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州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导师简介,帮助你选导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中国电信 发表于 11-10-30 09:05: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导师                  职称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1:          黄耀志(男)            教授              城镇生态化规划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简介 :1982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 1996年获德国汉诺威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聘任教授,曾任重庆直辖市城市规划协会副理事长,重庆直辖市知识分子联谊会副理事长,四川美术学院城市规划顾问。现任中国科学院、建设部山地城镇与区域研究中心副主任、苏州科技学院建筑城规学院副院长、城市规划学科学术带头人、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桂林工学院和湖南工学院客籍教授、丽江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地城市规划与古城保护顾问,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与区域规划委员会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城镇生态化规划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方面,坚持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江苏省特色专业“城市规划专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获江苏省精品课程“城市详细规划设计”1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科研方面,曾主持建设部中德合作项目“中德城市可持续发展比较研究”,参与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项目。主持完成“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小城镇科技发展重大项目”子课题研究、中国科协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城市承载力及其危机管理研究—— 苏州市城市土地利用特点和承载力分析”等项目。作为第四完成人完成的“山地城镇生态化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获2004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在研项目有“城镇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及调控研究”、“ 环太湖地区生态网络建设与土地资源整合对策研究”等省部及课题3项。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领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方面具有较深造诣,发表论文 30 余篇、著作 3 部。在德国出版的专著《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提出了“城市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操作模式”,被德国电视二台 (ZDF) 及下萨克森州报 (1996.03.26) 报道为“独一无二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黄氏策略”,得到同行的好评。



  2:            杨新海(男)           教授            城市规划设计与理论      

简介:1984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其后分别留学意大利和英国,获英国硕士学位。现任苏州科技学院副校长,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兼任国家建设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江苏省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苏州市专家咨询团成员,苏州市人大常委会、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聘请的立法咨询员,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等职;先后荣获江苏省第一、二期“333”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苏州市归国留学人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是苏州市主要党政领导重点联系的高级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规划设计与理论。
   长期从事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学上,主持了苏州科技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的建设、改革和发展,荣获江苏省特色专业称号;参加了教育部教改可体研究1项,现正主持江苏省教育厅精品教材建设重点项目和教改研究课题各1项;作为参加者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作为第二完成人获江苏省优秀课程1门。科研上,主编小城镇规划与建设丛书一套共9本,参编大型工具书《小城镇规划资料集》,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20余篇;作为第二完成人参加了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专项的子课题研究1项,主持或主要参加省部级课题研究2项,市厅级课题研究2项,主持承担地方委托的重大规划设计研究项目数十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或优秀规划设计奖励近十项;在城镇化理论与小城镇规划、城市工业园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特长,经常受邀担任各地规划评审或咨询专家,在省内外学界具有一定影响。



3:        时匡(男)          教授            城市设计与理论

个人简介:  196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曾任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日本神户艺术工科大学客座研究员、高级访问学者;1993年起任苏州工业园区总规划师,兼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是全国首批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世界华人建筑师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建筑设计大师、苏州科技学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学术带头人,空间设计研究所所长、并担任许多城市的建设顾问。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设计与理论
  时匡教授主持完成了230余项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工程项目,面积达150多万平方米,在建筑创作中不断推陈出新,其中有12项作品获得国家、部、省级优秀设计奖,在国内外发表过许多论文及专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作品集,韩国也专门为他出版了设计作品专刊。他曾多次代表中国建筑师出席各种国际建筑界重要会议并发表论文。近年主持了中国、新加坡两国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



4:   袁中金 (男)             教授      

个人简介: 袁中金, 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1995年任教授,国家建设部村镇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任苏州科技学院科技处处长。
    主持的主要纵向项目有:(1)国家科技部“小城镇科技发展重大项目”中“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2)国家科技部“小城镇主导产业选择、培育和升级政策”。(3)国家科技部“小城镇人居环境的结构和形态规划”。(4)国家建设部“小城镇发展和规划理论研究”。(5)国家教育部“资本流动与大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主持的地方应用课题有:(1)苏州市计委“建设苏州区域城市的战略和政策研究”;(2)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苏州统筹城乡的战略和政策研究”;(3)合肥市规划局“合肥市‘十一五’城乡建设规划”;(4)合肥市高刘镇政府“安徽肥西高刘镇总体规划”;(5)常州市规划局“常州城市东西两翼发展规划研究”;(6)常州市规划局“常州市主城外围片区概念规划”;(7)张家港市政府“张家港生态城市建设规划”(8)苏州、昆山、张家港、常熟等市住房建设规划;(9)合肥卧龙山景区详细规划设计。
    出版专著和论文有:《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2007年2月,东南大学出版社;《小城镇发展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小城镇生态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主编《小城镇规划与建设》丛书一套9本,250万字,东南大学出版社。在地理学报、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汇刊等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省部级奖励4项。



