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深大文学史课件整理版(袁版)之1

[复制链接]
范老师 发表于 10-6-15 0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秦文学
主讲:范晓燕教授
秦汉文学史
第一节、秦朝文学概说
关于“秦世不文”:秦世不文。--刘勰《文心雕龙》
《吕氏春秋》      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谏逐客书》      为劝阻始皇驱逐非秦国人士而作。全文议论驰聘,气势奔放,比物连类,说理透彻,辞采华丽而铺张,是传诵的名作。它是一篇趋向骈偶化的政论散文,被后人誉为“骈体初祖”(李兆洛的《骈体文钞》)。 
  记载秦始皇巡游封禅的刻石铭文也多出自李斯之手。另外,秦代尚有“杂赋”(九篇)、“仙真人诗”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但均久已失传。

秦朝文学的冷落:
(一)愚民统治思想
      明主之君,去书简之文。
       --《韩非子》
    秦王朝在政治上奉行法家的治国方针,主张反对普通人读书识文,试图把愚民政策和严刑酷法作为统治国家的基础。
(二)文化专制政策
      统一的封建专制王朝,需要有相应的思想文化措施来维护和加强它的统治;同时,秦王朝建立在对六国残暴的镇压上,为了消灭一切反秦意识,秦始皇采取了一些极端措施进行思想控制。 “焚书坑儒”
(三)统治时间短暂  
   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到秦二世,最后秦朝被秦末大起义所覆灭,只有十五年。如此短暂的时间,又处于文化专制时代。

第二节、两汉文学概说
两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兴盛时期,在文学史上居于继往开来的地位。
一、文学价值受到重视
具体表现之一:
    出现了汉赋这一种完全以文学感染力本身为目标的文学样式。这种样式,最容易使文学的意识得到确立。
具体表现之二:
  辞赋创作的兴盛。作品的数量惊人,据班固《两都赋序》说,成帝时整理从武帝以来各种人士奏献给朝廷并且还保存着的辞赋,总数有一千余篇。
具体表现之三:
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学活动的文人群,他们仅仅或主要凭藉文学才能而得官职,并以文学写作为自己的主要事业。
具体表现之四:
两汉时期,文学开始表现出与学术脱离而走向独立的趋势,人们在观念上开始把文学和学术著作加以区分,出现了区别文学与非文学的意识。
二、产生气度宏大的作品
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使汉代文人具有宏大的视野,其审美风尚追求崇高感的巨丽之美,创作上追求大容量渐成趋势,产生了宏大的作品。
• 史传散文、汉大赋的作者把他们能够认识到的全部时空内容囊括无遗。当我们跟随他们古今上下漫游,不能不被那深邃的历史意识和广阔的时空场景所震撼。
三、新的文学样式大备
(一)散文
两汉散文继先秦之后又一次出现繁荣局面。
    政论散文  史传散文
(二)辞赋
汉代辞赋在汉代兴起并达到鼎盛。
骚体赋 散体大赋 抒情小赋
(三)诗歌
两汉诗歌继先秦之后进一步发展。
汉乐府 文人五言诗 七言诗
需要指出的是:汉代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样式,为后世文学奠定了重要基础。
    近人刘师培说:“文章各体,至东汉而大备。”(《中国中古文学史》)正是指出了汉代文学在这方面的成就。

第三节
两汉文学兴盛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一)恢宏的时代精神
据《史记·平准书》记述,汉武帝时代,国家的经济力量十分雄厚: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赋家之心,包括宇宙, 总揽人物。--司马相如《西京杂记》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二)统治者的提倡
西汉武、宣、元、成诸帝都是文学爱好者,其中武帝尤喜爱辞赋,还有诗赋传世。他们出于本身的兴趣,大量招揽文士,许多人就是因为有文才而 得以在朝廷任职。
(三)以文才取士的激励 
  两汉选拔人才注重学问品行,也不排斥对有文学创作才能者的录用,许多作家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 主要并不是他们经通行修,而是在于他们的文才。
(四)游宦风气的盛行
西汉早期,文士的游宦活动主要是在诸侯王之间进行的。武帝朝至东汉初期,游宦之风稍衰。东汉中、后期,游宦又成为社会时尚。有些文人通过游宦进入仕途,相当一部分成为侍从文人、幕僚文人。
二、文化原因
(一)汉代经学的影响
汉代经学与文学: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起完整的社会统治思想。
两汉的经学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主要是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加上《乐》为六经,再加上《孝》为七经。
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文字书写的差异,今文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而古文是用秦时的篆书写定。实际上释经之法不同、观念相左。   
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汉代许多作家兼有经师和文人的双重身份,纯粹的作家也往往 深受儒学影响,汉代文学和经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彼此渗透,双向互动。
1.汉代文学以铺张扬厉著称,与此相映成趣的是汉代经学的繁琐解读习尚。
2.汉代神秘化的经学为浪漫文学提供素材和动力,而神秘化的经学也借鉴了浪漫文学的精神和表现手法。
3.经学的重师承所产生的摹拟风气与文学上的摹拟习气互为表里。
4.汉代文学经历了由繁到简的发展过程,与经学的由繁到简相表里。
5.两汉文学思潮很少超越经学的藩篱,文学思潮很大程度上是经学的延伸和具体化,许多作家兼有经师和文人的双重身份。
(二)文籍的搜集和整理
在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的局面下,统治者大规模地进行文化建设。立国不久,朝廷废除了秦的“挟书律”,大规模搜集和整理文籍。我们现在看到的先秦典籍,基本上都是经过汉代官方的整理而保存下来的。
(三)文化机构的设立
乐府 、东观、官学和私学、鸿都门学
三、文学渊源
(一)在作家精神上(二)在文学形式上(三)在表现方法上(四)在艺术风格上

第一章
第三节 远古神话
   二十世纪
    --神话复活的时代
一、神话的产生及保存
(一)神话的概念
  神话是:
   “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一般将神话定义为:
 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二)神话的产生
   恐惧感 神秘感 敬畏感 控制欲 
   上古神话是原始社会人们生产能力和认识能力低下的产物。
    天裂,女娲炼五彩石补天
       --是对极光的神话表述。
(三)神话的保存
 现存的中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
   《山海经》、《楚辞》、《列子》、
   《穆天子传》、《庄子》、《淮南子》  
  《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招致门客集体编写而成。   
  这是一本思想论著,但在阐述哲学政治主张时,喜欢引用古代神话与传说作为佐证,因此,搜罗和记录保存了许多古代的神话与古史资料,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就是保留在该书中。
 《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根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而成,实际上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 
   该书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古籍。全书共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两大类。
 
怎样理解神话现象?
•历史主义的理解方式 万物有灵的理论 精神分析的理论

第二章 《诗经》
第一节
风、雅、颂的划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
“风”,地方之乐。
“雅”,王畿 (jī )之乐。
“颂”,宗庙祭祀之乐。
   “风”:地方之乐。
   何谓“十五国风”?
   《左传·成公九年》记楚囚钟仪操琴,范文子曰:“乐操土风,不忘旧也。”
    朱熹《诗集传·国风序》:“国”者,诸侯所封之域;而“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
   “十五国风”,就是用十五个地方乐调演奏的乐歌――土风歌谣。

   “雅”:王畿之乐。
   何谓“大小雅”?
   “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的京都及周围地区(西周都镐京)。
     “雅”,有“正”的意思,朱熹《诗集传·小雅序》:“《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
   “雅”,是代表王朝正统的京畿地区的乐歌。可能由于音乐特点和应用场合有所不同,分为大雅、小雅。
     “颂”:宗庙祭祀之乐
 何谓“三颂”?
•《毛诗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王国维《说周颂》:“颂之声较风、雅为缓。”
     “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舞曲。“三颂”,指“周颂”,西周时期的诗;“鲁颂”,春秋中叶鲁僖公时的诗;“商颂”,写殷商前、中期的诗。

(一)质朴生动的语言
    朴素简洁是《诗经》语言的基本风格。《诗经》本是一部乐歌,是唱给人听的,所以歌辞明快易懂。而且《诗经》的多数作品出于民间的口头歌唱,语言更是新鲜活泼,通俗流畅。
    双声联绵字,如“踟蹰”、“栗烈”、“参差” ;叠韵联绵字的韵母相同,如“崔嵬”、“绸缪”、“逍遥”,等等。
    这些联绵字或刻画形态,或模拟声音,或形容色彩,或描述内心,使诗歌在演唱和吟咏时舒缓悠扬,具有形象生动和音韵和谐的美感。
   《诗经》的生动、形象而丰富的词汇,后人每每习而用之。如诗用叠字:
(二)自然和谐的韵律
《诗经》极少数无韵之作,只是作于西周前期的《周颂》,有些不规则地押韵。
     《诗经》以其深厚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成就,标志着中国诗歌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前业已发达。
     它对后世文学的影响非常之深远,主要表现在四言诗的体裁、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抒情诗的主要形式、关注政治道德的社会功能等多方面。数千年来,它成为历代作家学习、借鉴和推崇的典范。

第二节    《尚书》与《春秋》                       记言、叙事文之祖
一、《尚书》         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
(二)《尚书》的内容
•告之外,还有其它内容,如《洪范》是说五行灾祥的,《顾命》是陈述丧礼的等。


   《尚书》是我国散文的开端
      1.已是结构较为完整、单独成篇的文字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具有成篇文字的散文集。它的每一篇文字都有比较完整的结构,能表达一个
    完整的思想,或记叙一个完整的事件,层次分明,首尾完整,算得上独立的文章。以“无逸”为纲,作了有条有理的论述。文章中心明确,论证周详,各部分之间联系紧凑,堪称初具规模的论说文。
     2. 比较生动地描摹出人物的口气和情感色彩
      如《商书·盘庚》,记载殷王盘庚迁都殷时对臣属的讲话,是记言性质的文章。感情充沛、言辞尖锐,所用比喻贴切、生动,具有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和形象性,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3. 不乏叙述和描写之笔,写出一定情节和场面
      如《周书·顾命》写成王崩,康王继位。从成王临终前交代遗嘱,一直到康王举行继位大典的过程,都叙述得具体周详,井然有序。至于典礼的场面,诸如礼器之摆设、宾相之排列,以及各类人物的活动,更是历历在目。
      记载事件的完整过程,形成比较曲折有味的故事情节,并初步展示了人物的性格、情态及心理,已具有叙事散文的特点。


     汉以后历代皇室文告往往模仿它,以表示威严与庄重。至明清有的诏告,仍常要用堂而皇之的“尚书体”来撰写。
《尚书》文字古奥典雅,语言技巧超过了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而且单独成篇,具有完整的结构,标志着古代散文正在走向成熟。

(五)《春秋》的文学价值
第一,创立了简洁而谨严的记事格式
  《春秋》的记事一般是以何年、何月、何日、何地、何人、发生何事、结果如何为先后次序的,简洁而严密,为后人提供了集中而简明的记事格式。
第二,具有朴素而精确的语言风格
  《春秋》的文句极简短,而且平易朴素,它主要是字斟句酌,用精确的语言记事,并含蓄地表达作者对事件的看法。比如对于战争的记载,分别选用伐、侵、袭、入,克、平、灭、取,围、歼、次、追,降、获、执、败等,表达战争的性质、情形、结果以及作者对战争的态度。
   这将散文从《尚书》古奥难懂的文体中解放出来,给后世提供了炼字造句的方法。
《春秋》的语言表达具有谨严精炼的特点,即文辞简约,用语谨严,而又含有鲜明的倾向性。后世学家从中领悟到修史应该蕴含明确的倾向性,文学家体会到的是遣词造句力求简洁而义蕴深刻。
   但也应指出,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质,一般仅记录事件的结局,缺少对具体过程的细致描写,因此使人很难了解历史事件的原貌,并为后代士人诠释《春秋》留有极大的馀地,究诘《春秋》之“微言大义”,开了经学“穿凿附会”之先例。

“春秋笔法”:古人对《春秋》历来有“一字褒贬”之说,后世或称为“春秋笔法”,这是《春秋》最突出的特点。“春秋笔法”,指的是寓褒贬于记事的字里行间。相传孔子按照自己的观点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作了评判,并选择他认为恰当的字眼来暗寓褒贬之意,所谓“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

《春秋》以一字寓褒贬,在谨严的措词中表现出作者的是非曲直。比如杀有罪为“诛”,杀无罪为“杀”,凡悖礼作乱,以下杀上者,都斥之为“弒”。

同步思考题:
1.先秦的“史官文化”?
2. 先秦散文的萌芽经历了怎样的表现形态?
3. 《尚书》的文学价值?
4.怎样理解“周诰殷盘,佶屈聱牙”?
5. 《春秋》的体例编排?
6.  什么是“春秋笔法”?
   
