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最强考研经验贴 转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ndroid 发表于 11-7-17 15:5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山大学,还有管理学院都是考研热门,这个帖子是我在考研论坛看到的,给大家分享,我想,不考中山大学,其他学校的管理类的应该也有借鉴意义~

管理学院一直是中大的热门院系,每年都有大量考生报考,无奈招生人数有限很多兄弟姐妹都做了“炮灰”,尤其是两门专业课,都是外国人写的“大砖头”,复习不得法将会浪费宝贵的时间。下面的经验是一位企管师兄的大作,我只是转载,当年考的时候从中获益良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考研心得:企管考研200天(一):综述

我是中大数计院03级统计学专业的,本科学的都是数学+统计,06年5月底到6月份左右开始投入准备考研,之前没有任何的经管类学习经验,经历将近200 天的漫长复习(初试),最后考上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研究生,想不到还有幸得了总分第一。写这篇回忆文章主要想给08年师弟师妹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建议,也是为自己记录下这段难忘的考研经历。下面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感受,对与不对并不重要,只是流水帐式地记录大半年的心路历程。


取这个题目主要是想不出其他更好的名了,内容既有过程回忆、又有一些心得,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感想,就干脆用了“企管考研200天”当题目了。


在去年六月份之前我是一点考研的念头都没有的,大学三年一直计划的都是本科毕业后就工作。因此前三年积极参加学生会、考证、拼命实习,寒暑假前后到过四家公司打过杂。去年四五月份时参加一些单位的暑假实习面试,这时明显觉得自己本科专业的就业不利形势。那段时间还参加挑战杯,从中认识的几位研究生大水牛师兄(能吹水的大牛人)都是企管专业的,企管毕业生每一个offer都令我梦寐以求,再加上自己在学生会、公司实习时对经管知识的兴趣,6月份决心考企管, 也算是陪GF一起考研,度过漫长的考研日子。


查了一段时间的考研经验,初步了解了考研的各事项。在放假之前主要做的事情有:背完了单词、看完了微观经济学和管理学(很有兴趣,所以看起来特别快)、很简单地看完一遍李永乐数学要点(备考会计双学位)。六月底七月初考统计专业的期末考,停了两个多星期。


七月中考会计双学位。报考会双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我当时觉得学管理肯定要懂得会计,就如在一个军队里面从将军到炊事员都必须懂用手枪一样,在一个公司里面从董事长到普通员工都要懂会计财务知识;会计是管理的眼睛。抱着这样的想法,当时我以及我们整个宿舍5个人都报了会计双学位,后来都考上了。具体会双的经验后来再说。第二个原因是当时觉得报考企管风险太大,每年都500到600人报,才招不到30人(今年报了497人,招27人),我报会双可以分散企管失败的风险。因为会双是大四、大五读两年的,万一企管考不上,大五还有会双;如果幸运考上大五就会双和研究生一起读。但后来考研复习同时读会双(大四第一学期有7门课)时间太紧了,几乎毁了我的企管考研,此是后话。


七月底去了十天香港交流(学生会指标),名字叫2006大学生领导才能研讨会,第一次和其他国家的同龄人座谈、聊天、泡吧、搞晚会、游览,觉得自己英语口语实在不过关。回到学校之后,还常用MSN联系,兴奋的心情还延续了一个星期才安静下来继续投入考研复习,进入状态时已经八月中了,心情开始急了。


八月重点看数学,之前看的第一遍数学是为了准备会双的考试用的,所以看得很粗略,那时直接拿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当教材看,没有看教材也没有参加任何辅导班, 第一遍虽然看得很细但还有很多不懂。专业课认真看了邵冲的管理学概论和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看得很投入。英语攻吴永麟的阅读200篇。


到了九月份学生会生涯还有最后一项工作,负责中大教师博客比赛的评奖、颁奖,忙了十天就马上又投入复习。十月份左右是申请保研期间,我的成绩排名刚好可以进入保研的面试,但觉得不可能因此放弃这么久企管复习的,而且早就认为自己没数学头脑,就连面试都没有去。十一月、十二月都是非常有规律的学习。整个考研期间我非常骄傲的一点是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十一月份之前早上老是睡不醒,最早九点到图书馆,有时甚至睡到中午吃完饭再去图书馆,为此老是被GF批评。后来狠下决心,从十一月份开始至考研80多天,没有一天晚于七点半起床,没有一天晚于十二点半睡觉。可见那段时间生活是多么的有规律。那几个月逛书店成了休闲,跑步去吃饭当作健身运动,有段时间因为压力太大休息了一个周日,还去了一次天河体育馆看同一首歌,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休闲时间了。


“任何平凡的日子,只要你赋予它生活的意义,就立刻变得不平凡起来。我们的生活就是无数平凡的日子最后变成不平凡的人生的过程”。这句话是在我那本陈文灯数学指南首页上记下的,记录日期是2006.10.24。回忆一下,那段时间好像每天除了学习就没有其他事情了,每天学习生活非常有规律,但复习期间每次念一下上述那句不算非常优美的话却都能增加一点力量,也许是因为它很能说明考研期间的心情吧。


从十月份开始我就每天都不带手机,手机放在宿舍,晚上回来再查信息,因此避免了很多分散精力的可能。七门会双课程(基础会计、经济法、商务统计、国际商务、组织行为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幸好有两门是我考研的科目,再加上我本科统计专业,商务统计也轻松了不少。国际商务、组织行为学上课次数屈指可数。基础会计、经济法每节必上。每周七天晚上都有课,但我每周平均上三次课,其他时间认真复习考研。经过十一、十二月份的全身心复习,我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三轮的复习。那段时间经常对自己很有信心,而信心也鼓舞着自己做更大努力。那段时间常想:27个录取名额,我怎么样都能挤进一个名额吧,加油!


