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学习的大格局》——学会学习,你将技高一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9-5 14:3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习的大格局》

就素质而言,具有大格局的学习观远比聪明本身更重要。如果能完善自己的学习思想并掌握综合技能,那么,你的知识学习将技高一筹。
—— 编者的话



绪论: 现代学习观
树立素质学习观念,
走进新世纪的起点;
努力掌握生存本领,
是社会竞争的必然。

据悉,出席美国科学年会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一致认为,21世纪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学校传授给下一代的将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技能。
一、要树立“素质学习”的理念
21世纪的教育将从一次性学习向终身学习跃迁:终身学习,永远成长。教育将不再只是大中小学意义上的学历教育,而成为一个人的终身需求。因此,要树立“素质学习”的理念,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
1、中学生是“素质学习”的主体
当前,普及“素质教育”的浪潮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国。在素质教育闪亮登场的今天,我们认为“素质教育”与“素质学习”是两个主体不同而相对应的概念,正如“教”与“学”是两个对应的概念一样。
确切地说,素质教育着眼于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和人格健康发展,它是针对教育者而言的;素质学习则是对学习者而言的,它着眼于学习者自身如何学习知识和是否掌握其技能,从而把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作为学习的主要目标。所以,本书提出的“素质学习”概念,是专指学习者形成学习品质和能力的完善过程。它有三层含义:一是要用科学的学习理论来武装学习者的头脑;二是学习者要具备自我调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三是学习者要在不断的实践中熟练掌握高超的学习技巧。我们之所以提出这一概念,其宗旨就在于鼓励中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从而切实地呼应素质教育的根本。
某中学的一位老师为学生上综合素质课。老师说:“你们不用记,只要用眼睛看就足够了。”他拿出一个广口瓶放在桌上。随后,他取出一堆较大的石块,把它们一块块地放进瓶子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瓶子满了吗?”所有的学生应道:“满了。”他反问:“真的?”说着他从桌下取出碎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壁使碎石填满石块间的间隙。“现在瓶子满了吗?”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一位学生应道。“很好!”老师又拿出一些沙子,把它慢慢地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的所有间隙。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没满!”学生们大声说。然后这位老师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他望着学生,“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一个学生举手发言:“它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不管我们的功课多紧张,我们都还能够学习一些其它的新东西。”其他学生表示赞同。“或许你是对的,” 这位老师说,“但是我想告诉你们的是,如果你不先把大石块放进瓶子里,你就再也无法把它们放进去了。那么,什么是你学习阶段的‘大石块’呢?这就是素质的学习与培养。知识当然重要,但个人未来获取知识的能力更重要,切记!”
研究教育的专家认为,人类知识学习方面的某些习性和技能之形成与完善最好在学习的初始阶段,这主要是指幼儿至中学这一时期,一旦错过,就可能造成知识素质的终身“残废”,从而阻碍个人未来智能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趋势。
2、素质学习模式有哪些基本特征
素质学习是指要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同时更要注重磨练和形成基本技能的有效过程。那么,什么是现代的学习模式呢?
劳瑞是美国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去年,她在老师的帮助下,作了一幅图:图上列出了一个夏日她自己一天影子长短的变化。这幅图的完成用了劳瑞一年的时间。劳瑞是怎样作出这幅图的呢?夏天的时候,劳瑞和她的老师同学们到校园里去测量影子的长短。她和她的同学们每隔一小时轮流相互测量,他们记录下影子的测量值和每次测量的时间。同时,他们把测得的数据存储在计算机里面。劳瑞花了近两周的时间学习如何使用表格,她学的是Microsoft Excel,学习的内容包括如何输入数据,如何将数据转化成柱状图等。她还学习使用作图程序,通过学习,劳瑞可以用Microsoft Point缩放物体、画物体的影子和旋转、颠倒和组合物体。两个季度的学习之后,劳瑞已经可以使用Power Point演示程序,可以操作数码相机并把图像下载到计算机中。劳瑞还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网页,学会了使用电子邮件。当学习结束之后,劳瑞已经可以把影子数据做成一个图形,她还用电子邮件和她的同班同学们交流经验。
这种现代教学方式,是把学习信息技术融入到一个并不令人感到枯燥的活动中去,从而使学生更有效地磨练和形成基本技能。中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既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又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训练。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其特征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
(1)学习充满信心。具有“攀高”精神,不畏艰难,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肯定自我,有能力、有信心去实现知识学习的大目标。
(2)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对末知的知识充满强烈兴趣,无休止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敏感并乐于接受,凡事都想看个究竟,刨根问底,并且愿意亲身尝试一番。
(3)强烈的时间观念。珍惜学习时间,善于利用时间。懂得在较短的时间里学得更快、更多、更好,不无端耗费自己和别人的时间。
(4)学习有计划性。对学习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而不是想学就学,不想学就搁一边。而是目标一经定出,“言必行,行必果”,尽力为之。
(5)讲究学习效率。注重追求学习效率,并知道如何去学习,懂得什么知识要思考,什么知识要理解,什么知识要记忆,什么知识可忽略。
(6)正确评价自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价恰如其分,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和批评,善于发扬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
(7)知识结构合理化。学习思路开阔,走知识“杂交”之路,对所有科目知识都认真学习,不偏科。同时,注重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8)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肯动脑、善思考、勇实践,不盲目相信一切,具有敢于批判的精神和创新取向,敢于怀疑权威,唯真理是信。
(9)保持自我心理平衡。有自制力和忍耐力,懂得调节情绪,善于在心理失调中自我解救出来,避免消沉、失意、压抑等消极的心理趋向。
(10)重视科学的学习方法。抛弃读书的死记硬背,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知识学习,在学习方法和技巧上下功夫,注重提高学习的能力。
二、重要的问题是学会学习
中学生有没有会学习的思想意识,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要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固然有诸多的因素,但归根到底取决于他们是否会正确地学习,它实质上决定了你未来的学业和事业的成功与失败。
1、二十一世纪的经济是学习经济
在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知识、信息、智慧、技能、才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生产要素,人才及其智能、知识是社会经济的第一资源、第一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知识经济就其本质而论,可以称之为人才经济。而人才及其知识、智慧、技能,是通过教育、培训、自学,总之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知识经济的核心要素是知识。知识的获取、积累、运用、创新必须通过学习,学习是获取知识的前提,没有学习就没有知识,没有智慧,没有创新,没有能力,没有技术,没有经济。因此,可以说学习就是力量。世界经合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一知识经济的经典文献中高度强调:“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可以决定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经济的命运。”
今天,人类的知识和智慧,无论在容量还是速度上都以指数式增长。21世纪,在高速发展的通讯卫星、光纤通信、超级计算机以及其他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信息爆炸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剧。我们正在步入“技术圈”时代。新知识的增长速度呈现几何级数增加,知识陈旧的周期愈来愈短,知识结构向高度分化、高度综合方向发展,知识更新在拨动着人们学习的心弦。据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调查,半数的劳工技能在3至5年内就会变得一无所用,而从前这段技能淘汰期是7至14年。特别在工程界,毕业10年后所学还能派上用场的不足1/4。因此,学习已变成随时随处的必要选择。但这必须有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即你是否掌握如何学习的技能。
最近,联合国对文盲的定义中有这样的新界定:“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是文盲;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与管理的人是文盲。”事实说明,知识更新迅速,使我们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获取足够的知识,中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能有效地更新知识,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迫切需要。从市场经济角度看,会学习的人将更受社会的广泛欢迎,也更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有一种说法,未来社会就业者要有三张“绿卡”:第一张是知识;第二张是专业才能;第三张是创业本领。所以,学会学习是生存的技能,把握未来的本领。
2、仅靠学校所学知识是不够的
应当清楚地看到,现在每隔五至七年,人类知识总量就要翻一番。但是,目前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因绝大部分是相对稳定的基础知识,与现代社会需要的知识相去甚远,故而,仅仅靠15年的静态教育学习一些现成的知识和技能,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这里有一个很生动的事例,或许会给我们的一生留下教诲:这是美国一所大学毕业考试的最后一天。在教学楼前,有一群机械系大四的学生正在讨论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这是最后一场考试,接着就是毕业典礼了。有几个人说他们已经找到工作了,其它的人则在讨论他们想得到的工作。怀着对四年大学教育的肯定,他们觉得心理上早有准备,能征服外面的世界。他们的脸上显示出很有信心。在他们看来,即将进行的考试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教授说可以带需要的教科书、参考书和笔记,只要求考试时不能彼此交头接耳。校铃响了,他们鱼贯地走进教室。教授把考卷发下去,学生都眉开眼笑,因为学生们注意到只有5个论述题。3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集考卷。学生们似乎不再有信心,他们脸上有可怕的表情。没有一个人说话。而此时,教授手拿着考卷,面对着全班同学,并端详着面前学生们担扰的脸,问道:“有几个人把5个问题全答完了?”没有人举手。“有几个人答完了4个?”仍旧没有人举手。“3个,两个?”学生们在座位上焦燥不安起来.“那么1个呢?一定有人做完了1个吧?”仍然是沉默。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说:“这正是我所预料的。我只是要加深你们的印象,即使你们已完成四年工程教育,但仍旧有许多有关工程的问题你们不知道。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在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于是,教授带着微笑说下去:“这个科目你们都会及格,但要记住,虽然你们是大学毕业生,你们的教育才刚刚开始。”时间消逝,这位教授的名字已经模糊,但他的训诫却在学生们的心中永远闪亮。
现代科学知识迅猛发展,被人们称为“知识激增”的时代。今天,“知识激增”现象对教育领域中长期存在的“仓库理论”提出了疑质。“仓库理论”认为“脑子是贮存知识的仓库”,教学就是用知识去填满“仓库”,学习就是获取知识,智育就是知识的传授和积累。知识越多,则智力越高,越有学问。“仓库理论”十分重视记忆,认为记忆是积累知识的最佳方法。长期以来,大部分学生竟是十年如一日,拼命地将一些不感兴趣的东西塞入脑里,或机械地把它背下来,往往是以一成不变的埋头“猛抠”、“死啃”的习惯性旧方法来学习,应付功课。实际上,这种机械式的学习方式对莘莘学子也只能说是一种时间浪费而已。至少可以这么说:“学校里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从教科书上所习得的一些东西,只不过是单纯的知识之素材而已。”如今,新知识洪流排山倒海般地涌现,使大脑这个“仓库”不可能包容如此巨量的信息。如果中学生在读书期间只是死记硬背,就是脑子里塞满了知识,充其量也只占一生中所需知识总量的百分之十五左右。“知识激增”的事实告诉我们,不能把大脑当作“仓库”去装知识,而必须增强学习能力,学会学习,掌握打开一个个知识“仓库”的钥匙。
所以说,仅靠学校所学知识是不够的。在学习中,中学生要逐步学会如何看书,掌握读书的技巧,发展自己学习的基本素质与能力,真正做到“此志不容稍懈”。
3、关键在于提高学习能力
孔子曰:“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究竟懂得多少并不重要,会学习就会有足够的知识。对于中学生来说,关键在于要提高学习能力,懂得如何去学习。
什么是学习能力呢?学习能力是人们在掌握知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身心力量或本领。爱因斯坦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应始终放在首位,不应当把获得知识放在首位。”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教授也指出:“我们必须改变那种认为只有通过老师教,才能学到知识的陈旧教育思想,要使学生从‘不教不会’变成‘无师自通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制的《学会生存》一书中说:“人为了求生存和为了发展,他不得不继续学习,必须从他的环境中不断地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所没有赋予他的生存技术,人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学习过程和完善过程。”
学习能力不是天生形成的,它是以知识和发挥人的创造性与独立性为基础的,是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的结果。一方面,人的学习能力是在较长时间内逐渐形成的,它不可能靠突击去获得,故而,系统的训练和逐步培养有助于学习能力的形成。另一方面,学习能力的增长虽然比较缓慢,但是人一旦获得某种学习能力后,便具有较长时期的稳定性。因此,学生时代掌握学习能力的人,将会终生受用。1992年1月,美国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首次超越通用公司。《纽约时报》评论说,微软公司唯一的工厂资料是员工的想象力。全球各地的微软公司机构与个人已逐渐认同一项事实:他们最终最大的安全保障是头脑,而非地产或房舍。有人指出,现代社会的生产工具,如今实际已由劳方所掌握,因为那些工具在他们的脑子里、指尖上。事实说明,掌握了学习能力是最大的财富。
我们知道,学校里的学习是教育的主要形式,但过去学校教育对培养自我学习方式并未放在眼里,而教师的讲课才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但随着知识的不断膨胀,各类信息量急骤增长,需要学习的知识量已大大超过了在校学习的有限范围;而且,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知识陈旧率加快,许多新知识是靠学校学习无法获得的,这就必须要靠自学来补充,因此,要想继续获取新知识就必须终身学习。今天,人们在谈到中学生为适应未来变化和知识迅猛增长的时候,都一致强调应把提高学习能力放在第一位。中学生只有获得独立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才能通过有效的读书与学习,从而善于收集处理复杂的大量信息,这样,无论知识陈旧周期如何缩短,科学技术综合化的洪流如何迅猛奔腾,运用自学方式仍能迎头赶上。
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发人深思的小故事:一天,一位老大爷在江边钓鱼,一个七岁的小男孩蹲在一旁饶有兴趣地看,于是一老一少成了朋友。临走时,老大爷收拾好渔具,捡出所钓的一条鱼让他拎回家,这个小男孩却摇摇头。老大爷问:“是不是太小了,那你挑一条大的吧?”这个小男孩还是摇摇头。老大爷又说:“嫌少吧,你多拿几条回去?”这个小男孩仍然是摇摇头。老大爷有些不惑,又问:“这样吧,这些鱼都给你了?”这个小男孩看看那些鱼,又看看老大爷,还是摇摇头。老大爷看着小男孩欲言又止的样子,笑道:“你想要什么?”小男孩这才不好意思地说:“我想要一条钓鱼杆。”老大爷问:“为什么?”这个男孩说:“我以后可以自己来钓鱼。”老大爷哈哈大笑:“孺子可教也。”于是,老大爷爽快地把钓鱼杆送给了小孩子。望着小个子乐颠颠地扛着钓鱼杆远去的背影,老大爷自言自语地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实,这个小男孩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现成的鱼只够吃一次,如果学会了捕鱼的方法,那么一辈子也吃不完。
中学生在校学习应不在于获得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自我学习,真正地掌握自学的能力。我们如果把知识的技能比作“黄金”,那么,良好的学习能力就是“点金术”。黄金固然可贵,然而却难以和点石成金的本领媲美。事实上,就一个人一生所获得的知识总量而言,可以说大部分并非学校老师所授,而是靠自己所习得的。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科学家,历来十分重视自学。达尔文曾说:“我认为我所学到的任何知识都是从自学中得来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只上过三个月小学,靠自学取得一千多项发明而闻名于全世界。著名数学家笛卡儿靠自学,在二十三岁时创立了解析几何学。华罗庚教授早年在小店当学徒,他也完全是靠自学,成为世界著名数学家。法拉第通过自己不懈努力,从一个未曾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的铁匠的儿子,一跃成为英国第一流的科学家。
读完中学是处于升学与就业的叉路口,对中学生来说,其所学到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一旦初中、高中毕业后不能升学,大量的新知识更新与获取还要靠以后在社会中凭借自己的努力。如果在中学阶段掌握学习的本领,可以为未来的再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体地说,一是从自身发展的素质来看,会学习,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提高,理解的程度也会加深;二是从获取知识的时间来看,良好的学习能力把听讲与消化紧密结合起来,可避免学习不得法所走的弯路,从而简化思维过程,缩短获取知识的时间;三是从创造性的角度来看,具有了学习本领,就不只是靠老师的“喂养”与“灌输”,而是用自我思维方式、有独到的见解去能动地理解,这样便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获得真知灼见,这也是未来进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如果把这句话引申开来,那么,我们便可以说:“掌握学习的能力,我们就能走向学业和事业的成功。”
沙发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9-5 14:30:26 | 只看该作者
第一章:学习的八大素质
塑造健康的品质,
增强素质的力量;
战胜平庸和贫乏,
追寻明日的辉煌。

  影响知识学习的主要因素:一是智力,二是情绪。稳定情绪与激发智力相结合,是成功学习的一条基本规律。人们通常所说的个性心理品质,在智力发展和成才过程中的作用已引起国内外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情绪智力商数(简称情商,英文缩写EQ)是美国哈佛大学近年推出的震憾世界的教育新概念。研究表明,在一个人知识学习的成功因素中,智商只占有20%,而情商却占80%。
中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获取知识,要做到真正掌握所学,并且能够在实际运用中取得效果,必须通过有意识的自我培养、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等过程,努力克服心理上、生理上以及社会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各种障碍,努力培养学习的基本素质。我们将学习中应具备的基本要求,经过凝炼和概括,在本书中提出为“学习的八大素质”。这就是:问心、悟心、用心、记心、信心、耐心、细心、静心。其中“问心、悟心、用心、记心”属智力素质,“信心、耐心、细心、静心”属情感素质,八大素质有机地结合,是中学生成功学习的先决条件。
以下,将分为八个部份的内容加以详细讲述。
一、问心——解决疑难问题的起点
“问心”,指的是如何看待和解决困惑、疑难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思考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而问题解决的前提条件则是先要有问题的存在。事实上,有效的学习方式便是经常怀疑,随时发问。知道得越多,就越会发生怀疑,而问题也就随之增加,发问和答案一样重要。
所以说,问心是解决疑难问题的起点。
1、妨碍自已发现问题的原因
从前,一位科学家费尔顿在测定固体氦元素的传热度时,得到数据是当时公认数值的五百倍,然而他却丝毫不怀疑这个所谓已成定论的数值,而深信是自已在测定方法上有错误。后来,英国一名年轻的科学家经过反复测定,得出了与费尔顿相同的结论而一举成名。费尔顿得知此事后,十分感叹自已没能脱掉习惯的帽子而戴上创造的帽子。事实上,如果能够对已成定论的数值提出疑问,进行分析和论证,费尔顿就不会被别人捷足先登夺走荣誉了。
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进化》中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的想象力,这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发现问题是解决的起点,也是解决问题的归宿。发现问题就是发现事物的矛盾,在学习中就是要找出自已的疑问之所在。多年前,李政道教授在同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同学的谈话时指出:“为什么理论物理领域中做出贡献的大都是年轻人呢?就是他们敢于怀疑,敢问。”探求新的知识是从问题开始的,而问题的起点就是疑问,正如巴尔扎克所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却毫无异议的问号。”有了疑问,学习才有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会确立思维的目标,才会积极地去思考。对中学生来说,阅读课本得到的或在课堂上听到的一切,如果不提问题一概接受,即无助于理解新知识,也无助于记忆新知识。对所学的知识,能不能提出问题,是思维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因此,为了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学生在学习中要养成“学则须疑”的思维习惯,善于发现问题。在学习中可能提出的问题,就其来源而言,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听课中没有弄清楚的问题;二是听课过程中联想到的,而在课堂上来不及思考的问题;三是在复习中通过自己的钻研发现的问题;四是老师布置的作业题或思考题。前三类问题,特别是第三类问题,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的。不少学生苦于提不出问题,而使学习无从深入下去,到头来或是使课后学习流于形式,或是以作业代替复习,这种不良习惯将影响学习的效果。一般来说,中学生不大善于发现问题,而且往往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就是一切都懂,发现不了什么问题;要么就说,什么都不懂,同样提不出确切的问题。其实,妨碍中学生发现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怕难,不肯去动脑筋思考,这主要是惰性使然;另一方面,把许多问题看得很容易而觉得不值得去想。这样,也就杜绝了深入探究问题和发现问题的可能性。
因此,每一个中学生都应当克服自己的弱点,在学习中懂得寻找和发现一些问题让自己思考,然后自己去查阅有关参考资料,找出答案。这是开发智能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素质学习的一大关键。
2、学问是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
孩子三至六岁时,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特别好奇,常常会提出许许多多令父母无法解答的问题,比如:月亮为什么有时是圆的有时是弯的?大热天狗为什么张开大嘴伸着舌头喘气?香蕉为什么没有核?蝴蝶下雨天在哪儿避雨?人害羞为什么会脸红?电视卡通是怎么画成的?……聪明的父母对种种疑问,总是采取鼓励孩子的态度。一些孩子善于提出激发大人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是动脑筋、爱思考、渴求知识的表现。
思想敏捷的人就在于将“问题年龄”一直保持深化下去,表现在于喜欢并善于提出问题。俗语说:学问学问,需“学”,又需“问”。 善问,往往是肯钻研的表现,也是进行学习思考的先决条件。法国文豪巴尔扎克曾说过:“生活的智慧大概就是遇事都问个为什么”。马克思的女儿劳拉请她父亲填一个调查表,其中问:“你喜欢做的事——?”马克思答:“啃书本”;又问:“你所喜爱的座右铭——?”答:“怀疑一切!”马克思说的怀疑一切是指科学研究上对一切已有的认为天经地义的结论,必须经过自己探索、思考、研究、审视,予以重新批判,然后决定取舍。
中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学会发问。如能做到凡事都问个为什么,无疑是提高主动性、自觉性,这也是检验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和增长学习能力的一种好方法。清代著名学者戴震少年读书时,有一天,老师讲授《大学章句》。这是南宋朱熹编的一本书,有许多注解。老师照本宣科地讲完“左经一章”之后,戴震听着心中产生疑问,就问:“老师,凭什么知道这一章叫《经》,是孔子说的,由曾子记的?又凭什么知道以下十章叫《传》,是曾子的话,由曾子的学生执笔写的?”老师对他说:“这是朱熹说的,你看,注解上不是写着吗?”戴震却不满足,还是打破砂锅问到底:“朱熹是什么时代的人?”“南宋人。”“那么,孔子和曾子是什么时代的人?”“都是周朝人。”“周朝和宋朝相距多少年?”“差不多有两千年。”“既然相距这么远,那么朱熹根据什么作出这样的断定呢?”老师被问得瞠目结舌,无话可答,不禁赞叹曰:“此非常儿也!”这一事例告诉我们:在学习中要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前人留下的理论知识必须善学、敢疑,这样才不会让问题在自己的面前溜过去。
勤学善问才能长进,不过,敢于提出问题时还要善于提出问题。已故的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张:“对善于提问的,也给高分,也是好学生。”他认为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1929年,茅以升在唐山路矿学堂当教授。一次,一个学生问他,“老师,请您说说,应力在前,还是应变在前?”提出问题的这个学生叙述说,“是这样的,有一本书上讲应力在前,可我看到的另一本书却说应变在前。到底哪个在前呢?我搞不清。”茅以升思忖着:这两本书我也看过,但对谁在前却没注意过,这个学生读书认真,善于发现问题。于是,他真诚地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不过,我一时回答不上来,待我仔细想想再回答你。”他立即钻到书斋和实验室去了,最后验证出应力和应变是同时产生的。
是不是善于提出问题,这是一个人学习能力高低、思考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延安时期毛泽东读了《反社林论》、《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关于辩证法的笔记》、《论一元论的历史观的发展》,以及中国的诸子百家、古希腊哲学家,还有斯宾诺沙、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以及中国学者李达等人的哲学著作,而且作了大量批注。他在抗大讲《矛盾论》、《实践论》,决不照本宣科,而是把讲稿发给大家阅读,到课堂上就是回答并鼓励学生们提问。在学习中,你有必要对新知识提出这样的质询:“这是否和我以前学到的东西一致?它是怎样和我过去的经验及知识结构联系的?它是不是我已接受的东西的逻辑推论?或是一项新的、独立的、表面上讲得通,并且是根据可靠的凭据而成立的?它是不是可以不加怀疑,暂时予以接受?或是看来难以置信,不合逻辑,和我所知道的东西不一致;还是反之是毋庸置疑的呢?”等等。如此,经过磨练,就会提出重要而有价值的疑问。
值得一提的是,解决问题最困难的部分是正确的提出问题。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研究探索事物,都应当在这个方面多下功夫,花大力气。
3、发现问题要对事物敏感
先说个笑话:美国一家大百货公司门口的广告牌上写着:无货不备,如有缺货,愿罚10万。一个法国人去见经理,开口就说:“潜水艇,有吗?”经理领他到18层楼,当真有一艘潜水艇。法国人又说:“飞船呢?”经理又领他到第10层楼,果然有一艘飞船。法国人不肯罢休,又问道:“可有肚脐眼生在脚下面的人?”他以为经理一定会被难住,经理也的确抓耳挠腮,无言以对。这时,旁边的一名店员应道:“我做个倒立给这位客人看看!”
