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04年考研最热门专业TOP10(报名人数最多)
名次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TOP1 (MBA) (MBA) (MBA) MBA)
TOP2 计算机应用技术 法律硕士 法律硕士 计算机应用技术
TOP3 法律硕士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法律硕士
TOP4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 金融学 外科学
TOP5 金融学 金融学 外科学 内科学
TOP6 通信与信息系统 通信与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 金融学
TOP7 外科学 外科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
TOP8 内科学 内科学 内科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
TOP9 英语语言文学 会计学 会计学 会计学
TOP10 会计学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2005年至2007年考研十大热门专业排行榜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排名 专业名称 报考人数 排名 专业名称 报考人数 排名 专业名称 报考人数
1 工商管理 —— 1 企业管理 164,200 1 法律硕士 174,200
2 法律硕士 —— 2 MBA 139,200 2 企业管理 153,700
3 计算机应用技术 —— 3 金融 128,000 3 MBA 144,600
4 企业管理 —— 4 英语语言文学 126,600 4 金融 134,300
5 外科学 —— 5 法律硕士 95,500 5 英语语言文学 130,900
6 金融学 —— 6 计算机应用技术 81,400 6 计算机应用技术 104,900
7 英语言文学 —— 7 会计学 76,300 7 会计学 64,100
8 行政管理 —— 8 美术学 75,400 8 设计艺术学 62,200
9 内科学 —— 9 管理科学与工程 72,300 9 管理科学与工程 61,300
10 通信与信息系统 —— 10 设计艺术学 72,100 10 信号与信息处理 59,000
2004年考研报考人数最多的10所高校与10个专业
据统计,报考人数最多的10所高校是:1.武汉大学(21,513人);2.北京大学(19,766人);3.浙江大学(17,445人);4.复旦大学(17,001人);5.中山大学(16,811人);6.清华大学(15,384人);7.中国人民大学(14,840人);8.山东大学(14,729人);9.吉林大学(14,557人);10.四川大学(14,547人)。
报考人数最多的10个省市(按招生单位所在地统计)是:1.北京(171,311人);2.上海(84,611人);3.江苏(77,961人);4.湖北(71,806人);5.陕西(49,532人);6.辽宁(47,676人);7.山东(43,948人);8.广东(42,679人);9.四川(40,913人);10.湖南(30,791人)。
报考人数最多的10个专业是:1.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35,777人,2003年报考人数是44,157人,减幅20%);2.计算机应用技术(35,510人);3.法律硕士专业学位(34,899人);4.企业管理(23,641人);5.金融学(19,902人);6.通信与信息系统(19,048人);7.外科学(18,551人);8.内科学(17,504人);9.英语言文学(16,318人);10.会计学(15,306人)。
武大今年取消研究生报考资格审查、接收网上报名等方便考生的措施,是该校成为今年全国考研首选高校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今年我省高校遭遇考研高峰,与省内高校研究生教学水平提高有关,许多高校近年来新增了大量硕士点和研究生师资,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我省高校研究生招生的吸引力。而不少报考学生都认为研究生深造,是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反映了我省应届本科毕业生在面临就业压力时,对个人能力评价更趋理性。
2007年考研报考人数最多的10所高校与10个专业
今年考研报考人数最多的10大高校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报考人数最多的10大专业是工商管理、法律、计算机应用技术、企业管理、外科学、金融学、英语语言文学、行政管理、内科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考生志愿最集中的10个省市为北京市、江苏省、上海市、湖北省、山东省、广东省、辽宁省、陕西省、四川省、湖南省。
据了解,北京的名牌高校依然热度不减,录取率低于全国水平。今年北京研究生报考人数逾万人的学校有北京大学20628人、中国人民大学17899人、北京师范大学13255人、清华大学12408人、中国政法大学10029人和北京理工大学10019人
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的统计
1.招生单位的数量,招生和报名人数
据统计,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计819个,其中普通高校(含军校、党校)530所,占总数的64.7%;科研单位289个,占总数的35.3%。在科研单位中,中科院系统53个,非中科院系统236个。而2004年招生单位计812个,2005年招生单位增长0.9%。
2000~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报名人数(含国家计划、委培和自筹经费)及录取率见下表。
年 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招生人数(万) 6.5 9.1 15.9 19.6 27.49 32.494
报名人数(万) 39.2 46.0 62.4 79.7 94.5 117.2
录取率 16.6% 19.8% 25.5% 24.6% 29.1% 27.7%
由上述可知,近年来,招生人数和录取人数均以较大幅度递增,2005年招生单位数量、招生和报名人数均创历史新高,而录取率也呈总体上升之势,这与我国自1999年开始的研究生扩招政策有密切的关系。在扩招政策背景下,各招生单位都逐年加大了研究生招生规模,加之本科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考研已经成为目前一大社会热点。
2.招生单位分类
2005年近50%招生单位都属于小规模招生,而这些单位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科研院所。重点高校招生规模则相对较大,一般学校招生都在1000人以上。据统计,平均招生396.6人。在招生单位中,科研院所平均招生37.0人,高等院校平均招生592.9人。
招生单位分类统计表(按招生人数)
招生规模 100人以下 101-200人 201-300人 301-400人 401-500人 501-1000人
单位数量 403 87 64 50 44 80
招生规模 1001-2000人 2001-3000人 3001-4000人 4001-5000人 5000人以上 平均
单位数量 57 24 6 2 2 396.6
