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第三次修订)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24:38 | 只看该作者
讨论题:

1、结合本章内容及347页第十五章第一节的内容,谈谈“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类型的?”

2、谈谈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的现代价值?

3、中国伦理思想体系主要由哪些内容构成?

讨论

1、结合实例,谈谈新形势下传统伦理道德面临的新问题。

2、传统伦理道德的积极效用和负面影响。

3、传统处世之道的理解、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



第十三章   宗教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和研讨中国古代宗地教的发展地过程,主要教派及各教派的基本教义,了解宗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二、教学重点:

1、中国远古宗教的几种形式

2、道教的创立及发展,道教的基本教义,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3、佛教的东传,基本教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4、为什么说传统儒学和宋明理学具有宗教功能

三、教学效果追记

1、注意、结合与人们日常和活相关的年节风俗、气功健身、龙凤崇拜、旅游参拜等现象。

2、道教与养生、道教与民俗可开展课堂讨论。

3、探讨宗教在现代社会的存在价值。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

第一节    中国远古宗教

一、什么是宗教:泰勒说、马克思(板书)

二、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1、宗教的产生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结果

2、宗教的发展与各种文化现象有联系

三、中国远古宗教

1、自然崇拜:太阳、月神、山神、河神。

2、动植物崇拜和图腾崇拜虎豹、熊、罴、貔、貅、龙、凤

3、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

第二节    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一、道教的创立及其历史发展

起源:殷商巫术、战国神仙方术、秦汉黄志道、道家哲学、阴阳家哲学

创始人:东汉张陵——五斗米道、东汉张角——太平道

南北朝:寇谦之“北天师道”,陆修静“南天师道”。

元代:正一道、全真道

二、道教的信仰特征教义

信仰:“道德”,信奉:神仙,最终目标:得道成仙。

基本教义:长生久视、全性保真。

修炼方法:内修、炼养、符录咒语、气功、吐纳、导引、服气、能食神丹、药铒。总之——祛灾治病、炼丹服食。

三、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1、科技:化学、医学、药物学。

2、文学:搜神记、四游记、封神演义

3、民俗:拜天地、桃符(春联)

第三节    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

1、基本教义: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缘起说——前世因果、六道轮回、十二因缘

  四谛——苦谛(八苦)、集谛(三毒)、灭谛(涅磐显)、道谛(八正道)

  教派——大乘(普渡众生)、不乘(自我解脱)

2、佛教的东传:汉永平十年

二、佛教的中国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佛教传入中国,汉:神不灭

魏晋:心无派、即色派、本无派,慧远、梁武帝、竺道生

隋唐:华严宗、天台宗、律宗

宋代:南禅宗

辽代:华严宗  

六代:喇嘛教

明、清:尊崇、佛教,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是华严宗、天台宗、禅宗

三、中国化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1、哲学:儒、释、道、魏晋至清

2、艺术:文学、书画、雕塑

3、四大名山:五台、普陀、峨眉、九华山

4、宗教的地域性不同教派对不同地区的影响:藏传佛教、白莲教

四、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简说

1、伊斯兰教:信安拉、使者、天使、经典、前定、后世,教义:五功:念功、拜功、课功、斋功、朝功。

2、基督教:信耶稣、圣经。教义:原罪、救赎、救世主、十诫、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圣诞节。

3、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中国

第四节   三教交融与儒学的宗教功能

一、传统儒学具有宗教色彩,信仰、天道观、修养方法

二、宋明理学具有一定的宗教功能,心性学说、修行方法、禁区欲主义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

第一节中国远古宗教

一提起宗教,不少人就把它和封建迷信结合在一起,认为宗教界的求神拜佛、烧香叩头是愚昧的、可笑的。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愚味的。宗教还有其深刻的内在蕴涵,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要了解中国文化,不懂得古代宗教是极大的缺憾。有些人被‘法轮功“迷惑,说明人们还不能理性地认识宗教,不能区分宗教与邪教的本质不同。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一、什么是宗教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宗教?宗教的本意是什么?

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属于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宗教教徒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因而对之敬畏和崇拜。文化学家泰勒说:“宗教是对神圣的存在物之信仰’。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神、自然在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自然人的心灵死亡祖先等以超人间的形式出现宗教的本义,是指人与神的一种关系。所谓“神”,是某种被神秘化了的超自然力量,如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真主”、佛教中的“菩萨”、道教中的“神仙”。人们信仰这些神秘的偶像,谋求心灵安慰与心理平衡,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宗教活动。

二、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在凡夫俗子看来,宗教是迷信,是对神秘物的盲目信仰和崇拜。但是对于艺术史、文学史、哲学史及科技史的研究者来说,他们一致认为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为什么说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呢?

1、宗教的产生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结果,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关于宗教的产生各国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有“魔术说”,认为宗教起源于原始人的巫术魔术。古人解释不了洪水、地震、电闪、雷呜,于是就用巫术魔法举行祭祀仪式来与之沟通,进而产生了对它们的崇拜。还有“灵魂说”,认为宗教起源于人对“生”的崇拜和对“死‘的恐怖;还有“生气说”,认为宗教界是对生命和灵气的信仰和崇拜。不管是哪种说法,他们的共同点是宗教都属于人类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是人类对自身的本质与自身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一种自我意识。因此我们说宗教的产生是人类文化活动特别是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宗教的发展与各种文化现象有联系。宗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更与各种文化现象结下了不解之缘。宗教涉及到政治、经济、历史、哲学、绘画、雕塑、书法、建筑等广泛的内容。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几乎所有的文化形态都与宗教有密切的联系;步入道观寺庙,你会为宗教雕塑的特有魅力所折服,你会为塑像旁边的壁画和书法艺术而赞叹不已,你会从和尚尼姑们的生活习俗和虔诚的祷告中得到解脱。如果我们剥去宗教的神秘外衣,它里面蕴藏的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确实是一个深远的文化宝库。如果我们致力于研究哲学、科技(化学——炼丹)、艺术、建筑、就会发现宗教当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值得继承和借鉴的东西。宗教是一种国际间的共同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明的向导。它对人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精神文化方面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基于以上两点,我们说宗教是人类的文化现象。

三、中国远古宗教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萌芽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期。在原始社会里,它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神灵崇拜等形式表现出来。在人类走向文明的过程中,它逐渐形成包括教义和神学,经典、教义、戒律规矩、组织机构等一整套宗教体系。其中某些宗教由多神教演变为一神教,国家的宗教演化为世界性宗教(佛教印度—亚洲—世界)。世界各国的远古宗教产生于魔术、灵魂信仰和崇拜中国的宗教则起原于自然神崇拜,动物神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始的宗教形式。

1、自然神崇拜:

所谓自然神崇拜,就是把诸如日月星辰,风云雪雨乃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进而把它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祈求它的保护和赐福。自然的人类难以驾驭的自然物都可能成为远古人类的崇拜物。它表现为人们把诸如山岳峡谷、江河湖海、日月星辰、石头、洞穴、风雨、雷电、水火、等自然物及自然力视作具有灵魂、意志超人力量的对象加以崇拜。人们崇拜自然物的行为常常以唱歌、跳舞、绘画、雕塑以及食物、金钱供奉,甚至杀人杀性畜等活动来表达人们对自然物的敬畏,寄托人们的希望,祈求它赐福避灾。人们在寺庙和山上的面对自然物烧香叩头的行为即属于自然物崇拜。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离开了太阳动植物都不可能生长,于是自远古时期,直至夏、商周三代我们的先人都很崇拜太阳。在原始彩陶上有太阳神或太阳图案,在各种典籍上有人们对太阳神崇拜的记载。日神是群神之首,太阳是人类最先的崇拜对象。《后羿射日》神话传说中说:十日并出,植物枯死。羿射去九日,民得安宁。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是阿波罗。

除了对日神崇拜外,中国古代还盛行月神崇拜,在不少少数民族地区,崇拜月神的尤多。鄂伦春族在发生月食时,竞相敲击一切能敲响的东西。汉族也有这种习惯,称之为防止“天狗吃月亮”。八月十五祭月仪式流传至今。

对山神的崇拜,对河神的崇拜也很盛行。历代皇帝登基后举行封禅天地的重大活动,说明人们对山神的崇拜,而“河伯娶妇”的传说。则证明战国前人们有祭河神的习俗,除此之外,夏朝以前,人们还有崇拜风、云、雷、雨的习俗。美州印第安人对太阳和月亮的崇拜尤甚。

2、动植物崇拜和图腾崇拜:

远古时期,人们对宠大的狮、虎、豹等动物是既害怕又崇敬的。人们对养活自已赖以生存的植物也怀着敬畏的心情。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有灵性,因此把它们当作神灵崇拜。这是原始社会的先民普遍具有的宗教意识,如原始彩陶和青铜器上多为动植物图案,与动植物崇拜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是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也是原始社会中流行的一种宗教信仰,“图腾”是印第安语“它的亲族”的词的音译,在那时原始人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有着神秘的亲属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此物就成为这个氏族的图腾,成了这个氏族的保护者和象征、多数氏族的人动物(如熊、狼、鹰、鹿等)为图腾,并往往以它命名,人们以本氏族的图腾禁杀禁食,还时常举行崇拜仪式。传说中国上古时期的黄帝曾训练虎、豹、罴、貔、貅6种野兽与蚩尤等部落作战。其实,这6种动物就是黄帝部落所属的6种氏族的图腾符号,另外奥大利亚东南部的一些部落还分性别搞图腾崇拜,男子以蝙蝠为图腾,女子以夜鹰为图腾。可见图腾崇拜是远古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宗教行为。崇拜者把图腾视为自已群体或个人的保护者而对其敬畏、崇拜。有些氏族曾禁杀、禁食甚至回避视为图腾的动植物,但有的氏族却在举行一定宗教仪式中宰杀和食用它,企求图腾之优良特性传承给氏族成员体内。图腾崇拜可能对推进人类由血缘乱婚杂交向氏族外婚制转变有一定的影响,相同图腾不能婚配,也可能对提高人类身体素质和形成民族的文化和心理有深远影响。图腾崇拜的遗迹至今在一些少数民族犹存,如中国民间对龙的偏爱,一些国家在国旗上饰以狮、鹰、象等图案(泰国——象)。美国——秃鹰
42#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24:54 | 只看该作者
3、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

