的赞歌。
附一些质朴的主人公语录:
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by 福贵的妈妈]
地理的泥是最养人的,不光是长庄稼,还能治病。[by 福贵的妈妈]
只要想着自己不死,就死不了。[by 老全]
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by 家珍]
做人不能忘记四条,话不要说错,床不要睡错,门槛不要踏错,口袋不要摸错。[by 福贵]
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by 福贵]


林白及其一个人的战争
林白的小说《一个人的战争》正是从女性的躯体描写入手,从对性感及其性感区域的精确描摹出发,来阐述一个女人成长中的自我意识。正统的男权独断的文学史中,不会让女人如此袒露自身隐秘的欲望。《一个人的战争》之中女性躯体与欲望的写作引起爆炸性的轰动和极具震撼力的效果——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
    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直接写出了女性感官的爱,刻画出女性对肉体的感受与迷恋,营造出了至为热烈而坦荡的个人经验世界。与此相应的叙事方式也呈现为非中心化的零散、片断式形态,并由于情绪与感受的层叠聚合,虽然无序但却令人处处感到深情灵动的轻盈美感,或者也可以说是创造了女性写作独特的审美精神——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一个人的战争》显然是林白最精彩的作品,它如此彻底讲述了一个女人的内心生活,那种渴望和欲求,那些绝望和祈祷……在当今的女作家中,林白也许是最直接插入女性意识深处的人。她把女性的经验推到极端,从来没有人(至少是很少有人)把女性的隐密世界揭示德如此彻底,如此复杂微妙,如此不可思议——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中国大陆的女性书写史中,林白的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无疑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女性文本,不光是由于它的奇特的文本生成方式,它的关于女人成长史、关于女性隐秘心理及其性感体验的大胆书写,还由于它所引起的巨大的争议……所有这一切,都使它成为了一项“运动”,而不在是单纯的一本书的出版……——徐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一个人的战争意味着一个巴掌自己拍自己,一面墙自己挡住自己,一朵花自己毁灭自己。一个人的战争意味着一个女人自己嫁给自己。”---引言



04年《一个人的战争》第八版林白访谈
  
主持人 : 这个书刚出来的时候争议很大,《一个人的战争》是一个类别的代表作。这个作品问世的时候引起争议的是什么呢?
林白 : 我自己不是很有能力来做这样一个回顾,我的回顾可能很片面。当时就是说什么身体写作、性描写,就是自己的隐秘的心理写作,我觉得这种问题自己很不适合回答。
   主持人 : 当时这个作品出来以后,可能是大家感觉第一次有女性描写自己的欲望这么大胆、不加掩饰。

    主持人 : 在当时的文学环境还是比较少见的,也比较前卫。     林白 : 当时有一个人去北大听课,然后写了一个文章,说戴锦华在课堂盛赞《一个人的战争》,然后假设说戴锦华老师如果你有一个女儿,你让不让她看《一个人的战争》,戴锦华老师说不让。  主持人: 这好像已经快成一个典故了。 林白: 是的,后来就成了盛传戴锦华有一个十八岁的女儿(笑)。
    主持人 : 这本书放到今天,相隔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现在再版也是做一种回顾,你自己的心情是什么样呢?  林白 : 我的心情都写了,在书前面写了一段话,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了,当年的争议、谩骂都已经烟消云散,这本书变得越来越完整,时间的狂风吹过,看到自己的旧作露出了原有的面容,心里唯有感恩。

        主持人 : 你说的文字的复原是十年的过程中不断的充实它还是还原你作品最初的面貌? 林白 : 还原最初的。以前的版本没有加的,只有被删掉的,有的被删得惨不忍睹。

       主持人 : 其实从你写作的轨迹看,你这种描写女性心理的思路早就有了,比如89年的时候就出版的《同心爱者不能分手》。

    林白 : 不是,它(《同心爱者不能分手》)是叙述了另外一条线,《一个人的战争》完全是叙说一个自我成长史,但是有一段话是出自《同心爱者不能分手》的,就是《一个人的战争》前面的引言,就叫\"一个人的战争\",我就把这个《一个人的战争》的作为引言,我从第二章写起。

    主持人 : 每个人的写作都不可避免有作家个人生活经历的痕迹在里面,你能说说你的成长经历吗? 林白 : 作品当中肯定有一定的自传色彩。 主持人 : 尤其是《一个人的战争》,可以说是女性的成长史,相当细致的描写了一个女性个人的成长过程。 林白 : 也可以这么看,你可以看成是跟我个人成长密切相关的一个文本,但是我希望读者不要把它当成自传来看,可以把它看成是跟我个人生活密切相关,其实所有作家的作品都有自己的命运的色调在里面。

      主持人 : 我们从你的作品当中也可以看出,你的童年一直到少年都是生活在南方,后来又到了北京,这些都能从你的作品当中看出来。我记得看过一个评论,说你的作品有一种南方热带雨林的妖媚之气,这可能和你从小的生长环境有关系。你的《一个人的战争》是93年写的。  当时你从南方到北京,当时的环境和心态对于你写成这部作品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林白 : 肯定有影响,但是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影响,都在书里面。不光是地域上的,个人内心的伤痛,一种伤怀,是内心深处的,很难叙述这个事情,但是肯定有影响。

     主持人 : 当时《玻璃虫》是写了一个对电影的狂热的热爱。  林白 : 那是八十年代青春期对于电影的迷恋。

    网友 : 私人化写作的概念你觉得应该怎么解释呢? 林白 : 我不知道怎么解释,我对这种概念实际上很烦,我是对概念比较反感的一个人。

    网友:你是女性主义写作的代表人物,那么女性主义写作到底是什么定义? 林白 : 这确实应该由专门的女性主义理论家或者文学批评家或者文学史家这样一些同志来回答比较恰当,我确实是非常希望不要让我回答这样一些重大、比较严肃,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

        网友 : 很多人批评女性写作是说女性目光狭隘,只关注自己,关注自身,甚至于自恋,写作绕来绕去都是一个人的视野,一个人内心的感受,这是不是女性写作的不足之处。林白 : 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吧。