4:   秦明周 (男)       教授             土地资源管理与区域发展规划

个人简介: 中共党员,博士后,公共管理专业 (MPA) 硕士生指导教师,河南省省重点学科人文地理专业学术骨干,跨世纪优秀学术群体成员。国家注册土地估价师,河南省地质公园第一批评审专家组成员。现为苏州科技学院重点学科人文地理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
  主要研究方向是:土地资源管理与区域发展规划。
  1995年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博士毕业。1997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博士后出站。1999年被美国国务院选为世界“杰出人士”,并应邀访美。2002年选入河南省委组织部的首批博士锻炼服务团,任河南省漯河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漯河市政府经济发展顾问,十佳先进社科工作者。
  业务上,1995年以来,担任自然资源专业硕士导师,2001年任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硕士导师,2003年担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导师。讲授课程有:土地经济学环境资源经济学等 6 门。近几年以来,主持和参加各类科研项目 20 多项,其中主持国家、省部、国际合作项目 5 项。 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 5 次,市厅级奖励 10 多次。 在《地理学报》、《土壤学报》、《水土保持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 30 多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5 次。专著 2 本;参编 2 本,其中一本由美国霍普金斯 ( Johns Hopkins) 大学教授 M. Gordon Wolman 主编,美国国家科学出版社出版。



5:         夏健(男)         副教授          城市设计与理论      

个人简介: 1984年7月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至苏州科技学院后,历任建筑设计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系副主任、系主任等职,曾 四次被评为院“优秀教师”或院“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期间先后在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重庆大学、意大利罗马建筑技术培训中心(CEFME)、意大利罗马 Tomasso Valle建筑师事务所、同济大学等处学习5年多。现为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兼任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建筑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院科协学术交流部部长、院学报(工程技术版)编委、苏州科技学院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注册规划师。
  主要从事城市设计及理论、各类建筑设计与理论的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以城市片区城市设计、居住区详细规划为研究及实践重点,并取得了大量成果。
  近年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设计与理论
  近五年主要成果有:获省部级优秀设计奖三项、市厅级科研奖两项;主研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一项、主持完成院级科研课题两项;出版《小城镇中心城市设计》等专著两本、在《城市规划汇刊》、《新建筑》等杂志发表论文近二十篇;年均主持完成横向课题近十项。在研省部级、市厅级、院级科研课题各一项,横向课题多项。

6:    杨忠伟(男)       副教授         特大城市发展规划;小城镇发展规划。

个人简介:现任苏州科技学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兼任苏州市人大常委,江苏省城市规划协会理事,江苏省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曾经担任宿迁市规划局副局长,沭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198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1991年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硕士学位。长期从事城市规划教学、科研和城市规划设计。上世纪80年代末参与了上海浦东发展战略规划,90年代初参与了我国胶东半岛沿海空间发展研究、上海特大城市发展战略研究。90年代以后参与了我国苏南地区,苏北地区、浙东地区、西部地区、福建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大量的城市规划科研和城市规划设计项目。主持完成100多项地方委托或竞标的城市规划设计项目。获国家银质奖一项,建设部一等奖一项,江苏省一等奖一项。主持或主要参加省部级立项科研项目2项。担任小城镇规划与建设丛书副主编。在研部级项目有:21世纪中国东部特大城市的“郊化”。
  研究方向: 特大城市发展规划;小城镇发展规划。
  主要成果:
  1.胶东半岛沿海综合开发研究  199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建设部城乡建设科学基金联合资助项目
  2.苏州古城保护的主题  获1989江苏省优秀论文奖
  3.苏州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获2000国家优秀工程银质奖,2000建设部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2000江苏省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4.无锡市东北塘镇总体规划  获1987无锡市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5.昆山淀山湖镇总体规划  1997江苏省建委国家级试点镇
  6.宁波市中心商业区城市设计  2000宁波市政府竞标第一名
  7.苏州东山镇总体规划  2001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8.苏州光福镇总体规划  2001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沙发
 楼主| 中国电信 发表于 11-10-30 09:05:49 | 只看该作者
7:   朱建达 (男)      副教授        城市规划设计与理论、城镇化与区域规划、小城镇发展与规划设计

