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笔记] 实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feifeizhou 发表于 06-11-12 01:1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盲视的实验    ;;    ’  :
   
①盲视是Weiskrantz提出的概念,用来描述没有意识到知觉存在时盲区(scotoma)所产生的视觉能力。盲视研究中最著名的神经心理学病例是对盲视DB患者所做的研究。
   
②Weiskrantz的实验中给DB呈现垂直和水平方向的点状或短线目标物,这些控制测验的结果非常有趣,DB对于在盲区中呈现的目标物方向的定位、觉察和猜测的准确率均明显地高于随机判断的基线水平。在大多数实验中,盲区中的视觉操作几乎和没有受损区域的视觉操作一样好。DB声称不仅不知道盲区中出现的目标物是什么,而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他始终表示根本看不到需要他做迫选判断的目标物,因此盲视DB患者无法相信他在测验中的成功。
   (四)学习实验、。
   1.条件性学习实验
   
条件性学习实验对学习的研究起了很大作用,是在行为主义思想指导下,对实验进行设计,对结果进行解释,研究是按刺激一反应(S一及)的模式进行,强调的是联结的形成,重点考察反应是如何获得的,以及反应如何与刺激建立联系。因早期实验的对象主要是动物。因此又称动物学习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实验:   

   (1)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
   
巴甫洛夫最早提出,主要实验对象是狗。实验中食物属于无条件刺激物,狗在进食或看到食物时所分泌的唾液是无条件反射。
   
①实验过程:在呈现食物之前先呈现灯光或铃声,这称之为条件刺激,在条件刺激相继或同时伴随无条件刺激一定次数以后,当条件刺激单独出现时,狗也同样分泌唾液,这就形成了条件反射,即对信号(条件刺激)进行了学习。
   ②实验变量
   
自变量:条件刺激的种类、数量、强度、持续的时间、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等,由研究者操纵变化。当条件刺激出现后,五条件刺激的出现与否、或出现的次数比例或出现的强度大小等也可以作为自变量。
   反应变量:狗分泌的唾液滴数,以及分泌唾液的潜伏期等。
   
控制变量:除作为条件刺激以外的其他环境变量因素,以及实验对象的机体因索,都需严格控制,否则会与自变量混淆。
   
经典条件反射研究了条件反射建立的各种条件,分化、泛化、抑制、去抑制、条件刺激的保持等有关学习问题。
   (2)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
   
①桑代克称之为工具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学习,这是由于动物为得到某些期望的结果或奖励所习得的行为是工具性的。工具性条件反射实验中,所用的迷津类型有多种:复杂迷津、厂形迷津、直道(简单)迷津。迷津有起点箱(有门)、迷道、终点箱(有门,箱内有奖励物)。
   
它与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的不同之处:工具性条件反射中,“强化物”只在动物先做出一个适当的反应后才呈现,而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中,强化物的呈现并不依赖动物是否做出反应。
   
自变量:各种不同的学习情境、不同的操作开门的地点和方式、在动物得到奖励之前各种声音、颜色等刺激的变化,或奖励的差异(强度,种类)。
   反应变量:?穿过迷津的速度或错误的次数。     
   
②斯金纳提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在理论上与工具性条件反射并没有差别,都是在动物作出反应后,得到奖赏。    ,,
   
不同之处是: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在斯金纳箱中进行,动物可以随时进行反应,随时得到奖励,这一切是自动的,动物的反应可以自动记录。可以测量其反应速度。
   
自变量:强化的间隔顺序、刺激的种类(按不同的键、有不同的刺激出现、所得的奖励物的强度差别、或是否得到奖赏等等。
反应变量:动物的反应按键的速度或正确率。    :
   
研究动物对不同刺激的辨别(称为褪色Fa山ns)问题,逃避与回避学习问题,强化的概念问题,强化的数量与延缓,强化的时间安排,行为塑造等很多学习方面的问题,都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含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实验程序予以解决。
   (3)反馈学习实验
   
生物反馈是学习控制、调节自己身体机能(心跳、血压等内脏活动和脑活动)的一种方法。米勒用奖赏的办法说明没有任何随意肌为中介,内脏活动能形成操作性(工具性)条件反射。人通过反馈可以学会控制内脏反应,皮肤电反应,脑电变化。即当人们默想某件事时,或使心率加快,或使血压降低,皆可用仪器显示出来,或使自身感觉舒服,再反馈去认识所想事件,如此反复训练,就会建立使心率加快血压降低等操作性条件反射。反馈实验中,还可借助表象来实现控制自身的机能。
   
自变量:①身体的内部有反应时给予强化(将内部状态告诉他),让他通过生物反馈来认知内部状态;②实验者用指导语或强化物启发被试去完成随意控制的某一反应;⑧用身体内部的反应作为要分辨的刺激物,直接训练被试寻找适宜的反应。
   (4)程序教学实验
   
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原理用于课堂教学,形成一种教学方法,叫做程序教学。斯金纳认为,在实验中对动物学习研究所发现的条件作用的一些原理可用于改进教学。
   
①实验程序:把所要教给学生的一些信息,以一系列框面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每个框面都包含有信息的一个新的项目,并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先有一个反应),学生写完答案后,给学生一个正确答案,以供学生核对(奖惩),然后再提出一个新框面,如此循环。学生就一步一步往前学,逐渐进入学习更为困难的材料,学生每走一步都可得到即时强化。
   这种教学方式用计算机来控制,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之一种。
   ②实验变量
   
自变量:这一类实验中,不同的问题形式所构成的新项目,学习情境,正确答案的出现形式,时间间隔等,以及被试的不同情况。
   反应变量:学习成果。
   控制变量:其他一切影响因素都作为无关变量应予以控制。
   (5)行为塑造及行为矫正实验
   