    主持人 : 现在看你作品中当初引起争议的那些片断,当时是争议很大,现在看反而感觉它是非常非常内敛、也非常诗意的语言,和现在的开放写作相比已经是非常保守,你对于文学上的变化自己有感觉吗? 林白 : 那天有一个沙龙,我觉得当时我作品中引起争议的有对人的冒犯,可能不完全是对于性描写,我觉得这个性描写是诗化了的,而且是象征性的。现在我看的也不多,我想它总是有一个底线的,所有事情可能都是慢慢走、慢慢走最后到底的时候就不走了。我们这个社会也越来越宽容,多元化了。

    网友:你对女权主义怎么看?  林白 : 也许人家女权吧,我自己不女权,我们双性和谐吧。

{{{{关于作者对美女作家的看法观点,可不看。

    主持人 : 我们把你的书放到网上以后,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有的人一上来就说又是用身体写作,就开始骂。这里大概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说明有些人对文学尤其是女性写作的发展过程不了解,其实他没有真正的看过你的书,没有看过上来就谩骂。再一种是现在人们对美女写作、身体写作这一类已经是非常反感的态度,你对这几年的女性写作的发展有什么了解吗?

    林白 : 我自己看作品还是不多的,我自己要生活、有自己的工作,很少看别人的作品,但是九十年代的一些美女作家还是知道一些,卫慧、棉棉等等。我觉得美女作家在文坛可以增添它的颜色,文坛有一点姿色我觉得是好的。一个人漂不漂亮和他写的好不好肯定是没有关系的,但是我听说美国有一个实验,很多论文上都有照片,人们要看的话肯定是挑长得最漂亮的来看。人对美女有一种关注,人就是想看美女,也不要骂人家,但是我不是美女作家,我是八几年就写东西,他们是九八、九九年出来的,他们出来肯定有他们存在的理由,有他们的生存空间,我觉得这个世界应该给人一种自由,让很多美女出来,这样文学很多姿,应该不是什么很坏的事儿,因为同时还有别的,同时有严肃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改革文学、官场小说、关注现实,专门写历史的样样都有,不能因为人家长的漂亮就骂人家,我觉得人喜欢看见美女是很自然的事儿。

    主持人 : 这本身是不是女性写作的一个困惑呢?一提美女作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人的长相,这样就不会关心她的小说了。

    林白 : 我觉得这个是男人的事情,媒体也想让很多人看它的东西,它要有行业竞争,然后很多读者都关注美女,美女作家本身没有太多的罪过,但如果把她作为大家来要求,我想美女作家的道路还很漫长,和严肃的,比较有分量、比较有境界的作家道路比还是比较漫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美女作家本身没有什么太大的罪过。

    主持人 : 你说男性都爱看美女,本身对于美女作家的争论里面,是不是就体现了两性的冲突呢?你的很多作品都体现了男性对女性的伤害,女性对男性的不满意?

    林白 : 这肯定是有,永远都会有冲突,有伤害。

    网友 : 你觉得你们这一代作家和卫慧他们这一代作家区别在哪里?

    林白 : 好象有不少人研究这个问题,区别还是很大的,我自己也不想探讨,我想后面的作品,我也没有做过理论上的分析,我觉得自己暂时还没有这个责任感。 }}}}}

网友:你的性观念是怎样的?

    林白 : 我不知道你想要什么定义的性,应该是正常的性观念,同性恋、双性恋、异性恋我觉得都可以,不是说我可以,就是他人我都可以容忍,我的朋友里面谁是双性恋,我肯定不会把他当成道德败坏,我的朋友是同性恋,我也不会觉得怪怪的,我觉得这都是正常的、健康的人。
板凳
 楼主| 沐一ng 发表于 10-1-4 11:51:18 | 只看该作者
刘索拉及其女贞汤 你别无选择
《女贞汤》不动声色的阅读体验---文/查建英
  这是一本精彩的书,是刘索拉至今为止写得最好的小说。

  这本小说可以读作四千年后大岛上一个外来部落的传奇,也可读作一个有关女人的故事。小说全篇充满男女之情。男人载道,女人传情,结局永远是情为道所杀。所以,大故事虚写并且经常“断片”、“残片”;小故事细写往往节外生枝,枝上生花。男人为骨架背景,女人为血肉魂灵。

  读这本小说最大的享受还是它的形式和语言。

  先说结构,搭的是个大框架,溶神话、历史、浪漫传奇于一炉;博采笔记、戏曲、诗歌、民谣、报刊拼贴、电影剧本等各种形式,每部之间相互对仗呼应。姿态样式丰富多变,却又节奏从容,错落有致,毫无冗长沉闷之感。

  在叙述语言上,刘索拉做了大胆尝试,语言风格随故事发展步步演变。起初说古,文白相间,洗练简约,用大量对仗短句,有《山海经》、《搜神记》的清韵;而后话今,便渐次变体为现代白话,绵长细致,颇得明清直至当代小说的娓娓世俗之调;当中插入的谣曲、戏仿的小诗,又各依人物身份年代及体裁编制,亦庄亦谐,惟妙惟肖,不动声色之间充满机锋。让你不得不叹服:这家伙真是天生的小说家!

