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YY的韩国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miaoseng 发表于 06-8-15 19:0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可能正是因为棒槌的极度自卑才导致她的极度自大... ...

棒槌是在西汉中后期的时候,当时的一个姓什么忘记了的偏将造反,跑到棒槌半岛去,占山为王,当时的西汉政府组织讨伐过几次,但是因为国家内外交困,都失败了。棒槌的历史从那时候起翻开了第一页。刚刚好两千年出头的历史(鬼子至少也是在秦始皇的时候吧?怎么说也2200多年比棒槌多个两百年不是)。

高丽棒槌在国际社会上剽窃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国内教育也剽窃中国的一切历史。

她说自己有5000多年的历史,称为“半万年”,不承认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

棒槌的“粒屎”学家曾说:“孔子有可能是朝鲜半岛的人,年轻的时候渡过渤海到了山东,也就是当初的‘鲁’”... ...

棒槌还说,东三省是当年强大的高丽王国的国土,并且在几年前曾向我国提出“归还国土”... ...

棒槌还抢注了“端午节”,成为他们自己的“世界文化遗产”... ...实际上“端午节”在棒槌那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也只是他们政府为了“民族自豪感”,证明自己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有多么的“璀璨”才有他们的端午节。

高丽棒槌曾说,在他们“5000多年的历史里”曾遭受中国有记载(没有记载的还没算进去呢)的一万多次侵略... ...

高丽棒槌还说,当年他们的末代皇帝是被清朝军队杀死的。实际上但是棒槌遭受鬼子的侵略,棒槌的未成年皇帝请求满清军队帮忙抵御,清军去了,后战败,小P孩皇帝被鬼子杀了。棒槌却说是清朝军队杀的。算进了“一万多次侵略”中的一次里去了。他们的历史书上这么写,《大长今》里也是这么演的。

棒槌还说,汉字是棒槌人发明了,甲骨文也是从棒槌流入中华大地的。

实际上,棒槌到15世纪中期他们的李成舜将军执掌政权的时候,因为国内文盲太多(那时候棒槌的文字是汉字),所以李成舜命手下的文官“创造”一种简单易学的文字。朝鲜文字也就这样来了... ...

棒槌还说,他们的文字是世界上最科学的,最优美的文字... ...实际上只有14个音节,谐音字狂多,表达意思不清晰,字词量少,没有优美的辞藻... ...

棒槌还说... ...NND,太TM多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沙发
天天幸福 发表于 06-8-16 17:23:50 | 只看该作者

ddfd

fdsf
板凳
jinhailong 发表于 06-8-17 10:48:5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既然是学历史的,就应该懂得历史讲考据,研究和学习历史的人首先要尊重史实 .
原文中有这样一段
原帖由 miaoseng 于 2006-8-15 07:05 PM 发表
高丽棒槌还说,当年他们的末代皇帝是被清朝军队杀死的。实际上但是棒槌遭受鬼子的侵略,棒槌的未成年皇帝请求满清军队帮忙抵御,清军去了,后战败,小P孩皇帝被鬼子杀了。棒槌却说是清朝军队杀的。算进了“一万多次侵略”中的一次里去了。他们的历史书上这么写,《大长今》里也是这么演的。

他们的历史书上是不是这么写的我不知道,但是,《大长今》里也是这么演的吗?大长今我看过,而且是中文和韩文的版本都看过,故事发生的时期是中国的明朝,里面怎么可能演清兵杀死朝鲜末代皇帝的事情?

还有一点
原帖由 miaoseng 于 2006-8-15 07:05 PM 发表
棒槌还说,东三省是当年强大的高丽王国的国土,并且在几年前曾向我国提出“归还国土”... ...