远古时代的人由于不能解释做梦、生死等现象,普遍地认为有一种独立于身体之外或不随形体的灭亡而消失的精神实体,即灵魂。由于这种灵魂不会死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超人的能力,原始人既惧怕受到它的危害,又希望能得到它的恩赐,久而久之,不死的鬼魂成为人们普遍崇拜的对象。这就是鬼魂崇拜。

与鬼魂崇拜紧密联系的是祖先崇拜。祖先崇拜是一种以祖先的“灵魂”为崇拜对象的宗教信仰,同样也流行于远古社会。当时人们认为死去的祖先的“灵魂”仍然存在于人间,为了使它不扰乱后代的生活,并祈求得到祖先它的保护人们就举行一各种形式的安灵祭,于是出现了祖先崇拜。祖先崇拜长期保留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之中。祖先崇拜萌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大量的墓葬考古能证明这一论断,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母系氏族产生以后,氏族的女祖先,生前是本民族生存、发展的奠基者,死后便受到民族成员的崇拜。当父权制取代母权制以后,人们转而崇拜男性祖先。在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中,崇拜祖先之灵成为社会意识礼仪制度。历代皇帝都设置祖先灵位,定期祭司。汉族普通百姓长期存在着家家供奉祖先牌位,设置家族祠堂表达对祖先亡灵的尊崇。港台大户人家至今置设祖先牌位供奉。

总之,远古宗教反映了远古人类以自然和人类自身问题的模糊认识,也说明了人类具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它是人类文化的最初精髓之一,也是后来宗教发展的基础,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影响极度大。人类不能没有信仰。





第二节  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一、道教的创立及其历史发展

道教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具有汉民族思想和信仰的特点,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一种宗教。

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或者说道教的起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特别是殷商时代的巫术祭祀鬼神。二、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主要是战国秦汉时代的方士求仙采药、练丹术。三、秦汉时期的黄老道。四、道家哲学与阴阳家思想的影响较大。五、阴阳家哲学。主要是老子和庄子的哲学和邹衍的阴阳五行术。

道教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独立的宗教,竖起宗教的旗帜招兵买马,始于东汉时期,创始人张陵,在巴蜀(四川)创立了道派,也代人治病,因入道人须交纳五头米,故称为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张陵的孙子张鲁在三国时期的汉中建立了割据政权,势力很大。他控制的范围内,对过往穷苦百姓,无偿供给食宿。张鲁的政权持续了二十年,后来被曹操所灭。张陵被道教徒尊称为张天师,他的子孙后代,也都沿用天师的称号。

东汉时道教还有另一个教派叫“太平道”,是农民起义黄巾军的首领张角创立的,信奉黄老道《太平经》,“以善道教化”,符水治病。张角的“太平道”曾征集徒众十万。黄巾起义失败后,太平道受打击。

魏晋时道教有一个大发展。东晋时的葛洪撰写了《抱朴子》内外二篇,内篇属道教,整理并阐述了战国以来神仙方术理论,认为世人通过修炼吞丹而得道后,可不死而登仙。与此同时,“天师道”在江东盛行,即张陵的后代。

南北朝时,嵩山道士寇谦之创立“北天师道”。庐山道士陆修静创“南天师道”,都与张陵有继承关系。

隋唐两代是道教的兴盛时期,因为隋唐两代有许多皇帝相信道教,唐代开国皇帝以老子为自已的祖宗,所以唐代皇帝及亲眷多信道教(武则天信佛教)。宋代道教在真宗和徽宗时最为兴盛,大建宫观。出现了许多道教学者。多强调气功健身修炼。

唐宋以后,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各宗派逐渐合流,到元代归并于以符箓主的“正一派”中即“正一道”。同时,金元时期,王重阳创立了以道为主,兼容儒释的“全真道”。从元代开始,道教正式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教派。明代仍继续流传,清代日渐衰落。

二、道教的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

道教虽然派别繁多,但道教都有共同的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他们所说的“道”出自老子《道德经》,但在道士眼里,道是宇宙万物之本源,同时又是“灵而有性的”“神异之物”。宇宙、阴阳、四时、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与“道”并提的是“德,”道之在我者就是“德”,故道教规定信徒要“修道养德”。他们认为:“道”乃“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象“因之而生”,五行因之而成。得道成仙,不管是谁,只要认真修道养德,都可以成仙。道教信奉神的最高神是“三清尊神”,一是;“玉清元始天尊”即天宝君。二是:“上清灵宝天尊”,即太上道君。三是:“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老子),此外还有玉皇大帝等四个帝王,风雨雷电、土地、灶君、门神、财神等等大大小小的众神;历史上的圣哲贤才和中孝英烈,如关羽、岳飞等,也是道教奉祀的。以上都是道教信奉的神。

道教的最终目标是:“得道成仙”,经过“修道养德”能使人返本还原,与道合一,最终成为神仙。成了神仙就能灵魂常在,肉体永生。传说中道教中有八位俗胎凡子修炼成仙,这就是道教八仙——铁拐李、钟离权(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此外,道教供奉的仙还有各种天仙、地仙、尸解仙、日月五星、二十八宿诸星、北斗星、四方之神、各种守护神、引业神、功能神、等等,可见道教崇拜诸神各仙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神仙系统。

如何修炼才能得道果、成神仙呢?不同的道派有不同的修炼方法:

1、丹鼎派、全真派信为通过内修(吃丹)炼养,即可达到长生久视之目的。

2、符箓派、正一道则认为符箓咒语和气功就可以消灾求福、祛病延年。至于具体的修行方法,道教有一系列的道功、道术。道功指修性养神的内养功夫,如清静、寡欲、息虑、坐忘、守一、养性、存思、抱朴(过朴素生活)。道术指修命固本的具体方法,如吐纳、导引、服气、(气功术)加上服食神丹、药饵即可,根据教义之别,道士分出家和居家两种。有的道士以祛实治痛为主,有的以炼丹服食求长生成仙为主,道教的经典著作是《道藏》,它是道教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经书之集大成,内容庞杂,除道教经书外,还收录了部分诸子百家著作。对道士来说,其中主要有价值的是各种经典、记论、戒律及修炼办法。其中,一般道士必读的篇章有:《道德经》、《三洞箓》、《洞玄箓》、《上清箓》、《玉皇经》、《清静经》等。道士念经就是诵读和背读以上文章。

根据以上介绍,大家可以听出来,道教吸收和融化了许多中国传统的东西,如气功健身祛病强身、炼丹吃丹药,因而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

道教的基本教义是:长生久视、全性保真。

长生久视;道教相信人生只是一个有限的时间过程,却要想方设法使自已长寿。“长生”就是高寿,年龄大视力却很好就是“久视”,才是健康的长寿者。而真正的长寿者是对道的体悟,正如老子所说;“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得道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全性保真,就是永远保持自已的天性,做“赤子”“婴儿”类的真人,道教认为,得道之人,不是权势,地位显赫之人,而是“赤子”“婴儿”类的真人。他们无知、无为,真正处于纯真、朴实、自然的状态,却不被外物所伤害,完全保持自已的天性。

要想全性保真、长生久视,首先,必须采取自足的生活态度,因为五色、五味、五音等令人心跳的人间享受,其实都是对人的挑逗和诱惑,应该拒绝这些物质和精神的诱惑,满足于清淡简朴的生活,过一种“抱拙守朴”的生活。不知足是起祸之端,知足者才能常乐。知足才不会招致屈辱,适可而止才不会遇到危险,从而达到长生久视的境界。

其次,要学会守气,学会关闭自身的感觉通道,学会心斋坐忘,真正达到忘我、忘他和忘忘的境界。要专守一窍,吐纳运气要像婴儿那样平和,清除杂念,净化心灵。唯有如此才能“全性葆真”。

道教的教义可以让人们在紧张纷争的生活中平抑内心的躁动,寻找灵魂的港湾,也可以让人们在逆境挫折中得到精神抚慰和生活的勇气。不过对于我们来说,道教中那种不求上进、明哲保身的成分是应该警惕和批判的。

三、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这是我们了解道教的归宿,因此也是学习的重点:

第一,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在一般人看来,宗教是迷信,是反科学的,但事实上道教与不少科学学科有关。比如道教与古代尚未与冶炼术分家的化学有密切的关系。道士们为了炼造长生不老的金丹,他们做了许多实验,并且把炼丹术用文字记录下来。正是他们的常年的炼丹活动和著书立说,为古代化学作出了令人惊叹的贡献,晋代葛洪在,《抱朴子·金丹篇》中记录了炼丹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反应。对火药的发明很有影响。再比如道教与古代医学、药物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道教炼丹家为了炼丹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医学和药物学专家。晋葛洪、南天师道代表人物陶弘景都有大量的医学著作,对古代医学和药物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特别是隋唐之际的著名道士孙思邈,对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著有《备急千金方》30卷,《千金翼方》30卷合称《千金方》,共收集800多种药物,5300多个处方。他首创复方,提出一方治多病或多方治一病的方法;主张独立设科,重视妇科和儿科。在研究炼丹术的过程中,对火药的发明有所推动。孙思邈对今天的医学和医学院的大学生仍有影响。医学开处方有时仍用孙思邈的处方,中医学院的学生仍要学习孙思邈的文章把他的文章当作医学古文来研读。

