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关于阿德勒是否主张研究潜意识 [打印本页]

作者: 五角豆沙包    时间: 10-5-12 23: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羽竹紫珂    时间: 10-5-17 22:08
来自百度:“阿德勒被誉为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知道的阿德勒主要研究内容就是自卑与补偿,个人风格方面。潜意识方面,没听过,不了解
作者: xiwang66    时间: 10-5-18 21:58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把人看成是有机的整体,强调意识和潜意识、主观性和客观性、个体性与社会性都是相互联系的,不可以分割。他在研究个体时,对个体的自卑及其补偿、追求优越、社会兴趣、创造性自我和生活风格等的研究突出完整的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可以去看看叶浩生写的《心理学史》里面都有讲到阿德勒
作者: youareme    时间: 10-5-20 14: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庄鱼    时间: 10-5-21 15:16
我的印象里,阿德勒属于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没有去强调潜意识的作用,相反如前面各位所说的更强调社会文化的影响作用,而非生物倾向性影响,强调家庭环境,自卑与超越的辩证,个人风格以及形成社会兴趣的重要性等,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对于后来的家庭治疗等有很大贡献……
作者: 2011去考研    时间: 10-5-29 14:54
我是个新手 说说看我的感觉
佛洛依德将人格分为 本我 自我 超我 毫无疑问
佛洛依德与荣格强调本我的决定性和绝对性 本我即是潜意识  

个人观点:而阿德勒以及安娜佛洛依德 埃里克森 都与自我心理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们虽然强调潜意识 但对比佛洛依德来说
他们更注重研究自我  而不是本我  更注重社会,人际,文化的影响  而不是潜意识
作者: fishilc    时间: 10-5-29 23: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五角豆沙包    时间: 10-5-30 10: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2011去考研    时间: 10-5-30 11:15
标题: Re:回 5楼(2011去考研) 的帖子
引用第7楼五角豆沙包于2010-05-30 10:50发表的 回 5楼(2011去考研) 的帖子 :
请教~~“本我即是潜意识”  那自我、超我、前我 对应什么意识状态?     还有本我是否也可对应非意识

不敢说请教 我是个新手 只是比较爱百度而已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象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与之对应的分别是超我 自我 本我,本我就是原本的我,自我是它我,是有它我才有自我。
作者: 2011去考研    时间: 10-5-30 11:23
非意识这种概念比较少见诶 理论上应该是等同于潜意识的
作者: 五角豆沙包    时间: 10-5-30 12: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2011去考研    时间: 10-5-30 13:24
标题: Re:回 8楼(2011去考研) 的帖子
引用第10楼五角豆沙包于2010-05-30 12:30发表的 回 8楼(2011去考研) 的帖子 :
“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与之对应的分别是超我 自我 本我”  我觉得这3个是不能完全对应的, 自我存在于前意识状态,但更多的是存在于意识状态。前意识对应的是自我起稽查作用的部分。
我觉得需要区分
这是佛洛依德的层次划分 其他心理学学派可没有说是赞同这种划分的哦
我个人认为佛洛依德很伟大但并不十分科学
针对这道题来说 只是说清楚佛洛依德以后的精神分析是更关注于自我的实现的
包括安娜 阿德勒 埃里克僧 霍尼 佛罗姆都已经将研究的重点从潜意识转移出去了
作者: wininghe    时间: 10-5-31 14:18
引用楼主五角豆沙包于2010-05-12 23:42发表的 关于阿德勒是否主张研究潜意识 :
三人行上一道选择题:
下列哪些心理学家主张研究潜意识()
a弗洛伊德 b荣格 c阿德勒 d詹姆斯

我原先认为精神分析学派都主张研究潜意识所以选 ABC,而答案是AB。不了解阿德勒,请教~~


Jung和Adler都以反对Freud起家。但是Jung的无意识概念明显没有摆脱精神分析的基本观点。而Adler的各个关键概念都是社会取向,似乎都与潜意识不搭边。可能从这一点上看,Adler不应该入选。
可以看郑雪老师《人格心理学》第101页、103页。

可以说,Jung对Freud的背叛没有Adler那么彻底!

然而,既然都将他们列为精神分析学派,肯定是有道理的。我个人认为Adler所说的“追求优越”这种本能动机就是潜意识色彩的概念。
作者: psyer    时间: 11-4-25 17:19
前意识:使用适当的努力或注意就可以提取的关于事件和体验的记忆等。  前意识,指潜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是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中介环节。潜意识很难或根本不能进入意识,前意识则可能进入意识,所以从前意识到意识尽管有界限,但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前意识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担负着“稽察者”的任务,不准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侵入意识之中。但是,当前意识丧失警惕时,有时被压抑的本能或欲望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   
    意识:个人在任何时刻觉察到的感觉和体验。      
    潜意识:对意识构成威胁而必须推开的记忆和情绪等内容,是不能简单注意就能意觉察到的,可能在梦、口误、诙谐中泄露其部分。也可以通过精神分析学等技术发现。
    非意识:①对环境事物无感知的状态。从个体内省知觉的内涵和状态看,为意识的六个层次之一。如个体在常态下对自己的心跳、脉搏等活动毫无所知。②美国精神病学家K.戈尔德斯坦人格结构理论中与意识相区别的一个层面。指未处于注意中心的心理活动。以极不明显的方式保存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只有当人面临的情境需要引起人的关注时,人才能间接地体验到。其活动分三类:(1)某些身体过程和自动行为,如人在活动中的身体姿态、表情动作、自动活动等;(2)内在体验,包括人在行为中感受到的情感、心境、态度、欲望和需要等;(3)早期意识时间的后效,当有机体受到同样刺激情境的再次刺激时,这种后效会加强人的某些行为。
   希望看了这些大家会更加明白些!!
作者: llq2682811856    时间: 12-2-22 19:58
看了大家的解释感觉更清晰[a:1]
作者: ∮_枫    时间: 12-12-13 16: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bbs.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