3.各省市招生单位数量及人数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的地区差异比较显著,地域集中程度是非常高的。比如北京市,由于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加上经济发展快,就业前景好,一直是考研的热点地区,其招生单位数量占全国总数的18.8%,招生人数占全国总数的13.3%。而作为中国经济龙头的上海市,凭借其较强的办学条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及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每年也吸引了大量考生的报考。此外,江苏、湖北、陕西、辽宁等教育大省,在各项指标中也占据了相当的份额,也都是考生选择的热点地区。但同时,在相对落后的边远省份,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和地理位置的相对偏僻,招生人数和报考人数都非常有限,如新疆、内蒙古、广西、贵州、海南、宁夏、青海、西藏等八个地区,招生单位总数仅占全国总数的6.0%,招生总数仅占全国总数的4.7%。
招生量统计表(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
地区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单位数 154 24 24 13 9 47 20 23 53 51
高校数 61 18 19 8 8 36 15 16 23 36
科研院所 93 6 5 5 1 11 5 7 30 15
招生人数 43181 7847 6628 5101 2915 17237 10891 10561 22355 26236
地区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单位数 19 19 11 13 33 25 49 19 30 9
高校数 16 17 9 12 29 17 25 14 23 9
科研院所 3 2 2 1 4 8 24 5 7 0
招生人数 7855 8249 6535 4302 14202 8375 25504 12983 14633 4737
地区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单位数 3 17 36 9 17 2 55 18 3 3
高校数 3 16 19 7 11 2 27 9 3 3
科研院所 0 1 17 2 6 0 28 9 0 0
招生人数 700 9761 15981 3069 5213 40 20539 5238 645 157
地区 新疆
单位数 11
高校数 8
科研院所 3
招生人数 3025
4.招生单位的招生规模
根据《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组长武书连编写的2005中国大学排行榜,排在前15名的高校中,除了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之外,其余13所高校(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招生规模超过2000人。这些高校全部是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大学。其中,武汉大学凭借其强大的师资力量(硕士生导师近2000人)、齐全的学科门类、突出的学科优势,成为招生数量最多的招生单位。由于教育部研究生扩招政策,教育条件较好、师资水平较高的高校招生规模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为更多莘莘学子的进一步深造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研究生的扩招是社会发展的趋势。第一,大学生数量增加,近5年大学生招生数量每年都有一定规模的增加;其次,社会对于研究生的需求量增加,很多行业对员工的学历有严格要求;第三,高校在发展中纷纷要求办成科研型大学,都以取得科研项目、科研款项的多少为进步的标志;第四,社会的发展也引起了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
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高级人才,也势必将提高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但另一方面,不断的扩招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高校中学生与导师的接触会有一定减少,住宿条件愈发难以适应招生的迅猛节奏,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会受到一定限制等。
招生在2000人以上的单位表
单位名称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吉林大学 四川大学 浙江大学 山东大学
招生数量 6000 5500 5000 4200 4000 3500
单位名称 重庆大学 北京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郑州大学
招生数量 3500 3483 3396 3360 3000 3000
单位名称 中国人民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科院研究生院 天津大学
招生数量 2900 2823 2800 2780 2745 2700
单位名称 西南交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湖南大学 复旦大学
招生数量 2500 2626 2614 2600 2570 2547
单位名称 厦门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 东北大学 南京大学
招生数量 2500 2696 2500 2400 2300 2250
单位名称 电子科技大学 苏州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南开大学 上海大学
招生数量 2250 2200 2200 2160 2000 2000
5.普通高校(含军校、党校)与科研单位的招生比例
2005年普通高校计530所,占招生单位的64.7%,招生314251人,占招生总人数的96.7%,其中,211工程重点高校91所,招生人数168253人,占招生总人数的51.8%。
科研单位计289个,占招生单位的35.3%,招生10689人,占招生总人数的3.3%,其中,中科院系统的招生单位计53个,招生人数计5598人,占招生总人数的1.7%,非中科院系统的科研单位计236个,招生人数5091人,占招生总人数的1.6%。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普通高校招生数量占招生总人数的绝大部分。91所211工程重点高校招生数量占全部819个招生单位招生总数的一半以上,所以报考办学条件较好、师资力量较强的重点高校是当前考研的主流。以北京市为例,北京教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17.9%,而全国的平均水平只有9.5%;北京副教授所占比例为35.1%,全国平均水平为30.3%;北京讲师所占比例为33. 4%,全国平均为35.2%。在北京的中央部属院校教授密度最大,在校生与教授的比例为38:1。拥有如此优异的办学条件及学术氛围,北京自然成为许多有志青年进一步深造的理想之地。相对而言,科研单位虽然数量不少,但是招生数量普遍不多,加上考生对其不是非常了解,所以招生规模并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