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7年教育学考研科目备考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qinsi107 发表于 16-4-25 22:2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7年教育学考研科目备考详解
勤  思  整  理
    教育学自从2007年实行统考以来,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动,只在个别知识点的表述上有不同。教育学学科统考的科目不变,仍然是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这四大部分。题型仍然包括单项选择题、分析题、简答题和分析论述题四种。        
一、主要科目的分析
  (一)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在教育学原理在教育学考研中的分值是100分,占到了总分的1/3。从整体来看,包括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教学、德育、教师和学生等。
  从这几年的考试趋势来看,教育原理部分主要是两个辨析题和简答题、一个论述题,并且论述题侧重于教育制度和教学的考查。教育学原理可谓是重中之重,这部分记忆的东西多。因此在教育原理的复习上,我们应做到大面积撒网,客观题的覆盖面很广,主观题则侧重于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育制度、课程、教学与德育等。
  (二)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在教育学中也占100分。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住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教育实践史这三条主要的线索。然后,在这三个线索的基础上,进行纵向的历史梳理和横向的中外对比。
  对于教育思想史的复习,要抓住主要的思想家和主要的思想流派,了解他们的主要著作和主要观点,以及他们思想的传播、影响和历史意义,甚至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共同思想主题的历史发展与演变。教育制度史是指人类教育活动制度化的过程,包括机构史、政策史和立法史。中国制度史往往与朝代联系在一起,而外国教育史则与国别联系的比较紧密。教育实践史是指人类教育活动和现象原生态的发展过程,这部分主要把握各个时期教育的主要特点和教育活动等。
  从整体上看,中国教育史部分,主观题则会集中于私学的兴起于传统教育思想、近代教育改革、现代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外国教育史部分,重点考察近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改革,中外古代教育出选择题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必答题占40分,此外还有一道选答题30分。教育心理学部分,基本每一章都是重点,但是辨析、简答、论述题还是偏重于与“学习”有关的知识点,比如学习及其理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从难度上讲,教育心理学的总体难度较大,这反映出科目本身相对较难理解,所以考生更要加大功夫掌握各个知识点,灵活应对考试。
  (四)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占30分。教育研究方法部分,侧重于考察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强的知识点,如教育研究的选题和设计、研究报告的撰写、教育观察研究、教育调查研究、教育实验研究等。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学习应该达到三种水平:理解、运用、评价。
  总之,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复习,建议采用“提纲法”。在复习每种研究方法时,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教育研究的方法有哪些?每个方法的具体操作程序如何?每种方法的规范与原则有哪些?每种方法的优点与局限?复习时可以结合一些研究实例来学习和理解。
  二、对考生的建议
  (一)在复习四个部分的基础上,将这几个部分综合起来,从教育发展的历史(中外教育史)、教育的心理基础(教育心理学)、教育的科学和方法基础(教育研究方法)多个角度来理解教育学、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试图形成一种具有多学科角度的教育观。
  (二)多关注现实的教育热点问题,尝试使用教育学各学科的理论和观点来对其进行分析和判断,以培养自身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有助于在考试中发挥,灵活地回答试题,也有助于研究生入学后学习阶段的努力。
  (三)多阅读教育学术刊物和著作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的相关文献,开拓自己的视野,从而借助别人的观点更好地理解受多个社会人文学科影响的教育及其理论和问题。
  最后,考研中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和及时的反思自己,始终充满自信,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并适时地规划好自己的下一步,相信你一定是笑到最后的人!

