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与14年二战的孩纸们共勉 [打印本页]

作者: 苏洛潇    时间: 13-4-1 17:55
标题: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与14年二战的孩纸们共勉
       几天前还略显冷清的论坛忽然间火爆了起来,显然,调剂系统的开放振奋了一志愿落榜孩子们的心情,不论是期待与盼望,还是焦虑与不安,发帖的和潜水的都想多寻获一点蛛丝马迹。眼见同窗们热烈的讨论,我想起了朱自清先生的一句话: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本人是去年8月开始,复习5个月,二跨考生。跨校跨专业

复习过程:
      专业课——12年8月开始看第一遍书,开始的时间太晚,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给了专业课。一共复习了3轮吧,第一轮看书,普心,统计和测量前半部分整理了自己的笔记,第二轮看书+做XX习题库(含历年真题),检查知识点理解的正确性,第三轮对照大纲解析看书并背诵大纲解析+习题库第二遍+大纲解析1000题,最后做了真题和模拟题的选择题;
      英语——基本是看1周(每天2个半小时)停1个月,到考试时单词一遍也没背完,真题05~12做过1遍,05~09复习过1遍,大小作文没联系,考前2周直接找了模板;
      政治——考前5天开始复习,刷了肖1000题,背了肖4,做了肖4蒋5的选择题。

      由于一直没有太把考研应试这事当回事,准备的很晚,所以考研也没把我当回事,阵亡的那叫一个惨烈。

     专业课失败经验分析
      1)因为政治是考前5天突击的,所以那5天没有看专业课,我觉得临时背诵的政治对之前的专业课的提取是有干扰的。
      2)5号晚上很焦虑,觉得专业课学的什么都不记得了,熬夜复习,大概凌晨3点多才睡,6点起,地铁上一直在看,进考场前还在看,睡眠不足+过度用脑,十分影响正常发挥
      3)往年是发展出一道论述,教育出一道简答,但是今年是发展出了简答,教育出了论述,我之前想,发展的这道30分大题,最不可能出的就是胎儿一章和童年一章,但是今年的简答考的就是童年一章的。这个变化我还算应付的来,但是有点影响考场情绪。
      4)8月底我看测量的时候,觉得编制测验步骤十分鸡肋,大题和选择题都不会出的,最后大纲解析除了编制测验步骤那1页多,剩下的我都会啊,可是偏出了这一道,最后这10分空白,一字未写。
     5)我在考场上做选择+涂卡用了80分钟,那时候我就觉得我一定答不完了。我虽然背了大纲解析,但是我从来没有尝试着写出来过,写字又大又慢,中学时是理科,做题就不喜欢动笔,步骤只在脑子里,喜欢直接写两个原始公式就写结果。结果真的没答完,还剩20分钟的时候,编制测验10分+情绪智力30分+实验设计30分,全空白。
        考试这事儿说也奇怪,我觉得不是重点的测验编制啊言语啊童年啊完整的实验设计啊全考了,我觉得重要的注意啊斯滕伯格三元智力理论啊混合设计方差分析图表数据的分析啊都没考,反压题太神了,神的我一度都不敢二战了。
      而且我这人学习方式是“全或无”的,大题要么几乎得满分,要么几乎不得分。。。因为没把握的题我通常一个字也不想写。。。真担心明年还有hold不住的大题啊!!!不过既然已经决定二战了,那就全力以赴,做最好的准备和最坏的打算。与同样决定二战的人共勉!


作者: jingjing10810    时间: 13-4-1 20:49
我也是大体答题“全或无” 主观最后才70来分... 总结失败经验的帖不多,顶顶,其实很有必要,看过之后能让后来的孩子少走很多弯路。也是惊醒自己的一种方式。楼主二战加油!
作者: 小丫头09241014    时间: 13-4-1 21:15
考试这事儿说也奇怪,我觉得不是重点的测验编制啊言语啊童年啊完整的实验设计啊全考了,我觉得重要的注意啊斯滕伯格三元智力理论啊混合设计方差分析图表数据的分析啊都没考,反压题太神了,神的我一度都不敢二战了。

      而且我这人学习方式是“全或无”的,大题要么几乎得满分,要么几乎不得分。。。因为没把握的题我通常一个字也不想写。。。真担心明年还有hold不住的大题啊!!!不过既然已经决定二战了,那就全力以赴,做最好的准备和最坏的打算。与同样决定二战的人共勉!


