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古资料---瓷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uqingyu 发表于 10-6-10 15:2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瓷器
1)必要条件:
1 必须用瓷土(高岭土)作胎。
2 必须经1200℃以上高温焙烧,使胎体烧结,结构紧密。吸水率<1%,或不吸水。
3 瓷器表面须施高温下烧成的玻璃制釉(石灰釉的一种)
4 瓷器烧结后,胎体结实、坚硬,扣之有清悦金属声。
往往有附加条件:胎质白色、透明或半透明。不符合中国瓷器发展特点。(欧美、日本研究者)

2)瓷器、陶器区别:
1 瓷器胎为瓷土;陶器胎为陶土,有的含高岭土或就是高岭土。
2 瓷器烧成温度1200℃以上,陶器一般为700~800℃,低的600℃,高的1000℃。
3 瓷器表面一般施有高温釉;陶器表面无釉或低温铅釉。
4 瓷器吸水率极低,扣之有金属声;陶器都有吸水性,扣之声音较闷。
5 瓷胎有的白色半透明状,有的灰黑色不透明,但断面具有玻璃相;陶胎颜色多,不透明,无玻璃相。
陶、瓷胎两大不同:铝、硅比例不如瓷土合理;瓷土杂质更少。
三大突破:发现瓷土;建造烧造高温的窑炉;高温釉(石灰碱釉)
3)原始瓷
胎质、烧成温度、吸水率未达到真正瓷器标准。
真正瓷器Al2O3 应在17%以上,Fe2O3应在3%以下,这样1200℃坯体能烧结,生成较多莫来石结晶,从而减少空隙度,增加硬度,使器物不吸水或弱吸水,釉料也充分玻化。
否则烧成温度不超过1050℃,其表面开始熔融。

氧化焰:是指燃料完全燃烧的火焰,火焰完全燃烧必须有大量空气供给,这时窑中的氧气充足,CO较少。为了使坯中水分及一切有机物都蒸发和挥发排出,使坯体得到正常的收缩,所以在烧窑过程中必须有氧化焰阶段。
                       
还原焰:还原焰是不完全燃烧的火焰。这时窑中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多,没有或者极少游离氧的存在。由于还原焰能使坯体内的高价铁(Fe2O3)得到充分还原变为氧化亚铁(FeO),而变成青色,消灭瓷色发黄的现象,因此在日用瓷的烧窑过程中,多采用还原焰烧成。

中性焰:烧中性焰时,窑内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加氢气与进入窑中的空气化合量几乎相等,处于平衡状态,其作用是使氧化亚铁不再受氧化作用而恢复成高价铁,最后使坯体达到完全玻化的目的。但控制中性焰非常困难,常用弱还原焰代替它
二 历史
1 商周时期
1)商代前期创烧出原始瓷器。浙江、江西。  
江西清江吴城商代中期遗址原始青瓷器   湖州商周窑址。   
出土原始瓷器的墓葬遗址遍布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烧造地点不明。瓷片所占比例小。

2)绝大多数为生活器皿:尊、罐、壶、豆、钵、碗,造型与同时期陶器一致。
3)原料加工不够精细,质地较粗糙:修坯、釉面   全部烧结,胎呈灰/灰黑色
4)施石灰釉,助熔剂为CaO,青釉呈色剂为三氧化二铁。釉色以青绿为多,也有呈黄绿、淡黄、褐色。还原没掌握好,釉色不稳定,釉厚不均匀,流釉较严重(CaO含量不稳定)。
5)胎上刻划或拍印花纹,与同时期陶器基本一致。

6)成型工艺多用泥条盘筑法
窑炉在南方均为龙窑。较原始、简陋,长度5m左右。窑尾无挡火墙、无窑具。

2 春战时期
1)原始瓷器成为重要生活用品,使用普遍。浙江、江苏、江西已盛行。质量提高,新面貌。
烧造中心在浙江、江西。广东等边远地区也开始烧造,质量差,与印文釉陶接近

2)两大类:饮食器、仿铜礼器(多为明器)。
造型已与同时期陶器有明显不同,逐渐具有自身风格。
3)原料经认真加工处理,胎质细腻、多为灰白。
4)釉为青或青泛黄色,还原气氛掌握较好。常通体施釉。
5)方格、水波、S形纹最常见

6)成型工艺由泥条盘筑改进为轮制法(陶车拉坯成型法),形制规则、厚薄均匀、外轮廓线、流畅。
龙窑有所改进。陶、瓷同窑合烧。出现窑具。

3 秦汉时期
发现地区广泛:长江以南、黄河以北。主要产地仍为南方。
秦代发现不多,承袭战国时期瓷器特点,与西汉差别大

4 西汉至东汉中期
1)出土地点广泛:浙江、江苏、湖南、山东、河南。北方地区烧造地点尚存疑。秦、西汉中心区域江浙、江西没发现窑址,广东发现西汉窑址。
   东汉发现与江浙一带。尤以上虞突出。

2)西汉中期以前,仿铜礼器盛行,之后减少。且礼器本身形制开始简化。预示这种类型衰落和新器型的出现。
   日常生活用器急剧增多,同时象生动物、房屋模型等明器增多。
   东汉早期开始,礼器不再生产,生活用器增多,为今后瓷器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原料加工不如战国时精细,胎中含铁量较高,呈灰、深灰、灰褐色。
   烧成温度高、胎体紧密。一部分温度低、胎体粗松。
4)釉仍是以铁为呈色剂的石灰釉,釉层厚,釉色不稳定,常有流釉现象。
   刷釉方式上釉,不均匀。
   施釉范围大大缩小。肩部、最大口径以上。
5)花纹装饰简单,刻划、拍印少量弦纹、水波纹。至西汉晚期,花纹复杂,出现贴花。水波、卷草、弦纹、神兽纹。东汉早中期又趋于简单。流行弦、水波纹。有的贴饰铺首。

