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第三次修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15: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00三年二月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



一、“文化”界说(板书内容)

1、古人:文——纹理、修养。化:教化。文化:以文教化

2、文化含义:人化,人类化,人化自然

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1、广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物质、精神)

文化体系的构成:四层说:物态、制度、行为、心态

2、狭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精神)

三、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伦理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以前的中国文化

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1、目的: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

   2、意义:认识民族自身、提高人文素质,创造美好未来,挖掘经济价值

   3、方法:(1)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2)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研习文化典籍,考察名胜古迹,文化遗址,历史文物)(3)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

    一、课程性质:授课对象为各专业本科生,属公共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高等院校对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概况,更好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继承优秀文化,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通过学习,研究中国文化,使学生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使学生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使学生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更加美好的新文化。开设本课程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三、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要力求在教学中达到以下要求:

1、课堂讲授与直观教学相结合。除课堂口头讲授以外,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音像手段,努力做到直观、形象、深刻。有条件时,学校应为本课程配备投影仪、幻灯机、音响、电视机、录像机、影碟机及有关的教学资料。

2、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中国文化历经数千年演化,内容异常丰富。我们既要对它的来胧去脉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又要避免被无法穷尽的枝节材料所淹没,因此要将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结合起来。

3、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研读具有经典意义的文献,对于学生把握中国文化的精髓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要为学生开出有关书目,必要时在课堂上加以导读。此外,中国文化的众多要素,是以非文本的形式存留于生活之中的,所以,很有必要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名胜古迹、文化遗址。

4、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和方法,批判地继承前贤已经取得的成就,同时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开拓创新。教学中,要在文化素质“内化”上下功夫,要在如何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上进行大胆探索,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前提下使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

四、教学重点

本课程整部教材分绪论、上编、中编、下编四个部分。其中上、中、下三编共涉及十九章内容。绪论部分重点介绍较有影响的有关“文化”的概念,广义与狭义文化的内涵及外延。上编部分除介绍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外,重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以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纵向的了解。中编部分对中国文化的主要门类和成就进行介绍,除引导学生对中国文字和典籍、科学技术、教育、史学、宗教、伦理道德等内容进行了解和研究外,重点学习和研究哲学、文学、艺术。下编部分,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基本精神、价值系统,另一方面要重点介绍中国传统向近代、现代的转变,着力探讨如何创新当代文化,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各章教学重点详见各章安排。



五、课时安排

绪论        全面提高文化素质                2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2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4

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2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6

第五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2

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              4

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2

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2

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6

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                     6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4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2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                     4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哲学                     6

第十五章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2

第十六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2

第十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2

第十八章     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2

第十九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        4

总学时                                       68

六、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概论》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  1994年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中国文化概论》   金毅著   1995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3、《中外文化辞典》    周笃文主编   1991年南海出版公司出版

4、《中国文化源流手册》  庄福林、张瑞昌编著  1990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5、《中国文化史》   冯天瑜等编著  199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6、《中国通史》   198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

七、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与哲学、大学语文、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大学美育、音乐鉴赏等课程有密切的联系,与经济类专业课程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哲学课为学习本课程打下了认识和把握文化问题思维方式上的基础,德育、美育课程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意蕴,经济类课程为学习本课程提供了众多材料。因此,本课程在教学时要充分运用学生已经学习的内容,加以提练和深化,提高文化修养。

本课程和以上课程又有明显的分工,本课程主要是在学生已经获得的哲学及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各门课程提供的材料,着重学习文化常识,提高文化素质。

八、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求及建议

可根据条件,适当安排1——2次文化艺术实践活动(如参与文化艺术节,观赏演出,参观展览等),使课堂教学上的理论讲授通过学生的文化艺术实践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九、本课程在书面练习方面的要求

1、每章课后布置思考题(详见每章所附思考题)。

     2、主要作业形式:论文。一般安排三次,要求能把学习的有关内容与个人的见解结合起来,并有理论上的深度。



                   绪   论                 (2学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介绍“文化”、“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涵义、源流、范畴,构成特点与地位。进而使学生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

1、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文化”概念的说法,明确“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

2、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区别。

3、明确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及传统文化的主要对象。

三、教学效果

1、对“文”、“化”字义的解释要从简。

2、可设计些适合课堂上问答的问题,如填空、单选、多选、判断等,以测试学生对有关文化问题的了解程度。



                       绪  论

一、      文化的涵义:

人类从野蛮到文明,靠文化进步,从生物的人到社会的人靠文化教化。人们的个性、气质、情操,靠文化培养;人们的崇高与渺小,靠文化赋予;人们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价值观,靠文化确立。那么,文化究竟是什么?

当今世界关于文化的定义,据统计已经有260多种。迄今为止,“文化”仍是学术界众说纷纭的问题。实际上,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自身同样长久的历史,一部人类史就是人的文化史,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民族文化、企业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陶瓷文化、服饰文化等等,也就是说,文化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

首先,让我们看看古人是怎样理解“文化”这个概念的。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对“文”作解释较早的是《易经·系辞下》中有这样一段话:“物相杂,故曰文。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文字中“观鸟兽之文”,就是指观察鸟兽身上的各色交错的纹理。这段文字说明,我们的祖先包牺氏重视观察自然与人类自身,从自然界与人类自身领悟道理,概括为“八卦”来通天地万物之神妙,来分类归纳万事万物的情状。现代科学研究,中国的“八卦”应该看作是逻辑数理的祖先,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计算方法就是借鉴了“八卦”的进位方法。这里主要是用“文”来表示动物身上的纹理。后来,在此基础上,“文”字又有许多引申意义。其一,引申为文字、文章。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其二,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其三,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彩。其四,在礼乐制度和修养的基础上还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如成语“文质彬彬”(《论语·雍也》)中的“文”即指文采和修养德行。总之,“文”在古人心目中,起初指纹理,后来又引申出近十几种引申义。其中,文字、文章、修养、德行与现在人们理解的“文化”一词的意义最为接近。

“化”的本意有三个方面:一是变化,二是生成,三是造化。主要指事物动态变化的过程。《庄子·逍遥游》中的“化而为鸟,其名曰鹏”,中的“化”即指变化。《易·系辞下》中“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中的“化”即生成,化生也是生成。雌雄构精,于是生成各种动物及某些植物。以上三个本义,最基本的是指改变、变化。即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在此基础上,后来又引申为风俗、风气教化等等。“化”字的引申义与现代人理解的“文化”一词最相近的是“教化”,也即伦理德行的化成,如“潜移默化”。

“文”与“化”并联使用(但不是一个整词)最早见于《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教材第2页),其中“刚柔交错”四个字加括号,是今人高  补的,原文空缺。这段文字是任何研究中国文化的人不能忽略的。这段文字说,日月往来,阴阳并陈,刚柔交错成文,这就叫作“天文”。文化教育旨在使人行当所行,止当所止,这就叫做“人文”。治国者观察天文,用以认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观察人文,用以教化,造就天下的人。很显然,这里所说的“天文”,既指“自然变化规律”,也指“人对自然变化规律的认识”。这里所说的“人文”,既指社会变化规律,也指人对人伦社会规律的认识。“天文”、“人文”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我们要注意的是,这段文字中“文”与“化”分开使用,但整段文字强调的是“以人文教化天下百姓。”具有明确的文明教化之意。

西汉以后,“文”与“化”经常一块连用,后来渐渐凝固为一个词。但并未出现现代意义上人们常的“文化”一词。按照古人的理解,“文化”就是“以文教化”。近代(五四前后)在译介西方有关语汇(拉丁文culture)时,借用中国固有的“文明”、“文化”等词,赋予新义,就产生了我们今天通常所理解的“文化”一词。不过中国的“文化”一词侧重于精神领域的“文治教化”,而“文明”一词则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

把“文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众多学科探究的对象,实际上发源于近代欧洲。西方语言的文化一词与汉语的文化有相近的一面,又有相异之处。《牛津词典》把1510年作为文化的精神、人文用法在英语首次出现的日期。但此时的文化主要指栽培、种植的意义以及由此引申出的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涵义。

自中世纪起,文化与今日的文化概念相当,英语中的文化“culture”的本义指精神文化,即人文——宗教文化,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有精神和人文的指向,因此,各国对文化的理解稍有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作了系统阐释,他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的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泰勒强调了文化作为一个精神文化的综合整体的基本含义,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文化概念进行了详细考察和整理的是美国文化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他们于1952年发表了《文化的概念》,对西方当时搜集到的160多个关于文化的定义做了梳理与分析,指出:文化既是人类行为的产物,又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某种要素。

关于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的含义:

据当今学者的不完全统计,在中国自“五四”前后至今,关于文化的定义,几乎有260多条,教材上基本采用了冯天瑜先生的说法(教材3页)“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中国文化史断想》第17页)”。

这里所说的主体是指人,客体是指自然。人是指整个人类。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这里所说的自然不仅指人类赖以生存并与之相对立的自然,也包括人类本身的各种自然属性与生理属性。比如人脑具有自然属性与生理属性。人类运用发达的头脑,在认识、改造自然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自然的规律,创造了文化,也改善了人类本身。比如说,一块粘土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类烧制,并且绘上图案,成了彩陶,注入了人类的审美观念和劳动技能就成为彩陶文化。又如一个山洞,人类钻进去只是为了遮风避雨,繁衍后代,似乎这个山洞算不上有什么文化味。但一座建筑物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和建筑人员的精心施工,把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意境追求通过石头,木头和沙子体现出来了,那么这座建筑物就可称作体现文化价值的建筑艺术。

由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引出: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改造自然界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简言之,“自然的人化,也即人化自然是文化的本质。”

依照人化自然即是文化的概念,自八十年代以来在中国兴起了文化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文化分支。比如企业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更有大量的实用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广告文化、绿色文化、传播文化、旅游文化等等。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文化的分支,都不是我们学习和探讨的重点,充其量只是文化研究的素材。我们学习和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精神文化,是以文、史、哲为骨干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国人精神生产最美丽的花朵和中国人智慧外化的结晶。

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关于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概括起来不外乎广义的和狭义两种。

(一)广义的文化与自然相对,泛指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出自十五大报告)。由此可见广义的文化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关于“大文化”的结构与构成,最简单的是划分成二层: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就是实体文化,是指人类用各种材料对自然加工造成的器物的、技术的、非人格化的、客观的东西,如城池、宫殿、祠庙、长城、桥梁、器皿、工具、服饰、饮食等等。精神文化又称虚体文化,是指人类对自然进行加工或塑造自我过程中形成的用语言或符号表现出来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如文字、语言、宗教、哲学、音乐、绘画、书法、风俗、制度等等。实体文化与虚体文化组成文化统一体。比如,建造宫殿,是先设计后建造的。设计建筑物时,表现为精神文化;当建成这一建筑时,表现为物质文化,同时这个建筑物体现了这个设计师的建筑思想。建筑是工程,又是艺术。所以说,建筑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体。影视先是实体,后是虚体,最终成为欺骗眼睛的艺术。
沙发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15:29 | 只看该作者
根据学者的研究。文化体系的构成有三层说、四层说、五层说、六层说等等。

教材第五页着重介绍的是四层说。四层说是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来分层的。

(1)物态文化层约相当于物质文化,表现为物体形态,故称物态文化,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属实体文化。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艺术文化均属物态文化层,大运会上有传统服饰表演,展示的是中国传统物态文化。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存需要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制度文化层:指各种社会规范,它规定人们必须遵循的制度,反映出一系列的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准则。如家族制度、婚姻制度、官吏制度、经济制度、政治法律制度、伦理道德。科举制度也属制度文化层。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兄弟共妻、一夫多妻均属于制度文化层。新颁布的《婚姻法》、《户籍改革规定》也属制度文化层。

(3)行为文化层:多指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礼仪、民俗、风俗,即行为模式。这是一类以民俗民风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如宋代至清代的聘礼,男方给女方送茶,用茶不能移植来寓意一女不嫁二夫。行为文化有三个特征,一是集体约定俗成,并反复履行,如春节、五月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等等。西方的复活节、圣诞节、情人节。二是形式类型化、模式化。如春节要贴对联、放鞭炮、包饺子。端五节包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三是时间上一代传一代。好的风俗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扩展开来,如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已经扩展到中国年轻一代。当然,有些传统风俗是可以改变的,“移风易俗”是文明进步的表现。如开始于宋朝的妇女缠足的习惯,到了近代被彻底改变了。

(4)心态文化层:指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等等。这是文化的核心。心态文化大致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社会意识,可以再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是暂时的,有流动性和变化性,如要求、愿望、情绪、风尚。如唐代以肥为美,魏晋时期以清瘦为美,古代诗词中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还有“环肥燕瘦”。社会意识形态则是多指经过社会科学家系统加工过的社会意识,并且经过物化形态,如书籍、绘画、书法、雕塑等固定下来,传播天下。比如冯梦龙的《三言二拍》反映了宋末明初小市民的心态。

以上介绍的是大文化即广义文化的涵义以及大文化的体系或构成。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重要的是要掌握文化四层说,即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但四层说也有交叉的情况,如建筑,既可归入物态层,可以居住,又可归入心态层,因为建筑有可供观赏的艺术的一面。

(二)狭义文化

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所以又称“小文化”。

关于狭义文化的涵盖面和界说,最早的权威是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他强调的是精神文化。在汉语体系中,我们在前面所讲的文化的本意——以文教化,也属于小文化的范畴,在一般平民心目中,文化泛指一般的知识尤其是语言文字知识,某人有文化是指有一定的知识。实际上这种界定也属小文化的范畴。

我们正在学习的《中国文化概论》,是以小文化为主要论述范畴,也就是说主要讨论涉及精神领域的文化现象,主要论述文化结构四层次中的心态文化层,包括历史,文学,哲学,教育,戏剧,音乐,美术,书法,考古,科技,宗教。

需要强调的是,狭义文化与广义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在研究精神文化现象时,不能忽略物质文化的基础和决定作用。在研究有关心态文化的问题时,不能忽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对于心态文化的影响、制约。比如,研究饮食文化,我们不能仅仅从心态角度分析食物如何美观,有观赏品味,我们的饮食文化是建立在满足食欲的基础之上的。总之,不能把小文化与大文化割裂开来,不能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割裂开来。

课堂交流:

古人怎样理解“文”和“化”(文:纹理修养。化:教化。文化:以人教化)。

文化的本质:人化自然。

广义的文化指什么?精神文明、物质文明

文化体系四层说包括哪四层?