有一些看似无法做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只需打破常规思维,或许迎刃而解。在日常生活中,凡是超越知觉范围的信息,常常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有时候,即使已经察觉到了某种奇怪的现象,仍然会无所发现。思维的这种滞后与麻木,是与严守教条、死守定律、安于习惯、随大流等心理因素有关的。因此,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必须从思想上保持对事物的敏感性,持有探索和批判的精神。理查德•费曼在理论物理界享有崇高威望,曾参与著名的曼哈顿计划,并以量子电动力学上的开拓性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一个星期天,他坐在普林斯顿研究院的餐厅里。旁边有些人在玩耍:把一个餐碟丢到空中,碟子升起时,边飞边摆动,碟子边缘上的红色校徽也随之转来转去。闲坐的费曼开始着手计算碟子的运动。结果发现,当角度很小时,校徽转动的速度是摆动速度的两倍。他兴冲冲地跑去把他的发现告诉同事。同事的反应是:“费曼,那很有趣,但那有什么重要?你为什么要研究它?”费曼老实地回答:“不为什么,我只是觉得好玩而已。”这个回答不能代表所有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却能告诉我们,对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缺乏敏锐的关注和好奇,你就不会在科学研究上有什么出息。因为在我们周围,没有一件事情是毫无意义的。费曼继续推算盘子转动的方程式,并进一步思索电子轨道在相对论状态下如何运动,接着是量子电动力学。一切都是那么毫不费力,一切看上去都毫无意义,可结果呢?费曼后来这样总结他的工作:“结果却是恰恰相反。后来我获颁诺贝尔奖的原因——费曼图以及其他的研究——全都来自于那天我把时光浪费在一个转动的餐碟上!”
提出问题有水平高低之分。一般情况是,许多人往往找到了一个答案之后,就不再去探索更富有创造性的其它答案,但是有的人却能在本质上发现深层次的问题。讲一个普通人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贫如洗的迈克来到芝加哥。当时,美国的建筑业大发展,到处招聘砖瓦工。本来,如果按照常规方式来思考问题,那就是迈克必须赶快借点钱找个地方学砖瓦工挣钱糊口。但是,他却没有这样做,因为有个想法在他脑子里扑腾。他向自己提问:失业的人这么多,但都和我一样没有技术,我为什么不能教他们技术呢?对,我来培训砖瓦工,短期速成。迈克借了些钱,租了间简陋的店铺,请来一位在行的师傅,买了1500块砖头和一堆砂石作为教材。然后在报纸上登出了“你也能成为砖工”的广告,开展起培训业务来。培训班一开张,许多失业者蜂拥而至,他们都愿意出点钱,尽快这会这门眼前正好能混饭吃的技术。结果,由于迈克打破了一般常规思路,敏锐地发现了问题的另一个层次,一蹴而就,当了个训练砖瓦工的人,发了笔不小的财。
由此可见,对事物敏感性,从根本上说是要培养在问题之上建立新的概念和新的联系。
4、“谜底”往往来自实践的启示
脑子里经常有疑问在盘旋萦绕,才能保持旺盛的探索钻研的兴趣。爱因斯坦小时候,有一次聚精会神看一只罗盘。他端详了很久,思忖着:“这指南针一定有什么东西在推它,要不它怎么能转呢?”后来,“月亮为什么不会落到地上来”之类的问题老是不让他安逸。一次,当他用回转的形式搅动茶杯中的茶叶时,感到非常奇怪:“茶叶怎么不被抛向杯沿,反而聚集在茶杯中间回旋呢?”对于这些人们熟视无睹的自然现象,爱因斯坦善于凭借他那非凡的“对事物感到诧异的能力”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后来,当绝大多数物理学家一点儿也不加怀疑地使用牛顿的时间和空间的公式时,他却尝试着用崭新的观点来重新考虑全部问题,终于在1905年提出了引起人们轰动的、影响深远的“相对论”。
学习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在解决某个问题以后,才发现它实际上是另外一个问题,努力并没有真正达到目的。中学生通常不能使问题明确化的原因,是由于对问题缺乏必要的实践,因而不能正确地发现和提出问题。为此,你应当从实践中获取启示,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各种实验、观察、分析来发现和解决问题。举一个例子:现在各国都十分重视档案文件的去酸工作,并把去酸列为档案文件修复工作的一个必要步骤。原来,酸性物质对档案文件有破坏作用。这个结论是美国人巴罗最先发现的。威廉•巴罗是美国弗吉尼亚州人(1904-1967年)。在研究巴罗家族史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旧文件都已经发脆和变质。后来,他来到华盛顿,在一个大学工作室内学习装订书稿,同时经常到国会图书馆参观文件修复方法。他发现十八世纪的手稿已经发脆和无法使用,而十八世纪以前的手稿却十分完好。这是为什么呢?巴罗感到好奇怪。从此,他对纸张变质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下决心研究纸张变质的真正原因。巴罗对大量的档案文件进行分析、化验,发现变质的文件大都有很高的酸度,PH值在于3.0 – 5.5之间;而状况很好的比较古老的纸张,酸度都很低,甚至稍呈碱性,PH值为6.0或高于6.0。于是,巴罗做出了已为现代科学公认的正确结论:酸是纸张变质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人们往往并不是立刻就能提出问题的。人们总是接受实践的启示之后,然后才恰当地提出问题,最后才能解决问题。1822年,美国士兵圣马丁在一次意外的爆炸中,肚皮被炸开了一个大窟窿。一位名叫波门特的外科医生把他救活了,然而不幸的是,圣马丁肚子的左边却永远留下了一个直径2.5厘米的洞,一直和胃相通。为了防止食物从胃里流出来,只得用纱布把它堵住。对于人胃内部的情况,当时生理学家们只知道,人胃里可以分泌一种神秘的汁液,它能够消化食物。可是,这种液体是怎样工作的?食物被消化的整个过程如何?这些都还是未知数。尽管波门特医生原来并不是研究消化问题的,但是敏锐的头脑和丰富的经验告诉他,这个偶然的机遇已经为他提供了一个揭开人胃消化之谜的宝贵机会。他决定抓住它,于是设计了一些有趣的实验。他把一些小块食物分别用线捆住,通过肚皮上的窟窿送进圣马丁的胃里,等到食物被消化到一半时,再拉出来检查。结果他发现,食物到了胃里以后,如果是淀粉类,就被转化为葡萄糖,如果是脂肪类,就被转化为脂肪酸……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使食物实行这些巧妙变化的“魔术师”,是消化液中的一种蛋白质——酶!人胃消化之谜就是这样被揭开了。

5、凭借预测触发问题的思路
人们对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总是凭借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先将问题分化、变形,如果问题仍在,就换一个思路,重新审视,开始另一个循环。这一过程中也包括对问题的预测形式,并通过联想比较、概念重组等思维转换方式,进行一环套一环的逐步推理而展开的。事实上,有时用预测也能触发问题的思路。
在提出问题后要经过分析,先从一系列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不刷牙会使口腔里积着厚厚的齿垢,一说话喷出一股难闻的味道,更大的苦果则是会得牙痛和蛀牙病。然而,为什么孩子们都不太喜欢刷牙呢?很多年以前,牙科医生明娜•杜尔斯女士思索这一问题时,通过调查了解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们受不了成人使用的牙膏味道。因为当时成人使用的牙膏薄荷味太浓,孩子们讨厌牙膏进而讨厌刷牙。这样一来确定了问题的类型,就有助于正确地提出问题了。她预测:如果把牙膏中的薄荷的含量降低,加进一些糖桨和果汁,所制成的牙膏就会受到孩子们的欢迎。于是,这位牙科医生改行制造和经营起果汁牙膏了,她还设计出孩子们喜欢的牙膏精美外包装。结果,果汁牙膏一推出,竟大受欢迎。
人们在提出问题时,也常常面临着选择。而作出有效的选择,则需要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这些能力常常是若干智力要素的综合。预测问题就是根据事物性质来预见未来的发展,并按照事物的特点作出预测结果。实践说明,用预测结论来触发思路的敏感性,表现为要用全力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它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从北京南下的一列飞驰火车里,坐着一个塑料制品厂的推销员。只见他满脸愁云,不声不响。坐在他旁边的一个“知识分子”模样的乘客,关心地问起他有什么难处。那位推销员从包里拿出一个一次性塑料杯子,叹口气说:“我们厂生产这种塑料怀,让我出来推销,我跑了许多地方,人家说已经有这种产品了,都不要货,我只好空手回去。我们厂的产品销不出去,只有停产了。厂里几百个职工都在等着我,盼望我能带着订货合同回去,这下全完了,你说我怎么能不着急!”那位“知识分子”拿起他的塑料杯看了看,觉得质量还不错,就说:“你别发愁,我给你出个主意,你回去试试。”推销员喜出望外,连说:“那就太感谢您了!”那位知识分子说:“你们的产品质量并不差,价格也不比别人贵,为什么卖出去呢?因为别人已经占领了市场,你们又没有新的特色,所以没人要。其实,这种杯子在火车站、列车上,消费量都很大,如果你们在杯子上印个铁路交通图,把这条铁路的沿线大站名标上,在这条铁路上卖。这条铁路卖过了,又设计另一条铁路的专用杯。全国有许多铁路,你们能不能就专门做铁路上的生意?”听了这个建议,那位推销员如获至宝,回去立即向领导汇报。厂里马上采取措施,改进后的产品,果然畅销。一个有预见性的思路提出,救活了这个塑料厂。
由此可见,如果离开了提出问题和明确问题,解决问题只能是一句空话。
6、勇于向已有的知识挑战
《晋书•车胤传》记载了车胤小时苦读的轶事:他自幼嗜读,家贫无钱买灯油,就在晚间捕捉一些萤火虫装进白练囊照明,终于以“寒素博学知名于世”,后做了大官。清朝的康熙皇帝初读到这个故事,原也信以为实而且深深赞佩。后来转念一想,到底这囊萤照读的效果是否可靠?于是在一个秋晚,让近侍们捉到一百只萤火虫拢总装进大白练囊里,进行照明读书的测试。结果效果非常糟糕,尽管当时书籍是木版刻印的大字,可字形笔画都看不明,根本无法靠它读书。他以此事为例,告诫大臣们说:“简册所载,有不可尽信者。”
中学生在学习中,要勇于提出问题。一般来说,正确地提出问题,往往是对已有知识进行诘难和挑战,并使已有的知识面临危机感。美国著名的航天基地纳什维尔有位叫海施的乡村歌曲词作者,他宣称目前的研究课题是:证明爱因斯坦和20世纪其他著名物理学家的理论错了。要想证明爱因斯坦有错,几乎是痴人说梦。但是,在相当保守的世界物理学界中真有几位人物在这样干。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基奥正在做一项令人不可思议的试验:让两个光子赛跑,结果以光速前进的光子落后了。比这个光子快的是穿过障碍(隧穿)的光子。这是否就证明光速不是宇宙中最快的呢?当然,他们不是要彻底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推翻,而是证明其中有关光速最快的理论是错误的。(按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超光速是不可能的。)但有趣的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对这些科学“疯子”的研究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并给予资助。这是因为人们希望在太阳系中寻找有生命的行星并去拜访。但是星际间的距离太大了,以登月“阿波罗”号的飞行速度要用几乎100万年的时间才能达到我们的近邻,即便是光速走个来回也需要几个世纪的时间。让宇宙飞船以超光速飞行的意义,可想而知。
电影《星球大战》的空间斗士如何到达遥远的星球呢?他们是把太空像一张纸似的折叠起来,这样,相隔遥远的星球紧紧地挨在一起了,他们称之为“超太空”。 科学家猜想通过时空隧道可穿越银河系。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任何物质都可以把三维的空间和一维的时间变形。像地球这样大的物质引起的四维畸变形成了引力。十年前,有些科学家想到,根据这一理论,如果物质的质量越来越大,而体积越来越小,空间一时间会畸变得薄如纸片。当然,四维的畸变很不好理解,不妨把我们所在的太空设想为一张可伸缩的纸片。在纸片上从A点到B点的最短距离是直线距离。但是,由于畸变,纸片折了起来,A点叠加在B点上。结果,从A点到B点的直线成了曲线,距离远了,而最短的距离是从A到B钻的一个洞。这就是蠕虫效应。太空与时空中的蠕虫洞能把我们直接连接到很多光年以外的地方,是太空旅行的捷径,比“直线”传播的光快多了。美国航空航天局路易斯研究中心科学家兰迪斯认为,穿越蠕虫洞时没有经过任何东西,这和相对论并不矛盾,只能表明蠕虫洞是相对论的漏洞。
如果有一天人类通过时空隧道穿越银河系,那么,爱因斯坦有关光速最快的理论显然有误。但是这可能吗?我们试目以待。
7、探索事物要排除认知偏差
提出问题,需要对客观事物本身及其规律有较充分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用辩证思维的观点进行分析,否则,便会产生对问题的认知偏差,如出现片面性、简单化、静态化和孤立地看问题等。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敢于探索的精神,努力排除这种认知的偏差。
首先,要排除认知的片面性。认知的片面性,即只从某一角度而不能从其它角度或多角度看问题的人倾向。在科学史上,许多理论在提出之初是依据某种观点的,虽然正确地解释一部分现象,但却并不能表明其很完善。后来科学发展了,才使它得到修正和补充,从而成为科学的认识。例如,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波义耳在研究“空气的弹力和重量”问题的实验中发现:在一个大气压下的一个体积的空气,受到两个大气压,体积就会被压缩成二分之一;受到三个大气压,体积就会被压缩成三分之一。1662年,他把自己的实验结果归纳成一个公式: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和它所受的压强成反比。这就是波义耳定律,也有叫做波义耳——马略特定律的。这是因为法国物理学家马略特1679年也叙述过这条定律。到了十九世纪,法国物理学家雷尼奥对不同的气体在不同的压强下,进行波义耳定律的重复实验。他发现,并不是任何气体都遵守波义耳定律。比如气体氮,在一个大气压下一千升,按照波义耳定律,在一千个大气压下,应该被压缩成一升,然而实际上是两升,比按着公式计算出来的值要大一倍。通过大量测定实验,他得出了新的结论:在一般情况下,波义耳定律基本是正确的;在特殊情况下,这条定律应该加以修正。他把适合于波义耳定律的气体叫做“理想气体”。这之后,荷兰物理学家范•德•瓦尔斯进一步发现,自然界并没有“理想气体”。各种不同的气体在受到不同压强的时候,体积的变化并不完全一样,他提出一个有名的非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这就是在运用波义耳定律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气体,在压强上加一个改正值,在体积上减一个改正值,这就比波义耳定律更接近客观真理了。这一事例告诉我们,在学习中要不断扩大我们感知问题的范围,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问题,学会使用综合分析方法来提出问题,这样,才能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正确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其次,要排除认知的简单化。认知的简单化,即感知过程中对客观事物作不适当的简化。公元二世纪,古罗马有一个医生名叫盖仑,他通过解剖猴子来研究人体的生理和构造。关于血液在人体里是怎样流动的问题,盖仑认为,亚里士多德讲人的血管里充满空气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他认为血管里盛的是血,血液在肝脏形成以后就存在静脉里。静脉里的血液,有一部分由静脉输进到身体各部分去,另一部分就流入右心房,进入右心室。进入右心室的血液,可以渗透过心室中膈到达左心室,再经过动脉流到全身。在他看来,血的流动是不循环的,就象潮水的来潮和退潮一样来回流动。盖仑在解剖学研究中还贯穿着“目的论”的观点,他认为人体构造和生理机能都是有意识、有目的安排的。他的这些观点一直被奉为经典。1543年,比利时解剖学家维萨里在他出版的著作《人体的构造》中指出,心脏中膈很厚,由肌肉组成,否认盖仑的血液从右心室通过中膈流入左心定的观点。同一时代的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提出了心肺间血液小循环学说。他的研究表明:血液从右心室通过肺动脉和支血管流入肺部,同吸入的新鲜空气相结合,使血液得到澄清,再经过肺静脉和支血管流入左心房,完成了血液肺循环的过程。维萨里和塞尔维特各自的学说向盖仑的观点提出了勇敢的挑战。而真正搞清血液循环的是英国医生哈维。1628年,他出版了《动物心脏和血液运动解剖学研究》一书。他的实验说明:心脏就象一个水泵。当它收缩的时候,就把血液压出来进入动脉,当它舒张的时候,里面又充满了血液。血液都是朝一个方向流动的,它是从左心室流出,经过主动脉遍布全身,再经过腔静脉流入右心室,又经过肺循环而流回左心室。这样,血液在体内形成一个环流,这就是血液循环。哈维的血液循环的学说,终于推翻了统治一千多年的盖仑的错误理论。上述事实说明,不能只凭感觉来简单地看待事物。对事物的认识,要不断深化,才有可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再次,要排除认知的静态化。认知的静态化,即将原来处于变化、发展、相互作用中的客观事物当作静止不变的事物来看待,从而使问题的提出和答案出现偏差和错误。例如,地心说(又称地静说)是古代人们看到太阳东升西沉、绕地球上空运动而形成的朴素自然观。古希腊的学者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论证说,如果地球在动,由地上看见夜空中恒星的相互位置,应当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视差动”。但是,各地区上空的星象却是稳定的,所以是地静而天动。之后,出现了托勒学说,形成了地心说的行星理论。不过,到了十六世纪初,地心说终于被哥白尼的日心说所替代。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认为,地球和其它行星都绕着以太阳为中心的圆形轨道运动,地球不断自转着。这一事例表明,人类实际上是“坐地日行万里”,但在千余年间却相信“地静说”,这就是因为提出问题和认识问题上,由于静态化而造成的错误。
最后,在认知事物中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孤立地看问题,是指割断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孤立地看待事物。“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这是我国著名古代诗集《诗经》中的诗句。因为古人认为蜾蠃把螟蛉当做自己的养子,所以现在我们常把收养别人的孩子叫做螟蛉子,但《诗经》中的这句话其实是错误的。蜾蠃是一种细腰蜂,传说蜾蠃只有雄的,没有雌的。那么,它是怎样传宗接代的呢?据说桑树上有一种小青虫,名叫螟蛉。蜾蠃飞到桑树上,把螟蛉偷偷地衔回自己的窝里,还对它念念有词地说:“象我!象我!”七天以后,螟蛉就变成了和蜾蠃一样,成了蜾蠃的儿子。这个传说流传了一千多年。到了南北朝时,有个名叫陶弘景的人读到《诗经》这句诗,觉得不可信。虽然查了不少书,可是说法都是一样的。后来,他通过认真观察,发现蜾蠃不都是雄的,也有雌的,它们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而且,他还发现蜾蠃的窝里不仅有衔来的螟蛉,还有一些小肉虫地动。这些小肉虫咬着螟蛉,当螟蛉被吃掉后,肉虫就变成了蛹,又过了几天,蛹化成小蜾蠃飞跑了。陶弘景终于弄明白了:原来蜾蠃尾巴上的刺很厉害,先把螟蛉刺得半死,然后把螟蛉衔回窝里,等自己产的卵变成幼虫的时候,就把螟蛉当食物。蜾蠃有自己的后代,螟蛉不过是被蜾蠃用来喂养“孩子”的,哪有什么螟蛉义子呢。“螟蛉义子”所以能够流传千年,就在于蜾蠃衔螟蛉到自己的窝里,后来螟蛉没有了,飞出来的却是蜾蠃这种假象的存在。
8、屏除认知僵化才能突破
认知僵化,或称思考的不良定势,是指学习或思考问题,由于过去的认识经验而形成一种刻板的习惯、一种固定的模式。在遇到类似的新问题时,却总是墨守成规,用习惯和定势去思考问题。例如,中学生看惯了标准的几何图形,象顶点在上的三角形换成顶点在下的三角形,这类变式很大的图形,对于一些中学生就会产生认知困难。所以说,认知僵化对解决问题是极为不利的心理因素,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应注意排除认知僵化的影响,增强应变能力。
有些问题,如果根据既定原则是一直推究下去,思路会越来越窄,极易钻进牛角尖,并陷入困境。举例说,某人请泥瓦匠砌围墙,要求在墙下开一狗洞和一猫洞。但泥瓦匠砌好围墙时只开了一个大洞。某人很不满意。泥瓦匠解释说,小猫也可由狗洞进出的,某人这才恍然大悟。造成某人认知有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原来对事物的知觉,甚至是思维都处于定势状态,头脑中对事物的认识处于知觉恒常性框框内,而问题的答案则是在此框框之外,因而难以进入充满知识、经验和成见的头脑中,这就是认知僵化。
