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纪高教《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精读版)》4月30日【今日】已出版!试读不断更新

[复制链接]
31#
 楼主| peterzjf 发表于 10-6-3 11:03:15 | 只看该作者
                     第三专题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同时,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又反过来保护其经济基础,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
1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1)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
第一,政治统治职能,即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手中掌握的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
第二,国家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即运用各种权力和资源对包括邮政、铁路、水利等事业进行管理,以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第三,国家公共管理能与政治统治职能是紧密联系的,从根本上说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职能的。
(2)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国际交往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国家对内政治统治职能的延伸,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的。
2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1)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进步性。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在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政治上要求形式上的自由民主、正义平等,这些特征与奴隶和封建制国家相比,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一大进步。
(2)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这种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的性质,并没有消除人们在政治生活方面实际上的不自由、不平等、不民主、不公正。资本主义国家只是以一种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取代了以往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而已。
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
(1)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而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提出了符合自身利益和要求的“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社会契约”、“自由、平等、博爱”等政治思想,并以此为指导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制国家。资本主义民主制的国家在不危及资本主义国家安全和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给予民众一定的选举、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权利和自由。
(2)资本主义法制是与资本主义民主结合在一起的。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它所依据的基本原则有:私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和人权原则。
(3)资本主义国家政权采取的是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行使,形成各主体之间的“制衡”。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它们直接左右着国家政权的运行;由于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实力上的差别和利害关系的存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冲突不断推动其政治制度的变化。
(4)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是资产阶级制定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从形式上看,竞选制度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重要形式。从实际政治作用上看,选举制是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5)政党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为达到政治目的,特别是为了取得政权和保持政权而建立的一种政治组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基本上是政党制。从政党制度的类型看,大致有两党制和多党制等形式。
4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历史局限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
第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的小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曾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第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使人民群众享有了比在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更多的社会政治自由,因而历史性地促进了人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第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经验,这对于社会进步同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2)由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第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第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的选举事实上是有钱人的游戏,是资本玩弄民意的过程。
第三,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资本特权的基础上的,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与穷人之间存在着事实上严重的不平等,资本主义法律的实质是将这种不平等合法化。
第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其多党制则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1)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各种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这些思想理论和观念后来成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则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之后由统治阶级根据自己政治统治的需要,在以往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上自觉地建立起来的。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1)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它是通过论证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合理性、资本主义民主的普遍性等观念来实现其维护职能的。
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这种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一方面把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内化为本阶级成员的基本信念,另一方面又可以成为统治阶级进一步进行阶级实践的指导思想,成为这个社会制度的理论辩护者。
3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1)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成果。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些思想文化成果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意识形态的形式或包含在意识形态中被保存下来的。这些思想文化成果同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
(2)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并经过一段时期的巩固和发展以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要起着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做论证的作用,因而其社会作用就开始走向反面,逐渐地与历史发展方向背道而驰。
(3)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我们应该加以学习、参考和借鉴;而其中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扭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需要而有意编造出来欺骗民众的虚假理论,则必须加以分析鉴别和批判。

32#
 楼主| peterzjf 发表于 10-6-4 10:29:09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专题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1)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
在生产和流通领域起支配作用的是自由竞争原则,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经济,政府对经济活动基本采取“自由放任”政策。
(2)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得以形成。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包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种形式。
2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
(1)在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中,在剩余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资本积累规律的作用下,必然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
第一,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第二,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所支配。
(2)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和自由竞争的结果,也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的重要表现。
3垄断的形成及本质
(1)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操纵与控制。
(2)垄断产生的原因:
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第二,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第三,生产高度集中,不但使原有中小企业无力与大企业竞争,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新企业的进入,这也使少数大企业自然占据垄断地位。
(3)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
第一,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
第二,最简单的、初级的垄断组织形式是短期价格协定。常见的垄断组织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等。
第三,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样,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通过联合来操纵并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4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1)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
(2)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竞争的主要原因: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后,没有消除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起来,还需要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
第三,不存在由一个垄断组织囊括一切部门、一切社会生产的绝对垄断。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非垄断的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3)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特点。
第一,在竞争的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的积累。垄断条件下的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巩固、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
第二,在竞争手段上,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不仅采取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使竞争更加复杂、激烈。
第三,在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时期,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在国内市场上进行,而在垄断时期,竞争的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5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1)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
(2)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第一,金融寡头在经济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来实现的。
第二,在政治上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亲自担任或指派代理人担任政府要职)来实现的。
第三,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来左右和影响内政外交与社会生活。
6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2)垄断利润的来源。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具体来说,垄断利润的来源包括:
第一,对国内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第二,通过控制市场占有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第三,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
第四,利用所控制的国家机器,通过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等再分配手段,把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转化为高额垄断利润。
(3)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第一,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第二,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4)垄断价格长期偏离生产价格和价值,但它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第一,从全社会看,垄断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整个社会所生产的价值总量,垄断企业通过垄断价格多得的利润,正是其他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失去的价值部分。
第二,垄断价格的总和加上非垄断价格的总和必然等于价值的总和。
第三,垄断价格的制定和变化,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变化。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就开始形成,在两次大战期间得到一定的发展。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现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广泛而迅速的发展。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结果。
第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二,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三,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也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
(4)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第一,宏观调节主要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
第二,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兴办了私人资本无力兴办的、适应新科技发展要求的巨大新型工业企业。
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第三,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第四,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加快了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
4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1)垄断资本在国内建立了垄断统治后,必然要把其统治势力扩展到国外,建立国际垄断统治。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经济动因主要有:
第一,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在别国谋求高额利润。
第二,将部分非要害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
第三,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第四,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这些经济上的动因与垄断资本主义政治上、文化上、外交上的利益交织一起,共同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的扩展。
(2)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
第一,借贷资本输出。
第二,生产资本输出。
第三,商品资本输出。