狭义的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三、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一)中国文化

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国度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比如汉民族,藏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电影《红河谷》之所以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显示了藏民族文化的特征。

与民族性紧密相联系的是文化的地域性,或者称国度性,比如,意大利的礼仪与中国不同:送客不出门,老人不用扶,吃饭随便坐,各顾各。不同地域的人群形成具有区域性的特有的文化。不同国度的人又形成不同国度的文化。比如中国文化、日本文化、泰国文化等等,不同的国家都有显示本国文化特色的文化。1998年6月下旬,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大家分析一下他的所到之处,可能就会发现他访华的第二个意图:先到西安,又到北京,随后到上海,从上海到桂林。西安、北京是古城,上海是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区,桂林山水甲天下。因此,我们可以说克林顿是来寻访中国文化来了,但不能说克林顿是来游山玩水来了。中国的文化吸引了世界上各国不同地域的人群,也吸引着美国总统及夫人和女儿。民族性,地域性很强的文化。很容易成为世界文化。法国总统希拉克钟情中国文化《文摘报》2000,1765期,6版

那么,什么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根据自己的美学或哲学观点与思维模式,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社会与民族自身过程中所创造与积累的全部文明成果,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特色。

在这个概念中,有如下几个要点:

其一,“中国”,其内涵经历了一个逐次扩展的过程,上古时期的华夏族(即汉族自称),主要活动于黄河流域,自认为居天下之中央,故称中国,中心之国之意。秦汉之后,中国由分散状态逐渐朝着集中统一的状态迈进。元代中国疆域最辽阔,元代的中国版图曾一度扩展到中亚地区和南俄。清代疆域包括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全境和俄罗斯的部分领土(属侵略行为,一般不提)建国后中国的疆域最终定位,我们在论述中国文化时,在地域范围上,以现有的雄鸡形为界。尽管北至蒙古,俄罗斯,南至越南,地跨欧亚,曾经在元明时一度属于中国,但我们在论述中国文化时,并不将这些区域划归中国。

其二,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始主体。中华民族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族(汉族)及55个少数民族的总称,“中”意思是居四方之中。“华”本义为光辉,文采,精粹,用于族名,蕴含文化发达之意。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中国各民族都参与了建设中国文化的共同活动,都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如蒙族开创了元代,满族创造了清帝国。其饮食,服装对汉族有很大影响。

其三,中国文化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的特色。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9页),一是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方块字,表义,表形,表声);能把写字作为艺术、书法。二是翰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古典,经学,史学,类书和丛书等);三是惠及世界的科技工艺,西汉透光铜镜(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文明);四是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诗经,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五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先秦百家争鸣时期的哲学,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哲学著作,起始于中国的道教,中国化的佛教);六是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维持了当时的人伦关系)。以上六个方面,既是中国文化民族与国度的特色,又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二)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暂且不提,从彩陶文化算起到现在,至少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世界上最丰富的文化积累。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6千年前的文化至鸦片战争(1840年)时期的中国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现今留存者仍是浩瀚如烟海。经过考古工作者,文物工作者以及旅游部门的共同努力,中国文化的精粹已吸引了数不胜数的世界人民,被称为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浙江的河姆渡遗址。殷墟三千年前的妇好墓、陕西临潼的秦始皇兵马俑、湖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挖掘向全世界证实了中国古代文化曾经达到的高度,每一个中国人无不为之自豪。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又是我们的沉重包袱,如宗族观念既维护了家庭的稳定,又使得各家族间的矛盾冲冲,有些得势者,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且缺乏竟争和冒险精神。

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

1、中国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容,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

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对祖国文化的过去和今天有一定的了解。更不用说从事某些专业的人,如旅游,财税,金融,贸经,企管等等,都应当把中国文化概论作为必修课程。因为各门知识互相渗透,相互交叉,文化知识的各个部分,都是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地互相交叉,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很难设想,一个缺乏中国文化起码知识的人,他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有什么发展。假如中国土地上用的都是英文、吃的都是麦当劳,过的都是洋节,那么中国文化就消失了。

2、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继承优秀传统,创造美好未来。现在全国的各类学校都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各类院校大面积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中国文化概论包含着德育,智育,美育的要素。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继承传统是我们每个人起码的义务,在此基础上创造新文化是我们的目的。1997年9月1日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的报告,报告共分10个部分,其中第七部分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也就是说,报告中设专章讲“文化”建设,报告中说:“中国文化有着辉煌的历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一定会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显然,十五大报告要求我们继承传统文化,创造绚丽多彩的新文化。

3、有助于全面提高人文素质

多年以来,高等教育陷入了“智育第一”的误区,长期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种状况在财经、政法、理工、农医院,尤其严重。

人文教育是什么呢?所谓人文教育,是以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教育年轻一代,使受教育者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以陶冶,品格得以完善,心智得以充实,培养健全的人格,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人文教育是铸造人文精神的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性教育,它以人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

教育不能忽视人文教育和文化教育。人可以说是文化的动物,文化是人类世界区别于动物世界的最基本特征。人的世界就是文化的世界。人类创造了文化,创造了一个文化世界,又把人从自然界的生物群落中分化出来,改变了人作为动物的属性变成了文化的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本质是文化的传递。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人的文化素质。也就是人的完善的人格。

中国古代教育是人文教育吗?

是。商朝时教育内容以“礼、乐、射、御”四艺为主,周代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主,通过学习这些科目,其目的不仅是传授一些知识和技术,而主要是在于使学生懂得“明君臣之义”、“明长幼之序”、并且以“礼”、“乐”陶冶思想情操。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中国统治了两千多年,他提倡的“文、行、忠、信”四教和“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突出体现了人文教育的特点。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基本上一致“独尊儒术”,以陪养“儒士”为目标,“四书”“五经”被视为经典,仍延续了人文教育传统,所以说,中国古代的教育基本上都是人文教育,而不是科学技术教育。

在西方,从古希腊和古罗马开始,直到19世纪中叶,一直突出了人文教育思想,他们教体操,重视发展健美的体格和柔美的动作;他们教演说技巧和雄辩术,也教哲学和政治学。同时非常重视文学和艺术教育。学生必须学习音乐、唱歌和朗诵诗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很重视艺术教育和道德教育。他们反对教育中的狭隘的实用主义,认为只知道寻找效用和功利的人,是在品格上有残疾的人。学生必须学习绘画和音乐等艺术知识,才能发展品格,使人生完美。

从中世纪到19世纪中叶,西方的教育一直是人文教育。其中在人文教育方面最有成就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倡导者歌颂世俗,蔑视天堂,宣扬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尊严,要求发展人的个性,包括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个性解放。在教育方面他们提出以发展人格、个性为主要任务,培养身心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的新人。意大利最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是维多里诺,他要求教师以爱的情感去教育学生。他自己也因而被称为“仁爱之父”。德国最重要的人文主义教育家拉伯雷,提出了德、智、体、美、劳教育全面发展的思想,强调整个教育过程都应当富有美感。

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发生了大变化,为了适应工业革命需要,开始重视科学技术教育,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削弱了人文教育。也是在19世纪中叶,美国的高等教育也开始由古典、文科为主转向实用技术训练和专业教育,并创办了专门的工学院和理工学院。英美高等教育的这种变化,对世界教育产生了广泛而重大的影响。我国自恢复高考,特别是八十代末,各大学也已大量转向实用主义教育,削弱甚至取消人文教育的倾向极为盛行。北大不如清华。

(二)学习中国文化的意义

削弱和取消人文教育,片面强调科学技术等专业教育有那些危险呢?

第一,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下降。片面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人文修养的教育,会加剧人的心理失衡。有些现代青年由于人文素质差。常处于矛盾和困惑之中。他们有自我奋斗的愿望,但缺乏人生理想;渴望成才,但自身素质不足;崇尚自我实现,但无起码的社会责任感;追求美,爱美,但又常常美丑不分。有些大学生只懂技术,没有文化品位。因而常常精神压抑,思想苦闷,情绪消沉,甚至理性丧失,灵魂堕落,作出不道德的事情。比如第一次计算机病毒就是美国的一位大学生想显示自己,而编了病毒软件而造成的。广州大学的一位学生也作过此类的事情。

第二、导致人与自然的冲突,科学主义泛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消极的适应关系。如果人们只知道向自然索取,毫无节制地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加剧人与自然的冲突,也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例如,在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生态平衡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能源危机问题等等,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越来越严重。中国的先哲强调“天人合一”。借鉴古人的观念就能改变这种状况。

另外,科学技术必须与人文精神相符相承,缺乏人文内涵的科学主义是不可取的。如人们在原子能,生物工程,外层空间探测和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新技术的发展破坏了人际关系。比如有高效率的机器和电脑,人们就业更加艰难了;有了电话等通讯设备,人们面对面的接触少了。另外科隆技术应该受到人类道德的约束;农业科技的应用不要把我们的蔬菜搞得毫无滋味,而且有害健康;香菜象芹菜,西红柿红得无滋味,我们不是反对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而是想说明,搞科学技术不能以牺牲人文精神为代价。不管我们是从事什么专业的,我们的目的都是一致的,要使科学文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和谐一致,不断推进社会文明进步。

正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在全国各类高等院校普遍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论》《大学美育》等课程,其意义就在于加强人文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使我们在更广阔的领域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道德精神,审美意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1999年6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要求,各类院校都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

    第三,有助于发掘传统文化的底蕴,促进经济发展

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

    其一,传统文化可以也应该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文化资产和文化资本。如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是旅游文化产业重要的文化资本。也是商业,广告等知识产业可资利用的重要文化资本。这是常识,就看我们会不会利用。唐山丰润出的曹雪芹家酒,就是在考证曹雪芹祖籍在唐山一带而开发的曹雪芹家酒。

    其二,历史传统文化是塑造区域文化气质的重要基地。发掘,利用当地最辉煌的历史文化,对于扩大当地知名度,吸引外地客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三,发掘利用传统文化,不仅可以经济经营活动注入价值巨大的文化资产。提高产品的文化品位和文化感召力,而且能够直接促进商标、广告、包装等文化资产的迅速增值,同时提高经济领域的文化资产意识。

    我们应当看到,河北并不缺少文化资源,缺乏的是河北人利用当地文化振兴区域经济的意识。

以上观点不知大家以为然否?

关于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话题。

  (三)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方法:

    第一,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历史梳理就是要求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门类,按时代先后与历史发展的顺序来梳理,对每一门类知识的来胧去脉。有一个轮廓的了解。历史梳理就是纵向梳理,逻辑分析则是横向梳理,要求我们对中国文化的各个分支进行逻辑分析和归纳。比如中国文化的几个棱面:语言文字和典籍,科技,哲学,教育,史学,传统伦理道德,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分支。其中最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艺术(包括文学,额对,音韵,诗律,绘画,书法,碑刻,京剧艺术,园林艺术,石窟艺术,古代建筑艺术),都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精髓,应当是学习的重点。比较生僻的文化门类,如瓷器,青铜器,也应有意识的有所接触。总之,要善于对中国文化的各个门类进行分析和归纳、梳理。

第二,典籍研习和社会考察相结合。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应当把研习阅读优秀典籍作为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比如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你应当研读大量的古典文学名著;研究中国古代史学,你应当阅读流传后世的优秀经典。除了阅读书籍以外,学习中国文化必不可少的方法是进行社会考察,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出门旅游。因为中国文化中很大的一块是实体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实体。比如我们在旅游中国名胜古迹的同时,观赏了古代的宫殿、寺庙、塔刹、亭台、楼阁、牌坊、华表,受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熏陶。春节期间,西安50多名大学生骑车年30到北京。这种观察只能在出门旅游,社会考察中才能获得,仅仅通过看教材是不能有深切感受的。即使你没有机会和能力出门旅游进行社会考察,也应当注意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中传播的有关知识,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关注介绍中国文化的有关内容。总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是:1、研习典籍2、考察名胜古迹3、文化遗址4历史文物。

第三,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祖国文化传统,因为中国文化中有许多精湛的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也不能肯定一切,把传统文化当作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同时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的开拓创新。

思考题:

    1、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本质是什么?

   *2、什么是广义的文化?什么是狭义的文化?文化结构四层说包括哪四个文化体系?试举例说明

   *3、什么是中国文化?它包括那些基本内容?(9页)

   4、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什么时期的文化?

   5、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文化概论?怎么才能学好中国文化概论?



第一章   历史地理环境

  一、教学目的

通过介绍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收,使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重点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延续和多样性有何影响。

三、教学效果

1、介绍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时,可引导学生对以往学过以的有关知识进行回顾。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化的影响以及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可展开讨论。

3、地理环境就是生态环境,应探讨生态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气候:温度的变化,湿度的变化(板书内容)

人口增长、民族文化融合,治世乱世,经济开发。

2、地形、地貌:地势西高东低,湖泊、河流、沙漠水系的变化。

二、人文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疆域、政区

(1)疆域:西汉、唐、元、清、疆域超过“雄鸡式”、960万平方公里。

(2)政区:商周——分封制,秦汉——郡县制,东汉——州、郡、县二级制,元——行省制度,明——省府县,清——省府县,近代——省、道、县,现代——省、市、县。

2、民族、人口:

(1)       民族:中华民族——是各民族的总称。华夏族指汉族。

(2)       人口:特点是分布不均衡,人口迁移频繁。



每一种文化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环境,或者叫历史上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进货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过至关重要的影响。人文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同样也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中华文化是古代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独立起源的文明之一,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和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只选择其中影响较直接的几个要素加以介绍。

一、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地形、地貌及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气候(教材23页)

中国气候有三个特点:一是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从南到北,既有热带,又有寒温带,国土的大部分处于温带地区。二是季风气候明显,冬季多刮北风,夏季多刮南风,降雨量多集中在7、8、9三个月,三是大陆气候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差较大。以上三点是中国气候的总体特征。总的来看,有史以来没有实质性变化。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气候状况还是有一定的变化的,最明显的体现在温度与湿度两个方面,

比如温度的变化:从距今约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到17世纪(清代),我国气候的总趋势是由温暖转向凉爽。但是到了20世纪后半叶,全球温度上升,受厄尔吉诺现象影响,中国的气温也迅速上升,如今,青藏高原上千年的冰山开始融化。

再比如湿度的变化:距今五、六千前的新石器时代至两千五百年前较湿润,洪水频繁,这从古代史书记载可以看到,古代受人尊敬的英雄,都是治水有功的人。到了近五百年,我国的旱灾多于水灾。北方尤其明显,而南方的水灾更加频繁,这实际上与气温变暖、冰山融化有关。