——曾镇南读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

  刘索拉的中篇小说《你别无选择》在艺术思想和审美观念上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最为触目的是它艺术形式上的大胆。冲破陈旧的观念直截了当地向艺术法则中的常规和正统发起挑战,这才是小说的灵魂。
  小说描写的生活领域是特殊而又狭小的:这似乎只是音乐学院作曲系一群学生和教师的一段狂放、幽默,甚至有点滑稽和胡闹的生活。有日常的学习,也有突来的考试,罕遇的国际比赛;有对艺术事业的执着追求与厌倦,也有对艺术法则的泥守与背叛;有婚姻的悲剧,友谊的真挚和深沉;……这一切,按说也没有什么大不寻常。  然而刘索拉却自有她的新意。作为一个艺术叛徒,她的思路的猛锐、大胆,她在艺术处理上表现出的独特的选择力,自能使读者注目。 她笔下处处闪露着对我们的文学艺术教育和文学评论中的陈规旧范的批判锋芒。她的批判是毫不妥协、毫无回旋余地的。她借着对贾教授的形象和作曲系整个学院氛围的辛辣讽刺,把我们艺术教育中某些陈旧的内容与僵化的形式,把青年学生的心理,用最无讳饰的方式表现出来。
  贾教授的形象是相当漫画化的。但这是准确、简练、深刻的漫画化。其实,对于象贾教授和他的风纪问题、方向问题这一类在现实生活中本来就相当漫画化的现象,难道庄重严谨的笔调能够得其风神吗?从执拗地召开文艺方向问题的讨论会,到主持累死人的刻板而又莫名其妙的考试,一直到选拔学生参加国际比赛前后的表演,贾教授一切活动的目的就是防范二十世纪现代派作曲技法的渗入,固守他那些据说是万世不变的艺术法则绝不松手。他一生平庸,所以就特别恨别人创新;他自视神圣,所以毫不怀疑任何与他不同的研究都是堕落;象套中人一样刻板和拘谨的外形,包裹着一颗小器、敏感的心。虽说有些学究气,但却也不乏政治适应性。假手石白,把孟野的创新之作上纲为“法西斯音乐”这一手,就不是一介书生做得出来的。至于那种“不仅担心自己的金字塔,而且担心全国、全世界都必堕落无疑”的真诚和义愤,那种“一匡天下,舍我其谁”的幻觉,更是活画出了一副闭目塞听者的面孔。
  使我们为艺术创新者的命运深感悲哀的是,贾教授阻遏创新的能量并不全是他的个性或品质带来的,更多地是借助弥漫于全社会的因循守旧的习惯和惰性。对于贾教授来说,无个性即是他唯一引人注目的个性。所以作者并不过多地在没有个性的地方寻找个性,她注意的是这个人物的社会思想和艺术观念在周围造成的氛围。她几乎是把这个人物当作无所不在的幽灵来写,几乎是从其他一切人的行为和心理中来发掘他的存在:作为一种顽固而狡猾的历史惰性力的存在。刘索拉用贾教授这个人物的塑造,使我多少有些相信现代小说的写法有时是不必倾注全力于人物的个性描绘而能使人物获得某种典型性的。
  你可以看到贾教授的阴影怎样遮住了石白生命中一切创造活力的亮点的闪动。在不可企及的巴哈面前,石白把创新的无效性看得透透的,于是弄得他只好背诵和模仿巴哈,甚至被利用去做对创新者进行方向性抨击的枪手。这是信守贾氏规范者的悲剧。
  你还可以看到贾教授的阴影怎样隔断了孟野走向成功的创造之路。嫉恨和干预别人私生活的习惯和一听到“法西斯音乐”的恶谥便“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的政治警惕性,都以一种无法抵御的行政力量出现,终于把孟野逐出了校门。这是反叛贾式规范者的悲剧。
  甚至在终于成功的艺术叛徒森森的灵魂中,你也可以看到他的创新冲动与贾教授的阴影的痛苦而又紧张的搏斗。在形形色色的贾教授们的造说和设计下,无法超越的贝多芬,“他的力度征服了世界,在地球上竖起了一座可怕的大峰,靠着顽固与年岁,罩住了所有后来者的光彩”。这是想寻找自己民族灵魂的森森最感悲哀的。贝多芬令人肃然起敬,但他不应该使后来者束手无为。贝多芬之所以对创新者产生精神压力,其罪不在贝多芬,而在那些骸骨之迷恋者与贩卖者。
  在这种紧张的内心搏斗中,森森冲破贾氏规范奋然前进了。尽管贝多芬矗立在那儿,他“更觉得有许多事情得做”。终于毅然到异域去别寻艺术创造的新途的小个子对森森说的“去找找看”,成了森森的箴言,激动着他去寻找自己的音响,自己的力度。终于,他以自己的声音被世界所知了。这是一个艺术叛徒庄严而悲壮的求索过程。
  展开一群年轻活泼的生命怎样投入这一场冲破艺术藩篱而走上真正的创造之路的求索,使得刘索拉的夸张的描绘中充满了率真,嬉闹的场面中充满了激情,跳跃的叙述节奏中充满了活力,荒诞的生活氛围中充满了庄严,流动着不羁的野气的语言中搏跳着青春的旋律。在尽情地嘲弄了贾教授和他的规范之后,刘索拉也尽情地宣泄了艺术创新者灵魂中渴望未来的追求,走向世界的信念。
  在这一群年轻的艺术探索者的形象中,除了森森和孟野这两个“音乐世界的大破坏者”被置于革新与守旧的漩涡中心之外,最发人深思的就是李鸣的形象了。李鸣是被老师认为是有才能,有气质,富于乐感的学生,但是他在小说中一出现,就“不止一次想过退学这件事了”。退学这个念头一直粘附在李鸣头脑中,他也似乎一直呆在被窝里消极地观望着学院的生活。一直到森森在国际比赛中获奖,才使他从被窝中钻出来,并且再也不打算钻进去了。可以说,李鸣内心的思想矛盾及其解决,是贯穿小说始终的一条主线。王教授在李鸣准备打报告要求退学时对他说的话:“你别无选择”,被作者用来作为小说的标题,这也足见李鸣这一形象在小说中的特殊位置。初读这篇小说,我曾觉得刘索拉这个新手在文坛上的别具一格的出场主要地表现在:她和那些在作品中强烈地留下自我形影的女作家不同,似乎一开始就打算把自我深藏起来,以一种冷静客观的笔调来叙述。但是,细细品味李鸣这一形象,我发现作者是以李鸣的视角为自己的叙事角度的。她把自己对生活的思索放到李鸣身上去了。——尽管很隐蔽、巧妙。
  事实上,真正对贾教授的那一套,对我们艺术教育中(当然,聪明的读者会从艺术教育联想到更广泛、更普遍的生活)现存的使人无可奈何的格局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的,不是敢于与贾教授公开争执的森森,也不是受到压制、打击最沉重的孟野,而是这个似乎要消极遁世的李鸣。他以躺在被窝里这个奇特反常的举动,来表示他对这样的学习生活的厌倦和失望。为了抗议贾教授呼吁进行的“对学生从生活到学习的一切正统教育”,他撕毁了作业本;而在累死人的考试中,他在一瞬间看透了“根本无所谓对错,反正你永远也无法让贾教授说对”,从而在感觉上完全泯灭了受教者的求知欲;最后,他对自己“身体太健康、神经太健全”的症状的绝妙分析和对小个子抄的“准则”的绝妙思考,以一种冷嘲的调子宣示了他与贾教授式的教学内容的完全诀别。在他看来,贾教授奉为神圣的那些准则“从第一次出现时就已经走了样,反复出现后已经面目全非”,有什么必要去背诵和实行呢?“所以他想永远这么躺着,那怕躺到毕业,躺到老,躺到死。”
  由此看来,躺在床上的李鸣在外观上和躺在床上的俯懒、空想、生命力已经蚀空了的奥勃洛摩夫相似,而在精神上却相反。他对事业的厌倦是他追求真正的艺术创造事业的消极形式。他的生命力的沉寂是他等待真正的人生升华的过渡形式。他的苦闷是由于他太清醒、太富有悟性。小个子悲哀地说出的“我在这儿什么也找不到”,又何尝不是李鸣的心声呢!李鸣,他不是一个人,他几乎是青年学生中一种情绪的概括。这种消极冷漠的情绪,最准确无误地测出了贾教授们的准则和做法的荒谬性。在小说中,真正与贾教授遇遥成为对峙的两极的,就是李鸣。真正显示着小说的思想深度的形象,就是李鸣。
  那些着墨不多,但精妙传神的女性形象也是值得一提的:单纯而热情,爱哭又爱叫,优雅而俏皮的“猫”;在漫不经心中自有关切和深情,在突发的大哭中泄露了内心的痛苦的“懵懂”;刻板、认真但也不乏随和、温柔,有时也会爆出义愤的火星的“时间”;忠实而执拗的莉莉;——这些年轻活泼的女性形象也各各参与着献身艺术探索的生活进程。活跃在这个进程中的还有戴齐、马力、小个子、聂风……除了那个用莫名其艰深的晦涩来掩盖自私的董客之外,这年轻的一群是那样富有朝气和活力,他们敢说敢做敢怒敢骂敢歌敢哭,他们有血有肉有灵有性有声有色。在这生命群体的映照下,贾教授的枯瘠抽象的存在,如果没有社会因袭的行政力量的支撑,那还剩下什么呢?
  现代的美**流,不管人们的主观意愿如何,总要在生活中开辟自己的前进道路的。“你别无选择”,这是历史老人对把生命供奉在艺术祭坛上的一代年轻的探索者发出的威严的声音。这声音穿透刘索拉奏出的这部不协和的、狂热而怪诞的交响乐,撞击着人们的心灵。
  他们正在别无选择地朝艺术创新的荆棘之路闯去。
  让我们象胸怀开阔、视野高远的金教授那样呼吁:
  “让世界知道他们吧!”
                  一九八五年四月十日
                 (原载《读书》1985年第6期)


