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学文学理论与批评考研辅导班讲义总结 大家好,我是才思教育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中国艺术研究院,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考研辅导班的笔记,希望对大家考研有一定的帮助。 百科知识部分 欲探讨艺术的商品属性,首先必须承认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贡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r}: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仕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面上学等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们是自己的观念一思担等等她生产者。.,尽管这里没有直接提及艺术,但我们根据马克思的一贯思想,认为艺术当然也属于精神生产的一种。艺术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主要是指创造艺术而精神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区别在于:一是艺术家之所以进行艺术生产,创造艺术作品,很大意义上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艺术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有自己的特殊属性,即审美属性。艺术的审美属性是指人们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形象地、情感地创造美的产品,欣赏美的产品。苏联美学家阿·布罗夫说:“不仅艺术的形式,而且艺术的全部实质都应该肯定是审美的。”正是基于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审美是它的主要特征,因此在理论界有人对艺术能否划人商品范畴存有质疑。其实,这个问题应从两方面认识。一方面应当承认进人艺术市场的艺术作品具有商品的属性,另一方面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艺术产品都属于商品。有些艺术产品,艺术家为它付出了精力、物力和财力,但他不出卖,而是留作个人欣赏或作为札品赠送了人,这样的艺术产品只有使用价值而无交换价值,因而我们说它不是商品;可一旦作品进人艺术市场进行销瞥并得到经济上的回报,它就成为了商品,具有了商品的属性。以此而论,艺术产品是否是商品,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即看它是否进人市场进行交负,实现其商业价值。 在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中,我们既要承认艺术所具有的商品属性,同时又不能把艺术完全商品化。艺术生产完全不讲经济效益既是不符合形势的发展需要,同时也是不可能的、这将无助干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今主义文艺的健康发展。而把艺术等同于商品、置仕今效益而不顾,完全受经济效益的支配,让艺术在市场竞争中放任自流,这是对艺术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也会不利于艺术的生产与发展。诚然,艺术作品的价值往往在艺术接受者那里不能真正得到实现。例如一个大剧院投人几十万元的大制作剧目,无论是在思想内容或是艺术表现方面都有独到之处.但除了给专家和同行演出几场外,就很少能够卖票演出而得不到相应的经济回报。相反,有些小剧团甚至是民间草台班子,花费不多的劳动编排格调平庸的剧目,或者是演出传统的现成段子,却在艺术市场的交换中获得不菲的经济效益,其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实现。又如,搞严肃音乐且在国际上获大奖的歌唱家其演唱会的票价有时不如流行音乐的票价高,显然这种票价的高低不能代表艺术水准的高低。所以说,在艺术市场中,艺术作品的价值与价格的不成正比现象是一直存在的。即使是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情况也是如此。比如,荷兰画家凡·高在世时,一幅画只能卖价几十元,但在他去世后,他的一幅画最高竟卖到一亿美元。所以说,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在于其表面的商业价值和价格,更重要的是它内在的审美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