①逐步强化法:斯金纳设计渐进法,?以所要求的复杂动作或行为为最终目标,按照这个目标对所要求的复杂动作或行为划分不同的阶段,巧妙地对强化进行安排,即只要是朝最
终目标方向所要求的动作或行为一出现,就予以强化,直至达到最终目标的动作或行为出现。通过这样按阶段有步骤地强化某些接近动作,就可建立起非常复杂的行为模式。可应用于人类行为矫正。
   
②消退:?通过消退可以消除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反应。所谓消退是通过反复地不给予强化来减少反应的强度。消退与强化并用更为有效。有关这一类实验在儿童的教育与培养中是经常用到的。
   
③系统脱敏作用:消退治疗的一种形式。脱敏是消除这些恐惧症的方法。通过多次只呈现条件刺激,不呈现五条件刺激(引起害怕的条件)来清除这种条件恐惧。这种消退的程序就是系统脱敏作用的基础。
   2.认知性学习实验
  
认知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者在记忆中形成一种认知结构,这种认知结构,起到维护和组织在学习情境中所发生的各种事件信息的作用,认为学习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刺激——反应题,而是认知过程的产物。典型的实验有以下几种:
   
(1)顿悟实验
   
由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提出的黑猩猩用短棍勾取长棍,再用长棍勾取食物的实验,以及黑猩猩用垒木箱摘取天花板处的香蕉实验。这类实验说明了格式塔心理学家关于学习的观点,解决问题不是像工具性条件反射实验所揭示的靠尝试错误,而是靠领悟在解决问题中有重要意义的事物内部关系。
   自变量:问题情境的复杂程度。
   
反应变量:对所设立问题的解决与否,或解决设立问题的概率(或正确率,错误率)。
   (2)认知地图实验
   
托尔曼认为学习是一种信念或期望。他认为白鼠走迷宫,学习的不是左转或右转的序列,而是在它的脑中形成一种认知地图,一种关于迷宫分布的心理地图,如果一条熟悉的路被堵塞,则自鼠就会根据认知地图所展现的空间关系采用另一条路线到达目标。
托尔曼的另一个证明认知结构学习的实验是潜伏实验。有三组白鼠走迷宫,第一组白鼠到达迷宫终点后给食物奖励,称奖励组;第二组白鼠在到达迷宫终点时不给奖励,称无奖励组;第三组白鼠在到达迷宫终点时,前十天不给奖励,第十一天开始给奖励,称中途奖励组。结果发现,第三组白鼠在第十二天后到达迷宫终点的错误次数少于奖励组,更少于不奖励组,托尔曼认为,该组白鼠在头几天没有强化,但对迷宫的情景进行探索,同样进行了学习,形成了迷宫认知地图,当后来给予食物强化后,这认知地图使其成绩赶上来。托尔曼结论为学习不是由于强化而获得动作反应范型,而是形成一种认知结构,这种认知结构的发展在没有强化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
   自变量:这类实验中,迷宫的情景,有无奖励等。
   反应变量:走迷宫的错误次数等。
   (3)人类的迷宫学习实验    ?
   
人类的迷宫学习是人类动作学习的一部分,它主要用于研究只利用动觉与触觉获得信息的情况下,如何学会空间定向。所用的迷宫有大型的身体迷宫、槽形的小棒迷宫,和凸起的手指迷宫等等。迷宫的种类和通道的形式多种多样。
   
实验过程:要求被试在排除视觉的条件下,学会从起点进入迷宫,通过许多叉路口,顺利地找到出口。在每个叉路口都设置了一个盲巷,进入盲巷,就计一次错误。从起点到终点连续三次不进入盲巷,就算学会。根据学习中被试进入盲巷的次数,分析被试掌握迷宫各部
位的空间关系顺序,被试的个体差异、学习策略(动觉的、视觉表象、语言思维)等。还可根据所研究的认知学习理论问题。而设计具体的研究程序。
   (五)记忆实验
   1.感觉记忆的实验
   
(1)概念:感觉记忆指感觉刺激停止之后所保持的瞬间映象。由于它的作用时间极其短暂,似乎只有瞬间的储存,因而又可以称为瞬时记忆。例如,人们在观看电影、电视时,可以将相继出现的静止画面看成运动的图像,都有赖于感觉记忆。感觉记忆保持时间只有
0.5-3秒。
   
(2)部分报告法:整体报告研究认为人的感觉记忆容量仅为4—5个项目。斯珀林





(Sperling,1960)的部分报告法实验认为这个数值被大大低估了,因为或许有很多信息在被试尚未来得及报告以前便从感觉记忆中消退了。为此,斯珀林变更传统研究程序,设计了部分报告法实验。
   
实验过程:实验中,用速示器呈现3X4的字母卡片,呈现时问为50毫秒。与传统方法不同的是,部分报告法并不要求被试努力报告所有12个字母,而是在每次刺激呈现完毕后给出随机的声音提示,指定被试报告某一行的字母。斯珀林认为,由于被试在观察字母时根本不知道接下来必须报告哪一行,所以被试还是需要记忆12个字母,因此从部分报告法对单行项目的平均报告率,可以无偏地估计被试对所有12个项目的记忆容量。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感觉记忆容量远远超过了此前整体报告法的结论,而达到平均9.1个项目。而鉴于部
分报告法中报告过程仍然占用时间,信息消退的影响仍不可避免,实际的感觉记忆容量恐怕还要大得多。
   2.短时记忆的实验
   
(1)概念:短时记忆是指在刺激作用终止后,对信息保持到十几秒直至一分钟左右的记忆。例如,当我们打电话时,从电话簿上查到所需要的电话号码后,能立即根据记忆在电话机上拨出这个号码,但事过之后,对这个号码就记不清了。短时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通往长时记忆的一个中问环节或过渡阶段。短时记忆对信息的储存具有暂时性、动态性和操作性的特点。相对于感觉记忆来说,短时记忆的容量十分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chunk)。
   