道教对古代医学的影响,还表现为气功方面。现在早晨和夜晚市民们炼气功已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道璀灿的风景线,其实他们正在修炼的气功,都源于道教,只是现代人对道教修养方法的一种运用,比如讲究守一存思服气,比如要求清静、息虑、守丹气,都是古代道教的现代化运用。

第二、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道教对文学的影响比较明显。比较突出的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魏晋南北朝,唐诗都有大量的道教色彩很浓的作品。小说,从魏晋南北朝到明清,许多作品深受道教的影响。中国古代的诗歌有不少表现神仙、道士的作品,李白自号谪仙人,写了许多与道教有关的作品,魏晋南北朝时的志怪小说,其代表作是东晋干宝的《搜神记》。《搜神记》是志怪小说集名,共20卷。书中多记叙神怪灵异之事。它对唐传奇,明清志怪小说影响很大。唐代传奇短篇小说中也有不少宜扬道教的作品,明代余象斗等人的《东游记》、《南游记》、《北游记》写了八仙、灵官大帝、真武大帝等。明代的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借武王伐纣的故事,借神魔斗法大力宣扬了“三教合一”。此外,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凌梦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中也有一部分篇章是宣扬道教的。对戏剧的影响,元杂剧分十二科,第一科就是“神仙道化”。另外,道教对中国古代的绘画、音乐都有一定的影响。需要补充的是道教对雕刻建筑、绘画等艺术也有影响。

第三、道教对中国古代民俗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道教对信道的不信道的各族人民都有影响,结婚拜天地,几乎流传至今、在当今的农村,人们对道教供奉的众神都很恭敬,祭台上贴上“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旨在为一家人祈福保平安,还有桃符,在汉代是用桃木木板画神象,后来在桃木板上写上神的名字,最后演变为用红纸写春联.这些风俗均出自道教.年画上钟馗、关公都是道教崇拜的神仙。

综上所述,道教是本土教,它源于中国又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产生过极大的影响,道教蕴含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许多问题都能在道教中找到答案。鲁迅先生曾指出了道教是“中国文化的根砥之所在”。
43#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25:06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

与道教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不同,佛教则是一种外来的宗教.但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于是佛教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中国化了

一、      佛教的基本教义及佛教的东传。

1、   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教产生于公元六世纪的印度,创始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

释伽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即“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的圣人。他又被称为“佛”或“佛陀”。意思是“觉悟了真理的智者”。

释伽牟尼确有其人,他是古印度净饭王的王子,生于公元前565年。他对世间的种种苦难和生老病死苦苦思索,又读了不少书,但始终找不到解脱人间苦难的答案。于是在他十九岁时(一说二十九岁),舍弃了王位,离开了妻子和一个儿子,剃发出家.他父亲劝他无效,只好在亲族中选派五人随他一起出道。他们到深山修练苦行六年.尝够了艰苦辛酸,但毫无收获.六年后的一天,他在河里沐浴,接受了一个牧羊女的牛奶。恢复了气力.随后他独自来到波罗奈城的一棵菩提树下,铺上了吉祥草,向着东方盘腿做着打坐,发誓说:我今,如不证到无止大觉.宁可让此身粉碎,终不起此座.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打坐沉思.终于在一天夜里,战胜了最后的烦恼,悟到了解脱烦恼的真理,大彻大悟尽除烦恼,证成佛果,立地成佛了。

释迦牟尼悟到的真理是:世间一切都是因缘而起的假象、幻影、都是空的。因此人们对世间的一切都不必刻意追求。对一切都无所追求、执着,就没有烦恼了。

释迦牟尼悟道成佛后,就开始收徒传法。他的主要传教地区是印度。公元前485年他病倒了。随后在河边洗了个澡。在一处四面都有菩提树的中间安置绳床。枕着右手侧身卧着。后来所有的卧佛像(即佛涅磐像)都是这种姿势。佛逝世后,遗体火化,八国信徒将佛的骨灰分成八份各在本国建塔安葬。现存有释迦牟尼的两颗牙齿,一颗在香港。

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中心理论是“缘起说”, 他们认为世间万物万事均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因”指产生事物的直接原因,缘指产生事物的间接原因。缘起说认为:万事万物都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并随着因果关系的改变而改变。其典型的表述形式为:“因此有彼,无此无彼;此生此彼,此灭彼灭”。诸佛因为觉悟了缘起法,才得以成佛。故后世有“见缘起即见佛法身”的说法。其具体的运用实例则为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又叫十二缘起。这是印度佛教的基本理论。由①无明②行③识④名色⑤六入⑥触⑦受⑧爱⑨取⑩有⑾生⑿老死组成。佛教以十二缘起为理论观察和解释人生。认为人生死轮回的因果链条包括十二环,即由“无明”缘“行”,由“行”缘“识”,由“识”缘“名色”,由“名色”缘“六入”,由“六入”缘“触”,由“受”缘“爱”,由“爱”缘“取”,由“取”缘“有”,由“有”缘“生”,由“生”缘“老死”。

总之,十二因缘是说明人生苦难的原因以及从轮回中解脱出来的途径。中心是世界是苦的,主张前世因果,概括为因、果。

“前世因果”——前世造因,今世受果;今世造因,来世受果。六道轮回——随着自己的善恶行为,或生天界而为天人;或为阿修罗(一种和天人差不多的好战斗的神);或为畜牲;或为饿鬼;或堕地狱。一切众生永远升沉于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牲六道中,犹如车轮没有始终的转着,所以叫轮回。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八道”和“觉行圆满”。“谛”是实在、是真理的意思。这四谛是:

① 苦谛---是对社会人生及自然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认为世俗世间的一切,包括生、老、病、死等,本质都是苦。有四苦、八苦之说。四苦即生、老、病、死之苦。再加上“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取蕴苦”总共是八苦(教材第312页)。下面对八苦稍作解释。

    1、生苦,生活之苦;2、老苦,老来难;3、病苦,得病是肉体上的痛苦;4、死苦,死之苦;5、求不得苦,有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痛苦;6、爱别离苦,与自己喜爱的人与事别离之苦;7、怨憎会苦,与自己讨厌的人或事相处之苦;8、五取蕴苦,即由于把五蕴和合之假身执着为真实之存在所造成的痛苦。五蕴就是色、受、相、行、识。由于人体的色、受、相、行、识活动能力太盛,由此招致痛苦。

怎样解除八苦,初期佛教主张人应抛弃痛苦的现实世界。灭身灭智。追求涅磐解脱的彼岸世界。

②集谛---是说一切苦因在于欲望,有欲望就有行动。有行动就势必造业,造业就得受轮回之苦。换句话说,集谛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

原始佛教认为:造成人生痛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烦恼”,而烦恼是由“三毒”引起即“贪欲”、“瞋”:发怒时大眼睛就是执着的看问题。“愚痴”:就是痴迷于某事。其中首要的是“欲”,贪欲欲望。肉体的欲望为“我”,执着外界事物为“我所”。人在“三毒”当中挣扎,结果是在天上、人间、地狱三界轮回,或六道轮回。

③灭谛----指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根源,是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说,只有消除欲望,入涅磐界,才能消灭苦因,得到解脱。佛教认为涅磐界是一种超越因缘、超出三界、超言绝象、超越时空、不生不灭、无差别相、圆满清净、无限妙乐的永恒存在。人们追求解脱的最高境界是涅磐界.

④道谛----指超脱苦海的方法,修行方法如“八正道”等,佛教认为只要按照佛法修行,就能跳出生死苦海,到涅磐彼岸,进入一种“常乐我净”的境界。

原始佛教所说的修行方法很多,最著名的是八正道---正见,即对佛教四谛的正确见解树立正确的佛教观点;正思,即对四谛教义的正确思维,思想意识符合佛教观念;正语,即修口业,不说一切非佛理之语,语言符合佛教规范;正业,即倾注于清净之身业,行动符合佛教规范;正精进,即勤修涅磐之道法,正确的勤修趋于涅磐的道法;正念,即牢记四谛等佛教真理;正定,即修习佛教禅定,心专注于一境。佛教认为按八正道修行,可由凡入圣。当然这其中还有大量的佛教术语,我们必须通过进修才能彻悟。

教派:释迦牟尼逝世百年后,佛教徒发生了大分裂,印度的佛教分为众多派别,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大乘和小乘。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小乘追求个人自我解脱,大乘则提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小乘追求个人自我解脱,大乘则追求大慈大悲、普渡众生。大乘佛教大约萌芽于公元前2—1世纪,大乘贬斥传统的佛教只求自我解脱,不讲普渡众生,贬之为小乘。自称为能运载更多的人抵达涅磐彼岸的大乘。大乘佛教认为任何人均可通过六波罗蜜来求得解脱。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印度的佛教虽派别繁多,但主要是大乘小乘。到18世纪起,伊斯兰教不断进入印度,11世纪逐渐在印度形成强大的势力,到13世纪,印度佛教基本消亡。

2、佛教的东传:

据有关史料,佛教在东汉明帝的倡导下,开始在中国传播,在范晔的《后汉书》和晋代袁宗的《后汉纪》中有以下记载:“初,东汉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项有日月光,以问群臣,或曰‘西方(印度)有神其名曰佛,其形长大,陛下所梦得无是乎?’于是遣使天竺,而问其道术,遂于中国而图其形像焉”。这个记载是可信的,证明佛教于汉明帝时永平十年传入中国(有新论说佛教传入的时间是公元前2年)。

二.佛教的中国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佛教在印度开始是原始佛教,后来是部派佛教,两者合称小乘佛教。小乘,原是大乘佛教教徒对它们的贬称,后为学术界沿用,而无褒贬义。大乘佛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中叶,它分为中观学派和瑜伽行派,前者属空宗,后者属有宗。在汉代佛教初传入中国时,小乘、大乘两派的东西都有。到两晋南北朝时,小乘佛教的传播,已趋衰竭。大乘空宗却和魏晋玄学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空宗理论。在南北朝时,南方的佛教偏重于理论的阐发,通常被称为教家;北方的佛教偏重于实践修行,通常被称为禅家。隋唐时实现了全国统一,南北佛教开始融合,“教”和“禅”之间趋向统一。