(3)从输出资本的来源看,主要有两类:
第一,私人资本输出。
第二,国家资本输出。
5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后果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产生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后果。
(1)对于资本输出国来讲,资本输出的作用主要有:
第一,资本输出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加速了资本积累,增强了垄断资本的实力。
第二,资本输出带动和扩大了商品输出,巩固和扩大了垄断资本的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
第三,资本输出大大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
第四,资本输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进一步巩同和扩大了垄断优势地位。
(2)对于资本输入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来讲,资本输入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一,吸收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第二,引进了比较先进的机器设备和工艺技术,同时培训了一批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和企业管理干部。
第三,利用外资和技术,建立一批现代工业,改造老企业和旧设备,优化了产业结构。
第四,利用外资扩大生产,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了产品质量,扩大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五,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收入水平。
(3)资本输入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第一,付出了较大的经济代价以及环境污染、能源和资源消耗的代价。
第二,产业调整和布局有可能受制于外资的投资战略。
第三,外来资本和跨国公司投资增加,冲击本国的民族工业,并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控制权。
第四,债务负担加重,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五,对国际资本的依赖性增强,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等。
6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和发展
(1)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随着资本输出的不断增加和垄断资本势力范围的迅速扩大,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同时,彼此间的竞争更为激烈,矛盾和冲突也更为突出。在这个背景下,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垄断资本的联盟,即国际垄断同盟,以便在世界范围形成垄断,并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2)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
第一,跨国公司是一种国际性的企业,它以本国总公司为基础,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从事跨国生产、销售和金融等业务活动。
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主要是由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出面缔结协定所组成的国际经济集团,它是国际垄断同盟的高级形式。
第三,国际垄断资本还建立起国际经济调节机制,以加强国际协调。国际经济协调的具体形式包括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协议以及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和集团等。
(3)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各种形式的国际垄断组织、国际垄断同盟和国际经济协调机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它们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他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
7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1)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帝国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第一,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第二,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第三,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四,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第五,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2)这些特征集中体现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对内通过“参与制”和“个人联合”谋求从经济到政治对整个国家的统治;对外运用经济的、政治的甚至战争的手段进行扩张,谋求对整个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3)二战后,虽然列宁指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在表现形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其基本内容及其实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1)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包括:
第一,生产的全球化。在国际分工和跨国公司的基础上,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日益联系在一起。
第二,贸易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
第三,金融的全球化。国际债券市场、基金市场迅速扩大,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第四,企业经营的全球化。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2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2)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促进了国际分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1)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不断提高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2)经济全球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能够控制一些国际组织,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但是,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第一,发展中国家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增强经济的竞争力。
第二,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第三,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第四,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3)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后果。经济全球化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
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第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第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第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因此,如何使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33#
 楼主| peterzjf 发表于 10-6-4 10:37:3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专题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1)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在这种所有制形式下,生产资料的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是一致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统一于资本家自身,雇佣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直接支配和监督下,为其生产剩余价值。这种占有关系反映了个体资本家同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和对立关系。
(2)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个体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是一种私人资本家联合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作为资本所有制的股东,仅凭所有权凭证即股票,就能以股息的形式得到一部分剩余价值,整个股份资本由职业经理人直接管理和控制,生产资料的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发生分离,所有权与控制权不再统一。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首先,国家资本所有制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
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第二,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
第三,国有制在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是由于其主要存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部门,所以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四,国家资本所有制就其性质而言,仍然是资本主义形式,体现着总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关系。
其次,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法人资本所有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另一种是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其基本特点是:
第一,各类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
第二,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手中。
第三,法人股东直接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和制约管理阶层的经营行为,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
第四,法人资本所有制在性质上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它仍体现着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1)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从进入生产过程开始已经隶属于资本,在表面平等的交换关系的背后,是资本对劳动的实际支配和控制。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指挥下的劳动只是形式上隶属于资本,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生产工具使用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劳动者个人的技能不再对生产过程和结果具有决定意义,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就成为实质上的隶属。资本家对工人的控制更加严格,剥削方式也更加巧妙和残酷。
(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此外,社会福利制度的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了劳动者的社会状况。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
(1)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分离,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拥有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
(2)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3)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危机形态的变化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国家已经承担起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
(2)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在:
第一,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
第二,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
第三,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
第四,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5政治制度的变化
(1)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资产阶级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
(2)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3)法制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以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
(4)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第二,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四,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为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旧的生产关系,新的适应生产社会化要求的生产关系必然将不断出现和发展。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第一,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生产资料私有制仍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方法。
第二,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矛盾,但并没有改变导致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
第三,周期性经济危机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经济特征。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深刻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
34#
 楼主| peterzjf 发表于 10-6-4 10:42:44 | 只看该作者
                        第三专题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
(1)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2)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3)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2资本主义自身的局限性
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
(1)同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一样,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对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动荡和危机。
(2)资本主义的这种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是不可能消除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1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
第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第二,经济危机的爆发正是这些矛盾发展的结果,它表明资本主义已无力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要用社会主义来代替。
第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
第四,只有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而代之,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2)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资本的不断积累为否定资本主义制度自身准备了物质条件。资本的不断积累必然提高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在客观上导致生产的集中和资本的集中,使资本的社会化占有成为可能。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都达到很高的程度,从而为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社会化生产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
(4)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资产阶级由生产力的解放者变成阻碍者。无产阶级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是真正革命的阶级,随着生产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无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无产阶级必将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统治,逐步建立消灭一切阶级、确保人人得以自由发展的联合体。
2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1)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进程。
第一,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第二,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第三,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
(2)尽管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总趋势,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
35#
qweaz123 发表于 10-6-7 00:47:52 | 只看该作者
官方的大纲还没有出来 这个怎么就...