(2)实验发现:在字母短时记忆任务中,被试的提取错误往往发生在音似字而非形似字上,如将B误认为y或p,将M误认为N等。所以,最初研究者普遍认为应以听觉编码为主,是听觉的(auditory)、口语的(verbal)、言语的(1inguistic)联合编码,或称AVL单元的编码。
   
(3)视觉编码的实验:后来的研究发现,短时记忆并不完全以听觉方式编码,例如莫雷 (1986)的实验就证明了汉字短时记忆具有明显的视觉编码机制。
在莫雷的研究中,记忆材料为汉字。
   实验自变量:字形复杂程度、字义的使用频率以及噪音类型。
   因变量:采用信号检测论指标。
   
结果发现,形近字的干扰作用较大,这证明了汉字短时记忆中的视觉编码机制。
   3.长时记忆的实验    ,
   (1)长时记忆容量几乎是无限的,其记忆痕迹最长可以保持一生。
   (2)长时记忆的提取实验    ?
   
①Roediger(1989)根据Tulving的思想把研究提取与编码加工交互作用的实验程序抽象成“编码/提取范式”(theencoding/retrievalparadigm),这一范式也是对编码特异性原则的形式表达。A和9是两种编码条件,而a’和B’是两种提取条件:   
’?
如果仅进行A--A’与B--A’的实验,那么/4与B可以是机械背诵和想像,图形和文字或高频字和低频字。但在这两种编码条件下提取条件保持恒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编码实验;如果仅进行A--A’与a—B’的实验,那么编码条件保持恒定,但提取条件不同,这就是提取实验。
   
假定A与B是不同的编码条件,提取条件A’与A,B’与召具有类似性。如果编码特异性原则是正确的活,那么A--A’与b—b’条件下(提取条件与编码条件匹配)的结果,要好于A--B’与BmA’条件下(提取与编码匹配差)的结果。这样一个基本的实验范式曾用来研究许多记忆问题。
   

②Tulving等人的实验:两种学习条件结合3种提取条件,共有6种实验条件,这6种
   实验条件采用组间设计,共有6组被试。
   在一种学习条件下,被试学习一系列的单词,一次一个。
   
在另一种学习条件下,同样的单词被呈现,但每一个单词旁边有一个微弱的线索词。不要求被试记住线索词,注意它就够了。
   第一种提取条件下没有任何线索提供给被试,要求被试回忆所学单词。    ‘
   第二种提取条件下微弱的线索提供给被试。
   
第三种提取条件下,给被试提供强有力的线索,但这种强有力的线索被试在实验中并未学习过。
  
这些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线索只有在它能重新唤起最初的编码加工时才是有效的。
   
③HuntandEinsteinl981年的实验如下:他们要求被试学习36个单词,其中每6个单词来自一个概念,如动物;或者,被试学习36个无关联的单词。但其中每6个单诃可以在‘某一属性上形成联系,如6样东西都是绿的。这样。学习材料就可被分为有关联的单河与无关联的单词两类。学习时,被试对两类材料或者进行项目间关系的加工,即要求被试对单词进行归类(sorting),或者进行喜爱程度评定(rating)。测验时,所有被试都进行自由回忆和再认测验。
   
这项实验表明,学习变量(归类或评定)的作用既依赖学习材料(关联或不关联),也依赖于测验(自由回忆或再认)。这样,就不能把记忆理解为一种绝对的东西(例如,只要复习次数愈多。记忆痕迹就会愈强,记忆就肯定好),记忆是相对的,它主要依赖于提取与加工的交互作用。
   4.工作记忆的实验
   
Baddeley等人的工作记忆模型将工作记忆分成三个部分:视觉空间模板(visual\-—spatialsketchpad),语音环(phonogical Orarticulary
loop)和中央执行系统(central exeutive system)。
其中视觉空间模板负责视觉信息的保持和控制;语音环负责操作以语音为基础的信息;中央执行系统负责协调各子系统之间的活动,且与长时记忆保持联系。他们分别拥有各自的结构与功能。   
。‘    ,
   (1)中央执行系统功能的实验研究
   ①Alzheimer病人的实验研究
   
实验过程:要求正常的老年被试、青年被试与Alzheimer病人操作两项记忆任务:一项是视觉的跟踪任务,另一项是言语记忆任务。并且对每项任务的难度进行调整,使得Alzhe?imer病人的错误率与控制组一样。
   
实验结果:当要求被试同时操作两项任务时,老年组与青年组无显著差异,但Alzhei-ruer病人组表现出明显的缺陷。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在单独的跟踪与记忆任务上仍保
持原状,但同时的双任务操作迅速恶化,这可能是由于病人的中央执行系统的功能损坏得更加严重所致。这样就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央执行系统的协调整合功能。
   ②双任务操作实验
   
实验用追踪任务作为视觉空间任务,要求被试用一只光笔追随一个VDU上移动的光点。
   
光点移动的速度可以调整,以此确保所有的被试可以拥有相同的操作水平(70%的跟踪率)。
然后将这项任务与以下三项任务中的任一项结合:发音抑制、声音反应时、数字广度,进行双任务操作。数字系列的长度根据每个被试的数字记忆广度调整,以确保只操作记忆任务时被试的错误率一样。实验结果显示,发音抑制对三组被试的操作均没有显著影响。
   ③随机生成任务实验
   
