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犯的两难问题(Prisoner‘S Dilemma)有关个人之间进行的一种游戏的名称。个人之间的游戏有竞争性的、合作性的、混合机动性的三种。竞争性游戏是一方所喜欢的行动抉择必为另一方所厌恶,一方得益与另一方必受损的一种游戏。合作性游戏的情境是行动抉择会受到游戏双方的共同欢迎。混合动机的游戏则既有竞争的成分也有合作的成分。囚犯的两难问题是心理学中颇负盛名的一种混合动机游戏。这一游戏是根据数学家A。W。塔克创造的类推法所编撰的,涉及要作出某种与游戏双方的切身利益密切有关的行动抉择,每一方的利害得失决定于双方各自的行动抉择的相互作用。游戏假设有两人因犯罪而被警方逮捕,成了囚犯,并分开羁押,等待审判。两名囚犯分别被告知,若愿意提供针对另一人的证词,他自己就能获得自由。他们两人知道,若只有一人提供供词,另一不招供的人将会受到最严厉的判刑,如蹲20年大牢;若两人都提供证词,每人将受到中等程度的处罚,如判10年刑;若两人都不提供证词,则每人均将视为仅犯了小小的过错,受审后只处以罚款或一年以下的刑期。两位游戏者充当囚犯,他们面对的行动抉择是:若自己招供,对方也招供,他们面对的行动抉择是:若自己招供,对方也招供,结果仍将是中等程度的和罚;若自己不招,对方也不招,才会使双方都获得理想的最轻处罚;若自己招了,而对方不招供,结果是自己获得自由,而对方将获得最严厉的处罚;若自己不招,而对方招供,自己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对方却获得最大的好处。在这种游戏情境中,被试若拒绝提供证词,被认为是一种合作的反应,因为作出这一反应的背后是希望彼此合作以获得对双方来说都最理想的结局;若被试提供证词,被视为是一种竞争的行为,因为其背后是试图让对方付出代价而自己得到最好的结果,或者也可看作是一种防御性的反应,即努力挫败对方可能出现的竞争的意图。有关这一游戏的实验研究发现,被试常常倾向于作出竞争性反应的选择。该游戏为实验社会心理学家广泛使用,原因之一是它所假设的情境与当今诸如军备竞赛之类经常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极为相似。
原帖由 shieldfeng 于 2009-10-26 19:26 发表
6. 新生儿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定向反射,这是()的萌芽——为什么不是注意?
A、感知觉 B、注意 C、想象 D、记忆
选D,注意分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无条件反射就是不随意注意,定向反射是在一定的 ...
原帖由 咿呀衣 于 2009-10-14 17:19 发表
发表下个人看法,也不知道对不对,大家一起讨论讨论吧
不过真是累死人咯~
![]()
1. 为增加儿童的助人行为,依据强化原理,通过对偶然出现的助人行为的奖励,达到助人行为频率增加的目的,这从发展心理学研 ...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bbs.freekaoy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