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彭和平《公共行政管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6 12:2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563.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编委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章 西方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三章 行政组织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四章 行政领导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五章 公共行政职能与政府职能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六章 行政权力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七章 公共政策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八章 行政执行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九章 行政决策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章 人事行政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一章 财务行政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二章 绩效测评和管理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三章 行政监督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四章 行政治理模式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五章 行政改革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内容简介                                                                                            


  彭和平《公共行政管理》(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公共行政管理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行政管理学”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彭和平主编的《公共行政管理》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彭和平《公共行政管理》配套辅导系列(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
  1.彭和平《公共行政管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2.彭和平《公共行政管理》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本书是彭和平《公共行政管理》教材的配套e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行政管理学相关资料对彭和平《公共行政管理》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最新补充内容,可免费升级获得。本书每年都会进行修订完善,对于最新修订完善的内容,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与传统图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四大特色:
1.免费下载:无须注册均可免费下载阅读本书  在购买前,任何人均可以免费下载本书,满意后再购买。下载地址为:http://www.100eshu.com/DigitalLibrary/ajax.aspx?action=Download&id=563(请复制到浏览器上面打开)。任何人均可无限制的复制下载圣才教育全部1万本多媒体电子书,既可以选择单本下载,也可以选择客户端批量下载。
2.免费升级:更新并完善内容,终身免费升级  如购买本书,可终生使用。免费自动升级指我们一旦获得最新考研真题,系统立即自动提示您免费在线升级您的产品,您将自动获得最新真题及高清视频。真正做到了一次购买,终身使用。当您的电子书出现升级提示时,请选择立即升级。
3.功能强大:记录笔记、全文搜索等十大功能  本书具有“记录笔记”、“全文检索”、“添加书签”、“查看缩略图”、“全屏看书”、“界面设置”等功能。
  (1)e书阅读器——工具栏丰富实用【为教辅量身定做】

  (2)便笺工具——做笔记、写反馈【圣才电子书独家推出】

4.多端并用:电脑手机平板等多平台同步使用  本书一次购买,多端并用,可以在PC端(在线和下载)、手机(安卓和苹果)、平板(安卓和苹果)等多平台同步使用。同一本书,使用不同终端登录,可实现云同步,即更换不同设备所看的电子书页码是一样的。

  圣才考研网(www.100exam.com)是圣才学习网旗下的考研考博专业网站,提供全国所有院校各个专业的考研考博辅导班【网授保录班、一对一辅导(面授/网授)、网授精讲班、等】、多媒体e书、多媒体题库(免费下载,免费升级)、全套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笔记讲义等)、管理类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考研教辅图书等。
  如您在购买、使用中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全国热线:400-900-8858(8:30-23:00),18001260133(8:30-23:00)
  咨询QQ:4009008858(8:30-23:00)

  详情访问:http://gggl.100xuexi.com/(圣才学习网|公共管理类)
  圣才学习网编辑部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章 绪 论
1.1 复习笔记
一、行政与公共行政的基本概念
1.行政的含义
(1)在国外,对“行政”含义的解释大体有以下几种:
①行政等同于管理。“行政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高度理性的人类合作努力”(沃尔多)。
②行政是政府事务管理。“行政乃是为完成或为实行一个政权机关所宣布的政策而采取的一切活动”(伦纳德·P·怀特)。
③行政是与政治相区别的表现某种职能的概念。“行政是执行国家意志的职能”(弗兰克·J·古德诺)。
④行政是一种执行活动。“行政是决定和政策的执行程序”。
⑤行政是与立法、司法相区别的一种活动。行政是“行政人员的责任或职责,特别是政府的执行职能……它既不是立法的,也不是司法的”。
(2)在我国,“行政”一词普遍称为行政管理。由于我国对行政范围的理解比较宽泛,除政府机构外,还包括企事业单位中的科室部处等职能部门,因此,虽然在专业教科书中强调行政管理有管理国家事务的特定含义,但是,在社会的实际运用中,除上述含义外,行政管理往往泛指办公室、机关事务或后勤服务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这种行政管理的提法不太规范,本身有强调管理的意思。
2.公共的含义
在“行政”前面加上“公共”一词包括下面几个含义:
(1)和私人行政相区别。“公共”是相对于“营利的”、“私人的”或“企业的”行政来说的,亦即强调执行行政活动的主体主要是公共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而不是私人企业或私人机构。
(2)明确了行政活动的目的和性质。如果进行抽象的研究,所有的行政都有同样的职能、程序、要素或过程。但是,不同的行政活动有不同的目的和性质。
(3)强调行政所负的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行政活动的目的和性质决定了它应负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其工作绩效不能简单地用利润或效率作标准,而必须用服务数量、质量、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以及正义、公平等社会价值尺度作为标准来衡量。
(4)强调公众的参与性。行政的整个活动过程和广大公众的利益有密切联系,这种参与主要表现在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通过立法、司法机构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对政府活动的舆论监督等。
(5)强调行政活动的公开性。一方面说明行政官员的工作要有透明度,让公众知晓;另一方面说明要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新闻媒介和公众了解主要的行政工作,并随时接受检查、调查和监督。
3.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共行政的解释
(1)国外学者关于“公共行政”的定义
①公共行政的过程就是实现政府意图或愿望的种种行为。
②公共行政是实现政治决定的目标。
③公共行政可定义为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艺术和科学。
④公共行政可定义为与执行立法机关、行政部门和法院所采用或颁布的法律及其他规定相联系的一切过程、组织和个人(后者以官员职位和角色行动)。
⑤公共行政是权威性地执行通过政治过程合法选择的政策。
⑥公共行政是在公共环境中共同合作的群体努力;包括所有三个部门——行政执行的、立法的和司法的——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在制定政策方面有重要作用,因此是政治过程的一部分;明显地不同于私人行政;在提供社会服务方面,与许多私人团体和个人有密切关系。
⑦公共行政的目的是促进对政府以及政府与其所管理的社会的关系的深入了解,鼓励制定更为关心社会需要的公共政策。
⑧公共行政是运用管理的、政治的、法律的理论和过程遵行立法、司法部门的政府命令,以履行对整个社会及其各个部分进行规制管理和提供服务的职能。
⑨公共行政就是官僚制或官僚政治……公共行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大规模的行政管理……
⑩公共行政的特点在于行政部门处于政治环境中。
(2)我国学者对“公共行政”的理解
①行政管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对国家事务的一种有组织的管理活动,目的是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②行政是行使国家权力、从事国家事务管理的活动。
③行政是指国家行政部门管理国家事务、政府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活动。
④行政是国家政务的管理活动。.
⑤行政管理,是指国家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通过各级行政机关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政府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
⑥行政管理是从社会管理中演化出来的一种特殊管理,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
⑦行政管理也即行政,主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政务的管理活动。
⑧行政,是指国家行政系统行使公共权力,执行国家意志,推行国家政务,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
⑨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
⑩狭义的行政是指政府的内部管理,广义的行政概念是指政府对包括自身在内的整个社会的管理。
?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国家法律和运用国家法定的权力,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目标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国家和社会事务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和管理活动。
?公共行政是指政府依法以一定的组织形式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动。
?公共行政泛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以公共利益为目的,依据宪法及法律的规定,通过科学、及时地制定和准确、有效地执行公共政策,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保证公共安全、提供公共产品、实施公共服务的活动。
4.公共行政的定义
公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在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范围内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这个定义包括三个方面:
(1)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由于各国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各不相同,行政管理的主体也不同,用这种较为抽象的概念可以更多地概括它们的本质和共同点;
(2)行政管理的主体并不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而是与立法、司法部门相对而言的行政执行部门或最高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它对执行宪法和各种法律负有责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进行管理是各国行政组织的一种普遍特点,即使是议行合一的行政体制也有这种特点;
(3)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突出了“公共”的特性,涉及公共权力的运用、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公共监督等问题。
5.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管理”
(1)“公共管理”概念的产生和学派的形成
公共管理学者波兹曼认为,“公共管理”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学中的两种不同的研究途径:一种称为政策途径,简称为P途径;一种称为企业途径,简称为B途径。
(2)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面临的挑战
