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中华《管理学通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6 14:3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675.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编委
目录
上篇 管理学原理
 第一章 管理导论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章 决 策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三章 计 划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四章 组 织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五章 领 导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六章 激励与沟通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七章 控 制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上篇 案 例
下篇 专业管理
 第八章 战略管理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九章 研究与开发管理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章 营销管理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一章 运作管理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二章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三章 人力资源管理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四章 财务管理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下篇 案 例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管理学通论》(张中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管理学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张中华主编的《管理学通论》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张中华《管理学通论》配套辅导资料:张中华《管理学通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本书是张中华《管理学通论》教材的配套e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管理学相关资料对张中华《管理学通论》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最新补充内容,可免费升级获得。本书后期会进行修订完善,对于最新修订完善的内容,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上篇  管理学原理
第一章  管理导论
1.1  复习笔记
一、管理的产生、发展与对象
1.管理的含义
管理是指对一定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履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理解这一定义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组织资源的有效整合
管理要对组织中人、财、物等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源的整合必须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予以实现。因此,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在管理的理论层面是作为管理的职能而确立的,但在管理的实践上,又作为管理的手段或方式发挥着有效整合组织资源的作用。
(2)管理的目的在于实现组织目标
组织目标具有两方面的含义:
a.对于一项具体的管理活动,必须有一个具体的目标;
b.由各个具体目标相互衔接与组合所形成的组织终极目标,即组织既定目标。组织既定目标既是组织得以存在的依据,又是管理活动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3)管理的基础是组织
管理必须是两人以上的集体活动,而集体的有序形态就是组织,管理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并且必须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现代社会条件下,离开了组织的管理是不存在的。
组织可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对于正式组织而言,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系统的组织结构。目的性即组织的既定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开展有效的管理。因此,管理是任何一个组织必不可少的活动。
(4)管理是一种动态的创造性活动
组织系统的运行过程,是指组织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不断变动与整合的过程。尽管“四流”的内部运行有其规律性,但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四流”的具体内容和运行方式总处在不断变化和调整的过程之中。组织的管理者必须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不断采用新的管理方法,创造性地处理好“四流”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管理绩效。
2.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1)起源
最早的管理实践起源于原始社会人们的共同劳动与分工,其具体的劳动形态就是人们的狩猎活动。为了取得狩猎的成功,人们必须分工协作,由此产生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管理活动。由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十分落后,其管理的内容主要局限在劳动管理与公共事务管理等狭小的范围内,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比较简单,管理没有从劳动中分离出来,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
(2)发展
①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们的管理实践与原始社会相比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古代中外的历史上,产生了一些具有一定深度的管理思想萌芽,这些都是这种管理思想的结晶。此外,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管理内容也较之原始社会大为丰富,除了劳动管理和公共事务管理以外,还包括因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行政管理与军事管理;因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封建社会国家发行货币而产生的经济管理等内容。
此阶段,管理开始从劳动中分离,管理内部也开始了分工,宏观的经济管理思想得到较快的发展。
②在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的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独立的管理理论开始诞生,管理科学正式形成,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由此开始由自发走向自觉,由经验走向科学。
