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
与道教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不同,佛教则是一种外来的宗教.但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于是佛教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中国化了
一、 佛教的基本教义及佛教的东传。
1、 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教产生于公元六世纪的印度,创始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
释伽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即“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的圣人。他又被称为“佛”或“佛陀”。意思是“觉悟了真理的智者”。
释伽牟尼确有其人,他是古印度净饭王的王子,生于公元前565年。他对世间的种种苦难和生老病死苦苦思索,又读了不少书,但始终找不到解脱人间苦难的答案。于是在他十九岁时(一说二十九岁),舍弃了王位,离开了妻子和一个儿子,剃发出家.他父亲劝他无效,只好在亲族中选派五人随他一起出道。他们到深山修练苦行六年.尝够了艰苦辛酸,但毫无收获.六年后的一天,他在河里沐浴,接受了一个牧羊女的牛奶。恢复了气力.随后他独自来到波罗奈城的一棵菩提树下,铺上了吉祥草,向着东方盘腿做着打坐,发誓说:我今,如不证到无止大觉.宁可让此身粉碎,终不起此座.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打坐沉思.终于在一天夜里,战胜了最后的烦恼,悟到了解脱烦恼的真理,大彻大悟尽除烦恼,证成佛果,立地成佛了。
释迦牟尼悟到的真理是:世间一切都是因缘而起的假象、幻影、都是空的。因此人们对世间的一切都不必刻意追求。对一切都无所追求、执着,就没有烦恼了。
释迦牟尼悟道成佛后,就开始收徒传法。他的主要传教地区是印度。公元前485年他病倒了。随后在河边洗了个澡。在一处四面都有菩提树的中间安置绳床。枕着右手侧身卧着。后来所有的卧佛像(即佛涅磐像)都是这种姿势。佛逝世后,遗体火化,八国信徒将佛的骨灰分成八份各在本国建塔安葬。现存有释迦牟尼的两颗牙齿,一颗在香港。
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中心理论是“缘起说”, 他们认为世间万物万事均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因”指产生事物的直接原因,缘指产生事物的间接原因。缘起说认为:万事万物都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并随着因果关系的改变而改变。其典型的表述形式为:“因此有彼,无此无彼;此生此彼,此灭彼灭”。诸佛因为觉悟了缘起法,才得以成佛。故后世有“见缘起即见佛法身”的说法。其具体的运用实例则为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又叫十二缘起。这是印度佛教的基本理论。由①无明②行③识④名色⑤六入⑥触⑦受⑧爱⑨取⑩有⑾生⑿老死组成。佛教以十二缘起为理论观察和解释人生。认为人生死轮回的因果链条包括十二环,即由“无明”缘“行”,由“行”缘“识”,由“识”缘“名色”,由“名色”缘“六入”,由“六入”缘“触”,由“受”缘“爱”,由“爱”缘“取”,由“取”缘“有”,由“有”缘“生”,由“生”缘“老死”。
总之,十二因缘是说明人生苦难的原因以及从轮回中解脱出来的途径。中心是世界是苦的,主张前世因果,概括为因、果。
“前世因果”——前世造因,今世受果;今世造因,来世受果。六道轮回——随着自己的善恶行为,或生天界而为天人;或为阿修罗(一种和天人差不多的好战斗的神);或为畜牲;或为饿鬼;或堕地狱。一切众生永远升沉于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牲六道中,犹如车轮没有始终的转着,所以叫轮回。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八道”和“觉行圆满”。“谛”是实在、是真理的意思。这四谛是:
① 苦谛---是对社会人生及自然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认为世俗世间的一切,包括生、老、病、死等,本质都是苦。有四苦、八苦之说。四苦即生、老、病、死之苦。再加上“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取蕴苦”总共是八苦(教材第312页)。下面对八苦稍作解释。
1、生苦,生活之苦;2、老苦,老来难;3、病苦,得病是肉体上的痛苦;4、死苦,死之苦;5、求不得苦,有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痛苦;6、爱别离苦,与自己喜爱的人与事别离之苦;7、怨憎会苦,与自己讨厌的人或事相处之苦;8、五取蕴苦,即由于把五蕴和合之假身执着为真实之存在所造成的痛苦。五蕴就是色、受、相、行、识。由于人体的色、受、相、行、识活动能力太盛,由此招致痛苦。
怎样解除八苦,初期佛教主张人应抛弃痛苦的现实世界。灭身灭智。追求涅磐解脱的彼岸世界。
②集谛---是说一切苦因在于欲望,有欲望就有行动。有行动就势必造业,造业就得受轮回之苦。换句话说,集谛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
原始佛教认为:造成人生痛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烦恼”,而烦恼是由“三毒”引起即“贪欲”、“瞋”:发怒时大眼睛就是执着的看问题。“愚痴”:就是痴迷于某事。其中首要的是“欲”,贪欲欲望。肉体的欲望为“我”,执着外界事物为“我所”。人在“三毒”当中挣扎,结果是在天上、人间、地狱三界轮回,或六道轮回。
③灭谛----指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根源,是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说,只有消除欲望,入涅磐界,才能消灭苦因,得到解脱。佛教认为涅磐界是一种超越因缘、超出三界、超言绝象、超越时空、不生不灭、无差别相、圆满清净、无限妙乐的永恒存在。人们追求解脱的最高境界是涅磐界.