一月份是我最难度过的月份。主要原因在于会双的期末考,还有一门我统计专业的限选课测度论(全英!@#¥%@)。一月上旬都是在考期末考,会双任何一门课都不敢放松,那段时间压力之大是史无前例的。经常是白天边复习期末考但也要挤时间看考研,晚上考试有几科都是匆忙一个小时做完交卷走人到文化室继续复习考研到十二点,头脑时常有要爆炸的感觉 考完所有期末考还剩下9天,我开始又做数学和英语的模拟题,一下子十二月份的自信荡然无存!数学在100-110之间徘徊,英语在及格线上挣扎!这是我第一次对自己考研丧失了信心,第一次。那段时间常想:将近500人争27个录取名额,500人中要找出27个人比我强太容易了吧?没信心啊!


后来幸亏了我及时调整心态,也多亏了GF的鼓励,慢慢地心情平静下来,告诉自己要相信自己这几个月以来的实力,那段时间真的是考验心态、考验人综合协调能力的时候。到了考研前一天晚上心情还是不够稳定,有点漫不经心,没有考前的紧张感(我最怕考前心散的感觉)。GF看到我的样子比我还急,我却紧张不起来, 一点看书做题的状态都没有。GF鼓励一番,我回到宿舍认真做了套政治模拟题,心情就开始好起来。那天晚上睡得很好。


第一天上午考政治、下午考英语,还下起雨来,不过我的心情很好,有适度的自信。考完政治、英语信心逐步升级。那天晚上也睡得很好,十二点半就睡着了。我有同学说两三点还睡不着、搞到要服安眠药才能睡的地步。第二天考数学,题目比往年的难,我做得还算顺利,做完后信心再度膨胀。但中午在图书馆休息时无意中想起上午数学做错了很简单的一道大题,后悔得直拍大腿。中午不可能睡着,简单休息一下就去考专业课了。专业课今年题型很新,但没有一看傻眼的题。我奋笔执书,写得一个空行不剩提早十分钟交卷吃饭去了。


从六月份正式开始,除去七月份期末考与香港交流,大概算下来整个初试复习有200天。现在觉得好漫长,能坚持下来很不容易。但那段时间日子很平淡,过得很有规律,不会有厌烦的感觉,有时还恨不得再多一两个月复习时间。


考完研在学校呆了十几天,因为感觉初试还不错,就看完了一遍复试用的《人力资源管理》,还简单看了会计CPA的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想逐渐培养会计的兴趣。回家过春节十几天,就又提早回校看复试的书。这时却一点也看不进,一点初试时看书的劲头都没有了。


得过且过到了3月13日,那天早上逃了会双的商务沟通课回宿舍查成绩,输入报考号那一刹那,心都快蹦出来了,结果395分排企管初试第三名(第一名 412,第二名399)。到4月5日复试这二十多天看书时而刻苦、时而浑噩,还是完全没有了初试复习时的动力,有时真怕因此而跌下来,但复试表现还不错, 最终有惊无险名次上升到了第一,拿了最后一个公费名额。


整个备考过程,我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定要全身投入、充满自信、一定要执行好计划、一定要讲究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我会在下面详细说明。只要坚持下来,考研一般都能成功,剩者为王,所以此时准备08考研的朋友一定要先对自己充满信心,再准备全情投入。
沙发
 楼主| android 发表于 11-7-17 15:57:24 | 只看该作者
英语篇

英语这次考了81分,发挥得较好,特别是大小作文感觉有点超常发挥,写得特别顺特别有信心。做完型填空没感觉做得一般,得6分左右,阅读感觉比模拟题简单多了,只错了3个(史上最好!考前两个星期模拟题错数稳定在7-8个L),选标题选错了1个,翻译做过两遍的,看都没看文章就直接写,只花了五分钟搞定, 剩下一个小时写大小作文。小作文写过类似的,在考试虫作文上有,但我想肯定有很多人写那个模板,所以也就没有按照书本的模板写。大作文很巧的是我之前在书店随便翻一本模拟题看到大作文有刘翔举着国旗,题目叫信心,所以考研时我一看到那张图片、思考了一下就坚定了写缺乏信心的问题。幸好题目又要求举例子支持自己的观点即要有自信,我就举了刘翔先在奥运夺冠又在洛桑大奖赛以12.88破纪录的例子(上午考政治题目中有此例子!)我写了“能力是基本的,但信心必不可少,Attitude beats aptitude every time ”,而且在结尾时用了一句翻译得不太好的名言“let’s do as the old saying goes: Look down upon others in stratagem, look up upon others in tactic!” 忘记了蔑视和重视的地道用法,不过幸好记得战略和战术,还算可以。写完之后还剩下十分钟,简单检查一下就交卷了。身边有不少人交卷后就骂大作文还没写之类的,所以时间还是比较紧的。


可谁也没想到,在考之前甚至前一天我的英语目标是65分,这是因为模拟给我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做张剑那些模拟题阅读平均错数稳定在7-8个,做下朱泰奇的简单一点但也错5个。对英语真的是一点信心都没有!这时会找研友问他们的模拟成绩如何,大家的答案是都错得差不多,这时会鼓励自己说考研的时候题目会比较标准化的、不会有偏题等等。考前唯一比较有信心的是作文,说到这里真的要感谢我的GF,在考前半个月时我作文还是毫无亮点,十天前有一天写了一篇大作文给她看,她就说写得非常好!因为我之前恰好读背过类似句子,事实上那篇是还可以,但被她那么一鼓励,我对整个作文的信心就上来了。要知道那段时间刚考完会双期末考,对英语及数学的信心是多少敏感脆弱!稍有一点起色就会信心大增。后来又写了几篇作文感觉越写越顺,这种感觉也一直延续到考研中。。。。


话说回来,我是从六月份开始背英语单词的。感觉自己特别喜欢背单词,一向都很有效率很有体会,六级、考研都是用封面有小青蛙举重那本单词书,六级背了9天 (CET6:532)、托福词汇背了15天(只是背词汇,没打算考)、考研背了12天左右,第一遍的记忆率都可以保持在90%。我觉得背单词关键有二:一是书中解释和例句不能太多,很精简的释义和一句例句就够了;二是背的时候不能在一个单词上停留太久,这样会把战线拉得太长不利于培养信心,要速战速决,最好是整本书每一遍都要快、但要背多遍,以后有规律地复习。背完单词就开始看吴永麟那本200篇,每天一两单元的速度,在暑假就看完了两遍,主要是培养语感和复习词汇,错的个数倒没有怎么在乎。


