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文章姚笛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文章。我不想就这件事情发表道德上的评论,想从一个心理学的理论分析一下这个事件。在分析这个事件之前,想先给大家介绍一篇2010年《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第46期的文章,《The role of self-regulation in derogating attractive alternatives》。
一、实证研究和理论解释
这篇文章通过两个实验发现,当处于恋爱关系的个体自我控制能量被消耗以后,更容易对陌生异性产生兴趣。
实验一通过情绪抑制的范式来操纵自我控制能量的消耗程度。所有被试都会观看一段15分钟的电影,这个电影会诱发积极和消极情绪。实验组的被试要求压抑自己的情绪,而控制组的被试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往研究已经发现,情绪表达的抑制会消耗个体自我控制的能量。经过实验处理之后,会给两组被试呈现一些有吸引力的异性的图片,让他们进行按键反应。呈现图片之后问他们:“你觉得这个人会是你的潜在伴侣吗,不考虑现在你的所拥有的亲密关系”,“Do you consider this person to be a potential partner, irrespective of your current relationship status?”?以按键是做“是”和“否”的反应。实验结果发现,那些压抑自己情绪的个体会表现做出更多是的反应,表现出对有吸引力异性更大的兴趣。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对于单身不存在这种效应,因为单身不需要抑制对有吸引力异性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