《左传》与《春秋》
1.在体例上:《左传》沿用了《春秋》按鲁君世系“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的编年顺序,只是较之《春秋》,时间多了13年。
2.在内容上:《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保持了《春秋》所记事件的基本精神,故有人说它是依经立义。
但是,《左传》的内容比《春秋》广泛深入得多,它仅把《春秋》简单的记事作为写作参照的纲目,编排收集到大量的文献资料,而且充实进各种传说和轶闻,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
3.在写法上:《春秋》记事,而《左传》将传统史书的“记言”与“记事”高度地结合起来,记言委婉生动,叙事详略得当。
4.在风格上:韩愈曾说“《春秋》谨严,《左氏》浮夸”,主要是《春秋》言简意赅,而《左传》叙事委曲备至。《左传》将史家的理智与文学家的情感有机地结合,虽是历史著作,有的叙事记言,却不乏文学的想象力和情感因素。

《左传》依《春秋》而兴,却又独立于《春秋》之外,自成一家。
与《春秋》一样,《左传》不只是对历史事件作客观的罗列,而且有着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往往站在儒家立场上,如尊礼尚德、民为邦本等,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出评价。     
     同时,作者还以历史的眼光,记述了周王室的衰落和诸侯的争霸和大夫的兼并,表现了新旧政治势力的消长,揭示了社会变革的趋势。

《左传》的“民本”思想:
《左传》集中反映了春秋以来日益兴起的“民本”思想。
     春秋战国大兼并的时代,“民”作为财赋和士兵的来源,其人口众寡直接关系到国力的盛衰。而当时北方诸国,仍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国与国之间,也不存在封锁的疆界,“民”可以自由迁徙。所以争取民众,甚至比占领土地更为首要。
1.天与人的关系――天命与人事
     《左传》以肯定的态度,记载了那些民重于天、民重于神的进步观点。如《左传》昭公八年记载,郑国的星相家裨灶预测会发生大火,希望用宝物来禳祭火灾,但子产反对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主张积极预防火灾。

2.神与人的关系――神灵与民众
      认为神不能主宰国家的命运,而民则是现实政治的主宰。《左传》桓公六年,楚武王准备侵随。战争将开始,随侯要祭神,季梁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春秋时各国的祝、史,每逢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往往向祖先神和山川神请求命运的指示。但《左传》在这里保持了清醒的理性,认为国家的命运实际上掌握在民众手。

3.君与民的关系――君主与民心
      春秋末年,世代掌握鲁国大权的季氏,最后将鲁昭公驱逐出鲁国,使之客死在外地“乾侯”这一地方。乐祁认为是鲁国君失去了民心,史墨则说:“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
      “民不知君,何以得國?” 《左传》通过这类历史事件,说明统治者失去民心,就会失位亡身对民众力量的注意,是《左传》进步历史观的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

《左传》虽不是文学著作,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章细密详赡,富于文采,同时又微婉蕴藉,意味深长,无论是记事、记言,都显明体现出这一特点。
(一)繁而不乱的叙事
    可以说,《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作品。比较以前任何一种著作,它的叙事能力表现出惊人的发展。许多头绪纷杂、变化多端的历史大事件,都能处理得有条不紊、繁而不乱。
《左传》向以叙事精彩见称。作者在记述历史事件时,按时间顺序具体而微地展示事件发生(起因)、发展(冲突)和结果的全过程,并出现引人入胜的情节、生动逼真的细节和场面,大大增强了故事性。有时,作者还通过铺垫、照应、倒叙、预叙、插叙、补叙等手法,把有关事实巧妙地安排在一起,形成完整而严谨的篇章。

春秋是我国历史上征战、兼并的时代,据《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中就有战争七百三十多次。
  《左传》以擅于描写战争著称,所记的大大小小军事行动有三四百起之多,其中写得最为出色的,历来被人称道的,便是春秋时代著名的五大经典战役: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齐晋鞌之战、齐鲁长勺之战、晋楚邲之战等。其它不计其数的小战役也写得各具特色,精彩生动。
《左传》写战争,不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叙,而是深入揭示战争的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
对于战争的远因近因、各国关系的组合变化,外交上的斡旋争斗、国内人心的向背 ,战场上的短兵交锋,战略战术的具体运用,战争胜负的影响等,以简练而不乏文采的文笔一一交代清楚,笔力纵横、变化万方。

(二)委曲达意的外文辞令
《左传》叙述语言简练含蕴,词约义丰。如宣公十二年“晋楚邲之战”,写晋师溃败时的狼狈之状:

《左传》中的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外交使节)应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他国专对之辞和向国君谏说之辞等。这类记言文字无不“文典而美”、“语博而奥”,委曲达意,婉而有致。
《左传》的外交辞令以“理”与“利”为出发点,但在表现风格上往往是绵里藏针,有理又有“礼”,有利又有“节”。
《左传》中的行人辞令、大夫谏说的佳作甚多,如宫之奇谏假道,展喜犒师,王孙满对楚子,吕相绝秦,子产坏晋馆垣,等等。这些辞令,有的委婉谦恭,不卑不亢;有的词锋犀利,刚柔相济,因事因人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但都文辞典雅美茂,生气勃勃。

(三)细致生动的故事情节
《左传》不完全从史学价值考虑,而是常以较为细致生动的情节记载历史事件、表现历史人物,这也是它显著的文学因素。
  《左传》善于用细致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变化。

(四)直接引入议论的形式
         《左传》发展了“春秋笔法”,不再一字寓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而是创立了一种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以“君子曰”、“君子是以知”、“孔子曰”等来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评价。这种形式,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立场和感情,增强了叙事的感情色彩。

《左传》对我国史学和文学的发展影响巨大。
(一)《左传》的倾向鲜明、直书无隐的精神,一直为司马迁以来的良史所继承,它是我国古代历史散文的典范。
(二)故事情节、人物描写的文学因素
   故事情节、人物描写是小说和戏剧的基本要素。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小说与戏剧的产生相当迟,而与此有关的文学因素,借了历史著作的母胎孕育了很久才分离出来。
   《左传》正是第一部包含着丰富的叙事文学因素的历史著作,它为后代小说、戏剧提供了写作经验和丰富的素材。

        
     《左传》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所形成的文史结合的传统,开《战国策》、《史记》等史传散文之先河。

第三章 历史散文
第三节  《国语》
总的来讲,《国语》的文学成就不及同时的《左传》,但比《尚书》、《春秋》的简略记载,却有了长足进展。
(一)文辞质朴简练
   《国语》的文字远不如《左传》富于文采和变化。但它文辞质朴简练,接近当时的口语,其中不乏生动的比喻与精辟的警句。
(二)描摹人物情态生动
    《国语》记言多于记事。许多事件的前因后果及经过一笔带过,而是把重点放在对话或议论的文字上,用一系列大小故事穿插其中,将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发展生动地凸现出来。
由于国别史的特点,《国语》有时在记叙某一国事件时,集中在一定篇幅写某个人的言行,如《晋语三》写惠公、《晋语四》专写晋文公、《晋语七》专记悼公事,《吴语》主要写夫差、《越语上》主要写勾践,等等。这种集中篇幅写一人的方式,有向纪传体过渡的趋势。
(三)叙事波澜起伏
《吴语》和《越语》以吴越争霸和勾践报仇雪耻之事为中心,写得波澜起伏,很有气势。
1.《国语》不同于《左传》的编年体,而是首创分国体。
2.《国语》是八国的片断史,部分涵盖了《左传》所记叙的一些历史。
3.《国语》不像《左传》以记事为主,有完整的连贯性,而是以记言为主,记事仅有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
4.《国语》有近似墨家、道家、法家、纵横家的思想,与《左传》处处依据儒家礼义来判断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有所不同。
5.《左传》作为编年体,其记叙的严密不是《国语》能够比的,而《国语》的教诲特征则超过了《左传》。
《左传》偏重记事,《国语》偏重记言,它所表现的进步思想不如《左传》鲜明,艺术性也较《左传》逊色。当然这是从总体上看的,并不影响《国语》的一些篇章在文学上可以和《左传》相提并论。

第五节  《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的纵横家思想:
      纵横家是战国时代最活跃的政治力量,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积极参加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活动,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战国策》主要记载这些“游士”、“策士”的行为和言论。

《战国策》主要取材于策士著作,它有明显的“贵士”倾向,对士的个人尊严和个人作用,给予强有力的肯定。
    《战国策》的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崛起。“士贵耳,王者不贵”的声音,反映出士人精神的张扬。书中大量描写策士奔走于诸侯之间,纵横捭阖,令“所在国重,所去国轻” 的重要作用和社会地位,可以说是一部士阶层尤其是策士行迹的生动写照。

    从思想体系看,《战国策》基本上属于纵横家。而其道德哲学观则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独与儒家相合者少而相悖者多,因而为后世儒士所诟病。

     《战国策》侧重记叙了纵横游说之士急功好利、玩弄权术的行为和耸人听闻、放言无惮的辞令,所记人物反映出不同的价值取向。

      后世对《战国策》颇多非议,其批评和争论,明清时期还在继续。
以历史或现实的眼光来看,《战国策》反映了那个变革时代新兴的纵横家思想,正体现了战国时代活跃的思想氛围,积极有益的成分还是主流。
      当然也有一些糟粕,如鼓吹权谋欺诈,不讲信义,宣扬行贿受赂,造谣说假,突出利己主义意识等,但这些并不占主要地位。

《战国策》的散文艺术,古人曾一致给予肯定,其艺术技巧实较之前人有所拓新。
第一,描写细致,人物生动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首先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左传》描写人物大抵是简笔的勾勒,而《战国策》描写人物更加具体细致,也更呈现生动活泼、个性鲜明的特点。
    尤其是一系列“士”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纵横之士如苏秦、张仪,勇毅之士如聂政、荆轲,高节之士如鲁仲连、颜斶,等等,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代表了士的不同类型。
《战国策》以曲折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情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
1. 用曲折起伏的情节描写人物
    《燕策三》记燕太子使荆轲刺秦王,一系列波澜起伏的情节精彩纷呈。其中田光自刎、樊于期献头,易水送别,秦廷行刺等情节,都出人意表,极尽腾挪跌宕之能事,于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性格得以生动展现。
2. 用个性化的言行描写人物
《战国策》记人物言行的文字相当精彩,在《国语》、《左传》基础上有所发展。
3. 用传神的情态和细节描写人物
  “荆轲刺秦王”
   慷慨悲凉的“易水送别”是前半部的最高潮,又是后半部的大铺垫,“殿上行刺”则是全文最精彩的场面。
《战国策》在写人上,一方面继承了《国语》相对集中编排同一人物故事的方法,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
《冯谖客孟尝君》:
     所刻画的冯谖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生动,”弹铗而歌“、”焚券市义“、”营造三窟“,冯谖一生的主要事迹尽在一篇中,将这位有远见有胆识、有谋略有手段,同时也是恃才自傲、多辞善辩的“奇士”风采,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类作品,显示了由《左传》编年体向《史记》纪传体的过渡。