另外,人口急剧增长,北方民族不断南侵,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都与气候的变化有关系,甚至连治世和乱世也与气候的变迁有关,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等等都与当时的气候宜人、风调雨顺有关。
板凳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15:4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气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特定的气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节气文化与气候:我国古代以农立国,节气文化是适应农业需要而很早就发展起来的。“春争日,夏争时”,农民们世世代代就像打仗一样按24节气种地。否则,“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连收成都成了问题。24节气不仅指导了我国古代农业,而且深深融入我国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之中,有的节气还成了民间重要节日。最喜欢过节是  族。仡佬族几乎每月都有节日。三月初三婆王节,各村寨都要祭祀;四月初八牛节,这天要让辛劳一年的牛休息;五月初五端午节,大家拾低船巡航,田间驱虫,以保丰收;八月十五是后生节,青年男女“走坡”社交搞对象。最热闹的是依饭节。依饭节在每年立冬以后的吉日,人们从清晨开始便鼓声咚咚,歌声不断。人们抬着猪羊到伺庙中祭祖,祈求人畜平安。白天耍狮舞龙,晚上燃起火把看戏。可见,仡佬族的节日与节气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是中医文化与气候。中医学把外感病邪分为“风寒湿热燥火”。俗称“六淫”,大部分与气候有关。南京中医学院老教授干祖望说:“欲知《黄帝内经》之精华,一半在气候。“没有中国特殊气候,也就不会诞生中医学,中医治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针灸,针灸的取穴和针探深度也都和四季有关。不同的季节应取不同的穴位,针探色深度也不一致。中药的使用也分季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专门有一篇“四时用药例”,说明用药也要讲究季节。《黄帝内经》中指出:在各季节中要分别加温热甘酸和苦寒之药,以顺四时气候而养天和之气。

三是诗词与气候。请大家举出与气候季节有关的诗句。

我国是世界上四季最鲜明的国家,鲜明的四季影响到诗人的日常生活,创作环境和灵感。于是,古诗中有大量的咏怀四季的诗句,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些都是咏春的。在四季中诗人们对气候体会最深的要数夏季的炎热。杜甫遇到酷热天气就会:束带发狂欲大叫,恨不得“安得赤脚踏层冰”。王维在《苦热》一诗中,热得想到大气层之外去凉快凉快:“思出宇宙外,矿然在寥廓。”还有展示暮秋景物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出自哪个作家的哪部作品------王实甫的《西厢记》。总之,正是四季分明的气候造成了咏怀四季的美妙诗句。

谁能举出气候对其他文化方面的影响?

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

2、地形、地貌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的风格主要有一是雄伟,如泰山、喜马拉雅山。二是险峻,如华山。三是幽深,如四川青城山。四是奇特,如黄山、峰奇、石奇、松奇、云奇。五是秀丽,如四川峨眉山。中国历代的山水画,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就是天人合一,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拜。中国文化里较少人对大自然的征服,而是更多地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和西方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低相差很大,自西向东构成“三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为最高的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以东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第二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是最低的第三阶梯。沿海地区多处于第三阶梯。

以上三个阶梯的地形、地貌是在漫长的地壳运动中逐渐变化的,这些变化属于“人化自然”的过程,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比如有些湖泊消亡了,有些河海岸变成了陆地;沙漠面积扩大。

我们仅从水系和古代水利工程建设上,就能发现“人化自然”的过程,发现地形地貌的变化,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就出现了最初的水利事业,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导水入海,治服了洪灾。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规划修建了第一个见于历史记载的水库芍陂(今安徽寿县南)。自东汉至唐,芍陂变成人工湖,宋元此湖逐渐消失。公元前三世纪中叶,秦国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至今都江堰仍灌溉着成都平原上的800万亩土地,秦统一后,派史禄主持开凿了灵渠(今广西兴安县境内),沟通了湘水、漓水,第一次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联结起来。秦汉以后,中原地区与岭南交通多取道于此,近代成为以灌溉为主的河渠、白渠、漕渠等。公元605—610年,隋朝开通了北起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京杭大运河。这些古代水利工程的兴建,给原来的地形地貌带来了变化,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创造为人类改造自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水利工程本身也是“人化自然”的实体文化,总结说来,中国特有的地形地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游览、文学、和绘画等方面。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特别是魏晋以后,文人墨客盛行游山玩水,在文学界形成了山水诗派,在绘画界有山水画派。许多描写山水风光的散文、诗歌、和绘画,成为流传千古的名作。也就是说,中国多山多水的地形地貌,既哺育了古代文人,也造就了极富特色的中国山水文化。

二、在人文地理环境方面,疆域、政区、民族和人口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人文地理环境主要是指社会人为创造和划分的地理环境,包括疆域、政区、民族、人口、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诸多方面,其中,对文化影响较大的是疆域、政区、民族、人口。

(一)疆域、政区

疆域(重点了解各朝代的疆界变化,有哪几个朝代的疆域比现在的大,西汉、唐、元、清)

(1)夏朝:夏代始于公元前1300年。中国古代的华夏族在黄河流域繁衍发展,当时的华夏族同蛮、夷、狄等不同族类经过长期的交往和融合,形成了共同的族体“华夏族”。华夏族分为几个不同的部落,这些不同的部落集团先是生息在黄河及其支流一带,后来发展到淮河、泗水、长江、汉水等广大地区,建立了持续600多年的夏朝。夏朝的疆域,以黄河、长江为主,以今河南西部为中心,西起山西南部,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处,南接湖北、北到河北。

(2)商朝: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始于商朝。其疆域与夏朝相似。商朝的文化非常发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商代对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是使用文字。最大的成就就是甲骨文,仅从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的十多万块甲骨上,已发现的单字就有5000个。

(3)周朝: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后,继之而起的是延续了800多年的周朝。周文王姬昌用姜子牙治理国政,国运昌盛。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西周建都镐京,东周建都洛邑。其统治范围包括今黄河、长江流域和东北、华东大部。周朝在中国文化上最大贡献是灿烂的青铜文化。

(4)春秋战国:从东周开国到秦始皇统一中国这500多年,习惯上称春秋战国。在此期间,各诸侯国之间战火不断,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此时的疆域基本上和周朝接近。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空前繁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大交锋“百家争鸣”的现象。

(5)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它是在公元前221年由秦王赢政建立起来的。秦王朝立国仅15年,它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今甘肃、四川、至今云南、广西、北到长城一带。秦朝在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兵马俑”和“阿房宫”成为历史的见证。

(6)汉朝: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西汉王朝建都长安,先后统治达214年,其疆域东南至海,西北到巴尔喀什湖、葱岭。西南至云南、广西、越南的中部,北至大漠,东北达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自西汉中期至唐朝末年的千余年间,越南南北部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

(7)唐朝:唐帝国是一个空前强盛的封建帝国,唐朝全盛时,疆域东到大海,南到南海诸岛,西到巴尔客什湖,东北抵达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一带。(北界包括今俄罗斯的一部分,南界包括越南北部,西界包括乌滋别克斯坦的咸湖,号称唐大帝国。唐以后至宋代中国的疆域有所缩减。唐大帝国的文化十分繁荣,主要成就是艺术。

(8)元帝国,是中国北方的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元世祖忽必烈灭掉南宋后,疆域辽阔,北达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至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境内,东北达鄂霍次克海。元代的科技和文学比较发达。元杂剧是文学史上首次出现的宏篇巨著。

(9)清代乾隆年间,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疆域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到南海诸岛,西到葱岭,东北到外兴安岭、库页岛,拥有一千多万公里的土地。这种疆域基本上与当今的疆域相似。(最新测算表明,中国的实际面积是一千万平方公里)。1840年鸦片战争后、1856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33年的中法战争、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899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等,这些使中国人民遭受屈辱的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使中国的大片领土沦为殖民地。

总的来看,在中国历史上,西汉、唐代、元代、清代几个朝代的疆域都超过了中国当今的“雄鸡式”疆域。

今天我们一般都认为中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实际上随着香港、澳门(1999/12/20)的回归,我们的国土面积可能在1000万平方公里之上。目前中国的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政区

政区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此属于人文地理环境范畴。研究政区应当探讨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机构组织及权利分配。

(1)商周:中国古代行政区域制度最早产生于奴隶制时代。相传夏朝开始按地区划分居民,史称“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究竟哪九州,无从查考(因无文字记载)。商朝开始在王室以外地区分封诸侯,世袭统治权。西周实行了“封邦建国”,“受民受疆土”的典型分封制。各封国尊周王为天下共王,承担守疆土,卫王室,纳贡税的义务,诸侯在封国之内,掌握政治经济军事权,兼可分封下属为卿大夫。春秋时期,列国兵争,晋、楚、秦等在边地先后设立县和郡,至战国,郡县两级制,开始在全国普遍推行,总的来看,第一个时期,商周时期是地方分权的分封制。县以下置乡、亭、里等基层政权组织。郡、县两级行政长官由皇帝任免,实行年终考核,依任职情况决定升降留免(类似于今天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2)西汉初年,采用“郡国并行制”。长安及附近地区实行郡县制,长官有太守和都尉。其余地区是分封制。同姓子弟分封为王,功臣和亲属外戚分封为列侯。汉武帝时,诸侯王的封地分割缩小,治民之权被取消,王国变成和郡一样的地方行政机构,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另分全国为十三个州郡,每州由皇帝派刺史一人监察郡国。东汉取消郡尉,固定刺史为州级长官,地方行政机构演变成州、郡、县三级制。

(3)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基本保持州、郡、县三级。但一个州所管的郡县越来越少。

总的来看,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

   (4)隋唐:恢复郡县两级制。隋初取消郡,只存州、县;隋末改州为郡,实行军政分权。唐代再改郡为州,州有剌史,县有县令。并分立“道”(镇),成了州以上的一级政区,这就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另外,唐在边疆设节度使,集数州的军事、财政、军政大权于一身,权势逐渐膨胀。“安史之乱”之后,节度使遍设到内地。实际上节度使就是方镇,或称道。

总的来看,隋唐基本上是郡、县二级制,唐代后期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5)宋朝:加强中央集权。宋太宗废止了方镇辖域制度。各地设置府、州、军、监(州级单位),其下辖县。其行政长官由京官带原衔出任,简称“知府”、“知州”、“知县”。府县之上,设“路”为监察区,路设安抚使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总称监司,分掌军事、财政、刑狱等职。这样一来,宋朝就形成了:“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

(6)元朝:由于疆域辽阔,确立了行省制度。全国除了西藏归宣政院外。其余地方分设十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行省长官有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等。路、府、州、县设总管、府尹、州尹、县尹。

元朝:行省—路—府—州—县。

(7)明:明洪武九年废除行中书省。全国设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简称省,现行的省由此开始)。每省设左右布政使掌民政、财政,提刑按察使司掌司法。都指挥使司管军事,合称“三司”。三司互不相统,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机构。省下设府(或直隶州)、县(或散州)。府里的长官为知府,县里的长官为知县。

明朝:省、府、县。

(8)清代地方行政机构分省、府、县三级。全国划分为十八个省、五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和内外蒙古旗盟。省里最高行政长官是总督和巡抚。一省或数省设一总督,各省均设巡抚。省下设府,距京城250里设一府“府见府,250”,北京至保定250里,故设保定府,保定府距正定(真定)府250,故设正定府。府长官为知府。府下设县,县里的长官为知县。另外历代在少数地区设过特殊机构。

(9)近代,辛亥革命前后废除了府一级、州、所都改为县,又重划了道区,所以成了省、道、县三级制。国民党政府废除了道,实行省、县二级制。但在30年代又在省和县之间设立了行政监察专员。

(10)现代:1949年建国后地方行政机构分省(包括自治区和直辖市)、地(包括自治州、盟)县(包括自治县、旗、自治旗)。1986年开始废除地区,专区,实行市管县。因此形成了省、市(不包括县级市)县三级制。我国现有24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重庆市)



   (二) 民族、人口

    (1)民族:

谈到民族,我们首先要明确“中华民族”这个概念。中华民族是定居于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中华民族现有56个民族。

其次要明确中国辽阔的疆域和富饶的土地是靠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开拓的。从夏朝到秦汉时期,当华夏族,苗瑶族、百越族等民族开拓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时,边疆各民族的先民已在开发着祖国的边疆。比如,东北部和北部的东胡、乌桓、鲜卑、匈奴等民族开发了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及华北北部的广大地区;西域的乌孙、月氏、龟滋等民族开发了今新疆及其以西的广大地区;西部和西北部的羌、吐蕃族开发了今青藏高原;高山族开发了台湾岛;百越各民族开发了今广西、广东及福建、浙江等地。

再次,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中华各民族互相接近和融合,共同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早在公元前5000多年到公元前200多年前,汉族的前身华夏各族就已经成为黄河流域的主体民族。以后随着自身的扩张、迁移和其它民族的迁入,汉族融合了其它民族。汉族在数量上高居首位,在经济文化上保持着总体上的优势,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和核心。自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大多数朝代是汉族统治的多民族国家。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上,非汉族建立的政权也不是独一无二的。公元13世纪初,蒙古族的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后来发展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他的孙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

另一个统治过整个中国的民族是满族。满族人有这样一个传说:在风景秀丽的长白山下,有一个碧波粼粼的湖泊,三位仙女降临,洗浴之后登岸。这时,一只神鹊衔来一枚红色的果子,鲜嫩异常。年龄最小的仙女佛古伦拾起来吞入肚中。结果怎么呢?

