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提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小木_晓丹 发表于 10-4-10 11:1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提要
三  杜甫七律之演进的几个阶段



1  引言

     ⑴  中文的特色,是一字一音节,宜于对仗。这也正是魏晋南北朝以来诗歌的发展方向。同是律诗,七律比五律多了两个字的麻烦,也多了两个字的艺术容量。但只有到了杜甫,才把这一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⑵  杜甫存诗1458首,七律151首。这151首诗的创作,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2  第一阶段:安史乱前(???—755岁末)

     ⑴  模仿尝试阶段。数量最少,成就最差。举例:2首,《题张氏隐居》、《城西陂泛舟》。

     ⑵  原文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宴。不有小舟能荡漾,百壶那送酒如泉?


     ⑶  分析:第一首:平顺工整,不脱平俗空泛之风,内容、句法类似前举李颀诗第二首,并无建树。第二首:极铺陈工丽之盛,不脱初唐遗风。二诗皆失粘,与王维二诗同属“折腰体”。

     ⑷  总结:这一阶段的七律:尚未摆脱时尚(包括时尚的“折腰体”),风格平顺工丽;成就还不及王维、李白。但此时的失粘,为后来创作拗体准备了经验。



3  第二阶段:返京为官(757十一月—759七月)


     ⑴  纯熟完美阶段。思想和艺术大为进步。可分为颂美、伤感两部分,后一部分可为代表。举例:2首,《曲江二首》。

     ⑵  原文: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⑶  分析:安史乱起,杜甫迭遭忧患,情感非乱前可比;其技巧亦同时进步,才能如此淋漓尽致地表达。内容、句法,超越前人;这不仅是杜甫七律的进步,而且是整个七律的进步。

     ⑷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而别情见于诗》极佳。但这是多种因素作用下,杜甫的超常发挥,不可以常理度之。



4  第三阶段:定居草堂(759十二月—762七月)


     ⑴  脱略疏放阶段。七律多作于生活安定时。艺术上脱略,内容上疏放。于第二阶段之百尺竿头,复进一大步。举例:2首,《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宾至》。

     ⑵  原文: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⑶  艺术:第一首脱略疏散(非拗体)而不失工整;第二首句句宾主相对,脱略复夹于谨严之中。这脱略,正是更高层次的工整;它表明作者熟极于律,从而在格律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

     ⑷  内容:青年时的壮志豪情、中年时的哀怨悲伤,至此一变为闲散疏狂。历尽艰险、辛苦备尝之后,终于获得了安居——杜甫看“开”了。



5  第四阶段:入夔之后(765九月—770十一月)


     ⑴  从心所欲阶段。对格律的反抗,由消极的以脱略代疏放,变为积极的破坏与建树。其成就表现为正变两方面:正体腾挪跳跃于格律之中,变体横放杰出于格律之外。两方面对立统一。


     ⑵  变体

           ①  变体,是对格律的破坏,即拗体。举例:1首,《白帝城最高楼》。

           ②  原文:
           城尖径昃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③  分析:以拗折之笔,写拗涩之情。而于拗折之中,尚不失格律之精髓。但拗体破坏了七律精美的形式,终非主流。韩愈学其奇险句法,黄庭坚学其创新拗体;但仅有奇拗之形式,而无相应之内容——买椟还珠罢了。


     ⑶  正体

           ①  正体,是对格律的建树,是杜甫七律最主要的成就。举例:最可注意者,8首,《秋兴八首》。

           ②  原文: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③  分析:内容上:饱含着“意象化的感情”。形式上:句法突破传统,意象超越现实。



6  杜甫对正体七律的贡献


     ⑴  句法突破传统

   中国诗歌句法的演变,是由平缓变为精练。即使没有杜甫,七律也将向这一方向发展。但杜甫不仅做到了这一点,而且有意识地颠倒因果、不顾文法,而以感受为重点组织句子。既符合了律诗发展的趋势,又为它开辟了超乎写实的新境界。这样,七律才能够既保留精美的形式,又不受严格的束缚。举例:《秋兴八首》其八颔联。


