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报考信息] 华南师范大学2016年心理学考研招生信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2016年华南师范大学
(招生人数少了2个人)
一、院校特色
   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广东省省属重点大学。学校现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和南海 3 个校区,占地面积共 3079亩, 校舍面积共 126万平方米。校园景色怡人,人文景观遍布,文化气息浓厚,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学校现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1个重点培育学科),9个国家 “ 211 工程 重点建设学科, 18个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有83个本科专业,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0多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00多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涉及到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医学、艺术学等 12个学科门类。有15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有教育部激光生命科学重点实验室、环境理论化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教育部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与光子技术实验室、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部省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基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有8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中心),6个广东省高校科研型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7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还拥有物理学科基础课信息传播心理学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此外,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广东省网络图书馆、广东高校建筑规划设计院等机构均设在学校。
    80年来,学校数易校名,几度迁徙,虽历经沧桑,却弦歌不辍。一代又一代华师人秉承勷勤大学师范学院研究高深学术,养成社会之专门人才的优良传统,承传南方大学 忠诚团结,朴实虚心,勤劳勇敢,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践行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 的校训,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共同铸就了学校今天的繁荣与发展。
学校自建国之初就开始面向全国招生,现招生范围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5175人,硕士研究生6999人,博士研究生714人,博士后在站人员99人,每年在校留学生达1000多人次,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教师队伍结构良好、水平较高,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现有专任教师2105人,其中教授与副教授各500 多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000 多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1800多人。在师资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含双聘)6 人、外籍院士4人、千人计划入选者5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长江学者5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者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 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6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广东省领军人才6人、珠江学者1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6人、香江学者2人、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1人,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2个,并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 13人。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现有多功能信息化图书馆 3 座,建筑面积达 8.8 万平方米 ,藏书 361万册。学校校园网设施完善,数字校园应用广泛。在全国师范院校中,华南师大是第二所联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高校,也是全国100 所首批联入 CERNET INTERNET 网的高等院校之一。校园网已实现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万兆互联。目前,学校校园网在建设规模、覆盖范围、网络性能、信息化应用、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的应用等方面,均处于国内师范院校的前列。
    学校充分发挥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教师教育的特色优势,积极广泛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已与国外、境外12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引进外国智力与优质教育资源、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合作办学、举办国际会议、出版学术成果、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与加拿大卑诗省高贵林市、法国留尼旺大学、拉脱维亚共和国拉脱维亚大学共建了三所孔子学院;与全国多个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部队单位进行广泛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合作。
    目前,学校正坚持以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立足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立足服务广东经济社会新发展,大力实施学术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开放活校四大战略,全面推进各领域的改革发展,凝练优势,彰显特色,增强实力,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
二、招生目录(学硕少了计量心理学)
学院
024)心理学院
学科专业代码
040201
学科专业名称
基础心理学
本学科拟招生人数
待定(说明: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最终下达招生人数为主,此处仅作参考,可能会有调整)
学科简介
学位类型:学术型、学制:三年 联系电话:020-85212295     联系人:黄老师
研究方向
初试考试科目
复试考试科目
备注
01认知神经科学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4)--无
02401心理学原理与研究方法
0402开头按照一级学科总招生人数58人,拟接收推免生不超过29名,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2认知与实验心理
03语言学习与认知心理研究
04心理测量与统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05心理学研究方法
06信息处理与认知心理机制研究
07动机心理研究与记忆心理研究
08中国文化心理学
学院
024)心理学院
学科专业代码
040202
学科专业名称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本学科拟招生人数
待定(说明: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最终下达招生人数为主,此处仅作参考,可能会有调整)
学科简介
学位类型:学术型、学制:三年 联系电话:020-85212295     联系人:黄老师
研究方向
初试考试科目
复试考试科目
备注
01学习与智力开发研究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4)--无
02401心理学原理与研究方法
0402开头按照一级学科总招生人数58人,拟接收推免生不超过29名,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2人格心理研究
03认知发展研究
04心理发展与青少年研究
05动作学习心理研究
06特殊儿童教育研究
学院
024)心理学院
学科专业代码
040203
学科专业名称
应用心理学
本学科拟招生人数
待定(说明: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最终下达招生人数为主,此处仅作参考,可能会有调整)
学科简介
学位类型:学术型、学制:三年 联系电话:020-85212295     联系人:黄老师
研究方向
初试考试科目
复试考试科目
备注
01心理咨询与治疗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4)--无
02401心理学原理与研究方法
0402开头按照一级学科总招生人数58人,拟接收推免生不超过29名,不招收同等学历考生
02心理分析
03应用认知心理学研究
04司法与犯罪心理研究
05临床社会心理学研究
06变态心理研究
学院
024)心理学院
学科专业代码
045400
学科专业名称
应用心理
本学科拟招生人数
35(说明: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最终下达招生人数为主,此处仅作参考,可能会有调整)
学科简介
学位类型:专业型、学制:2年 联系电话:020-85212295     联系人:黄老师
研究方向
初试考试科目
复试考试科目
备注
01应用心理硕士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47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4)--无
(1)02401心理学原理与研究方法
(2)02402社会心理学(同等学历加试)
(3)02403人格心理学(同等学历加试)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5名
学院
024)心理学院
学科专业代码
045116
学科专业名称
心理健康教育
本学科拟招生人数
15(说明: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最终下达招生人数为主,此处仅作参考,可能会有调整)
学科简介
学位类型:专业型、学制:2年 联系电话:020-85212295     联系人:黄老师
研究方向
初试考试科目
复试考试科目
备注
01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硕士)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33教育综合
(4)915心理学专业基础
(1)02401心理学原理与研究方法
(2)02402社会心理学(同等学历加试)
(3)02403人格心理学(同等学历加试)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5名
三、导师介绍
姓名:许思安
  学历:博士
  职称:副教授
  职务:
  研究方向:人格结构;积极人格与心理辅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361799191@qq.com
  通讯地址: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510631)