1、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道士方术结合了起来,当时的信奉者认为,佛教与中国的黄老道差不多,造祠供奉可以祈福永年,长生不老。但是释迦牟尼提出四谛、十二生缘起的宗教学说,教人不要相信有不变的事物,“一切皆空”,更不用说长生不老的人可以飞升了。这样,中国本土的道教与外来的佛教的教义发生了冲突,怎么办呢?只有改头换面才行。汉代传译的佛经《四十二章经》与其说是译的,不如说是“改写”的,“它与《太易》《老》《庄》相表里”。可见汉代的佛教是经过一番改造的。并非真正的印度佛教。中国的佛教不赞成“一切皆空”的说法,主张“精神不灭”。

2魏晋时期,佛教始则依附于玄学,继而给玄学以影响,终则取代了玄学的地位。玄学与佛教合流之后形成了“六家七宗”。按其基本教义又可分为三派:“心无派”,主要是从破除“心执”(一心执着)的角度去谈“空”,认为只要“心中无物”,即是空,至于心外之物空与不空不去管它。“即色派”从否定外境外法的角度去谈空,认为一切外境外法本身就是幻化而有,并非实有,因而都是空的。这种观点更接近印度佛教的观点。“本无派”,认为空就是不真,世间万物因为都是不真实的,所以都是空的,“四大皆空”。各家各宗各派虽说法各异,而论证现实世界的虚幻不实是一致的,他们都是引导人们追求并不存在的彼岸世界的天国快乐。

3、南北朝弘扬佛性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慧远以“法性”谈佛性;梁武帝以“真神”谈佛性;竺道生以“理”说佛性。实际上都掺杂了个人理解的佛教。强调“神不灭”。比如,印度佛教讲“渐悟成佛”,竺道生独创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顿悟成佛”,他的这种说法更容易被人接受,因为人们可以不经长期修练在顷刻之间“顿悟成佛”了,而且人人可以成佛。这种“众生有性”说和“顿悟成佛”义,自南北朝之后,逐渐入主中国佛教界,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

4、隋唐二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期,也是中国佛教的成熟期,唐代对儒、释(佛)、道都很重视。于是隋唐的佛教学说逐渐渗透了儒家的学说,把儒家的心性佛教化了。

  在隋唐,出现了许多佛教宗派,这些宗派,都具有各自独特的教义、教规以及传法世系。其中大乘宗派有(一)三论宗:倡导者是天竺人龙树,传到中国的是鸠摩罗什,中国僧徒的大师是法朗。这一派认为佛教有俗、真二谛。“俗谛”认为有因果、君臣、父子、忠义之道;“真谛”认为“一切法毕竟空寂”。它折中二者,称为“中道”。说什么“言以不住为端,心以无得为主”。模棱二可,不著边际。(二)净土宗:天竺僧人世亲著《净土论》,中国僧人昙鸾、善导加以推广。这一派提出了一个快速成佛法。因为依一般说教,菩萨有十地(级),修个初级菩萨也要经过天地成毁无数亿兆次的时间。这一派却说,只要一念阿弥陀佛,迟则七日,快则一日,就可以修成一个八地以上的菩萨,速生净土地。这一派提倡大修功德,营造塔寺。凭着这种廉价的天国入门券,在中国大行其道;(三)律宗:佛教修行方法不外“戒”、“定”、“慧”三种。“戒”就是遵守戒律:不杀生、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捉贼”的功夫。“定”就是持斋守戒,这是“缚贼”的工夫,“慧”就是弄通佛理,坚信不疑,这是“杀贼”的工夫。这三种工夫到家,就可以成佛,唐初终南山白泉寺僧道宣是一宗的倡导者。道宣以后,义净曾亲到天竺,搜寻戒律。(四)密宗:据说这一派得的是释加的真传密授,所以也叫“真言宗”,它奉所谓“大日如来”,法力无边。唐玄宗时,这一派正式传入中国。它有许多秘术、妖法。以上四宗都是纯粹的天竺宗教,并无哲学意义。比较有哲学意义的是(五)法相宗:其创始人是玄奘和他的大弟子窥基。这一派的教义是“心外无法(物)”、“万法唯识”,所以也叫唯识宗。它把天地万物、古往今来,都说是人心所现的幻象。人们的眼耳鼻舌身所感受的,就是这些幻象;认识不是人的头脑认识外物,只是灵魂认识自己。法相宗所宗的是大乘有宗,即瑜伽行派,由于这一派的理论过于庞杂和繁琐,难以为一般僧众所理解,所以仅在唐初流行三、四十年时间,便走了下坡路。(六)天台宗:其创始人是慧思的弟子智  。这一派以天台山为中心,以调和各派为宗旨。其教义是“三谛圆融”,也就是“亦真、亦假、亦中”。它提倡所谓“止观法”,“止”就是“定”,就是坐禅;“观”就是“慧”,就是领悟佛理。主张“止观”并重,“定慧”双修。 这就是说,佛不在西天,而在自己心中。天台宗的“五时八教”(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磐时,这是按时间顺序解释释迦说教的顺序。八教:藏、通、别、园、渐、秘密、不定)是对释迦的说法重新编排,已经改变了印度佛教的本来面目,由此可见印度佛教的中国化已发展成为中国化的佛教。天台宗的代表作是《法华经文句》,《法华经玄义》,《摩诃止观》他们的思想曾于9世纪传到日本,开创了日本一天台宗。至今日本仍有天台宗。(七)华严宗:因以《华严经》为主宗依据,故称为华严宗。其创始人是与智  同时的终南山僧人杜顺,法名法藏,他曾给武则天上过课。其教义为“事事无碍”,宣称“真如(佛理)即万法(万物),万法即真如,真如与万法,无碍融通”。该教以“五教十宗”为其理论。五教为: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顿教、悟教。十宗为:我法俱有宗、法有无我宗、法无来去宗、现通假实宗、俗妄真实宗、请法但名宗、一切皆空宗、真往不空宗、相想俱绝宗、园月具往宗。该宗的主要理论是用四法界来观察世界。他们认为世界万物相即相入,重重无尽,一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华严宗所宗的虽也是大乘有宗,然而由于它创造了一套与印度佛教不同的理论体系,所以对中国思想史产生了很大影响。(八)禅宗:在唐代以及后世在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佛教宗派,是禅宗。在印度,没有禅宗,只有禅法。禅法是佛教的修行方法。这种方法,小乘和大乘之间是有区别的。禅宗所宗的是大乘禅法,建立起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从而形成了一个独立佛教宗派。因此,从天台宗至华严宗到禅宗,佛教己彻底完成了其中国化的进程,成为纯粹的中国佛教。

  重点讲一下禅宗:
44#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25:23 | 只看该作者
(1)禅宗的源流:

禅,梵语作“禅那”,意即坐禅或静虑。天台宗的“止观”也是禅的一种。自从鸠摩罗什译出《禅法要解》以后,禅学开始成为专业。罗什的学生竺道生用玄学解释佛理,已经是唐代禅学的先河。但真正的禅宗是传自南天竺人达摩。达摩自称是禅宗的第二十八世祖,梁武帝时,达摩来到中国,因为南方佛学注重义理,北方佛教注重坐禅,所以达摩的禅学在北方得到了发展。禅宗的起源可上至释迦牟尼说法会上的“拈花微笑”,迦叶得其真传,这一派传到达摩时己是第二十八代,但在中国达摩却为禅宗首创,称为初祖。后来,他把法衣传给了“博通群书,尤善老庄”的慧可,慧可又传给僧灿,僧灿传给道信、道信传给弘忍,至六祖惠能而初具规模。弘忍传位时的法衣争夺:

     神秀作偈子云: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显然,这是渐修成佛的意境,弘忍认为这首偈子只到了佛理的门外,未入门内。 惠能本是一字不识的舂米的粗僧,他口授了两首偈子,即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静,何处有尘埃?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静,何处染尘埃?

显然,这是认为心有佛性,顿悟成佛的意境。弘忍认为他才是禅宗的真正继承人,但弘忍的大弟子神秀,本是预定的法嗣,弘忍怕别人害他并引起争夺法衣的内乱,所以在晚上悄悄把衣铱传给惠能,并让他连夜逃往南方,于是禅宗分为南北两派。后来,惠能的大弟子神会冒险到北方,夺得了正宗的地位,以后,所谓禅宗,就是惠能的“顿悟派”。唐“安史之乱”后,又经唐武宗的“会昌”反佛,唐初盛极一时的佛教各派,如天台、法相、华严等宗,都渐渐衰落了,只有禅宗盛行起来。禅宗的形成是印度佛教转变为中国佛教的一个显著标志。

   (2)禅宗的教义:

禅宗形成于南北朝时期,分五家七宗。禅宗的基本教义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从某种意义上说,禅宗的出现使佛学的中心从印度移到了中国,其中惠能成为六祖。他强调修行解脱全凭自己,不能依靠外力;应在现实中寻求解脱,不能离开现实世界去寻求西方净土。

关于“无念”和“顿悟”

“无念”是佛教的一个基本概念。“顿悟”之说,自竺道生以来,在中国佛教的各宗派中已广为流行。而禅宗,则把这两个概念彻底发展了,从而在解脱论的内容和方法上,又辟新径。

  禅宗的学说,有两个前提。

  第一,即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说。他们认为“一切众生,本来涅磐,无漏智性,本自具足。”(《神会语录》卷一)“人既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  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坛经》)也就是说,在佛性问题上,人与人是平等的。