在科学史上,伽利略和牛顿建立的古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经历了将近二百年的发展。十九世纪中叶,由于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的发现,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建立,特别是由于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在电磁学上的发现,这样,到了十九世纪末,当时已经知道的物理学上的问题,在理论上都已经全部解决。不少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的主要框架已经“一劳永逸”地构成了。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在展望二十世纪的文章中宣称:“物理学的大厦已基本建成,后辈要做的只是零碎的修补工作,把实验数据搞得更精密些。”
实际上早在1898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就围绕着黑体辐射问题,力求用古典物理学的知识来解决。结果却使他多次陷入歧途,几乎濒于绝境。于是他舍弃了古典的能量连续性概念,创造性地提出了物质辐射或者吸收能量是不连续的,这种不连续的能量,都是常数h(普朗克常数)和辐射频率乘积的整数倍,这个基本理论,就叫做量子论。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但是,普朗克是不彻底的,他深受古典物理学框框的束缚,他害怕自己提出的这些理论的革命性。这使他在提出量子论以后的几年中,总是一意设法取消它,坚持用古典电磁力学定律来解释这个理论。在以后的十年中,他的思想后退了。1911年他取消了能量吸收时的不连续性,只保留了辐射时的不连续性。因此,产生了极不协调的理论,叫普朗克量子原理的第二形式,这充分地显示了他在理论上的妥协性。与普朗克同时代的爱因斯坦则不同。他不仅围绕迈克耳逊和莫雷的试验,敢于采取革命行动,在1905年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建立了狭义的相对论。当普朗克不敢把能量不连续概念再往前推进,甚至一再企图用古典物理学的连续性概念来解释辐射能量不连续性的时候,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光的能量在空间不是连续分布的理论,认为光束的能量在传播、吸收和产生过程中都具有量子性。在人类认识自然界的历史上,他第一次揭示了辐射的波动性和粒子的对立统一,也就是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从而坚固了量子论的基础。
爱因斯坦和普朗克是同时代的两位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值得人们深思的是,在这场物理学变革中,本来是普朗克打响了第一炮,但是由于他的思想受古典物理学的束缚,总是不敢跳出旧的框框,使他十年停滞不前。而爱因斯坦由于具有敢于探索、敢于革命、敢于突破的精神,使他于1905年同时在狭义相对论、光电效应和布朗运动三个不同领域中齐头并进,取得了有重大意义的成果,这在科学史上确实是一个奇迹。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在提出问题上敢不敢冲破旧框框的束缚,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爱因斯坦所取得的成就和普朗克十年徘徊的事实,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板凳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9-5 14:30:41 | 只看该作者
9、首先要正确地提出问题
五十年代,美国有甲乙两个皮鞋公司各派了一名推销员到南太平洋一些无名的小岛去做生意。两个推销员几乎同时到达上述地区,并发现了出乎意料的同一事实:那里的人根本不穿鞋。
甲公司的推销员大为懊恼,认为应当事先打听一下才来嘛,现在却是白白跑了一趟。于是他立即向公司拍发了这样一份电报:“这些岛上的人都不穿鞋子,我明天搭第一班飞机回去。”乙公司的推销员则完全相反,他看见这种情况,竟喜出望外,为自己的海外奇遇暗暗欢呼。他也向公司拍了一份电报,他写道:“太好了!我拟长驻此地,这此小岛上无人穿鞋子,这是一个最有潜力的市场。”
没有人穿鞋子,你把鞋子卖给谁呢?这是甲推销员的逻辑;没有人穿鞋子,如果让他们都穿上,这该是多好的生意啊!这是乙推销员的逻辑。面对同样一个问题,却产生了截然相反的看法,其结果是一个走了,另一个却留下,究竟谁是正确的呢?且看留下的乙推销员如何去做。
乙推销员坚信自己的逻辑是正确的。但开始时事情并不顺利,任凭他磨破嘴皮,费尽口舌怎样宣传,岛上居民们却无动于衷。后来,他想出一个主意,先用“免费赠送”、“试穿”的办法,让岛民们尝试穿鞋子的滋味,慢慢地,这舒适、文静、美观的鞋子被岛民们接受了。一年以后,乙公司的皮鞋遍布在南太平洋那些数不清的小岛上,甲公司大为吃惊。
事实上,甲推销员的错误就在于他的判断是建立在原有的知识上,而问题正好是向这种知识进行了挑战,因而不能对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乙推销员的想法就不同,他的才能突出表现在正确地分析事物情况和合理提出问题上,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案才会行之有效。
在学习过程中,要使自己在理解方面解除困惑,你很有必要将问题正确地提出来。一般学生通常是这样提出问题的:“这个问题是如何解答的?”这种提问方式几乎毫无回旋余地,暗示了这样一种心思:即要靠死记硬背记住这个问题的答案。而实际上,这却给自己加上一种弄巧成拙的负担。请看下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我解答这问题的路子对不对,还有没有我本可运用的别一些路子?这是一种有效地提问方式,它为思考解答更多其它类型问题的程序、途径和方法开辟了渠道。举例说,传统数学的重点是统计最终数据,而最新的教学观念则并重计算技巧与数学思维。以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来说,传统的问法是:我口袋里有一枚5分硬币,一枚1角硬币,一枚5角硬币,我口袋里共有多少钱?而现代的问法则是:我口袋里有三枚不同的硬币,我口袋里最多可能有多少钱?
对中学生来说,无论碰到什么样的问题都要认真地想一想,对理解上存在困惑的地方,首先要正确地提出问题。
10、疑问带来学习思考的认知方法
要正确地提出问题,关键在于能否分析问题,揭示未知同已知的关系,对这种关系分析得越清楚、准确,问题提出的正确性就越大,而这就需要在认知方法上下一番功夫。为了正确地提出问题,一般来说应考虑以下几种途径:
一是从回忆对照中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一定会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在别人的带领下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如果一路上不注意路径的特征,那么即使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也只是带路人的成功。若让你一个人照着原路再走一遍,或让你沿着原路回去,往往会走错路,有时还会误入歧途。同样,听课犹如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路,如果不注意体察教材内容的特征,多问几个“为什么”,那么一堂课下来,表面上似乎觉得什么都懂,没有什么疑问,而运用起来则不免错误百出。因此,为了及时弄清自己的疑问所在,在课后学习时,不妨先把书本关上,也不要急于看笔记,而是凭自己的回忆,把一堂课的思路先“想”一遍,然后再和笔记本或书本相对照,看一看哪些地方对了,哪些地方错了,哪些地方忘了,想一想错误的原因在哪里,遗忘的原因是什么,查一查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等等。这样通过回忆对照,你常常可以发现一大堆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学习与思考,一般能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获得增强记忆的效果。
二是从逻辑结构上提出问题。从学习的具体内容来看,知识是错综复杂、各不相同的;但就其思维形式而言,却具有共同的规律,各种知识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联系起来的。因此,在课后学习时,如果从逻辑结构上提出问题,常常可使自己思考深入下去,获得系统而深刻的理解。例如,学习概念及其定义时,一般可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要引入这些概念,它们是从哪些实际问题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概念的外延指的是哪些;表述概念的定义采取了什么方式,是描述性定义,还是属约定式定义;定义中包含哪些关键性用语,它们的真实含义是什么,能否改用其它的说法来定义,等等。上面这些问题,从概念来说是具有共同性的,不论什么样的概念,我们都可以如此提出类似的问题,深入地思考一番。又如,学习定理、公式,不妨可能性这样询问自己:这一定理(或公式)表述了一个什么样的判断,它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条件和结论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是用什么样的思想方法来推导的,推导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关键性的步骤有哪些;定理(或公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适合于什么样的范围,应用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等等。一般来说,定理、公式,都可以提出类似的一系列问题,以求深入思考,加深理解和记忆。
三是从不同的方面提出问题。看问题要从各个方面去看,不但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还要看到它的不同侧面。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设想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是一种很有用的学习方法。例如,在学习定理、公式或重要例题时,可以斟酌它们的具体情形,提出以下问题:它们的解题思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能否改用其它的思路;条件能不能减弱,结论能不能加强;如果把条件和结论调换一下,新命题是否成立,条件或结论是否可以改用其它的说法;它们能不能进行推广,是否具有特殊形式;如果超出了它们的适用范围,为什么不能应用,会产生什么样的错误,等等。恰当地思考上述问题,对于正确地把握定理、公式,灵活掌握解题方法,是很有帮助的。
四是从相互比较中提出问题。学习的知识对象往往是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常常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为了深入认识事物的个性和共性,弄清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通过适当的比较来发掘问题。例如,可以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把新知识与旧知识相比较,把课堂知识与书本知识相比较,把教科书与参考书相比较,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比较,把同一问题的不同解题思路相比较,把同一解题方法解答的不同问题相比较,把形同质异或质同形异的问题相比较,等等。通过这样的比较,常常能发掘出不少有价值的问题,然后进行深入的思考,一般能获得对问题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以上,我们简要地介绍了提出问题的一些途径。在学习中,当提出了许多问题以后,应当进行适当的归纳,围绕教材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深入思考。对于在日后学习中要加以研究的问题,或实际意义不太大的问题,可以暂不考虑,或放到以后逐步解决。
地板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9-5 14:30:58 | 只看该作者
二、悟心——开拓创造力的突破口
佛语有“悟道”之说,即做人要悟出道理;学习有“悟心”一词,即要做学问上的有心人。“悟”字,其义是:了解、领会、觉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懂了”、“我明白了”的意思,所谓“悟心”:即指在领会、悟出其中奥秘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知识,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实际上,“悟心”是开拓创造力的突破口。
1、先说奇妙的“啊哈”现象
什么是“顿悟”?有人把顿悟称为“啊哈”现象。也许,你还记得有一回在解某个字谜,或是解一道几何题或别的什么难题,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突然间,你想通了:“啊哈,现在我明白了。”这就是顿悟。
1917年,德国普鲁士科学院格式塔学派的代表人物苛勒提出了顿悟说。苛勒用动物学习行为来研究“顿悟”。他在非洲康纳雷群岛观察黑猩猩的活动,发现黑猩猩为了捕食白蚁,会用一根长长的草伸进洞里去钓白蚁,如果所用的枝条太长,它们就把端部折去,并用“手”捋去枝条叶子,而且还会带着加工好的木棍到远处去找蚁穴。这种行为表明黑猩猩已理解当前的动作与最后结果的关系。苛勒把黑猩猩关在笼子里,栏外在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放着一堆香蕉。开始,黑猩猩手舞足蹈,拚命地闹腾了一阵子,后来它安静下来,注意到栏内某处有一根棍子,它就一动不动地深思着,突然,黑猩猩领悟了棍子与栏外香蕉的关系,于是成功地用棍子取到了香蕉。苛勒变换着各种条件,例如把长棍子换成两根短竹竿,或把香蕉挂在高处,木棍换成木箱,黑猩猩要把两根短竹竿接上才能钩到香蕉,或是要搬动木箱,并站上去才能拿到香蕉。再困难一些的就是在木箱里装满石头,黑猩猩要取出石头,才能搬动木箱,等等。黑猩猩对这些实验,有的能立刻领悟,拿到香蕉,而有的则要尝试一、二年之久才能领悟。苛勒为此研究了七年。
苛勒把黑猩猩拿到香蕉这一行为的成功称为“顿悟”。苛勒认为,这种学习方式不是靠偶然性和渐进性的过程,练习不是重要的因素,如果不能把整个情景组成一个整体,即使长时间练习也是徒然无效的,虽然开始也有尝试的动作,但是到了某个机会突然顿悟,由于“顿悟”也就突然地理解了。这个过程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综合(把两根短竹竿接在一起);二是分析(从树上折取树枝作棍子);三是联属(把石头、木箱、香蕉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洞悉其中奥秘)。
苛勒的顿悟论,主要是强调了观察、思考、理解等认识过程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确认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目的性,以及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生活中,有时人的知觉变化是在所谓“顿悟”的瞬刻间到来的。事实上,我们的感官经验并不是互相隔绝,互不相关,或互相排斥的,而总是同某些别的刺激有某种关系,构成某种整体的一部分。顿悟就是突然间认识到这种整体中包含着的本质关系,是在各个部分仿佛各得其所的时候实现的。这时,整个画面变得清晰起来。必须明确的是,顿悟虽然好象是不经意地在瞬刻间或一闪念之间发生的,但实际上却是以往的学习和思维成果达到最高潮的显现。顿悟什么时候到来,为什么到来以及到底是怎样到来的,至今仍是一个疑团。顿悟显然是无法制造的,在促进中学生发展顿悟力中,学校教育对学生只能是帮助而已,以后,就全靠中学生自己了。
在平时的学习中,你也许都有过类似的体会:白天由于紧张的学习思考,往往会发生思维受阻的现象,当晚上或中午躺在床上后,情绪平静了,干扰少了,许多问题的答案、许多闪亮的思维火花便会突然涌现出来。著名科学史家弗里奇指出:紧张学习以后的悠闲时间内,自觉的思考不会中断,而且还能不受干扰,因此最容易产生新的思想,出现“顿悟”。
2、啊,灵感究竟从何而来?
我们常常听到或看到“灵感”一词。灵感是什么?一般来说,人们总是把灵感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相联系。文艺创作、科学研究、学习思考活动中因思想高度集中而突然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在思考问题过程中突然获得重大突破,出现新的见解,称之为灵感。
这种灵感,实际上是长期努力探索问题的结果。列宾说:“灵感是由于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柴可夫斯基说:“灵感全然不是漂亮地挥着手,而是如健牛般地竭尽全力工作时的心理状态。”在学习或实践活动中,灵感往往能形成新观念和新思想。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在浴缸中忽然领悟到有关浮力的原理:任何浸入液体中的固体受到的向上浮力相当于排开的液体的重量。从而,他找到了测定皇冠黄金含量的方法。传说,我国古代著名工匠鲁班从丝茅草割破手指获得启示而发明了锯子。
灵感究竟从何而来?其实,灵感大都来自日常生活,人们通过观察和实践,在某些生活原型的启发下,往往能产生灵感。比如,德国的克雷博士应邀去美国,在横渡大西洋的旅途中,发现在航道附近游玩的海豚能消除湍流,他由此推测通过研究海豚皮,有可能找到克服空气“湍流”造成飞机机翼“起泡”现象的办法。又如,1895年的某天早上,美国威斯康辛州的吉列先生不小心被那把又旧又钝的剃刀刮痛了脸。不舒服之余,他忽然有了灵感,想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刀片架。之后,他与一位工程师合作,终于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把安全剃须刀。今天,美国吉列公司的刀片系列已行销全世界。
有人说,一夜酣睡之后的早晨,是不少科学家和艺术家灵感光临的大好时光。事实上也确有其事。科学家黑尔姆霍兹说,他的一些巧妙设想,“不是出现在精神疲惫或伏案工作的时候,而常常是出现在一夜酣睡之后的早上,或是当天气晴朗,缓步攀登树木葱茏的小山时。”德国有机化学家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凯库勒多年来一直想确定苯的分子结构,但始终没能成功。为此,他陷入冥思苦想之中。一天睡梦中,他梦见苯分子的结构中许多链形结构紧密靠拢,并像蛇一样蜿蜒移动,突然,其中的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凯库勒醒来后由此受到很大启发,断定苯分子的结构是一个闭合的碳环,而科学研究最后证实与他获得的灵感是一致的。
翻开人类的文学史,我们会发现许多伟大的作品的产生,都离不开生活所赐予的那种销纵即逝的灵感。例如,果戈里的小说《外套》就是他在和朋友的笑谈中,听到彼得堡官场上的一个小公务员失落猎枪的笑话以后触发创作灵感而写出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普希金总是花很长时间思考他作品的提纲,当一种已诞生的创造性思想还没有在他脑子里成熟,有时候要拖上一个很长的时间,轮到有灵感时才把这些材料迅速变成明朗而有力的艺术作品。”
同时也应当看到,灵感的产生是离不开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从表面上看,阿基米德用灵感解决了“皇冠之谜”,但实质上,这种灵感却基于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渊博的知识及丰富的阅历。此外,灵感也是与勤奋学习分不开的。据说,有一青年喜欢写诗,但他总是写不出好诗。他埋怨灵感不登自己的大门。一天,他走在路上时,偶然遇到了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这时诗人正一边走路,一边构思着一首诗。青年赶上前去,同马雅可夫斯基搭话:“诗人先生,听说您非常富于灵感,而我为什么总得不到呢?”诗人幽默地回答:“因为灵感是不喜欢与懒汉交朋友的。”
我国宋朝的王安石有诗句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带有偶然性的灵感虽然可以成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缘起,但在这种偶然性后面却又隐藏着必然的因素,正所谓“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3、不停转动你精神上的眼睛
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教授准备招收研究生,一个青年兴冲冲地赶来应考,结果却是榜上无名,名落孙山。青年感到满腹委屈,颇不服气地说:“老师,我把您所有论著都读得滚瓜烂熟,您的许多话我几乎都能把它背诵了,怎么……?”“对不起,我的著作不是《圣经》,”卢瑟福严肃而又诚恳地说,“因为科学不需要只会死记硬背的脑袋,科学需要创新!”
