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gelei1818 发表于 10-11-17 09:55: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明:依据今年考纲,内容主要摘录自 (1)上海人民出版社 马世力 主编 上下册《世界史纲》 (2)高教社 齐世荣 总主编 四卷本《世界史》(3)山东大书2009版;间或参考北京大学出版社 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 《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上下)(第三版)。

一 史前人类


1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旧石器时代早期。非洲东南,原始人类,制造工具,最早人属(拉丁学名意为:意识到自己的人类)。

(能人)

直立人(Homo erectus)。旧石器时代早期。亚欧非。工具、火、智力、语言。印尼爪哇猿人(早期代表)、北京猿人(晚期代表)、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湖北郧县人、河南南召人、印尼莫佐克托人。

智人(Homo Sapiens)
早期智人。旧石器时代中期。法国圣沙拜尔人、莫斯特人、德国尼安德特人、斯坦因海姆人埃林斯多夫人、赞比亚布罗肯山人、巴拉斯坦斯虎尔人、塔篷人、山西丁村人、广东马坝人、湖北长阳人、陕西大荔人、山西许家窑人、贵州桐梓人、辽宁金牛山人。
晚期智人(现代人类)。旧石器时代晚期。法国克罗马农人、北京山顶洞人、广西柳江人、四川资阳人、内蒙河套人。

现代人类起源理论
多区进化假说:分布在旧大陆不同区域的直立人相互长期隔离,并在各自区域独立进化到早期智人,最终进化为现代人类。
单一起源假说:长期隔离的各人类亚种无法进化为一个统一的现代人类,所以全世界的现代人类应有一个共同祖先,且该祖先仅产生于地球上各地区古人类中的一处。
非洲起源说:1980年代分子生物学家介入讨论,绝大多数持单一起源假说的学者都赞同非洲是现代人类共同祖先的起源之地,即非洲起源说。认为现代人类(晚期智人亚种)是由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直立人经过早期智人阶段进化而来,产生以后便又一次(继直立人以后)走出非洲并扩散到世界各地。在扩散过程中现代人类取代了当地的古人类(直立人或早期智人)。对于多区进化说引以为据的大量地区连续性特征,非洲起源说认为这些特征是在当地古人类与现代人类中的高出现率并非由于遗传,而是异源趋同现象。


    2 农业革命与文明的产生


传统考古学概括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特征:磨光加工石器的流行,陶器的使用。
自1950年代学术界已把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当作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特征。
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指出,新石器时代是以“粮食植物,特别是谷物的有意识的耕种”为标志的,提出“新石器时代革命”或“第一次革命”的概念。把新石器时代的动物驯养和谷物栽培称之为“食物生产的革命”,认为是人类自掌握用火以来历史上一次“最伟大的经济革命”。
美国考古学家布雷伍德又把“新石器时代革命”和“食物生产革命”简括为“农业革命”。

西亚、中南美洲、东亚(中国北部)是人类最早的三个农业中心。
西亚是大麦、小麦、小扁豆原产地,最早驯养动物(狗和绵羊),原始蓄养业从此地起源。
中国黄河中上游,河北磁山遗址,粟;浙江河姆渡,水稻。
中南美洲,玉米、豆类、马铃薯。

农业革命影响:A 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为生产者,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依赖适应到利用改造自然。B 促进了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形成了天文、地理和数学等初步知识。C 周期性劳动使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的迁徙生活逐渐变为定居生活。D 促进了人口增长,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交换,使某些人有可能积聚财富。E 结束了数千年的种族平衡,形成了持续至今的种族格局。F 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产生,物质前提。G 母系氏族开始转变为父系氏族。

文明的概念:如果某个阶段的文化较广泛地使用了文字;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初步形成;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已较为完备,那么发展到这种程度的文化就可以称为文明。

文明的一般性指标: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政治权利;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国家通常被作为进入文明的最重要标志。


    3 史前文化


原始的宗教意识:万物有灵观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巫术;死者崇拜、巨石崇拜、动物崇拜、性器官崇拜。
原始艺术的起源:绘画、雕刻、装饰、音乐和舞蹈。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法国拉斯科洞穴“史前的西斯廷教堂”,有两千多幅单色绘画和大量彩色绘画。
文字的产生:印欧、闪米特、含米特、乌拉尔、阿尔泰、汉藏语系。
最早的文字BC4000年代末的苏美尔楔形文字。
自然知识的积累。
沙发
 楼主| gelei1818 发表于 10-11-17 09:56:03 | 只看该作者
二 古代西亚诸文明
古代西亚地理范围:亚洲西南部各地区,由东至西,分别为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再往南为叙利亚、巴勒斯坦、阿拉伯半岛。文明中心是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今伊拉克)。两河流域北部为亚述,南部称巴比伦尼亚(北为阿卡德,南为苏美尔)。
复杂的居民:最早到此的欧贝德人、苏美尔人。新来三大类人:A  闪米特人(老家阿拉伯半岛),包括立国的阿卡德人、古巴比伦人(阿摩利人)、亚述人、新巴比伦人(迦勒底人),分布在黎巴嫩巴勒斯坦的腓尼基人、迦南人、以色列人(犹太人)。B 印欧人(可能源自东欧,配角),包括赫梯人、米底人、波斯人。C 埃兰人、加喜特人、库提人、胡里特人。
实际上两河流域和整个西亚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北来的入侵者印欧人和南来的入侵者闪米特人为争夺这块沃土而展开长达数千年争斗的历史。
1 苏美尔-阿卡德文明
苏美尔文明大约经历了欧贝德时期(BC4300-BC3500年)、乌鲁克时期(BC3500-BC3100年)和捷姆迭特-那色时期(BC3100-BC2700年)三个时期。此前BC5000年左右,有了最早城市——埃利都。
乌鲁克时期,苏美尔进入国家萌生和城邦形成时期。当是主要有乌鲁克、乌尔、基什、拉格什、尼普尔等十二个城邦。
神庙是城邦经济的中心,一般占有国家土地的1/4至1/3,并占有依附于神庙的大量自由民和奴隶。农村公社也占有许多土地,但已分配各各个家族,其地位不及神庙重要。
苏美尔城邦的政治制度,保留着军事民主制的残余。城邦有三个政治机构:城邦首领,被称为“恩”、“恩西”或“卢伽尔”(一些强盛霸国的王的称谓。愿意是大人,后来有了主人和王的意思。卢伽尔权力大于恩西),兼有宗教和世俗两重职能;公民大会,有权选举城邦首领,决定城邦战和大事;贵族会议权力更大,能主持和操纵公民大会。后两者苏美尔语名称“温肯”,意为“人民组织”,即城邦会议。
《吉尔伽美什史诗》的主人公即是乌鲁克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史诗中有三者之间的分歧与冲突的内容。故而可认为世界上最早的两院制议会起源于此,也说明当时国王还不是专制君主。

乌鲁卡基那改革:拉伽什国王卢卡尔安达统治时期(约前2384-前2378),独断专行,贪得无厌,政策触犯了各阶层的利益:强占神庙土地,取消神庙免税待遇;加强剥削依附神庙的各种劳动者;增收苛捐杂税;增加祭祀丧葬费用。
贵族乌鲁卡基在平民和下层祭祀支持下,推翻卢伽尔安达统治,登上王位(前2378-前2371),进行改革:A 取消弊政,减免赋税,禁止官员侵夺平民财产。归还此前强占的神庙土地。取消派往各地的监督税吏。减少丧葬费用。B 禁止以人身作抵押,释放因债务而被奴役和遭监禁的平民。壮大公民队伍,将公民人数由3600人增至36000人。C 兴修水利。D 改革社会陈规陋习,推行一夫一妻制,提倡守法。E 改革军事制度,建立以平民为主的军事制度,用平民组成的步兵代替由贵族组成的战车兵。
改革打击了贵族寡头,废除了先前的各种弊政,缓和了社会矛盾,减轻了平民负担,增加了公民人数。但遭到国内外敌人反对。乌玛联合乌鲁克,攻陷拉伽什,改革亦遭失败。
长期战争,消弱了苏美尔各邦实力,北方的阿卡德趁机兴起,打败乌玛,统一了苏美尔和阿卡德。

苏美尔人突出的文化成就是他们的法律体系。它是地方惯例逐渐进化的产物,前3000年代中叶以后,汇集成一部全面的法典。虽只有个别片段流传下来,但意义十分重大,它几乎是后来闪米特各民族法典的基础。苏美尔法律体系的特点是:以牙还牙的惩罚法;执法的半私人性;法律面前不平等;过失杀人与蓄意杀人惩罚有区别。
创世与洪水史诗,是“诺亚方舟”范本。楔形文字。加法、除法,平方根、立方根,十二进制、六十进制。

阿卡德国王萨尔贡是阿卡德人(属塞姆人)。先篡位当上基什国王,后建立心国都阿卡德城,称阿卡德之王。结束了巴比伦尼亚近千年来分立局面,第一次统一了南部两河流域。他还建立了中央集权统治,建立常备军;任用阿卡德人为各地总督,吸收苏美尔贵族参政;统一度量衡;以阿卡德语代替苏美尔语为官方语言;基本承袭苏美尔的文化传统;修建灌溉设施。
阿卡德第二次强盛期在第四王那拉姆辛统治时期,他死后,国家又趋混乱。
约前2191年,来自东北山区游牧的库提人灭阿卡德王国。但没有建立统一国家。
约前2120年,乌鲁克王乌图赫加尔赶走库提人。
不久,乌尔王乌尔纳木战胜乌图赫加尔,统一南部两河流域,建立乌尔第三王朝(约前2113-2006,乌尔第一、二王朝存在于苏美尔王朝时期)。
《乌尔纳木法典》是乌尔第三王朝第一位国王乌尔纳木制定的,是已知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法典。只剩残片。基本内容为不准非法占用他人田地;不许女奴擅居女主人地位和对女主人出言不逊;反对行巫术;对逮住逃奴的人,主要要给予一定报酬等。

乌尔第三王朝伊比辛统治时期(约前2029-前2006),东南面的埃兰人和西面来自阿拉伯草原的阿摩利人不断侵入,最后伊比辛被埃兰所俘,乌尔第三王朝终结。标志着苏美尔退出西亚历史舞台。此后主角轮为闪米特人和印欧人。
乌尔第三王朝灭亡后,埃兰人不久退回东方山地,阿摩利人在两河流域定居下来。
约前1894年,一支以苏姆阿布门为首的阿摩利人占据了巴比伦城,建立起古巴比伦王国。