佛古伦吞下红色种子不久,便生了一个男孩,姓爱新觉罗,叫布库里雍顺。他就是传说中满族人的祖先。正是他的后代建立了大清帝国。1644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八旗铁骑入关,占领北京,席卷大江南北,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清帝国。满族人的语言大师不少,曹雪芹著有《红楼梦》,老舍著有《骆驼祥子》等。

总之,中国的历史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也是各民族不断交流和融合的产物。

    (2)人口:

中国这块土地是特别适应人口繁育生息的地方,苏联则不适应人口繁衍,故此曾奖励多生多育的“英雄母亲”。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人口大国。汉代,中国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北宋时期和近代也占三分之一。当时人口众多是优势(人力资源)。历史上,中国人口有两大特点:

第一是分布不均衡。总的来看,各朝各代人口分布极具变化,但一般都是东南部和中原地区人口稠密,西北地区人口稀少。

第二个特点是人口迁移频繁。人口迁移主要受战争、宗教、经济的影响,同时人口迁移又带动了文化的传播和交融。下面仅以乌兹别克人的迁移,说明人口迁移状况。18世纪中期,俄国境内的乌兹别克人陆续迁移到中国新疆,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的城镇。乌兹别克人一日三餐都吃奶制品,禁酒,忌食猪、驴、骡肉,喜欢吃牛、羊、马肉及蜂蜜和糖浆。他们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在他们居住的地区大都有较大的清真寺。在公元19世纪中叶以前,乌兹别克人以经营商业为主。他们组成商队,赶着成群的骆驼、马、骡,往返于新疆及中亚各地之间。因此,乌兹别克人的足迹遍布新疆及邻国各地。他们把乌兹别克人的文化传播到各地,又把各地的文化吸纳过来。为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作出杰出的贡献。

从15世纪以来,中国人不断移居海外,当时以移居东南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再次大规模不断移居海外,主要以欧美国家为主。现如今,在没有四川人的县不多;在世界,没有中国人的国家不多。人口过多是最大的生态失衡,双胞胎多,男孩多则是人类自身失衡。



第二节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2学时

第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地理环境主要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人类产生意识或精神的基础。愈是远古,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大。比如原始人,人类刚刚从动物界中分离出来,居住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和湖岸河边。为了对付十分困难和严峻的生活环境,人们结成几十个人的小群体即原始群,依靠集体的力量生存。在原始群中,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更大。人类共同采集可食的植物,捕食昆虫,猎取野兽。人类使用天然棍棒和制作粗糙的石器,集体进行采集和狩猎,过着群居杂婚的生活。远古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各方面的活动,几乎都起决定性作用。

后来,在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人类普遍使用石头、青铜、或铁器,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出现了金石文化、青铜文化。由此可见,自从石器、青铜、铁器时代,人类已经开始能动地利用环境。

到了近代,现代,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有了长足的发展,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能力和程度越来越大,“人化自然”的能力加强了。因而地理环境对人类具体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弱。比如“天不下雨,人类可以进行人工增雨,北方缺水,我们可以南水北调;地球拥挤,人类可以探讨到月球、南极居住,甚至建立海上城市。”当然,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和开发是以不违背地理环境的内在规律为条件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众所周知,由于高度工业化和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一系列的全球性的威胁日益严重,联合国公布:当今世界面临十大环境问题:

    1、世界气候变暖

2、森林面积日益缩小

3、物种的灭绝速度在加快

4、水资源不足

5、大气污染严重

6、土地面积减少

7、垃圾废物成灾

8、资源再减少

9、农用药害严重。

10、人口膨胀

都可以看作是人化自然产生的恶果。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和东北的水灾,主要原因是气候环境变化所致,人类过度采伐森林使植被遭到破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四川省决定退耕还林三千亩,关闭一切木材采伐和加工。

第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中国的地理环境特别适合发展农业。从古至今,在中华大地上都是依靠优越的农业环境养活了大量的人口,供养着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人口。

正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传统的中国文化才得以形成和延续。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比如,

(1)古代的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实际上许多都是农业生产工具。就是漆器、礼器也是与农业生产工具紧密相关的。

(2)再以大家都熟悉的货币为例。最早的货币是牲畜、铜器、粮食,后来贝币成了单一货币,与钱有关的汉字,几乎都用“贝”字旁。秦始皇统一货币之前,布(  )币是铲子形状。刀币是刀削形状。实际上布币、刀币的形状都是农业工具的形状。

(3)再说中国的历法,年节也都是与农历(阴历)紧密相关的。二十四节气简直就是农耕日期表。

(4)此外,中国古代的各门艺术、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中国古代的科技、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中国古代的婚丧风俗、古代的节目等等都与农业生产、农业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有人甚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农耕文化。认识到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古代在东亚地区是传统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文明程度最高的地区。在西方文明传入之前,中国的农耕文化曾经征服了周围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印度支那半岛和东南亚各地。中国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辉煌的农耕文化。

当然我们也应当清醒的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或者叫中国农耕文化,既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又是我们沉重的包袱。比如,依照中国传统,过春节是中国人的习俗,也是一年当中最大的节日。但这种节日是农业区、农耕经济下的产物。在现代高度工业化的城市愈来愈多的人感到春节是个负担。驱鬼、祭祖、吃年饭、守岁等传统活动已经在现代春节中显得极不和谐。难怪青年人喜欢过洋节日。
地板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15:51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运用层层剥笋的方法加以解剖和理解:

首先,我国的地理环境有强烈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人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比如河北一带的燕赵文化、山东一带的齐鲁文化,湖北一带的楚文化和陕西一带的秦文化等。在边疆地区,既有东北、内蒙边陲的守卫者。又有西北部的拓荒者。还有西南部的主人。这些不同地域的中国人,有着不同的民族、宗教、语言、风俗习惯。仅以丧葬为例就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回族,不用棺材而用白布包尸,实行土葬,藏族则通行天葬,又称鸟葬,即将尸体送到山间切成小块,然后放在高台上让秃鹫吃掉,他们认为这们死者可以升天,这说明,不同的民族和不同地域的人有着不同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其次,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也有很大的影响,也  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如秦岭一带,在道路没有开辟之关,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非常困难,而他们与西南境外的联系却很早就开通了。东南沿海地区与中原的交通极其艰险,所以他们的海上交通比内陆地区要发达的多。

第四,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开放、对国与国的交流确实有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迈着比内地更强有力的步伐得到了飞速发展便是例证。深圳、上海的开发,就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那么,中国的地理环境究竟是有利于开放还是有利于封闭,应该结合地理环境做具体的分析。

首先,我们应当承认我国的地势是比较封闭的,西高东低的地形,大部分是高原、平原和戈壁沙漠,只有东南是海岸线,三面封闭,一面环海,从地图上看得很清楚。

其次,自然地理环境并非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标准条件。西汉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二是东汉班超重开丝绸之路,,使西域南道出现了“大漠无兵阻,穷边有游客”的景象,三是唐玄奘不远万里到佛国印度取经,这些人所行路线都是从长安取道西行而直达国外的,同样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当然也有沿海而行的人。比如唐代的高僧鉴真四次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另外,明朝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也是沿海而行的,所以说,海洋并非开放的唯一途径,地理环境并非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

事实上,造成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局面的真正原因,是中国人的优越感和保守封闭的思想意识。所以,改革开放的最大阻力应该是这种思想观念,而不是什么所谓的大陆地形。

复习题:

1、中国历史地理环境有哪些基本特征?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多样化有何影响?

3、简述历代疆域及行政区域的变化情况。

  思考题:

1、造成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章   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4学时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转移

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共有七千多处从这些文化遗址上我们可以发现,早在四五千年前,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是黄河中游地域。处于黄河中游。仰韶文化(河南)和龙山文化(湖北)遗址,表明了华夏民族的祖先从渔猎而向农耕生产过渡的历史风貌。从仰韶遗址和龙山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足以证明这一点。(农作物,农具等)

从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屈家岭文化而后钱塘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浙江余姚遗址上,人们发现我们的先人的农业生产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近几年人们从江苏一带的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人工栽培的稻谷,其农业生产技术,远比河南仰韶文化的农业技术水平要高。农业工具也更灵巧。说明了中国的农耕区曾从黄河流域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的转移,(北方战争,生态恶化)隋唐以后,长江中下游区域迅速成为京都及边防粮食、布帛的主要供应地,“东南财赋”与“西北兵甲”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根据考古发现和专家们的意见,在远古时代至隋唐以前,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达到较高的水平,历代国都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多设在这些区域。比如西安,唐以前有13朝国都(包括咸阳)定于此。唐以后,中国农耕区的中心,逐渐从黄河流域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转移。有谚语为证:“苏杭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都证明了唐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事实。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和融合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中国北部和西北部以游牧经济为主,而其他地区则以农耕经济为主。东北和西北的游牧民族体魄健壮,勇猛善战,依靠放牧为生,加之地理环境的恶劣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他们经常南下掠夺。甚至匈奴、鲜卑、契丹、女真等北方少数民族南下,还建立过统治中原地区的政权,最典型的是蒙古族和满族建立了元朝、清朝,统治过整个中国。另外,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历史上称他们为“五胡”。此时,少数民族迁移到中原定居的达几百万人。

当然,我们仅仅看到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征服中原是片面的。我们也应当看到,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战争与争锋,客观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争锋从根本上讲是不同于外族的侵略。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对垒,往往以迁徙,聚合,和亲为结局。比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和汉唐时期开辟通西域的“丝绸之路”,可以说是中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精妙结晶。再比如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通婚,促进了西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再比如1644年满族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大清帝国。满族统治中国近300年,八旗驻防全国各地,满族人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遍播海内。满族男人留发梳辫,穿马蹄袖袍,系腰带,于是大清帝国的各族人民都仿效满族男人的服饰,并留长辫子。满族妇女头顶盘髻,穿宽大直筒旗袍。于是各族妇女都穿旗袍。今天,旗袍已经成为典型的东方妇女服饰,风靡全球。可以说袖袍、旗袍和长裤子就是民族融合的产物。

此外,中国的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乃至政治制度,生产方式无一例外都是民族融合的产物,如果细作考证,你就会发现文化互补和民族融合的痕迹(教材118页)。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汇成气象恢弘的中华文化。
5#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16:01 | 只看该作者
三、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中国农耕文明是以农耕经济为主体,但并非只有农耕经济一种成分。在原始社会,我们的先人在从事农业的同时,也从事家畜养殖和制陶,雕刻玉石,玛瑙,象牙等手工艺制作活动,夏朝,商朝,青铜制造有了相当的规模。西周已开始使用铁制农具。青铜制造是手工业生产的重要部门,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西汉时,已重视兴修水利。采矿和冶铁业有了大的发展,铁制品成为主要的生产和生活工具。当时还能制作出带花纹的丝织品,漆器制作相当精美。

隋朝开凿了京杭大运河后,大大便利了交通运输和南北经济交流。另外,隋朝已经能够建造高五层的大船。著名的赵州桥是当时的工匠李春所建造的。

唐朝的经济空前发达,在不少地方设立商馆,进行对外贸易活动。

北宋,南方经济发展较快。四大发明中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都是北宋时期发明和完善的科学技术。

明朝是微露资本主义萌芽的时期,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在丝织行业中,出现了出资经营“机房”的“机户”(雇主)和靠出卖劳动力领取工资为生的“机工”(雇工),机房就是手工工厂。在商业行业中,出现了通过提供原料,收购产品的方式来控制小生产者的包买商,这些都是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

清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多元化经济成分更加繁茂。在丝织业,棉布业,造纸业,冶铁业等行业中,手工工场有增加的趋势。商业资本数额增大,包办商人数增多。对外贸易渐渐集中到广州口岸,丝,茶,瓷器等土特产远销欧美。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是以农耕自然经济为主的,同时农耕经济包容着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包括手工业、水利、采矿、冶铁、纺织、造船、建筑、贸易等。

四、内敛型的海洋贸易(内敛即收拢,而非开放)

海洋事业的开拓,是促进欧洲文明特别是近代文明高度发展的有有力杠杆,但是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进取精神,因此,尽管我国东南面临的是辽阔浩瀚的海洋,但我们没有充分利用沿海的优势,发展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自古以来就不够发达。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指南针和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的发达为我国开拓海洋贸易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内敛型贸易的影响,使得我们大大落后于世界前进的步伐。西方人利用我们的指南针,航海和造船技术,在世界各地探险并进行贸易。

当然,中国古代也有为数不多的海洋贸易,但在海外经济往来中,主要是一种“赐”“贡”的贸易形式,属内敛型的海洋贸易,比如明朝郑和七下西洋,船队满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中国特产,到外国后,都是把这些特产“赐”给当地的国王,同时接受该国的所谓“贡品”,比如象牙、香料、珊瑚、珠宝等特产,并不计较经济得失,属于一种“货换货,二头乐”的友好交往,其政治上互相往来的意义远比经济上的意义重大。

明代中叶以后至清代,东海沿海私人海上贸易有了一定发展,但私人的海洋商业受到了政府的限制和歧视,因此其规模较小,没有形成气候。这种状况是中国农耕经济内向型文化的负面影响。内敛型的海洋贸易阻碍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二十年前,外向型的海洋贸易使得中国走向新的繁荣。现如今,沿海地区的经济都比较发达,而内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这说明我们再也不能走古人的内敛型的海洋贸易的老路了。

(问:商品经济与赐贡贸易有何区别,利弊如何?)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上下五千年,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呈现出以下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一、殷商西周时期,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

商朝是发达的奴隶社会,土地归奴隶主贵族国家所有,耕地划分为方块田,称为井田。所谓井地是将土地划分成“井”字形方块而得名。殷商甲骨文中有“  ”“  ”等字型,较典型的井田上面纵横着道路和渠道,在一定数量的井田外围挖掘壕沟,并将掘出的土堆在沟边形成“封疆”。

西周建立后,仍保持了“井田制”,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意思是全国土地归周天子所有。周王把土地和奴隶赐给诸侯和臣下,并可以随时将土地和奴隶赐给或转赐给别人。各级奴隶主贵族采用井田的方法,把土地分配给自己的奴隶集体耕种。土地不得随便买卖。到了西周后期,逐渐出现了土地交换、转让的现象。总的来看殷商西周时期,属于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

    二、东周之后,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

东周以后,特别市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的发展和荒地大量被开垦,各诸侯国贵族的私田数量不断增加,贵族间争夺公田的斗争也逐渐激烈起来。各国实行了变法和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奴隶主变成了地主;而奴隶和平民则转变为佃农、半自耕农;土地也允许自由买卖。地主则依靠他们的权势,兼并农民的土地。如秦孝公时,商鞅变法,“除井田,民得买卖,”以致出现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与此同时,除了地主、官僚的私有土地外,历代封建政府和皇帝还直接掌握了一部分土地,数量也很大,管理和使用的形式各个时期各不相同。如清初,满族贵族实行“圈地”,出现了大量皇庄。

就个体生产形态而言,自东周以后至清代,基本上都是每个家庭内,男耕女织,以织助耕,或以工助耕、以商助耕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业,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总之,东周以后直到清代,封建的土地私有化和家庭个体生产经营制,在我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三、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对农耕经济具有依附性,缺乏独立性。因此商品经济的变迁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姿态

现列举几个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发达的时期,这就是商品经济的高峰。

第一,西汉的文景之治:当时国家粮仓堆得满满的,朝廷积存在京师的钱有几百万万贯,因多年不动用,串钱的绳子都朽烂了。

第二,唐贞观之治:贞观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在这一时期,监狱常常是空的。人们即使外出好几个月也不用锁门。行旅往来各地,不必自带干粮,随时可以在路上得到供应。连年的农业丰收,使国家极为富裕,国力极为强盛(天降白面,蹈子两头结米的故事)。