6)拉坯为轮制,汉代尤其西汉,身、底分别拉坯再粘结(战国一次拉坯成型)
同窑合烧状况在东汉中至偏晚期进一步加强。东汉晚期同窑合烧结束。从此分窑烧制。

5 东汉晚期:    成熟瓷器出现      
1)浙江上虞  江西丰城  湖南湘阴
以浙江、江西发现为多。东汉晚期墓基本都有瓷器陪葬。

3)选料进步,胎料加工精细,胎体无空隙。胎呈灰白、浅灰。
4)施釉技术提高,仍为刷釉。釉色、光泽度进步。
青釉(含铁1~3%)黑釉(5~8%)。胎色对釉色呈色有影响,黑釉扩大了范围。
青瓷:数量大,多为生活用具,少量陪葬用五联罐。
      原料精细加工,颜色浅、呈色效果好
      纹饰同原始瓷器,总体简单。
黑瓷:由原始瓷器中酱色瓷发展
      以壶、罐为主,也有少量五联罐,造型、纹饰同青瓷。
      原料加工不够精细,胎体粗糙,原料要求不高
      胎体含铁2.3~2.8%,釉中三氧化二铁4~5%,故达不到漆黑
6)轮制、模制、手捏,盘筑等。
均为龙窑,但有很大改进。倾斜度趋于合理,挡火、排烟设施改进。

6 魏晋南北朝   分布—南方—北方—烧成技术   地域—品种
烧造区域扩大,瓷窑增多。
东汉晚期烧造成熟瓷器的浙江上虞、江西丰城、湖南湘阴进入兴盛期。
浙江慈溪、温州、金花、德清等相继烧造;江苏宜兴。
南北朝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外逐渐建立瓷窑。
各瓷窑技术进步快,产品质量提高,逐渐形成各自风格。
○1南方
社会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农业发展,对瓷器需求剧增。
瓷窑遍及长江流域。均烧青釉,个别兼烧黑釉
中国瓷器发源地,此时仍为重要产区,代表最高水平。销往、影响北方制瓷业发展。
青釉:
东吴时期  
1) 瓷器始成熟,窑场发展部平衡。上虞最好。
2) 日常生活用器—双唇罐、鸡首罐、盘口壶、虎子等。
   明器—谷仓罐、猪圈、井、灶等。(东汉多用陶器)多仿现实生活实物,形象逼真。
谷仓罐由东汉五联罐发展来。多为上虞烧造。
3、4)各地差异大,呈色复杂。
   胎—浅灰、灰、深灰、灰黑等
   釉—青、深青、青黄、青褐等
5)有花纹的不多。划花、印花、贴花。
   日用器花纹简单,水波纹、斜方格纹、铺首纹。斜方格纹压印成,宽带形,饰于洗、盆、罐等器物上腹、肩部(东汉通体饰)。铺首纹模制贴于盆、洗上腹、腹部。多配合使用。
两晋时期  
1)上虞、慈溪继续领先,丰城、湘阴水平接近。
2)日常生活器—式样剧增。鸡首罐变为鸡首壶。新增兽形尊、插器等。香薰。
   明器—东晋时少见。出现各种佣和家畜、禽。谷仓罐仍为重要器型,堆塑疏朗,突出楼阁。
3)原料加工较细,质地致密。
胎多灰色,少数深灰。 深色影响青釉呈色。化妆土—西晋、金华。
4) 釉配制、施釉方法明显进步。釉质细,透明度高,多浸釉法,釉层均匀,表面光洁。
青釉色调不一,多青色,少部分泛黄或淡青。
5)花纹装饰流行。 刻划花、印花、贴花、彩绘、点彩。
   菱形纹、斜方格纹、连珠纹、忍冬纹、莲瓣纹等。
   斜方格纹、连珠纹常配合使用,形成较宽装饰带。佛教—莲瓣纹。
   铺首纹流行,仍于斜方格纹配合。贴花仍是谷仓罐主要装饰技法。
   彩绘、点彩创于东吴西晋时。彩绘发现极少。点彩西晋后期、东晋流行。
南朝时期   
1)生产区域极大扩展。上虞、丰城、湘阴水平接近。四川等地质较差。
2)明器基本不见。
  日常用器—新增莲花纹尊、盏盘、托碗等。造型朴实。除虎子外,少见仿动物形器。
          罐、盘口壶、鸡首壶形趋瘦长。
3)各地差异大。
   长江中下游地区胎质细,灰色为主;四川、福建、广西胎质较粗,呈色不稳定。
