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南大学精神病学题库

[复制链接]
31#
 楼主| wangshuo1688 发表于 07-1-27 09:38:20 | 只看该作者
选择题
 
(一)A型题
  1.心理发育障碍是指儿童的哪一个正常发展过程受阻
     A.心理  B.智力  C.注意及记忆  D.人际交往  E.智力和人际交往
  2.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中伴有精神症状的占
     A.10%-20%   B.21%-40%  C.41%-60%  D.61%-70%  E.71%-85%
  3.当前对孤独症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
     A.教育和训练  B.认知心理治疗  C.药物治疗  D.心理治疗加药物治疗  E.行为治疗
  4.关于精神发育迟滞不正确的描述是
     A.智力发育低下  B.社会适应困难  C.起病与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有关
     D.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  E.起病于大脑发育成熟以后
  5.关于孤独症的病因哪项不对
     A.遗传因素  B.围产期因素  C.免疫系统异常  D.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系统异常  E.教育方法不当
  6.下列有关心理发育障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起病于学龄期  B.多呈发作性病程  C.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成熟过程密切相关  
     D.早期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E.预后一般较好

(二)B型题
     A.在学龄早期阅读、拼写和计算等能力的获得和发展异常
     B.正常语言获得方式的紊乱
     C.视觉空间—运动技能发育迟缓
     D.非器质性因素引起的运动技能发育迟缓
     E.由于神经或言语机制异常、感觉受损或其它原因所致的语言障碍
  1.特定性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是指
  2.特定性学校技能发育障碍是指
  3.特定性运动技能发育障碍是指
     A.智商在50-69之间
     B.智商在35-49之间     
     C.智商在20-34之间
     D.智商在70-90之间
     E.智商在91-100之间
  4.边缘智力是指
  5.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智商范围是指
  6.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智商范围是指
  7.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智商范围是指
     A.3岁以下
     B.3-6岁
     C.6-9岁
     D.9-12岁
     E.13-14岁
  8.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心理年龄约为
  9.中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心理年龄约为
  10.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心理年龄约为
     A.饮食治疗
     B.卡马西平或氟哌啶醇治疗
     C.哌醋甲酯或苯异妥因治疗
     D.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E.阿普唑仑治疗
  11.对伴有明显精神运动性兴奋、攻击、冲动、自残、自伤行为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可以使用
  12.对6岁以上有明显活动过多及注意缺陷者可以使用
  13.对病因明确的苯丙酮尿症患儿可以在早期进行
     A.无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
     B.起病后各种能力迅速倒退
     C.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突出
     D.存在幻觉、妄想
     E.存在明显的活动过多及注意缺陷
  14.Heller综合征不同于典型孤独征的特点是
  15.Asperger综合征不同于孤独症的特点是
  16.Rett综合征不同于孤独症的特点是

(三)X型题
  1.下列属于CCMD-3心理发育障碍的有
     A.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  B.学校技能发育障碍  C.运动技能发育障碍
     D.混合性特定性发育障碍  E.广泛性发育障碍
  2.关于广泛性发育障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起病于婴幼儿时期  B.心理发育广泛受损  C.大部分患者预后不佳
     D.多合并有精神发育迟滞  E.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困难、兴趣范围局限、活动内容刻板重复
  3.下列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的有
     A.Asperger综合征  B.Rett综合征  C.Heller综合征  D.儿童孤独征  E.Klinefelter综合征
  4.下列关于精神发育迟滞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患病率约为4.1%  B.起病于18岁以前  C.遗传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D.可伴有注意缺陷、冲动行为等精神症状  E.可同时存在相应躯体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5.常见的导致精神发育迟滞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包括
     A.唐氏综合征  B.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  C.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  D.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 E.克汀氏病
  6.下列关于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心理年龄约为9-12岁  B.无明显的语言障碍  C.可以勉强完成小学学业
     D.可以从事简单的非技术性工作  E.生活自理困难
  7.下列关于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心理年龄约为6-9岁  B.词汇贫乏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  C.可进行个位数加减法计算
     D.不能适应普通小学就读  E.在帮助下可以自理简单生活
  8.下列关于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心理年龄约为3-6岁  B.不能进行有效的言语交流  C.个人生活需要人照料
     D.常有显著的运动损害或其他相关缺陷  E.常合并较严重的脑部损害
  9.一般来讲,确立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不需要进行
     A.全面的病史资料收集  B.细致的精神检查  C.仔细的躯体检查
     D.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  E.详尽的实验室检查
  10.确立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需要以下要点
     A.18岁前出现智力低下  B.18岁前出现社会适应困难  C.韦氏智力测验智商低于70
     D.不能进行有效的言语交流  E.生活自理困难
  11.精神发育迟滞的治疗原则是
     A.教育训练为主  B.药物治疗为主  C.教育训练为辅  D.药物治疗为辅  E.心理治疗为主
  12.下列关于孤独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混合性特定性发育障碍  B.患病率约为3-4人/万  C.起病于婴幼儿期
     D.男性中多见  E.部分患者合并有癫痫发作
  13.下列关于孤独症典型症状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语言发育障碍  B.人际交往障碍  C.兴趣范围狭窄
     D.行为方式刻板  E.感知觉异常
  14.下列关于孤独症智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半以上的患者有智能障碍  B.有特征性的智力损害模式  C.操作智商一般较言语智商差
     D.患者的机械记忆、空间视觉能力一般发育差  E.患者的抽象概括、理解能力发育较差
  15.下列关于孤独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一般在3岁前缓慢起病  B.部分患者起病前的发育速度较同龄儿童缓慢
     C.部分患者起病后有发育退行现象  D.症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缓解  E.长期预后不良
  16.下列因素中与孤独症预后不良有关的是
     A.幼儿期刻板行为突出的女性  B.伴有自伤行为  C.操作智商高
     D.有癫痫发作  E.5岁时语言发育状况好



简答题
 
一、什么是心理发育障碍?
    答:由于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儿童在出生后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以及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正常发展过程受阻,就是所谓的心理发育障碍。

二、什么是特定性运动技能发育障碍、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简述各自的特点。
    答: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是指儿童在发育早期出现的正常语言获得方式的紊乱。其共同特点是:①儿童的语言运用、理解或表达能力等方面发育延迟,低于其智力年龄所应有水平;②对儿童的学习和社交功能造成影响;③可以排除因神经或言语机制异常、感觉缺损、精神发育迟滞或环境因素所致的发育延迟。
特定性运动技能发育障碍是指运动技能发育的明显迟缓,常有视觉空间-运动功能的障碍。其共同特点是:①精细或粗大运动的共济协调能力明显低于其年龄应有的水平,或标准化运动技能测验评分低于其年龄期望值2个标准差以上;②发生在学龄早期并且持续存在,对儿童的学习成绩或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③不是由于视觉及听觉缺陷、神经系统疾病或运动系统障碍所致。

三、什么是特定性学校技能发育障碍?简述其特点。
    答:特定性学校技能发育障碍是指在学龄早期,儿童的阅读、拼写和计算等学校技能的获得和发展异常。其共同的特点是:①阅读的准确性或理解力,口头和笔头拼写字、词的能力,基本计算能力(加减乘除)发育延迟,标准化学习技能测验显示患者的学校技能评分明显低于相应年龄和相应年级儿童的正常水平,或低于相应智力的期望水平2个标准差以上;②发生在学龄早期,持续存在,严重影响学习成绩或日常生活中需要这种技能的活动;③不是由于缺乏教育机会、神经系统疾病、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或精神发育迟滞等所致。这种学校技能发育障碍多起源于认知功能缺陷,并有神经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因素为基础,而且可以继发或伴发行为或情绪障碍。

四、简述精神发育迟滞的可能病因。
    答: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涉及到生物学和心理社会因素两个方面,其中生物学因素包括以下:
    1.遗传因素:①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如唐氏综合征、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②遗传代谢性疾病,常见的有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戈谢氏病等。
    2.母孕期和围产期有害因素:母孕期患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疾病,感染各种病毒、细菌,服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和代谢系统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等),接触铅、汞等毒物和放射线,分娩期前置胎盘、胎儿宫内窘迫等导致胎儿颅脑损伤的并发症等都可能导致精神发育迟滞。此外,母亲妊娠年龄偏大、营养不良、吸烟、饮酒,遭受强烈或长期的心理应激产生持续的情绪抑郁、焦虑等也可能与精神发育迟滞有关
    3.出生后有害因素:如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胎儿颅缝早闭等新生儿疾病。脑炎、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脑外伤,脑缺氧(溺水、窒息、一氧化碳中毒)等所致的脑损伤。
心理社会因素方面,主要表现在缺乏良性环境刺激或成长早期缺乏文化教育、贫困、与社会隔离等因素对儿童智力发育的严重影响。

五、试述轻、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特点。
    答:1.轻度 ①智商在50~69之间,心理年龄约9~12岁;②在发育早期即有发育延迟,特别是语言发育迟缓;③成绩差,但经过努力可以勉强完成小学学业;④无明显语言障碍,但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差;⑤可学会一定谋生技能,只能从事简单非技术性工作。
    2.中度 ①智商在35~49之间,心理年龄约6~9岁;②自幼智力和运动发育明显迟缓,语言发育差,表现为发音含糊不清,词汇贫乏以致不能完整表达意思。可计算个位数加、减法;③不能适应普通小学就读。能够完成简单劳动,但质量差,效率低;④指导和帮助下可学会自理简单生活。
    3.重度 ①智商在20~34之间,心理年龄约3~6岁;②出生后即有明显发育落后,不能进行有效语言交流,不会计数不能学习;③不会劳动,生活需人照料,无社会行为能力;④可以有显著的运动损害或其他相关的缺陷,并常合并脑部损害。

六、简述精神发育迟滞与儿童孤独症的鉴别要点。
    答:容易将两者混淆的原因有三个。首先,孤独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语言发育障碍和社会交往障碍,若不仔细询问,很容易将这些症状误认为智能障碍;其次,多数孤独症伴有智力障碍,临床上可能只发现智力低下而忽略了孤独症的症状,将这些孤独症误诊为精神发育迟滞;另外,孤独症的临床表现包括智能和其他认知功能的损害,有时很难区别是孤独症的认知障碍还是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表现。对于第一种情况只要仔细地询问病史和观察,便可将两者相区别。若患者除智力障碍以外,还有与智力发育水平不相称的突出语言发育问题,明显的社会交往问题,则应诊断为伴有精神发育迟滞的孤独症。两者在认知障碍上的区别在于孤独症智力的各方面发展不平衡,而精神发育迟滞则是智力全面发育低下,智力测验各分量表得分都普遍性低下。

七、如何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进行教育和训练?
    答: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教育训练应该由学校教师、家长、临床心理治疗师以及职业治疗相互配合进行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可以在普通小学、普通小学的特殊班或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应采用形象、生动、直观的方法,同一内容反复强化。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训,包括辨认钱币、购物、打电话、到医院看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基本的劳动技能、回避危险和处理紧急事件等。少年期后可进行职业训练,使其能独立生活。
    对中度患者着重训练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如洗漱、换衣,基本交往礼仪等内容,同时给予一定的语言训练。
    对重度患者主要训练如何配合他人对自己的护理照料、简单生活能力和自卫能力,如正确进餐。训练可采用将一种技能分解成几个步骤,再逐步反复强化训练的方法。对极重度患者几乎无法教育训练。

八、简述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药物治疗原则。
    答: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
    1.病因治疗 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确立后,应寻找病因,及早进行病因治疗。例如,对半乳糖血症和苯丙酮尿症患者在早期给予相应饮食治疗,可以避免病情恶化和智力损害加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的精神发育迟滞可以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对先天性脑积水、神经管闭合不全等颅脑畸形可考虑相应外科治疗。
    2.对症治疗 对部分患者伴有的精神症状可根据需要进行短期药物治疗。如对于伴有精神运动性兴奋、攻击或冲动行为、自伤或自残行为者可选用氟哌啶醇、甲硫哒嗪或卡马西平。药物应当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有效剂量,当症状消除以后逐渐减量,最终停药。对合并明显活动过多和注意缺陷症状的患者,可选用哌醋甲酯或苯异妥因等改善注意缺陷的药物。
    3.促进脑功能治疗 可供选择的益智药和脑代谢改善药主要包括谷氨酸、γ-氨酪酸、吡乙酰胺等。近年来发现脑活素对促进语言和运动功能发育有一定作用,可以在发生脑损伤或出现精神发育迟滞以后尽早使用。

九、简要描述儿童孤独症的典型临床表现。
    答:1.语言障碍 患者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仅能说一些单词或简单句子,不会使用代词或错用代词。患者很少、甚至完全不会使用语言进行正常的人际交流。语言单调平淡,与环境不协调,躯体语言如点头、摇头少。此外还可能有模仿语言或刻板重复语言。
    2.社会交往障碍 患者年幼时就表现有表情贫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拥抱、爱抚的表情或姿态,也无享受到爱抚时的愉快表情。分不清亲疏关系,与父母不能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与同龄儿童也难以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
    3.兴趣范围狭窄和行为模式刻板 患者容易对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或玩具的非主要特征感兴趣,并且持续较长时间。患者固执地要求日常活动程序保持不变,如每天吃同样的饭菜,每天使用相同的便器,若被制止或行为模式被改变,患者会表示出明显的不愉快和焦虑情绪,甚至出现反抗行为。患者可有重复刻板动作,如反复拍手、转圈、跺脚等。