沙发
 楼主| qinsi107 发表于 16-4-28 21:12:57 | 只看该作者
2017如何复习教育学原理
一、学科分析
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科目之一,按照2007年教育学统考的考纲,教育学原理在必答题中涉及的分值占100分。统考大纲对本科目的基本要求是:
正确识记教育学的基本事实和基本概念,准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理论;
能够把握当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和教育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的现实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
教育学相对复杂,因为它包括教育的方方面面,任何与教育相关的问题都可以用来考察。但整体看,它不外乎包括几个方面,即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学、德育、教师、学校等,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各个击破。
二、复习提示
第一,重视基础
近年的教育学考题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趋势:猛地看起来确实不难,都是一些基础,但是要想得高分就不那么容易。越是简单的题目越能考察出考生的基础是不是扎实。看起来简单的题目,不一定你就能答的出来,不一定你就能得满分。特别是那些名词解释和简答,别看每道题分数不多,但是题量不少,有几个答不好,失分比论述题还多。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伊始,各位考生就要注重基础,稳扎稳打。
考生开始复习阶段,应将大纲所列出的考点对照相关教材通读。了解教育学的基本内容,列出一个复习的思路。可以划划书,找一下基本的知识点,也能尽快熟悉教材。
重视基础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要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概念是基础的基础,如教育,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学制,班级组织,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等。这些概念都是各章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名词解释的好出处。此外,书中一些不太明显的概念也要记住。如还有书中的框框里的内容也要记住,如毛入学率、净入学率等,这些最基本的教育常识也很重要的。以及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如最近发展区,大家应该仔细看书。
第二,做好笔记
教育类学科复习的目的是注重理解,但同时也要做好笔记,把一个问题的各个方面分条列出,既可以帮助考生集中注意力,到在随后复习中也便于自己查询。考生在第一轮复习时要格外注重复习的质量,不仅要了解整体框架,各章节是怎样安排的,对此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还要一边做笔记一边细看书遇到不懂的概念再到其他地方查,要搞懂细节问题。可以尝试每个段落都用两三个字进行概括,并且把意思相同的段落连在一起,把一些无用的和废话勾掉。这样,减轻了看书的负担,也为冲刺打好基础。
第三,定好计划,按部就班。
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考生对教育学所考察的内容,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定好计划,什么时间看什么。有自己的一定之规,不受外界影响。
从教育学原理的内容来看,考生可以尝试将内容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篇。
第二部分:学校教师学生篇
第三部分:课程与教学论
第四部分:发展与改革
复习教育学原理抓重点进行学习是非常有效和有利的。由于参考书目较多,尤其需要记忆的知识较多,不可能全部都记住。因此复习时要注重全面,但也要认真地记录书本上的重、难点,分清主次,这样会减轻复习工作量。
第四,关注习题,模拟训练
研究生考试的第一关是要过初试关,初试制胜的关键是要能够顺利地解答问题。因此习题在复习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位置。倘若平时只是进行看和记的训练,却很少练习解题,那么考试过程中就会因生疏而导致不适应感。
习题在整个复习进程的地位,一是目标——所有的复习环节都是为了能够顺利解题;二是标尺——可以通过模拟训练来发现复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可以改建的地方。
比如,以“课程”概念为例,也许初次复习时考生只注意到课程的概念和简单分类,但是对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并没有整体的把握,而且也不能分辨重点和非重点。但是通过做题,你会有新的认识和发现。
以下是一些与“课程”有关的习题:
1.名次解释:课程、活动课程、显课程与潜课程、校本课程
2.简答:简评活动课程论;
    综合课程的特点有哪些?
    试界定并分析“课程”概念。
    请分析教育史上集中课程论的得失。
3.论述:
联系实际论述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之关系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述评;
试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和联系。
以上只是举了几个简单的例子。但是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习题考查的不仅仅是对单纯概念的理解,而是呈现出一些特点:重视考查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比如考课程的特点,注重课程的各类型之间的比较等;注重读者对概念的个人观点,要求读者从辩证的观点分析某一理论的得失等;联系实际的特点也很突出。这些特点为我们进一步的复习指明了方向。
板凳
 楼主| qinsi107 发表于 16-4-29 16:23:23 | 只看该作者
如何复习教育史?