所谓创造力,是主体在“悟心”过程中表现、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简言之,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的一种能力。古代有一个寓言说,谁能解开奇异的高尔丁死结,谁就成为亚洲之王。所有试图解开这个怪结的人失败了,轮到亚历山大一试,他说:“我要建立自己的解法规则。”他拔出剑来将死结劈为两半,他成了亚洲王。奥斯本(美国创造工程学家)二十一岁那年,失业了。他只得到处寻找生路。一次,他到一家报社应征,主考人问他:“你从事写作已有多少年的经验?”奥斯本直言相告:“只有三个月,但是请你先看一看我所写的文章吧!”主考人看完文章对他说:“从你写的文章看,你既无写作经验,又缺乏写作技巧,文句也不够通顺,但内容却富有创造性,暂时录用,试一试。”奥斯本从主考人的评语中领略到“创造性”的可贵。工作之后,积极主动,终于从一个从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小职员变成了大企业家,并撰写了著名的《思考方法》一书,成为当代创造工程的奠基者之一。
一般人都认为自己没有创造能力。这个说法不对!其实,任何人通过训练都能够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创造力,从而产生新的、卓有成效想法,尽管程度上可能有所不同。《发展创造力》一书的作者阿里克斯•欧斯本对“悟心”是这样阐述的:“主意的产生,有一些犹如平常你总想见到的人突然一下子出现在你面前一样,非常意外地出现了。但是大部分的主意,都得用尽一切力量,苦思冥想才能得到。主意无论何时都在你的身边转来转去,只是它十分不显眼,为了找到它,只有转动你精神上的眼睛。”在很多时候,问题解决的成功与失败之间只有一步之遥甚至一纸之隔,只是这“一步”或“一纸”不一定在您的正前方,它可能在您的左边或右边,还有可能在您的身后——这时不妨蓦然左顾蓦然右盼蓦然回首一下,说不定转机就在这一刹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许多锻炼和发展创造力的机会,例如,我们每天读大量的报纸、杂志、小说一类的东西,对于这些东西,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试图通过积极的思索来领悟,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那样,这就是发掘“悟心”的过程。在搜集各种资料的基础上,按研究的的技巧和方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就能开发创造的能力。当你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问题上,从各个侧面研究某个问题之后,接着就可能地使精神飞跃。乍一看,你的一些想法可能是荒唐可笑的,但许多所谓优秀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往往便是从这样的精神游戏中产生出来的。对中学生来说,“悟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开展积极主动的创造性思维,是对原有知识与经验进行加工组合,创造新思想、新成果的能力。其创造性的思想和成果不一定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而对中学生本人来说却可能是前所未有的。
产生创造性构想的“悟心”过程所要具备的要素:一是知识的广度,二是知识的合理结构,三是学习思考的压力,四是解决问题的强烈意识。只有当这四个要素巧妙地交融并合为一体时,创造力才能爆发出来,从而获得顿悟和灵感。由此可见,“悟心”所产生的创造力,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对客观事物发展的本质反映。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悟心”所产生创造力的看法是,文化水平越高,人的创造力就越高。但事实并非全如此。一般来说,知识面广泛的人,思维具有较高灵活性和深刻性,但是,有了一定的知识并不等于就有了创造力,因为创造发明往往要求人们放弃传统的知识和习惯的看法,而探求一种新的途径。所以,创造力是难以在现有的知识仓库里找到现成答案的。不少人博览群书,把各种定理、定律、规则背得滚瓜烂熟,但却不善于通过“悟心”将科学知识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对于复杂的事物通常只能作一些解释和评注。这种人只不过起了“活字典”的作用,却没有创造能力。
事实表明:有的中学生在学校里成绩优秀,毕业工作后却成绩平平;而有的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并不突出,走上工作岗位后却成果累累。这就是由于“悟心”能力存在差异的缘故。所以说,中学生在学习阶段要努力培养“悟心”能力,开发创造力的潜能,使自己成为创造型的学生。可以断定,如果中学生在现阶段就重视“悟心”的发掘,确立创造的决心和志向,并进行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大大地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4、学习不要轻视知觉的功能
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在病房墙壁的地图上,看到大西洋东西两边的海岸轮廓似乎可以契合。“心有灵犀一点通”,在悉心钻研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一个假说:全球的大陆在古生代石炭纪以前,是一块统一的大陆块,在天体的引潮力和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终于破裂成几块,分离漂移成今日世界的各大洲。自此,地质学的一门新分支——大陆漂移说诞生了。
创造性的能力,首先依赖于对事物或问题作出符合客观的判断,然后才是将过去的经验,以及储存在脑海里的各种知识进行分析与综合,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因此,在“悟心”的过程中认识事物,即读书学习首先要客观地感知,不要轻视知觉的功能。
人的知觉是一种心理过程,它通常包括观察、选择、组织、评价和反应等阶段。心理学家指出,人们的感官经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些经验总是同别的刺激有某种关系。而知觉就是认识或领会这些关系。知觉不仅牵涉到一个人看到”或“听到”,而且还牵涉到他对这一情境的“感觉”。换句话说,不仅取决于客观现实中“存在着”什么,而且取决于你的内心里存在着什么。例如,俗语所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就认为美寓于观赏者的眼中。比方说,我和你在大街上见到一女孩,我会认为她很漂亮,但你却认为她既不美丽,也不迷人。
一个人对一个物体或一个情境的知觉方式,主要是由下列一类因素决定的:他的知识和经验,包括他的学历、年龄、性格、兴趣和志向等,这一切因素都参与组成了这个人的参照系。两个人的参照系的差别,可以说明为什么我认为漂亮的女孩而你却认为她不美的缘故。同样道理,一种学习经验我感觉是有用的,而你却认为是多余的,这也取决于我们之间的构成参照系的差别。由于我们自身的素质以及所处的环境在不断变化,故而我们的知觉也在随之不断地变化。如你六岁时最欣慰的事,十年以后恐怕不会再用同样的方式来知觉。而且,你可能会对六岁时的一些想法感到可笑。这些知觉的变化显然是学习的结果。
此外,知觉还是一种有高度选择性的心理过程。通常我们都是对一个情境某些要素集中注意和作出反应,而对其它特点则加以忽略,或注意不到。比方说,你在假日去郊外春游,忽然看见一条蛇爬过,你会不会注意到蛇所经过的地方长的什么草和盛开的是什么颜色的花朵?你此时可能只注意到蛇,而一切其它的东西都退居次要的地位。
由此可见,知觉对事物的认识是很重要的。我们力求感知的事物与客观事物本身以及事物发展规律相符合、相一致。这是学习中不应忽视的。
5、不错,直觉有时可能是对的
据悉,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鲁斯卡教授与妻子离婚时,妻子提出:若是他在1995年底前获得诺贝尔奖,她应该分得全部奖金的一半。获诺贝尔奖?这不是开玩笑吗?教授漫不经心地答应了。时间过去数年,在1995年的10月10日,传来了鲁斯卡获奖的消息——离前妻约定的最后时限只差八十来天。她按约瓜分了一半奖金。教授后悔不迭,认为她简直是一个女巫。最具讽刺意味的是,罗伯特教授的获奖理论是:不可能准确地判断经济形势并预测其效果。恰恰是其前妻准确地预测出六年之后的“经济形势”:百万之巨的一大笔钱。一时间人们都说获诺贝尔奖的理论输给了一个女人的直觉。
也许你也有过这样的体验:在某一事件发生之前,你心里总有一种模模糊糊的预感。有人认为直觉是一种天赋智力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凡是事先没有经过逻辑推理而直接获得某种认识的能力,称之为直觉。它是一种意识的思维,不像逻辑思维那样按推理规则进行。一个人可以“知道”某种事物是真实的,或者确信某种方案会得到预期的效果,但又不能证明他的论点,也拿不出任何论据来支持他的论点,甚至根本不能说明是怎么得出这个论点的,他“只是知道而已”。直觉的确不能解释这种情况,但直觉是对这种情形的描写。
人们有时说,问题要么是用分析方法解决的,要么是靠直觉解决的。分析法包括周密的、有系统的、符合逻辑的、一步一步的、归纳和演绎推理。直觉思维并不是按照逻辑思维形式那样界限分明的步骤进行的。可以说,它是跳过几个步骤,走的是捷径,并且绕过搜集和权衡证据的费力过程。它藐视逻辑法则,是一种具有高度主观性的经验:一个人可以从他的知识和感觉出来,直接“跳”到一个解决方案那里,或至少是跳到一个可信的假说那里。事实上,科学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非逻辑思维。爱因斯坦强调说,在科学创造中,从经验材料到提出新思想之间,没有“逻辑的桥梁”,必须首先诉诸于灵感和直觉。
被科学界公认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教授,是一位划时代的英雄人物。他丧失了语言能力,全身能动的只有右手的三个手指。但是他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从1988年出版以来一直雄踞畅销书榜,在全世界销量达1000万册以上。霍金教授尽管不能离开他的轮椅,但他借助可用图形描绘在纸上的图表来表达他的思想,对宇宙进行全面探索。当作家丹尼斯•奥比问霍金怎样凭头脑工作时,他回答说:“我工作非常依赖直觉,嗯,思考每个想法应当正确。然后,我试着证明它……有时我发现原来的想法是错误的,但它导致新的思想。我发现同其他人讨论,对我的思想十分有益,即使他们不贡献什么思想。把思想解释给别人听,仍对我的思想大有帮助。”
直觉的形式可以分为联想式和省悟式。联想式是指当人们对某个问题经过研究而百思不得其解后,在某一偶然事件的触动下,原本互不相干的事物向着一个焦点凝聚,使大脑的思路豁然开朗,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省悟式是指不需要外界触媒的刺激,由内部的思想闪光而产生灵感。人在对某个问题长期思考后,思维达到饱和的程度,恰如纵横交错但尚未理顺的“电路”,在潜意识的作用下,“电路”猛然耦合接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元素周期律”、“大陆漂移说”等科学预言的发现和提出,就是典型的事例。
总之,直觉是一种猜测和预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种学说的出现,与其说是建立在冷静、严密的推理上,不如说是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但是,直觉有时可能被证明是正确的。
6、要正视错误的必要性和价值
美国商业机器公司曾有一位高级负责人,由于工作严重失误,造成了1000万美元的巨额损失,这位负责人为此心里非常紧张。第二天,董事长把这位高级负责人叫到办公室,通知他调任同等重要的新职。这位负责人当时非常惊讶地问:“为什么没把我开除、降职?”得到的回答是:“若是那样做,在你身上白花了的1000万美元的学费谁去挣?”出人意料的是,这不到一分钟的激励性的对话,却成为那位高级负责人巨大的内在动力和新的工作起点。后来,这位高级负责人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为该公司做出卓越的贡献。
在学习中,如果你能够认识到错误的必要性和价值,你就达到了思考和解决问题所追求的境界。事实上,解决问题只有通过长期有意识的“尝试错误”才会在偶然机会中产生顿悟和灵感。正所谓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首先,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思想是怎样产生的呢?答案是:极力避免犯错误和错误是必不可少的,错误本身的价值就在于它促使了新思想的产生。或许,你会觉得这一说法有矛盾,我们不妨用一些事实来说明此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底博农认为:“要求事情在任何阶段、任何时间内万无一失,也许这是新思想的最大障碍。”他引述了马可尼的经历。马可尼提出了向大西洋彼岸传送无线电信号的设想,曾遭到专家们的嘲笑。专家们头头是道地论述到,无线电波是沿直线运行,它们将成束跑向太空而不会沿地球弧线运行。马可尼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虽屡遭失败,但最终取得成功。然而,这是基于错误的成功。因为使传播成为可能的是那时还鲜为人知的能将电波反射回地球的电离层。正如爱德华•底博农所说:“正是通过错误,马可尼才得出结论。如果他始终刻板地坚持逻辑,就永远不可能成功。”马可尼的错误为我们的通讯开辟了新天地。他的发明与贝尔的电话一起,为我们展示了看不见的连接世界的未来网络。贝尔首次用电报捕捉到电波,马可尼没用电线就使它们得以传送。后来,这些电波在二万三千英里上空的卫星与地球间穿梭。这些电波产生了声音——然后是话语,进而有了图像——出现了电视——发展为全球的电脑网络,以致今天瞬间信息能够大量涌现。
历史学家巴巴拉•曲奇曼说过:“你不能推知人类的触角会伸到哪里,历史从来不会紧跟而总是捉弄科学的轨迹。”人们在尝试做学问的预测和推理时,可能多半是错误的,但不要因犯错误而责怪自己,因为在错误中也许就孕育着现在未知事物的答案。其实,人们只能根据当时的科学知识水平作判断,但问题可能正好是向这种知识所进行的挑战,而人们却正好缺乏这种知识,因而不免陷入盲目,对问题的判断有所偏差。事实上,解决未知问题的失败往往是难免的,但正是失败积累了经验教训,才使人们的目标最终得以实现。许多人虽知此理,但仍然畏惧失败。却没有人想到,害怕失败也就失去了成功的希望。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一样,许多发现却是因为失败而完成的,伦琴因底片不慎曝光发现了X射线;古德伊不小心将生胶沾上硫磺,因此发明了硫化法。因此,不要担心犯错误,真正应该担心的是不犯错误。西方一些成功的企业家提出了一条似乎不可思议的用人原则,即“对企业聘用的经营管理人员,如在聘用一年内不犯‘合理错误’,将被企业解聘”。其实,这是很高明的一着。这里所说的“合理错误”是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工作人员因开拓进取而难免发生的错误。如美国银行家在考查信贷员时,则要求每人至少犯百分之二十的错误。其观点是,不犯错误的信贷员肯定是胆小的,不敢作风险生意,会失去发财机会。
同样,对中学生来说,学习科学知识,无论是现在或是将来,尽可能保留某些孩提时代的思维方式。丰富的想象力和求异性等创造性思维,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中,将会给你带来预想不到的成功。尽管有时候可能会碰得头破血流,但错误确有其自身的价值,它会作为一种催人奋进的激励,促使你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去探索未知。被誉为“卫星通讯之父”的美国科学家约翰•皮尔斯说:“知识使人明目,技术使人高效,而意识到无知才使我们充满活力。”在我们的头脑中,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院长查尔斯•维斯特告诫本院师生员工那样:“尚未有答案的问题是摆在我们及学生面前的有无限价值的东西”。如果我们在思索和解决问题时,总是不敢冒险,不敢跨雷池一步,总是跟着老师依样画葫芦,跟在别人的背后亦步亦趋,或是一遇到问题就退避三舍,那么,我们就等于什么也没有做,什么也没有学会,这也将是我们最大的不幸。
所以,作为中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悟心”过程中,一定要有创新的精神,不要做犬儒。凡事要学会质疑,问个“为什么”和“为什么不”。事实上,“为什么是……为什么不”是两个简短而极深奥的问题,但却需要我们有面对错误的无畏勇气。不要因为你的一点成功而沾沾自喜,从而麻木了思想,要对无知作出反应和行动,努力去探索新问题。
5#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9-5 14:31:14 | 只看该作者
7、从往年的高考作文题看“想象力”
1998年,全国高考“小作文”的题目是《小乐的鞋》:正文是“小乐回家看见妈妈只把一只鞋洗干净了”,然后是两百多个空格,结尾是“小乐穿着一双干净的鞋,高兴地上学去了。”这实际上是考学生的想象力。据评卷老师的综合反馈得知,大多数考生缺乏想象力,都是按照一些常规模式进行思维的。时至1999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一个“假如”, 再一次极大地放开了中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这说明当今教育界已充分意识到要发挥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再看2000年高考的作文题目:它给出了四个不同的图形符号,要求考生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此类题目不仅是考想象力,更要考出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什么是想象力?想象力是指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人脑对过去感知过事物的印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即有很强的现实性,又有一定的超现实性。比如人们对外星人的想象,怎么也逃不出地球生物的基本模态。但因为想象又能够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重新组合,比如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在潜水艇诞生之前,就凭借对鱼和船的认识,创造了潜水艇的形象。可以说,想象是“智慧的翅膀。”法国作家茹贝尔说:“只有想象而没有知识的人,就是只有翅膀而没有双脚的人。”知识是想象力的基础,想象力是知识的发展。在学习中,随着想象的不断丰富,把想象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就能形成创造性的思维。想象力可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习的创造性。但是,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一般人仅仅运用自己想象力的35%。因此,努力开发个人的想象力,这是十分必要的。
想象活动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形象思维。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关系着思维能力的好坏。物理学家普朗克,曾回忆他的一位中学教师是这样表达能量守恒定律的:“一个泥水匠辛辛苦苦地把一块沉重的砖头扛上了屋顶,他扛砖时的功并没有消失,而是原封不动地贮存起来,很多年后,直到有那么一天,这块砖松动了,它贮存了多少年的功出现了,以致于它落到下面的一个人的头上。”枯燥的、令人乏味的物理学的世界变成令人惊惧、震颤、兴奋和向往的世界。这便是他最初被物理学所吸引的时刻。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这段至理名言,也是这位科学巨人的切身感受。想象力不但能引导人们作出新的发现,还能激发向面临的困难不断进击。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认为:“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杜威把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分解为几个阶段。首先,对某种困难或问题有所认识,从而造成刺激。继而,一个想象力的解决方法跃入自己的头脑,“理智只是现在才开始起作用,对这设想进行考察,决定取舍。如果设想被摒弃,我们的思维活动则回到前一阶段,并重复原来的过程。”杜威在这里讲的是典型的思维过程。总之,想象力是思考的结果,是思考的高级阶段。善于思考的人,必定是想象力丰富的人。
想象力包括好奇、猜测、设想、幻想等。牛顿说:“没有在大胆的猜测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爱因斯坦并没有经历过相对论的时空效应,罗巴切夫斯基也没有直接见到过四维空间,盖尔曼更没有看到过“夸克”,这些都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想象的结果。如果牛顿不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他就不能从抛出的石块或子弹的运动中推导出行星运动的理论,也就不能说明地球吸引物体下落和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原因。幻想是指人们向往未来的一种想象。郭沫若曾说过:“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当然,幻想要有科学的依据,要有新颖独特的思路,这样才能卓有成效。
8、要解决“想都不敢想”的问题
一位中学女教师曾给她所教的初二年级某班做了一次智力小测验:讲台上放了一堆零乱的毛线,任何同学都可以上台来,在三分钟内找出线头者即为优胜者。结果,班上学习成绩排名前20名的同学都超过了限定时间,而一位学习成绩不怎么好的男生却“灵机一动”,成了优胜者。事实上,不要说三分钟,就是三个小时也不可能找出线头。因为事先这位女教师在毛线上做了手脚,即将线头与线尾巧妙地连在一起,使这堆毛线根本没有线头。正确答案是:在这堆毛线中随便拿起一根并扯断,得出线头即可。
这个事例反映出我们的中学生缺乏用大胆的想象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形式。再造想象,是人们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从未见过的相应的事物新形象的过程。人们在写作时,把形象通过编码,以语言的形式储存起来,而阅读时,语言又通过大脑的译码还原为形象,从而使人们超越时空的阻隔,学习科学知识,继承文化遗产和进行艺术欣赏。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再造想象,可以遨游太空,了解天体运行;可以钻进分子、原子中观察,可以触摸到电场磁场这些无形的东西。可以说,没有再造想象就无法进行阅读和学习,再造想象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我们学习的质量。创造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新的加工组合,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过程。想象能力是衡量一个人创造能力的重要标准。创造想象有时会表现出其“不合理”的一面,但这不要紧,许多新生事物都是以“不合理”开始的,不合理有时只是因为人们暂时还没找到其间的因果联系面而已,如哥白尼的日心学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波尔约的非欧几何创立等,它们在诞生时虽然都被认为是“不合理”,后来却都被实践证实是合理的。
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们的学校教育一味强调灌输知识,老师对学生,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过分强调亦步亦趋的重复操练,把学生们几乎训练成只会应付规范考试的“记忆机器”,“高分低能”的现象比较普遍。据说,在中学课堂上曾有一位老师指着黑板上的一个粉笔点问学生:“这是什么?”过了几秒钟,有个学生答道:“那是黑板上的一个粉笔点。”没有人再加以补充。“你们太令我惊愕了!”这位老师对学生说:“昨天,我向幼儿园的小朋友也问这个问题,可他们却有几十种不同的说法。如猫头鹰的爪子、眼睛、香烟蒂、电线杆的顶端、星星、小石头、南瓜虫、腐坏的蛋等等,他们的答案都非常有想象力。”中学生比幼儿的知识丰富得多,这是教育的功绩。但是,我们的中学生学会了如何选定一个正确答案,却失去了大部分的想象力。正如著名的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批评的:“孩子们上学象个‘问号’,毕业时却象个‘句号’”。恩格斯曾经批评爱比裴特理科中学里流行的一种可怕的背书制度,说这种制度半年时间就会使一个学生变成傻瓜。我们倒还没有成为傻瓜,但空洞、陈旧、抽象之感令人趣味索然,翻来覆去背条条的韧性战斗使人疲惫不堪,苦不堪言。我们什么时候得以“解放”出来,开始主动、生动活泼,充满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学习?
西方国家的学校在教育学生时,总是设法发掘它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国曾有一篇小学生作文被推荐到全国性的报刊上登载,受到广泛的推崇。这篇作文写道:“有几个小男孩,到郊外去玩,在芦苇丛中发现一只蛋,有的说是鸟蛋,有的说是蛇蛋,争论没有结果,他们决定把蛋拿回去放到烘箱中去孵……蛋壳快破了,大家紧张地盯着看,哈,蛋里孵出的是里根总统。”而我国学校的教育,由于习惯对学生施加种种限制和说教,因而,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比如,教师要求学生循规蹈矩,要进行理性的冷静思考,以致使学生常常在“正确答案”面前如履薄冰,举步维艰,生怕被老师痛斥为“错了”,只能死记硬背标准答案,以求万无一失。学生经过严格的规范学校教育后,反而变得不敢越雷池一步。因而,学生所受教育越多,想象力就越贫乏越苍白。他们看待世界的那种独到而又富有想象力的方式终于为现有知识所束缚,随着成年消退。毕加索生前就曾悲叹少年创造力被扼杀,这是中学生必须意识到的一个严峻问题。
谁说我们的孩子们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据1998年5月29日《兵团日报》载的一篇题为“教师罚抄出‘奇迹’”的文章写道:一位9岁的小学生王小奇能一手握三支铅笔写字,一笔写出三行字,字虽不太好看,但写的速度挺快。问王小奇为什么要这样写字?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听写单元生字,我没考及格,语文老师罚我把50个生字抄写30遍。”王小奇还补充道:“我们班有几位同学都会用三支笔写字呢!”但是,这篇短文却是用这样一段话来结尾的:“此事是喜是忧,颇让人深思。”这让人感到悲哀:我们的成人为什么不鼓励和激发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呢?据悉,上海大同中学三名高中生罗毅、陈鸣和施瑛瑛设想把传说中的龙变成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动物,不久前在上海英特尔中学生科学论坛上,发表了三人合写的论文——《从转基因技术谈合成“龙”的可能性》,其大胆奇想让人瞠目结舌。他们在论文中具体地论述了现代“造龙”的主要方法和思路:第一种方法是现代生物学上已经运用的“器官移植术”;第二种方法是用“核移植术”合成龙,第三种方法是设计的“龙”基因组。其实,岂不论这三位中学生有无能力去实现梦想,但我们在科学理论上的最终突破,其根源就在于敢想的勇气与无畏的创造精神……
确实,中学生要发展和运用想象力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需要重燃孩提时代那种对世界的惊异和新鲜感,善于接受新思想而不被既定的行为方式所束缚。
9、学习“悟心”的沃土:“试一试吧”
今天,学校的老师们将传授知识的重点,由过去的只顾“喂书”侧重于教学生“学会”,更多地转移到教学生“会学”上来,将以往对学生包揽一切的“抱着走”,变为旨在引导他们思考和探讨的“引着走”。 那么,中学生自己如何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提问题和找答案呢?
