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液氮直接或间接接触时的肢体感受
林敏[1], [2],张浩千[2], [3]
(其他的都是虚的,直接上Results)
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张浩千左手徒手深入液氮后,刚开始进入液氮的十几秒钟是没有感觉的,甚至感觉不到液体存在,略感到凉爽;把左手从液氮中取出,第二和第三次进入液氮的时候有轻微的刺痛感和麻木感,而且第三次比第二次要明显,但是这种刺痛感和略微的麻木感还是可以忍受的。进行过三次实验后,用脸部皮肤感受左手的温度,我们发现手指温度很低,明显低于冰的温度。
同时,手指从液氮取出后刺痛感和麻木感持续了大约5min,这可能是由于低温影响了感觉神经元的正常生理功能;这与进入液氮后和从液氮取出后短时间内均存在刺痛感和麻木感是相符的。因为假如存在冷觉神经元,那么肢体的冰点以下低温相当于严寒天气下的温度,这对于它们来说应该是非常强烈的刺激,所造成的感觉似乎更应该是强烈的刺痛而不是轻微的刺痛。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冷觉神经元的强烈反应被过度的低温抑制了。但是不论如何,低温对神经元活动的麻痹作用是很明显的。
随后,林敏右手戴上手套伸入液氮,进行肢体与液氮间接接触的实验。考虑到塑料手套在低温下可能延展性会显著下降,同时低温可能造成伤害,我们选择了厚度约为1厘米的布绒手套,该手套能够紧密包裹在手部皮肤上。在进入液氮5秒钟后,虽然手套很厚,但刺痛感开始出现以至于无法忍受,最后林敏不得不在张浩千的帮助下把手套取下来。随后林敏的手指在脱离液氮和手套后出现了明显的痛觉,持续了5min。
我们的实验结果与广泛认为的肢体暴露在液氮下会造成肢体冻伤这一观点是相矛盾的;而陈建国等的实验结论与我们一致(Private Communication)。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在手进入液氮后,液氮一旦与皮肤直接接触,迅速气化形成一层气态膜包裹在皮肤周围。气体的导热能力是很低的,这就使得皮肤事实上是没有与液氮发生长时间的直接接触,而皮肤也没有持续丢失热量。然而,反复进入液氮则会使得皮肤与液氮反复接触,皮肤失去的热量显著增多,进而导致了神经元的麻痹等效应。而在实验中,布绒手套阻碍了皮肤表面的气态膜的形成。在与液氮接触后的前几秒,手套温度迅速降低到液氮的沸点,然后再不断从皮肤夺走热量,失去保护的皮肤持续暴露下低温下。
我们的实验对于Hanahan法制备感受态等涉及到液氮的操作是有指导意义的,即在没有木质镊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徒手进行与液氮接触的操作;而戴手套既是没有用的,也是危险的。另一方面,根据这次结果可以推论,如果在与液氮接触的操作中没有保证手上形成气化膜,比如徒手使用金属镊子接触液氮,将是非常危险的。
——————————————————————————————————————————————————————
[1] Winner, Center for Theoretical Biology, Peking University, Haidian Distinct, Beijing, China
[2] These 2 authors contributed the same to this project.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to M.L (mavenlin@gmail.com) or M.H.Z. (warcraft19881003@gmail.com).
[3] Loser, Center for Theoretical Biology, Peking University, Haidian Distinct, Beijing, China
(原文地址 http://blog.renren.com/blog/250947090/7182273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