2 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

在统一两河流域过程中,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前1792-前1750)建立了中央集权专制制度,两河流域君主专制得以确立。国王几乎通栏一切大权,诸如官吏的任免,军队的调遣,法律的制定,运河的开凿,神庙经济的管理。宣扬君权神授,神化自己,自称其权力是马都克神授予的;建立严格的军事制度,由他任命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分给军队土地并不许买卖;加强国内经济控制,使神庙经济成为王室经济一部分,注意修建灌溉渠道,发展经济;加强法制建设,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社会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后来成为闪米特其他各族如亚述人、迦勒底人和希伯来人制定法律的基础。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组成。序言宣扬汉谟拉比受命于神;结语颂扬汉谟拉比的功绩;正文282条,把当时已形成的奴隶制关系、等级关系、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家庭婚姻关系和财产关系用法律条文明确固定下来。
其特点是:实行同态复仇法;公开维护不平等的阶级制度;实行严格保护商业财产的规定;颁布了许多类似社会生活保障的法令;较之苏美尔法律,增加了反对国家的罪名。
法典反映了巴比伦有三种不同的社会阶层:全权自由民(阿维鲁),包括僧侣、贵族、高级官吏和商业高利贷者,也包括自耕农、佃农、独立手工业者等;无权自由民(穆什根努),包括依附王室经济的纳贡人及其后代、充当常备军的士兵等;奴隶,来源于战俘和债务者,被用于农业、手工业、家内服役以及公共工程等领域。

汉谟拉比时代,已广泛使用青铜器。农业灌溉奚童十分完善,园艺业已成独立经济部门。手工业和商业很发达。巴比伦的土地大体分三类:王室和神庙所占有的土地、私人占有的土地和原始公社残存的土地。

汉谟拉比时代是古巴比伦的全盛期。他死后,帝国便烽烟四起,开始衰落。
约前1595年左右,赫梯人南侵,占领巴比伦,巴比伦灭亡。
赫梯人退走之后,加喜特人占领巴比伦,建立加喜特王朝,史称巴比伦第三王朝(约前1530-前1157)。

加喜特人是野蛮民族,无心爱惜前驱者的文化成就,唯一贡献是把马引进两河流域。昔日文化由另一只闪米特人——亚述人部分地继承。

亚述位于两河流域北部底格里斯河上游。约前3000年以后,在底格里斯河西岸,以亚述城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城邦,开始了早期亚述(约前3000年代末-前1500年代初)的历史。中期亚述(前15世纪-前11世纪),实行君主专制统治。

前1000年代,亚述进入帝国时代(前10世纪末-前7世纪末)。此时西亚、北非一些强国(埃及、赫梯、巴比伦)相继衰落,亚述周围无强敌。铁器广泛使用,使亚述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奠定物质基础。铁器首现供给了更加锐利的武器。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前746-前726在位),进行军事政治改革,加强对各地方的税收和控制,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军事改革:将募兵制改为征兵制;把军队分成若干专门兵种,装备由国家供给,首创工兵;建立王家兵团,作为军队核心,加强国王对军队的控制。政治改革:缩小行省总督权力;改变对被政府地区的三光政策,而将他们混合迁居,让不同民族、不同方言的居民混居,使他们不便交往。迁居的人被允许携带少量财物和牲畜,他们都被分给亚述奴隶主。

至前7世纪,亚述版图扩大到北起乌拉尔图,南临波斯湾,西抵地中海沿岸及埃及,东接伊朗,成为地跨西亚、北非的铁器时代的第一个帝国。

亚述血腥征服,在各地遍洒仇恨的种子。前7世纪后半叶,另一支闪米特人——迦勒底人占据巴比伦而独立,建新巴比伦王国。前612年,迦勒底人联合米底,攻陷帝国后期首都尼尼微。尼尼微被夷为平地,亚述国土全被吞并,民众悉被消灭或奴役,亚述消失了。

新巴比伦和米底共灭亚述之后,占领了两河流域南部的大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北部。第一代王那波帕拉沙尔死后,其子尼布甲尼撒二世(前605-前562)继位。开始同复兴的埃及争夺巴勒斯坦地区。
前586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再攻投靠埃及的犹太,攻陷耶路撒冷,拆除城墙,焚毁神庙,灭犹太国,并将犹太王国的大部分臣民掳至巴比伦,史称“巴比伦之囚”。

尼布甲尼撒二世时期的新巴比伦,国势极盛。新扩建的巴比伦城筑有“空中花园”。迦勒底人的主要宗教是拜星教,这也促成了迦勒底人的天文学兴趣,他们是美索不达米亚全部历史上最有才能的天文学家(空前精细的计时体系,蚀象观测)。

尼布甲尼撒二世死后,国势很快衰落。前539年,崛起的波斯在征服米底和吕底亚后,突入两河流域南部,威胁新巴比伦。国内的商人僧侣集团,背叛国王,依附波斯。次年,波斯人轻取巴比伦城,新巴比伦灭亡。
新巴比伦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发展的最后阶段。它的灭亡,标志着两河流域独自发展历史的终结。从此,它被一个个的外族入侵和统治,直至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入侵并统治这里。

3 赫梯、腓尼基和以色列历史

高原霸国——赫梯。赫梯国发源于小亚细亚东部高原山区,在哈利斯河(今名科泽尔河)上游一带。此处原始居民称为哈梯人,他们既非闪米特人,也与古代其他民族无关。约前2000年代,一支属于涅西特人迁入此地,与当地哈梯人同化,形成赫梯人。赫梯语主要成分是涅西特语。赫梯用楔形文字,另有一套象形文字用于铭刻和印章。文学主要是神话,宗教照搬美索不达米亚的多神崇拜。

铁列平改革。前16世纪后半叶,赫梯国王铁列平进行改革,确立了王位继承法,即长子优先,无长子归次子,无子归女婿。铁列平还规定,国王不能任意杀害兄弟姐妹;国王亲属犯罪,由本人负责,不得株连家属,也不得没收财产。改革使赫梯的王权得到巩固,国势日盛。                                                                                                                                                                 

卡迭什会战与《银板和约》。前15世纪末至前13世纪中期,是赫梯最强盛的时期。期间,摧毁了米坦尼王国,并趁埃及埃赫那吞改革之机,争夺埃及领地,与埃及争霸。至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时,双方军队会战于卡迭什,双方损失都很惨重,结果于前1283年签订合约。该合约因刻在银板上,故称银板和约。主要内容为两国(当时赫梯国王为哈吐什尔)确立永久和平,互不侵犯,执行先前条约义务,军事互助,互不接纳亡命者,引渡亡命者等。该条约是历史上保留下来的最早的国际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赫梯和埃及近一个世纪的争霸战争的结束。
埃及与赫梯的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两个不同地区的强国(埃及在北非,赫梯在小亚)为了争夺国境外的一个重要地区的霸权和划分势力范围而长期进行的战争与交涉。同时,周围其他大国如米坦尼、亚述、巴比伦尼亚也在不同程度上先后卷入这场复杂的军事外交斗争之中。这也标志着在前2000年代后期,东地中海一代的几个文明古国之间关系已经日益密切,开始打破孤立、闭塞、隔绝的状态,逐渐有机地连接起来。
争霸战争严重削弱了两国实力,不久之后即前13世纪末,海上民族”入侵,横扫整个东地中海地区,肢解了赫梯王国。前8世纪,残存的赫梯王国被亚述所灭。埃及虽然顶住了“海上民族”入侵,但也遭到沉重打击,一蹶不振。

《赫梯法典》制定于赫梯古王国时期,到赫梯帝国时期又增加许多新内容。该法典现在看到的有200条。从法典可以看出当时赫梯王公贵族拥有很多奴隶,奴隶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家务劳动,有的还放牧牲畜;当时的土地已经可以买卖;赫梯人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严密控制,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都用法律明文规定,各种劳动报酬和薪金也是如此;比古巴比伦法律更人道,判处死刑的罪过不多,更没有亚述人法律中的剥皮、宫刑、钉木桩等酷刑。

赫梯文明的历史成就不仅仅在于发现和使用了铁(另一重要技术创新是轻型马拉战车),而且在于它充当了两河流域和西亚西部地区文化交流的中介。赫梯文明是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和爱琴海地区诸文明之间的主要链环之一。

紫色之国——腓尼基。腓尼基东倚黎巴嫩山,南接巴勒斯坦,北连小亚,是地中海东北部狭长的沿海地带,约当于今黎巴嫩。原始居民属胡里特人,约前3000年代末至前2000年代初形成了一些彼此独立的城市国家。腓尼基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其具有发展商业贸易,尤其是国际贸易的优越条件。而腓尼基的国家、政体模式也非常适合这种商品经济。由于各城邦都向海外发展贸易,彼此争雄斗胜,不易统一,而周边强邻的入侵、骚扰也妨碍了腓尼基的统一。这些国家一般都是王国,但国王的权力受城邦会议限制。这些城市国家一般都实行贵族政治,官吏从富有者中选出,形成了独特的商业奴隶主寡头统治。

腓尼基的工业、商业和航海业十分发达。他们是古代世界著名的商业民族,能造出水准很高的双层桨商船和战船。从前2000年代起,腓尼基人就在小亚沿岸、塞浦路斯岛、爱琴海诸岛、黑海沿岸建立据点,进行商业活动。前1000年代前期,又向西部地中海扩张势力,在西西里、撒丁尼亚、巴利阿利群岛、北非、西班牙等地以及直布罗陀海峡以北和以南的地方,建立了许多商业据点和殖民城市。腓尼基各母邦与其殖民地之间,无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隶属关系,但保持密切的商业联系。他们不仅经营中介贸易,还把自产的手工业制品、粮食、木材等销往外地。同时,他们还从事海盗活动,掠拐人口,贩卖奴隶。他们在北非建立的殖民地迦太基,以后发展成为地中海的霸国,与罗马争雄,对罗马乃至整个古代西方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腓尼基人是通过和平事业,特别是商业来发挥其影响的。但在盛行征服和侵略的古代西亚,他们的好运并不长久。前10至8世纪,腓尼基尚处于文化、经济的鼎盛时期。前6世纪,腓尼基为迦勒底人所统治,随后又成为波斯的属地。前332年,亚历山大在围困腓尼基重要城邦推罗7个月后,将其摧毁,结束了腓尼基人的城邦时代。

作为与迦南人有密切关系的腓尼基人,哲学和文学都无创见和贡献。但作为一支商业民族,腓尼基人的地理学和航海术十分出色。腓尼基给人类留下的最宝贵遗产是拼音字母。他们创造的拼音字母由22个辅音符号组成,没有元音。这套字母系统对后来世界字母文字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后来腓尼基字母传到希腊,希腊人以此为基础加入元音,制定了希腊字母,罗马人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制定了拉丁字母,拉丁字母后来为西方各国字母奠定了基础。东方的阿拉美亚字母也是在腓尼基字母影响下形成的,而阿拉美亚字母又发展出希伯来字母、古波斯字母、阿拉伯字母、安息字母等。