这一时期,企业内部也出现了管理从劳动中的分离,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机构开始出现,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因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而越来越先进,管理的内容进一步丰富,除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和军事管理以外,还首度出现了法制管理的内容。
3.管理的对象
管理的对象是指管理者所作用的对象,包括组织中的人、财、物及信息等资源。
(1)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最主要的管理对象,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发挥每个员工的智慧和潜力,以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调动每个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
(2)物力资源
物力资源是开展一切管理活动的物资技术基础,没有一定的物力资源作保障,任何管理活动都难以切实进行。物力资源包括一个组织系统正常运行所必需的设备、厂房、原材料及其他所有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需的各种技术装备。
物力资源管理的目的:①对各种物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②充分利用各种物力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3)财力资源
财力资源是其他各种资源的货币表现。市场经济中的货币运动支配着商品运动。因为财力资源的使用和分配是否合理,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人力和物力资源的利用和分配是否合理。
财力资源管理的目的:要实现财尽其用,保证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4)信息资源
信息是指组织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各种情报、资料和数据。信息管理是指对信息的收集、管理、储存和传递。信息是现代组织的生命,组织系统的运行及其管理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处理和不断加工与利用的过程,没有信息,现代组织系统就无法运行;信息不准或不灵,现代组织系统就难以有效运行。
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a.要全面、准确、及时、经济地收集、处理和利用各种信息;b.充分利用电脑网络,按“信息共享”的原则,建立一个高效的、反应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最大限度地为各项管理工作服务。
二、管理的性质、职能与方法
1.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①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又称管理的生产力性质,是指管理是人类所有共同劳动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是合理组织生产力的必要手段。
②管理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又称管理的生产关系性质,是指管理是一定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是维护和巩固一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必要手段。
在阶级社会中,管理者都是一定的阶级利益的代表,管理的权力来源于财产权利,掌握财产权利的管理者必须利用管理来为其所代表的阶级服务。而且,任何生产关系都必须通过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活动来实现,这些活动的展开都离不开管理,管理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实现方式之一。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管理与资本主义的管理的异同
a.联系: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管理与资本主义的管理在自然属性方面有着相同的性质,因为两者都存在着相同的生产方式——社会化大生产,都必须通过管理来组织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生产力。如果说有区别,只是组织生产力的方式在水平上的差异,但其本质内容是相同的。
b.区别: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管理与资本主义管理在社会属性方面有着根本区别,因为两者的生产关系性质不同,要通过管理来维护和巩固不同的生产关系,为不同的社会制度服务。
c.对待资本主义管理的态度
我们对资本主义管理的基本态度:“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凡资本主义管理中属自然属性方面的、合理组织生产力的一切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我们都应引进、学习和吸收;而对资本主义管理中属于社会属性方面的管理方法,有些可以借鉴,有些则要批判。
(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①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必须遵循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并通过对这种规律的总结形成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原理和原则以及标准的管理模式、程序和方法。
人们从事管理活动,必须遵循这些科学的管理原理和原则,按标准的管理程序和方法办事。高级管理人员如果不具备管理科学知识,也只能是碰运气、凭直觉,或者照老经验办事,其结果只能是失败。
②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不应有一成不变的原则或模式,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所创造、有所灵活地开展各项管理活动。原因:
a.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而环境总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b.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不同的人,其受教育程度、所处环境、性格爱好等存在差异。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标准,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灵活地采用多种管理方法,并对这些方法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③对管理者的启示
管理活动的开展首先要遵从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按一定的管理原则和标准的管理模式办事,但对于一些具体的管理问题又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管理活动必须有标准,但又不能拘泥于标准。管理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管理艺术性的发挥只能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无科学的理论基础,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艺术。
但是,管理的科学性只是对管理实践所进行的一般性的抽象的概括,是对一些管理活动共有规律的总结;而对一些具体的管理问题,难以反映到科学的原则和标准之中,必须有创造性和灵活性。