应该看看序言他是怎么解释的
36#
 楼主| peterzjf 发表于 10-6-7 10:43:40 | 只看该作者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专题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史上的历史飞跃。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

一、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
1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所经历的家庭手工业、手工工场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相适应,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 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2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
(1)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和意大利的康帕内拉。
第一,莫尔1516年发表的《乌托邦》一书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社会:在那里,没有私有财产和剥削现象,人们有计划地从事生产,城乡之间没有对立,不需要商品货币和市场,实现按需分配。
第二,康帕内拉于1602年在监狱里所写的《太阳城》进一步描绘了一个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和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2)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他们分别在《自然法典》和《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中论述了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必然性,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阐述了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
(3)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以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在理论上致力于社会制度的分析。他们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批判包含着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
3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1)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
第一,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第二,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第三,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2)空想社会主义的不成熟的理论,是同当时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4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2)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从此,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便成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揭开了伟大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篇章。

二、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形式和发生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1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特点
(1)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2)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3)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它的阶级利益同所有其他劳动者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
(4)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绝不意味着革命的结束,而是更重要更困难的革命任务的开始。无产阶级必须永保革命性和先进性,直至实现共产主义。
2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
从理论上说,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
(1)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主要的、基本的形式。这是因为:
第一,列宁指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在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资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它是不会自愿让出政权的。
第二,马克思指出:“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在资产阶级的暴力镇压之下,无产阶级要想实现自己的革命任务,就不得不经过暴力革命。对于以前的剥削制度的更替是如此,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来说,更是如此。
(2)马克思主义在强调暴力革命这一主要的基本形式的同时,也并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第一,马克思在19世纪70年代曾经认为,英、美有可能用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
第二,列宁在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时,也曾经认为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但是,实践的发展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谈的是例外的情况,是作为“设想”讲的。
当然,资本主义还在变化之中,世界格局的变化也是复杂的,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必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课题,各国人民的革命究竟采取什么形式,只能由该国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情况结合的原则作出决定。
3无产阶级革命发生的主客观条件
(1)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指出:“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讲无产阶级革命将在几个重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并不意味着这种革命将在某一天或某一时刻“同时发生”,而是指同一个历史的发展时期。在一个时期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形成一个互相促进和支持的革命高涨的局面。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进一步加剧和尖锐化。列宁认真总结了当时变化了的新情况,集中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智慧,立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
第一,1915年8月,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第二,1916年8月,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又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在列宁看来,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是由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然后波浪式地发展为全世界的胜利。列宁所提出的这个新论断,是以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为依据的,也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

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在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的基础上,列宁根据对俄国国内革命形势和国际状况的科学分析,进一步得出了社会主义可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并且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在革命形势成熟的条件下,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
(2)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群众,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3)十月革命的胜利,显示了暴力革命的伟大历史作用。
第一,它证实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科学论断。
第二,它也向全世界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率先建立起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
第四,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苏维埃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1)从 1917年11月到1918年春天,苏维埃政权基本上完成了“剥夺剥夺者”的任务,银行和大工业的国有化使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2)1918年3月,苏俄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战争暂时停止,从而获得了不到半年的极为短暂的喘息时机。列宁抓住这个来之不易的和平时机,立即着手拟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计划。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和《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等一系列著作中,列宁制定了苏维埃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计划,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和途径等措施。
第二个时期: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1)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引起了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恐惧、仇视和反抗。从1918年下半年起,帝国主义纠合14个国家发动了对苏维埃政权的武装干涉,同时俄国爆发了国内战争。
(2)为了打赢这场战争,捍卫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从1918年夏到1921年春,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了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经济上采取一系列非常的、特殊的又带有强制性的措施。
第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环境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俄国迫使无产阶级采取的一种临时性政策。正如后来列宁所说的:“为了拯救国家,拯救军队,拯救工农政权,当时必须这样做”。
第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对于粉碎国际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了重要作用。
第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局限。稍后列宁注意到,“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第三个时期: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1)1920年底,苏维埃俄国击退外国武装干涉者,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1921年初转入和平经济建设时期。这时,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国内发生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在这种形势下,列宁深感如不改变政策将会失去广大群众,丢掉阶级基础。
(2)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毅然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
第一,这表明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对在俄国这样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又有了新的认识,标志着列宁找到了一条符合俄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扭转了国家的严重危机,活跃了苏维埃的城乡经济,发展了生产,大大加强了苏维埃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也改善了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
3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建设社会主义提出的精辟论述
(1)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初期,特别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
第一,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第二,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第三,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第四,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2)列宁还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阐明了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系列措施。
(3)列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也是他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思想遗产。
4苏联模式的形成
(1)列宁逝世后,联共(布)党内及理论界在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争论的结果最终是斯大林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2)1928年10月,苏联开始实行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建立社会主义大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32年底完成。1936年12月,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中,宣布苏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在这个过程中,苏联模式也得以形成并最终确立。
5苏联模式的特征
(1)从经济方面来看,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
第一,在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第二,在经济体制方面,主要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
(2)从政治方面来看,主要特征表现为:
第一,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
第二,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
第三,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6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其弊端
(1)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其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
第二,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为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
第三,这种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
(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主要体现为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四、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1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蓬勃发展,帝国主义力量的削弱,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先后有一批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
(3)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继俄国十月革命之后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成功地解决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列宁关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和实践。