十、简述儿童孤独症预后的影响因素。
     答:儿童孤独症的长期预后欠佳,约三分之二的患者有明显社会适应不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有:女性,幼儿期重复刻板动作或异常行为就较为突出者,伴有自伤行为者,操作智商较低者,伴有癫痫发作者。此外,患者在5岁时语言的发育状况对预后影响也很大,如果此时仍然缺乏有意义的语言,不能会话,则预后很差。有效的治疗和良好的教育训练有助于改善预后。

十一、简述儿童孤独症与其他广泛性发育障碍的鉴别要点。
    答:主要与以下三种综合征相鉴别:
    1.Asperger 综合征 本病也有与孤独症同样的社会交往障碍,兴趣范围局限和活动方式重复、刻板等表现,但与孤独症的区别在于此病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
    2.Heller 综合征 是一种发生在幼儿期,以各种能力迅速倒退为特点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临床表现与孤独症相似,有社会交往障碍、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下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活动方式,对周围事物普遍丧失兴趣等。但起病前有3-4年正常发育阶段,起病后各种功能出现明显而迅速的倒退,据此可与孤独症相区别。
    3.Rett 综合征 主要发生于女性儿童,临床表现与孤独症类似。两者的鉴别要点在于Rett综合征除表现社会交往、语言和智能障碍以及刻板、重复的行为异常等症状以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较为突出,如共济失调、肌张力异常、脊柱侧凸或后凸、生长发育延迟等,半数患者到青少年以后因脊髓萎缩而出现严重的运动不能。

十二、简述儿童孤独症的治疗原则。
    答: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
    1.教育和训练 是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方法,目的是促进其语言发育,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学龄期以后,患者的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会有所提高,部分患者可以到普通小学接受教育。
    2.心理治疗 较多采用行为治疗,主要目的是强化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对干扰接受教育训练、影响社会交往和危害自身的异常行为予以矫正。认知治疗适用于智力损害不重的患者,目的是帮助患者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激发自身潜力,提高其社会技能。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来改善患者的一些情绪和行为症状,以维护患者自身或他人安全,顺利实施教育训练及心理治疗。如对注意缺陷和多动症状突出者可使用哌醋甲酯等中枢兴奋药物。对精神病性症状、行为症状或情感症状突出的患者可使用氟哌啶醇、氯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物。对刻板行为、强迫症状、情绪问题突出的患者,还可以使用氯米帕明等抗抑郁药物。对合并癫痫的患者使用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物,对惊恐发作、情绪激动的患者可以短期使用抗焦虑药物。
32#
 楼主| wangshuo1688 发表于 07-1-27 09:38:33 | 只看该作者
参考答案:  

  A型题
  1.A  2.C  3.A  4.E  5.E  6.C
  B型题
  1.B   2.A  3.D  4.D   5.A   6.B   7.C   8.D  9.C 10.B   11.B 12.C 13.A 14.B 15.A 16.C
  X型题
  1.ABCDE 2.ABCDE 3.ABCD 4.AC 5.ABCD 6.ABCD 7.ABCDE 8.ABCDE 9.DE 10.ABC 11.AD 12.BCDE 13.ABCD
  14.ABE 15.ABCE 16.ABD
33#
 楼主| wangshuo1688 发表于 07-1-27 09:39:02 | 只看该作者
选择题
 
(一)A型题
  1.心理发育障碍是指儿童的哪一个正常发展过程受阻
     A.心理  B.智力  C.注意及记忆  D.人际交往  E.智力和人际交往
  2.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中伴有精神症状的占
     A.10%-20%   B.21%-40%  C.41%-60%  D.61%-70%  E.71%-85%
  3.当前对孤独症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
     A.教育和训练  B.认知心理治疗  C.药物治疗  D.心理治疗加药物治疗  E.行为治疗
  4.关于精神发育迟滞不正确的描述是
     A.智力发育低下  B.社会适应困难  C.起病与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有关
     D.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  E.起病于大脑发育成熟以后
  5.关于孤独症的病因哪项不对
     A.遗传因素  B.围产期因素  C.免疫系统异常  D.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系统异常  E.教育方法不当
  6.下列有关心理发育障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起病于学龄期  B.多呈发作性病程  C.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成熟过程密切相关  
     D.早期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E.预后一般较好

(二)B型题
     A.在学龄早期阅读、拼写和计算等能力的获得和发展异常
     B.正常语言获得方式的紊乱
     C.视觉空间—运动技能发育迟缓
     D.非器质性因素引起的运动技能发育迟缓
     E.由于神经或言语机制异常、感觉受损或其它原因所致的语言障碍
  1.特定性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是指
  2.特定性学校技能发育障碍是指
  3.特定性运动技能发育障碍是指
     A.智商在50-69之间
     B.智商在35-49之间     
     C.智商在20-34之间
     D.智商在70-90之间
     E.智商在91-100之间
  4.边缘智力是指
  5.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智商范围是指
  6.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智商范围是指
  7.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智商范围是指
     A.3岁以下
     B.3-6岁
     C.6-9岁
     D.9-12岁
     E.13-14岁
  8.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心理年龄约为
  9.中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心理年龄约为
  10.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心理年龄约为
     A.饮食治疗
     B.卡马西平或氟哌啶醇治疗
     C.哌醋甲酯或苯异妥因治疗
     D.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E.阿普唑仑治疗
  11.对伴有明显精神运动性兴奋、攻击、冲动、自残、自伤行为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可以使用
  12.对6岁以上有明显活动过多及注意缺陷者可以使用
  13.对病因明确的苯丙酮尿症患儿可以在早期进行
     A.无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
     B.起病后各种能力迅速倒退
     C.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突出
     D.存在幻觉、妄想
     E.存在明显的活动过多及注意缺陷
  14.Heller综合征不同于典型孤独征的特点是
  15.Asperger综合征不同于孤独症的特点是
  16.Rett综合征不同于孤独症的特点是

(三)X型题
  1.下列属于CCMD-3心理发育障碍的有
     A.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  B.学校技能发育障碍  C.运动技能发育障碍
     D.混合性特定性发育障碍  E.广泛性发育障碍
  2.关于广泛性发育障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起病于婴幼儿时期  B.心理发育广泛受损  C.大部分患者预后不佳
     D.多合并有精神发育迟滞  E.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困难、兴趣范围局限、活动内容刻板重复
  3.下列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的有
     A.Asperger综合征  B.Rett综合征  C.Heller综合征  D.儿童孤独征  E.Klinefelter综合征
  4.下列关于精神发育迟滞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患病率约为4.1%  B.起病于18岁以前  C.遗传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D.可伴有注意缺陷、冲动行为等精神症状  E.可同时存在相应躯体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5.常见的导致精神发育迟滞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包括
     A.唐氏综合征  B.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  C.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  D.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 E.克汀氏病
  6.下列关于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心理年龄约为9-12岁  B.无明显的语言障碍  C.可以勉强完成小学学业
     D.可以从事简单的非技术性工作  E.生活自理困难
  7.下列关于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心理年龄约为6-9岁  B.词汇贫乏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  C.可进行个位数加减法计算
     D.不能适应普通小学就读  E.在帮助下可以自理简单生活
  8.下列关于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心理年龄约为3-6岁  B.不能进行有效的言语交流  C.个人生活需要人照料
     D.常有显著的运动损害或其他相关缺陷  E.常合并较严重的脑部损害
  9.一般来讲,确立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不需要进行
     A.全面的病史资料收集  B.细致的精神检查  C.仔细的躯体检查
     D.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  E.详尽的实验室检查
  10.确立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需要以下要点
     A.18岁前出现智力低下  B.18岁前出现社会适应困难  C.韦氏智力测验智商低于70
     D.不能进行有效的言语交流  E.生活自理困难
  11.精神发育迟滞的治疗原则是
     A.教育训练为主  B.药物治疗为主  C.教育训练为辅  D.药物治疗为辅  E.心理治疗为主
  12.下列关于孤独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混合性特定性发育障碍  B.患病率约为3-4人/万  C.起病于婴幼儿期
     D.男性中多见  E.部分患者合并有癫痫发作
  13.下列关于孤独症典型症状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语言发育障碍  B.人际交往障碍  C.兴趣范围狭窄
     D.行为方式刻板  E.感知觉异常
  14.下列关于孤独症智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半以上的患者有智能障碍  B.有特征性的智力损害模式  C.操作智商一般较言语智商差
     D.患者的机械记忆、空间视觉能力一般发育差  E.患者的抽象概括、理解能力发育较差
  15.下列关于孤独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一般在3岁前缓慢起病  B.部分患者起病前的发育速度较同龄儿童缓慢
     C.部分患者起病后有发育退行现象  D.症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缓解  E.长期预后不良
  16.下列因素中与孤独症预后不良有关的是
     A.幼儿期刻板行为突出的女性  B.伴有自伤行为  C.操作智商高
     D.有癫痫发作  E.5岁时语言发育状况好



简答题
 
一、什么是心理发育障碍?
    答:由于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儿童在出生后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以及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正常发展过程受阻,就是所谓的心理发育障碍。

二、什么是特定性运动技能发育障碍、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简述各自的特点。
    答: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是指儿童在发育早期出现的正常语言获得方式的紊乱。其共同特点是:①儿童的语言运用、理解或表达能力等方面发育延迟,低于其智力年龄所应有水平;②对儿童的学习和社交功能造成影响;③可以排除因神经或言语机制异常、感觉缺损、精神发育迟滞或环境因素所致的发育延迟。
特定性运动技能发育障碍是指运动技能发育的明显迟缓,常有视觉空间-运动功能的障碍。其共同特点是:①精细或粗大运动的共济协调能力明显低于其年龄应有的水平,或标准化运动技能测验评分低于其年龄期望值2个标准差以上;②发生在学龄早期并且持续存在,对儿童的学习成绩或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③不是由于视觉及听觉缺陷、神经系统疾病或运动系统障碍所致。

三、什么是特定性学校技能发育障碍?简述其特点。
    答:特定性学校技能发育障碍是指在学龄早期,儿童的阅读、拼写和计算等学校技能的获得和发展异常。其共同的特点是:①阅读的准确性或理解力,口头和笔头拼写字、词的能力,基本计算能力(加减乘除)发育延迟,标准化学习技能测验显示患者的学校技能评分明显低于相应年龄和相应年级儿童的正常水平,或低于相应智力的期望水平2个标准差以上;②发生在学龄早期,持续存在,严重影响学习成绩或日常生活中需要这种技能的活动;③不是由于缺乏教育机会、神经系统疾病、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或精神发育迟滞等所致。这种学校技能发育障碍多起源于认知功能缺陷,并有神经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因素为基础,而且可以继发或伴发行为或情绪障碍。

四、简述精神发育迟滞的可能病因。
    答: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涉及到生物学和心理社会因素两个方面,其中生物学因素包括以下:
    1.遗传因素:①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如唐氏综合征、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②遗传代谢性疾病,常见的有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戈谢氏病等。
    2.母孕期和围产期有害因素:母孕期患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疾病,感染各种病毒、细菌,服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和代谢系统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等),接触铅、汞等毒物和放射线,分娩期前置胎盘、胎儿宫内窘迫等导致胎儿颅脑损伤的并发症等都可能导致精神发育迟滞。此外,母亲妊娠年龄偏大、营养不良、吸烟、饮酒,遭受强烈或长期的心理应激产生持续的情绪抑郁、焦虑等也可能与精神发育迟滞有关
    3.出生后有害因素:如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胎儿颅缝早闭等新生儿疾病。脑炎、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脑外伤,脑缺氧(溺水、窒息、一氧化碳中毒)等所致的脑损伤。
心理社会因素方面,主要表现在缺乏良性环境刺激或成长早期缺乏文化教育、贫困、与社会隔离等因素对儿童智力发育的严重影响。

五、试述轻、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特点。
    答:1.轻度 ①智商在50~69之间,心理年龄约9~12岁;②在发育早期即有发育延迟,特别是语言发育迟缓;③成绩差,但经过努力可以勉强完成小学学业;④无明显语言障碍,但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差;⑤可学会一定谋生技能,只能从事简单非技术性工作。
    2.中度 ①智商在35~49之间,心理年龄约6~9岁;②自幼智力和运动发育明显迟缓,语言发育差,表现为发音含糊不清,词汇贫乏以致不能完整表达意思。可计算个位数加、减法;③不能适应普通小学就读。能够完成简单劳动,但质量差,效率低;④指导和帮助下可学会自理简单生活。
    3.重度 ①智商在20~34之间,心理年龄约3~6岁;②出生后即有明显发育落后,不能进行有效语言交流,不会计数不能学习;③不会劳动,生活需人照料,无社会行为能力;④可以有显著的运动损害或其他相关的缺陷,并常合并脑部损害。

六、简述精神发育迟滞与儿童孤独症的鉴别要点。
    答:容易将两者混淆的原因有三个。首先,孤独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语言发育障碍和社会交往障碍,若不仔细询问,很容易将这些症状误认为智能障碍;其次,多数孤独症伴有智力障碍,临床上可能只发现智力低下而忽略了孤独症的症状,将这些孤独症误诊为精神发育迟滞;另外,孤独症的临床表现包括智能和其他认知功能的损害,有时很难区别是孤独症的认知障碍还是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表现。对于第一种情况只要仔细地询问病史和观察,便可将两者相区别。若患者除智力障碍以外,还有与智力发育水平不相称的突出语言发育问题,明显的社会交往问题,则应诊断为伴有精神发育迟滞的孤独症。两者在认知障碍上的区别在于孤独症智力的各方面发展不平衡,而精神发育迟滞则是智力全面发育低下,智力测验各分量表得分都普遍性低下。