九月左右就开始看考试虫的长难句及背考试虫的万能作文。很推荐那本长难句,看完之后真题中再长的句子基本上都能看懂了。万能作文感觉背得太早了,应该12月份再背也不迟。刚开始背还挺有热情,背了1/3节奏就慢下来。那段时间还一直计划着看新东方的FLASH,但是一直不舍得花时间坐在电脑面前,效率太低,就最终都没有看FLASH。十月左右开始做真题,张剑那本历年真题解题思路,非常经典!毕竟他曾是命题组长,阅读分析让你觉得无懈可击。基本上每份真题分数都在70-75之间,有的年份比较差。


十一月份基本上都是在做第二遍真题。当时真应该再买本阅读专题来做,看已经熟悉的第二遍真题基本上把语感磨灭了,这也是我在一月份英语顿时没有了信心的原因。但到了一月份再看新阅读专题又觉得时间来不及了,网上的经验又一直说最后一个月应该死抠真题、看再多次都不过分云云。。。但是我那看第三遍时真的是一点新感觉都没有了。那时主要任务还有模拟题,我做了张剑的六套题和八套题,觉得出的题目很有水平,很像真题,而且错项设计得也很合理。但就是觉得阅读错得太多了,而且与真题那么像,绝对有把握认为自己在考研中也会错那么多个。。。。总之,十二月、一月两个月中,英语就是在不安中度过的,目标从75一度降到 65。


再总的来说说英语的感受:

1、 英语单词一定要背,而且越早背完越好,还要经常复习,每遍复习时可以把这一遍不会的抄出来重点击破。在看阅读时也要注意生词,把它们也背下来。


2、 考研阅读设计是挺有规律可循的,很多人都说新东方的阅读FLASH不错,我看了一点也觉得确实还可以,只是后来吝啬时间没有看完。如果时间还早建议还是看一下,或者上个英语辅导班学学解题思路。不过我看《历年真题解题思路》也学到挺多类似的诀窍。


3、 作文不必太早背,免得后来都忘记了。作文是考研前突击效果最明显的一项,可以背些模板、漂亮开头转折结尾等。在背作文的时候我都是吃饭前背两篇,背完之后就去吃饭,一个人吃饭时边吃边回忆(自称吃作文),回到图书馆再复习一次,基本上都记住了。


4、 完型填空没太大必要做专项训练,做了收获也不大。做真题、记住一些常见的词组就行了。


5、 前30名英语最高84,最低56,平均:72.78


用过的书:

1、《考研词汇淘金式巧攻》,小青蛙举重那本。我六级、考研都用这一系列,特别有感情。释义简明,例句不多,派生词、同义词等也不多,更重要的是它按考研出现过的次数分频归类,事半功倍。评分:9


2、《吴永麟200篇》,基本上用过的人都说还不错,文章难度合理,虽然选项设计得不可能像真题一般科学,但也不像毕金献那样变态。评分:9


3、《毕金献阅读专题》,之前就听说过这套题的变态,那段时间刚好没其他英语阅读资料看,就买了(毕竟他曾是命题组长)。第一套只做了两篇,就没有坚持下去,个人觉得不太像真题的风格。


4、《历年真题解题思路――张剑,新华出版社》,必备!评分:10


5、《模拟六套题》《八套题》,也是张剑的,上面已有分析,觉得文章很像真题,出题者很认真,作文出得也很有水平,不像其他有些模拟题粗制滥造,但就是给我的打击太大了,故评分:8
板凳
 楼主| android 发表于 11-7-17 15:57:32 | 只看该作者
政治篇


我花在政治的时间最少,是过了国庆才开始看红宝书的。这么晚才开始原因之一是觉得自己政治类科目一向都还可以,大一大二马经毛概邓论课没上几节但一般都能拿班上前三名,可能是因为一直都比较关注时事政治以及高中入党以来上了N次党课;原因之二是看了网上的经验说政治不必太早准备。但后来政治还是因为时间有点紧以致一段时间很慌,如果复习时间再多点、选择题再集中训练一段时间成绩还可以更高,最终成绩72分,很一般的分数,相对较少的投入来说还合算。


国庆后开始看红宝书,基本上是一天看三个小时,两天完一科。看了两个星期就看完了第一遍。觉得毛概挺有意思,看得很起劲,但政经心里最抵触,觉得书本在骗人!(后来才明白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待政经里面描述的资本主义,马克思当时就是用资本论狠狠地批判了当时的资本主义,才使人们开始关注用法律、福利等多种手段拯救资本主义,使当时垂死的资本主义复活了,因此马克思被西方多次评为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是不奇怪的――个人见解,不恰当请别扔砖)。马哲相似概念太多。没看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总的来说第一遍红宝书效率还是挺高的。


看完第一遍就开始做陈先奎的2000题。当时都不知道为什么会选了这本,可能是因为看到书中解释很详尽吧,但那本书题量实在太多了,而且有些多选题实在很无聊。马哲、政经还可以,毛概、邓三实在做不下去,基本上都是从红宝书里面的内容挖去关键部分设计的。但由于里面题目都是很基础的,比较适合复习第一轮红宝书的内容,选择题还可以,问答题就没有必要看了。


两周后做完2000题就买了本任汝芬的序列二,马哲刚做了十几页就没继续了。觉得题目偏难,当时错得太多了没信心坚持。继而转向看王锁明的《核心考案》, 早就听说这本书的大名了,用了之后觉得实在是好书。第一轮看的时候没有太大感觉,看第二轮的时候觉得里面有一部分概念辨析特别精彩!而且他经常能把政治各科的知识点联合起来,再时不时结合热点点评一下,非常妙!很多模糊的概念在这一轮都得以清晰。十二月主要在读背《核心考案》和《考点狂背――王琐明著》的基本知识点,我觉得他有句话说得很对:“为什么政治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就是因为基本的知识点没有记住,考试时就失去了基本的答题内容”。所以政治的基本知识点还是要读背一下,只有这样才会使你答的题不会太口语化,语言也比较规范。