第三,唐开元之治。开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杜甫有诗描绘了开元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独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开元年间,物资供应十分丰富,粮价又低廉又稳定。道旁客店林立,招待过往客人食宿。此时的大唐还吸引了大批亚洲及欧洲的商人云集在长安、广州等大城市。

第四,清康乾盛世。即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疆域是在什么时候奠定的?是康乾盛世。中国的人口是在什么时候突破一亿大关的?也是在康乾盛世。在康乾盛世,社会经济发展非常快。首先是耕地面积迅速增加,至雍正时已达到九亿多亩,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农业空前发达。同时,商品经济也有较大的发展,全国兴起了许多新的城镇。

由以上几个盛世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商品经济是波浪式前进的。盛世、治世是几个高峰,当农耕经济较为繁荣,政治较为清平之世,商品经济也随之繁荣。反之,当农耕经济走入低谷,政治腐败,发生战乱之际,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受到破坏。如历史上的东周列国混战、魏晋时的八王之乱、侯景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甘露之变、宋代的靖康之变、明代的三藩之乱,明末清初的战乱都是经济的低谷期。
6#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16:10 | 只看该作者
四、中国古代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古代社会是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围绕着农耕经济,中国传统经济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品贸易三个方面:

在农业方面,经过上下五千年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为世界农业的发展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比如发明农具、发明织布机、兴修水利、培育良种,在当时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蚕桑和茶叶经过历代劳动,不断得到改进,至今中国的丝绸和茶叶仍是外国人最喜欢的中国特产。

在手工业方面,中国古代的瓷器、漆器、青铜器长期风靡于世界市场,造船业和冶炼业曾在历史上取得世人注目的成就。“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的伟大科技成果。这些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鲜为人知的“木牛流马”实际上也证明了我国古代手工业制造方面达到的水平。它是以四条活动腿为特征的、自动行走的木制运输工具。

据1986年11月14日《光明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播映新疆工学院教师王湔,根据古籍于1985年制出了木牛流马复原模型。这个木牛流马“前半部似牛,后半部象马,在人的推动下,步履灵巧平稳,进退自如”。今人制造的需要人推,而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是自动行走的。可见,古人的手工技艺令人大惑不解,说明古人的手工技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在货币经济方面,中国也曾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夏商时代,在都邑设有市井,是供人们交易的场所。市一般设在有墙堡重门防卫的邑内。另外交易一般设在邑中的水井旁进行,井水可供交易的人畜饮用。战国时期交易活动频繁,城市人口增多,市上人来人往。唐宋时期的长安、开封等都是文明世界的大城市,明清时期的工商业集镇遍布全国各地,“府见府、250”,各个府内都有专业商行、米行、屠行、肉行、油行、炭行、染行、绢行、杂货行等到遍布各集镇。在各种交易中,大量使用货币。夏朝用贝币,秦以后使用铜钱。各个朝铸造的铜钱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汉“五珠”、唐“开元通宝”是很有名的。其中,北宋时期还出现了“交子”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总之,中国古代,国内交易是相当发达的。但“重农抑商”意识较强烈,使得货币经济未能得到充分发展。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

十六世纪明朝中叶以后,我国封建社会内部已经开始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当时,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城市,大批破产农民流入城镇,投入手工业作坊或矿井作工。成为领工资的工人。因为城市人口的增加,消费品的需求量也随之扩大,从而扩大了商品流通的市场。这许多因素促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发生。尤其是在丝织业、冶炼业和棉布染整业的手工作坊中表现得比较明显。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苏州那样纺织业比较集中的城市,江西景德镇那样的瓷都。

清代到了康熙后期和乾隆嘉庆年间,资本主义因素又有所活跃,特别是东南沿海手工业较有基础的地区,如苏杭一带的商品生产再度繁荣。手工业和丝织、棉织、造纸、制茶、瓷器、矿业、冶炼等都有超过明末的趋势。同时地区也逐渐扩大到华北、西北和西南。其中如江南的丝织业和棉布染整业,江西的陶瓷业,四川的井盐业,广东的冶炼业,云南的采铜业,等都出现了工场手工业或商人包买主等形式。特别是井盐业和采矿业中雇工很多,雇工靠工资生存。

以上事实都说明十六七世纪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但是,近几年许多学者一直在考察一系列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倍受挫折?为什么当时中国没有跟随同时代的西方文明,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主要有以下几点:

原因之一,是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早熟是指早在秦汉时期土地就可以自由买卖了,唐宋元明清时期主要的剥削形式是租佃式,同时劳役实物和货币地租长期并存,以上各种现象比西欧国家要早得多,所以说:“早熟。”

所谓中国社会经济不成熟是指中国农耕经济受多元化结构的影响,始终未能走上成熟的阶段。比如:明清时期,特别是近代。许多工业和商业是官僚办的,官僚、地主与富商互相转化,官商甚多,表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不是纯粹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一直没有走上成熟的道路。

原因之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明清中叶以后,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工商贸易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但在明末清初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乱,清兵入关后明清官兵之争,使明代后期繁荣的社会经济大幅衰退,这是战乱给经济带来的摧毁。另外,人口增长过快也扼制了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

原因之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最突出的是意识形态的保守性,使得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长不起来。自古以来,各朝代的官僚知识分子信奉的是“重农轻商”、“崇本抑末”,历代王朝包括明清两代,一直认为只有农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而商业活动不能直接生产人所必需的衣食住行。工商业的发展会让人变得奸诈贪婪,会导致社会动乱,所以,正是由于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双重性失调、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的箝制,特别是“重农轻商”的思想限制,才使得中国萌芽于明清时代的商品经济终于未能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发展形成占统治地位的经济主流。



第四节  中国传统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中国传统经济的三个特点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上下五千年,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五千年来,王朝不断更替,战乱时有发生,(汉时吴楚之乱、西晋八王之乱,唐代安史之乱)。中国文化也历经战乱与分裂的洗礼,不断得到充实和升华。以农立国,使得与农业有关的文化十分发达,比如说节气文化、中医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农业文化延续至今,在农业文明阶段,中国文化在世界一直遥遥领先。但到了工业文明时代,中国文化就开始落后了。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首先在思想上,包容百家学说:道家老子,儒家孔子,墨家墨子,还有主张天人相分的荀况,集法家学说之大成者韩非,唯物论者王充,无神论者范缜,主张“公天下”的黄宗羲,反对“独治”的顾炎武,唯物论思想家王夫之等等,都反映了中国文化包容了各派各家学说。

在区域上,中国文化包容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又促使不同区域的文化相辅相成,渐趋合一,比如,陕西的秦文化,湖北的楚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河北的燕赵文化教育等等,都被包容在中国文化里,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如京剧就是融合了多种戏剧的产物,京剧吸引了传统的南北各地的戏曲形式,如南戏、昆曲、高腔等。

在吸收少数民族文化方面,汉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器用杂物、乐器歌舞为中原农耕民族所喜爱、效法。盛唐长安胡骑胡音极盛一时;清代满族妇女的旗袍在全国各地流行。同时,满族也逐渐被汉化,以至后来连自己的文字也消亡了。

在吸收外来文化方面,中国的佛教既有儒道文化的成分,又有外来佛教文化的痕迹。特别是明清之际(十六世纪)的耶酥会来华,显示了中华民族对外来文化也能扬弃吸收。16世纪80年初(明朝末年)耶酥会教士陆续来华从事宗教活动。他们经澳门进入我国。为了减少在华传教的阻力,他们学习汉语,穿起儒者服装,与士大夫交游,并买通宦官,得以进京朝见明神宗,同时献上自鸣钟,万国图等方物,取得在京传道的特权。此后,传教士来华者日众。其中有葡、西、意、比、法、俄、德等国的教士。清朝建立后,继续利用这些耶酥会士的技术与知识,让他们在宫廷服务,为朝廷官员画像、治病,但拒绝他们的宗教。他们除传播宗教外,还暗中从事测绘地图、调查中国物产等活动,为西方侵华作准备。但他们也介绍了一些有关历算、水利、机械、火炮、地理、测量、建筑等方面的知识,他们传进的科学技术,曾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中国人能够有选择地吸收西方文化。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教材45页讲到中国农耕经济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既早熟又不成熟,农耕经济的这一特点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凝重性。所谓凝重性,就是稳重有余,灵活不足,开放不足,保守有余。回顾上下五千年,汉唐、宋都曾有过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时代。元朝在统一全国的同时,就开始恢复海外贸易,但一直处于时禁时开的局面。明代嘉庆年间,沿海屡遭倭寇骚扰,以后葡萄牙海盗商人又在我国东南沿海进行掠夺。明朝政府曾一度封锁全部通商口岸,禁止客商往来。清兵入关后,也实行过“海禁”政策,并三令五申,严禁商民下海贸易,康熙24年,宣布废除海禁,指定澳门、漳州、宁波、六台山四处为通商口岸。乾隆二十二年,又规定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直到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的局面才被打破。由此可见,在农耕经济条件下,中国一直是比较保守的,闭关锁国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显然这种局面与传统文化凝重的保守性格是紧密相关的。这种多年积累沉淀下来的凝重的保守文化,在建国以后很长时期内,仍然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建国后,我们同资本国家并无经济来往,毛泽东时代,我国的对外贸易主要是“赐贡”贸易,改革开放以来才开始互惠互利的贸易。加入WTO后,才会有平等的互惠互利贸易。

总之,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负面的影响。同样,对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既要看到它的积极向上的方面,又要看到它消极颓废落后的一面。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2、结合史例,说明古代商品经济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3、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讨论题:

1、经济发达与文化繁荣有何内在联系?

2、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何倍受挫折?
7#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16:24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2学时)

一、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结构的特点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在介绍“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影响”是本章的教学目的。

二、重点介绍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两大特点:一是宗法制完备,二是专制主义严密。

重点探讨宗法制度和专制制度对中国文化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三、教学效果追记

本章开始可就前两章的内容作个简单的回顾,并由此引出本章题目,以便学生对影响文化发展的地理,经济,政治三大要素进行整体把握。

课堂上重点介绍宗法制度及专制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师生共同讨论其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前两章我们分析了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和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文化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除受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影响外,同时还受到社会政治结构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有两大特点:一是宗法制完备,二是专制主义严密。

这两个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古代政治结构的特点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



第一节     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所谓宗法制度即血缘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解决职权和财产分配,维护世袭统治秩序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根据现存文献和考古资料,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

宗法制度的完备和确立,是西周建立以后的事情。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周公确立的宗法制度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嫡长子继承制。这是一种王位继承方式。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周王室从成立之后推行固定的嫡长子继承制。在整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国王为了保证王位继承有人,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他们的淫欲要求,都采取了广纳后妃的办法。所谓;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国王的正妻所生的儿子叫“嫡长子”,非正妻所生的儿子叫作庶子。对于国王来说,无儿子很苦恼,深恐无人继承王位而政权旁落,但儿子太多也有问题,因为争位的危险也可能造成混乱。为了在思想上和组织上保证国王死后政权的顺利传递,于是从周公开始规定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王位。如果嫡妻无子,就只能立庶妻中级别最高的贵妾之子。

嫡长子继承制的优点在于定名分,即王位早有归属,嫡长子只有一个,只有他有权占据王位,这就杜绝了兄弟之间为争王位而造成的祸乱。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嫡长子继承王位是天经地义,他的贤与不贤不在考虑之列,哪怕他是个傻子照样继续王位。比如公元209年,西晋武帝司马炎死后,他的傻儿子司马衷依照嫡子继承制当了皇帝,称为晋惠帝。惠帝非常傻。有一次,他在花园里听见蛤蟆叫,就问随从,这叫着的蛤蟆,是属于官家的,还是属于私家的?这是毫无意义的问题,只有傻子才会产生疑问。有一年发生灾荒,百姓饿死的很多。惠帝知道后问道:他们为什么非等着饿死,他们挨饿的时候为何不吃肉粥?喝点肉粥不就饿不死了吗?皇帝自然无法掌管朝政,只能有别人代管,于是便引出了八个宗师亲王为争夺中央统治权而进行的连年混战,史称“八王之乱”。由此可见,嫡长子继承制有太多的弊端无法克服,太多的矛盾无法解决,矛盾激化一定程度,就是为了争夺王位兄弟相残。历史上这种例子数不胜数。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不是嫡长子,他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建成,强迫高祖李渊让位。通过弑兄篡夺王位。

这些嫡长子继承制的反叛者,都证明了嫡长子继承制原本想制止兄弟间为争王位而残杀的初衷都没有实现。

二、是封邦建国制

即分封制。是古代国君分封诸侯、巩固政权的制度,这种制度也是周代创立的。周王室灭商和东征胜利后,为控制广大被征服地区,把王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使他们“受民受疆土”,对地方进行分区管理。诸侯在分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天子承担服从王命,定期朝贡,提供军赋,护卫周室等义务。诸侯又按照天子的办法分封卿大夫。卿大夫依此比例分封士。士是西周统治阶级中最低一个阶层,一般要靠自己的技艺和本领为卿大夫服务。这就形成了王封诸侯、诸侯封卿大夫、卿大夫封士的分封制。秦统一全国后,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但以后历代王朝还有不同程度分封,只是性质不尽相同罢了。同嫡长子继承制一样,分封制也是企图以血缘纽带巩固政权。实际上,分封制往往是造成诸侯割据,连年征战不止。如东周列国。

三、是宗庙祭祀制

宗庙是包括天子在内的各级大宗供奉祖先神位的场所。宗庙祭祀制度是为了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度。核心是强调尊祖敬宗,家族本位。据史书记载,周天子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郑玄注说:周制,七庙包括太祖庙一,文王和武王庙二,亲庙四。(亲庙包括高祖、曾祖、祖父四庙)天子祭祀七代祖宗。

宗庙祭祀制度,即祭祀几代祖宗的制度,自周代开始,经过秦汉,曹魏至清代基本上保持了下来。只是有些朝代的宗庙的数量有增减。如王莽祭九庙。唐开元十年立九室——祭九代祖先。

这种宗庙祭祀制度,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祭祀时有严格的程序和隆重的仪式,乐队兴师动众,人员众多)。它对维护宗族团结、维护宗法制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的宗族观念。今北京故宫前左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便是明清的太庙,右侧的中山公园是明清的社稷坛,还有祈年殿、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都是明清皇帝祭祖的地方。中国传统的宗庙祭祀制度不仅世代相传,影响到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宗族意识,而且也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日本人、新加坡人、香港人也很讲究祭祖。大户人家现在仍然设堂室祭祖。近几年港台人到陕西黄陵县皇帝陵祭祖。