2.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管理具有两个基本职能,即合理组织生产力的一般职能和维护生产关系的特殊职能,两个基本职能又派生出多个具体职能。以法约尔的五大管理职能为基础,综合各学派的理论观点,将管理的具体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方面。
(1)计划
计划是指对组织未来活动进行的一种预先筹划,其内容包括对未来环境进行分析,以此确定组织活动目标并对目标的实施进行具体的规划和安排。计划职能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它指明了组织活动的方向并保证各项活动有序进行。
(2)组织
组织是指为保证计划的顺利实现而对组织系统的设计及对各单位、各成员在工作执行中的分工协作关系进行合理的安排,其内容包括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运行和组织变革。
(3)领导
领导是指管理者利用组织赋予的职权和自身所拥有的影响力去指挥、影响和激励他人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活动过程,其内容包括通过控制、激励与沟通去调动组织的所有成员,指引组织活动的方向。
(4)控制
控制是指为了保证组织各部门、各环节能按既定的计划开展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项管理活动,其内容包括制定控制标准,检验实际运行,发现实际与标准的偏差,查明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措施对存在的偏差予以纠正。
3.管理的基本方法
不同的组织,由于其业务活动工作的性质有区别,其具体采用的管理方法千差万别,但各个组织采用的带有共性的一般管理方法是相同的,即要采用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制方法与教育方法来保证组织系统的正常运转。管理者可依据组织目标,有针对性地在不同的时期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
(1)行政方法
①定义:行政方法是指在一定的组织内部,以组织行政权力为依据,运用行政手段,按行政隶属关系来执行管理职能并实施管理的一种方法。
②内容:行政手段包括行政命令、指示和各种规定等。现代组织实质上是一个按分工协作原理建立的多层次行政指挥系统,行政管理方法的使用是组织系统得以有效运行的保证。
③行政管理方法的特点有:
a.强制性。它以权威和服从为基础,属于“硬”约束。
b.范围性。它只在所属的行政系统内发挥作用。
c.速效性。它所产生的效果快于其他方法。
④要求:行政管理方法的使用要求管理者要有较高的素质,并有健全的组织管理制度,切忌官僚主义和长官意志,并随时与经济方法和其他方法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效果。
(2)经济方法
①定义:经济方法是指以人们的物质利益为基础,按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执行管理职能,完成管理任务的方法。
②类型:经济手段分宏观经济手段和微观经济手段。
a.宏观经济手段是指国家或某行业为调节宏观或中观经济而采用的价格、税收和利率等政策;
b.微观经济手段是指企业等微观组织在其系统内部为实现管理职能而使用的工资、奖金、罚款等经济措施。
③经济管理方法的特点有:
a.非强制性。它不是靠命令和服从来执行管理职能的,遵循的是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等),属软约束。
b.利益性。它主要是利用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来引导被管理者。
c.关联性。即它必须与其他方法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单独使用经济手段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因为现代社会条件下,经济利益并非是决定人们行为取向的惟一因素,对非物质利益的追求越来越成为人们心理活动中的重要需要。
(3)法制方法
①定义:法制方法是指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对人们的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依法管理,以执行管理职能的方法。
②特点:具有强制性,属硬约束。
③要求:a.法制管理方法的使用,要有健全的法规体系,有法可依;b.在法规的执行中,要通过教育方法提升人们的法律意识,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执行环境,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
(4)教育方法
①定义:教育方法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对受教育者从德、智、体诸方面施加影响,以改变被管理者的行为,执行管理职能的方法。
②内容:教育方法除包括思想品德教育以外,还包括对被管理者的工作技能培训。
③作用:a.在于它能影响人们的精神状态,以便更好地配合行政、经济和法制方法,更好地执行管理职能;b.它能提高员工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有效地完成组织任务。
④教育方法的特点在于:
a.非强制性。它属软约束。
b.渐进性。即教育方法是以转变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为特征,以提高人们的素质为目的的,其作用的发挥是一个既缓慢又持久的过程。
c.灵活性。即教育的方式是不确定的,因人因环境而异。如思想品德教育、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岗位培训等。
三、管理者
1.管理者的含义及其分类
管理者是指拥有组织合法权力并以这些权力为基础指挥他人活动的人。
(1)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
①管理者是指那些拥有合法权力的人,而领导者既包括那些拥有合法权力的人,也包括不拥有合法权力,但仍对他人有影响力的人。
②管理者是组织任命的,而领导者既可以是任命的,也可以是自发产生的。
③管理者必须执行一定的管理职能,而领导者不一定。
(2)分类
一般说来,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可能有许多,可以将这些管理者按所处的管理层次和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进行相应的分类。
①按管理者所处的管理层次分类
a.高层管理者。指对整个组织的管理负全面责任的人,其主要职能是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组织的大政方针并评价整个组织的绩效。高层管理人员往往以组织代表人的身份与外界发生交往。高层管理人员管理的内容主要是战略性的。
b.中层管理者。指处于高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之间的一个或若干个中间层次的管理人员,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所制定的重大决策,监督协调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中层管理人员管理的内容一般为战术性的。
c.基层管理者。指处于组织最低层次的第一线管理人员,他们所管辖的仅仅是作业人员而不涉及其他管理者。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给下属分派具体的工作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任务的有效完成,一般属作业性的管理内容。
②按管理者的管理领域分类
a.综合管理者。指对组织的活动负全面责任的管理人员,其管理的内容涉及组织管理的多个方面。
b.专业管理者。指只负责组织中某一类活动(职能)的管理人员。根据管理者所处的专业领域性质的不同,可将专业管理者具体划分为生产管理者、营销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者、财务管理者以及研究开发管理者等。与综合管理者相比,对专业管理者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