到了一月就做了启航的5套题,题目质量高,但每道选择题材料内容太多,与考研选择题精简的表述不一样。又做了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中的两套,后来才知道这就很像真题,还听说押中了真题之类的,可惜我没有认真做,做了也没有再复习,可惜。


1月19日晚上,我已经几乎没有心情复习了,在图书馆看了下书看到八点多,就一点也看不下去了,心情有点烦,觉得信心不大,但是一点都没有紧张――我当时觉得这就是最大的问题:明天就考研了,现在还一点紧张感都没有!这可不是很自信的放松,而是看书看不进、做题不知味的那种。没有办法想改变一下环境,就收拾课本回宿舍,路上心情恍惚的。回到宿舍后,不知该做些什么,想了半天就拿起任汝芬的序列四做了第三套,做完之后心情好了一点,就开始睡觉了。


睡得很好,早上醒来的时候居然下起雨来。心情还不错,考政治时很认真地审题,发现选择题比模拟题简单多了,但有些很基本的识记题还是不会。简答题也比较简单,我做这种题一贯的风格就是“以全盖偏”,写得越多越好!专业课也是这个策略。当然这有两个条件:一是基本的原理要记住才不会废话连篇,才会“全”,表述才不会太口语化;二是书写速度要快(前提是不潦草)!我自己一向写字都是很快的,一提起笔就想都不用想那样奋笔执书,真的是写个不停,手非常累。政治和专业课都是写得满满的,写完之后一行的空间都不剩,交卷的时候特别有成就感。


总结政治的复习感受:

1、政治不必过早复习,只要不是太怕政治(例如大一大二政治类曾挂过科),九月份开始都正常。对政治吹水有信心的十月份开始还不迟!关键是后面的一两个月要逐渐摸索选择题特别是多选题的答题技巧(听别人说的,我到考试时还摸索不出,都是凭感觉,这次50分选择拿了37分,主观拿了35分)


2、 选择题还是要多做,要非常注意概念之间的区别,一有混淆的地方就马上翻看红宝书或《核心考案》来核实,不放过任何一个概念。听说领航的800题不错,我当时简单看了一下感觉也还可以。做的时候要注意把错题难题标出来,以后复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要答好问答题关键在于一定要把基本原理看熟。其答题方法一般都是先把对应的原理答上去,再简单结合题目分析一下就够了,所以选择原理知识点非常关键,选错了或者虽然知道是某个知识点但却写不出两三行原理来都不能得高分。有时如果怕写错原理,就“以全盖偏”,写多几个相类似的。考之前练习模拟题时至少要完整地做问答题(一两套),看看自己想到的与写出来的在思路上是否有待改进的地方。


4、 后期可以结合专题来复习。例如有启航的《20天20题》感觉还可以,但今年时间太紧了后来只看了一遍该书。


5、 读背政治框架最好用“思维导图”来记忆,其大概方法是把一章的内容画成一个树状的图,利用图画想象力,这可以很容易记住一章内容的理论框架。政治谁都看得懂,关键是能否记住。关于思维导图可以上网搜索一下,也有相关的书教用这个。


6、读背政治知识点也可以用“记忆法”。自学记忆法多年了,背这种枯燥的知识点时都习惯充分利用联想连锁记忆法,可以很容易很牢固地把他们记住。比如,中国*** 革命的法宝有三: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每个词提取出一个字:一、武、建,谐音变成“一武剑”,联想“法宝就是一武剑!”。又如,毛概的灵魂是: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提取“是众独”,谐音“是中毒”,联想“灵魂是中毒”。政治中这种三四个短语的知识点非常多,要命的是经常张冠李戴。利用类似的联想连锁记忆法,一年之内都不会忘记。写下上述例子时我没有回看书,但现在还记得。记忆问答题时方法也类似,把每段读熟,再把其中的关键词提炼出来,再连锁成一个句子,防止了一个知识点中每段都记得很熟但答题时却整段忘记的问题。我在平常经常玩背扑克牌,每一张扑克都编了形象的代号,只要翻看一遍就能顺背倒背。这不神奇,主要是利用了大脑中右脑擅长记图像的优势,在平常中要注意把抽象的知识点转换成形象的来记忆,利用这方法也可以很容易地把圆周率 150位记住,更不用说一般的政治知识点了。


7、 前30名:政治最高分77,最低57,平均分:68.59


用过的书:

1、《大纲解析》,又称红宝书,特点是内容详尽,所有考试内容都不会脱离该书的内容,其他参考资料一般也是按照此书来编的。但是其缺点是重点不突出,是教材而不是参考书,直接看这本书且能看下去的人不多。在看的时候要时常记住自己归纳重点,诀窍是要时时把握住每一章内容的框架,这才能从宏观上去理解记住。否则经常会发现前面讲过的知识点怎么这里又出现了,就不看也不记,其实这同一知识点是在不同的框架之下的。通过这次考研,我养成了看书一定要熟悉框架熟悉目录的习惯,这对整理思路、宏观记忆很有帮助。专业课也类似。个人评分:8


2、《陈先奎2000题》,上面已经讲过,内容基础,马哲、政经的选择题对于第一轮复习很有用,其他部分的内容都不太好。毛概、邓三选择题我觉得很没水平,做了纯粹浪费时间。评分:7


3、《核心考案》,记得是王琐明的,有个叫米鹏的人也写了本叫核心考案,不知内容如何。王琐明这本很畅销,在图书馆我复习的那一个角落几乎人手一本,几乎可以取代红宝书了。看多几遍才可以领略其威力。评分:10


4、《考点狂背》,小小的册子,时间充足可以专门读背一下。我在复习期间经常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政治还是专业课,只要读背过一遍,虽然不可能全记住,但理解程度就提高了很多。评分:8


5、《任汝芬序列三》,只做了十来页,觉得有点难,后来时间太紧没做下去,不知后面内容如何,不便做评分。《序列四》是模拟题,很好!只可惜没做完,也没复习做过的,个人评分:9.5


