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关注和探询“谁控制学校”、“谁制定学校管理的政策”、“谁决定教育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目标”、“谁设置课程”的教育理论流派是( )
A. 制度教育学 B. 改造主义教育理论
C. 存在主义教育理论 D. 批判教育学
【参考答案】D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批判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是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法国的布厄迪尔等。
【相关度分析】考点是教育学现代的产生发展。详见博仁2012年教育学基础强化班讲义P4页,习题特训班讲义资料P20、P57,20世纪70年代之后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教育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的教育思潮是批判教育学。
2.如下现象属于教育范畴的是( )
A. 爸爸针对小明懦弱的个性设法训练小明如何以牙还牙报复欺侮者
B. 妈妈指导小明在与他人冲突中如何保护自己
C. 老师严格管理以保护小明等弱小学生不再受欺负
D. 小明在与同学的多次冲突中逐渐学会了如何与人和睦相处
【参考答案】B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定义。教育的定义具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等。答案选择B。
【相关度分析】本题的考点是教育概念,详见博仁2012年教育学基础强化班讲义(一)P6页,串讲冲刺班讲义P20,关于教育概念当时北师大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反复强调,并对教育的范畴做了甄别。
3. 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教育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
A. 班级授课制为普及义务教育提供了便利
B. 普及义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机器大生产对劳动力的要求
C. 僵化的制度化教育导致社会拒绝学校毕业生
D. 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促进了学生学业、生涯、个性及社会性的发展
【参考答案】B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此题目从选项直接出发,C体现是不是促进作用,而是阻碍作用,是属于负向功能;D是教育对个人发展的影响,而非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A是教育方式,方法本身对教育的影响,而非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因此,选项为B。
【相关度分析】本题的考点是教育功能中关于社会发展,详见博仁教育学基础强化练习题P12:29题;博仁教育学基础强化讲义(一)P33页,教育学考研补充资料第28题。
4. 把教育隐喻为“园艺”,把学生比作“祖国的花朵”,称教师为“园丁”。持这种观点的人在人的身心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倾向于( )
A. 遗传决定论 B. 成熟轮
C. 环境决定论 D. 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参考答案】C
【考点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教育将教育比喻为“园艺”,教师是“园丁”,学生是受到教师“修剪”、“塑造”等方式影响下形成的“花朵”,这是典型的外铄论影响,因此,正确选项为C。
【相关度分析】本题的考点是教育与人的发展,关于教育对人的影响因素。详见博仁教育学基础强化班讲义(一)P12页,博仁教育学考研全真模拟试题卷一题4。
5. 在课程内容选择上,斯宾塞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其判断依据是他的( )
A.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B. 外在教育目的论
C. 教育准备生活说 D. 教育适应生活说
【参考答案】C
【考点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斯宾塞的教育准备生活说。教育准备生活说主张教育应当为人的未来生活做准备的一种学说,是与“教育适应生活说”相对立的一种学说。代表人物是19世纪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他批判旧教育注重身份、点缀生活的空疏性质,指出真正的教育目的与任务应该放在实际需要的基础上,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当代永恒主义教育家也持同样的见解,认为教育不是生活的复本,而是生活的准备。
【相关度分析】本题的考点是课程内容关于斯宾塞的课程观。详见博仁教育学基础强化练习题P14:57题;博仁教育学基础强化讲义(一)P46页,串讲冲刺班讲义P12,关于斯宾塞的教育观点,刘老师强调这是考试重点。
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普通高中的性质发生改变,在教育任务上兼顾( )
A.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 B. 普通教育与基础教育
C. 升学预备教育与就业预备教育 D. 基础教育与预备教育
【参考答案】C
【考点分析】此题是跟教育现实相关的综合应用性题型。考查的是学制中的各级学校系统。考生结合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便不难得出答案。
【相关度分析】本题的考点是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属于应用类问题(超纲),本题虽然属于超纲知识点,但是博仁教育学刘老师在基础班授课的时候给同学们讲解了本知识点,详见博仁教育学基础强化班讲义(一)P49页。
7. 学生必须接受“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受过这种教育的人因为有广博的知识和理性的能力,将来也是适应力最强的、对未来作了最充分准备的优秀公民和劳动者。秉持这种观点的人在课程类型上倾向于( )
A. 学科中心课程 B. 学生中心课程
C. 社会中心课程 D. 活动中心课程