第二,铺排夸饰,富于文采
《战国策》主要是当时游说之辞的记录,纵横家们充分运用了夸张、排比、比喻、寓言等各种文学手法,务使其语言具有说服力和煽动性。《战国策》一书,由此显得奇谲恣肆、雄隽华赡、姿态万方,达到了语言艺术上的空前成就。
1. 铺排夸饰
   《左传》也是以文采著称的,但两者相比照,可以看到《战国策》语言更为明快流畅,纵恣多变。
   《战国策》常使用铺排夸张的手法,绚丽多姿的辞藻,铺张扬厉,夸饰渲染,极尽形容之事,呈现出酣畅淋漓的气势。
铺陈,就是把事物的有关方面尽可能全面而广泛地论 列陈述。夸饰,就是把事物的某种属性故意过甚其辞地夸大强调。
    苏秦、张仪等人游说诸侯,述其地理,都爱东西南北,山河湖海;追溯历史,总是三王五霸,从古至今;谈政治,则君臣内外,法术权势;论军事,则攻守进退,固险扼塞,中间每每结合一连串夸张形容,把各种情势强调到极致。
2. 对偶排比
   《战国策》的铺张扬厉,气势充沛,也与大量运用对偶排比有关。排比句法,《国语》、《左传》已经使用,《战国策》则更为恣纵,句型趋于多样化,技巧更加成熟。
用一种夸张渲染的说话方式和短促有力的语言形式,极力铺陈渲染,一连串对偶式的排比句,层层推进,有如波涛滚滚之势。苏秦的说辞,最典型的体现了《战国策》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的风格特点。
3.譬喻寓言
《战国策》所记策士说辞,常运用巧妙生动的譬喻来进行论辩说理。
《战国策》还大量运用机智而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其寓言故事丰富多彩,大致可以分为动物寓言、社会寓言和历史寓言三大类。
“鹬蚌相持”: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惊弓之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亡羊补牢”,等等。寓言的巧妙运用,成为《战国策》文章的一大特点。
   《战国策》的寓言,大部分情节完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多用于口头陈说,寓意深刻,而又浅显易懂,且饶有风趣。许多寓言在后世演变为成语,脍炙人口。
《战国策》文章辩丽横肆的文风,雄隽华瞻的文采,正是那个纵横捭阖时代特征的体现,标志着先秦叙事散文语言运用的新水平。
    它对语言艺术的重视,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在文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秦汉的政论散文、汉代的辞赋,都受到《战国策》辞采华丽、铺排夸张的风格的影响;司马迁的《史记》描绘人物形象,也是在《战国策》的基础上更为向前发展。

同步思考题:
1. 简述《国语》、《战国策》体例和作者情况。
2.《国语》的思想倾向?
3. 举例说明《国语》描写人物的特点?
4. 怎样理解《战国策》为世诟病?
5. 试以《苏秦以连横说秦》为例,说明《战国策》的艺术特色。
6.《战国策》的语言成就?
7. 先秦历史散文对后世小说创作的影响?
8.谈谈先秦历史散文的史与文融合?

第四章 诸子散文
一、孔子《论语》文学特色
《论语》的文学特色会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特色,二是人物形象。
(一)语言特色
词约义丰
由于《论语》的语录体性质,自然形成语言的精炼--言约义丰。孔子一般只叙说自己的观点,而不加以充分的论证:
    言简而意丰,大多属于格言警句,是对人生、社会、道德等方面的高度概括,流传后世,影响至为深远。
论语》以当时通俗平易、明白晓畅的口头语言为主,又吸收古代书面语言精粹洗炼、典雅严谨的长处,形成了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朴素无华、隽永有味的独特风格。
(二)人物形象
记孔子听弟子各言其志,通过不同的谈话方式和内容,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思想性格。子路的直率自信、冉有的谦恭有礼、公西华的长于辞令、曾皙的风度潇洒,人物表现的各具个性,数字传神,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论语》虽是语录体,但它在记言中兼顾叙事写人,生动活泼,凝练隽永。这种形式对后代笔记、小品一类散文有很大的影响。

二、《孟子》
从体制上说,《孟子》受《论语》影响较重,基本上仍采用语录体。
     《论语》中独白式语录占总条数三分之二以上,对话式语录不到三分之一。但《孟子》较《论语》已有很大发展――长篇的对话语录集。对话尤多,以问答对话的方式展开长篇大论的说理;即使是独白,有的篇幅也比较长。
    《孟子》很多段落都围绕着一定的中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只要添上题目,就可以单独成篇,可视为完整的说理文,有逐渐向比较成熟的说理文过渡的趋势。
单纯发表议论,类似长篇独白的篇章,围绕一个中心问题作比较细致的论述,实际上已经是议论散文的雏型。
(二)文学特色
1. 感情强烈,气势充沛,语言酣畅有力,无可阻遏
其行文坦露,绝不作吞吐之态;文字流畅,喜用排比句式,层层迭迭,形成了《孟子》散文的富有气势,如长河大浪,磅礴而来,咄咄逼人,横行无阻。
      集中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操和志趣,是掷地作金石声的千古名言。在行文上,高屋建瓴,气势豪放,酣畅横肆,痛快淋漓之至。
2. 善设机巧,引人入彀,层层追逼,锋芒毕现
《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孟子与农家学派的陈相辩论。农家学派主张任何人都要从事农业生产,反对有社会分工:“贤者与民并耕而食”。孟子为了驳倒他,用了先设机巧、欲擒故纵的方法,引人入彀,层层紧逼,使对方理屈辞穷。
3.  善用譬喻和寓言故事说理,富有形象形与幽默感
东汉赵岐早就指出“孟子长于比喻”。据不完全统计,《孟子》全书二百六十章,共使用了一百六十多个比喻,皆生动活泼,轻快自如,准确贴切。
      而且根据不同身份、爱好,联系切身事例作为比喻。对好战的梁惠王,“请以战喻”;对好乐的齐宣王,“臣请为王言乐”。总是恰到好处,拍合本旨,毫无牵强之感。

三、《老子》文学成就
1. 精警而玄妙
    《老子》突出特点是精警凝练、意味隽永。其语言平直简约,无所修饰,而又意旨幽深,包涵的道理玄奥而深刻,处处闪烁着哲人的智慧。
在精练而通俗的语言中蕴含哲理,如同格言谚语。
《老子》中简明精深的词句,不少成为成语或名句,如:“大器晚成”(四十一章)“大巧若拙”(四十五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七十三章)
2.富于形象性
   老子玄妙的抽象思维,常伴随着具体的形象一起展开。比喻是老子进行思维与论证的独特方式,他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长久,而况于人乎?
3. 多排偶用韵
《老子》一书文多用韵,句多排偶。
    其文句大体整齐而又富于变化,或两两相对,或层层排比,或首尾相接,或回环往复。
    其用韵不拘一格,有的整章用韵,有的韵散相间,有的一章一韵,有的一章数韵,或句尾、或句首、或句中用韵,大都错落有致,流畅自如。
对“道”作精彩描写。隔句用韵,两句一转,使人体味出一种朦胧隐约的诗歌意境来。
回环往复中蕴含玄妙哲理,形成韵律美感。

四、《庄 子》
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在文学意义上,庄子的文章可以说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后人对《庄子》一书的文学成就推崇备至。   
庄子散文的风格:汪洋恣肆     谲诡奇幻
1.想象奇幻,怪生笔端
   《庄子》一书向来以奇幻而丰富的想象著称。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庄子善于“寓真于诞,寓实于玄”,其文具有“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的特点 。
《庄子》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作者以非凡的想象力创造了光怪陆离,波诡云谲的艺术世界。其笔下,古今人物、骷髅幽魂、草虫树石、大鹏小雀无奇不有,千汇万状,迷离荒诞。文章充满了诡奇多变的色彩。
2. 意境闳阔,雄奇恣肆
庄子善于把自己对自由无限的追求精神灌注于笔端,以挥洒自如之笔,创造出雄奇开阔的境界,表现自己对广阔天地、绝对自由的向往。         
3.神话寓言,连缀而来
《庄子》大多是用“三言”的形式说理,即“卮言”、“重言”、“寓言”。
“三言”之中,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据统计,《庄子》一书中,含有寓言故事200多则。
用生动的艺术形象来阐明抽象的哲学道理,即善于借助神话、寓言故事及各种譬喻来阐明哲理,是《庄子》的一大特色。例如,“庖丁解牛”比喻熟能生巧;“承蜩丈人”比喻专心致志之道;“匠石运斤”比喻知己难觅;“井底之蛙”、“涸泽之鱼”等等,构思巧妙,寓意深刻,非常生动传神。
4.构思精巧,变化无端
   《庄子》的感情往往是无端而起,无端而止,迷茫恍惚。
    与之相应,《庄子》的文章结构很奇特。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
   《庄子》散文的章法自由灵活,变化多端。
    庄子不屑于按固定的程式去组织文章,而喜欢信笔挥洒,不拘一格。
    文中忽而议论,忽而譬喻,忽而叙事,纵横驰骋,变化莫测。
5.语言丰富,挥洒自如
     意指庄子言论虚远广大,无限制、无边际,放任不拘,不偏执于一隅。这一特点既是指庄子的思想,也是指他的文辞。《庄子》语言丰富多采,文笔挥洒自如,措词恢诡奇警,声调铿锵响亮,高超地运用艺术技巧来表情达意。
庄子是个卓越的语言大师,他对文学语言的运用纯熟自如,精采传神。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曾说:战国诸子中,“文辞之富美者,实唯道家”,而在道家之中又当首推庄子。他那古今独步的文笔不仅凌驾于战国诸子之上,而且也是后人难以企及的。
《庄子》的艺术风格与他的哲学思想有直接关系。庄子追求与“道”相适应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
   这种精神使他可以摆脱现实社会的束缚,突破物与我、时间与空间、自然与社会、人与物、神话与真实等重重界限,以上天入地的气魄和千姿百态的形象、奇幻莫测的构思、汪洋恣肆的语言去表现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特点。
秦汉以来的一部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下发生的。
                              --郭沫若《鲁迅与庄子》
庄子在文学史上是与屈原并称的作家,世称“庄骚”。他的深刻的哲学思想、强烈的批判现实精神和汪洋恣肆、奇幻诡谲的文章风格,开创了不同于儒家的新的文学传统。
庄子在文学史上影响极大。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如阮籍、嵇康、陶渊明、李白、柳宗元、苏轼、辛弃疾、曹雪芹、龚自珍等,都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受其濡染。但其影响,又呈现出相当复杂的面貌。
唐代李白更多地与庄子摆脱一切束缚、抗逆现实的精神相承,并吸收庄子“开浩荡之奇言”的艺术风格,其诗感情炽烈,想象丰富,气势磅礴,风格豪放,将庄子与屈原所开创的浪漫主义文学推上了新高峰。
宋代最透彻理解庄子妙谛的是苏轼。苏轼因任自然的旷达与卓尔不群的人格,几乎就是庄子个性的再现。他说:“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苏轼的诗、词中,多流露出一种因缘自适,向山林野趣、佛家禅理寻求解脱的清旷之气。他的散文则 “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具有如行云流水一般恣肆自然的特色,也都是受庄子思想及散文影响较深的结果。
明代李贽、汤显祖、袁宏道等人在思想上标举人的真性情,肯定人欲,否定天理,在文艺上主张表现人的纯真的自然本性,倡导“童心说”、“性灵说”等,但究其思想渊源仍与庄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书中所表现的对功名利禄的否定,对传统观念的叛逆精神以及对人生的空幻感,可以看出受到《庄子》濡染的痕迹。