6、《启航五套题》,觉得出题者很用心,题目水平都比较高。但问题就是其选择题题干内容太多,与真题真的不太像。可以纯粹当作巩固知识点,不要因为内容难、得分低就丧失信心。评分:8


7、《20天20题》,用专题形式来归纳各科的知识点,适合后期的背诵记忆。不少同学后面就重点攻背它。别人一向的评价都不错,但我只看一遍从中收获不大。评分:9


在这顺便说一下买书的问题,我是习惯书到需要用的时候才买的,不习惯一开始就买大量的书,后来大部分只动几页。但后面一个月时买的书都比较小、薄,最后一个月发现书不太合口味要及时停止,花更多时间在更好的书上面。而且认为好的书一定要看多几遍。我也习惯把认为不好的书及时扔回宿舍,以防碍眼分散精力,而集中精神看多几遍好书。
地板
 楼主| android 发表于 11-7-17 15:57:41 | 只看该作者
考研心得:企管考研200天(三):微经、管理学+复试篇

在此先说一些题外话,像微经、管理学这种书是本科生都能看懂的,所以如果你本科不是这个专业的,根本不用怕,我所接触到的研友中几乎没有一个原来是学管理的。理工背景的更好,第一遍看书时觉得新鲜,看书有劲头,以后导师也喜欢理工科的学生。但是有个前提,你必须对微经、管理这种知识非常有兴趣,而且喜欢思考这种知识!特别是管理学,不少人会认为其内容很无聊,但是我觉得如果之前有过公司实习的经历、或者有过学生会管理的感性体验,看管理学会很有趣。我之前在三四家公司打过杂,也在校学生会当了两年的副主席,对管理学知识确实很喜欢,也有很多思考,平常都很喜欢看经管类的杂志以及新闻,我觉得系统地看管理学真的解开了我心中之前的很多迷团,特别有感觉!有了真正的兴趣,才有可能得高分。


先说完管理学再说微经:

我从六月份开始看罗宾斯的管理学原理,那本书有些地方翻译得不太好,但毕竟是指定教材,一定要细看,要全身心投入地看。我在期末考前就很快地看完了第一遍,因为第一次系统地接触到管理学真的有兴趣。第一遍看完之后记住的东西不多,之间没注意建立框架。


八月份开始看中大管院老师邵冲的管理学概论,因为前几年都是他出的题(好像07年不是他了),问答题很多内容都是出自本书中。之前师兄也叮嘱一定要重点看邵冲的书。我第一遍看了两个星期左右。觉得中国人写的书与外国人的书感觉很不一样。外国人的书读起来有趣,但不少人都觉得系统性、框架性不强,不适合考试;中国人的书知识点归纳得很完整,很有系统性,很适合考试,对澄清定义很有帮助,外国人的书就不重视定义。


九月份就开始看金圣才的《管理学题库》了,大概内容与书本一致,但是题目的答案经常与罗宾斯、邵冲都不搭界。我只当看杂志地把金圣才看完了,现在觉得九月份就看太早了,而且后来才觉得这本题库没必要全看,大概学会怎么样答题就够了。十月份重新看罗宾斯,这一次概念清晰了很多,我开始做注意建立框架,在书的旁边把重点笔记标出来,搞明白每一部分为什么要出现,放在这里的目的是什么。十一月份又看了一遍,开始在笔记本上做笔记,用思维导图把整本书做了15页的图画笔记,画得一塌糊涂,很有成就感J。做完这遍笔记之后的十二月、一月就再也没看罗宾斯了,觉得看一遍的时间太长,而且全部内容都看效率很低,不如多看几遍笔记。现在想想,今年管理学考的知识点全面回归罗宾斯而非邵冲,十二月份真应该再看一遍罗宾斯。


十二月份重点在看邵冲课本以及PPT课件,把课件读了两三遍,很熟了。还很认真地把课后习题全做了,因为我发现06年真题的问答题全出现在课后习题中,以为今年会重演,后来没有。会双期末考就是考这本书,课只上过一两次,做了一个小时交卷拿了94分(100满),可见当时复习邵冲是多么地认真,把全部赌注都押邵冲课本了。


最后两个月主要看看历年真题,把所有年份的题的答案都写出来,成天琢磨着如何完善答题方式及技巧。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历年真题是随时要看的,时看时有感悟,调整复习方向。我只是最后两个月重点把历年真题都做了一遍,特别是名词解释部分。


再来说微经:微经看书的节奏与管理学完全一致,看的书也是一本官方指定教材平狄克著的、一本民间教材即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一本金圣才的《微观经济学题库》,再加一些打印出来的资料。第一遍看平狄克时也觉得很有意思,但是刚开始时太多的图搞昏了我。成本论、生产论、生产要素供求部分有点不太清晰。第二遍看高鸿业,概念讲得非常清晰!框架也很明确,但我第一遍还看不出来。看完高鸿业也到九月份了,就开始与管理学同步看金圣才的题库,看的时候都能看懂,但是闭上书回忆知识点,发现很多地方都会混淆。接着国庆期间又看平狄克,这次很认真地做了笔记,打算看完这一遍就不看这本大部头了。笔记大概做了30页,把所有图、公式、重要的知识点都记了下来。做完这一遍笔记,概念又清晰了很多。


这时候问了一位企管师姐,她建议微经一定要迟早建立框架。继续看高鸿业,这下才发现其中的框架非常明确!每一章每一节都很有逻辑性!我现在都还能很清楚地记得:先以需求供给曲线概述;再消费者理论,其目的在于推出需求曲线;再生产者理论(成本论、生产论),其目的在于推出供给曲线;供求曲线讲完了,接着讲述市场论(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然后再阐述生产要素需要与供给(因为之前的消费者、生产者理论都是忽略生产要素的);之前的部分都是在讲部分均衡,这下该轮到一般均衡了,顺便也讲下一般均衡的经济效率和福利问题;前面的部分都是在市场有效、不失灵的情况下讲的,最后两部分就是在讲现实中市场失灵的情况以及政府相应的行为。当然上面回忆的还是粗线条的框架,当你复习进入到一定程度时,类似上面那些框架会让你的知识点得到重组整合,对整个微观经济学的把握一下子上了新的一个层次,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即使单个知识点之前都明白。所以建立08年考研的朋友们,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政治这些科目,一定一定要注意课本的框架!也许慢慢研究多几遍就会领略其中的奥秘。不过也可能因人而异吧,可能注意框架的复习特别适合我。