探索中央执行系统功能的第二种方法是采用随机生成任务,它要求被试以尽量随机的顺序生成字母、数字或者动作序列(Baddeley,1966),利用随机生成任务得到的研究结果均显示,随机生成依赖一个能量有限的系统的运作。因此,生成的速度越快,随机程度越小;备择的集合越大,生成的速度越慢。实验显示,当随机生成与卡片排序任务结合时,会择反应越多,产生的字母随机程度越低,越倾向于原型反应。
   (2)语音环的实验研究
   通过一项非词重复测验(nonword repetition
test)和词汇测验的相关研究发现,儿童4岁时的非词测验成绩能很好地预测其5岁时的词汇量,但用词汇测验来预测儿童在非词测验上的表现却没有前项预测理想。这似乎意味着在此年龄阶段,非词重复的能力是言语发展的动力。从更广的意义上说,语音环参与了基本听觉与言语产生机制的发展(Gathercole等,1989,1993),而听觉和言语产生机制正是言语获得的工具。所以,语音环功能缺失对刚刚学语的儿童比对成人的影响更大。
   (3)工作记忆广度的实验
   
①Daneman和Carpenter(1980)提出了一种工作记忆广度(workingmemorlyspan)测量法。这种测量要求被试同时加工和储存信息。最典型的形式是,呈现给被试一系列句子,要求被试加I每个句子,并储存最后一个单词。在实验结束时要求被试回忆每句末尾的单词。当被试可以保持末尾单词时,他所加工句子的最大值就定义为被试的工作记忆广度,这个值通常在2至5之间变化。在复杂的认知任务中,如阅读理解、计算机程序编制等,采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工作记忆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工作记忆广度测量法确实测量到了一些对一般认知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的能力。   

   
②Turner和Engle(1989)用算术运算任务代替语句检验任务,发现同样存在工作记忆广度效应,这就证明存在一个更一般的能量有限的系统。这个结果与随机生成任务的研究结果以及Shute(1991)对工作记忆广度个体差异的研究结果都具有一致性。
   5.  内隐记忆的实验    ,?    ,
   
(1)概念:内隐记忆是被试并非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但它可以在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自然地表现出来,并且这种任务的操作不依赖于被试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恢复。
   (2)当代关于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可以追溯到以下两方面的实验研究:
   ①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
   
启动效应是指由于近期与某一刺激的接触而使对这一刺激的加工得到易化。?通常分为重复启动和间接启动两种。重复启动是指前后呈现的刺激是完相同的,即后呈现的测验刺激完全相同于前面呈现的启动刺激;而间接启动中除包含重复启动之外,还允许两个刺激有所差别。   

   
在启动研究中,最常用的测验方法有词汇确定、词的确认以及词干或词干补笔。
   
a.在词汇确定测验中,要求被试说明某特定的字母串是否构成一个合法的词,启动通过某一字母串在先后两次呈现问被试反应时的减少来反映。
b.在词的确认测验中,先向被试短暂呈现某一刺激,要求他们辨识它,然后当被试再次遇到该项目时,辨识精度的提高或反应时问的下降则可以作为启动的指标。
  
c.在词干补笔中,向被试呈现一个词根(例如tab—,table)或词段(例如—ss—ss’assassin),要求他们用想到的第一个合适的词来完成它,由对在先前学习词表上词的使用频率的增加来反映启动。
   启动效应的研究为探索内隐记忆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手段和证据。
   ⑨溃志症的研究。
沃林顿和韦斯克兰茨采用不同的测验形式对遗忘症患者的记忆进行了考察,均发现虽然重度遗忘症患者在完成传统的再认和自由回忆任务时存在明显的障碍,但在某些间接测验形式下,例如使用残图识别测验和部分线索测验(现称为词干补笔测验)时,他们的成绩却与正常人接近。
   
(3)图尔文等(1990)设计了新的实验,试图另一个角度论证多重记忆系统说。实验结果表明,.在外显记忆测验中,针对同一目标的两种不同线索间成中等程度的相关;而在内隐记忆测验中,针对同一目标的两种不同线索间则是无关的。由此证明内隐记忆的表征和外显记忆的表征是不同的。
   (4)内隐记忆的实验方法
   
内隐记忆实验核心就是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分别对应于两种不同的、可测量的指标,达到区分的目的。
   ①任务分离中的间接测验
   间接测验可以大致分为词干补笔和知觉辨认两大类。    ?
a.词干补笔是指被试学习一系列单字后,测验时提供单字的头几个字母,让被试补写其余几个字母而构成一个有意义的单字,例如将jui—补写成为juice。补笔的另一种形式为残词补全,是让被试学习一系列单字后,把缺一些字母的残词填上适当的字母而成为有意义的单字,如将ele——填成elephant。
   
b.知觉辨认是指在实验中,被试首先学习一系列单字,然后要求在速示条件下(如30毫秒)对学过的单字以及另外一些未学过的单字进行辨认。通常的结果是,被试对学过单字的辨认率显著高于未学过的。
   
知觉辨认的另一种变式为模糊字辨认,是指在测验时所呈现单字的字母很模糊,要求被试辨认是什么字。    ?
   c.雅各比(1983)采用再认和知觉辨认两种方法进行了实验。    ,
   
实验过程:他让被试在三种条件下学习反义词。条件一为无上下文,被试看到“x““一冷’’便大声说出“冷’’字,这里要求被试加工的是“冷”字的字形;条件二为有上下文,被试看到“热冷’’并大声读出“冷’’字,在这里是要求被试加工“冷”字的意义;条件三为产生(gen?eration)条件,被试看到“热一?”,而要求被试说出“冷”字,:这是条件一和条件二:的结合,要求被试既加工字形,也加工意义。三种条件下,一半被试,是用直接测量方法测验,即再认;另一半则用间接测量方法测验,即知觉辨认。   
,,
   实验结果:直接测量方法和间接测量方法所得到的实验结果正好相反。
   ②加工分离程序
加工分离程序提供了两种测试条件:
在第一种条件下,意识成分和无意识成分共同促进作业成绩,因而它们的关系是协同关
这种测试条件称为包含条件;