《你别无选择》故事梗概:

  李鸣已经不止一次想过退学这件事了。有才能,有气质,富有乐感。这是一位老师对他的评语。可他就是想退学。李鸣到他所崇拜的王教授那儿去请教是否可以退学,王教授的回答却是:“老老实实学习去吧,你别无选择。”从此,李鸣老是赖在床上不起来。

  石白是贾教授认为的好学生,一道和声题要做六遍。他已经把一本《和声学》学了七年,可他的和声用在作曲上听起来象大便样干燥。但在课上老师要是讲错了半个字,他都能引经据典反驳一气。他不参加任何活动,和任何人搞不到一起。学小提琴学了十五年,可还走调。

  留了大鸟窝式长发的森森,头发永远不肯趴在头上,就象他这个人一样。他不洗衣裳不洗澡,有次钢琴课把老师熏得憋气五分钟。他成天在琴房里追求“妈的力度”。他说:“不是先生说的那种力度,是我自己的力度,我自己的风格。”

  孟野的才气不在森森话下,可一天到晚让女朋友缠住不放。经常莫名其妙失踪几天。孟野那脉脉含情的眼睛老给人一种错觉,惹得女生们合影时总爱拉上他。一旦被女朋友发觉,免不了要闹个天翻地覆。这疯子,门门功课都五分,可就是不照规章办事。他的作品里充满了疯狂的想法,一种渴望超越自身的永不满足的追求。可金教授喜欢他。

  这个班有三个女生,已经把全班搅得不亦乐乎。为此,后面几届的作曲班就再也没有招女生。主要是贾教授大为头疼,风纪、风化都被这三个女生搅了。“猫”是个娇滴滴的女孩,动不动就咧嘴大哭,哭起来象个幼儿园的孩子一样肆无忌惮。“懵懂”一天到晚只想睡觉,她能很快弄懂老师讲的,又能很快把它们忘掉。她想模仿孟野也写个现代化作品。第三个是女生中的楷模。她精确非常,每天早晨六点钟铃声一响,腾地就从床上坐起来,中午和晚上无论人家怎么说话她都能马上入睡,由此得了个“时间”的封号。“这家伙简直是机器!”“猫”对“懵懂”说。孟野因为和“懵懂”跳了一场舞,被人拍了照,拿回家去,惹出的麻烦使人啼笑皆非。