楼主的复习过程和失败经验和我的真是贼相似,也是二战,今年踏实一点,加油~~共勉~~
作者: 刘青加菲猫    时间: 13-4-2 00:05
       看了你发的帖之后感觉不是特别好。
    首先,你不是本专业的学生复习这么晚,看了你复习的大致流程后,觉得你.........
      其次,你对心理学可能没有什么特别概念。发展心理学重点就是婴幼儿加青少年,其中婴儿的气质,依恋是重点,幼儿的游戏和道德是重点,所以考试考游戏的意义很正常呀!(以前学发展心理学考试的时候老师就出了这道题)还有心理测量你说测验编制是鸡肋?那你学心理测量这本书是干嘛的?不就是编制测验,然后测出好多东西,比如人格,智力量表的,所以测验编制步骤是很基础的!
    最后,还是祝你二战好好考吧!多总结失败经验,看看牛人的复习流程什么的。
good luck  !
作者: 苏洛潇    时间: 13-4-2 10:25
jingjing10810 发表于 2013-4-1 20:49
我也是大体答题“全或无” 主观最后才70来分... 总结失败经验的帖不多,顶顶,其实很有必要,看过之后能让后 ...

多谢~你会二战吗?还是工作了?
作者: 苏洛潇    时间: 13-4-2 10:26
小丫头09241014 发表于 2013-4-1 21:15
楼主的复习过程和失败经验和我的真是贼相似,也是二战,今年踏实一点,加油~~共勉~~

嗯嗯~一起努力~
作者: 苏洛潇    时间: 13-4-2 10:27
yd340532999 发表于 2013-4-1 21:39
你们都二战了我们就好有压力啊,整个就是个恶性循环嘛

你是应届一战的娃娃吧?本专业还是跨专业啊。。说实话,跨专业还考34所的学硕,极少有一战就考上的~
作者: 苏洛潇    时间: 13-4-2 10:53
刘青加菲猫 发表于 2013-4-2 00:05
看了你发的帖之后感觉不是特别好。
    首先,你不是本专业的学生复习这么晚,看了你复习的大致流程 ...

1.我确实不是本专业,但是我是心理学的双学位,考过了三级心理咨询师,又自认为应试能力不错,所以掉以轻心了,确实是我的问题,我的复习流程还有哪些问题,还请具体指出来,方便我改正,我很感谢呐~
2.发展心理学中最重要的章节是发展心理学理论、婴儿和青少年三章,其次是幼儿和成年,再次是童年(因为太平稳了),最后是概述和胎儿,(当然,统考的教训告诉我们,全书都是重点,大纲解析也未必就是范围)今年统考考一道简答考的是童年期儿童同伴关系的作用,不是你说游戏的意义,所以是不是你的评价也无从谈起了呢。
3.我一直把测量的重点放在了前半部分,尤其是经典测量理论,我是觉得,虽然书上和大纲上都写明了编制测验的8个步骤,但是实际编制测验的过程远比这复杂,就好比考你心理咨询的步骤还不如考你移情或者阻抗,我只是觉得此处出题效度太低,所以归为鸡肋了。这题即使没背,按照自己理解写,也未必得不了3~4分,背了,也可能就6~7分,只是我没有十足把握的题都一字不想写,时间也确实不够,最后10分的空白也已足够让我吸取教训了~

4.你也是13年考生吧?考哪里了?感谢你没有潜水而是站出来指正我的问题~如果你还有什么好的具体的建议或者经验,还请不要吝啬呐~

作者: jingjing10810    时间: 13-4-2 11:48
苏洛潇 发表于 2013-4-2 10:25
多谢~你会二战吗?还是工作了?