《逍遥游》分析
二、《逍遥游》的思想内容     
本文描述了庄子所追求的理想境界——逍遥游。这是一种摆脱一切束缚的绝对精神自由的境界,是庄子所提倡的体悟大道的境界。
    但庄子在文中并没有从正面去讲述如何体道,而是围绕逍遥游讲了不同的人生态度,不同的思维方式,阐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很有哲学价值的思想观点。
1.有待和无待
2.无功、无名、无己
3.大智和小智
4.有用和无用

    逍遥游是精神的自由,只有让思想冲破被束缚、被牵累的牢笼,从闭塞狭窄、僵化不变的思维模式中走出来,无待、无功无名无己、大智、以无用为用,才会得到真正的自由。      
三、《逍遥游》的艺术特色
1.创造出雄奇开阔的境界,表现对广阔天地、绝对自由的向往。
《逍遥游》的宗旨,是说人的精神摆脱一切世俗羁绊,化同大道,游于无穷的至大快乐和自由。   真正的逍遥游是: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于无穷。
文中所写的“神人”,正是这种人生境界的体现者: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其描写使人的心胸豁然开朗,有遗世独立之感,其想象构成了瑰玮奇诡的艺术境界,令人读之神思飞扬。
2.浪漫气息浓厚,突出体现了《庄子》富于想像力、诗意与哲理交融的特点。
作者展开了奇思遐想,运用高度夸张的手法,创造了绚丽斑斓的艺术境界。在作者的笔下,水击三千里的大鹏,藐姑射之山的神人,有着人的情感和语言的蜩、斥鴳、学鸠等小动物,等等,这些奇幻诡异的艺术形象纷至沓来,使人应接不暇。
3.巧妙灵活地运用了比喻和寓言,形象生动,寓意丰富而深刻。
文章借助于形象来说理。比喻、寓言的运用极为自由灵活,有的正喻、有的反喻,有的几个譬喻层见叠出,有的譬喻中套譬喻,故事中有故事。
4.行文跌宕纵恣,大开大阖,挥洒自如,具有章法结构的变化之美。
文章紧紧围绕“逍遥游”的主旨,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各段落之间跳跃起落,似断实连,笔触自由驰骋。
开头突兀而来,大鹏的宏阔形象,使人惊叹不已;经过层层转折,反复譬喻,在第一大段结尾才点明“至人无己,神人无名,圣人无功”的主旨,使人恍然大悟,原来前面所说的一切都是铺垫。然后,又用几段对话分别加以说明;结尾在与惠施的反复论辩中,以无用之用即逍遥作结,戛然而止,耐人寻味。
其中逐段逐层,皆有逍遥境界。如武夷九曲,万壑千岩,应接不暇。……一路笔势蜿蜒,如神龙夭矫空中,灵气往来,不可方物。
                        --清·刘凤苞《南华雪心编》
同步思考题:
1.什么是逍遥游?大鹏是不是达到了逍遥游?
2.小智和大智的区别在什么地方?怎样才能达到大智?
3.本文如何运用形象化的手段来阐明道理的?
4. 本文体现了《庄子》散文怎样的艺术特色?
 楼主| 范老师 发表于 10-6-15 00: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汉代文人诗歌
古诗十九首:
(一)关注个体价值
(二)袒露从政心理
      汉代末年,仕途阻塞,传统道德沦丧,士人袒露从政心理,对上流社会的世态炎凉表示了强烈的失望和不满。
(三)抒写羁旅之苦
      汉代士人饱受羁旅行役之苦,游子情怀,思妇闺愁,写尽相思怀人之苦。
(四)流露厌世情绪
   文人们思考个体价值,但这种觉醒了的生命意识常常笼罩着悲观厌世的色彩。《生年不满百》

《古诗十九首》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成就,历来受到极高的评价,钟嵘《诗品》称其为“一字千金”。
    而从整体来看,《古诗十九首》具有天然混成的艺术风格。文人尚未进入自觉阶段,无意为诗,其诗歌创作大抵有感而发、不刻意雕琢。
(一)情感真切动人
    东汉文人诗注重抒情,尽管诗歌所表达的对于人生的看法颇有些颓丧,但那种对人生的迷惘与痛苦的感受,那种强烈的生命意识与个体意识,那种要紧紧抓住人生的欲望,却是当时社会的真实产物。诗人们毫无矫饰地、有时是非常大胆地表现着内心世界,使作品产生了很强的感染力。
(二)擅长借助写景来和抒发感情,诗人运用比兴、衬映、烘托等手法,融情入景,寓景于情,达到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境界。像“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回风动地起,秋草萋以绿”,都是异常生动而情景交融的句子。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借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写人间的男女离别之情。全篇只是写景,而愁绪一片,流溢其中。尤其结束二句,真是委婉缠绵,情景难分。
(三)语言浅近洗练
    《古诗十九首》是建立在民歌基础上的、具有一般“民歌”特点的文人创作。它的语言,既质朴自然,不假雕琢,而又高度洗练而富于概括力,往往表达出十分复杂曲折的思想感情,语浅情深、语淡味淳、语直意曲,”深衷浅貌,短语长情”。
•《古诗十九首》                  
•  汉乐府民歌
•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古诗十九首》“语短情长”,最大的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
•汉乐府民歌通过个性化的对话、典型的生活片断来刻画人物形象,《古诗十九首》“则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及情景交融的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
•汉乐府民歌的语言朴素自然并具有口语化特点,《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含蓄蕴藉而高度洗练。
   《古诗十九首》不仅是定型的五言诗,也是文人诗进入成熟阶段的显著标志。它对后代的影响很大,是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文人五言诗的典范。  五言之冠冕。  --刘勰《文心雕龙》
    它在形式、题材、语言风格、表现技巧等诸多方面,都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后人所师法,几至形成模式。在魏晋时代,曹丕、曹植、陆机等重要诗人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模拟的痕迹;在以后漫长的诗歌发展过程中,人们仍然不断从其中汲取艺术营养,乃至有人称它为 “诗母”(明·陆时雍《古诗镜》)。


同步练习:
1.简述文人五言诗的起源与发展。
2. 简述汉代七言诗的形成。
3.《古诗十九首》的名称、作者和产生时代?
4.何谓“古诗”?
5.《古诗十九首》的基本内容?有何社会现实性?
6.《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7. 理解刘勰、陆时雍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


秦汉文学
第一章   汉代政论散文
第一节  西汉前、中期的论说散文
一、西汉前期的政论散文
(三)贾谊、晁错
贾谊《过秦论》:
《过秦论》的写作目的是总结秦王朝的灭亡教训,所谓“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为巩固汉王朝的封建统治而提供借鉴。
   文章不仅以逻辑的力量服人,而且以情感的气势动人,是汉代有名的大文章。鲁迅称为“西汉鸿文”(《汉文学史纲要》)。
与贾谊同时并齐名的政论散文家是晁错。重农抑商的论点,在晁错的《论贵粟疏》等文章中,得到集中、详尽的发挥。这在中国以后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成为一贯的政策。与战国诸子讨论政治问题的散文相比,西汉前期的政论散文有三点显著不同:更注重实际的;更具有谨严的风貌;更具有恢弘的气度。

二、西汉中期的政论散文
武帝至宣帝是西汉的中期,统治者大力提倡儒家思想。随着国家形势的稳定,专制制度和君主权威的强化,以及辞赋的盛行,论说散文的内容和风格都相应发生重大的变化。
(一)   出现追求对偶工整的趋向
代表作家是司马相如《喻巴蜀檄》、桓宽《盐铁论》。
《盐铁论》的基本内容:以当时经济名臣桑弘羊、田千秋为一方,以各地应诏前来的贤良文学为另一方,对武帝实行的盐铁官营,以及与此连带的一系列经济、政治、军事政策的得失,展开广泛深入的论辩。全书共六十篇,各篇都用问答体,彼此诘难,层层深入,是我国论辩散文的重要作品。
(二)   出现感慨士之不遇的作品
代表作品有东方朔的《答客难》,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司马迁《报任安书 》:文章直抒胸臆,悲愤满腔,表现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独立个性的知识者在强大的专制制度迫害下巨大的内心痛苦,是汉代散文中难得的抒发情感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纯粹的抒情散文,是从私人书信这一体式中开始形成的,《报任安书》可以说直接启发了这一传统。
(三)   出现浓厚经学气的儒者之文
董仲舒:西汉大儒,一生著述甚丰。其影响最大者,则为《汉书》本传中所载《贤良对策》三篇。其文章风格一变为引经据典,典雅醇正,代表了下一个时期政论文的主流。
《淮南子》:武帝时期,由淮南王刘安招集其门下文士编纂,可以说是最后一部战国诸子式的著作。《淮南子》实是以道家思想为主而杂以孔、墨、 申、韩之说,是汉初黄老思想的继续。它不拘泥于一家学说,融汇百家,在思想倾向上则有兼容并包的特点,同时,片断地保存了许多古代文献资料。与其内容的宏博相应,《淮南子》行文多形容铺张,繁富有序,颇重语言的修饰,大量运用铺陈排比句式,表现出文风闳丽的特点。        

王充
其著述多种,最重要也是唯一留传至今的《论衡》85篇。
1.《论衡》的思想内容
  《论衡》站在比较接近原始儒学的古文经学立场上,激烈地批判官方宗教化、庸俗化的今文经学。(或认为:自觉地以道家的自然哲学批判谶纬迷信、天人感应、灾异祥瑞等虚妄之言。)        
  “疾虚妄”--《论衡》的基本精神
   可以说,《论衡》对当时流行的迷信、虚妄、庸俗、僵化的思想观点和社会风气进行抨击,充满了怀疑、批判精神,带有孤傲反俗的色彩。
2.《论衡》的文章风格
《论衡》一书带有强烈的求实精神,采用层层推进的逻辑推理,以发扬理性,击破妖妄无据的迷信。《论衡》一书简朴明快、平易流畅,毫无修饰,体现了王充崇尚真美的创作思想。不足是反复辩难,未免繁冗,有失简洁之旨。
3.《论衡》的文学批评
    《论衡》中,王充评价文章的出发点,是传统儒学的经世致用思想,所以,他强调文章要有劝善惩恶的实用性,要有真实可信的内容,语言要同口语一致而明白易晓,否定夸张、虚构、想象,反对模拟。用这种标准来衡量文学作品,则显得片面。
4.《论衡》的意义
没有理性精神的复苏,没有对官方学说的怀疑和唾弃,正处于衰微的文学是很难找到出路的,《论衡》正是起到了唤起理性的作用。它预示着思想史上、文学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和帝、安帝两朝,东汉的政治已开始走下坡路。顺帝以后,外戚宦官把持朝政的局面逐渐形成,到了桓、灵之世,已是国将不国。这一时期文章的批判性增强了,愤世嫉俗的色彩更浓了。
有必要提出的是,除了批判性的政论散文,还有一些抒情散文,表现的人生追求更加多样化、具体化。如秦嘉的《与妻徐淑书》、《重报妻书》,将夫妻离别之情娓娓道来,别有情致。如延笃在《与李文德书》中描写自己家居读书,悠然自得而物我两忘。这已开了后来魏晋南北朝文学中日常性抒情性散文的先河。
自东汉中期王符的《潜夫论》,到东汉后期,仲长统的《昌言》、崔寔的《政论》、荀悦的《申鉴》等著作,形成汉代第三代政论散文。
这些著作继承桓谭、王充等人散文的理性精神和批判精神,但又已把批判的对象从迷信思想转向更具体更广泛的社会现实问题。
    在文章风格方面,它们继承了汉代散文一直在发展着的骈偶化传统,文章更为整齐工丽。

同步练习:
1. 《过秦论》为汉初政论散文的典范之作?
2.  鲁迅对贾谊、晁错文章风格的评价?
3. 《盐铁论》的文章写作特色?
4.  司马迁《报任安书》的“书愤之作”?
5.《淮南子》的思想倾向和文学色彩?
6.  刘向《新序》、《说苑》的文学价值?
7.  王充的文学批评主张?
8. 《论衡》的基本精神及思想意义?
9. 汉代政论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特点?