5) 装饰简化。刻划花、点彩。印花、贴花、彩绘少见。
   纹样减少。常见仅莲瓣纹、莲花纹,少量菊瓣纹、缠枝忍冬纹。
   点彩技法使用不多,只见于南朝早期,仍多施于器物口沿、肩部、器盖。彩点较两晋小,排列紧。
黑釉:
1)多烧造青瓷时兼烧。浙江德清窑以黑釉瓷为代表。
2)生活用器为主,贮藏器为多。罐、盘口壶、鸡首壶、钵等。造型类似同时期青瓷。
3、4)胎色深,多深灰、紫灰。釉层厚,釉面光莹。
5)简单,常器物肩部刻划几道弦纹。
○2北方:
长时间战争频繁,经济极大破坏。制瓷手工业兴起远晚于南方。出现于6世纪初北魏晚期。到东魏、北齐时期达到较高水平。
河北南部、河南北部是制瓷手工业中心区域。
品种较南方丰富,有青釉、白釉、黄釉、黑釉。以青釉为主。
在南方影响下发展。产量、质量总体不如南方,但发展很快。
创烧白釉瓷器,为隋唐时期白瓷青瓷并肩发展奠定基础。
青釉
2) 较丰富。基本属日常生活用器—盘口壶、鸡首壶、罐、尊、碗、盘、杯等。
      明器少见。
3) 原料经较好加工,质地多较细。山东地区产品较粗糙。胎色有浅灰、灰、深灰色。
胎体多较厚重,造型粗犷朴实。
4) 釉层较南方厚,玻璃质感强,釉面晶莹。釉色有青、青灰、青黄、青褐等。青黄色釉所占比例较大,说明还原技术掌握还不好。流釉现象较常见。
5) 较南朝时期复杂。刻划花、雕刻花、贴花等。贴花此时南朝已不再使用。
      与佛教艺术有关的纹样颇盛行:莲瓣纹、莲花纹、连珠纹、忍冬纹等
      贴饰的铺首纹、团龙纹、鸟纹;刻划的朵花纹、三角纹等。
白釉  
胎釉原料中含铁量控制在1% 以下。
出土器物不多,均为日常生活用器。
北齐范粹墓:胎料经仔细淘选,质地较细腻,色较白净。釉层较薄,乳白泛黄。
内丘窑址:胎较粗,化妆土。釉较细,灰白,白度低,较光泽,无花纹。
黄釉
多出现于北齐墓葬,数量不多
器型:均为日常生活用器—扁壶、壶、盘、杯等
胎釉:胎质较细,灰白色。
石灰釉,氧化气氛烧成。色调深黄或浅黄。
纹饰:范粹墓扁壶模印乐舞画面。
黑釉
器型罐、碗等,与同时期北方青釉瓷器相同。
胎质多较细,釉层均匀,较光泽。釉多黑褐色,不是纯正黑釉。
○3 烧成技术
东吴—龙窑
两晋—龙窑,长度增加,龙窑分段烧成技术。
      普遍使用窑具。匣钵--丰城东晋后期,绝大多数仍裸烧。
      试火具--东晋丰城
南朝—龙窑,大幅度加长。晚期湘阴窑使用匣钵,其他仍裸烧。
北朝—未发现窑炉。据推测应为馒头窑。保温时间长,适合大型、厚胎器物,未发现匣钵迹象。
○4 魏晋南北朝成就:
1 化妆土的使用。光洁—釉效  覆盖神色—扩大原料范围   西晋 金华婺州窑
                东晋 浙江德清窑   邢窑
2 彩绘、点彩装饰技法。 东吴晚至西晋初、东晋后  至唐始有
3 龙窑分段烧成技术。 产量
4试火具的出现。 “火照” 烧成质量  东晋 洪州窑
5 匣钵的发明。  避免污染 质量  厚、耐火—多叠—产量
                南宋蒋祈《陶纪》匣工  东晋 洪州窑  南朝梁陈 湘阴窑
6 白釉瓷器的创烧。 彩瓷条件  北齐安阳范粹墓  河北内丘邢窑遗址
○5 综述:
1) 烧造区域扩大,窑场增多。
2) 日常生活用器逐渐增加,造型逐渐简练,罐、盘口壶、鸡首壶逐渐瘦长。
   明器由少到多,又逐渐减少。
5) 技法逐步复杂又逐步简化,花纹由少变多,又由多变少,与佛教相关纹样渐盛行。
6) 化妆土;彩绘、点彩;龙窑分段烧成;匣钵装烧;试火技术。提高产量质量。为后代继承、完善。
中国陶瓷手工业转变时期。制瓷手工业发展冲击了制陶手工业。使制陶手工业由生产日常生活用器逐步变成生产明器为主。两者地位转换约于此时期。