  第二,即“心性本觉”。是能说:“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自有之。”“自色身中……自有本觉性。”“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智慧光明。”(《坛经》)由此看出,禅宗之所以认为“心”“本觉”,是因为他认为“心”本身就是“般若之知”,即具有一种先天的智慧。上述这两个前提表明:在人性问题上,禅宗主张所有的人都先天具有善和智慧的本性。这种人性论正是他们的“无念”和“顿悟”之说的出发点。

  禅宗以“无念为宗”,把“无念”作为他们修行的基本内容。什么叫“无念”呢?惠能说:

    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坛经》)

“法”指外境。当人们接触外境时,心不受外境的任何影响,就是“无念”。对此,神会曾以照镜子做譬加以说明。他说:“明镜高台能照,万象悉现其中。古德相传,共称为妙。今此门中未作此为妙。何以故?明镜能照万象,万象不见(现)其中,此将为妙。”(《神会语录》卷一)这里以明镜比心。神会指出,按通常的认识。心与外界接触,“万象系现其中”。这种正常的反应并不妙。只有“照而不有”,才称之为“妙”。所谓“照而不有”,是说外界任何形象都不对心发生作用,甚至身入火海不觉热,体入冰窟不为寒,而这就叫“无念”。神会害怕人理解不透,又举例说:

  决心证者,临三军际,白刃相向下,风刀解身,日见无念,坚如金刚,毫微不动。纵见恒沙佛来。亦无一念喜心,纵见恒沙众生一时俱灭,亦不起一念悲心,此是大丈夫,得空平等心。(《神会语录》卷一)

可见,“无念”实际上就是主观精神的扩张,起作用就在于它可消除一切外界对主体的影响。

  如何做到“无念”?禅宗并不回避产生“妄念”的外境,他相信依靠“真心”的“自觉”便能实现“无念”。他们说:

     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秒之门。(密宗:《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二)

  这是说,人们自身就具有“灵知不昧”的真心。迷也好,悟也好,这个真心自己就知道。为什么?因为心就是“知”,是一种智慧,所以能“自知”。这个真心,不借缘起,不因境起,它自身就存在着,因而它也就是人的“真性”、“本性”。能够“无念”的根据,就是来自这个真心。那么,“妄念”为什么产生而又怎样消除呢?他们说:

  由无始迷之,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嗔等念,若得善友开示,及“顿  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同上)

这意思是说,由于心被无始以来的无明所迷,所以,才使自己的身心执于实在。有了这种执取,便产生贪嗔等妄念。又由于心本自是自觉的,所以只要一经“善友”启发,即“顿悟空寂之知”,认识到心本来是空寂的,各种念头都是虚妄的,便会对一切都不执取了。不执取也就是“无念”。因此说,“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便是修行的妙门:

  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知见,则爱恶自然淡薄,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既了诸相非相,自然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即绝,生灭灭己,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名之为佛。(同上)

  这样,就把佛家的修行,统归之为修心,而修心的目的又在于“无念”。因为“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坛经》),众生都先天具有佛性。也就是说,达到了“无念”,既达到了佛的境界。这就叫“见性成佛”。

  禅宗这种把修行归结为依靠“灵知不昧”的心的自觉去排除杂念的观点,对于尔后的陆王心学发生过很大的影响。禅宗这种理论的意义,实质上是要人们对现实中的是非、善恶都保有无所谓的态度。然而外界并不会因此而停止对人的作用。于是,禅宗又提出了“忍”,并把“教人以忍”列为“教首”(见王维《慧能禅师碑铭》)。禅宗告诫人们,只有做到“忍”,才能达到“无念”。要求人们无条件地去忍受现实中的一切苦难,甚至“风刀解身”也不反抗、不动心。这种观点,在阶级矛盾日趋激烈的中晚唐,比华严宗把一切现实存在都说成是合理的观点,更能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从“无念”说,在逻辑上必然导出在解脱论途径上的‘顿悟“说。因为既然佛性是善又是智慧,它的本体是“空寂”的,因而是不可分的。那么,佛性就只能是一次把握的,而不是逐渐达到的。同时,既然消除妄念是靠“灵知不昧”的心本身的觉悟。那么,只要“一念相应,变成正觉”(《神会语录》卷一)。由此可见,凡人只要在一霎那间“顿悟”了,便可由凡入圣,立地成佛。对于“顿悟”说,惠能一派是非常重视的,一再对其加以阐发。如:

           迷来经万劫,悟则霎那间。(《坛经》)

           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同上)

           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同上)

至于后世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云云。其实就是在这种“顿悟”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禅宗所讲的“顿悟”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境界。也就是说通过长期的修炼,培养达到一种超越时空、因果、过去、未来、现在的境界,不需要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从何处来,往何处去,也不要寻求什么佛,而是我就是佛,佛就是我。佛我一体,得意忘形。

  禅宗的“无念”、“顿悟”之说,把佛教传统的修行方法完全湮灭了。惠能以前的佛教徒,都把坐禅当成是修行成佛的重要方法。首先要静坐。通过静坐时思想由躁趋静,再由静入定。达到定,便可以由定生慧。这一过程就是坐禅。惠能一反前人的做法,坚决反对坐禅。他认为坐禅不但不能使人成佛,反而会离佛更远。所以,他“见人结跏(坐禅),曾自将杖打起”(《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一)。他认为:“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坛经》)“外离相”,就是前面说的与外境接触而不执取外境;“内不乱”,就是无妄念。不执取外境和无妄念都是“无念”。所以只要做到“无念”,不论干什么,行住坐卧,都算是禅。这样,惠能的禅法就把禅定与世俗事情融为一体了,这种对佛教修行方式所作的重要改变,使佛教进一步世俗化了。

  禅宗的“见性成佛”,“顿悟成佛”的学说,把成佛完全归之于内心的自觉。其结果,一方面是破除了对佛经的迷信。历来佛教各派都把佛经作为真理的标准,即使是自创理论体系的天台宗、华严宗,也还是要以某一部佛经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禅宗当然也吸取了某些佛经当中的理论,然而他们认为佛的智慧在每个人自己心中,“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坛经》),因此,认为不必以佛经为依据。他们所奉行的(《坛经》)不过是惠能的语录。发展到后来,禅宗更是公开号召不号佛、不念经。如马祖在回答求问佛法时说:“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景德传灯录》卷六)实际上是对佛经作了根本的否定。

  另一方面也破除了历来被奉为绝对权威的佛祖的神圣性。惠能说:“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佛。”(《坛经》)这样,佛与众生的区别,不过是迷悟之间而已。惠能以后有的禅宗领袖更说老胡(佛祖)活了八十岁便死了,与一般人们有什么区别,要人们不要受骗,并大骂佛是大杀人贼,骗了许多人如淫魔坑。创立临济宗的义玄甚至发出了“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方式解脱的呐喊。这些说法,实际上就是否定内心之外的佛的存在,这几乎等于破除了佛的偶像。由此可见,尽管禅宗在世界观上是极端主观唯心主义的,但当他们彻底否定外在环境的作用时,也否定了一切外在的权威,破坏了佛教的神圣性,从而走向了它的反面,这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不能不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综上所述,隋唐佛学的发展过程,也是进一步和中国传统的文化融合而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佛学的解脱论逐步充实了世俗道德修养论的内容。至禅宗,把凡人与佛的区别,归结为觉悟与不觉悟的区别,这就极大地减少了宗教的气息。在隋唐佛学的这种道德修养论中,对于修养的内容、途径和方法,都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这些见解,并直接间接地为宋明理学所吸收,影响了后世儒学的发展。

惠能的言行被门徒整理成《坛经》,是禅宗的精髓和基本典籍。宋以后禅宗与净土宗合流,并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巨大影响。

唐代的统治者非常重视佛教,虽然他们除武则天以外都信奉道教,但他们对佛教也很关注。唐太宗派玄奘到印度取经,调动国家人力物力,支持帮助他翻译佛经。到处建寺,西安大雁塔是唐僧取经归来建造的。开元年间,在四川乐山修凿大佛。过去南北朝时,人们对当世成佛、还是要累世修行一直搞不懂。唐玄奘西行求法,算是解决了。他的结论是当世成佛,具体说死后即可成佛。有的宗派说,不需要死后就在当下,立即就可成佛,有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说法。

中国化的佛教在唐代还走向邻国。唐朝高僧鉴真曾六渡日本。公元759年,在鉴真的努力下,在日本奈良创建了唐招提寺,传布律宗,使律宗成为日本六大派别之一。

唐代以后,佛教各宗并行,都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宋代南禅宗的“五家七宗”先后兴起,各派势力迅速状大。宋代南禅宗、玄门宗、临济宗、法眼宗极为盛行。南禅宗占上风。宋朝统治者提倡佛教,宋太祖下令雕版刻印《大藏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印刷佛经。宋真宗时,僧尼近50万。当时有“无路不逢僧”的说法,形容僧尼之众。辽代“华严宗”占了上风。元代,西藏的喇嘛教受到皇帝的高度重视。元朝的“国俗”是先受佛戒,然后即位登基。因此元代大修寺庙做佛事。明代皇帝极力保护佛教,大建寺庙,仅北京就建了千所以上。清朝承袭元明尊崇佛教的政策,皇帝亲修佛经,康熙、雍正、乾隆无不如此,由此可见,佛教自汉代至清代。一直在中国化的道路上前进,并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在中国迅速壮大。甚至现在,佛教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保护,藏传佛教西藏喇嘛教尤其受重视,班禅受封即是例证。当今中国重视佛教,设有中国佛学院和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

    三、中国化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我们之所以说“中国化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因为佛教对中国古代哲学、文学、书法、绘画、雕塑、建筑及至名山大川都有巨大而深刻影响。