提出“归还国土”... 是不是史实我不清楚,但是历史是怎样的呢?
在元朝以前和明朝时期东北三省从来都没有在中国的直接管辖下,在片土地上曾经建立过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宋朝时期的金,辽明末的后金就不用说了,还有一个更早的-------高句丽
高句丽政权始于公元前三十七年,止于公元六百六十八年,曾是中国东北地区影响较大的少数民族政权之一,在东北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过重要作用。高句丽政权发韧于今辽宁省桓仁县,公元三年迁都至国内城(今吉林集安),四百二十七年再迁都至平壤
今天的吉林省集安至今还保留着高句丽时期的遗迹.
2004年7月1日,以“东方金字塔”将军坟、壁画墓和世界王都建筑史的典范“国内城”、“丸都山城”、“东北亚的敦煌”五盔坟4号墓、5号墓等为代表的43处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在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42处在吉林省集安市境内。
高句丽就是今天生活在朝鲜半岛的朝鲜人和韩国人的先祖.所以如果说东北三省历史上是\"棒槌\"的,这话没有错.我认为我们必须尊重历史和现实,东北三省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这毋庸质疑,如果朝鲜或韩国真的提出了那种无理要求,我们当然要坚决予以回绝.

“东方金字塔”将军坟

[ 本帖最后由 jinhailong 于 2006-8-17 11:00 AM 编辑 ]
地板
 楼主| miaoseng 发表于 06-8-17 17:17:35 | 只看该作者
高句丽就是今天生活在朝鲜半岛的朝鲜人和韩国人的先祖.所以如果说东北三省历史上是\"棒槌\"的,这话没有错




历史上也不是他们的,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生活着众多的属于中华民族一部分的少数民族,无论是古代的高苟丽还是现在的朝鲜族都是,我只能说历史上,朝鲜半岛是中国的一部分,秦汉时期就在那里设了四个郡,不过后来由于中原内乱,无暇顾及.才被他们闹了独立,我们尊重历史的自然发展,承认现在的朝鲜,韩国的独立性,不尊重历史甚至颠倒历史的是他们!!!!!!!!!!!!
5#
jinhailong 发表于 06-8-17 18:03:3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又错了,华夏民族中的朝鲜族的历史很短,只有一百多年,是在日本占领和朝鲜半岛之后,才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以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其中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迫于当时日本的残酷统治,为了生存逃过来的;另一部分是日本占领东北后,由于蒙古地区(当时不分内外)有大量适合种植水稻的土地,但是当地的居民不会种植水稻,同时东三省也有大量未开发的土地,日本人为了扩大军需物资的来源,强令朝鲜人整村整村地迁移到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开垦荒地,这一部分叫做开拓团.这是这些人形成了今天生活在中国的朝鲜族,这也很好地说明了为什么今天中国的朝鲜族比较集中.
也就是说在一百年多年前朝鲜族是不包括在中华民族之内的,所以说历史上朝鲜也不是中国的领土.

中国与朝鲜,在历史上是宗主国与附属国的关系.在清朝,中国有许多附属国,其中包括朝鲜,琉球(今天日本的冲绳),安南(今天的越南),缅甸,苏禄(今天菲律宾的苏禄群岛),南掌(今天的老挝),浩罕(18世纪乌兹别克人在中亚建立的封建汗国),尼泊尔,以及拉达克、哲孟雄、不丹等喜马拉雅山外诸国.

楼主说朝鲜半岛历史上就是中国的领土,那么上面所列举的这些藩国是不是在历史上也都是中国的领土?