传统组织由于规模较小,组织的综合管理者仅仅指高层管理人员,而现代组织由于规模的扩大,除高层管理人员以外,有些中层管理人员也属综合管理者,如事业部组织结构中的事业部经理就是综合管理者之一。
2.管理者的技能
(1)管理者的技能分类
①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没有一定的技术技能,管理者就很难与他们管理的领域内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也就无法对他们所管辖的业务范围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外行往往是难以领导内行的。管理者可以通过教育、学习和培训等途径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
②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是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即理解、激励他人,与他人进行沟通的能力。
人际技能包括了领导能力,但人际技能的内涵远比领导能力广泛。因为管理者除了领导下属人员以外,还得与上下左右及组织外部的有关方面产生交往,建立一种复杂的协调关系。人际技能对组织内各层次的管理者都非常重要,是各级管理者必备的一项重要技能。决定人际技能的主要因素是人的性格,其次是学习和培训,即先天因素在人际技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指纵观全局,洞察组织与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引导组织发展方向的能力。概念技能实质上是一种抽象思维的能力,即对组织战略性问题的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故概念技能又称思维技能。
管理者概念技能的高低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知识、经验和胆识等,其提高是一个渐进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2)管理者的技能结构
无论什么样的管理者,都应该具备上述三种技能。但不同类型的管理者,由于从事的管理业务工作的重要性及性质的不同,其管理技能的要求也相应有所区别。
①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越高,其面临的问题越复杂,就越需要有很强的洞察与思维能力,即需要有较强的概念技能。
②对于基层管理者,因其从事的是具体的业务工作,需要有较强的技术技能。
③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即人际技能,对高、中、低层管理者有效地开展管理工作都非常需要,因为各层次的管理者都必须在与上下左右和组织内外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合作,才能共同完成组织的目标。管理者的技能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管理者的技能结构
3.管理者的时间分布
经过统计研究发现,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尽管从事的管理职能活动基本相同,但其工作重心有别,花费在不同管理职能和管理活动上的时间不一样,从而带来了不同的管理效果。
(1)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时间分布
一般情况下,任何层次的管理者,都要完成四大管理职能活动,即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但高层管理者的时间主要用于组织工作和计划工作;而基层管理者的时间主要用于领导工作,如图1-2所示。

图1-2 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时间分布
(2)成功管理者与有效管理者的时间分布
①成功管理者是以在组织中的晋升速度为标志的,即晋升速度越快,越是成功管理者的体现,反之亦然。有效管理者则以管理者的工作绩效及下级对其满意和承诺的程度为标志,工作绩效越大或下级对其满意和承诺的程度越高,越是有效管理者的体现,反之亦然。
②无论是成功管理者或有效管理者,都要从事基本相同的四大管理工作:
a.传统管理,包括决策、计划与控制;b.沟通,包括信息交流和文书的处理;c.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激励、惩罚、调解冲突、人员培训和配备等;d.网络联系,包括社交活动、政治活动和外界交往等。
③有效管理者与成功管理者的联系区别
有效管理者应是成功管理者,但有些时候,两者并不完全一致,即有效管理者不一定是成功管理者。仅仅取得了较好的工作绩效并得到下属较高程度的满意和承诺,不一定在组织中能得到较快的提升,这种现象在中外管理的实践中并不鲜见。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各项管理工作中花费的时间不一样。如果管理者的主要时间和精力不能用在主要的工作上,是难以成为成功管理者的。
成功管理者的主要时间用于网络联系,而有效管理者的主要时间则用于沟通。具体时间安排顺序如图1-3所示。
4.管理者的角色
加拿大学者亨利·明茨伯格指出,管理角色是指特定的管理行为类型。他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发现,管理者面临一个由竞争者、供应商、顾客和政府等因素组成的复杂环境,必须扮演多重角色,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取得优势地位。明茨伯格将管理者应扮演的角色分为三大方面十种类型。

图1-3 一般、成功和有效管理者的时间分布
(1)人际关系方面,管理者应扮演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三种角色。
①挂名首脑必须履行许多法律或社会性的义务,如迎接来访者、签署法律文件等;
②领导者主要负责人员配备和激励下属;
③联络者主要负责对外关系并处理好组织内外的信息交流。
(2)信息传递方面,管理者应扮演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三种角色。
①监听者主要负责搜寻组织内外的信息;
②传播者主要负责将获得的内外信息传递给组织的其他成员;
③发言人主要负责向外发布组织的计划、政策、行动和结果等。
(3)决策制定方面,管理者应扮演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四种角色。
①企业家主要负责寻求组织和环境中的机会,发动组织的变革;
②混乱驾驭者主要负责纠正组织面临的意外混乱;
③资源分配者主要负责组织内的资源分配,即负责制定和批准有关的决策;
④谈判者主要负责作为组织的代表参与各种谈判。
(4)虽然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是多重的,但组织内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的角色重心有所区别。一般而言,高层管理者应主要扮演传播者、挂名首脑、谈判者、联络者和发言人的角色,而基层管理者应主要扮演领导者的角色。
(5)管理角色与管理职能的本质含义是相同的,都是指管理者要从事的活动,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的描述。事实上,管理者的很多角色可以归并到相应的管理职能之中,如人际关系方面三种角色都可归为领导职能,资源分配者角色可归为计划职能等。
5.管理者的选任和培训
(1)管理者的素质要求
管理者除了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科技知识、马列主义理论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以外,还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①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管理者应有远大的理想、较好的精神风貌、较强的工作责任心、较高的品德修养和献身敬业的精神。
②良好的心理素质。管理者应有坚强的意志、宽广的胸怀和较强的自信心。
③良好的身体素质。管理者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注意锻炼身体。
(2)管理者的选任途径
