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外汉语人才应具备跨文化能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叶子老师 发表于 13-1-2 19:0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2005年首届世界汉语大会以来,“汉语热”在全球持续升温的报道常常见诸各类媒体,加之孔子学院逐年增多,中国文化推广到世界的时机已成熟。但纵观海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有学者做了一个统计“2003年,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是2000万;2004年是2500万;2005年已达3000万;2006年超过3000万;2007年已达4000万”但从2007年到2011年,年均4000万的数字没有发生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停滞不前?
  分析认为,外派教师首先应该解决自我生存问题,然后才是教学与文化推广工作。文化距离巨大、相对隔绝的人际交往让跨文化适应能力显得更为重要。2011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征求对〈普通高校本科目录修订一稿〉修改意见的通知》中提出,自2012年起将主要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的“对外汉语”专业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这意味着,对对外汉语人才的跨文化能力培养工作箭在弦上,刻不容缓。
  对外汉语人才跨文化能力的构成
  所谓对外汉语人才,是具有汉语言与文学的专业水平和第二语言的交际能力,具有跨文化交际知识与技能的专门对那些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和汉文化传播的人。根据这一概念,汉语母语及文学的知识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技能,第二语言的知识与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与技能共同构成对外汉人才必备的能力。
  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从事交际过程中所运用的一种特定的思维。它需要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及思维模式、非语言行为规则、时空观念、礼仪习俗等诸方面打破在相同文化背景下从事交流的思维定势,使其在主观上能够对异质文化获得正确的反应和理解,以保障跨文化间的交流中实现信息的沟通。”
  跨文化态度。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需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文化和非本民族文化,这样,在文化交流中就会表现适度,即使文化碰撞冲突发生,也可以以尊重、理解的态度对接收到的信息再解读,再沟通,以便使交流得以进行。随着社会进步及跨文化研究的逐步深入,跨文化全球本土化的理念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认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包容并欣赏学习者的文化特性,是通过对异文化学习认知与理解来实现的。正确的跨文化态度,就个人而言则可以缓解文化休克带来的巨大冲击,可以减轻精神压力提高工作效能。就更广泛的意义而言,正确的跨文化态度,则可以在文化共享中突破文化传播瓶颈,促进文化全球化的发展。
  跨文化的知识。首先是跨文化的理论知识: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跨文化交际学,它得益于包括来自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文化人类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理论的滋养。所以学习知识,必先掌握与它们相连的跨文化理论知识。其次,文化诸要素与交际之间关系及交际过程中体现出不同文化的特征对交际的流畅度均有影响,前者指世界观、社会规范、思维方式等抽象文化要素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后者则指言语、非言语、时间、空间等具象的文化要素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再次,文化差异产生的缘由的认识也是跨文化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文化与交际的关系,产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度,充分做好迎接文化休克的心理准备,从而为顺利实现文化适应,将汉语言的知识及中国优秀的文化传播出去提供保障。
  文化休克。每一个从事跨文化交际的人必然经历的体验,只有程度的差别,没有例外。它指的是“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深度焦虑症。”文化休克又称文化震荡,对外汉语人才主要工作是对外国人进行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活动,所以文化休克是在所难免的人生体验,获取文化休克及文化适应的知识和经验也是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构件。
  对外汉语人才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框架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从未断裂,同样在不断变化着的国度,“和而不同”就是宜于国际社会和谐发展的中国文化观念。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汉语热”的需求,催生了对外汉语学科,为中国与世界对话提供了人才储备。为了进一步培养出高规格的、适应国际需要的对外汉语人才,将中国的魅力汉语和文化精华传播四方。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打造对外汉语人才跨文化能力:
  在认知方面,应多层次打造对外汉语人才的跨文化能力。在哲学的高度上,应动态地认识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视野下审查中国文化的有限性。
  建立对外汉语及教学能力课程体系,第二语言文化能力课程体系及跨文化能力课程体系三大课程独立又统一的课程体系,训练学习者扎实的基本功,为实现汉语的跨文化交流提供条件。
  将隐性课程常规化,具体可以根据条件做好以下工作:将留学生教育与对外汉语教育相结合,增强跨文化的感受能力;请进来,听取专家做前沿研究动态报告,开阔视野;开展跨文化专题讨论,加深课程印象;上一节对外汉语课,讨论得失,提高教学能力;不同文化的学习者展开文化辩论赛,促进文化交流;举行一定规模的跨文化艺术活动;参观当地合资企业,了解跨文化培训的状况。
  在实践方面,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外汉语教学主要是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教学,所以实践能力对外汉语学习者十分必要,教学单位需创造更多跨文化交流的机会以便招募学习者作为志愿者,使他们得到锻炼。
有更多关于汉硕考研问题可加Q 26二八036二三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22 17:20 , Processed in 0.253052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