耶和华的选民——希伯来人。作为现代犹太人和以色列人祖先的希伯来人的故乡是阿拉伯沙漠。他们最早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西部,属于闪米特人。约前1800年,有一群希伯来人在亚伯拉罕的率领下迁居于两河流域的西部地区。稍晚,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带人西迁,入居巴勒斯坦即迦南地。雅各奉神示,改称希伯来人为以色列,故希伯来人又称以色列人。前1600年之后不久,以色列人的某些部落和其他希伯来人一起迁徙埃及,逃避饥荒。前1300至前1250年,定居埃及的以色列人推举摩西为新首领。摩西把他们从奴隶地位解救出来,带领他们走出埃及,进入西奈半岛。途中摩西说服以色列人信奉耶和华为唯一神,并以耶和华崇拜为中心,将信奉诸神的各个部落结成一个联盟——耶和华同盟会。这个联盟在摩西率领以色列人征服巴勒斯坦(迦南地)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巴勒斯坦原来的居民为迦南人,他们也是闪米特人的一支。他们同巴比伦、埃及、赫梯接触,受其影响建立了自己的文化。他们从事农业,经营贸易。知道用铁,使用文字,并改编了汉谟拉比的法典以适应自己比较简单的生活需要。巴勒斯坦雨量稀少,地形崎岖、贫瘠,实际并非一个理想家园。可对于故乡是阿拉伯沙漠的希伯来人来说,这块土地足够肥美,是“流奶与蜜之地”。

希伯来人征服迦南地是一个缓慢而困难的过程。希伯来人各部落缺乏团结,很少协同进攻,经过几代人断断续续的战斗,才夺得几处肥沃山谷。在战争间歇期,他们同迦南人开始混合,接受不少迦南文化。
在他们完成征服之前,又遇到了更可怕的敌人,那就是从小亚和爱琴海诸岛进入迦南的腓力斯丁人(最重要的海上民族之一,巴勒斯坦因其得名)。腓力斯丁人势力强大,扩张迅速,迫使希伯来人放弃很多已获土地。从此,希伯来又开始和腓力斯丁人进行了长期艰苦争斗。腓力斯丁人的入侵促使希伯来人团结起来,并直接导致前1025年希伯来君主国的建立。

过去希伯来民族是由“士师”掌管的,士师是以色列人的先知,是为宗教首领,又或相当于军事民主制时期的王或者军事首领。士师时代是以色列犹太人氏族部落解体向国家过渡的时代,该时代从以色列犹太人占领迦南(约前1230年)开始,至扫罗称王(约前1020年)止。
出于战争需要,北方以色列人推举扫罗做希伯来国家的第一个国王。起初,扫罗颇有威望,但很快被南方犹太部落的大卫超过。扫罗死后,大卫当上国王(前1000-前960年),继续领导对腓力斯丁人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同时建立起南北统一的以色列-犹太王国,定都耶路撒冷。大卫在位40年,是希伯来人的强盛时期,但他晚年好大喜功。大卫的继位者是其子所罗门(约前960-前935年),其人贪图享乐,奢侈和压迫引起极大民愤。

所罗门一死,王国分裂为南北两部分,北方10个部落脱离出去之后,称以色列王国;南方2个部落从此称犹太(Judah)王国(因位于南部的朱迪亚Judea而得名)。
前9世纪,以色列王国在亚述帝国的扩张下,不得不向亚述称臣纳贡。前722年,亚述军队征服北部王国,把很多居民驱逐出去。这些遭到放逐的人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丧失了以色列人的身份。前721年,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攻陷以色列首都撒玛利亚,以色列灭亡。犹太国凭借首都耶路撒冷的坚固城防,并以大量金银求得亚述附属国的地位。
新巴比伦王国的建立者推翻了亚述人的统治之后,随即把视线投向南部。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陷耶路撒冷,犹太人国破家亡,举族被押至巴比伦,进入“巴比伦之囚”时期。前539年,波斯灭新巴比伦之后,出于进攻埃及和在巴勒斯坦笼络人心的考虑,把囚禁在巴比伦的犹太人送回巴勒斯坦,允许他们在耶路撒冷重建城垣,再修圣殿。在波斯人的羽翼下,犹太人建立了一个处于依附地位的祭祀神权统治。
前332年,亚历山大征服波斯。亚历山大死后,犹太人又被置于托勒密埃及的统治之下。
前63年,罗马兵锋触及耶路撒冷,庞培破城后杀人略款。犹太人从此处于罗马人残酷统治之下。这个时期犹太人掀起一次又一次起义,反抗罗马统治,但遭到的是更为酷烈的屠杀。公元66至70年,犹太人发起更大的暴动,史称“第一次犹太战争”,结果耶路撒冷被攻陷。犹太史学家约瑟法斯说,共有119.7万人被杀。罗马史学家塔西佗估计为60万人。至此,犹太人国家的历史宣告结束。

犹太教。希伯来人定居巴勒斯坦之前,受迦南人影响信奉多神。
在逃出埃及期间,受摩西影响,希伯来人渐渐把耶和华作为全民族的神袛。他是一个有点暴躁、缺少慈悲和宽容,常施惩罚的神。此时,他还不是上帝,因为他的权力仅限于希伯来人居住的地区。据《圣经》,摩西在西奈山承接了耶和华颁布的“十诫”,希伯来人的宗教从此有了具体的教义。
“巴比伦之囚”时期,是希伯来人宗教发展的成熟期。囚禁于巴比伦的犹太人,倍加思念故土,渴望返回家园。他们在绝望之中,祈求能出现一个救世主(弥赛亚),帮助他们实现这个愿望。当时先知以西结宣传,犹太将在耶和华的神权之下复兴。而后来波斯灭掉新巴比伦,将被囚的犹太人送归故土后,耶和华开始成为犹太人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真神。崇拜一神耶和华的犹太教从此产生。
犹太教的教义主要有三点:绝对的一神信仰,只崇拜上帝耶和华,认为他是宇宙中唯一的全知全能和创造世界的主宰;坚信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选民”,以色列人优于其他任何民族;救世主信仰。此外,犹太教还有很多教规、礼仪、禁忌,如禁止偶像崇拜,守安息日,禁止与外族通婚,行割礼等。犹太教的经典是《圣经-旧约》。他同时也是一部犹太民族的历史,一部犹太民族最引以为自豪的文学作品。
历经多年后,犹太人的一神教、经文和道德关怀都深刻地影响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展。

4 埃及、西亚文明的终结者——波斯帝国

波斯位于伊朗高原西南部,靠近波斯湾。波斯人属印欧语系。
约前6世纪,波斯人乘米底与巴比伦作战和内部发生叛乱之际,在阿黑门尼德氏族的显贵居鲁士(前558-前530年)的领导下,反抗米底的奴役,经3年战争,于前550年灭米底,建立波斯王国。
打败米底之后,波斯继续向小亚扩张,与小亚强国吕底亚发生冲突。前546年,波斯灭吕底亚。继而攻占小亚沿岸的希腊各城邦并使之臣服,为以后希波战争留下导火索。
前538年,居鲁士进军两河流域,新巴比伦不战而降。至此,闪米特人退出两河流域历史舞台,由属于印欧语系的波斯来扮演主角。灭掉新巴比伦之后,居鲁士将巴比伦之囚放回耶路撒冷,使其重建国家。
前530年,居鲁士率军远征中亚,很快占领巴克特里亚、粟特和花剌子模。但在征服北方草原游牧部落时,遭到马萨基特人围攻,居鲁士阵亡。
居鲁士死后,其子冈比西斯(前530-前522年)继位,于前525年征服埃及。冈比西斯还打算征服迦太基和努比亚,但未获成功。此时的波斯版图已包括小亚、两河流域、巴勒斯坦、埃及、伊朗高原及中亚的广大地区,形成一个横跨亚洲非洲的大帝国。

前522年,当冈比西斯在埃及时,僧侣高墨达发动政变,夺取波斯政权。冈比西斯闻讯回国,暴卒于途,巴比伦、埃兰、亚述和埃及等地乘机独立。阿黑门尼德氏族的大流士(前522-前485年)联合其他波斯贵族,杀死高墨达及其追随者,夺得政权。大流士和他的部将用两年多时间,经十八次战役,才将各地此起彼伏的暴动镇压下去,稳定了局面。大流士把镇压的经过用波斯、埃兰、巴比伦三种文字刻在贝希斯敦大崖石上,是为“贝希斯敦铭文。”
前517年,大流士远征印度,夺去了印度河流域。前515-前513年,又远征巴尔干的斯基泰人,虽遭失败,但却征服了色雷斯地区,并使马其顿向其纳贡称臣。从而使波斯帝国成为古代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
帝国版图如此辽阔,民族成分极其复杂,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其尖锐,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而波斯的统治阶级又十分年轻,国家机器十分薄弱。因此,统治并不稳定。为了巩固波斯帝国,大流士采取了一些列措施,这就是大流士改革。

大流士加强王权,确立了君主专制的统治形式。他神化自己的权力,说是阿胡拉马兹达恩赐与他。他控制了行政权、军权、司法权,建立起王室经济。国王之下设有办公厅,内有通晓帝国各种语言的人,以了解情况。他常巡行各地,或派人到各地了解情况,以加强控制。他还建立了特务组织,刺探各地情报(主要是了解各地总督和高级军官的情况)。
大流士将全国划分为若干行省(称萨特拉庇亚,波斯不在其内),设总督(称萨特拉庇)治理。总督权限不一,因人而异,有的有兵权,有的无兵权。多数总督没有兵权,只管地方行政、司法、征税。他规定了各行省应纳税的数量。
将全国划分为五大军区,每大军区下辖若干省军区。不掌兵权的总督和军事长官互不相属,使其互相牵制。波斯军队由步兵、骑兵、战车兵、象兵、海军、工兵等组成。战时还可以从各省和各部落征集到一支相当庞大的军队。军队的指挥官多为波斯人(战时从各省和各部落征召的军队则由各省和各部落的人指挥)。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是由一万名波斯人组成的所谓“不死队”。国王每年要对军队进行检查,边远地区则由国王派人检查。
统一铸币制度。规定帝国中央铸造金币,行省铸造银币,自治市可铸造铜币。金币称为大流克,每枚重8.4克。
在全国建立驿道,方便军队调动,国王命令的下达和下情上达,加强帝国各地联系。在驿道沿途设有驿站,配备人员、马匹、粮草。最长的一条驿道起自小亚西海岸的以弗所,西至伊朗高原的苏撒,全长2400公里,称为御道。另一条著名驿道从巴比伦经伊朗高原至印度河流域。这种驿道可能是在原有大的商队道路和亚述帝国时期的一些驿道的基础上建成的。
调整波斯与各被征服地原有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在制定法律时尽可能参考各地原有法律;对各地宗教采取宽容态度,不加排斥,借以拉拢各地上层人物。
开通尼罗河至红海间的运河;派人调查印度河口,建立了印度和帝国的海上联系;在中亚修建水库。
为适应帝国统治需要,将琐罗亚斯德教(祆教或拜火教)奉为国教。琐罗亚斯德教认为世界上有善恶二神,善神即阿胡拉-马兹达,也是光明正义之神,恶神即阿胡拉-曼尼,也是黑暗之神、邪恶之神,他们始终处于斗争之中。该教要人们站在善神一边,去同恶神斗神。该教崇拜光明,崇拜火,故也称拜火教。该教还包括救世主到来,死者复活,最后审判,把被拯救者引渡到永恒天国和把坏人判入地狱等内容。琐罗亚斯德教是一种伦理的宗教。它的教义是以下述这些观念为基础的:人有自由的意志;他们可以犯罪或不犯罪;他们在后世将按其一生的行为受到奖赏或惩罚。善神要求人们应该忠诚,互爱互助,亲近穷人。琐罗亚斯德教的二元论对公元3世纪波斯摩尼教的产生影响最大。
大流士的改革,加强了帝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统治基础,扩大了帝国境内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关系,促进了帝国境内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但它并没有消除帝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也未消除帝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