学习中的“悟心”,即开拓创造性思维,是中学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学习有好奇心和想象力仅是创造性思维的一部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撞击思考的火花。或许下面这个事例会给你一定的启发:一家建筑公司的经理忽然收到一份购买两只小老鼠的账单,不由好生奇怪。原来这两只老鼠是他的一个部下买的,他把那部下叫来,问他为什么要买两只小老鼠?这个部下答道:“上星期我们公司去修的那所房子,要安装新电线。我们要把电线穿过一根10来米长,但直径只有2.5厘米的管道,而且管道是砌在砖石里,并且弯了4个弯。我们当中谁也想不出怎么让电线穿过去,最后我想了一个好主意。我到一家商店买来两只小白鼠,一公一母。然后把一根连着电线的细绳绑在公鼠身上,并把它放到管子的一端。另一位工作人员则把那只母鼠放到管子的另一端,逗它吱吱叫。公鼠听到母鼠的叫声,便沿着管子跑去救它,身后那根线也被拖着跑。小公鼠就牵着电线跑过了整个管道。”
在学习“悟心”的过程中,“动手去做”才能对所学知识提出多层面多角度的不同意见和想法。“试一试吧”,是学习“悟心”过程中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教育家陶行知说:“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为了使用而不断地积累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并且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不但是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发展智力和能力的过程,不但是应用过程,而且是创新的过程。美国人最爱说的一个单词是“try”(试),大家也习惯于对没见过的东西都去“try”一下。微软公司的老板比尔•盖茨,在十几岁上学的时候就开始“try”计算机软件,后来休学专门去“try”,终于“try”出一个世界软件王国。又有报道说有个仅19岁的美国青年,在某项软件技术方面“try”出了新道道,对大名鼎鼎的微软公司构成挑战,微软公司不得不另觅高招。你“try”,我“try”,他也“try”。你“try”出新主意,我要“try”出比你更好的新东西。高科技的日新月异的进步就是这么来的。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理查德•费曼,他曾在巴西里约大学做了一年的客座教授。他发现巴西的学生上课唯一要做的是记笔记,考试时学生除了背下来的东西外,什么也不会。费曼最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有的人不是通过了解来学习,只是靠死记硬背,把乐趣变成了刑罚。在这一学年费曼教授应邀作了一次演讲。他坦率地告诉巴西人,他看到的令人震惊的事实:那么多小学生在书店里购买物理书,那么多巴西小孩子在学物理,全都比美国小孩子更早起步,可是整个巴西却没有几个物理学家——为什么会这样?那么多孩子如此用功,却一点成效也没有!费曼举起一本公认写得非常好的大一物理教科书,“在这本书里,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及实验结果。随便把书翻开,指到那一行,我都可以证明书里包含的不是科学,而只是生吞活剥的背诵而已。”费曼随手翻开一页,念道:“摩擦发光:当晶体被撞击时所发出的光……”他说:“在这样的句子里,是否就是科学呢?不!你只不过是用一些字说出另一些字的意思而已。有没有看到过任何学生回家试着做个试验?我想,他没有办法做,他根本不知道该怎样做。”“但如果你写:‘当你在黑暗中用钳子打在一块糖上,你会看到一丝蓝色光。其他晶体也有此效应,没人知道为什么。这个物理现象被称为摩擦发光。’那么就会有人试着回家自己做,这就是一次与大自然相遇的美妙经验。”据说,费曼教授曾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描写警犬的文章,提到它们的嗅觉特别敏锐。他想:警犬真厉害,不知道我们人类的嗅觉有多灵敏呢?费曼教授的不凡之处在于他不仅是想想,而且真的趴在地上像猎犬那样爬来爬去。他的实验表明,猎犬固然在嗅觉上强于人类,但人类也不像他们自认的那样无能,事实上,问题只在于人们的鼻子常常离地面太高而已!以后,这成了查德•费曼教授的保留节目:他先走出房间,屋里的其他人各自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来,堆在一起,然后他走回来,能准确地指出某一本书是哪个人碰过的,而且屡试不爽!别人都以为这是什么魔术,无论如何不肯接受费曼的解释:人手的气味差异很大,你自己试试就行了!
开拓创造型思维的特点有四:一是不靠死记硬背,而注意思考、理解,灵活运用知识。就是说,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独立自主,有意识地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二是有好奇心、兴趣广泛、知识面广,不仅有厚实的基础知识,而且有许多课外与实际联系的知识。三是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多疑多问,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敢于幻想,能把各种知识组合成某种合理的结构。四是将疑问注于学习之中,在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见微知著,善于发现问题,生长疑问,又在疑问中滋养真理,从而进入更高层的创造学习境界。美国MIT多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蒂说:“人才更多的是是指一种心态,是指与传统思维完全不一样的那种人。真正的人才不是看他学多少知识,而是看他能不能承担风险,不循规蹈矩地做事情。我们在招人时,如果有人大学毕业时考试成绩全都是A,我们对他不感兴趣。如果有人在大学考试成绩中有很多A,但中间有两个D,我们才感兴趣。因为往往在大学时表现得很好的学生,与我们一起工作时,表现得并不那么好。我们就是要找由于个性与众不同,在大学学习时并不是很用功的那些人。这些人往往很有创造性,对事物很警觉,反应非常机敏。”
21世纪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对中学生来说,应当为未来努力地做好准备,在学习中进行一些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增强在学习与思考中的选择性、灵活性、多样性,充分挖掘和释放自身内在的潜能。现代科学最基本的精神就是“试一试吧”的实验精神,这种开拓创造性的思维行为,能给学习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对具有一定水准的中学生来讲,这种学习形式更具有实际意义。
6#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9-5 14:31:29 | 只看该作者
三、用心——提高思维力的开发点
学校老师常常告诫学生学习要用心。什么是“用心”呢?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学习“用心”,泛指思考的范畴,即理性认识的过程。人的思考,根据信息论的有序性来解释,其作用就在于使大脑中有关部分贮存的信息有机地联系起来,组成更为复杂的结构、更加有序,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事实上,每个学生都会思考。但能清晰地认识事物,则必须“用心”,这样才能以有效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衡量智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是思考应变能力,即指处理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与变通性。因此,中学生有必要了解和认识思维的规律和作用,并掌握用心思考的方法和技能,培养思考的应变能力。
1、学习的“用心”意味着什么
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宠德,虽年近九十,他每天仍到办公室去工作八小时。一天,有一个学生从宠德院长的办公室出来,捧着一大堆书,一脸不高兴地低声抱怨地说:“总是这一套。我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他本可以用一个是或否回答,却给我十几本书,说或许在这些书里能找到我所要的答案。”宠德院长后来对人说:“这就是我学到的读书方法,艰难费事的方法。那孩子如能好好地钻研这些书,他就可以真正了解这个问题,将来也许成为一个好律师。”
你不妨思索一下,这是一种怎样训练学习“用心” 的方式呢?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知识只有通过思考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这是因为,知识的种种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特别是它们的本质属性和科学规律,仅仅依靠感觉、知觉或表象是难以完全认识的。“用心”就是要求善于用自己的脑力来思考问题,培养应变能力。这要求我们要认识到思维的特性,养成“用心”思考的良好习惯:
一是要运用思维的广阔性。善于抓住问题的各个方面,在不同的知识和实践的领域中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这种思维的广阔性在许多伟人身上得到充分表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牛顿、爱因斯坦都具有思维的广阔性特征,他们在自己的著作中抓住了问题的一切方面,所进行的创造性发现正是思维的广阔性异常惊人的表现。如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他高度地概括了他那个时代的科学知识。
二是要发掘思维的深刻性。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规律性,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伟大的思想家都是以思维的深刻性为其特征的。有人认为创造发明是由于偶然机会碰到的,说牛顿创立万有引力定律,是由于他偶然看见树上一个苹果落地,灵机一动的结果。其实,牛顿是经过长期学习、研究和继承了开普勒的天体运行定律和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受到自然界现象的启发,经过深思熟虑而抓住事物的本质。
三是要重视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性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前提。科学上创立新学说的人都具有思维的批判性。他们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创立新学说。十七世纪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牛顿力学是整个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学科的牢固基础,顶多在细节上有所补充,而不可能再发展了。但是,爱因斯坦却极大地发展了牛顿力学,把它推进到相对论的崭新阶段。
四是要锻炼思维的敏捷性。要迅速而正确地认识问题和灵活解决问题。能够适应迫切的情况进行积极思考,周密地分析,正确地判断,迅速地作出结论。对于军事指挥工作,最需要思维的敏捷性。卓越的俄罗斯军事家苏沃洛夫说:“一分钟决定战局。”达尔文在观察中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现象,作出了重大发现,体现了思维的高度敏捷性。
五是要发挥思维的创造性。它表现在对知识经验或思考材料的高度概括后而系统的迁移,进行重新组合分析,找出新、异的层次和交织点。思维的创造性具有新颖、独特的特点,是思维和想象的结合,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结合,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结合。例如,我国宋齐时期的科学家祖冲之,他的圆周率就是博览和研究了古代有关圆周率学说的基础上,继承了张衡的成就,自己进行思考、消化、比较、提练的结果。
总之,中学生要养成思考要“用心”的好习惯。在学习思考中,做到方向明确,不胡思乱想;有独立见解,不盲从;思维开阔,不钻牛角尖;能揭露问题的实质,不浮于表面。敢于创新,不因循守旧;符合逻辑,不混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生搬硬套;即迅速又准确,不迟钝,不匆忙。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古代,一人为儿子请了老师,吩咐儿子的言行要效仿老师。儿子遵命服待老师吃饭,老师吃,他也吃,老师喝,他也喝;老师转身,他也转身;老师看他这个样子,不禁失笑,一搁筷子,猛地打了个喷嚏。他也硬要打个喷嚏,可就是打不出来,只好作揖告罪道:“老师这样的妙处,实在难学啊!”这虽是笑话,讽刺不动脑的机械学习却也十分贴切。那么,我们在学习中怎样避免“按图索骥”呢?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学而不思则罔。”其意思说,如果不强调思考和理解的作用,学习就会一无所获,什么也得不到。在学习中,进行积极的独立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实现知识转化。
首先,对事物外部特征的观察离不开思考。在分析事物中,需要概括事物的共同特征,需要对事物做出解释和说明。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在学习中弄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或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具备会思考,探索问题的本领。人们解决世界上的所有问题是用大脑的思维能力和智慧而不是搬书本。”著名的科学家卢瑟福十分重视实验,但更重视思考。一天夜里,卢瑟福到实验室看到一个学生埋头做实验,便关心地问他:“你上午做了什么呢?”学生说:“做实验。”“那么下午呢?”“作实验。”卢瑟福又问:“晚上呢?”学生还是说:“做实验。”卢瑟福和蔼又严肃地教育他说:“孩子,你整天做实验,那你用什么时间思考呢?”不善于思考,就不可能把所学的知识消化,就不可能发现问题,也就谈不上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对知识记忆也离不开思考。虽然死记硬背也可以接受知识,但这种知识即不能长久保持,更不能有效地应用,唯有凭借思考后的理解才能真正记住知识。清朝“杨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他曾在山东淮县当过七品县令,发现当地有一个十五岁的秀才天资很好,过目不忘。郑板桥认为他有才能,有一次,请他到县衙府去作客。没想到,郑板桥向他提了一个问题,这个小秀才支支吾吾;又问了第二个问题,还是回答不上来。原来,这小秀才完全是靠记忆学习,不会思考和分析问题。于是,郑板桥给他剖析了孔子“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后来,这个小秀才放弃了靠死记硬背的读书方法,在乾隆中叶考上了状元。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说:“我小时候也很能背书,可上了高中就头痛了,特别是数学,背不下来,也没法背,所以成绩很差;还有物理,背下来也不会做习题。有人教我一个办法,说中学物理很容易,一共有13个公式,每个公式有三个变量,两个已知数,求第三个未知数,不是乘就是除,没别的东西。我把13个公式背熟,按‘不是乘,就是除’的方法去套,但问题在于到底‘哪个该乘、哪个该除’还是搞不清楚。”后来,钱伟长完全怀疑了背书的方法。他考上清华大学后,教科书都很厚,但他在思考上下功夫,直到把它弄懂,终于在科学上成为我国有造诣的著名学者。事实上,知识是靠思考获得的,而不是靠记忆获得的,只有使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尽管读了许多书,但不善于思考,不求甚解,必然会食而不化。古今中外,“读书破万卷”的不乏其人,然而“下笔如有神”者却不很多。知识渊博的人,未必都能做出很大的贡献。我国南北朝时,有个学者叫陆澄,他从小好学,十分刻苦,清灯黄卷,皓首穷经,“行坐眠食,手不释卷”。可他读了三年《易经》,背得滚瓜烂熟,却不明白书中的道理。还有一些人,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却只是书的奴隶。晋朝左丞相傅迪,读的书很多,因而瞧不起读书较少的刺史刘柳。刘柳讽刺他说:“你读书虽多,只能算是书簏罢了。”(书簏是盛书用的竹箱)。
再次,思考是使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唯一途径。科学知识是反映事实特征和内在关系的概念体系,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将事实的本质及其内在关系揭示出来;学习是在事实与概念之间,概念与概念之间建立的逻辑联系,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实现这种联系。爱因斯坦是最善于思考的人,他脑子里总是思考着要解决的问题。有人问他:“你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我们很想知道你头脑里经常记些什么?”爱因斯坦说:“我的头脑只记问题。”“那么书本上的东西呢?”他回答说:“书本上的东西都写清楚了,到用时一查就找到了。”当然,这决不是说爱因斯坦的脑子里不装有书本知识,而是说明思考的重要性。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兰西思想家蒙田说过:“我不愿意有一个塞满东西的头脑,而情愿有一个思想开阔的头脑。”清代学者阎若璩,二十岁读《尚书》时,经过思考怀疑其中二十五篇“古文”是后人伪作,后来经过二十二年的“沉潜”钻研,终于用大量确凿的史料,证实了这二十五篇确系东晋人梅臣责的赝品,而且写成了轰动清初学术界的杰作《古文尚书疏证》。如果他不善于思考,没有大胆的怀疑精神,是不可能取得这样显著成绩的。
概括地说,学习思考是对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演绎归纳,做到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掌握所学,提出新的看法并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强调学习的思考,同时也决不能忽视思考后的学习。实际上,孔子在说完“学而不思则罔”之后又说“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思不出个结论。明清思想家王夫之在《四书训义》中强调说:“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故而,勤学是知识的土壤,多思是知识的钥匙。在学习中勤于思考,所知、所学、所见才能广博精深。
3、最基本的思维方法是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也是其它思维方法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雅各布写了一本172页的小册子,向世界透露了德军的组织机构、参谋部人员和部队指挥官等军事情况。为此,希特勒勃然大怒,把雅各布抓到盖世太保总部审讯,要他供出窃取德军军事机密的“罪行”。其实,这本小册子里的全部内容,都是雅各布利用德国公开报纸中的点滴资料,经过日积月累,分析与综合汇集而成的。因此,雅各布鞋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间谍。”
分析法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不同特征的过程,然后逐个加以考察的方法。对未知的整体事物,要深刻地认识、理解它、就要恰当地分解它、简化它。如把一篇文章分解为若干个段落,理解各个段落的意思,从而对整篇文章才能更好地理解。综合法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不同特征结合起来,以形成一个整体加以考察的方法。综合不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简单地拼揍在一起,而是着重于找出其相互联系的规律性。如综合归纳文章各段的意思形成对整篇文章中心思想的认识。
分析与综合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和前提,综合是分析的目的。知识学习的认识就是遵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这一过程,一步步加深加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了解。例如在解答数学题时,我们可以遵循分析与综合这两条思路去解题。分析,即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综合,即是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在数学中,前者称为分析法,后者称为综合法。举例说,要解决“用六根火柴摆出四个等边三角形,其中三角形的各边都要由一根火柴构成”这样一个问题,一般人都先在平面上碰运气,但思维能力较高的人一开始则将问题的条件与要求联系起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四个三角形要有十二条边,但火柴只有六根,只有每根火柴充当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时,才能满足问题的要求”。经过这种分析,把从平面上考虑的问题改为从立体上考虑,就能导致问题的迅速解决。这就是分析与综合共同作用的结果。
4、要懂得准确地推断客观事物
法国作家拉封丹(1621-1695年)习惯每天早晨吃一个苹果。一天,一个朋友来,把他的苹果“消灭”了。拉封丹回到屋里,发现苹果没了,就猜到这是怎么回事。于是,他突然惊叫起来:“啊,我的天,谁把我壁炉上的苹果吃了?”朋友答道:“我没吃。”拉封丹说:“幸亏如此。我在苹果里放了砒霜,好毒死耗子。”朋友高叫:“砒霜?我中毒了!”拉封丹笑着说:“请不要惊慌,我只不过想知道是谁吃了苹果。”
要准确地推断客观事物,也称演绎推理,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集中式思维形式。所谓集中思维是在学习过程中从若干不同的知识来源中得到或形成一些观念,而在解决某一问题时,需要我们重新组织这些观念,集中地思考出唯一正确的结论,或最佳的解决方案。求解数学题是集中思维的最好例证。因为数学题一般来说,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没有什么“如果”、“而且”、“但是”这类的可能性。公元前3世纪,埃拉托色尼,当他做埃及亚历山大城图书馆馆长的时候,听说在南方的阿斯旺一带,夏至日那天,所有东西在正午的太阳底下都没有影子,而亚历山大城的一根木棍,却在同一时间投下7度多的阴影。这是为什么呢?埃拉托色尼想,大概只能用大地是弯曲的来解释。他派人丈量了两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800公里,而7度多恰好是圆周的五十分之一,于是他很容易算出,原来我们生活在一个周长4万公里的球体上。这是一个相当精确的数字,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在了解集中思维的特点之后,不难理解演绎推理的含义:它是指我们重新组织知识观念,或现有的知识经验储备,从而得出新的认识,或揭露和发现以前不知道的某种真理或某种结论。比方说,可以这样演绎:如果这是真实的,而那又是真实的,那么,另外一件事就必然是真实的。或者可以这样推理:如果这是真实的,那么,另外一事就肯定不是真实的,或者很可能不是真实的。其实,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只需要运用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或是重新组织我们的知识,就能使真理或正确的结论变得清晰起来,出现在我们面前,并可以把它指认出来。
如果你对上面这一大段话仍然感到困惑的话,或许举一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更容易使你明白什么是演绎法:一位牧师在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准备明天讲道的内容。那天恰巧下雨,而他那八岁的儿子顽皮、好动,一分钟也停不下来,吵闹不休,令人讨厌。万般无奈之下,牧师捡起一本旧杂志,翻到一幅色彩鲜艳的大图画——一幅世界地图。他就从那本杂志上撕下这一页,再把它撕成碎片,丢在客厅的地上,说:“约翰,如果你能拼好这幅地图碎片,你就可以得到二角五分的报酬。”牧师终于坐在自己的桌前,心想那幅地图足够折腾小约翰一个上午的大部分时间了。但是,十分钟后,牧师房间的门被敲响了,小约翰拿着拼好的世界地图走了进来,牧师惊愕不止,问道:“你是怎样把这件事做得如此之快?”小约翰说:“啊,这很容易。在另一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就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到一起,然后把它翻过来。我想,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也就会是正确的。”牧师微笑着,说:“不错,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会是正确的。”牧师给了他的儿子二角五分硬币。这则小故事给我们在学习上带来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小约翰并没有盲目地去拼地图碎片,或许他根本就不熟悉那幅世界地图,但他又必须做好这件事,看来有点棘手。不过,小约翰通过观察和思考后,发现了一张纸正面和反面的关系,正确无误地运用了演绎推理,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从而快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为了充分说明演绎推理的过程和重新组合观念的原理,我们不妨再举一个例题:有三姐妹,名叫琴、燕和娟。她们当中一个是留披肩长发,一个是梳长辫子,另一个是剪的齐耳短发。最矮的姑娘是三姐妹当中最聪明的,但不及娟漂亮,燕比留齐耳短发的年龄小些。琴比梳辫子的姑娘年龄大些。梳长辫子的姑娘即不是身材最高的,也不是年龄最大的,但是她比燕漂亮一些。留披肩长发的姑娘比留齐耳短发的姑娘身材矮些,比三姐妹当中天资最差的年龄要小一些。年龄最大的在容貌上是最差的,但是她比最漂亮的这个姑娘聪明得多。现在请你回答一下,三姐妹琴、燕和娟各自的发型、年龄、身材、天资和容貌各如何。一切必要的条件都具备了,你只需要把各种条件重新组织一下。你可能一开始就注意到,燕不是留齐耳短发的。因为例题中说得清楚,燕比留齐耳短发的姑娘年龄小一些。燕也不是梳辫子的。因为梳辫子的姑娘比燕漂亮一些,如此等等。