后面两个月全部时间花在金圣才题库、平狄克笔记、历年真题。题库我极力推荐,背读了两三遍,特别是其中的名词解释非常熟悉,也许是记忆力还可以,也许是真的有兴趣。我觉得,把题库内容看熟,微经就放心了。特别是今年的微经,任何一道题题库上都有,只是可能有些表述的变化。但管理学的题库我就觉得没必要看这么熟。平狄克的笔记后来看的次数不多,以致于今年有一道求保险费的题目做错了。其实那道题题库上也有,只是我看到历年都没有考到效用论的保险计算那一部分,就没有多注意。也没有想到今年竟然会考三道计算题,去年一道计算题都没有!更没有多少人会想到居然会考庇古税!平狄克书没有庀古税,但题库上看到过, 还好过关。所以这里建议大家:微经和管理学没有哪一部分不重要,刚开始的时候要每一部分都要掌握好。


最后考专业课那天,是最后一门了。上午被数学郁闷了一下,但中午调整好心情。专业课试卷刚发下来,我就听到身边一片骂声“哇这么多计算!哇这个屁股税是什么东西!啊天啊居然还有英文案例!!”不过我简单浏览了一下,觉得也没有什么特别吃惊的题目。微经和管理的名词解释想都不用想就写完了。微经的计算题也比较简单。管理的问答题心中没有特别显明的答案,只好“以全盖偏”,写了很多。那道英文案例题我看过中文的,好像在新闻中看到过,所以也看得很快,感觉写得不太好,思考不够。全部做完后12面A4纸(有一面是评分表)不留一个空行,差点还要加纸,想想觉得再加挺麻烦的也就没有加。做完后简单检查了一下,觉得假如需要再修改也没有地方改了,因为写满了,就提早十分钟交卷去吃饭了。考完后特别兴奋。那天晚上还和学生会的好友去唱K去了。


对于专业课,考完后我的初始目标是130,现在真是觉得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将近出成绩时,目标降到110-120,后来成绩也就是114。


总的来说专业课感受:

1、 看专业课要投入。特别是对理工科之前没有看过经管书的朋友。这个投入是指你真的要用心去想里面的东西,10月份之前还要经常看相关的杂志加强兴趣和知识面。我每次看专业课速度都很快,效率也很高,就是因为特别投入认真。


2、名词解释要认真读背。名词解释占总分将近一半,而且读背名词解释还不仅是为了名词解释部分,在简答部分也必须要对名词定义熟悉才能写出规范的语言,这也能提高你的答题速度!这很关键!因为如果你对一些定义不熟悉,写的时候还要想怎么组织语言,而我的经验是每次答这种名词解释题甚至问答题的时候几乎就不用想。所以我的答题速度也非常快,语言也比较规范。读不一定要完全死背下来,但读能理顺你的思维,这无论对考试还是对以后积累表达基础都是有用的,类似于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道理。

微经可重点读背金圣才的管理题库,管理学我当时重点读邵冲的管理学课件。(以后既然不重点考邵冲课本就需要改变策略了。


3、没有非重点。第一遍看书时不要放弃任何一个知识点,甚至看到习题中有书本没出现过的其他概念也要熟悉。今年微经考三道计算题、考了庀古税就是明证。


4、利用杂志、互联网。如果对某个知识点理解得不是太清晰,比如平衡记分卡,就可以找杂志或上百度搜索一下,细看一下,甚至打印出来看,经你这么一强化,一般来说弱项就变强项了。


5、巧用记忆法。上述已经讲过,联想连锁记忆法可以用来忘记段落。管理学的东西是人都能看懂,但不是人人在做题的时候都能写出来,是否写得对头、写得完整,这是得分的关键。举个例子:罗宾斯中有“个体加入团体的原因:为了地位、自尊、权力、安全感、归属感、目标实现”,我们在看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每次都能看懂,但关键是每次都忘,要么张冠李戴说到别的知识点上去了,看再多遍的教材作用都不大。而提取关键词“目、地、自、归、安、权”,联想连锁“墓地自归安全”,意义是“加入团体目的在于从墓地回来的时候会安全一点”。哈意义有点诡异,但这个知识点算是牢固记住了。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如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授权技巧有哪些”等等,有些联想得比较合适,有些意思就比较勉强了,这要看你的谐音联想及组合连锁能力啦,练多几次就好了。


6、巧用思维导图。有同学看到我的管理学笔记,就会看到这哪是笔记,分明是一塌糊涂的树状画。我觉得这对于记忆管理学的框架、理顺各个知识点的关系非常有用。还是建议有兴趣的朋友找相关的书来看看,合适自己则可考虑采用。


7、掌握专业热点、新思想新成果。像学习型组织之类的早已经不是热点了,最近有一个新的叫蓝海战略,我之前在网上重点看了一下,考试时也答上了。平常也要注意一些事例,答题的时候举例说明会向阅卷人显示你的见识面,也增加字数,当然举例不要太长,一两行而且切中主题最好。今年有道管理学考有关创新的,我举了3M公司的“留给员工15%的工作时间让他们自由做喜欢做的事情”,这是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看到的。有关社会时事热点也关注一下,考之前我和研友都猜测今年经济过热、控制房价会是个热点问题,还很认真地看了相关知识点和新闻,却没考。在此也可以留给各位一个问题:“房子价格为什么会上涨?是因为土地价格上涨还是其他原因?房价和地价因果关系如何?”