    教育史的复习主要抓住几条主线:教育制度(学校制度考试制度等)、教育思想(各时期国内外著名的教育学家及其思想,教育思潮还有其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改革和教育运动)。教育史的复习还可以结合教育原理的提纲,例如对于某一教育思想家的思想的掌握可以按照原理的体系从教育目的,教育的功能,教学方法,课程等及方面进行分类对应记忆。

中国教育史部分:时间段划分:古代教育、近现代教育
(一)古代教育---(是独立形成与发展的没有收到外来的干扰)
1.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官学(中央与地方)、私学、书院
*考试制度(选士制度与学校考试):察举制与科举制度
2.教育思想与实践
儒学教育思想家(以孔子、孟子、荀子、朱熹、王守仁等为主要代表)、道家教育思想家、墨家教育思想家、法家教育思想家
(二)近现代教育---中西教育结合
1.教育制度与教育实践
*洋务教育
*留学教育
*教会教育
*四个现代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戊辰学制
*国民政府的教育:教育方针、教育发展与管理措施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与以干部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
2.教育思想与实践
*洋务派的教育思想(张之洞为代表)
*维新派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与运动(平民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晏阳初与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与实验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陈鹤琴的“活教育”(幼儿教育)思想与实验
*杨贤江的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复习重点
*先秦诸子百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儒、墨、道、法为主)
*现代教育思潮与运动(平民教育、国家主义教育、科学教育、职业教育、勤工俭学运动、乡村改造运动)、教育家思想与实践(蔡元培、陶行知、黄炎培、晏阳初、梁漱溟、陈鹤琴)(必考)
*宋明时期教育思想与实践(北宋三次兴学、书院、朱熹、王守仁)
*近现代三个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壬戌学制)
*洋务教育思想、维新派教育思想与实践

外国教育史部分:同样按时间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
1.古代、近代、现代,以近代和现代为重心
2.思想、制度和实践,以思想和制度为重心
3.国别、以欧美为重心,基本不涉及苏俄、日本和东方国家
4.不涉及少数民族(种族)、性别及国家关系
5.偏重基础知识,不拔高不前后联系。
6.不涉及除教材中所提到的命题、概念和术语之外的内容。
7.不涉及除基督教以外的任何宗教教育。
地板
 楼主| qinsi107 发表于 16-5-3 21:08:57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学:如何进行教育心理学的复习
一、 考纲解读
由于教育部命题特点以及教育学本身的一些学科特性,本人估计每一年的考纲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只会在一些部分有突破,所以在新大纲出台之前,2007年的考纲对08年的考生来说,还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那么,让我们来大致再现一下2007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教育心理学部分的内容:
[考查目标]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实验事实,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2.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说明和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二、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
(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三)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四)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
三、学习及其理论解释
(一)学习的一般概述
(二)学习的联结理论
(三)学习的认知理论
(四)学习的建构理论
四、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
(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五、知识的建构
五、知识的结构
(一)知识及知识建构
(二)知识的理解
(三)错误概念的转变
(四)知识的整合与应用
六、技能的形成
(一)技能及其作用
(二)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三)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七、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一)学习策略的性质与类型
(二)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三)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四)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八、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一)当代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
