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哲部分易错题整理 特将最近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易错题收集起来以飨大家。定期更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北方之狼 发表于 11-10-22 15:3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北方之狼 于 2011-10-29 14:52 编辑

我有个习惯,不大习惯做笔记。但是对于电脑上打字做笔记倒是比较喜欢。特将最近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易错题收集起来以飨大家。本着我为人人的原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从2楼开始上传题目,答案我会放在5楼附件中,如果有需要讨论的问题大家可以留言讨论。
沙发
 楼主| 北方之狼 发表于 11-10-22 15:36: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方之狼 于 2011-10-22 15:41 编辑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单选
1.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结论就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2恩格斯在分析哲学发展的特点时指出:“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点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思想渊源的是()
A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法国唯物主义
B德国理性主义、英国经验主义、法国唯物主义
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德国古典哲学、英国自然哲学、法国人文主义
3在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上,镌刻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就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A剩余价值论
B阶级斗争理论
C辩证法
D科学的实践观
4马克思主义的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B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
C致力于消灭私有制和剥削现象
D致力于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科学性和现实性
B阶级性和实践性
C科学性和革命性
D真理性和革命性
6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求真务实
D与时俱进
7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阶级性
多选
1列宁指出:“马克思的观点极其彻底而完整,这是马克思的对手也承认的,这些观点总起来就构成作为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的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是指它在内容上实现了()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
C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
D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2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工人阶级。”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根本上说就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剩余价值理论
D科学社会主义
3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
A阶级斗争学说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理论
4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即三大起义是()
A巴黎公社起义
B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英国宪章运动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板凳
 楼主| 北方之狼 发表于 11-10-22 15:37: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方之狼 于 2011-10-22 15:42 编辑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单选
1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对哲学基本问题做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
A黑格尔
B费尔巴哈
C马克思
D恩格斯
2意识的本质是()
A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
B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感觉的总和
D逻辑的集合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
A存在
B精神
C物质
D实践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A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
B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C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D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5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A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统一
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6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的观点,属于()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7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8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据别在于()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辨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9对物质和物质形态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10 20世纪70年代,印度发现了脱离人类社会而由狼抚育并与狼共同生活的狼孩。科学家发现,“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意识的产生()
A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
B不仅是物质现象而且是社会现象
C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D不仅反映自然界而且反映社会
11决定着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处理人与人交往的社会关系的实践
B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产实践
C以观察、实验为内容的科学活动
D处理思维与存在 之间关系的实践活动
1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质量互变的观点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3发展揭示了新陈代谢这一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发展的本质是()
A变化      B增加     C创新      D运动
14“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这是指()
A事物的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的联系
B事物的联系是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的
C事物的联系是通过自身体现出来的联系
D联系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
15在工作中抓中心环节的理论依据是()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客观性原理
C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16决定事物的规定性的是()
A事物内部矛盾的普遍性         B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
C事物内部矛盾的肯定方面       D事物内部矛盾的否定方面
17计算机的出现无疑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人们在早期计算机设计时。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将表示年代的四位数省去前两位。这样,在新千年到来时,计算机中显示的年代可能不是2000年而是1900年,这就是“千年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类耗资数千亿美元。这件事表明()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B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
C矛盾普遍性的观点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观点
18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矛盾论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19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的是()
A事物的量变和质变            B事物的量和事物的存在
C事物的质和事物的存在        D事物的属性和事物的存在
多选
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中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命题揭示了()
A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是对立统一的
B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观念的东西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E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2.下列例子中属于否定之否定现象的有()
A冰—水—汽
B麦株—麦粒—麦株
C团结—批评—团结
D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波粒二象说
E生产粮食—粮食被人消费—生产粮食
3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点是()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
B自然规律有重复性,社会规律没有重复性
C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
D自然规律是自发实现的,社会规律通过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
E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社会规律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人类社会之后才产生的,它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
4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是历史的本体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D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
5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E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6人的意识的主观性方面表现为()
A反映形式的主观性
B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差别性
