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参加考试,为什么要把外语作为选拔的死杠杠?
专家们经常抨击现在学生语文水平越来越差,论文写得别字满篇,不知所云,可是这都是谁造成的?从小学到大学,有人重视过语文教育吗?我们何曾把语文考试提高到英语这个高度?
说到底英语只是个工具,有必要让所有人都达到同一个标准吗?当一个工具明明用不着却还要费大量时间来学习时,这不是一种浪费么?
每个考研的人应该都有体会,复习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分给英语了.如果我们把这些时间都用来学习专业课,那么我们对本专业的研究一定会更为精益,这样的学习恐怕更有意义吧.
有人会说学好英语很必要啊,不然怎么跟外国进行学术交流呢?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对外交流的.理工类的,难道都会去麻省理工?文科的,就都得像林语堂那样用英语写本古代文学的书?我们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只是想继续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将来在国内找份工作,如此而已,并没有问鼎诺贝尔的野心,也不打算广交国际友人,为什么英语要学那么好?况且考得高就代表英语语言能力强吗?
现在不是讲市场经济吗,那么英语学习为什么不让市场来决定?如果一个人发现英语不好对工作有很大影响,会被辞掉,那他一定会玩命的学,如果在实际生活中用不到,我们为什么还要学?
我不明白,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非要考英语?除了刷人,它还有别的什么实际意义吗?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