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虽然从国家诞生以后就有了国际关系,但是并没有形成世界性的体系。在中世纪,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国家交往仅限于在各大洲地区之内进行。当时在欧洲大陆建立了以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为中心的、松散的宗教、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占据极为次要的地位;而东方的亚洲大陆则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建立了以少数封建大国为中心的国际关系体系。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地理上的大发现以及西欧国家对海外殖民地的开拓,几个大洲之间的联系和交往逐渐增加,国际贸易范围由欧洲扩大到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这样就促成了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所谓国际关系体系,就是指各种国际行为体(主要是国家)之间各种形式的关系(主要是政治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因此我们研究国际关系,必须充分重视国际关系体系的整体的作用,从这里着眼,去研究各种行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整体和各个组成部分、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分析体系内各个层次、各个部分、各个行为体如何有秩序地排列组合,有规律地相互作用,如何不停地运行、发展、又如何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仅对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有全面的深刻的理解,而且能够把握国际关系全局发展变化的基本脉络。 从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发展看,曾经先后出现了4个国际关系体系,即威斯伐利亚体系(1648-1793)、维也纳体系(1815-189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19-1939)、雅尔塔体系(1945-1991)。 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 1.三十年战争 ◆ 三十年战争为1618---1648年西欧,中欧,北欧国家卷入的战争。 16-17世纪之交欧洲社会的重大变化,各国政治经济的冲突,封建王朝和诸侯的领土纠纷以及宗教意识的矛盾,构成了战争的复杂背景。战争具有德国内战和国际混战的双重特点,其主要战场为德国。在战争初期,德国的内部新旧教之争占有明显的地位,但是不久就演变为各国争权夺势的混战,宗教意识上分歧已经不能够作为交战双方的主要分野。三十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 ◆ 战争起因:宗教改革. 1555年9月,德意志新教诸侯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签署《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后,路德教与加尔文教在法律上取得了与天主教平等的地位,其中路德教徒有宗教信仰的自由,结束了天主教在德意志的一统天下局面。依据“教随国定”原则,德意志各邦诸侯在其领地内,有权决定他本人和其臣民的宗教信仰。德意志诸侯从此扩大了政治和宗教势力,形成了与天主教和帝国皇帝争权夺势局面。 十七世纪初,在德意志的政治生活中以皇帝为首的旧教诸侯与新教诸侯之间,中央集权势力与诸侯割据势力之间的斗争占主导地位。在德意志北部、中部和东北部信仰新教,在德意志西北部、西部和东南部以及哈布斯堡家族领地信仰天主教。 新教诸侯与旧教诸侯都打着宗教旗号来扩充自己的领地和世俗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更想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权力,建立以皇帝为首的,以诸侯为封臣的君主国,因此皇帝把德意志新教诸侯视为他加强权力最大的障碍。而新教诸侯则想在宗教纠纷的掩护下争夺地盘,反对皇帝专政。 1608年,“新教联盟”成立,巴拉丁选侯为领袖。1609年,“天主教联盟”,巴伐利亚公爵为领袖。这两个联盟都是政治军事联盟,并且各自都得到了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的支持。新教联盟得到了反对哈布斯堡家族扩张的英国、法国、荷兰、瑞典、丹麦和俄国的支持;天主教联盟得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罗马教廷、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这样,在德意志就形成了两大对立集团。欧洲各国的封建王朝为各自的利益而在德意志两大集团之间推波助澜。德意志问题复杂化,内部矛盾扩大为国际间冲突,宗教矛盾演变为各国君主争权拓土的斗争,最终导致形成一场大规模战争爆发。 ◆ 战争直接原因: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提亚对波希米亚新教徒实现镇压政策。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提亚(1612-1619)对波希米亚(捷克)新教徒实行镇压政策。波希米亚自1526年起就处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下,波希米亚长期以来具有强烈的民族独立倾向和反教会传统。早在十五世纪上半叶,波希米亚就兴起了反教会的胡斯教派,在新教徒斗争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作出让步,1609年签署了“大诏书”,给予捷克新教徒以信仰自由。