如果,我是说如果,他们提出归还东三省,当然是他们的不对.但是这件事情属实吗?此要求是何年何月由谁通过何种渠道提出的?证据何在?这个说法在网上流传很久了,我看到过几个版本了,但是都没有证据.反韩情绪在我们这一带人中是存在的,如果楼主是一个\"愤青\",发出这样的帖子我是不会感到奇怪的,理都不会理,但是楼主是未来的历史学研究生,也十分有可能是未来的历史学家,这就使我十分担忧,因为当\"棒槌\",棒槌的“粒屎”学家以及小P孩皇帝之类的言语从历史学家的的嘴里说出的时候,历史已经不在是其本来面目,已经成为\"偏见\"的工具.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经常被外国人误解?是不是我们也误解了别人?
      我无意维护韩国,但是我希望我们能正确面对我们的邻国,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 本帖最后由 jinhailong 于 2006-8-17 06:45 PM 编辑 ]
6#
 楼主| miaoseng 发表于 06-8-17 19:21:33 | 只看该作者
这段话语是我从网上摘下来的,我之所以引用他,是因为我赞同这样的观点,对于里面个别过激的词语没有在意,用带有侮辱性的词语做历史的评价是不合适的,但我想原文这么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韩国人在谈到中国人怎样怎样时,嘴里也不干净的很.我在写出自己的历史观点时,是建立在自己所能掌握的资料上的,可能感情丰富一些,言辞激烈一些,这是我的风格,也是我希望自己能够一直保持的.在韩国(包括朝鲜)及其民族的看法上,我是没有任何好感的,我给的评语是:在盲目自信掩盖下的极度自卑,卑劣,委琐和虚伪.韩国经济的发展,并不能一俊遮百丑,事实上,80年代,韩国还处在军事独裁的政府统治下,整个社会还有人民的心态一直处在顽固保守的状态,我本科是学社会工作的,重点是心理学,其他数不尽的例子就不说了,就说最近的黄禹锡现象,就是一个民族心态的最好证明.就好象一个小孩,看着你手里的糖一直不说话,你突然说给他了,他高兴地说:好啊,好啊.....然后又说,妈妈说了,别人给的东西不能要..
在遇到突然刺激时,表现出来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东西...
韩国人并不是一无是处,自从民族国家意识在全世界普及后,在那些单一民族的国家,这种国家荣誉感表现的非常强烈,日本和韩国就是例子,爱国,能干,在一致对外时,显的很团结,有凝聚力.这跟他们的品格低下并不矛盾,就象一个人,非常能干,但人品很低劣....
最后还要说两点:第一,这是我的一家之言,有的人赞同,有的人部分赞同,有的人完全反对.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个人也完全接受,并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呵呵....
第二,这完全是有关于历史观点的争论,并不是我很jinhailong兄个人有什么恩怨情仇,非得辩明白不可.我一直认为,能直爽坦诚地把自己的观点拿出来跟别人交流的人,哪怕是言辞激烈,面红耳赤,这种人也是可以交朋友的人.因此,如果我言语有什么过分的地方,还请jinhailong兄谅解.jin兄,你觉的怎样.
7#
jinhailong 发表于 06-8-17 19:54: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iaoseng 于 2006-8-17 07:21 PM 发表
第二,这完全是有关于历史观点的争论,并不是我很jinhailong兄个人有什么恩怨情仇,非得辩明白不可.我一直认为,能直爽坦诚地把自己的观点拿出来跟别人交流的人,哪怕是言辞激烈,面红耳赤,这种人也是可以交朋友的人.因此,如果我言语有什么过分的地方,还请jinhailong兄谅解.jin兄,你觉的怎样.

呵呵,这段说得很好!miaoseng 兄这样说,我倒觉得惭愧了.
大家的观点都很清楚了,关于本贴的问题已经没有必要再讨论下去了,历史问题有岂是你我几句话能够说得清,道得明的.况且我不是学历史的,再说下去恐怕要漏洞百出了,呵呵.但是对于现状,并不象miaoseng兄说得那样
原帖由 miaoseng 于 2006-8-17 07:21 PM 发表
在韩国(包括朝鲜)及其民族的看法上,我是没有任何好感的,我给的评语是:在盲目自信掩盖下的极度自卑,卑劣,委琐和虚伪.

卑劣,委琐和虚伪这些词汇用于个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用于一个民族,那是必然出自偏见者之口的.我觉得楼主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楼主对这个民族不了解.如果楼主一定要保持你的观点,那朋友恐怕是做不成了,因为我本身属于这个被楼主评价为极度自卑,卑劣,委琐和虚伪的民族,我想楼主是不会愿意同这样一个民族的人交朋友的.但是如果楼主想多了解一下这个民族,我可以提供帮助,也许你的观点会有所改变,至少是部分改变.