七、如何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进行教育和训练?
    答: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教育训练应该由学校教师、家长、临床心理治疗师以及职业治疗相互配合进行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可以在普通小学、普通小学的特殊班或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应采用形象、生动、直观的方法,同一内容反复强化。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训,包括辨认钱币、购物、打电话、到医院看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基本的劳动技能、回避危险和处理紧急事件等。少年期后可进行职业训练,使其能独立生活。
    对中度患者着重训练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如洗漱、换衣,基本交往礼仪等内容,同时给予一定的语言训练。
    对重度患者主要训练如何配合他人对自己的护理照料、简单生活能力和自卫能力,如正确进餐。训练可采用将一种技能分解成几个步骤,再逐步反复强化训练的方法。对极重度患者几乎无法教育训练。

八、简述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药物治疗原则。
    答: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
    1.病因治疗 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确立后,应寻找病因,及早进行病因治疗。例如,对半乳糖血症和苯丙酮尿症患者在早期给予相应饮食治疗,可以避免病情恶化和智力损害加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的精神发育迟滞可以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对先天性脑积水、神经管闭合不全等颅脑畸形可考虑相应外科治疗。
    2.对症治疗 对部分患者伴有的精神症状可根据需要进行短期药物治疗。如对于伴有精神运动性兴奋、攻击或冲动行为、自伤或自残行为者可选用氟哌啶醇、甲硫哒嗪或卡马西平。药物应当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有效剂量,当症状消除以后逐渐减量,最终停药。对合并明显活动过多和注意缺陷症状的患者,可选用哌醋甲酯或苯异妥因等改善注意缺陷的药物。
    3.促进脑功能治疗 可供选择的益智药和脑代谢改善药主要包括谷氨酸、γ-氨酪酸、吡乙酰胺等。近年来发现脑活素对促进语言和运动功能发育有一定作用,可以在发生脑损伤或出现精神发育迟滞以后尽早使用。

九、简要描述儿童孤独症的典型临床表现。
    答:1.语言障碍 患者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仅能说一些单词或简单句子,不会使用代词或错用代词。患者很少、甚至完全不会使用语言进行正常的人际交流。语言单调平淡,与环境不协调,躯体语言如点头、摇头少。此外还可能有模仿语言或刻板重复语言。
    2.社会交往障碍 患者年幼时就表现有表情贫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拥抱、爱抚的表情或姿态,也无享受到爱抚时的愉快表情。分不清亲疏关系,与父母不能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与同龄儿童也难以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
    3.兴趣范围狭窄和行为模式刻板 患者容易对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或玩具的非主要特征感兴趣,并且持续较长时间。患者固执地要求日常活动程序保持不变,如每天吃同样的饭菜,每天使用相同的便器,若被制止或行为模式被改变,患者会表示出明显的不愉快和焦虑情绪,甚至出现反抗行为。患者可有重复刻板动作,如反复拍手、转圈、跺脚等。

十、简述儿童孤独症预后的影响因素。
     答:儿童孤独症的长期预后欠佳,约三分之二的患者有明显社会适应不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有:女性,幼儿期重复刻板动作或异常行为就较为突出者,伴有自伤行为者,操作智商较低者,伴有癫痫发作者。此外,患者在5岁时语言的发育状况对预后影响也很大,如果此时仍然缺乏有意义的语言,不能会话,则预后很差。有效的治疗和良好的教育训练有助于改善预后。

十一、简述儿童孤独症与其他广泛性发育障碍的鉴别要点。
    答:主要与以下三种综合征相鉴别:
    1.Asperger 综合征 本病也有与孤独症同样的社会交往障碍,兴趣范围局限和活动方式重复、刻板等表现,但与孤独症的区别在于此病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
    2.Heller 综合征 是一种发生在幼儿期,以各种能力迅速倒退为特点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临床表现与孤独症相似,有社会交往障碍、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下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活动方式,对周围事物普遍丧失兴趣等。但起病前有3-4年正常发育阶段,起病后各种功能出现明显而迅速的倒退,据此可与孤独症相区别。
    3.Rett 综合征 主要发生于女性儿童,临床表现与孤独症类似。两者的鉴别要点在于Rett综合征除表现社会交往、语言和智能障碍以及刻板、重复的行为异常等症状以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较为突出,如共济失调、肌张力异常、脊柱侧凸或后凸、生长发育延迟等,半数患者到青少年以后因脊髓萎缩而出现严重的运动不能。

十二、简述儿童孤独症的治疗原则。
    答: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
    1.教育和训练 是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方法,目的是促进其语言发育,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学龄期以后,患者的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会有所提高,部分患者可以到普通小学接受教育。
    2.心理治疗 较多采用行为治疗,主要目的是强化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对干扰接受教育训练、影响社会交往和危害自身的异常行为予以矫正。认知治疗适用于智力损害不重的患者,目的是帮助患者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激发自身潜力,提高其社会技能。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来改善患者的一些情绪和行为症状,以维护患者自身或他人安全,顺利实施教育训练及心理治疗。如对注意缺陷和多动症状突出者可使用哌醋甲酯等中枢兴奋药物。对精神病性症状、行为症状或情感症状突出的患者可使用氟哌啶醇、氯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物。对刻板行为、强迫症状、情绪问题突出的患者,还可以使用氯米帕明等抗抑郁药物。对合并癫痫的患者使用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物,对惊恐发作、情绪激动的患者可以短期使用抗焦虑药物。
34#
 楼主| wangshuo1688 发表于 07-1-27 09:39:17 | 只看该作者
参考答案:  

  A型题
  1.A  2.C  3.A  4.E  5.E  6.C
  B型题
  1.B   2.A  3.D  4.D   5.A   6.B   7.C   8.D  9.C 10.B   11.B 12.C 13.A 14.B 15.A 16.C
  X型题
  1.ABCDE 2.ABCDE 3.ABCD 4.AC 5.ABCD 6.ABCD 7.ABCDE 8.ABCDE 9.DE 10.ABC 11.AD 12.BCDE 13.ABCD
  14.ABE 15.ABCE 16.ABD
35#
 楼主| wangshuo1688 发表于 07-1-27 09:40:28 | 只看该作者
选择题  

(一)A型题
  1.以下陈述哪条不对
     A.精神障碍的躯体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电抽搐治疗
     B.药物是治疗严重精神障碍的主要措施
     C.电抽搐治疗在精神障碍急性期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D.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可以说仍然是对症性的、经验性的
     E.胰岛素休克和神经外科治疗等仍是治疗重性精神障碍的主要措施
  2.按临床作用特点,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分类中以下哪条不对
     A.抗精神病药物 B.脂肪胺类 C.心境稳定剂或抗躁狂药物
     D.抗焦虑药物 E.抗抑郁药物
  3.以下观点哪一条不对
     A.大部分精神药物所作用的受体部位也是内源性神经递质的作用部位
     B.多数精神药物治疗指数高,用药安全
     C.长期应用某些精神药物如苯二氮卓类可导致耐受性,使药效下降
     D.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能与三环抗抑郁剂或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合用
     E.药物的药效学相互作用可以引发毒性不良反应
  4.关于精神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以下描述哪条不对
     A.主要在肝脏代谢,导致极性增强而亲水性增加,有利于在肾脏等排泄
     B.因肝脏的药物代谢酶活性存在个体和种族差异,也受到某些合用药物的影响,故使用
       时应注意药物剂量的个体化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C.精神药物也可通过乳汁排泄,故服药的哺乳期妇女应放弃哺乳
     D.精神药物的半衰期较长,一般采用一日1-2次的给药方式即可
     E.儿童和老年人的药物剂量应比成人高
  5.提高精神病人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以下哪条不对
     A.掌握精神药物治疗的原则 B.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服药必要性的认识
     C.每天强迫精神病患者服药 D.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E.长效制剂的使用
  6.以下有关抗精神病药物的描述中哪条不对
     A.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障碍
     B.按药理作用可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C.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为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
     D.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好
     E.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为5-HT2A和D2受体阻断作用
  7.有关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以下哪条不对
     A.主要通过阻断脑内多巴胺和5-羟色胺受体而发挥抗精神病作用
     B.抗精神病药阻断的受体越多效果越好
     C.传统抗精神病药主要阻断4种受体,如D2、a1、M1和H1受体
     D.副作用的产生常是对脑内某些受体阻断作用的结果
     E.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5-HT2/D2受体有明显阻断作用
  8.抗精神病药物阻断5-羟色胺受体的描述中,下列哪项不对
     A.主要是阻断5-HT2A受体
     B.苯甲酰胺类主要是通过阻断5-HT受体而发挥抗精神病作用
     C.5-HT阻断剂具有潜在的抗精神病作用
     D.5-HT2/D2受体阻断比值高者,锥体外系症状发生率低
     E.5-HT2/D2受体阻断比值高者能改善阴性症状
  9.抗精神病药物阻断胆碱能受体和组胺受体后,不产生的副作用是
     A.记忆障碍 B.口干、便秘 C.排尿困难、视物模糊
     D.镇静作用和体重增加 E.锥体外系副作用
  10.关于精神病患者的急性期治疗,下列描述哪项不对
     A.用药前必须排除禁忌证
     B.急性症状常在有效剂量治疗1~2周时就完全改善
     C.首次发作、首次起病或复发、加剧的患者的治疗均可视为急性期治疗
     D.对于合作的病人,给药方法以口服为主
     E.不合作或不肯服药的患者,常采用注射给药
  11.关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急性肌张力障碍的描述,哪项不对
     A.应立即停止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B.大多发生于使用传统(经典)药物治疗的患者
     C.表现为眼上翻、斜颈、面部怪相和扭曲、吐舌、角弓反张和脊柱侧弯等
     D.易被误诊为破伤风、癫痫、癔病等
     E.肌注东莨菪碱0.3mg或异丙嗪25~50mg,可即时缓解
  12.对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副作用,不对的说法是
     A.表现为运动不能、肌张力高、震颤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B.最初始的形式是运动过缓,病人表现为写字越来越小
     C.应常规应用抗胆碱能药物以防止锥体外系症状的发生
     D.体征上主要为手足震颤和肌张力增高
     E.合并使用抗胆碱能药物盐酸苯海索有助于副作用的消失
  13.在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的临床应用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A.既有较强镇静作用,又有抗幻觉、妄想作用
     B.无催乳素水平升高和皮疹等副作用
     C.口服给药多,也有注射制剂可用于快速有效地控制病人的兴奋和急性精神病性症状
     D.较易产生直立性低血压、锥体外系反应和抗胆碱能反应等副作用
     E.第一个用于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就是氯丙嗪
  14.以下哪项常不作为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的适应证
     A.内因性抑郁 B.神经症性抑郁 C.反应性抑郁
     D.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E.心脏病人出现抑郁
  15.关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s)的副作用,以下哪项描述不对
     A.抗胆碱能副作用是TCAs治疗中最常见的副作用
     B.TCAs可以诱发癫痫
     C.TCAs的奎尼丁样作用可能与药物所致的心律失常有关
     D.超量服用或误服可发生严重的毒性反应,危及生命
     E.不引起体重增加
  16.关于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错误的观点是
     A.这类药物选择性抑制突触前膜对5-HT的回收
     B.适应证包括抑郁症、强迫症、惊恐症和贪食症
     C.应避免与MAOIs等合用,否则易致5-HT过多的综合征
     D.常用的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和西酞普兰
     E.心血管和抗胆碱副作用较TCAs严重
  17.有关碳酸锂中毒的描述,以下哪项不对
     A.肾脏疾病的影响 B.钠摄入减少 C.中毒不引起昏迷或死亡
     D.患者自服过量 E.年老体弱以及血锂浓度控制不当等
  18.关于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的临床应用,哪项不对
     A.可用于各型神经症的对症治疗
     B.可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失眠
     C.长期应用不引起耐受与依赖
     D.可治疗各种躯体疾病伴随出现的焦虑、紧张、失眠
     E.可用于癫痫治疗和酒依赖患者急性戒断症状的替代治疗
  19.关于电抽搐治疗的临床应用,错误的描述是
     A.治疗前8小时停服抗癫痫药和抗焦虑药等,禁食禁水4小时以上
     B.必要时可于治疗前15~30分钟皮下注射阿托品0.5~1.0mg
     C.把专用牙垫放置于两侧上下臼齿间,同时用手紧托下颌,防止下颌脱位
     D.电极安置在大脑的非优势侧副作用较大
     E.可分为潜伏期、强直期、痉挛期和恢复期