罗马帝国皇帝目的是试图保持天主教势力在波希米亚占统治地位。1618年,波希米亚王位空缺,罗马帝国皇帝马提亚违背“大诏书”,任命天主教徒斐迪南公爵担任国王,斐迪南就位后违背了“大诏书”约定,开始残酷迫害新教徒。这样激起了新教徒的强烈反抗。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爆发了起义。起义的新教徒群众冲入王宫,将两个钦差按照捷克古老惩罚习惯,从20多米高的窗户投入壕沟里,即“掷出窗外事件”,其标志三十战争的开始。 战争进程: ◆ 波希米亚阶段1618—1625; 布拉格起义爆发后,波希米亚人选出一位新国王腓特烈五世,他率领军队进攻奥地利,但是在1620年的白山战役中被天主教联盟军队打败。神圣罗马帝国军队重新占领了布拉格,并且恢复了天主教的统治地位。与此同时,西班牙军队进攻帕拉丁,1621年荷兰与西班牙开战,最终荷兰军队进入莱茵兰,西班牙军队占领了帕拉丁。斐特烈五世逃亡到荷兰。 ◆ 丹麦阶段1625---1629; 波希米亚战败使新教联盟瓦解,丹麦国王乘虚而入,意图控制德意志北部。战争进入第二阶段。1625年丹麦在英国、荷兰资助下进入德意志。1626年神圣罗马帝国军队与西班牙军队打败丹麦军队,迫使其退出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军队所到之处致力于恢复天主教和帝国秩序,宗教改革运动即将失败。 ◆ 瑞典阶段1630---1635; 神圣罗马帝国统治者哈布斯堡家族,在战胜丹麦军队后野心获得极大膨胀,力图实现对欧洲的霸权地位,占领了北欧,控制了波罗的海贸易。这样严重威胁到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利益,更威胁到在波罗的海地区具有重大利益的瑞典。战争进入第三阶段。在荷兰、法国、俄国的资助下,瑞典军队进入德意志,在瑞典军队不断取得胜利下,1635年萨克森和各新教诸侯背叛了与瑞典的联盟,与奥地利皇帝签署和约,使瑞典战败。 ◆ 法国瑞典阶段1635---1648。 哈布斯堡家族的胜利,引起法国方面极大不满,此时法国是欧洲最大的民族君主国,法国长期力图瓦解哈布斯堡家族的包围。同时这也反映出这场战争宗教色彩退居次要地位,天主教的法国决心对天主教的神圣罗马帝国开战。战争进入第四阶段。法国与荷兰、瑞典结成联盟,随后又与萨瓦、帕尔马公国结成联盟。长期战争已经使西班牙内忧外患,实力大大削弱。1643年法国军队彻底打败西班牙军队。1645年瑞典军队取得对奥地利和巴伐利亚联军的胜利。瑞典出兵引起了丹麦的不满,于是在1643—1644年爆发了丹麦与瑞典之间的战争,结果丹麦战败。长期战争已经使交战双方消耗巨大,这样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请求下,法国与瑞典同意停战。 2.从近现代国际关系角度看《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意义 三十战争尚未结束时,从1643年起,交战双方开始举行谈判,由于法国与瑞典争议不一,所以谈判分别在威斯伐利亚省的两个城市进行。在奥斯那布鲁克参加谈判是神圣罗马皇帝、瑞典、德国新教徒诸侯城市代表,在闵斯特参加谈判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班牙、法国和德国天主教诸侯代表。谈判进展很慢,一直到1648年10月才达成协议,缔结了两份和约。因为这两个会议及和约都在威斯伐利亚省内进行的,所以这些条约合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第一,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争端的先例。以往只能够是教会召集各国家一起讨论宗教事务,威斯伐利亚和会是第一次为世俗事务而欧洲各国一起开会,即以国家权力、战争结局和势力范围划分为内容而举行的会议。除了英国、波兰、俄国外,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出席了,可以说是一次真正的国际会议。 第二,《威斯伐利亚和约》明确规定了近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确认了国家主权的平等。承认新教和旧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和会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的主权,也就确认了荷兰和瑞士的独立国地位。这就表明主权国家开始取代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统治西欧国家的神权,成为欧洲国际关系的主体。和约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表明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原则已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这些原则也成为近代国际法的主要内容。 第三,创立了条约必须遵守、对违约国家可以施行集体制裁。 第四,在西欧开始了确立常驻外交代表机构的制度。在西欧,常驻外交代表机关到15世纪才偶尔出现,到此形成了制度化,并且在欧洲开始普遍实行。 ◆ 威斯伐利亚体系:威斯伐利亚和约的基础是主权国家、国际法准则。这就奠定了以主权国家为主体的西欧国际的基础,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举报
时_不_我_待 发表于 2013-3-16 23:49 楼主在抄袭我的帖子!
∮飘い逸∮ 发表于 2013-3-13 19:35 三、 雅尔塔体系 一、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及发展变化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打击后彻底崩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6 08:54 , Processed in 0.10742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