(4)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2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
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1)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在世界社会主义取得重大发展的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口曾占世界人口的1/3,领土面积达世界陆地面积的1/4。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推动了这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2)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
(3)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社会主义的兴起,促进了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沉重地打击和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缩小了资本主义的势力范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00多个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民族独立,开始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
(4)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只要存在资本主义,作为批判武器的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和运动就会被传承和延续。由于社会主义在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的一贯立场,它已成为时代的一面旗帜,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并且在今后长时间内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五、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1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
(1)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都对无产阶级专政思想作过重要论述。列宁指出,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他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中,正是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同机会主义展开激烈的斗争,成功地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
(2)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第一,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与以往剥削阶级专政的性质根本不同,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
第二,在阶级本质上,它是对少数剥削者和反人民的敌对势力实行专政,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广大劳动人民破天荒第一次成了国家的主人。
第三,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工人阶级领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
2无产阶级专政的特征
(1)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
第一,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
第二,历史表明,由哪个阶级对政权实行领导,这是决定国家政权属于什么性质的首要标志。由工人阶级领导的政权,一般属于无产阶级专政,也有的属于工农民主专政或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第三,工人阶级对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作用是通过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核心。
(2)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
第一,建立工农联盟,对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工人阶级只有把农民团结联合起来,才能形成足以战胜剥削阶级反动统治的强大革命力量,从而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第二,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后,同样也离不开农民的支持,只有把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在稳固的工农联盟的基础上,无产阶级政权才有牢固的根基,才有战胜一切敌对势力、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
(3)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无产阶级专政担负着极其繁重的历史任务。这些任务是:
第一,镇压阶级敌人的反抗和破坏活动,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第二,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和发展公有制。
第三,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第四,防止国外敌人的侵略和颠覆,支持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等。
(4)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多样性。
第一,由于各国的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关系、民族传统习惯不同,社会主义各国采取的国家形式也不同,因而使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呈现多样性。
第二,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什么政权组织形式,需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在斗争实践中创造。
第三,无产阶级专政,不仅在阶级本质上,而且在政权组织形式上,与一切剥削阶级专政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产生过巴黎公社、苏维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
3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的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因为:
(1)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着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
(2)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任务是不断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改造旧社会,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实现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3)无产阶级专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随着专政职能的逐渐缩小,民主职能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充分发展,最后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也将归于消亡。
4社会主义民主
(1)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2)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第一,从国体上说,社会主义民主首先表明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即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享有最高的民主权利,并对少数剥削者实行专政。
第二,从政体上说,社会主义民主表明,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政府,管理国家。劳动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
(3)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第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归根到底是由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并为其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
第二,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一种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是人民革命长期奋斗和追求的目的。只有把社会主义民主同时也当作目的,作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来认识,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
5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
(1)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的历史联系。
第一,在民主原则方面的历史联系主要有:主权在民的原则、服从多数意志的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等。
第二,在民主形式方面的历史联系主要有:普选制、代议制等。
(2)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又存在着根本区别。
第一,经济基础不同。
与资本主义民主相比,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这就决定了劳动人民在政治上的当家作主地位。
第二,阶级本质不同。广大劳动人民享受广泛的民主权利,并对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犯罪分子实行专政。
第三,原则与实践的关系不同。社会主义民主不仅是广泛的,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它的原则和实践是一致的。因而,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最高类型的民主,具有资本主义民主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6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一个历史过程
(1)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和不断发展着的。要实现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目标,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
(2)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要在不断实践和探索、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3)只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才能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37#
 楼主| peterzjf 发表于 10-6-7 11:01:4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专题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一、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1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探索性认识

(1)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年轻的社会制度,一直处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对它的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也只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2)中国共产党人在进一步的探索中认识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所有这些认识,对我们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的特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如下的概括: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才能创造出最终战胜资本主义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但是,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结构不可能是纯而又纯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也不应该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更不应该实行单一的国有制。究竟应该怎样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应采取怎样的形式,必须从本国生产力发展的具体状况出发。
(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制度,表明劳动既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也是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当然,究竟应该建立、怎样贯彻社会主义原则的分配制度,应该根据各个国家的不同情况而定。
(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首先,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政治特征。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其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第一,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和核心。
第三,依法治国是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诸方面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表现。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解中,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表现。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1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时候,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但是,革命的实践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预期,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而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相继取得了胜利。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首先,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革命实现的。
无论是在当时的俄国还是中国,劳动群众所受的多重压迫和剥削格外深重,使社会矛盾特别尖锐,出现了很好的革命形势。反动统治阶级已经不可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也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
其次,革命的主观条件也成熟了。集中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已经能够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正确地分析革命的客观条件和革命队伍本身的状况,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斗争策略,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运用各种斗争形式,直到发动武装起义,进行武装斗争,夺取革命的胜利。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首先,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
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不可能出现先进的生产关系长期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也不可能出现落后的生产关系能够长期容纳先进的生产力的现象。
其次,但是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来看,则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在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方面了。所以,列宁在批判俄国小资产阶级政论家苏汉诺夫关于“俄国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实行社会主义的高度”的观点时反问道:“你们说,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好极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在我国为这种文明创造前提,如驱逐地主,驱逐资本家,然后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呢?你们在哪些书本上读到过,通常的历史顺序是不容许或不可能有这类改变的呢?”