  贾教授对这个班的学生几乎感到绝望,他不能表示无能,他得管。于是呼吁要对学生从生活到学习进行正统教育,不仅作品分析课决不能沾二十世纪作品的边儿,连文学作品讲座也取消了卡夫卡。贾教授讲作曲,但自己从不作曲,偶尔做出来的曲调也平庸无奇,就象他身上的中山装一样。考作曲课时,他交给学生的歌词是:“青山绿水小村庄,革命精神大发扬。”不知是民谣还是诗词。他一辈子兢兢业业地研究音乐,而几乎无一创新。他恨那些没完没了地搞创新的家伙。在他看来,金教授什么也不懂,只会作曲,是个肤浅的家伙,可无论国内国外的作曲家会议又老是邀请金教授,这更是肤浅之举。当二十世纪的作曲技术冲击着古典音乐时,他正年轻。有人告诉他那些鬼东西不屑一顾。他在自己的金字塔里研究了大半生,毫不怀疑任何与他不同的研究都是堕落。但,老了,老了,突然蹦出这么几个学生,他们偏偏要在课堂上提出无数问题来使你措手不及,他们偏偏要违反几百年的古老常规,而去研究那些被否定被唾弃的二十世纪现代技法,这使他不仅担心自己的金字塔,而且担心全国、全世界必堕落无疑了。当在某国举行国际青年作曲家比赛的通知送到他手上时,他皱起眉头,心事重重地去找金教授商量。

  金教授不太注意“风纪”,一把年纪的人总爱穿灯芯绒猎装,有时还散发出一股法国香水的味儿。金教授上课时,几乎不会慷慨陈词,老是懒洋洋地弹着钢琴,如果你体会不到他手下的暗示,你就永远也不明白他讲的是什么。当贾教授拿着通知来找他时,他建议让学生自愿报名,由老师把关把最好的作品送出去。贾教授坚持要送一些规规矩矩的作品,以体现教学成果,特别强调:“决不许学现代派。”金教授最后的回答是:“要么放弃比赛,要么让世界知道他们。”贾教授觉得这想法太无聊,可也只好同意通过比赛,选出好的作品送出去。

  作曲系参加比赛的作品在礼堂举行公演,由专家鉴定,决定送谁的作品出国。李鸣破例从床上爬起来坐在最后最边的位置上。音乐会正常进行。有的作品充满激情但思绪混乱,有的作品逻辑严谨但平淡无味。森森的五重奏给人带来远古的质朴与神秘感,生命在自然中显出无限的活力。孟野的作品质朴得无与伦比,哀伤得如泣如诉,好象高山巨石,参天古树,大地在毁灭中挣扎,万物唱着古老的曲调。

  演奏会大大震动了贾教授。森森和孟野,简直不象话,纯粹是蹂躏音乐,是音乐世界的大破坏者。这两个学生的名字是两个危险,是神圣世界的污点。贾教授要在会议上说这件事,要让人写文章,让全国知道,竟然出现了这种音乐,法西斯、杀人犯。这篇文章让石白来写。

  评选委员会从考虑送出国参加比赛的作品中撤消了孟野的作品。因为有“法西斯音乐”这一说法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于是保留了森森的作品。孟野在音乐会后当即失踪。而后院方收到了一封控告信,是孟野妻子写的。因为孟野视音乐为生命,不肯把爱情放在前面。身为作家的妻子在信中指出,孟野已违反校方规定,私下和她结了婚,按理应开除学籍,她原和丈夫一同流放到边疆。学校对孟野从宽处理,劝他中途退学。

  森森的作品在国际比赛中获奖。布告一贴出。作曲系全体师生都跳了起来,李鸣也从被窝里爬起来。森栗简直不相信这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他想起孟野被妻子死活套走,想起李鸣从不出被窝,所有人在他面前掠过。他打开窗户看看清净如玉的天空,他哭了。




方方及其风景
方方的作品为写实小说。小说取自1980年代一直到当代的市民生活,生动而富于情感,十分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她是出生于1950年代,成名于1980年代的一代作家的重要代表。

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坛引人注目的一道景观是“‘她们’的小说”。她们姹紫嫣红,争奇斗妍,或以卓尔不群的写作姿态或以独具风味的地域描绘或以别具一格的故事新编或以浅斟慢饮的感觉把握。方方的与众不同在于她的摇曳多姿:她以点燃理想火炬洋溢着浪漫主义深情的《“大篷车”上》步入文坛,后以写实笔法描绘着浩漫生存布景后面忽然人生的嘻啼啸叹,写实之中闪烁着超现实主义黑色幽默意识流等现代主义色彩笔墨,她有游刃有余的智性和调皮参与喧哗与骚动,笔下“兔一样的快速,狗一样的机敏,牛一样的勤奋,羊一样的顺从,猪一般的超脱”(《白雾》的豆儿们)洒脱自在,绝不会失于精神崩溃寥落沉沦,却也有“何阖而晦何开而明?角宿未旦曜灵安藏(《祖父在父亲心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一处灿烂的桃花一角自己的天空而不得生如蝼蚁死如尘埃彻透身心的虚诞与悲凉,她的语言或平实从容或粗犷老辣或清丽哀婉或沉重忧伤,在以肮脏、粗俗、市侩、丑陋的细节展示城市黑洞生存其间的人们自觉或不由自主地相互倾轧的同时又以优雅庄肃伤感悲悯的笔调追怀情感方舟的沉没,叹喟家园的不知何处;批评家显然注意到了方方行云流水纵横城市乡村的大气和洒脱而予之以“少有的逾越了自身性别的女作家之一”的社会型作家定位时,她却又有了一篇相当敏感细腻充满了非理性幻觉女性主义色彩浓厚的《暗示》。

方方的小说世界囊括了从官子塌至淳至朴的歌哭兴废到大武汉街巷码头工厂院校乍暖乍寒的世态人情,折射出凡俗天地求生存求发展求安乐的人们多层次多姿态的人生图景,体现出作家对生活内涵的不断追索和个人命运走向的深层思考,其创作动因由最初一个文学青年站在熟悉的小人物立场上呼告生命的意义到中期立于相当的高度冷静地反映社会生活再到近期“创作的基本动因往往并不来自对现实生存形态的具体感知感动,而是产生于对生活内涵以及对穿透人性深度的一种知性的捕捉,且她能极自然地将这种思考和把握还原于小说的现实生存图景中,将言外之意沉潜于小说情节与人物之中,在小说有形的或有限的生活空间中……故事与情节……成为一种思考的诱因”。方方以“人类的生存是什么”为主题的方块字图式愈来愈好看和耐人寻味,面对“人类生存”之下埋伏的行为动机的推测几种则启人深思。  