从管理者的来源看,选任管理人员的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从组织内部选任,叫内升制;二是从组织外部招聘,叫外求制。
①内升制
a.优点:在于能使选任者较快地适应工作;对组织成员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选任的手续简便,费用较低。
b.缺点:在于易形成近亲繁殖,不利于组织的变革与创新;容易犯“任人唯亲”的错误,使选任出的人员难以公正公平地开展工作;受范围的限制,难以选任高素质的人才。
②外求制
a.优点:在于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拔出高素质的人才;可为组织带来新思想、新观念和新的管理方法,增强组织活力,促进组织变革;可摆脱原有关系网的约束,公正公平地选拔人才。
b.缺点:在于了解选任者的时间有限,对其素质难以进行准确的度量;选用费用高;不利于鼓舞组织内部员工的士气。
(3)管理者的培训
①目的:
a.传递信息,使所有管理人员通过培训了解组织现状和发展历史;
b.传递组织文化,使所有管理人员的价值观都统一到组织的共同理想与信念上来;
c.更新知识,使所有管理人员掌握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技术飞速发展要求的新知识;
d.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
②管理者的培训方法有:
a.学习培训
学习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扩充知识和更新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培训的方式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可根据不同需要和条件,分别采用脱产培训、在职培训、自学培训等多种灵活的方式。
b.实践锻炼
学习培训重在理论水平的提升,但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还必须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提高。实践锻炼的方式很多,如上级对下级进行工作指导和帮助、职位轮换、特殊委派等。
c.加强修养、自我完善
这是对提高管理者素质起主要作用的内在因素,其途径包括: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进行自我批评与核查、虚心接受别人的帮助、主动接受艰难的任务等。
d.工作轮换
这是让管理者更多地接触不同的工作环境、提高处理不同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e.设置助理
设置助理不仅可以使高层主管从繁杂的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也可以作为培养接班人的一种有效途径。该方法一般适用于组织的高层。
四、管理环境
1.环境的含义及其分类
(1)环境的含义
①定义:环境是指对组织绩效起潜在影响的外部因素、机构或力量。
②作用:环境是任何一个组织生存发展的土壤,它在为组织活动提供必要条件的同时,又对组织活动起着制约作用。
③环境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a.环境的变动性,即环境经常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b.环境的机会与风险并存,即环境既为组织发展提供很多新的机会,也可能对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某种不利的威胁或风险。因此,管理者必须很好地研究环境,认识环境,掌握环境的变化规律,最大限度地创造和利用环境提供的机会,避开环境带来的风险。
(2)分类:按环境对管理的影响程度分类
①一般环境
一般环境是指对所有组织都产生间接影响的环境,故又称间接环境。一般环境由下列因素构成:
a.政治法律环境。它主要指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政局的稳定程度、政府的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制定的有关法令、法规等。一个企业或其他组织的所有管理活动要能有效进行并实现组织目标,必须对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法律进行细致的研究,在不违反国家政策和法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政策和法规提供的有利条件谋求组织的不断发展。至于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政局,更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必须重点研究的问题。
b.社会文化环境。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及其增长趋势、人们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以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念及价值观念等。人口数量多,意味着其劳动力资源丰富,总体市场规模较大,这些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如果人多而受教育程度低,使得劳动力的素质低,又构成经济发展的障碍。人们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等的差异,会形成对产品的不同需求,从而对市场产生相当复杂的影响。任何一个组织,要想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很好地研究上述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
c.经济环境。这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人们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经济环境又分两类:一是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指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变化情况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速度等;二是微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一个地区或市场区域的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和就业程度等。
d.技术环境。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科技原理应用于生产的机制及其能力。技术环境对一个组织的管理效率及生产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它又是变动最快的外部环境因素。一个组织如果不能适应技术进步的速度,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e.自然环境。这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状况等。自古以来,人们从事各种管理活动,都十分重视“天时”、“地利”、“人和”,如果说“天时”更多地取决于机会和国家政策的话,“地利”则主要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资源状况有关。对管理工作而言,“地利”只是既定条件,如何利用才是我们应重点研究的问题。
②具体环境
具体环境是指对某一个特定的组织产生直接影响的环境,故又称直接环境或特殊环境。一般而言,具体环境由下列因素构成:
a.供应商。指组织活动所需的各类资源和服务的供应者,包括原材料供应商、设备和工具供应商、资本供应商、人力供应商和各类劳动服务机构等。商品经济越发达,供应商的队伍就越庞大。
b.顾客。指组织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既包括以直接使用产品或服务为目的的个体,又包括以再加工或再销售为目的而购买的团队组织;既可以是组织产品或服务的最终消费者,又可以是某些中间商。
c.竞争者。指与本企业存在资源和市场争夺关系的其他同类组织,包括现有竞争者、潜在竞争者和替代品厂商等。