1、佛教对哲学的影响:魏晋时,佛教始则依附于玄学,继则给玄学以影响,丰富和发展玄学,最终则取代玄学的地位,而在南朝佛学一度成为最重要的统治思想。隋唐二代,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繁荣的一个阶段。上至统治者下至普通百姓,无不受佛家思想的影响,人人都想成佛。宋明时期的理学(程朱理学)的思维模式和修行方法上也受到佛教的影响。清代几个皇帝也把佛教作为进行思想统治的工具。总之,在中国历史上,儒、释(佛)、道三教一直是统治中国的三大哲学和宗教体系。
45#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25:36 | 只看该作者
2、佛教对艺术的影响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艺术包括面很广,文学、书法、绘画、建筑、雕塑、音乐、戏曲等等。值得深入探讨的是,以上各个门类的艺术,都或多或少地与佛教有联系。许多文学家信奉佛教,在他们的作品里也充满了佛教色彩。晋代的谢灵运,是个佛教徒,在他的山水诗中也有浓郁的佛教色彩。唐代诗人王维,诗中有画,诗和画中都有佛教所追求的“意境”。特别是南朝刘勰是个佛教徒,积十余年,博统佛教经论,参加整理佛经的工作。他的《文心雕龙》是从佛教的角度来分析和评论文学的。

  再说绘画、书法,许多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也是深谙佛教的,作品中渗透着一定的佛学思想。唐代诗人画家王维特别信奉佛教,有时竟以“谈玄终日以为乐”。他画的“辋川图”据说是“意出尘外”的佳作。南宋的法常,元代的吴镇,清代的石涛等等。或出家为僧,或隐居山林。但不管是在寺庙作画,还是在民间作画,他们的绘画也都透出佛教境界。还有一此书法家也信奉佛教。诗人、书法家、画家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按照佛教所设计的道路按排生活,他们也在自己的作品中阐释或反映自己所体验到的佛教徒的理想和愿望。

  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与佛教的联系最为紧密。一说古代雕塑,你会立即想到石窟。石窟是佛教寺庙的一种,就山崖开凿而成,是佛教雕塑的宝库。石窟起源于印度。我国自公元四世纪始开凿,以北魏至隋唐为最盛。唐以后逐渐减少。窟内或雕塑、或壁画、或泥塑,内容均为佛像和佛教的故事。这些雕刻、壁画、塑像形象生动,技术高超,风格独特。是佛教艺术宝库中的珍宝。如果把石窟佛像雕塑从我国雕塑艺术中抽出,那么我国古代雕塑就没有几件像样的作品了。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雕塑展厅,几乎全部都是佛像。如果你有机会可以去看看。不过正宗的石窟是以下几个: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等。

    3、佛教与四大名山:

四大名山,又称四大道场。中国佛教所传四个菩萨分别显灵于此四大道场:山西五台山、传为文殊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传为观音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传为普贤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传为地藏菩萨的道场。四座名山供奉的菩萨不同,一是显示佛教在中国的派别不同,二是显示了人们对佛教追求目标的不同理解。求智上五台山,求德上峨眉山,求发展上九华山,求平安上普陀山。四大道场对中国人的文化心态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4、不同佛教流派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宗教的地域性

关于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广泛影响,还有一个问题必须提到,那就是个别流派在某些地区的影响是极大的。其中地区性影响较大的是蒙藏地区的藏传佛教和西南地区的南传小乘佛教。藏族人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尊崇达赖和班禅两位活佛。据说班禅额而德尼、确吉坚赞到青海塔尔塔传讲经,连他尿的尿也要挖地三尺加以供奉。可见其影响之大。历代历朝的皇帝要想统治西藏、青海等藏族居民区,都得和活佛搞好关系,授以官位。

除藏传佛教和西南地区南传小乘佛教外,还有许多民间宗教:萨满教、本教、东巴教等在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大影响。汉族居住区内,也有许多民间宗教,如白莲教、八卦教、黄天教在某些地区很有势力,对该地区的社会风俗和文化发展产生过影响。



第四节  三教交融与儒学的宗教功能

在中国历史上,常有儒、释、道三教之称,因此谈论、研究中国古代宗教,很难回避儒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中国的传统儒学,并不是纯粹的宗教,它是一种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与深厚的人文传统的理性主义学说,正因为儒学在中国社会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才使中国未曾出现过其他国家和民族大都经历过的宗教全面统治的时代。但传统儒学也确实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宗教功能,这是我们不能否认的。

一、传统儒学的宗教色彩所表现的几个方面

1、天命观念

从思想渊源来说,儒家学说是夏、商、周三代思想的继续,而在三代占统治地位的“天”、“天命”、“天道”观念仍然是儒家学说的最高范畴。孔子虽然在中国思想史上开始了从“天”向“人”的转变,“罕言命与鬼神”,但在孔子思想和儒家思想中,“天”一直是政治思想和人伦道德之本原,所以说儒家学说仍然具有一一的宗教色彩。

2、天人感应

董仲舒在“天人感应”的理论下把进一步神化、人格化,儒家的“天”又被彻底地宗教化了。所谓“王者法天意”、“人受命于天”、“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等等,把先秦儒家所建立的一整套正在逐步脱离宗教外衣的政治、伦理学说重新神学化、宗教化。

3、传统儒学的修养理论也大量地充满了宗教色彩。他们所走的都是一条通过反省内求以上达天道的道路。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公冶长》),孟子的“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慎独”等等都是如此。

二、宋明理学具有一定的宗教功能

1、宋明理学最高范畴的“天理”、“天道”、“本心”、“良知”等,在思想蕴涵上,是吸取了隋唐佛教的“佛性”论,从而使宋儒之“心性义理之学”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儒学化了的佛性理论色彩。

2、其修行方式逐渐由“修心养性”转向禅宗式的注重证悟的“明心见性”。朱熹有“豁然贯通”之说,陆象山“多类扬眉瞬目之机”,王阳明则明言“本体功夫,一悟透尽”。他们极力提倡的主观内省、“主静”、“居敬”、“半日读书,半日坐禅”等,更具有浓厚的宗教式面壁修行的色彩。

3、从思想内容来说,宋明理学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其“灭欲”说无疑具有强烈的宗教禁欲主义倾向。

思考题:

1、原始佛教和中国化佛教的根本区别中什么?

*2、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哲学      4学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哲学的起源和发展,了解中国哲学起源于五行说、八卦说、阴阳说。通过研讨原始儒家的思想核心,进一步探讨儒家思想的进步意义及消极作用,通过研讨原始道家的思想核心,进一步探讨道家思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作用。了解佛教也有一定的哲学色彩。宋明理学在元明清时代都有官方哲学。

学习中国哲学的精华要义,掌握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和人生境界,吸取中国古代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二、教学重点:

    1、中国哲学的起源:五行说、阴阳说。

    2、原始儒家的思想核心:仁、礼、中庸之道。儒家思想与21世纪。

    3、原始道家的思想核心:道、自然无为、淡泊名利、道家消极、积极。

    4、宋明理学的思想核心:天理心性、知与行。

    5、传统宇宙观及人生境界。



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

第一节、    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一、古代哲学的起源与发展(板书)

    1、原始哲学

  (1)五行:金、木、水、火、土。

  (2)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阳爻、阴爻、莱布尼茨

  (3)阴阳:阴阳五行说,阴阳二气,五行:金木水火土

2、百家争鸣形成两大哲学

3、三教交融形成宋明理学

古代哲学四大思想资源: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宋明理学。儒学教化百姓;道学修身养生,理学,规范天下;佛学,安抚民心。

    二、原始儒家:

仁:爱人,宽容忠恕。礼,周礼,施仁政,中庸之道:贫富,修身。

讨论:儒家文化能不能担负起现代化的责任?

    三、原始道家:

道,象物,精、信、宇宙的本体。自然无为,淡泊名利。

讨论:道家哲学的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

儒家、道家处世态度的不同:《沧浪之水》、《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儒家—加强仁的修养,积极入世,努力进取,

道家—好环境、坏环境均为我用,消极适应,不思上进。

四、中国佛教哲学

精神自由、解脱、思辨、认识世界的方式较独特

五、宋明理学

朱熹:理气关系与心性关系。王阳明:知与行,致良知,提高道德修养,成为元明清的官方哲学

       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

一、创化的宇宙 ,创造的人生:

1、宇宙观:无限时空,不断变易、普遍联系

2、人在宇宙中的作用,人是宇宙的主宰,真、善、美的人格创造一切。
   二、天人之际,性命之源

1、天人关系:天人合一

2、人的地位:人与天同齐

三、人生境界

孔颜之乐。

   庄子:有待、无待、无己

               第三节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三种思维方式:

   逻辑分析、辩证综合、直觉体悟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是最深奥的哲学,它所包含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精神力量是其他文化形式难以替代的,它对中国的文学、艺术、史学、科学、教育等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也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引导,在西方文化中,宗教处于核心地位。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哲学处于核心地位。
46#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25:49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一、      古代哲学的起源和发展:

五行说,八卦说,阴阳说

    1、原始哲学:古代哲学萌芽于商周之际,西周初年的《尚书》提出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的事物,《周易》以八卦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的关系。周易所包含的占卜科学理论令今人大惑不解,以致出现了《易经》热。总之,五行说、八卦说、阴阳说、包含着最朴素的原始的哲学思想。

    (1)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所谓“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这是构成世界最基本的事物,古代思想家用上述五种物质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是多样统一的,如西周史伯提出:“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战国时出现“五行相生相胜(克)”的学说,五行相生的关系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生关系反映了古人对组成世界的五种物质的生成关系的朴素直观的经验。金属熔化后成了液体,所以金生水;树木获得水分后才能生长,所以水生木;木能燃烧起火,所以木生火,许多物质燃烧后留有灰烬,所以火生土。金属矿物都在土里,所以土生金。

五行相克(相胜)的关系也不难理解,古人以镰刀和斧子之类的金属工具伐木,所以金克木,用木作成工具来耕地翻土地,所以木克土,土能堵住水,所以土克水。水能扑灭燃烧的火,所以水能克火。火能熔化金属,所以火克金。