最后,从历史上看,封建制取代奴隶制、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已有不是从最发达的地方开始而是从薄弱的或不发达的地方开始的先例。
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那种把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做是“反常现象”,把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看做是“畸形的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
2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建立起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广阔前景。但是,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等,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1)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完成这个任务,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疑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进行艰苦的探索和奋斗。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一,由于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发展公有经济,改造小农经济,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成为无产阶级政权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第二,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必然会影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社会主义消灭了剥削阶级,就意味着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高的民主。但是,这并不就是说这种民主一开始就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受到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严重制约,建设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面临许多困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三,社会主义要进一步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改变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和平等,从而为人类的崇高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准备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同样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
(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就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面临异常严峻的国际环境。如果说在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之初,国际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进攻主要是武力方式,那么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有了长足进步之后,进攻的方式则往往转变为以和平演变为主。其主要手段:
第一,通过军事、政治压力和有限制的经济、科技的合作和援助,迫使社会主义国家屈从于其经济政治的发展战略的要求,并达到促使社会主义国家改变制度的目的。
第二,通过文化渗透,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制造经济、政治、思想等种种混乱,阻挠和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同时支持和操纵这些国家内部的反对力量,一旦时机成熟,就促使社会主义国家改变社会制度。
实践已反复证明,原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尽快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才能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
(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提供了可能。然而,要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又并非易事。在社会主义进程中,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制度本身,而相当程度上在于人们没有认识和掌握规律。实践已经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试图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也是有害的,执政的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1)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实践表明,虽然已经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起点的生产力状况都比较落后,但是,各国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就决定了各个国家必须根据自己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道路,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他们进行活动的既定前提和基础。各个民族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按照自己的民族特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要求他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自己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植根于本国的土壤之中,才能取得成功。
(3)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时代是不断前进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也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从世界范围来说,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具体的国家来说,同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也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1)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
(2)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
(3)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也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
(4)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多样化的趋势日益突出。这既是科学社会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从世界历史的走向方面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1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1)同任何事物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一样,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会发生曲折,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列宁指出:“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2)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首先,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
第一,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崭新形态,其产生和发展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体现着人类的未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社会主义的产生和成长,意味着对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否定,这就必然要遭到资本主义势力的拼死反抗。
第二,社会主义新社会在开始的时候总是比较弱小的,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和斗争是不会停止的,时起时伏,有时甚至相当激烈,资本主义还可能会复辟,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还需要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继续进行更加艰苦的工作和斗争。这就注定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过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其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第一,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第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在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第三,只有尊重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规律,及时研究新情况,有效地解决前进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够顺利地向前发展。
最后,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第一,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和充满矛盾的客观进程。
第二,在当前甚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经济全球化趋势将仍然处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之下。
第三,经济全球化必然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重性的特点。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既有积极的效应,又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负面的影响;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这就决定,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国际交往,只能是一个把握机遇、趋利避害、因势利导、曲折前进的过程。
2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1)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曲折性,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2)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
这是因为: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
第二,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第三,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3社会主义的改革
(1)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第一,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新的先进的制度,从根本上说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性矛盾,但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够高,新制度不够完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部分,就中国而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第三,改革就是克服这些矛盾的最有效途径。
(2)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从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第一,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目的是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改革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第二,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社会主义改革没有也不应该有统一固定的模式,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胆地实验和探索,并不断总结改革进程中的经验教训,不断前进和创新。社会主义改革是革命性和渐进性相统一的过程。改革是革命性的变革,是要实现新旧体制的根本性转换。但是,这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急于求成不行,必须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有重点、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
第三,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8#
 楼主| peterzjf 发表于 10-6-7 11:18:47 | 只看该作者
         第三专题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和性质

1政党
(1)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的利益和意志,有独立的纲领、路线、策略,为参与或掌握政权而斗争的政治组织。