如“ 七哥说生命如同树叶,所有的生长都是为了死亡。殊路却是同归。七哥说谁是好人谁  是坏人直到死都是无法判清的。七哥说你把这个世界连同它本身都看透了之后你才会清楚  你该有个什么样的活法。我将七哥的话品味了很久很久,但我仍然没有悟出他到底看透了  什么到底作怎样的判断到底是选择生长还是死亡。我想七哥毕竟还幼稚且浅薄得像 每一个  活着的人。

  而我和七哥不一样。我什么都不是。我只是冷静而恒久地看山下那变幻无穷的最美丽的风景。”

                                  --《风景》

  不能不注意到方方某种对生命的不确定性定位和她创作的视角定位:“生命如同树叶”我只是冷静而恒久地看……风景。 这里,生命不但不是人们惯常讲的“长青之树”,甚而不是片“绿”叶。如果说“树叶”暗喻“人的存在”“风景”暗喻“人类的存在空间”的话,那么“树叶”之于“风景”,是那般的密密匝匝而又偶然微渺。每一张叶子绿时绿着自己的绿,殊途同归;且由或高或低或肥或瘦的的此在辗转落下时又是因了夏春秋冬哪一季哪一级的风然后飘飘然东西南北归于何方?倘说七哥的视角体现出一种自觉,这片自觉的树叶感悟到了无限中的有限,无奈中的能动,无是无非的自我认可从而一股劲地愈加蓬蓬勃勃,那么“我”的视角则因惯看春花秋月而沉潜冷静。在不动声色的静观默察中,方方描绘着芸芸众生纷繁复杂的生存图景,生生不息之下的困厄与挣扎。  与再现当代人生存的物质困窘相对应,对“精神家园”流逝的无奈也是方方小说一个重要的主题层面,从根本上说,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和绝望心绪的突出表征是其精神之家的无从寻觅和无处着落。


  在方方的小说当中,对女性的描写多从性格方面做大量的文字工作,她对女性的理解多从一种同性的审视视角去把握,人物的类型也有着明显的分类特征。从起初的对农村女性生存的关注转向对大都市女性的生活世界。作家也曾谈到,对于农村女性生存的关注是源于一种理解和同情,用自己的笔来反映她们生活的喜怒哀乐,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工业化文明带来的社会生存压力在都市女性的现实生活中表现的尤为强烈,她们原有的美好品质和性格在城市的转变当中被压抑,被扭曲,最终上升到一种性格的变异或者变态,但是从其发展的历程来看,已经从一种变态走向一种自然。


池莉及其烦恼人生
池莉在我国当代文学界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其代表作《来来往往》、《口红》、《小姐你早》等作品一经搬上荧屏就成为观众热烈追捧的收视热点,均取得了艺术和市场的巨大成功。池莉的作品关注市井生活,文字能够与读者坦诚相见。其新作《生活秀》一问世,便同时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