值得强调的是,演绎推理导致绝对的确实性。只要上面所说的是真实的,你所得出的推论“燕是留披肩长发的姑娘”的正确性便是无可置疑的。关于燕所留发型,我们通过演绎推理所得出的结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什么新东西,也许,对你来说是一个新发现,但它却一直是客观存在的,它仿佛是隐藏或暗含在例题里面。通过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你使它显露出来,就象福尔摩斯通过他的出色的演绎来破案,查出了罪犯一样。或者说,就象几何学家通过他的演绎,对一个三角形各角的大小得出某种结论一样。所以说,问题的正确答案要靠准确的推断。
5、学会找出客观事物的本质
学会找出客观事物的本质,是指运用归纳推理进行学习的思维方法,它通常被称为科学的思维方法。知识学习的思维或是从一般到特殊、个别,或是从特殊、个别到一般,这是两个不同的认识过程。在这两个认识过程中进行思维推演,就形成两种推理,一是演绎推理,一是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在上一个问题中已讲述,这里主要谈归纳推理。归纳推理这种思维方式,在学习上,尤其在发现法学习中将起到核心作用。
归纳推理,这个概念来源于拉丁文indactia一词,其本意为“诱导”。归纳推理是指仔细研究特殊事例之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故归纳法被定义为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例如,概念主要是通过归纳形成。把概念与概念联系起来,做出判断,也是通过归纳进行的。从思维结构上看,归纳推理是从几个一般性较小的前提,概括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的原理,推出一般性较大的结论。《法制文摘》刊登1997年8月1日在湖北省破获了一起绑票杀人案。其实早在八年前,这起绑票杀人案就发生了,但侦查了很久却没有结果,已成了一个陈年悬案搁置在那里。后来,刑侦专家吴忠义随手翻阅旧案卷,偶然地发现案卷中保留着一张绑匪写的纸条。那张纸条上只写了19个字,6个标点符号。其文曰:“过桥,顺墙根,向右,见一亭,亭边一倒凳,其下有信。”他先匆匆瞟一眼,突然若有所思。决定重新侦查此案。究竟是什么给了刑侦专家一个重新判断的机会?写这张纸条的罪犯是在向受害者的家属指点藏信的所在,他竭力想把句子缩到最短,减少信号量,但他忘了,文字愈简缩愈能显现一个人的文化功底。请看这19个字,罪犯为了把藏信的地点说清楚,不用东西南北、几步几米的一般定位法,而是用动词来一路指引,这在修辞上显然是极聪明的选择。四个指引词,“过、顺、向、见”,准确而不重复,简直难以删改。特别是那个“见”字,用在此处,连一般精通文字的写作人也不容易办到。多数会写成“有”,但只有用“见”,才能保持住被指引者的主观视角。更有趣的是,这个句子读起来即有节奏又有音韵,在两个“二三”结构的重复后接一个“五四”结构,读来十分顺口。罪犯当然不会在这里故意卖弄文采,只能是长期读古文、写旧体诗的习惯的自然流露。如果他自己发觉了这种流露,一定会掩盖的,但他没有发觉,可见实在成了一种表达本能。时至今日,能有这般表达本能的人已经不多,因此侦查的范围缩得很小,可划定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中间。那地方有一所大学,罪犯是一个大学教师。谁揭发了他?文化——对字条文字归纳推理的结果。
归纳推理能导致重要发现。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对天文学的最大贡献是对慧星的研究。他在观测1680年的大慧星之后,又对24颗慧星的轨道进行了计算。他注意到1456年、1531年、1607年及1682年慧星运动轨道的相似性,用归纳法得出下面的结论,即:1531年-1456年=75年;1607年-1531年=76年;1682年-1607年=75年。这表明,这三次慧星出现的间隔时间几乎相同,于是哈雷猜想,过去天文学家认为这三颗不同的慧星也许是同一颗慧星,就是说,它可能先后三次经过那里,它以76年为周期绕日运转。哈雷从对这些数字上的归纳后得到猜想,并进一步作理论上的研究,然后以此为据,推想这颗慧星下一次出现的时间为1758年或1759年之间。哈雷的预言得到了证实,1759年3月,这颗明亮的慧星再次扫过天空。为了纪念哈雷的伟大预言,人们称这颗慧星为“哈雷慧星”。在以后每隔76年,哈雷慧星如期而至。哈雷用数学上的归纳推理,在一系列慧星出现的时间表上归纳预言慧星的到来,于是推翻了前人的结论,获得了真理。
在学习科学知识中,我们要掌握归纳推理的思维方法,并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上创新。结论是:凡事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6、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客观事物
1786年,法国某城市的街头广场,一个卖艺人正在表演“吞剑术”,当他把那长而宽的金属宝剑徐徐吞下时,观众个个目瞪口呆、惊讶异常。当时,法国著名医生库斯莫尔也在那里观看,并从中得到某种启发。他想,能否用一个金属管经过食道插入胃中,观察胃里的病变呢?于是,经过反复实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硬式胃镜。
类比法是由个别场合的知识推出另一个有关个别场合的知识的思维方法,是由个别过渡到个别,由此物及于彼物,由此类及于他类的一种推理方法。类比推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探索性:类比法是探索科学奥秘的不可缺少的手段。有许多新的科学理论,最初都是借助或运用类比法而产生的。例如,美国科学家维纳等人正是类比了机器、生命和社会这些性质极不相同的系统,撇开了它们在质、能方面的特殊本质,寻找到它们作为通讯和控制系统所共有的信息变换和反馈过程的特征,从而概括出一门具有综合性、普遍性的新理论——控制论。可见,类比法能使科学从旧的知识领域中脱颖而出,过渡到新的知识领域。二是形象性。类比是在个别的事物之间进行的,这些个别事物又是具体的、鲜明的。当人们应用类比法时,往往能够将研究对象的形象映入头脑中,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融为一体。类比法的形象性在运用类比法建立模型中表现得极为明显。例如,中学生可以建立语文学习的模式和其它科目的模式进行类比,从而明确自己在学习上的长处,努力克服短处。三是或然性。类比的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比如在九大行星中,火星是类地行星,即在许多方面与地球相似。长期以来人们根据地球存在着生物推测火星上也可能存在着生物,而许多科学研究却予以否定。为什么呢?首先,类比的客观基础限制了类比结论的可靠性,类比的客观基础是客观对象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相似性的存在,提供了类比的可能性;差异性的存在,又限制类比的范围。如果被推出的属性是两个对象的相似点,那么结论是正确的;如果被推出的属性是两个对象的差异点,那么结论就是错误的。其次,类比的逻辑根据是不充分的,类比只是根据两个对象的某些属性相似来进行推断,大部分的类比没有把握相似属性与被推出属性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因此,类比本身不能保证其结论是确实可靠的,只有经过科学实践的验证,才能确定其结论的可靠性。
事实上,类比推理是提供科学假说的重要工具。当旧的理论不能解释新的实验事实时,科学便迫切需要一个新的理论,它既不能从旧的理论演绎出来,又不能从有限的事实中归纳出来,只有通过类比,把新事物同已知的事物类比,提出科学的假说,从中得到解决问题的线索。科学上许多伟大的发现都是通过类比得到的,通过类比,提出假说,再经过验证,最后成为科学。例如,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的光波动说,卢瑟福的原子模型,法国物理学家卡诺的热机假说,都是明显的例证。
在读书学习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思维方法,具有非常广泛的实用意义。开普勒称类比是他最好的老师,是很有道理的。类比推理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认识事物的线索,并使之循此继进,由已知探索未知,由现在揭示未来,从而启迪人们的思路,扩大人们的视野,以达到对事物更准确、更深刻的认识。
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不同的事物。
7#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9-5 14:31:44 | 只看该作者
7、同一概念必须保持同一意义
在思维过程中,同一概念必须保持同一意义,也叫作同一律。它的含义是:
第一,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概念必须有相同的内涵和外延,而不能任意改变。《韩非子》中有一则故事:郑县有一位姓卜的,他的裤子破了,他让他的妻子再作一条新的,他妻子问他做什么样子的,他说照原样做一条。他妻子把新裤子做好后,照原来破裤子的样子剪了一个洞,让他啼笑皆非。这里讲的是笑话,不过他妻子违反了同一律。他丈夫说的“照原样”是指大小尺寸样式等,没说“照原来的洞”来做,而他妻子偷换了“照原样”这个概念。
第二,同一思维中的判断必须有确定和相同的内容。当有人说欧帝德漠说谎是,他狡辩道:“谁说谎,谁就是说不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因此没有人说谎。”显然,欧帝德漠偷换了论证的概念意义,违背了同一律的要求,即前一个“不存在的东西”是指同实际不相符合的事物;后一个“不存在的东西”是指世界上不存在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事物。两个“不存在的东西”是两个涵义不同的概念,因而他说世界上没有人说谎纯属诡辩。
第三,推理和论证都要有确定性。如有一个古代笑话:有三个吝啬的秀才一起去喝茶,每人带20个铜板。一壶茶55个铜板,茶老板找回5个铜板,三人各拿回1个铜板,余下的2个铜板无法均分,便赏给了跑堂的。喝茶时,其中一个秀才叫了起来:“不对呀,我们每人有20个铜板,现各得回1个,实际上每人出了19个铜板,3乘19是57,加上赏人2个铜板共59,60减59得1,奇怪了,那一个铜板去哪里了呢?”很显然,这个“精于计算”的秀才想错了。但他错在哪里呢?问题是他在推理和论证过程中偷换了概念。首先,57加2的计算是荒谬的,其次,60减59更是荒唐。
请记住,同一律的要求是,在正确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同一概念必须保持着同一意义,而不能偷换它的意义。
8、对事物的同一思维不能自相矛盾
在思维过程中,对事物的同一思维不能自相矛盾,也叫作矛盾律。它告诉我们:对某一对象在同一时间,同一意义,同一条件下的看法,不能同时作出两种相反的判断,即不能自相矛盾。违背这一规律,就叫做逻辑矛盾。
《韩非子》里面讲了一个故事:楚国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吹嘘他的盾非常坚固,他说:“人的盾没有什么东西能把它扎透,”他又吹嘘他的矛非常锋利,他说:“我的矛能扎透任何东西。”别人问他:“用你的矛扎你的盾,结果会怎样呢?”这个卖矛和盾的人哑口无言,回答不上来了。这个卖矛和盾的人为什么不能回答呢?就是因为发生了逻辑矛盾。他说他的矛锋利得足以扎透任何东西,又说他的盾坚固得没有任何东西能把它扎透。他的矛扎他的盾,如果扎透,那么就成了他的盾不能被任何东西扎透,又能被别的东西扎透;如果不能扎透,那么就成了他的矛能扎透任何东西,又扎不透某个东西。这些都是逻辑矛盾。
在同一思维中,一个思想不能即反映甲对象,又反映乙对象,两个互相矛盾的或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同时都是真的,其中肯定有一个是假的。据说,曾有一个年轻人满怀信心地对爱迪生说:“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摇摇头说:“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违反了矛盾律。
我们不妨先提出一个问题:假设这位年轻人确实发明了一种万能溶液,但他用什么器皿去盛放它呢?这位年轻人犯了违反矛盾律的错误,一方面万能溶液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溶液,至少必须有一种器皿盛放,这样就得出了万能溶液并非能溶解一切物品的推论,与万能溶液的定义相矛盾。按照矛盾律的要求,两个自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是真的,因而爱迪生否认了那位年轻人天真的想法。
总之,遵守矛盾律的要求,思维就能首尾一贯,准确无误;反之,不遵守矛盾律的要求,思维必须发生逻辑矛盾,造成混乱。
9、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
在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这叫作排中律。排中律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上,对关于同一事物的相互矛盾对象必须作出明确的选择,必须肯定其中一个。换句话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是假的,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数学上的反证法,通过证明与原命题相反的命题是虚假的,从而间接地证明原命题是真的。这种方法就是运用了排中律。由于排中律同样不允许存在逻辑矛盾,因而凡属于排中律的判断,必属于矛盾律。
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记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唐•吉诃德的仆人桑乔•潘沙成了小岛的总督。他上任第一天遇到了一个案子涉及一条法律:过桥者首先要发誓他从那里来,将要去干什么。如果他的誓言是真,那么就让他过桥;但如果说谎,那么他就要在绞架上被绞死。问题是来了一个人宣称:“我发誓我要上桥边的绞架上被绞死,这就是我要干的事,舍此无他。”守桥人左右为难,因为无论守桥人对此人做什么都要出错:让他过桥就意味着他说了谎,所以他该被绞死;但一旦把他绞死又意味着他发的誓是真的,所以就该让他过桥。守桥人只好求助新来的总督。桑乔•潘沙也为此伤透了脑筋:怎么办?
故事的结局是桑乔•潘沙宽大为怀,免此人一死。但是,逻辑思维无法承认类似的悖论现象,因为它违反了排中律。违反排中律的主要错误有二:一是两不可。即在同一思维的过程中,同时否定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承认其中必有一个判断是真的。二是模棱两可。即对两个矛盾的判断即不肯定,也不否定,含糊其辞,不明确表态。例如,是太阳绕着地球转,还是地球绕着太阳转,二者必居其一,不能“模棱两可”。根据排中律要求,任何人都必须承认其中的一个是真的。
同前二条规律一样,排中律也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遵守了排中律,思维就正确;不遵守排中律,就不能正确地反映和判断事物。
10、正确的判断必须有充足的理由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这一典故说的是:杨修通过曹操的言行,判断出他心中的想法。在思维过程中,正确的判断大多有一定的依据而不是凭空猜测,必须有充足的理由。
充足理由律是指任何正确的思想,都应该是在人们实践中被证实了的其它思维作根据。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真实的判断或令人信服的思想都必须有一个“为什么这样”的充足理由。推理中,论据必须真实,论据与论题之间有逻辑联系,推理的形式必须正确。在科学研究中离不开验证,验证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答案的充足理由。所谓“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就是充足理由律的表现。
在一般情况下,作出推断要根据确定的事实,这种事实称为“”现实的理由,最为可靠。但有时确实难以找到这种确定的事实,也可以通过逻辑推理为理由,称为“逻辑的理由”。其中所谓公理和规律,是已经验证的、无需再作证明的理由和认识。便是常用的逻辑理由。
违反充足理由律的主要错误有:没有理由,或在推理中理由虚假,或理由与推断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例如说“某同学学习很好,因为他身体健康”,那么,“某同学学习很好”的论据就缺乏充足的理由。因为理由和论证的结论没有必须联系。如果说“某同学学习很好,是因为他学习勤奋而且讲究方法”,那么就符合充足理由律。
充足理由律要求是思想有依据,这样认识才准确,表达才有力。
11、逻辑思维本身有“漏洞”吗?
在逻辑学中有“悖论”一词,它指的是逻辑推理过程中本身存在的“漏洞”:你沿着一条无懈可击的推理思路往前走,一切都正常,但走到头猛然发现自己即陷入左右为难的矛盾之中。如古希腊最早研究悖论的芝诺,他提出过以下著名的悖论:假设乌龟先爬一段路后,再让善跑英雄阿基里斯去追它。芝诺认为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因为前者在追上后者之前必须首先达到后者的出发点,可是,这时后者又向前爬了一段路了,于是前者又必须赶上这段路,可是这时后者又向前爬了。由于阿基里斯和乌龟之间的距离可依次分成无数小段,因此阿基里斯虽然越追越近,但永远追不上乌龟。当然,这个结论在实践上是错误的,但奇怪的是这一论证在逻辑上却没有任何毛病。
悖论,又称逆论或反论,是一种推理过程,形式上是合理的,但由命题的真,可推出命题为假;由其假,又可推出它为真,按照排中律,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一般来说,悖论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一种论断看来好似错了,实际却是对的。如著名的“说谎者悖论”,某人说:“我说的这句话是谎话。”对于这样一句很平常的话,我们却陷于不能判断其真假的尴尬境地:说他说的是真话,那就该相信他所说的,说是谎话;说他说的是谎话,他明明说自己是说谎,又该说是真话!
二、一种论断看来好似对的,实际上却错了。如著名的罗素悖论:理发师规定“他给所有不给自己修面的人修面”。这条店规合情合理——要么自己给自己修面,否则理发师给你修面。但此店规对于理发师本人,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如果他给自己修面,按店规他不应给自己修面;如果不给自己修面,按店规他又该给自己修面。理发师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
三、一系列无懈可击的推理,却导致逻辑上自相矛盾。如彻姆巴赫悖论:假设将人分为有趣的和乏味的两类,那么乏味者一类中,必定会有一个最乏味的人,这种极度无聊,使他颇具特色,因而可转入有趣者一类,其结果是乏味者类中又有一个成了最无聊者,于是,到最后,所有乏味的人都成了有趣的人。显然,正确的推理结果却导致了荒谬。又如考试悖论:说某教授宣布下周某日将举行一次突如其来的考试,并保证没有一个学生能事先推测考试日期。学生们作了合乎逻辑的推理:肯定不会在下周最末一天,因为这天以前如果未考试,谁都能知道必定在最末一天考试。进一步推理是考试在其他日子(星期一至星期五),同样,如果在星期一至星期四未考试,那么必定是在星期五考。星期五考试既然能被预料,将不是突如其来的,因此不会在星期五考。继续推理下去,可以得出不会在星期四、三、二、一考的结论。于是出现了逻辑矛盾:下周某日考而又不考。事实上教授正是估计学生会作这样的推理,就有可能在下周任何一天举行考试,因为那时候,学生们会都觉得考试突如其来,出乎意料。
导致悖论的重要原因是悖论往往“把自己缠绕进去了”,从而产生一个不可思议的范畴。如“说谎者悖论”中,“这句话”中有“这句话”本身,因而形成了事物部分与整体不同层次的相互渗透,相互缠绕,即这是奇异的“部分”——即是部分又是整体。事实上,悖论在科学中存在是普遍现象,并引起理论危机,它的作用在于推进和深化科学的认识。正如人类科学的认识是从“可能”到“不可能”、再到新的“可能”和新的“不可能”:二千多年前人们认为任何数都可用两个整数之比来表示,后来发现无理数,这就发现了令当时的人困惑“不可能”。实数理论建立后,“不可能”又成为“可能”,但发现虚数后又产生新的“不可能”。当今著名科学家普里高津总结说:人类科学发现“不可能”上有基本的重要性,发现“不可能”是表明旧理论的极限和新理论的开始。同样,一旦人类科学克服了悖论的现象,将表明新理论诞生了。
总之,对现阶段科学认识来说,悖论是在“逻辑上对,在实践上错”的怪胎。但这一事实说明了一个问题:思想的情况和事实的情况是不同的,思想中的真理和事实上的真理是不同的真理,这两种真理分别有着不同的用处。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实际上这并不很难理解,我们在数学中讲到的点、线、面、平行线、三角形、圆形等等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它们只是思想中的理想化的东西。思想与事实的联系只是表现为思想可以应用到事实中去。
12、从“诡辩”中领悟出的道理
什么是诡辩?简单地说,即对一事物的评价可以得出看似有理却歪曲事实的结论。在古希腊时代,有一天,一名学生去请教他的老师。问道:“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老师想了一会儿,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做客,一个很爱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他们俩洗澡,他两人谁会洗呢?”学生脱口而出:“当然是那个脏人。”老师摇摇头说:“不对,是干净人去洗。因为他养成了爱清洁的习惯,而脏人却不当一回事,根本不想洗。你们再想想看,是谁会洗澡呢?”学生忙改口:“是爱干净的人!”“不对,是脏的人,因为他需要洗澡。”老师反驳后再次问学生,“这么看来,谁洗澡了呢?”“脏人!”学生只好又改回到开始的答案。“又错了,当然是两人都洗了。”老师说:“爱干净的人有洗澡的习惯,脏人有洗澡的必要,怎么样,到底谁洗了呢?”学生眨巴着眼睛,犹豫不决地说:“那看来就是两人都洗了。”“又错了!”老师笑道:“两人都没有洗。因为脏人不爱洗澡,而干净人不需要洗澡。”学生无可适从,问:“那……老师你好像每次说得都有道理,可每次的答案都不一样,我们该怎样理解呢?”老师望着学生,答道:“这很简单,因为这就是诡辩。”
这则故事实际上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诡辩的目的并不在于真实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其思维方式只是从有利于自身的某一个角度来看待客观事物。但是,“诡辩”认识问题角度选择的可能性和灵活性,也深刻地反映出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换句话说,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同一问题,却可得出不同的结论,其得出的结论甚至可能是截然相反的。
我们如果对“诡辩”的思考方式作进一步剖析,自然会引发出以下的一些问题:一是“诡辩”的“有理原则”究竟错在哪里呢?二是诡辩法与辩证法究竟有什么不同?它们的本质区别在哪里?三是我们应该怎样去认识复杂的客观事物呢?这一连串的问题,从理论上回答过于抽象,我们不妨再用一个生动形象的例子来诠释:一个从没有见过魔方的A学生问:魔方是什么?诡辩者B说:魔方可以是红、黄、蓝、黑、绿、紫这六种颜色中的任何一种,当你看到它是某种颜色时,它就是某种颜色。A学生被弄糊涂了,还是不明白魔方是什么东西。于是,A学生又去请教辩证者C。辩证者C告诉A学生:魔方是一个正方体的物体,它有六面,每面有一种颜色,共有红、黄、蓝、黑、绿、紫六种。A学生这才清楚魔方的形状和颜色。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诡辩”的“有理原则”错在“需要就是存在”这样一个唯心主义论调之中。诡辩法与辩证法有本质上的不同,它们的区别就在于:诡辩法强调主观性,对事物的看法是孤立的、片面的;辩证法强调客观性,对事物的看法是联系的、全面的。那么,我们怎样正确地去认识复杂的客观事物呢?这就要在思考问题中具有辩证法的思想。
看待和认识问题,必须主观与客观相一致。这就是我们从“诡辩”中最后领悟出的道理。
13、思考的 “点”与“面”之问题
要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获得科学的思考方法。从知识学习的思考角度来看,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整个科学不过是日常思维的一种提炼。”中学生要掌握思考的方法,不能忽略对辩证法的学习和认识,必须把训练和强化学习思考作为重要目标,切忌单纯地注重知识本身,否则“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连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了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43页)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强调学生必须加强学习思维能力的训练,因为思维能力的强弱,归根到底是在思维方法上见高低。正如恩格斯曾经所说:“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我们说某学生思维能力低,无非是说他的思维方法笨拙。德国近代教育家宾第斯多惠就曾指出:“对于学生来说,知道论证的方法,比知识论证本身更重要。”因为论证本身只是储存知识,而知道论证的方法,则是获得了掌握知识的工具。
其实,只有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才会激发起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能力也就在这种学习和实践中得到促进和发展。请看下列事实:某高中二年级的同班女同学A和B,A同学平时用于学习时间不很多,而她的业余活动丰富多彩,学习成绩却名列前茅;B同学是一个占用时间很多来学习的人,她整天埋头书本,没有业余爱好,其用功程度在班上屈指可数,她学习的时间甚至比A同学多出一倍。但是,B同学的学习成绩却是中下水平。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不正常”的情况呢?我们不妨看一下A、B两个同学是怎样解决同一问题的。有八项要干的家务活,即:1、洗切菜需十五分钟,2、煮饭需十五分钟,3、熬中药需十五分钟,4、蒸鱼需五分钟,5、炒一道青菜需五分钟,6、熬骨头汤需十五分钟,7、拖地板需十分钟,8、洗衣服需二十分钟,做完这些家务活需要多长时间?