波斯帝国是靠武力政府建立起来的,境内各地之间缺乏统一的经济基础。波斯统治者对被征服地区的压迫与剥削导致反抗情绪十分强烈。
前5世纪以来,波斯发动了侵略希腊的战争,结果惨遭失败,使帝国的统治发生动摇。各地乘机起义,埃及人甚至推翻了波斯人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新王朝。帝国内部则因争夺王位,时常发生宫廷政变。前4世纪,小亚的波斯贵族小居鲁士率希腊雇佣兵反抗中央,预示着波斯帝国已接近崩溃。前334年,马其顿亚历山大率军东侵波斯,波斯军节节败退。前330年,波斯王大流士三世在战败逃亡中被杀,波斯帝国灭亡。
亚历山大在波斯和埃及把自己描绘成阿黑门尼德王朝的合法继承人,他尊重他们的前辈,保留了他们的荣誉,也保留了阿黑门尼德王朝的管理机构,甚至让许多总督和其他官员继续保留原来的职位。亚历山大之后,塞琉古王朝(前323-前83年)、帕提亚王朝(前247-后224年)和萨珊王朝(224-651年)基本上也延续了阿黑门尼德王朝的帝国管理机构。

波斯帝国是西亚北非古代文明从小国寡民到地域王国、再到帝国这一发展过程的最高阶段。它庞大的版图包括了两河、埃及和印度河这三大文明中心,并接近第四个文明中心希腊的边缘。它通过一系列比较成熟的制度,如行省制度、赋税制度、铸币制度、驿道制度,以及宗教政策等,把这些古代文明地区和其他相对落后地区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在此之前,埃及文明和两河文明是比较隔绝的,新王国时期的埃及和亚述帝国的版图虽也都曾跨越西亚北非,但都未能想波斯那样,把两大文明地区通过制度和政策维系在一起,长达200年之久。
可是,波斯人毕竟是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游牧民族,当它君临北非、两河文明区时,尽管做出了奴隶,但也未能协调好被征服地区间的关系,而西亚北非两大文明区千百年来积淀的种种矛盾,同波斯帝国内部的众多新矛盾(如民族矛盾、经济发展不平衡)交织在一起时,更是波斯统治者无法解决的难题。当腐败在波斯统治集团内部像瘟疫一样传播开来时,波斯统治者丧失了创业之初的活力,它的垮台和灭亡已经不可避免。
波斯灭亡之后,代之而起的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都从波斯帝国的经验和教训中吸取了许多有用的东西。所以,波斯帝国既为西亚北非的文明作了总结,又为希腊罗马文明提供了借鉴,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板凳
 楼主| gelei1818 发表于 10-11-24 19:43:44 | 只看该作者
三 古代埃及文明

1 古代埃及的主要王朝

约始于前4000年的古代埃及文明的创造者是由讲含米特语的北非土著和讲闪米特语的来自西亚的人种融合而成,其语言属于含-闪语系(Hamito-Semitic Languages)。

古代埃及历史分期
拜达里文化,约前5000-前4000年
阿姆拉(涅伽达Ⅰ)文化,约前4000-前3500年
格尔塞(涅伽达Ⅱ)文化,约前3500-前3100年
早期王朝    约前3100-前2686  1-2王朝
古王国      约前2686-前2181  3-6王朝
第一中间期  约前2181-前2040  7-10王朝
中王国      约前2041-前1786  11-12王朝
第二中间期  约前1786-前1567  13-17王朝
新王国      约前1567-前1085  18-20王朝
后期王朝    约前1085-前332   21-31王朝
托勒密埃及  约前332-前31  

拜达里文化,约前5000-前4000年
发现于上埃及拜达里(巴达里)村。居民从事农业、畜牧业、渔业,使用石器、木器、骨器、和铜器。发现了一些裸体妇女小雕像,可推断此时处在母系社会阶段。

阿姆拉(涅伽达Ⅰ)文化,约前4000-前3500年
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关系的萌芽。墓穴中出土陶器上刻有一些符号,各个墓中有统一符号,可能是私有权的标志。在一个黑顶陶罐上发现了以眼镜蛇为标志的红冠形象,一块陶片上画有荷鲁斯鹰神的形象,这些是王权萌芽,王衔符号出现的反映,表明埃及已处于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前夕。

格尔塞(涅伽达Ⅱ)文化,约前3500-前3100年
蝎王权标头是在埃及希拉康波里发现的文物,属于涅伽达文化Ⅱ期。该图刻有三个栏目,中间一栏刻有头戴白色王冠(以鹰为标志)的蝎王,形象突出;下栏刻有奴隶在尼罗河河心岛劳动的场景;上栏刻有以田凫为形象的平民。该文物显示古埃及阶级已形成,已进入阶级社会。
在涅伽达文化Ⅱ期,埃及出现了最早的国家——埃及人称之为“斯帕特”,希腊人称之为“诺姆”,相当于以后埃及行政区划中的州。

早期王朝  约前3100-前2686  1-2王朝
据生活在前4-3世纪的埃及祭司曼涅托在为当时统治埃及的希腊人所写的埃及史记载,埃及国家的建立者、第一王朝的建立者和埃及国家的统一者是美尼斯。美尼斯在南方建立了国家后,征服了北方三角洲地区。为巩固对北方的统治,他在河谷和三角洲交界处建立一个要塞城市白城,希腊人称为孟斐斯。不过考古学并没发现美尼斯存在的物证。有学者怀疑美尼斯的存在,有学者将美尼斯与有文物证据的纳尔迈或阿哈视为一人。
在希拉康波里发现的纳尔迈调色板和纳尔迈标头,反映了纳尔迈对北方三角洲进行过胜利的战争。在调色板的正面,纳尔迈头戴象征上埃及王权的白冠,在背面,他又戴着象征下埃及的红冠,表示他对南部和北部的统治权力。在权标头上,刻着他在对北方的战争获取胜利后,从北方带回俘虏和牲畜。但是,纳尔迈实际上并未完全征服北方而完全统一整个国家。
纳尔迈以后的第一和第二王朝诸王留下的文物表明,他们一直在进行统一的战争。阿哈国王的一件文物上刻着俘虏的场面,并有“得到上下埃及”的铭文。阿哈还在三角洲为舍易斯地方所崇拜的涅特女神建立了一个神庙。第一王朝第五个国王登的雕刻中,登的头上同时戴了象征上下埃及王权的白冠和红冠;他还第一次采用了象征上下埃及王权的双重王衔。直到第二王朝末期,一个叫哈谢海姆的国王雕像基座上,还刻着他杀死“北方的敌人47209人”和“48205人”,表明了对北方战争的巨大规模和残酷性。大概正是他的这些战争才完成了对北方的统一。
早期王朝时出现的马斯塔巴式墓(国王和贵族的),明显地反映了王权的扩大以及国家财富的日益集中在以国王为首的统治阶级手中。在第一、第二王朝时期的马斯塔巴墓不仅有地上的墓室,而且在底下还有许多墓室,它们不仅用以放置国王的尸体,还放置陪葬者的尸体和殉葬品。古代埃及人认为,可以通过魔法使这些东西为死者享用。

古王国  约前2686-前2181  3-6王朝
埃及统一的专制王权从第三王朝开始。首都孟斐斯。由于古王国时期对于金字塔的建造十分热衷,且最大的金字塔也修建于此时期(第四王朝的第二位法老胡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是第四王朝第四位法老哈佛拉,又第四王朝是古王国的鼎盛期),因此古王国时期已有金字塔时代之称。
法老是古代埃及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此词愿意是“大房子”,直到新王国时期,它才成为国王的同义语。法老被视为伟大的太阳神之子。法老不仅是政治上的主宰,还是宗教上的神,在古代埃及具有凌驾一切的神威。法老之下设一宰相(埃及语“特提”,阿拉伯语“维西尔”)和诸多大臣,主管行政、司法、经济和宗教事务。但决策权依然在法老手中。这些官员皆由法老任命,对法老负责。法老还是古代埃及军队的最高统帅,司法领域中的终审法官。法老通过地方行政长官诺马尔赫(州长)来控制地方行政。臣民见了法老只能吻他脚前的土,一位贵族如被允许吻法老的脚,就会感到莫大荣幸。

第一中间期  约前2181-前2040  7-10王朝
古王国的政治以和平安宁,不是侵略的政策为本。经过近1000年的和平和相对繁荣之后,由于神庙势力和地方贵族势力的增强和离心,法老们利己主义欲望膨胀,人民负担加重,社会矛盾激化,民众社会革命不断发生和沙漠地带野蛮部落入侵,古王国约在前2181年终结,埃及进入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即第一中间期。遗留下来的古老文献《伊普味陈辞》《聂非尔列胡预言》等都描述了此时的动荡局面。直到前2040年前后,第十一王朝兴起,这一切才告结束。