捍卫平凡人生,启蒙生存意义——解读池莉《烦恼人生》
池莉的成名作《烦恼人生》用文学的形式为我们勾勒了现代人的生存状况与内心世界,通过对人生的凸现、观透析与认可,暴露出生活的本质,捍卫了普通人的平凡人生,让人有所参悟,从而对现代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及人生态度有了更深刻的审视、反思并有所启示。
《烦恼人生》是池莉的成名作,也是真正确立她在当代文坛地位的作品。这篇作品体现了池莉的写作态度和创作风格。我们发现,其他为池莉赢得盛誉的一些作品也有类似文化上的特色。《不谈爱情》写了婚姻的烦恼,《太阳出世》写了生育的烦恼,《金手》写了爱情的烦恼,《一去永不回》写了青春的烦恼,《白云苍狗谣》写了事业的烦恼……总之,读完池莉的一系列作品之后,我们也许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烦恼人生,人生烦恼,人生总是甩不开烦恼,烦恼总是与人生形影不离。可以说,以“烦恼”来概括池莉的作品有一定的准确性。因此,解读《烦恼人生》,让我们对现代普通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反思与启示。
《烦恼人生》,以其特有的琐屑、平淡、鸡毛蒜皮的罗列和不故作小人物状的朴实展现了现实人生、日常生活及婚姻关系中的困窘、辛酸和艰辛,真正搔到了生活的痒处、痛处、烦心处、苦恼处。《烦恼人生》虽说是一篇虚构的小说,但更像一部新闻记实短片,长长的镜头聚焦于工人印家厚一天的生活。小说琐琐碎碎地记录了主人公印家厚从凌晨到晚上一天的生活经历,最大限度地突现了钢板厂操作工印家厚所处的烦恼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形式:半夜孩子跌下床的慌乱,晨起洗漱解手排队的无奈,带儿子挤月票的拥挤争吵,评奖金只得了个三等奖的恼怒,对徒弟雅丽一往情深表白的恍惚,食堂吃饭吃到青虫的愤懑,为父亲祝寿准备礼物的奔波,住房的拥挤,经济的拮据……零零碎碎地写出了生活的本色,本色的生活,道出了我们这个社会一个微不足道的工人过日子的辛苦与无奈。虽然作品只写了主人公一天的生活,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这个操作工人一年或一生的生活,看到一代人一年或一生的生活。
  小说摆脱了以往歌颂或批判的模式,进入了纯粹属于文学的叙事状态。池莉只是实实在在、平平实实地描述“毛茸茸”的现代都市最普通人物最平凡的日常生活,但在平凡琐屑的描述中却大胆地“凸现人生”,给真实的生活进行框定,进而“透析人生”,在探求人生的本质之后升华到“认可人生”的理性高度,并最终令人参悟其中的“意蕴”。实现了对普通人平凡人生的有力捍卫和对现代人生存意义的启蒙。她的视点关注着普通人,关注着现实生活,在写作中,她作为作家的视点和主人公的视点是一致的,心态是一致的。她抛弃了各种与现实生活相比较的参照物,
从《烦恼人生》开始池莉就将笔触锁定在中国最广大民众身上,她打定主意要在自己的小说中最准确地描绘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因此池莉毫不犹豫地抛开“文人腔调”,热情而真诚地贴近生活各个层面包括社会最底层,用她智慧的眼睛透视着人生百态,坚持“直面人生”的写作。她总以一个有过平凡人生深切体验的普通人的姿态和情感把生活的原生态凸显出来在她笔下,生活充满了奔忙、争斗、辛酸、悲哀、不平和匮乏:《烦恼人生》中印家厚的一天是忙碌的一天,带孩子、跑月票、赶轮渡、上班、被人吆来喝去,窝囊得吃饭都碰到虫子……
作者在小说中沉重、艰辛、富有生活质感的这些描写,目的并非仅是对普通民众施以人道主义关怀,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种对生活的“奔忙”来揭示人生烦恼的根源。这种烦恼首先在于“奔忙”的无意义。在“奔忙”的劳累和“奔忙”的结果之间有一种让人啼笑皆非的荒诞,而这荒诞背后掩藏着深深的悲哀;其次是“奔忙”的不可变更,这种生活的基本姿态已成为程序被固定下来,人没有能力改变或摆脱。作者独辟蹊径地昭示出:千篇一律的生活尽管无聊,但其间也不乏一点点温情、一点点快乐,有一点点美好的梦想,而生活程序之外的那些偶发事件,反而给人带来更多的烦恼,那些打破了奔跑定势的事件倒成了烦恼的根源;再次,烦恼还在于种种“奔忙”的循环反复。
作者还以同样的勇气将这种生活一层一层剥开,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透视来探求人生的本质。小说中印家厚面对现实生活之网的坚韧和向往理想人生的梦境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作品一种深层的结构和内部层次,从中可以透视、探求出人生的本质。
《烦恼人生》的意义并非仅仅在于凸现并揭示人生的烦恼,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对这种烦恼人生的认可。这种对生活的认可体现在印家厚的生活哲学上,表现为:忍与和。。面对茫茫苍穹缓缓流动的一个渺小生灵,忍两口气算什么呢?没住房和因没住房妻儿挤在一张床上,儿子被摔下来,摔得热血直流:忍。没钱买瓶好酒给父亲祝寿和满足老婆上饭馆吃顿西餐的请求:忍。无端扣发了奖金和咽着食堂饭菜里的青虫:忍。没有心心相印的爱人或这种爱人已同别人结了婚并生了孩子,或正有一位这样的俏丽姑娘(雅丽)深深爱着自己:忍。印家厚的“和”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因生活所迫而无可奈何的“和”。一是自觉自愿(因为前者)而发自内心的“和”。后者比前者更具有悲剧色彩。
《烦恼人生》中池莉以一种平和温馨、不无同情、不无幽默、不无默契、不无赞许的叙事口吻在书写现实,给人以真实感和时代感。池莉不以思想启蒙者和社会批判者自居,不是高屋建瓴地俯瞰世界,也不是居高临下地去指点生活,而只是以一个有过平凡人生深切体验的普通人的姿态和情感,平平静静、切切实实地地展现着既充满烦恼与艰涩又充满意趣与欢愉的人生;透过纷乱、琐屑的原生态的生活表象而露出了丰富的内涵。小说通过对人生之凸现、透析与认可不仅勾勒出当时人们的社会生存状况,而且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及生存意义进行探讨,从而揭示出现代人的精神特征及对人生的态度,捍卫了普通人的平凡人生,除此之外,同时也激发读者一连串的理性审思和联想,参悟其中的意蕴。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蕴:其一,赞美普通人身上“达观而质朴”的生活观,赞美小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受挫而不馁”的坚韧的民族性格(这在“认可人生”部分已作分析,不再赘叙);其二,呼唤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在凸现了人物的勤劳、善良、坚韧等美德的同时我们发现作者同时也否定了他们生存其间并吞噬他们生命意志的那个生存环境。家庭单位上班下班洗衣做饭抚养孩子如何巴结人搞到房子……每一件事都面临着严重的困难,这种困难比刀山火海还令人发怵,人活得极其沉重,极其烦累。生命被磨蚀,灵魂在淌血,这样的生存环境难道不需要改善吗?“印家厚们”不应该活得更好吗?要知道,在生活、物质上的困窘使人没时间也没精力对精神世界进行追求探讨从而造成精神困窘——精神追求在不自觉中迷茫消失在物质生活的困窘之中,而人的精神困窘,灵魂的无所依托又使生活、物质困窘更加暗淡,这就无形中造成了恶性循环;其三,呼唤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池莉在描写小人物美德的同时也毫不客气地展现他们严重的缺陷——文化素质差。表现为人物的精神世界的匮乏。(如生存的艰难使人物丧失了自身对外部世界的自信)作者之所以细致地描绘这些,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人们从审美关照中惊醒,有意识地追求更高层次的文明生活,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总之,从她的《烦恼人生》我们不仅可以悟到她对人情人性美的肯定,而且可以发现她对历史对社会的沉重思索,对提高民族素质的深切呼唤。
  从以上三者的互相参照中,我们发现,池莉在作品中表现了普通市民的家庭生活,反映世态人情,下层人民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心理;沿流溯源,又映射起和包含了社会的、政治的、历史的意味,让读者切切实实地咀嚼了生活,认识了生活,在审视人生的烦恼中,对烦恼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反思,并最终得到有益的启示。


苏童及其妻妾成群 碧奴
小说《妻妾成群》
  小说《妻妾成群》描述颂莲由一个女学生变成大户陈家四姨太,渐渐溶入陈家大院的争风吃醋中,目睹陈家女人的一个一个的悲惨命运,最终连自己也变成了疯子,作者以沉重的笔调记叙了一个封建大院里的恩恩怨怨,明争暗斗。