【参考答案】C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了各种课程类型之间的区别。考生首先要明白几种基本的课程类型的具体内涵,明白各种课程类型之间最大的区别和自己独有的特点是什么。解题的的核心是课程的内容和最终培养的目标,题干中最终的目标是“优秀的公民和劳动者”,这两个概念都是围绕着社会来讲的,所以选择“社会中心课程”。
【相关度分析】本题的考点是课程类型。详见博仁教育学基础强化讲义(一)P61,博仁教育学基础强化班练习题P79:49题;2012年博仁习题特训班模拟试卷P26第8题。
8. 发生在教学过程之中,旨在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调整和改进教学的评价是( )
A. 初始性评价 B. 诊断性评价
C. 终结性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参考答案】D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各种评价的内涵和主要目的。B诊断性评价的的目的主要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评估学生的基本能力和所处的水平;D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后,当进行了一段时间后,为了测试学生的当前水平和教学效果而进行的;C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总体上的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整体上的评估。因此,选D。回答这样的问题主要是能够准确的区分各种评价的目的和发生的时间。
【相关度分析】本题的考点是教学评价,详见博仁2012年教育学基础强化班讲义(一)P65页,2012年博仁习题特训班模拟试卷第9题。
9. 体谅模式与其他德育模式的区别在于( )
A. 把道德情感的培养放在中心地位
B. 把道德认知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C. 把道德行为学习放在中心地位
D. 把道德价值观念的获得放在中心地位
【参考答案】A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体谅模式的主要内容和与其他情感模式的主要区别。考生首先要理解情感模式的主要内容,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70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相关度分析】本题的考点是德育模式,详见博仁2012年教育学基础强化练习题P17:94题,博仁教育学基础强化讲义(一)P111页。本知识点尹老师在串讲冲刺班上课的时候重点强调过。
10. 强调教师文化建设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 )
A. 知识取向模式 B.实践取向模式
C. 生态取向模式 D.自我更新取向模式
【参考答案】C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几种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主要内涵。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核心词汇,明白各种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题目中的核心概念是“文化建设”和“沟通交流”,强调的是教师发展过程中的外部文化环境和内部自身的沟通交流,因此选择的是生态取向的发展模式。
【相关度分析】本题的考点是教师发展。详见博仁2012年教育学基础强化班讲义(一)P126页,教育学习题特训班讲义P59页,教育学串讲冲刺班讲义P23。
11.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采取“道德两难法”和“公正团体法”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其依据是人的道德发展具有( )
A.阶段性、顺序性、差异性
B.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
C.顺序性、差异性、不平衡性
D.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
【参考答案】D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人道德发展的特点。各种道德实验都必须遵循人们道德发展的特点: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因此选择D。
【相关度分析】本题的考点是德育模式中关于道德认知部分。详见博仁2012年教育学基础强化练习题P19:89题,博仁2012年教育学基础强化讲义(一)P110页。
12. 现代学校作为一种社会机构,除了具有教育功能外,还派生出许多社会功能,其中包括( )
A. 社会交往与照看功能 B. 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功能
C. 选拔与社会分层功能 D. 自我保存与自我更新功能
【参考答案】C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校主要功能。考生首先要明确题目中的核心词汇“社会功能”,这是与学校的“教育功能”相对的。B主要说的是教育对人的功能;D主要说的是教育的文化功能。因此,C中的选拔和社会分层功能是学校相对于教育的“社会功能”。
【相关度分析】本题的考点是教育中学校的社会功能。详见博仁教育学基础强化班讲义(一)P6页。
1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曾对世界各地的教育制度进行调查,发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份报告指出各国的教育目的存在一些共同倾向,其中包括“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培养创造性”、“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以及( )
A. “培养完人” B. “培养独立个性”
C. “培养国际理解” D. “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参考答案】A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会生存》这篇文献中的核心内容。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关注教育学的学科内容,更要关注国际上的重要文献,了解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
【相关度分析】本题的考点是教育文献《学会生存》,详见博仁教育学基础强化练习题P12:3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