   个人简介:  1985年毕业于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城市规划系城市规划专业,现为苏州科技学院研究生部副主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设计教研室教师,小城镇规划研究所所长。
     长期从事城市规划的教学、科研和实践工作。
     教学上,承担过城市规划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多门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态度严谨,教学质量优秀,《城乡规划原理》课程获省二类优秀精品课程。
     科研上,2006年以来,出版专著1本,发表论文6篇,主要科研项目有:
(1)科技部<<小城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政策研究>>国家级科研项目 ;
(2)建设部<<小城镇空间形态发展研究 >>部级科研项目 ;
(3)国家级新农村建设试点《龙亢农场发展规划》;
(4)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张家港市程墩示范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5)省级旅游度假区《昆山阳澄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修编)。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规划设计与理论、城镇化与区域规划、小城镇发展与规划设计



8:   洪杰  (男)    副教授       城市设计与理论、小城镇发展与规划设计

个人简介: 1984年7月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本科),1989年2月东南大学建筑系研究生毕业获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曾任苏州科技学院建筑系主任助理、系副主任等职,现为苏州科技学院建筑系副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会员。先后荣获苏州市高级人才培养对象等荣誉称号;数次荣获院“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设计与理论、小城镇发展与规划设计。
  主要从事各类建筑设计与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及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教学上,承担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现代建筑设计理论等多门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态度严谨,教学质量优秀。科研上,近几年以来,主持和参加各类科研项目 10 多项,获省部级优秀设计奖一项、市厅级优秀设计奖两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年均横向课题十余项。首次提出了“建筑环境观创作思想”的设计理论,在城市设计、校园规划设计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经常受邀担任各级、各类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的评审或咨询专家,得到社会同行的认可。



9:    文剑钢  (男)    教授     城市设计   城市意象、景观与环境艺术设计

个人简介: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建筑学硕士。现为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所所长,室内设计系艺术设计专业学术带头人。
  1989年以来,从事高等院校的城市环境设计教育工作。在建筑设计、城市景观与环境艺术设计方面有较高造诣。设计、主持、参与多项重大工程。曾在广州美院等艺术类院校攻读、研究绘画和建筑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具有较深厚的艺术素养和造型功底,较强的城市景观与环境艺术设计能力;设计作品参加省市展览、被广州美院收藏,多项工程在业内有良好的评价和影响。
  多年来,曾主持、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完成城市环境、景观规划与设计项目数十项,主要项目有:威海国际金融中心大楼建筑外观设计;江阴市申港镇中心公园与市民生活广场概念设计;随州市广场财政综合大楼建筑设计方案;贵州省展览馆一期改造室内装饰工程设计与施工;贵阳市大西门五交化大楼首层北楼室内设计装饰工程;深圳市华光娱乐城室内设计方案;济南市邮政枢纽一期改造工程室内设计;山东省国税局干部培训中心负一层康乐中心室内设计与装饰工程等等;在《城市规划》、《城市问题》、《装饰》、《室内设计ID+C》等国家级专业核心刊物、专业期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出版《小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设计》专著一部。
    在教学上曾主持并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苏州科技学院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等多项奖励;辅导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专业设计竞赛,连年获得一等、二等奖等3个。
作为艺术设计专家进入江苏省高校专家库;苏州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多次参加省内外、苏州市建筑与装饰工程招投标以及室内设计工程的方案评审工作;担任苏州市勘察设计装饰行业专家组组长、专家委员;获得中国室内设计优秀导师奖、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科技学院优秀教师等多项奖励和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 城市设计   城市意象、景观与环境艺术设计



10:黄明华 (男)   副教授   

个人简介:198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1988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区域地理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学位
  目前主要从事城市地理与区域经济的研究。
  先后主持《上海铁路局铁路自然灾害研究》、《太湖流域旅游资源开发与交通协调发展 》、《苏沪一体化与苏州城市功能提升》等省部级课题,参加了《四川省川南国土整治与规划》、《铁路与华东经济协调发展》、《铁路枢纽与城市景观生态协调发展》、《南宁市工业布局》、《常州市行政区划战略》、《徐州都市圈规划》等10项省部级课题,参加《苏州城市化发展战略》、《车排子垦区城镇体系研究》、《苏鲁豫皖边界地区城市研究》等8项市级课题研究。出版《旅游客源地》(合著),在《经济地理》、《城市问题》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苏州城市交通的研究》、《张家港市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等论文20多篇。



