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试题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卟卟噜 发表于 11-4-24 13:3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Ⅰ  
名词解释
试题检索
信息(郑大本书对所涉及的院校使用了缩略的写法,具体如下:中国人民大学→人大;兰州大学→兰大;南京师范大学→南师大;复旦大学→复旦;暨南大学→暨大;郑州大学→郑大;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理工;南京大学→南大;北京广播学院→北广;北京师范大学→北师大;吉林大学→吉大;苏州大学→苏大;武汉大学→武大;中国新闻学院→中新;清华大学→清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科院;浙江大学→浙大。1995)
 新闻手段(郑大1995;郑大1997;人大1997)
 新闻自由(暨大1990;人大1995)
 新闻体制(暨大1990)
 新闻传播内容的中介性指导原则(华中理工1993)
 新闻事业(华中理工1993;社科院1993,新闻史与新闻理论)
 党性、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华中理工1993)
 报纸(南师大1998,新闻理论与新闻史;社科院1993,新闻史与新闻理论)
 软新闻(南师大1998,新闻理论与新闻史)
 新闻真实性(暨大1991,新闻学基础)
 新闻本源(暨大1991,新闻学基础)
 广告(暨大1991,新闻学基础;华中理工1995,新闻史论)
 接近性(华中理工1995,新闻史论)
 客观性(华中理工1995,新闻史论)
 社会责任论(华中理工1995,新闻史论)
 时效性(华中理工1995,新闻史论)
 新闻政策(华中理工1995,新闻史论)
 电视节目主持人(华中理工1995,新闻史论)
 新闻批评中的“开、好、管”方针(复旦1996)
 新闻选择(复旦1996)
 合理想象(复旦1996;华中理工1994)
 新闻价值的客观性(人大2000)
 “报刊的有机运动”(人大1998)
 “媒介即信息”(人大1998)
 媒介(浙大2000)
 符号(浙大2000)
 讯息(浙大2000)
 新闻编辑部(浙大2000)
 新闻事业(浙大1999)
 “大众化报纸”(浙大1999)
 热媒介(南大2001)
 新闻传播媒介(人大2001)
 新闻(清华1997)
 新闻事实(清华1997)
 新闻的时效性(清华1997)
 新闻传播(清华1997;吉大2000)
 作者的新闻观(吉大2000)
 传播(吉大2000;人大1998)
 新闻价值(吉大2000;暨大1990;暨大1994;华中理工1996;郑大1995)
 “硬新闻”与“软新闻”(人大1999)
 “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人大1999)
 通讯社(社科院1993,新闻史与新闻理论;复旦1995)
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社科院1993,新闻史与新闻理论)
 新闻公开性(社科院1993,新闻史与新闻理论)
 新闻机构的组织形式(社科院1993,新闻史与新闻理论)
 可读性(暨大1994)
 大众传播(暨大1994)
 新闻欲(人大1998)
 N级传播(人大1998)
 宣传(复旦1995)
 政党报纸(复旦1995)
 新闻信息传播的三种类型(三个层次)(复旦1995)
 我国党报工作的基本原则(复旦1995)
 大众传播媒介(人大1995)
 邸报(北广1990)
 新华通讯社(北广1990)
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北广1990)
 Radio Beijing(北广1990)
 北京电视台(北广1990)
 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复旦1993)
 客观主义、客观报道(复旦1993)
 新闻体制(复旦1997)
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复旦1992,新闻学基础;复旦1997)
 新闻道德(华中理工1996;复旦1992,新闻学基础)
 新闻敏感(华中理工1996;复旦1992,新闻学基础;人大1992)
 显著性(华中理工1994)
 宣传性现象(华中理工1994)
 有偿新闻(苏大2000)
 版面语言(苏大2000)
 “集体的组织者”(人大1995)
 客观报道(人大1995;清华1997)
 把关人(人大1997)
 “新闻、旧闻、不闻”(人大1997)
 政治家办报(人大1997)
 选择性理解(社科院2000)
 新闻与宣传(社科院2000)
 精确新闻(社科院2000)
 新闻的客观性(人大1992)
 新闻政策(人大1992)
 广播(人大1992)
 电子现场创作(人大1992)
 录音报道(人大1992)
 节目主持人(人大1992)
 新闻解说(人大1992)
 新闻的意识形态性质(清华1997)
 新闻的整体真实(清华1997)
试题分析
【考点】新闻自由、新闻体制、新闻手段、新闻特性、我国的办报传统和指导方针、广告、代表性大众传媒、新闻事业。
【难点】新闻自由、新闻特性、对新闻的意识形态性质的认识与把握。
【重点】新闻的属性、我国的办报传统和指导方针、新闻与宣传的区别比较。
填空题
试题检索
 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是、和。(苏大2000)
 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是。(苏大2000)
 新闻传播结构在现代社会有、、三种方式。(复旦1997)
 新闻批评的特点是、、、。(复旦1997)
 我国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复旦1993)
 现在我国的报业,已经形成了以为主体的的报业结构。(暨大1994)
 我国新形势下的新闻改革,要有利于;有利于发挥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繁荣新闻事业;有利于推动新闻宣传更好地密切联系群众,反映实际;有利于。(暨大1994)