8、重视历年真题。这对往年来说特别重要,因为除了今年,以往年份都是固定一个老师出题,今年却变了,题目风格很不同。历年真题不要只是看,要趁早归纳一下,写出来,训练解题思路,特点是管理学,有用的习题本来就不多,不重视历年真题还可以做啥?我在整个复习期间经常会看真题,调整复习重点及方向,后期就把真题解答也写出来。


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也告诉我们:学习管理学、微观经济学要从学科的“外围”入手,跳出“管理微经”来学管理微经,才能真正领悟管理微经之真谛、学有所获!时间允许的条件下最好能够广泛涉猎经管类学科,如会计、财务、营销、贸易、金融、投资等,这些学科无论对学好经管、工作时做好管理工作都是必要的。


10、微经要重视自己画出图,要不看课本也能画出各种复杂的图才能尽早地理清看似杂乱的知识。曾经看到一句话,说学微经既要懂得知识点的意思又能画出分析图形,一定不要“得意忘形”。踏实点画吧。


11、企管前30名分数:最高114,最低91(今年分数线是90),平均分:103.63


企管初试总分前30名:最高412,最低355,平均分:369.33。

前30名的分数段如下:400分以上:1人,390分段:2人,380分段:0人,370分段:8人,360分段:12人,350分段:7人。上述平均分都没有将31-44名纳入统计。第44名也即进入复试的最低分为346。


用过的书:

1.指定教材。微经用平狄克,管理用罗宾斯。看几遍就要着手把重点勾出来记笔记了,以免每次重新看浪费宝贵的时间。考试前可以再回看一遍教材,也许会有新的感悟,我今年就没有做到这一点,以致一些地方答得不太规范。


2、民间教材。管理用邵冲,微经用高鸿业,两本都不错。虽然今年不用邵冲了(08年不知道如何了),但那本书对于归纳知识点还是挺有用的。高鸿业很好,上面提到过了,框架很清晰,分析得也很详细到位。


3、金圣才的微经和管理学题库。上面已经讲了,微经很好,全名为: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金圣才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其内容表述与教材相近,题型齐全,建议重点看。但管理相差较大,而且答案特别长!可以简单看看学会如何答题。有的研友用尹伯成的题库,听说也很好,但我没用过。但提醒各位朋友别把全部赌注押在一本习题集上,要针对自己的情况来选择。


4、还看过几本经济学散文,如梁小民的《经济学内外》,还有一本忘记了作者的《生活中的经济学》,激发兴趣、拓展知识面。管理学没找到什么好的书,在图书馆三楼经管类书架角落旁边学习时,吃完饭就站在书架旁随便翻几本看看。


关于复试:

复试指定两本书:毛蕴诗的《公司经济学》和孙海法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HRM》。

初试刚考完我就在学校看完了HRM,但是这次看得一点感觉都没有,稀里糊涂地看完,没记住多少。《公经》与微经大部分相似,公经也称为应用微观经济学,研究重点是企业而不是市场。除了前面两章、后面三章与微经不同之外,中间的内容都几乎相同。中间部分唯一有差别的就是加入了经验实证的内容,比如讲到规模经济性会教你如何测定规模经济性,讲生产函数也会实例说明现实生产中如何测定它。


初试成绩出来之后,离复试还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但是我却一直都提不起精神来看那两本书。身边的企管研友都有类似感觉“初试时看书的劲头哪里去了?怎么一点都看不进去?”浑浑噩噩度过了一个月,有时真怕自己因此而掉下来。《公经》看了两遍,做了笔记看了两遍,HRM看了两遍,也做了笔记看了两三遍。那段时间有时想去找导师,发了邮件又没有回复(建议以后复试结果出来再联系也不迟),心情天天很复杂,将近复试几天重点准备一下中英文自我简介、转考企管原因、职业规划之类的问题。


熬到4月5日那天复试,上午笔试。一发试卷下来,哗声一片。复试中笔试占100分,只有四道题,每道25分。

1、请写出公司治理的三个以上的定义。天啊,一个定义都没有看到过!初试、复试教材中都没出现过!还好以前在经管书架前随便翻看书本时看到过公司治理的书,拿起来简单翻了下目录,但从来没认真看过公司治理的内容,只是大概知道公司治理是研究董事会、股东会之类的权责利关系的,就此乱写一通,从不同角度写了四个定义,考完之后找了书,70%相近吧。

2、请详细论述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并举实例说明。昏,又公司治理!分别就是不给我们胡弄过去的机会。我还是按照第一道题的理解,写了三四个A4版面。还乱提到有关产权、物权法之类的热点,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等等,虽然不切中主题,但也还算能自圆其说,关键的是写了很多字。老师看到这么多字怎么样都会给点安慰分吧。

3、请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写出你的研究目的、方法、工具、步骤、意义。我真的是佩服管院老师,出这么开放的题目,很大气。我也比较喜欢开放性的题目,发挥的空间更大。我选择了制造类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规模经济性(公经里面有相关的方法)、财务指标的时间序列分析及因子分析(本科学的是数理统计学)、亏损面分析(乱写的)。这道题写了4个版面左右。

4、请结合战略管理、企业管理的知识,说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三个特征。终于这道题复习到了。孙海法教材上有,HRM的四个最重要的特征是:行政管理专家、战略合作伙伴、员工激励者、变革推动者。第一个是传统的,我就写了最后三个。说是三个特征,我其实是把每一个都写了很多的细分的特征。这道题又写了3个版面。发下的试卷才7个A4版面,我却写了12个,是唯一加纸的人,还是因为对知识点不太确定,以全盖偏。


最后笔试成绩68分,44个人有16个人不及格,70分以上的有3人,最高78。


下午面试。今年的英语面试与综合素质面试独立开来,显示了重视英语面试的趋势。英语面试50分,综合面试100分,在不同的教室里进行,一般都是两三个老师、一个学生记分。两部分其实内容都差不多,都是自我简介、大概问下报考企管原因、职业规划以及一些专业问题。本校学生一般问较少专业知识,两次面试都问了我职业规划,还有针对我的简介问了学生会职责(英语)之类的问题,还问了我的本科毕业论文(当时还没开始写呢!)。综面20分钟左右,英面5分钟。在等待面试时大家都尽情聊天,紧张的气氛也就没有了。