在第二种条件下,意识成分和无意识成分对作业成绩的影响正好相反,因而它们的关系是对抗关系,这种测试条件称为排除条件。
   雅各比(1991)的加工分离程序的实验中,被试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呈现一些单词要求被试阅读,并呈现一些变位字(单词的第二和第四个字母顺序正确,其余字母的位置错乱),要求被试重新排列其余字母以组合成单词。
   
在第二阶段以听觉形式呈现一组单词,要求被试在听到单词后大声读出来,并努力记住以备后来的再认测验。在测试阶段进行再认测验,测验材料包含学习阶段的变位字、视觉呈现词、听觉呈现词以及新词。   

   
雅各比设计了两种测验条件:包含测验条件下,要求被试对学习阶段的变位字、视觉呈现词、听觉呈现词均进行“新”或“旧”的再认判断;而在排除测验条件下,被试被要求仅仅对听觉呈现词进行积极的再认判断,即在这种条件下,要求被试将变位字和视觉呈现词作为
没有学习的项目加以排除(即判断为“新”)。
   (六)情绪实验
   1.情绪的生理指标测量
   
生理变化就成为情绪研究可以利用的客观指标。情绪的生理指标很多,比如皮肤电、循环系统、语图分析、脑电波、生化指标等,几种常见的情绪生理指标如下:
   
(1)脑电波:脑电波又称脑电图,有多种类型,如。波、声波和6波等,它同情绪状态有极为密切的联系。
   
(2)生化指标:当人处于不同情绪状态下时,其生化系统、中枢神经介质的变化也各不相同,因此神经化学物质的分泌量或排出量的变化可作为情绪研究的客观指标,即生化指标。实验心理学家直接利用生化指标的并不多,这是因为测定这一指标通常需要采集血液或代谢产物的样本,而这又往往会严重干扰实验进程。
   
(3)此外,多数研究表明,在情绪紧张状态下,体内神经化学物质的分泌量或排出量的变化可作为情绪研究的客观指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排出量的增加,可以作为情绪紧张的客观指标。   
?
   
综上所述,情绪状态的变化直接伴随着某些生理状态的变化,因而这些生理指标似乎能够反映所处的情绪状态。但情绪和某一生理指标间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在进行情绪测量时,研究者不能仅仅依靠生理指标,更不能仅仅依靠单独的生理指标,而对情绪状态作出判定。
   2.面部表情的测量    ,
   
表情是情绪的行为指标,比如,人在委屈时会哭泣,哭泣就是委屈情绪的体现。和主观体验相比,行为指标显得更为科学,可以作为情绪的行为指标,但是其中最有特色的还是面部表情。
   (1)早期测量工具    ,’    ,  ,
   
早期的研究者曾试图用量表和模式图来描述人类的复杂情绪,由此产生了一些测量表情的早期工具。    ,,
   ①圆形量表
   
伍德沃思的助手施洛斯贝格(1952)设计制作了面部表情的圆形量表(CircularSeMe)。它有两个轴,主轴是愉快一不愉快,从梯级9(喜爱、幸福、快乐)到梯级1(愤怒、决心),它通常被认为是情绪的基本因素。另一个轴称为注意一厌弃。要求被试用一个九点量表来评定某张照片,量表纵轴上的九个点代表愉快一不愉快的九个梯级;然后用一类似量表再在注意一厌弃轴上进行评定。这样,每张照片就可以用在愉快一不愉快及注意一厌弃这两个维度上的评定值来共同描述。
   ②三维模式图
   
面部表情的三维模式图(three—dimensionalpattern)是在圆形量表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睡眠一紧张维度,紧张是紧张性水平和兴奋的标志,另一端睡眠也是极端情绪所引起的表情。。
   
表情的早期测量可以概括为:让未经训练的被试对情绪的面部表情进行整体评价,然后根据他们的评价数据编制量表。这种方法本质仍然是依靠主观评价制订量表,因此仍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   
?
   (2)现代测量技术
   
现代表情测量的研究者们提出,表情测量的对象应指向面孔各部位的肌肉运动,出现了大量关于面部表情和面部动作编码系统的研究。
   
①伊扎德等人(1979,1980)提出了两个互为补充的测量系统,即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和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是为保证客观性和精确性的微观分析系统,它以面部肌肉运动为单位,是用以测量区域性的面部肌肉运动的精确图式。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是保证有效性的客观分析系统,它提供的是关于面部表情模式的总概貌。
   
②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将人的面部划分为:额眉鼻根区、眼鼻颊区和口一唇一下巴区三部分,并包括29个相对独立的外貌变化的运动单元,这些单位分别被编为号码。通过对三个部分外貌变化的评分及综合,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可以辨别出兴趣、愉快、惊奇、悲伤、愤怒、厌恶、轻蔑、惧怕和生理不适引起的痛苦等多种基本情绪。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的具体使用分为两步。第一步,评分者三次观
看面部表情的录像,每次辨认面部一个部位的肌肉运动,并记下相应区域的面容变化及出现时间。这些表情测量系统都已证明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3.情绪的主观体验测量
   
情绪测量的第一个指标就是主观体验。主观体验法一般要求被试报告其直接感受到的经验,其测量方法是用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被试的情绪体验。
   (1)形容词核对表
   
白20世纪50—6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建立了一种简便、通用的测量技术,称之为形容词核对表(。山ective,h,。klist,简称ACL)。形容词核对表是先选用一系列描述情绪的形容词,如“镇静的”、‘‘》申经质的”、“害怕的”、((J忧郁的”等,然后把这些形容词列为核对表。被试通过内省,从核对表中选出符合自身当时情绪状态的词汇用来确认自身的情绪体验。
   ①心境形容词核对表
   