(二)X型题
  1.按化学结构把抗精神病药物分为以下哪几类
     A.吩噻嗪类(phenothiazines) B.硫杂蒽类(thioxanthenes)
     C.丁酰苯类(butyrophenones) D.苯甲酰胺类(benzamides)
     E.二苯二氮卓类(dibenzodiazepines)
  2.脑内多巴胺能系统的投射通路通常包括
     A.中脑边缘和中脑皮质通路与抗精神病作用有关
     B.下丘脑至垂体的结节漏斗通路与催乳素水平升高导致的副作用有关
     C.皮质脑干通路
     D.黑质纹状体通路与锥体外系副作用有关;
     E.皮质脊髓通路
  3.抗精神病药物阻断肾上腺素能受体后,可产生以下效应
     A.可产生镇静作用 B.直立性低血压 C.性功能减退
     D.心动过速 E.射精延迟等副作用
  4.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作用包括
     A.抗幻觉妄想作用(阳性症状) B.激活作用(阴性症状)
     C.催乳素水平升高 D.非特异性镇静作用
     E.预防复发作用
  5.抗精神病药物的适应证包括
     A.治疗精神分裂症 B.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
     C.控制躁狂发作 D.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非器质性或器质性精神障碍
     E.抑郁症
  6.抗精神病药物的禁忌证包括
     A.对抗精神病药物过敏者 B.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和肾脏疾病
     C.严重的全身感染 D.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E.白细胞过低
  7.有关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以下描述哪些正确
     A.药物的选择一方面取决于副作用的差别
     B.兴奋躁动者宜选用镇静作用强的抗精神病药物
     C.如果病人无法耐受某种药物,可以换用其他类型的药物
     D.兴奋躁动者可采用注射制剂(氟哌啶醇、氯丙嗪等)治疗
     E.各类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效果都是相同的
  8.关于维持治疗,以下描述哪些正确
     A.长期维持治疗可以显著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复发
     B.维持剂量可以减至治疗剂量的2/3~1/4,但有个体差异
     C.首发的、缓慢起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时间最好是2~3年
     D.急性发作、缓解迅速彻底的病人,维持治疗时间可以较短
     E.反复发作、经常波动或缓解不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终身治疗
  9.关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静坐不能,哪些正确
     A.病人主观感到必须来回走动,情绪焦虑或不愉快
     B.应增加抗精神病药的剂量
     C.表现为无法控制的激越不安、不能静坐、反复走动或原地踏步
     D.加用苯二氮卓类药和b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心得安)等常有效
     E.有时需减少抗精神病药剂量
  10.关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迟发性运动障碍(TD),哪些正确
     A.见于持续应用抗精神病药几年后,极少数可能在几个月内发生
     B.其特征为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式运动
     C.其严重程度波动不定,睡眠时消失、情绪激动时加重
     D.抗胆碱能药物会促进和加重TD,应避免使用。
     E.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有可能逆转TD
  11.关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恶性综合征的正确描述为
     A.意识波动 B.肌肉强直
     C.高热 D.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
     E.处理办法是停用抗精神病药物,给予支持性治疗
  12.关于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临床应用的正确描述为
     A.注射剂常用于处理精神科的急诊问题
     B.适用于老年或伴有躯体疾患的兴奋性精神病人
     C.小剂量也可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及抽动秽语综合征
     D.主要副作用为锥体外系症状
     E.长效制剂锥体外系副作用较口服用药轻
  13.关于抗精神病药物舒必利的临床应用,正确描述为
     A.低剂量具有抗抑郁效果
     B.200mg~600mg/日静脉滴注7~10天,能很好缓解病人的紧张症症状
     C.主要副作用为引起内分泌变化,如体重增加、泌乳、闭经和性功能减退等
     D.治疗精神分裂症需要较高剂量。
     E.有长效制剂供临床应用
  14.关于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临床应用的正确描述为
     A.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满意,尤其是难治性病例
     B.易出现直立性低血压、镇静作用强,故起始剂量宜低
     C.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临床使用中应进行血常规监测
     D.易出现体重增加、心动过速、便秘、排尿困难、流涎等副作用
     E.国内外部分专家主张慎用氯氮平
  15.关于抗精神病药物奥兰扎平(奥氮平)临床应用的正确描述为
     A.对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和伴发的抑郁症状有效
     B.对血象无明显影响
     C.其半衰期长,故可一日一次给药
     D.锥体外系反应少见,治疗依从性较好
     E.主要副作用为引起头晕、思睡、便秘、体重增加等
  16.关于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维思通)临床应用的正确描述为
     A.对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认知功能障碍和伴发的抑郁症状有效
     B.适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病人
     C.有效剂量小、用药方便
     D.锥体外系反应轻、抗胆碱能作用及镇静作用小,治疗依从性较好
     E.主要不良反应为头晕、激越、失眠等
  17.一般将抗抑郁药物分为以下哪几类
     A.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包括杂环或四环类抗抑郁药
     B.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C.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D.其他递质机制的抗抑郁药
     E.二苯二氮卓类
  18.关于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正确的描述是
     A.米帕明镇静作用弱,适用于迟滞性抑郁以及儿童遗尿
     B.氯米帕明既能改善抑郁也是治疗强迫症的有效药物
     C.阿米替林镇静和抗焦虑作用较强,适用于激越性抑郁
     D.多塞平常用于治疗神经症性抑郁和慢性疼痛
     E.多数病人服药后抑郁症状在1周内消失
  19.关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的临床应用,正确的描述是
     A.一类称为不可逆性MAOIs,以苯环丙胺为代表
     B.另一类为可逆性MAOIs,以吗氯贝胺为代表
     C.MAOIs作为二线药物主要用于对三环类或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抑郁症
     D.与许多药物及食物有相互作用而产生高血压危象
     E.常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
  20.关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氟西汀的半衰期最长,其活性代谢产物的半衰期可达7~15天
     B.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常用剂量是20mg/日
     C.帕罗西汀对伴焦虑的抑郁症较适合
     D.舍曲林很少与其他药物发生配伍禁忌
     E.西酞普兰几乎没有药物配伍禁忌
  21.关于心境稳定剂,正确的观点是
     A.可以治疗躁狂
     B.主要包括锂盐(碳酸锂)和某些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丙戊酸盐等
     C.对躁狂发作有预防作用
     D.对抑郁发作有预防作用
     E.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和氟哌啶醇也是心境稳定剂
  22.关于心境稳定剂丙戊酸盐的临床应用,正确的是
     A.丙戊酸盐对躁狂症的疗效与锂盐相当
     B.对混合型躁狂和快速循环型情感障碍有效
     C.对锂盐治疗无效者可能疗效更好
     D.剂量范围800~1800mg/日
     E.可用于孕妇
  23.关于苯二氮卓类的药理作用,正确的是
     A.抗焦虑作用 B.作用于大脑5-羟色胺受体
     C.镇静催眠作用 D.抗惊厥作用 E.骨骼肌松弛作用
  24.关于丁螺环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非苯二氮卓类新型抗焦虑药物 B.系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
     C.无依赖性报道 D.适用于广泛性焦虑症
     E.抗焦虑治疗的剂量范围15mg~45mg/日
  25.关于电抽搐治疗的适应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严重抑郁,有强烈自伤、自杀企图及行为和明显自责自罪者
     B.极度兴奋躁动及冲动伤人者
     C.拒食、违拗和紧张木僵者
     D.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治疗不能耐受者
     E.骨关节疾病,尤其新近发生者



简答题  

一、简述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答: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是阻断中脑边缘和中脑皮质通路的D2受体,从而出现抗精神病作用。其抗幻觉妄想作用突出,同时有非特异性镇静作用和预防复发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控制躁狂发作,也可用于其他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非器质性或器质性精神障碍。

二、简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特点。
    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为5-HT2A和D2受体阻断作用,一般认为其不仅具有抗幻觉妄想作用,还因有激活作用而能改善阴性症状。临床应用中锥体外系副作用等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在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中,目前认为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上有取代传统(典型)药物的趋势。

三、简述药物维持治疗在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中的意义和疗程。
    答:抗精神病药物的长期维持治疗可以显著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有资料表明,持续2年的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可以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率降至40%,而2年的安慰剂对照治疗却有8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对于首发的、缓慢起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时间至少需要2~3年。急性发作、缓解迅速彻底的病人,维持治疗时间可以较短。反复发作、经常波动或缓解不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终身治疗。

四、简述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与临床效应特点。
     答:三环类抗抑郁药阻断了NE能和5-HT能神经末梢对NE和5-HT的再摄取,以增加突触间隙单胺类递质的浓度,临床上表现为抑郁症状改善。抗抑郁药物对递质再摄取的抑制作用是立即发生的,而长期用药后则可以降低受体的敏感性(下调作用),这与抗抑郁药物的临床效应滞后即用药2~3周后才起效密切相关。

五、简述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中毒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答:超量服用或误服三环类抗抑郁药可发生严重的毒性反应,危及生命,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昏迷、癫痫发作、心律失常三联征。还可有高热、低血压、肠麻痹、瞳孔扩大、呼吸抑制、心脏骤停。处理:试用毒扁豆碱缓解抗胆碱能作用,每0.5~1小时重复给药1mg~2mg。及时洗胃、输液,积极处理心律不齐、控制癫痫发作。由于三环类药物的抗胆碱能作用使胃内容物排空延迟,即使过量服入后数小时,仍应采取洗胃措施。

六、简述锂中毒的原因和中毒的早期表现。
    答:引起锂中毒的原因有肾锂廓清率下降、肾脏疾病的影响、钠摄入减少、患者自服过量、年老体弱以及血锂浓度控制不当等。中毒先兆表现为呕吐、腹泻、粗大震颤、抽动、呆滞、困倦、眩晕、构音不清和意识障碍等。此时,应立即检测血锂浓度,如血锂超过1.4mmol/L时应减量。如临床症状严重则应立即停止锂盐治疗。血锂浓度越高,脑电图改变越明显,因而监测脑电图有一定价值。

七、简述苯二氮卓类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答:苯二氮卓类既是抗焦虑药也是镇静催眠药。临床应用广泛,用于治疗各型神经症、各种失眠以及各种躯体疾病伴随出现的焦虑、紧张、失眠、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等症状,也可用于各类伴焦虑、紧张、恐惧、失眠的精神病以及激越性抑郁、轻性抑郁的辅助治疗。还可用于癫痫治疗和急性酒依赖患者戒断症状的替代治疗。凡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肾病、药物过敏、药瘾、妊娠头3月、青光眼、重症肌无力、酒精及中枢抑制剂使用时应慎用或禁用。

八、电抽搐治疗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答:常见的并发症有头痛、恶心、呕吐、焦虑、可逆性的记忆减退、全身肌肉酸痛,这些症状无需处理。由于肌肉的突然剧烈收缩,关节脱位和骨折也是较常见的并发症。脱位以下颌关节脱位为多,发生后应立即复位。骨折以4~8胸椎压缩性骨折为多,应立即做相应处理。年龄大、治疗期间应用具有抗胆碱能作用药物的病人,较易出现意识障碍和认知功能受损,此时,应停用电抽搐治疗。死亡极为罕见,多与潜在躯体疾病有关。



论述题  

一、试述抗精神病药物的选择和精神病急性期药物治疗的使用原则。
    答:药物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副作用的差别。在剂量充足,疗程足够的前提下,各种传统抗精神病药物间的总体治疗效果没有多少差异。兴奋躁动者宜选用镇静作用强的抗精神病药物或采用注射制剂(氟哌啶醇、氯丙嗪等)治疗。如果病人无法耐受某种药物,则可以换用其他类型的药物。目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有取代传统药物的趋势。长效制剂有利于解决患者的服药不合作问题从而减少复发,但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可能性较大。采用口服制剂维持良好的患者很少需要改换成长效制剂治疗。
急性期治疗:用药前必须排除禁忌证,做好常规的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以及血常规、血生化(包含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首次发作或复发、加剧的患者的治疗均视为急性期治疗。此时患者往往以兴奋躁动、幻觉妄想、联想障碍、行为怪异以及敌对攻击等症状为主。
     对于合作的病人,给药方法以口服为主。多数情况下,尤其症状较轻者,通常采用逐渐加量法。一般1~2周逐步加至有效治疗剂量。急性症状在有效剂量治疗2~4周后可开始改善。不同的患者,症状的缓解程度不一,恢复的时间长短不定。应以有效剂量持续治疗,使病情进一步缓解。在症状获得较为彻底缓解的基础上,仍要继续以原来的有效剂量巩固治疗数周至数月,然后可以缓慢减量进入维持治疗。以氯丙嗪为例,多从25mg~50 mg每日1~2次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分2~3次饭后服用,如无严重副作用,1周内加至治疗剂量300 mg~600 mg/日。实际上,只有少数病人需加至较大剂量。出现疗效后,继续原有剂量治疗。待病情充分缓解6个月左右后,才可缓慢减至维持剂量,如氯丙嗪300mg/日左右。剂量应结合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实行个体化治疗。门诊病人的用药原则,应注意加量缓慢、总日量相对小。老年、儿童和体弱的患者的用量参照药物剂量范围酌情减少。
     对于兴奋躁动较严重、不合作或不肯服药的患者,常采用注射给药。注射给药应短期应用,注射时应固定好病人体位避免折针等意外,并采用深部肌肉注射。通常使用氟哌啶醇或氯丙嗪。一般每次肌注氟哌啶醇5mg~10 mg或氯丙嗪50 mg~100 mg,必要时可重复。也可以采用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用药期间,患者应卧床护理,直立性低血压可以通过升高病床的脚部来改善;出现肌张力障碍可以注射抗胆碱能药物东莨菪碱0.3 mg来减轻。
     由于治疗的目的是使病人安静,也可以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注射给药,如地西泮(安定)和氯硝西泮等。在此基础上可以减少合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

