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药学院风风雨雨历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作为培养药学人才的大本营,寻找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常新的话题。
                                                              来源于:医药经济报

  “三十年,不管是已经改变的,还是未曾改变的,都将被时间风化,成为记忆。毫无疑问的是,这些记忆的碎片在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历史上必将留下深深的痕迹。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记忆符号。

  “两院三系”应该是能毫无争议地成为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几代医药人所拥有的永远无法磨灭的共同记忆。它也不再仅仅只是一个历史名词,而是中国医药教育发展轨程的标志之一。而在恢复高考三十年后的今天,药学教育早已挥别了屈指可数的“两院三系”时代,在中国已经变得炙手可热,很多综合性院校都争相办起了自己的药学类专业。这既是产业发展的需求,也是整个教育产业变革的推动使然。
  三十年,不管是已经改变的,还是未曾改变的,都将被时间风化,成为记忆。毫无疑问的是,这些记忆的碎片在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历史上必将留下深深的痕迹。
  从“两院三系”开始
  中国药业的真正发展可以说是从“两院三系”起步的,而这个既经典又为人们所牢记的称呼恰恰见证了医药教育与研究曾经的“一穷二白”。
  建国之初,旧中国留下来的药学教育办学单位总共不过20个,规模很小,建制不一。而在1952年院系调整后,形成了南京药学院、沈阳药学院、北医药学系、上医药学系、华西药学系两院三系的“老五所”格局。“当时每年总招生量200余人,在校生不足千人。”一位从事药学教育多年的专家回忆。据悉, “文革”前夕,全国高等药学教育单位已发展到49所,共设置药学类专业13个、专业点71个。累计培养药学本、专科人才16144人,并开始在“老五所”院校中培养药学研究生。
  恢复高考以及改革开放,为药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一方面是人们对于药科院校的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学校的建设与兴起。事实上,90年代后,全国医药教育进入大规模发展和深化改革时期,成为建国以来医药教育事业发展最快、最健康的时期。1992~1997年间,我国医药高等教育发展势头迅猛。据了解,原“老五所”中,“三系”全部办成了药学院,“两院”发展成多科型药科大学,不但规模变大,学科设置齐全,而且研究生培养层次配套完成,已开始设立博士点。1998年又是一个转折点,国家鼓励综合性大学、理工大学参与举办药学教育,把基础学科力量和工程学科力量充实壮大到了药学领域,使药学教育的结构更趋合理。
  随后的三年,高等药学教育又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新时期,这源于我国高校管理体制调整和结构性改革。这期间的改革在把竞争机制引入药学教育市场的同时,也导致了一定程度的虚火蔓延。各地办学积极,但有些地方则脱离了自身条件和实际需求,略显盲目。目前为止,全国药学专科以上教育单位已达200所以上,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开始兴起并获得一定发展。值得关注的是一批实力雄厚的院校开始重视高层次研发人才的培养,北京大学药学院设置的六年制(硕士)专业,每年都会招收120人左右,而复旦大学则明确提出药学教育要通才教育与精英教育并举。
  毫无疑问的是,医药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药学教育。而高考三十年以来,我国高等药学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人才培养对我国医药科研及整个行业的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光荣与梦想

  翻开主流医药企业的简介,会发现类似于“企业中高层领导大部分来自于中国药科大学和沈阳药科大学”的介绍相当普遍。这也许可以从一个角度反映出“两院“在中国医药领域占据的重要位置,业内也欣然将其称之为医药人才培养的大本营。
  中国药科大学的前身为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四年制),始建于1936年,是国内第一所独立设置的药学高等学府。第一届毕业生只有30多人,而目前学校每年的毕业生已达3000多人。而沈阳药科大学则是一所具有革命传统的学校,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原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调剂班,后逐渐演变而来。两校一南一北,风格迥异,成为中国医药行业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坊间曾流传一种说法:南药出来的做学问的多,沈药出来的当官的多。当然,现在看来两校的学生其实在各界均有不俗身手,但上面的说法却可窥见两个学校的差异:南药学风严谨、朴实,而沈药则相对活跃、开放。如今,南药的毕业生多聚集于华东区域,而沈药则坚守着自己的北方地带刚刚迎来70岁华诞的中国药科大学,其“不唯药、需围药、应为药”,即使各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体现为医药行业服务的特色的人才理念,以及创建的两种人才的培养模式,即从事药学基础研究与创新药物研制的研究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和适应药学生产、管理、流通、临床应用的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在业内都颇令人震撼。

  作为医药行业的高等学府,人才培养显然不是惟一任务,这些院校还承担了科研任务和社会服务的功能。目前,国内医药企业仍尚未真正成为新药研发主体。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发挥重要作用的依旧是科研院所,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创新药的研发也就主要由中国的药科类大学及国家级新药研发基地承担。而如何依据市场需求进行创新型的研发,对于这些大本营来说,将是不小的挑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3 03:31 , Processed in 0.08292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