[ 本帖最后由 jinhailong 于 2006-8-17 07:57 PM 编辑 ]
8#
 楼主| miaoseng 发表于 06-8-17 20:04: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nhailong 于 2006-8-17 06:03 PM 发表
楼主又错了,华夏民族中的朝鲜族的历史很短,只有一百多年,是在日本占领和朝鲜半岛之后,才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以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其中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迫于当时日本的残酷统治,为了生存逃过来的;另一部分是日 ...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宗主国与附属国是两个独立的国家,附属国的领土不能算是宗主国的领土.
其次,我之所以说历史上朝鲜半岛曾经是中国的领土,是因为在西汉,中国曾经在朝鲜半岛设了乐浪、真番、临屯、玄菟四郡,进行有效的行政管辖.后来,中央政权式微,朝鲜\"不沐王化“数百年,唐朝太宗时期,为了最后完成统一,李世民决心征高丽,出征前曾说:\"今九瀛大定,惟此一隅”,说明他把收服高丽当作国家统一的最后一役。胜利后,唐在平壤设立安东都护府,任命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统兵镇守。元朝时,在高丽设置征东行省,又称日本行省。行省在元朝的意义,不用多说了吧。。后来,到了明清时期,朝鲜作为附属国的地位才算确立了下来,总的算来,朝鲜半岛有500年的历史是作为中国的组成部分而存在的。。


第三,说越南,越南,古称交趾,公元前207年,秦时的龙川令赵佗,率军入驻越南北部一带,将其与两广地区并称为南越.至公元前111年,当时的西汉正式将南越并入中华版图,设置其为交趾郡。此为越南受我国统治之始,凡千余年.
唐末,天下大乱,各地军阀拥兵自重,对抗中央政权。公元906年,交趾军阀曲承裕窃取节度使一职,次年曲病亡,其子曲颢即位,仍称节度使。不久后梁广州节度使刘严自建南汉,与交趾军相攻。其时曲颢已死,其子成美在位,因作战不利,为南汉所并.不久杨廷艺被南汉委任为交趾节度使。六年後,杨为其牙将所杀,其亲信吴权乘机夺位,後于公元939年败南汉军,并仿南诏例,自称为王,并建吴朝.然其实质不过等同于南汉,南唐等中国地方政权,许多越南史学家将公元939年称为越南独立之始,完全是一厢情愿之说,缺乏应有的历史根据.吴权作为一个汉人军阀,他所以建立吴朝不过是为了满足个人野心,谋求更大的权利,根本谈不上什么反抗异族统治,追求民族独立.他的行为同曲承裕是一脉相承,所不同者,使他比曲胆子更大,走的更远而已.

北宋重新统一中原,此时的越南统治者表面上向宋廷纳贡称臣,而实际上却与大理(南诏)互成犄角之势,共同对抗中央政权,并且炮制出一种叫做字喃的文字以取代中文,以让越南普通百姓忘却他们原来的祖国.
到了明朝,成祖时期,出大军讨平交趾割据势力,并置交趾布政使司,交趾又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后来到了明中期,政治腐败,交趾又乘机闹起了独立。以后,满清入关,战略重点放在了西北和东北,默认了交趾的现状。所以说,越南历史上也是中国的领土,并且时间比朝鲜半岛还长。

我只所以说这么多,并不是要中国现在就去把自己的领土夺回来,毕竟历史不能更改,既然现在他们独立了,而且我们也承认了,但不排除未来有一天,在历史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他们再回到祖国的怀抱中来,那么更远的将来,我们回头看时会说,那也是历史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这个问题上,更具现实意义的是,台湾的归属问题,自从国民党割据台湾,已经有50多年了,如果从1895年算起,已经有100多年了,同胞们,不要忘了,历史上的朝鲜和越南,就是这样慢慢地,从祖国的躯体上分离出去的,我们不能坐待这样一个既成事实,收回台湾是刻不容缓了,虽然在实施上可能还没到时机,但是在舆论上,一定要坚持这样一种压力。


历史,学久了,就会发现,历史其实可以有很多种说法,哪怕是完全对立的两种说法,只要你会说,你能说,你就能自圆其说,关键看你站在一个什么样的角度。因为我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选择这样的立场!!!!!
免费考研网www.freekaoyan.com
9#
jinhailong 发表于 06-8-17 20:29: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iaoseng 于 2006-8-17 08:04 PM 发表
历史,学久了,就会发现,历史其实可以有很多种说法,哪怕是完全对立的两种说法,只要你会说,你能说,你就能自圆其说,关键看你站在一个什么样的角度。

这句话我决定抄在笔记本上,有空背下来!

但是台湾与朝鲜越南是完全不同的事,台湾历史上从来都不是独立的国家,如果把台湾问题同朝鲜和越南问题混为一谈,那我们别想收复台湾了!!!!