(2)政党是阶级的一部分,由本阶级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分子组成。
(3)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2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
第一,阶级基础,即工人运动的发展。工人运动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第二,思想基础,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科学社会主义是工人运动的理论表现。自发的工人运动不能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由“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
(2)马克思恩格斯在实现世界观根本转变的基础上,在总结工人运动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就产生了马克思主义政党。
第一,1847年 6月成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的第一个国际性政党组织。
第二,1869年成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是最早在一个国家内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第三,1898年,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创立了与第二国际各党完全不同的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
第四,1921年,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为榜样,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就出现了新局面。
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所作的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它明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
第一,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第二,工人阶级是随着大工业的兴起而出现的一个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
第三,工人阶级肩负着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
(2)工人阶级之所以具有这样的伟大使命,是由其历史地位决定的。
第一,工人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最有前途的阶级。
他们最有社会政治远见,最有组织纪律性,最大公无私,是一支生气勃勃的力量。
第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是被压迫阶级,是被剥夺了任何生产资料所有权的阶级,是唯一同资产阶级直接对立和完全对立的因而也是唯一能够革命到底的阶级”。
第三,工人阶级是在斗争中不断成长,走向成熟的阶级。
工人阶级最初的斗争是分散的,他们的联合局限于特定的行业,斗争也往往是采取破坏机器。争取经济利益等比较初级的形式;随着斗争的发展,他们的联合日益扩大而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其斗争也走上政治舞台,并进一步认识到成立自己政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先进性进一步增强。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3)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它不等同于工人阶级本身,也与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有明确的区别。
第一,在这个问题上,把党和阶级混淆起来,必然会降低党员标准,从而丧失党的先锋队性质;但是如果忽视党和阶级之间的联系,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脱离了本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那么其先进性就无法体现,甚至成为一句空话。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但并不排斥那些虽然来自于其他阶级和阶层但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入党。
第三,吸收来自于其他阶级和阶层的具备了党员条件的人入党,并不影响党的先进性,反而能扩大党的队伍,为党增加新鲜血液,是党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和组织原则
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
(1)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服务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2)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根本宗旨与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根本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第一,共产党人之所以不懈地追求共产主义理想,是因为这个理想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根本利益在奋斗目标上的最高体现,是因为这个理想是工人阶级解放与全人类解放的统一。
第二,共产党当然要致力于工人阶级的解放,但是工人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工人阶级所进行的革命斗争,不只是反映工人自身的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包括农民以及其他劳动者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2)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
第一,它要求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保障党章规定的党的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朝气蓬勃,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贡献于党的事业,并有效地监督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
第二,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还要实行正确的集中,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统一,在行动上做到步调一致。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领导作用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
在社会主义革命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1)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思想领导的作用。社会主义革命要想不失时机地发动起来,坚持和发展下去,并最终取得胜利,必须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动员和引导。马克思主义政党以科学的革命理论为指导,并结合实际条件对广大群众进行革命的宣传,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根本利益,起来进行革命斗争。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人民群众中进行有效的思想宣传和教育工作,社会主义革命是难以广泛发动并取得最终胜利的。
(2)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政治领导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够把握社会主义革命斗争的全局,制定和提出符合实际要求的斗争目的和步骤。在形势发展非常迅速、局面又十分复杂的情况下,尤其需要由党来正确地判断形势,为革命斗争及时指出明确的方向和要求。党由于集中了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特别是党的领导集体又经过理论和实践的锻炼而具有丰富的经验,因而能够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能够把握斗争形势,并带领群众前进。
(3)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组织领导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身是一个十分严密、具有很强战斗力的革命组织。党完全可以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通过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用一切可能的形式把革命群众组织起来,形成一支宏大的革命队伍。特别是在革命的武装斗争中,必须有马克思主义政党对革命队伍的绝对领导,保证人民军队的政治性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军队在斗争中的作用。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
在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并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之后,工人阶级就要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这是工人阶级更重要更艰巨的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同样需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作用。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执政党,掌握了国家政权,能够有效地利用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来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其作用具体表现为:
(1)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党的思想领导。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够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结合本国的建设实际,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正确理论,为社会主义国家各项事业提供思想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党的政治领导。在社会主义中,各行各业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部分,都需要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领导。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的政治领导,才能排除各种阻力,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3)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党的组织领导。党领导人民,通过党和国家的各种组织,通过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升到法律的地位,实际地组织和领导国家的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是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改革是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充满着各种挑战和风险,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有领导有步骤地向前推进改革事业,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障碍,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3改善党的领导
(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都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为了胜利地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改善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形势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党的领导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2)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第一,在党的思想领导方面,有一个不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不断提高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能力的问题。
只有在思想上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在不同的条件下,实现对国家和群众正确的思想领导。
第二,在政治领导方面,也有一个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提高执政能力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的挑战。
第三,在组织领导方面,也要根据形势和条件的不同,探索符合时代特点、切实有效的组织形式,以实现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
39#
 楼主| peterzjf 发表于 10-6-8 10:03:53 | 只看该作者
             第八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专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
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1)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展望。
(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自己客观的规律,揭示这些规律,就能为正确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向导。