第二章  汉代史传散文
西汉史传散文
第一节  司马迁与《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记载历史的先例。全书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由五个部分组成。
“本纪”,是用编年方式叙述历代君主或实际统治者的政迹;“表”,是按年月顺序提纲挈领地列举各历史时期的大事;“书”,是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各类专门事项的记载;“世家”,是世袭家族以及孔子、陈胜等历代祭祀不绝人物的传记;“列传”,为本纪、世家以外各种人物的传记(有一部分记载了中国边缘地带各民族的历史)。《史记》通过这五种不同体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构成了完整的历史体系。这种著作体裁又简称为“纪传体”。
五种体例虽各有区别,但它们却是相互配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十二 本纪是纲领,统摄上自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代3000年的兴衰沿革。十表、 八书作为十二本纪的补充,形成纵横交错的叙事网络。三十世家围绕十二本纪而展开。

二、《史记》的思想倾向
司马迁写《史记》: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纪事,时间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它不仅是我国古代三千年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历史的总结,也是司马迁意识中通贯古往今来的人类史、世界史。在这个无比宏大的结构中,包涵着从根本上、整体上探究和把握人类生存方式的意图。
1. 理性态度和批判意识2. 独立思考与实录精神3.史官秉笔直书的传统
(1)显示各个阶层人物生活的不同侧面     (2)褒贬人物不囿于传统的名位观念
(3)广泛而多视角地描写各种人的生存方式 (4)重视经济在人的社会活动中的作用
时代赋予司马迁以宏大的眼界和全面总结历史的重任,家世及教育使他继承先秦的史官传统和诸子文化,广泛的游历让他对社会得到前人所未有的了解,残酷的命运促使他深刻地思考人生,同时,司马迁又确立了不屈服于君主淫威的相对独立和批判性的写作立场。正是在一个特殊历史阶段和特殊的个人遭遇中,产生了伟大的《史记》。
三、《史记》的艺术成就
不朽巨著《史记》既是一部史学名著,又是一部文学名著。
《史记》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写作的目标,这不仅意味着总结历史、记载史实,而且也意味着通过大量历史人物的活动,形象地反映和推究社会生活中人类的生存方式、状态,以及各种矛盾、困境。这,也正是文学的根本目的。
近现代以来,众多学者开始全面系统地发掘司马迁塑造历史传记人物典型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史记》文学性的研究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一)叙事艺术
《史记》用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故事,再现历史上的场景和人物活动。众多大大小小的故事,构成了《史记》文学性的基础。
1. 以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为基本方式
2.婉转多变的叙事脉络体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3.探究事件因果关系揭示出深层的决定性因素
4.成功运用顺叙、倒叙、正叙、侧叙等手法

(二)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汉代以前,还没有出现完整的人物传记,人物形象的刻画总的说来也比较简略。《史记》在这样的基础上,把中国文学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提高到一个划时代的高度。
《史记》以大量的个人传记组合成一部宏伟的历史,从总体上说,它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具有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个性较鲜明三大特点。
1.善于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情,使得人物形象具有可视性
如写张良“状貌如妇人好女”,李广“为人长,猿臂”,虽然比较简单,却各有特征。
    神情的描写则比比皆是。《廉颇蔺相如列传》写蔺相如使秦,秦王无意以城易和氏璧,相如“怒发上冲冠”,“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渑池会时,蔺相如要求秦王为赵王击缻,“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2. 通过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性格,使之更为生动逼真
《史记》以“实录”著称,这是指司马迁具有严肃的史学态度,不虚饰、不隐讳。但他的笔下那些栩栩如生的故事,不可能完全是真实的。为了追求生动逼真的艺术效果,追求对于读者的感染力,他运用了很多传说性的材料,也必然在细节方面进行虚构。这是典型的文学叙述方法。

3. 描述戏剧性场景,在矛盾冲突的焦点上展示人物性格
司马迁似乎很喜欢在逼真的场景、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展开他的故事,由书中人物自己直接行动以表现自己。
“鸿门宴”一节,简直是一场高潮迭起、人物纷呈而扣人心弦的独幕剧,可以清楚地看到刘邦的圆滑柔韧,张良的机智沉着,项羽的坦直粗率,樊哙的忠诚勇猛,项伯的老实迂腐,范增的果断急躁。  

4. 注重以人物对话传达人物神态,使人物性格特征鲜明                                                       对话往往最能活生生地体现人物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社会地位,也为《史记》所注重,
    刘邦、项羽微时见秦始皇巡游的威仪,各说了一句不甘于自己地位的表白。刘邦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多有羡慕;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则更多仇恨与野心,可以看出他们当时不同的处境和性格。

5. 注重表现人物命运的巨大变化,揭示出人性的复杂性
在描写人物一生的过程中,司马迁特别注重表现人物命运的巨大变化,如写那些建功立业的大人物,常写他们在卑贱时如何受人轻视的情形;而写那些不得善终的大人物,又常写他们在得志时是如何地不可一世的情形。前者如刘邦、韩信、苏秦,后者如项羽、李斯、田横。又在这变化过程中,充分暴露出当时人的诸如势利、报复心之类普遍的弱点。
6. 善用对比、互见之法,多角度透视,洞察人性的丰富性
司马迁全面把握和充分展示自己笔下的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复杂性,运用对比、互见之法,多角度透视人物 。

旁见侧出法,又称“互见法”,即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到别人的传记中显示。
《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带有神异色彩的发迹史,以及他的雄才大略、知人善任,而在其他人的传记中,却使人看到刘邦形象的另外一些侧面。
    《项羽本纪》通过范增之口道出刘邦的贪财好色,《萧相国世家》、《留侯列传》中表现他猜忌功臣,《魏豹彭越列传》、《郦生陆贾列传》中揭露他慢而侮人,詈骂诸侯臣如奴仆。《樊郦滕灌列传》中披露,刘邦与项羽相争,一次兵败彭城,为自己逃命,先后三次把亲生儿女推到车下。
   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还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在一篇传记中同时写出人物性格的几个侧面。      
   在项羽身 上可以发现多重人格。他爱人礼士,又妒贤嫉能;他是残暴的,焚烧咸阳,坑杀俘虏,他又是仁爱的,鸿门宴有恻隐之心,不杀刘邦,还时常虑念百姓疾苦。他有时与部下同甘共苦,分衣推食;有时又非常吝啬,已经刻好的官印不肯发给功臣,放在手里反复把玩。至于与虞姬悲歌唱和的场面,则兼有风云气和兒女情。
总的说来,司马迁描绘人物形象,主要是在栩栩如生的故事中、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在具体的生活细节中,在特征鲜明的神态口吻中完成的。由此,这些人物形象才能如此活跃而富有生气地浮现在我们面前。

(三)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上《史记》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被尊为典范,代表了骈文出现以前所谓“古文”的最高成就。
  从战国诸子的文章、纵横家的游说之辞,到汉代枚乘、贾谊等人的散文,可以看到铺张排比被作为一种普遍的手段。司马迁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抛弃了铺张排比,形成淳朴简洁、疏宕从容、变化多端通俗流畅的语言风格。
(一)在描述语言中倾注充沛感情,使语言富有表现力
(二)大量引用民谣、谚语、俗语,使语言丰富生动
(三)改造深奥的古词句为当时语言,使语言通俗易懂
总的说来,《史记》的语言简洁精练、生动晓畅、疏荡雅健,充满情感、富于生气,有韵致,有气势。

《史记》是“无韵之《离骚》”。--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这是赞誉《史记》的文学成就,也包含了对司马迁及其《史记》基本情调的认定。

    由于李陵事件的深刻影响,司马迁感受到人生的悲凉,他对汉武帝不能体察其忠心直言,有难以言说的郁愤。他从自我的人生经历获得强烈的悲剧意识,并且或多或少地用这种意识去观照历史,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并借此渲泄积压于内心深处的悲愤情感。
   《史记》也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悲剧性人物形象,使全书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
司马迁在探讨人物悲剧的根源时,流露出对天意的怀疑以及命运不可捉摸之感。从那些悲剧人物身上,司马迁更多感受到的是历史和人生的不确定、不公平和难以理解。
     

【讲读】《项羽本纪》
   《史记》刻画人物、叙述故事的艺术特点以及悲剧色彩等,在《项羽本纪》中都有体现,也许是在这个意义上,《项羽本纪》是《史记》最具代表性的篇章,项羽的形象也最见光彩。

试分析: 1. 项羽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   2. 项羽人物形象的悲剧色彩
项羽悲剧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与他的身世身世、志向以及所处时代有很大关系。
1.急躁粗暴与霸王意识 2.威猛少谋与图名意识 3.仁厚凶残与家族意识

《史记》无论在中国史学史,还是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堪称是一座伟大的丰碑。
鲁迅先生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则肯定它在史学上的成就无人可及,一则肯定它在文学上的成就所达到的艺术高度。

第二节 班固与《汉书》
《汉书》是《史记》之后,又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又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
《史记》所具有的那种卓绝的见解、批判的锋芒与强烈的人民性,是《汉书》所缺乏的。对许多问题的看法,班固甚至是与司马迁直接对立的。
1. 在人物形象方面
   《汉书》虽逊于《史记》,但仍写出了不少出色的人物传记。如《盖宽饶传》、《张禹传》、《东方朔传》、《朱买臣传》、《霍光传》、《王莽传》、《外戚传》,都是公认的名篇
盛世人物
   《史记》所写的秦汉之际的杰出人物是在天下未定的形势下云蒸龙变,建功立业,此时涌现出一批草莽英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战将和谋士。
   《汉书》所写的西汉盛世人物则不同,他们是在四海已定、天下一统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其中固然不乏武将和谋士,但更多的是法律之士和经师儒生。
家族兴衰
    除《世家》外,《史记》的人物传记基本是止于其身,很少全面叙述家庭的兴衰史。
   《汉书》记叙了许多世袭官僚家族的历史,如《霍光金日磾传》、《张汤传》、《杜周传》、《韦贤传》、《 萧望之传》、《冯奉世传》、《翟方进传》等,传主都不是单独一个人,而是记叙几代人的事迹。通过描述这些家族的兴衰史,对西汉社会的变迁作了多方面的展示。
悲剧人物
《史记》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有大量悲剧人物的传记。《汉书》中悲剧人物的数量不如《史记》那样众多,但《李广苏建传》中李陵和苏武的传记,却写得酣畅淋漓,悲剧气氛很重。
感情色彩:
   一般说来,班固的笔下不像司马迁那样时时渗透情感,只是具体地描写事实、人物的言行,却也显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读后给人深刻的印象。
     