11: 单鹏飞 (男)   副教授   旅游规划、城镇化与区域发展

个人简介:1982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1985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助教进修班读硕士研究生课程,1992年在北京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曾任中国地理学会第7届理事、宁夏科委首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现在苏州科技学院城市与环境学系工作,任全国地貌教学研究会理事、东南大学旅游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旅游规划、城镇化与区域发展
  主要成果: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参与(负责人之一)完成地方旅游规划课题多项;目前在研的有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苏州环太湖地区资源结构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江苏省“333”工程资助的“苏州太湖风景区农村城镇化与旅游发展的研究”等课题。在《科学通报》、《地理学报》、《地质论评》、《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专著1部(合著)。曾获宁夏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三等奖,江苏省高校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三等奖等,并多次参加国际地理学术会议和全国学术会议交流。
  曾获“宁夏青年科技奖”,“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称号;入选江苏省“333工程”1998年一期、2002年二期梯队成员。



12:王雨村(男)  副教授   城市研究与发展战略、城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

个人简介: 1985年7月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1992年于同济大学获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学位。现任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研究与发展战略、城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
  长期从事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实践工作。教学上,承担过城市规划本科专业多门主干课程教学任务,教学经验丰富、勇于改革创新、教学质量优秀,现承担的城市详细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原理等课程广受好评,曾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省优秀二类课程等多项奖励,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各类专业设计竞赛频频获奖;科研上,主持或主要参加省部级立项课题研究3项,并参与了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研究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建设部城乡建设科学基金研究项目1项,出版专著《小城镇总体规划》1部,并在专业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参与了苏南、苏北地区、福建、广东、江西以及西部地区大量的城市规划科研和城市规划设计项目,具有丰富的城市规划实践工作经验。
板凳
 楼主| 中国电信 发表于 11-10-30 09:05:57 | 只看该作者
13:侯爱敏 (女)    副教授    城镇化与城乡规划、城市生态、旅游规划等领域

侯爱敏,1975年2月生,九三学社成员,博士、副教授,城镇化与区域规划方向硕士生导师,现任地理与资源科学系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城镇化与城乡规划、城市生态、旅游规划等领域。
  主持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城市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恢复研究”、“我国城市住房空间组织模式研究——以苏州、昆山和张家港为例”和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项目“城市住房建设规划基本理论和技术规范研究”等。
  副主持项目:江苏省环保厅《循环经济教材》编写,国家科技部和建设部课题“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小城镇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政策研究”、“生态城镇规划和案例分析报告”,以及地方应用课题“苏州市住房建设规划”、“昆山市住房建设规划”、“张家港市住房建设规划”、“常熟市住房建设规划”、“苏州新区住房建设规划”、“合肥市撮镇总体规划”等。
  参与项目:1998-2001,参与多项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2001至今,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了“张家港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连云港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如东生态县建设规划”、“常熟市海虞镇环境优美小城镇建设规划”、“安徽省合肥市‘十一五’城乡建设规划”、“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发展规划”、“长丰县南部经济区总体规划”、“肥东新区发展战略规划”、“苏州市十一五城乡统筹规划”、“苏州统筹城乡的思路与对策研究”、“苏州市建立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思路和对策研究”、“苏州城镇化指标体系研究”、“常州市主城外围片区概念规划”等等多个实践性课题。
  论文与专著:在《科学通报》、《生态学报》、《城市规划》、《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城市问题》、《城市发展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1篇被SCI收录。作为副主编在编“中国小城镇发展理论重构与战略研究丛书”一套8本,其中独著1本,合著1本。
  获奖情况:广东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苏州市新世纪高级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称号、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届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14:  谭颖(女)  副教授  城市设计与理论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
个人简介:1991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系,2005年取得建筑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苏州市建委主任助理兼规划设计管理处长、苏州市建委副主任、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苏州市规划局局长。2003年 1月在苏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苏州科技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设计与理论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

    主要从事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和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在《城市规划汇刊》等专业学术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经常受邀担任各级、各类城市规划与设计的评审或咨询专家,得到社会同行的认可。

近期代表性论文:

对苏州观前地区整治更新的思考与建议,现代城市研究2003/05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实践与思考,城市规划汇刊2003/05

古城保护实践的系统性思考,现代城市研究2004/0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5-5 10:40 , Processed in 0.092326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