心境形容词核对表正是用于测查心境或情绪性障碍。它既可为医生、教师所使用,也可由被试个人用来作自我评定。
   ②情绪一心境测查量表    ,’
   情绪一心境测查量表(Emotion—Mood Measurement
Scale)是普卢特希克(P1utchik,1969)以他的情绪维量理论为基础,用形容词核对表测量方法编制而成的。情绪一心境测查量表有九项内容。其中前八项相当于在他的情绪三维模式中列入的八种基本情绪。把这八种基本情绪扩充为相似类别的情绪群,并用相当的形容词术语标出。另外,在这个量表中加入了标示激活量,作为第九项。情绪一心境测查量表有临床应用的价值,它曾用于临床。
   
(2)维量等级量表和分化情绪量表    -
   
伊扎德在情绪体验主观评定方法的制订中,运用连续变化的维量的概念,编制了两个匹配使用的量表:一个是测量各情绪维量的维量等级量表(DRS),另一个是测量各情绪成分的分化情绪量表(DES)。
   
①维量等级量表:维量等级量表是一个四维量表。伊扎德对维量等级量表的四个维度作如下解释:
   a.愉快维。这是评估主观体验最突出的享乐色彩的维量。    i
   
b.紧张维。这是表示情绪的神经生理激活水平方面的,它包括肌肉紧张和动作抑制等诸成分水平。
   c.冲动维。此维量涉及的是当突然情境出现时个体缺少准备的程度。
   
d.确信维。此维量表达个体理解、接受感情的程度:在认知水平上,个体能报告的对情绪的理解程度;在行动水平上,能报告出自身动作是否适宜情境的程度。
   
维量等级量表假定量表应包括情绪体验、认知和行为三方面。因此,维量等级量表实际上包括着三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都由四个维量组成。对每个维量均作五级记分。在使用维量等级量表时,每种情绪都可得到其维量的等级分析。也就是说,对12个维量分别在五个等级上作出评价。
   
②分化情绪量表:分化情绪量表用于测量特定情绪情境下个体情绪中的分化成分。
   
分化情绪量表包括十种基本情绪,每种情绪都有三个描述它的形容词,共30个形容词。
   
分化情绪量表被发展为用来测量两种情绪指标:一种为测量情绪强度,作五级记分,称为DESI;第二种为测量情绪出现的频率。因此它可用来测量心境或情绪特质,也作五级记分,称DESⅡ。
   
在使用分化情绪量表之前,首先要求被试描述(想象或回忆)某一情绪发生的具体情境,并填写维量等级量表。按维量等级量表填写某种具体情绪的四种维量强度,得出五级强度分数。然后,按照分化情绪量表填写具体情绪的形容词核对表,得出各种情绪成分的五级强度记分或频率记分。两个量表同时使用。
以上是情绪主观体验评定量表的典型代表,这些量表已在教育、临床诊断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观体验指标用起来十分简便,无须专门的分析技术和复杂的仪器设备。然而主观评定难以避免诸如文饰效应的影响,在客观性上也显不足。
   (七)注意实验    ‘
   1.过滤器模型及其双耳分听实验
   
(1)过滤器模型(filtermodel)是英国心理学家Broadbent(1958)在双耳同时分昕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较早的注意模型。模型将注意理解为人类信息加工系统中的一个瓶颈或阀门,来自外界的大量信息中只有少量能通过这个瓶颈,注意就像过滤器一样只允许—部分信息通过瓶颈。
   
Broadbent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而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则是有限的,于是就出现了瓶颈。为了避免系统超载,?就需要某种过滤器来对之加以调节,选择其中较少的信息,使其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这类信息将受到进一步加工而被识别和存贮。而其他信息则不让通过。这种过滤器体现着注意的选择功能。因此这种理论被称为“注意的过滤器模型”。因为这种过滤器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到达高级分析水平的通道只有一条,因而,Wolford(1959)称之为“单通道模型”。   
   



(2)双耳分听实验
   
为了具体说明过滤器模型,研究者发明了双耳分听技术,这一技术的本质是让被试的双耳同时听见不同的信息。通过双耳分听技术基础上的一系列实验研究,试图对注意过滤器理论的关键问题作出回答,即:注意过滤器对信息进行选择的位置究竟是在感觉阶段、分析阶段还是反应阶段?不同的双耳分听技术实验对这个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从而又将过滤器理论细分为:早期选择模型、中期选择模型(衰减模型)和晚期选择模型。
   ①早期选择模型    +
   
Broadbent(1954)设计了一个双耳同时分听的实验,并以此来验证自己的理论。他向被试的右耳呈现3个数字,同时向左耳则呈现另3个数字,例如:
   右耳:4,9,3
   左耳:6,2,7
   
向被试两耳同时呈现刺激的速度为每秒2个数字。然后,要求被试再现。结果发现,被试可用两种方式再现:
   a.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左右耳所接收的信息,如493,627;
   
b.以双耳同时接收到的信息为单位,按顺序成对地再现。如4,6;9,2;3,7。
   
Broadbent原估计能达到95%的准确再现率,但实际上。以第一种方式再现的准确率为65%,以第二种方式再现的准确率为20%。Broadbent解释道,每只耳朵相当于刺激输入的一个通道,而过滤器只允许每个通道的信息单独通过。所以,在运用以耳朵为单位的再现方式时,被试可注意每只耳朵的全部项目。并只需要从右耳转到左耳或者从左耳转到右耳,即只需转换一次,因而再现的效果好。而运用双耳刺激成对再现的方式,则在双耳之间至少需作3次转换。被试因不能注意每只耳朵的全部项目而导致一些信息迅速丧失,因此其再现效果差。
   