7 隋唐五代
○1 南方  
1)上虞——越  金华——婺州  丰城——洪州  湘阴——岳州  淮南——寿州
青瓷为主 少黑白  遍布 量大 商品   黑 晚唐 洪寿   白 晚唐 长沙 景德镇
2)生活用器为主 日用 文具 玩具          仿金银器造型
   明器 俑 模型
3、4)当地瓷土   黑 宋前 黑亮
5)隋流行 刻划花 戳印   唐 釉色    釉下彩绘 晚唐 五代后无 长沙窑
6)龙窑成熟定型 匣钵流行   龙窑——薄胎
     
秘色瓷 陆龟蒙 诗题 徐寅 诗题  北宋 赵令时 侯鲭录:钱氏进贡,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
       清 南浦 景德镇陶录 特指当时瓷色而言耳
       越窑 瓷器 釉色   法门寺 越窑瓷器   湖绿 越窑创新产品
长沙窑(铜官) 釉下彩   白 晚唐
邛窑           釉下彩   白 五代
○2北方
邢窑(盛于隋、中唐)、巩县窑、定窑    中唐以后普遍使用白瓷
新窑:山西—平定窑、浑源窑    陕西—铜川黄堡窑
发展白瓷、增加新品种,与南方技术相当,有超越之势
新品种:
花釉瓷器:唐 底釉+浅色釉  余同  河南  器型少
绞胎瓷器:唐 白、褐胎泥相间糅合一起,模压印成型 纹理变化  宋以后少见
河南窑  陕西河南墓葬  器型少
青花瓷器:唐 成型后用钴料于胎体上绘画花纹,施透明釉,高温一次烧成,钴料呈蓝色,釉下彩   唐扬州文化层青花瓷碎片  巩县窑碎瓷片
          西亚 低温青花陶器
烧成技术:半倒焰馒头窑。窑身窄长,左右两壁外弧或齐直,火塘较大,烟囱粗大,柴为原料(北宋中期以后,北方用煤)  隋时用匣钵
外销:迟至唐晚期 以新商品形式 沉船大量瓷器 海路
      越窑、长沙窑、邢窑,广东窑场      亚洲、少量非洲
      9世纪末,青瓷技术传入朝鲜,高丽青瓷。
8 宋辽金
青釉、青白釉为主,黑釉大量生产,白釉有所发展,青花瓷步入成熟,白地黑花瓷器落户南方,高温铜红、钴蓝釉在元代初露头角,釉里红、枢府瓷悄然而起。
社会经济发展,商品经济活跃,对外贸易繁荣。
1)需求大增:
瓷器成为日常必需品,进入上层社会、宫廷。  士大夫清雅艺术、庶民艺术  雅俗合流
对外贸易重要物品。
2)商品化影响:
商品生产为目的,民窑大发展;原有瓷窑扩大规模,边远地区、沿海地区大量开辟新窑场。竞争为目的,传统兴起 充分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传播快速;品种丰富,各自特点;
促进外销瓷
3)历史条件:
技术积累。革新:北方—煤  装烧技术—覆烧  高温釉彩
          唐后期,瓷器平民化  禅—饮茶—瓷茶具   禁铜器   品香风
制瓷业内部:组织关系—民窑、官窑、御窑
专门设立了官窑。宋元时窑场以浙江、河南、福建最密集。
技术进步、文化艺术发展、审美观念变化,产品逐渐形成新风格。
唐代一些名窑逐渐衰败,形成宋代自身特点的名窑。
瓷器种类:青釉、白釉、黑釉、青白釉、白地黑花瓷。
窑系: 某种产品在市场上受欢迎 同一种产品同时在若干窑烧造,形成以首创该产品的名窑为首的瓷窑体系。(生产传统:釉、装饰技法)
民间的众多瓷窑中,以一个窑口为代表,产品的胎釉成分、工艺、造型、釉色、装饰等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一批瓷窑,往往被划分为一个窑系。窑系形成于民间制瓷业空前繁荣的宋代,元代继续发展。各窑系产品多以一个品种为主,如定窑的白瓷、磁州窑系的白地黑花瓷、耀州窑系的刻花青瓷、龙泉窑系的青瓷等,但有时也有一些其他种类的产品。
六大窑系:定窑  磁州窑  耀州窑  钧窑  龙泉窑  景德镇青白瓷  (建)
定窑   窑址、时期、影响—产品—胎—釉—装饰—工艺
1)窑址在河北省曲阳县,宋代属定州。
始烧于唐,终烧于元,宋金是定窑生产的黄金时期。
北宋中期起,磁州窑、平定窑、磁峰窑等仿烧定窑白瓷,形成以定窑为主体的白瓷窑系。
2)以白釉为主,兼烧黑釉、绿釉、褐釉。
以盘碗瓶碟等日用器为多。 净瓶—定窑白瓷代表作之一
3)原料经过精心淘洗,胎体轻薄,胎白质细。远胜其他窑场。
因采用覆烧,口沿无釉,称为"芒口"。往往用金银等包装。
4)白釉泛黄,釉面往往有流淌痕。釉层不厚,釉面匀净,故胎壁上的修坯痕"竹丝刷纹"。
黑定、紫定的装饰主要以釉色取胜。有里外黑釉和里白外黑两种。并有少量的印花和金彩装饰,这种器皿称为"金装黑定"。
5)唐、五代以素面为主。
印花、刻划花等,题材以植物花卉、禽鸟云龙最常见。内容丰富,制作精细。晚期印花技法达到高峰。金代定窑以印花装饰为主。
瓷塑技艺在北宋晚期至金代也达到了较高水平。孩儿枕是其代表作。
底部常有刻铭文,多见的是"官"字,另有一类铭文是器物进贡后由宫廷玉工后刻的。