     ⑵  意象超越现实

   中国诗歌自《诗经》以来,就偏于写实;即使有比兴喻托,也多与现实相关。杜甫本人也因“现实主义”出名。但杜甫晚年却能写现实而超越现实,化实物为意象。这是因为:①意象化的感情;②句法突破传统;③杜甫的感情深厚博大,所以虽不像李贺、李商隐那样虚幻,也能突破现实的局限。举例:《秋兴八首》其七颔联。






1  为什么杜甫的成就少人继承?

     因为:⑴意象化的盛行,必在写实途径既穷之后;⑵中国诗歌与音乐有密切关系,偏于写实,较易为一般听众接受;⑶中国诗人多受儒家思想影响,内容偏于现实,又不能像杜甫那样超越之。


2  李商隐与杜甫

     ⑴   李商隐是杜甫“意象化境界”的继承者。李商隐的《锦瑟》与杜甫的《秋兴》一样公认难懂,号称“诗谜”。

     ⑵   共同点之一:感情过人。但:①杜甫感情博大,溢出于事物之外;商隐感情深锐,透入于事物之中。②杜甫感情多得之于生活体验;商隐感情多得之于心灵锐感。

     ⑶   共同点之二:擅长以七律标举名物、营造意象。但:杜甫多用实有之事物;商隐多用虚无之事物。商隐比杜甫更进一筹。

     ⑷  李商隐也得益于李贺,但青出于蓝,成就直追杜甫。无杜甫七律,则无商隐七律。


3 李商隐之后

     ⑴   宋元:宋人偏重理性,而杜甫、李商隐重视感性,又未有意提倡;是以学杜者虽多,各有所得,继承“意象化境界”者全无,反目之曰“诗谜”。

     ⑵   明清:前后七子学杜,得其形而遗其神;晚明公安、竟陵两派,注重抒写自然,成就多在散文;清之宗唐、宗宋二派,各有主张,作者众多,成就可观——但都没有致力于“意象化境界”。

     ⑶   晚清:黄遵宪以新词写旧意,王国维以旧词写新意。陈宝琛表现意象、陈三立接受新学,亦颇可观。


4 白话诗与杜甫

     ⑴   白话的兴起:于中国旧诗,是遗憾;于中国文学,是新生。白话诗的前途,应当是光明的,然而不幸陷入无意义的白、晦之争中。始而失之过白,继而失之过晦。

     ⑵   不成熟的白:早期一般作者只知一味求白,与陶渊明、杜甫晚年之“白”,大不相同。加上很多人拙于文字,使其作品滋味远不如旧诗。

     ⑶   不健全的晦:求晦亦大有可为。然而很多台湾现代诗人鄙薄传统,一味崇洋,且生吞活剥;又过分求晦,捧心过甚,反以健康为可耻。良可憾也。


5 著作缘起

     ⑴  愿以杜甫的七律之路,为现代诗人作一借镜。《秋兴八首》“反传统”、“意象化”的成就,尤其值得双方面注意。反对者,自可知所反对的早有渊源;倡导者,当更为所倡导的求索经验。
     
     ⑵  是以,不惜小题大作:集不同版本六十九,详校《秋兴八首》之文字异同;汇不同注本五十三,依其年代序列之而加按断——终成三十八万字之《杜甫秋兴八首集说》。苟能使各方面读者有所进益,则作者幸甚!
沙发
hawei 发表于 10-4-11 16:44:5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板凳
xuewawazxq 发表于 10-4-17 12:1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hawei 的帖子

蛮有条理 我们的文学史老师大致也是这样讲的呢 谢谢楼主的分享哦
地板
刘云影 发表于 10-6-12 11:31:42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收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7 16:48 , Processed in 0.108968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