第二节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不论政权怎样交替,战乱如何频繁;不管是汉人统治全国,还是北方游牧民族统一全国,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宗法制度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各朝各代宗法制度的模式基本上循而未改,世代相传。

  在相传几千年的宗教制度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家天下的延续。

在中国古代,家天下自周代确立,一直延续到清代,一人得势,鸡犬升天,自古皆然。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史。周代统治天下是姬姓家族;秦朝是秦姓的天下。按照秦始皇的设想,从他开始做皇帝,以后各朝代应当是秦姓的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汉代刘邦曾与大臣们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这种家天下的思想不仅统治者有,就是一般的平民。普通的知识分子也受其影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之所以在整个一部著作中扬刘抑曹,把刘备看作正宗,无非是站在刘氏江山天经地义的立场上来演义历史。西汉末年农民起义时觉得自己争天下理不直气不壮,于是去找西汉皇室的后裔作为自己的旗帜;绿林找来刘玄,赤眉找来刘盆子,因为起义军也认为汉是刘家天下,应当刘姓作皇帝。唯有《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喊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

家天下的主要特点是:一姓家庭统治一个朝代,只要这个朝代不灭亡,这个家庭就一直统治下去。

姓秦的秦国传了三代,姓刘的西汉传了12代,姓司马的东晋传了11代,姓杨的隋朝传了两代,姓李的唐朝共传21代;姓赵的宋朝传了九代;蒙古族姓铁木真的元朝传了9代;姓朱的明朝传了16代;满族姓爱新觉罗的清朝传了13代。由此可见,中国历史,就是一部部家族统治史,一个家族接一个家族的长达二三百年(清),短则十来年的统治(秦)构成了中国的政治史。

家天下的统治有许多弊端,一人得势,鸡犬升天,而且世代相传。宦官专权,垂帘听政时有发生。这种家天下的思想流毒甚广,至今仍在某些人的思想上打上了深深的铬印,毛泽东去世后,江青想当主席。朝鲜金日成去世后,其独生子继承了他的位置。

第二,封国制度不断

封国制度本是西周宗法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废分封,建立郡县。汉代却又采纳分封制。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仍然沿用了分封制,只是叫法不同而已。皇帝的家族和亲戚一直享受封邦建国的特权。历代皇帝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把自己的家族和亲戚成员分封到某个地区作官。这种制度保证了权利集中在一个血缘家族之中,同时也存在着容易引起叛乱等弊端。

第三、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整个中国古代五千年,战争、动乱时有发生,战争和动乱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一个旧家族的灭亡和随之而来的新家族的诞生。各朝各代,都有一些豪门贵族和大的家族在产生、在发展、在扩大。

汉代,据史书记载,出现了一些政治上拥有巨大权利,而且广占良田的大家族。汉末政治家仲长统曾描述过这些大家族的气派(62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王导家族势力极大。以致于在东晋司马睿登上皇帝宝座时,拉王导同坐,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只是王导坚决推辞才未成。东晋时流传“王与马共天下”的谚语,如实的反映了王导家族势力的强大。此时,顾荣、贺循也是江南著名家族,建有豪华的私人园林,权势很大。

以后各朝,尤其是宋代以后,豪门大族不计其数,他们虽然不属皇姓,但权势极大,有自己的庄园或园林。有大量的土地,享受着荣华富贵,且历代相传。如红楼梦里写了四大家族: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这是写的南京有四个豪门大族:贾家是皇亲国戚,史家和王家都是金陵的大官僚,这四家是清代有名的势力极大的豪门大族。解放以前,民国时期,中国的四大家族是蒋、宋、孔、陈。由此可见,上下五千年,各朝代家族制度一直长盛不衰。族权和神权,政权和夫权一起统治和束缚着解放前的中国人民。

另一方面,家族制度在经济领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中国的“老字号”企业几乎都是某一个家族承办的。如“乐仁堂”、“荣宝斋”,都是家族企业。现在,我们要发展私人企业,私人企业也大多是家族企业。家族制度运用的好,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为这是最佳的利益共同体。

第四,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 机构方面的共同性。《诗经·小雅·北山》中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意思是天下每一寸土地都是国王的,每一个臣子都是国王的臣民。

家国同构的格局导致了“忠孝相通”, 孔子的弟子有子曾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就是把对家长的孝和对国家的忠相提并论。孝敬父母就是忠顺皇帝,忠顺皇帝就是孝忠国家,忠孝同义。这种宗法制度下的产物使得许多中华民族上许多爱国英雄以忠于皇帝为初衷,以忠孝国家为结果。齐国管仲,秦相李斯,西汉萧何,汉朝誓灭匈奴的霍去病。蜀国诸葛亮、唐赤心平叛的郭子仪,抗金名将岳飞……,都是在“家国同构”的社会里,既孝忠皇帝又热爱祖国的英雄,既是为国捐驱,又是为皇家献身。《水浒传》里的孝义黑二郎宋江骨子里也是忠于皇帝,报孝国家的,在招安之后,替国家镇压方腊。



第三节  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一、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

专制制度属于上层建筑,是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首先把中国与欧洲的同时期的政治体制加以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专制制度的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所谓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是与一定的国体相适应的,比如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多采用君主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等。

古代中国与欧洲政体有以下差异(区别):

第一,欧洲王权一开始就有一个宗教势力与之抗衡,从古代埃及、罗马一直到中世纪,宗教势力对王权形成巨大的冲击,而中国的神职人员只是统治者的奴仆,宗教常常为统治者服务。因此,中国的王权没有与之相抗衡的阻力,能够长期延续。

第二,欧洲多元经济结构(尤其是工商业海上贸易),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人们的眼界开阔,民主意识强,因此冲击了王权专制,而中国的农耕经济使专制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第三,欧洲的君主专制在维护封建贵族利益的同时,也鼓励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而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则极力维护农耕经济,压制工商业发展。“重农抑商”发展农业,抑制商业。

正是由于以上三个不同,使得中国的君主专制能延续数千年。中国历史从踏入文明门槛的那一天就进入了专制社会,这种专制社会的阶级基础是奴隶主和地主,所依赖的经济基础是小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统治者普遍采取对工商业和贸易压制的态度,“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统治者的基本国策。我们明白了中国与欧洲政体的不同,有助于把握专制主义的特点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二、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第一,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

中国的君主专制主义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数千年。它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延续到清末。其社会基础是封建宗法制度,核心是君主专制集权的皇帝制度。皇帝握有国家最高权利。凌驾于一切臣民之上。并终身享有这一特权和地位,传之于子孙。君主专制的支柱是庞大的官僚集团和军队,以及宣扬君主神化和君主至上的宗教势力。在武力的征服下,宗教往往也不得不为君主专制服务,宗教的教义必须符合统治者的利益。历史上的“三武灭佛”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三武灭佛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与佛教的斗争。佛教自西汉传入我国,兴起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繁荣于隋唐。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几个皇帝灭佛的事件。最早的是北魏初期的魏太武帝,他自以为是皇帝的子孙,不相信“胡神”(佛),在经济上为了与寺院争夺榨取对象于公元446年下令灭佛,杀和尚、捣毁寺、塔、烧毁佛经、佛像,并严禁佛教流传。但他死后佛教又复活了。到了北周即后周武帝时,又下令灭佛。北周武帝吸取了魏太武帝灭佛的教训,在灭佛前,亲自主持召开了七次会议,为禁佛灭佛大造舆论。公元574年下令禁佛、灭佛。宣传“佛不净”,命令和尚一律还俗。没收寺院的土地和财产。当时僧尼还俗达二百万多万人。951—958年北周(后周)废佛寺3336所,毁佛像铸铜钱。俗传此钱能治病助产,算卦机灵(“周元通宝”)。到了隋唐时期,佛教又重新繁荣起来。唐王朝中后期,有些寺院的方丈拥有众多的庄园,养了大量奴婢。比如河南少林寺,有个柏谷码庄,是少林和尚经营的庄园,占良田四十顷,还有水碾一座,简直成了地主庄园。唐武宗为了恢复专制主义,反对割据,于公元845年下令灭佛。捣毁大小寺院四万四千六百多所,给寺院庄园经济以沉重打击。还俗僧尼六十六万零五百余人。从此佛教在中国逐渐衰落。在武力的征服下,佛教势力受到致命的打击。三武灭佛的事例,说明古代皇帝往往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

第二,农耕经济基础稳定

君主专制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农耕经济。因为没有广大农民的存在,也就没有封建统治。所以历朝历代曾进行过一系列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改革。如商周井田制、曹魏屯田制、西晋占田制、北魏均田制、唐朝租庸调和两税法、明朝一条鞭法、清朝摊丁入亩,这些制度的建立,都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农耕经济。君主专制依赖于农耕经济,君主专制在农耕经济下愈演愈烈。

第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集权制度,从总的趋势上来看是日益强化。

秦始皇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秦始皇设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和九卿辅助皇帝料理国事。其中三公:丞相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主管军事。秦汉之际,三公、九卿辅助天子料理朝政。皇帝又常常和三公九卿发生矛盾。说到底都是因为皇帝对三公九卿不放心,企图实行绝对的集权统治。

魏晋以后,随着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建立,三公九卿的权力逐渐被代替和分割,到了隋唐,三省六部替代了三公九卿(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执行各项行政工作。明代的内阁,清代的军机大臣都是皇帝的办事机构。

从秦代的三公九卿到清代的军机处,国家的权力机构不断变化,主要是为了实行皇权专制统治,一旦原有的办事机构失去控制,皇帝为了把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会另外更换机构,并委之以亲信。

作为对君主专制的补充,我国古代的办事制度也是采取回避制度,也就是在办理案件时,涉及到的亲属不得参与,这种制度对西方的文官制度曾有一定的影响,但总的来看,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弊大于利,权力绝对集中,重人制轻法制,缺乏必要的民主机制。

第四,对人身控制严密

中国古代对平民百姓的人身控制主要是通过严密的户籍制度和颁布有关法令来实现的。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开始有了户口和土地管理制度。西周金文中在记载人民臣仆奴隶数量时,除了以“人”和“夫”为计量单位外,还出现了以“家”为单位的统计法。公元前548年,楚国对管辖的土地、兵卒、车马数量进行过统计调查,并编成册籍。战国时各国普遍采用了以25家为一社的“书社制度”。秦献公时,建立了“户籍相伍”的制度,商鞅变法时,实行“什伍连坐法”,规定:五家为保,十家为连,一家有罪,如不检举,十家连坐。汉代公元206年刘邦率军队入咸阳,萧何先收取秦的户籍地图,从而掌握了境内的户口,土地的基本情况。唐代规定居民自报年龄及田地面积,由官府编成薄册,“每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元明清时期的户籍制度又进一步,户口的类别更为复杂,根据居民的职业、民族、宗教、阶级身份以及所纳贡赋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户别。以此来平均徭役负担,作为征发赋役的根据。

历代户籍制度和法令,使居民失去了流动的可能,国家便可以按郡县、乡里、什伍系统来征收税赋、摊派、徭役、和兵役。帝王的指令很畅通的达到每一个家庭,对每一个人身的控制就轻而易举的实现了。于是世世代代的百姓就成了世世代代不离故土的顺民。所以说,中国人缺乏冒险精神的原因就在于此,不能或不愿出门闯世界。

三、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在传统社会政治结构中,宗法制度和君主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制度的正面影响是:

1、使中华民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上至群臣,下至百姓,既要忠君又要报国。

2、在严密的人身控制之下,人们只能生活在一定的圈子内,处理好人际关系,处理好家庭关系,成为人一生中的主要任务。

3、在宗庙祭祀制度的熏陶下,各层人士都得尊祖敬宗。讲究家族团结。总之,在专制性很强的中国政治结构的环境中生活,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加强了。国家利益、君主利益至上的观念被强化了。千百年来,中华文化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重人情而轻国法,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义轻利、重道轻器的特点。

以宗法制度和专制制度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也是相当大的,主要表现为:

专制主义缺乏民主,使中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这是造成中国人奴性化人格的根本原因。中国人往往对个人(主要指统治者)的权威和权力存有盲目的崇拜心理,因此“官本位”现象一直是困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严重阻力。 “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以及“存天理,灭人欲”等封建枷锁使人的个性解放受到极大的束缚和阻碍。狭隘的自身自利的小农意识又使得中国人缺乏进取意识,自我满足,妄自尊大。

以上三章介绍了中国文化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和发展环境,包括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三个方面,研究这三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也有助于了解我们自身存在的缺陷、劣根性以及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思考:

    *1、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有那些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2、宗法制度包括那些内容?

*3、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有那些特征?