对于历史我不想再谈,既然楼主这么有兴致,我就只好班门弄斧了.
楼主说朝鲜有500年在中国统治之下的历史,所以朝鲜历史上是中国的.那么现在的蒙古国人民能不能说,他们在历史上的元朝曾经统治了中国几百年,所以中国的广大版图在历史上是蒙古人的.


楼主还说
原帖由 miaoseng 于 2006-8-17 08:04 PM 发表
因为我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选择这样的立场!!!!!

我要说,如果中国人都抱者这种思想,那中国的外交没法开展了,西方国家又找到了一个鼓吹\"中国威胁论\"的借口!

[ 本帖最后由 jinhailong 于 2006-8-17 08:34 PM 编辑 ]
10#
 楼主| miaoseng 发表于 06-8-17 20:38: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nhailong 于 2006-8-17 07:54 PM 发表

呵呵,这段说得很好!miaoseng 兄这样说,我倒觉得惭愧了.
大家的观点都很清楚了,关于本贴的问题已经没有必要再讨论下去了,历史问题有岂是你我几句话能够说得清,道得明的.况且我不是学历史的,再说下去恐怕要漏洞百 ...


卑劣,委琐和虚伪这些词汇用于个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用于一个民族,那是必然出自偏见者之口的.我觉得楼主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楼主对这个民族不了解.如果楼主一定要保持你的观点,那朋友恐怕是做不成了,因为我本身属于这个被楼主评价为极度自卑,卑劣,委琐和虚伪的民族,我想楼主是不会愿意同这样一个民族的人交朋友的.但是如果楼主想多了解一下这个民族,我可以提供帮助,也许你的观点会有所改变,至少是部分改变.



晕,其实应该想到的,你的名字姓金,金是朝鲜族的大姓。。
你应该是中国的朝鲜族吧,
可能是因为我说话太富有感情色彩吧,考虑的欠全面,其实我的真正意思应该是这样:
首先,我上面提到的缺点,仅指朝鲜人和韩国人,没考虑到中国的朝鲜族,为了顺口,就加了个民族上去,其实是没有那个意思的。。。。。
其次,没有任何民族是一开始就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的,就象一个小孩,一出生是纯洁无暇的,每个人受之影响最大的是环境,而这个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民族也一样。韩国人之所以有这样的特点,是跟他几千年来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和近代以来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所决定的,而现在的韩国经济又如此的发达,所以韩国人的心态是相当复杂的,自卑,自信交替并寸。
第三,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属于宏观人群特性的问题,不能跟个人挂钩。比如,在我们中国,都说河南人差,是说对这个群体的总体印象,河南有一亿多人,他不可能都打过交道吧,但在他碰到的10个河南人里有7,8个都不匝地,那他就对河南人有个总体不好的印象。就象对于韩国人的印象,在网上看的负面事件多了,平时,有很多人去过韩国,回来后谈他们的观感,也都不怎么好,顺便说一下,我看了的是孔庆东的一本杂感,他是当年所谓的北大才子,去韩国一个大学当了两年客座教授,回来后,写了个这东西,里面对他遇到的韩国人评价不高。我本人没去过韩国,因为我没有这个经济实力,呵呵。
第四,不光是韩国人,我们中国人同样有很深的劣根性。对于这一点,我也是经常骂,这方面看的书更多,象《丑陋的中国人》等等。不光骂别人,其实自己身上也有。我最深恶痛绝的:窝里斗,内耗,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打外国人不行,对付自己人比谁都狠,慈禧太后的名言:宁赠友邦,勿予家奴。。
最后,对我的不适当言论,象你表示深切的歉意。

我这个人不会说话,老是不经意间得罪人,其实我是没有这个心思的,
你在我申请斑竹的时候还支持过我,我们喜欢同一个美女,我会还没见过面就把你认为是一个卑鄙,委琐的人吗,这也太不着道了,呵呵。
总之,这些都是历史问题的争论,跟个人完全无关。
我愿意再诚挚的说一遍:对不起。







[/quote]
免费考研网www.freekaoya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6-2 12:24 , Processed in 0.09226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