④道谛----指超脱苦海的方法,修行方法如“八正道”等,佛教认为只要按照佛法修行,就能跳出生死苦海,到涅磐彼岸,进入一种“常乐我净”的境界。
原始佛教所说的修行方法很多,最著名的是八正道---正见,即对佛教四谛的正确见解树立正确的佛教观点;正思,即对四谛教义的正确思维,思想意识符合佛教观念;正语,即修口业,不说一切非佛理之语,语言符合佛教规范;正业,即倾注于清净之身业,行动符合佛教规范;正精进,即勤修涅磐之道法,正确的勤修趋于涅磐的道法;正念,即牢记四谛等佛教真理;正定,即修习佛教禅定,心专注于一境。佛教认为按八正道修行,可由凡入圣。当然这其中还有大量的佛教术语,我们必须通过进修才能彻悟。
教派:释迦牟尼逝世百年后,佛教徒发生了大分裂,印度的佛教分为众多派别,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大乘和小乘。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小乘追求个人自我解脱,大乘则提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小乘追求个人自我解脱,大乘则追求大慈大悲、普渡众生。大乘佛教大约萌芽于公元前2—1世纪,大乘贬斥传统的佛教只求自我解脱,不讲普渡众生,贬之为小乘。自称为能运载更多的人抵达涅磐彼岸的大乘。大乘佛教认为任何人均可通过六波罗蜜来求得解脱。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印度的佛教虽派别繁多,但主要是大乘小乘。到18世纪起,伊斯兰教不断进入印度,11世纪逐渐在印度形成强大的势力,到13世纪,印度佛教基本消亡。
2、佛教的东传:
据有关史料,佛教在东汉明帝的倡导下,开始在中国传播,在范晔的《后汉书》和晋代袁宗的《后汉纪》中有以下记载:“初,东汉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项有日月光,以问群臣,或曰‘西方(印度)有神其名曰佛,其形长大,陛下所梦得无是乎?’于是遣使天竺,而问其道术,遂于中国而图其形像焉”。这个记载是可信的,证明佛教于汉明帝时永平十年传入中国(有新论说佛教传入的时间是公元前2年)。
二.佛教的中国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佛教在印度开始是原始佛教,后来是部派佛教,两者合称小乘佛教。小乘,原是大乘佛教教徒对它们的贬称,后为学术界沿用,而无褒贬义。大乘佛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中叶,它分为中观学派和瑜伽行派,前者属空宗,后者属有宗。在汉代佛教初传入中国时,小乘、大乘两派的东西都有。到两晋南北朝时,小乘佛教的传播,已趋衰竭。大乘空宗却和魏晋玄学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空宗理论。在南北朝时,南方的佛教偏重于理论的阐发,通常被称为教家;北方的佛教偏重于实践修行,通常被称为禅家。隋唐时实现了全国统一,南北佛教开始融合,“教”和“禅”之间趋向统一。
1、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道士方术结合了起来,当时的信奉者认为,佛教与中国的黄老道差不多,造祠供奉可以祈福永年,长生不老。但是释迦牟尼提出四谛、十二生缘起的宗教学说,教人不要相信有不变的事物,“一切皆空”,更不用说长生不老的人可以飞升了。这样,中国本土的道教与外来的佛教的教义发生了冲突,怎么办呢?只有改头换面才行。汉代传译的佛经《四十二章经》与其说是译的,不如说是“改写”的,“它与《太易》《老》《庄》相表里”。可见汉代的佛教是经过一番改造的。并非真正的印度佛教。中国的佛教不赞成“一切皆空”的说法,主张“精神不灭”。
2魏晋时期,佛教始则依附于玄学,继而给玄学以影响,终则取代了玄学的地位。玄学与佛教合流之后形成了“六家七宗”。按其基本教义又可分为三派:“心无派”,主要是从破除“心执”(一心执着)的角度去谈“空”,认为只要“心中无物”,即是空,至于心外之物空与不空不去管它。“即色派”从否定外境外法的角度去谈空,认为一切外境外法本身就是幻化而有,并非实有,因而都是空的。这种观点更接近印度佛教的观点。“本无派”,认为空就是不真,世间万物因为都是不真实的,所以都是空的,“四大皆空”。各家各宗各派虽说法各异,而论证现实世界的虚幻不实是一致的,他们都是引导人们追求并不存在的彼岸世界的天国快乐。
3、南北朝弘扬佛性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慧远以“法性”谈佛性;梁武帝以“真神”谈佛性;竺道生以“理”说佛性。实际上都掺杂了个人理解的佛教。强调“神不灭”。比如,印度佛教讲“渐悟成佛”,竺道生独创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顿悟成佛”,他的这种说法更容易被人接受,因为人们可以不经长期修练在顷刻之间“顿悟成佛”了,而且人人可以成佛。这种“众生有性”说和“顿悟成佛”义,自南北朝之后,逐渐入主中国佛教界,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