6)唐、五代一般多用垫饼或沙粒垫烧。北宋中期,发明覆烧法。元代为迭烧法取代。
钧窑
1)窑址在河南省禹县,北宋属钧州。
钧瓷起于唐代,北宋达到了鼎盛。金元续烧。明烧衰落。
向四周扩展,形成了一个遍及华北地区的庞大的钧窑体系。
2)以青釉瓷器为主,还烧造白地黑花瓷、黑釉瓷等
器形多为盘、碗、瓶、盆等,以洗、尊、炉等最著名。
3)北宋钧窑的胎土淘洗较细,胎色浅灰。金元时代多数胎质明显粗松,胎壁较厚。
4)釉色为蓝色乳光釉。天青、天蓝、月白三种。晶莹匀润。
   在釉中加入铜做呈色剂,在特殊气氛中釉面呈多种绚丽色彩。
蚯蚓走泥纹是北宋钧釉的一大特征。金元钧瓷已基本不见蚯蚓走泥纹。
5)北宋钧器的铭文不多见,有铭文的都是北宋后期宫廷用瓷。
以釉色为主,尚有印花装饰
6)烧造工艺采用大于圈足的垫饼垫烧,在板沿盘上采用三支钉支烧。
耀州窑系
1)耀州窑位于陕西铜川市黄堡镇,
创烧于唐代,北宋是鼎盛时期,终烧于明代
2)以烧制青瓷为主,兼烧黑、酱、白釉瓷。除大量生产民用瓷外,还生产贡瓷。
其器型丰富,有盘、碗最多。金元时器形简单,以大件盘碗为主。
3)胎体较薄,质地坚硬不吸水。胎色为灰黑色,常施化妆土。
   金元时胎粗厚,不施化妆土。
4)釉面光润肥厚,釉色青绿,微带黄褐色,俗称"姜黄色",是耀州窑青瓷釉色最大特点。
5)其花纹装饰突出。有刻花、印花、剔花等。莲花、缠枝花卉、鱼鸟纹等。
   由以北宋中期刻花,北宋晚期印花最突出。
  金元时装饰多圆圈式或六格式。花纹新出八卦、吴牛喘月等图案。
磁州窑系
1)河北磁县的磁州窑为主。分布于河北、河南、山西等省。
创烧于北宋初年,终烧于元末明初。
主要特征:风格粗犷豪放,线条简洁明快。
2)造型立足于生活实用,大方朴素,坚固耐用,乡土气息浓厚。
主要器型有瓶、瓮、罐、壶、盆、碗、盘、妆盒、枕、灯、香炉和各种动物玩具等。
3)其胎体大都厚重粗糙。器物表面施有化妆土,再施用透明釉。
4)白釉、黑釉为主,兼烧绿釉、红绿彩等。
5)白地黑彩,白地剔花,白地红绿彩,珍珠地画花,绿地黑彩和孔雀绿地黑彩等。
白地黑彩是主要装饰手法,以金代中晚期最鼎盛。剔花填刻、镂空等技法独具特色。
  元代磁州窑在宋金的基础上继续烧造。但风格有了很大变化,由白地剔花和釉上红绿彩向白地黑花为主过渡。造型硕大、浑圆、厚重。图案以云凤、云龙、云雁为多见,也有诗文佳句。枕类制品底部有"张家造"、"古相张家造"等作坊的戳印记。
龙泉窑系
1)龙泉窑在浙江省龙泉县。浙江地区是烧造青瓷最早地区。北宋时已具规模,盛于南宋、元。
2)早期以日用器皿为主,器物造型工整,制作精细。主要为白胎淡青釉瓷器,普遍用刻划花,辅以篦点或篦划纹。风格以越窑近似。
南宋中期,形成自己风格。造型纯朴厚重,除日用器外,新出现炉、瓶、渣斗等新器形。
釉层玻璃感极强。仍以刻花为主,云纹、鱼纹、荷花纹等。
南宋晚期,发明梅子青釉、粉青釉,胎质以白胎为多,亦有黑胎。除日用品外,还生产文化用品及供器、塑像、仿铜礼器等。
龙泉窑瓷器是南宋以后最重要外销产品之一。
3)元 以釉层薄,略光亮的粉青为多。除粉青外,还有青灰、青褐、黄褐等。少数灰色胎上施米黄、青灰、黑褐色,部分釉面类似哥窑的开片。
元代龙泉窑在装饰上有所突破,出现了许多新技法,如剔、刻、画、堆塑等,还流行印花、贴花和加彩工艺。花纹布满全器,以八宝、八仙、神仙、蝴蝶、凤、鸟、八吉祥、缠枝四季花卉等图案。
4)多采用垫烧,
景德镇窑系
景德镇主要烧制青瓷和白瓷。北宋时又烧制青白釉瓷器。
2)北宋前期器物造型比较简单。有碗、盘、瓶、罐、洗、六管瓶等。中期以后器物造型增多。除传统器物外,出现了注子温碗、各式炉、茶托、茶盏、枕、观音像等。前期器物底部较厚,后期底部略薄。
3)宋代景德镇窑瓷胎呈灰白色,质地坚硬、胎体匀薄,碗、盘类器胎壁可光照见影。
4)大多为青白中微带黄的色调。北宋晚期和南宋制品釉色多白中闪青,釉面透明度强,釉层气泡大而疏,聚釉处呈水绿色,釉薄处泛白。南宋晚期制品呈色略显青,釉面也不如早期制品那样清澈透亮。
元代景德镇青白釉瓷采用瓷面加高岭土"二元配方"法而成,胎中氧化铝增多,器物变形减少。釉色显青,釉面滋润,但不如宋代的清澈透亮。
5)北宋早期的器物大多光素无纹。只有少数碗有下凹的印记,内有草率的花纹或:"茶"、"酒"、"詹"等字样。此时盛行的刻花多采用一边深一边浅,宽细组合的所谓"半刀法",内铺以篦点纹,形成了景德镇窑刻画花装饰的风格。北宋晚期至南宋,刻花和印花并存,以印花为主,纹样有牡丹、菊花、飞凤、莲荷、孩童攀花、水波、双鱼、一束莲、人物等。瓷盒器物上还常见如:"段家合子记"、"吴家合子记"、"许家合子记"及"徐"、"程"、"朱"等姓氏。
元代景德镇青白瓷不仅继承了前朝的刻花和印花,而且还盛行褐彩斑点,贴花和堆贴串珠纹。典型的图案有花卉、莲瓣和用串珠表现的如意云头以及"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吉祥语。