C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
D对客观实物反映的超前性
E对实物反映的虚幻性
7《传习录》记载:先生(指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是()
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
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
C.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具有同一
D.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E.肯定人对花的感觉的能动性
8下列命题中,属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是()
A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B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同一的
C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D一切质变都优于量变
E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9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认为的世界。在我们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
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
B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C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D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E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10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这表明()
A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螺旋式的
C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不是不可以改变的
D历史有时会向后作巨大的跳跃
E社会形态更替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
11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天下大势,循则极,极则反”
E“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12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E限制事物自身的发展
13 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
A多元论的思想
B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C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E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
14 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
A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
C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
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
E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15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解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 ,鳞似鱼,伏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A观念的东西是转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B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
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16 2006年7月12日凌晨,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以12秒88勇夺冠军,打破了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保持了13年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记录。科林?杰克逊在谈起自己已被打破的记录时,没有一丝沮丧:“我一点也不失望,正相反,我感到非常兴奋”。他说:“记录本来就是用来被打破的。”这在哲学上的启示是()
A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B不断超越前人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C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D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
17近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    )
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B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C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
D事不必难,知难不难
18唯物主义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主要形态有()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9一切唯心主义都认为()
A万事万物都是精神的产物              B意识具有能动性
C主观意志决定一切                    D世界是不可知的
20人们常以“心想事成”来表示祝愿,但心想事未必成,这是因为()
A思维和存在具有直接同一性        B只有符合实际的想法才可能成为事实
C意识不能转变为物质              D外部物质世界决定人的思想意识
21根据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的原理,应承认()
A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B错误的思想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一切物质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
D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客观世界而且能够创造客观世界
22“思想从来也不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范围:在任何情况下它只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思想范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这段话表明()
A意识不能反作用物质              B意识具有创造性
C意识能创造物质                  D实践才能改变现存事物
23在意识能动性问题上。下列那些判断是正确的()
A意识能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物质
B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C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规律为基础
D意识对客观上世界的反作用是通过实践实现的
24人们对于同一现象的认识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原因是()
A意识能够建构认识的对象
B认识主体受到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影响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对同一认识对象产生差异的根源是客观的
25 “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
A有力地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
B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
C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规定
D意识可以创造物质
26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原理是()
A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理论基石
B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C对世界的多样性和同一性关系的正确解决
D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核心
27下列属于社会实践基本形式的是()
A司法人员办案   B艺术家表演  C运动员训练  D农民育种
28在生产实践中,“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这段话表明()
A实践不能创造物质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实践活动要以物质世界的存在为前提    D实践改变物质存在的形态
29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的进一步加剧,并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由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海啸很快蔓延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材料说明联系具有普遍联系的特点,联系的普遍性的含义有()
A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
B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的
C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D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它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30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的客观性是指()
A事物本身多固有的            
B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C人们不能改变任何事物的联系
D每一事物都同其它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
31下列那些现象是矛盾同一性的表现()
A一团和气,与世无争           B敌我双方军队展开激战
C敌中有我,我中有敌           D团结互助的进步集体
3217世纪末,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说,认为光是由微粒状的物质组成的。不久惠更斯提出了光的波动说,认为光是一种波动。19世纪初,波动说又重新提出,并用实验有力否定了牛顿的微粒说。19世纪末,光电效应等一系列的实验向波动说提出了新的挑战。爱因斯坦最终冲破禁区,创立了光的量子学说,认为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以上材料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一切事物都是对立面的统一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3下列做法符合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有()
A“解剖麻雀”、抓好典型                 
B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C“集中优势兵力”、反对“两个拳头打人”
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34 下列现象中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是()
A许多小河汇成大河
B生产力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C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发芽,长成禾苗
D认识由感觉到知觉和表象
35辩证的否定观认为()
A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
