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年教育学考研答疑专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本帖最后由 教育学万岁 于 14-6-5 18:00 编辑

亲爱的小伙伴们,这几天接到了很多同学的问题,都说,老师,怎么看书啊?我怎么看完一遍什么都没记住呢?还有就是,老师,现在开始晚不晚啊?我的目标是不是有点高了呢?我怕考不上。现在我就大家的普遍问题一一回答:
老师的球球:一二一零零一六八零一,有问题找我哈!
关于教育学看书的问题:重复是学习他娘!我们都知道教育学的参考书目很多,311教育综合6本,666是8本,740更是多到了11本,这么多书怎么看?怎么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保证复习的质量,这是关乎你学习的至关重要的一点,如果你是地毯式没有目标的看书,或者是打开一本书,从头看到尾,那么我明确的告诉你,你的复习效率很低,因为你没有抓住重点,在自己的头脑中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框架,这样的看书只能是一盘散沙,看完之后的第一感觉就是一团浆糊,不知道你是不是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呢?那么,如何看书最为有效?我以自身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怎么看书……
拿到一本书,最先看的不是内容,而是目录,把目录仔仔细细从头到尾研读一遍,了解每一章都讲的什么内容,把这本书的逻辑框架结构在自己的头脑中先完整的建立起来,然后合上书,自己回想一下,整本书的结构,具体到每一节,这实际上就是建构的一个过程,这样看书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对书的逻辑框架完全熟悉了之后,再开始看书, 这样你才能
把握整本书的重点以及如何灵活利用时间来安排你的看书计划。
有些同学会问,那是不是每本书都要看啊?我觉得好多呀!书那么厚,怎么看啊?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书是一定要看的,比如北师大740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共11本书,中国教育史有两本,一本是孙培青老师编的《中国教育史》,另外一本是王炳照老师编的《简明中国教育史》,这两本以一本为主,另外一本作为补充, 因为史类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可能唯一的区别就是阐述的方式不太一样,这样的话,再看第二本书的时候,就是快速的浏览,只看那些不一样的地方最为另外一本书的补充,这样效率是不是提高了呢?教育心理学也是如此,所以这样看书的话,就大大提高了你的看书的效率,复习的质量也会相应的提高。
另外,第一遍看书记不住是很正常的,除非你是过目不忘型的,一般人都会出现遗忘,但是你要学会复习,按照艾宾浩斯曲线描述的定律进行复习,这样既省时又省力,还大大提高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何乐而不为呢?送大家一句话:重复是学习他娘!
教育学考研到底难不难?很多学生问我这个问题,我见过自己觉得很容易的,对我说,老师,我学姐说了,教育学不难,9月份开始就不晚,还有的学生对我说,老师,我感觉教育学考研好难呀,我们这一届考华东的全军覆没了!
我想考华东,怎么办呢?真心觉得很难!面对大家的问题,我都是先笑一笑,因为这个难度都是相对的,所有考上的学长学姐都会告诉你,考研其实并不难 ,但是所有没考上的都会告诉你,其实还是有难度的,然后大家就天天处在那与不难的漩涡之中,
我是跨考现在复习来得及么?会不会被歧视?跨考有没有优势呢?记住,你选择开始就不会晚!就怕有些同学喊着今天开始,明天开始,或者风风火火的把书买回来,最后初试之前书都是新的,那你是准备转手卖个学弟学妹么? 包括现在我了解的很多同学,迟迟没有开始,今天有点事就拖延一天,明天有点事就再拖延一天,对于这样的同学我只能说不管你是本专业也好,还是二战也好,态度决定高度,考研是残酷的,你今天的对待考研态度就决定你以后的考研所得的分数。想学习,想考研,想考上,想考好学校,那么别给自己找借口,很多孩子五一放假都不回家,泡在图书馆,试问你在干嘛,所以考研以后有的人笑,有的人哭,有的人失败摆出无所谓,有的人成功很坦然,其实心里什么滋味只有自己知道,而这个结局是你自己编的,拍拍胸口问问自己到底努力了没有,再去找理由。有一句话说得好,失败的人总是借口,成功的人总是找方法。所以开始就不晚,就怕迟迟不开始,开始迟迟不行动。
跨考不会被歧视,也不知道是哪个鼻祖开创了说跨考会被歧视这个说法,当然会不能说的太绝对,我只能说很少有学校搞这些,越是好的学校越会公平,研究生考试本身就是大家公平竞争的,被歧视的情况还是很少发生。每年教育学跨考的学生那么多,大部分都坚持最后并留了下来,这不是例子么。所以你只需努力,何必担心这些呢,自己不努力的人才会找各种借口。有些人说复试被刷,因为跨专业,我觉得这不可能是主要原因,导师不会无缘无故的刷掉你,相反大家应该吸取教训,而不是反方面的影响,我们应该避开他们走过的弯路,而不是再去走他们的路。
跨考生还是有优势的,比如英语专业的考生,专业课只要努力,几乎就是可以考上名校。再比如学计算机的考生,你学职业技术教育学就会很有优势,比如你学艺术的,那么学前教育就会很有优势,每个人都有闪光点,每个人都是不可替代,你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你的不可替代性,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就回去发掘自己的优点,相信自己,你就会胜利!