d.政府。主要指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和法规。
e.公众压力集团。这主要是指对一个组织的活动产生影响和制约的一些公共团体组织,如工会、妇联、消费者协会、环保组织及新闻媒体等。
任何组织,离开了政府的支持、供应商的配合、顾客的信赖、公众压力集团的理解,都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
(3)分类:按环境要素的多少分类
①简单环境
简单环境是指组织所面临的具体环境要素及各要素中的子要素较少,如企业只有一个稳定的供应商、面临的竞争对手不多等。
②复杂环境
复杂环境是指组织所面临的具体环境要素及各要素中的子要素较多,如上述五个具体环境要素都对企业产生影响,而且各要素包含的子要素较多,如多个供应商、众多消费者、多个竞争对手等。
(4)分类:按环境要素的变动性分
①稳定环境
稳定环境是指组织所面临的具体环境要素比较固定,如稳定的供应商、不变的顾客、固定的竞争对手等。
②动态环境
动态环境是指组织所面临的具体环境要素的变动性大,如不断变动的供应商、经常更换的竞争对手、不断变动的市场需求(由顾客的变动所决定)等。
2.管理环境分析
管理环境分析的目的是要掌握环境的性质、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经营战略和决策、开展各项管理工作提供各种信息。
(1)环境的稳定性分析
环境的稳定性分析主要是依据具体环境要素的数量及其变动性来进行的。具体环境要素的数量可分为多与少两大类,对应地,就存在一个复杂环境与简单环境的划分问题。将上述环境类型进行组合,又可形成多种稳定程度有别的环境类型(图1-4)。

图1-4 环境稳定性分析图
①简单稳定环境:环境要素少且变动较小,要素间的相似性强;
②简单动态环境:环境要素少但变动性强,要素间的相似性强;
③复杂稳定环境:环境要素多但变动性小,要素间的相似性差;
④复杂动态环境:环境要素多且变动性强,要素间的相似性差。
环境总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如过去的简单稳定环境可能在未来变成其他的环境类型。对此,①要求管理者能积极地适应环境,寻求和把握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机会,避免环境可能造成的威胁;②组织并非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还必须主动地选择甚至创造环境,改变环境,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2)环境的机会与风险分析
环境给组织发展带来的有利条件就是机会,不利条件就是威胁或风险。如身将机会与风险各分为大小两个方面,就可形成多种不同的环境类型,如图1-5所示。

图1-5 环境机会与风险分析图
一个组织面临的机会到底有多大,可用一些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如“十字图形分析法”等,限于篇幅,此处不再介绍。
恶化环境是任何一个组织都力求避免的,理想环境并非总是存在(一般情况下较少出现),真正给组织有选择余地的一般只是在风险环境和萎缩环境中做出抉择。由于东西方民族文化的差异,中外管理者对环境的抉择有不同的标准,因此,增强我国管理者承担风险的能力是极其必要的。
(3)环境的竞争性分析
掌握环境的竞争程度及其规律,明确组织在竞争中的地位,是组织制定经营战略难以回避的问题。为此,需要进行环境的竞争性分析。
环境的竞争性需要分析以下内容:
①现有竞争对手分析
a.分析行业内竞争的基本情况,包括竞争对手的数量、分布、生产经营规模和技术实力等。
b.主要竞争对手的实力分析,包括竞争对手的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和产品获利能力等。
c.竞争对手的发展方向分析。
②潜在竞争对手分析
主要分析潜在竞争对手的加入使现有企业可能做出的反应和由行业特点决定的进入壁垒。
③替代品生产厂家分析
具有相同功能和使用价值,能满足消费者的同种需要的不同种类的产品称为替代品。显然,替代品生产厂家越多,市场的竞争越激烈。其分析的内容主要是两方面:a.能替代本企业产品的替代品种类和数量;b.判断对本行业和本企业的经营形成威胁的替代品种类。
④顾客分析
a.要分析顾客的需求潜力,包括总需求及其结构和用户的购买力;b.用户的讨价还价能力分析,包括用户购买数量、企业产品对用户的重要性和用户后向一体化的可能性。
⑤供应商分析
主要分析供应商所处行业的集中度、企业有无替代的供应渠道、寻找替代品的可能性、企业后向一体化或供应商前向一体化的可能性等内容。
五、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及其特征
1.管理学的含义及其研究对象
(1)管理学是指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①科学是指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事物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可见,衡量一门学科科学性的标准有两个:a.能否反映学科所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b.能否形成知识体系。
②管理学反映了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因为管理活动本身有内在的客观规律,管理学通过对这些规律的总结已形成了一整套标准的管理模式、管理程序和管理方法。此外,管理学通过对管理活动规律的总结而出现了很多较成熟的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③管理学的知识体系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a.管理学课程本身按管理的职能来研究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已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学科框架;b.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庞大,其内部又可分为很多分支学科。管理学对这些学科的共有规律和方法进行探讨,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学科知识体系。由此可见,管理学的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
(2)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它具体又涉及三个方面:
①生产力规律。包括社会资源的配置、技术进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安排等。研究生产力规律的目的是合理组织生产力。
②生产关系规律。包括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律、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人际关系、劳动分工与协作、工资奖励等。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上层建筑规律。包括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组织规章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管理学的这种研究对象决定了管理学的研究范围要宽于一般学科。
2.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管理理论的出现,标志着管理科学的正式形成。随着管理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管理科学也日趋走向成熟。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也即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传统管理理论阶段
此阶段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其主要理论流派有:
①古典管理理论。该理论又分为三大理论派别:
a.科学管理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管理学者弗雷德里克·泰勒。泰勒在20世纪初对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很多管理方面的论文和著作,其代表作是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其主要观点有:
第一,作业管理理论。泰勒提出:实行定量作业和标准化管理;科学地选拔和培训工人;实行计件工资。
第二,组织管理理论。泰勒提出: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实行“例外原则”,即企业将日常重复发生的管理问题的处理方法和程序制定成标准,授权下级按标准实施管理,上级只是管理那些标准中所没有规定的例外事项;创建职能制的管理组织机构。
第三,劳资双方为实现科学管理来一次心理革命。泰勒认为,实行科学管理对劳资双方都有好处,双方应由过去的对立转为协作。除泰勒外,对科学管理做出贡献的还有:动作研究专家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夫妇,他们设计了人手的17种基本动作元素;亨利·甘特,他发明了进行计划和控制工作的甘特图。
科学管理理论的实质就是极力主张将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用各种标准和制度取代传统的经验和习惯,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工作效率。科学管理理论改变了管理的发展历史,它的出现标志着管理科学的形成。
当然,科学管理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它极端地把工人当成“经济人”,仅重视技术因素而忽视了社会团体因素对管理的影响,并局限于企业基层作业问题的研究而对一些企业高层管理的原理和规律研究不多。
b.一般管理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管理学者法约尔。法约尔跳出了泰勒将管理研究的范围局限在企业内部生产的狭小领域,从组织高层的角度研究管理的一般原理和原则。1916年,法约尔出版了《工业管理和一般原理》一书,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提出了企业的6大职能,即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并认为管理职能是核心。
第二,提出了管理的5大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第三,提出了管理的14条原则,即分工、职权、纪律、统一指挥、统一方向、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集中、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和团结精神。
一般管理理论从组织高层的层次上研究管理的一般原理、原则和规律,在更高的层次上弥补了科学管理理论的不足,使管理理论更加系统化。
c.管理组织理论。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韦伯提出了“理想的官僚行政组织体系”理论,该体系揭示了组织与权威的关系并划分了权威的类型;归纳了“理想的官僚行政组织体系”的基本特征,即劳动分工、权威等级、正式的选拔、正式的规则和法规、非人格性、职业定向;概括了该体系的组织结构——多层次的科层结构。
管理组织理论适应了传统封建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需要,奠定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组织管理工作的理论基础。
②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从古典管理理论侧重于物质技术的研究转为对人的研究,重视人在组织中的作用,适应了组织发展的新要求。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两大阶段:
a.早期的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这一阶段的行为科学理论主要研究人群关系,故又称人际关系学说阶段。此阶段,很多社会学者、心理学者开始关注于人的问题的研究,从工人的心理、工作条件等方面研究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问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乔治·梅奥主持进行的“霍桑试验”。1924—1932年,梅奥带领其研究小组在美国芝加哥西屋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八年的人群关系实验,即著名的“霍桑试验”。以此为基础,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其主要观点是:第一,工人是社会人;第二,非正式组织的存在;第三,应以满足员工需要为出发点建立新型领导方式。
b.正式的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1947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了一次有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方面的学者参加的跨学科会议,会上正式将有关人的问题的研究命名为行为科学。正式的行为科学理论诞生以后,其研究的范围除了个体行为、团体行为外,还包括组织行为等多方面的内容,其理论观点包括人性假设理论、需求层次理论,激励理论、领导风格理论等。行为科学理论将员工视为需要予以保护和开发的宝贵资源而不是简单的生产要素,改变了人们对管理的思考方法和行为方式,是管理科学的一大进步。
③管理科学理论(定量管理理论)
管理科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主张将数学、运筹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等数理学科的原理和方法用于管理决策,以提高管理效率,目的是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精确化和高效化。故该理论又称数理技术理论。
(2)现代管理理论
众多管理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管理问题,提出了很多不同观点的管理理论,由此出现了管理理论派别林立的局面,有人称此阶段为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派别有管理过程理论、系统理论、权变理论和决策理论等。
①管理过程理论
该理论以美国管理学家孔茨为主要代表,其基本观点是试图将各理论派别的理论综合起来,统一到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的角度并将其视为相互联系的管理过程进行研究。
②系统理论
a.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组成部分综合而成的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
b.系统具有集合性、关联性、目的性和适应性等特征。
c.由此人们总结出系统的三大基本原理:整体最优原理、相互协作原理和环境适应原理。
d.系统理论主张按系统的原理来处理一切管理问题,它改变了人们对管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方法。
③权变理论
该理论强调管理应依据环境的变化,灵活运用各学派的成果,采用不同的组织管理模式和方法,随机应变。该理论将管理看做是环境这个变量的函数,环境变了,管理的原理和方法也要发生变化。环境变量包括组织规模、技术和任务的不确定性、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个人间的差异等。
④决策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者赫伯特·西蒙。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系统地提出了决策准则,归纳了决策类型和方法,分析了决策在组织中的作用。决策理论是管理方法走向定量化、科学化的主要象征。
⑤二战之后还有经验学派、艺术学派、信息中心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以及企业文化学派等众多理论派别。
(3)未来管理理论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①管理全球化问题