面试完第二天就出成绩了,面试总分150分,大概分布在107-130之间,我面试129.5,加上笔试成绩,最终总分升到第一,拿了最后一个公费名额。今年企管保了22个人,全部公费指标都给了保送生。后来因为有一个外校的保送生放弃了保研资格(不知是不是因为出国),我幸运得到。


今年企管的录取规则是这样的:初试分数线数学90专业90政治55英语55,专业比去年升了5分,但政治英语低了5分。44人进入复试,按初试加复试的总成绩决定录取与否,录取前27个人,即使这27个人在复试时笔试或面试有不及格也不影响录取,这样的人有8个(笔试不及格但还是被录取了)。但是总分在 28-44名之间必须复试笔试过60、面试过90才能够进行院内的调剂,这样的人也有8-9个。最后剩下8个总分在28名之后的笔试不及格也就没有院内调剂的机会。企管那8-9个人与会计、金融、财投复试结果类似的人(录取不了本专业但有调剂资格)就参加管院的第二轮调剂面试,调剂到营销(全院可调剂8 个)、管工(全院可调剂8个)、产业组织理论(全院可调剂3个)、技术经济及管理(全院可调剂2全)、旅游管理(全院可调剂1个)等五个专业。


接下来的生活就是找导师、恶补会计双学位的课、熬毕业论文、写考经。。
5#
 楼主| android 发表于 11-7-17 15:57:50 | 只看该作者
考研心得:企管考研200天(四):心得杂谈

还有一些复习心得当时记在笔记本上,现在不知道放在哪里来说比较好,毫无逻辑,有些会与上面的提到过的重复,在此只是简单归纳一下。我把考研成功的原因归因为三个:全情投入、充满自信(40%)、有效的时间管理、制定执行计划(30%)、注意学习的方法,如有效记忆、思维导图等(30%)。下面的杂谈都或多或少涉及到这三点。

1、建立目标,毫不动摇。对于跨专业考研的朋友,目标要趁早定下来,确定下来了就不要轻易动摇。有的同学在暑假期间还在学校与专业选择间徘徊,这不利于尽快投入复习。


2、时刻暗示自己要有自信。暗示、自我鼓励是个很有用的东西,心理学上经常讲到这一点,在学习累了、将近考试时,不妨到洗手间洗个脸、对着镜子握紧拳头、盯着自己的眼睛对自己说“我一定能成功!”之类的鼓励话,你也许会被镜子里面自己的那个有点傻的样子逗笑,但能增加一些自信。


3、注重学习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这是复习效率高的重要原因。每月、每周甚至每日都要有完成任务的计划,采用近细远粗的滚动式计划方式,你会发现坚持一两个月下来自己的复习成果非常显著,甚至已经超过了那些复习比你早几个月的同学。计划的制定要摸索一段时间才能做到适合自己的复习节奏,才能够做到有效执行。我全情投入的那段时间计划真的是细到每天,完成后就划去任务、写上一些鼓励的话,每天信心十足。我非常推荐注重计划制定、执行、控制的学习方法,只有自己去试才能体会,我就不再废话了。


4、看书注重目录框架以及小标题。上面政治和专业课都多次提到了这一点,有利于对知识点做宏观理解。


5、吃作文。吃饭前背下一两篇作文,一个人吃饭的时候边吃边回忆,回到图书馆再回忆一遍,记忆深刻。其他知识点也可以类似方法。


6、踏实用心做好笔记。特点是书本巨厚的专业课,做笔记可以有效地把书看薄。数学、政治等也用多色笔把重难点标出来,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7、收集、打印别人考研成功心得,几个月复习中一旦不想看书时就看这些心得体会,既给自己增加一些信心启示,又可时时调整自己的复习方向。有些体会刚开始时看与复习到一定程度再看感觉是不同的,要到了那个时间段才会突然觉得别人经验的好处。我曾打印了一两百页的前人考研心得,我觉得前人的成功心得就如真题一样,要多多回味。


8、重视专业课课件。课件可以帮自己归纳出课本的知识结构,特别是所报考学院的老师的课件,也反映了老师们心目中的重点及一些方向。


9、数学看完一遍要马上去巩固,有些知识点要自己亲自动手去归纳的千万不要偷懒,一有模糊的概念就要勤翻书。


10、固定同桌学习。我还是十一月份才体会到固定同桌学习时效率的高。注意最好是不太熟悉的同桌,太熟悉的会经常讲话分散注意力。我曾经固定过三个同桌,但都不熟悉。见面时打打招呼,学习的时候不用聊天,到图书馆看书时不用费神去找其他的位,有时互相之间还帮着占一下位,这是人人都无奈、都会做的事情啦 最后两个月,我在图书馆三楼经管类书的一个角落定居了。


11、 早晚读书印象深。记得以前学记忆法时看到过,早上刚开始学习时、晚上将要睡觉前都是读书的最好时段。早上之前没有其他信息干扰,睡觉前背书也没有后续的信息干扰,背完睡醒起来头脑中还常常回荡着前晚看过的知识点(进入状态那段时间)。


12、看书时记录自己当时的感情。比如你看到一段话觉得写得很好,不妨写上大大的“好!”“强!”之类的,注入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果你觉得有某段话很搞笑,或者联想到了其他好笑的东西,不妨也扼要地记在书旁边;我个人觉得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使看书印象深刻,以后复习时看到自己以前写的话还会想起当时的心情,也会笑自己当时真傻。无论白猫黑猫,看书投入了,知识点也记牢了。


13、保持桌面整齐。既包括宿舍的桌面,也包括图书馆学习的桌面。我不习惯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放在桌面上,这会分散精力,不利于集中精神去看书。有的书估计近期不会看的就把它们放回宿舍,保持每天桌面的书都是流动的,不要堆积在桌面上几个月不翻一页。这只是我的个人感受,因人而异,我觉得如何要做到有效执行复习计划就要只把当天要看的书放在桌面上,状态才更好。
6#
X.w.j.拽. 发表于 12-2-2 22:36:48 | 只看该作者
受教了 楼主牛人啊
7#
15128139659 发表于 12-8-17 23:57:2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很有帮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5 17:03 , Processed in 0.110120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