以上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相生:水——木——火——土——金

相克:金——木——土——水——火

总的来看,五行生克表示的是物质基本形态的变化,五行相互作用,产生万物无穷的变化。在事物的相互关系中,基本作用的方式是相生(促进)与相克(抑制),这是一对矛盾,矛盾的任何一方又可分为两方面,即:“我生”“生我”“我克”“克我”四种变化。



八卦









自然界










君父

长男
长女
中男
中女
少男
少女

意义
阳刚
柔顺

安静
惊动

决定
优柔

寡断
困难

障碍
明亮

光热
停止

独立
喜悦

吉词

方位
西北
西南
正东
东南
正北
正南
东北
正西

场所
都市
村庄
雷电
店铺
地下
医院
高地
饭店




此表说明易经中的八卦能用于各种预测。能用于解释各种现象。两相结合可能解释各种现象。

(3)阴阳:中国古代哲学用以表示事物的两个对立面的哲学范畴,殷商和周代已有了原始的阴阳概念,最初的概念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古代的思想家看到一切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就用阴阳这两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即对立又统一的物质现象。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战国末期,以邹衍为首的阴阳五行家,把阴阳和五行观念揉到一起,倡导阴阳五行说,认为物质世界是由阴阳二气构成,金木水火土是构成百物的基本元素,阴阳五行家是科学和巫术相混杂的学派。

   2、百家争鸣形成儒道两大哲学: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哲学思想异常活跃,涌现出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如,孔子,墨子、韩非子、老子、庄子、尚子等,形成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它们既相互争论,又相互吸收,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成为我国民族精神文化的不同基因,其中影响最大的四大思想资源是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宋明理学。最终由儒家和道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3、三教交融形成宋明理学。自宋代开始至元明清三代,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是宋明理学,它是儒释道三教交融的产物。

中国哲学的以上三个发展阶段,构成了中国哲学发展史的基本框架。历代王朝多以儒学教化百姓,以道学修炼身性、养生,以理学规范天下,以佛学安抚民心。

    二、原始儒家(论述儒家、道家思想特征,本章内容结合88、86页)

原始儒家是指儒家学派创始时的儒家,代表人:孔子、孟子、荀子、等,原始儒家的经典有《诗》、《书》、《礼》、《乐》、《易》、《春秋》。据说都是孔子校订过的教学用书。他们自己的著作有《论语》、《孟子》、《荀子》、《大学》、中庸》。

儒家的哲学不是从认识论、反映论的角度去探索哲学,而是从精神境界、道德修养、自我完善的角度去探讨哲学的真谛。儒家哲学更侧重人生哲学,研究处世之道。

原始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其涵义有四,一是“仁者,人也,”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二是“仁者,爱人”,仁的具体含义是“爱人”,即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凡是人,都有仁性,天生都有恻隐之心,性善能对别人的痛苦与欢乐产生共鸣,诗曰:“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反映了中国人善待世间万物的心境。三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仁”是一种宽容忠恕的精神。自己所不喜欢的,决不强加于人。“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自己要站的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的住;自己要事事行的通,同时也要使别人行的通。儒家的理想就是把仁爱的精神从亲人推及所有的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是“杀身成仁”。作为君子,作为仁者,要把“仁”作为做人的最高的标准,甚至为“仁”,不惜一切代价,“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就是仁人志士,就是圣人,君子。

    儒家倡导的“仁”是合乎“礼”的,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复礼就是复辟周代的礼制,即周礼。又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一切的一切都要合于“礼”的规范的要求。孔子的“礼”被孟子发展为“施仁政,行王道。”强调保护人民,行施仁政和王道。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儒家的辩证思维方法是“中庸”之道,他们把中庸思想当作最高的道德标准,根本的哲学原则,治国的根本方略,《中庸》中说:中庸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中庸用在经济上,贫富就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优惠政策)”。实际上是平均主义。中庸应用在修身立德上就是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寓于现实的精神,要求“执中”。我们不必讲权势,去做异端的人(人上人和最底等人)。也不必做出惊天地的事情,只要在平凡的生活中尽心尽力,就实现了我们的生活目标。孔孟的中庸之道至今仍然是不少人的处世哲学。

    三、原始道家

原始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和《庄子》两本书是把握道家思想的经典,其中《老子》五千言(五千字)为老子的专著,前后理论一贯,层层推出,哲理庞博,是一部哲学诗,用韵精细。《庄子》一书,其中《内篇》是他所作,而《外篇》和《杂篇》出于门徒之手。整个一部庄子的哲理性也很强。老庄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如同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老庄哲学是自成一套的宇宙观、认识论、方法论、自然哲学和人生哲学。

老庄哲学的中心思想与理论基础是“道”。

(1)认识论:老子认为“道”是真实存在的事物,他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都说明“道”是一个有点神秘的、实有的存在体。他认为道是宇宙间永远存在的、绝对的,他不会因为外物的变化而消失,它是永远运动的或变化着的事物。他不同于时空中的具体事物,它是无限广大的,不能用具体名词来限定它。这就是老子的开宗明义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庄子则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认为万物都是变化的,万物有共同性。老庄所说的“道”作用于人生,便叫做“德”。强调修身养德、养生。

(2)在人生论上,在处世之道上,老庄主张自然无为。“自然”是指不加强制力量而顺其自然的心态。“无为”即“好静”,“无事”“无欲”,当然,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特意去做某些事,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无为”仍然是一种处理事情顺其自然的态度,“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自然无为”主张好环境、坏环境都可以适应。

老子主张为人应淡泊名利,追求精神的超脱解放,他们认为如果执着于外在的物欲,功名利禄,就没有自由了,人们在欲望的追求中,往往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怎样解脱呢?老子认为应“致虚极,守静笃”。即虚怀若谷,持重守静。最终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庄子则认为应“无待,无己“的逍遥之举,可以超脱。即破除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而使精神活动处于无牵无挂的逍遥境中。要达到这一境界的内心功夫是”心斋(养心气),坐忘(消除贪欲,使心灵自由舒展),守宗(即处于无所待的境界而不受外界的影响)。道教的基本教义“长生久视,全性保真,保拙守朴”就是老子的首先提出来的。

老子的哲学对后世的影响极大,魏晋至今研究注释、阐述《老子》《庄子》的人从未中断,老庄的思想和人生态度,对后世人影响极大。《老子》和《庄子》里充满了许多深沉的智慧语言。在五千字的《老子》一书中,列举了成双成对的矛盾概念达六七十个,用韵工整。《庄子》中善于用寓言故事讲清哲理。尼采说:“《老子》和《庄子》象永不枯竭的山泉井,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意思是人们要想从老庄哲学中获得营养,需付出努力,对老庄哲学的理解和阐释需要相当渊博的哲学和宗教功底,

    关于儒家和道家处世的态度的不同,我们可以从他们对一首歌谣的解释中看出来: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浊我足”

孔子听了这收歌谣,深有感触的教诲弟子说:“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孔子的意思是,水自身的或清或浊,决定了它或享“濯缨”之荣,或遭“濯足”之辱。水的境遇是由它自身的内因决定的。孟子进而阐发道:“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的意思是,人的荣辱、国家的兴亡,都是由其自身的内因决定的,正如流水,自身的清浊不同,便会受到不同的对待。孔、孟用《沧浪之水》旨在强调人们应当加强自身的“仁”的修养。反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道家的解释则是:“沧浪之水清的话,我用来洗帽带,沧浪之水浊的话,我就用来洗脚,不管是好环境还是坏环境,我都拿来为我所用,我们不必考虑如何改变环境,关键的是如何考虑适应环境

    四、中国佛教哲学

中国化了的佛教,不仅仅是一种宗教,而且渗透了中国哲人的智慧,特别是道家、儒家及玄学的哲理,充满了人生哲学的色彩。中国化佛教的基本特征是:四大皆空,精神不灭,人人皆可成佛,不以暴力抗恶,佛学流派众多。

中国佛教引导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解脱。佛教启迪人们空掉一切外在的追逐,直悟生命的本性。要求人们忍受苦难,顿悟成佛,实际上是要求人们道德人格上的完善。佛家的诸佛平等及普渡众生的思想,体现了佛家的美好愿望和社会责任感,佛教的戒律也是要求人们完善自我的品格,在思辨上,中国佛教有一套自己的运思模型,有自己的认识方式,中国化的佛教宗派,主要有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而各派都有自己的认识世界的方式。浙江天台山的天台宗以“圆融”,即层层圆而无偏,遍无遗漏的方式认识世界,武则天赐号的“华严宗”,以互相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北魏时在嵩山少林寺的禅宗主张以心传心的方式感悟世界,顿入佛界。禅宗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虽分五家七宗,但在主要方面并没有大的区别,禅宗的主要理论是“见性成佛”,该宗认为一切众生均有佛性,但因人们妄生执念,不识佛性,所以流转轮回,只要破除妄执,彻见佛性,便可立地成佛。关键在于破除世俗的观念建立佛教思想,该宗强调修行解脱,不能离开现实世界去寻求什么西方的净土。由此可见,禅宗以自我解脱,在现实世界中寻求解脱的途径,来揭示人生的奥秘。禅宗极大的张扬了人的主体意识,肯定每个人都可以成佛,通过在现实世界寻求解脱,就可以成就完善的人格,因此,禅宗的人生哲学色彩是很浓烈的。正是因为佛教各派在探讨人的精神现象方面,在认识世界方面都有独特的思维模式,所以,我们说中国佛教有着很浓的哲学色彩。

    五、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主要指宋代朱熹的理学和明代王阳明的理学。宋明理学融合了儒释道三家学说。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四书集注》被明清两代定为教科书,他的集注是标准答案,他集中讨论了理气的关系与心性关系问题,他认为“天地间,有理有气,即阴阳二气”他认为理先气后,气是从理出来的,他强调道德理性对人的情感欲望的制约,人心必须服从道心,“人欲”必须服从“天理”,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心包万理,万理居于一心”。为了涵养心性,他要求人们“居敬”、“穷理”。居敬就是专心一致。“穷理”就是深入研究。还要求人们“格物致知”,即“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向天理和社会学习。