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管理的全球化,未来的管理将冲破国界的限制,其主要表现就是大量的跨国公司和多国公司的出现。跨国公司的管理必须要有一种国际化的管理观念和方法。原来在一个国家和地区行之有效的管理观念和方法可能难以适应国际环境。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新的环境、新的管理方法和新出现的管理问题,如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及其运行机制、企业商务运作方法以及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市场的管理规制等。
②跨文化研究问题
在跨国公司及其他企业国际化的管理事务中,我们要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员打交道,而不同国家和地区员工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有较大差别。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民族文化差异,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差距、不确定性规避等方面的异同。这样,才能适应国际化管理的需要。
③管理道德问题
a.道德是指判断行为是非的标准,该标准不是法律标准,而是法律以外对组织和个人行为进行约束的行为规范。以管理道德为基础所确立的企业应承担的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义务就是社会责任。
b.现代管理观念认为,作为市场经济实体的企业除了要履行一定的社会义务,即遵守国家法律并谋求利润最大化外,还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如资助慈善机构、资助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污染环境、不欺骗消费者、不歧视各类员工、融入所在社区等。
c.尽管从短期看,企业因为承担社会责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而影响经济绩效,但从长远看,企业因承担社会责任会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更多支持并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从而带来企业长远经济效益的提升。
d.提高道德水准、承担社会责任是中国企业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必须重点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④管理的变革与创新问题
按权变理论的观点,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总是随环境的变化而调整的。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中国加入WT0后,管理的变革和创新成为摆在中国企业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关企业制度、战略、组织、技术、文化、营销、财务和运营等方面的变革和创新有待我们持续深入地进行研究。
⑤知识管理问题
①知识管理的内容包括知识的获取和知识的利用两大方面。知识管理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构建学习型组织。
②学习型组织是指能对相互依赖并且不断变化的世界做出有效反应的、具有不断变革与适应能力的组织,它的基础是信息和知识。
③学习型组织具有两大基本功能:a.培养应变和适应能力;b.培养创新能力。为此,学习型组织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来获取新的知识,并做好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和团队学习。
3.管理学的特征
(1)综合性和边缘性
综合性和边缘性是指管理学的知识体系涵盖了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内容,要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同时处在多学科的边缘。
①哲学为管理学的研究提供方法;②政治经济学是管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③数学、计算机、运筹学等自然科学是管理学的研究工具;④心理学等社会科学是管理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⑤还有环境保护学、法学等都是管理学研究要涉及的内容。
(2)复杂性和实践性
①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管理学研究范围和内容的广泛性和丰富性,管理学由此而具有复杂性。
②与自然科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相比,管理学的实践性更强,因为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均是人们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而形成的,管理学的基础是实践,其检验标准也是实践。
③当然强调管理学的实践性并不是要否认或排斥在管理学研究中逻辑推理、演绎方法的应用,因为对管理实践的总结、分析和归纳都必须要用到逻辑推理、演绎方法。
(3)科学性与社会性
①管理学揭示了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并通过对这些规律的总结形成了一整套标准的管理模式、管理程序和管理方法,这就是管理学科学性的表现。
②管理学并不是单纯只研究生产力的发展问题,还要研究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管理学要为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服务,没有超阶级的管理学,由此而带来管理的方法和方式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差异性,管理学因此而具有社会性。
4.管理学的学习研究方法
管理学的学习研究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理论联系实际,二是继承发展与批判相结合。在此原则指导下,管理学的学习研究可采用以下基本方法:
(1)观察总结法
学习研究管理学,必须通过观察总结管理的实践,使其上升为科学的管理理论。在管理的实践上,很多优秀的管理者的管理经验蕴藏着深刻的管理真谛,对他们的管理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归纳比较法
归纳比较法是指在对管理实践观察的基础上,从掌握管理的典型事例入手,进而分析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即管理的实证研究。
(3)试验研究法
试验研究法是指有目的地在设定的环境条件下认真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特征,并有计划地改变试验条件,反复考察管理对象的行为特征,从而揭示管理的规律、原则和方式。
(4)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从中总结出管理的经验、方法和原则,加强对所学管理理论的理解与方法的运用。案例分析法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历史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是指运用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文献,考察管理的起源、历史演变、重要管理思想家的理论和管理案例,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寻求对现在仍有意义的管理原则、方式和方法。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67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8 11:58 , Processed in 0.09885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