中王国  约前2041-前1786  11-12王朝
首都底比斯。主要崇拜的神是阿蒙神。
第一中间期和中王国时期,被称为埃及历史上的封建时代。地方贵族势力的强大,使中王国政府比古王国政府孱弱得多。名义上,法老依然实行统治,但大权却落入大臣和贵族之手。约前2000年后,由于人民反抗对大臣和贵族的打击,使第十二王朝法老恢复了原有权力。人民也得到报偿:被授以官职,给予土地和从事某种职业的法定权利。因此,第十二王朝有时被称为历史上第一个民主王国。
底比斯的统治者重新统一埃及,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各地地方贵族的势力而实现的。因此,虽然在孟图荷特普二世统一埃及后,曾力图加强王权,打击和削弱贵族的势力,但收效甚微。在很长的时期内,贵族的势力仍然十分强大,而王权却相当软弱。一方面是因为,各地以诺马尔赫为代表的地方贵族,在古王国后期靠鲸吞王室地产而发展起来,在第一中间期里更肆无忌惮地扩充实力。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行政机构、自己的纪年、自己的军队。他们职位世袭,常常夸耀自己在本诺姆中的丰功伟绩,以及对人民的恩惠。在重新统一后,他们中的许多人又居功自傲,认为自己对统一有功,王权不能不依靠他们。所以,在埃及重获统一后,贵族势力仍是尾大不掉,他们还有强烈的独立性和分裂主义的倾向性;另一方面,是因为主导统一的底比斯本身实力并不是很强大,再加上自古王国崩溃以来君权神授理论破产,而新的王权理论又没有建立起来,因此贵族们敢于拥兵自重,甚至截留中央税收和王室岁入,侵占相邻诺姆的疆土,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第十二王朝的建立者阿美涅姆赫特一世上台后,对以诺马尔赫为代表的地方贵族势力采取严厉的政策:阻止各诺姆之间连绵不断的争夺地盘的战争和破坏边界的行为,重新划分一些诺姆之间的边界;整顿秩序和赋税,使属于中央的税收得以上缴国库;限制诺马尔赫世袭的权力,等等。他的这一政策为他的继承人所继承。到辛努塞尔特三世时,地方贵族势力受到沉重打击,此后便再也无力独树一帜与王权抗争。
第十二王朝打击贵族势力,恢复完全的斗争得到了当时兴起的涅杰斯这一阶层的支持。涅杰斯,愿意为“小人”,非贵族门第之人,与贵族和大人物相对立的人。他们原属于下层自由民,大概起源于古王国时期。在第一中间期,涅杰斯形成为一个小私有者阶层,是当时各诺姆军队的主要来源,从而成为各诺姆统治者所依赖的人。涅杰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社会分化的产物。而社会经济和社会分化的进一步发展,又导致了涅杰斯阶层的不断分化。早在第一中间期,就已出现了“强有力的涅杰斯”。到中王国时期,这种分化仍在继续。一部分强有力的涅杰斯占有土地,由别的农民替他们耕种,向他们交租。有的涅杰斯担任了高级官吏,有的担任了高级军官。但也有的涅杰斯破产贫困了,成为“贫穷的涅杰斯”,不得不靠别人的施舍过活。涅杰斯在政治上的成长与王权的加强息息相关。他们支持王权同地方势力斗争并取得了胜利,因为成为王权的社会支柱,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但那时涅杰斯这个阶层的力量还是十分软弱的。据《伊普味陈辞》,在第二中间期里,受到人民起义的打击,涅杰斯此后便不再见于历史。
中王国时期,古埃及重新统一起来,社会经济有了显著发展。铜制工具使用更加普遍,且出现了质地坚硬的青铜器。在农业方面,出现了装有横手木把的新犁。水利灌溉系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法雍地区大片沼泽变成了旱时能引水浇田,涝时能排水的良田。在手工业方面,纺织业、造船业有了相应的发展,玻璃制造业也出现了。在商业方面,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城市,如法雍地区的卡呼恩城。

第二中间期  约前1786-前1567  13-17王朝
第十三王朝在南方;第十四王朝在三角洲西北部;第十五、十六王朝是喜克索斯人建立的;第十七王朝则是埃及人在第十三王朝之后在南方的底比斯建立的。
在中王国末期或第二中间期里,可能发生了第二次贫民奴隶大起义,这次起义的情况曲折地反映在《伊普味陈辞》(或译为《一个埃及贤人的训诫》)中。这篇陈辞的作者显然是站在敌视起义者的立场上,所以在陈辞中充满了对起义者的攻击和谩骂。不过,从陈辞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一些起义的情况。
随着第十二王朝的结束,埃及进入一个内部混乱、外受侵略的时代。内乱是贵族反叛的结果,法老的权力再一次被削弱,社会的文明成果也再遭到毁灭。约前1750年,崛起于西亚的混合游牧部落喜克索斯人(或称“牧人王”)入侵埃及,凭借马和马拉战车打败埃及人,建立统治。他们不仅使埃及人熟悉了战争的新方法,而且引起埃及人对异族苛政的普遍不满。埃及人克服了内部不和,在反抗外地的斗争团结起来。前17世纪,上埃及的统治者发动了一场反喜克索斯人的斗争,此运动使尼罗河流域的大多数本地人都参与进来。经过数十年努力,终于把喜克索斯人逐出埃及。原为第十七王朝法老继承人的雅赫摩斯一世(约前1570-前1546年)建立第十八王朝,开始了新王国时期。

新王国  约前1567-前1085  18-20王朝
埃及的统治阶级在赶走喜克索斯人之后,以把喜克索斯人赶回老家为名,立即把这场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转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新王国时期也称为帝国时期。这期间埃及的主导国策已不再是和平和闭关自守,而是不断地侵略扩张。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在反对喜克索斯人统治的斗争中,尚武精神滋生;庞大的军事机器称为法老们权力的源泉和不忍割舍的工具;地方贵族势力的削弱使法老们在对外征战时没有后顾之忧。
雅赫摩斯一世曾南征努比亚,北战巴勒斯坦,为埃及帝国初奠基石。但帝国的真正建立是在图特摩斯一世(约前1525-前1512年)之时,而帝国最大版图的绘制者是图特摩斯三世(前1504-前1450年)。此时埃及版图南至尼罗河第四瀑布以外的地方,北至叙利亚和小亚交界处和幼发拉底河上游。埃及成为古代世界第一个走完了从小国寡民到地域王国,再到帝国的历史过程,成为第一个地跨西亚北非的奴隶制国家。
帝国的形成是通过野蛮而残酷的战争实现的,它虽在客观上促进过西亚北非和整个地中海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更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征服战争给埃及本身带来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统治地区扩大,大量的财富和劳动力涌入埃及,极大地促进了埃及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战争也加速了国内的阶级分化,加深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并造成埃及和被征服地区尖锐的民族矛盾。

埃及帝国时期,仍然采用君主专制的统治形式。新王国时期,在国王(此时的国王被称为法老)之下的最高官吏仍是维西尔。可能是为了管理和统治庞大帝国的需要,也可能是为了防止维西尔权力过分集中,这是维西尔权力被一分为二,设置了两个维西尔:一个管理上埃及和努比亚,一个管理下埃及和西亚属地。一般说来,管理上埃及的维西尔权力较大,国王出征时,由他代理朝政。据《列赫米留的铭文》和其他资料,维西尔的职责是管理行政、司法、经济和神庙事务,土地诉讼、分家析产、灌溉系统、农业、遗嘱、赋税等都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不过,维西尔基本上仍是执行法老意志的工具。在维西尔之下,有管理各种具体事务的专门机构和官吏。地方上仍是以诺姆为主要单位,诺马尔赫的权力显然已大不如前,可能此时已是中央任命的地方官吏。新王国时期的军队不仅由埃及本土人组成,而且还有外国雇佣军(“沙尔丹”),还增加了新军种——战车兵。对被政府地区,埃及派总督治理,同时有精悍军队驻防;也利用当地土著王公贵族进行统治,以夷制夷的思想十分明确。
维持庞大帝国的经济基础一方面是向国内人民征收赋税,另一方面是向被征服地区人民征收贡赋,包括金属、牲畜、奴隶和其他财富。
帝国时代的统治阶级包括那是的各个奴隶主阶层:官僚贵族、神庙贵族、军事贵族和新兴的涅木虎等。涅木虎原是一些孤儿、寡妇、鳏夫和一些出身下层的人。在新王国时期,他们中的一些人发了财,当了官,成了奴隶主,成为王权的支持者。他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新王国是古埃及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鼎盛时期。国家的重新统一,对外战争的巨大胜利所带回来的大量财富和劳动力,极大地推动了埃及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这是青铜器已普遍使用,并出现了铁器。农业生产中人们使用直柄犁和梯形犁。金属镰刀已经在许多地方得到使用。新的提水工具——沙杜夫也被广泛应用到灌溉上。冶炼金属时已采用脚踏风箱鼓风。能制造各种颜色的玻璃和透明玻璃。纺织业很发达,制造出了垂式织布机。古代埃及两个最大的神庙卡尔纳克神庙和卢克索尔神庙的主要部分都是在这时建造的。开始时仅限于军用的轮车,逐渐用于民间运输。对外交往的扩大,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银作为价值尺度的情况比较常见。奴隶制有了很大发展。土地关系方面,同古王国时期没有什么大变化,国家、国王、神庙和官僚贵族仍是生产资料的主要占有者。不过,一些中下层的居民也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了土地。

埃赫那吞改革。当新王国的强盛时期,内部已经包藏着不稳定的因素。在法老和阿蒙神庙祭司之间,权力的对比逐渐失去平衡,由相互利用转为彼此冲突。到阿蒙霍特普四世时期,法老和祭司的冲突就爆发为新旧宗教之争。阿蒙霍特普四世起初用崇拜拉神代替阿蒙神,遭到反对。后来,他废除对一切神的崇拜,只准崇拜阿吞神,他宣称阿吞是唯一的神,是全世界的神;没收阿蒙神庙和其他一切神庙的财产,并将其转交给阿吞神庙;另建新都爱赫塔吞(意为阿吞的视界);国王自己也改名为为埃赫那吞(意为阿吞的光辉);将所有建筑物上的阿蒙神字样都铲掉;提拔一批出身涅木虎的人担任高级官吏,以推行改革。改革以宗教的形式出现,披着宗教外衣,实际上是一次政治斗争,是财产和权力上再分配的斗争。
改革初期,得到军事行政贵族和涅木虎的支持,而受到拥有丰富统治经验和强大实力的阿蒙神庙祭司集团、其他神庙祭司和一些贵族的激烈反对,他们鼓动西亚的埃及属地起来叛乱;他们甚至要谋杀国王。
随着改革的发展,原来支持改革的一些人逐渐离开了改革。改革阵营分裂,甚至连王室内部也发生了尖锐的分歧。广大劳动群众没有从改革中获得任何实际上的好处,反而因为修建新的首都等而加重了负担;对信仰的改变也不习惯。因此他们对改革不可能有什么热情。
改革因反对派强大而失败,但这次改革却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一神教思想。一神教崇拜的出现或许是人类的文化或文明从原始、分散形态走向高级、集中形态的标志。改革沉重地打击了以阿蒙神庙祭司为代表的旧贵族势力,提高了中小奴隶主阶层的地位;在思想上有一定的解放作用;在文学艺术领域有明显的突破和创新,出现了许多风格清新的作品。改革虽然失败,阿蒙神庙势力虽然复辟,但以后的事实证明,王权同它们的关系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亲密了,而是敬而远之。

埃及赫梯争霸战。正当埃及忙于国内的政治斗争之时,在小亚兴起的赫梯王国乘机抢夺了埃及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的属地。在改革失败后,埃及的统治者再度关注自己在西亚的利益,要“收复失地”。于是,就发生了埃及同赫梯长达近一个世纪的争夺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的争霸战争。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前1304-前1237年),争霸战争达到高潮。卡迭什一战,双方都损失惨重,以致都无力再战。而且,双方都还有一些别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亚述对赫梯和埃及的威胁,以及两国内部的困难等。所以,卡迭什一战,实际上也就是两国之间争霸战争的基本结束。1283年双方签订合约。该合约因刻在银板上,故称银板和约。主要内容为两国(当时赫梯国王为哈吐什尔)确立永久和平,互不侵犯,执行先前条约义务,军事互助,互不接纳亡命者,引渡亡命者等。该条约是历史上保留下来的最早的国际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赫梯和埃及近一个世纪的争霸战争的结束。
埃及与赫梯的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两个不同地区的强国(埃及在北非,赫梯在小亚)为了争夺国境外的一个重要地区的霸权和划分势力范围而长期进行的战争与交涉。同时,周围其他大国如米坦尼、亚述、巴比伦尼亚也在不同程度上先后卷入这场复杂的军事外交斗争之中。这也标志着在前2000年代后期,东地中海一代的几个文明古国之间关系已经日益密切,开始打破孤立、闭塞、隔绝的状态,逐渐有机地连接起来。
争霸战争严重削弱了两国实力,不久之后即前13世纪末,海上民族”入侵,横扫整个东地中海地区,肢解了赫梯王国。前8世纪,残存的赫梯王国被亚述所灭。埃及虽然顶住了“海上民族”入侵,但也遭到沉重打击,一蹶不振。