2. 在叙事方面
《汉书》班固特别善于以史家的目光洞察历史的发展,在叙事中准确地交代关乎历史发展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献资料,在平实细密的叙述中再现历史的风貌。
    实际上,《史记》记三千年的历史只有五十二万多字,《汉书》记二百多年的历史则有八十余万字。与《史记》疏荡往复的笔法不同,《汉书》行文谨严有法。
首先,《汉书》在平铺直叙过程中寓含褒贬、预示吉凶,分寸掌握得非常准确。
其次,《汉书》不但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能够清晰地加以叙述,而且对于那些具有起始性质的事件,都要特别加以强调。
再次,《汉书》对某些材料的位置安排有自己的特殊规定,并且在全书一以贯之。《汉书》和《史记》一样,也写了许多人物的轶闻逸事,有的甚至是生活琐事。对于这类事情,司马迁或把它放在传记的前面,或者穿插在中间,也有的放在末尾,没有固定的位置。《汉书》则不同,凡属传闻类的生活小故事几乎全部置于篇末,很少有例外者。

3. 在语言方面
与《史记》疏荡往复的笔法不同,《汉书》行文谨严有法;《汉书》的文章温厚典雅,不象《史记》那样生动活泼。所以,《汉书》的语言风格与《史记》形成鲜明的对照。
《史记》在叙述中始终倾注情感,写人物对话常用口语,富于感染力和生气;它摒弃铺张排比,形成淳朴简洁、疏宕从容、变化多端、通俗流畅的语言风格。
《汉书》在叙述中一般不渗透情感,只是具体地描写事实和人物言行;它重视藻饰,喜用古字,趋于排偶,形成典雅精细、详赡严密、工整凝炼的语言风格。范晔说:“迁文直而事露,固文赡而事详。”(《后汉书·班固传》)指出了《史》、《汉》的不同语言风格。这也代表了汉代散文由散趋骈、由俗趋雅的大趋势。

第三节  其他史传散文
赵晔《吴越春秋》
1.  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2. 故事情节曲折多变3. 开志怪小说的先河4. 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

同步练习:
1. 司马迁的生平与《史记》写作的密切关系?
2.《史记》修史的宗旨及其进步的思想倾向?
3.《史记》的叙事艺术?
4.《史记》的人物塑造艺术?
5. 试分析《项羽本纪》中的项羽人物形象的悲剧性格?
6. 怎样理解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  班固《汉书》的史学思想?
8.  试述《汉书》的行文谨严有法?
9.《苏武传》所表现的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10.《史记》与《汉书》的体例?从史学上看有何发展创造?
11. 试比较《史记》与《汉书》的不同的语言特色?
12.《吴越春秋》的写作特点?
13 . 蔡邕碑文的文学价值?

第三章    汉代辞赋
第一节、汉赋的形成及发展
什么是“赋”?
一、 赋的起源  “赋”起源于先秦,从现存史料来看,最早以赋名篇的是荀子。
二、 赋的体式
“赋”:赋是由楚辞发展而来,至汉代形成的一种特殊文体,讲究铺陈、文采、韵节,兼有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随着赋体的发展、衍变,赋在体裁上可分为古赋、俳赋、律赋和文赋四类:
三、 汉赋的发展
骚体赋阶段:
继承楚辞传统,多为抒发政治见解和身世感慨,以贾谊《吊屈原赋》等为代表;
散体大赋阶段:枚乘的《 七发》标志着散体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作品则代表其最高成就。
抒情小赋阶段: 张衡的《归田赋》突破旧的传统,开了抒情小赋先河。

第二节
西汉前、中期赋的兴盛
    在楚辞的影响下,汉代文人既有模拟楚辞传统风格和体式的创作,也有从楚辞脱胎而出的新体赋的创作。
   一般模拟楚辞体作品称为“骚体赋”,如贾谊的《吊屈原赋》即是其例;新兴的新体赋作品称为“散体赋”(或“汉大赋”),如枚乘的《七发》。
    骚体赋与散体赋形成了大体明确的分工:散体赋主要用于正面的赞颂讽谕,而骚体赋重在咏物抒情,而且抒发的多是抑郁之情,格调和《离骚》相近。

一、贾谊
西汉前期,在传统的以抒情为主的骚体赋方面取得较高成就的是贾谊。贾谊贬谪楚地任长沙王太傅时,写下了他的两篇主要赋作:《吊屈原赋》和《鵩鸟赋》。
《吊屈原赋》
属于典型的骚体抒情赋。作者以屈原自况,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它是贾谊赴长沙途经湘水,感念屈原生平而作,名为吊屈原,实是自吊。
《鵩鸟赋》
采用人禽问答体,叙写对人生祸福无常的深沉的哲理思考。赋中以万物变化不息、吉凶相倚,不可执著于毁誉得失乃至生死存亡的道家哲学为解脱之方,却又在解脱的语言中深藏不可解脱的痛苦。这种表现方法,以此赋为开端,成为中国文学中常见的和典型的表现方法之一。在文体特征上,《鵩鸟赋》可以说是楚辞体与汉赋之间的一种过渡。直接抒情的成分已经减少;它的文句,除去语气词“兮”字,基本上都是整齐的四言句,这已经脱离了楚辞的风格;赋的内容,以假设自己与鵩鸟的问答展开,也隐然开汉赋问答体的先河。

二、枚乘
汉初散体赋的创作主要集中在藩国。在诸侯宫廷文人中,最重要的赋家是枚乘。
何谓“七发”?
第一,虚构故事框架和问答体
第二,铺陈写物的高度散文化
第三,多方面开拓的题材
第四,“劝百讽一”的基本特征
《七发》在辞赋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它奠定了典型的汉代大赋的基础,并对后世影响甚大,许多人刻意模仿,以至形成一种“七体”。清代平步青统计,自枚乘以后到唐代为止,“七体”辞赋有目可查者四十多家。

三、司马相如
(一)《子虚赋》、《上林赋》:非一时所作,但内容前后衔接,意思一脉连贯,故可视为完整的一篇,它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
1. 以问答体的形式展开2. 极度的铺张扬厉3. 高度的修辞技巧
这些对后来的汉代大赋,也就成为不可动摇的规范。经过枚乘到司马相如,典型的汉代大赋的体制,由这两篇赋得到最后的确立。以后大赋的作者,基本上都是模拟这二篇赋的体式,在题材和语言方面加以变化。
汉大赋的体制: “汉大赋” 又称“散体大赋”、“散体赋”,为汉代盛行的正宗文学体裁。在吸收荀赋和楚辞的基础上,经过枚乘到司马相如,典型的汉大赋的体制得以确立:体式上,虚构式问答体;表现手法上,极度铺叙夸饰;语言上,辞藻丰富华美;内容上,描写都市、宫宇、园苑和帝王穷奢极侈的生活,于篇末或寓讽谏之意。
《子虚赋》、《上林赋》的缺陷非常明显,主要是:夸张失实、文字艰深、罗列过度、呆板滞重。后来的汉大赋,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弊病。这也是汉大赋的不足:

(二)关于后人的评价:
      对司马相如的赋前人有不同评价。司马迁、班固认为它有“讽谏”作用,扬雄则以为“劝百讽一”,即客观上起到的是欲讽反劝,鼓励帝王奢侈淫乐的相反效果。
汉大赋的“劝百讽一”
  在主观上,司马相如作赋,是有讽谏意义的,不过作用不大,因作品的主要部分在于“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即夸张帝王的物质享受,渲染贵族的宫廷、畋猎生活及其骄奢淫佚的风气,迎合统治者好大喜功的心理,故客观上成为扬雄所批评的那样:“劝百讽一”、“曲终而奏雅”了。
应该看到,汉武帝的时代,物质财富高度增长,帝国版图大幅度扩展,作者以“包括宇宙,总览人物”的巨大时空意识所作的铺陈夸饰的描写,正是展示了中华民族那种征服、占有世界的自豪骄傲,展示了那个时代繁荣富强、蓬勃向上的生气。这里弥漫着令后人回首惊叹的大汉气象。
  汉大赋作为两汉文学的主流,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统一,在文学史上,它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其它骚体赋创作
            司马相如的其它几篇传统骚体赋也颇有特色。《哀二世赋》描写了旅行途中的自然景象,伤今怀古,开了后来纪行类赋的先河。《大人赋》则描写了幻想性、传奇性的自然景色,上继楚辞的传统,下开游仙文学的先河。《长门赋》虽不能肯定是司马相如所作,其中细腻地描写了皇后的孤独与悲哀,开了后世“宫怨”文学的先河。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作品。

四、王褒
到了汉宣帝时期,在宫廷里招罗了许多文学侍从之臣,当时最著名的辞赋家是王褒。
《洞箫赋》:
      《洞箫赋》的取材深受《七发》第一段的影响,但王褒将之发展为全赋,这无疑扩大了汉赋的题材范围,开了后世的咏物赋和音乐赋的先河。
      《洞箫赋》虽多用骚体句,但杂以骈偶句,这也是首开其端的。自此以后,辞赋中的骈偶句也像散文中一样,渐渐地多了起来。
      总之,这篇赋在各个方面都颇有独创性。

第三节
西汉后至东汉中期
赋的新特点
西汉后期最著名的赋家是扬雄,还有班婕妤、刘向父子等;东汉前期最著名的赋家是班固,还有班彪、傅毅等。虽然总的成就不如前一阶段,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新的题材。
一、             京都赋
他对同乡前辈司马相如宏博绝丽的赋非常倾慕,模仿相如赋而作的《甘泉》、《河东》、《长杨》、《羽猎》四赋,是其代表作,都有明确的讽劝目的。
    虽是模拟《子虚》、《上林》,但扬雄赋仍显示了相当高的才华。他的赋不但有司马相如式的宏伟气魄,而且更注意锤炼语言。短促强劲的句子杂以气势遒劲的长句,总体上显示出瑰丽奇谲的风格。故向来以“扬、马”并称。
    扬雄《蜀都赋》:扬雄早年作有《蜀都赋》,此赋开了后世京都大赋的先河。
二、宫怨赋
班婕妤,汉成帝妃嫔。西汉后期女性辞赋家。
班婕妤《自悼赋》:
    是第一篇出于女性之手的宫怨赋,它更为真切地诉说了不幸宫女的怨恨惆怅之情。语言清丽流畅,描写细致,善于借景抒情,对后世“宫怨”类文学的影响很大。有些词汇、意象都是被经常使用的。如:华殿尘兮玉阶苔,中庭萋兮绿草生。广室阴兮帷幄暗,房栊虚兮风泠泠。
三、纪行赋
刘歆《遂初赋》:
     所谓“纪行赋”,是纪述行旅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最早的纪行赋,当数刘歆的《遂初赋》。至东汉前期,则出现了纪行赋的名作——班彪的《北征赋》。   
班彪《北征赋》:
其结构模仿刘歆的《遂初赋》,也是结合途中所见景物与有关的史事,抒发感想。其语言精丽整齐,写景清新自然。
    纪行赋是新起的题材,它们直接启发了后代抒情小赋对自然景色的描写。由于纪行的题材,既易于发挥辞赋传统的铺写特长,又便于抒发感思,自由灵活,以后就成为辞赋的重要题材之一。
四、讽谏转向颂美
    东汉前期的赋,出现大量的从正面宣扬儒家统治思想和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内容。散体赋的创作倾向开始由讽谏转向颂美,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状况。