二、试述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答: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增加三环抗抑郁药血药浓度、诱发癫痫;加剧抗胆碱副作用;可以加重抗胆碱药的抗胆碱作用;可以逆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可以减弱抗高血压药呱乙啶的降压作用,增加b受体阻断剂及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的血药浓度而导致低血压;可以加强其他中枢抑制剂如酒精及利尿剂的作用;有增加氯氮平、氟哌啶醇等发生药源性恶性综合征的危险。
     抗酸药影响抗精神病药物吸收。吸烟可以降低某些抗精神病药如氯氮平的血药浓度。卡马西平通过诱导肝脏药物代谢酶,明显减低氟哌啶醇、氯氮平血浆浓度而使精神症状恶化;或增加氯氮平发生粒细胞缺乏的危险性。某些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氟西汀、帕罗西汀和氟伏沙明抑制肝脏药物代谢酶,增加抗精神病药物的血药浓度,导致不良反应发生或加剧。

三、试述三环抗抑郁药物的临床应用。
    答:1.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用于治疗各类以抑郁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如内因性抑郁、心境恶劣障碍、反应性抑郁、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及某些躯体疾病伴发的抑郁等。还可以用于治疗焦虑症、惊恐发作和恐惧症。小剂量米帕明可用于治疗儿童遗尿症和慢性疼痛,氯米帕明则常用于治疗强迫症。
严重心肝肾疾患、粒细胞减少、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妊娠头3个月禁用。癫痫和老年人慎用。
     2.药物的选择 米帕明镇静作用弱,有情绪振奋作用,适用于迟滞性抑郁以及儿童遗尿。氯米帕明和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一样,既能改善抑郁也是治疗强迫症的有效药物。阿米替林镇静和抗焦虑作用较强,适用于激越性抑郁。多塞平抗抑郁作用相对较弱,但镇静和抗焦虑作用较强,常用于治疗心境恶劣障碍和慢性疼痛。
     3.用法和剂量 和抗精神病药物一样,应从小剂量开始,并根据副作用和临床疗效,用1~2周的时间逐渐增加到最佳有效剂量。服用抗抑郁药物以后,病人的睡眠首先得到改善,抗抑郁效果要在用药2~3周后才出现。例如,米帕明应以25 mg~50mg/日开始治疗,每日增加25mg,直到日剂量达到200mg左右。在决定进一步加大剂量前,病人应维持这一剂量大约1周。如果病人没有或只有轻微疗效,应在下一周把剂量增加到250~300mg/日。如果仍没有进一步改善,应在检查血药浓度和心电图的基础上调整剂量。由于三环类抗抑郁药在体内的半衰期长,一般可以每日1次睡前服或以睡前剂量为主方式给药。这样可以避免白天患者的过度镇静和抗胆碱能副作用。
     经过急性期的抗抑郁治疗,抑郁症状已缓解,此时应以有效治疗剂量继续巩固治疗6个月。随后进入维持治疗阶段。维持剂量通常低于有效治疗剂量,可视病情及副作用情况逐渐减少剂量,一般维持6个月或更长时间。最终,缓慢逐步减停药物。反复频繁发作者应长期维持,起到预防复发作用。

四、试述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及其代表药物的临床应用。
    答:SSRIs是80年代开发并试用于临床的一类新型抗抑郁药物。目前已用于临床的SSRIs有5种: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和西酞普兰。这类药物选择性抑制突触前膜对5-HT的回收,对NE影响很小,几乎不影响DA的回收。其中的帕罗西汀、氟伏沙明有轻度的抗胆碱能作用。
     这类药物的适应证包括抑郁症、强迫症、惊恐症和贪食症,但不同的SSRIs对不同靶症状的剂量、起效时间、耐受性和疗效不同。临床特点还有:抗抑郁作用与TCAs相当,但对严重抑郁的疗效可能不如TCAs;半衰期长,多数只需每日1次给药,疗效在较长时间停药后才逐渐消失;心血管和抗胆碱能副作用轻微,过量时较安全,前列腺肥大和青光眼患者可用;副作用主要包括恶心、腹泻、失眠、不安和性功能障碍,多数副作用持续时间短、可以耐受;与其他抗抑郁药合并使用常常增强疗效,但应避免与MAOIs等合用,否则易导致5-HT过多的综合征。
     1.氟西汀 半衰期最长,其活性代谢产物的半衰期可达7~15天。常用剂量是20mg/日,随着剂量增加副作用也有所增加。在强迫症、贪食症及减肥的治疗中,剂量相对较大。对肝脏CYP2D6酶抑制作用较强,与其他有关药物合用时有所禁忌。
     2.帕罗西汀 对伴有焦虑的抑郁症较适合。初始剂量为20mg,根据情况每次加10mg,间隔时间应不少于1周。停药太快有撤药反应,因此撤药应缓慢进行。和氟西汀一样,帕罗西汀对CYP2D6等酶的抑制作用也较强
     3.舍曲林 适用于各种抑郁病人。抗抑郁的开始剂量为50mg/日,可酌情加量。舍曲林对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作用弱,故很少与其他药物发生配伍禁忌。
     4.氟伏沙明 适应证和副作用与其他SSRIs类似。日剂量大于100mg时可分为2次服用。氟伏沙明对肝脏CYP1A2酶抑制作用强,应注意相应的药物配伍禁忌。
     5.西酞普兰 适应证与其他SSRIs类似。西酞普兰对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在SSRIs中最小,因此几乎没有药物配伍禁忌。

五、试述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物的的临床应用。
    答:1.适应证和禁忌证 苯二氮卓类药既是抗焦虑药也是镇静催眠药。临床应用广泛,用于治疗各型神经症、各种失眠以及各种躯体疾病伴随出现的焦虑、紧张、失眠、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等症状,也可用于各类伴焦虑、紧张、恐惧、失眠的精神病以及激越性抑郁、轻性抑郁的辅助治疗。还可用于癫痫治疗和酒依赖急性戒断症状的替代治疗。
     凡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肾病、药物过敏、药瘾、妊娠头3月、青光眼、重症肌无力、酒精及中枢抑制剂使用时应禁用。老年、儿童、分娩前及分娩中慎用。
     2.药物的选择 选择药物时,既要熟悉不同药物的特性,又要结合患者的特点。如患者有持续性焦虑和躯体症状,则以长半衰期的药物为宜,如地西泮、氯氮卓。如患者焦虑呈波动形式,应选择短半衰期的药物,如奥沙西泮、劳拉西泮等。阿普唑仑具有抗抑郁作用,伴抑郁的患者可选用此药。对睡眠障碍为主者常用氟西泮、硝西泮、艾司唑仑、氯硝西泮、咪达唑仑等。氯硝西泮对癫痫有较好的效果。戒酒时,地西泮替代最好。缓解肌肉紧张可用劳拉西泮、地西泮、硝西泮。
     3.用法和剂量 多数苯二氮卓类的半衰期较长,所以无须每日3次给药,每日1次即可。或因病情需要,开始可以每日2~3次,病情改善后,可改为每日1次。苯二氮卓类治疗开始时可用小剂量,3~4天加到治疗量。急性期病人开始时剂量可稍大些,或静脉给药,以控制症状。
     4.维持治疗 神经症患者,病情常因心理社会因素而波动,症状时重时轻。因此,苯二氮卓类药物控制症状后,无需长期应用,长期应用也不能预防疾病的复发,且长期应用易导致依赖性。撤药宜缓慢进行,缓慢减药后仍可维持较长时间的疗效。
     5.副作用 此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少,一般能很好耐受,偶有严重并发症。最常见的副作用为嗜睡、过度镇静、智力活动受影响、记忆力受损、运动的协调性减低等。上述副作用常见于老年或有肝脏疾病者。血液、肝和肾方面的副作用较少见。偶见兴奋、梦魇、谵妄、意识模糊、抑郁、攻击、敌视行为等。有致胎儿唇裂、腭裂的报道。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毒性作用很小。作为自杀目的服入过量药物者,如果同时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或酒精易导致死亡。过量者常进入睡眠,可被唤醒,血压略下降,在24~48小时后醒转。处理主要是洗胃、输液等综合措施。血液透析往往无效。
     6.耐受与依赖 苯二氮卓类可产生耐受性,应用数周后需调整剂量才能取得更好疗效。长期应用后可产生依赖性,包括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与酒精和巴比妥类药物可发生交叉依赖。躯体依赖症状多发生在持续使用6个月以上者,突然中断药物,可引起戒断症状。戒断症状多为焦虑、激动、易激惹、失眠、震颤、头痛、眩晕、多汗、烦躁不安、耳鸣、人格解体及胃肠症状(恶心、呕吐、厌食、腹泻、便秘)。严重者可出现惊厥,此现象罕见但可导致死亡。因此,苯二氮卓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要避免长期应用。停药宜逐步缓慢进行。
36#
 楼主| wangshuo1688 发表于 07-1-27 09:40:46 | 只看该作者
多选题参考答案  

  A型题
     1.E 2.B 3.D 4.E 5.C 6.D 7.B 8.B 9.E 10.B 11.A 12.C 13.B 14.E 15.E 16.E 17.C 18.C 19.D
  X型题
     1.ABCDE 2.ABD 3.ABCDE 4.ABDE 5.ABCD 6.ABCDE 7.ABCD 8.ABCDE 9.ACDE 10.ABCDE 11.ABCDE              12.ABCDE 13.ABCD 14.ABCDE 15.ABCDE 16.ABCDE 17.ABCD 18.ABCD 19.ABCD 20.ABCDE 21.ABCD         22.ABCD 23.ACDE 24.ABCDE 25.ABCD
37#
 楼主| wangshuo1688 发表于 07-1-27 09:41:22 | 只看该作者
【选择题】  

(一)A型题
  1.精神(心理)治疗的主要适应证是
     A.神经症 B. 抑郁症 C. 躁狂症 D. 精神分裂症 E. 精神发育不全
  2.从事特殊心理治疗的人员应为
     A.具有医师资格者 B.心理学本科毕业者 C.经过特殊心理治疗培训的医师和心理学工作者
     D.经过特殊心理治疗培训的各级人员 E.具有一定学历或自学成才者
  3.某女性患者,25岁,诊断为癔症性抽搐发作。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患者的症状是对心理冲突“压抑”
   (或潜抑)而导致的,这种心理防御过程是
     A.有意识的 B.潜意识的 C.有计划的 D.有目的的 E.没考虑后果
  4.下列哪种情况不适用于特殊的心理治疗
     A.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幻觉妄想状态 B.儿童和青少年的行为问题 C.恶劣心境 D.强迫症 E.恐怖症
  5.在开始心理治疗时,哪项最重要
     A.认真记录病人的谈话 B.树立治疗者的权威性
     C.为病人提供治愈疾病的保证 D.制造神秘气氛,使病人容易相信 E.建立信任感
  6.心理治疗中治疗者与被治疗者的关系应是
     A.相互促进的关系 B.职业性关系 C.亲密无间的关系 D.互助关系 E.盈利关系
  7.心理治疗时下列哪种态度是不可取的
     A.在任何情况下都遵守职业道德
     B.在任何情况下都尊重患者的人格
     C.在任何情况下都严守保密的原则
     D.在任何情况下都严格地执行原治疗计划
     E.在任何情况下都强调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8.心理治疗理论发展的趋向是
     A.精神分析理论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通用理论 E.认知理论
  9.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是
     A.情绪决定认知和行为 B.行为决定情绪和认知 C.情绪、行为与认知互为因果
     D.认知决定情绪和行为 E.行为与认知关系不大
  10.Beck的认知治疗首先是对哪种病人进行研究的
     A.人格障碍 B.躁狂症 C.抑郁症 D.强迫症 E.精神分裂症
  11.厌恶疗法的原理是
     A.心理防御机制 B.交互抑制 C.人本主义 D.自我强化 E.条件反射
  12.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发现者是
     A.巴甫洛夫 B.森田正马 C.弗洛伊德 D.华生 E.斯金纳
  13.系统脱敏疗法的最佳适应证是
     A.恐惧症 B.神经衰弱 C.抑郁症 D.精神分裂症 E.躁狂症
  14.以下哪项不是厌恶疗法的适应证
     A.酒瘾 B.恐惧症 C.窥阴癖 D.同性恋 E.烟瘾
  15.对场所恐惧症的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时,先让患者回想哪些场合可引起紧张或恐惧,并按严重程度划分等
     级,然后按等级(由轻至重)逐步接近这些场合,同时进行放松训练,使患者对这些场合的恐惧逐步减
     轻。此种疗法称为
     A.暴露疗法 B.系统脱敏 C.冲击疗法 D.认知行为疗 E.行为矫正疗法
  16.以下哪条不是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
     A.学习理论 B.强化作用 C.经典条件反射 D. 操作性条件反射 E.人本主义理论
  17.下面哪些内容不是对行为治疗的描述
     A.基于实验心理学的成果 B.关注病人对事物的理解 C.帮助病人消除不良行为
     D.促进良好行为的产生 E.可操作性相对较强