关于目标院校问题在这里,我告诉大家,你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你自己有多优秀!可能自己本科上的不是一个特别好的学校,怀着遗憾走入了大学的校门,正想通过研究生这个机会提高自己,不仅仅是在学历上,更重要的是在学识和能力上,但是真正到考研时,却又退缩了,这怎么改变命运???所以,我对学生一贯的主张就是坚持自己的理想,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把目标定高一点,永远没有错,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更有动力,即使在9月底预报名或者在10月份正式报名的时候,你的复习情况可能不能满足目标院校的要求,但是我相信,你的结果一定不会比目标定低的同学的差,而且,不管你是报哪所学校,你付出的努力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你报的是一般的学校就会放松警惕,因为在最终的录取结果出来之前,任何人都没有十足的把握一定能够被录取,所以,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目标定高一些呢?
这里给大家澄清一个事实,越是好的学校,老师越不会在乎学生的出身,只要你足够优秀,专科生当然可以进名校!所以,亲爱的小伙伴们,卯足一股劲,直击名校!
复试问题其实很多学员问这个问题,虽然复试是大家过了初试以后才考虑的问题,但是这里我就给大家解释一下,因为复试你们每一个考研的人必须要准备面对的问题,除非你是来打酱油的。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面试又分为专业课面试和英语口语的面试,甚至有些学校会有听力考试,有的学校甚至有英语的再次考试,比如华中科技大学的英语不光考口语还考听力,一般是六级听力或者是雅思托福的听力,所以大家务必要重视这一方面,有的学校是专业课面试和英语口语面试是分开的,也有的在一块,不过不会为难大家,因为大家都知道,复试的面试是最为关键的,可以说导师对你的印象怎么样,就决定了你的去留。这个大家要特别注意,特别初试以后要马上关注自己的专业,看看相关的专业和导师的信息,模拟复试班做的很到位,考上的学员很多,他们都称赞复试班的价值很大,的确,因为资源真的很丰富。从你的复试书单,复试的模拟笔试,全真的多对一的模拟复试 都是针对你报考院校,报考专业的,从你进门敲门到你进入面试环节,你的中英文自我介绍,你的服装礼仪都是要注意的,老师问你问题,你该怎么回答更让老师喜欢,你对导师的专业方向、发表过什么论文、出版过什么书,是否都有看过?你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你的综合素养都是比较关键的。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把初试的成绩考高,先不要想复试,只有你初试成绩过了,才有可能进入复试,不过,老师会一直在考研的路上陪伴大家,有问题找老师,希望大家都一次性考上自己的 理想学府!我的小伙伴们,加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沙发
宠辱不惊o0 发表于 14-7-22 23:20:04 | 只看该作者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板凳
似水流年1992 发表于 14-8-12 21:28:2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谢谢。。。。。
地板
lotta 发表于 14-8-28 20:50:24 | 只看该作者
老师,能告知一下14年教育学的录取分数线么?这个在网上没有查到,但是听说14年有部分学生是调剂过去西南的。谢谢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19 11:39 , Processed in 0.10385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