A同学的答案是:三十分钟。她是这样安排的:首先,洗衣服、煮饭、洗切菜、熬中药可以同时一起做。开动洗衣机,点燃煤气同时煮饭、熬中药(需要两个炉),然后她洗切菜。十五分钟后,除了洗衣机里的衣服还没洗好外,上述其它工作已完成。接着又将熬汤、蒸鱼、拖地板同时进行。拖了五分钟地板后,衣服洗好,鱼也蒸熟了。再用五分钟完成拖地板工作。最后五分钟里,她一边炒青菜,一边观察熬汤情况。当青菜炒好,骨头汤也熬够了十五分钟。所以,A同学总共只用了三十分钟便可做完全部家务活。
B同学的答案是:一小时四十分钟。B同学采取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做完一项家务活才干第二项,自然耗时费力。事实上,A、B两同学在学习成绩和学习时间上存在的差异,通过怎样干家务活的例子已明显地表现出来。三十分钟与一小时四十分钟是有着很大差别的时间概念。这说明了学习思路的不同,采取的方法不同,学习效果就会有质的区别。B同学在获知A同学的答案后,争辩道:“题目本身没有说可以有洗衣机和用两个炉。”这恰恰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B同学思路狭窄,根本不懂得采取各种办法,为自己获得知识创造有利条件。
这里有必要说明的是,千万不要认为那些在学习拔尖的中学生是天生聪明,不用勤奋学习就能获取好的学习成绩。恰恰相反,正是由于这类学生善于开动脑筋,思路开阔,不断总结,才有在学习上“短、平、快”的优秀表现。事实上,不经过努力学习,就能掌握知识的情况是从来没有的。家务活不干就不可能完成,不去认真阅读,就不可能学到书本知识,关键在于怎样去干和怎样去学。聪颖的学生在学习时,懂得打破常规,克服习以为常的思维障碍,从实际出发,变换思考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方式,而一旦突破了限制条件,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A同学把“洗衣机、两个炉”这样事先没有的条件带入问题之中,就说明这一点。反观B同学的表现,可以看出她“做完一件事才干第二件事”的思维定势,使她从未思考过“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做几件事,并且能够做好”的可能性,并为之去尝试,也没有在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缩短时间这个观念上动脑筋、想办法,不会变换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更换问题的概念,从而也就失去了更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机会。
综上所述,我们从三十分钟和一小时四十分钟这两个有差别的时间概念中,明白了为什么A同学平时用于学习时间不多,而成绩优秀;相反,B同学用于学习的时间很多,而成绩却在中下水平的根本原因。这说明了B同学在学习上存在无效率的“勤奋”成分。这种无效率的“勤奋”越多,在学习中带来的压力越大,在学习上容易导致丧失信心。
另外,我们虽说A同学较好地解决了家务活的问题,但A同学的解决办法也并非尽善尽美。举例说,A同学还可以把鱼放在饭锅里蒸,更大限度地节省煤气。除此之外,还有没有更节省时间的好办法呢?C同学的答案是:一分钟。他是这样回答的:“我用一分钟说服家里的人来干这些家务活,因此,我实际上完成这些家务活的时间是一分钟。”非常聪明的C同学,他在这个问题上又突破了新的限制条件。但D同学的答案比C同学又上一个层次,“这些家务不用我操心,家里人已做完了,所以,我干这些家务活的时间是零。”比D同学更绝妙的是E同学的答案:“我家里根本就没有这些家务活,所以,我连回答这个问题的必要都没有。”这一思维方式在学习中是有其实际意义的。举例说,临近考试,老师指出某一部分内容为重点之重点,希望同学们注意。但对某同学来说,恰好这一部分的内容他已完全掌握了,故而老师提出的学习要求,对他来说不存在着实际的意义,根本不必放在心上。
事实说明,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考层次的高低决定了解决问题的优劣,它体现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将“永无止境”。
8#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9-5 14:32:02 | 只看该作者
四、记心——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
大人们有时批评自已的孩子时常说:“你怎这么没记心呢?”实际上,“记心”就是指记忆力。它是对经历和学习的东西能够记住,并能在以后再现或再认的一种能力。经常使一些中学生感到头痛的是,学过的知识转眼就忘了,根本没有记住。这样,运用所学知识来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也就无从谈起。如常听有的中学生说:“我生来记性就不好”或“我的脑子不灵”。其实,把学习成绩不好归咎于自己记忆力差,只是一种籍口。因为尽管记忆因人而异,各有差别,但是大脑所具备的记忆功能,可使任何人都能记住难以想象的信息量,而不致于让中学生难以应付每日的功课。
在学习中,你能记住多少东西和记得是否牢固,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但是,记忆终究离不开其本身的特点和人们所采取的方式。实际上,一个人记忆力的好坏并非是天生的,而是可以借助于训练来提高的。只要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和技巧,必将会提高我们的记忆效果。
1、大脑容量与惊人记忆现象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记忆是智慧之母。”学习与记忆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学习是获得知识——改变认知结构;记忆是巩固知识——保持认知结构。记忆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记忆就不能在大脑中贮存知识材料,记忆现象与人的大脑是分不开的。
那么,大脑究竟有多大的记忆容量呢?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正常人的脑子一般能贮存1020个单位的信息。人脑具有惊人的储存信息的能力,人脑的网络系统,远比全世界所有电报电话通讯网络要复杂。日本的藤井康男在《怎样使你更聪明》一书中指出:“如果只论大脑,它能够储存比存在于整个宇宙的物质还要多的这样庞大的信息量。”由此可见,人的大脑有巨大的储存信息的潜力,只是远远没有发掘出来。在人脑潜能开发的问题上,专家认为大脑功能利用率一般在5—10%左右。托尼•布赞在《运用你的大脑双侧》中指出:“我们力图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门新知识,这门知识说明,头脑比我们以往所想的要微妙得多,任何一个被称为头脑正常的人,都具有比我们以往所想的要大得多的容量和潜力。”
古今中外具有卓越记忆力的事例很多:我国唐朝的玄奘,曾在净土寺向严法师学“摄大乘论”,他听了一遍,就能全部背诵,一字不漏,令人称奇。据说,美国总统林肯的一幅最好的画像出自一个平凡的山村画家之手,这个画家只看见过一次林肯,就把林肯画得相当逼真。传说,拿破仑能记住自己部下上千名军人的面容和姓名,其表现出来的记忆能力令人赞叹。俄国作家托尔斯泰一生中除了精通法语、俄语、德语、英语、意大利语和拉丁语外,还懂得古希腊、希伯来语等共计14种之多。 20年代,郑振铎准备写《中国俗文学史》,缺少唐五代的说唱文学素材,写信给在英国留学的许地山,请他到英国皇家图书馆查阅敦煌写经卷子。可是图书馆严格规定,此类文物只允许阅读,不许抄录。许地山每次去图书馆阅读敦煌卷子,默记在心。他回到住处后,凭记忆写在纸上后寄给上海的郑振铎。
以上事例说明,人们所达到的惊人的记忆范围和程度,也为我们实现记忆能力的最大值提供了强有力的说明。
2、记忆信息“存盘”才能真正记住
如果你学了什么东西,可又不能把它保持到哪怕是一个很短的时间,那就不能说你学会了它,更谈不上保持学习成果了。记忆从时间上保持的长短来说,它可划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记忆信息的“存盘”,是指要把短时记忆转换为长时记忆,才有“我记住了!”这样的可能性。
短时记忆,又称短时储存阶段,如一个电话号码,查到后用完就忘记了,这种短时间记忆的方式叫做“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实验表明,让被试者在一秒半内听完七、八个不连续的数字,然后立刻回忆,大部分人都是记住4—5个左右。根据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心理学教授塞蒙的研究,人和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是相似的,即使是专家和新手相比较,其短时记忆的差异也是不大的,记住4—5个则是短时记忆的容量。但是,经过一番加工,形成组块(即记忆单位)如数字分成组,字词变成句,外文单词变成缩写或短句,则记忆会有所不同。因为,零碎、沉赘的信息以组块形式化长为短、化繁为简、化零为整,则较易记忆。例如,棋盘上有25个棋子,每个棋子都有攻防位置,全部棋子有整体联系,让围棋大师看一眼就能全部记住每个棋子的位置,不会下棋的人则只能摆出4—5个棋子,若是把25个棋子随意乱摆,再让他们摆出,结果棋类大师和不会下棋的人一样,只能摆出4—5个棋子。原来,当每个棋子都有固定的攻防位置时,围棋大师把它看成是4—5个熟悉的组块;当棋子随意乱摆时,他不能组成块,就只能记4—5个孤立的棋子。
长时记忆,就是过很长时间对事物内容仍然记忆犹新。换句话说,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多次复习之后,信息会自动“换码”,转入长时记忆之中,实现记忆信息在大脑中编序后的“存盘”。长时记忆的特点是记忆组块累积多,储存时间长。因为人脑有自动编码的能力,能将信息依不同的方式进行编码,有系统、有组织地储存起来,形成头脑中的“百科全书”,每个信息都有固定的分门别类的信息。但是,信息光是编码并不能形成长时记忆,必须通过重复、多次练习,信息才能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之中,如一个词,或一个组块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中至少需要8秒时间,在8秒内,记忆者对这个词需要重复多次,而且,以后要经常地再认和再现,才能真正达到长期记忆的目的。
因此,要确实记住,使记忆信息能够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中“存盘”,必须从记忆的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记忆的敏感性。指记住某一材料的速度,即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记住多少内容。同样的一份学习材料,有的人很快记住,而有的人却需要较长时间。记忆虽有天赋的作用,但是,大多数人的记忆力是后天培养的,对记忆对象的敏捷性也是可以练习而获得的。二是记忆保持的持久性。这主要是指记住的材料保持时间的长短。有的人识记后保持得很久,有的人却很快淡忘了。要做到记忆内容保持的持久,必须在识记时就确定长久识记的任务,还要把识记的材料纳入已有知识的系统之中,识记以后还要进行经常的复习。三是记忆的正确性。对所要记住的材料在再认和重现时,肯定是没有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的地方。四是记忆的准备性。要能及时、迅速地从记忆中提取所需要的东西。有的人虽然记了许多东西,但是在需要时却用不上,这就是记忆的准备性差。培养记忆的准备性,一方面要系统地识记材料,使头脑成为在管理上分门别类,有条不紊的“资料室”,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练习快速而准确地重现和再认。
了解记忆的特点和本质,有利于增强记忆,培养记忆。正确评价一个人的记忆好坏,可以从以上四个方面的角度来衡量,而不能片面地只看一个方面。
3、看大脑记忆系统怎样工作的
记忆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有序地储存知识材料。即将新知识输入大脑,通过与旧知识的有机结合,改变认知结构。二是能够有效地检索知识材料。即当需要某方面的知识时,大脑立刻将有关的知识显现出来。
人的大脑记忆系统是怎样工作的呢?按照信息学的理论,记忆是信息输入、编码,储存和输出的过程,或者说分为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感觉器官,将所得的信息初步认识、辨别并保留在大脑中,即“识记”。第二阶段,是把保留在脑中的信息加以记忆保存,即“保持”。第三个阶段就是能把所需要的信息检索并显现出来,即“回忆”。若不能完成这三个阶段,就不会有真正的记忆。犹如照像一样,首先要对好焦距,调好光圈,才能按快门,再把胶卷完整保存,最后进行显像。显然,无论缺少哪一程序都不会照出好的照片来。在上一个问题中,实质上已经讲解了记忆如何“识记”、“保持”,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回忆”这一阶段环节。
回忆是从长时记忆中,把储存在个人头脑里的知识提取出来。根据信息加工的记忆理论,回忆的过程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回收信息,从记忆仓库中检索回收信息;第二步是提取,将搜集寻到的信息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到短时记忆阶段,并以表象的形式呈现于脑际。回忆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再现,一是再认。
再现——经验过的事物已远离眼前,凭个人对过去经验以追忆的表现形式出现,即再现。如:背诵已经学过的公式、口诀、文字以及回想起某些情感体验等。再现可分别为无意再现和有意再现。无意再现是事先没有预定的意图或目的而发生的再现,如一件往事偶然涌上心头。有意再现是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目而进行的重现。例如,为了总结经验,必须逐项地回想已经做过的事情。在学习中,学生主要是靠有意再现来回想已经学过的内容。但是,也不可完全忽视无意再现的作用。往往有这种情况,用有意识再现“搜索枯肠”而寻不到东西,却在一次偶然的场合下重现了。
再认——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又在眼前出现,靠个人经验中的认知结构去辩认。在学习中,需要再认的知识内容,应该在识记时就要明确它并留下再认的线索。值得注意的是,在回忆中,有些信息是随时就能再现或再认的,但有些则需费一番周折才能“挖出”。在后一种情况下,常常要借助联想的作用。如学生在考试时对某一问题一下子回忆不起来,就可以通过联想去回忆,寻找该知识在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位置。由于知识结构存在着类似性、接近性、对比性、或有因果关系等特点,因此,可以凭借联想做中介,根据这些特点做索引,在长时记忆中找到这些知识并提取出来。
概括地说,对所记忆的内容能否正确地“回忆”出来,首先取决于客观“识记”是否完整和“保持”是否持久。因此,要提高记忆力,就必须在学习中重视和强调“识记”、“保持”、“回忆”这三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4、科学仍在研究:人为什么会遗忘
学习是要记忆和掌握知识,但是,我们以往记住的东西却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印象淡薄,从而断送了我们辛勤得来的学习成果。那么,人为什么会遗忘呢?对遗忘的成因,心理学家们仁着见仁,智者见智,各有说法。
巴甫洛夫的学说认为,识记是大脑皮层神经细胞之间建立的暂时联系,保持是神经暂时联系的巩固,回忆是神经暂时联系的兴奋,遗忘则是神经暂时联系的抑制。抑制的形式有三种:一是外抑制。如被外界突然的骚动打断,想不起刚才说的话,说不出刚才数的数。二是保护性抑扬顿挫制如考试怯场,过分紧张,记得很牢的知识也回忆不出来。三是内抑制。如对所学的知识没有复习而遗忘;或对所学的知识没有分化,互相混淆,造成遗忘或混乱;或由于大脑的疲劳,造成暂时性遗忘。
认知联结的学习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干扰引起。广义的干扰是指内外环境的干扰,即外界环境和学习者内心状态产生的干扰;狭义的干扰是指学习的内容由于序列位置而产生互相干扰。受前面学习的东西干扰,导致后面所学的东西遗忘,叫做前摄抑制。比方说,你准备记住二十个外语单词,当你记住第十一个时,却怎么也记不住第十二个以后所学的单词了。受后面学习的东西干扰,导致前面所学的东西遗忘,叫做后摄抑制。也就是说,新学的东西影响到旧有知识的记忆。比方说,在课堂上,今天所学的概念、理论、原理、事实等,可以使你忘却昨天或几天以前所学会的一些知识。对于较长时间的学习和记忆,前、后摄抑制造成干扰的现象特别明显。如听一堂45分钟的课,总是容易记住开头和结尾所讲的内容,而中间的内容,却容易忘记。因为开头的内容不受前摄抑制的干扰,故印象较为深刻;后面的内容,因不受后摄抑制的干扰,而且其印象距回忆的时间最近,较易忆出;而中间的内容则受前面的干扰,又受后面的影响,故保留的效果自然较差。所以,教学技巧高超的老师,会尽量利用上课一头一尾的时间提出或总结要点。这也是为什么早晨与晚上是背诵式记忆最佳的时间。
现代认知理论则认为,一是短时记忆阶段的遗忘:短时记忆必须经过复述加工,才能形成长时记忆。未经复述的信息会很快遗忘。也就是说,学习根本就没有达到长时记忆阶段,知识没有储存。如,某人告诉你了他的名字,而你由于注意力分散,就不可能事后想起他的名字,但也许你会认为是把他的名字忘记了。其实这并不真实,因为你根本就没有记住过他的名字。同样,如果老师讲课时,你似听非听,对那些概念或原理,并没有形成清晰的词语留在记忆里,而只在思想上留下极其模糊的印象,如同电影镜头中一闪而过的景物。这种漫不经心地接受知识信息,当然不会有记忆效果,但课后你却认为没有记住是因为你真的遗忘了。其实你根本就没有记住过什么。细想一下便知道,听课过程的短时记忆虽然能够帮助你接受连续的知识信息,但短时记忆不经过重复加强而使其转入长时记忆,马上会被大脑的记忆系统清除。要使知识信息清晰地留在记忆中,除非你当时努力去记,并多次重复,才能把它们保持在长时记忆里。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老师都强调学生上课时要专心听课的缘故。二是长时记忆阶段的遗忘:已经储存了的知识,由于回收的通路受阻,知识被“埋藏”在长时记忆的仓库里,提取不出来。也就是说,记忆力不好的一大原因恐怕是记忆方法不当:人的脑子就好比一个大书柜,本来是可以储存许多资料的,但由于在摆放时没有条理,甚至是胡乱地堆积在一起,缺乏有效的检索系统,以致放入书柜后,需要取出时却根本无法找到。如果进行分类并有序地摆放,即使资料再多,也仍然可以一目了然,能够随时查找得到。综合以上所说两个阶段的遗忘,合称双重遗忘理论。
此外,还有心理因素造成的遗忘,如记忆的决心不大,毅力差,不肯动脑筋,或情绪过于紧张、担扰、焦虑,都会降低个人的记忆力。如,有一种情况就是想记住的东西,当时似乎已记住了,但一到用时却突然想不起来。比如,在考试时,绞尽脑汁,苦苦思索,想了半天也记不起来的答案,但当考试结束后,却一拍脑门记起来了。这就是说明没有很好地掌握回忆的方法。
对遗忘的解释,虽然说法有所区别,但大都只反映出遗忘这个相当复杂过程的某一个侧面。尽管如此,它对我们如何避免或消除在学习中的遗忘现象,提高记忆力,还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5、找到克服“遗忘曲线”的办法
遗忘有怎样的表现形式,遗忘的速度有多快,它与时间的流逝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内容,经过某段时间以后,到底还能记得多少?