(二)B型题
     A.解决问题(problem-solving)训练
     B.应付技巧(coping skills)训练
     C.悖论干预(paradoxical intervention)与症状处方(symptom-prescription):
     D.记秘密红帐(keeping merit-accounts):
     E.角色互换(role-exchanging)练习
  1.着重处理没有应激处境时的个体的认知过程缺陷
  2.着重处理面对问题处境时的缺陷
  3.要求患者故意保持或“加重”症状行为。是一种“以毒攻毒”的治疗技术
     A满灌疗法
     B.厌恶疗法
     C.系统脱敏
     D.消极训练法
     E.阳性强化法
  4.让露阴癖病人幻想在异性面前暴露生殖器产生性兴奋的同时想象既往被人抓获、指责的情景
  5.对一个经常出现不礼貌言行的小孩在其出现不良行为时不予理睬,而当他举止文明时给予关心和奖励
  6.要求强迫洗手的病人主动延长洗手的时间,反复训练后使其对洗手的行为产生厌烦
  7.在取得病人的同意下,让一个怕脏的病人完全暴露在肮脏的环境中,无论病人多么紧张仍要求其坚持不离开,反复训练以消除病人对脏的恐惧
     A. 领悟
     B.阻抗
     C.移情
     D.共情(同解心)
     E.宣泄
  8.病人把自己幼年时期的重要情感关系如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在不知不觉中转移到和治疗者的关系上
  9.治疗者站在病人的角度去体验病人的处境和情感
  10.治疗稍有好转时病人无明确原因地终止治疗
     A.分析性心理治疗
     B.行为治疗
     C.家庭治疗
     D.支持性心理治疗
     E.认知性心理治疗
  11.认为认知过程是情绪与行为反应的决定因素,因此治疗的着眼点在于改变对事物的认知
  12.一种运用治疗者与病人间建立的良好关系,积极的运用治疗者的权威、知识与关心,来支持病人,使病
     人能发挥其潜在的能力处理问题,度过心情上的危机或避免精神崩溃的方法
  13.认为正常行为和适应不良行为都是学习获得,可以习得,也就可以放弃

(三)X型题
  1.以下属于行为疗法的有
     A.系统脱敏 B.冲击疗法 C.模仿法 D.催眠治疗 E.阳性强化
  2.按心理学派常将心理治疗分为以下哪几类
     A.精神分析治疗(psychoanalytic therapy)
     B.认知-行为治疗(behavioral-cognitive therapy )
     C.人本主义治疗(humanistic therapy)
     D.系统治疗(systemic therapy)
     E.生物反馈治疗
  3.系统脱敏法是行为治疗的一种,常用于治疗以下疾病或症状
     A. 强迫洗手 B. 儿童孤独症 C. 恐怖症 D. 焦虑 E. 阳萎
  4.系统脱敏治疗应包括
     A、确定主要症状 B、按严重程度划分症状等级 C、由轻至重逐级暴露症状 D、松弛训练 E、逐级脱敏
  5.行为医学的理论认为
     A.正常行为是遗传的 B.正常行为是习得的 C.适应不良行为是遗传的
     D.适应不良行为是习得的 E.正常或适应不良行为既是遗传的又是习得的
  6.重建自我认知的技术包括
     A.阐释(interpretation)技术
     B.隐喻性阐释(metaphoric interpretation)技术
     C.认知重建(cognitive restructuring)技术
     D.静坐冥想(meditation)技术
     E.催眠暗示、诱导技术
  7.下面哪些内容是对家庭治疗的描述
     A.以家庭为对象进行治疗
     B.把焦点放在家庭各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上
     C.注重解决一个成员的心理问题
     D.把家庭看成一个整体
     E.要改变病态的表现或行为不能单从治疗某一个成员着手
  8.以下哪些常用于来改变个体的行为技巧和人际交往模式
     A.解决问题(problem-solving)技能训练
     B.悖论干预(paradoxical intervention)与症状处方(symptom-prescription)
     C.记秘密红帐(keeping merit-accounts)
     D.角色互换(role-exchanging)练习
     E.应付技巧(coping skills)训练
  9.在家庭治疗的方法和技巧上要注意以下哪些方面
     A.要时刻站在患者一方
     B.注重成员的多方参与,不能忽略任何成员,包括小孩在内
     C.要注重家庭的过去
     D.对要求改善的行为,可让家人在治疗当场进行练习
     E.要利用家庭原有的正性情感,发挥家庭内各种有益的心理资源的作用
  10.家庭治疗时应
     A.将家庭视为一个整体 B.依靠其他家庭成员来教育患者 C.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及其处理
     D.不代替做决定 E.保持中立的态度
  11.心理咨询的形式有
     A.门诊咨询 B.住院咨询 C.电话咨询 D.个体咨询 E.团体咨询
  12.心理咨询内容 涉及
     A.询问 B.商议 C.建议 D.忠告 E.决定
  13.催眠指导语应具备哪些特点
     A.态度从容 B.口气坚定 C.鼓励性的内容 D.声音洪亮,有节奏感 E.重复性的语言
  14.心理咨询的对象可以是
     A.神经症患者 B.心身疾病患者 C.心理障碍患者 D.正常人 E.精神分裂症的恢复期
  15.专门的或狭义的心理治疗
     A.对各类患者均适用 B.对各个病期的患者均适用
     C.主要用于神经症类患者 D.某些精神障碍的重病期不可使用
     E.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益无害的
  16.心理治疗的作用在于
     A.医治心理疾患 B.缓解心理痛苦 C.提高心理素质 D.避免分裂症复发 E.替代药物治疗
  17.心理治疗者的基本功能是
     A.观察 B.倾听 C.表达 D.辩驳 E.树立自己的权威
  18.心理治疗的适应证包括
     A.各种神经症 B.儿童少年期的情绪和品性障碍 C.某些应激性障碍
     D.某些心理生理障碍 E.各种精神病
  19.常用于处理躯体和情绪不适、改变异常行为模式的技术有
     A.渐进性放松训练(progressive relaxation training) B.静坐冥想(meditation)
     C.催眠治疗(hypnotherapy) D.系统脱敏(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E.满灌疗法(flooding)
  20.认知疗法可用于下列哪些病症
     A.心身疾病 B.焦虑症 C.抑郁症 D.青少年行为障碍 E.强迫症
  21.认知治疗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消除症状 B.改变患者的人格特征
     C.给患者以心理支持 D.矫正患者的不良情绪 E.了解患者的潜意识内容
  22.影响心理治疗效果的因素包括
     A.疾病的种类 B.治疗者的能力 C.心理治疗的形式 D.病人的人格特征 E.治疗者的人格魅力
  23.有关治疗师与患者之间形成的互动关系-治疗关系的描述哪些是对的
     A.应该是能使病人能力增强,能设身处地进行相互理解的关系
     B.良好的治疗关系有助于治疗师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
     C.治疗关系是导致治疗变化的重要因素
     D.以平等、理性、坦诚为基础,不是互相利用的关系
     E.不是一种简单的人际交往关系
  24.心理治疗按治疗对象分类,可分为
     A.个别治疗 B.夫妻治疗 C.家庭治疗 D.集体治疗 E.人际互动治疗
  25.以下哪项不是心理治疗的目标
     A.改变异常的情感 B.改变异常的行为模式
     C.改变病人不良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D.提高病人的应付能力和技巧
     E.帮助改变病人的人格

  

简答题

一、试述心理治疗的定义。
    答: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是一种以助人为目的的、专业性的人际互动(interaction)过程,治疗师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影响患者或其他求助者,引起心理、行为和躯体功能的积极变化,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目的。
     治疗师通过言语、表情、行为举止及特意安排的情境,可以使病人或来自普通人群的“咨客”(client)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发生变化,以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工作、生活、健康等方面的问题,从而能更好地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心理和生理的健康。

二、按治疗对象常将心理治疗分为哪几类?
    答:按治疗对象常将心理治疗分为以下几类:
     1.个别治疗(individual therapy):以单独的患者或咨客为对象的心理治疗。多数治疗或咨询采取治疗师与求助者进行一对一访谈的形式。
     2.夫妻治疗(couple therapy)或婚姻治疗(marital therapy):以配偶双方为单位的治疗。可以视为家庭治疗的一种形式。重点处理影响婚姻质量,引起心理痛苦的各种问题,如夫妻关系、性问题。
     3.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以家庭为单位的治疗。核心家庭是最普遍、最基本的人际系统,其中发生频繁而紧密的人际互动与个体的精神卫生状态密切相关。所以,该类治疗多以核心家庭为干预目标。必要时,家庭治疗师还邀请核心家庭之外的大家庭成员参加治疗,甚至会涉及到家庭外的社会大系统的人员如教师、朋友等。
     4.集体治疗(group therapy):以多名有相似问题,或对某一疗法有共同适应证的不同疾病的患者为单位的治疗。按照系统论“总体大于部分相加之和”的论点,集体治疗不是个别治疗的简单相加,而是与家庭治疗一样,重视群体成员构成人际系统后产生的“群体心理动力学”现象,利用人际互动来消除病态,促进健康。

三、按心理学派常将心理治疗分为哪几类?
    答:按心理学派常将心理治疗分为以下几类:
     1.精神分析治疗(psychoanalytic therapy)及心理动力性治疗(psychodynamic therapy):其特征是对于人的潜意识和人格发展,提出了内容十分丰富、复杂的一套心理动力学学说。
     2.认知-行为治疗(behavioral-cognitive therapy ):主要以巴甫洛夫(Pavlov)的经典条件反射和斯金纳(Skinner)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为理论基础,认为环境中反复出现的刺激,包括人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结果,通过奖赏或惩罚的体验,分别“强化”或“弱化”某一种行为。因此,治疗的任务是,设计新的学习情景,使合意的行为得到强化、塑型,使不合意的行为得到弱化、消退。
     3.人本主义治疗(humanistic therapy)或咨客中心治疗(client-centered therapy):以二十世纪60年代出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类治疗方法,重视人的自我实现、需要层次、情感体验与潜能,提倡治疗师应该具有高度的同理心(empathy),以平等、温暖、关切和开放的态度对待咨客或病人。代表性先驱人物是罗杰斯(Rogers)和马斯洛(Maslow)。
     (4)系统治疗(systemic therapy):是一类强调个体与人际系统间的心理动力学关系的治疗方法。特点是其对系统整体、对人际系统中各种互动性联系的关注。与其它疗法关系密切,有很好的兼容性,但又有自己独到的理论观点和技术。

四、科学的心理治疗应具备哪些要素?
    答:一般而言,科学的心理治疗应该具备如下几个要素:①实施者应具有社会认可的身份、受过专业训练;②在专门的医疗机构和心理卫生机构、场所实施;③以助人、促进健康为目的,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和社会利益;④遵守技术规范和伦理原则,并符合法律的要求;⑤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不滥用、误用;⑥对治疗过程及其后果能够控制、查验,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副作用,能进行合理解释,不使用超自然理论。

五、简要概括心理治疗的适应证与疗效。
    答:结合M. J. Lambert 等对2000多篇论文的荟萃分析,心理治疗适应证与疗效问题可简单概括如下:
     1.不同类型的神经症患者都可以从心理治疗中得到有益帮助。治疗能够缓解症状,不仅加快疾病的恢复过程,还常常提供新的应对策略和对付未来问题的方法。
     2.神经症、儿童少年期的情绪和品行障碍患病率较高,是心理治疗的重要适应证;成人的其它心理问题、精神障碍和心身性障碍,包括一些与躯体疾病、创伤相关的适应问题、情绪障碍等,也常常根据情况,需要心理治疗作为唯一的、主要的或是辅助的治疗。
     3.正规治疗的疗效一般是持久的。专业心理治疗的疗效优于一般的支持性人际关系和安慰剂治疗。
     4.一些非技术性因素,如人际性、社会性和情感性因素,在促进治疗变化方面有巨大作用。治疗师的个性影响有时超过操作技术。信任、温暖、悦纳和智慧的个人魅力在治疗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5.治疗师以及病人的情况千差万别,心理治疗并不是使人人都受益。除了病人方面的因素,治疗师方面消极的个性特征、应用技术不当,可能产生副作用,甚至对病人造成伤害。

六、要取得病人信任,需注意哪些问题?
    答:注意以下几点,有利于取得病人的信任:
     1.见面、互致问候 根据当地习俗、患者或咨客系统成员的年龄、性别和社会身份,决定需不需要握手、摸孩子的头、拍肩、鞠躬、做自我介绍等。
     2.选择合适的话题 将对方引入治疗室并一一落座后,可以大致介绍环境、摆设和设备,观察有无犹豫、警觉、挑剔或好奇的神态表情,并以此为线索寒暄、解释几句。随后以“我今天能在这里为您做点什么?”之类的话,将发言权交给对方。
     3.空间安排与设施 最好在安静、整洁、优雅的正规治疗室进行治疗。双方坐同样舒服的椅子,距离不要太远,也不要太近,以免让有些病人或家属感到不自在。不要让无关的人旁听。如果室内光线不均匀,不要让病人对着光线而自己背对着光。在有摄像、音响设备或单向玻璃观察窗的情况下,必须解释使用的目的,承诺对对方无伤害。如果对方不同意使用这些设施,应立即关闭,并且承诺这并不影响接下来的合作。
     4.减少神秘感、不安全感 一些人对精神科、对心理治疗怀着神秘感,认为治疗师好像会一眼看穿心灵,或能够耍魔术似地使人进入不可自控的境地,或马上给人以力量,轻易解决问题。其实,最好的治疗关系应该是立足于自然的人际关系之上。心理治疗并不神秘,它只不过是在专业知识的指导下,进行规划、重新学习、面对自我的过程。与少年儿童单独谈话,或与异性患者单独在治疗室谈话,应设法消除不安全感。