4、隋唐二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期,也是中国佛教的成熟期,唐代对儒、释(佛)、道都很重视。于是隋唐的佛教学说逐渐渗透了儒家的学说,把儒家的心性佛教化了。
在隋唐,出现了许多佛教宗派,这些宗派,都具有各自独特的教义、教规以及传法世系。其中大乘宗派有(一)三论宗:倡导者是天竺人龙树,传到中国的是鸠摩罗什,中国僧徒的大师是法朗。这一派认为佛教有俗、真二谛。“俗谛”认为有因果、君臣、父子、忠义之道;“真谛”认为“一切法毕竟空寂”。它折中二者,称为“中道”。说什么“言以不住为端,心以无得为主”。模棱二可,不著边际。(二)净土宗:天竺僧人世亲著《净土论》,中国僧人昙鸾、善导加以推广。这一派提出了一个快速成佛法。因为依一般说教,菩萨有十地(级),修个初级菩萨也要经过天地成毁无数亿兆次的时间。这一派却说,只要一念阿弥陀佛,迟则七日,快则一日,就可以修成一个八地以上的菩萨,速生净土地。这一派提倡大修功德,营造塔寺。凭着这种廉价的天国入门券,在中国大行其道;(三)律宗:佛教修行方法不外“戒”、“定”、“慧”三种。“戒”就是遵守戒律:不杀生、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捉贼”的功夫。“定”就是持斋守戒,这是“缚贼”的工夫,“慧”就是弄通佛理,坚信不疑,这是“杀贼”的工夫。这三种工夫到家,就可以成佛,唐初终南山白泉寺僧道宣是一宗的倡导者。道宣以后,义净曾亲到天竺,搜寻戒律。(四)密宗:据说这一派得的是释加的真传密授,所以也叫“真言宗”,它奉所谓“大日如来”,法力无边。唐玄宗时,这一派正式传入中国。它有许多秘术、妖法。以上四宗都是纯粹的天竺宗教,并无哲学意义。比较有哲学意义的是(五)法相宗:其创始人是玄奘和他的大弟子窥基。这一派的教义是“心外无法(物)”、“万法唯识”,所以也叫唯识宗。它把天地万物、古往今来,都说是人心所现的幻象。人们的眼耳鼻舌身所感受的,就是这些幻象;认识不是人的头脑认识外物,只是灵魂认识自己。法相宗所宗的是大乘有宗,即瑜伽行派,由于这一派的理论过于庞杂和繁琐,难以为一般僧众所理解,所以仅在唐初流行三、四十年时间,便走了下坡路。(六)天台宗:其创始人是慧思的弟子智 。这一派以天台山为中心,以调和各派为宗旨。其教义是“三谛圆融”,也就是“亦真、亦假、亦中”。它提倡所谓“止观法”,“止”就是“定”,就是坐禅;“观”就是“慧”,就是领悟佛理。主张“止观”并重,“定慧”双修。 这就是说,佛不在西天,而在自己心中。天台宗的“五时八教”(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磐时,这是按时间顺序解释释迦说教的顺序。八教:藏、通、别、园、渐、秘密、不定)是对释迦的说法重新编排,已经改变了印度佛教的本来面目,由此可见印度佛教的中国化已发展成为中国化的佛教。天台宗的代表作是《法华经文句》,《法华经玄义》,《摩诃止观》他们的思想曾于9世纪传到日本,开创了日本一天台宗。至今日本仍有天台宗。(七)华严宗:因以《华严经》为主宗依据,故称为华严宗。其创始人是与智 同时的终南山僧人杜顺,法名法藏,他曾给武则天上过课。其教义为“事事无碍”,宣称“真如(佛理)即万法(万物),万法即真如,真如与万法,无碍融通”。该教以“五教十宗”为其理论。五教为: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顿教、悟教。十宗为:我法俱有宗、法有无我宗、法无来去宗、现通假实宗、俗妄真实宗、请法但名宗、一切皆空宗、真往不空宗、相想俱绝宗、园月具往宗。该宗的主要理论是用四法界来观察世界。他们认为世界万物相即相入,重重无尽,一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华严宗所宗的虽也是大乘有宗,然而由于它创造了一套与印度佛教不同的理论体系,所以对中国思想史产生了很大影响。(八)禅宗:在唐代以及后世在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佛教宗派,是禅宗。在印度,没有禅宗,只有禅法。禅法是佛教的修行方法。这种方法,小乘和大乘之间是有区别的。禅宗所宗的是大乘禅法,建立起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从而形成了一个独立佛教宗派。因此,从天台宗至华严宗到禅宗,佛教己彻底完成了其中国化的进程,成为纯粹的中国佛教。
重点讲一下禅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