班固《两都赋》:
    是一篇颂美东汉王朝的作品。它比较长安与洛阳作为京都的优劣. 强调东汉在洛阳所实施的统治,比西汉在长安所实施的统治更符合儒学的理想。
    在结构形式上,班固模仿了司马相如,以¡°西都宾¡±与¡°东都主人¡±的相互论辩展开内容,其它地方也可以看到模仿的痕迹。
《两都赋》自身的艺术创造力:
1.它以描绘都市为中心,比西汉辞赋更为广泛地反映了人类生活场景。
2. 在写作态度上,《两都赋》在写实基础上的夸张,而不是司马相如式的驰骋想象、近乎虚诞的夸张;
3. 在谋篇布局方面更费匠心,如其中先写地理形势和社会殷繁的轮廓,而后再细写具体的宫殿及场景,或大段铺写,或一笔带过,都有严谨的考虑;
总体上说来,《两都赋》既不同于司马相如赋的纵横疏宕,也不同于扬雄赋的瑰丽奇谲,而是自成一种典雅和丽的风格。京都赋的基本格式,也就由《两都赋》确定下来。

西汉后期的主要辞赋家扬雄、刘向、刘歆等人,直到东汉前期的主要辞赋家如班彪、班固、傅毅等人,其身份已经不再是前一阶段枚乘、司马相如、东方朔那样专以文学写作为业、侍奉于帝王宫廷的文人;他们或主要是学者,或以官僚兼学者。这一种身份上的变化,在辞赋创作中带来一种新的现象,即为了显示学问,引用典故及古书中成语的风气开始盛行。
用典增加了辞赋的涵量。在西汉后期开始形成的重视用典的现象,以后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极重要和极普遍的特色。           
   东汉中期著名的传统大赋,有张衡的《二京赋》、马融的《长笛赋》、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等。充斥于东汉前期辞赋中歌功颂德的内容几乎一扫而空,阐发儒教思想的成分也明显减少。从传统大赋来看,由于统治思想束缚的松懈,抒情意味更为浓厚,表现世俗生活的内容显著增加,因而显得较为活泼有生气。

张衡《二京赋》
虽是传统形式的大赋,并且同样充斥正统的内容,但已经不再像班固的《两都赋》那样,完全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命题,一些世俗性的内容,抒情性和批判性的成分,正在悄悄地渗透进去。

   总的说来,传统大赋由于其形式堆砌滞重,已不能适应文人抒发情志的需要。所以,更重要的转变是小赋的兴起。这种短小的赋篇,不仅完全以抒情为中心,而且往往带有尖锐的批判性。
抒情小赋始于张衡的《归田赋》。

张衡的《归田赋》
   因社会的昏乱不可救,个人的抱负无从施展,而逃遁于田园。其中隐隐地包含了批判的意味。这是辞赋史上第一篇反映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其中写景的部分,自然清丽,十分出色。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鸧鶙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赵壹《刺世疾邪赋》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东汉后期抒情小赋的名篇,文中对当代社会乃至整个历史都提出了无情的批判。如:春秋时祸败之始,战国愈复增其荼毒。秦汉无以相逾越,乃更加其怨酷。宁计生民之命,唯利己而自足。
此赋的风格也很独特,融铸骚句法、赋句法、散文句法于一炉,以适应于尖锐的情绪。篇末又缀以两首五言诗,也起到强化抒情的作用。 同时,这也显示了东汉中期以来日渐隆盛的五言诗对于辞赋的影响。

东汉后期成就最特出的辞赋作家当数蔡邕。
    蔡邕著诗、赋、碑、诔、铭等共104篇。他的赋作完整保存至今的有《述行赋》和《青衣赋》,残存的则有十余篇,题材相当广泛,篇幅都不是很长。其辞赋以《述行赋》最知名。  

同步练习:
1.  关于赋的源流有几种说法?
2.  汉赋演变的脉络?
3. 《七发》从哪些方面奠定了汉大赋的基本特征?
4.  试比较《吊屈原赋》与《子虚赋》有什么不同特点?
5.  怎样理解扬雄所批评的¡°劝百讽一¡±?
6.  何谓¡°汉大赋¡±?
7.  如何评价汉大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8.张衡《归田赋》的文学意义?

三、《荀子》
1.论旨明确,绵密严谨
   《荀子》的议论散文都有明确的论旨,突出的中心,而且用概括性的标题点明主题。如《劝学》论学习,《修身》论道德修养,《非十二子》评论各家学说,《富国》讨论经济问题,《议兵》议论军事,《性恶》专谈人性论等。 《荀子》的议论散文,不再是零散缀合的片言只语,大多是立意统一、体制宏博的长篇巨制,不但结构完整,全面系统,而且气势磅礴,论证严密。
《荀子》的议论散文,不再是零散缀合的片言只语,大多是立意统一、体制宏博的长篇巨制,不但结构完整,全面系统,而且气势磅礴,论证严密。
2.富于文采,讲究修辞
   荀子特别重视“譬喻”的修辞艺术。不仅随手拈取个别事例作为比喻,而且往往引类连翩,寓议于喻,喻议结合,据以说理,深入而浅出。           从日常生活体验出发,从反面说明不学习就不知道事物的底蕴。以正反事例对比,说明无论主观条件好坏,只要坚持不懈,用心专一,就能取得好成绩。
    从日常生活体验出发,从反面说明不学习就不知道事物的底蕴。以正反事例对比,说明无论主观条件好坏,只要坚持不懈,用心专一,就能取得好成绩。         
     《荀子》标志着先秦说理文的成熟与发展。从《荀子》开始,议论散文才正式成为独立的文体,构成文学散文中的一个部类。                       后世常见的论说文体,既不是《论语》、《孟子》式的,也不是《老子》、《庄子》式的,而是从《墨子》开始,到《荀子》成熟,再经过《韩非子》以及汉代的贾谊等人的发展,而后绵延下来的。
     后世常见的论说文体,既不是《论语》、《孟子》式的,也不是《老子》、《庄子》式的,而是从《墨子》开始,到《荀子》成熟,再经过《韩非子》以及汉代的贾谊等人的发展,而后绵延下来的。
从内容看,《成相》篇大约作于荀子晚年废居兰陵期间。这时他已多次遭受谗毁排斥,政治上不得志,理想和抱负无法实现,楚国的政治腐败使他越来越感到厌恶。满腹牢骚,一腔忧愤,都借助于民间流行的通俗文艺形式来抒发表达。
从内容看,《成相》篇大约作于荀子晚年废居兰陵期间。这时他已多次遭受谗毁排斥,政治上不得志,理想和抱负无法实现,楚国的政治腐败使他越来越感到厌恶。满腹牢骚,一腔忧愤,都借助于民间流行的通俗文艺形式来抒发表达。             这种民间文艺形式,秦汉时期颇为流行。《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成相杂辞》十一篇,可惜早已失传。
用先秦隐语来写作的,形式为问答体,前半设谜,后半破谜,在描述中掺杂说教的成分。但论理不透彻,也缺乏文学美质。不过,在体制上,《赋篇》也是汉赋的渊源之一。
(四)荀子的文艺思想
“言必当理”
    荀子对于诗书礼乐,主要重视其政治、伦理的实用性,他强调“言必当理”,对于“不顺礼义”的文章,一概斥为“奸说”, 这是后世文学批评中“明道”、“载道”说的滥觞,由此建立了后世儒家文学观的基础。
     《荀子》书中的文章,实践了他自己的观点,多为关于社会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的长篇专题学术论文。
   “文理情用,相为内外表里”
     荀子十分重视言辞技巧,认为言论应该有文采,内容与形式并重,“文理情用,相为内外表里”。既反对“言无用而辩”的诡辩学派,也批评“好其实而不恤其文”的墨家学派。
    荀子十分重视言辞技巧,认为言论应该有文采,内容与形式并重,“文理情用,相为内外表里”。既反对“言无用而辩”的诡辩学派,也批评“好其实而不恤其文”的墨家学派。
    荀子的《乐论》,是专门批判墨子的“非乐”的。他认为艺术产生于人们感情的自然流露,其社会作用很大。墨子只看到艺术消费的一面,而忽视其积极的社会效益。
    荀子的《乐论》,是专门批判墨子的“非乐”的。他认为艺术产生于人们感情的自然流露,其社会作用很大。墨子只看到艺术消费的一面,而忽视其积极的社会效益。

韩非子法家思想
    在政治思想方面,韩非继承了商鞅的“明法”、申不害的“任术”、慎到的“乘势”,把这三者结合起来,集其大成,建立了一套以“法治”为中心,“法、术、势”三者合一的政治思想体系,为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根据。       ¡°法¡±,指的是国家的成文法令;¡°术¡±,指的是君主驾驭群臣的权术、手腕;¡°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地位。
(一) “法、术、势”合一
(二) 主张严刑峻法
    在韩非子看来,天下很少有自直之箭,自圆之木,也很少有自善之民,一定要用法来约束人,才能使之就范,治国必须“远仁义”而“服之以法”。
     他不相信人可以经教育感化而为善,只相信赏罚分明,以利驱使人、以害禁制人。
(三)反对鬼神卜筮
韩非将老子“玄之又玄”的“道”,解释为存在于万物之中的客观规律。他认为天地、日月、五行、四时等自然现象以及各种社会活动无不受“道”的支配,肯定了“道”的物质性。他还指出“道”是可以被人认识和掌握的,解除了老子“道”的神秘性。         
韩非子坚决反对崇拜鬼神和卜筮占星之类迷信活动,具有一定的无神论思想。
(四)主张因时制宜
韩非反对复古,主张因时制宜。他认为,社会历史是不断进化的,上古是构木为巢钻木取火的时代,中古是鲧禹治水的时代,近古是汤武征诛的时代,当今是“争于气力”的时代,历史条件不同,治国的方法也就各异。
    这种历史进化论是韩非鼓吹法治、提倡革新的理论基石,也是他批判儒墨复古的思想武器,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
一是政论文,如《五蠹》、《亡征》。
二是类似寓言故事性质的散文,如《内外储说》、《说林上下》等篇。

三、《韩非子》文学特色
    从文化思想来说,韩非鄙视一切属于艺术、美感范围的东西,是一个彻底的功利主义者。
    但其文章很有特色。善于运用各种手段来阐述自己的思想。从逻辑的严密、论述的细致、条理的清晰来看,超过《荀子》。
韩非子散文的风格:严密透彻     犀利峻峭
1.层层铺展  论辩透彻2.语气果决  文笔犀利3.寓言故事  嘲讽尖锐

“楚辞”,是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楚地域文化色彩。

《诗经》与楚辞:
《诗经》在春秋战国时代广泛流行,楚人赋诗言志是常事,这虽然是把《诗经》作为政治、外交的工具运用,但《诗经》毕竟是诗,文学的传承是客观存在的。
    《九章》中的《橘颂》全用四言句,又在隔句的句尾用“兮”字,可以视为《诗经》体式对《楚辞》的渗透。