(二)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
(三)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五)创造性及其培养
九、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一)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二)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三)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
(四)品德不良的矫正
分析考纲,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心理学的考查目标强调两点:
1、注重基础
    考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包括本学科的发展历程、主要实验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这些都是一门学科最基础的内容。
    2、强调应用
    教育心理学区别于其他心理学,重在揭示教育领域中的心理规律。揭示规律的价值在于应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因而考纲强调学生要注重基本规律对教育工作的启示,要学会运用理论说明和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因此考生在复习准备时也要牢牢把握这两点,可以自己整理基础知识框架图,也可以在复习完一个重要理论之后尝试思考或口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应用。
    从考纲内容来看,本学科共九个部分,一、二两部分是概述,三、四两部分介绍学习理论,五至八四部分分别从知识、技能、策略、问题解决四个角度来阐述教育心理学,第九部分讲品德发展,涉及教育中德育层面的心理规律。考生复习时要理清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确立整体观念。
    二、复习提示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并不是一般的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它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根据学习规律而产生的教学规律,因此,它有其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比如,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与条件、学习动机、学习的监控、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品德的形成等,这些是教育心理学中的基本理论。
    与此相联系,教育心理学要以对学生学习规律的研究为基础,来研究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问题,即如何教和如何学的问题,这是对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应用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教育过程与方式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比如如何设计教学,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如何培养学生熟练的技能,如何组织学生这间的合作学习等,在这些方面,教育心理学可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指导;与教育科学中的其它学科不同,教育心理学着重从受教育者的学习规律的角度来为教育改革提供建议,而这对课程与教学的设计者、教育技术工作者、教师和学生等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是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考试既是对考生本科阶段所学内容的检验,又是对是否具有从事进一步专业研究的潜能的考察。因此大纲中明确规定考核目标为大学本科阶段所学的本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全面复习,但又要有所侧重。教育学统考涉及多个学科,这就要求考生要全面复习,使得复习工作量加大了。但各门学科的比值又有所不同,所以在全面复习的同时,还要有所侧重。有所侧重的第二个内涵强调,在一门学科内也要有所侧重,比如第五至八部分的理论阐述因为是教育心理学的精华和热点,使用性也较强,因而考生要加大力度。  
    三是知识掌握要扎实、熟练,不能似是而非。大纲规定考核题型多,题量大,时间短,考试时间仍然是3个小时,考生只有具备扎实熟练的基础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另外每小题的分值高,因此任何一题都不能放弃。辨析题的设置又要求考生复习时要精确,决不能似是而非。
5#
 楼主| qinsi107 发表于 16-5-9 22:07:01 | 只看该作者
中外教育史 近几年出题规律 重难点分析汇总  之中国教育史分析      
   中国教育史(30分的大题)
    中教史可以分三个部分,古代史(1),近代史(2),现代史(3)。选择题比较散,所以我们重点来看一下这7年的中教史的大题。
2007年,简答“孔子的教师观”属于古代部分,论述“陶行知活教育”属于现代部分。2007中教史大题主要涉及两部分(1,3)的内容。
2008年,没有辨析和简答,论述“梁漱溟和晏阳初”属于现代部分。2008中教史大题主要涉及一部分(3)的内容。
2009年,简答题“墨家教育思想”属于古代部分,“科学教育运动”属于近代。2009中教史大题主要涉及两部分(1,2)的内容。