七、重建自我认识的技术有哪些常用的方法?
    答:重建自我认识的技术主要有:
     1.阐释(interpretation)技术 阐释,指对病人心理、行为及人际情境中的关系或意义提出假设。阐释在解决问题的努力中给予病人更多自由,使其用与以往不同的词汇、语言及新的参照系来看待、描述心理和行为现象。
     2.隐喻性阐释(metaphoric interpretation)技术 是利用譬喻、比方、象征的手段来促进病人及其相关系统形成一种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前面提到的咨客中心治疗、系统治疗、认知治疗尤其偏好这类做法。
     3.认知重建(cognitive restructuring)技术 认知技术源自Ellis的理性-情绪治疗和Beck的认知治疗,焦点是发展有适应性的思维,改变对事物的不良认知,引导产生建设性的行为变化。
以上方法的共同目标是帮助病人澄清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新观点看待和理解病理性问题与各种内外因素的关系,获得领悟,使其能走上自己解决问题的新路。

八、何谓渐进性放松训练?
    答:渐进性放松训练(progressive relaxation training)是帮助病人体会主要肌群的紧张感与放松感,进而学会调控,以后自己进行放松练习。治疗师按一定的顺序,让病人从头到脚逐一对肌群进行“收缩-放松-收缩-放松……”训练,并提示其注意相应的身体感觉。训练后让病人在家中坚持训练,每日两次。

九、何谓催眠治疗?
    答:催眠治疗(hypnotherapy) 催眠不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流派,而是心理治疗的基础技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它技术联合使用。催眠通过改变意识状态,使具有高度受暗示性的潜意识活跃起来,不仅可以诱导产生治疗时的各种新鲜体验,包括深度的放松,还可以唤起被压抑的创伤性经历和被遗忘的记忆内容。成功的催眠后暗示甚至能够影响治疗后清醒状态下的行为。临床上可单独使用催眠,以达到镇静、降低焦虑水平、镇痛的目的。

十、何谓系统脱敏治疗?
    答:系统脱敏(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是典型的行为治疗方法。通过让患者循序渐进地接触、适应原先会引起焦虑等不良体验的情景,对由于条件化作用而形成的症状行为逐步进行 “反条件化”。这是一种温和的暴露疗法,其机制是让全身放松的患者暴露于引起较弱焦虑情绪的刺激之下,于是使这个刺激渐渐失去引起焦虑的作用。然后,让患者暴露于引起较强反应的刺激之下,使之再次用体验放松反应来对焦虑情绪进行交互抑制。适应这一强度水平后再上一个台阶,以此类推……。
治疗的第一个阶段是进行放松训练。第二个阶段,请患者按引起焦虑反应的严重程度,依次列出相关诱发事物或情境的清单,然后从引起最弱的焦虑反应的情境开始,逐一向病人呈现或由其想象、描述这些情境。每一步骤做到病人适应,感到彻底放松为止,然后再接着做下一个使其更为紧张的情境,直至最强程度的情境也不引起焦虑为止。完成这些训练之后,可以让病人进入真实情境进行适应。

十一、何谓满灌治疗?
    答:满灌疗法(flooding) 这是在作用机制方面与上述系统脱敏方法刚好相反的另一种暴露疗法。最常用于治疗恐惧症。治疗师不是让病人按由轻到重的次序逐渐面对所惧怕的人、事、情景,而是迫使患者突然面对最强大的刺激,而且持续较长时间。进行如此过分的接触,病人会产生强烈的恐惧反应,但随后这种反应终会自行耗竭。多次重复后,患者对于原先可以引起强烈反应的情景的反应逐渐减弱,最后无反应,或产生放松性的反应,达到适应的程度。

十二、做好阐释,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做好阐释,以下几条建议值得借鉴:
     1.掌握好时机和内容 访谈早期只宜针对病人对于治疗的态度、转诊背景,做一般化的和尝试性的反映和澄清。待访谈深入、讨论的问题较广时,逐渐切入症状问题,增加以相关理论为基础的,对于诸如动机、防御机制、阻抗等较深层心理活动的对质和解释。在提出一种阐释之前,应判断对方有没有进入合适的准备状态,即对涉及的主题是否愿意深入,对于自己提出的阐释有没有兴趣等等。接近访谈结束时,让病人有机会做出自己的解释,即让其总结、归纳他在治疗后对问题的新想法。
     2.积极的阐释能发挥良性的塑型作用和强化作用 积极的阐释表达出来的是善意的鼓励,使人有进一步改善的动机,使人正视自己没有很好承担过的责任。听起来精彩但随后却让人感到无助无望的阐释,不但无用,有时还起副作用。
     使用医学诊断“标签”,紧接着给一套高深的学说,会使多数病人产生沮丧、绝望或无能为力之感。还有一些病人,可能乐意接受限制性阐释,因为那样的话,他们根本不用再做任何改变现状的努力,甚至还可以增加继发获益。以上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疾病的“慢性化”。
     3.注意柔和,避免武断 信息的“宏大、有道理”并不等同于表达时的强硬或粗鲁。有说服力的声音常常是温和、留有余地的。建议多用“我感觉到……,似乎……”,“有人可能会猜想,……”之类试探性语句,少用“我看就是那样”,“这意思肯定是……”之类的表达方式。医生与病人争辩,或责问“你怎么不愿承认我的说法?”等情况更应避免。
     4.重复 重复是重要的学习原则。要让阐释“深入人心”,就得利用合适的机会和新出现的证据,以不同的形式重复大致相同的内容。这样做的效果如何,要看对方的阻抗是增加了还是降低了。

十三、何谓隐喻性阐释技术?
    答:隐喻性阐释(metaphoric interpretation)技术是利用譬喻、比方、象征的手段来促进病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通过以类比为基础的象征性思维进行的交流活动,是非常有效的助人方法。治疗师既可运用故事疗法、阅读疗法、看录像治疗等方法来传达自己的阐释,也可由此来促成病人产生自己的阐释。通过形象化地打比方,将思想感觉化,讲神话故事,讲别人的故事,讲治疗师杜撰的故事,根据病人的处境用成语进行概括以及绘画、音乐、雕塑、心理剧等艺术治疗形式来启发病人观念、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十四、何谓认知疗法?
    答:认知方法(Cognitive therapy),由Ellis及Beck等倡用。他们都认为认知过程是情绪与行为的决定因素。强调情绪和行为的产生依赖于个体对环境情况的评价,而这种评价又直接来源于个体的认知观念。认知疗法就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改变人的观念来纠正患者的适应不良情绪和适应不良行为。治疗时,着眼于患者的错误认知,而不仅仅针对其异常的情绪和行为。
     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个体容易出现极端的、绝对的、单向的判断,产生错误的认知,继而出现负性的情绪和行为。而这些负性的情绪和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病人的思维,形成恶性循环,使得某些心理病理现象得以维持下来。所以认知疗法往往要透过患者的不良情绪和不良行为,去寻找产生它们的不良认知。然后将这些不良认知在实际生活中加以检验,以证实其是错误的,再代之以正确的认知。从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与不良行为,使之更好地适应
     Beck总结了病人思维歪曲的表现形式,可作为认知治疗的靶子:①“全或无”思维方式,对个人品质、对事物的评价只用非黑即白、非此即彼两个范畴。②以偏概全,过度泛化,跳跃性地下结论,将孤立事件的意义作过分扩展,将以特殊事物为基础而产生的信念用于普通的情境。③戴着“墨镜”看问题,对积极事物视而不见。④对事物作灾难性推想。⑤人格牵连――问题发生后,即使没有牵扯,也将事件往人(包括自己)的主观原因上联系,自寻烦恼。⑥情绪化推理,以为自己的消极情绪肯定就是对真实事物的反映,宁可相信直觉,不愿接受事实。

十五、何谓家庭治疗?
    答: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是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心理治疗的方法,属于广义的集体心理治疗的范畴。家庭治疗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对来诊的家庭进行诊断性评价。不论何种形式的家庭治疗,在开始治疗之前,医师必须邀请求诊者全家成员一起座谈,以了解该家庭的构成情况、家庭特点、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交流方式,最后对以下6个方面进行诊断性评价:①家庭的社会文化背景;②家庭在成员心目中的位置;③家庭成员交互作用模式;④代际间的问题;⑤家庭对患者症状的影响作用;⑥家庭目前的应付方式。
第二个方面的工作是家庭治疗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定期访谈和布置家庭作业。定期访谈就是与家庭全体成员按期座谈,一次历时1小时左右,两次座谈间隔时间初期可短,每周至少一次,以后可逐渐延长至1月或数月1次,总计访谈次数6~12次。访谈过程中,医师应针对诊断性评价中所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干预也是通过谈话完成的,但可不囿于某种心理治疗的流派,或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法。为了巩固疗效,在座谈结束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
     家庭治疗理想的结果是家庭成员相互交流已趋明晰而直接,发展了有效的或新的应付方式,代际间的关系、家庭内凝聚力、成员的独立自主得到完善与发展,维持原有症状的局面和基础已不复存在。

  

论述题


论述建立、维持治疗关系的技术
     答:建立和维持良好的治疗关系常要掌握以下一些技术:
     1.开场技术 开场(opening)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信任感。只有施术者与患者间建立和睦、亲善、默契的治疗关系并取得病人的信任,才有可能使治疗得以顺利进行。
     2.接纳与反映技术 治疗师要神情专注,对于对方说话的内容不带价值评判地用“嗯”“哦”“请接着说”之类短句进行鼓励。在建立初始关系后,治疗师要通过对病人情感状态的理解来深化关系。治疗师应象一面“会说话的镜子”,不时用略为不同于对方的词汇“接话茬”,或做简单的附和、评述、提问,将其话语之下那些没有表达出来的情感、态度或思想点明或者反映出来;或者将对方以第三人称表达的情感、态度或思想逐渐引回其自身,使其用第一人称进行陈述。这样的做法,即是情感反映的技术。
及时有效地识别、反馈、反映、共享病人的情感体验,增强病人对这些隐蔽着的体验的感知和理性化、言语化的能力,是治疗师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对病人进行“投情理解(empathic understanding)”的过程。这是治疗师必备的能力。
     3.结构(structuring)技术 在对病人的问题、人格特点、人际系统、对治疗的期望、转诊背景等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应对治疗过程的性质、条件、可能的努力方向、局限性和可能达到的目标作适当的定义和解释,使得病人能够对自己在治疗中的位置、权利和义务有较清晰的定向,避免产生依赖的意向和神秘感、困惑感、不安全感,以提高依从性。
     4.倾听技术 倾听不仅仅是采集信息的过程,也是主动接纳、关切的过程;不仅要听说出来的,还要解析“弦外之音”,有时还必须听“无声之音”。一些治疗师认为,不说话的倾听,以及保持沉默和短暂的静息状态,有时比说话还重要。
     5.引导(leading)技术 引导指的是治疗师指引或影响病人思路的程度。引导的程度随着访谈的进行越来越强,逐渐凸显治疗师带自身流派特点的促变干预意图。但引导技术本身会影响治疗关系,故应注意自然、灵活地转换话题却又不失主见,避免让对方觉得生硬、傲慢、太具操纵性,否则易引起阻抗。
     6.宽慰、安心和承诺技术 用宽慰、安心和承诺的话语向病人提供支持、保证。作用有三:其一是使病人的行为及有适应性的信念系统得到强化性的奖赏,并培植对于将来奖赏的期望,使其对进一步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保持兴趣。其二是能降低病人的焦虑和不安全感。此外,在病人已经对问题有所领悟而尚不敢行动时,促使其开始尝试新的行为模式。
     7.暗示技术 治疗师的声望、职业权威、柔和而关切的声音,安全的环境,加上正在形成的信任和信心,正在被强化、确认的期望,双方对于话题的共同关注,逐渐使对方情绪和身体放松、安静,对治疗师发出的信息接受性逐渐增高,批判性逐渐削弱,注意越来越集中,意识相对狭窄,与主题相关的想象增加,思流受到诱导。这是一种警觉放松状态(state of relaxed alertness),系为导入特异性干预所必需。
     8.终止技术 依据日常生活中的礼貌,以及各个治疗方法的特殊要求,要在合适的时刻终止一次访谈。一般治疗以40~50分钟为宜,家庭治疗可稍长。为了强化治疗效果,延长干预发生作用的时间,保持依从性,治疗师对刚经历过的会谈要进行总结和评论,反映和交流访谈中的印象和感受。特别要感谢对方的合作,指出其表现出的优点和长处。最后,预约下次访谈时间,并且布置间歇期要做的“家庭作业”。总疗程的长短在不同流派之间变异很大。何时宣布治疗关系结束,要视情况而定。
38#
 楼主| wangshuo1688 发表于 07-1-27 09:41:40 | 只看该作者
多选题参考答案

  A型题
    1.A 2.C 3.B 4.A 5.E  6.A 7.D 8.D 9.D 10.C 11.E 12.E 13.A 14.B 15.B 16.E 17.B
  B型题
    1.A 2.B 3.C 4.B 5.E 6.D 7.A  8.C 9.D 10.B 11.E 12.D 13.B
  X型题
    1.ABCE 2.ABCD 3.ACD 4.ABCDE 5.BD 6.ABC 7.ABDE 8.ABCDE 9.BDE 10.ACDE 11.ACDE 12.ABCD
    13.ABCE 14.ABCDE 15.CDE 16.ABC 17.ABC 18.ABCD 19.ABCDE 20.ABCDE 21.AD 22.ABCDE 23.ABCDE     24.ABCD 25.ABCD
39#
 楼主| wangshuo1688 发表于 07-1-27 09:42:08 | 只看该作者
 选择题  