关于屈原的悲剧  :
(一)理想与现实的对立
    屈原的“美政”,只能说是超越现实的理想。他一再提出的修明法度、举贤授能等政治主张,在实际统治中,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行。而屈原却始终力求以他理想的“美政”改造楚国,并以此对照出楚国政治的黑暗、批判楚国君臣的昏庸和贪鄙。当认识到“美政”不可能实现时,他宁可怀抱这理想而死。
(二)个人与环境的对立
    屈原与楚国最高统治集团的冲突,出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外交方针上,屈原主张与强秦对抗,具有远大眼光。而怀王贪利受骗,顷襄王畏怯妥协,都不能接受屈原的正确主张,反而因为他坚持己见而加以惩罚。在内政方面,屈原主张实行使国家富强的“美政”。 “举贤授能”,是与“世卿世禄”的制度相对立的; “修明法度”,要对旧贵族的某些特权加以约束和限制。这样,必然引起旧贵族的强烈反对,使许多人与他为敌。
(三)性格悲剧
屈原是一个感情激烈、正直袒露而又非常自信的人,这种性格加上少年得志,使他缺乏在高层权力圈中巧妙周旋的能力。
另一方面,当诗人意识到他和自己所属的群体——楚国贵族集团,完全处于对立状态时,不仅没有恐惧感,反而产生了一种自豪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离骚》)。他在孤立中看到自己的高大,而对孤立他的社会投以蔑视。
    汉代的班固站在正统的儒家立场上,指责屈原“露才扬己”(《离骚序》),实际是看到了这一特点,不过他是采取否定的态度而已。
屈原的特立独行的性格,以及他政治上的理想主义态度,与实际的现实环境本来就难以协调,何况当时楚国又正呈现混浊、衰乱的状态,所以,他无法挣脱个人心志所尚与昏浊现实不相切合而造成的悲剧。
屈原的人生悲剧,同时也成就了他不朽的楚辞。

三、《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全诗共三百七十二句,二干四百余字,是我国古代最宏伟的一首政治抒情长诗。
屈原的忠君爱国:
对祖国的深挚眷念和远大理想
    屈原对楚国的热爱,与我们今天所说的爱国主义有根本区别,但是,如果把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发展着的思维经验来看,它提供了有价值的内容:屈原强烈关心自己国家的命运,同情人民的不幸遭遇;对自己生长的乡土,山川草木、风土人情都怀着朴素的深沉的依恋感情,至死也不愿离开;并且他孜孜追求的是,迫切希望自己的国家富强,并由它来统一中国。
   这种对自己祖国的深挚眷念和远大理想,都是值得肯定的。深深的阶级烙印和历史局限性
   屈原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伟大的爱国诗人,这是把他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来认识的,是以他在那个时代可能达到的高度来评价的。
    屈原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伟大的爱国诗人,这是把他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来认识的,是以他在那个时代可能达到的高度来评价的。
虽然如此,还是应该看到屈原对楚国的热爱,首先是高度忠于与他有着宗法联系的楚王朝,以及他深刻恋念着的楚怀王,这种思想感情的因素,有着深深的阶级烙印和历史局限性。
保持和忠于自我的人格及思想自由
   屈原的爱国和忠君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在这一点上,他并不能背离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
    但同时屈原又具有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他并不把自己看作君主的奴仆,而是以君主也是国家的引路人自居。他对自己的人生、政治理想,有着坚定的信念、炽热的追求,不惜与自身所属的贵族集团相对抗,宁死不渝。这就在忠君爱国的社会公认道德的前提下,保持和忠于自我的人格及思想的自由。
        在屈原所描述的楚国政治关系模式。可以看出:他把君主的错失与“党人”的邪恶分开,从而既满足忠君这一基本的道德原则,又能在此前提下高度肯定诗人自我的理想和追求。

(四)《离骚》的艺术特色                        
1.以纵恣的文笔,表达强烈而激荡的个性情感 。屈原赞美自我的人格,是率性袒露的;咏唱神灵的恋爱,是热情洋溢的;颂扬烈士的牺牲,是慷慨悲壮的;斥责党人的卑劣,是愤激唾骂的。         
总之,较之《诗经》总体上比较克制、温和蕴藉的情感表达,屈原的创作显示了个性情感的释放,从而形成了富于生气的强大感染力。                                                
《离骚》的“哀而不伤”:
汉儒曾说《离骚》与《小雅》同为“怨而不伤”之作。从《离骚》抒泄的强烈而激荡的个性情感来看,此说言之成理。
从《离骚》抒泄的强烈而激荡的个性情感来看,此说言之成理。
2.运用想像、虚构和神话传说,编织奇丽的虚幻境界
由于强烈而激荡的情感表达的需要,屈原不能满足于平实的写作手法,而是大胆地驰骋着想象和幻想,运用虚构和夸张的手法,把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自然现象揉合成一体,编织成奇丽的虚幻境界,使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显示恢宏瑰丽的特征。
《离骚》的后半部分,诗人更是完全采用幻想的形式、虚构的境界,用上天下地的求索,希望和失望的回旋,尽情地吐露了诗人的苦闷、彷徨,写出了他深刻丰富的内心世界。
    在这一部分,诗人从神话传说中汲取丰富的形象,通过奔放不羁的想象把它们组织在一起。在诗人的笔端,羲和、望舒、飞廉、丰隆以至凤凰、飞龙都供他自由驱使,构成了层出不穷的生动情节和美丽画面。
那些神话传说的神与神物,在《离骚》中不是当作“典故”来使用,而是作为活生生的形象参与着诗人神游天国的活动,成为表达诗人思想感情总体艺术构思的一部分。
那些神话传说的神与神物,在《离骚》中不是当作“典故”来使用,而是作为活生生的形象参与着诗人神游天国的活动,成为表达诗人思想感情总体艺术构思的一部分。
文学上的浪漫主义实际有两种:一种是消极浪漫主义,一种是积极浪漫主义。
前者利用幻想、虚构以至神秘主义来歪曲现实、粉饰现实,引导人与现实中不合理的事物妥协或者逃避现实;后者虽然同样带有幻想、夸大和奇特的色彩,但在根本内容上仍然是真实地反映了现实,引导人正确地认识现实,特别是唤起人们对于现实中的不合理事物的反抗。
《离骚》是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的杰作,后世个性鲜明和情感强烈的诗人如李白、李贺等,都从中受到极大的启发。


《离骚》是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的杰作,后世个性鲜明和情感强烈的诗人如李白、李贺等,都从中受到极大的启发。
3.开辟“寄情于物”的表现手法
《离骚》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它赋予草木、鱼虫、鸟兽、云霓等种种自然界的事物以人的意志和生命,以寄托自身的思想感情,开辟了后世“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的表现手法的先河。
《离骚》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它赋予草木、鱼虫、鸟兽、云霓等种种自然界的事物以人的意志和生命,以寄托自身的思想感情,开辟了后世“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的表现手法的先河。
4.句式参差、篇幅宏大和内涵丰富的“楚辞体”         
    《离骚》借鉴楚民歌形式,汲取散文笔法,打破了《诗经》简短朴素的四言定格,创造出句式参差错落的“楚辞体”;扩大了篇章结构,增加了内容容量,更适宜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和细腻微妙的情感。
   在诗歌形式上,这是具有极重要的创新意义的。
5.大量铺陈色泽艳丽的辞藻,词采华美
    屈原的笔下文采绚烂、感情充沛,大量铺陈华美的、色泽艳丽的辞藻,并灵活运用虚字和普遍使用语气词“兮”,既增强了诗中咏叹的抒情气氛,又极大地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性和音乐美。

四、屈原的影响
从屈原在当时的社会身份来说,他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诗人”;但以他的巨大创作成就来说,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诗经》中的作品基本上是群众性集体性的创作,个性的表现甚少。而屈原的创作,却是用他的理想、人格、遭遇、痛苦,以他全部生命的激情打上了鲜明的个性烙印。
    屈原开创了我国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
    屈原开创了我国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
屈原将自己一生孜孜追求和为之奋斗的高洁情操、政治理想和爱国思想,都化为他作品的生命和灵魂。屈原对后世作家的影响,在于他将社会实践、政治斗争与文学创作高度统一的方向。
屈原将自己一生孜孜追求和为之奋斗的高洁情操、政治理想和爱国思想,都化为他作品的生命和灵魂。屈原对后世作家的影响,在于他将社会实践、政治斗争与文学创作高度统一的方向。
    屈原特立独行的节操、砥励不懈的理想追求和忧愤深广的爱国情怀,尤其是他为之而顽强不屈的对现实的反抗、批判精神,突破了儒家明哲保身、温柔敦厚等处世原则,为中国文化增添了一股深沉而刚烈之气。
屈原以其卓越的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鼓舞并感召了后世无数的仁人志士。人们或有相似的人生际遇,或慕求屈原之遗风,从做人的准则到为文的风格都继其踵武。
    如:贾谊因遭谗言谪迁长沙王太傅,作《吊屈原赋》,寄托自己身世飘落之悲愤。司马迁从“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的遭遇中得到力量,忍辱负重,发愤著述,完成了巨著《史记》。
    如:贾谊因遭谗言谪迁长沙王太傅,作《吊屈原赋》,寄托自己身世飘落之悲愤。司马迁从“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的遭遇中得到力量,忍辱负重,发愤著述,完成了巨著《史记》。
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存在于我国古代口头创作——神话之中,这是朴素的、自发的阶段。而从屈原开始,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得到比较自觉的运用,并显示出巨大的成就。                                 屈原作品中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对后人的影响巨大,不可数计的作家都从屈原作品中吸取艺术滋养。

楚辞与《诗经》:
(一)地域文化的差异
     《诗经》与《楚辞》之间存在地域文化的重大差异。丰饶的天然物产使南方人民的谋生活动较少艰难,曲奥多变的地貌和丰富多采的植被容易培养人民浪漫的情思,始终未曾消退的、相信人与鬼神共处的巫文化,更导致种种奇幻的想象。
地域因素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气质、性格方面,  以及哲学思维、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等。
(二)艺术形式的差异
    楚辞》与《诗经》在艺术形式上的差别不在表层的“四言”与“骚体”,更多地体现在意境、情调、抒情技巧、比兴象征上。
1. 创作传统
    楚辞是我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流派的直接源头,《诗》、《骚》并立于世,形成我国诗歌创作的两大优秀传统。
2. 表现形式
    楚辞体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是诗歌体裁的一次解放。它不仅是汉赋的直接渊源之一,而且给后世诗歌形式的变化创新带来重要影响。
3. 表现手法
    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除了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象,熔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于一炉外,最突出的是他的“香草美人之喻”。

“香草美人之喻”
屈原已将《诗经》的比兴手法,上升为象征比喻体系,其中包括动物系统、植物系统、事物系统、人物系统。
   由此,开辟了后世“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的表现手法的先河。

“香草”意象
    《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提到的植物(香草树木)有24种,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
     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诗人用缤纷繁饰,表现自己的高洁品质;用群芳集萃,象征圣君贤王的周围集聚着贤圣治国之士;用众芳枯萎,表现所树人才的变质;用菉葹盈室,比喻党人佞臣的卑劣龌龊。
“美人”意象
    屈原的“美人之喻”,表现以男女关系象征君臣关系。其美人意象比喻、象征着君王,或是自己。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他所期望的是两美相投、君臣契合。
    他又将群小嫉贤比为众女妒美,以男女婚约的变化喻君臣关系的改变,以美女被弃表现自己的见疏被黜,可以说,屈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自拟弃妇而抒情的,所以全诗在情感上哀婉缠绵,如泣如诉。
    屈原以求女的方式表现自己执著而强烈的追求,以求媒致诒喻求通君侧之人,以闺中邃远难求喻楚怀王固执而不悟,以外出求女喻出仕他国。他向往的境界是不用行媒而君臣契合。
    当然,这也是诗人对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美学理想的追求。
    屈原所运用的比兴形象化是与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合而为一的。它不像《诗经》的比兴形象化那样单纯和静止,也不再把用以起兴和比喻事物看成独立存在的客体。        
    因此,在他的诗歌中,外物景象不再是自在的事物自身,而是浸染上一层主观情感的色彩;他的感情也不再是个人主观的情绪自身,而是成为溶合了一定想象的客观形象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7 11:18 , Processed in 0.09780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