(3)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马克思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不想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像一个自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产生以及朝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的发展问题一样。”
2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科学地批判和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作出的。他们在开始投入社会斗争的洪流的时候,就明确地意识到不能抽象地、随意地谈论未来社会,不应该到哲学家们的书桌里去寻找一切谜底,而应该首先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马克思明确指出:“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
(2)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不是只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进一步揭示出弊端的根源,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发现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以此作出对未来社会特点的预见。
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
(1)马克思针对有人提出的革命成功后应采取什么措施的问题回答道:问题“提得不正确”。“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是不着边际的,因而实际上是一个幻想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唯一答复应当是对问题本身的批判。”因为“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
(2)恩格斯也明确表示:“无论如何,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办法,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我不认为自己有向他们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和劝导的使命。那些人无论如何也会和我们一样聪明。”
(3)列宁在谈到未来社会时也写道:“我们可以绝对有把握地说,剥夺资本家一定会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蓬勃发展。但是,生产力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向前发展,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到打破分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把劳动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都是我们所不知道而且也不可能知道的。”
这些论述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对待预见未来的科学态度。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共产主义社会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一,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共产主义生产关系得以确立的物质基础。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明确提出,“财产公有”制度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实现的,它必须建立在因发展工业、农业、贸易等而产生的大量的生产力和生活资料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因使用机器、化学方法和其他辅助手段而使生产力和生产资料无限增长的可能性的基础之上。
第二,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共产主义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的成就,并认为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准备了物质的基础。
第三,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为共产主义按需分配提供了物质条件。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进一步指出,只有在生产力增长起来,在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才能实行共产主义分配原则。
(2)共产主义制度的建立将使未来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第一,共产主义制度的建立不仅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为基础,而且将使未来社会的生产力得到更高的发展。
恩格斯指出:“摆脱了私有制压迫的大工业的发展规模将十分宏伟,相形之下,目前的大工业状况将显得非常渺小,正像工场手工业和我们今天的大工业相比一样。工业的这种发展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现在由于私有制的压迫和土地的分散而难以利用现有改良成果和科学成就的农业,将来同样也会进入崭新的繁荣时期,并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
第二,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恩格斯指出:“废除私有制甚至是工业发展必然引起的改造整个社会制度的最简明扼要的概括。”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将实现社会直接占有。那时,自由平等的劳动者联合体共同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至于这种联合体具有什么样的形式,有待于历史发展来说明。
(3)共产主义社会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
第一,在生产经营方面,共产主义社会将按照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需要,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生产。
恩格斯指出:“这种新的社会制度首先必须剥夺相互竞争的个人对工业和一切生产部门的经营权,而代之以所有这些生产部门由整个社会来经营,就是说,为了共同的利益、按照共同的计划、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参加下来经营。”
第二,由于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生产,以及共同分配产品,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达成了直接统一。个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个人利益直接在社会利益中得到实现。劳动者个人的劳动将不再通过交换价值的途径向社会劳动转化,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服务也不必采取等价交换的形式来进行了。于是,“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生产便会崩溃”,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商品生产将被超越。
(4)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首先,马克思关于“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经典表述。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是因为:
第一,在共产主义社会不再存在着社会分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将随之消失。
第二,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
第三,随着个人的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们将会自觉地“各尽所能”。
第四,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物质产品和精神都将极其丰富,这为人们的按需分配创造了条件,最终实现了人类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其次,马克思关于“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历史局限的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第一次以人的劳动而不是特权或资本作为分配的标准,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它仍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就其用“劳动”代替资本作为分配标准而言是平等的,但就其把劳动这同一个标准运用在不同情况的人身上而言又是不平等的。一方面,它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因而导致劳动能力不同的人们之间在收人分配上的差距;另一方面,它撇开了人的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只把人当做“劳动者”看待,而没有把劳动者的家庭负担等方面的需要考虑进去。因此,“按劳分配”原则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它所体现的平等权利“还是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的分配方式才能突破这个局限,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生活资料的分配,从而实现分配的真正平等。
因此,“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将最终实现人类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1)到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将会消亡。
首先,阶级是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的现象,它的产生虽然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但却使人类社会陷入大规模的内部分裂和纷争之中。阶级剥削和政治压迫是人类社会中不平等的重要根源。
其次,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经济基础不再存在。于是,阶级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压迫不复存在,阶级斗争也随之消失。具体表现在:
第一,生产的高度发展已经使所有人的物质利益都得到了保障。
第二,分工不再具有经济利益划分的性质。
第三,全体社会成员在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
第四,社会已不再会因为经济利益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社会集团并进行相互间的斗争了。
(2)到共产主义社会,国家也将消亡,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军队、警察、监狱等将失去作用。
第一,随着国家的消亡,人类第一次作为统一的社会而存在和发展,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为统一的世界历史。
第二,国家的消亡是指政治国家的消亡,是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国家机器的消亡。
第三,国家的消亡并不是社会组织管理机构的消亡。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在没有阶级和国家的情况下,仍然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机构来对社会进行组织和管理。但这种社会组织管理机构只具有人们自我管理的性质,而不再具有政治压迫和暴力镇压的功能。
(3)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三大差别”必然归于消失。
第一,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促进了人类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第二,在阶级社会中,这三大差别发展成为三种严重对立的社会现象。它们之间的对立,是整个社会不平等的重要表现,也是社会生活不和谐的重要根源。
第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由于私有制和利益对立的消除,由于旧式分工的消除和人的全面发展,三大对立归于消失。特别是城乡对立,由于它集中体现着工业和农业之间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它的消灭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第四,在共产主义社会,工业活动和农业活动、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在活动方式和环节等方面的差异并不会完全消失,但这只是社会生活多样性的表现,而不再具有利益差别和利益划分的意义。
(4)共产主义社会不仅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实现了社会关系的高度和谐。
首先,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与自然之间也达成了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不是放弃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而是以合乎自然发展规律的方式来改造和利用自然。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与自然达到和谐的原因是:
第一,为生产而生产的利润动机不复存在。
第二,物质生产不再不顾人的实际需要而盲目扩张。
第三,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之间将达到动态平衡与和谐。
恩格斯指出,只有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下,人们才第一次能够“谈到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
其次,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这是共产主义新人的重要体现。
第一,由于阶级消灭、国家消亡和“三大差别”消除,社会关系实现了高度和谐。
第二,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关系的高度和谐相联系,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表现在许多方面,集中体现在对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态度上。