6)北宋早期碗、盘类器主要采用匣钵单件仰烧工艺而成,器物圈足内放垫饼垫烧。北宋中期兴起覆烧工艺。
元 器物采用匣钵装烧、垫饼正烧法。为了模仿宋代的"芒口",部分器物在口沿特留有一周较宽涩边。有的用酱色釉涂刷,俗称"酱釉口"。
建阳窑
1)福建省建阳水吉镇。唐代始创烧,宋代尤其是南宋为其极盛时期,至清代而终。  
2)日用瓷为主,以黑釉茶盏为特色。北宋后期曾为宫廷烧制斗茶使用的黑釉盏。
3)建阳窑产品使用含铁高的原料做胎,因而胎色深黑坚硬。
4)盏内外均施黑釉,外壁釉不到底,露黑色胎。
黑釉盏以铁结晶形成的斑纹为饰,呈条状晶纹的称兔毫,也有呈油滴结晶状,宋人称鹧鸪斑。铁结晶呈油珠状的称为油滴,更有少数窑变花釉,尤为珍贵。
青釉
汝窑、南北宋官窑、钧窑、耀州窑、龙泉窑。
龙泉窑、耀州窑、钧窑系。
2)器类繁多:贮藏器、饮食器、生活用器、玩具、明器等。专门用于陈设和祭祀的瓷器。
   仿青铜器、金银器、玻璃器。  同一器物式样丰富,为前代罕见。
3)选择严格、淘洗加工精细,质地细腻坚硬。主体颜色为灰色,各地有别。
4)釉配方技术提高:乳浊釉—北宋晚期钧窑  石灰碱釉—南宋中期龙泉窑。
      打破石灰釉的一统。
      釉色在青绿、青黄传统色以外,出现多种色调:汝窑天青、龙泉窑梅子青、粉青。
      釉层均匀,厚度各窑差别很大。釉面光净莹润。钧窑、官窑、龙泉粉青、梅子青瓷都先低温素烧后上釉。厚釉瓷器多次上釉。
5)耀州、龙泉非厚釉瓷器和普通瓷窑普遍采用装饰花纹。
      汝、钧、龙泉厚釉瓷,主要追求釉色效果,一般无花纹。
      刻划花、印花、贴花、镂花等。    刻花、印花—耀州窑  细线划花—越窑。
      题材丰富:花卉、禽鸟、瑞兽、水泼、婴戏。
白釉
中原北方地区基本都烧造白瓷。 定窑
晚唐五代已有一定水平,入宋继续发展。
2)丰富。净瓶—定窑白瓷代表作之一,其他品种瓷器中少见。
3)胎体轻薄,胎白质细。
4)北宋早期白中闪青,中期后白中泛黄(用煤)。釉面光润亮泽。
5)讲究。刻花、印花为主。题材以植物花卉、禽鸟云龙最常见。内容丰富,制作精细。
北宋前期宫廷用瓷,中央官府订购。
北宋中期起,磁州窑、平定窑、磁峰窑等仿烧定窑白瓷,形成以定窑为主体的白瓷窑系。
黑釉
产量剧增,工艺水平极大提高。建窑、吉州窑、磁州窑为代表。
2)贮藏器、饮食器为主,少量玩具。尤以茶盏备受青睐。
3)胎料较细,质较坚硬。胎色各地不同,建窑黑色,定窑白色,磁州、吉州介于二者之间。
4)釉色除保持黑、亮特点外,出现别具特色的结晶纹样。
5)除釉装饰外,白色彩绘、剪纸贴花、剔花—吉州窑
      内容梅花、折枝花、禽鸟等。
青白釉
南方宋代兴起的新品种。釉色介于青、白之间,又称影青。
最早出现于景德镇窑,此后南方各窑纷纷仿烧,形成以景德镇窑为中心的青白瓷系。
2)应有尽有。以梅瓶、执壶、盏托、动物形座枕、香炉、长颈堆塑瓶最具特色。
3、4)胎体轻薄,胎质细腻,呈白色。    釉色适中,釉层均匀。釉面晶莹。
   其他武昌窑、潮州窑、德化窑等质量较之为差,胎质粗、灰。釉色偏青。
5)注重花纹装饰。刻划花、印花等技法。
      题材花卉、禽鸟、莲荷游鱼、水波流云、婴戏等。纹样清晰严谨。
白地黑花
白地上、釉下以黑彩绘制花纹。创烧于北宋晚期磁州窑。陶工南迁,江西吉州窑烧造。
二者代表宋代南北方白地黑花瓷器水平。
磁州窑
2)器类少,瓶、钵、盆、枕等,数量也少
3、4)胎黄灰或灰褐,施化妆土。      釉白或乳白。
5)花纹简单,仅草叶、牡丹、折枝牡丹等  色泽较深,一般漆黑色。
吉州窑
2)器类亦少。罐、瓶、炉、枕等,数量亦少。
3、4)白度不高,质地较细,不施化妆土。      釉乳白色。
5)较磁州窑丰富。有的用开光布局法。色泽为褐色,不如磁州窑黑。
彩绘技法,西晋出现。唐邛崃窑、长沙窑重新利用,宋白地黑花兴起,明清广大。
烧成技术:
窑炉、窑具、装烧方法改进,控制烧成温度、烧成氛围的能力提高。
窑炉:长江流域及以南均用龙窑,柴为原料。普遍加长,有的窑床阶梯状、弯曲状以减少抽力。
      黄河流域及以北均用馒头窑。北宋晚期用煤。用煤的窑炉变化:加强通风设施,火塘内增设炉栅,下设落灰坑,窑身相对缩短。
窑具:匣钵形制多样,普遍流行一匣一物。
      汝窑采用支钉支烧。   影响较大:定窑北宋中期发明支圈覆烧工艺。迅速被磁州窑等采用。南宋早期影响到长江流域,南宋中期景德镇窑普遍使用。该法可保证成品率、提高产量。但有“芒口”,支圈要求高,且一次性使用。元代以后不见。
      普遍使用火照。
伊斯兰 十二世纪  钴蓝饰—青花瓷
外销:
范围扩大   沿海诸窑仿烧   龙泉、景德镇瓷最多
宋 赵汝适 《诸蕃志》 杨博之 校释本 中华书局 1996
元 汪大渊 《岛夷志略》 苏继倾 校译本 中华书局 1981