B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C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D否定是扬弃即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36下列命题蕴含中国传统哲学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思想的有()
A“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B“合实生物”
C“不平不阪,无往不复”
D“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37科学是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因此“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这个论断()
A正确的反映了必然性和偶然性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B违背了科学的任务是通过偶然性去揭示必然性的事实
C正确揭示了科学的严谨求实的态度
D实质上是主张纯粹必然性的机械决定论
38辩证思维方法“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指()
A在思维中形成“许多规定的综合”和统一的过程
B在思维中再现具体的过程
C由抽象规定,经过逻辑中介,形成思维具体的过程
D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
39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能动性表现为()
A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B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
C意识活动对生理活动的控制性
D意识不仅能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40下列那些见解引导人们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A按图索骥                  B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C意见支配世界              D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地板
 楼主| 北方之狼 发表于 11-10-22 15:39: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方之狼 于 2011-10-22 15:42 编辑

                                                       第三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单选
1承认“人类的一切认识都具有相对性”是()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归辩论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怀疑论的观点
2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根据在于()
A真理是感性的存在,不是感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实在的
C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D真理是事物多方面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
3法国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对每一件事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4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体现了一般物质实体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其中体现了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的关系是()
A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B创造者和被创造者的关系
C能动者与受动者的关系                           
D限定与超越的关系
5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B改造和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C相互依存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6对感觉是认识起点的观点是()
A唯物主义承认,唯心主义不承认       B唯心主义承认,唯物主义不承认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       D辨证唯物主义承认,形而上学不承认
7恩格斯指出“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改造自然扽能力
8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在强调()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并不重要
9真理客观性主要是指()
A真理是对客观事物事物及规律的正确认识
B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C真理性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内容
D真理性认识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1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A实践主体的素质的差异              B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C社会实践总是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D实践受到实践主体的认识水平的制约
11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这段话在哲学上体现了()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B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发展的过程性
12人们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不断毁林造田、开荒种地,结果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泛滥。这表明了()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B价值原则违背了真理原则
C真理原则违背了价值原则                 D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不能并存
多选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讲的主体是()
A人的主观意识                 B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一定的社会集团和社会         D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
E一般的人
2“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
A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唯我主义观点     D反理性主义的观点     E承认主观能动性的辩证观点
3真理和谬误是()
A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B相比较而存在的       C相斗争而发展
D没有本质的区别              E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意味着()
A任何真理都不存在绝对的因素        
B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C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D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E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A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B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C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
D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E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6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E.意识构建认识对象
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起源于经验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E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8  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
A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D 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
9 中国古代荀子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其哲学含义是说()
A能够认识世界是人的本性
B客观世界能被认识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所决定的
C人的认识是对外界的反映
D人们通过实践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
10下列判断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践是第一的观点是()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C“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D“一步实际行动胜过十打纲领”
11中国汉代王充在批判孟轲的“良知”、“良能””时说:“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这在哲学上坚持了()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C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
D唯物主义可知论的观点
12德国物理学家、生理学家兼心理学家赫尔姆霍茨认为,蚂蚁能看见紫外线而人却看不见,可见人的感官的局限性构成了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对他的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他没有看到人的感官的局限性是可以突破的     
B.他没有到人的认识能力具有无限性的一面
C.他没有看到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D.具有不可知论的倾向
13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并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这是说实践所以高于认识是因为()
A.实践包含着认识,而认识不能包含实践
B.实践是实现思想目的的感性物质活动
C.实践是认识的根源,认识是实践的产物
D.实践可以离开理论认识的指导
14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表现在()
A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主体反映的超前性
C主体反映的创新性
D在人的头脑中再现一出一个物质世界
15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A是由认识的任务决定的          B才能达到对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认识
C才能有效的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D是认识过程中的质变和深化
16“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这个命题()
A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B在实际生活中容易产生荒谬的判断
C忽视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D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混淆
17在认识活动中,情感、意志、想象等非理性因素是()
A在认识活动中具有解释作用
B起激发和调控的作用
C同理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D受到理性因素的决定与制约