第三,高尚的精神境界表现为自觉地为他人为社会服务和奉献。到共产主义社会,人们不仅具有多方面的才能,而且也具有高度的觉悟,乐意为社会公共事业作出贡献。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1)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恩格斯指出,如果用一段话来表述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基本思想,那就是《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
第一,在共产主义社会,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
第二,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
第三,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或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只有一部分人的发展。
第四,在共产主义社会,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事实上的平等,整个社会是和谐的,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
(3)在共产主义社会,人得到了全面地解放。
第一,旧式分工的消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到共产主义社会,这种自然形成的、僵化的、不自觉的旧式分工得以消除,人们摆脱了“奴隶般地服从于分工”的情形。虽然共产主义社会里仍然会有分工,但这是自觉的新式的分工,它不再是生产者全面发展的限制。
第二,自由时间的大大延长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到共产主义社会,这个劳动时间将会大大缩短。人们只需要从事较少时间的劳动,就能为社会创造出足够的物质财富了。这样,他们就会有大量的自由时间可以用来从事科学、艺术等活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极大地促进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而这种自由时间里的活动反过来又成为提高劳动者能力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三,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的手段,而成为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由于劳动不再是固定僵化的旧式分工中的劳动,由于劳动时间变短和不再需要超时劳动,也由于劳动过程所具有的高度创造性等,劳动不再是单调枯燥和具有强迫性的活动,而成为人们乐于从事的自我实现的活动,成为人生快乐的巨大源泉。
(4)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那时人类将最终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开始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这是因为:
第一,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来看,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第二,从人的生存和发展方面来看,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
第三,从人与自然地关系来看,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
第四,从人与社会活动的规律关系来看,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一直作为异己的、支配着人们的自然规律而同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因而将听从人们的支配。
第五,从人与社会结合的情况来看,人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人们自身的社会结合一直是作为自然界和历史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同他们相对立的,现在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了。
第六,从人类的必然与自由的关系来看,至今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40#
 楼主| peterzjf 发表于 10-6-8 10:05:1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专题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共产主义实现的长期性
1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1)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这是由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第一,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形态发展和交替的过程。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经过长期发展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客观必然的历史进程。
第二,人类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从广义上讲有两类:一类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理想;一类是完全脱离客观发展规律而陷入虚幻,从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第三,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理想,它与一切空想和幻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
(2)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
首先,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
马克思主义不仅从社会形态交替规律上对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作了一般性的历史观论证,而且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剖析,作了具体实证的证明。
其次,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来看,马克思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
第一,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论证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自我否定的趋势。
第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
第三,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证明了资本主义的非正义性,论证了工人阶级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第四,揭示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论述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胜利的必然性。
(3)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
第一,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本身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可以实现的证明。当然这种证明还是不完全和尚未完成的,因为在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来的并不是共产主义社会,而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它与共产主义社会具有根本性质上的一致性。
第二,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还在继续发展中,这种发展持续的时间越长,取得的成就越大,就为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到来提供着更多更有利的条件,也提供着更有力的实践证明。
2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1)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第一,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首先将取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取决于这些国家所经历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
第二,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物质财富的充分涌流,人们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共产主义新人的培养和成长等,都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第三,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并向共产主义过渡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时期,它在自身的发展中也会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在一切条件具备之后才能实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
(2)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一,实现共产主义不仅有赖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也有赖于现存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及转变后向共产主义的发展。
第二,资本主义作为一个社会形态,走向灭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完成,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渡时期。
第三,在完成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后,更要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最后才能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
第四,现存的资本主义国家将来不论发达到何种程度,当其实现根本性制度变革的时候,也只能是首先进入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而不可能直接达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因为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生产力毕竟是有限的。
第五,而“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社会,“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要消除这些旧社会的痕迹,实现新社会在自身基础上的发展,也需要经过一个很长的时期即社会主义时期。

二、“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1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的论述
(1)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或“两个不可避免”。)
(2)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2“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应该结合起来加以理解。
(1)“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
(2)“两个必然”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
(3)“两个决不会”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3利用“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分析当今世界
(1)当今世界,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并没有因为西方国家经济、科技的发展而有本质的改变。主要表现在:
第一,自从社会主义这个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在世界上出现,并且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千方百计同社会主义进行斗争,这种斗争尽管形式不断变换,但从未停止过。
第二,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和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运行、管理机制做了不少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尚能在一定范围内容纳现实的生产力,而且生产力还在发展,资本主义统治下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也有一定程度的缓和。
第三,但应该看到,西方国家大力发展新经济,加速推动经济全球化,在造成西方国家的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也使这些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加剧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最终将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
(2)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把握“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既有利于人们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坚持科学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在当前艰苦的实践中坚定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3 20:17 , Processed in 0.16060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