     4、君主制度有那些特点?
8#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16:37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6学时)

一、教学目的

依照时代先后,介绍历代文化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从纵向上把握各个朝代文化的特征和成就。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来胧去脉。为学习中编内容各专题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

本章为上编的重点。每一节都有教学重点。(1)上古时期重点介绍中国文化的产生背景,原始观念文化;(2)殷商西周时期,重点介绍文化从神本走向人本,周人的文化维新;(3)春秋战国时期重点介绍,诸子百家兴起的原因及其学派特征;(4)秦汉时期重点是文化的统一和宏阔的文化精神、辉煌的文化成就;(5)魏晋时期,重点介绍此时的多元文化(二学二教)及文化成就;(6)隋唐时代,重点介绍唐文化繁荣的背景及气魄,唐代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7)宋元时期,重点介绍宋代的雅与俗,宋元时期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元杂剧的文化意义;(8)明清时期,重点介绍明清两朝对古典文化的大总结。

     三、教学效果

    1、 紧密联系学生己掌握的有关历史、文化知识,加以提练和深化,合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有一个纵向的把握。

2、如有条件,可运用投影仪展示图片。

     3、加强课堂提问,让学生回顾己学过的知识。

4、布置书面作业(论文)



第一节   上古:中国文化的产生

上古是指几百万年以前,至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阶段。(殷商之前)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我们可以把上古界定为:170万年前至殷商的4000多年前这段时期。野蛮时期和蒙昧时期不包括在内。   

一、中国人的起源:

文化的实质。广义的文化是指“人化自然”,或叫“自然的人化”,因此有了人就有了文化。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文化史,中国文化的起源应该从中国人的起源说起。  

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猿人”。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出土了两颗早期人类的牙齿化石和一部分遗物。经科学家研究,元谋人距今已有170万年。元谋人更象古猿。他们在密林中采摘果实,追猎野兽,还能蹒跚直立行走。

1927年以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内陆续发现了不少猿人的牙齿、头盖骨、肢骨等化石,这种猿人被称作“北京猿人”。在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为了抵御灾害和获取生活资料,不得不几十个人结成一个群体,在一起生活,形成原始群。他们白天采摘果实猎取野兽,到晚上返回龙骨山的山洞里,边烤火边休息,边用简单的语言和手势交谈。

1933年,在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发现了距今1.8万年以前的人类遗骨化石。这种人被称为“山顶洞人”山顶洞人比北京猿人有了很大进步。山顶洞人的文化生活比较丰富,有了装饰品。

根据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的研究结果,中华大地出土的大量人类遗址以足以证明人类起源的各个环节。根据人类学分类,中国人属于蒙古人种,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的特征。      

在古代人们对人类的起源是缺乏研究的,于是就有了盘古开天地,女娲团土造人的传说(《淮南子》、《山海经》)

二、原始物质文化

原始物质文化是指原始社会人化自然过程中所创造的实体文化。我们可以把原始物质文化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加以介绍:

旧石器时代,相当于人类历史上从原始群到母系氏族公社出现的时期 。共经历了大约二三百万年。主要特征是猿人使用的工具是简单加工的石块。中国猿人在那个时代的工具主要是用石英岩和燧石制成的大型砍砸器、小型尖状器和刮削器。另外北京猿人已经熟练的使用火。能使用天然火,这是北京猿人征服自然、人化自然的重要本领。火能用来躯寒照明,围捕猎物,还可以烧烤食物,熟食能促进身体和智力的发明。火的使用标志着人与动物的最后诀别。

新石器时代,开始于公元前7000年。中国人广泛使用经过磨光或钻孔加工的工具器型有石斧、石刀、石铲、石凿和石梨等。粗糙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有七八千处其中最显著的类型有许多(75页)。

这些著名的文化遗址在整部教材中反复出现,需要我们有所了解。下面我们到其中一个文化遗址转一转:

现在,我们来到了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墓葬里一个男子伸直肢体仰面而卧,旁边一个女子侧身曲肢面向男子。这说明当时的社会已实行一夫一妻制。男女合葬,男子在社会生活中占统治地位。接着我们还能看到遗址中大量的谷壳谷粒,家畜骨骼,显示出当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景象。我们还能看到出土的多种新型生产工具。

近日,在大汶口文化遗址又有新发现:出土了不少人的头骨。奇怪的是这些头骨都没有上门牙,而且下牙染成黑色。这有什么讲究呢?据考古专家考证,先人们把上门牙打掉可能与他们效法反刍动物、对牛的崇拜有关,因为牛没有上门牙,下门牙染成黑色是因为他们认为洁白的牙齿是不美的,这和他们的审美观念有关。归根到底,人们打掉上牙,把下门牙染成黑色都是与他的观念文化紧密相连的。

三、原始观念文化

原始先民的观念文化主要可以从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和原始艺术上看出来。通过先民遗留下来的崇拜物和艺术品上可以看出原始先民的观念文化。在原始先民宗教崇拜的对象方面,大致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

(1)自然崇拜: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在仰韶、屈家岭等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有不少表现太阳图形的纹饰。也有以动植物和自然物形象为纹饰内容的。这些反映的就是原始先民对大自然的崇拜。自然崇拜对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

(2)生殖—祖先崇拜。先民对自身的繁衍非常关注,由此产生帜热的生殖崇拜。而且,生殖崇拜与祖先崇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殖崇拜根源于祖先崇拜,祖先崇拜包括对女性和男性的崇拜。女性被先民认为是繁殖人种的决定因素,因此,人们把女性作为创世神、始祖神加以顶礼膜拜。后来,随着男性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便转向了男性崇拜。

(3)图腾崇拜:图腾是印第安语“它的亲族“词的音译。图腾是指原始人认为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想象出来的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并以他作为整个氏族崇拜的对象,与自然崇拜和生殖—祖先崇拜相比,图腾崇拜是较为高级的宗教形式,这种原始宗教是原始时代观念文化的主流。

在原始观念文化中,原始艺术也有长足发展,主要艺术形式是原始彩陶、陶绘、原始雕刻,原始岩画。

四、原始社会组织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古时代主要有婚姻关系,氏族关系,其组织形式包括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

   (1)就婚姻关系而言,在原始社会,中华先民经历过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血亲杂交(群居杂婚,母子、父女也可能有性关系、导致人口繁殖能力和体质低下)

其次是:血缘群婚(形成血缘家族的婚姻关系称血缘婚)

再次是族外婚(禁止组内群婚,本族的人必须同别人的氏族公社实行族外群婚。在母系氏族社会,是一群外族男子嫁到另外的氏族姐妹的家中,在父系氏族社会,是一群外族姐妹嫁到本族的男子家中)

婚姻关系的不断变化,证明人类逐步走向文明。

②就氏族关系而言,经过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

母系氏族是以母亲的血缘关系结成的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在母系氏族社会里,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大致说来,母系氏族社会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女娲氏、庖牺氏、神农氏、有巢氏、燧人氏都是母系时期中华先民创造的神,其中后代称谓的三皇,即地皇神农氏、人皇伏羲氏、天皇燧人氏,即生活于这一时期。

父系氏族社会是以父亲的血缘关系为中心结成的原始社会晚期的基本单位。随着男子劳动地位的改变,使他们逐渐取代了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支配地位。在父系氏族社会里,人们按照父亲的血统确定亲属关系。父系氏族社会大约产生于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早期。传说中的五帝(77页,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就生活在这一时期。尧舜禅让是这一时期制度文化的折光。(许由洗耳)禹的时代开始了“夏文化”的进程,其特征是(1)工具形态由石器、陶器过渡到青铜器;(2)农业生产己有相当发展;(3)私有制确立;(4)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建立起来。

五、上古文化分布:

我们知道,在中华大地上大量发现了上古时期的文化遗址。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文化史学家对上古文化分布的划分众说纷纭。我们依据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及神话传说将上古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分布,划归为三个文化集团:

(1)华夏文化集团。包括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分布区。它发祥于黄土高原、后沿黄河东进,散布于中国的中部及北部的部分地区。黄帝、炎帝就生活在这个区域。黄帝和炎帝是传说中的中国原始社会晚期的两个部落首领。他们的部落原先都居住在今天的陕西境内,后来沿着黄河两岸向东发展到达今天的山西、河北、河南、山东一带。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共同祖先。黄帝墓在今陕西黄陵县。中国人和海外华侨、华人经常到华夏文化区拜谒。

(2) 东夷文化集团:大致在今山东、河南东南和安徽中部一带,即大汶口、龙山文化和青莲岗文化江北类型分布区。射日的后羿就生活在这个生活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故事,后人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日日心”的诗句)。蚩尤也生活在东夷文化区域内(涿鹿大战,黄帝和蚩尤)。

   (3)苗蛮文化集团:主要活动在湖北、江西一带,即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分布区。东部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也可归入此文化区。传说中伏羲、女娲都生活在这个区域。传说伏羲、女娲是一对兄妹,他们相婚而产生了人类。又传说女娲曾用黄土捏人,炼五色石补天,折鳌足用以支撑四极,杀死猛兽,治理洪水,使人民得以安居。又传说伏羲教民结网,从事渔畜牧。八卦也是由伏羲创制的。

以上三个文化集团经过多年征战,最后由华夏文化集团占据了统治地位,从此,华夏族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一直成为中国人的象征。(华夏族的形成请参考教材87页。)

华夏族的最终形成大约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在长达500多年的时间里,经过几百次的兼并战争,以华夏为主体的中原民族与周边各族不断融合,在语言文字、生活方式、政治制度、礼仪文化等方面,其他区域的文化与华夏文化趋与一致。就文化区域分布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不存在上古时期的东夷、苗蛮文化区域,华夏文化集团在中华大地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这些都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在远古时代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它从公元前1300年开始。共传14代17王,历时约500年。夏朝的社会组织结构方式、婚姻演进方式,经济生活方式,以及包括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巫术等精神生活,都和其它民族的原始文化大体一致。故此,夏朝的文化发展历程不作专门介绍。此外,夏朝人生活的确切年代尚在考证之中,夏朝的历史大事也无准确的史料可考。

一、殷商神本文化

商朝是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凭借商代的甲骨文,人们能够对商朝的历史进行更多的了解。

商部落原是一个活动在山东半岛渤海湾的从事畜牧业生产的部落。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长期流动不定的商族多次迁都。到盘庚(商代第十代君主)在位时,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所以历史上又称商王朝为殷商。据考古所及,南越长江,北达辽西,西抵陕西,国土面积大大超过了夏王朝。

殷商文化非常发达,有5000多个单字。商代的历法也很进步,甲骨文中有关于天文现象的记载。此外,商代的青铜器和古都建筑都标志着殷商的商人文化也有相当大的发展。

商朝的文化观念,集中体现在“尊神重巫”,表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比如,国家大事都要由巫师占卜决定,并常常举行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来表示对鬼神的敬意。祭祀时要用许多牲畜,在上古还有用活人祭祀的现象。商周之际以神为本的文化开始了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过度。

二、周人的文化维新

周部落原来活动在渭河流域,周的始祖是姬弃,后经周文王姬昌广求人才,四面征战,统一了一些部落,周武王姬发继位后,在河南孟津与800诸侯会盟,兴兵灭商。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256年,周朝存世约800年,共传30代37王。商周的分界是公元前1046年。

电视剧《封神榜》反映的就是周王灭商的过程。

周王朝建立后,进行了一系列文化维新。(周代的文化维新表现在哪些方面?主要内容是什么)

(1)确立了宗法分封制。周朝为了有效地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分封姬姓贵族子弟和功臣、还有殷商后代(兴灭国、继绝世的文化传统)到各地去建立政权。西周初年一共分封了71个诸侯,其中姬姓的达53个之多。另外,规定周天子的王位和诸侯的封爵由嫡长子继承。

    (2)确立了礼制。就是周公着手建立的周王朝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这些典章制度主要见于《周礼》一书。周礼的内容丰富多彩,最重要的是确立了君臣的礼仪原则。一是“亲亲”,贯彻血缘宗族原则,强调父子、兄弟关系来维系宗族,二是“尊尊”,执行政治关系的等级原则,分清君臣上下的等级。共宗旨就是要“别贵贱,序尊卑”。体现君臣、父子、兄弟、夫妻的上下尊卑之别。

周礼的形式为“仪”,即各种礼节和仪式。依照周礼各级贵族祭祀、用兵、朝聘、婚丧都要遵循合乎其等级身份的礼节仪式,(分吉、凶、军、宾、嘉五礼)。比如各等不同的贵族应乘几匹马拉的车,祭祀时应使用什么乐队都有严格的规定。

周代的礼制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当时各级人士政治、经济、社会、家庭生活各种行为规范的准绳。它为后世各朝各代的统治阶级所推崇,特别是得到了后世,儒家对其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光大,使其以强劲的力量规范着中国人的生活行为、心理模式和是非观念。中国传统的“礼文化”或“礼制文化”,即创制于西周。周人推行的种种典制,实质上无不渗透着一种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其要旨在于“纳上下于道德,而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团体。”他们提出的“天命靡常,唯德是辅”、“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等重要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主义、民本主义、忧患意识乃至“天人合一”的致思趋向的最根本的源薮。

三、夏、商、周文化的成就:(插入内容,可以不讲)

第一,在天文、历法和医学方面

相传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就已经有了历法,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就来源于夏朝。到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商朝的历法中还有农事的安排,告诉人们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收获等等。夏朝时古书记录了我国最早的一次日食。

在医学方面,商朝的文字里,记载了16种疾病,周朝已经有了医学分科,如内科、外科、营养保健和兽医等,商朝文字里有关虫牙的记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牙病记录。商朝的名臣伊尹,也是一位名医。他发明了煎药,首创用汤药治病的方法。商朝的外科医生,已经使用手术刀一类的器械。河北藁城的一座商朝墓葬中,发现了一个漆盒,里面装有一件形似镰刀的工具专家认为是用来切腐肉、肿瘤或放血的手术刀。

第二,青铜艺术方面

商周的青铜器,有各种动物和怪兽的形象,造型美观,形态生动逼真。商朝的四羊方尊造型雄奇、工艺高超,是青铜器中名闻中外的精品;商朝的玉器也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安阳妇好墓出土的一对玉象,形态逼真,活泼可爱;周朝的青铜礼器最有价值,如商代的司母戊大方鼎。

第三,音乐和舞蹈

夏商周几代都很重视音乐和舞蹈。传说中舜作的《韶》乐在夏朝盛行,这是一种既可歌唱又可伴舞的音乐。春秋时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一直沉浸在优美乐声的回味中。商周时期的乐器己有不同种类,有打击乐器钟、磬、鼓等,西周时有成套的乐器,音乐有表现大禹治水的大型歌舞《大夏》和表现武王伐纣的《大武》。

第四,在文字方面,商朝的甲骨文和商周时期的金文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革命。



第三节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从周平王迁都(公元前722年)到秦始皇统一中原(公元前221年)这500多年间,习惯上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476年以前为春秋时期,这段时期同孔子所编的鲁国史书《春秋》的时间大体上差不多。公元前475年到秦统一中国为战国时期。在春秋时期,诸侯各国“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战国时期发生大小战220余次,因此春秋和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与变革的时期,就是在这动荡与变革的时期,中国文化却奏起了辉煌的乐章。有关专家总结了中国历史,发现动荡与变革时期,是人们的精神发生变化的时期,是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也是为各门艺术提供最佳素材的时期。因此动荡出文学,动荡出艺术,动荡出辉煌的文化似乎成了一个规律,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辽夏金元时期都曾产生了辉煌的文化。而安逸、舒适的生活可能意味着思想的僵化,文学和艺术的衰退,文化的堕落。我们在这里称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是文化史家借用了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提出的概念。其主要含义是当时诸子百家创造的各个学派,使得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国民族文化从此大致确立了。主要依据有(1)在社会生产力上,由青铜时代进入了封建社会。(2)在民族方面,以华夏为主体的中原民族与周边各族不断融合,形成了华夏族。(3)在文化上进入了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哲学思想尤为活跃,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什么能达到中国文化的颠峰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由于战争不断,在战争中衰败的诸侯大臣们,他们畜养的家庭文人乐师流落四方,促使了学术下移,形成了从“学在官府”到“学在四夷”的转变。因而形成了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互相争辨成为可能。

第二,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士阶层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生活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从此形成。在周代,统治者分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是处于最低层的统治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再加上诸侯争霸,渴求人才,养士之风大盛,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战国“四君子”即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在当时都是以培养贤士,用人所长而闻名。

第三,激烈的兼并战争,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在相互兼并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传播和影响,各种不同的新文化应运而生。