18人的认识之所以具有反复性,是由于()
A受主体的认识能力的限制
B受主体精神状态的限制
C受社会历史实践水平的限制、
D受客观事物及其本质暴露程度的限制
19承认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就是承认()
A真理的客观性        B世界的可知性   
C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D真理的主观性
20在人们认识和实践的活动中
A失败中孕育着成功,失败是成功的第一步
B正确的认识必定能导致成功的实践
C只要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力因素就能变失败为成功
D正确的认识也有可能导致失败
21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
A不同的人、不同的阶段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
B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
C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
D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5#
 楼主| 北方之狼 发表于 11-10-22 15:44: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方之狼 于 2011-10-29 15:15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金币 +25 收起 理由
范老师 + 5 + 25 感谢您积极参与论坛交流

查看全部评分

6#
范老师 发表于 11-10-22 17:41: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7#
〆_影。 发表于 11-10-22 22:24:2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8#
孔凡洋 发表于 11-10-22 23:01:54 | 只看该作者

谢了LZ
9#
uiioo 发表于 11-10-27 20:50:4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10#
 楼主| 北方之狼 发表于 11-10-29 14:55:22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单选
1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范畴是指()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经济形态和政治形态的统一
C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统一
2区分社会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
D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3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
B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
C剩余产品的出现
D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
4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
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D.自由理性的外化
5“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力越发达,社会形态越先进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因为()
A生产力是第一性的,生产关系是第二性的
B生产决定分配和消费
C生产力有客观性,生产关系有主观性
D生产力最活跃、最革命,生产关系相对稳定
7“政府终归是少数人的政府,不管这些少数人使用一个人的名义,还是使用许多人的名义”这段话()
A指出了国家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的界限
B明确了国家是具有强制力的机构
C承认国家是个历史范畴
D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8历史进步的曲折性和反复性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的发展具有与自然界发展不同的特点
B旧的社会势力和反动阶级顽强而持久的反抗
C人类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局限
D自然灾害的危害和人的自私观念作祟
9认为“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观点()
A揭示了人的能动性的发挥受规律的制约的正确观点   
B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的错误观点
C强调客观规律下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正确观点      
D否认了人的主体自觉能动性的错误观点
多选
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变化不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脱离社会存在独立发展
C社会意识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2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意识理解为()
A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         B社会存在的反映
C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统一   D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的统一
E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3“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命题表明()
A人是社会的主体                 B历史是由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的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自觉选定的   D历史规律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
E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4在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政治法律制度
C国家政权                  D社会意识形态       E社会风俗习惯
5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
A多数人选择的道路   B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
C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 D能够解放发展生产力的道路
E能够实现社会公平的道路
6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E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
7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A 人人创造历史
B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C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 人们总是在既定条件下创造历史
E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8“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已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段话表明科学技术是()
A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B历史变革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
C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D一切社会变革中的自主性力量
9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C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10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依赖性,这是因为()
A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客观来源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发生变化和发展
D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互的产物
11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生产中形成的经济关系,是生产力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形式。下列社会现象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的有()
A劳动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B企业管理水平的高和低的关系
C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D人们在生产中的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
12下列各项属于意识形态的有()
A思维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B艺术、法律、政治思想
C小说、诗歌、戏剧                    D哲学、道德、宗教
13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的过程和一切因素的总和,它的一般特点是()
A阶级性     B客观性    C相对独立性    D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14下列对于社会形态分析正确的有()
A社会形态是抽象的         B社会形态是历史的
C社会形态是全面的         D社会形态是多样的
15判定某种上层建筑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主要是看它()
A是否与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应,是否能帮助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
B是否能限制与自己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的发展
C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D是否能帮助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巩固
16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一个民族之所以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取决于()
A国际交往    B名族利益   C社会的基本矛盾    D对历史必然性和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
17社会基本矛盾是()
A其它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          B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主要矛盾
C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D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
18我国的改革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但不属于社会革命的范畴,因为()
A改革是自觉调节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B改革不触及生产关系
C改革只在上层建筑中进行
D改革不是变革现有的根本经济、政治制度
19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的关系是()
A对科技的使用不当是造成“全球问题”的重要原因
B科技越发展,“全球问题”越严重
C科技发展要为解决“全球问题”创造了条件
D要把科技发展同变革、调整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管理、更新观念结合,综合解决“全球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3 20:00 , Processed in 0.10790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