  苏童的成名作当推1987年发表的《一九三四年的逃亡》,从 那时起,苏童被批评界看成“先锋派”(或“后新潮”)的主将。1989年以后,苏童的风格有所变化,从形式退回到故事,尝试以老式方法叙述一些老式故事,《妻妾成群》则是典型代表作。

  准确地说,《妻妾成群》并不能反映苏童作为“先锋派”的面目。这篇小说已经带有回归传统的意向,甚至不少人把这篇小说推为“新写实”的代表作。在这里选择这篇小说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作,主要是因为这篇小说影响甚大,也标志着苏童叙事风格走向成熟。况且这篇看上去古典味十足的小说,也显示了非常现代的叙事方法;它强调语言感觉和叙事句法,依然未脱形式主义外衣,因此。它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作,也恰如其分。

  这篇小说讲述一个女性遭受的婚姻悲剧的故事。与“五·四”时期大多“新青年”相反,颂莲这个“新女性”却走进一个旧家庭,“几乎是自觉成为旧式婚姻的牺牲品,她的十练坚决成为她走向绝望之路的原动力。显然,苏童赋予这个女性过多的女人味,她谙熟女人之间的争风吃醋和勾心斗角,甚至以”床上的机敏“博取陈佐千的欢心。然而,她清纯的气质和直率的品性终究挽救不了一个小妾的命运。小说几乎没有关于陈佐千的详尽描写,这个热衷于纳妾的旧式男人,看上去有点像西门庆,他以对床弟的热情来掩盖已经颓败和虚空的生活。在整个故事中,他是一个至高无上而又苍白空洞的背景,以至于在张艺谋改编的影片中,陈佐千只剩下一个凝重而模糊的背影。飞浦似乎带来某种生机,在他英俊潇洒的外表掩盖下,却是对女人的惧怕,对于这个家族的人来说,对于这种旧式腐朽的生活来说,飞浦又是一个断然的否定。苏童不仅写出父权制社会中妇女的悲剧命运,而且写出了父权制历史必然崩溃的劫难。尽管那口井的象征意义有些勉强,然而,那种阴郁的背景无声无息吞噬鲜亮的生活希望,陈旧的生活气数已尽。
苏童显然不是在重复讲述封建婚姻悲剧的故事,对于苏童的叙事来“故事”似乎并不特别重要,主题甚至也无须深究。这个并不新颖别致的故事,却能给人以特别深刻的印象,就在于苏童富有韵味的叙事,那种纯净透明的语言感觉;那些刻划得异常鲜明的故事情境;那种温馨而感伤的气息。显然这个故事可以看到《家》、《春》、《秋》和《红楼梦》,甚至《金瓶梅》的影子;作者对这种生活的把玩观照,多少还可见中国旧式文人的传统态度。这些使得苏童的叙事既具有历史颓废主义的手笔,却也深藏着文化韵涵。某种意义上,这篇小说表达了苏童乃至一代青年作家奇怪的历史观。即把“性”看作历史的根源和动力。由于“性”的紊乱,家族乃至历史破败的命运不可逃脱。陈佐千作为一种古旧文化的历史记忆,他试图从年轻女性身上获得生殖力(生命力),他的企图的失败不过到象征性地表示古旧的中国历史已经彻底丧失了延续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这篇小说无意中写出一种历史颓败的情境,一种文化失败的历史命运。
     苏童尤为擅长刻划女性形象,“红颜薄命”的古训,在苏童手里特别富有韵味。在他看来,也许“女性身上凝聚着更多的小说因素”,那些女性优雅明净,任性而薄命,浑身散发着感伤的诗意。不过,苏童笔下的女性也因此给人以雷同之感。她们有类似的心性,同样的命运。很显然,《妻妾成群》的结尾有些勉强,似乎有意营造悲剧性的结局,苏童的那些女性的命运早已被先验地注定了。
   苏童的叙事优雅从容,纯净如水《妻妾成群》尤见他的这一特色。平实写来却意韵横生;着笔清雅而富有江南情调;这应归结于苏童把叙事与抒情结合得恰到好处。对于自己的优雅一路的风格,苏童颇有疑虑;北方作家讥之曰“脂粉气”、“女性味”。
      最新长篇小说《碧奴》2006
《碧奴》的故事本身是一个巨大的隐喻。在隐喻中讲述苦难和悲伤的故事,可以说是一部眼泪的传奇。小说中碧奴所在地方的人们的哭泣是有种种规定的,与年龄和性别有关。哭无疑是最基本的情感及其表达的普通方式之一。但在残暴统治下,这项权利却被剥夺和扭曲了。苏童用了先锋派修辞性的语言,并在语言与现实之间拉开一种距离——一种虚幻的神话式的距离。他有意削弱了历史苦难的现场感和实在性,使它们具有想象和审议的意味。生动的细节却具有触目心的真实效果,以轻巧的语言讽刺和鞭鞑着压迫的力量。作品中碧奴的丈夫始终是缺席的,但正是这种缺席,使人物和作品更有一种飞翔的姿态。也使这种情感作了跨时代的认识和体味。正如作者所说:
  “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永远是横在写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孟姜女。我对孟姜女的认识其实也是对一个性别的认识。对一颗纯朴的心的认识,对一种久违的情感的认识。我对孟姜女命运的认同其实是对苦难和生存的认识,孟姜女的故事是传奇,但也许不是一个底层女子的传奇,是属于一个阶级的传奇。”
地板
 楼主| 沐一ng 发表于 10-1-4 11:53:40 | 只看该作者
注:这些总结不是全面得,主要是针对以具体的代表作进行的,是教材的一个小小的补充和具体注解,最好结合王庆生版的当代文学史。
5#
朋灵 发表于 10-1-9 20:22:3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你的发帖
6#
15默默向上游 发表于 14-4-24 18:37:4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9 00:59 , Processed in 0.27290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