“新公共管理”的概念是胡德1991年在对经合组织(0ECD)国家20世纪80年代推行的行政改革进行概括比较的基础上首次使用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新公共管理”主要体现为当时欧美各国针对不同国情展开的一系列行政改革运动的统称,其理论形式实质上是对这些改革运动的表述与总结。
①胡德将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特点归纳为:
a.在公共部门中实施专业化管理,让公共管理者自己管理并且承担责任;
b.确立明确的目标,设定绩效测量标准并且进行严格的绩效测量;
c.特别强调产出控制,对实际成果的重视甚于对过程或程序的关注;
d.打破公共部门中的本位主义,对部门进行撤分与重组,破除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藩篱;
e.在公共部门中加入竞争机制,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f.强调对私人部门管理方法和风格的吸收和运用;
g.强调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
②这些观点的产生具有下列时代背景:
a.政府管理的效率或绩效低下,引起公众不满并导致信任危机,政府现有规模、角色和作用受到质疑和责难;
b.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使人感到泛泛、空洞,不能解答政府管理和政府改革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暴露出理论上的局限性;
c.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规律及私人或民营部门在公共事务管理领域中所发挥的及所可能发挥的作用引起新的关注;
d.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新古典经济学”或“经济理性主义”的经济学观点及全面质量管理、标杆管理、战略管理等管理理论在公共行政领域受到重视和运用;
e.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20世纪80年代推行的一系列民营化、市场化、企业化、分权化的行政改革运动方兴未艾。
(3)“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一种典型的观点是仍然把公共行政学派作为整体的学术框架,把公共管理的观点、理论、方法或研究成果作为一个分支或一部分内容纳入整个体系之中,充实和完善公共行政学的理论。主要代表及其论著有戴维·罗森布鲁姆、罗伯特·克拉夫丘克(《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2002)、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2001)等。
另一种典型的观点是把它们看作两个相互竞争的范式,认为公共行政代表的是一种传统的理论模式。而公共管理则代表着一种影响更大、更加适合市场经济特点或者比公共行政的术语更有新意的理论模式。这种观点着重指出公共行政传统模式的术语、概念或理论上的不足和缺陷,将之与公共管理所带来的新的挑战相比较,从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过程分析二者的关系。主要代表有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1998),波兹曼、斯特劳斯曼(《公共管理战略》,’l990)等。
“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的研究领域、对象、范畴基本一致,所寻求的目标也相同:一个是要吸纳公共管理的理论、方法完善自己的体系;一个是要弥补、纠正公共行政的缺陷,推陈出新,讲求实效。两者最终结果都将使政府管理或行政领域的研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内容
1.什么是公共行政学
一种理论或一门学科是对客观世界的某种现象及其过程的规律的反映。公共行政学所研究的内容涉及行政主体、行政现象、行政活动、行政职能、行政权力、行政要素、行政过程、行政决策、行政效率、行政责任、行政行为等各个方面,并把它们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进行理论抽象和分析。同时,这种研究不是一种简单的描述,它有明确的目的或目标,如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效果效能、公正性、民主性、执法性等。
根据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目的及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以说,公共行政学是一门研究国家行政组织及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过程、方式、责任和效果的科学。
2.对国家行政组织的理解
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是对行政管理主体的一种概括,各个国家的行政组织形式有所不同,在理解上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国家行政组织是一种泛指,狭义的政府或政府行政机关是它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主要的界限只有在分析某个具体国家时才能确定。
3.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理解
社会公共事务是一种范围极其广泛的概念。一般来说,国家行政事务都是社会公共事务,但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公共事务都是国家行政事务,社会公共事务的具体范围也取决于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
4.本书的结构和内容
公共行政学是从不同角度综合研究国家行政组织及其活动过程的学科,具有非常广泛的内容和研究领域。本书主要偏重于对国家行政组织及其活动过程的基本分析,集中研究公共行政学普遍涉及的最主要的内容。国家公共行政组织的运行机制和活动过程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据此,我们将本书分为十五章,既便于考察各种活动运行的特殊性,又可观察到整个活动过程间的内在联系。
(1)第一章,绪论。论述公共行政学的基本概念和含义。
(2)第二章,西方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按照时间顺序分别论述西方公共行政学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时期中一些代表人物的主要理论和学说。
(3)第三章,行政组织。行政组织是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这一章研究的是行政组织的内部结构即骨骼问题。
(4)第四章,行政领导。这一章主要探讨行政组织的指挥系统即神经系统问题,其核心内容是行政组织内部的高层领导机制及其作用。
(5)第五章,公共行政职能与政府职能。主要探讨行政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即管理什么的问题,逐步由对行政组织本身的研究转入对行政过程的研究。
(6)第六章,行政权力。此章主要探讨和行政权力有关的概念,并通过行政权力确定和演变的历史说明行政组织依法行政的本质和社会责任。
(7)第七章,公共政策。涉及对行政组织如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问题的研究。