Cherry(1953)使用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耳程序进行了实验,其实验结果也支持这种过滤器模型。所谓追随耳程序是指,在实验中,给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刺激,但要求被试只复述事先规定的那只耳朵所听到的项目。利用复述这一方法,使被试尽可能地只注意这一只耳朵所听到的信息,这只耳朵被称为追随耳;而不注意另一只耳朵的信息,这只耳朵被称为非追随耳。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能很好地再现追随耳的信息,而对非追随耳的刺激,除了一些物理特征变化(如语音由男声变为女声)能觉察之外,其他的任何东西都不能报告。甚至当非追随耳的刺激由法文改为德文、英文或拉丁文这类变化都觉察不到。  

   ②中期选择模型(衰减模型)
   
Treisman(1960)设计了一个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耳程序的实验。她在实验中使用字词材料,如:  ?
   左耳(追随耳):Thereisahouseunderstandtheword.    /’    ?  ,
   右耳(非追随耳):Knowledgeof。nahill.
   
结果,被试部报告为:Thereisahouse。nahill,并声称这是从一只耳朵听到的。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当有意义的材料,分开呈现在追随耳和非追随耳时,被试会不顾主试的事先规定(即复述追随耳所听到的项目),而去追随意义。这种现象只有在过滤器允许两只耳朵的信息都能通过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这对Broadbent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提出了疑同。
   
根据非追随耳的信息也可得到高级分析的实验结果,Treismail(1960,1964)对上述的过滤器模型加以改进,提出了衰减模型。该理论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必须由过滤器加以调节,不过,这种过滤器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追随耳)的信息通过,而是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也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其中一些信息仍可得到高级加工。
   ③反应选择模型
   
依据非追随耳的信息也可以得到高级分析的实验结果,Deutsch提出了反应选择模型
(ResponseSelectionModel),该模型的一个基本假定是。由感觉通道输入的所有信息都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知觉加工。并加以识别。而注意选择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
   
例如,Hardwick(1969)设计了一个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靶子词实验。在实验中。向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一些刺激。其中包括一些靶子词。这些靶子词呈观在右耳或左耳的数量相同,但呈现的顺序是随机的。要求被试不管右耳还是左耳听到靶子词,都要作出分别的反应。实验结果是右耳和左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达到59%-68%。双耳的反应率很接近。Shiffrin等(1974)设计的与之相类似的实验要求被试在白噪音的背景上,识别一个特定的辅音(相当于靶子词),其结果也支持反应选择模型。上述一些实验的结果都表明,无论是单耳还是双耳听,都能识别输入的信息,如果所设计的条件相同,双耳能有相同的识别率。
   2.注意资源有限理论及其实验
   (1)注意资源有限理论
   
注意源限制理论是由卡内曼(1973)最初提出的。该理论把注意看做心理资源,认为人的心理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注意的有限性不是过滤器作用的结果,而是受到了从事操作的有限心理资源的限制。注意的功能就是资源分配(因此该理论也称为资源分配理论)。如果一个任务没有用尽所有的资源,那么注意可以同时指向另外的任务。
   
后来,诺曼和博布罗又通过对资源限制的区分进一步精确化了心理资源的概念。他们提出了“材料限制”和“资源限制”的划分。所谓材料限制是指其作业受到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的记忆信息的限制,因而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其作业水平。
   (2)实验    ?    .
   
约翰逊和海因茨在双耳分听的追随靶子词实验中证明了资源限制理论。实验中,他们要求被试追随靶子词(不固定在某一只耳朵中出现)。自变量为靶子词与非靶子词之间的感觉可辨度(高/低)和语义可辨度(高/低)。因变量为被试对非靶子词的回忆情况。结果发现,不管语义可辨度的高低,非靶子词回忆的数量,在低感觉可辨度下的多于高感觉可辨度下的。其原因在于,低感觉可辨度下,非靶子词应用了较多的资源,进行了较深的加工。
   
资源分配理论为注意的研究提供了方便的术语。这一理论还可以解释某些特定的不需要

有限注意资源的任务。但有限资源的性质通常是不明确的,这一理论仅仅说明了不同任务组之间共享一个共有的资源到何种程度,而没有探明资源的机制。资源分配理论是不能被证伪的,而可证伪性却一向被科学实验研究者奉为科学理论的必备性质之一。   
’  .
   3.双加工理论及其实验
   (1)双加工理论    ,,
   
在能量有限理论的前提下,Schneider和Shiffrin(1977)提出了两种加工过程理论——控制性加工和自动加工。他们认为,控制性加工(controlled
processing)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由于这种加工受人的意识控制,所以称为控制性加工。又称注意性加工。自动加工(automatic
processing)是不需应用注意,无一定的容量限制。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加工并且一旦形成就难于改变。


  (2)两种加工过程理论的实验依据
   ①记忆扫描实验。
   
实验过程:在实验中,先让被试识记1—4个项目,然后再视觉呈现再认项目1—4个。要求被试判定在再认项目中是否有以前识记过的项目,“有”按yes键;“无”按n。键。在实验中,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设置两种条件:
   
不同范畴条件,其中识记项目均为字母,而再认项目中只含一个字母,其余的为数字或再认项目均为数字(也可字母和数字倒过来设置)。在这一条件中,被试只需从数字(或字母)中发现是否有字母(或数字),就可作出是与否的反应。
   
相同范畴条件,其中识记项目均为字母(或均为数字),再认项目中也全部为字母(或全为数字),在再认项目中可包含也可不包含曾识记过的项目。在此条件中被试要从字母(或数字)中,发现是否有识记过的字母(或数字)并作出恰当的反应。
   