2010年,简答题“杨贤江”属于现代部分,论述“洋务运动”属于近代。2010中教史大题主要涉及两部分(2,3)的内容。
2011年,辨析题“荀子的教师观”属于古代部分,简答题“陈鹤琴的活教育”属于近代部分,没有论述题。2011中教史大题主要涉及两部分(1,3)的内容。
2012年,没有辨析题和简答题。论述题“春秋战国的教育思想”属于古代部分。2012中教史大题主要涉及一部分(1)的内容。
2013年,辨析题“古代六艺”属于古代史部分,简答题“梁启超”属于近代史部分,没有论述题。2013中教史大题主要涉及两部分(1,2)的内容。
   2014年,没有辨析题和简答题。论述题“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制度和实践”属于近代史部分。
中教史的大题一共考过13题,涉及13个知识点,古代5个,分别是:孔子、荀子、墨家、六艺、春秋战国思想;近代3个,分别是: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潮(两次)、梁启超;现代4个,分别是:陶行知、梁漱溟、晏阳初、杨贤江、陈鹤琴。
通过分析中教史的大题,首先能肯定的是题目非常简单。其次,可以看出来,中教史还是以教育家的思想为主的,还有就是中教史可考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古代史部分大题只涉及到先秦的知识。那么之后的,思想有唐代韩愈的教师观,宋代朱熹的朱子读书法,制度有书院的变革、宋朝的三次兴学等都是可以考的。近代史虽说是中国的衰落史,但从去年各个院校的命题来看,受到了重视,所以近代的张之洞和蔡元培的思想,还有新文化运动时期除了科学教育运动之外的其它思潮也要关注一下。现代的六个教育教还有一个黄炎培没考,他的大职业教育体系要背熟,也不排除那五个教育家重考的可能性,所以现代的六个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都给背会。
6#
 楼主| qinsi107 发表于 16-6-16 22:16:43 | 只看该作者
给教育学考研童鞋们的12点忠告
1.选学校不要怕好,但是也不要报那些只招几个人的专业
  有些同学在选学校的时候,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标准一降再降,或者是刚开始复习的时候选了名牌大学,正式报名的时候又动摇了,报了一所二流学校,结果到最后连那个较次的学校都没上,为什么?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一旦你在学校选择上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复习的时间和质量绝对会随之而下,其实你选什么档次的学校都差不多,如果选了好学校,复习时间不自觉的就会上去了,所以大家选学校的时候尽量往好了选,尤其是在研究生如此泛滥的今天,我认为一个烂学校的研究生是绝对不值得读的。
  2.准备不在于早,而在于是否真正用心准备,是否真正全身心地投入
  一般情况下在五月份开始着手准备,此时距考试还有大半年,时间足够了。但千万记住:一旦开始动手准备,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就像高速运转起来的齿轮一样,保持一种连贯性,千万不要停停歇歇。一开始复习的时候可以每天4小时,逐渐递增,但进入状态之后至少要保证每天有8~10小时的复习时间,智商高点的可以6~8小时,一般人最好还是8~10小时。能坚持每天12小时以上的,那我只有2个字:佩服。
  3.要有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
计划不要定时,要定量(把每天的任务要定好并按时完成)。计划分为总计划、分期计划和每天计划。
  从开始复习到考试之前,一共有多少时间,每本书要看多少遍,这是总计划。
  每本书的每一遍花多长时间看完,在什么时间段看完,这是分期计划。
  每天各科复习参考书要看多少页,这是每天的计划。
  三者缺一不可,每天的计划可以变动,但分期计划千万别完不成或者拖期,否则你会发现任务越积越多。最后你可能会郁闷的吐血而亡。
  4.既然准备考研了,就要学会放弃。
能不上的课尽量不要上,能不参加的活动尽量不要参加,放弃一切影响考研的东西(自我放松的时间除外)。
  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逃几次课怎么了?就算挂了科又怎么了?奖学金没了又怎么了?开班会、年级大会我不去怎么了?被通报又怎么了?班上聚餐不去怎么了?既然决定考研了,一切皆是浮云,认真复习才是王道。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可就是有很多人不明白。我为了考研主动挂了3科,扔掉了大一大二连拿2年的一等奖学金和一堆的荣誉证书,我敢说以一般人的智商,如果不大量逃课想考名牌学校是肯定没戏的!
  5.不要贪得无厌,买一堆参考书。一本好书读5遍胜过5本好书读一遍!
  6.复习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静下心来慢慢地理解。
  7.注意学习方法(我这只说最重要的几点,后面我会详细阐述)
  英语:才考了61分,不敢在这误导大家,就少说2句。千万千万不要做《阅读XX篇》,绝对是浪费时间,只做真题,只背真题里出现的单词,真题是王道!真题做10遍都不为过!单词是每天都要背的,但注意每天都要复习以前那些没记住的。推荐用张剑编的《真题解析》(黄皮书),做阅读要注意出题者的陷阱,把真题研究透了,做起阅读来你会发现每个题都那么相似。
  政治:考研政治=马哲+马经+毛概+邓论+世经+时事,马哲马经重点是理解,毛概邓论重点是记忆,剩下2个占的分比较少。其实马哲马经是绝对的经典著作,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真正理解了之后,你会发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多么的让人热血沸腾,记得考研的那段日子里,每天熄灯之后,总是要跟寝室的哥们一起探讨马克思主义,尝试用马哲马经里的理论去解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效果就不用我说了吧;毛概邓论是修改过的,我就不多说了,一个字:背。
专业课:要有自己的笔记;资料不要泛滥;书本要至少看两遍,教育史考得很细更要认真多看几遍;资料不要泛滥,大纲解析一本就够了(厦大版、北师大版、高教版中选一个);考研机构很多,但比较泛滥,个人觉得勤思还可以,但报班还是要慎重;最后送三个字:努力背!!!!至少4遍!