十九世纪末,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把实验的结果画成图表,这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图略)。从遗忘曲线图表中我们得知结论如下:一是大部分的遗忘于学习后随即发生。20分钟后的遗忘率为42%。一是最大量的遗忘是在学习后一日内发生,遗忘率为66%。三是在第一个星期内,遗忘率达到75%,遗忘仍然相当显著。四是以后遗忘速度开始放慢,一个月以后,遗忘率为80%,这时候已经没有太多的记忆保留。
那么,记忆的知识一旦遗忘,是不是前功尽弃呢?事实上,早先学过的知识并不会全部丧失。如果你不去复诵或使用这样的材料,遗忘必然会发生。可是当你重学“遗忘了的”材料时,你会感到意外,这类材料重学起来,即容易,又迅速,仅仅需要你原先学习它所花时间的零头。即使荒废多年后重学也是如此。显然,这是原先多次学习或背诵这材料所产生的作用。因此,经常复习是保持记忆最有效的方法。俗语说:“温故而知新”。这是记忆的一条基本原则。故而,要克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办法如下:第一次复习越早越好。比如下课后或放学回家后,尽快将课堂笔记整理出来,并忆述所学知识的内容。时间不需要太长,但复习不可少。第二次复习最好在当天晚上或第二天。重点在于弄懂问题和充分理解所学的知识,复习要细致、全面、充分。第三次复习应在周末。即将本星期某一科目所学的知识内容,全部看一遍,检查有哪些部分遗漏或不清楚。第四次复习应在月末。温习以前所学知识内容的同时,把所有资料连贯起来,获得对知识整体的概况,这有利于强化记忆。
经验告诉我们,有系统地复习可以持久地保存记忆。只有学习而没有复习,所学知识不得到巩固,日后必得从头再学。如此,辛辛苦苦得来的知识就这样付诸东流,实在不值得。
9#
 楼主| dsaw1111 发表于 06-9-5 14:32:17 | 只看该作者
6、记忆要“过目不忘”是有条件的
据说,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读小学就经常用功背书。他读中学时,《唐诗三百首》、《左传》这两部书已能背诵如流。一日,老师不相信他能记住整部《左传》,顺口举出一篇《子产不毁乡校》让他背,他当一口气背完。
有这样“过目不忘”的本领,是有其先决条件的。首先,你必须对要记忆的材料感兴趣。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人只记感兴趣的东西。”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大学生算帐没有小贩来得快;数学成绩不好的人,打麻将却很会算番。对英语一窍不通的人,却很会唱西洋歌曲;播放的电视动画片,大人常不能分清人物,而孩子却能说出一大串人名……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对自已感兴趣的东西,记忆才是积极的、主动的。在知识学习中,如果你本来就对某一科目抱有极大的兴趣,那就再好不过了。而对那些缺乏兴趣的学习科目,很有必要尝试激发起一些兴趣,当你从中学到一些知识后,你会发现该科目的学习也有其本身的趣味。虽然,开始仅是一点点的兴趣,但它会象滚雪球似的让你的求知欲不断增加,进而帮助你大量地吸取知识和提高记忆。记住第一条,只有产生兴趣才能深刻记忆。
其次,想要记住所学的知识,必须有“一定要记住”和“一定能记住”的强烈愿望。这是因为,一旦有了确定的记忆目标,它可以集中注意力的指向,激发脑细胞的活动而进入神经联系状态,使所学知识进入大脑后留下清楚、明确、牢固的记忆痕迹。学习中要取得心理方面明确定向的效果,要从一开始就对所学的知识有准确的印象,要通过观察和选择来组织记忆结构,然后对定义、名称、概念进行复习并背诵,这样才能使之巩固并转化为长期记忆。实际上,没有一定的目标和压力,你不可能记住什么。因此,你必须善于给自已提出记忆的具体目标。记住第二条,带着“一定要记住”和“一定能记住”的强烈愿望去记忆。
第三,对记忆内容要充分理解。理解是记忆的基础,记忆是理解的必然。常有一些中学生认为自已的记忆力不好,对某些概念、定理、公式总是记不住,其实那是因为对所学知识没有充分理解的缘故,以致无法形成有效的记忆。有的中学生过于依赖机械记忆,甚至完全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这是不能真正达到学习目的的。而如果是把所要学的知识消化理解,它是可以轻松地被牢固记忆下来。如一个低年级的小学生记熟九九表后,表明他掌据了一种很方便的数学工具,在作算术题时可大大地提高计算速度。但重要的是,他应该明白乘法表是由加法的推算得出来的。这样,即使他不记得8乘9的乘积,但他却能推算出来。实际上不论是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都是相当重要的。没有理解的知识内容,要想记住是比较困难的,这是因为大脑不可能由一堆模糊混乱的概念,制造出清晰的记忆结构。一个保证理解的基本技巧是:把学习的内容用自已的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记住第三条,提高记忆效果要对学习内容充分理解。
第四,原有的知识越多,越能挖掘大脑的记忆潜能。我们对新知识的理解主要依赖于已有的知识,新知识往往建立于旧知识之上,新知识只有通过大脑与已有知识的有机结合,才能使认知结构得以扩充。比如,你要明白今天上课的内容,那么,你必须掌据和理解昨天或以前老师讲授的知识,否则,你就可能会听不懂今天上的课。这说明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将难以理解新知识的内容,以致使学习变得困难,记忆更是成为一件苦差事。我们知道马克思具有非凡的记忆力,他既使在谈话中也可以随时指出书中有关的引文或数字,这与他具有丰富的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马克思在少年时代就用外国语背诵海涅、歌德、但丁等作家的作品,他一生博览了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和文学,知识渊博,对书中的理论问题领会快、记得牢。故而,要多读、多听、多见、多思考,不断开阔眼界,从而造成一种良性循环:学习帮助理解,理解促进记忆,记忆推动学习。记住第四条,扩大自已的背景知识,
第五,固定每天最适合自已的学习时间。美国著名的记忆研究专家赫伯特•博兰在一篇报告中说道:“训练记忆的第一件要事,就是决定每天该在什么时间来记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每天的学习时间固定在某一时段内,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将有助于提高记忆效率。假如,你每天晚八点准时坐在桌前学习,久而久之,大脑的生理机能就会习惯于这个节奏,一到时间就会准时启动,使脑神经细胞进入兴奋状态,从而使用记忆力大增。记住第五条,准时开动大脑思维进入学习状态。
总之,为提高记忆力创造良好的条件是十分必要的。
7、牢固记忆要善于利用“想象力”
在知识学习中记忆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技巧,就是要善于利用想象的方式来帮助我们记忆抽象形式的原理、概念、公式等科学知识。事实上,不同的人在阅读教科书时,都可以按自已的方式来想象,重新构成原理和概念的事实。这样,经过想象力加工这一过程,课本中的知识就可存储于头脑中。不过,想象的方式和能力因人而异,故而记忆的效果也自然会有所区别。问题的关键是,你是否了解和掌握“想象”这一方法的基本技巧呢?
一是记忆的“形象”联想法。顾名思义,形象联想就是通过具体形象来记忆知识。联想是想象力的一种形式,是人们根据事物的内在或外在联系,由一事物而想到另一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记忆的联想中,“形象联想”是最基本的形式,其它的记忆联想形式都有以此作为基本点而分化出来的。你可能是过这样的经验:在学习中如果用示意图和照片来讲解情况,这远比枯燥的文字说明和繁琐的数据更容易让人记往。那么,怎样进行形象联想呢?其窍门就是使知识材料在脑海中形象化,把要记忆的词句尽可能转换成具体的事物和情景。比如,要记住一句唐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从字面上记费功夫,但如果通过想象在脑中描绘出相应的景象,犹如身临其境,则会印象深刻,容易牢固记忆。有些人能够轻而易举地记住大量的诗句,基本手段就是运用这一窍门。形象联想记忆时,要一面看着文字并感觉着词语,一面在脑中的屏幕上描绘其形象,这样可把一篇枯燥的长段文字或文章,在你的想象中配附一些相关的图表或有趣的插图,使其变得更清晰、具体、形象,从而在大脑中直接留下整体、深刻的印象。
二是记忆的“相似”联想法。相似联想,就是由一事物的性质和形态特点而引起的对有类似性质特点的事物形象的回忆。相似联想运用极为广泛,如比喻、拟人、象征、夸张等都是这种形式。研究记忆的专家认为:记忆最基本的规律就是对新的信息同已知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联想,与我们熟悉的事物越相似、或越相近的事物越容易记住。在学习中,教科书里的内容大都是用很抽象的理论来表述的,由于太陌生,就是理解了也很难原封不动的保留在脑里。故而,要善于利用相似联想,这样才能更好的记住。但是,对一些抽象的词语或科学基本概念,一般都难以直接形象化,这就要把这些抽象事物和自已最熟悉的事物比较一番才行。我们知道,科学知识、原理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不管它表现为抽象形式或是鲜明色彩的有形图解,还是表现为平淡无奇的符号形式。通过相似联想,就会很容易地将新知识概念与旧知识经验结合在一起,从而使记忆印象深刻。例如,在物理教科书是这样说的:“固体能够旋转,但液体除非粘性相当大,不能如固体那样旋转。”如果我们利用相似联想,以较熟悉的事物来记忆的话,则可以说:“蒸熟的蛋在桌上可竖立起来转动,但生鸡蛋却不能竖立起来转动。”这种把表述较为抽象的内容与理解的事物之间建立某种相似关系的记忆方法,是十分有效的。任何人只要稍加练习,都能学会这个方法。
三是记忆的“链式”联想法。链式联想法,即把要记住的一些事物在形象联想的基础上象链条一样串联起来记忆。这种方法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假如有必须记住的A、B、C、D、E等一些事物,首先可在A与B之间联想,然后,再在B与C之间联想,并且依次联想下去。这种联想如果联系的好,只要想起A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从而把所有应记忆的事物都回忆出来。在学习中有许多零碎的材料需要记忆,如果要记住某些单独的材料,太多了就会让人感受到有困难,但要是把若干单独材料利用联想串联起来,记忆便会容易得多。比如,我们要记住10个互不相关的成语,最好的办法就是动一下脑筋来造句,用一、两句话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连贯、完整的情景或画面,这样短时间内就能全部记住。实际上,任何人都能够掌握这一方法。
四是记忆的“编码”联想法。编码联想,就是把要记住的事物与熟悉而固定的东西或相应的数字对上号来进行记忆。这种方法历史悠久,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就已广泛应用了,也称之为“罗马居室法”。它形成一个这样的记忆系统:想象自已走进熟悉的住所,将所要利用的物具先摆设有序,每件家俱都作为一种联想对象,可以与要想记住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从而建立记忆精确的次序。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它可消除想象的界线,使你想记多少就能记多少东西,所要做的就是将房间物品想象得充分多。古希腊的西摩尼地斯等雄辩家讲演时常运此法,按自已家中的物品顺序想下去,就能把演讲的全部内容回忆出来。其实,我们在学习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当你回想已遗忘的内容时,并不是直接去想它,而是先找出能够回忆起该项内容线索,或其内容的前后相连关系。如,这问题的答案在书中哪里,前面和后面的内容是什么,等等,这实际上是一种无意识编码的应用。因此,要明确学会运用编码联想来记忆,这将有效地提高你的记忆力。
以上所讲的一些联想法,在记忆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并具是相当广泛的应用范围。掌握其方法的基本技巧后,仍需要自已动一番脑筋才能运用自如。利用联想记忆时要强调以下三点:一是要尽可能把文字在脑中变换成具体景象或事物。二是联想时脑中浮现的形象要突出、或与众不同,这会更容易记住。三是对所要记住的内容,其联想要完整,并注意联想的内容不能轻易改变,否则在回忆时就容易混乱。总之,只要肯努力尝试这种联想记忆的方法,许多人都会有惊人的记忆力。
8、最有效的知识记忆要做到“系统化”
系统化记忆法,就是把纷繁复杂的某一学科的知识,按照它们的性质、特征及其内在联系,进行恰当的比较、分类,从而使之组成一个便于记忆的知识网络。利用这种记忆方法,能使整个知识主干清晰,枝蔓有序,不但能深化、完善和扩展所学,面且能使你的记忆清晰牢固。以下我们具体介绍这一方法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有效记忆的第一步,首先要突出地记住这一知识体系的框架图。俗语说:“纲举目张”。实际上,不论要记忆的知识材料有多少,先记住体系的框架,形成一个整体的记忆轮廓后,再把有关的琐碎细节有序地填充到记忆之中,这样才能效率高、记得牢。如果不分主干枝节,企图一下子记住所有内容,这样反而会模糊不清,如同雾中打枪难以射中目标,从而使记忆能量扩散了。
第二步,是要对准备记忆的知识内容先加以选择。在开始记忆之前,“想一想”哪些内容是最重要的,哪些次之,哪些可以舍弃,做到心中有数。其实,我们不可能记住每一科目所有零碎的知识细节,任何人想这样做,必然会受到“记忆容量定律”的惩罚,吃力不讨好,事倍功半。有时,你只不过想增加一点资料到学习量上,殊不知对记忆工作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所以千万不能盲目去背和记。你要经常去尝试和练习如何进行记忆选择,否则便没有掌据这一技巧的可能。掌据课本的重点,这可以通过自已的思考和结合老师讲课的内容,以及自已的疑难之处来选择应记忆的重点,然后将其抽取并有系统地表达出来。
第三步,要把知识分类、分组,采取渐进记忆的方式。把知识分类、分组是记忆的一个好办法。记忆知识细节要通过思考加工,按有意义的类目分类,否则会很快遗忘。大凡记忆好的人,他的大脑中的资料都是经过分类,使之排列有序,而决不是不加分类地杂乱堆积。德国音乐家门德尔松17岁那年,他去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首次公演,回家后立刻写出了全曲的乐谱,震惊当时的音乐界。事实上,在门德尔松的脑海里有排列整齐“资料柜”,可以将一个一个音符严密地分类放入。我们在进行知识分类后,要确定一次记忆内容的数量,就要采取分组渐进记忆的方式。美国的心理学家米尔根据实验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一次记忆的广度大约固定为七个知识“小片块”。这就是说一次记忆的数量以“七”为限度,其内容不论是单词或者其它事物的集合体,都有能较快地记住。这就是记忆的“七数原理”。在学习中,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七数的限制,让大片块知识数额始终为七数,将无数小片块附加于大片块。这样,就能戏剧性地增加我们的知识总量。例如,在总结记忆某一学科所学过的许多知识时,要懂得利用这一原理来最大限度地帮助我们的记忆。如把性质相近的内容编为一组,每组七个以下,这样记忆的效率高。如果再把每组字首组合起来记忆或附加上小标题,则更能牢固抓住全体概念,前后联系而牢固记忆。分组渐进记忆,是指把需要整体或系统记忆分成若干部分,有步骤的来进行,这一过程要有时间计划的实施配合才能做到高效。
最后一步,是综合整理记忆。记忆是非常奇特的,一项一项地单独记忆往往并不容易记住,但将相关联的事物进行综合整理,联成一体记忆反而能准确地记住。综合整理记忆就是要弄清结构,发现体系。每一门课程、每一章节都有自已的结构和体系,通过把其条分缕析地整理出来,这样使问题简化,就会在脑中遂渐清晰起来,就能较快地记清楚。
总之,系统化记忆法就是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性、系统性、将其各部分联成一体来记忆,这样才能有高效率。
9、记忆,要求多种感觉器官协同“作战”
记忆效果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在记忆的过程中激活大脑功能。这要求充分调动人体的多种感觉器官协同“作战”,以多维度、多层次的方法来感知要记忆的材料,即在眼看、口念、手写、耳听、脑想的同时,边记边忆,其效果最好。这是因为,只有多种感官立体地反映同一个记忆对象时,起着从不同角度的强化复述的作用,其信息通过不同的感觉神经通路传导入大脑内聚焦为一个亮点,从而使之印象深刻。
首先,记忆时“用脑想”这一条最为重要。我们要记忆一些新的知识材料,是要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才能获得的。其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认知结构中旧知识与新知识要进行多次碰撞接触,通过相互作用的原理才能同化、融合,这一过程的表现形式就是“用脑想”。其二,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中只有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共同活动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记忆的潜能。“用脑想”的过程,正是让主控抽象思维的左脑和主控形象思维的右脑进行沟通和联系,共同作用于记忆。这一原理类似在物理学上的共振现象:记忆效果只有左右脑协同活动时,其建立起来的强力搭配,记忆振幅最大。简单地说,一旦经思维参与并重新组织的记忆,对知识理解清楚、体会深刻,不仅记得快、记得牢,而且回忆能够迅速、准确。
其次,单纯采取“看”的阅读方式是不行的。有人说:看不如读一遍,默读一次不如大声朗读一遍,最后干脆不如背诵一回。这是确有道理的。有些中学生单纯采取“看”的阅读方式来记忆知识,但数天后似乎仍没能记住多少,于是便埋怨自已资质愚钝。殊不知,单纯用眼看来记忆的效果是十分有限的,如果采取读的方式则更容易记住。当然,默读不如大声朗读。尽管默读速度快又不影响他人,但是默读时你用的仅仅是视觉记忆,如果读出声来,不但增加了听觉记忆,而且也增加了运动记忆,如此,其效率可提高三、四倍。特别是当大脑在昏沉而不清醒的状态时,高声清楚地朗读效果更好。这是因为,通过舌头和喉咙发出声音能促使肌肉运动,触动感觉刺激大脑而使大脑保持紧张,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点上,其它事物就不可能在大脑中浮现,从而形成记忆良好状态。同时,朗读声音抑扬顿挫的节奏传入耳膜,使发出声音和听到声音两种感觉活动同时进行,这样,通过多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帮助大脑进行记忆活动,其效果就能大大地增强。那么,为什么还要背诵呢?这是因为:当你阅读一段文字时,短时间内会将这些文字的意思记住,不过短时记忆却很有限度,当你继续阅读时头脑中的第一段文字和意思便会被第二段的内容所替代,阅读到了最后阶段,此时便会忘了最初几段的内容。但如果在阅读中不时停下来重复前面的内容,或用背诵来强化记忆,情况则不同。其原理在于记忆痕迹是需要一些时间来加强巩固的,边读边记的背诵形式能让短期记忆“换码”成为长期记忆,而哪些没有经过强化的部分,仍会随着短期记忆的消失而遗忘。边读、边记、边忆,这给了你检验记忆是否准确、完善的机会,让你即刻懂得已掌据了多少,同时也达到了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多渠道强化大脑记忆痕迹的目的。况且,背诵的正确性、完善性、迅速性能使你情绪高涨,继续努力:而背诵的错误、遗漏能促使你留心、集中注意力。总之,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能够使记忆保持得更长久、更有效。
再次,要勤于“动手”来记忆知识。俗语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这是学习的经验之谈。我们在记忆知识的过程中,实际上各种感觉器官都可以利用,而其中手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古希腊的亚拿萨哥拉所说:“人类手的发达增进了人的智慧。”当我们读书或学习时,手能帮助我们思考与记忆。书写的运用主要是靠手,手的末梢神经很多,手的书写与大脑的思考产生联系。书写的技能实际上是视觉与触觉并行辅助大脑的能力。因此,手在记忆上成为一个重要的感觉“装置”。例如,在记忆英语单词、复杂的字词或成语时,如果我们把原文在纸上抄几遍,或者是边想边用手指在空中画写数次,往往很快就能记住。这是因为,信息可以通过手的运动感觉传入大脑神经,使记忆效果得以加强。这种记忆方法看起来费一点功夫,但是,用它来记住某些枯燥难记的东西确是十分有效。本来,书写过程就是对所学内容的实际运用,故而书写的次数越多,就越有可能在以后需要时把它回忆起来。有人说:“最淡的墨水也胜于最强的记忆”。这是很有道理的。
总之,记忆效果最好的方式就是要“眼到、口到、耳到、手到、脑到”。
10、讲效率要掌握“过剩学习”的尺度
南宋时期的教育家朱熹,他在《朱子全书》中说:“习而不时,虽日习之而其功夫间断,一暴十寒,终不足以成其习之功矣。”意思是说,学习没有经常的练习,就不能巩固,熟练已经学到的知识,只有随时随处地不断练习,才能收到学习的功效。
复习是记忆之母,没有复习就不能记忆和储存。记忆效果和学习时间、次数是正相关的关系,即学习时间长,次数多,效果也相对地好。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以熟记为目标的学习,应以过度学习150%为优。假定记住范仲庵的《岳阳楼记》全文,需要60分钟,诵读8次就能够背诵出来,这是100%学习,如再增加30分钟,再背诵4次,就达到150%。这就是所谓的“过剩学习”法。但是,从学习的另一个角度来说,记忆方法的根本还是要追求高效率。对中学生来说,功课紧、任务重,学习时间太少而要学的知识太多,如果在某些知识枝节或局部上花费太多的时间,这也将会得不偿失。故而,一些已熟记的知识复习太多,如过度学习200%甚至更多,这也不必要。如,有些中学生常常把所要记忆的某一知识,背诵了十几遍之后仍不放心,总怀着“自己是否已经真正记牢”的忧虑。尤其是考试之前,最容易陷入这种状态,以致把时间浪费在反复做着同样的一件事情,而再没有时间顾及其它。
我们即要通过复习来掌握知识,又要在学习中追求高效率,这是一个十分矛盾的问题。不过,这也是一个可以很好解决的问题,关键在于要恰到好处地掌握“过剩学习” 法。这需要把握以下几点内容:一是记不住的地方,才是复习的要点。明确这样的做法,能够使你节省大量的学习时间,提高记忆效率。例如临近考试,老师划出的重点范围不见得全部都是你要复习的要点,你应该相信你平时学习所取得的成效,一旦确认某一部分你已经掌握并已记住,就没有必要再花费时间去复习它了。二是对所学知识用自我复述的方法检查两次以上,从而确认你的记忆。当你确认自己已记住某一部分知识内容后,这还不表明你确实记住了,需要间隔一段时间后再通过复述或回忆来再次确认。假如第二次确认的回忆率高,你有理由相信自己已经记住。如果第二次确认仍有遗漏要点的现象,表明你仍有复习的必要。三是分批、分科目确认所学的知识,直至全部。这样能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了解自己的记忆能力,清楚自己掌握所学知识的程度和可靠性。四是要分析“哪些自认为已记住的知识而再次确认却遗忘”的原因,只有找出记忆的缺陷,才有可能在今后的学习中避免重犯类似的记忆错误。
10#
lishou110 发表于 06-9-5 15:32:2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4 16:29 , Processed in 0.13476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