二战完了 调剂呢
作者: 苏洛潇    时间: 13-4-2 15:25
jingjing10810 发表于 2013-4-2 11:48
二战完了 调剂呢

祝你调剂到理想的学校啊~~能不能分享一下你看过的“弯路”,或者说说你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作者: 慕蝶    时间: 13-4-2 16:00
我在职参加了今年的研究生考试  也是跨专业  不过我可能跨的没你远。我自认为是我自己对专业的理解和研读远远不够,我也相信,专业基础扎实的人,是不应该全或无的,他可以答得不全面,仅是因为他考前没准备,但他不可以丝毫不知,仅仅作为一个对心理学敬畏的人,他不可以。
如果某个人至于这么多大题全或无,那他真的不应该进入这个行当。
我现在一直都有这样的担心,担心我自己不够素养进入这个学科的学习。

抱歉 看到你这个文章 很不舒服 ,我也看了你后面的回帖,更不舒服,所以,说得有点多。
虽然,我早就知道国内很多考心理咨询资格证的、辅修心理学的甚至是心理学本专业的
对心理学,尤其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没有一丝一毫的敬意,更别提深入的理解和挖掘,只是将之作为忽悠人的工具
你的帖 更是赤裸裸地把这种不尊重摆在面前,你却只是认为是你自己轻视了这个考试,你还认为你自己心理学素养超出众人

btw: 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失收的主体都应该是你自身。不过看你的帖,感觉你可能更想用,也更应该用 几家欢喜几家愁

作者: jingjing10810    时间: 13-4-2 16:01
苏洛潇 发表于 2013-4-2 15:25
祝你调剂到理想的学校啊~~能不能分享一下你看过的“弯路”,或者说说你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可以 先占个位置以后来说好吧 现在有点忙
作者: 苏洛潇    时间: 13-4-2 17:57
慕蝶 发表于 2013-4-2 16:00
我在职参加了今年的研究生考试  也是跨专业  不过我可能跨的没你远。我自认为是我自己对专业的理解和研读远 ...

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看出我对心理学没有敬意的,我本人是万万不敢接受这样的标签的,甚至惶恐。
我所说的“无”,不是“丝毫不知”,恰恰是因为敬,而不想写出不全面的答案,我觉得我说的很清楚了,是没有“十足”把握的题,我一字“不想”写,而非,“不能写”。这只能归为个人差异吧。
我想我是看懂你意思来回复的,可你似乎没看懂我的帖子和回复就来给我贴标签了。
既然同为13年战友,你现在是录取还是调剂呀?可否分享一下你的经历呢?
PS:我没明白你的最后一句“感觉你可能更想用,也更应该用 几家欢喜几家愁”,是什么意思啊?
作者: 苏洛潇    时间: 13-4-2 17:57
jingjing10810 发表于 2013-4-2 16:01
可以 先占个位置以后来说好吧 现在有点忙

好的~在此帖等你你分享哦!
作者: 苏洛潇    时间: 13-4-2 18:06
慕蝶 发表于 2013-4-2 16:00
我在职参加了今年的研究生考试  也是跨专业  不过我可能跨的没你远。我自认为是我自己对专业的理解和研读远 ...

再多唠叨一点哈,我觉得不论什么学科的研究方法,都是讲究“严谨”二字的,不仅体现在做学问,也体现在日常生活。
你回帖的逻辑是这样的:
1.答题“全或无”  所以  丝毫不知;
2.丝毫不知又来发帖  所以  对心理学不敬畏  &  丝毫不知就不该入行心理学;
3.你早知道有的人考证辅修甚至本专业不敬畏心理学  所以  我的贴更加赤裸裸的表现了不尊重。
我已经解释了我所说的“全或无”并非丝毫不知,那么你的所有结论是不是都可以推翻了?
作者: painer    时间: 13-4-3 00:32
二战了 共勉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bbs.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