1)瓷窑集中于南部及与北宋临近地区。以赤峰缸瓦窑、北京龙泉务窑最好。
工匠多来自掠夺。
2)中原形式—按中原、华北样式,受定窑影响大,以龙泉务窑突出。
   契丹形式—仿契丹传统皮、木制容器,鸡冠壶、穿带壶、凤首瓶、长颈瓶、鸡腿瓶等。
5)喜用牡丹、芍药花。
西夏
1)制瓷手工业出现于靖康后。
品种复杂,白釉、黑釉、青釉、茶叶釉等。
2)器形多为中原、华北常见,少量民族特色器物:扁壶、铃、钩等。主要受磁州窑影响。
3、4)胎色较深,白釉普遍施化妆土。
5)刻花、剔花为主。牡丹纹最常见。多用腹部开光法。
      

金兵南下对北方社会生产巨大破坏。北方制瓷手工业良好基础,瓷器日用品不可或缺。制瓷手工业逐步恢复。但除磁州窑外,基本未恢复到北宋时水平。
品种:复杂。延续北宋及辽部分品种。钧釉瓷器、白地黑花瓷器、红绿彩瓷器为代表。
钧釉瓷
烧造地点扩展到整个豫西。
碗盘为主。器壁较宋略厚。
胎灰、深灰色,质地细密。
饮食器内满施釉,外侧施至圈足部或近足部。釉色一般天蓝,往往涂铜红釉斑块。
白地黑花瓷
遍及中原华北,仍以磁州为中心。
器形较多。造型大方。
胎质较细,色调普遍较深,灰、深灰色。多施白色化妆土。
釉直白或白中泛黄。
以花纹装饰突出,内容丰富,色调漆黑,构图简洁,浓郁民间生活气息。瓷枕为代表。
红绿彩瓷
金代普遍烧造釉上彩绘瓷器。高温烧成的白釉瓷器上,用红绿彩绘画或填涂出纹样,再低温烘烧。
器类盘碗罐最常见。
胎质细,深灰、灰色,白色化妆土。
花纹以折枝花卉、牡丹、草叶、鱼藻等,色彩鲜艳。对后来釉上彩绘瓷发展有一定影响。
黑釉也有一定发展尤其在花纹装饰:剔刻花、白线纹。
不如宋繁荣,产品不及宋精细。但器物造型简洁实用,装饰注重色彩反差。
9 元
统一,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制瓷业在前代基础上发展、创新。
各地发展很不平衡。
○1北方
承袭金代。代表产品:钧釉瓷器、白地黑花瓷器。
钧釉瓷
烧造地点扩大到山西、河北、内蒙,以钧窑为主体的钧釉瓷系。南方也有仿烧。
器形以碗为主,少量瓶、炉。各窑对钧窑的形制也认真仿造。瓶、炉高大,胎厚重。
白地黑花瓷
耀州窑等也开始烧造。磁州窑烧造区域由磁县转移到彭城。
器类很多,碗、高足杯、罐、玉壶春瓶、盆、枕等。
胎体厚重,造型高大。
花纹仍引人注目,龙凤、鱼、人为代表。枕最能体现白地黑花装饰水平。开光布局。
○2南方
承袭南宋。起点高、基础好,比北方发达,创新也在南方。
青釉、青白釉、黑釉为主,龙泉、景德镇、建窑 为代表。吉州窑白地黑花瓷仍有影响。
龙泉窑 国内外市场广受欢迎,规模扩大,仿烧龙泉窑青瓷的窑场剧增。南方龙泉窑系。
景德镇窑 发明二元配方法。对提高质量、成品率效果显著。
    继续烧造青白釉同时,批量生产成熟青花瓷,发展高温铜红釉瓷,创烧卵白釉瓷、高温钴蓝釉瓷、釉里红瓷。为明清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奠定基础。
青花瓷
以钴料在未经素烧的坯体表面绘画纹样,之后施一层透明釉,入窑高温一次烧成,釉下花纹呈蓝色的瓷器。   出现于唐,宋零星发现,元晚期批量生产,工艺成熟。
 条件:它利用了烧制影青瓷薄胎青白釉的基础;
受吉州窑烧制釉下彩技法的影响;
借鉴了名窑烧制青花釉下彩的经验;
由于战乱使北方瓷匠艺人南迁,云集景德镇。
器类颇丰,胎细密,白色。釉白中泛青,光莹透明。
釉料有进口、国产两种:
进口料含锰低,含铁高,青花色泽浓艳,有铁黑色斑点;国产料相反。
青花由毛笔蘸钴料绘画,发挥余地比刻划花、印花大,题材、花纹更多。
高温铜红釉
元代景德镇初步发展。铜料入釉高温烧成。晚唐长沙窑极少烧造。宋金均不见。
元代少量烧造,数量、器类很少。胎细白,釉多暗红色,纹饰简单,刻花、印花为主,有待进一步提高。
卵白釉
釉色似鹅蛋皮。器类以高足碗、碗、盘为多,胎白质细密;釉面莹润不透明。
装饰以印花为主,缠枝花纹、双龙纹等。
因多印“枢府”,又称枢府瓷。为元代枢密院等官府机构在景德镇订烧的瓷器,胎釉俱佳。
高温钴蓝釉瓷
器形梅瓶、高足碗、碗、盘等;胎细白,釉光润。
装饰技法:蓝釉上施金彩,两次入窑烧成;
          蓝釉白花,花纹施透明釉,花纹以外部分施蓝釉,高温一次烧成。
花纹龙、梅花等
釉里红瓷
以铜料在未经素烧得坯体上绘画花纹,施透明釉,入窑高温一次烧成,釉下呈红色花纹。
对温度、气氛要求严格,产量不多。
器类罐、玉壶春瓶、高足杯、匜、谷仓等。
胎白细。釉层均匀、釉面莹润,白泛青或青白色。
花纹题材、内容不及青花瓷。色调偏暗,边缘多模糊不起。表明尚未完全掌握烧成技术。
往往与刻划花技法配合。
烧成技术
继续使用龙窑。德化窑—分室龙窑,景德镇—葫芦形窑。更容易掌控窑内烧成温度和气氛。
流行一个匣钵装一件器物。
总体上,北方地区发展平平,趋于衰落;南方地区发展强劲,尤以景德镇突出。
宋元时制瓷手工业空前发展,品种繁多,器类丰富,总体质量好,外销地区、数量大幅度增长。
外销
主要品种:越窑、龙泉窑、耀州窑青瓷,定窑白瓷,景德镇青白、卵白、青花瓷,磁州窑、吉州窑白地黑花瓷,建窑、吉州窑黑釉瓷。
沿海一带仿烧。
10 明清