第四,竟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学术环境活泼浓厚,滋养了不同的文化学派。

第五,宫廷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也进一步促进了当时诸子峰起,学派林立的局面。

正是由于以上几个原因,所以在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参考教材第83-84页)。

二、百家的兴起及其学派特征:

所谓诸子百家,“诸”是指各个;“子”是对“士”的尊称,百家是指学派林立的现象。西汉司马谈将诸子百家概括为“儒、墨、道、法、名、阴阳,六家”,刘歆又补充了“农、纵横、杂、小说”四家,形成了十家有影响的学派。各学派都有自己鲜明的观点和特征,我们主要介绍其中最有影响的四家。
9#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16:52 | 只看该作者
(一)儒家

1、孔子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 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家世: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候家转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按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候,“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与颜徵在婚,生孔子。

孔子生平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声名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赋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受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抑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求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2、孔子思想内容



       孔子面对春秋末期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汲取夏商的文化营养,继承周代的文化传统,创造了以“仁”、“礼”、“中庸”、“教”与“学”为主要内容,包括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内的完整学说。孔子的学说内涵丰富,自成系统,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弟子辑录而成的《论语》一书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学说,是研究孔子及原始儒家思想的最直接也最可信的资料。

(1)“仁”

“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孔子以前已有“仁”的概念,但孔子丰富了“仁”的内涵,升华了“仁”的意义。

孔子的“仁”,其内容有四个含义,一曰“仁者,人也。”认为“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二曰“仁”即“爱人”(《颜渊》),并进一步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为“仁”,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这是一种深刻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于孔子思想学说的各个方面。三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他认为政治的最高境界是以“仁”治天下,象尧舜一样“南面而己。”他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对个人修养,他主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教导学生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向“仁”的方向努力。对于为政施治,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爱护,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其所谓“德”,就是“仁”的精神体现。他又提出“道(治理)千乘之国”的基本原则,是“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他称赞管仲“如其仁,如其仁”,就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不以兵车”之力。他称颂“殷有三仁焉”,指的就是“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他们都强烈反对殷纣王的暴政(《微子》)。子张问“仁”,孔子更具体指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因为“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五者的出发点,都建立在对人的尊重关心和体谅上。四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他倡导以“孝悌”为基础的伦理观念,指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学而》)。甚至“仁”的精神也渗透到他的教育思想当中,提出“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指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孔子在倡导“仁”、“德”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一种“大同”的社会理想,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这种“大同”的社会,实际上就是“仁”的精神得到充分而全面体现的社会。“大同”的理想难以实现,孔子退而提出“小康”社会的理想:“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刑仁讲让示民有常……是谓小康。”(《礼记·礼运》)这是初步贯彻“仁”的精神的社会。

(2)“礼”

“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由来已久。孔子曾经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还说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孔子认为,到了周代,“礼”发展得最完备,因此,他最为崇奉的是周礼。在孔子看来,“礼”是从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在《礼记·哀公问》中,他明确指出:“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所以,他认为讲礼,更重要的不在于形式,而在贯彻其内在精神。他曾感叹地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当林放问礼之本时,他回答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

“礼”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军旅、冠婚丧葬、朝聘、会盟等等方面的礼节仪式。孔子认为,注重“礼”的内在精神固然重要,而内在精神终究还要靠外在形式来体现。所以对这些礼节仪式,孔子不但认真学习,亲履亲行,而且要求弟子们严格遵守。他教育颜渊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理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对于违背礼法原则的行为,他总是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抵制。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对礼的僭越,他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他批评“管仲之器小哉”,“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他讽刺地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八佾》)宰我欲去三年之丧,他斥之为“不仁”(《阳货》)。他教育弟子的基本原则,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颜渊》)。因为“礼”的内在精神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和每个人的地位名分又是相通的。行为上恪守自己的名分就是守“礼”,越出自己的名分就是违礼。因此,孔子不但明确提出“正名”的主张,而且还通过编修《春秋》,对种种违礼僭越的行为进行了讥刺贬斥。

“礼”所讲的行为准则,也具有教化性质,要义是要求人们通过加强修养,自觉地约束自己,达到人际关系的协调,因而在精神上与“仁”“德”互相渗透贯通,所以孔子明确地把二者结合起来,认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在政治上,他反对使用强制性的刑法,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

孔子崇奉、维护周礼,但并非泥古不化,而是根据情况变化,对周礼有所损益。如周代的礼帽是用麻料做的,可是后来大家都用丝料做,对于这种改变,孔子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子罕》)按照周礼规定,童子死后,只能以简单的“殇”礼来办丧事。可是鲁国的童子汪,死在抗击齐国入侵的战场上,因他大有功于国家,人们不愿用“殇”礼葬他。当问及孔子时,孔子回答:“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礼记·檀弓下》)

(3)“中庸”

孔子的“中庸”思想,既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又具有品德修养的意义。就方法论来说,其要点有二:一是“中”,二是“和”。

他赞赏尧所提出的“允执其中”(《尧曰》),反对“过”与“不及”。子贡问孔子:“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又问:“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先进》)孔子所谓“中”,不是折衷与调和,而是指在认识和处理客观事物时,要做到“适度”、“恰如其分”,而“适度”和“恰如其分”的基础就是从实际出发。所以《子罕》篇记载:“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四者讲的都是排除固执主观成见,尊重客观事实。《子罕》还载孔子的话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指的就是引导人们排除认识上的片面性,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子路》)。他所谓“和而不同”,就是指不同事物之间,不是单纯的一方依顺另一方,而是两方在地位和伦理关系上、责任和义务上各有不同,甚至在对待事物的观点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但通过彼此间的谅解与协调,可以达到关系的和谐与统一。

孔子还提出了“和为贵”的观点。这一观点是由其弟子有子陈述出来的。他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礼”本来是用来显示不同等级之间人们身分差别的,强调“和为贵”,就是强调差别之间、不同等级之间关系的协调与和谐。这种强调协调与和谐的观点,脱离开其维护宗法等级制的内涵,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乃是一种有社会普遍意义的原则。

对于这种“中”与“和”的思想,孔子主张不仅要作为一种认识和处理事物的方法来看待,而且还应该通过修养和锻炼,把它融入自己的性行和品质中,成为人的美德。他曾经感叹地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所以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他自己在为人的风格上也做到了“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受到弟子们的尊敬。
10#
 楼主| 忽必烈 发表于 06-4-8 10:17:02 | 只看该作者
(4)“教”与“学”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与“学”的思想是他思想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学无常师,一生虚心好学。他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又说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也向他的学生学习,提倡“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当子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孔子回答说:“绘事后素。”又问:“礼后乎?”孔子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他在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说:“吾常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贵族。孔子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旧局面,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孔子自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他的学生来自十一个诸侯国,有各种出身的人。

  对于学习目的,孔子通过弟子的言论提出“学而优则仕”的主张,支持平民出身的学生从政施展才能。

(5)在教学方法上,孔子善于发现学生各自在性格和学业上的特点,主张因材施教。他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他循循善诱,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他提倡奋发学习,讲求学习方法。在知识的形成积累上,强调学与求的重要性,称自己是“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要求弟子“发奋忘食”,“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他一再赞扬好学的颜回,称颜回“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同时又批评白天睡觉的宰予,说他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也”(《公冶长》)。

他强调学与见闻结合,学与思结合。他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述而》)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一方面要求把思考分析建立在学习探求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又要求把学到、听到和见到的东西加以分析研究,变成自己的知识,丰富提高自己。他还强调学与行结合。他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认为只说不做是可耻的,“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孔子的教育实践与经验,为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儒家思想的学派特征

由上述内容我们知道,儒家思想是以“仁”为内在思想核心,以“礼”为外在行为规范,以“中庸”为其辩证思维方法,以“知、行、学、思”为认识论的一套严密的关于人伦道德的学说,他们重视血亲人伦,重视现世事功,重视道德修养,(1)在天道观方面,儒家继承了西周史官文化以“天命”与“人德”相配合的思想,把自然的信仰放到了现实人生的从属地位,(2)在历史观方面,他们将捍卫三代的典章文物当作自己神圣的使命,同时也不排斥对不符合时代潮流的礼俗政令加以适当的修改。(3)在社会伦理方面,他们以“仁”释“礼”,试图把社会外在的规范化为个人内在的道德伦理意识的自觉要求。(4)在修身论方面,他们设计出一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邦定国的方案,为巩固封建政权体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也就是说,儒家思想学说,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为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未艾的封建大一统宗法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二)道家文化:先秦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1、老子:春秋末期陈人,在先秦古籍里,通称老聃,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详考其乡里姓氏及其子孙,始谓“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隐君子也。”据说他一生下来就满头白发,故号称老子。老子仕于周,曾经做过周天子的征藏史,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的馆长,管理者国家的史册、文诰和典籍。周景王死后,周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大内战,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败,“奉周之典籍以奔楚”,老子所掌管的图书被王子朝带走,因此“免而归居”。老子离开周后,曾在鲁,游于秦,居于沛,大概常住在陈地,后楚灭陈,老子遂逃亡他国。由于老子是周之征藏史,所以他熟于掌故,精于历史,明于天道,正是由于对天文和历史的研究,以及对历代兴衰替代的观察,使他的思想博大而弘远,可以说老子是一个能预知古今的旷世奇才。老子虽未开庭设教,但他问学的颇有其人,孔子就是其中之一。老子到底有多大学问呢?孔子对他有过一评价。

公元前518年,孔子奉鲁昭公之命,前往周都洛阳,学习周朝的礼乐制度。此次出行,孔子专门问礼于老子,老子向孔子传授了些什么,我们己不得而知,但孔子回来后曾向弟子们描述过老子其人,他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弋,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而上云天,吾今日见老子,其龙在耶?”《老子·韩非列传》。

据说老子送给孔子很多典籍。《周易》就是其中之一。老子自修道德,绝对不追求功名利禄。他纵观天下,见周天子日益衰弱,乃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而去。当时,函谷关令尹喜,也是擅长内功修练之人,他遥望东方,只见紫气东来,他知道必有真人经过,当老子经过时,尹喜苦求老子著书,说“子将隐矣,疆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这就是震撼古今的道家经典《道德经》。

2、道家的学派特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本体论”,其学派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道”是万物之本源,在老子眼里,“道”就是宇宙和自然社会发生、发展的规律。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所以在《道德经》开篇首章就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的直解是“道是存在的,然一般人所说的道,并非自然之道;名是要用的,然一般人所命之名,并非自然之名。”老子时代,关于“道”就有三家之说,其一是人伦之道,即儒家所宣扬和继承的封建的伦理之道。如《左传》:“舜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文公十八年)。其二是宗教家的天之道,“圣人以神道设教”,这种天之道就是其来也古的所谓的天意。如《汤诰》说:“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其三是阴阳家的天道,即郑裨灶、鲁梓慎等的占星望气之道。关于“名”有代表的也有二家之说,其一是孔子的“正名论”,意在维持西周以来的礼教,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其二是郑国邓析的“刑名论”。邓析著刑书,欲以新的法制代替旧的礼制。推究老子原意,他既反对孔子的“正名”,也反对邓析所创的“刑名”。所以,他也从“道、名”两处入手,世人讲道,他也讲道,世人用名,他也用名。然而他所讲之道,与当时社会所谓人伦之道不同,他所用之名,也与当时社会所谓名器之名不同。他所说的“道”是创造一切事物的原动力,而且一切事物都包含有阴与阳之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所谓“反者道之动”,也就是说,“道”表现为既斗争又统一,既统一又斗争。如果道(统一体)没有斗争(反),道将成为死体,当然就不存在运动;如果道不是对立的统一,斗争也无从产生。所以我们说老子之“道”既不是创造天、地、人、物的上帝,也不是超越时空处在世界之上的绝对精神,更不是任何其他超绝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而是存在于万物之中,为世界内在的原因和永久的基础。故万物由是以生,也由是以灭,大道周行,无所不在,其化而生成万物,却并不离万物而独存。所以说,老子的“道”是万有的本原及可视为道所生的结果之万有的总体,简单说就是道在一切事物里面,一切事物在道里面。

(2)“有”与“无”的辩证统一。

老子哲学中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有”与“无”的关系。《道德经》中有“道统有无”之说,所以要想认识大道,必须从有与无两面来体察。老子认为,“无”是宇宙万物的原始,“有”就是天地万物的理由。“无”即中国哲学上所常说的“气”,“有”即中国哲学上所常说的“理”,而且,老子以“道”涵“有”“无”,即“有”,有待于“无”,“无”有待于“有”,是“有无相生”,万物以成。唯道是“自本自根”、无待而自然的。从本体论上看,道统有(理)无(气),有气必有理,有理必有气,理气对立而统一。从发展看,道涵有(实)无(虚),则虚实相对,也是对立之统一思想,表明原始物质是在时空变化中而凝结成天地万物。

(3)“无为而治”的思想

      “无为而治”是老子宇宙观和社会观的统一。也就是说,老子的无为而的政治原理是本之于他的“天道自然”观。如《道德经》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三十七章)。“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不为”(三十八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老子的“无为而治”,包含有四个方面的意义。一、“无为”,并非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积极遵道以行。此是针对当时统治者之间的国土之争,奢侈之风,烦苛之征而言的。老子治理国家,不能以私心处事,以私利损之,而应遵循自然的法则,因势利导,使人各安其生,各得其所,故曰“爱民治国,能无为乎!”二、“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老子认为,只要能顺天之时,随地之利,因人之力,则天下各尽其用矣。三、在政治上,要“为无为,事无事”。无为则顺道而行,无事则不扰,政简则民安,所以老子说“以无事取天下”。四,掌握了事物发生发展的法则,则能预见未来,故在政治上“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故不见其为,而事成,不见其治,而功立。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防患于未染”也。

     (4)在认识论上,老子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3、庄子的社会思想

庄子是道家的后起之秀,他以其绝顶的智慧和神奇的思辨,以其广阔的视野和诗一般的语言,以及近乎荒唐的叙述方式,为人们展示了道家的无我境界。

庄子否定了世俗中人们关于人我关系的各种见解。现实社会中,人我之间的的交往,利害复杂淆乱,每个人都有其是非善恶的观点,彼此相争相斗,至疲惫不堪都不能停止。在庄子看来,这是没有意义。他认为事物原本没有差别,只是由于人们从一己的立场上看问题,用自己的小聪明分辨事物的是非,各持己见而互相不让,以至勾心斗角,日日不停,这些世俗的成见,如果不去除,人们之间的无谓辨争至死也不可能结束,至上的真理性认识,永远也不能达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5 10:58 , Processed in 0.15711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