 在新闻宣传中,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和是一致的、不可分割的。(暨大1994)
 党的基本路线要求新闻宣传工作要服务,服务。(暨大1994)
 当前,要在新闻队伍中加强的建设。(暨大1994)
 新闻时效性要求尽量缩短新闻事实(事件)发生和新闻发布的。(暨大1994)
 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实行的是和的体制。(社科院1993,新闻史与新闻理论)
 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定义是。(社科院1993,新闻史与新闻理论)
 陆定一提出,新闻的定义是。(暨大1998)
 新闻事业的广泛性是指它所涉及的极为广泛和它的影响极为广泛。(暨大1993)
 近年来我国报纸不断增多,发展较快的有、、专业性的报纸等。(暨大1993)
 我国新闻期刊主要有。(暨大1993)
 新闻价值是的特殊素质的总和。(社科院1993,新闻史与新闻理论)
 80年代初期,有关新闻真实性的探讨,主要是围绕这一理论问题而展开讨论的。(社科院1993,新闻史与新闻理论)
 当前,改进新闻工作的关键问题是,新闻报道必须坚持的方针。(暨大1990)
 我国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和的。这既说明了我国新闻工作的性质,又说明了它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暨大1990)
 新闻报道要在保证、的前提下,讲求时效。(暨大1990)
 新闻的党性同新闻的,两者是统一的。(暨大1990)
 西方学者认为,新闻价值的特殊素质(要素)包括、、和人情味(趣味性)。(暨大1998)
 因特网传播的首要特征是它的性。(人大1999)
 新闻的特性是指新闻除具有真实性外,还具有、、和。(暨大1995)
 在我国报刊中,体现党的群众路线的办报方针是历来强调和。(暨大1995)
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核心是指新闻工作的。(暨大1995)



 是近年来出现的利用刊登新闻向采访对象索要财物的腐败行为。(暨大1995)
 新闻界有“抓活鱼”的比喻,是说在进行新闻传播时要尽量缩短新闻发生和新闻之间的时间差。(华中理工2000,新闻史论)
 性、性和表义性是新闻的特有属性。(华中理工2000,新闻史论)
 新闻事业是新闻活动职业化、化的表现形式。(华中理工2000,新闻史论)
 新闻事业产生的历史条件包括:社会开放、政治民主和。(华中理工2000,新闻史论)
 在新闻媒介上开展批评的实质是实行。(华中理工1995,新闻史论)
 目前我国发行报刊的主要方式是和。(华中理工1995,新闻史论)
 新闻不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本身,而是对这种事实有选择的报道,这种对事实(新闻内容)的识别、选择过程,表现为一种选择性形态,它包括a;b;c。(华中理工1998,新闻史论)
 现在我国相当多的报社已采用技术,从而使报纸印刷告别铅与火的时代。(郑大1999)
 “新闻、旧闻、不闻”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郑大199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报业集团是。(郑大1999)
 人民日报编辑部文章说:“在社会主义国家,报纸是社会主义经济即在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和资本主义国家报纸是无政府状态的和集团竞争的经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不相同。”(郑大1999)
 当今新闻事业(不论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新闻事业,还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闻事业)都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其性质构成为三个层次特有性能的有机组合。具体说,这三个结构层次是:
(1)基层结构,即机关(之和所构成的新质:X+M<=Jc,X=,M=,Jc=)。
(2)中层结构,即机关(之和所构成的新质:X+Y+M<=Jy,X=,Y=,M=,Jy=)。
(3)高层结构,即机关(之和所构成的新质:X+Y+Z+M<=Jx,X=,Y=,Z=,M=,Jx=)。(华中理工1991,新闻史论)
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坚持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同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做到三个“保持一致”。
(1)思想上同党保持一致,具体说:
1);
2)。
(2)在政治上同党保持一致,具体说:
1);
2)。
(3)在组织上同党保持一致,具体说:
1);
2)。
(郑大1991,新闻史论)
 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方针,即。(华中理工1998,新闻史论)
 是当前妨碍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最突出的问题。(暨大1998)
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人民利益是一致的,因而我们应当做到和的统一。(暨大1998)
 开展新闻批评,应遵循、、、、 的原则。(南师大1998,新闻理论与新闻史)
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坚持党性原则要做到在政治上、思想上、和党保持一致。(华中理工2000,新闻史论)
 新闻工作者要有人民权利观念,即必须认识到人民通过新闻媒介具有的权利、的权利和批评监督的权利。(华中理工2000,新闻史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6-30 21:38 , Processed in 0.08552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