(一)A型题
  1.关于精神障碍的一级预防,下列说法哪项不对
     A.是预防精神障碍最主动、最积极的措施
     B.主要针对病因已经明确的精神疾病
     C.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和营养不良等所致的精神障碍在我国已基本得到控制
     D.开展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基础理论研究是一级预防的主要内容之一
     E.对首次接受治疗的精神病人应力争达到完全缓解
  2.关于精神病人的康复工作,以下哪项不对
     A.病人的家庭成员、朋友和社会人士与医务人员的密切配合是康复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B.康复措施必须贯彻在院内、外的全部医疗过程中
     C.必须延伸到社会中去
     D.必须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
     E.在我国,应逐渐放弃以医院为基地的康复
  3.关于在我国建立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体系,下列哪种说法不对
     A.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和配合
     B.以精神病院为主要基地
     C.主要目的在于积极预防精神疾病,为病人提供及时和足够的医疗照顾,妥善管理和合理安置
     D.建立精神病防治康复的组织管理网络
     E.建立业务实施系统,对初级卫生保健人员进行精神病学知识培训
  4.下列关于精神障碍三级预防中第一级预防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最积极、最主动的预防措施
     B.旨在增进精神健康
     C.内容包括对病人的心理咨询工作
     D.包括开展疾病监测、减少心理因素所致的疾病、减少致病因素、保护高危人群
     E.以上均不对
  5.关于精神障碍第二级预防的说法错误的是
     A.第二级预防的目标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精神疾病
     B.定期对社区居民进行精神健康调查,确认引起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和相关因素
     C.对有或疑有精神障碍的人群,指导其及时就诊,明确诊断,接受治疗
     D.注重从儿童期到老年期的心理卫生教育,针对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精神卫生指导和社会技
       能训练
     E.对患者给予及时的治疗和护理,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早日返回家庭和社区
  6.关于精神障碍第三级预防的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三级预防的目标是做好精神残疾者的康复,减少功能残疾,延缓疾病衰退的进程,减轻病人的痛苦
       提高生活质量等
     B.对患者给予及时的治疗和护理,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早日返回家庭及社区,是第三级预防的重要内
       容之一
     C.其内容包括防止疾病恶化,防止病残等
     D.调整出院病人的生活环境,做好出院后的康复工作,是第三级预防的重要内容。
     E.在社区内建立康复之家、病人公寓、病人医疗护理等文书管理等,减轻医院及家庭负担,是第三级预
       防的重要任务
  7.关于精神障碍的预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神经症的预防,要从儿童期开始,一旦表现出神经症症状,则应坚决实行住院治疗
     B.对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达到最好的临床疗效
     C.对于自杀的预防,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有关自杀的知识,减少自杀工具的可获得性,建立预防
       自杀的专门机构,培训相关医务人员和心理咨询工作者
     D.对社区人群进行有关毒品知识的宣传,使人们特别是吸毒的易感人群了解毒品的种类和危害等,是预
       防毒品滥用行之有效的手段
     E.对于精神发育迟滞的预防,要加强导致精神发育迟滞原因的宣传,避免近亲结婚,重视围产期的心理
       和生理保健,定期产前检查,防止围产期并发症等
  8.关于精神康复的主要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活技能训练,包括人际交往技能、解决问题技能、应付应激技能等
     B.使病人了解药物对预防与治疗的重要意义,自觉接受药物治疗
     C.使病人学习有关精神药物的知识,学会自己用药,从而做到自己管理自己而不需向医生求助
     D.使病人了解精神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能进行简单处理
     E.学会自我管理技能后,必要时仍需向医生寻求帮助

(二)B型题
     A.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
     B.对有或疑有精神障碍的人群指导其就诊
     C.防止病情恶化,防止病残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1.上述属于精神障碍三级预防措施中第一级预防的是
  2.属于精神障碍三级预防措施中第二级预防的是
  3.属于精神障碍三级预防措施中第三级预防的是
  4.属于精神康复主要内容的是
     A.1958年
     B.1989年
     C.1990年
     D.1995年
     E.1996年
  5.中国康复医学会精神病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于
  6.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始于
  7.我国第一部“残疾人保障法”于哪一年通过

(三)X型题
  1.精神康复的主要任务有
     A.训练心理社会功能 B.改善生活环境条件
     C.实施支持性心理治疗 D.开展家庭和社会干预
     E.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2.预防精神发育迟滞的方法包括
     A.羊水穿刺作胎儿遗传检查
     B.常规进行产前检查,预防难产、急产
     C.预防围产期和婴儿期的感染、外伤、中毒
     D.禁止近亲结婚,对有遗传性精神病的患者结婚和生育进行限制
     E.出生后定期预防接种,注意防治影响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有害因素
  3.在胎儿期间预防精神疾病的工作包括
     A.预防母体病毒感染 B.预防母体接触某些有害化学物质
     C.禁止使用有可能导致畸胎的药物 D.避免母体接触放射性环境
     E.禁止母体吸烟、酗酒和滥用催眠药、毒品等
  4.以下关于精神康复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运用现有的设施和手段,尽量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症状,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社会功能
     B.康复过程中要培养和训练精神病患者掌握代偿性的生活和工作技能,设法减少残疾程度
     C.康复的目标是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得到重新安置
     D.康复可使病人能独立从事一些工作和操持部分家务劳动,提高病人适应社会的能力
     E.精神康复的目标是使得患者避免精神残疾而恢复健康
  5.下列属于社区精神康复和干预形式的是
     A.个案管理 B.主动式社区康复程序
     C.精神病院 D.慢性康复措施
     E.过渡性康复站
  6.下列关于工娱治疗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使病人陶冶情操,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应对能力
     B.可转移病人对疾病过分关注,减轻病态体验,减少幻觉、妄想等症状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C.可改善病人的认知功能,增强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锻炼意志和毅力,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D.可使病人改善与周围环境的接触,减少住院的孤独、苦闷和想家情绪
     E.工娱治疗通常包括音乐治疗、舞蹈治疗、阅读书刊画报、欣赏电影电视及体育活动等形式



填空题  

  1.精神障碍三级预防原则中,第一级预防旨在消除或减少_______,防止或减少_______的发生;第二级预防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疾病,争取良好预后,预防复发;第三级预防的目标是做好精神残疾者的康复,减少________,延缓_________,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_________。
  2.世界卫生组织(WHO)将21世纪的第一年定为________,提出“_______,______”的口号,以期改善社会对精神障碍者的待遇。
  3.精神康复包括相互联系的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
  4.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以_______为单元开展精神疾病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工作,目的是提高该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5.工娱治疗是通过工作和娱乐使疾病康复,防止_______,提高_______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简述题

一、试述工娱治疗的作用。
    答:工娱治疗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工娱治疗可使病人陶冶情操,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应对能力,充分利用环境因素,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具有良好的锻炼和正性刺激作用。
    2.病人置身于各种工作或娱乐活动中,可转移对疾病的过分关注,减轻病态体验,减少幻觉、妄想等症状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缓解焦虑、抑郁或恐惧等不良情绪。
    3.病人根据兴趣爱好去参与各种活动,改善认知功能,增强集体观念及竞争意识,锻炼意志和毅力,并可结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鼓励,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4.使病人改善与周围环境的接触,减少住院的孤独、苦闷和想家情绪。治疗中采取欣赏和参与相结合的方法,使病人自我调节,激发对生活、工作的兴趣,进而把自己与社会的要求相联系,提高病人的社交和工作技能,体现其社会价值,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

二、试简述精神康复的主要内容。
    答:精神康复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项:
    1.生活技能训练 包括人际交往技能、解决问题技能、应付应激技能等。
    2.药物的自我管理技能训练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使病人了解药物对预防与治疗的重要意义,自觉接受药物治疗。
    (2)学习有关精神药物的知识,对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等有所了解,学会识别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并能作简单自我处理。
    (3)学会药物治疗自我管理方式。
    3.学习求助医生的技能训练 在需要时能寻求医生的及时帮助;能向医生正确地提出问题和要求;能有效地描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和症状。

三、试列举目前国内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包括哪些。
    答:目前国内社区主要的精神卫生服务机构有:①精神病院;②区县级精神卫生保健所;③基层医院和某些综合医院的精神科;④工疗站或福利工厂;⑤家庭病床;⑥群众性看护网。



 论述题

一、试述精神障碍三级预防的基本内容。
    答:精神障碍三级预防的基本内容分述如下:
    1.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旨在消除或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防止或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这是最积极、最主动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1)促进精神健康的保健工作 大力宣传精神健康的重要意义,把预防、保健、诊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融入社区医护工作。提高服务对象精神健康的自我保健;开展社会、心理及环境精神卫生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或劳动条件;注意营养及科学的生活方式等。
    (2)特殊预防工作 包括开展疾病监测、减少心理因素所致的疾病、减少致病因素、保护高危人群。
    (3)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 注重从儿童期到老年期的心理卫生教育,针对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精神卫生指导和社会技能训练,培养个体的应变及适应能力,提高个体的心理应付技能。目前许多综合医院、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开展了各阶段的精神卫生咨询门诊,如家庭咨询、青少年心理咨询、高危儿童咨询、婚姻咨询、老年期心理咨询,为某些健康教育者或社会政策制订者开设的咨询等。
    2.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 的目标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精神疾病,争取良好预后,预防复发,主要包括:
    (1)定期对社区居民进行精神健康调查,确认引起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和相关因素。指导居民按社区医护人员的要求进行精神健康的自我评定,提高居民早期识别精神疾病的能力,尽早发现精神异常者。
    (2)对有或疑有精神障碍的人群,指导其及时就诊,明确诊断,接受治疗。并要定期进行家庭访问,提供相应的咨询及医护干预。指导病人坚持治疗、合理用药,教会家庭成员观察病情、防止暴力行为和意外事件发生的方法。
    (3)对患者给予及时的治疗和护理,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早日返回家庭及社区。
    3.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的目标是做好精神残疾者的康复,减少功能残疾,延缓疾病衰退的进程,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等。主要包括:
    (1)防止疾病恶化 使病人在家庭、社会生活中能继续治疗,督促病人按时按量服药,给病人心理上的支持,帮助病人创造良好的治疗、生活环境,增强病人接受治疗的依从性,配合治疗和康复。
    (2)防止病残 在医护过程中尽可能防止或减轻病残发生,使病人最大限度恢复心理和社会功能,采取能减少后遗症及合并症的有效措施。
    (3)做好康复工作 建立各种工娱治疗站、作业站、娱乐站,对病人进行各种康复训练,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和疾病咨询等,使病人早日恢复家庭生活和回归社会。
    (4)调整出院病人的生活环境 指导并协助家庭成员为患者制订生活计划,努力解决病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5)做好管理工作 有康复之家、病人公寓、病人医疗护理等文书管理等,减轻医院及家庭负担。同时结合工作中所获得的信息,分析社区服务对象的精神健康问题,制定出比较完善的社区医疗、护理、管理内容及相关制度,使整个社区的病人都能得到良好的服务。

二、试述常见精神障碍的基本预防方式。
    答:1.神经症 要从儿童时期开始,如培养良好的性格、学会如何处理与同伴的关系及各种社会技能等(一级预防)。一旦表现出神经症的症状,即应考虑及时提供心理治疗、社会支持,结合药物治疗,促使病情好转,防止症状恶化(二级预防)。对于神经症患者,应注意进行康复工作,防止病残的发生,促进社会功能等(三级预防)。
    2.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 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尽早使用抗精神病药、抗抑郁剂和情绪稳定剂治疗,争取达到良好临床疗效。坚持系统合理的维持治疗,减少和预防复发。做好精神残疾者的康复,延缓疾病衰退的进程。
    3.自杀 在一级预防方面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有关自杀的知识,减少自杀工具的可获得性,建立预防自杀的专门机构,培训相关医务人员和心理咨询工作者。在二、三级预防方面,医务人员、家属要明了自杀的危险因素、自杀的基本线索,早期发现有自杀企图者,进行危机干预。对于自杀未遂者,要提供心理社会支持,解决导致自杀的躯体、心理、社会因素,防止再次自杀。
    4.毒品滥用 对社区人群进行有关毒品知识的宣传,使人们尤其是吸毒的易感人群——儿童青少年了解毒品的种类、危害等,指导他们如何应付别人的诱惑,指导家长早期识别吸毒的表现,以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吸毒者进行自愿或强制急性戒毒的同时,要进行社会心理康复训练,包括集体、家庭治疗,防止复吸和犯罪,提高社会功能等。
    5.精神发育迟滞 广泛宣传导致精神发育迟滞的原因,避免近亲结婚,重视围产期的心理和生理保健,定期产前检查,防止围产期并发症,出生后定期预防接种,注意防止影响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有害因素。对于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早期发现,尽力寻找和去除致病因素,早期予以教育和训练
40#
 楼主| wangshuo1688 发表于 07-1-27 09:42:22 | 只看该作者
多选题及填空题参考答案

一、多选题
  A型题
     1.E 2.E 3.B 4.C 5.D 6.B 7.A 8.C
  B型题
     1.A 2.B 3.C 4.E 5.D 6.A 7.C
  X型题
     1.ABCDE 2.ABCDE 3.ABCDE 4.ABCD 5.ABDE 6.ABCDE
二、填空题
  1.病因或致病因素,精神障碍,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功能残疾,疾病衰退的过程,生活质量
  2.精神卫生年,消除偏见,勇于关爱
  3.医院康复,社区康复
  4.社区,预防,治疗,康复
  5.精神衰退,适应环境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5 01:41 , Processed in 0.108840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