1)遍布  景德镇—量大、质好 代表    北方渐衰:彭城窑—磁州之延续
景德镇
元枢府瓷基础   元后期发现高岭土  工匠集中  窑址趋向市区
洪武二年 陶厂—建筑砖瓦、瓷器   洪武末 御器厂
铜红、钴蓝   永乐、宣德
单色釉     
彩瓷:斗彩、五彩、珐琅彩、粉彩
主要品种:
青花—釉下、着色力、稳定
斗彩—釉下青花、釉上彩绘  烧成后填色 再低温烧成 始宣德 熟成化
五彩—釉上彩   永宣、嘉万、康熙
珐琅彩—瓷内壁施釉 高温烧成 外壁施色地  色地上彩绘  再低温烘烧
        细白瓷 作画 低烘  北京宫内   清三代  宫廷花  玩赏、供器
粉彩—康熙五彩+珐琅   釉上  工艺同   雍正高峰
      彩画某些部分用玻璃白粉打底(硅铅砷化物) 浓淡凸洼  色调柔和
红铜釉—长沙窑始创  永乐  康熙—郎窑红、豇豆红
烧成技术:明 葫芦形、馒头形窑   清 蛋形窑  匣钵  明御器厂 套钵
其他地区:
北方 彭城窑 禹县窑 铜川窑 灵武窑
南方 龙泉窑 德化窑 佛山石湾窑 漳州窑
     德化窑:猪油白瓷 人物  清不如明  清 青花
     克拉克瓷:晚明 出口
        龙泉窑:明前期宫廷 外销 明后期衰落
        禹州窑:孔雀蓝瓷
烧成技术:龙窑  福建—阶级窑
外销:遍及世界  青花技术外传  朝鲜李朝青花  外来影响 西亚金属器 形式、图案
      18世纪下半叶 欧洲大量仿烧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已经发明了“穴窑”用来烧造陶器。商周时期,又出现了升焰式的圆窑和方窑,但当时的瓷器与陶器同窑烧造,并无专门的瓷窑,像商周时期的原始瓷器与印纹硬陶即是同窑烧制。随着制瓷业的不断发展,瓷窑才逐渐从陶窑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烧造瓷器的窑炉。
  按形制来分,窑炉有馒头窑(圆窑)、龙窑、阶级窑、葫芦形窑、蛋形窑等多种.其中的馒头窑与龙窑是最为常见的,且沿用时间较长,北方的平原地区多使用馒头窑,而南方的山区、半山区则多依山建造龙窑;
  馒头窑又称“圆窑”,火膛与窑室合为一个馒头形的空间,故而得名。馒头窑大约出现于西周晚期,一直沿用至今,它是北方地区流行的陶瓷窑炉形制,由窑门、火膛、窑室、烟囱等部分组成,多在生土层掏挖修制或以坯、砖砌筑而成。馒头窑的特点是容易控制升温和降温速度,保湿性较好,适用于焙烧胎体厚重、高温下釉黏度较大的瓷器;但由于它升温、降温都比较慢,烧成时间相对较长,且窑内温度前后、上下分布不够均匀,所以容易出次品。
  龙窑又称长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筑,窑长多在30~80米之间,形似长龙,故称之龙窑。龙窑结构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龙窑出现于商代,这个时期的龙窑既烧制印纹硬陶,又烧制原始青瓷,即通常所说的“陶瓷同窑合烧”,至东汉晚期结束了陶瓷同窑合烧的状况,出现了专烧瓷器的龙窑。此后,龙窑逐渐增长,各朝的倾斜度和结构也不断改进,使龙窑烧成效果不断完善,宋、元时期的龙窑出现了一种在窑室内砌筑多道挡火墙,将其分成若干小室,挡火墙下部设烟火孔,使室与室之间相通,即所谓的“分室龙窑”。直至当今,南方有的地区仍然在使用龙窑烧制陶瓷器。龙窑的特点是建筑方便,装烧量大,产量高,其升温、降温都很快,容易维持还原气氛,适合于焙烧胎体较薄、高温下釉黏度较小的石灰釉瓷器,所以有人说龙窑是青瓷的摇篮。
  阶级窑出现于明福建德化窑,由宋元时期的分室龙窑发展而来。它是以砖等材料依倾斜的山坡建筑,倾斜度在21度左右,由窑门、火膛、若干个室和烟囱等组成,各室依次相连,自下至底形成层层阶级,故称之“阶级窑”。它集龙窑装烧量大、产量高与馒头窑容易控制升、降温速度的优点于一身,同时具有节省燃料的长处,适合于烧制德化窑白釉瓷器等含氧化钾成分较高、釉在高温下黏度较大的瓷器。
  葫芦形窑是由龙窑发展而来的,对龙窑做了较大的改造,由窑门、火膛、前室、后室、烟囱等部分组成,适合烧制氧化钾含量较高、釉在高温下黏度较大的瓷器。
  蛋形窑出现于明末清初江西景德镇,由元明时期的葫芦窑发展演变而成,由窑门、火膛、窑室、护墙和烟囱等部分组成。其结构合理,所需材料造价低廉,施工方便,烧造量大,适合于多种坯釉,多类品种瓷器可一次烧成;蛋形窑以柴做燃料,烧成时间短,产品质量好,它对于清景德镇瓷器的发展,祈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按照火焰走向,窑炉又分为直焰窑、倒焰窑、半倒焰窑、平焰窑等。

沙发
遥远世界的星辰 发表于 13-5-1 10:26:12 | 只看该作者
好资料,谢谢楼主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23 00:07 , Processed in 0.089608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