(8)第八章,行政执行。行政执行是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密切相关的。
(9)第九章,行政决策。行政决策既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有关,又与行政执行过程有关,决策质量的好坏对能否取得良好的政策效果和行政执行效果有重要影响。
(10)第十章,人事行政。涉及行政组织内部的人员管理问题。
(11)第十一章,财务行政。涉及行政组织的财政收入来源及其通过财政收支的计划和活动发挥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问题。
(12)第十二章,绩效测评和管理。公共行政研究不仅关注行政管理的过程,而且关注行政管理的结果。
(13)第十三章,行政监督。涉及如何对行政组织的活动和行为进行控制,保证其行政效率和行政效果符合社会要求的问题。
(14)第十四章,行政治理模式。由于政府的角色要求和企业有显著区别,政府的治理模式也不像企业那样运作。若想有效提高政府绩效,需要探讨与其角色要求及内外环境变化相适应的治理模式。
(15)第十五章,行政改革。动态地考察行政组织与其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变化发展相适应的改革调整过程,其内容涉及行政组织的规模、结构、职能和体制等多个方面。
三、我国行政管理思想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1.中国古代行政体制
在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公共事务管理的需要,已经有了原始的组织形式。部落联盟首领实行“禅让制”,其下有各部落首领组成的议事会,另设专职人员分管祭祀、天文、水利、农事、民事、兵刑、山泽等,已有萌芽形态的设官分职制度。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夺取了伯益的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立国号“夏”,开始实行“家天下”的世袭制。这是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行政管理体制发生根本变化的标志。
自夏朝始,我国逐渐在王权基础上形成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这种分离的过程是以王权的形成和发展为标志的。
在中央机构方面,启建夏朝后,称有“六事之人”,即“六卿”,此是仿照舜的做法。
在对地方的管理上,周朝以前实行分封制,地方诸侯根据与王朝关系的远近,形成不太牢固的臣服和贡纳关系。
2.中国古代官吏制度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逐步建立一整套等级森严、管理严密的官吏制度,其中包括选官、爵位、俸禄、考课、监察、官学、致仕、丧葬抚恤等。
3.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思想
(1)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思想主要包含在以下四个方面的文献中:
①在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思想家的著作和言论。
②励精图治、改朝换代的开国君主或治国有术的统治者的言论及所采取的富国强兵的行政主张。
③顺应民心、要求变法或进行吏制改革的政治家的言论或著述。
④历代王朝所颁布并推行的与行政管理有关的规定、法律、职官志、诏书等典籍。
(2)中国古代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思想是有待深入发掘的丰富的历史遗产,其影响和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①产生较早,历史悠久。
②自身体系较完备、系统。
③对世界近现代行政管理的影响重大。
④对我国现代行政管理的发展有潜在影响。
(3)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历史局限性:
中国古代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思想是适合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最终成为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保障和枷锁。它强调的是专制的玉权或皇权,具有神权和宗族、家族伦理关系的色彩,因而存在着许多造成吏制腐败的弊端,是造成中国古代社会后期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4.我国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历史及状况
(1)1840年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打破了我国自我封闭的封建藩篱,不少有识之士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为了重振国威,开始接受、引进西方的技术、文化和管理方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马列主义理论指导下和总结革命根据地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行政管理体制以及行政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加强党对国家行政工作的思想政治领导;贯彻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行政领导体制;坚持民主管理原则,强调人民当家作主;贯彻政府行政机关精简、廉政、讲求效率的原则;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些原则和方法体现了我国新型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性质和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段时间,由于多种因素,特别是“左”的思想的影响,我国行政学的学术研究曾有一个长时间的中断、停滞时期。l952年我国进行高等教育院系调整时,错误地把行政学专业、课程取消了。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春风给行政管理研究带来了生机。邓小平曾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这次“补课”浪潮恢复了行政学的独立学科的地位,并使其研究范围迅速扩大到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
(4)l980年邓小平发表了关于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重要讲话。其后一些重大的改革举措相继出台。
①机构改革。
②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
③筹备和建立国家行政学院。
④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⑤推动国家信息化,加强电子政务建设。
⑥多方面推进行政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56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8 11:50 , Processed in 0.09241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