在遭到海上民族入侵的同时,埃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又再度尖锐起来,这就是王权和阿蒙祭司集团的矛盾又起。在第二十王朝时,国王对阿蒙祭司的依赖或阿蒙祭司对王权的控制更加强化。拉美西斯三世的一份遗嘱(即《哈里斯大纸草》)证实了这一点。新王国时期,劳动者同统治者的矛盾也很尖锐。《哈里斯大纸草》记载了一次发生在第十九王朝末期的奴隶起义,第十九王朝在这次起义的打击下垮台。在第二十王朝时期,曾发生过手工业者罢工。第二是王朝时期,埃及在西亚的属地已经损失殆尽。国内外矛盾的发展,导致了埃及的再度衰落。前1085年,阿蒙神庙祭司赫利荷尔篡夺了王位,第二十王朝终结,新王国时期结束。埃及进入后期王朝时期。

后期王朝  约前1085-前332  21-31王朝
后期埃及历史可分为两阶段:第21-26王朝(约前1085-前525年)。政治上,埃及国势衰微,第二十四王朝的法老博克霍里斯曾立法限制债务奴隶制发展,但收效甚微。此外,这一阶段,埃及常遭到外族入侵和占领。约前730年,努比亚国王占领埃及,建立第二十五王朝。前670年,埃及被亚述人征服,但亚述人在埃及的霸权只保持了8年。前662年,埃及人重新获得独立,随之文化大为振兴。然而,由于前525年埃及被波斯人征服,其文化又夭折了。此后,此古代文明再没有恢复过来。第二十五、二十六王朝,埃及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铁器已普遍使用。
第27-31王朝(约前525-前332年)。前525年,埃及被波斯帝国征服,波斯在埃及建立第二十七王朝即波斯王朝。前404年,埃及摆脱波斯统治而独立,建立了埃及人的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王朝。前341年,波斯又征服埃及,建第三十一王朝。
前332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埃及,结束了波斯对埃及的统治,埃及从此开始进入马其顿、希腊统治时代,进入托勒密王朝时期。虽然这一时期的文化辉煌灿烂,但希腊化的特色显然掩盖了埃及的本色。前31年,伴随着美丽的女王克莱奥帕特拉的自杀,埃及又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2 宗教崇拜与墓葬习俗

宗教在埃及人的生活中占据着支配地位,埃及文明的几乎每一个领域都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
埃及的宗教最先起源于氏族图腾崇拜,每个城市或地区都有本地尊奉的神,这是地方的保护神或自然力的体现。由于古王国治下埃及归于统一,不仅土地合成一体,而且宗教观念也渐趋融合。所有保护神合并为伟大的太阳神——拉神。后来,底比斯统一埃及,建立第十一王朝,开始中王国时期,底比斯的阿蒙神也成为全国最高神,阿蒙神和拉神合称阿蒙-拉神,也被认为是太阳神。体现自然繁殖力的诸神则融合为奥西里斯神。太阳神崇拜更多地带有官方或贵族色彩,而与大众信仰联系较少。
更多的埃及人,包括下层民众敬奉的是奥西里斯神。据说在远古时代,奥西里斯是一个仁慈的统治者,后被谋害,继而复活,最终成为冥界的判官。他的遗腹子荷拉斯后来为父复仇,杀死凶手。奥西里斯的死亡和复活体现了尼罗河水的来去涨落。但后来,此神话传说有了更深的意义,传说里神袛的人格——奥西里斯对臣民的仁爱,对妻子儿子的忠诚,激起了普通埃及人的情感。埃及人意识到这些神袛的生活反映了他们自己的苦难和胜利。尤其重要的是,埃及人认识到奥西里斯的死亡和复活说明了人也能指望永存不灭。人能够死而复活的信念造就了埃及宗教向往永恒的特点,埃及人的来世观念在稍晚的中王国历史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因此,必须千方百计来防止死者遗体的腐败,不仅尸体要制成木乃伊,而且富人死后还遗留下大量资财,让别人给他们的木乃伊备办食物和其他必需品。法老在位时就为自己死后准备金字塔住所,置办大量的生活奢侈品。后来,随着埃及宗教的成熟,关于来世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相信死者要在奥西里斯面前接受审判,然后才能决定是进天堂还是下地狱。
中王国之末,新王国初期,埃及的宗教发展到了最高峰,这是对太阳神的崇拜和对奥西里斯的信仰已浑然一体。但在新王国建立之后不久,埃及的宗教就衰落了。它的伦理意义大部分遭到毁灭,而迷信和巫术占据了优势。其原因是,驱逐喜克索斯人的长期斗争助长了非理性态度,也相应降低了学识的价值,结果僧侣的权力显著增长。他们利用民众的恐惧心理来牟取自己的利益。埃及的宗教被他们弄成了巫术,这种堕落导致了埃赫那吞的改革。埃赫那吞改革的一神教思想,是古代社会进入帝国阶段在宗教观念上的反映,有利于形成一种超越地区和民族传统习俗局限的文化形态。以后的犹太教进一步发展了一神教思想,其最初渊源当与埃及的埃赫那吞有关。

古埃及的墓葬习俗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涅伽达文化Ⅱ期,出现了画墓(因墓壁绘有水战陆战等画面而得名),用砖砌成。有些学者认为墓主人可能是国王。(2)早期王朝时期,出现了国王和贵族修建的马斯塔巴墓。马斯塔巴在阿拉伯语中意为长凳,这种墓是一种长方形的平顶斜坡墓,形状如同阿拉伯人院子中的长凳,故名。(3)古王国时期,金字塔。(4)第二中间期,法老停止建造金字塔。(5)新王国时期,出现岩墓。新王国的法老们在底比斯附近的尼罗河两岸的山谷里凿岩为墓。

3 古代埃及的文化

(1)创造了象形文字。象形文字起源于前4000年代末。蝎王权标头上的蝎子可能是蝎王的名字的象形文字写法。象形文字有24个字母符号,但它未发展成字母文字。象形文字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部首符号(或叫限定符号)。埃及的象形文字只有辅音,没有元音。象形文字在几千年的使用过程中几经变化,在第一中间期演化出一种祭司体,在前1000年代前期演化出一种世俗体,希腊罗马人统治时期发展为科普特文字。因为过于复杂,在希腊罗马人统治埃及时期,象形文字逐渐被人遗忘,最终成为一种死文字。1822年,法国学者商博良释读成功,是年被定为埃及学产生之年。
(2)到新王国时期,埃及人已知道43个星座。埃及人最初采用阴历,后改用阳历。
(3)古代埃及医学在地中海地区很著名。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医学纸草文献是《史密斯医学纸草》。《埃贝尔斯纸草》可谓是古代埃及人的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不仅记载了各种病症既感觉,还有治疗方法,甚至有美容的内容。古埃及人用动植物和矿物有关成分来制作药剂。在中王国时期,埃及人便提出各种疾病的基础是心脏和血管的变化理论。外科医术非常发达。
(4)数学知识包括算术、代数和几何。数学纸草文献有《莫斯科数学纸草》《林德纸草》(又称《阿赫摩斯纸草》)《阿纳斯塔西纸草》。
(5)古代埃及的建筑以其雄伟浑厚为人瞩目。除大金字塔外,在底比斯有两座大神庙——卡尔纳克神庙和卢克索尔神庙。这两大神庙始建于中王国时期,但大规模的建筑则是则新王国时期,直至希腊人统治埃及时结束。它们都以众多巨大的圆柱著称。
(6)古代埃及留下了丰富的艺术作品,包括雕刻和绘画。浮雕多刻在坟墓和神庙的墙上,也可在其他物品上,内容反映了古代埃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圆雕的数量很多,如狮身人面像、拉美西斯巨大雕像、门隆巨像、涅菲尔提像等。绘画作品中王国时期的《纸草丛中的猫》,新王国时期的《三个女音乐家》都是杰作。
(7)宗教信仰。
地板
 楼主| gelei1818 发表于 10-11-24 19:44:12 | 只看该作者
四 古代印度文明

已考重要知识点
2007年名词解释:阇(shé )提;2010年简答:概述前8世纪至前3世纪欧亚大陆三大古典文明中心的思想特征。

1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哈拉巴文明

通常所说的四大古代文明之一的印度,是一个历史地理概念,包括整个南亚次大陆。波斯人和希腊人称之为印度,《史记》《汉书》称之为身毒,《后汉书》称之为天竺,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称之为印度。
一般认为,印度河流域古代文明是本地原有居民创造的,他们被通称为达罗毗图人。前2000年代,一些自称雅利安人的印欧语系居民从次大陆的西北部进入到印度次大陆;前1000年代,先后有波斯人、希腊人、大月氏人和厌达人等侵入这里并建立过自己的统治。

印度河流域文化又称哈拉巴文化,因为它最早是在哈拉巴发现的。是古代世界面积最大的青铜文化。其年代约为前2300-前1750年,约与我国夏代差不多。其中心地区约为前2300-前2000年,周边地区约为前2200-前1700年。属于这个时代的遗址中发现了许多石器,但也有大量的铜器和青铜器制作的工具和武器。此外还有其他金属制作的工艺精湛的用品。居民从事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当时栽培的作物有大麦、小麦、豆类、芝麻、棉花、椰枣、蔬菜。可能已种植水稻。已驯养牛羊猪狗驴马。手工业中,纺织业是一个重要部门,许多遗址发现有纺锤和纺轮,还有染缸。陶器的制作已用陶轮,发现了烧陶的窑址。
在大量的古迹遗存的发掘中,都充分证明了其与伊朗、中亚、两河流域、阿富汗、甚至缅甸和中国的贸易。罗塔尔海港遗址的发现,反映了当地与苏美尔的海外商业已经常化。
哈拉巴文明是城市文明。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两处城市遗址,规模都相当大。城内房屋有别,反映了阶级分化。
哈拉巴文明时代已有文字,都在印章上面,故称印章文字。文字符号有象形的,也有用方、圆等几何图案组成。一般认为是达罗毗图语族,但至今未成功释读。
前1750年左右,哈拉巴文明神秘消逝。

2 吠陀文明、婆罗门教与种姓制度

哈拉巴文明被毁灭后,前1500年左右,一支自称雅利安人(意为“高贵的”)的印欧语部落进入南亚次大陆,他们创造了以后的印度文明。他们创造的文明中的第一个时代是吠陀时代,因为研究这个时期历史的主要资料是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经及解释它们的著作。吠陀时代又分为早期吠陀时代(前1500-前900年)和晚期吠陀时代(前900-前600年)。吠陀经共有四部,即《梨俱吠陀》《耶柔吠陀》《娑摩吠陀》《阿达婆吠陀》。“吠陀”意为知识、学问,是神圣的或宗教的知识。