Schneider和Shiffrin认为,由于采用加工方式不同,所以表现出判定速度的不同。被试在不同范畴条件下所进行的自动加工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分辨字母和数字的结果。
   ②Schneider和Shiffrin还进行了另一个类似的实验。
   
实验过程:在实验中,将英文字母表中的B与l之间的辅音字母作为识记项目,而将Q至z之间的辅音字母作为再认项目。
   结果说明:练习对自动加工的重要性;已形成的自动加工是难于改变的。
   4.注意的促进和抑制及其正负启动实验
   (1)注意的促进和抑制
   
注意的选择性通常被概念化为一个促进的过程。即在信息加工系统中,对于专注信息的加工被选择性地加强了。在20世纪70—80年代,注意的选择性被重新概念化为一种可分配的加工能量,按需要灵活地分配到不同的过程中去。
   瓶颈和能量分配理论形成了选择性注意的一些共同的假定:
   
①在不注意的条件下能在某种程度上加工一些信息,这种加工被称为前注意加工。
   ②注意机制作用于专注的信息。
   
⑧对进一步的认知加工而言,注意是必需的,没有它,进一步加工则不能进行。因而注意被假定为引起进一步的认知加工。
   
对于上述3点,在20世纪70~80年代关于启动的实验研究中获得了有力的支持。
   (2)启动实验方法    ,
   
在认知心理学中,启动效应(primingeffect)是指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促进作用。
   
正启动效应是指相对于起抑制作用而言,起促进作用的启动效应。负启动效应是指起抑制作用的启动效应。    ;   
   ①正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
   
一般而言,启动实验是由启动显示与探测显示组成;启动显示在先,探测显示在后。每种显示都包含目标(T)和分心物(D)。在实验中,,要求被试只对两个显示中的目标(ro,y,)反应,而不理会分心物(0。,D,)。若启动显示中的目标(ro)和探测显示中的目标(r1)相同,称为目标重复启动(TT),它往往会产生正启动效应。亦即被试对T1的反应时间比控制条件下的要短。





例如,Meyer等(1971)在词汇判定实验中,向被试呈现—串字母,要求被试判定字母串是否是英语单词。字母串是成对地呈现的。?被试对第一个字母串作反应后,立即呈现第二个字母串。所采用的字母串是各式各样的,其中有英语单词,也有无意义字母的组合;成对呈现的两个单词之间的意义联系也不同,其中有语义联系的如“nurse—doctor…,也有无语义联系的如“bread—doctor”。结果发现,在“护士一医生”这一字母串判定“医生”是单词的反应时间要比在“面包一医生”这一对字母串中判定“医生”为单词的反应时更短。
金志成等人(1992)曾设计一个跨感觉道的启动实验。在实验中,以视觉呈现汉字为启动显示。以双耳同时分听不同汉字为探测显示。在双耳同时听到的汉字中,其中有一个汉字与视觉呈现的汉字有关系如同义词、反义词和同类词,另一汉字则与视觉呈现的汉字无关。要求被试报告出双耳所听到的汉字。实验结果不仅说明目标的激活在跨感觉道之间扩散传播,而且还说明启动效应是选择性注意的机制之一。
   ②负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
   
负启动效应最早是由Dalrymple-Alfold和Budayr(1966)在stroop色词研究中提出的。但负启动作为分心物抑制的研究方法却是由Tipper的研究而开始的。
   
Tipper认为,如果在专注刺激的选择期间,一个被忽略信息的内部表征是与抑制相联系的,那么对要求相同内部表征的一个随后的刺激加工就会像先前被忽略的信息一样被削弱。Tipper的这一论述就是负启动实验的方法学思想。这一方法就是,当在启动显示中作为不理会的分心物(0。),其内部表征与抑制相联系,而在随后的探测显示中此分心物作为目标时,被试对此目标的反应时比在控制条件下的要延长。如果在目标选择期间同时对分心物抑制,则说明选择性注意具有双重机制,即目标激活和分心物抑制。
   
Tipper等(1985)曾设计了一系列负启动实验。在一个实验中。向被试呈现用红、绿墨水书写的两个部分重叠的英文字母,红字母为目标字母。即要求被试又快又准地读出的字母;绿字母为分心字母。要求被试不理会它。并且设置3种条件:
   一是控制条件,即每次试验中目标字母和分心字母都是不同的;
   
二是分心字母启动条件,即在启动显示中的分心字母将作为探测显示中的目标字母;
   三是重复分心字母条件,即分心字母在各试验中保持不变。
   
结果,分心字母启动条件下的反应时最长,并且与控制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显著。这种反应时间的延长被称为负启动效应。这是由于在探测显示中的目标字母是在启动显示中受到抑制,故它会影响对此字母的反应。后来,在一系列的其他作业和材料中都发现了类似效应。许多研究都表明,认知不足的特定人群往往表现出负启动效应的削弱;例如,老年人相对于中年人,其负启动效应较小。
沙发
cainezhou 发表于 06-11-13 13:12:57 | 只看该作者
[s:7]
板凳
东东加油 发表于 07-11-2 16:07:59 | 只看该作者
真全。楼主是个有心人那。。。
地板
ququyu 发表于 07-11-3 20:49:3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5#
jinshudoushi 发表于 07-11-5 20:11:55 | 只看该作者
不错.谢谢楼主的共享
6#
monica607 发表于 07-11-5 23:42:15 | 只看该作者
太谢谢了!
7#
cherry9234 发表于 07-11-14 10:19:07 | 只看该作者
xiexie
8#
ainababa 发表于 08-2-29 23:16:4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非常好!
9#
in_your_hands 发表于 08-4-28 10:44:10 | 只看该作者
仰之弥高啊
10#
hamaxiaoge 发表于 08-5-10 21:07:03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6 02:58 , Processed in 0.095337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