  8.考研基本上是一个人的战斗!!!不要“先找份工作再考比较保险”,不要“考不上我还可以******”,不要到比较吵的图书馆去自习,不要老是跟别人攀比。当然根据个人情况研伴是可以找的。
  我整个的考研期间基本都是一个人复习的,当时我上自习的教室由于位置较偏的缘故一直都只有我一个人,从早到晚,几乎没有任何人来打扰我,我个人对这样的环境是非常非常满意的。当然人与人是不同的,如果你认为跟别人一起复习效率更高的话,你可以按你的想法去做。
  考研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中间还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其中有时你也会很烦躁,希望有人在身边和自己一起努力,提醒自己曾经定下的目标和当初的梦想;在遇到困难时有人与你并肩作战,可以排除孤独感,增加必胜的信心;同时在比较中前进,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虽说考研最好结伴,但要睁大双眼选择。意志不坚定的不要选,你不仅要帮他增强信心上,而且说不定你的意志也会被他给摧垮了;边考研边找工作的人不要选,这种人不会全心投入考研,最后很有可能结伴去找工作了;别做考研中的电灯泡,一来妨碍了别人,二来让你倍感凄凉与冷落,影响复习的心情;慎重对待男女同考,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试想两个人亲亲密密一边嗑瓜子一边看辅导书,效率到底会怎样呢?
  9.要知道考研的全过程里边最重要的是什么:初试成绩
必须做到:英语要过线,专业课分要高。当然,考普通学校或者是本校的不在此列。
  10.对自己要有信心!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没有信心,而是因为没有信心所以才做不到。
  可以这么说,考研那么多人,有信心的能有几个?这也许就是整体成绩不高,每年有大面积的人落榜的真正原因吧!
  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没有信心,而是因为没有信心所以才做不到。这句话能理解的人不多,好在我当年是理解了。其实考研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相信自己有成功的绝对实力。这是好多同学的通病,还没有考试心已胆怯,那样失败只是早晚的事情。他们可能在大学四年的成绩一般,甚至可能在一所不入流的学校,而考研的千军万马中不乏那些来自名校成绩骄人的学子,再加上地域、主场优势,可能未战已失去了一些信心。这是要不得的!
  事实上,平时成绩好坏与能否考上研没有太大的关系,好多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甚至有个别课程没有及格,英语没过四级,但这并不影响他们考上重点院校;考研比考大学要相对容易的多,好多没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在考研时实现了他们四年前的梦想。大家都是从高考的独木桥上走过来的,为何在考研时不相信自己呢?
  11.考研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把考研真正的放在心上,态度决定一切。
  我认为始终要坚持考研第一,把考研当成自己目前的事业来做。态度决定一切,一定要端正考研态度,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该做什么并且知道自己要该怎样去做;要勇敢地面对考研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克服犹豫不决、精力分散、躲避面对、信心不足等消极影响,集中精力积极面对,只要能够在较长时间里保持注意力,并且坚持学习到最后,我想没有什么我们达不到的目的。
  12.考研最主要的还是一个心态的问题:三心二意、心猿意马、心浮气躁。
  考研成功的理由有成百上千个,但考研失败的原因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考研最大之忌:三心二意。
  我觉得考研最主要的还是一个心态的问题:三心二意、心猿意马、心浮气躁。不管是已经毕业的还是在校的学生,这一点都是考研大忌。在考与不考之间徘徊,把考研当成一个平衡的手段,老觉得考不上还可以工作,实际上这种心理对考研的影响是很大的。考研是一件艰辛的事,耐不住寂寞的人和心浮气躁的人考研,往往不能把心事放在复习上,别看他整天在教室呆着,但效果究竟如何呢?在考研教室里趴着桌子睡觉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有一些考研的复习时老爱灵魂出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认真不了三天就想轻松轻松,可能是平时散漫惯了。考研考的是人的毅力,要坚持,虽不可能是天天如一日,但也不能只有三天的热情吧!要有足够的勇气去大胆的选择,要有足够的精力去应付。这是很重要的。
  考研需要耐力,信心,忍受寂寞,学会放松。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专心考,不要朝三暮四,花其它的心思,我知道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却很重要。考研就是两个字“坚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7 00:43 , Processed in 0.08766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