早期吠陀时代又称梨俱吠陀时代,因为研究这个时代的资料室四部吠陀中形成时间最早的一部吠陀《梨俱吠陀》(约编撰于前12-前9世纪),而无其他资料(如考古发掘的资料等)。
早期吠陀反映了雅利安人氏族部落组织解体,并向阶级社会迈进的历史。这一时代,农业已逐渐取代畜牧业变成主要生产部门,种植大麦、小麦等,但畜牧业在经济生活中仍占有相当重要地位。手工业有了一定发展,铁在后期已稀疏出现。交换也已产生,大概以金属或装饰品作交换媒介。
雅利安人依旧保持氏族部落组织和种种会议,比较重要的会议是“萨巴”即长老大会,和“萨米提”即部落成员会议。这两个会议和军事首领“罗阇”构成了雅利安军事民主权力机构的要素。这时,私有制已逐渐产生,并开始出现了等级划分现象,瓦尔那(种姓)制度萌芽。

晚(后)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已从印度河流域移至恒河流域。了解这一时期历史的主要资料是成书约在前9-前6世纪间的《耶柔吠陀》《娑摩吠陀》《阿达婆吠陀》以及解释吠陀的文献即《梵书》《森林书》《奥义书》,古代印度的两大史诗——《摩柯婆罗多》《罗摩衍那》,还有一些考古发掘资料。
这一时期社会发展复杂多变,铁器已推广使用,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劳动分工大大加强。分工的发展促进了交换的发展,商业开始兴起。高利贷开始出现。在所有社会关系变化中,奴隶制的发展最为突出。奴隶主要是雅利安各部族之间的战俘,既有异族也有本族,大量努力的出现,为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恒河上游的居楼和般遮罗在前9-前8世纪形成国家,其他国家大概在前7世纪后形成。在晚期吠陀时期形成的这些国家还是小国寡民的国家,故称为城邦。而且,虽然原来的罗阇变成了可以世袭的王,其人身也有了神圣的性质,但他还不是专制君主,萨巴和萨米提两种会议依然存在,对国王还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到前6世纪,在恒河及印度河流域已有20几个城邦国家,主要如犍陀罗、居楼、伽尸、居萨罗等,这样便开始了印度历史上的列国时代。

在吠陀时代,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和社会的分化,印度形成了两种日后成为其民族特色的体制,即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在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的宗教基本上还是一种简单的自然崇拜。早期祭祀比较简单,也不存在比较抽象的宗教哲理。这种简单的宗教到后期吠陀时代逐渐发展成有完整体系的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的最高信仰是梵天。梵天是世界精神、最高主宰、宇宙创造者,世界万象不仅皆属梵天所创,而且只有梵天是实,其他一切皆为虚幻。婆罗门教开始以一种统辖万有的梵天神性说,包揽了一切原始崇拜,把婆罗门教义提高到垄断精神世界的统治地位,同时也把解释、宣传这一教义的婆罗门祭司僧侣,崇奉为人间第一等级。此外,婆罗门教还利用原始的万物有灵和灵魂转移说,创造出一套灵魂投胎转世的业力轮回说,认为人在死后投胎,也就是所谓轮回,是由生前造业好坏决定的。为善者得报,来世富贵;为恶者得报,来世受罪。因此婆罗门教强调遵法行善,要人民安于现状,忍受一切苦难。婆罗门教视《吠陀》为圣书,只有婆罗门祭司僧侣才能阅读了解,再加上繁琐的宗教仪式和五花八门的祭祀,婆罗门教就成为一种异常神秘的宗教,对后来印度历史有深刻影响。

晚期吠陀时代,瓦尔那制度成为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瓦尔那(愿意为颜色、品质),原指不同人种和社会集团,后来逐渐用以表示社会等级。瓦尔那制度形成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征服,如最初形成的雅利安瓦尔那和达萨两个瓦尔那就与征服有关;社会分工,如各瓦尔那职业上的不同;阶级分化,如各瓦尔那的经济、政治、社会地位的差别。印度瓦尔那分为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国家形成后,划分更为严格。

婆罗门作为第一等级,在社会上有首脑之尊,其他各等级包括国王在内的刹帝利,对婆罗门都应敬重礼让。婆罗门由主管宗教祭祀的氏族贵族组成,日后成为婆罗门教的祭司,也可以经管其他行业,但只动口不动手,即作为业主和管理领导人员。他们不仅垄断宗教文化大权,也参与执政,常做国王的顾问,以占卜、念咒等方术影响国王的行动,甚至随军出征。婆罗门拥有大量土地和奴隶,除这些剥削收入外,婆罗门正式的补充收入是接受布施,来自国王贵族的布施实际上是统治阶级对战争虏获和国家税收的分配,往往表现为大量的馈赠。婆罗门也是最富有的阶层。

刹帝利作为第二等级是由王族和军事行政贵族组成,他们被视为社会之臂膀,即统治阶级执掌国家机器的人员。在理论上,婆罗门优于刹帝利,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国王属刹帝利等级,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两个种姓之间的争雄,因此有些文献也出现过刹帝利优于婆罗门的说法,只是较少数而已。这种争夺有时也在思想文化上表现出来。刹帝利同婆罗门一样,是拥有大量土地和奴隶的统治阶级,甚至更富于婆罗门,因为战争掠夺物和国家收入是由他们直接占有的。

第三等级吠舍是整个社会的支持者和供养者,意即养活整个社会的工农劳动群众。吠舍原由雅利安人的一般公社成员组成,日后用以包括从事农牧工商各行业的贫民大众。由于小生产者也产生贫富的两极,吠舍中有些少数发家致富之人,甚至从事高利贷活动。在婆罗门和刹帝利统治之下,吠舍已无政治权利可言,只有交税服役,供养统治者的义务。不过比起第四等级,他们仍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按婆罗门教的理论,吠舍与刹帝利、婆罗门都属高级种姓,死后投胎可再度为人,因而称为再生族。第四等级首陀罗则属非再生族。因此吠舍可以参加婆罗门主持的宗教祭祀和听讲教义,首陀罗则绝对不能。实际上,再生与非再生的界限就是过去雅利安人和被征服的异族人、雅利安公社成员与非公社成员判然有别的反映。

首陀罗是第四等级,指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他们最初是由被征服的非雅利安各族组成,后来也包括由于种种原因而被降到这个最卑贱等级的雅利安人。他们失去了政治、法律和宗教上的一切权利,处于不受保护、冤苦无告的低贱地位。他们从事农牧渔猎,以及种种当时被人视为低贱的职业,其中有少数自食其力的工匠,但大多数沦为佣工和奴仆。作为最低贱的等级,首陀罗的地位和奴隶相差无几,其中也有一些人就是奴隶。

除四个等级以外,后来还出现了等外的贱民,即旃(zhān)陀罗,“不可接触者”。

种姓制度一旦固定下来,各个等级所从事的职业就不能任意改变,固化为职业和种姓身份,称为阇提。各个种姓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特别是低等瓦尔那的男子不能娶高等瓦尔那的女子,否则所生孩子就要落入旃陀罗的境地。种姓制度的本质是保护上层种姓的特权地位。它通过宗教、法律、社会习俗等种种手段为婆罗门、刹帝利两个统治阶级披上神圣、高贵的光环,让吠舍、首陀罗供养伺奉他们。由于种姓制度在以后各时代有变本加厉之势,它一直是印度人民沉重的锁链。

3 列国时代的新兴宗教与思想

随着印度社会的发展,到前6世纪初,初步形成16大国,史称列国时代。它一直延续到前4世纪末、孔雀王朝兴起之时。列国时代后期,摩揭陀国在恒河流域中部称霸,逐渐兼并四邻,开始走上统一北印度的道路,为后来统一帝国孔雀帝国打下基础。

在政治体制上,列国中绝大多数是国王当政,也有个别国家实行贵族共和制。这一时期最典型的发展史专制王权的不断壮大,如摩揭陀国通过多年征战,瓶沙王(约前544-前493年)治下村镇8万,国土大增。列国时代,恒河中下游经济最为发达,城市众多,工商业兴盛。铁器已普遍使用,农业生产水平和产量大有提高,手工业分工细密,技艺专精。国内外贸易发达。各种商业活动反映了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它与王权壮大相辅而行,给以种姓制度为支柱的等级关系猛烈冲击。王权壮大使刹帝利的财富和势力急剧增强,更不能容忍婆罗门以第一等级凌驾其上。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吠舍中的工商业者日趋富有,他们也成为腰缠万贯的奴隶主,自然也不满婆罗门特权。另一方面,处于下层的劳动人民,生活状况却日趋下降,饥寒交迫,备受歧视,在暴虐的国王统治下更是朝不保夕。因此,列国时代也是各种矛盾尖锐集中的苦难之世。

列国时代社会动荡不安,各阶层的新思想、新宗教如雨后春笋,勃兴而发。当时婆罗门教已受到各种新思潮的冲击和攻讦,宗教改革运动风起云涌,在思想领域中对婆罗门教的批判也导致各种新思潮、新教派的产生,它们在佛教文献中被称为“外道”。据说当时有“六师”“六十二见”“九十六种”外道。它们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展开百家争鸣,与希腊的古典时期(前6-前4世纪)、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样。有学者提出,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精神觉醒时期。
从残存的零星资料看,其中最激进者为顺世论派,而在宗教领域中,除产生的诸多小教与佛教外,具有最大影响者是耆那教。

顺世论派梵语称“路伽耶陀”,意为流行于群众中的观点,故汉译佛经称其为“顺世外道”或“世间行”。列国时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阿夷多-翅舍钦婆罗。其说包括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世界由地火水风四大物质元素构成,生命产生于物质,感性知识是认识的源泉。否认吠陀之类圣书的权威,亦不承认有脱离肉体的灵魂。坚决反对婆罗门教宣传的灵魂不死轮回转世说,以及杀生祭祀等繁琐礼仪。反对其他宗教流行的禁欲苦修之说激烈批评种姓制度,认为人生而平等,本质绝无高低贵贱之分。顺世论派的观点反映了下层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此受到残酷迫害,也为婆罗门等宗教派别视为异端邪说,在统治阶级的文化压制下难以生存。顺世论派的作品全被毁灭,现在所知的片段也是从佛教文献的反对派作品中作为批斥对象而被援引的,当然也不免受到歪曲篡改。

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学派是主张彻底宿命论的阿什斐迦派,或称为“邪命外道”,其代表人物是末伽黎-拘舍罗。认为世界史按照既定程序安排好了的。人的意志和行为不论是善是恶,都影响不了整个既定过程。人生历程不由自己定,也不由他人定,而是由宿命定。这种彻底的宿命论一方面否定了各种宗教善恶有报的说教,另一方面也否定了人的能动作用,使人安于无所作为。