  个人主页:
  个人简历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科研项目主要获奖会议论文个人空间
  许思安,女,心理学博士,现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专业领域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为人格心理学,主要关注人格结构的跨文化研究、积极人格与心理辅导,以及幼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曾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编、参编著作有20余部。

  学习经历
  2003.9—2006.6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获博士学位
  1999.9—2001.12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获硕士学位
  1993.9—1997.6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获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0.11—至今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
  2006.7—2010.10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讲师
姓名:曲琛
  学历:博士
  职称:副教授
  职务:

  研究方向:神经经济学中决策偏差现象及其神经机制;情绪与情绪调控的神经机制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fondest@163.com
  通讯地址: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510631)

  个人主页:
  个人简历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科研项目主要获奖会议论文个人空间
  曲琛,女,博士,副教授,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中国分会理事。1979年出生于山东烟台龙口市,2008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华南师范大学任教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经济学中决策偏差现象及其神经机制,以及情绪与情绪调控的神经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项目,创新人才培育项目等。在国际SCI(SSCI)刊物发表5篇。在校承担的教学有《神经经济学》,《认知心理学》,《心理咨询概论》,《教育心理学》等,2010年获得华南师范大学“为了明天”教学奖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一等奖,2011年获得华南师范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
  学习经历
  2005--2008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博士学位专业方向: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导师:罗跃嘉研究员
  2002--2005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获硕士学位专业方向:基础心理学导师:莫雷教授

  工作经历
  2009.11-至今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8.7-2009.10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讲师

  学术兼职
  国际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学会中国分会理事
    刘志雅
  学历:博士
  职称:副教授
  职务:主任助理
  研究方向:类别学习、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zhiyaliu@scnu.edu.cn
  通讯地址: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510631)

  个人主页:
  个人简历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科研项目主要获奖会议论文个人空间
  刘志雅,男,心理学博士。现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05年获发展与心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2012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曾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青年项目(EBA030412)(大学生演绎推理能力结构及其发展特点,2003.12-2005.11),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项目(BBA100018)(学生归纳推理中相似性和类别标签的作用,2010.9-2012.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08JCXLX004)(多重类别学习系统的认知机制研究,2008.1-2009.12)等。研究兴趣为:类别学习、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学习经历
  1994年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心理学本科毕业
  1999-2002年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人格心理学硕士学位
  2002-2005年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8.10-现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副教授
  2011.8-2012.8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心理系访问学者。
  2002-2008年华南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心理系副主任。

  学术兼职
  《心理学报》审稿专家
  《心理科学进展》审稿专家
   姓名:刘勇
  学历:硕 士
  职称:副 教 授
  职务:
  研究方向: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keavin5@126.com 
  通讯地址: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510631)

  个人主页:
  刘勇,男,河北冀州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国家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研究方向为心理治疗与团体心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创新与EAP。兼任广东省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顾问组成员,广东省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学术顾问,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高级考评员,广东省企业家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创新中国培训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服务客户达200多家。主持或参与部省级课题3项,在科学出版社等出版《教师团体心理辅导》、《大学生生涯管理与辅导》、《团体咨询治疗与团体训练》、《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现代企业心理与行为创新》、《现代企业创新力开发与培训》、《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教师专业发展团体心理辅导学》、《心灵抚慰与咨询》等学术著作10多部,策划并任副主编出版国内首套《现代企业自主创新》丛书(10本)。在《Psychological Reports 》、《心理科学》、《应用心理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
  
  学习经历
  1994.9—1997.6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
  1989.9—1993.6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5.11—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  
   1999.11—2005.10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讲师
   1997.7— 1999.10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助教
  学术兼职
  广东省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企业家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创新中国培训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
   姓名:刘学兰
  学历:博士
  职称:副教授
  职务: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
  研究方向:学习心理;心理辅导与咨询;文化心理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1009183253@qq.com
  通讯地址: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510631)

