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后现代建筑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
1、后现代主义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主张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
比较典型的建筑师与建筑有: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格雷夫斯)、美国电话电报大楼(约翰逊)、美国费城老年公寓(文丘里)、美国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查尔斯•莫尔)等。
2、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是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的代表性理论。概括地说,解构主义建筑是指后结构主义的解构理论在建筑创作中的反映。解构建筑的形象特征主要有:
1. 总体形象上的散乱破碎,拆散建筑元素之间的系统关系,制造建材间的矛盾性与冲突性。在形状、色彩、比例、尺度等方向的处理享有极度自由,脱离了古典的轴线与秩序散乱解构建筑,量体上做的支离破碎,疏松零散,但变化万千。
2. 形体具有动态,倾倒、扭转、弧形波浪、衍生等手法造成的动势或不安定效果,有别于一般稳重肃立的建筑形体。
3.突变解构建筑中的种种元素和各部份连接突然。
4.动势大量采用倾倒、扭转、弯曲、波浪等丰富动态体型。
5.建筑师在创作中总是努力标新立意。
比较典型的建筑师与建筑有:屈米的拉维莱特公园;埃森曼的俄亥俄视觉艺术中心;盖里迪斯尼音乐厅、古根汉姆博物馆(西班牙毕尔巴鄂)
3、普利茨克奖(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美国海亚特基金会设立的普利茨克建筑奖每年度授予一位在世的建筑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洞察力和献身精神,以及通过建筑艺术为人类及人工环境方面所做出的持久而杰出的贡献。普利茨克奖被认为是建筑界最具声望的奖励,人称“建筑界的诺贝尔奖”。
普利兹克奖以普利茨克家族的姓氏命名。该家族的商业经营活动的中心在芝加哥,很久以来就以热心支持教育事业、社会福利、宗教、科学、医学及文化活动而闻名。
1979年 菲利浦•约翰逊(Philip Johnson, 美国)
1980年 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an , 墨西哥 )
1981年 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英国)
1982年 凯文•罗奇(Kevin Roche,美国)
1983年 贝聿铭(Ieoh Ming Pei,美国)
1984年 理查德•梅耶(Richard Meier,美国)
1985年 汉斯•荷莱因(Hans Hollein, 奥地利)
1986年 哥特夫瑞德•鲍姆(Gottfried Boehm,德国)
1987年 丹下健三(Kenzo Tange,日本)
1988年 乔顿•班沙福特(Gordon Bunshaft ,美国)&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 ,巴西)
1989年 富兰克•盖里(Frank O•Gehry ,美国)
1990年 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 ,意大利)
1991年 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 美国)
1992年 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葡萄牙)
1993年 桢文彦(Fumihiko Maki, 日本)
1995年 安藤忠雄(Todao Ando,日本)
1996年 拉裴尔•莫内奥(Rafael Moneo,西班牙)
1996年 拉裴尔•莫内奥(Rafael Moneo,西班牙)
1996年 拉裴尔•莫内奥(Rafael Moneo,西班牙)
1997年 斯韦勒• 费恩(Sverre Fehn,挪威)
1998年 伦左•皮亚诺(Renzo Pizno,意大利)
1999年 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英国)
2000年 伦姆•葛哈斯(Rem Koolhaas,荷兰)
2001年 雅康•赫尔佐克和皮埃尔•迪•默龙( 瑞士)
2002年 Gleen Murcutt(格伦•莫屈特)( 澳大利亚)
〈十六〉世界其他国家的建筑
1、窣堵波 窣堵波是瘗(yì)埋佛陀或圣徒骸骨的半球形的建筑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