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本人的初试分数实在不堪入目,所以主要精力放在真题上,力求为还原真题及复试场景略尽绵薄之力,但由于水平有限,不尽真实的地方欢迎战友批评指正。至于后面的经验仅供参考了。
MODEL 1 真题可靠回忆版(初试+复试)及复试流程 初试:2012年1月7—8日
一。简答(每题20分) 1。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举例说明恒常性在知觉过程中的意义 2。言语发展阶段及特点 3。社会交换理论简述 4。说明言语先天性的证据 5。人格类型说和维度说的异同 6。图式的含义及类别 7。人格特质论的起源及新近展 8。基本归因偏差及在生活中的意义 二。论述(每题25分) 1。论述几种情绪的重要理论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2。举例说明基因和环境对人的心理功能的共同影响 三。研究设计(每题30分) 1。设计一项研究验证时代变迁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2。设计一个研究方案,考察员工每天的通勤状况对工作结果的影响。并说明主要的理论依据。 3。题目中是一个对拖延行为进行行为干预的效果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并重新设计 复试:
面试:2012年3月17日上午;北京大学哲学楼1楼
(我报的是管理,但却被分到了临床组面试,可能是因为报管理的太多了) 面试官有:钱铭怡、甘怡群、钟杰、易春丽(还有位坐在门口做笔记的女老师我实在没打听出来叫什么,所以后面略过不表,在此表示抱歉。) 我一直听说钱铭怡教授非常严厉,但见到真人时才发觉传言有误,我是排在第十五个进场,前一位同学在面试的时候我便在门外等候,前一位同学出来后我正要进去,但是两位老师也走出来了,走在前面的便是钱铭怡教授,她给我很平和的感觉,对我说:“等一下。”走过去了又回头笑着和我说:“今天上午喝水喝多了。”与前面同学的她一直绷着脸这个说法大相径庭。过了一会甘怡群老师也出来了,她倒是比较严肃。等到让我进去之后,我便轻轻地、轻轻地推开了那扇决定命运的门,点头道:“老师好。”钟杰走过来说“把表给我就成”,把表接过走回去了。进门之后左手边是让考生坐的沙发,右手边是一张茶几,茶几后面是一排沙发,从门口往里依次有易春丽、甘怡群、钱铭怡老师,钟杰坐在最里边一个办公桌后面。 在老师示意我坐下之后,我便实实在在地往沙发上坐下去,but,北大的沙发就是不一样,我一下直接陷了进去,差点仰倒,尴尬地往前坐了坐才好了些,还好大多数老师正在忙着倒水什么的没有注意,我妈说我那是一屁股坐进了北大,可我还是觉得在这个动作中失误的成分大一些。 钱铭怡老师首先问了一个问题:“什么是自我效能感?”我就说了一下概念,举了一个小例子。接下来易春丽老师问了一个英语问题:“What have youdone for this interview?”这个问题前面的同学都被问到过,我就用英语回答了一下看了些书啊、文献啊,练习了一点计算机技术啊什么的。 由于我在个人陈述上已经写了感兴趣的方向是人力资源管理,所以下面的问题就这方面展开。钟杰老师问道:“你毕业之后计划从事什么工作?”我说:“去企业的可能性大一些。”他问:“企业的什么部门呢?”我说人事部。他问:“好,假如你在一家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有一项任务是让你写一份招聘启事,上面要表述清楚来我们公司工作要比去其他公司工作待遇好,你会怎么写?”我说了一个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保健因素方面给予什么样的工资、工作环境、上下级关系模式等,激励因素方面给予什么样的奖金福利什么的。钟杰又问:“好。你知不知道胜任力特征?”我说知道。他问:“那么,如果让你招聘10个仓库保管员,你会从哪些方面考察他的胜任力特征?还有,你怎么去招聘?”我说:“对于仓库保管员这项工作来说,首要的要求是诚实守信,如果这方面的要求达不到就会造成公司财物的损失,另一方面,仓库保管员还要能够适应这类单调乏味还有可能是孤独的工作以及工作环境。招聘的时候,对从事过这类工作的人我会考察他过往的工作业绩,对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我会模拟一个情境,设置类似任务来观察他的表现。” 甘怡群老师提问了:“你在个人陈述上写着对SPSS和E-prime有着初步的掌握,你是自学的呢还是学校开设了这门课程?”我说:“我是自学的,有的问题也会请教老师。”她问:“那你掌握到什么程度了呢?”我说:“E-prime我不是很精通,能够独立设计一个相对完整的小实验,但是由于我用的是一个不完善的破解版软件,所以有些功能受到了限制;SPSS的话我可以一些初步的数据分析。”甘老师接着问:“那你会不会做一些数据统计操作,例如回归?”我说:“回归我是会的,但是有些感觉难一点的非参数检验我就不大会了。”甘老师又问:“你对心理测量有了解么?”我说:“有、有了解。”她接下来问了一个我唯一没有回答出来的问题:“假如你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从国外引进了一套量表,用来测量员工某方面素质,你怎么评价这套量表还有员工的测量结果?”我说:“信度、效度?”她说:“那评价一个员工的素质水平呢?”我说“标准差?”甘老师继续循循善诱:“你再想想,就是看一个员工所处的水平或是位置。”我纠结了一下,只好放弃:“老师不好意思,我一时间想不起来这个词叫什么了。”老师说:“好,先到这里吧,叫下一位同学进来吧。”我站起来微笑着对老师们点头说:“谢谢老师。”钱老师及其他几位老师都笑着对我点了下头,我就在和谐的气氛下退场了。 面试用了大概10分钟多点吧,后面的几位同学用的时间要短一些,可能是到中午了的原因。面试我占的一点便宜可能是我前面14位同学全都是女生,老师在审美疲劳的时候突然见到一个男生,总会有点柳暗花明的感觉吧,这个印象可能会有好处,呵呵。 再补充一点我听来的管理组的同学被问到的问题:(序号仅用于区分,不作排序) 1、读一下这篇文献,并翻译一下 2、双因素理论是谁提出的? 3、管理心理学中你对哪个理论比较感兴趣?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一下(这果断大题了,该同学用的是费斯汀格的权变理论,设计的实验是堆积木,三个自变量群体气氛、任务结构和权力距离,也不知道对不对) 4、你认为,团体绩效呈正态分布这种情况是否合理?(该同学说:“这得分情况,有的情况合理有的情况下不合理。”老师追问:“到底合理不合理”。。。。。。) 5、若干英语问题、英语回答,涉及专业外语。 可见管理组问到的问题多一些、难一些。但是还好,也不算太难回答。管理组比较特殊的是,面试时是每两人一组进去的,有的问题需要两人各自回答,有的是谁会谁来回答,最后一组直接是三个人一块进去的。没有亲身体会,我也说不清是哪种方式比较好。
下文见二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