     王阳明又叫王守仁,是明代理学家。他建立了理学界的“心学体系”,其中,“知与行”的探讨和“致良知”的学说颇有特色,“知”是指道德意义的自觉程度而言,也指一般知识活动。“行”是指行动、实践,现代意义一般把“知与行”理解为知识与行动,理论与实践,王阳明在朱熹的知先行后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一方面要求人们在内心精神上下工夫,另一方面要求人们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良知”本是孟子提出的,指辨明是非善恶之心,是人们心中早已有的正义感。王阳明的“致良知”有两层含义:一是扩充良知,除去心中的私心杂念,保持善良的心;二是加强实践,把心中的善意具体的表现出来。同时“致良知”也是艰难的修养德行的功夫,他说“良知自知,原是容易,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他要求人们不畏艰难,实践自己的良知。

    在方法论上,宋明理学把道德提高到本体的高度,要求人们的道德标准达到理性的境界,他们认为提高道德可通过强化“主意”多下功夫,以“内统外”,来提高道德境界,还要发扬儒家传统,实现有无合一的境界。用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以达到与“万物一体”的境界。

宋明理学在元明清几代都是官方的哲学,在元明清七百年中,奉儒学为正宗,而在十四世纪到21世纪,对东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传到日本后,其影响达400年。客观存在的正面影响是:对培养气节操守、重视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克制,发奋立志等建立主体结构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把道德、自律、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提高到本位论的高度,造就了一批有气节、好品德既忠君又报国的名相和名将,如南宋的文天祥,世代忠良的杨家将,抗金英雄岳飞,抗倭名将戚继光等等。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理学也有糟粕和负面影响:维护专制等级统治,存天理,灭人欲,压制和扼杀人的本性,他们把理和封建纲常伦理结合起来,推行残酷的天理—三纲五常,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精神压抑的灾难。
47#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25:5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念和人生境界

   一、宇宙观

这是讲中国哲学和人在宇宙中的作用两个问题,

  1、中国哲学的宇宙观。

宇宙观是对宇宙的认识,古人的宇宙观有以下几个要点:

其一、宇宙就是无限的时空及其所包含的一切,东南西北,上下四方为宇,“古今往来之时间成为“宙”,这是至大无外的宇宙观。

其二、宇宙间万事万物是不断变易的,宇宙间的一切变动流转之中,变化是普遍的,没有终极的。

其三、宇宙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的

以上的观点在阴阳说、八卦说、五行说及儒家、道家、的学说中均有所体现。如:阴阳说认为宇宙间的万物是由阴阳两极组成的,他们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依存的关系,男人是阳,女人是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2、人在宇宙中的作用

首先,人是宇宙的主宰,人有无限的创造力,能创造美好的世界,人的一生应当是创造的一生。

其次,人在天地之间,不能离开现实的世界,又要超越现实的世界,要培养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人格,创造尽善尽美的人生。

以上的观点在儒家和道家的学说中均有所阐述。

    二、天人之际,性命之原

这是讲天人关系和人的地位两个问题。

    1、天人关系

    就此问题,古人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的主张。“天人合一”的创立者是西汉的董仲舒。他说“天者,百神之大君也”“一类合一,天人一也”。天人合一的含义有三层;其一,形体的合一,天有三百六十五天,人有三百六十五个关节;其二、感情上的合一,天有风雨阴晴,人有喜怒哀乐;其二,规律上的合一,天有四时,人有春种、夏锄、秋耕、冬藏。董仲舒的观点在以后的历代儒家的经典中又有所发挥。关于“天人合一”的秩序,有“天决定人”之说,有“天人感应”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还有“天人交胜”之说,(即天和人交互取胜,有时人胜天,有时天胜人)。

    2、人的地位

与天人关系紧密联系的是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的问题,也是人生意义的问题,古代哲学家把“人”看作“最为天下贵”者,人的道德理想、智慧能力应当与天同齐,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人的精神与宇宙同样伟大,一个真正的人,应当把自己的生命贯通于宇宙之中,努力成就宇宙中的一切生命,从中体现出人的生命价值。宇宙创造精神与人之间没有间隔,应当融为一体。

中国古代哲人的宇宙论、本体论和人生论的观点,有助于解决当代人的精神危机,那就是把人类融入宇宙之中,返朴归真,在宇宙中创造精神中寻求精神寄托。

    三、人生境界

人生境界是指中国哲学家追求的理想人格之极至的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在儒家可用一个故事形象的说明,那就是“孔颜之乐”。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到处宣扬讲自己的儒学治国的理论,宣传恢复周朝初年的礼乐制度的主张,可是没有人理会他,他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这些国家的国君的都没有用他。所以,孔子及其门徒只能颠沛流离,到处流浪忍饥挨饿,露宿街头,这种流浪的生活本无乐趣可言,但孔子及弟子颜渊却把物质生活的困窘,置之度外,自得其乐,体味到一种理性的愉悦,可见,古代哲人所推崇的是一种对人生的自我感觉良好的精神状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知之、好之、乐之”中的之可以理解为生活、事业、人生。

    境界在我国古代不同的哲学流派中有不同的含义,但其出发点和终极是一致的。他们都是对各自所处的现实状况的超越而进入价值追求中,最终进入人生的最高境界,

就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的途径而言,各派也有不同的方法,儒家主张以圣贤人格为高度,以个体的道德自觉为动力,通过不断的追求和长期的自我修养过程,达到人生最高境界。孔子曾总结了自己通过自我修养追求人生境界的过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其中的“不逾矩”是指“天地万物为一体”,没有在此之外的感觉。道家则认为通过精神的逍遥与解脱,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有待,无待,无己”就是达到了人生的逍遥与解脱的办法和过程;佛家认为,通过不断的净化超升,最终能达到人生自由的境界。禅宗认为,人能顿悟成佛,当下进入佛即我、我即佛的境界。宋明理学哲学认为把儒的真性、道的飘逸、禅的机趣融合起来,就能达到至高人生境界。程颢有一诗《秋日》诗: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同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我们可以从这首诗所表现出的从容的气度,体会出中国哲学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近代学者冯友兰将古人所说的人生境界抽象一番,划分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自然境界:如果一个人只能顺其本能,或社会风习去做,对自己所做之事,没有觉悟,没有目标,随波逐流,他的人生境界就是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如果一个人的所做之事,动机是利己的,其事对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功利的境界;

道德境界:如果一个人能自觉的意识到他是社会整体的一员,他自觉为社会利益做各种事情,所做的事有道德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道德的境界。山东成武第一中学的高级英语教师叶荫堂过着乞丐般的生活,死后留下了13万遗产奖学,这就是道德境界的体现;

天地境界:如果一个人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觉悟到自己不仅是社会的一员,而且还是宇宙中的一员。那么他自觉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并觉解其中的意义,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这就是天地境界。



第三节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一、中国哲学传统思维方式(逻辑分析、辨证综合、直觉体悟)

    中国传统哲学各家各派有着各不相同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哲学家在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体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兼重分析与综合,二是崇尚直觉本悟。

    1、兼重分析与综合:

分析就是在头脑中把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国古代的哲学家,特别善于把逻辑分析和辨证综合起来,加以运用,比如《墨经》中指出“故”“理”“类”的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步骤和方法是十分精细的,《老子》书中大量饿揭示了客观事物矛盾统一的辨证关系,五千字的文章列举了成双成对的矛盾、概念达六七十个之多。另外,老子对“道”“德”的归纳也是十分精到的。但科学分析差些,逻辑分析不及西方哲学家和科学家。

当然也有些哲学家的著作在分析和综合上差些,如:《论语》,只言片段,只是某些语录中体现出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2、崇尚直觉本悟:

直觉本悟就是依靠未经充分逻辑推理的直观。而体悟事物。它主要依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为依据,加以顿悟。如庄子主张的“心斋,坐忘,守宗”,都是在直觉体悟状态下的一种心态:“心斋”即保持心境的虚静纯一,以便直接与道契合,心斋就是净心养气,“坐忘”即心灵空寂到极点,忘却了自然、社会、甚至忘却了自己肉体和智慧,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守宗”即处于所待的境界而不受外物的影响。主宰体悟事物的变化,执守事物的枢纽。

二、中国古代哲学的行为方式—知行动态统合

知行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家特别重视的问题之一,它所函盖的是理是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

古代哲学家强调的是知和行的动态的统一和结合。

明代清初的哲学家、思想家、王夫之比较理想的解决了行和知的关系。他提出了“行先后知”的行知学说,实践出真知,认为认识离不开实践,坚持了实践第一的观点。他强调的是知识的分而后合,肯定知与行各有功效,他说“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又说:“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强调“行”即实践的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他认为“知行始终不相分离,”“相资以互用,”“并进而用功”,这是理想价值的行知统一观,行知结合观。

  思考题:

  1、中国哲学起源于哪些学说?其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试述原始儒家和原始道家的哲学观点及其对后代文化的影响。

  3、为什么说中国化佛教也是一门哲学?

  4、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是谁?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5、近代学者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分为哪四个等级?

  论述题:

  1、儒家文化能不能担负起现代化的责任?

  2、从儒家和道家不同的人生哲学层面分析中西文化的异同。
48#
zizaitaohua 发表于 07-6-6 21:22:36 | 只看该作者
赞一个!
[s:5] 并期待着能续完下文的仁兄的出现!
49#
ren9999 发表于 07-6-12 16:33:3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辛苦了,还有一部分呢?

谢谢!辛苦了,还有一部分呢?
50#
林犀 发表于 07-6-14 10:36:04 | 只看该作者
不容易啊,这么仔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5-4 19:15 , Processed in 0.10066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