在反对婆罗门教特权过程中,耆那教占有特殊地位。耆那教是列国时代在次大陆东北部兴起的新宗教。传说其创始人为筏驮摩那,约与释迦牟尼同时。他年轻时出家修行,冥思苦想12年后,42岁时自以为得道,成为“耆那”即战胜情欲者和“尼乾陀”即摆脱束缚者。他被称为“耆那大雄”,即战胜情欲的伟大英雄,教徒也称耆那。耆那教认为世界是永恒的,而不是神创造的。耆那教的最高理想是使灵魂脱离躯体,超越轮回,处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极乐状态。为了超越轮回,必须奉持三宝,即正信、正知、正行(五戒)。他们要在思想和行为上实行苦行。耆那教反对用其他生物作祭神的牺牲,主张用战胜自己情欲的办法求得自我解脱。反对以神为主宰的思想,强调认可决定自己的命运。否认人的种姓差别,强调宗教修养的差别。这些都具有反婆罗门教的时代气息。耆那教的传播,得到了一些国王和刹帝利的支持,因为他们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也怀有反感。耆那教最重要的戒条是禁止杀生,因为也禁止从事农业,因为耕地时不免伤害地下虫蚁,所以耆那教徒中有很多商人。

佛教是与耆那教同时兴起的,其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原为王子的他在29岁时,突然离宫出门修行。当时有志于探讨哲理的青年人,往往采取自行流放式的修行途径。他们认为,人人都可以出家,自立宗派,以求解脱,时人称为“沙门思潮”。但是许多新教派都是沙门思潮的产物。他透悟后建立佛教,广收门徒,被门人奉为“佛陀”,即觉悟者。在其家乡迦毗罗卫以及恒河中下游广大地区,接受佛教的信徒越来越多,超过大雄耆那教。
佛教同耆那教一样承认生业轮回之说,并认为信教修行的目的是摆脱轮回,达到涅槃之境。但它不像耆那教那样强调苦行修炼,而是主张哲理思考,了悟万物因缘,进而悟道,达于永恒存在,这就是不生不灭的涅槃。在对待摆脱轮回的人生问题上,释迦牟尼倡“四谛”之说,即苦谛(八苦)、集谛(苦的原因)、灭谛(消灭苦、欲望)、道谛(八正道)。佛教与婆罗门最大不同之处是主张“众生平等”。

4 孔雀帝国与佛教的传播

列国时代,印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已经东移,印度河流域的西北部已失去重要意义。前6世纪,波斯曾征服这一地区。前327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又征服这一地区。与此同时,东方的恒河流域则在摩揭陀的难陀王朝统治下统一起来。难陀王朝已初具帝国规模,并且准备了向印度河流域推进的力量,但这一进程被亚历山大的入侵所打断。从此北印度政局动荡不安,人民起义时有发生。约前324年,旃荼罗笈多在西北印度自立为王,而后向东攻占摩揭陀首都华氏城,推翻难陀王朝统治。随着马其顿驻军的撤离,整个北印度在旃荼罗笈多的统治下基本统一。因其出身于豢养孔雀的家族,故此王朝被称为孔雀王朝(前324-前187年),定都华氏城。(养孔雀的是耆那教的说法。小乘佛教的经典说他是刹帝利的后裔,属Moriya氏族,孔雀——Maurya是从其族姓演化而来。)
孔雀王朝传至阿育王时代(前273-前236年),对南印度进行了大规模的征讨,除南印度一部分以外,悉入孔雀帝国版图。孔雀帝国成为古代南亚统治地区最广大的一个王朝,南亚也因此进入帝国时期。

孔雀王用武力扩展了帝国疆域后,帝国内不同地域和不同部落之间的差别很大,种姓之间矛盾严重,各种教派之间斗争激烈。为缓和社会矛盾,加强对帝国臣民的精神统治,阿育王急需一种超出各教派之上,又能为各派都接受的宗教主张,以确立趋同意识。因此,帝国建立后,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法,宣扬仁爱和慈悲;鼓吹宗教宽容和容忍,要人们尊重他人教派;由于帝国已经建立,暴力已不重要,他还大力倡导非暴力。可见,阿育王的圣法不仅是一种宗教政策,而且也是维护帝国统治的国策。
君主专制的孔雀帝国,国王是最高行政代表,最高军事统帅,还亲自处理重大司法案件,国王开始被神化。其手下官员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主管地方事务,一类主管城市,一类主管军事。孔雀帝国对地方实行分省统治,但还不严密。阿育王时期是孔雀帝国的极盛时代,但这个庞大帝国没有统一基础,在繁荣的表面下暗藏着波涛汹涌的危机。
孔雀帝国幅员广大,边远地区仍存在氏族部落制度,部落的酋长仅向帝国国王称臣纳贡,而境内的赋税则由他们自行征收。至于恒河流域中心地区的土地关系,则有如下几种:王室所有并直接控制的土地,奴隶主贵族占有地,农村公社占有地。
孔雀帝国时代,奴隶制发生了一些新变化。首先,雅利安人沦为奴隶的现象受到限制。再则,奴隶地位有所改善。
种姓制度面临各种危机:由于不能适应阶级分化的新情况而受到广泛抨击;阿育王时期,因其不利于帝国统一而受到抑制;帝国解体时期,因其不能容纳外来民族而遭到外来民族的拒绝。为摆脱危机,婆罗门法律文献对种姓制度做了新的补充和解释:四大种姓仍然是种姓制度的基础,但同时承认“杂种姓”的存在。奴隶制的阶级关系日趋弱化,而种姓间的等级却更森严,这是古代印度社会没落时期值得注意的特点。

孔雀帝国之后,巽(xùn)伽王朝(前187-前75),统治区小得多,主要是在恒河流域。
甘婆王朝(约前75-前30)统治区仅限摩揭陀地区,后被南印度的安度罗所灭。此后,北印度的政治历史就模糊不清了。
前2世纪以后,大夏希腊人、安息人和斯基泰人、大月氏人、厌达人(白匈奴)先后来到北印度。
前1世纪中叶,大月氏人建立贵霜帝国,其版图包括中亚、北印的广大地区,其首都原在中亚,后迁至罗富楼沙(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成为当时世界上与东方的中国、西方的罗马帝国并立的一个大帝国。迦腻色迦国王统治时期(约78-102年)是贵霜帝国最为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佛教传入中国。
3世纪时,贵霜帝国分裂。
4世纪,东印度笈多帝国兴起后,贵霜在印度的残余势力便处于笈多帝国的统治之下。
与孔雀帝国瓦解同时,奴隶制日益解体,封建因素开始萌芽,到笈多王朝时期,印度封建社会已基本形成。

佛教的传播。早期佛教是作为反对婆罗门教的一个宗教派别出现的,它反对瓦尔那制度,提出了“众生平等”的口号,认为各瓦尔那是平等的,否认瓦尔那的神圣起源;它认为人的解脱主要靠自己修行,别人是帮不了忙的,因此无需婆罗门祭司,也无需进行祭祀,更无需杀生祭祀。佛陀在传道时不排斥低等瓦尔那的人入教,教义通俗易懂,讲道深入浅出,用的又是当时恒河流域普通人民听得懂的语言;它对信徒不要求大量钱财进行祭祀,也不要求苦行,因而很受欢迎,吸收了大批信徒,也得到很多捐赠,很快得到广泛传播,成为当时一个最有影响的教派。
释迦牟尼去世后,佛教团体也初具规模,并且规定在家修行的普通信徒只要表示皈依佛法,接济僧众,并实行五戒即可,这大大方便了佛教在群众中的流行。前5世纪70年代,佛教第一次在摩揭陀国都集结,首次写定佛教经典,此后佛教得以迅速发展。由于佛教本身没有最高领导机构,因而导致分裂。前4世纪初,佛教徒第二次集结,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派,并进一步审定律藏。前253年,阿育王召集第三次集结,首都华氏城僧众云集,称一时之盛,主要成果是进一步推动了佛教经典的编定和佛教向国外的传播。经过这次集结,佛教经、律、论三类经典基本齐备。而佛教的远传,则表现为阿育王派名僧高士奔赴远方绝域弘扬佛法的事业上。阿育王广派传教士,东赴缅甸,南下锡兰,西达塞琉古和希腊诸国,北进克什米尔以及中亚,是佛教不仅在印度内部广为传布,且冲出国界弘扬天下,成为世界性宗教。这第三次集结成为早期佛教达到鼎盛的标志。
后来,佛教不仅在南亚得到广泛传播,而且还传到南亚以外的地方。它经过中亚传到中国和东亚其他地方,在东南亚更是受到人们广泛信仰。但佛教在其传播过程中人们对它的教义的理解也发生了分歧,虽然在佛教史上曾有过几次佛教高僧的集结,以解决教义上的分歧,并经过口述而把佛陀所传的经固定下来,但分歧仍然不断发生,因而形成了若干教派。到一世纪中叶,主要形成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两大派。小乘佛教减持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不承认神的存在,不拜偶像,主张自救,通过自修得到解脱,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解脱。大乘佛教则认为有神存在(而且把释迦牟尼也变成了神),因而崇拜偶像,认为解脱不仅靠自己努力,还可借他人之助,于是出现了菩萨,普度众生,从而使人人都可得到解脱。它还提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口号。在中国、朝鲜、日本流行的主要是大乘佛教,而在南亚和东南亚流行的主要是小乘佛教。

西亚腓尼基字母——叙利亚两河流域阿拉美亚字母——雅利安字母。雅利安字母分成两个体系,即婆罗迷字母(主导地位)和迦罗斯底字母(佉卢文或驴唇体字母)。雅利安人用这两种字母记写他们的印欧语系的语言,通称梵文。
史诗《摩柯婆罗多》《罗摩衍那》。民间文学《五卷书》《益言佳言集》《佛本生经》(佛前生故事,最为流行)。
窣(sū)堵波(佛塔)。阿育王石柱。阿旃陀石窟。公元前后出现的犍陀罗艺术,独具风格。其特点是雕刻佛陀和诸菩萨石像,这在早期佛教时代是从未有过的;另外,希腊艺术形式被应用到佛教题材上,例如佛陀石像很像希腊太阳神阿波罗,其服饰也具希腊风格,这表明西北犍陀罗地区深受希腊文化影响,出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吠陀时代,知道五行星及日月,合称七曜。“1”-“9”,“0”。三角函数表。《阿达婆吠陀》记载77种病症之命和治疗之药。最著名的医学作品阇罗迦(传说是迦腻色迦御医)《阇罗迦本集》,妙闻《妙闻本集》(强调医德)。
5#
 楼主| gelei1818 发表于 10-11-24 19:45:23 | 只看该作者
word版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
追梦。。。 发表于 12-10-5 22:23:42 | 只看该作者
[t:26][t:1]
7#
496226071 发表于 12-10-15 09:03: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8#
天海风涛 发表于 12-10-28 11:50:1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9#
 楼主| gelei1818 发表于 12-11-22 23:17:40 | 只看该作者
天海风涛 发表于 2012-10-28 11:50
谢谢楼主

祝你考研顺利!!!
10#
437418426 发表于 12-11-23 15:20:59 | 只看该作者
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6 15:40 , Processed in 0.15190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