  个人主页:
  个人简历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科研项目主要获奖会议论文个人空间
  刘学兰,女,心理学博士,1970年出生于湖南省沅陵县。现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习心理、文化心理、心理咨询与家庭治疗。已出版《中小学生学习辅导》、《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与干预》、《心理咨询》等10部著作,参编教材和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正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项和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
  学习经历
  2001.9—2004.6华南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1991.9—1994.6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普通心理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1987.9—1991.6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系读本科
  工作经历
  2001.11—至今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
  1996.11—2001.10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讲师
  1994.7—1996.10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助教
   姓名:黄喜珊
  学历:博士
  职称:副教授
  职务:
  研究方向:青少年问题行为;跨文化心理;学习心理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xishan@udel.edu
  通讯地址: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510631)

  个人主页:
  个人简历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科研项目主要获奖会议论文个人空间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科、硕士和博士均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作为中日联合培养博士生赴日本留学,2006年在日本兵库教育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博士导师为刘鸣教授、盐见邦雄教授。2012-2013年在美国特拉华大学访学,合作导师为GeorgeBear教授。现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教师。曾获日本教育实践学会优秀研究论文奖、华南师范大学“曾永裕学术奖”、“华藏学术奖”等奖项。主持过日本创价大学中日友好计划出版资助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各一项,现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各一项,已在美国、日本和国内心理学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SSCI全文收录论文3篇),出版专著1本,主编教材5本。专业领域为学校心理学,研究方向为青少年问题行为、学习心理与跨文化心理研究,近期主要关注学校适应、学校风气、道德情感及中小学生积极行为支持。

  学习经历
  2012.9—2013.8美国特拉华大学访问学者
  2005.9—2006.8日本兵库教育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在日本获博士学位2004.9—2007.6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攻读博士,博士毕
  1999.9—2001.6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就读研究生课程班,结业后通过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考试,后申请硕士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
  1991.9—1995.6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保送上华南师范大学就读心理系本科

  工作经历
  2007.11—今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
  1995.7—2007.10广东石油化工专科学院心理学助教、讲师、副教授
迟毓凯,男,心理学博士,1973年出生于辽宁阜新市。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后。现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测评系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分会秘书长,世纪心理沙龙网(www.xlxcn.net)主持人。主要研究领域:领导心理学、实验社会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心理健康与辅导。

  学习经历
  1992.9-1996.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心理学本科 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6.9-1999.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获硕士学位
  1999.9-2002.7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心理学博士研究生 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2.7-2003.12 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 讲师
  2003.12-2005.12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
  2005.12-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副教授

  学术兼职
  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分会 秘书长(2010-今)
  广州市家庭教育促进会 理事(2010-今)
  《心理学报》审稿专家(2006-今)
陈启山,男,心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8年12月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获哲学博士(Ph.D)学位;2009年1月至3月访问比利时根特大学;2009年4月加入华南师范大学,现为华南师大心理学院副教授。
  在科研方面,主要从事认知与应用心理学的研究。目前的研究兴趣为自我监测(self-monitoring)与自我调控(self-regulation),包括:(1)个体在记忆、阅读中的自我监测与调控,如元认知与自我调控学习;(2)个体在人际互动、组织情景中的自我监测与调控,如印象整饰与人力资源管理。同时,对高级统计与测量方法的应用有一定兴趣和涉猎,如结构方程模型(SEM)、多层线性模型(HLM)、项目反应理论(IRT)等。
  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多项国家级项目与国际合作课题;有30余篇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等期刊。
  在教学方面,主要从事“心理统计学与SPSS软件”、“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与教育测量”等本科与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曾获得华南师范大学第二届“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
  在社会服务方面,担任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授课专家,讲授心理测量与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还曾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等各种客户提供员工心理援助服务(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EAP)和心理测量与评估服务。
四、分数情况
    学硕 356分 英语60分
     专硕 14年:315分  
          15年:320分
五、官网信息链接
    http://yz.kaoyan.com/scnu/
六、同等学力要求
    学硕不招收同等学历
七、考试语种
    英语
八、少干计划
    我校不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九、复试情况
   
15年专硕招了40人,推免2人(学费2.1万,奖学金0.6万+0.6万=1.2万)
十、是否可以跨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沙发
ren9393 发表于 15-10-6 21:22:24 | 只看该作者
学硕不招收同等学历是什么意思?不能跨考?
板凳
 楼主| 心理学慧老师 发表于 15-10-7 18:06:45 | 只看该作者
ren9393 发表于 15-10-6 21:22
学硕不招收同等学历是什么意思?不能跨考?

同等学历http://baike.baidu.com/link?url=CHJPq7Qwx8XxpUQ7kAeJY94TRfZKR-IJrwzxxuQ1E1x1TI6E2slsXqYqKQfd6_9B,并不是不能跨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6-19 09:53 , Processed in 0.09416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